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建筑专业技术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版权所有
2006年,经过全市规划建设系统各级培训机构的努力,截止目前共完成以下培训任务:
1、项目经理三级升二级及新办三级项目经理培训:新培训三级项目经理620人,三级升二级项目经理933人;
2、九大员岗位培训115人,举办九大员继续教育培训8期,培训合格2168人次;
3、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306人
4、一线操作工人技能鉴定培训3000人。
5、非正规学历的职称培训,252人。
二、主要做法
2006年,市规划建设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以培训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为核心,实现了培训内容、教育形式和管理方式上的新突破。
1、在培训方式上注重“五抓”:一是抓分类培训,注重层次性。狠抓建筑施工这个重点,积极拓展园林绿化、技能鉴定培训;二是抓按需培训,注重针对性。形成了以新技能、新知识、岗位技能为主的培训内容;三是抓多样培训,注重实用性。形成了以课堂教学、实地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并将课堂开到了建筑施工工地,利用晚上工人休息时间上课,并结合工地施工进行考核。四是抓规范培训,注重科学性。形成了以制定培训计划、统一学习教材、建立规范制度的培训机制;五是抓基地培训,注重开放性。形成了以市建设职工培训中心为主阵地,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开放格局。
2、在人员管理上注重两点:一是强化继续教育的主体意识。贯彻落实《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验证和年度考核工作。将继续教育与职称评审有机相结合起来,激发了参与继教的积极性。全市城建类近2000名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了继续教育规定的学时。二是规范继续教育管理。市规建局职改办配合市职改办加强了对城建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综合管理,结合每3年开展一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注册管理制度,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在继续教育工作上制定了完整的规划、目标体系和加强了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以适应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补充,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三、存在的问题
1、培训工作缺乏创新,吸引力不足。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培训以及各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专门培训只限于拓宽知识面,了解一些新知识,培训内容前沿性和针对性不强。部分单位和基地对继续教育理论方向、方法、内容也知之不多,简单地认为继续教育就是办个培训班而已,培训教育工作不结合实际工作,不考虑成人教育的特点,难以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工学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的矛盾、学员工作地点与学习培训地点的矛盾、工作量大负担重与工作迫切需要的矛盾。按照《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规定,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80学时和40学版权所有时。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干一天才有一天的工资,企业领导又不重视、部分培训机构在安排教学时与生产脱节等原因,人为地造成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时间,也不愿参加继续教育。
关键词:培训;教学能力;双师型;骨干教师
引言 根据国家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228号)文件精神,2015年3月30日至4月24日,有幸参加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14年度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训班。在培训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四周共完成建筑与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相关知识等三个专业模块的培训。
1 培训项目 1.1建筑与结构设计模块
建筑与结构设计模块,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陈华副教授和翟晓尉副教授结合学院对面金地格林东郡楼盘实例和建筑设计实践,从实际的项目来讨论其设计实践的合理与否,介绍了建筑设计程序、建筑设计软件应用,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平面组合设计的任务、基本原则及要求;住宅楼梯电梯设计标准及住宅公摊面积计算的合理性,建筑设计中的“从大到小”的设计方法适用于建筑总平面图的设计,而“从小到大”的设计方法更适用于住宅、宾馆、教学楼等。使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学习的建筑设计软件知识又懂得了建筑平面设计的一些注意事项。
1.2 建筑施工技术模块
建筑施工技术模块,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熊学忠副院长、张良斌教师共同完成,本模块主要介绍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相关知识,学习内容有脚手架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柱钢筋绑扎、梁、板钢筋的绑扎、模板安装、编制砌体工程、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文件,为了把基础工程施工和防水工程施工讲解清楚,熊院长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把学员们带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张良斌老师直接把学员们带到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教学,使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1.3 专业相关知识
专业相关知识包括刘勇副教授讲解的建筑设备选型与建筑、结构设计的协调配合及专业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杨天春老师详解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3、12G101-4)难点,武敬院长讲解土建类专业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黄老师的课堂管理技巧和老师如何培养自己的魅力,每位老师授课的侧重点不同,授课内容各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各具特色。
2 培训心得
2.1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武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560605)于2008年开始招生,是湖北省内高职院校中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专业特色显明、毕业生供不应求;无竞争压力、晋升空间大;多学科深度融合、就业面宽;该专业融合了建筑、设备、智能控制、通信等多学科专业知识,毕业生一专多能,专业拓展面宽,毕业生既能从事消防工程施工管理,还可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智能楼宇工程施工管理等多项工作。
2.2 “项目化”教学,教与学相得益彰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
“项目化”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项目型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2.3 BIM模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武职已在筹建校内BIM模型实训室,建好后将更好的为本校师生服务,在满足本校实训教学需要的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以及政府部门和建设协会等的联系,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功能,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体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3 结语
总的来说,这次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培训,通过培训掌握职业教育主要是建筑类各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期间,不仅仅学习到了建筑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知识,还交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朋友,认识了许多全国各地的同行,开阔了眼界,相互之间学习交流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宝贵资源。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双师(能)型”专业骨干教师的作用,秉承“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的校训,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更好地为我省的城镇化建设服务,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革,王健.关于高职实训教学的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12.
[2]许翔.关于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实训场室建设的思考.2010.
(1)培养市场化。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一种新型模式,它有效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就业难的问题。在教学之中,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摆脱了“学非所用”局面。根据社会以及市场的需求,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做到将建筑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缩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2)教学资源整合化。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着较为先进的建筑工程技术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知识是形成技术的前提保障,也是建筑工程企业最为缺少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让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补,以保证双方实现共赢。
(3)实习基地企业化。虽然高职院校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建筑工程理论知识,并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环节,但是实践时间相对较短,无法做到真正符合社会要求。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可进一步强化实训环节,为学生提供一线设备与场地,学生通过在企业的一线实习,更加有利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4)实训车间化。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则有效改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流失状况,企业不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同时企业也在考查学生与实习岗位的磨合情况,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强化岗位实习教学过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想要真正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让学生获取真正的建筑工程职业能力,就需要不断强化实训基地的教育作用,尤其是强化定岗实习环节的作用。学生的定岗实习要充分注重实训基地的作用,通过具有达标性的项目进行教学。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目标。只有这样,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才能成为真正的“实训基地”。
同时在该下发文件中,中央政府也意识到了农民工自身存在的一些极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因此,上述的问题也就成了近年来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重点着手解决的"钉子"。在结合我省,我市及我镇的具体情况,作为专业培训成人教育的专业学校,木渎镇成人教育中心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的基础上,近年来逐步摸索和总结了一套日趋完善的专业技术培训制度。希望可以在此通过与广大兄弟学校的理论交流,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下面,我校将农民工专业技术培训的社会背景、培训的主要内容、培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解决的问题进行一个粗浅的研究和论述。
一、社会背景研究
我校地处外来及本地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入的苏州市木渎镇,2006年全镇40多亿的地区生产总值是全镇30多万固定及流动人口的共同努力。这样的成绩固然来之不易,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随之产生的问题,我镇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转型阶段。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木渎新区及一些工业较集中的地段,传统的以纯手工为主的行业和企业正逐步减少,代之则是大量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中需要的更多是一些能够操作电脑控制的机器设备的技术人员。而即便是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行业,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建筑使用设备也逐步淘汰了以往那些效率低下的简单设备,代之的则是需要一定特种设备操作能力的大型、精密、智能的机械设备。
此外,在对职业中介场所及劳动力交流市场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大量的由私人创办的小企业在经营初期由于资金缺乏的缘故并不能吸引高学历人才,而作为企业必需具备的财务及管理部门则严重空缺,这些对于农民工而言都是很好的就业机会。然而,农民工这些大好的就业机遇却因为自身专业技术知识的缺乏而受到阻碍和限制。
在对我镇外来人口居住集中的南浜村、长浜村等地的调查显示,大量的外来务工农民自身的学历仅限于小学或者初中,专业技术更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大多还是靠简单的双手劳动赚钱。
面对如此突出的供求问题,我们当地的政府和社会应该意识到,在着手解决农民工专业技术培训问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消除了我镇在向工业化转型中的部分阻力和障碍,于国于民于企业于个人,显然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市场的需求将会是我校今后开展农民工专业技术培训的重点方向。
大量的调查和交流显示,传统的建筑行业、餐饮行业仍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最为集中的行业。
在建筑行业中,我学校将结合自身特点和能力,重点培训一批批特种设备操作及管理人员,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输入合格的施工人才。另外,在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多发也是令人头痛的长期问题,这其中除了行业自身具有的危险特性外,人为安全操作不当及安全知识缺乏往往也是导致惨剧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将会是我校今后农民工培训的重点。
餐饮、家政等服务行业,因其操作简单而一直广受农民工的青睐,但简直并不意味着胜任。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提升,民众的消费观念已经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饭店就餐除了注重食物本身的质量,更多的开始关注饭店的综合服务质量。作为招待生,如果基本的礼仪知识和常识都不具备,或者说着一口谁也听不懂的普通话,恐怕是很难在一家上规模的饭店待得长久的,更不用说获得重用了。因此我校在今后的培训中将努力编写一套简单容懂的日常礼仪常识读本,让广大的从事服务行业的农民工朋友从中受益,在得到更多薪水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素养。
作为我校重点培训的计算机、会计专业,以往一直都是具有高中以上学历人群培训和学习的重点,农民工群体参与还显得很少。当然,这与计算机、会计专业专业性强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我们在今后对农民工群体开展此类培训的时候,将会有目的性的培训一些能够在工作中派上用场的知识,而一些深奥的或者是不太适用的知识将不在培训当中。
三、培训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毫无疑问,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的无时序性将会大大增加我们工作的难度。而在所有的行业当中,建筑行业的流动无疑是最大的。一个工程结束后往往带走的就是一批建筑工人,而各个工地的所在的地域分布往往也是距离很远的,这样学校根本无法在统一的时间进行统一的培训。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结合行业的特点灵活的安排工作。比如,考虑到阴雨风雪天气往往是建筑工地停工的时候,这个时间我们就可以简单的安排一些安全知识培训。或者在一些工地较为集中的地段,我们将课堂放到工地上,直接用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有针对性的进行设备操作培训,这时候或许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当然,这些临时的培训并不能取代定期的特种工作及安全生产培训。
四、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解决的问题
农民工的专业技术培训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除了作为实施该项系统工程的前锋机构的成人教育中心校,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努力工作也是极为需要的。
在大量的走访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农民工群体较大的流动性使得大多数企业并不热衷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当然也就不愿意在此项工作上投入一定的资金。这时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与所在地企业进行沟通。如果企业能够真正意识到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将会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我想工作的进展将会容易许多。
关键词:建筑业 安全技术 培训 员工 整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建筑施工队伍素质的现状
1.1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建筑行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安全问题非常突出,尤其群死群伤的大事故、特大事故层出不穷,是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呈现“老的离开、新的不来”局面,一方面是原有专业技术人员受建筑安全监察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公开招考公务员、企业破产改制提前退养退休、外省招聘等多种因素影响,能够离开的都离开了;另一方面因建筑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待遇不高,新毕业的建筑施工和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建筑企业工作的较少,建筑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短缺。
1.2 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素质差
现在建筑的从业人员,尤其是操作面的一线工人,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低,加上建筑企业对他们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其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差,不能适应建筑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低素质的人从事高风险的行业在建筑中同样存在,这与建筑对工人的素质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1.3 培训现状
1.3.1 建筑企业对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已发生的建筑伤亡事故看,绝大多数是违章造成的。一是一些单位、企业领导没有将安全生产培训纳入企业或部门发展计划,缺乏对安全培训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造成现阶段建筑企业管理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二是不少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无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未对作业人员进行足够的基本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的情况下,就安排其从事生产操作。
1.3.2安全生产培训覆盖面不足。对众多中小型企业,本身没有培训能力,又缺乏对其培训工作的有效制约,安全培训投入很少,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十分薄弱,相当数量职工未经正规的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构成生产中的重大不安全因素。
1.3.3安全培训投人严重不足。前几年,由于不少国有企业无力保证安全生产培训投人,而非公有制企业又不愿意在安全生产培训方面进行投入,从而使不少企业大量雇用的农民工得不到基本的安全培训,于是导致生产经营单位的整体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严重偏低。
1.3.4安全生产培训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我国现有安全生产培训法规还存在不少缺陷和问题:立法迟缓,导致一些急需的法规空缺,而已颁布的法规还存在重复和交叉现象,不能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发展的需要;习惯于采用行政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来管理安全生产培训;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差;安全生产培训标准不健全。
1.3.5安全生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条件的复杂化、生产集约化等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的安全技术培训方式、内容、形式、手段、计划和评估等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提高素质的途径
2.1建筑企业要改善自身形象,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体素质
人才是建筑行业所有资源中最活跃、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企业对人才都有共识:即用感情、事业、环境、待遇留人,使人才引得进、用得着、留得住。建筑行业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安全更是让许多人才望而却步。建筑行业要想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筑巢引凤,彻底改变建筑行业脏、乱、差的现象,提高安全状况,切实提高到建筑工作的大学生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确保其安心工作。国家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建筑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短缺的问题。
2.2 要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的建筑职工队伍
当前建筑企业市场行情看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市场物价上涨,但许多建筑职工工资并没有相应提高,因此国家必须从政策层面提高国有建筑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确保高素质的员工安心在建筑行业工作;国有建筑企业要严把建筑工人录用关,确保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工人进入企业;建筑企业要按规定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安全技能和强烈的自我保护安全意识。
2.3开展提高员工素质的学习活动,造成一种向上的学习环境氛围
特别要在员工中开展学政治、学文化、学法规、学技术、学工艺、学管理的活动,及时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典型经验和教训,并从中获益,从而使员工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都朝着有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方向发展。加强“传、帮、带”活动,任何一个企业都有技术骨干和专业能手,可以在各班组中不同层次的人群中通过导师带徒来培训人员,从而在整体方面提高企业的专业技术素质。
2.4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即使大中专毕业生,如果不及时进行培训,不及时更新知识,就无法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要制度化、常态化。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农民工成为主要劳动力。对这部分从业人员,要制定符合实际、合乎规律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规划和工作计划,保证培训时间不低于国家有关规定。必须运用法律、法规、标准和行政手段,强制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对其各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整体安全素质。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接受过安全培训并经考核获得资格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由具有操作资格的人员来担任。否则,将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
2.5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提高培训的效率
2.5.1安全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现代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是在传统安全知识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扩充和完善,必须根据受教育的对象不同,其内容的层次应有所不同,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侧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不仅起不到培训应有的效果,还有可能使受培训者产生逆反心理。比如说对主要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工作,我们建议可以借鉴机动车驾驶员资质证的培训考核办法,对主要经营管理者的资质实行分级管理,让主要经营管理者持不同等级的证件上岗,这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
2.5.2安全培训手段必须灵活。为了达到安全生产培训的预期目标,必须采用灵活的教育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脑的普及运用,安全教育手段将会更加多样。既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形式,也可以通过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开设的安全生产培训网络方式来学习。而生产一线工人的安全技术培训,更多的应采用实物、音像、讲解、现场参观、事故分析、现身说法等生动形象和直观的教育方法,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部门组织集中培训,统一考核,发放上岗证。同时,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安全生产培训网络采随时最新安全信息、提供最新安全技术,实现动态化安全生产培训,从而达到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理想化目标和效果。
2.5.3要强化安全培训效果的评价。应充分体现现代安全生产培训理念,利用先进灵活的培训手段,将安全培训的有关内容,贯彻到全体从业人员心中,这才是安全生产培训的真正目的。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就成为评价安全培训效果的客观要求。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认证资格、培训经费、安全监管力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进行检查评价,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实现减少和消除事故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