发布时间:2024-01-02 10:23: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家政服务概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家政服务机构及其运作状况。据统计,我市共有各类家庭服务企业和网点近60家。从事家政服务的实体形式多样,主要有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家政服务实体、有限责任公司及个体工商户。目前,我市的家政服务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妇联、工会、人社部门下辖的职业介绍机构为代表的非盈利性组织,另一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民间家政服务中介机构。在经营模式上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员工制、会员制及中介制,在我市从事家政服务的实体多以中介制为主。服务项目主要有家庭保姆、月子保姆、育婴早教、幼儿接送、养老陪护、保洁清理、家教等,其中家庭保姆需求量最大,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左右。另从近两年客户登记的情况来看,2009年的登记数与2008年相比上升了18%,需求旺盛,家庭服务需求呈现出明显逐年上升趋势。
2、家政队伍及从业人员报酬。目前,我市家政从业人员约2万多人,仅以2009年度全市家政服务工作统计数据为例。全年登记求职家政服务员727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数占29.4%,农村劳动者占43.2%,城郊人员占25.3%,其它人员占2.1%;20-30岁占15%,30-40岁占35%,40-50岁占50%;大专文化占2%,高中文化占5%,初中文化占40%,初中以下占53%。这些家政服务员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从每年的劳务招聘会上招收一批;二是基层输送的失业、失地妇女;三是自发到家政服务公司来求职登记的妇女群众。可以看出,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员有近一半来自农村,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下岗失业女性和城郊征地农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93%。目前,我市家政服务钟点工报酬为10-12元/时,半天工作4小时为650元/月,全日制工作10小时为1200元/月,住家型工资为1300元/月。在推荐的上岗人员中,小时工占26.7%,半日制工占38.1%,全日制工占20.1%,住家型占15.1%。部分家政服务员采用灵活就业方式,高者每月可获2000元以上的收入。
3、家政培训及其管理情况。仅以妇联培训为例,自2000年起,我市妇联充分发挥妇女人才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家政服务员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专题讲座。截止目前,已举办家政培训班23期,培训人员4000余人,考核合格后基本获得了人社部门颁发的专业合格证书,400余人还获得了中级证书,2人获得了高级证书,2人在省家政服务员技能大赛上获奖。近年来,我们更是将家政业作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一项重点工作很抓落实,着力在全市叫响“请家政找妇联,做家政到妇联”的口号,各级妇联上下联动,培训重心下移,将家政培训班免费办到基层,努力提高家政就业技能。与商场、企业等单位联合,利用各类招聘会和创业培训班推介家政行业和用工岗位,着力拓展家政服务范围。并利用报纸、表彰会、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家政工作宣传、培树优秀家政典型,引导广大女性转变择业观念,营造家政业发展的浓厚氛围。2008年,其中一名由市妇联培训并推荐的优秀家政服务员还首次被授予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开创了家政服务员当劳模的先河,充分展示了巾帼家政的良好风貌,也进一步提升了家政服务业的社会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培训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供不应求”是目前家政服务业的普遍现象。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仍然把家政服务业视作“服侍人、低人一等”的工作,致使家政服务员队伍增长缓慢。目前,我市城区人口已达300万,城区居民约有90万户家庭,对家政人员的需求大约有20万人,缺口很大。同时现代社会对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类别等提出更高要求,家政服务已从过去的洗衣、做饭、带孩子等简单服务发展到多元化的综合家政服务。但由于目前家政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程度也不高,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使得家政职业化步履艰难,我市市场上经过正规培训的家政人员不足两成,培训不到位的根源在于家政服务员的流动率过高,家政机构与家政服务员的工作契约不稳定,加之家政服务员不需持证上岗,同时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家政机构很难在培训上增加投入。因此,加强宣传培训,将家政服务业作为满足民生需求的产业来扶持显得十分必要。
2、市场尚不规范,行业管理缺乏。目前,全市家政服务行业面临小、散、弱的局面,大多数家政服务机构都是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几个信息牌的小中介,形不成规范化、专业化的规模,外部竞争环境差,违法的成本低,但守法的成本却很高。我市家政服务这一新兴行业,仍处于自发创业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整体产业态势。从管理上来讲,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家政服务机构无统一机构章程、无统一行业标准、无统一规范运作模式、无统一收费标准,大多层次较低、管理不规范、后续服务不到位,各家政机构各行其事、各据一方、混乱无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政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政策支持不够,权益难以维护。家政业是微利行业,从业者又大多属于社会的特殊群体,所以它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就我市而言,作为省会城市,同时伴随着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强力推进,家政业发展更具潜力,但到目前,政府尚没能提供任何帮助。服务员依然属于非正规就业工种,政府对家政员既无行业准入标准,也无劳动合同法的规范,一旦出现纠纷,无行业法规可依。目前,家政服务员与雇主间呈现的是提供劳务服务和雇佣的关系,家政服务中侵权问题往往发生在家政服务员与雇主之间,很难有确凿证据证明家政服务员被侵权,加之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妇女大多来自农村失地、城市下岗或无业妇女,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较弱,遇到侵权行为往往以辞工的消极做法对待。在我市家政多是实行“中介制”服务,家政服务人员与家政服务公司和雇主均不建立任何劳动关系,因此只要出现问题,相互可不承担任何责任。另外,由于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的力度不够,家政服务员的社会保险等问题也难以真正解决。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研究部署了发展家庭服务业的五项政策措施,建议各级政府从家政服务业发展对社会民生需求的长远意义去认知,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建立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多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真正发挥我市家政行业协会的龙头作用,协助政府制定行业标准和家政服务业管理办法,依法规范家政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加大财税等政策扶持力度,将家庭服务业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并纳入到我市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资金扶持范围。对规模较大、运作较好的家政服务机构在财政税收、工商登记、经营管理上给予政策优惠、重点扶持。
2、开展家政补贴培训和免费指导。目前,家政人员素质不高,技能单一已不能适应家政业需求。因此,建议政府应真正落实国务院会议提出的“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把家政服务员作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点,落实培训计划和培训补贴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培训的扶持力度和培训面,充分发挥各级培训基地的作用,通过加强对其认证和监督,提高培训质量。与此同时,随着家政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个行业已不仅仅只限于月嫂、家庭保洁等简单的专业技能服务,还发展到市场需求十分看好,但对知识水平要求相对较高,适合医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从事的“育婴师”和空巢老人心理陪护,所以应不断拓宽大学生家政创业领域。
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家政服务这一新型行业也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就我县家政服务业的现状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托县的家政服务市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家政服务公司有5个,劳务中介4个,物业公司4个。据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约700多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占80%以上,年龄一般在36—55岁之间,大部分为双河镇居民,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80%,主要服务区域为托县县城和电厂,涉及的服务项目有:室内外保洁、疏通管道、清洗抽油烟机,搬家、看护婴幼儿、照料老人等。家政服务的用工形式主要分为住家保姆和钟点工等,家政服务的工资水平概况为:住家保姆每周休息一天或不休息,平均月工资800元左右,钟点工平均每小时30元,每年年关将至时,保洁员的平均工资会有所上涨,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
家政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政服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训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由于大多数服务人员文化程度偏底,又缺乏专业训练,她们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和家务达标要求与雇主的期望有较大差异,对老人和孩子的照顾更是缺乏必需的护理知识,很难满足和适应雇主的需求,造成供需之前的现实矛盾。
2、家政服务队伍不稳定。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县家政服务人员中,保洁员占较大比例,但保洁工作一年中只有两三个月为旺季,其余的月份收入较微薄,导致部分人员转行从事其他工作;二是社会对家政服务业的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仍然把家政服务视作“服侍人”的低人一等的行业,因此,碍于面子,部分下岗失业者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屈就”于家政服务,加上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宣传不够,致使家政服务行业的社会地位偏低;三是有些家政服务需要从业人员长时期离开家庭,这对于有家、有子女的下岗女工来说,有较大困难,她们不易接受。
3、家政服务市场管理混乱,呈现无序状态。由于目前我县家政服务行业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没有法律法规的保护和制约,使得家政服务市场良莠混杂,从业人员的可靠性和诚信度被大打折扣,严重制约着家政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劳动供给渠道不通畅。虽然近年来,我县陆续成立了多个家政服务公司,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管理,从业人员自找雇主、雇主通过小广告(人业人员自打的广告)或亲戚朋友介绍找家政服务人员的雇佣方式成为一种普通现象,从而导致家政服务公司形同虚设,雇佣双方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致使“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发展家政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1、应该加大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力度,提高家政服务的技术含量。家政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的关键环节。可以根据我县市场需求和从业者的特点,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职级的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强化家政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家政服务水平,使更多的家政服务人员能持证上岗。
一、家政教育概况
世界上许多国家、学校早已开展了与家政服务相关的学科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例如早在1862年,美国的许多学校就在政府立法主导与支持下开设了家政教育课程,一些高校还成立了家政系[2]。我国早期有燕京大学、震旦大学、华西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曾经开办过家政系。近年来诸如湖南女子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山东菏泽职业学院等,也都先后开办了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2]。与家政服务及相关的专业学科教育在我国一些高校的出现,表明了社会对这个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逐渐旺盛,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为推动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二、开放教育开展家政服务专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家政服务已成为国家认可的正规行业
随着近年来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服务行业比重,家政服务作为一个满足现代城镇家庭生活服务需求、促进家庭功能社会化、改善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家庭生活水准的行业,已经逐步被人们接受和熟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0年就已正式认定“家庭服务员”这一职业[3],使“家政服务”行业成为国家认可的正规社会行业。一方面,家政服务行业为社会家庭提供各种所需求的服务,另一方面,它也成为我国社会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
2.对家政服务的品质需求成为催生学科教学的理由
作为一个行业,人们对家政服务的质量和层次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过去,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家政服务就是做家务、出劳力、干重活。而现在人们在要求家政服务员做好传统的家务劳动的同时,还期望能够得到他们在居家生活品质方面的协助与指导,例如协助进行家庭环境的布置与装饰、做好幼儿学前教育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指导等等。这些服务内容,对家政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科知识以及服务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开放教育开设家政服务专业,进行相关学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办学理由和教学依据。
3.开设家政服务专业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有益探索
(1)各地电大都在开办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专业随着国家开放大学的正式挂牌运行和各级电大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许多省级电大根据本省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先后开设了诸如会展策划与管理(天津电大)、茶叶评审与营销(福建电大)等各类共建共享专业。这些专业的开设,为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队伍的需求,提供了十分及时、有效的途径,也为全国各地电大树立了将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典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北电大经过近一年的论证和准备,向国家开放大学申报开办专科层次家政服务专业并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湖北电大自开办开放教育以来第一个与国家开放大学共建共享的专科专业。
(2)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更好的家政服务作为正在走上经济发展快车道的湖北省,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常工作的快节奏和期望得到有质量的休闲生活,成为人们面对的两大矛盾和主题,这是家庭和社会日益需要和关注家政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对家政服务的新的需求,使家政服务的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家政服务,这个过去不被重视的行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以全新的理念和丰富的内涵呈现在人们眼前。
(3)抓住家政服务需求的“井喷”态势为人才培养打好“提前量”社会需要引发了对从业人员进行各类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市场需求。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开放教育,把家政服务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列入教育培养目标,为社会需求提前做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储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社会生产的转型发展需要新型的人力资源,需要在家政服务方面形成能够适应社会进步发展、具有现代生活服务技能的人才,而且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需求会日益旺盛,势必出现“井喷”态势。正是基于此,湖北电大及时抓住契机,为这种已经出现的需求和即将发生的“井喷”在人才培养上打好“提前量”,充分体现出开放教育在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所呈现的重要性、灵活性和其为社会服务的前瞻性。这也是社会发展对从事开放教育工作的各级电大在新形势下的迫切期望。另一方面从国家开放大学、全国各级电大在自身转型发展中所做的各种努力来说,在通过深化开放教育内涵建设和扩展外延的过程中、在为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而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教育平台的进程中,也需要有新的、能够满足社会大众普遍关注和认同的人才培养专业来为这些努力注入新的活力和增加动力,形成促进社会经济改革深入发展、促进电大系统自身学科建设与办学能力提升的助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北电大开放教育开设家政服务专业,是顺应时展潮流、满足社会大众期望、为政府分忧和为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开放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更富有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家政从业人员,也是落实政府有关“家庭服务行业规范化、从业人员职业化”要求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三、家政服务行业现状与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化的需求
1.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基本状况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构成有如下特点:“56.1%来自城镇各类人员,43.9%为农村富余劳动力”[4]。在城镇各类人员中,“下岗再就业人员比例占63.7%,退休人员占36.3%”[5];这些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占83.9%;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6.1%。上岗前接受过家政服务业务培训的不到30%”[5]。
2.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工作状态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家政服务人员文化程度本身就不高,上岗前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相关职业培训,因此根本不具备应有的服务技能和职业素质。他们中的许多人只能胜任简单的传统家务、保洁搬运等粗活重活,而无法承担因生活现代化、快节奏衍生出来的各种高层次服务。个别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与雇主发生各类纠纷的案例也常见于媒体报道。另一方面,在我国家政服务作为一个国家正式认定的正规行业出现,应该说才刚刚起步,还远没有发展成熟并形成规模品牌效应。相关的内部规章制度基本上还没有建立健全,存在的法律空白很多、工资薪酬也没有国家统一标准、从业人员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诸多的不利因素,也是造成家政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和经常流失现象的原因。
3.家庭规模逐渐减小形成休闲需求与家庭事务繁重的矛盾
社会渐渐进入老龄化和家庭规模的逐步小型化,给许多曾是独生子女的年轻夫妇带来繁重的家务劳动压力,年轻人因工作而无暇顾及家庭事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使得更多家庭中的年轻人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家政服务行业,希望社会能够有更多的合乎自己需要并提供优质服务的家政事务从业人员。这就提示我们,把家庭事务社会化,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人们解决家务的繁重与休闲的需求这一矛盾,应该是现代社会生活伴随经济发展与进步所呈现的一种有效选择和必由之路。
4.人们收入水平增加后更加愿意购买服务
从另一个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城镇家庭的消费支付能力也逐年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的年度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90年的0.542,逐年下降到2013年的0.35左右[6]。这充分说明,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对于更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必然会出现,这首先就体现在对生活品质提高的追求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加愿意花费金钱来购买更加专业的服务。而家政服务,作为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悠闲与舒适生活的服务产品,必然成为大家购买的热点。特别是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社会家庭的需求更加旺盛。以武汉市为例,社会家庭分别需要的家政服务人员大致上可分为从事煮饭、洗衣等简单劳动的家庭保姆,可以育婴或是做孕产妇护理的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技师,能够协助家庭主人做家务管理、进行娱乐安排等管理工作的高端家庭管家。那些具有职业化技能,特别是拥有国家颁发的从业技师证书(如月嫂证书、老年护理师证书等)的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更是供不应求[7]。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了家政从业人员为报考并获取国家颁发各类从业证书而迫切需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的意愿。这也为今后电大开放教育对家政从业人员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各类素质教育、技能培训直至专业学历教育,留下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四、电大开设家政服务专业的办学优势与面临的困难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按照“通知”中有关“以培训工作为重点加强家庭服务业职业化建设”条文,电大开放教育顺应时展需要开设家政服务专业,既是电大开放教育自身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探索前行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级电大为社会培养造就新型家政服务专业人才的重要选择,更是电大系统一贯所秉持的为社会提供多样化学习产品和服务,扩展开放教育功能和深化教学改革理念的体现。
1.办学优势分析
多年来,在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上各级电大业已形成多种模式并不断更新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远程教育专业办学和为适应社会需求进行各类技能培训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各级电大在今后向开放大学转型过程中可以沿用、借鉴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和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已成为整个开放大学系统的共识。通过全新构建的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开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培养新型的技能型人才,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拥有系统办学优势是开设新专业得天独厚的固有条件
开放大学系统由国家开放大学总部(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1125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和1827所县级电大、6万多个教学点构成。其办学覆盖面遍及全国内地各省市城乡,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远程开放教育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通过国家开放大学总部(中央电大)统一协调,在全国电大系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团队共建;各级电大按照开放办学、按需办学的原则,在系统内部开展上下联动教学,在系统外部与普通高校沟通、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学;构建了天、地、人网合一、三级教学平台互动、网上网下教学互补的教学环景和系统办学体系,充分展现了整体性的系统办学优势,使得全国各级电大能够立足于各类普通高等教育之林,在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引领。
(2)开办家政服务专业有国家层面政策支撑的优势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8]。《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指出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纲要》还提出要通过“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办好开放大学”。这些不仅是国家的要求,也体现了政府对于完善成人继续教育所担负的责任,更为各级电大在所从事的开放教育办学过程中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湖北电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所开办的家政服务专业,为电大系统向开放大学的转型注入新的活力,为办好开放大学增加助推力,可谓恰逢其时,大势所趋。
(3)坚持“三个面向”办学方向是办好家政服务专业的良好基础
各级电大从创办至今,一直坚持了“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边远民族地区”的“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同时,多年来在办学形式上灵活多样,做到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和多形式。“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各级电大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办学目的。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则是各级电大在为地方经济服务过程中所呈现的办学层次的可高可低、教学对象的可上可下、教学内容的形式多样,既有针对成人的本、专科高等学历教育,又有服务于企业、行业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些县级电大还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开办了初等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这些办学实践,构成了开放大学系统开办家政服务专业的良好基础。
2.面临的困难与解决途径
作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各级电大在招生、教学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必须克服的困难。
(1)传统观念对家政服务作为一个学科专业的认可度尚待提高
如前所述,由于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家政服务视为以伺候人、做家务为主的低层次劳动,一些人甚至觉得根本没有必要进行相关业务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学习。很多已经在家政服务行业工作的从业人员也尚未形成现代家政服务行业需要从业者参加正式学科学历教育的认知与意识。因此,这个专业开设后,各级电大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能否有教学对象参加学习——即是否能够招得到学员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靠各级电大加强招生宣传,介绍现代家政服务专业与社会发展、生活品质提升密切相关的各种理念,以此来提高人们对现代家政服务的认识,尤其是要改变过去认为家政服务“就是简单劳动、无须专业知识”的陈旧观念。同时,更重要的是各级电大要通过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结合各级政府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所制定的各种举措,主动作为,积极思考对策为政府分忧。通过短期培训、证书教育以及与行业联合进行专业共建等多种形式,为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创造学习平台、提供各种机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途径的培训教育和学历教育通道。在培养和造就新型技能型、知识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同时,逐步使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和从业人员的认识发生改变,得到提升;反过来促使从业人员对家政服务职业技能进行主动学习,让他们意识到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就无法胜任岗位工作。
(2)家政服务学科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生活可以说包罗万象,这就使得家政服务学科教学也涉及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涉及面十分广阔。一个高层次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要成为一名家政服务多面手,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必要人文素养及各种服务与实操技能。所以,从教学层面看,对于这样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各级电大面临的困难在于现有师资队伍中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所需的学科人才十分欠缺,以及在实践技能教学过程中实习实训基地严重短少。这些困难的解决途径,在于通过建立各级电大系统教师的整合、共享与互补协作教学机制,以系统之力来形成满足教学需求的合格教师队伍。同时,还应加大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沟通,通过合作办学、岗位培训以及顶岗实习等各种方式来解决实习实训基地的短缺和实践教学的组织开展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由社会相关机构、行业与电大系统共同组成的教学体系,达到推进学科教学与专业建设顺利进行的目的。
五、结语
为加快推进社区商贸服务业发展,构建“便利、安全、优质、实惠”的居民生活流通服务体系,根据《浙江省社区商贸服务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浙财企字〔**〕183号),现就申报2008年浙江省社区商贸服务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浙经贸商发展
一、项目申报的基本条件
(一)在浙江省境内注册,主要经营网点分布在社区,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服务的企业。
(二)申报企业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近几年没有发生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等行为。
(三)申报项目的实施期为**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
二、资金支持的范围及方式
(一)支持省级社区商贸服务业示范企业培育。根据省经贸委、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商贸服务工作的通知》(浙经贸商发展[**]439号)精神,在社区便利店(超市)、放心早餐、“菜篮子”专营店、家政服务等领域,新增部分省级社区商贸服务示范企业,并予以奖励。
(二)支持社区商贸服务相关项目建设。重点是支持企业应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到城市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早餐店、“菜篮子”专营店等各类便民、利民网点;面向社区居民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和改造项目;社区商贸服务企业信息化改造项目;家政服务业培训项目。
(三)支持建设居民生活服务信息平台。企业化运作的面向居民的便民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分散的社区商贸服务业资源,为居民提供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社区便民服务项目。
对符合上述条件的项目,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其中省级社区商贸服务业示范企业的项目优先考虑。
三、申报有关要求
(一)申报数量
各市可申报1家社区商贸示范企业和2个财政专项补助项目。其中,义乌市可单独上报1个项目。
(二)申报材料
社区商贸示范企业的申报条件、材料和申报程序按照浙经贸商发展〔**〕439号文件要求执行。
申报财政专项补助项目的,应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请文件、申请表(附件1)、企业概况表(附件2),申请文件内容包括申报补助项目的基本情况、实施进度和预计绩效等内容;
2.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网点建设、项目实施、投资额度等情况专项审计报告书;
3.经过审计的上一年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以上材料一律以电脑打字的形式填报,并装订成册。申报表格可在省经贸委网站()“委发文件”栏目下载。
(三)申报程序
社区商贸示范企业由所在地市级商贸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推荐。
2014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用人单位职位的平均薪酬(其定义见注4,下同)为3413元/月,比2013年的3064元/月增长了11.39%,而求职者期望平均薪酬为3511元/月,比2013年的3181元/月增长10.37%。得益于职位平均薪酬的快速增长,用人单位职位的平均薪酬与求职者期望平均薪酬之间的差距继续缩小。
如图1所示,近三年来曲线明显后移,职位平均薪酬水平呈现上涨态势。其中2000元/月以下区间的职位数量比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合计职位数量占比在2014年仅为16.62%,比2013年减少11.58个百分点,比2012年减少20.82个百分点;而近年来主流的2000―2999元/月区间的职位数量占比也停止增长,2014年为39.37%,比2013年稍微有所下滑,并且从3000―3999元/月区间职位占比增长加快的情况来看,预计未来几年里3000―3999元/月区间可能会逐渐成为用人单位招揽人才的主流薪酬区间。
如图2所示,求职者和职位数量最多的区间仍旧是2000―2999元/月,这个区间共有41.20%的求职者和39.37%的职位数量,是广西人才网联系统目前较普遍的薪酬范围;同时在3000―3999元/月区间中,也集中了24.78%的求职者和23.00%的职位数量,该区间是求职者和职位数量比例增长最快的区间;而随着用人单位招揽人才难度加大,给出的职位薪酬水平也不断上涨,4000元/月以上的部分薪酬区间的职位占比开始出现超过求职者数量占比的局面。
2014年在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各地市的用人单位为招揽人才,提供的薪酬水平普遍比2013年度有所增长,其中北部湾地区各地市的职位平均薪酬水平增长迅速,其中北海市的用人单位招揽人才层次较高,所提供的职位平均薪酬水平也最高,达到3482元/月,比2013年度增长了10.95%;南宁市的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平均薪酬水平排在第二位,达到3461元/月,比2013年度增长10.30%;另外同属北部湾地区的防城港市和钦州市职位平均薪酬水平增幅很大,其平均薪酬水平分别达到3329元/月和3226元/月,比2013年度分别大幅增长20.88%和16.46%。
而其他地市的职位薪酬水平增长较慢,其中桂林市的职位平均薪酬水平仅比2013年度增长3.70%,排名由2013年度的第一位跌至2014年度的第四位;而柳州市的职位平均薪酬水平仅比上年度增长2.70%,排名由上年度的第四名跌至本年度的第六名。
期望在北海市工作的求职者对薪酬要求最高,其期望平均薪酬达到3658元/月,期望在南宁市工作的求职者对薪酬要求较高,排名第二位,达到3649元/月。
二、各种职位类别的职位薪酬和求职者期望薪酬情况
2014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用人单位职位平均薪酬水平高速增长,从第一季度的3175元/月一路攀升到第四季度的3628元/月。
各种职位类别的薪酬水平也不断提升,最高的前五位职位类别为经营管理类、证券/投资/其他金融类、银行类、保险类和建筑/工程类,其平均薪酬分别达到7271元/月、4950元/月、4663元/月、4464元/月和4413元/月,而保安/家政服务类、餐饮/娱乐类、文字媒体/写作类、行政/文职/后勤类和酒店/旅游类等职位的平均薪酬较低,其平均薪酬分别仅为2339元/月、2534元/月、2578元/月、2602元/月和2673元/月。而求职者期望最高的前五位职位类别分别为经营管理类、房地产/房地产中介类、建筑/工程类、电力/能源/矿产类和证券/投资/其他金融类,其期望平均薪酬分别为6273元/月、5658元/月、4607元/月、4217元/月和4182元/月,而期望从事行政/文职/后勤类、保安/家政服务类、文教/科研类、客服/技术支持类和百货/连锁/超市/零售类等职位的求职者对薪酬要求较低,其期望平均薪酬水平为2713元/月、2837元/月、2868元/月、2872元/月和2954元/月。具体情况见表1。
三、部分具体职位薪酬参考
(一)经营管理类职位薪酬参考
如表2所示,经营管理类主要以中高层管理职位为主,总体薪酬水平高,同时该类职位薪酬浮动较大,工作压力强,实际薪酬可能比用人单位提供薪酬标准要高很多。
(二)人力资源/人事类、行政/文职/后勤类和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等职位薪酬参考
人力资源/人事类、行政/文职/后勤类和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等职位求职者众多,是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热门的职位类型,该类职位工作较为稳定,薪酬浮动较小。具体情况见表3。
(三)销售类和市场/营销/推广类职位薪酬参考
如表4所示,销售类和市场/营销/推广类等业务类职位需求人数众多,是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需求最大的职位类别,该类职位有流动性大,业务压力大,薪酬水平与业务完成度挂钩导致浮动较大等特点,而且用人单位在提供该类职位薪酬时,往往以达成要求目标后来测算收入水平,因此对未达成目标的求职者而言,这类职位薪酬往往不能够达到。
(四)IT类职位薪酬参考
在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IT类职位供需对应工作地较集中,特别是互联网/网络应用类职位对应工作地基本集中在南宁市。该类职位较固定,薪酬稳定,同时专业性较强,受到广大年轻的求职者青睐。具体情况见表5。
(五)建筑/工程类和房地产/房地产中介类职位薪酬参考
如表6所示,建筑/工程类和房地产/房地产中介类职位供需总体较热门,该类职位薪酬水平较高,不同用人单位间薪酬差距较大,而且对优秀的该类求职者的社会需求非常紧俏。其中对偏向业务的置业顾问职位而言,销售目标仍是考核其薪酬水平的主要标准,因此该职位的薪酬浮动性非常大,用人单位仅提供一个普通达标水平的薪酬参考。
(六)金融类职位薪酬参考
金融类职位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职位类别,特别是银行类职位,该类职位相对稳定体面,是白领的典型代表,拥有工作环境较好,薪酬水平较高等特点;而证券/投资/其他金融类职位虽然薪酬浮动较大,但发展空间大,工作自由度较强,深受追逐高薪、向往自由的年轻求职者青睐;另外保险类职位相对吸引力较低,其业务类职位工作压力大,流动性强,但达成业绩后的薪酬水平很高。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金融中心城市,聚集了众多的金融类企业,因此,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金融类职位的工作地多数集中在南宁市。具体情况见表7。
(七)百货/连锁/超市/零售类和餐饮/娱乐类职位薪酬参考
百货/连锁/超市/零售类和餐饮/娱乐类职位需求总量大,但求职者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这两类职位薪酬水平在近两年虽然有较快提升,但总体仍较低,特别是最基层职位的薪酬水平处于社会较低层级,其职位门槛低,受具有一定学历的求职者排斥,同时职位的社会地位不高,职位吸引力受到严重制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这些类别职位的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具体情况见表8。
(八)保安/家政服务类职位薪酬参考
保安/家政服务类职位需求量大,但总体薪酬水平低,而且求职者老化现象严重,同时网络平台在该类求职者普及度不高,因此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该类职位的人才缺口大。具体情况见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