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生态学的发展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1 15:38: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学的发展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学的发展史

篇1

2013年10月5日,由上海电机学院主办的“大学生态与人才培养”国际论坛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十个国家的60余所高校的校长和专家出席。论坛旨在通过探讨大学生态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教育生态学视角中的大学发展以及中国教育生态中的人才培养等问题,呼吁社会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态环境,为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

新时期高等教育生态的合理诉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逐渐暴露出来。在新时期,需要对大学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再审视、对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生态位进行再界定、对大学人才培养战略进行再选择,从而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选择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战略。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生态,并指出在新的生态环境中高等教育要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确定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他认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多样性”,表现在人才不仅要满足社会不同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不同岗位的需求,还要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当前,高等教育的问题主要有:精英路线与大众化教育的矛盾,主要是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培养目标单一拔高;企业众多与实践条件欠缺的矛盾,主要是规制动力欠缺;教育与科研的矛盾,主要是评价标准失衡;学历与就业的矛盾,主要是总量与结构的问题;此外,高等教育的改革路线也不清晰。要解决这些矛盾,高等教育需要回归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宏观上,要改变观念,全面考虑学校的顶层设计,发挥学校的自和积极性,体现学校的特色;在微观上,要顺应社会变化,注重教育内容选择及教学方式创新。

应用性本科院校作为高教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生态位”问题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从教育综合改革的角度,杨金土提出,要改变应用性本科教育“生态位”低下的状况,必须使我国的教育制度整体回归教育本质,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总体目标,做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对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综合的改革和建设。

大学生态的创建

大学生态的创建是大学生态的修复和治理,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生态治理举措最有利于回归大学的本质理念、释放大学的本质功能以及促进大学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作为大学最根本、最基本的职能和任务,其组成要素是大学赖以生存的内生力量。因此,大学生态的创建必须贯穿和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原机械工业部教育司副司长郝广发认为,大学的生态建设因社会制度、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新时期的现代大学应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创造生产和传承知识的源泉、为社会服务的强有力机构。这样的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环境,包括一流的师资、设备、校舍和先进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教育方式、评价方法,最核心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质量。其次,大学的运行是大学生态建设的保证,它的运行应该是文明、自由、有序、高效、团队的活动。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完成创造、生产和传承知识的重要任务。

创建良好大学生态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才培养,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提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根本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归根结底在于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是大学生态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大学生的成长是个系统的工程,在空间序列上包括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情感和价值观的养成;在时间序列上涵盖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感知的优劣,是对高校教育质量产生好恶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我国大学生专业成长的效果。我国大学应当遵循大学生成长的基本特点,构建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成长质量。

篇2

一、在自主状态下学会阅读

阅读教学在基础教育中有多种功能,它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它的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它的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可以说,阅读是它们共同的基石。我首先确定了这么一个新的理念: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不是先生讲学生听,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

如在《福爸爸・穷爸爸》一书中,说到两个爸爸的观念对其一生的巨大影响时,一个爸爸爱说“我可付不起”这类话,而另一个爸爸则禁止用这类话,他会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呢?”这两句话,一个是陈述句,另一个是疑问句,一个让你放弃,另一个则促使你去开动脑筋想办法。在儿子向富爸爸学习如何赚钱的过程中,富爸爸从不说大道理,而是让他帮着干活,让他在自主实践中品尝生活的滋味。结果,富爸爸更富了,儿子也富有了。从这个事例中我受到启发,传统教师授课造成学生“理所应当”的心理,传统学生习惯于顺其自然,学习能力越来越弱。我们提倡竞争,不断鼓励学生自主积极地探究、体验等。

1.在自主中探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的“探究式学习”,值得我们重视。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探究与发现,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潜心读书、思考的时间,使学生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能有一点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教师对独立见解热情鼓励,对有价值的见解充分肯定。另一方面要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提高思辩能力。

例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有个学生提问:“青年人为什么说‘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我意识到这是文章的重难点,便组织学生讨论。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他联系到“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故事,认为青年人是“胸有成鱼”。在学生们鼓掌后,我立刻鼓励:“你真会读书,我为你独立思考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而感到骄傲。”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这位同学的启发,许多同学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冒出了诸多“胸有成()。”学生们在畅所欲言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事。在接下来的课外自主择业中,学生饶有兴致地围绕“胸有成()”的体验练笔,强化了“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在接下来的墙报中,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再次唤醒孩子们的心。学生在阅读,也在创造。通过这次教学,我再次深信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一旦被激活,就成了一种“使人成为他自己的”教育。

2.在自主中体验

采用“活动―体验―表现”的自主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个性化教育。“活动”不仅指学生在学习中动手、动口、动耳,更重要的是动脑、动情。即学生的学习研究活动是在思考基础上,在最高抽象水平上,在运用语言符号水平上进行的,与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例如教学《生命的壮歌》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划出最令你震撼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习伙伴。又如教《舍身炸暗堡》7、8小节时,我出示图并配音,让学生自由读,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着读着,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并让学生表演舍身炸暗堡。小练笔时,结合课文中的图,配解说词,赞一赞。上述教学是把学生置于自主读书、表演等情境下进行的体验性学习。

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切实转变了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还大力提倡批判性阅读,重视促使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和幻想。如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汇报成果,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力。

二、在自主状态下学会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特征,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学习活动方式。它是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的革命。这种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发扬独立探讨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培养科学研究的态度和道德,发展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学习体验。

1.课程预习作业

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因此,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是在走进课堂之前,要让学生带着自主学习的成果走进课堂。通常教师让学生预习,往往是布置几道思考题,通过阅读课文、查字典就能解决,使得学生的预习被纳入教师设定的教案中。不能仅仅满足这一点,我提供的课程预习作业,完全是学生自主、研究的预习。

例如我在教学《鲸》之前,提前一周布置预习作业,让每个学生根据学习卡“我知道的______我读不懂的______我还想知道的______”自主读课文,先明确探究的问题,再确定课题,制定阅读计划,然后广泛地浏览、收集、处理信息,通过百科全书、字典、互联网等资源途径收集资料。我在学生的报告完成后再正式讲授,而报告的标题、纲目由学生自定。附一个学生作业的标题和纲目:

鲸的认识

1.鲸是哺乳动物。

2.鲸是不是最大的哺乳动物?

3.鲸能在陆地上生存吗?

4.动物和环境有什么联系?

5.参考资料及出处。

这份作业图文并茂,简单明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学习获取信息的方法,通过设计纲目,发展思维能力,学会做学问。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把自己的报告深入浅出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从他们的笑脸上,我感到他们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最后我把研究成果装订保存。

2.游览考察

篇3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背景

作为一门运用生态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学科,教育生态学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英美等国的。它是一门由教育学、生态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众所周知,生态学最基本的思想在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前者强调系统中各因子间的相互联系,后者则强调系统中各因子间的动态流动和协调统一。所以教育生态学思想的核心在于把教育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复杂的系统。该系统中的各个因子紧密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而运用生态的原理和方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动态观、联系观、平衡观和系统观来考察复杂、系统的教育现象,探寻实现最佳教育生态结构的方法和途径。

教育生态学突出整体价值、注重全面联系、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整体的、动态的、情境的和关联的研究视角。本文将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教师发展内涵,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

二、教师发展的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角度看,发展即为主体与其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教育生态学充分尊重教师发展的“原生”态,将其置于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之中进行研究,旨在构建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的生态研究逻辑框架,达到教师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

根据生态学原理,笔者构建了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的模型。如下图所示,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由两个相互联系的生态圈交错而成。复杂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衡、共同发展的生态链。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强化整体效应,而非独立进行。如果这两个生态圈能够保持平衡,实现良性循环,就可以最终实现教师发展的目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生态圈的交叉点即为教师发展的源动力。这种自主发展动力的获得取决于两个生态圈的平衡交叉发展。在教师发展的社会大生态圈中,每个因子紧密联系,互为因果。根据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生物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总有某一因素对其新陈代谢起着制约作用。而这些因子中,社会地位和公众舆论的职业认同是这一生态圈的限制因子。不够理想的社会地位及职业认同使教师生活在失衡的生态系统中。根据定律应该排除这一限制因子的限制作用,恢复生态圈的健康发展。而另一方面的内在动力则来自于教师个人成长的小生态圈。社会生态圈的和谐发展会激活教师发展的自主性,促使其不断寻找发展契机,朝向更高目标发展,达到个人成长的小生态圈的动态平衡。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中各单元和因子之间互相影响、联系,形成一种复杂的结构,生态系统中各种行为的产生受到全局性的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体现出整体效应。如此周而复始,根据生态链法则,这一动力会在不断传递和转化过程中带来生态大系统的螺旋上升效应,并最终带来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内涵

教育生态学认为,人的发展应以培养创新意识的自由人为目标。教师个体首先是一个自然人,但我们往往只将其视为传道授业者,而忽略了其作为自然人的内心情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即为:回归生命,关注生命。将教师回归自然人,实现从“工作体”向“生命体”的回归,对教师作为自然人的个性和需求予以充分尊重。因此,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以寻求教师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特点:1)平衡性。教育生态平衡是指教育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其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相对稳定的动态之中。教师在其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保持自身知识、能力、思维、行动等方面的稳定和平衡。2)多样性。生态圈的稳定性来自于生物有机体的多样性。多样性保证了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专业结构的复杂性和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自主学习、社会服务等能力是教师发展多样性的体现。3)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性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教师发展实质上就是与其生命系统协同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有意识、持续、系统的终身发展过程。

四、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机制

1.构建促进教师发展的和谐社会生态体系

(1)政府制度保障

根据对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的分析,社会地位和公众舆论的职业认同是教师发展大生态圈的限制因子。虽然我国1993年《教师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上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但至今,人们对于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却仍未达成共识,影响了教师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思想。对于教育生态系统来说,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保障。社会生态环境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良好的制度保障再加上公众切实的尊重,充分的理解和合理的评价会使教师充分感受自身职业的伟大,从而积极地进行职业体验与追求。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制定和修改政策,切实保障教师的制度权威。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走在了将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化的前列。譬如在日本,关于教师待遇、地位、师资培养方式、教师资格、教师考核等都有相关的法律或制度规定。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在立法的保障下确立教师专业地位,促使教师职业在与社会各个系统的互动互助中蓬勃发展,从而为教师发展的生态形成创造条件和生长土壤。

(2)校本管理

谢尔福德的耐受定律认为,个体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个体能够很好地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同样,对教师而言,影响其发展的各种生态因子,也存在耐受性问题。在教师发展的社会生态圈中,学校管理是重要力量源泉。如果学校刻意追求过高的目标,而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其结果是教师发展目标和行为的错位或分离,最终导致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的生理性畸变。这就需要我们发展生态的学校管理范式——动态平衡的管理。它强调通过资源重组优化管理要素,为教师可持续发展发展提供一个动态、立体、网状生态环境。

第一,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众所周知,在我国制约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结构的不平衡。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的失衡以及名师分布上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教师生态系统的畸形发展。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人事宏观调控,为教师结构调整和合理流动留下充足的制度空间,以此逐步实现教师各类结构要素的动态平衡。

人员流动是教育生态系统正常的波动。合理的教师流动会促进教师的优化配置和专业发展。对于学校来说首要一点是树立动态的教师管理理念。教师稳定是相对的,而流动是绝对的,有流动才有活力。只有流动才能挖掘教师潜在能力,获得最佳的人才效益,达到动态平衡。其次,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师流动机制。一是完善教师聘任制,使教师聘任制真正成为优化教师队伍的制度。二是实行合共管理,以契约的形式约束教师的流动,使教师流动合理、合法化。

第二,搭建教师发展的网络平台。教育内部各方面、教育与其外部环境都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教师发展离不开周围信息、能量的支持。由于传统教师专业发展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系统,能量流通渠道单一,信息闭塞,使系统缺乏活力。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生态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强调对各种有效资源的整合。有效利用和整合学校、社会资源,打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多主体、跨时空、及时性特点的信息网络平台能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开放、自主的信息生态环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发展网络平台是学校传统生态环境在信息维度上的有益拓展。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为不同环境下教师之间直接、自由的信息交流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原生态的和谐关系。其次,与生物生态系统一样,网络生态系统每天与外界都进行着信息传输,是开放性而非封闭性系统。开放性既可以带来丰富网络资源,满足教师发展多样性的需求,也可以带来发展性,在与外界信息保持输入输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外界社会共同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教师发展的网络平台上学校可以设置不同的版块。譬如,政策法规版块、教师论坛版块、教师培训版块、教师研修版块、专家在线研讨版块、资源下载版块等等。在网络平台中,教师通过个体与信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拓宽视野、碰撞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或BBS等途径沟通和交流;可以随时下载有效资源,将资源共享和交流;也可以创建自己的教学、科研资源库。除此之外,网络平台还可以为专家名师和基层教师的零距离接触提供有效平台,实现理论界和教学实践工作的亲密交流。

这种跨地区、跨人群、跨角度的网络平台的搭建在排除限制因子的过程中利用生态链的传递效应,使能量在传递过程中实现整体效应,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发展目标。

2.构建教师个人成长的和谐生态体系

如上图教师个人成长生态圈所示,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在自组织的、开放的系统里,在自我发展动力的推动下,通过不断的信息和能量交换来逐步提高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在教师发展生态系统中,自主性动力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小生态圈和社会大生态圈的聚焦点。这说明自主性动力是教师发展的核心能量,它的传递和转化会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教师保持自主性动力的两个层面分别为:自我意识层面和实践思维层面。

(1)树立自我发展意识

生态学中,生态位原理认为,在某一资源维度上,一个竞争个体能够占有一定的生态链位置,称为这个竞争个体在这一资源维度上的生态位。同理,对教师来说也存在着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的问题。而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能够保证教师生态位的稳定性。作为一种内在自我信念,自我发展意识是激发教师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一旦形成就会直接影响教师自我期望与行为。

(2)构建教学研互动的实践思维

教育生态学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自主能力结构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生态结构,它是包含教师教学自主能力、学习自主能力和科研自主能力各因子在内的动态平衡、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生态系统。教师发展最行之有效的实践思维模式是“教学研同期互动”。

教学研同期互动的典范应数儒家创始人孔子先生。他将教学研三者合而为一,创立了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教学研系统是一个以动态平衡的方式发展的生态系统。三个生态因子相辅相成、共同存在、互为因果。从结构上看,教学研是由三个因子组成的生态链。教,即通过教学实践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教师实现自我超越的实践活动;学,是学习知识的过程,通过知识积累为教和研提供资源;研,是对自身教育活动与思想的反思,能进一步提升教和学的品质。其中,学以一种嵌入式结构存在于教和研之中,发挥着能源系统的功能,不断为教和研提供资本,使知识不断处于发展上升状态。在这个生态链上,通过三个因子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融合,教师可以不断追求整体优化,实现专业素质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从运动方式上看,教诱发研,研带动学;没有教的参与,研究难以执行任务,研一旦停止运行,学就停止不前;教学研任何一方如果缺席或孤立存在,这个循环系统就立刻崩溃。因此,教学研三者不仅是相互融合的统一体,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教师只有在树立自主发展意识的前提下,不断实践教学研互动模式,激发内在生命价值和生命活力,寻找专业发展的空间,才能真正走向自我成长,获得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高芳.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继续教育研究,2011(9).

[2]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加强,范国睿.教育生态分析:教育生态研究方式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

[4] 古立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4(11).

篇4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幼小衔接;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6-0020-03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创立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1〕生态是指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的或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Aline-Wendy Dunlop (2003)认为,对处于教育衔接期的儿童来说,他所在的环境中至少包括三个微观系统,即家庭、幼儿园和小学。〔2〕一个或多个微观系统的相互交叉产生了中观系统,中观系统是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观系统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这些相互关系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对于幼小衔接来说,中观系统是指幼儿园、小学、家庭三者所做的课程衔接工作及其与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儿童生态环境的第三个水平是外层系统,它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对儿童有着影响的环境。各地的教育政策、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父母就业和当地设施以及对这些因素的调整,都有可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第四层是宏观系统,是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政治团体的影响、意识形态、文化、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变化(比如国家的就业政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如父母的职业状况),进而影响到中观和微观系统(如家庭的环境质量),以至于影响到儿童本身。在环境变化或处于过渡阶段时,个体会面临新的挑战,必须学会适应,发展由此发生。因而,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观察个人如何应对变化是理解发展的最好的基础”。〔3〕

二、运用人类发展生态学进行幼小衔接研究

Kay Margetts(2003)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做了一项研究,旨在探测儿童的个性、家庭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变量、学校、儿童的保育历史等因素与儿童早期入学适应之间的复杂关系。〔4〕结果表明,儿童入学适应会受到个人和家庭特点、社会和家庭发展趋势、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性别、年龄、出生顺序、脾气和社会技能都会对儿童的入学转变产生影响;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等也影响儿童的发展过程和能力;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家庭经历同样影响儿童的入学适应。因此,研究者必须全面考虑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Aline-Wendy Dunlop采取一种衔接的生态模型研究幼小衔接。〔5〕他认为,现代研究必须采取一种生态系统的取向,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儿童都无法独立于他人,儿童、教师、家长都是在他们的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下对衔接进行共同建构的。Stig Brostrom认为生态模式这一术语源于布朗芬布伦纳(1979,1986)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美国的Pianta和Walshde,欧洲的Fabian和Dunlop都对这一理论进行过论述,他们都强调家庭、幼儿园和学校之间的各种联系。〔6〕

从国外近几年的研究可以看出,生态模式作为一种体系,包含了影响幼小衔接的全部因素,拓宽了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生态模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幼小衔接研究。受这种理论的影响,对幼小衔接的研究呈现出从分离走向整合的趋势。

国内单独运用生态学理论进行幼小衔接的探讨不多。综观国内学者对幼小衔接的论述,他们认为目前幼小衔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的幼小衔接观念有所更新,但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7〕 虽然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都认为应该用全面的准备观来代替纯知识角度的准备观,儿童入学准备应是习惯(学习、生活习惯)、能力(学习、自理能力)、意识(规则、任务意识),或者说是心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但在实践中仍以传授知识为主。(2)教师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较少,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8〕 一些小学教师从未到过幼儿园,对幼儿园大班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较少。(3)对于由谁来承担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有的学者说要重视家长工作,有的认为应该由学校和教师承担,有的认为应该是家庭、小学和幼儿园三方共同参与。〔9〕 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幼小衔接的研究一般只涉及家庭、学校和幼儿园这三个方面的微观系统,较少涉及它们之间的中观系统,对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的研究则更少,导致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有限,幼小衔接质量有待提高。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小衔接的启示

1.以儿童的终身发展为落脚点

幼小衔接应该与儿童的终身发展相联系,以儿童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把目光局限于幼儿园大班阶段或小学一年级阶段,更不能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应该为儿童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做好各方面准备。

2.重视多种因素的影响

入学过渡是复杂的,儿童不只是背着书包进入小学,幼小衔接背后的因素,如儿童的生活经历、性格、家庭环境、父母职业状况等都值得研究者在进行幼小衔接研究时加以综合考虑。

3.重视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研究幼小衔接时,研究者不仅要考察单个因素的作用,还必须对与幼小衔接相关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考察;不仅要对各种因素作全面考察,还要对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因为各种关系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例如,在考察幼小衔接时,研究者不仅要对教师、家长、儿童这些处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的因素进行研究,还要去了解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方针政策、指导原则等;不仅要对家长的职业状况、教养方式有所了解,还要对儿童的生活经历等加以关注,这样才能综合把握儿童受到的总体影响,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出儿童不适应小学教育的原因,对教师的幼小衔接工作给予有效指导。

4.加强各方面的配合与协作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离不开各方面的参与和协作。教育部门要加强科研和立法,制定详细的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大纲;社会、社区要增进对幼小衔接的理解并更新观念;家庭、幼儿园、小学要为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作好各种准备。只有各方面加强配合,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才能有效提高幼小衔接质量,促进儿童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3〕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2〕〔5〕ALINE-WENDY DUNLOP.Bridging early educational transitions in learning through children’s agency〔J〕.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Monograph, 2003,(1):67-86.

〔4〕KAY MARGETTS. Children bring more to school than their backpacks:Starting school down under〔J〕.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Monograph,2003,(1):5-14.

〔6〕STIG BROSTROM.Problems and barriers in children’s learning when they transit from kindergarten to kindergarten class in school〔J〕.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Monograph,2003,(1):51-66.

〔7〕曹凤英.浅谈学前班教育与幼小衔接〔J〕.辽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8〕周蔓雪.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新认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9〕徐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J〕.幼儿教育,2004,(6).

The Enlightenment of Ecology on Immature Curriculum Transition

Wang Wenqiao, Yang Xiaop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篇5

乡镇中心园新农村建设生态学一、生态学视野下的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理论依据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提出关于人的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它是研究个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以人为核心,探讨不同层次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布朗芬布・伦纳指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层层镶嵌的层级化多元系统,呈同心圆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四个层次: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每个层次的系统都与上下级系统相互包含、交互作用。微观系统是指“发展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样式”。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是微观系统的基本要素,而乡镇中心园作为个体,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组织和参与一切教学活动,即管理者和教师,他们是影响乡镇中心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间系统是指发展中的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直接环境之间的关系。家庭、社区、村办园和小学之间的关系构成乡镇中心园发展的中间系统。外系统是指个体不直接主动参与的环境中的事件与个体直接参与的环境中的事件相互影响。外系统是影响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家长文化水平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宏观系统包括在不同社会、阶级、种族的文化或亚文化中,包括价值观、习俗、法律等。对乡镇中心园而言,宏观系统主要是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

二、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生态环境因素解析

1.微观系统――乡镇中心园发展的内部环境

微观系统主要是指个体在所处的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样式,乡镇中心园内部主要是管理者、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此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与幼儿、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因此,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科研、保教活动的质量和幼儿园的长远发展。专业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教师不仅能协助管理者建设好乡镇中心园,也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出适宜幼儿发展的方案,从而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2.中间系统――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直接环境

中间系统不是实在的环境而是指影响个体的直接环境之间的关系,家庭、社区、村办园和小学之间的关系构成乡镇中心园的中间系统。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园一些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家长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和生活知识,一方面幼儿能尽快适应园内环境,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因此,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工作中重要的环节。社区是幼儿园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社区的文化、习俗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素材之一。幼儿园将“课堂”带到社区中,社区不仅能给幼儿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能开阔幼儿的视野。在与社区人员的交流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性。因此,乡镇中心园要利用好社区资源,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两者的“双赢”。乡镇中心园的职责是对村办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乡镇中心园的科研、信息、管理和师资方面优于村办园,而村办园的自然资源占优势,不仅能给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也能给乡镇中心园提供本土教育资源。总之,家庭、社区、村办园是影响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直接因素,需要管理者处理好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3.外系统――乡镇中心园发展的间接环境

外系统是指个体不直接参与的环境,但此环境会对个体产生影响。对乡镇中心园来说主要指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家长文化水平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乡镇中心园的办园标准。家长文化水平也对乡镇中心园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园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组织家长学习育儿知识。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容易内化,并能将理念转化为行动,也能对幼儿园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而相对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不容易接受新知识,对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同。有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注重家园互动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而有的家长由于教育观念、工作原因等无暇顾及孩子,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了,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这不仅给幼儿园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

4.宏观系统――乡镇中心园发展的文化环境

宏观系统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及法律政策等。就乡镇中心园而言,宏观系统是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一些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如《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学前教育坚持走普惠性和公益性的发展道路,让广大群众成为学前教育的受益者。政策更倾向于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政策不仅为发展学前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指明了学前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乡镇中心园的启示

1.以促进乡镇中心园的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

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乡镇中心园的最终目的是提出适合发展的对策,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乡镇中心园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资金、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家庭、社区、村办园和小学之间的联系。另外,还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利用乡土资源优势,如从民间游戏、饮食文化、文物古迹等中挖掘本土教育内容,发现教育价值,作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素材,以此来建立乡镇中心园的“造血”机制。

2.发挥各生态因素对乡镇中心园的作用

乡镇中心园各要素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是其核心因素,不断为教师提供参观、培训学习的机会,创造发挥自主性的条件,使教师在乡镇中心园发展中建言献策。家庭、社区、村办园能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需要管理者调动这些资源参与到幼儿园建设中来,并发挥各自的优势。

3.处理好各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

人类发展生态学强调整体性、和谐性和有机联系,乡镇中心园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是家园互动的纽带,也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践行者。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社区内居民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家长的教育态度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幼儿园工作的进展。因此,乡镇中心园要处理好教师、家庭、社区及村办园之间的关系。

篇6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内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65-01

农业生产是一个协调和利用自然环境因素进行生产、获得产品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态学被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将生态学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就产生了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其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性学科。随着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尤其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使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更加普遍与深入。

1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初期,农业生态学主要围绕农作物与农田土壤、气候、杂草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而展开,同时也关注环境对作物分布的影响和作物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20世纪30年代,农业生态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目的是调节环境适应作物生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未将农业生产和环境当做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研究。因此,这个时期的农业生态学没有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将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并注意研究系统整体内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和层次扩宽,生态系统水平的农业生态学逐步建立起来。1981年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随后又多次召开了有关农业生态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对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内容体系等进行研讨。到了20世纪90年代,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社会经济发展主题。步入21世纪,气候变暖、粮食安全、资源生态安全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扩展和深入。围绕农业生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与适应策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业清洁生产与循环农业发展、外来生物入侵及其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始成为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新的重点和任务[1-3]。

2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就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调控途径。从组分与结构2个方面来说,就组分而言,它包括了农业生物组分、环境组分;从结构上看,就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以及营养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3个方面:一是农业生态系统以直接产品服务及农业旅游等间接服务的经济服务功能;二是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土壤肥力、营养循环、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人文、艺术、科普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4]。

3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气候变暖、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农业生态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领域,农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矛盾的任务更加艰巨,农业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5]。

随着现代生态学、信息学及工程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将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研究领域各内容将不断扩展和深入,在农业生态管理与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在研究层次上,农业生态学研究在宏观与微观上将不断延伸,将从传统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等方面,不断地向农业碳汇碳源平衡与肥、水、药投入效率及其环境效应以及农田污染途径与机制等研究领域深入,并在区域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农田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吸纳现代生物学科和现代信息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研究手段,在模型构建、“3S”空间分析、定位监测、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生态研究从定性向定量、从宏观向微观、从模式化向工程化方向发展,显著提高农业生态学整体研究能力和水平[7]。同时,学科交叉与融合将进一步加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信息学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将进一步扩展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

4 参考文献

[1] 蔡晓明,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陈宜瑜,陈泮勤,葛全胜,等.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学前缘,2002,9(1):11-18.

[3] 迪维诺.生态学概论[M].李耶波,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 柯克斯.农业生态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5] 刘红梅,蒋菊生.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1(6):69-77.

篇7

关键词: 鼻咽肿瘤;形态学;体视学

摘 要:目的 探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态学变化规律. 方法 应用体视学技术测算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鼻咽上皮细胞胞质泡状系统(ER&GO)和张力原纤维/微丝(TMF&TF)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胞质泡状系统和张力原纤维/微丝的数量在不同鼻咽上皮细胞中数量不同,在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鼻咽上皮在逐渐癌变过程中,向鳞状上皮分化的趋势加强,而向柱状上皮分化的趋势减弱,这一形态改变具有病理学意义.

Keywords: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morphology;sterololgy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morphological changing law of develep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METHODS Quantity sterological parameters of ER&Go and TMF&TF of different periodical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 cells were measured analysed and calculated by sterological and statisti-cal method.RESULTS Parameters were different statisti-cally among different periodical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 cells.CONCLUSION During the canceyation courses of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epithelia squamous maturial tredency becomes strengther and columnar maturial tredency becomes weeker,which has 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0 引言

许多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鼻咽癌(NP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形态发生过程.中山医科大学通过动物模型观察NPC发生过程病理形态改变及NPC癌旁上皮组织病变(往往是不典型增生/化生的组织所在)的观察分析,提出NPC的发生存在“由正常鼻咽上皮不典型增生/化生NPC”的谱系发展的观点[1] .但在这一过程中,人鼻咽部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是如何转变为鳞癌的,则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因为临床所见的NPC绝大多数是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且发生位置多位于人鼻咽部的柱状上皮披覆区域,而人鼻咽部主要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2] .过去有研究曾以鼻咽上皮细胞在超微结构形态上的分化特征标志为线索,探讨NPC的上述问题,但都以定性描述为主,所讨论的分化标志分别是①胞质张力微丝或张力原纤维(TMF:tonomi-crofilamen&TF:tonofiber;向鳞状上皮分化的标志);②胞质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泡状系统(ER:endoplasmic reticulum&GO:golgi complex;向柱状上皮分化的标志)[3,4] ,思路设计和分析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研究借鉴这一思路,应用体视学技术,按前述的NPC的谱系发生发展的观点,通过对正常鼻咽上皮、NPC癌旁上皮和NPC组织三组NPC形态发生过程中的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分化特征标志(TMF&TF,ER&G0)的定量测试与比较,从量化角度探讨NPC形态发生的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

南方医院就诊病例.所选标本是临床鼻咽癌诊室医师钳取(鼻咽镜下)的新鲜鼻咽癌组织,共取20例鼻咽癌患者的正常鼻咽上皮、鼻咽癌旁上皮、鼻咽癌组织,共计20×3=60个标本.癌组织经病理活检均为低分化鳞癌.要求被取活检的鼻咽癌患者均未经任何抗肿瘤治疗(放、化疗),且为临床首次被确诊的鼻咽癌患者.

1.2 标本

标本采集后,立即放入25mL・L-1 的戊二醛固定液中固定保存.钳取的标本切取部分(对应剩余部分用戊二醛固定)做石蜡包埋切片,明确病理诊断.光镜下观察为预期标本者(指鼻咽正常柱状上皮、癌旁不典型增生/化生上皮、癌上皮),再将上述对应剩余部分作半薄切片定位.如果光镜观察结果为间质组织或受挤压变形的组织,则放弃处理,重新按要求取材.全部癌组织经病理活检均为低分化鳞癌.

1.3 超薄切片

拟包埋的电镜标本随机取自固定好的组织标本块.每例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各取5块.包埋好的标本再作半薄切片和光镜观察,为下一步的超薄切片定位目标组织.需要定位组织包括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化生组织和标本内的癌组织,半薄切片为2.0μm,在LKB超薄切片机上切制.用LKB型超薄切片机制备超薄切片,200目铜网捞片,醋酸双氧铀-硝酸铅双重染色,干燥后用JEM-1200EX型透射电镜观察.

1.4 超微视野的随机确定与体视学测试

每个组织块在定位的基础上进行超薄切片并随机选一个含有目标组织的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15000倍).每个超薄切片随机选5个胞质视野进行观察和拍照,即每个标本共得5×5=25幅照片,以细胞为参照系进行测试,再按体视学原理和测算公式求得每例标本的形态定量体视学参数值 [5] ,进行统计比较处理.本实验所用方网测试系统系手法绘制,是规格为90mm×120mm×5mm的方网测试系统(测试点间距d=5mm),测试系统复印在透明胶片上,然后将其直接覆盖在电镜照片上进行测试.用点计数、交点计数和粒子截面计数法进行测试.

1.5 体视学参数选择[5]

选用的体视学参数包括:TMF&TF的体积密度Vv,长度密度Lv;ER&Go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表面积与体积比Rsv.Vv,Sv,Lv的测试参照系取被测试细胞器所在对应细胞的胞质.照片放大倍数均为15000倍.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6.0软件包,对三组上皮细胞质TMF&TF,ER&Go所测算的体视学参数值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组间的两两比较分析(LSD)法[6] .

2 结果

正常鼻咽粘膜上皮,鼻咽癌旁粘膜上皮、鼻咽癌上皮细胞质TMF&TF的体视学参数(Lv,Vv)和胞质泡状系统(ER&Go)的体视学参数(Vv,Sv,Rsv)的值经过统计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正常鼻咽粘膜上皮大部分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披覆,只有小部分才是由鳞状上皮覆盖.Ali等[2] 通过法医解剖和病理观察注意到,鼻咽顶后壁的上3/4侧壁及下壁的表面及隐窝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织,鼻咽顶后壁的1/4则为非角化的鳞状上皮所披覆,在柱状上皮鳞状上皮的交界处则是过渡性上皮.但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鼻咽癌多位于柱状上皮披覆区域,且多属于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这样的结果提示鼻咽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鳞状化生与鼻咽上皮的癌变过程很可能紧密相关.这一组织改变在微观结构是如何完成的,我们通过对鼻咽上皮组织超微结构的定量研究探讨这一问题.

Vv,Sv,Lv是体视学的三个相对参数,分别表示被测试对象的体积、表面积、长度在单位参照系体积中的数量,用百分数表示.当细胞癌变时,核相对变大,胞质的空间体积相对变小,使得Vv,Sv,Lv的分母表现减小的趋势,恶性肿瘤细胞中细胞器数量常较来源细胞少.当胞质TMF&TF(分子值)减少的趋势小于胞质相对空间体积(分母值)的减小趋势时,TMF&TF的Vv,Lv值就表现递增的趋势.而胞质ER&Go的情况可能正好相反,所以表现为递减的趋势.Rsv是体视中的形状参数,用于定量表达结构的形状变化,对于反映细胞器形态及其功能有参考价值,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增殖扩张时,Rsv会变小.

以往的鼻咽癌超微结构研究[3,4] 表明,以下三种细胞器的变化对于分析鼻咽癌的分化迹向与类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包括①张力原纤维/微丝;②胞质管泡状系统;③细胞连接等.①、②分别标志着上皮细胞向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分化趋势,我们选择了①、②作为定量分析的标志.

本结果表明,在鼻咽上皮癌变的过程中,上皮组织细胞质中TMF&TF的相对量越来越多,ER&Go的相对量越来越弱,提示上皮细胞越越来表现出鳞状上皮细胞的分化特征;而柱状上皮细胞分化的特征越来越弱,这样的分化特点提示鼻咽部正常柱状上皮的鳞状化生在鼻咽上皮的逐渐癌变过程中是一个主要的形态改变过程,是导致临床低分化鳞癌多见的主要原因.这一组织改变过程也有可能是鼻咽上皮演变成低分化鳞癌前的一个必需的病理过程.

正常人体某些部位组织(如呼吸道、生殖道)的柱状上皮受慢性刺激,容易发生鳞状化生,但不一定发生癌变,这是上皮组织形态改变所允许的,是机体适应外界刺激的结果.但当刺激过度,达到可以导致上皮细胞癌变时,上皮细胞有可能先发生不典型增生,再发生鳞状化生;也有可能先发生鳞状化生,再发生不典型增生;或者两者同时发生,我们倾向于鼻咽上皮细胞的鳞状化生与上皮细胞的不典型改变是同时发生的推测.现有的研究发现,EB病毒的编码蛋白LMP-1在体内能使上皮细胞分化发生障碍,并发生明显形态学变化,因为大部分鼻咽癌都是未分化或分化不良的,估计LMP-1在鼻咽上皮癌变早期起主要作用[7,8] ,但EB病毒转染与鼻咽上皮的鳞状化生到底是什么关系,目前还不得而知,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揭示鼻咽癌的癌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Min HQ(Chief ed).Biyanai Yanjiu(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esearch)[M].Guangzhou:Guangzhou Kexue Jishu Chubanshe(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1998:123-135.

[2]Aliy M,Yorky D,Pokty S,Tkyskit P,Furynie H.Histology of the human nasopharyngeal nucosa [J],J Anat,1990;99(6):657-672.

[3]Wang FX,Zhu XJ,Feng BC,Jiang DC,Fang HY,Yang XD.Electron-microscopical observation of low level differentiated NPC [J].Hunan Yike Daxue Xuebao(J Hunan Med Univ),1990;11(3):303-307.

[4]Luo TX,Ji CM,Zheng SS.Biyan’ai Chaowei Jigou Yanjiu(Electron-microscopical structrue research of NPC)[M].Guangzhou:Zhongshan Daxue Chubanshe(Zhongshan Medical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1990:113-229.

[5]Sheng H,Sheng ZY.Shiyong Shengwu TishixueJishu(Thebio-logical sterology)[M].Guangzhou:Zhongshan Daxue Chuban-she(Zhongshan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1992:21-59.

[6]Jin PH.Yiyong Tongji Fangfa(The Medical Statistics Technol-ogy)[M].Shanghai:Shanghai Yike Daxue Chubanshe(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1993:20-54,60-98.

篇8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大学;发展战略;战略选择

一、生态环境分析:大学战略选择的环境嬗变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大学则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个体或种群。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要素,受到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嬗变的影响,大学同系统中的其他个体或种群的关系,以及在这个种群内部中个体之间的关系,也都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将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战略选择。

1.大学制度环境的嬗变

大学的制度环境是由依据大学的职能、任务和目的有意识地选择的,对大学的运行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层次性、组织性和程序性的规定所构成。制度环境是影响大学行为决定、资源配置与办学效益的一个重要环境变量,对大学的发展有着战略性的影响,也是选择大学发展战略时必须予以重视的变量之一。

(1)大学体制的变革。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大学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反映出了大学制度环境的变迁。

首先,《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由此明确了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地位,完成了对于公立高校举办者与办学者分离、举办权与办学权分离的体制安排的法律确认,使政府与公立高校之间除了具有法律所规定的行政管理关系之外,还为两者建立具有委托性质的契约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

其次,办学体制的改革带来的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形成,大学的教育资源与权益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开始社会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授、学生、职工及校外各界人士的民主参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等,都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环境的变迁注入了动力。

第三,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使大学的筹资有了较大的自主权。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经费来源大致可分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团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集)资经费、学杂费、其他教育经费五种。据统计,1996年至2005年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由80.34%降至42.46%,社团及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由0.17%升至6.83%,其他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由4.70%升至18.39%。[2]部分高校的自筹资金与社会筹资部分已经超过了国家财政拨款。这些资金形式在高校教育经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说明了大学筹资来源和办学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

(2)大学治理的提出。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在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报告里,将治理定义为“个人或组织、公共部门或私有部门管理其一般事务的多种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使得冲突和多元利益得到妥协并采取合作行为的持续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随着我国大学办学、管理和投资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冲突与多元利益在我国现有的大学体制中已经显现,大学的发展战略选择也应在冲突与多元利益的背景下作出调整。在明晰制度环境变迁的前提下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发展战略选择中的“核心选项”。

2.大学外部环境的嬗变

(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为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已进入了15%~50%这个区间,到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4.2%,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近十个年头。在新近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2020年要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对已经发生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描述,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具有一种预警功能。它提醒着每一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的国家,需要在这个时候密切关注大学的活动及环境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来应对这种变化。例如,大学基于就业市场的变化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所作出的调整。也只有适时关注这些变化,才能使自己在自身所处的生态系统或环境中保持平衡。

(2)高等教育的竞争化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领域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正受到重大挑战。仅仅是招生与科研两个方面的竞争就在大学之间不可开交地进行着。国内大学在招生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大学排名的风靡带来的直接结果,反过来又促使各个大学在排行榜上你追我赶。而科研竞争则直接反映在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在有关项目经费资源划拨的竞争中。此外,在学科之间、相同层次类型大学之间甚至是大学内部的学院之间,竞争都已存在。这种竞争化的趋势大多表现在通过合并、扩招、征地、建房等手段扩大规模,以高投入引进人才,重奖科研成果,突出表现为办学层次的攀升等。虽然这种对于有限的教育资源的竞争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现象,但是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已不可避免。这种竞争已经对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

(3)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化发展战略已经是许多著名大学的必选战略。从办学目标及理念到师资生源招收,从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模式到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趋势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大学要在国际竞争中谋求自身发展或占有一席之地,更表现在国际化进程中,由国际化带来的资源共享或者其他大学在国际化中已经谋求的利好而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对于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大学而言,一个生态要素(这里指大学个体)的行为或者变化,会对其他生态要素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3.大学内部环境的嬗变

大学内部环境的嬗变主要是指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制度变迁之外的学术环境、文化环境、人文环境的变迁。在大学生态系统中,制度环境的作用甚为明显。但除此之外,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其内部的学术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处理学术、文化、人文与制度等诸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大学进行发展战略选择时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学术、文化与人文生态要素是大学生态系统中最不可控的要素,如学术生态环境的嬗变受到了学术研究人员不稳定性的影响而比较特殊;文化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嬗变则更是因生态环境内的个体差异而需区分对待,较为复杂,如学生活动的开展、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因为大学作为一种特殊属性的学术性组织,在其中进行学术活动的人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甚至可以作为大学生态系统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生态要素。将这种特性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予以考量,是大学真正走向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 二、生态位审视:大学战略定位的转移。

1.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niche)概念是由生态学家格林努(J.Grinenll)于1917年对生物居住的栖息地进行生态上的分类时第一次提出的。随着学者的探索与认识的成熟,生态位理论揭示出了个体、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生存与竞争的基本规律,不仅在现代生态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还推广应用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教育、建筑设计等领域,为各个领域的问题分析增添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群落中,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位置。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一个生态位只能有一个物种,没有两个物种生活在同一生态位中。如果同一生态位中出现了两个物种,则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亲缘相近,具有相同生活习性的两个物种也不例外。如果物种形成并拥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就可能弱化与其他物种的恶性竞争,保持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的有序稳定。

2.大学战略定位的生态位审视

基于以上生态环境分析下的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回答在这种动态竞争环境下如何选择与自身资源能力和优势特色相契合的大学战略生态位,并根据其确定职能、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财务等诸多要素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和战略定位问题。

以生态位的理论逻辑来审视大学的战略定位,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一所大学的生态位可以从不同性质、类型和发展程度来判断。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大学会构成一个高等教育的总生态系统,总生态系统又根据性质、类型、学科等要素由各个子生态系统构成。第二,每一所大学都应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定的“生态位”。第三,处于同一个生态环境乃至生态系统的大学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竞争关系,这种生态环境或者系统可以是地域上的,可以是类型层次上的,也可以是学科环境或系统上的。同时,生态位越接近的大学,彼此间的竞争越激烈。第四,在资源容量及变化等同的前提下,每一所大学所占据的资源或空间是一个多位的集合,对于自身所处的生态位的资源或空间的认知情况将直接决定他们占据何种生态位,并选择何种战略来争取这些资源或空间。

生态位视域下大学应有的战略生态位在现实情境中并没有得以实现,生态位的重叠与错位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之中。

第一,大学生态位重叠。我国大学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上的定位都有重叠的问题存在。言必称建成“世界一流”、“国家一流”或“省内一流的综合性院校”的定位造成了大学生态位的内部趋同和过度重叠。许多新近成立的本科院校或者学科基础较薄弱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定位时也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高层次定位,而摒弃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个性特色与任务职责。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单一的发展定位模式只会造成大学的生态位重叠,而这种生态位的重叠则会带来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最终致使大学自身在竞争中被淘汰。

第二,大学生态位错位。从社会生态系统来看,大学属于文化领域,其作为一种文化组织或机构的本性毋庸置疑;从组织属性来看,大学是一个学术性组织,在大学的活动、组成成员、所处环境和组织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无论面临怎样的制度、外部和内部环境嬗变,大学作为一种文化机构和学术性组织的属性都不能发生改变,一旦在这种定位中发生错位,那么将给大学带来致命的打击。但是正如上所述,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当前我国许多大学甚至是历史悠久的高水平大学纷纷降低了门槛,举办“独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创办高新科技产业,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等,对于这些活动的过分关注将逐渐导致大学生态位的错位,使大学失去其固有的学术性本色。此外,不少地方性大学急功近利,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对自身进行定位。

三、高等教育生态视角下大学发展战略选择的对策

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是复杂的。对于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来说,这种复杂性更为突出,它不仅表现在可供选择的战略类型众多,更表现为大学自身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所选战略之间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生态环境分析和生态位审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大学发展战略选择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大学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平衡

一个生态系统内生态环境的平衡极易被打破,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也经历着历史性的变迁。制度环境的优化在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中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制度环境的优化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内外部制度影响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可以有效地促使大学生态环境达到平衡,实现有机统一。外部生态环境的制度优化实际上是强化大学的办学主体地位和办学自主权,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通过一整套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制度体系来引导大学重构协同一致的发展战略。而内部生态环境的制度优化实际上是通过强化学术权力,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干预,建立权责明确的组织系统,构建大学内部学术规范等手段,重新确立以学术为中心的学术生态环境、以人为本(这里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生态环境和以自由创新为精神核心的人文生态环境。对大学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的分析与调整是大学发展战略选择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大学发展需要何种环境,才能在生态系统中审时度势,随时应对竞争与挑战。

2.大学生态位的把握与选择

大学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根据其自身层次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发展空间,也就有适应自身生长的特殊位置——生态位。不同的自身实际情况决定了不同的生态位把握,不同的生态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生态位选择,进而影响大学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时的定位与选择。根据高校生态位的分离原理,为避免直接竞争,同类大学应该采取同位相异的原则避免生态位高度重叠.这就决定了大学在进行自身生态位的把握和选择时,首先需要明确自身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上的即时情况,然后以差异化战略和特色战略的指导思想对自身的办学目标及理念、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生源招收层次、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具体环节进行重构和渗透,并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而生态位把握与选择的起点可以以学科建设作为切入点。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由于学科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异质性直接决定了学科在其内涵与外延上都具备了大学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生态要素的基本特征。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主线进行生态位把握和选择,并以此为切入点将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有效地整合,进而由此扩散至办学目标及理念、生源招收层次、师资队伍建设等层面,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方案。

篇9

关键词 台州学院 “多校区” 学生社团 发展现状 原因对策

一、台州学院“多校区”视野中的学生社团发展主要特点

首先,关于“多校区”办学,一般是指具有一个独立的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以上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多校区大学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自我扩张型,另一种为“合并重组型”。 本次研究的台州学院为自我扩张型,指的是学校在原有的校区之外又建设了一个新的校区而形成的多校区大学,它的形成解决了学校办学规模扩大与空间资源有限的矛盾。

台州学院分为临海和椒江两个校区,校区的学院分布主要以文理为依据,由此而形成了校区的文化差距,间接导致了两校区社团的分布差异。临海校区主要以文科性的专业为主,加上校区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社团以人文类的学术性社团居多。椒江校区理科性的专业占据较大比例,更多的社团以理科性质为主,注重实践与实验。纵观两校区的社团,大多以自己的专业为基础,以自己所挂靠的学院为依托,而以兴趣类为主的社团可谓少之又少。

二、台州学院“多校区”视野中的学生社团发展现状

台州学院“多校区”办学下的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多校区”这个大背景下,台州学院两个校区的社团大多立足本校区,甚至立足于本学院、本专业。在台州学院99个社团当中,社团的人员组成主要是本校区的本专业学生,社员中只有少部分其他专业的学生。总体而言,本专业的学生在社团中扮演着主导角色,举办的活动大多都是本专业的学生在组织、策划,其他专业的学生参与性普遍不高,只是在较大的活动中偶尔出现,并没有积极的融入到社团的日常活动当中。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专业的学生的参与性也逐渐降低,社团的活动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所谓倒U型,即指从社团招新到学期中段,整个活动蒸蒸日上,社员凝聚力不断增强,举办活动效果日趋显著,社团“效益”达到顶峰。但是,由于活动冗杂、期末临近等原因,社团的“效益”渐趋下降,社员参与的积极性不断降低,以致到学期末尾,偌大的社团只剩小部分人融合其中,更多的人选择回避或退出。

(二)由于受到“多校区”的影响,虽然同属于台州学院,但是两个校区之间的交流微乎其微。大多数的社团骨干并不知道另一个校区的社团发展状况如何、社员凝聚力如何、活动影响力如何,更多的只是关注本校区各大社团的发展情况。在走访两校区星级社团的过程中,社团主要负责人表示对于另一个校区,没有太多的打算,更没有意向去举办活动或者说办分社。如果有学生对本社团有兴趣,可以邀请他们来本校区参加活动。同样,两校区的学生也对校区的社团分布也不尽了解,有将近8成的学生不完全清楚甚至从来没有去了解过另一个校区的社团。但是,又有5成的学生表示如果另一个校区有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会去另一个校区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截至本学年,台州学院众多的社团当中,只有创业就业协会在两个校区都有分布,并实现了较好的发展。

三、台州学院“多校区”视野中的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原因

(一)台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薄弱。学生社团的发展主要以社员交纳的社费为支撑,学院以及学校的补贴力度较小,导致了大多数的社团规模有限,发展受到制约。许多社团负责人表示曾试想过去另一个校区发展,但是由于指导老师缺乏、资金不足等原因被迫放弃。

(二)台州学院“多校区”办学,每个校区的人数与学生社团的数量不适应,致使许多学生加了很多社团。在举办活动时,许多社团的时间冲突、性质类似,导致了很多活动社员的到场率极低,最严重的是很多场活动下来,都是固定的几个人参加,以致到了最后,社团就成了几个人的场所,远远达不到发展特长、学习知识技术、满友需要、锻炼身体等作用。

(三)社团活动性质类似,无创新。学生在多次参加性质差不多的活动后,兴趣明显降低,主动性、积极性慢慢的被缩减,消极情绪产生,最终扬长而去,与社团形同陌路。

(四)台州学院99个社团当中,兴趣类的社团只有17个,更多的是专业类的社团。繁杂的专业课学习已经让学生很疲倦,业余时间又参加专业性的社团,会学生感觉力不从心,更感觉无聊、无趣。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四、台州学院“多校区”视野中的学生社团发展对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州学院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的产生有预兆性的信号,并在已有的问题基础上不断的累积而形成的。建立一套有效的社团发展对策机制对于台州学院学生社团的工作而言势在必行。

(一)在社团当中,要创建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协同精神与认同意识、注重提高社团成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并从效果上把握大学生社团目标价值和发展方向,真正为广大学生搭建素质拓展教育的最佳平台。要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提高社团的整体作用。注重社团内部凝聚力的培养,营造社团成员之问互助共进的氛围,举办学生喜闻乐见却又不枯燥乏味的活动,使学生真正在社团中发展特长、学习知识技术、满友需要等。

(二)学生社团不仅仅要立足学校,更要走出去。台州学院做为一所“多校区”办学的大学,要学会多多走向另一个校区,也要学会多多走向社会。另一个校区的学生由于专业等不同,或许更有兴趣参加非专业社团的活动。同时,更多的机会留在广阔的社会中,作为大学生,要学会与社会接触,学会与社会交流,从社会中找寻自己的合作伙伴,在把自己社团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资金等原因而阻碍本社团的发展。

(三)在网络盛行的时代,学生社团一定要利用微博等互联网手段加强自己社团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同学知晓本社团的宗旨、性质以及活动等。在网络上与同学沟通,吸取经验教训,更好的为社团发展服务。

总之,台州学院“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学生社团所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只有不断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并且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才能使学生社团更好的发展下去,否则只能前功尽弃。

参考文献:

[1]时军鸽,仵明丽.多校区办学模式下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危机管理

篇10

[关键词]积极状态;大学生;内在平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34-02

大学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观念、心态、思维会对大学生今后的生活方向和角色定位产生关键的影响。然而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内外问题,很难保持内在的平衡发展,这也使得大学阶段成为大学生的危机潜伏期,如果不处理好内在的一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他们整个人生的失败和暗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内在平衡发展的关注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积极状态的培养和保持,不仅能够让大学生获得热情、自信、开朗的心态,还能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帮助大学生预防心理疾病、克服困难、应对压力,从而保持内在平衡发展。

一、积极状态的内涵

(一)积极状态的概念界定

积极的状态,也即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心态,具体的外在表现是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热情,勇于追求成功,也能坦然面对失败,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正能量。在认知上,有积极心态的人总能看到问题乐观的一面,他们是面对“半杯水”说出“谢天谢地,我还有半杯水”的那群人;在情感上,他们的内心充满了阳光,回忆是美好的、现在是幸福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在行为上,他们喜欢挑战、进取,而且很少抱怨。我国理论界对积极状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积极状态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主观体验,另一种观点认为积极状态只是消极状态的相反面。不管是哪种观点,人们对于积极的状态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生活幸福的重要作用都是有着相同认识的。

(二)积极状态的特征

第一,稳定性。积极状态不是一时的情绪亢奋或心情愉悦,而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各种内外里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不会因为外部环境或内心环境的一时遇挫就会改变,而是有很强的稳定性。

第二,建设性。积极的状态给个人带来的绝对不是破坏性的,而是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能力,让个体积极主动的完善自我、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给个人带来成功感和幸福感,对个体的人生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第三,潜在性。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乐观者或者悲观者,积极的状态往往隐藏于个体的表象之下,需要我们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

二、积极的状态对大学生内在平衡发展的作用

对于个体而言,不同的状态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里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一头驴不小心掉进一个很深的垃圾坑,它试了好几次都爬不上去,逐渐的它放弃了逃生,这期间不断的有人往垃圾坑里倒垃圾,驴心里想,自己已经很倒霉了,这些人竟然在我临死时还天天往我身上倒垃圾。很快垃圾就把驴掩埋了,驴也越来越虚弱,命运到此似乎要终结了。但是突然,驴决定要改变心态,努力争取活下去,它用力从垃圾堆里站起来,然后把每天倒进来的垃圾踩在脚下,最终它又获得新生。心态的改变,改变了故事里驴的人生轨迹。积极的状态对于大学生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其对大学生内在平衡发展的作用主要有:

(一)有助于保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有机的一体,如果一个身体健康的个体心理长期失衡,必然会危害到身体的健康。积极的状态有助于大学生很好的面对和处理心理问题以及身体问题,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首先,拥有积极的状态的个体,其消极状态必然减少,而一般心理疾病的产生大多与焦虑、忧郁、自卑等消极状态有关,因此,积极状态下的乐观、自信等正面情绪可以很好的预防心理疾病,进而使身体机能也处于良好状态。有学者研究发现,在面对压力时,常处于积极状态的人更不容易生病;其次,如果一旦产生心理问题,拥有积极状态的个体更容易康复。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不管是通过药物还是语言安抚等途径,最终目的是想让患者体验到快乐、幸福的情绪,一次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患者拥有积极的状态,在治疗师有意思的激发和挖掘下,治疗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潜能

每个人都蕴含这巨大的能量,而积极的状态有助于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弗雷德里克在研究后得出结论:消极状态能够限制个体的思维和能力,而积极状态能发散人们的思维,并充分发挥出个体的能力,使个体的思维和行为都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首先,拥有积极状态的个体在自信、乐观的心理作用下,对于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希冀,他们更愿意去追求成功,在前进的道路上动力十足;其次,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消极状态下的个体会心灰意冷,主动放弃,认为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但积极状态下的个体则会越挫越勇,坚信自己能打倒困难,获得成功。因此,积极的状态能发挥大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和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开拓自己的人生。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

拥有积极的状态的个体,更容易乐观的看待事物,也就更容易获得幸福感。首先,积极状态下的大学生面对问题的时候很少怨天尤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勇敢去面对;其次,积极状态下的大学生更容易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感受到家庭和朋友的温暖,这有利于大学生产生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进而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水平。

三、培养大学生积极状态的策略

(一)培养大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1.合理的社会比较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不稳定阶段,对于自我还没有一个全面稳定的认知,他们更多的是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探寻自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比把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进而调整自我或者完善自我。然后,这种比较有时候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有的学生总是拿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缺点比,他们只看到别的学生有的有钱,有的长得好看,有的人缘好,却总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慢慢的就养成了自卑的心理,对与自我的认知也逐渐消极。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引导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自己和他人的比较,正确面对个体与个体的差异,认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性,全面的认知自我和他人,并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

2.制定合理的目标

大学生的精力旺盛,渴望取得成就证明自我,于是他们往往给自己制定过高的甚至根本不切实际的目标,在意识到根本无法实现这些目标后,他们就会悲观失望,产生自我怀疑。因此,我们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在制定目标时要与自身实际结合,可以有高远的志向,但要慢慢去实现,一步一步来。

(二)传授大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大学阶段,心理敏感的大学生难免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要避免消极情绪对积极状态的伤害,就必须传授大学生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首先是情绪转移。对于已经发生、无法改变的事实,例如失恋、亲人逝世等,如果一味的沉浸其中,不但于事无补,还容易让情绪更加消极。这时候,就需要转移注意力,去做一些别的感兴趣的事情,例如参加体育运动、爬山、唱歌等,这样消极情绪就能得到很大的缓解;其次是宣泄。当消极情绪积压时,我们就要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宣泄,例如写日记、找人诉说、大声呼喊等;再次是放松。这种情绪的放松可以是一个人散散步、听听音乐、和友人喝个咖啡等,也可通过放松练习来实现,具体方法是每天在同一个时间、地点,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做20分钟的放松练习,第一步先放松整个身体,然后交替进行深呼吸和慢慢呼吸,最后想象一个优美的情景使自身得到放松。

篇1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区域经济;生态和谐;滇池;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2-0064-06

[作者简介]胡牧(1981―),男,重庆市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审美与民族艺术学研究。(云南昆明 650091)

Title: The concer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under the view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Take the Dianchi lake pollu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s an example

Author: Hu Mu

Abstract: In face of the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dilemma like 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 destroy,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ases itself upon the main meaning of “development”an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 contains the reasonable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it points to the right direction for the concer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We observe the concer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under the view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it helps to unify the ordered ecology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eneficial cycle and the values of the true,good,pretty,benefit,fitting.It helps to concer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ecological harmony; the Dianchi lake; environment issues

经济的发展、生态的呈现状态具有区域性特征,但是,生态问题相比经济发展这个问题来说更是一个全局性的大问题和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当前,经济的合理发展与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现实中,经济发展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往往是珍贵而有限的,环境生态往往又是脆弱的,因此,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适度地发展经济已成为我们今天要尤为重视,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学者们对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区域经济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同时,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用科学发展观去统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着力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昆明滇池的污染及其治理为例,来重点梳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依据等内容,以进一步澄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社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远山远水的农业文明和乡村风光在现代性的商品社会中迅速瓦解,成为日渐遥远的田园旧梦。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矛盾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中心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渐渐显得并不那么友好和理智。本来,人对大自然的态度一开始是依生的,那时的人们对大自然是敬畏和尊敬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原生性和谐状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本源联系。然而,我们曾有的这种对大自然母亲的“敬意”却在今天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消解,这就从思想上潜含了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今天倡导生态绿色文明,就是要重新找回我们曾经拥有的对大自然母亲的敬意,以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不堪重负的滇池

在人类为经济飞速发展“买单”的诸多实例中,滇池的污染很具有典型性。滇池原本是云南宽阔美丽的高原淡水湖泊,那里曾经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肥美,婉如上苍在高原遗留下的一块耀眼明珠,但她后来却成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受害者之一,于是,她蒙垢颇深,容颜老去,不再“明眸善睐”,不再清澈见底,难怪诗人于坚不无惋惜地写道:“我们活着,而滇池已经死去”。这绝非危言耸听!“滇池为我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高原内陆湖泊,近30多年来,由于围湖造田、工农业废水的严重污染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极具典型性。在受到工农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污染和大面积围湖造田等其他人为因素影响后,其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退化:湖水透明度剧降、光能不足是使滇池水深1.5~2.0m以上的水体中许多水生植物物种和群落消失的重要生态因素。有毒物质的积累,富营养化的加剧,生态系统的建群种、独有种和敏感种很快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消失,整个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生态危机。滇池水环境退化与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呈双向恶化效应,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应为滇池污染治理的根本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指标。滇池近几十年来水环境退化及物种多样性丧失的动态过程是湖泊富营养化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滇池水生生态系统的退化可为湖泊生态预警、湖泊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治理及恢复提供了一个实在的研究典例和模式。”①“中国昆明滇池地区,伴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湖滨地带的生物圈层几乎全部丧失殆尽。不仅如此,污染往往引起建群种的消亡或更替,从而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严重的逆向演替。”②可见,滇池的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从功能和地位的角度来说,党和政府是滇池治理的主导力量和决定性力量,同时滇池治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下决心治理滇池彰显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和谐”思想的绿色理念,这无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呵护的绿色之思以及对我们“家园”维护和珍爱的绿色之思。尽管治理滇池“非一日之功”,但只要党和政府充分重视,及时合理地出法规、出措施、出资金等,滇池治理是有望取得最终胜利的。本来,还高原明珠原本清澈的“双眸”,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如此,治理滇池必将对全国城市建设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良好的示范。

(二)值得警惕的科学技术

在观照滇池污染及其治理这一问题上,我们有必要再一次对科学技术进行重新审视和打量。经济的发展乃至环境的整治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都需要科学技术这“第一生产力”的保障和推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中性的存在物,是“双刃剑”,我们若运用科技合理,它必将造福人类;我们若被短浅的目光、贪欲、非理性等迷乱了“双眼”,科技运用失去相应规范,那么,科技无疑将会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潘多拉魔盒”。所以,科技的运用需要科技伦理和环境伦理等相应的价值观念以及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约束。像滇池这样原本美丽的高原湖泊之所以受污染,之所以“未老先衰”,都是人的目光短浅以及所掌控的科学技术不合理使用“惹的祸”。因为,科技的进步进一步激发了人向大自然开发的“主体性”和雄心,于是,自西方工业文明肇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技术主义思想一直颇为流行(现在也仍然盛行)。于是,人们开始迷恋技术,以为技术可以是撬动地球的唯一“支点”,殊不知,“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存在’之被遗忘的历史,它关注的是‘客体’而非‘存在’。”①遗忘了“存在”,我们的科技推广和使用也就违背了其产生和运用的初衷。当我们的环境遭受破坏,生态美感丧失的时候,我们便失去了可以“诗意地栖居”的“大地”,“家园感”也随之丧失。这时,“失乐园”的我们便失去了“存在”的部分合理性和依存性。为此,我们在运用科学技术的时候,必须要用生态伦理、生态学等思想理念来规范我们对科技的使用和态度,从而使科技的使用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性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发展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仅牵涉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关联到环境的状况和资源的使用等现实利益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发展必然伴随着对一些东西的“舍弃”或者“毁坏”,这是被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所证明了的。为此,我们还需对“发展”这一个主题词细加考量。科学发展观就是这种对“发展”的考量和“纠偏”。科学发展观在当下社会全方位的发展中无疑具有统领性和全局性,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架构、宗旨和主旨等内容决定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其理论在发展问题上有三个贡献:一是对发展主题的凸显与丰富;二是对发展方式的总结与升华;三是对发展境界的更新与提高。”②由于科学发展观带来对“发展”问题的深入探讨,也由于科学发展观有着生态规律的理论潜含和理论支撑,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它对于当下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既然第一要务是发展,我们就要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既然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就要更加重视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问题,千万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自断后路,所以我们要做好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生态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因为生态学要求我们思考问题要将研究对象纳入到一个整体和系统中去思考、去甄别,注重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性,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事物。这是有着深刻的学理依据的。

按照整体和系统的观点去看问题,我们便获得了辩证的眼光和思维。从学理上说,“生态系统整体联系,更明确地说是指一个具体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着回环往复的既相克又相生的生态关系,而构成大系统的各个小系统之间以及小系统与大系统之间也同样是这样的生态关系,在生态系统的历史运转中旧系统转化为新系统,也是曾有的旧系统整生的结果。”①李启军教授的这段话其实指明了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在更大一个社会系统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共同体”,确切地说,它们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它们都处在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之中,两者不得不协调发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发展,而是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以生态整体和系统的思维来加以引导和规范。“生态系统是按一定的等级、位格建立起来的整体,这样就形成了有序发展的生态关系,构成了物质、能量、信息的整体周流,并在这种按序按位的整体周流中,形成生态循环,构成整生性和谐之美。”②因此,“生态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整体观”③。有了这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生态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价值内涵将会得以澄明和彰显,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就会彰显出“整生性和谐之美”,呈现出良性的生态循环格局。

三、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正确的理念是实践成功的先导和基础。以上论述充分表明,科学发展观彰显着“真理性”,它对人的思维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④本着思维的这种真理性/整体性,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有着内在一致性和价值统合性。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前已论及,科学发展观的视阈与生态文明的视阈有着共融交叉地带。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解决了当今我们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从而使“发展”朝着循真、求善、向美、生益的方向有序推进。

进而,科学发展观体现出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性。正如“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⑤一样,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我们开始真正反思和查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有效路径,让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大显身手”和“大有作为”。这里,我们还是以滇池治理为例,学者们在“对云南高原湖泊在水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诊断结果”:(1)污染表现在湖泊中,症结还在流域内;(2)问题出在水面上,根子还在城镇乡村的陆地中;(3)环境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问题。”“对云南高原湖泊水环境问题的解决,整体上需要调整治理方略:(1)跳出水体治理水污染――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对湖泊水资源的再生性维持能力尤为重要;(2)跳出湖泊解决湖泊问题――降低城市及其发展对湖泊生态系统的污染负荷;(3)跳出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优化流域生态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至为关键。”①思路决定出路。段昌群教授等学者对滇池治理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正凸显了科学发展观念和整体性等观念的极端重要性。

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和价值内涵,我们还需回到学理层面进一步探讨滇池治理问题和环境生态的维护以及修复问题。我们知道,任何科学的实践都是在一定学科背景的指引下进行的。滇池治理的学科背景是生态学、环境美学、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等,它要求我们要站在全人类的大局立场和整体立场上且怀抱生态责任、生态伦理等意识来严肃客观地看待滇池治理等现实问题。以生态学为例,它需要我们用一种整体和系统的思维和观念来看问题。我们知道,不同地区的生态具有相互影响性,全球都是“同此凉热”的。假若一个地区的生态破坏了,势必会殃及其他地区,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谓是“唇亡齿寒”。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环境的保护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地球村”全人类的大事,需要大家共同来关心,共同来解决现实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就云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价值而言,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富饶的红土高原上,许多河流都发源于云南高原,而且有些河流还流往国外,这就涉及一个跨境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由此可见,云南省的生态对于其他地区或者他国的生态是多么重要。

一言以蔽之,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追求发展的良性循环性,它彰显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态,体现着良好的生态序性。“最高的生态序性,表现为良性循环性。”②袁鼎生教授的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道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以及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归趋和最高境界即“良性循环性”。我们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考量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就是要兼顾统筹好“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唯此,这样的发展才算是辩证耦合的,是“依乎天理”(《庄子・养生主》)的。科学发展观本身的内容架构就体现了这种“发展”的实质。科学发展观抓住了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关系为之统领的本质和关键,科学发展观理应成为我们处理好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通过上文我们对生态整体观和系统观的论述,现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似乎暴露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对立”和“矛盾”的一面的体现,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生态文明要求发展要兼顾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因素,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要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工业。发展工业,难免会遇到环境破坏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在工业布局、环境维护等具体措施上,我们是能够找到处理好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平衡点和良好措施的。当我们合理处理好了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个问题后,我们就会看见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统一”的一面。

对立统一规律支配着事物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具有普适性和指导性。生态文明力求实现发展的生态化和科学化。相对于区域经济这个范畴而言,生态文明是一个更高的范畴。生态文明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存“家园”维护的大问题。从属性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绿色文明,是一种包含我国优质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绿色文明。“人看待自己的环境是有多种眼光的,多种眼光决定于环境对于人的多种作用、多种意义,而不论眼光有多少种,根本的则是环境是我们人类的家。”①我们将环境看作是自己的“家园”其实就暗含着一个“家园维护”的问题,这就自然涉及生态文明的“着眼点”。生态文明着眼于“生态”。生态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泛的范畴。我们探讨生态其实就是在探讨生命体与环境的关系。“现代生态美学、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指导与规劝人类按照自然的生态规律和主体的生态要求,修复破损的生态环境,重新形成与发展自然生态的完整性与宜人性,使自然与人握手言和,重构主客和谐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关系。”②由此,我们愈发清楚地认识到区域经济着眼于“发展”,但发展不是无限度,更不是肆无忌惮的。在当下,所有的“发展”都必须置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视阈下认真地加以考量和检验。凡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和谐理念的发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化、良性化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即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这无疑彰显着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化、良性化和可持续化的前景。

篇12

[关键词]生态学;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9-0136-02

[作者简介]薛金祥(1975-),男,汉族,哈尔滨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语言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商务英语学会项目“黑龙江省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生态化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Y002。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教师发展就是以促进教师在专业、学术和人格三方面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进化过程。教师作为教学生态最具活力因子之一,是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研究影响教师演化发展的生态因素,并提供教师进化的动力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一、影响教师发展的生态因素

1教学资源条件。

教学资源条件必须是可以利用的并服务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相关条件,比如教室、实验室、教学实验设施、图书资料、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经费等。这些教学资源条件是教师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组织教学、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

2人际关系环境。

学校生态系统中的人际关系环境包括师生关系,教师与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教师和学校的关系。要在这样特定的关系中健康地生活、工作和发展,必须建立相互尊重、理解、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这种环境制约着教师的行为动机,决定着教师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首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这是教师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3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来源于学校的历史传统,主要包括校风与教风、学术氛围、教育思想观念等,是教师发展的气候因子。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而每一个身在其中的生态主体都受其影响。校园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教学质量的高低。良好的校园文化是良好的教风的基础,而良好的教风是良好的学风的保障。在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形成好的教风与学风,使其成为良好的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4学校期望与要求。

学校的期望和要求是学校对教师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明确预期和要求。然而在现实中,这种期望和要求往往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衡量标准。例如,对于教师教学,学校一定会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学高质量的标准往往并不明确,评价教学质量的体系也往往不够具体。因而在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明确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以保证其有效性,从而减少教师发展的盲目性。

5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一个学校生态系统中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和固化,具有指导性和强制力。规章制度的形成和实施首先要有一个规范的环境,这样才能有效规范并指导教师发展的方向和方式。完善的规章制度应包含激励和约束两部分。两者共同控制教师发展的方向和方式,而这种方向和方式也是学校所期望的。因此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强制性力量,规章制度对于商务英语这个新兴专业而言尤为重要。

二、教师演化发展的动力

教师演化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教师内在发展需要和外在环境要求,以及内在需要与环境要求相互作用下所引起的竞争。具体而言,教师的演化发展动力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能力。教师的职业需要和专业发展需要以教学能力为基础,这是一个教师获得教师身份,被学生尊重的前提。

二是科研能力。一个专业学科和学术发展的动力是教师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这是一个教师获得学者身份,被同行尊重的前提。

三是生命发展的需要。教师是自然和社会人,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够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在教师的不同发展时期,需要的层次和强度会有所不同。

三、教师发展策略

教师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保证这种动态平衡,提供发展动力,必须制定并实施科学发展策略,这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成败的关键。

1单项措施与整体规划。

任何一个负生态因子都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性降低。因此,每一个单项措施都不可避免地关系到其他措施的有效性程度。互相矛盾的措施将损害教师发展的有效性,所以任何单项措施都必须以整体规划为指引。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整体规划为本,来制定具体单项措施。

2学校期望与教师需要。

学校的期望需要通过教师生态主体这一内部力量来发挥作用。学校应提出适当的期望和目标,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会对教师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学校应充分考虑现实基础,以期望目标发掘教师发展潜力,这样不仅能提供教师发展的动力,也可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潜力来实现学校期望。在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将学校期望与教师需要相结合,使教师发展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做到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的协调统一。

3整体目标与个性发展。

学校的生态定位是教师个性发展的前提。学校、学院和部门的整体目标与教师的个性发展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整体目标、政策和措施必须要考虑到教师主体,而不是少数人。整体目标应细化为具体实施步骤,为处于不同基础上的教师制定个性化发展目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也是检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进化论准则。

4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

竞争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优秀教师率先发展,实现动态平衡。一方面,学校要保持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例如建立培训制度,使教师获得持续的发展支持。另一方面,要重视竞争类型和平衡控制,防止教师之间的直接冲突,积极消除竞争的负面因素。只有竞争才能让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日益严峻的社会生态环境中生存并发展。

5管理中的约束与激励。

管理是教学工作稳定和质量保证的前提。教学管理系统涵盖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功能是规范教学内容与程序,提供具体标准和教学行为规则。在此系统中,约束机制是保障,激励机制是催化剂。当前的学校生态系统中,激励越发重要,它应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来实现,并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手段。

6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

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机制比较输出信息和目标信息,并自我调整偏差以保持稳定状态。此机制也可用来对教师发展进行评价。以评价的目的来分,教师评价可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结束阶段对教师发展成果给予价值判断,通常以奖惩为评价衡量结果的体现,如表扬或批评,晋升或降职,提高或降低工资等。这种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改进发展战略,保证发展目标。发展性评价是在总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对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价。这种评价注重教师自主性的评价,尊重教师的多样化发展,注重约束和激励指标的改进,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评价方式。

7教学与科研的平衡。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非常重要,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功能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各个方面。在教学与科研中,教师角色不应是简单的二分法,而应是和谐的统一。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对教学和科研应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以帮助教师发展。例如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应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奖惩措施。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是教师能否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推动力。

四、结语

在教育生态中,教师在学校生态群落中处于关键地位,需要赋予其更大的权力空间,使之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力量。教师发展是教师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演化过程,动力来自于教师内在的发展需要和外在的环境压力。在教师演化过程中,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妥善处理好各种生态关系,建立动态平衡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决定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岳欣云教师生态文化研究:教师研究的新发展[J]教育探索,2010(11):99-100

[2]吴鼎福, 诸文蔚 教育生态学〔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篇13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家园合作;启示

一、问题提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尤其是自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许多家长都不能对这类“新型儿童”采取科学的教养态度。在这种困境下,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共育。在2001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下,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态度和理解是不一样的,本文主要是从生态学取向探求我们成人在创设与儿童密切相关的环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试着找出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掘儿童潜能的正确途径。

二、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类发展生态学是由尤·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nner)提出的,他认为,“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的是发展着的个体与其直接生长于其中的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渐近的、双向的互动,而这个互动过程又受到个体不同的直接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影响,并受到这些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制约。”

人类发展生态学中的“生态”指的是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人类发展生态学中的“环境”指的是体验到的、对人发展产生影响或受人发展影响的“事件或条件”,不仅涉及任何在科学意义上环境的实体特征,还包括在环境中的儿童对这些特征的主观感受,而且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既具有中心,又向四处扩散的网络。布朗芬布伦纳将之称为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其按与个体互动的频率及密切程度依次向外扩展成四级——微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观系统(macrosystem)。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前者逐个地被包含在后者之中,形成了一种同心圆样式的结构。

微系统是指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是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包括家庭、学校、邻居和社区。中间系统是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区、家庭与同伴等。外系统是对儿童的发展只有间接而无直接的影响,包括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过程,至少有一个环境不包括发展着的个体,但是会间接地影响个体存在的微环境。宏观系统是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组织、机构和文化背景,包括来自某种文化或者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和信念、历史及其变化、政治和经济、社会机构等,宏观系统是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的联合建构,包括特定文化或者亚文化的特征、信仰、知识体系、物质资源、习惯、生活方式等。

各个系统是相互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到另外一个系统;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其不断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的过程,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社会;儿童的生态过渡对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下的家园合作

1、充分利用微系统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在微系统中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在其它层次系统中的发展。微系统是一些活动、角色以及人际关系的模式。

这里所指的活动是“具有自身动量的、正在进行的行为,被环境的参与者认为是有意义或有目的的行为。”人际关系是指在同一环境中,当活动的一方注意或参与到另一方的活动中,便发生了人际关系。而角色是对社会中占某一特定地位的人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人所期望的一组活动和关系。他通常可以用一定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加以描述,并按年龄、性别、职业和亲属关系等变量加以区分。在微系统中,活动、人际关系和角色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在平时,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适时的介入,帮助和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处事原则和方法。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在在平时要和幼儿多互动,满足儿童的角色期待,同时,也要注意与儿童互动时的情感交流,在互动中增进彼此感情。

如果我们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够按照人类发展生态学中的这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就不会出现那些生态危机现象啦,例如僵化封闭的活动设计与组织规范;单项、线性的活动方式;儿童被动、受控制的生存方式;对幼儿生命与差异的漠视等。

2、加强中间系统的联系

环境的发展潜力将随着一个环境与其他环境之间存在的支持性联系的增多而提高。中间系统中各微观系统间的互动质量越高,促进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在微系统发展效果的好坏会受到中间系统的影响。中间系统是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微系统的交集,如果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学到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等内容存在很大差异的话,那么幼儿在以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肯定会非常矛盾,这种情况当然不是我们想看见的。

首先,作为教师要积极、耐心、细致的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定期汇报幼儿在班级上的情况。同时,也要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和习惯等。当然,家长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教师的配合程度等等,都会影响幼儿教育的最终结果。

转贴于 3、合理控制外系统的影响

外系统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幼儿,但是他们却深深的影响着与幼儿朝夕相处的人,因此,外系统也不可避免的会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性格、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家庭方面来说,家长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状况和文化水平,决定了父母所承担的角色、所从事的活动和所建立的人际关系,从而间接地影响了他们对待子女的态度,做为家长应当学会控制自己在幼儿面前的言行举止;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来说,社区内居民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以及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等方面,也会影响到幼儿的知识范围和交往水平等;从幼儿园方面来说,幼儿园的师资水平以及教师间的合作竞争氛围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以及儿童观及事业心等,作为幼儿教师不仅应该规范好自身行为,还应该向幼儿家长和社区宣传为幼儿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的重要性。

4、重视宏观系统的作用

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及其所包含的较低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具体的各方面的表现可能差距很大,但是却具有内部的同源性。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和发展的进程,而宏观系统决定着这三级生态系统的具体特征。因此,任何关于人的发展的研究都必须考察宏观系统的影响作用,换句话说,微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影响,是在宏观系统这种广阔的背景下得以实现的。幼儿在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中参与的各种活动都是要受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当地人的普遍价值观影响的,不仅仅是幼儿,每个人的活动都会受其所在的文化圈的影响,对幼儿的教育更应该重视价值观、文化观等层次的影响。

四、对家园合作的启示

1、要明确家园合作的目的

家园合作只是一种方法,是一种为了促进儿童身心发展而进行家园互动共育的方法。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注意合作的有效性,即合作要能切实的促进儿童的发展,而不能本末倒置,去过分的追求家园合作的频次和形式等。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创设环境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儿童在这种环境下是不是会获得发展,这种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到底有多大;其次,幼儿园老师要和家长统一步调,家庭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系列活动,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儿童的期望引导儿童向某些特定的方向发展,补充集体教学的不足之处。家园合作是要指向幼儿的个别发展,指向各个幼儿发展的特殊方面。

2、要注意家园合作的有效性

如何才能保证家园合作的有效性?我觉得我们可以用“做细”和“做远”这两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做细”指的就是要将家园合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不仅要确保家园合作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等环节的科学性,还要确保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微系统中都要获得发展。要使家园合作有效,就必须先确保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微系统中都要获得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的家园合作共育才会更有意义。其次,“做远”就是要突破家园合作的限制,将眼光放长远,要注意到那些可能会对家园合作产生影响的潜在因素。比如,家长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收入、幼儿园自身的教育资源等问题。虽说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单凭家庭和幼儿园的力量很难改变这些已有的现状,但是,这些客观存在确实会对家园合作以及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

3、要从宏观角度审视家园合作

生活在特定文化圈中的人们,其言行举止、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这种特定文化传统的影响,当然,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也无法规避这种文化的影响。家园合作不仅要在培养儿童能力等方面做到步调一致,在塑造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更要做到统一。幼儿期是儿童价值观形成的萌芽期,此时儿童缺乏辨别好坏的能力,极易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加之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各种鱼龙混杂的思想围绕在我们左右,作为成人,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儿童文化、价值观等层面的教育。因此,家庭和幼儿园要重视对儿童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让儿童热爱集体,喜欢与人交流合作,多让儿童接触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幼儿获得在集体中的快乐体验。

参考资料

[1]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 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存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2).

[3] 郝萍瑞.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D].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8.

篇1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12-02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会受到自身及周边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遵循一定的生态原则与规律的生态过程。只有结合教育生态学的原理与规律,分析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而构建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才能促使中学英语教师持续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教育生态视阈: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研究理念

美国学者克雷明最早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认为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运用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原理来研究教育的种种现象、原因,从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的一门科学。克雷明还将教师专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关联,探究了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机理。教育生态研究视角强调“群体”“文化”的营建,强调教师合作文化的营造,促进教师通过与外界各种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从而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整体地、情境地和关联地看待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

中学英语教师的生态环境,是指以中学英语教师为中心,对中学英语教师生态系统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以环境的主客观性为维度,中学英语教师的生态环境包括:个人环境、社区环境及自然环境。面对信息社会的迅速变化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面临诸多环境的挑战。生源的变化、家长的过高期望、同事之间的竞争、繁重的工作、生活重压等都是影响中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有生命的生态个体,中学英语教师只有以教育生态的视角来妥善处理这些环境问题,才能维持压力与动力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生态环境失衡: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解析

当前,受社会生态环境转型的影响,中学英语教育中出现了一些短期行为,如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的优劣,以课题的级别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依据,以获奖级别作为评选教学名师的标准,等等。这些教育短期行为导致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失衡(如自我定位模糊和自我身份认同的缺失,同事之间的不合作甚至是恶性竞争,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关系不和谐等),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自我系统失衡

1.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人实现自身发展的关键在于有一种不断进取、自我超越的意识。大多数英语教师满怀信心地走上工作岗位,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制定自身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全身心地投入中学英语教学工作,通过努力,使自己的教学知识逐渐增加,教学能力迅速提高,顺利渡过适应期。但在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积累之后,部分英语教师很难有新的突破,即使有发展,也非常缓慢,出现了教师发展中的“高原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中学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并不强。如有些中学英语教师只是满足于当“教书匠”,扮演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认为“课能上,书能教”就可以了。

2.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是教师自主建构的深层价值观,支配着教师的理解、判断和行为选择。简单来讲,教师身份认同就是教师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成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我的教学行为与专业发展有何意义?教师在这种反思中建构自我,在责任感的驱使下践行教师的使命。然而,工作中的“无意义”时常会使教师感到厌倦,使得教师对其专业实践与专业发展产生诸多的困惑与迷茫,特别是产生身份认同危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既体现为教师身份社会规约的某种不合理,也体现为教师主动身份建构中的困惑与冲突,并且由此引发对自身教学行为与专业发展的诸多困惑与冲突。

3.产生孤独感。教师一旦走进教室,就自然创造了一个与同事隔绝的工作环境,因此,势必会引发教师的孤独感,而教师孤独感是造成其工作环境缺乏生态因素的重要外在原因。另外,中学英语教师大多不愿意观察和参与他人的工作,也不愿意被观察和被参与。这种不愿意与同事合作、坚持个人成功观、对其他教师不干涉的态度,就是哈格里夫斯所说的个人主义文化的体现。虽然教师个人主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教师的独立创新能力,为教师提供宽松的成长氛围,促使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和专业特色,但孤立的环境只是满足了教师个人的发展,而缺乏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不能及时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容易使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局限性,延缓其专业发展进程。

(二)与他人关系失衡

1.与学生关系失衡。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环境中,师生关系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师生的地位严重不平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决策者和控制者,学生没有机会提出建议或反馈信息,即便有,学生所提的建议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关注不够。在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讲授知识时唯恐有遗漏或疏忽,却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三是教师只是关注传授书本知识,不太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四是教师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大多时候不会被关注,甚至经常受到歧视。

2.与同事关系失衡。每一个教师个体都应该有自身发展的“生态位”。但事实上,学校的物质资源有限,这样势必会存在对有限的物质资源的争夺。除了对物质资源的争夺之外,面对学生升学的压力,中学英语教师同样处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浪潮之中。为了使自己的学生能在升学考试中“脱颖而出”,很多中学英语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与同年级的教师进行激烈的“明争暗斗”,恶性竞争悄然而生。

3.与学校领导关系失衡。一是畏惧。这种表现大多是因为部分学校领导作风过于专断,太过严厉,教师害怕学校领导随意触动本人利益。二是抱怨。一般在教师的付出与成绩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用人不当或政策导向不公等情况下,容易引发个体或者群体的抱怨。三是怀恨。对某些学校领导随意侵占公共资源,在人事改革过程中不恰当地处置教师工资,任人唯亲,嫉贤妒能等行为感到极度不满。四是冷漠。学校领导业务繁忙,时间和精力有限,疏于和普通教师沟通交流,因此很难听到来自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这既不利于双方的相互交流,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三)与学校及社区关系失衡

1.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在中学英语教师生态系统中呈现出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比如,在一些中学,英语教师队伍结构出现严重失衡,教师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比较突出。教师年龄结构断层、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失调等现象也十分严重。与此同时,教师生态系统的结构失衡也会导致教师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调。

2.工作量失衡。目前,中学教师和学生都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在一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的中学,一个中学英语教师的周课时高达20多节。此外,中学英语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如此大的压力是对中学英语教师身心的极大挑战,会对其专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3.培训机会失衡。中学英语教师工作在教学一线,长期处于知识和能力输出的状态,而且缺乏新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输入,久而久之,就会处于能量失衡的状态。教师需要得到及时培训,以促进其专业发展。但是,一些学校领导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比较淡薄,对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的支持力度不大。

三、构建生态环境: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必须构建适合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自我平衡生态系统的构建

1.强化自我发展意识。中学英语教师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各类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同时,教师要重视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要抽出时间学习、做研究,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对工作和学习有高度的热情。

2.实现身份自我认同。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问题。在教学内外,教师要能够认同自身的社会价值,认同学生、学校和社会等主体的需要与价值定位。学生、学校和社会等主体也应该全面认同教师的主体价值,较好地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二)与他人平衡系统的构建

1.与学生平等交流。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决不能主宰一切教学活动,应给予学生提建议、表达自己的看法的机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或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与同事真诚合作。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教师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也是有限的。与同事进行交流和共同研究,可以获得相互的理解和支持,消除孤独感,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提高反思能力。学校应鼓励英语教师之间、英语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合理竞争与协作,协调好人际关系。另外,还可通过集体备课、读书小组、课题研究、外出培训等方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和探讨,使中学英语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3.与学校领导和谐相处。中学英语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修养,注意说话的方式,学会换位思考,不断改善与学校领导的关系,建构和谐友好的人文发展环境,最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学校领导要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营造健康、民主、友好的氛围,正确处理威严与友善的关系,多与一线教师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

(三)与学校环境平衡系统的构建

学校作为一种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中学英语教师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学校要重视物质条件、制度等外在环境的优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要加大对一线英语教师工资待遇的投入,以保证教师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要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通过制度改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建立规范的教研制度、教师进修与培训制度等;建立公平客观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应坚持发展性评价,应明确“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

综上所述,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遵循一定的生态原则与规律的生态过程。要促进中学英语教师持续发展,必须构建适合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