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英语教学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目前,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它的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目标和形式上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为了使学生成为解题的高手或提高升学率,而一味地注重了学生的理论教学,灌输式地进行英语的教学,把成绩的优异看作是最有效的教学结果。最明显的几个问题:初中生背完单词容易忘记;不愿意听听力;家长不知道怎么辅助孩子学习;学生不会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等类似这些问题,归结之处就是现在初中生对英语的没有兴趣。
关于初中英语的教学的高效课堂成为我们英语教师所探讨的话题,做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该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该如何带领学生走上一条轻松学英语的道路?本文拟对此谈几点认识。
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技能及教学水平。在实施任务型家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资源渠道,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英语教师急需更新观念,学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优化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英语新课程的改革,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
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使用英语,同时伴随一定的身体语言、丰富的表情,附之一些逼真的图片,师生之间营造出讲英语的良好氛围,加之教师那流利、简洁、精练、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口语,就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促进师生的情感共鸣,建立融洽亲和的师生关系,创造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从而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一定要认真了解学生,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
《新目标英语》倡导和鼓励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其一练好基本句型,在中学生的初学阶段,采用“听说领先”的方法,并学习基本句型,这对于初中英语是行之有效的。句型学习,是指通过“听说领先”的方法来学习那些传统语法里所最常用的语法。学生们听广播与看电视的同时,可以尽力根据所选课程所提供的句型来进行练习。并且,初中生所学的句型应该都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需要讲求掌握熟练,而不贪多冒进。其二课文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基地”,而且课文中时常会含有失礼的语音、词汇等项目,还有各类语法的项目。课文中出现的语法项目,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干巴巴的。通过课文再去学语法,可以“学得活,记得牢”,这比孤零零地背诵语法条目要可以有效得多。 因此,在句型学习结束后,宜结合课文去学语法,要围绕课文中出现的主要语法项目,循序渐进地学习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
开发有效的课外学习资料
我们知道学好英语是需要人慢慢积累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孩子小的时候就会利用电脑读取各种信息,而这些学习网站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学习效率更高,而且网站内容的趣味性亦能培养他们呢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激情,让他们无时无刻享受英语。一些网站内容与教材配套,能提供孩子做阶段性的考试,巩固他们的知识强化他们的练习。英语学网站提供英标、单词、英文电影、英文儿歌、英语故事等的学习资料是初中生良好的辅助资料。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而在教学中激发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我常采用直观教学、交际教学、启发式教学、操练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选择一些新颖有趣的对话让学生来表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打电话时,让学生拿来两个儿童玩具电话,当堂表演,并编写新的对话,听着这熟悉的铃声,看着同学们惟妙惟俏的表演,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重视课后辅导
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后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辅导过程中还会得到一些反馈信息。课后辅导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掌握基本方法。
【关键词】 语法 阅读 学习策略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年,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牢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努力探寻一条适合学生实际的英语教学之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有过困惑和迷茫,但在不断总结和研究中也有些感悟和收获。
1. 切实做好语法教学
在教学界,语法教学曾经跌入低谷,以交际法、自然法为代表的强调意义和功能的外语教学思想极力排斥语法教学。而“淡化语法教学”这一指导思想遭到了很多人的曲解,他们认为语法教学已经过时,可以忽略和抛弃。语法到底该不该教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界。语法应该学习,英语教学应该包括对英语语法的教学。翻开近几年的高考卷,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试题句子结构越来越复杂,表现在简单句减少,各种从句通过有效的衔接手段交织在一起,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只有扎实的、系统的语法知识,并结合语境加以灵活运用,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此外,笔者发现,学生由于没有扎实的、系统的语法知识,突出的矛盾表现在语言的产出上。很多学生不能如愿以偿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张口漏洞百出,常常动笔错误连篇。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2. 读写并重,提升读写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有诸多的局限:教师只关注对阅读材料的表层理解,停留在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忽视读后的产出。这种教学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和全面的培养,割裂了读和写的内在联系。把阅读理解按照从低到高分成三个等级: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看来,我们不能把表层理解看做是阅读理解的全部。纵观历年高考题,题型设置有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作者的观点态度题等,真正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对所读材料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落笔成文。
以读促写,首先教会学生从模仿阅读材料着手。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笔者对学生进行 Auckland的阅读教学之后,让学生模仿课文向游客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人口、人文景观、气候、交通等。
当学生模仿课文时,一方面他们需要认真揣摩原文的结构,细细品味文中的遣词造句,学到了有效的、地道的表达法;另一方面,他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写而练熟的单词与组合在阅读时能被很快地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布置给学生的写作任务应该与阅读材料的话题接近,做到“教师教有所指,学生学有所用”。
以读促写,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到一些阅读策略和技巧,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找出文中的主题句,掌握文章的段落结构和语篇衔接手段,体会文章作者的真情实感。学生如果把从阅读中所学到的布局谋篇策略正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他们就能自行纠正语篇结构混乱,前后衔接不当,叙述无章可循,文章缺乏整体性等问题。
鉴于以上内容,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拓展阅读教学的内涵,不能为了阅读而只教阅读,不要把读和写割裂开来,要努力寻找阅读中的“拓展点”,把读和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读有所用,以读促写,以写帮读,他们才会获得读和写的双丰收。
3. 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北师大版的Senior High English的每个单元都有学习策略训练,听、说、读、写方面的学习策略应有尽有。就阅读策略来讲,全套教材涉及20多种策略。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行之有效的策略训练,千万不能把它们当作摆设或简单交给学生去处理。
总之,所有的对教学的认识和反思都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加强学习策略指导,真正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核心目标落在实处。
【关键词】高专英语教学方法
高专的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在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强调“宽口径、重实用”的思路,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无论什么样的教学体制,教师总是教育方针,教育主旨的贯彻、实施主体。作为高专英语的教育者,我想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观念转变、解决策略以及怎样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做了一下几点分析:
1、当前英语教师在高专英语教学中面临的困惑
在高专学校,尤其是升格时间不长的普通高专学校,英语教育者会遇到很多困惑,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应试教育的制约。
在这个讲究文凭,讲过级证书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手段改革也要服务于种种考试,因此,教学方法内容单调乏味,既要保证学生的各种切身利益,又不影响考试的结果,又能真正的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效果,困难之大不言而喻。
1.2部分英语教师知识面狭窄。
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能够用比较熟练,地道的英语进行教学,但若要将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结合,其知识结构得不断地进行提高。
2、英语教师的观念转变是有效提高高专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关键
要较好的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我们的教师要变盲目为自觉,变被动为主动。只要抓好教师的这个两个转变,英语教学工作才会充满活力,教学质量才能不断的提高,英语教师要搞好观念转变,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2.1学纲,研究新教材,提高素质,熟悉教材,勤于思考,实施全面方位的训练,是实现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前提。
(1)组织指导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新的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是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必须科学、合理并适时改进。
(2)对新教材实施阶段目标管理。确定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对现阶段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按“技能训练”、“听说训练”、“写作练习”、“泛读练习”的四个阶段,把本阶段的基础知识要点和能力训练要点确定为教学目标。
2.2分析现状,找准问题,开展研究
高专英语教学内容重复较多,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强化了基础,但重复劳动,“无用功”比比皆是。尽管我们强调加强口语,听力写作等实用能力的训练。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也未达到人们期待的标准,教学效果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我们通过对现状的分析,要抓住那些必须解决又未能解决的问题,指导教师思考、实践、兴研究之风,促教学工作。
(1)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任课教师要注重好学生的基本语言、基本词汇、基本语法等基本功的训练。力求在不同层次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注意把过去单一的英语课分解为精读、泛读、听说和写作课,有利于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和特长。侧重点由过去的语法翻译改为培养学生读、写、听、说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加强听力训练,每班每周l~2学时听力课,由专职教师在语音室组织教学。
(2)落实“四个阶段”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英语课教起来有劲,考起来却没劲。因此,我们要及时分析三、四级考试情况,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针对三、四级不同要求进行针对性教学,多做习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应试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3)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录音、录像、视听、阅读、电视等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效果明显。同时,潜心挖掘教材内在美,并用熟练、流利、流畅的地道英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3分别要求、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
从抓课堂教学入手,实施整个教学过程的全程质量跟踪、监控。形式主要采取听课评课、参加集体备课、抽查教师教案及学生作业、实验报告等来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同时,每年举办教师教案评比及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以提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新的教育模式的驾驽能力。同时,为帮助、促进教师真正达到转变观念、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多媒体制作培训班,使专职教师及兼职教师基本掌握多媒师体技术。
2.4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有着较好的基础和扎实的基本功,基本能够接受所学的知识和内容;剩下的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差,教学内容只能理解和掌握一部分,对老师的提问没有勇气回答,甚至连学过的课文也没有几位同学能准确流利地朗读下来,课堂气氛很不活跃。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笔者认为鼓励学生们大声朗读课文,给出学生英语句式让学生们模仿,在课堂上重复老师讲过的例句等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尽可能给更多的同学都提供当众开口的机会,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老师应注重交流师生感情,促进学生求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迎雪.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2]宋春梅.多媒体环境下交互式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18)
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得益于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材,注意把教材用活,同时努力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这一点对英语教学是特别重要的。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更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多种角色尤其是英语环境中得到技能的操练,在不同的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把学习过程变得更刺激和愉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情景教学,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当然,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要具体切忌泛泛而谈,所设想的问题要建立在学生生活实际基础之上,贴近生活,是情景教学的本质和根源,切勿和学生的实际差距太大,以便造成所教与所学有较大差距。所提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前,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大力提倡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学到新的东西,扩大其认知结构,让学生更清楚自己已有的知识构成。通过相互讨论对比自己的知识构成。检验与别人不同的认知结构和问题的理解,以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形成学习动力。
2.分层要求,精心备课
2.1制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弹性预设,又要根据学科特点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因人而异,分层要求。
2.2备课时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利用教材方面,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引导性的语言、过程性的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和生成学习方式,选择学习方式,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在课程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创新实施能力,即依据学生的实际,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内容,恰当地扩展或延伸课本内容。
2.3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教师备课时,应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力求使各步骤划分合理、紧凑周密,由低到高地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4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个人活动、同伴活动、小组活动或班级活动,问答、对话、朗读、复述、角色扮演、情景对话、专题采访、辩论、讨论、想象、讲故事、猜谜、游戏、抢答等各类比赛,都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做中学。
2.5设计精炼的、有针对性的英语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用发现法进行高一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用”。教材中的语法项目主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出现的,在上高一语法名词性从句做主语时,引导学生用“发现法”找出语法规律,从简到繁,逐步学会名词性从句做主语的方法方法。教师实施的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先在黑板上或者用PPT展示几个句子,句子可以是任意简单句,也可以是课文中的简单句,要求学生找出句中的主语并观察在句中做主语的部分有什么特点。要注意的是主语形式不要太单一,适当变化,比如人称代词、名词。第二步,学生找出一定的规律后,尽可能地用名词性从句代替原来的主语,形成意思不变但形式不同的新句子,再让学生发现规律。如果学生在这个环节有困难,教师可做适当提示。第三步,教师总结规律,并解释名词性从句的特点。在句子中起名词作用的句子叫名词性从句(Noun Clauses),名词性从句的功能相当于名词词组,它在复合句中担任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介词宾语等,因此根据它在句中不同的语法功能,名词性从句又可分别称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引导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可分为三类:连接词that,whether,if(不充当从句的任何成分);连接代词what,wharever,who,whoever,whom,whose,which;连接副词when,where,how,why。学生通过观察然后总结和归纳语法的规则,有利于他们的知识系统化,增强学生口头和笔头表达的准确性,学生可能做出错误的归纳,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纠正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并活用所学语法结构,还必须依靠学生用书中的Using language和练习册中的听说读写任务等综合语言运用的大量活动。
4.多媒体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凭借其自身强大的媒介呈现功能,能够用来进行英语写作的有效教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功能,设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有效的多媒体英语写作模式应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生动形象的写作任务,调动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呈现有效的写作材料,多媒体有着强大的语言输出功能,教师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呈现文字材料,还可以呈现音像材料。设计科学的写作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写作的任务进行写作训练,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简单地进行句子填空和排序等写作训练;进行合理的反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一对一的评价,学生快乐大胆地进行写作。
一、搞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要和谐。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老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目光、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以及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每一点积极因素的鼓励,都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尊敬某个老师,也就可能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这样就更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引导者,还是参与者,带领学生在语言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教师还是导演,导演一幕幕场景;同时还是朋友,如学习了“Goodmorning”“Howareyou”后,课下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这样既交流了师生感情,又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使用和巩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愉悦心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打开教与学良好局面的关键。
二、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学生80%以上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传统的“应试教育”不足之一就在于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四会三会等目标不明确不突出,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及习惯的培养都没有具体目标,无的放矢。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极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三、改进教学方法
1、“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的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具独特魅力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
2、“模仿”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说到模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发音,纯正的发音会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别人也会对你的英语水平刮目相看。如果发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语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对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断,更糟的是,它对今后的听力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个音素,千万不要认为发音好不好无所谓,这个关攻不下,就会导致你学习中的残缺。学英语就是模仿那种腔,那种调,那种味儿,如果我们能够模仿得像一个NativeSpeaker,那就绝对成功了。要突破语音关,首先要明白单个音素的发法,在此基础上把握连读、缩读等口语表达时最常发生的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语调和节奏,练习时最好模仿原声录音,有条件的还可录下自己的发音,与原声进行对比,这样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发音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唯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才会有进步。我们常说,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学英语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端。
3、“氛围”是学好英语的途径
一、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所识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参与学习,积极思维。而多媒体所带来的丰富图片、惟妙惟肖的动画、声音和影像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学习兴趣。《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规定,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且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际。新课标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强调开展多种课内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电影艺术与英语教学联系了起来。电影融视、听、说于一体,选用最接近生活的内容丰富、语言地道、通俗的原版英语电影作为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生动、逼真的视觉直观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说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环境
“视”、“听”、“说”是人类最普遍、最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因此,最大限度地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利用多感刺激可以更有效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激发其学好英语的热情与兴趣。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1. 视听环境优化。如校园闭路电视播放英语专题片(可从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录制);多媒体辅助软件(或自作课件)以及校园网络开发利用等等。2. 视读(说)环境优化。课堂尽可能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等鼓励学生多开口,培养其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课外组织学生定期出英语墙报等等。3. 听说环境优化。配备语音室,听力课专人执教;校园英语电台每天定时播放,让学生能听到难度相当且原汁原味的英语节目,并利用特定时间让学生动口讲述所听到的故事、新闻等等。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类似母语自读的阅读环境和真实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依自己的兴趣选材,以便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在轻松愉悦的语言氛围中耳濡目染,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从而在潜意识里建立和丰富目标语(英语)的惯用法语言库。具体来讲,对于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一般应做好两项工作。首先是对教材阅读材料的处理。教师可预先提供有关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背景材料提前自读,并完成课后有关理解练习。教师指导学生用英语写读书笔记(如故事梗概、读后感或人物评论等等),并组织同学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及读书笔记,相互检查自读效果,并将优秀读书笔记打印分发每位同学作讲评。
三、良好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学习
良性教学评价是为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理念的改变、学生学习英语方式的转变而提供保障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英语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实践,不断探索,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教学的新突破。高中英语教学良性评价体系建构的必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传统教学中评价体系的弊端显露出来:1. 在许多英语教师的授课中,仍存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片面地认为考试就是评价的唯一手段,过于关注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2. 在教学中只重视终结性评价手段,忽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在评定学生成绩方面的确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中考、高考仍然主要使用这种评价体系,然而如果单一地使用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的兴趣、自信、策略这些人文因素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动力,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仍是将学生放在附属的地位,主要立足于模拟考、高考等的标准化考试,评价的方式也只有一般的纸质试卷形式的学生作答。老师给分,把评价窄化为改进教学的手段之一,这与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相去甚远。3. 在新课程改革下,旧的评价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必须从英语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建构起良性的评价体系,以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方法及弊端;启示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蓬勃发展,其理论及相关概念对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理想。本文将进一步来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为英语教学提供的新方法及其一些教学启示。
2认知语言学简介
80年代中后期,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语言的方法在认知科学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osch提出的“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认知语言学所提出的主要概念和研究对象有:语言范畴的形成、隐喻认知结构、象似行等。认知语言学学派认为,语义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包括该词语在头脑中产生的情景。认知语言学派的三大基本假设:(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所以语言并不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对语言的描写也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2)句法并不是自足的形式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象征系统,所以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义。(3)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无限度的知识系统,不能只用基于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来描写语义。
3认知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是认知的一部分,受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规律的制约,因此要想学好英语,我们应充分了解相关认知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英语教学实践。
31 范畴观与英语教学
客观事物纷乱复杂,人们为了记忆这些事物就必须对这些事物进行判断、分类和储存,这就构成了许多范畴。在同一范畴中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同一层面或地位,总有一些事物被人类非常容易而迅速地感知,那么这一层而感知的范畴就叫基本范畴。基本范畴有如下几个特点:(1)其成员具有明显的能被感知的对外区别性特征;(2)具有快速识别的特征;(3)首先被认识、命名、掌握和记忆;(4)运用最简洁的、使用频率最高的中性词(赵艳芳,2001:58-59)。一个范畴是一个模糊的集合,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有些认知语言学家已经在该理论的启迪下进行了语义范畴的研究。如PKay和CKMcdaniel在模糊集合论的引导下设计了一系列关于颜色词光谱性质和人类视觉神经系对颜色词范畴的感知实验,在颜色词研究领域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
32 隐喻观与英语教学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隐喻是用已知来表达未知,用有形表达无形,用具体表达抽象,是人们用来认识、思维和表达思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Lakoff & Johnson指出,“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Lakoff把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oto-logicai metaphor)。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 edomain)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发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隐喻并不是与我们的生活脱离的语言表达形式,恰恰相反,语言基本上离不开隐喻,完全不带任何隐喻的句子是极少的。认知语言学把“意向图式”(image schemas)理解为隐喻的基础。
33 图式理论与英语教学
对图式的研究是从对阅读理论的研究发展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阅读理论将阅读看作是语言解码和从字、词、句中构造意义的过程。随着认知研究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非语言因素即已有的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作用。对背景知识作用的研究导致了图示理论的建立。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归根到底是给合适的图式填充新信息而使图式具体化的过程,填充的内容可以是直接理解的或推断出的新信息。整个理解过程是在图式指导下进行,是激活或建构合适的图式并填充新信息的过程,当所有重要空位都已填满信息,文章即被圆满理解。
4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及弊端
词汇在语言系统中十分重要。随着语言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迄今为止,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层出不穷,但尚无一种有着绝对优势。历史上盛行的几种传统教学法分别为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等。这几种方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曾盛极一时,但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一些缺陷。
16世纪到19世纪末所盛行的语法翻译法以翻译为手段,用母语教授古希腊语、拉丁语、英语等语言,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阅读和翻译外语资料和文献。这期间的教学没有所谓的理论,由于主要过程是通过分析语法来进行翻译,因此命名为“语法翻译法”。学生主要通过自学掌握词汇,仅有的词汇教学也是以展现语法规则为目的。到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法直指语法翻译法的缺陷应运而生。其主张课堂活动完全通过目标语来进行,在词汇方面,只教授常用单词。具体的单词通过演示、实物、图片来教授,抽象的单词通过意义的联想来教授。直接法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方面起着显著的作用,但是它过于简化了一语习得和外语学得的相似性,在教授新单词的意义上,宁可让学生绕弯子去捉摸,也不肯用母语一语道破。
5结语
近一个多世纪来,传统的教学观逐渐向认知教学靠拢。Lewis认为,传统的教学以教为中心,“面向结果”,但是,所有自然语言的运用,不论是输入,还是输出,都建立在与认知有关的过程中,“面向过程”有利于我们把焦点放在语言学习上面,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认知语言学能够强化词汇认知,提高语言记忆,也能够增强语言的理解。因此,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对认知语言学的深刻认识,结合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改革。英语教学应充分认识到认知语言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掌握认知语言学的特点,明晰语言和语言结构的系统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词汇的教学不会是单一、固定方法的教学,因而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去探索更好更新的方法,对于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我们有必要借鉴它的有益之处来指导英语的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1):34~40。
[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J]外国语,2000(1):29~36。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教学目的 教学特点 认识
一、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认识
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要求等方面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认真学习新大纲,把握新大纲的精神,切实贯彻执行新大纲,必将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然而,很多人对英语教学目的的认识陷入误区。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说几句装配好的现成的套话。《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规定为:“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打好初步的基础,应包括打好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的基础,要求学生切实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和拼读技巧;掌握基本句型和习语;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和一定量的词汇及其用法;掌握词的变化规律和一般构成规律;掌握阅读技巧以形成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言语能力(speech competence)。
每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各自的特点。英语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相差甚远,两种语言的形态、结构也有很大差异。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难点多,形成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的困难多。所以,为了打好初步的基础,对中国学生来说,必须学好英语的语言结构,这样才能形成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这样才能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当前初中学生学英语,由于使用新教材,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大增强。但有的学生的听说能力范围只限于书本上的话,每堂课,老师都会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播放教材录音、教材中的对话与文章,在学生基本都背诵出来的情况下再听录音,大部分学生都听得懂,以至让学生有种自己听力很好的错误认识。然而,把书上的话稍加变动,学生便听不懂,说不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语法问题没有解决。
语言能力源于语法知识。语言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层次的内容。理解在先,表达在后。语言的理解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便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我经常与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聊天、沟通,询问他们觉得英语哪些地方最难,而大部分学生都会说语法最难。掌握一门外语的关键是弄通和内化这门外语的结构,而掌握语法是通向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针对体校学生自身的特点,英语教学与普通中学的相比又有一定的差别。大部分体校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又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充分重视英语教学目的和特点更显重要。为了打好初步的基础,对中学生来说,必须学好英语的语言结构,而英语的语言结构的理解与掌握又与语音、语法和词汇息息相关。因此,对体育生的英语教学要注重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授。在语音方面,要注重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在词汇方面,要注重学生单词的积累与灵活运用;在语法方面,要注重讲解与练习的结合。只有把所学的东西真正理解并综合运用,才能形成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二、对中学英语教学特点的认识
从开设英语课算起,在我国正规学校里开设英语课至今已有了25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国外外语教学流派虽然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我们在接受国外外语流派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在开阔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根植于我们的社会制度、教学目的、英语本身的特点、学习的特点、教师有特点、教学条件等因素之上。这些特点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五项。
(一)在进行语言教学的问题,挖掘语言教学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英语教学和我国中学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担负教育和培养双重任务,即通过语言教学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通过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通过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挖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四化、严守纪律、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在低年级,教师要树立学生的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其学英语的兴趣;随着教材内容的丰富,教师应把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自然、合情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在思想品德方面也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讲语言知识、通过假交际手段培养学生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师讲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语言结构以利于语言操练。课堂上师生用教过、学过的语言材料传递没有信息差的假信息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这种操练的传递的信息虽然没有什么价值,但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上师生说英语,创造了使用英语的条件。这种方式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三)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同阶段略有侧重。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口头训练,又要重视笔头训练,二者应有机结合,综合训练,互相促进,不可偏废。学生在学英语时,口语和书面语应几乎同时出现。这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均衡、协调发展很有好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的综合训练,口语能力和书面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言教学成功的关键。
(四)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
在英语课堂上师生要尽量多用英语。教师说英语即为学生提供了听的机会,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也为学生创造了听说的条件。但在教学过程中必要时可以使用汉语。有时还可以采用英汉夹杂的办法讲课。如讲抽象词、复杂的语法规则,用英语讲学生就很难接受,尤其是对体校生来说;用汉语讲既可节省时间、分散难点,又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为了实现原则上用英语讲课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非语言手段引导学生听懂英语。在学生整个学英语过程中,母语对英语的干扰和促进作用是极为明显的。排除其干扰作用,发挥其促进作用,这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
(五)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时刻都在起作用的因素。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重点、关键的确定,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教师本人的品德、素质,如语音语调、语言的流利程度、书写的规范程度等方面,对学生来说是最有说服力的教材。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权性,使学生乐于参加言语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操练语言,成为课堂的主人。认识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特点,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行为更加自觉,操作过程更加合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锦林.探求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恰当位置.国外外语教学,1992.1.
[2]贺善镛.试论模糊理论和外语教学.外语学刊,1992.1.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思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被美国语言学家克拉什提出,后来英国学者威廉斯则专门着书阐述了这一教学理论。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国外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不仅有了完善的理论,还在教学中推广开来。我国在2001年出台《新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要大力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从此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
语言学的教学目标是研究语言现象之间的规律与联系并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本质。但是语言学的课程理论性太强,学生难以应用到实际中,学习的兴趣极低,语言学的教学一度处于低迷状态。英语语言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学改革将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并要求英语教学要采用启发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式,英语教学要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而这正是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主旨。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语言学的教学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必要性。
二、英语语言学教学任务的设计原则
我国的英语专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注重于语言技能的培训,不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着学生思维普遍较弱,缺乏有广度和深度的问题。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正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综合现阶段英语语言学教学的现在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应该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2.1学生为主题,教师进行教导
现在的语言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题的满堂灌式教学: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授,学生在台下听讲做笔记,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而调查显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进行教育改革,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就要转变这一现状,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2.2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知识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是学生们对语言学习没有兴趣的主因。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以有趣的案例或者语言方式来讲解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能够落实到实处的任务学生才有一试的渴望。除了可操作性教师在任务设计中还要注意阶梯性,任务的难度应该从易到难呈阶梯型分布。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一环紧扣一环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实施
任务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环阶段和任务后阶段。“任务”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
3.1任务前阶段
任务前阶段主要是教师在设定好任务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任务,了解任务的目的、完成方式和价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语言实例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
3.2任务环阶段
在任务环阶段中教师要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督促学生的进程,引导学生的进行方向。对学生在任务进行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适量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已经是主体,教师所起的只是引导者的作用,对于学生采取怎样的具体行动,利用什么样的资源,教师不必干涉。
3.3任务后阶段
任务后阶段主要是进行活动的重复练习,总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教学评估。该阶段对于前两个阶段有着很重要的巩固作用。进行活动的重复练习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掌握的知识;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则能使学生认识到自我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所在,并能培养其评价学习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学评估则是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综合起来,对学生能提出科学、客观多层次的评估,对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保持学习积极性有很重要的作用。
论文摘 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对学习者主体作用的探讨与实践,特别是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者内在的学习机制所激发的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世纪70年代,Hymes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自此,语言学家便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语言的运用上,从而产生了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交际能力)改变以往以语法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从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是交际教学法的拓展和延伸,主要是基于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v的语言和学习理论提出来的。
一、“任务”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通过思考、体验、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教学方法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它强调的是人的学习与发展。简而言之,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为了实现在“学中用,用中学”。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进行任务型教学?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在使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中就发展了语言能力。其应用模式流程为:任务设计—任务准备—任务呈现—交流讨论—任务完成。
(一)任务设计
这是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呈现出任务,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的过程,有利于强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不呈现任务,而只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并完成任务,但这不是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如任务驱动过程那么强。
(二)任务准备
任务准备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知识与能力准备的过程。老师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把运用任务呈现给学生之后,任务的要求与他们目前的知识与能力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差距、能力差距、技能差距、信息差距和文化差距。因此,学生就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学习教学内容来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然后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就是通常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过程。
(三)任务呈现
这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呈现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一开始不呈现任务,而只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和让学生完成任务,那么这就不是任务呈现型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如任务呈现过程那么强烈。
(四)交流讨论
在每设计一个任务之后,让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组讨论、交流,遇到语言难点可向老师寻求帮助,然后老师抽几组并由小组的group leader汇报,然后根据他们的语音、语调、流利程度、内容等评出最佳组。老师对与任务相关的语言点及操练时使用的词汇句型进行归纳解,自始至终都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只不过是任务的提出者、讨论时的咨询者、学生报告的主持人、语言学习的引导者。
(五)任务完成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将在前一环节中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任务教学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教育界的共识。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正是忽略了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性一般包括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三个本质特征。增加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使其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完成“任务”的实践活动中去。在学习过程中,这种情感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识,并获得自主发展。
有利于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于教学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设计出适合学生水平的、真实的、交际性的活动,并考虑到如何最有效地分配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从而使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合作,相互交流,这对于每位学生来说,不但是对语言能力的锻炼,更是增强自信、提高交际能力的机会和方法,让学生敢于表现、乐于表现自己,打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我防卫心理,培养良好的性格。另外,每位学生都在活动过程中担任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自我完善的愿望,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要求组员之间相互协调合作、密切配合,组与组之间也要进行比赛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关键词:中学英语 教学 方法 认识
中学英语教学,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是新课程背景下广大英语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对教学方法的认识。
一、 指导学生学会作比较,找异同
1、把英汉两种语言作对比
作为交流的手段,各种语言在语音、构词、组成句子等各个方面都有异同点。在每一方面,又各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指导学生加以区分,就容易混淆不清。因此,在学外语时,为避免因受母语的干扰、影响而导致语序混乱、语法错误等现象的出现,要指导学生把外语与母语作比较,找出异同点。例如,在学习定语从句这一知识点,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定语,即修饰、限制名词或代词的成份。这一点,在英汉语中是相同的。其次,定语从句的位置,在两种语言中有所不同。在汉语中,定语从句放在修饰、限制的名词或代词之前,中间常有“的”做标志。如:我们讨厌的人又来了。英语则恰恰相反,定语从句需放在被修饰、限制的名词或代词之后。如:The man whom we dislike comes again.搞清楚两种语言在这一问题上的区别和联系,那么在学习和具体运用时,就可避免有关的语法错误。
2、把英语语法中的同一类语法现象作比较
中学生英语学习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在学习时不注意思考和总结规律,所学知识就会不连贯、不系统,这使得学生不能全面掌握知识,不能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把同类语法现象作比较,可回顾复习所学的知识,总结规律,触类旁通,快速掌握同类语法现象。比如,学过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1)以上几种从句都是由它们在句中担当的语法成份而被命名的。(2)每种从句都有引导词。(3)从句都是具有独立语法成份和时态特征的陈述语序的句子。总结出这三条规律之后,再学习表语、主语、同位语从句,就容易理解多了。
二、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由过去的教给学生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持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英语单词时,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会听、会写,知道其意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把单词正确运用于句子中,培养学生 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需要掌握单词的用法。而中学英语的词汇的数量是非常多,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够的。因此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单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attach”这一单词时,首先说明其汉语意思是“附属”,然后举一个例句,请学生翻译“The school is attached to a company.”(这所学校附属于一家公司。)再请学生从句子中总结出一个词组“附属于”,即“be attached to ”。这个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称为归纳。之后,应用这个词组做汉英练习。如把 “这所医院附属于那家工厂。”这一句子,译成“This hospital is attached to that factory.”这种由一般再到特殊的具体运用过程就是演绎。这种方法,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顾名思义,指导学生掌握难以理解和记忆的概念
“顾名思义”是指看到一个词语的字面,便可以悟出其意义。英语教学中,运用这一方法,学生可以不必记忆许多繁琐的定义,而使某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如“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从汉语字面上看,“及”好比“跟”,“物”指物体、物质,而表示或代替物体、物质的词又只有名词或代词。因此,“及物动词”就是“后面可以跟名词或代词的动词。”当然,“不及物动词”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即“后面不可以跟名词或代词的动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讲解,仅从字面上,便一语道破了两者的本质区别,并指明了这两类动词的基本用法。这种直观记忆的方法,易于被学生接受并掌握。此外,诸如“虚拟语气”等概念的讲解,也可以运用此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对中学英语课进行改革性的小组合作教学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一种尝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联系社会、分析并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本文,教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对中学英语小组合作教学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小组合作教学的内涵及类型
小组合作教学即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水平搭配成如4人或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学习能力水平较好的学生、中等学生、学习困难生组成,对学生进行异质性分组。小组合作教学是基于集力动力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旨在解决学生单独学习无法解决的认知领域的问题并得到情感和技能的发展。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利用各成员拥有的不同文化资源,相互支持,共同学习。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主动权,自主安排学习活动,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全面发展。
几种小组合作教学一般有以下类型:
1、同桌合作式, 即同桌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pair work。传统的课桌椅摆放在pair work中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
2、四人合作式,即前后两排学生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group discussion。
3、多人合作式,即按"异质"分为一组的5-6人围圈而坐,适合完成team work,interview或tasks.
4、合作竞赛式,适合做class competition或 debate.
5、鸡尾酒会式,课桌椅摆放在教室的边上,学生们坐在中间,也可以站起,适合随机谈话。
总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合作任务对小组合作的方式作适当的调整,只要是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都可以尝试。
二、小组合作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方法
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上只有学习能力和水平比较好的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改变学习困难生"事不关己"的意识,使他们也认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到小组的利益,让他们形成"荣辱与共"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方法。
小组合作教学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什么样的内容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和价值,什么样的内容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能引起学生积极地合作学习,因此要选择有探讨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的讨论与合作活动。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教师要善于选择难易适中的内容,寻找疑点,找到问题的切口。同时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带着经过熟读精思、品味感悟形成的独到见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热烈、融洽、民主、和谐。
例如:在学了The Olympic Games后,让学生对Why is to hold the Olympic Games a rich prize for a country ? What can the Olympic Games bring to a country? 进行讨论,更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印象。然后教师针对申奥的话题提出:"Do you think it was necessary for Beijing to have bid for the 2008 Olympics? Why ? What did we do then?"从而让学生联系生活,认识到祖国的日益强大与自己所负的责任。如果这个问题让一个学生独立思考,虽然一个学生同样会有几种想法,但是思维却没有这样宽广。教师要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时候,深入小组揣摩学生的认知心理,体察学生的学习困难,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与体验。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他们通过听、学、看、做、说和讨论,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2、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具体课型中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包括对话、阅读、写作、语法四种课型。本人常常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在具体课型里恰当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1)在对话课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
例如在对话课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句型:
1.I believe…/I think…
2.I agree…
3.I don't think so
4.I guess…
5.I can believe
那么在教学时,首先老师介绍了新课的学习目标,引入了新句型,接着学生被分成两人一组操练新句型。操练之前老师提供了两个语言情景:
Situation I:I had my hair cut yesterday.What do you think of my new hairstyle?
Situation II:How do you like the movie you saw last night? 围绕这两个情景,运用老师介绍的新句型。两人小组开始共同完成任务。任务结束时,学生们四人一组讨论"jobs"话题,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用所学句型表达自己对"jobs"的态度,最后老师将本课的交际项目句型写在纸条上,发给第一排学生,然后老师收回纸条,前排学生负责"传话"给下一个。"传话"既快又准确的一列将获胜。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合作交流中,对话课的教学效果很好。
(2)在阅读课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
关于阅读课的合作学习,老师通常设置以下活动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
1、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
2、分析课文结构:
3、解释课文中的词汇用法和语法规则;
4、完成课文练习。
在课堂上,小组成员们彼此讨论几分钟后,选派一个代表来陈述他们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别的组员可以补充。最后老师总结并点评。
(3)在写作课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
在写作课中运用小组长合作教学,为了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事先将任务分割成片段状的学习材料。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与别的小组拥有相同学习材料的同学组成专家小组,对手中的材料进行讨论,彼此交流意见。在完成专家小组的讨论之后,专家小组的成员各自返回所属小组就他们讨论的论题教给他们的小组同伴,这时被分割的学习材料重新组织起来,小组同伴们共同协商,他们共同评价所组成的作文是否在内容上切合主题,行文是否流畅,文中是否存在一些语法错误等。最后将整篇作文连同小组成员各自的初稿一起交给老师批改。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3P”教学法;英语教学
一、任务型教学与“3P”教学法概述
1.任务型教学。①任务教学法及其意义。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②任务教学法的的步骤。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学习步骤分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三个部分,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2.“3P”教学法。“3P”教学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即CLT)模式下的产物。“3P”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演示(presentation) 操练(practice) 成果(production)。
二、任务型教学法与“3P”教学法的关系
任务型教学法和“3P”教学法一样都属于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分支。Howatt(1984)把交际法分为“弱版(weak versions)”和“强版(strong versions)”两大派。弱版交际法以著名的3P课程(PPP lesson)为代表,强版交际法则形成了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代表的TBL课程。
三、任务型教学与“3P”教学法的优劣比较
1.任务型教学的优缺点分析。①任务型教学的优点。A.任务型教学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实用和有意义的语言。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的,所以整个课堂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过程。B.它提倡以教师教学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活动。C.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
②任务型教学的缺点。A.课堂效率低,难以保证大班额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任务型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由于目前班级的实际情况(大多数班级人数在50左右,农村学校甚至更多)课堂所设计的任务或项目一般都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B.有的教师则还是沿袭传统的3P教学,强化词汇和语言的输入,把教材上的活动任务作为练习和补充,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是扎实了,但又严重脱离了任务型教学的初衷,把原本要还给学生的课堂又变成了以教师为主的练兵场了。C.课堂中学生的个体活动难以有效监督和控制,反馈效率低。在实际教学中当教师布置了任务并分好小组进行时却往往发现部分学生在交流中并没有使用目的语,而是运用母语进行,虽然反复强调,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2.“3P”教学法的优缺点分析。①“3P”教学法的优点。A.强调以结构—功能—交际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大了语言的输入输出量,大大提高了课堂目标语言的操练频率。B.教学以演示(presentation) 操练(practice) 成果(production)为基本步骤,教师便于组织和控制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C.强调语言结构的分析和词汇、句式、语法的学习,大大提高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②“3P”教学法的缺点。“3P”教学法的缺点也正是由它的优点所造成的。A.强调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忽视了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造成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B.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教学效果低下。C.课堂缺乏真正的交际性。现实的交际充满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说话人不可能预期对方会说什么,也无法预先准备如何应答。
四、对目前英语教学的启示
1.我们要坚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无论是“任务型教学法”还是“3P”教学法,适合我们教学实际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对于任务型教学法和“3P”教学法我们不应该彻底否定任何一个,而要综合他们的优点,避免其不足和缺憾,让他们真正为我们的外语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2.“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法,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永远都是重中之重,脱离了这个方向,其他的任何方法都是空中楼阁。我们无论在研究和实践任何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时都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视“双基”这个本质。
3.根据不同的课型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常教常新,这才是永葆教学活力和生命力的秘诀。
4.重视课堂设计,培养设计意识,力争把每节课当做公开课那样去精心设计。如果我们把每节课都能当作公开课去准备,那毋庸质疑我们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一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高校英语;教学启示
引言:
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英语作为学习的重点学科,提高英语的教学水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只有良好的英语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我国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为了提高新模式下的教学质量就应引进元认知理论。
1元认知理论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1.1元认知理论的概念:
元认知理论的提出是在1976年由弗拉威尔教授提出的,它主要表达的是在认知上进行反省、反审以及超认知与后设认知。对于元认知来说,它表达的是学生自己在认知与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调节与反省的过程。对于元认知理论来说,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理论方法的利用对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弱,刚刚接触能力学习的学生起到重要的帮助[1]。它能够使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心理控制掌握主要的学习方式、思考出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在思维方向、行为方向以及掌握知识方向上的学习能力。
1.2元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元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种是在心理上的部分,一种是在实施过程中的部分。对于元认知理论的心理部分来说,也分为三种部分。首先是元认知理论的基本知识,它是自己在认知过程中对他人的表现和结果进行的分析基础理论;然后对元认知理论的个人体验,它是在对元认知理论基础知识认知上进行的实践探索,从而保证实际的情感过程;最后对元认知的监管过程,它是对自己在实践的体验中进行的记录与调节过程,是整个元认知理论在心理部分的重要环节。对于元认知理论的实施过程中的部分来说,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种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策略,一种是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策略来说,为了保证英语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刻的认识;对于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来说,它是保障认知理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有利支撑[2]。
2元认知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2.1提高学生的自身元认知知识:
提高学生在自身元认知理论的认识,首先,学生应根据自己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学习环境,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能够提高知识能力的学习方法。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性格方向、学生不同的学习条件以及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引导学生学习对认知能力的理解,从而保证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在校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上一些大型的、国际组织的活动,将学生作为志愿者作为主要的服务人才,使他们在这种主要活动中能积极与各国人士进行交流,从而提高自己对学习英语重要性的认识。
2.2增加教学方式中的认知体验:
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元认知理论。在高校的英语课堂中增加学生对元认知理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主要有两种因素,一种是学生在考试失败后产生的悲伤心理,一种是开始成功后产生的兴奋心理[3]。如果在考试后表现的是兴奋的、自信的心理,说明元认知体验的主动性比较高,如果在考试后表现的是悲伤的、迷茫的心理,说明元认知体验会使学生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效果,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给与正确的疏导和制定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学习英语歌曲、进行英语的演讲比赛等,在学习活动期间,针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要给与奖励,从而增加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体验,对于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给出一些建议,从而提高他们对认知知识的认识。
2.3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在高校的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在学生中的表现,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模式,然后根据制定好的教学模式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在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学会分析问题,并利用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根据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制定出一些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找出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不足,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意识[4]。
2.4调节元认知的监控:
在元认知理论学习中还要增加对它的调节力度和监控力度。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理解能力、执行能力进行监控,当学生在课堂分析问题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堂中相关的知识点记录下来,然后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进行自我监控。教师或校园的管理部门也要进行合理的监控,监控方式的形成不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还能在学习中找出自己的优缺点,然后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高校的英语课堂中,由于高校学生在思想上趋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在生活与学习中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或创新,为了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积极的利用元认知理论的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产生的问题想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对积极的想法给予表扬和创新,对比较消极的想法给予有利的调节,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英语教学的学习方法。
结论:
在高校英语学习中,利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元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推广不仅是我国高校在教育中实施的主要平台,也是为发展其他学科知识奠定了基础。所以,它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教育质量的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让.元认知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研究[J].校园英语,2015,11:39.
[2]李炯英.“整体语言法”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03:138-141.
[3]王希峰.元认知理论对高英语教学改革影响[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