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1 15:38: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烫伤急救处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患者,女,34岁。3小时前,在家中做饭时不慎右手示、中指被蒸汽烫伤,伤后剧痛,用自来水冲洗后,似乎疼痛稍有缓解。但是,很快在受伤部位出现水疱,增长较快,疼痛持续。
检查:右手示、中指第1指关节始远端发红、略有肿胀,于示中指末节指关节处各有1个水疱,示指的水疱有黄豆大小,中指的水疱有花生米大小。均未破,充盈张力较大。
余无其他异常所见。
分析
认证――本病例为热力损伤――烫伤
辨证――伤情判定
损伤深度
Ⅰ度烫伤――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样疼痛。
Ⅱ度烫伤――局部红肿,水疱,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如果水疱剥脱, 可依据创面状态进一步分为: ①浅Ⅱ度烫伤: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 ②深Ⅱ度烫伤: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迟钝。
Ⅲ度烫伤――损伤局部蜡白或焦黄,痛觉消失。
损伤面积
综合判定伤情
中度以上烫伤,要紧急上送
在上送过程中,应急对应措施要注意如下几点。
局部创面要注意予以简单消毒处理后,用无菌敷料覆盖。若创面,最好以湿盐水纱布(3~6层,浸以生理盐水)或油纱布覆盖,避免用干纱布黏着创面造成损伤。创面切忌涂抹红汞,以防引起汞中毒。
疼痛剧烈者,可酌情使用镇痛剂,如美沙酮5~10 mg,口服;布桂嗪60 mg,口服。
如果病人口渴,可以给予2%~3%盐水饮料。若烫伤面积较大,失水较多,可给烫伤饮料(每1 000 ml水中加食盐3 g,碳酸氢钠1~2 g,适量的糖精和香料)。
为防止感染,可以早期使用抗生素,一般首选青霉素和链霉素。
为预防破伤风感染,可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 500 U,注意要做过敏试验。
轻度损伤的初期处理
Ⅰ度烫伤,不论面积大小,均不计算为判定伤情的损伤面积,可以将其视为极轻度的烫伤。若病人自觉伤处疼痛难忍,可涂抹清凉油、万金油,甚至牙膏之类,以缓解疼痛即可。不必行其他特殊处理。
Ⅱ度烫伤,如果水疱未破,可在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下,行局部消毒后,行水疱穿刺,穿刺点宜选在水疱的基底边缘,穿刺抽液后,局部加压包扎。如能保持水疱皮肤完整,可起到生物敷料作用,保护创面不发生感染,待水疱表面的皮肤最后干瘪、脱落而愈合。
Ⅱ度烫伤,如果水疱表面的皮肤已经破损,创面,应将皮片剪除,创面涂以烧伤膏或抗生素药膏,内层用油纱布,外层用吸水干纱布均匀包扎。注意,手指包扎要分开包扎,不许并拢包扎。
创面污染严重,可考虑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用抗生素治疗。
本病例的伤情判定与处理
烫伤面积 面积计算,1只手为2.5%(掌面、背面),掌面为1.25%,2个手指近似于0.25%。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活力课堂
一、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具有素质高、综合能力强,能面向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而在我国,绝大多数高职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基础课程上,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会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是教师的最高目标”的倾向,无论教师是以黑板还是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并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但最终学生仍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失去兴趣,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睡觉、开小差现象日渐严重,导致教学效果极差,这样便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本来意义,背离了教育的宗旨。
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以高职基础课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就要积极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的角度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去构建一个“活力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形态的转变。
二、活力课堂的特点体现
“活力课堂”是通过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情境创设、课堂提问、探究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来充分展示教师的“导演”才能,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教学目标:采用边讲边示范的形式,让学生明确授课内容的要求、步骤、规则等,让学生从活动中更好地去理解和领会知识及原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教学方式:采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创设情境意识,充分体现学生“自演”的天性,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热情,唤起学生对学习的自觉追求,从爱学、会学最终到乐学。
教学过程:采用精心导学、创设问题和议论情境、变静为动的教学形式,教学流程采用导入、分层、鼓动、引导、巡视、检查和小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平时与学生的心理交流,真心地去关心和体贴学生。变“一师主讲”为“师生互动”,解除“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观念,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多边合作的关系。
教学评价: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综合性评定,给出评定内容和结果,从而反映出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否得到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更大的提升,学习习惯是否得到进一步培养。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上,“活力课堂”正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基础课的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的意义与作用
1、恰当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力课堂使课堂成为师生实现活力成长、人生意义提升的具有吸引力的场所。师生在课堂中体验着智慧的交锋、情感的碰撞、价值的共享,课堂充满着民主、平等、安全、愉悦,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活力课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自主意愿的同时,及时发现学生潜藏的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创造所带来的活力乐趣,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创新高职基础课程体系结构
“活力课堂”的构建能有利于统一规范和创新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新标准、创新教学设计、改革教学评价,进一步增强职业素质培养基础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做好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基础课程的统筹设置和合理安排,在有限教学时数内建立较完善的高职学生培养基础课程体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4、解决教学工作者的困惑
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后,我们深深地意识到,要切实落实教育活力化,课堂应成为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平台,并实现课堂的活力化,使其溶入活力化的光环之中。同时,对于怎样设计和选择适应教学中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分析总结并给教师提出更实用的意见。
5、通过实践和交流,可以推广到其他有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上
“活力课堂”中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能有效地应用推广于各类专业基础课中,对促进高职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活力课堂其特殊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实施过程可以应用推广到高职教育相关各类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去,其模式中学习资源的应用设计也可以广泛运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提高职业化教育水平。同时,也能初步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及学习资源选择上的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及备课效率,也为国内同类院校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提高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关键词:小儿;烫伤;急救护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96-01
小儿烧伤因年龄不同及活动范围与成人不同,多为低温烧伤(水烫伤),少数为火烧伤或其他高温物质烧伤,常因家长在生活中照顾不周所致。患儿以5岁以下占多数。而因季节不同,烧伤也有不同,夏季小儿衣着少,因此烧伤程度与范围比其他季节严重。本院2011年3~6月收治因水烫伤和1例石灰烫伤共92例。除1例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经急诊留观治疗和住院治疗均好转出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男56例,女36例。年龄6个月~6.5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开水烫伤82例,菜汤烫伤9例。轻度烫伤占65%,中度占30%,严重占5%。
1.2治疗方法:(1)抗休克治疗:扩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基本措施,估算输液量,伤后第一个24h,每1%面积每公斤体重办理入胶体溶液(白蛋白、全血、血浆)和电解质溶液(2∶1)各0.75ml.。另外补充代谢需要的水份(4∶1)为50~80ml·kg-1·d-1。输液方法,一般为8h输入全部总量的一半,其余16h完成; (2)应用敏感抗生素防治感染,避免使用对小儿脏器有损伤的药物; (3)静滴抗酸药甲氰咪胍3~7d,预防应激性溃疡; (4)合理进行支持治疗,早期禁食以减少肠源性感染,避免菌群失调; (5)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容易引起惊厥,加用镇静、退热药等对症处理; (6)创面处理,待患儿一般情况稳定后,进行简单的清创处理,以5%的聚维酮碘局部消毒,再以凡士林纱布加压包扎,头目部及会阴以暴露较好,一般2~4d换药1次; (7)常规注射1500u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
2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严重烧伤患儿经急诊紧急处理后住院进一步治疗,由专人护理,按时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尿量及比重。
2.2营养及其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输注液体与药物抢救病人生命。补液过程中注意计算液量外,也要照顾热量与蛋白质入量,满足基础代谢需要。24h内一般禁食,病情好转后,要增进患儿食欲。进食或喂水时,不可触及创面及敷料。每日做好创面清洁及卫生护理,特别是颜面部、口腔、会。哭时的眼泪、口水要用棉签轻轻随时拭干。
2.3护理:小儿不会保护自己的创面,大小便更不能自理,为了保护创面,避免受压,防止大小便污染及预防抓散敷料或伤及创面和痂皮,必要时以约束带保持患儿的卧位,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
2.4基础护理:及时更换床单位,定时病室消毒,剪短患儿手指、脚趾甲,嘱家长接触患儿前后清洗双手,尽量减少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2.5健康教育:(1)一旦小孩烫伤不要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早期处理与小儿烧伤程度及创面愈合有直接关系,正确的急救方法关系到烫伤恢复的程度。首先立即将小儿脱离热源,轻轻地脱去被热水浸透的衣服;(2)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不可用低于50C的凉水。以免冻伤;(3)在创面上涂抹烫伤膏,忌用红药水、龙胆紫等有色消毒液,以免影响医生对烫伤的判断;(4)简单处理后尽快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1]刘静,王桂玲.小儿重度烧伤48例救治体会.山东医药.
在日常生活中,皮肤被烧伤、烫伤经常发生。儿童常被热水瓶、汤盆、粥锅、火炉等用具烫伤或烧伤。皮肤被烧伤、烫伤后疼痛明显,很快会发红,严重时会脱皮,起水疱。成年人被烫伤、烧伤的机会也很多。打开水时暖水瓶破裂把脚烫伤的事例是常见的;发生交通事故时汽车水箱破裂造成司机烫伤也很常见;如因失火造成烧伤,则往往烧伤面积大、伤势重。
烧伤、烫伤较轻者,愈合后可以不留瘢痕;严重者可引起皮肤全层坏死,最后形成瘢痕,不仅影响美容,还影响功能。烧伤、烫伤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在此提醒家长应特别注意预防。
烧伤、烫伤后应紧急救治。正确的处理会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损伤。否则会加重痛苦并影响治疗。
现场回放
小张的儿子小龙三岁,特别淘气。有一天吃饭时,小龙把汤盆弄翻,把小胳膊都烫伤了,大片皮肤发红,很快起了不少小水疱。情急之下,小张用家中的紫药水(甲紫)给孩子涂创面,还用毛毯把孩子包上。到医院后医生一看,烫伤创面一片模糊,还粘了很多毛毯上的绒毛,紫药水蹭得到处都是。医生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创面上的紫药水和绒毛清理掉,然后再重新消毒,处理创面,给治疗带来了困难。
专家点评
烧伤、烫伤后最重要的是快速脱掉衣物,保护好创面。用清水轻轻冲洗创面,尽快到医院治疗。不正确地涂抹药物和包扎都会加重损伤,给治疗带来困难。
发生烧伤、烫伤后如何救治伤势较轻者:
1.立即脱离造成烧伤、烫伤的物品,如汤锅、热水、火炉等。
2.立即脱掉伤处的衣物或鞋袜,防止粘到皮肤上,加重损伤。同时摘掉戒指、手镯、手表等物品。由于皮肤受伤后会迅速肿胀,如果不立即摘掉这些物品,待肿胀明显时不仅不易摘掉,还会压迫皮肤。
3.用清水冲洗受伤处,可起到降温、止痛的作用。不要用手去揉搓或用毛巾擦拭,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4.受伤面积小,仅有皮肤发红时,可以外涂烧伤膏。不要用紫药水(甲紫)、红药水(汞溴红)涂抹,也不要涂撒其他粉剂,以免影响医生检查和治疗。受伤面积大、有脱皮或水疱多时,可用清洁的床单、棉被包裹,及时去医院治疗。不要用毛巾被、毛毯或带皮毛的衣物包裹。
伤势较重者:
1.将伤者从热源转移开,如果伤者衣服着火,立即用水将火浇灭。
2.给伤者脱衣服时不要生拽、硬脱,以免加重损伤。有时要用剪刀剪开衣袖、裤腿后,轻轻去掉衣物。
3.抬高烧烫伤部位,并注意保护创面,不要让受伤部位受压或与其他物品摩擦。
4.面部、胸腹部有创面表明受伤范围大,病情严重,容易导致休克。将伤者平放为仰卧位,担架上铺平被褥,以保护创面。
5.注意观察伤者的呼吸、脉搏。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时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6.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北京),尽快送医院治疗。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烧伤和烫伤
家中的暖瓶、热水器等要放到孩子不易够到的地方;放到桌上的饭菜、汤盆不要过热,且要远离孩子;火炉、锅灶周围要有防护,防止孩子接触;孩子放烟花、爆竹时,家长要严密监护;让儿童树立防火、防烫伤的意识。
绝对不要这样做:
用黏性绷带、带棉绒或茸毛的物品包扎创面。
两大机构负责培训
美国餐厅的服务人员不仅会处理烫伤,还能应对过敏、窒息等许多紧急情况。美国要求窗口行业的所有服务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学习各种急救知识。
美国红十字会和美国心脏协会是负责急救培训的两大主要机构。美国心脏协会休斯敦分会社区及学校培训处负责人弗丽西亚女士说:“假如你是商店导购员或是餐厅服务员,当一个顾客突发心脏病倒在地上时,如果你一点不懂急救常识,那病人很可能在你眼前死去。”因此,美国不同服务行业所要学习的的急救知识内容也不同。
记者也得学急救
首先,每个行业都必须学习危急重症的救护,包括心脏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中风等危重病人的急救方法;其次,机场、车站等交通系统的服务人员,还必须学习处理跌碰伤、骨折等情况的处理方法;第三,像餐饮娱乐行业服务人员,必须学习烫伤、割伤、撕裂伤、挫伤、擦伤等创伤处理方法,此外,还要掌握食物中毒的急救知识;最后,像交警、消防员、安保人员等政府系统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学习以上急救知识外,还要学习如何处理触电、煤气中毒、宠物咬伤等紧急情况。此外,记者上岗前也要学习心肺复苏等全套急救知识,否则不予颁发记者证。
急救培训方式多样
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
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求助于医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数过于频繁且毫无原因,或是伴随着头疼、耳鸣、视力下降以及眩晕等其他症状,那么也务必去医院诊治,因为这有可能是大脑受到了震荡或是重创。
烫伤
【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绝对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亮警报】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窒息
真正的窒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生,喝水呛到或是被食物噎到一般都不算是窒息。窒息发生时,患者不会有强烈的咳嗽,不能说话或是呼吸,脸会短时间内变成红色或青紫色。
【急救办法】首先要迅速叫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身体前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后背两肩中间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么需要站在患者身后,用拳头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只手握住那个拳头,上下用力推进推出五次,帮助患者呼吸。患者也可以采取这样的自救措施:将自己的腹部抵在一个硬质的物体上,比如厨房台面,然后用力挤压腹部,让卡在喉咙里的东西弹出来。
【绝对禁止】不要给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是其他食物。
关键词:警务 现场急救 教学问题 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警务改革的不断进行,人民群众对警察履行现场急救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警务现场急救是警务人员的必备警务技能之一。我校自2009年针对交通管理专业开设《警务现场急救》以来,主要以选修课为主。目前,《警务现场急救》已成为我校公安专业类普通学员的平台课程。教学手段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但对于在职民警的培训由于课时量有限,只能进行五项技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课堂讲授,无法开展实训。 [1]
一、警务现场急救教学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严重匮乏
目前公安部已将警察急救训练科目列入《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大纲》和《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统计表明,该专项训练在所有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总量中可以占到六分之一。公安院校既是“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又是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公安民警警衔晋升培训基地。往往建有现代化的室内外射击场馆、实战训练场馆,但警务现场急救的实训场馆建设似乎稍显逊色。警务现场急救教学有大量的实训要求,目前由于资金投入原因,配发急救用品及器材不充足,实训场所也存在不足的问题。
2.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
一直以来,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往往只重视青少年的应试和成才教育,却忽视了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领学生们对生命从何处来、性别、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存训练等生命发展的知识缺少了解。青少年成长在这种环境下,遇到事情很难会有人文的自觉,思考自己与他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公安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2]
二、解决对策
1.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插入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在进行警务现场急救的教学时,必须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对学生的问题能够及时回答。例如,在心肺复苏中,是采取口对口还是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这样的接触会不会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再如一度物理性烧伤和烫伤现场急救处理的错误方法――在烫伤部位涂抹大酱的民间土法存在什么问题?(大酱的制作过程需要发酵而发酵必须有微生物支持加此操作会导致烫伤创面的感染发炎。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先将受伤部位进行降温处理,如用凉水冲洗或浸没二十到三十分钟再涂抹烫伤膏。我在教学中还查找了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两个实用的偏方:一个是取一只洗净的蚯蚓放置于一干净的小瓶子中,在蚯蚓表面撒上适量的白糖,将其覆盖糖要没过蚯蚓将瓶盖盖好。数天后,化成水,蚯蚓只剩一条皮将皮挑出。用该水涂抹烫伤处很快止痛皮肤复原。另一个治疗烫伤的方法是使用鸡蛋油。经过笔者试验,在使用鸡蛋油3天以后伤口得到很好的愈合,并且没有留下疤痕。具体来说,就是取两个煮熟的鸡蛋黄,放入铁锅内用筷子搅碎,在用小伙进行烘焙,等到蛋黄出现发糊的情况时用小勺挤油,焙油时火不要太旺,要及时挤油,不然蛋黄就焦了,放入小瓶里待用。每天抹2次3天以后即痊愈。)
2.加强警务人员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
现场警务人员并非专业的医者,在施救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解剖生理基础医学知识、记识常用的体表标志进行了解。现场警务人员的解剖生理学知识教学与医学专业学生不同,其讲授的内容和讲解路径都是围绕实用的目的进行,如拟出人体头颈、胸腹腰部以及上下肢共27处薄弱的部位让学员记忆,对警务人员在缺乏医学经验的情况下预估伤情和处置决策提供依据。[3]
3.借鉴国外、香港地区警察培训的先进经验,鼓励学生考取《急救员证书》。
一旦学生获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急救员证书》,就意味着对学生现场急救水平的肯定,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救护资质,保证了现场急救的合法化。经历在我国的举行奥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协助政府处理突发意外事件,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安全,社会更加和谐。如此也必将造就和培训一大批志愿者和急救员,为我国急救事业贡献力量。
4.加强急救技能在警务课堂中的渗透教育
警务技能中现场急救部分的规定内容包括徒手体外心肺复苏术、包扎、止血、固定和搬运技术。其中,现场急救的核心和急救课程的重点内容是急救技能。教学实施包括课堂多媒体讲解原理,运用心肺复苏模拟人、纱布、绷带、甲板、担架、哈达、警服等器材进行技能训练,充分体现警务现场急救就地取材的特点,确保警务人员能够掌握急救技能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三、结语
警务现场急救培训以及自我练习应当贯穿于整个警察职业生涯,让每位学生认识到没有急救技能和必备知识,就无法很好地履行其职责,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让每位学生都不断对自己的急救技能进行评估,不断发现问题,提升知识储备,提高实际操作技能,让每位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现场急救知识和能力,包括止血、包扎、人工呼吸、心脏复苏、固定、搬运等技能,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理念,切实提高新时期警察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黄晓凌.警察院校警务现场急救课程教学与教改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7):674-677.
烫伤表现
烫伤可分为三度:
一度烫伤只损伤皮肤的表层,表现为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
二度烫伤损伤的是真皮,局部红肿、疼痛,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
三度烫伤则伤及皮下,脂肪、肌肉,甚至骨骼等都可能受损,创面呈灰或红褐色,程度严重。
那当烫伤事件真正发生时,该怎么办呢?此时,一定要牢记“冲、脱、泡、盖、送”烫伤急救五字诀。
烫伤急救五字决
冲
宝宝烫伤后,立即用缓和、流动的冷水对准烫伤部位冲淋,越快越好,并坚持15~30分钟以上,直至感受不到疼痛和灼热为止。躯干或其他部位可用冷敷方法,借以减轻疼痛,限制伤势的发展。
强调“立即”两个字:一旦烫伤,应该马上用凉水冲淋,越快越好。流动的冷水可迅速带走局部热量,减少进一步热损伤。这是烫伤急救最关键的第一步,如果不对烫伤部位紧急降温,原本轻度的烫伤可能变成中度,中度的可能发展成重度。
冲淋的时候,不要把水龙头直接对准烫伤部位,最好冲在伤口一侧,让水流到烫伤处,以防止自来水管里的压力过大,对烫伤处造成二次伤害。
注意居家环境,小面积烫伤后第一件事情不要找牙膏、酱油或锅底灰抹患处,也不是慌乱打电话去叫人,而是马上、尽快、立即用凉水冲淋!冲淋的时间要足够,冲至疼痛明显缓解或至少15分钟以上。
脱
烫伤时若穿着贴身的衣服,要在冷水冲淋洗后脱除或在冲够时间后,再轻轻脱下患处的衣服,可以避免余热持续损伤孩子的皮肤。如果衣物已经严重粘连,就不要硬脱,使用剪刀剪开轻轻地把患处周围的衣服剪开,避免二次伤害。剪刀头向上,避免尖锐的剪刀伤到皮肤,避免弄破水泡。
泡
将烫伤的部位置于冷水中持续浸泡10~30分钟,可缓解疼痛,进一步散发热量。记住用凉水就可以了,不要用冰块。如果是孩子被烫伤,年龄还比较小,而烫伤的面积较大,需注意观察孩子体温。
盖
通过以上处理后,以洁净或无菌的纱布、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可保持伤口清洁、减少感染。
如有水泡,不可压破,以免引起感染。如果水泡不是很大,不需要挑破。若水泡直径大于两厘米,或其位置在关节等活动频繁处及易摩擦处,为避免不小心弄破水泡,造成更大的伤口,可用无菌针头、无菌棉签将其刺破后,吸干组织液,再用碘酒消毒,盖上纱布。要注意不要移除水泡上的表皮,以作为保护层。
送
最后,需将烫伤者尽快送至可治疗烧伤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注意如果是化学制剂的烧伤,如强酸、强碱等,不要用水冲,要用干布擦除,并尽快送往医院。
如何有效预防孩子烫伤?
家中暖瓶、饮水器放在高,孩子不易碰到之处。冬天使用取暖器,要注意安全。
给宝宝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给宝宝洗澡前用手腕试水温。
厨房是最容易发生烧烫伤的场所,不要让宝宝在厨房玩耍。在厨房做饭菜时,人不离开或关上门,以防止孩子的突然闯入。从微波炉中取出食物时,确保孩子不在周围或厨房。电饭煲等热容器当盛有热的食物时不放在地上和低处。端热汤上桌时注意防止宝宝突然跑过来撞到。
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
白炽灯、射灯等打开时温度较高,不要让孩子摸到。给宝宝玩电动玩具时,要检查其电路和电池的完好,不要边充电边给孩子玩电动玩具。
关键词:警务现场急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64-02
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警务活动中,遇到突发的危重急症病人几率大,群体内部的自救、互救也时有需要。新时期警察将面临更多严峻形势考验,且往往警察又是“第一目击者”,担负着处理交通事故、火灾、水灾、地震以及恶性事故和恐怖袭击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城市安全救助水平不可缺少的力量,也是院前急救最有效的补充。因此,为达到救助他人和自救的目的,迫切要求警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警务现场急救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度不够,基础不一。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了生命教育,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缺乏对学生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训练等生命发展的指导。成长于这种环境中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思考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公安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在这种外部氛围的影响下,虽然教学初衷良好,开设这门使学生受益终生的课程,但有些学生并不买账,没有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必然影响授课效果。再者,学生年轻,大多少不更事,对现场急救知识的认知匮乏,尤其对警察的职业风险的认识不足。他们现有的现场急救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亲友交谈等途径,但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有组织的专门现场急救知识教育和培训,零散的知识、模糊的记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造成大学生在遭遇突发灾害、意外事故和危重病症时的应急、应变能力以及防范能力、救护能力都偏低。当然,个别学生由于自身保护意识较强,抑或兴趣使然、家庭因素等对急救知识关注度高,能力超强。
2.专项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目前,警察急救训练科目已被公安部列入《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大纲》和《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教程》,据统计,该专项训练占所有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总量的六分之一。公安院校既是“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又是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公安民警警衔晋升培训基地,往往建有现代化的室内外射击场馆、实战训练场馆,但警务现场急救的实训场馆建设似乎稍显逊色。警务现场急救教学有大量的实训要求,目前由于资金投入原因,配发急救用品及器材不充足,实训场所也存在不足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
1.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兴趣,促进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另外警务现场急救的教学,虽然课时量不大,但却要求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能随时应对学生的提问。如徒手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而这样的接触有可能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再如烧烫伤现场急救处理的错误方法——在烫伤部位涂抹大酱的民间土法存在什么问题?(大酱的制作过程需要发酵,而发酵必须有微生物支持,如此操作会导致烫伤创面的感染发炎。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先将受伤部位进行冷处理,如用凉水冲洗或浸没二十到三十分钟,再涂抹烫伤膏。我在教学中还查找了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两个实用的偏方:一个是取一只洗净的蚯蚓,放置于一干净的小瓶子中,在蚯蚓表面撒上适量的白糖,将其覆盖,糖要没过蚯蚓,将瓶盖盖好。数天后,化成水,蚯蚓只剩一条皮,将皮挑出。用该水涂抹烫伤处,很快止痛,皮肤复原。另一个是可以用鸡蛋油治烫伤。我试用以后,3天果然痊愈,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这个方法是:取煮熟的鸡蛋黄两个用筷子搅碎,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焙,等蛋黄快发煳的时候用小勺挤油,焙油时火不要太旺,要及时挤油,不然蛋黄就焦了,放入小瓶里待用。每天抹2次,3天以后即痊愈。)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曾说:“生活的味道越浓,教育的意义就越大,坚持下去就会产生奇迹。”在实践中体现教学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将生活引入教学,让学生贴近生活,这才更能诠释现场急救的意义。
2.警务现场急救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交通事故、火灾、水灾、地震、台风、海啸、洪涝、滑坡、崩塌、泥石流、飓风、龙卷风、沙尘暴、雷击、冰雹、雪灾、海难、空难、矿难、化工厂毒气泄漏、核辐射事故、火山喷发、森林火灾、海洋灾害、危重急症、中毒、触电、溺水等等的自救和互救。我们配合教学可以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如和当地120急救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见习体验。请当地消防官兵做客课堂,讲述他们的现场急救亲身经历,演习灭火器的使用,与学生互动。而这种交流能更真切地让学生体会到现场急救在实践中是需要多方人员参与的共识,如重大交通事故现场出现大型运输车辆驾驶室严重变形,车门打不开,受伤人员被困;建筑工地工人因意外出现螺纹钢穿胸事件等都需消防官兵用专业的液压剪、切割机处理,而后120专业医务人员才得以施展,进行急救工作。
3.借鉴国外、香港地区警察培训的先进经验,鼓励学生考取《急救员证书》。一旦获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此证书,就意味着现场急救合法化,取得了国际通用的救护资质。随着奥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在我国的举行,我们的学生可以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更好地协助政府应对突发意外事件,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安全,社会更加和谐。如此也必将造就和培训一大批志愿者和急救员,为我国急救事业贡献力量。
4.警务现场急救纳入公安教育和警察培训的必修课是警务改革的重要成果,加大资金投入,必将使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群体成为现场救护的中坚力量,更有效地参与各类危机事件的应对。
警务现场急救培训以及自我练习应当贯穿于整个警察职业生涯,让每位学生认识到没有急救技能和必备知识就无法很好地履行其职责,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让每位学生都不断对自己的急救技能进行评估,不断发现问题,提升知识储备,提高实际操作技能;让每位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等基本的现场急救知识和能力,切实为提高新时期警察战斗力,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邹晓平,顾雪坤,徐亚清,等.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2):4-6.
[2]罗亮.论开展警察现场急救技能培训的必要性[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3):114-116.
[3]韩梅荣.关于实施警察现场救助培训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3,(2):26-27.
“晚上临睡前还好好的,怎么半夜就突然发起高热来了呢,医院都关门了,该如何才好啊?”“刚刚还在身边玩得高兴呢,才走开,小宝宝竟然把热水壶弄翻了,小手掌被烫得又红又肿,哭叫声把我的心都弄慌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了?”以上这些情况相信不少妈妈都曾遇到过,在这个时候心慌意乱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保持镇定及适时急救方是父母该做的事。
儿童的突发急症并不罕见,由于不少意外发生得太突然,孩子病情及伤势的变化又比大人快得多,常常需要在现场进行紧急处理。
专家认为,一般的儿童急症事故包括呕吐、腹泻、发热、烫伤、流鼻血等。因此,家长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和方法是完全有必要的。
儿童发热急救法
发热本身其实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种疾病的前兆或症状,它的出现是告诉父母孩子已出现问题,父母要特别注意。一般来说,5岁前的孩子经常会有发热的情况,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痉挛,所以要预防痉挛就要及时治疗发热。
儿童体温超过38℃就是发热,很可能导致儿童抽筋,这个时候若找不到医生诊疗,有几样事情是父母可以做的。第一,让孩子穿少一点衣服,以散发体温,这个时候不要再把儿童包裹起来。传统的错误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热,就要用被子盖住身体,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热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误以为孩子发冷,其实他们的体温一直在上升。所以这个时候应该穿短袖或无袖上衣,如果是小宝宝的话,可以把衣服打开,只穿尿片。第二,如果家中有冷气、风扇或窗,都可以打开,帮发热的孩子散发身体热能,第三,帮儿童降温,一般来说父母会用湿布或冰块放在孩子的额头部位,但这样做的效果往往并不好。因为冰块太冷,会令血管及毛孔收缩,体温反而散发不出来;冰块还会令孩子发抖,发抖时会产生更多热能,体温会持续上升。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用温水把布弄湿,然后帮发热的孩子擦整个身体。如果家中备有儿童发热的退烧药,可以马上让孩子服用。
父母在儿童发热时还应给孩子喂以充足的水分,以协助恢复正常的体温。父母在实施了以上方法后,如果孩子的体温还在继续上升,那就应赶紧送往医院,请医生诊断了。
儿童呕吐、腹泻急救法
肠胃炎是最容易导致儿童腹泻、呕吐的疾病,当腹泻和呕吐的情况出现时,最令人担心的是孩子过分脱水,若脱水到达5%程度,即孩子的体重下降超过5%时,父母就必须要小心仔细处理了,因为脱水导致儿童的血压下降、心跳加速,输送到各器官的血液可能不足,这样会造成肾衰竭、孩子神志不清等,如果持续下去,还可能导致心脏衰竭。
专家认为,儿童呕吐便意味着肠胃已不能负荷,所以应停止食用固体食物,这时候应给孩子喝盐水(Oral Rehydration Salt),父母切记,ORS不是家里用的盐,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防治腹泻脱水的有效药物,一般的药房都可以买到。盐水中含有一定的盐分和少许糖分,可补充呕吐及腹泻时失去的水分,盐水也比较容易被吸收,不需经过肠胃大工程的消化。
父母尤其要注意盐水的饮用方法,不能一下子给孩子灌完,可以每隔半小时喂食一次,当然呕吐问题不是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解决的,最终还是让医生来检查呕吐的原因。医生通常会用一些药物来帮助儿童止吐,同时也会引导父母循序渐进地给孩子进食。一般是先从液体的食物开始,比如盐水、葡萄糖水、薏米水、蜜糖水等,如果孩子吸收得好的话,再慢慢地给他们补充一些有营养的饮品,比如牛奶等,过后再给他们一些面包、饼干或粥,至于煎炸、油腻的食物应尽量避免。以上这些方法也可以用在腹泻方面,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腹泻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消化牛奶中的乳糖,所以医生会劝父母给孩子喝没有乳糖的奶粉或者豆粉。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没吃东西,会饿坏肚子,于是就不断地给子女进食,这样做只能导致孩子继续呕吐不止。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给孩子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少食多餐,特别是不能一下子让腹泻或呕吐的孩子吃固体的食物,必须先从液体到半固体,然后再慢慢地食用固体食物。
儿童烫伤急救法
烫伤是儿童在家庭里经常发生的意外,但是父母不能小看它。如果烫伤的部位涉及重要器官,比如脸部烫伤,必须观察肺部是否也被殃及,尤其是发生火灾时,很多时候火灾除了会烫伤表层皮肤,火灾热也会烫伤肺部,造成器官肿胀,所以必须谨慎处理。
小孩烫伤最头痛的是很多父母带孩子看医生时,烫伤的部位已经涂上一大堆不知名的“药膏”,黑风油、牙膏什么的,其实这是没有用处的。
儿童被烫伤时,必须马上离开烫伤的地方,比如火烧着了衣服,必须把衣服脱掉;第二,就是在水龙头下冲水,冲20~30分钟,让烫伤的部位散热。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高温只是在表层皮肤,烫伤后马上冲洗,可避免高温渗入深层皮肤。很多父母误解用水冲会令伤口肿胀,变得更严重,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烫伤后不冲水反而会令伤口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伤口经冲洗后使用一条干净的棉布包扎起来,尤其不要涂抹任何东西在烫伤的部位,然后马上让医生检查。
退休多年的李大妈,老伴去世多年,守寡的她总是特别恋旧,对老的家什情有独钟。家中的竹壳热水瓶已经用了十多年了,她还舍不得扔,依然在用。儿女们早让她换个电暖水瓶,免得每天烧水冲水,可她就是不愿意,说是当年老伴买给她的。
某天在菜场边的地摊上,李大妈见有叫卖“热得快”的小贩,在小贩的撺掇下,她便买了个回去。起初使用感到很简单,用顺手以后,李大妈对水瓶内加水量就更随意了,“热得快”也成了她的好帮手。
一次李大妈像往常一样用“热得快”烧水,不料热水瓶竟发生爆炸,滚烫的沸水洒在大妈脚上,疼得她大呼小叫。她脱去袜子一瞧,只见腿上红了一片,起了数个水泡。闻讯而来的邻居说涂牙膏管用,她连忙涂上,真的有点冰爽,舒服了不少,也就没上医院检查。
数天后,李大妈烫伤的脚开始红肿,人也有点发烧,她这才感觉不对,去医院医生告诉她,脚上的创面已经感染了。
案例分析:
“热得快”爆炸引起的烫伤经常会碰到,这类生活中的烫伤比例占84%。“热得快”升温很快,水在开水瓶这个细长狭窄的容器里迅速升温,使得水中的压力突然增加,就很容易导致水瓶的爆炸。
烫伤后最重要的是给皮肤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冷水冲,不间断地用冷水冲上几分钟,让皮肤充分降温。然后迅速到医院,由医生护士来处理清洗创面。
烫伤后不要往创口胡乱涂抹异物。涂牙膏、抹酱油、擦菜油等民间秘方不仅不管用,甚至还会引发二次感染。
Q&A
烫伤问题梳理,常见疑难解读
Q:最近几年我们家特背,首先是我先生去年在家做饭时,不慎被打翻的水壶烫伤,起了一大片水泡,送去医院后被诊断为深Ⅱ度烫伤。然后是我自己,一次经过一个煎饼摊,煎饼的油竟然溅到我手上,当时就起了一个水泡,去医院诊断为浅Ⅱ度烫伤。我想了解烫伤症状的区分标准是什么?
Q:几年前,老伴在洗澡时被热水烫伤。因为地面太滑,老伴不慎跌入滚烫的浴缸里,当时我正在客厅看电视,听到她一声惨叫我连忙冲了进去,只见她的左腿和肩部后背大面积红肿、起泡,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慌了神,不知该如何处理,慌乱中我去叫了出租车,送到医院后没几天伤口就出现了感染。我想了解一下遇到这种烫伤的情况,应如何简单急救?
A:您好!在现实生活中,轻度局部的烫伤到危及生命的严重烧伤,差别很大,因此正确掌握判断烧伤深度的标准,对采取急救方法和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Ⅰ度:局部红斑、灼痛感,数日后可自行痊愈。原因:阳光直射时间过长、热水烫伤后等。
浅Ⅱ度:水泡大、疱皮薄、基底潮红、剧痛。至少要2周才能好转。
原因:阳光直射时间过长、热水烫伤后等。
深Ⅱ度:水泡小、疱皮厚、基点潮红有出血点、有疼痛。3~5周愈合,如继发感染则可发展为Ⅲ度。
原因:热锅油、高温金属等引起。
Ⅲ度:局部皮肤皮革状、呈灰白甚或焦黑色、干燥、痛觉消失。3~5周焦痂脱落,出现肉芽创面,一般需植皮才能愈合。
A:若被热力烧伤后应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并有明显止痛效果。在寒冷环境中进行冷疗时,须注意伤病员的保暖和防冻。
伤员脱离事故现场后应注意对烧伤创面的保护,防止再次污染。另外创面一般不涂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后续治疗中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
!小提醒:烧伤不要“打的”去医院
对烧伤患者一方面要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另一方面还要抗菌止痛。往往有些烧伤病人着急而乘出租车辆到医院,结果引起创伤面感染,对入院后救治极为不利。因此,烧烫伤病人应通过专业医护人员应急处理,再转入医院治疗。
Q:我的儿子是一名建筑工人,每天和钢筋水泥打交道,这是一份辛苦危险的差事,经常听他回来讲述工地上的各种事故。前段时间,他又和我说起工地上一名工人在工作中不慎被生石灰迷了眼睛,因为处理不当导致双目烧坏失明的惨剧。我听后心有余悸,叮嘱儿子要注意安全。我想知道对于生石灰烧伤这样的意外,应该如何处理?
A:您好!由化学物品的溶液或气体接触眼部所致,可分为酸性和碱性损伤两类。您所说的生石灰烫伤属于碱性损伤,常由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由于碱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使化学物质很快浸入深层眼内,后果较酸性烧伤严重。
常见错误:捂住双眼,用手揉搓。
正确做法:应争分夺秒地现场冲洗眼部,用大量的清水或其他水源反复冲洗。碱性烧伤用3%的硼酸水冲洗。冲洗的时候应翻开眼睑,转动眼球,至少冲洗30分钟。也可将伤员头部泡入盆中,让他反复睁眼、闭眼,将异物洗净。冲洗后及时送往医疗单位。
另类烫伤――日晒伤
孙阿姨退休一年,最近在家闲得发慌,偶然听朋友说起去海南岛度假的趣事,孙阿姨羡慕得心痒痒,心想年轻的时候没条件旅游,现在年纪大了,是该好好享受一下,于是也萌发了去海南岛的念头。
不久之前,她报了个旅行团,去海南三亚玩了几天。6月海南正值酷夏,天气热得人发昏,但孙阿姨却沉浸在热带迷人的风光里,整日到海滩上晒日光浴,这一年来压抑的心情彻底得到了放松,人也仿佛年轻了几岁。
回去的隔天白天,孙阿姨感到皮肤发烫、浑身不适,食欲也不佳。这天早上醒来,洗漱的时候,孙阿姨忽然惊叫一声,只见镜子里的自己浑身通红通红的,脖子后面甚至都开始脱皮了。这副样子自然无法见人,无奈之下,孙阿姨千方百计找了条丝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才敢出门。
案例分析:晒伤究竟多可怕?
夏季烈日烧烤,中午前后,皮肤在烈日下10分钟即有灼痛感,20分钟就会灼伤表皮.如果晒上三四个小时,不是中暑,就是皮肤灼伤,当晚就会感到皮肤发烫发痛,浑身不适,食欲不振,有的几天后会脱皮,人乏力疲倦,如同大病―场,有的会生皮炎,痒痛不止,很难治愈。
在户外晒伤的急救办法
轻度晒伤:皮肤被晒得红扑扑的并且发烫,这是轻微晒伤的表现。这时只需要用棉片蘸化妆水或冰水敷在晒伤部位15分钟左右,最好是不断交替敷面,直至皮肤感到冰凉,恢复本来的颜色和温度为止。然后用性质温和的洁面乳洁面,涂上一些保湿凝露。
晒黑:晒黑是人体对紫外线正常的保护性反应,是皮肤机能健康的一种表现。感觉晒黑时,除了冰敷、补水外,还可以使用富含维生素的美白晚霜,以淡化黑色素。
疼痛红肿:这时候皮肤已经真正晒伤了,这种情况差不多已达到烫伤的地步。唯一的急救办法是采取冰敷,应该先用冰水敷,镇静皮肤。还可以将天然芦荟汁轻轻涂在皮肤上,借用芦荟的镇静消炎作用护理皮肤,等红肿疼痛缓解后,再涂上晒后修护霜。
起水泡:更严重的晒伤会导致起水泡。这时候什么产品都不能用,还应避免摩擦皮肤,否则会使水泡破裂。可以试着用冰水非常小心地拍脸,让皮肤凉快一下,然后找医生护理。在晒伤没有恢复之前,最好不要去美容院做其他保养。
防晒攻略:蔬菜水果疗晒伤
1.黄瓜榨汁
可用黄瓜汁敷在疼痛的皮肤上约10分钟,清凉透入皮肤,疼痛自然消减。敷后,皮肤得用水冲洗干净。
2.西瓜皮蜜糖
用西瓜皮煮汤,具清润效果。暴晒后,可用西瓜皮捣汁,掺入蜜糖做面膜,或敷在伤痛处,同样能减轻晒伤皮肤的肿痛和脱皮现象。
家庭常见烫伤的基本处理
生活中总是会发生些突如其来的小意外,平时学点急救知识,有助于减少伤害。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常见的烧烫伤的处理办法。
1.开水烫伤皮肤。
被开水烫伤后,最为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是用大量的凉水冲洗降温,持续大约20分钟左右。在冲洗过程中应该注意流水冲洗的力量不应过大,要尽量保存烫伤后水疱皮的完整性。如有衣物,应予以剪除,以免在脱衣服的过程中破坏疱皮的完整。
创面不要自行涂用各种消毒药水,特别是有颜色的“红药水”或者“紫药水”,更不要用鸡蛋清、酱油、牙膏等涂抹,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严重程度和深度的判断。经过上述简单处理后,使用凉水袋或冰袋冷敷创面止痛,然后立刻到专科医院或烧伤整形科就诊。一般来讲凉水袋比冰袋要好,因为温度太低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
2.电熨斗烫伤。
首先要立即断电,然后根据烫伤程度选择不同方法。小面积的轻度烫伤,早期未形成水疱时,有红热刺痛者,首先应降温,也就是流水冲洗。已形成水疱者,先用0.1%新洁尔灭溶液清洁周围皮肤,注意保护水疱,不要弄破。
烫伤处理应注意预防感染,必要的时候要送医院处理。
3.做饭时被油烫伤。
立即用厨房的自来水冲洗20分钟。用冷水敷,目的是起降温作用。尽量减轻烫伤的深度。程度浅的烫伤,一般不会留有疤痕,但在创面愈合干燥后会有色素沉着,完全消退需要一定时间,短则数天,长则一个月左右。在伤口愈合前最好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4.喝水烫伤。
喝开水烫伤后,患者会出现剧烈咳嗽、声嘶,同时伴有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轻者可在家休养治疗,避免吃过硬或过热的食物;如果咽喉水肿严重,出现明显影响呼吸的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小提醒:烫伤后的营养补充原则
早期:以清热、利尿、消炎、解毒、增强食欲为原则,不强调热量及蛋白质的供给,可补给多种维生素。提倡尽早进食,如果没有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当天可进食流质。
中期:继续清热、利尿、消炎、解毒,逐渐增加蛋白质及热量,以优质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过于油腻,继续补充多种维生素。
每年一到夏季,溺水、中暑、虫蛇咬伤、烧烫伤等意外伤害屡见不鲜,有人甚至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防患于未然是关键,但意外伤害难免发生的,一旦发生正确及时的救护,则是减少伤害、挽救生命的重要举措。
溺水急救:心肺复苏是关键
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往往表现为口唇青紫、神志不清,此时应将其放在坚实的地面上,将溺水者的头偏向一侧,便于进入体内的水从口鼻中顺位流出,并迅速清除口腔、鼻咽部的异物(如淤泥、杂草等)。
过去,民间急救溺水者时,往往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先压挤腹部进行控水,这种做法目前认为是错误的。因为在溺水的最初数分钟内,伤者的喉头痉挛导致声门关闭,水不会经过咽喉部进到肺内。也就是说此时肺内并没有什么水。如果因为控水反而会耽误了及早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降低了抢救的成功率。
施救人员应迅速判断伤者的意识反应和呼吸,如果已经没有任何反应,没有呼吸,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术中,胸外心脏按压的准确位置应该是两连线的中间点,而非左侧心脏处,如果实施不准确可能会压断肋骨,甚至可能戳穿肺部,引起更大伤害。心脏按压的方法是一只手的掌根放在伤者胸骨和两连线的交点上,紧贴伤者胸壁,另一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以身体的重力垂直按压,使伤者胸廓下陷4~5厘米,按压频率约每分钟100次。一般来说,心脏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式吹2次气。
烫伤急救四字诀:冲脱盖送
在各类烧烫伤中,以热液烫伤最为常见。发生热液烫伤后,一般采取“冲脱盖送”的处理方式。
一冲将烧烫伤的部位用清洁的流动冷水轻轻冲或浸泡10—30分钟。冷水可将烧烫伤部位的余热迅速散去,以降低对深部组织的伤害。如果疼痛持续较重,可延长冲浸的时间,如果没有冷水,可用无害冷液体代替。一般的自来水中细菌含量很少,可应急使用。如果没有自来水,井水河水也可。
二脱在充分的冲洗或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千万不要强行剥去衣物,以免弄破水泡。因为水泡表皮在烧烫伤早期有保护创面的作用,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渗出。由于烧伤后,该部位及邻近部位会肿胀,要在伤处尚未肿胀前把戒指、手表、皮带、鞋子或其他紧身衣物去除,以防止肢体肿胀后无法去除而造成血运不畅,出现更严重的损伤。
三盖用干净的床单或纱布覆盖。盖前可在创面上涂抹湿润烧伤膏(厚度薄于1毫米)、烧烫伤膏等。但注意不要在伤部涂抹醋、酱油、食油、牙膏、肥皂、草灰等,以避免污染创面,为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四送立即送往正规的医院诊治。除面积较小的烧伤可以自行处理外,其他情况最好尽快送往附近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中署急救四字诀:搬擦服掐
中暑早期如能及时救治,很快就会恢复。比如出现头晕、耳鸣、恶心、胸闷、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但体温不超过37.5°C,这是中暑前期的表现,要引起警惕;而轻度中暑,则表现为面色潮红或苍白、气短、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如果中暑特别严重,则表现为高热、神志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猝死。当身边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尽快用“四字诀”进行救治。
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解开其衣领裤带,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应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即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的患者,必须立即拨打120,送医院治疗。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患者时,可用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以在搬运过程中达到降温的效果。
毒虫咬伤急救攻略
夏日正是各种毒虫的活跃期。人们衣衫单薄,去野外游玩或探险时,万一不慎被蜈蚣、蝎子、蜜蜂、黄蜂、毒蛇等咬伤,可采用下列方法急救。
蜈蚣咬伤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如在野外可用鲜蒲公英或鱼腥草嚼碎或捣烂后外敷伤口。切勿用碘酒或消毒水涂抹伤口。
蝎子蜇伤若四肢被蜇伤,要用鞋带、布条等绑扎伤口近心端肢体,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拔出毒钩,将明矾研碎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必要时请医生切开伤口,抽取毒汁。被蜇伤的患者应多喝开水,以利毒液尽早排出。
黄蜂蜇伤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酸性液体中和,如食醋、人乳涂擦患部并口服蛇药解毒,可止痛消肿。黄蜂毒性较大,蜂毒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经急救后,应及早送医院,以防意外。
毒蛇咬伤急救原则是及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蛇毒一般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
1.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口腔黏膜破溃者忌吸),将毒液排出体外。
2.冲洗伤口。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0.1%高锰酸钾或净水反复冲洗伤口。
3.局部降温。先将伤肢浸于4℃~7℃冷水中3~4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可减少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4.排毒。咬伤在24小时以内者,以牙痕为中心切开伤口成“+”或“++”形,使毒液流出,也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出毒液。切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若有蛇牙残留宜立即取出。切开或吸吮应及早进行,否则效果不明显。
5.药物治疗。常用的有上海蛇药、南通蛇药等,还可选用半枝莲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七叶一枝花9克、紫花地丁60克水煎内服及外敷。激素、利尿剂及支持疗法有辅助疗效。
食物中毒急救:催吐、导泻、解毒
赤日炎炎的夏季,瓜果、肉类及海鲜产品等易发生腐败变质,故食物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如果家中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首先立即大量饮水,对毒素进行稀释。此外,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催吐如果进食后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可使用催吐的方法。①最快最简便的方法,是病人自己用中指、食指刺激咽后壁,促使发生呕吐。或用鹅毛,或用扎上棉花的筷子等刺激咽后壁,引发呕吐,直至呕吐物呈苦味黏液为止。②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稀释,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水冲服。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变质污染的食物时间较长,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小心!常见的烫伤原因
热液烫伤
冬季,宝宝最为常见的烫伤类型是热液烫伤,多半是热水、热汤、热饮料等泼洒到身上,尤其是在学习爬行和走路的宝宝,此时他们的探索领域在慢慢扩大,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可安全意识却较浅薄,常常会不小心接触到热液而发生烫伤。
对策:热茶、火锅、热水壶等含有高温液体的容器都要放置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并检查有无电线或者桌布垂落(尽量不要使用垂落的桌布或者大餐巾),以免宝宝好奇拉扯,一不注意就可能会被烫伤;给宝宝准备的食材和热饮,等达到适合宝宝的温度,再拿给他吃。不建议使用微波炉加热宝宝的食物,因为微波加热常常不均匀;洗澡的时候务必确保先让自己的手背接触水源,不能直接将水冲在宝宝的身上,以免水温突然升高;如果家中使用加湿器,要调到冷加湿档,不要使用热加湿。
接触性烫伤
接触性烫伤是指接触到热源而导致烫伤,最常见的原因便是宝宝触碰到过热的锅子外壁、热水袋等等,特别是还未满6个月大的宝宝,他对疼痛的感应度较差,无法准确分辨是痛或痒,即便被烫到也未能立即感受到不舒服,也可能缺乏哭闹等反应,可谓是看不见的伤害。
对策:不建议爸爸妈妈使用小太阳或者电热水袋给宝宝取暖,因为一旦疏于观察,宝宝很可能会被烫伤。烹饪时的热器皿,冲泡中的奶瓶等都不要让宝宝接触到,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刚刚使用过的电熨斗、吹风机等要挂起来,不要让宝宝接触到。
灼伤与烧伤
除了以上两种在家庭中较为常见的烫伤因素外,还有以下几种潜在的烫伤隐患。
如果宝宝不小心接触到插座可能会引起触电灼伤,此时在急救前必须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源移开,如果触电引起呼吸或心跳骤停,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体外心脏按摩术急救,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此外,节假日燃放爆竹烟火,或者在郊外野炊时,宝宝有可能会遭遇烧伤的风险,此时要立即灭火,然后根据情况处理。
最后,家中也尽量不要存放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制剂或物品。如果因为客观需要,不得不准备汽车防冻液、地板蜡等产品时,一定要放置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宝宝以为是饮料,误服后不仅灼伤消化道,更危及生命。
烫伤了,怎么办?
Step One:远离热源
首先,立刻让宝宝离开热源,以免宝宝的皮肤持续受到伤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如果是暴露在外的肌肤如手指、脚趾等,可以立即在流动的冷水下冲约15~30分钟,能起到快速降低皮肤表面温度的作用。
Step Two:脱去衣物
当宝宝被热液烫伤,如踢翻了热水瓶,打翻了热汤等,要立即脱去被热液浸润的衣物,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将伤口上的水泡弄破。如果皮肤与衣物粘在一起,可用剪刀剪开衣物,并暂时保留粘住的部分,以免加重局部创伤面积,此时要立即就医。
Step Three:冷水浸泡
宝宝的手足部若发生烫伤,可以继续浸泡在清洁干净的冷水(水温不宜过低)中15~30分钟,能减轻疼痛、消肿和稳定情绪。不过在发生大面积烧烫伤时,要避免长时间浸泡在冷水中而致体温流失,及时就医更有必要。对于不便浸泡于水中的部位,如脸部、胸口等,可以用湿毛巾或纱布浸满冷水后湿敷于表面,并及时更换。对于年幼的宝宝,一定要谨慎用冰敷,因为这可能会造成宝宝的体温下降。
Step Four:及时就医
不要随意涂抹外用药物或民间偏方,除了极小且极浅(仅有一度的伤口)的烫伤外,最好用清洁干净的湿毛巾或布单、纱布覆盖伤口后,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TIPS:烧、烫伤偏方不可信
网上及民间那些流传甚广的烧烫伤偏方,比如涂抹酱油、醋、盐巴、牙膏、紫药水,或者是麻油、白酒、蜂蜜、生姜汁等,最好都不要去尝试。因为这些方法非但不能降低伤害,反而可能由于因为刺激,加重烫伤部位的症状,甚至引起感染,影响医生的判断与治疗,结果产生更大的伤害。
烫伤后的护理
宝宝烫伤后需要补充大量营养,因此爸爸妈妈要鼓励他多吃一点,再补充牛奶、酸奶等高蛋白,因为烧烫伤后身体新陈代谢变快,肌肉及体内的蛋白质将会分解,此时极需高蛋白及高热量的补充,且宝宝还在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必须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由于烫伤患部会痒、会痛,因此一定要给宝宝准备透气柔软的衣服,避免对肌肤二次伤害。伤口要保持清洁和湿润,不能干燥,不要使用干涩的清洁物品,同时创口周围的健康肌肤则尽量保持干燥清爽。伤口若是出现小于1厘米的水泡,先不弄破,让它自行吸收,如果超过72小时仍然肿胀未吸收,则尽快就医;若大于1厘米的水泡,直接就医,医护人员会进行专业的处理。如果宝宝的创口留下了疤,疤痕组织会随着机体修复而不断变化,所以此时还要不断观察疤痕的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应对处理。
儿童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桌子上的暖水瓶,炉灶上刚刚煮熟的饭菜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烫伤孩子。而孩子一旦被烫伤,父母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这一点至关重要。
典型案例:文文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她调皮可爱,聪明伶俐。一天,妈妈正在厨房里做饭,放在桌子上,刚买米来不久的流氓兔图案的暖水瓶一下子吸引了文文的视线。这小家伙灵机一动,踩着板凳,踮着脚尖去够暖水瓶。手刚够到壶盖,只听“哇……”的一声,刚刚烧开的一整瓶水一下子倒在了孩子的胳膊上。妈妈闻声赶忙跑了出来。看到女儿泣不成声和那烫得像煮熟了似的小手,妈妈心疼地眼泪也流了下来。
文文穿着衬衫下的小胳膊一定也烫得不轻,妈妈马上给文文脱下衣服,准备用凉水冲。谁知,袖子脱了下来,可怜的孩子胳膊上的一层皮随着袖子也一起褪了下来;妈妈赶忙把文文送到了医院。
看了文文的故事,大家一定也会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感到心痛不已。但是,您知道文文妈妈对文文的急救措施有什么问题吗?
首先,文文妈妈想用凉水帮助孩子冲被烫伤的部位,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在用凉水冲之前,文文的妈妈不应该将孩子的衣服脱下来,烫伤部位与衣物发生黏连,对孩子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那么,孩子烫伤后正确的急救措施是怎样的呢?
如果遇到孩子被烫伤的事情,首先家长应该对孩子烫伤的严重程度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
一般的小面积轻度烫伤
没起水疱时,立即用冷水冲或浸泡,一般时间在15~30分钟,可用干纱布轻轻外敷,切勿揉搓,以免破皮。已起疱尤其是皮肤已破,不可用水冲,不可把疱弄破,有衣物粘连不可撕拉,可剪去伤口周围的衣物,及时以冰袋降温。
大面积和重度烫伤
切不可擅自涂抹任何东西,保持创面清洁完整,用清洁的床单或衬衫盖住伤口,立即送往医院作首次处理。
伤口表面不可涂抹酱油、牙膏、外用药膏,红药水,紫药水等,应到医院处理。
小贴士:
怎样预防儿童烫伤?
家中暖瓶、饮水器放在孩子不易碰到之处。
孩子在厨房做饭菜时,家长不要离开或关上厨房门,以防止突然闯入。
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
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
从微波炉中取出食物时,保证孩子不在周围或厨房。
电饭煲等热容器当盛有热的食物时不放在地上和低处。
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使孩子不易碰到。
不要将幼儿单独留在卫生间。
洗澡时在澡盆里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冷水和热水,大人要用手先试后,再给幼儿用。
给婴儿洗澡时,考虑到婴儿体温与大人手掌温度有很大差异,婴儿比成人怕热,对寒冷的耐受性好,水温要在38度左右。
电取暖器要远离孩子,或加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