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范文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02 10:23: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篇1

>> 创意旅游: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新趋势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黔东南地区苗族建筑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风水学说中的科学理念对黔东南民族古村寨的审视 城镇化背景下黔东南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 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黔东南要开启“智慧旅游”新模式 增权理论在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探讨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预警原则:民族村寨旅游预开发的实证研究 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关于黔东南民族山区耕地闲置问题研究 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旅游导游问题系统研究 基于黔东南地区“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视觉设计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石饰艺术元素在传统村寨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巴泽尔产权模型在少数民族村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re=sph.

[2] 邬贺铨.信息化与城市建设和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0(6):12-13.

[3] 张凌云,慧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

[4] 吴平,吴文清. 侗歌大歌之乡――黎平中罗村[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3).

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

我国旅游行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产品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意义的观光旅游已经渐渐地失去了其本来所具有的市场垄断地位,而上升势头最为强劲的则是代表了当代旅游价值新取向的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当前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乡村旅游主要是能够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化趋势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调整的新要求下涌现出来的。乡村旅游之发展不但能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十分单一的状况,而且还能全面利用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以增加其经济收入,这样就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进而有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目前,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尚未统一认识。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及其附近进行学习和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一种旅游活动。我国学者则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风光与活动为主要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在娱乐、求知等方面需求为其主要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农村环境等三者合而为一加以开发的,是强化城乡群众之间感情沟通与体验乡村生活、了解民风民俗的一种理想方式。基于以上概念,笔者觉得,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乡村基本风貌、自然及人文环境等为基础进行资源开发的一种旅游项目,目的是吸引城市居民前往观光旅游。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增长也最快的一个产业。我国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其持续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为: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不断地得到挖掘与开发;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正在持续完善之中;我国旅游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旅游的大环境变得更加优化。

以上措施均为我国旅游市场的持续扩大提供了良好保障。如今,广大民众外出旅游休闲的机会变得更加多,公民旅游消费也更趋向于理性化,出游的形式也从往常的随团游渐渐转为自驾游等自助旅游。在中国渐趋扩大的旅游市场之中,乡村旅游十分突出。建立起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优势,这是实现我国旅游资源全面整合与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依然存在投资和经营规模过小,地区分布和组织形式较为分散、市场竞争缺少秩序、市场营销观念滞后、促销手段过于单一等一系列问题。

三、我国实施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

(一)大力发挥地方政府所具有的主导性作用。

一是要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合理地进行乡村旅游市场定位,科学规范地制定出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可谓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彼此渗透,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的目标是要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民群体的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时就要参照本地整体发展规划,做到和村庄建设、国土利用、环境保护及产业发展等规划相互衔接,对于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重点乡村要实施整体设计与改造,切实做到合理布局,不仅要有利于建设新农村风景线,而且还要有利于实现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村服务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

二是要改进管理机制。要依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旅游部分和农业部门的管理职能,并对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业实施专业指导与管理。要形成协调连动的管理机制,因为乡村旅游会涉及到众多部门,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及时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这一专门机构,小组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措施,从而指导当地乡村旅游的协调和有序发展。

三是要继续加大软、硬件投入。要坚持不断改进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大力培养乡土旅游人才。要重点解决从交通干道到乡村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建设,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所在地的道路硬化比例以及绿化程度。同时,还应注重于网络建设,这是因为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后,许多城市居民开始愈来愈多地运用互联网来获得乡村旅游的相关信息,但是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建设落后,从而难以满足广大游客之需求,因此而阻碍了本地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应重点解决好垃圾与污水处理、公共厕所建设、停车场建设等大量问题。在食宿条件上,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一定要让厨房、客房、厕所以及公共场所的状况达到相关的标准。提升当地村民的文化素质与经营水平,这是强化乡村旅游的重点,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切实需要。因此,要将培养当地的乡村旅游人才作为工作重点。要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民俗、接待及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培训教育,要强化对经营者进行安全、卫生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从而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用更加优质的服务与特色来吸引广大旅游者。

(二)依靠市场细分以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目标。

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城镇区域或者经济发达地区当中具备回归自然意识与保护自然需求的游客。然而,因为各类乡村旅游产品各自所处的地理区位、环境、资源、种类和生命周期所存在的差异,在具体地选择目标市场时往往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具体操作之中,应当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来决定目标客户市场所在区域以及开拓市场之顺序。和乡村旅游产品距离最为接近的市场与刚富裕起来的地区、人群等均可作为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户市场。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只用空间距离这一种因素来决定目标市场的方式。在目标市场的选择时,应当注重于从营销主体的资源、目标以及市场规模等诸多方面对细分市场实施评价,其所选择的目标市场一定要和生态旅游市场营销主体的产品形象、经营资源等相匹配,否则就应当放弃这一类细分市场。

(三)不断加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促销力度。

实施旅游宣传是不断扩大影响与提升知名度,加强旅游产品销售的重要形式与手段。为了确保乡村旅游能够持续扩大客户市场,一定要运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式的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活动。乡村旅游营销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积极参与到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旅游促销会议之中,运用展览的形式进行宣传促销,可以编印旅游宣传手册、乡村旅游景点简介、导游图等进行宣传,和各家旅行社、宾馆等进行联营,通过让利以帮助其进行促销;通过制作旅游标示牌和门票进行宣传等等。要注重于维护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旅游形象以及知名度。在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宣传促销之外,还要积极维护好旅游产品的总体形象,切实保护好旅游产品的质量,绝不能让旅客们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四)积极开发富有当地特色的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由核心、外形及延伸等部分三大部分所构成的。各部分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并且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乡村旅游产品。制作精良的旅游产品能很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业的新发展,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则是吸引广大游客的高层次的旅游精品项目,所以,一定要精心打造富有当地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要不断加大对于旅游产品的研发与包装力度,让旅游产品变得更为差异化,并其依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之时,应当努力增加能够体现本地特色的旅游休闲活动,一定要积极运用新思路与新方法来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应当尽量确保旅游资源的原始性以及真实性。这主要表现在不仅要维护大自然的原生态,而且还应当积极保护当地所特有的传统文化项目,避免由开发而导致的文化污染。要确保当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各种原汁原味的精品给广大旅游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因而旅游商品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商品,这类商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较为特殊的特点。所以,旅游市场营销较之一般意义上的市场营销显得更为特殊。有鉴于此,市场营销对旅游行业而言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我国要想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就应当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从而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丽芳。 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2]陈 鹏。 浅谈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J]. 决策管理,2008(23)。

[3]徐 清。 浙江省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9(2)。

篇3

乡村旅游,这一既古老又新颖的旅游形式,在过去的数年间,成为旅游者的新宠。人们被乡村自然的环境、开阔的空间和放松的氛围所吸引,大量的涌入乡村,去寻找某种满足(Sharpley&Jepson,2010)于是,从19世纪早期以来,乡村地区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逃避现代性”的旅游者(Heintzman,1999)。人们对古老的乡村田园风光的认知已经被理解为城市旅游者所追求的被社会建构的乡村性。旅游者对乡村空间的文化欣赏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变,乡村旅游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精神上的体验。乡村的自然的环境,是给人们生机和活力的最佳选择(Heintzman,1999)。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学术界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对于乡村旅游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相当普遍(刘德谦,2006)。然而,对乡村旅游概念认识不够清晰,深入,不全面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何景明,2002)。这个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对乡村的界定不够清晰不够全面。若要定义乡村旅游,首先要界定什么是乡村。因此,本文从乡村入手,就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这个概念的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

一、什么是乡村?

哪里不是城市?小镇,村庄,亦或是乡村,这些地方也许都不是城市,但也只是某种程度上而已。你可以在这些地方捕捉到城市的足迹,例如在城市上班的旅行者、在家远程办公的人,城市和乡村的传统二元对立边界正日渐消融。

――奈杰尔.斯里夫特

什么是乡村? Dernoi(1991)认为,乡村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非城市区域。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乡村常常与农事联系在一起。尽管农业生产在已经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减少,乡村地区仍然占有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土地面积(Statics Canada,2002)。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标准不同,给“乡村”下定义困难重重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4)。很多学者做了尝试(Bryden, 1994; Halfacree, 1994;Mormont,1987)。然而Shucksmith(1991)却认为,学者们对于乡村的定义大多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比如描述性的方法,空间决定论,地区特征等。然而,大众能够理解的乡村的定义是与“城市”相对立的“乡村”。乡村和城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乡村是与城市相比较而存在,因此,若要正确的理解与把握乡村的界定,必须在与城市的比较中进行。由此看来,“所谓的乡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指与城市差异较大的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进行比较”(张小林,1998)。地理学认为,城乡之间越是接近,乡村发展越到了高级的阶段。也就是说,城市和乡村的边界完全消失时,既是乡村发展的最高级阶段。德国学者Tonies于1887年在其社会学专著《共同体与社会》中将乡村阐述为“社区(communities)--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而将城市阐述为“空间(space)――在空间里人们有着共同的利益”。(Sharpley&Jepson,2011)

另一些学者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乡村的问题,他们认为,从传统二元论的角度来看,城市与乡村是有明显界限的(Cloke&Johnston,1990)。传统的乡村结构单一,同质性明显。城市化是乡村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职业、生态与社会特征之间矛盾出现。比如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从事非农业生产,从而成为工人、商人等,而有的乡村人口实现了地域转移,采取了外出打工的形式。此外,一部分城市人口迁移到农村。这样一来,城市里有了乡村的特征,乡村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特征(张小林,1998)。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区的转型,出现了许多介于城乡之间的过度地区。克罗克曾根据人口、住户满意度、就业结构、交通格局及距城市中心远近等指标将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域划分为极度乡村(extreme rural)、中等程度乡村(intermediate rural)、中等程度非乡村(intermediate non-rural)、极度非乡村(extreme non-rural)和城市(urban)五种类型。

许多地区类型既不是完全的乡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从典型乡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个连续谱,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许多城市郊区和城乡交错区就处于这个连续体中间的位置(张小林,1998)。社会学研究还指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的特征(OECD,1994)。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观点,OECD于1994年提出了乡村性(rurality)。对于什么是乡村性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三个主要问题:人口密度和规模;土地使用以及农业和林业的主导地位;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身份和文化遗产问题。

由此,张小林认为每个地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区,即城市性弱的地区;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区,即乡村性弱的地区。两者之间是连续的,不存在断裂点(张小林,1998)。图表1描述了乡村特征与城市特征。(见表1)

用乡村―城市性连续谱对乡村的概念加以描述,解决了乡村和城市界限不清的困境,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篇5

关键词:和谐旅游;研究进展;述评

一、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它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和谐旅游的研究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截止到2012年5月底,从CNKI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和谐旅游”和“旅游和谐”为题名进行精确检索共有记录276条,通过认真梳理、归纳和整理,发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和谐旅游的基本概念、和谐旅游的意义、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和谐的表现、和谐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及和谐旅游实现途径等几个方面。

二、和谐旅游研究综述

(一)关于和谐旅游概念的研究

和谐旅游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目前引用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三种。夏林根(2005)认为,旅游业和谐发展的内涵包括旅游企业内部和谐发展,旅游产业结构和谐发展,旅游业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等3个层面。谢清溪(2006)认为,和谐旅游是指构成旅游活动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和谐利用或相互协调状态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和谐利用和旅游主客体之间的和谐运行,最终实现旅游的和谐价值与和谐目标;和谐旅游至少包括旅游资源的和谐利用、发展目标的和谐、游客与旅游企业、游客与游客、旅游部门与旅游企业、旅游企业之间、旅游行业与全社会之间的“七大和谐”。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2008)认为,和谐旅游是各旅游主体彼此尊重、相互包容,旅游要素得到协调发展,合法权益和诉求得到平等对待,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发展的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从各位学者对和谐旅游定义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和谐旅游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是和谐旅游的前提条件;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和谐旅游的基础;平衡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和谐旅游的内在要求;旅游产业发展壮大是和谐旅游的发展目标。

(二)关于和谐旅游意义的研究

谢清溪(2006)提出了构建和谐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李国庆,邢志勤和王淑娟(2006)分析了旅游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贡献。韩英(2006)认为和谐旅游的形成关键是要建立两个和谐关系:旅游活动各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旅游活动主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梁留科和曹新向(2007)分析了构建和谐旅游的意义、价值以及可行性和限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框架体系。梁滨(2007)指出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和谐,和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韩德龙(2007)探讨了发展乡村旅游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李驹(2009)认为发展和谐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新的旅游发展观的需要,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之,旅游和谐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关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研究

胡召芹和贾倩(2007)从和谐旅游的角度剖析了与旅游目的地有直接影响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又以两两关系的方法分析了他们之间不和谐的利益表现。王立升和彭东华(2006)认为旅游者旅游行为过程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选择旅游产品上的不科学和自身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两个方面。章尚正和马贤胜(2006)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存在四大矛盾,即建设新型乡村与保护古村落遗留物之间的矛盾,游客对古典文化和游历经历的追求与景区旅游产品和文化氛围不能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古村落旅游价值取向多元化与缺乏高效规范管理之间的矛盾,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与古村落旅游开发水平不协调。张林和覃峭(2009)分析了龙脊梯田和谐旅游社区建设中面临着景观退化、环境生态衰退、社区文化被侵蚀、利益的分配不公平等不和谐问题。此外,我国还有很多学者对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冲突等进行了研究(夏林根,2005;章尚正和马贤胜,2006;邢志勤和王淑娟,2006;梁滨,2007;蒋焕洲,2007;黄英2008;王兴斌,2011)。

(四)关于和谐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和谐社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和谐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基础,很多学者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崔凤军,1999;王良健,2001;陈钰芬和苏为华,2007;李峰,2009)。文首文(2007)分析了旅游地和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旅游地居民和谐认同的因素,建立居民和谐旅游认同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深圳市进行了评判。季群华(2008)基于和谐理论对乡村旅游组织运营与和谐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鲁峰、曹广芝和陈蕊(2011)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乡村旅游社区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宏村乡村旅游和谐发展进行了评价。胡华、宋保平和白凯(2011)旅游生态和谐、旅游人态和谐、旅游心态和谐三个维度构建了和谐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陕西秦岭旅游为例对其和谐度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祝勤玫(2011)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对社区和谐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