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中医骨伤科优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9 14:41: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医骨伤科优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医骨伤科优势

篇1

粤菜注重味鲜,尤其注重“镬气”讲究火候,梁师傅强调粤菜要博采众长,他将传统的菜式融入其他菜式的烹饪方法,总为饕客们呈现一道道全新的经典粤式美菜。

BOSS:进入新行业做学徒的时候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基本的东西,您在刚接触的时候有这样的经历吗?

梁师傅:当然也有,我最初的时候就做最底层的工作,杀鱼、杀蟹的工作,当时杀鱼我都杀了两年多,我杀蟹很厉害的,我总是速度最快的,我一个人比三个厨师都快。我们那时候入行不像现在,那时候行业少,谋生的手段也少,大家都需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所以那时候比现在严格多了,而且也很麻烦。因为毕竟不像现在,行业多人员匮乏。

BOSS:您擅长粤菜的烹饪,在您看来,粤菜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梁师傅:粤菜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占了先机,主要是它的色香味当时对香港的有一些借鉴,而且粤菜这个菜系清而不淡、选材讲究,随时令季节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烹饪手法,所以它的接受度会更广一些。

BOSS:您在做粤菜的时候会有一些改变来迎合武汉人的口味吗?

梁师傅:这些也是有的,我做碧螺春照烧桂花鱼的时候,会加入一些红椒圈,一个是色泽更好看一些,另一个就是武汉人比较倾向于吃辣,这样会让菜增添一些辣味。

BOSS:在一些新品菜的创新上,您的灵感一般来自于哪儿?

梁师傅:没有创新就没有新菜,首先市场调研是很重要的,你得先知道客户需求;其次是自己平时吃吃喝喝,作为厨师首先得过了自己这一关。有时候我们出去吃到某些菜,我就会想怎样改进会更好,原材料、搭配等方面进行改进之后又会成为一道新菜。

BOSS:听说您爱好旅游,那您旅游喜欢一般喜欢做些什么或去到一些什么地方?

梁师傅:旅游对我来说也就是提升自己的视野,出去走走看看会对人的见解有影响。尤其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会对我做菜有些借鉴,我以前不吃辣的,但是现在我也能吃一点了,就是在接触不同的地区人群的时候,我作为厨师我得自己先尝一下。所以我出去旅游不单单是出去玩的,也是会看当地的菜品搭配等等,这或许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BOSS:您刚刚有提到螃蟹,那粤菜中螃蟹的做法一般是怎样的?

梁师傅:也比较多的方法,主要按个人口味也有香辣蟹、清蒸多种方式。蟹的肉质丰满新鲜,一般是蒸,因为蒸蟹不会让它的味道走掉,黄油蟹、膏蟹这些最好是蒸,完完整整封起来蒸,若是砍碎了炒会让其味道走掉。但是海蟹像兰花蟹、帝王蟹等最好是炒,因为j浸过海水,单纯的清蒸很难将咸腥味除去,内陆城市或者山区那些很少吃海鲜的人群,吃这个会肠胃不适应。

TIPS

吃蟹最佳季节梁师傅教你如何挑蟹

1.背拱起来一点,这样证明蟹的肉质扎实丰满,扁平的蟹里面较多为水,肉质不丰满;

2.蟹壳色泽清晰,蟹壳要青、蟹腹要白,不能发黑;蟹尾部要发红或发黄,并且高高翘起,蟹壳部分与蟹脐的根部要分离开、有满涨感,说明蟹黄很满。

篇2

“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上一句是:山前咫尺市朝赊,坦屋萧条似隐家。

原文:

《合云寺书事三首》朝代:魏晋    作者:张载

山前咫尺市朝赊,坦屋萧条似隐家。

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

篇3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特点

新一轮等级医院建设和评审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要求“以评促建”,作为中医院骨伤科的一名医生应当认真和积极思考中医骨科如何发展。如何正确认识、继承、创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此作者就中医骨科的历史、文化、思想理念加以表述。

1中医骨伤科的历史

中医骨伤科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必然性和科学性[1]。中医骨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科学的历史,是历代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发展的历史。在原始氏族人们在生活中逐渐认识自然界药物,外用敷治创伤疾病。出现砭镰、骨刀用于切割。在夏、商时代,青铜器、酒开始用于治疗。甲骨文记录人体各部名称和多种骨伤疾病。春秋战国-汉代形成骨伤科理论。《内经》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本理论;通过体表测量人体骨骼的长短、大小、广狭,按头颅、躯干、四肢各部位折量出一定的标准尺寸。并阐发了:“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气伤痛,形伤肿”等理论。《伤寒杂病论》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外科手术的鼻祖华佗首创麻沸散、五禽戏。晋代伤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有显著提高,并成为独立的学科。葛洪著书《肘后千金方》最早记载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内整复方法;并记载了骨折竹片夹板固定、开放性损伤早期处理及止血法。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循环障碍、神经麻痹、运动障碍等,指出软组织裂伤、关节开放性骨折立即缝合和缝合技术。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药要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整复后予热敷热疗以助关节恢复;热敷、热疗治疗损伤瘀肿。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书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宋代《夷坚志》记载了在颌部类似同种异体植骨术。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整理了元代以前的伤科经验;并提出麻药用量按患者年龄、体质而定;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指出髋关节是臼杵关节,并把踝关节骨折脱位分为内翻和外翻。明清时期,伤科专著涌现,名医辈出,多学派形成,《普济方折伤门》记录了15世纪以前的正骨技术,薛己著《正体类要》重视脾胃与补气养血,是按八纲辨证论治的代表著作。清代吴谦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位的骨度,内、外治法,方药记述最详,既有理论,尤重实践,图文并茂,把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改革固定器械。胡廷光《伤科汇篡》阐述了各种损伤的证治、记载骨折、脱位、筋骨的检查、复位。解放后,我国各地相继成立中医院和中医学院,成立了骨伤科研究所,系统整理了祖国医学的理伤手法,总结老中医的经验,改进固定方法和器械,以及加强对中草药研究,总结骨折治疗的理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现代,引进近代医学先进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疾病,使诊断更精确。引进先进的麻醉技术、手术技术和器械,治疗了较多的疑难疾病,继续发扬了中医传统技术,中药的辨证论治、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等。

2中医骨伤科的文化

中医药学是特指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发源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原汉族文化的医学体系。建立在虚数属性、象数逻辑之上的。中医骨伤科医学理论与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密不可分,是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完善的,具有朴素的丰富的哲学文化,是从表象到理论的概括与升华,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对生命、生理、病机有着独特的诠释。对患者疾病的中医综合治疗中随时都体现着中医朴素的哲学理念,阴阳平衡、辩证、运动与静止的对立和统一,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所以,中医骨伤科的辨证论治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指导骨伤科患者的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科治疗、调养。达到筋强骨坚,天人合一,也就是健康人与自然相适应的最终目的[2]。

3中医骨伤科的思想理念

篇4

中图分类号:R24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307-02

中医骨伤科作为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临床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由于骨科疾病种类繁多,治疗方法复杂,疾病的诊断、发展演变涉及许多相关学科;而且目前本学科发展迅速,专业高度分化,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更新,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仅靠教材难以满足。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1-4]。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结合骨科的实际情况,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进行了教学的改革和探讨。

1 充分利用专科网站和专业书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我国现行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基本上还是沿用课堂教学的被动学习模式,临床医师的培养模式还在探讨中。教学过程仍然是从课本到课本, 中医骨伤科教学培养的目标, 主要是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如骨折和脱位的复位手法等[5-9]。而现在的中医骨伤科学教材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在内容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和对新知识的渴望。学习的知识、技术不规范,不完整,很难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因此在开始授课之前,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我们选定了与本课程有关的中西医骨伤科书籍,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强大功能,借阅或购买专业书籍,如《骨与关节损伤》、《实用骨科学》、《临床解剖学》、《骨科常见疾病影像诊断学》、《伤科汇纂》、《医宗金鉴》等,并对如何结合课堂教学独立学习进行了讲述。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推荐优秀网站,搜索相关知识,进行辅助学习,使学生打开了学习思路,拓展了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和自我完善知识结构技能,使临床教学进入一个良性互动阶段,达到了中医骨伤科的临床教学目的。

2 建立素材库,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中医骨伤科教学和临床解剖学、影像学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随时注意收集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如X线片、计算机断层扫描( CT)、磁共振(MRI)等,并分门别类整理,建立素材库;同时建立解剖知识图片素材库,在制作多媒体课程时加以充分利用[10-12]。

在临床带教中,我们提取素材库中的相关影像资料,对其相关特点,进行讲解示范,如X线片能发现骨密度、骨形态的改变,从而可以显示骨折或脱位的形状、骨质破坏的部位及程度;CT有较高的骨组织及软组织分辨力,可以鉴别疾病的性质,当其应用于骨组织尤其是脊柱的显示时,可以准确的显示骨与软组织的关系;三维重建CT则使图像立体感强,有利于病灶的定位及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是在显示关节附近的病变、破坏时,可以准确的显示病变的部位及程度,有着其他影像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MRI则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以显示神经组织结构,有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13-16]。

中医骨伤科学重点强调的是“骨伤”,其中又以四肢损伤最为常见, 躯干、颅外次之, 所以, 根据专业的特点使学生学习四肢损伤区域骨的形态结构、肌肉配布、神经支配、血液供应等情况,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部位的解剖毗邻关系,使学生对疾病认识和治疗方法如复位、理伤手法等内容有直观形象认识,加深对疾病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骨伤科常见病的感性认识[17-18]。例如:学习尺桡骨骨折内容时,通过素材库X线图片和局部解剖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不仅复习以前学过相关内容,同时对骨骼与肌肉韧带的解剖关系、骨折复位时的具体手法要求与肌肉附着和骨折位置的关系等这些平时难以理解的难点问题迎刃而解,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从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影像学、解剖学等相关学科的进步,推动了骨伤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正是由于骨伤科学的发展的要求,推动了它们的进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跨学科知识讲授骨伤科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兴趣和主动性

中医骨伤科是一门临床学科, 其特点是感性认识和临床查体、操作性较强, 而学生长期在课堂接受理论教育, 对于骨伤科知识相对陌生, 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加强感性认识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并且将感性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 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骨科基本知识是教学的难点。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正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功能日益强大,在丰富内容、活跃气氛、诱导思维、使内容直观生动等方面对现代医学教学起到巨大作用[19-22]。

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人机互动的效果,使学生有直观形象的感觉,可以将那些不易表述的知识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 利于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接收知识。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所包含的信息量大, 能及时、充分地反映骨科学的最新成果, 把多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将大量的信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呈现给学生[23-24]。学生通过课后拷贝课件复习所学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还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例如, 骨性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一名学生来说,缺乏直观认识和系统了解,单纯凭文字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讲解该疾病时, 可先将其分为概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医药认识及对策等内容进行讲述。首先利用图表和图片让学生明白该病的概况和流行学特点,特别是讲述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骨与关节十年”活动的意义,以及人口老龄化与该病的关系,以及中医药在治疗中优势。使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认识疾病。同时利用解剖图片让学生了解关节的解剖结构,关节和周围软组织解剖的关系,在讲述治疗方法时利用相关影音材料特别是手术治疗等内容。直观和形象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简明扼要的图文概括了知识要点,以生动丰富的图像替代了枯燥乏味的文字描述,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认为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和学的共同发展,相互推动,对摸索出一套既能适应于当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又具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全新的中医骨伤教育模式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献祥,林燕萍《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调查研究[J].中医正骨,2004,15(10):25-26

[2]夏建龙.中医骨伤临床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206-207

[3]陈波,邹华.中医骨伤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医药导报,2005,11(9):89

[4]卢建华,王维佳,陈华,朱胜良,杨米雄.《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433-434

[5]蔡桦,李钊.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效果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8,14(11):97-98

[6]李桂文,韦贵康,叶军. 改革中医骨伤科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J].高等中医教育研究,1989,(2):42-44

[7]杨小欣.《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模式新构想[J].中医正骨,1994,6(4):41

[8]罗小鹏,李沛.《中医骨伤学》三步教学法探讨[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4): 32-33

[9]赵波,李晟.关于改进中医骨伤专业教学的一些思考[J].实用医技杂志, 2007,13(4):56-57

[10]宗少晖.多学科相联系提高骨科教学水平[J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 ,24 (9) :71.

[11]赵晨光.中医骨伤专业中实施电化教学探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1):67

[12]王秀华.《中医骨伤基础》教学方法研究[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4):395

[13]罗小鹏,李沛.《中医骨伤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规律探讨[J].中医正骨,1999,11(4):56

[14]王平,赵雪圆.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3):154-155

[15]陶源,徐祖健.中医骨伤科学临床实习教学实践探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14-315

[16]江勋源.《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204-205

[17]宋波,梁玲,武煜明,杨恩彬,陈普.局部解剖学课程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作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6):54-55

[18]许本柯,舒先涛.中医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尝试[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1996,6(2):45-46

[19]曹慧.计算机动画技术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2):85-86

[20]谷福顺,王爱国.中医骨伤临床教学法初探[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1):39-40

[21]彭义香,郑军,付燕,等.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2003 ,2(2):42-43

[22]俸志斌,廖小波.多媒体在中医骨伤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141-142

篇5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锂电企业选择IPO进军资本市场。

从三大消费终端来看,动力锂电池增长最快,201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为16.9Gwh,同比增长3倍多,增速远超其他两大终端。预计到2016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量将达到29.39Gwh,超过3C电池产量,成为最大的消费端,动力电池将是中国锂电池未来3年最大的驱动引擎。

科达利(002850.SZ)是一家国内领先的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研发及制造商,该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便携式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汽车结构件三大类。尤其是在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领域,公司具备突出的研发技术实力,业务增长迅猛,已形成较大的生产力和销售规模;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并借助强大的技术优势和深厚的优质客户资源积累,此部分业务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公司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供应商之一。公司坚持定位于高端市场、采取重点领域的大客户战略,持续发展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和消费电子产品便携式锂电池行业的领先高端客户及知名客户,已与松下、LG、三星、波士顿、德国大众微电池等国外知名客户,以及比亚迪、ATL、力神、中航锂电、亿纬锂能等国内领先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比亚迪、宝马、宇通、江淮、腾势、北汽、广汽等品牌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以及华为、三星、LG、中兴、联想等品牌手机,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公司预计2017年1-3月可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3584万元至3693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变动幅度为3.21%至13.5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约为4100万元至45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变动幅度为3.12%至13.18%。

篇6

骨伤科疾病虽然繁多,但其病因病机相对简单,诊断与治疗一般并不困难。所以,长久以来,骨伤科医生大多存在着只顾治病,只顾解决客观性、器质性、局部性等问题,而忽视了整体情况,忽视了辨病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只管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处方用药简简单单、随随便便,所以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加重或贻误病情。因此,如何进行骨伤科辨病辨证论治,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这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兹就笔者从医二十多年的经验,谈谈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1 何谓辨病辨证论治

所谓辨病治疗,其本质就是辨别每个病可能存在的病理特点、基本病机,然后根据这一病理特点和基本病机进行立法处方。例如,如果是气滞血瘀,就应当行气、活血、祛瘀;如果是阴虚燥热,就应当滋阴、润燥、清热;如果是痰湿阻滞,就应当化痰、祛湿,等等。辨证论治是医生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继而分析病机,辨明证候,最后据证立法,据法处方。

辨证讲求证候,就算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则其证可以相同,就可给予同一处方随证加减。辨病论治,是首先辨别病种、病因、发病阶段,然后再辨明病证而选方用药。辨病论治并不排斥辨证论治,它寓辨证于辨病之中,将其结合在辨病的前提下,这样也就解决了辨证论治上的不足。

辨病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特色之一,就是既辨病,又辨证的过程,辨病辨证论治是提高疗效的基础。辨病与辨证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脱节,不能拆分,还要与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疾病,反映病位病性,对疾病进行鉴别,才能判断疾病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特殊性和主要矛盾,才能预料疾病的顺逆吉凶,使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结合得更加紧密,减少盲目性,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之目的。

2 为何要辨病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学一贯比较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这是中医的精髓。但是,单纯辨证论治是不够的,也难以体现中医诊疗体系的全貌。实际上,中医学在强调辨证的同时,还要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上面讲到,辨病辨证论治是提高疗效的基础,只有药证相符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由于传统中医骨伤科学在辨病辨证论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病位、病理的分类过于简单,只重视局部辨证而忽视整体辨证,只照顾伤科情况而忽视整体情况,等等,这些方面都不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同时,由于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要辨病,也要辨证,局部要与整体相结合,不要只顾局部情况而忽视全身情况,不能只重视共性问题而忽略个体差异等等。我们知道,临床上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个体,都存在着症候上的差异,例如体质有强有弱、病情有轻有重、病势有缓有急,还有年龄、性别、气候、原有基础疾病等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个病都会产生不同的症候表现。所以,如果不认真进行辨病辨证,如果辨证不准确,那么,药证不符,疗效肯定不好,疗程肯定延长。

3 如何进行辨病辨证论治

骨伤科学的病因之一主要是外伤和劳损,机体一旦遭受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的出血、瘀肿疼痛或骨折筋伤、脱位等症。如有外邪侵入伤口,或损伤重要脏器,或失血过多,则还可合并全身症状,如发热、昏迷等等。伤后瘀血内存,肯定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于肠胃可见呕血便血、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阻于肢体局部可见局部的肿痛或青紫等等。

在具体诊断上,存在着病因诊断、病位诊断等等,不同的病因、病位,有其不同的病理特点和表现,存在着“证”的差异,例如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年龄性别以及地域气候情况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不同的症候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先辨病,再辨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可生搬硬套。

4 如何进行治疗

辨病辨证论治,既是中医的理论法则,又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方法,它是中医临床治疗的特色,也是中医临床治疗思维的一般模式。它遵循法从立本、以法统方、据方遣药的一般原则,又依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进行灵活应用。因此,辨证论治是既抓住疾病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又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做具体分析,并将两者巧妙结合起来的诊疗方法。

临床上,采用正骨手法也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临证时往往多种手法结合使用,必须根据受伤机制、受伤程度、受伤部位、受伤类型以及性别、年龄等等不同因素而采用不同的手法。手法时或选用单个手法,或多个手法复合使用,手法操作时要按照骨折端的移位情况,依靠触摸辨认等功夫,在整复过程中,视骨折端的立体动态的变化,随时灵活调整手法,把多种手法连贯协同运用,才能达到整复的目的。只有适应症选择准确,整复时机掌握适宜,手法、固定运用得当,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在治疗中,应把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外用药四大原则有机的结合起来,选用最佳治疗方法,才能加速骨折的愈合,促进功能的恢复。

用药方面要注意三方面情况:就是主方、加减配伍和药量的变化。其中药量的变化往往对治疗结果又有较大的影响。比如,田七小剂量止血、中剂量活血、大剂量破血,等等。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药宜少,凡属花、叶等轻宣发散、芳香走散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质重的药物如石膏、贝壳石头类药物则应使用重剂。用单味药用量宜重,汤剂用量宜重,丸散剂用量宜轻,小儿、老人、体弱者用量宜轻,等等。可见,中药的应用非常灵活多变,应因人因证分别使用。同时,中医用药有内服外用之分,必须根据八钢、气血津液、脏腑、六经等辨证用药。中医伤科理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骨伤科治疗重在气血,就像妇科治疗重在治血一样。骨折患者早期重在治血,中后期则重在调理脾胃、补益肝肾。骨伤科患者必伤气血、损筋骨,而祛瘀药物多为攻伐之品,易伤脾胃,用药时必须兼顾脾胃、保护脾胃。

此外,要合理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疾病,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疗效。如开放性骨折,瘀血内存,邪毒入侵,容易郁而发热,热入营血,如单纯使用抗生素抗炎治疗难以奏效,加用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中药内服,瘀去毒散,则热退肿消。如失血过多,或体质虚弱,则应扶正祛瘀;如肿胀日久不退,骨折中后期仍然表现以血瘀为主的,则仍需活血祛瘀,配合局部理疗,等等。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中西医结合的关系。中医学与西医学虽然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其思维及研究方法有所不同,西医比较讲究局部的、具体的、单一的东西,而中医比较讲究整体的、共性的东西,但两者殊途同归,其最终目的还是一样的,我们应从客观规律和科学内涵的高度来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互补性,取长补短,相互发展。比如在疾病的诊断方面,西医学有优势,它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及技术可以作为中医临床诊治的辅助手段,可以尼补中医学直观的四诊方法之不足,提高中医诊治疾病的准确率和有效率。又比如,有些疾病只有“病”,没有“症”,我们可以借鉴西医的诊疗方法进行诊治,等等。

篇7

[关键词] 苏培基;骨伤;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b)-0120-03

苏培基教授198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载,成绩斐然,学术造诣精深。他虽身兼数职,工作冗繁,但仍立足于医教研工作第一线,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医疗同道及广大患者的赞誉;以渊博的学识,诲人不倦的精神,受到了学生的爱戴;以务实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创新思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苏培基教授在医疗、教育、科研工作中坚持“循本溯源,衷中参西”的原则,大胆创新,屡有成就,为弘扬和发展中医骨伤学及骨伤学中西医汇通作出了贡献。他本着博学深思、实践立新的严谨治学态度,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与关节损伤、脊柱病、骨科疑难杂症。对骨伤科正骨手法,脊柱、关节退行性疾病等各类风湿痹证以及骨质疏松症均有深入的研究。苏教授在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的30余年里,勤求古训,博采众家之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和诊疗特色。笔者有幸师从苏教授,受益良多,现将苏教授的学术思想撷英陈述如下,以飨同道。

1 融会古今,精于正骨

苏教授认为中医正骨手法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他长期致力于中医正骨理论与临床研究,并力求不断创新,对骨伤科正骨技法研究深入,整复手法独到,对复杂的闭合骨折或疑难的四肢骨折,基本都能手到病除。古有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正骨五法、《正骨心法要旨》“摸、接、端、提、推、拿、按、摩”的正骨八法,今有尚天裕教授“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回旋、屈伸收展、成角折顶、端挤提按、挟挤分骨、摇摆触碰、对扣捏合、按摩推拿”的正骨十法,苏教授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躬亲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的正骨手法。

苏教授深得岭南中医骨伤学派何竹林教授正骨理论“盖人体筋骨,气血煦濡,向具生机,故接骨者应如扶植树木,以顺其性意,是谓至治[1]”之要义,主张在骨折筋伤的手法整复过程中,应以“望、闻、问、摸”为先,力求做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以“正骨不伤筋”为要,避实就虚,先简后繁,要求做到轻、稳、准、巧。若骨折局部肿胀较甚,应待肿渐消后再施行手法复位,但要把握时机;若桡尺骨或胫腓骨双骨折,复位一易一难,应先简单后复杂,其正骨要旨,注重以“刚柔并济,内外同治、动静相宜”为大法,并贯穿到治疗康复的整个过程中。苏教授强调手法运用要活用刚力,巧用柔劲,四两拨千斤。根据受伤机制和人体的解剖特点,对移位明显且有软组织嵌顿或肌腱缠绕的复杂骨折,均应通过牵拉、折顶、推挤、回旋等手法先顺势理筋,再整复骨折,切忌使用蛮力。《正体类要》有载:“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药物治疗要以整体观念为出发点,辨证论治。手法复位,理筋治伤后,应使用内服药物调理气血,兼外敷药物消肿止痛的方法进行后续治疗。他提倡正骨手法应与夹板固定、功能锻练紧密结合,骨折固定反对只重骨折对位,忽视筋肉损伤的观点。中医应用小夹板对长骨中段骨折进行固定,对关节附近的骨折要求对临近关节有限固定,根据病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气血运行,加速骨折筋伤早日痊愈。

他在骨折正骨手法治疗中,充分发挥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动静结合、内外同治的长处,对闭合骨折的复位手法有独到之处。早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国内提出了儿童桡尺骨下1/4骨折的解剖分型,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倡导对此类骨折手法整复的技巧当以“折顶手法为主、拔伸牵引为辅”为要诀的主张,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明显旋转移位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屈肘后将前臂前旋或后旋,可以利用局部软组织的张力纠正旋转移位后,再拔伸牵引,推按捺正骨折块。对移位较大的小儿下肢骨折,苏教授主张小夹板配合牵引的治疗方案,如小儿股骨、胫骨骨折,局部肌力较强,在行常规手法整复后,侧方移位、成角畸形可以利用夹板、压垫和绷带的约束力达到逐渐复位的作用,但为达到逐渐改善短缩畸形或维持骨折的良好对位对线的目的,常需配合使用皮牵引,甚至骨牵引。由此可见,苏教授正骨手法简便实用、轻巧灵活的特点,在其临床实践中处处得到了体现。

2 辨证用药,内外兼治

苏教授能熟练运用中医理论对骨伤疾病辨证论治,骨折筋伤以后,因年龄不同、体质差异、伤情轻重、时间长短、部位的差别,必然在用药方面也有差异。“用药如用兵”,临床中始终坚持根据具体的病情辨证施治,遣方用药。采用内服汤剂,外用药膏,配合中药熏洗的治疗方法,获得显著疗效。

对伤科内损诸病,采用“临证辨早、中、晚,方药宗化、和、补”的临床思维,形成了辨证以“早、中、晚三期”为基础,拟方以“活血”为总纲,以“化瘀、和营、补肝肾”为治法的学术主张,通过多年临证实践,拟出了伤科活血汤、伤科健骨汤及伤科壮骨片,分别应用于骨折筋伤的三期治疗中,每获良效,值得推广。苏教授认为骨折筋伤初期,血脉破裂,离经之血聚而成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故气血俱伤,以致气滞血瘀,瘀阻脉络,不通则通,故见局部疼痛、瘀紫;瘀易化热,热聚为毒,故常见局部红肿,治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兼清热毒,方选伤科活血汤。骨折筋伤中期,局部瘀肿渐消退,疼痛减轻,但瘀阻未尽、新血未生,治当活血和营,接骨续筋,兼以补血为法,方选伤科健骨汤。骨折筋伤后期,局部瘀肿已消退,但筋骨未复,且久病夹瘀、久病必虚,治当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兼舒经活络,方选伤科壮骨片。苏教授师既继承了传统的骨伤三期辨证用药原则,又有独特的见解,强调骨折筋伤早期除了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外,尚需清热毒,在其所研制的跌打镇痛液中[2],用于治疗骨折筋伤早期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小,其配方中重用岭南地方药材三角草为君,功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苏教授还强调三期辨证用药中“活血”的重要性,指出“方药虽分三期,以活血为纲,瘀去则新生”,在其所研制的应用于骨折筋伤后期的伤科壮骨片[3]中,亦重用当归、鸡血藤活血。在骨折后期,对促进骨折愈合、防治骨折后局部废用性骨质疏松均有明确的疗效,已被广泛应用于本院骨折后期的临床治疗。

对于腰腿痛、风湿顽痹等劳损所致疾患的用药,苏教授主张“以补肝肾为要,以祛风除湿、舒经络为辅”的治法。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精随年龄的增长由盛渐衰,腰部的筋肉、骨骼也由坚转弱。沈金鳌的《沈氏尊生书》说:“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苏教授认为,腰腿痛其本在肾,其标在风寒湿邪外袭,瘀阻经络所致,治当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基于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利用统计学对腰腿痛用药规律[4]进行分析,创立了舒脊方。舒脊方由独活、当归、白芍、川芎、茯苓、防己、桑寄生、鸡血藤、牛大力、千斤拔、宽筋藤、威灵仙、怀牛膝、制川乌、炙甘草等药物组成。方中当归、白芍、川芎、鸡血藤、宽筋藤活血补血,舒筋活络,为君药;怀牛膝、桑寄生、牛大力、千斤拔补肝肾、强筋骨,为臣药;佐以独活﹑川乌、防己、威灵仙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全方共奏补血活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之功。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间盘源性腰痛[5-6],均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药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部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历代的实践证明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苏教授不仅熟识熏洗疗法的历史沿革[7],还在对熏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取得科研成果。其所主持的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从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两方面[8-9],探索伤科洗方的最佳熏洗组合,改进伤科洗方剂型,探讨伤科洗方的作用机理,最终研制出本院广泛应用的伤科洗方,药理实验发现其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其由海桐皮、透骨草、三角草、乳香、没药、红花、豆鼓姜、薄荷、大黄、黄柏、防风等中药组成。方中透骨草、三角草、乳香、没药、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君药;豆鼓姜、海桐皮除浊,宣散瘀痹为臣药;薄荷、大黄、黄柏、防风等清热解毒,凉血祛湿为佐使药,该方组方严谨,活血而不破血,凉血而不滞血,祛瘀兼能通经,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之功,使瘀血去,经络通,肿痛消,骨折筋伤三期均可应用,在促进软组织损伤修复、骨折愈合、关节粘连松解等方面[10-12],疗效显著,是苏培基教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和精华。其在研制骨科洗方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劳累,在一次研讨例会后,不慎跌倒,导致右手舟状骨骨折,骨折端轻度移位。行简单的树脂石膏无固定后再次投入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外洗方的组方和功效,他亲身体验,每天都用骨洗方浸洗患肢,一个半月后,奇迹出现了,复查X线片骨折线明显模糊,局部无明显压痛,去除无固定后再洗半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3 循本求新,学贯中西

苏教授不断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技术丰富中医骨伤科学,带领我们大胆地走上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之路。古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苏教授勤求古义,却又师古而不泥,时刻坚持在继承中求创新、在探索中求发展,倡导中西医更紧密的结合,将现代医学技术为我所用,独创的“TLF-正骨器治疗胸腰椎骨折”、“改良Dick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等方法,疗效独特。

苏培基教授在充分发挥传统正骨手法优势的同时,重视吸收现代医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坚持走骨伤科微创手术之路,广泛开展关节镜、椎间盘镜镜检治疗术等微创新技术。在器械的辅助下整复理伤,将传统中医正骨手法与现代器械相结合,延伸了正骨手法的应用。苏氏对治疗移位明显的胫骨髁间棘骨折有独到的方法,对此类骨折采用顶、撬、抬、拨的传统正骨手法与关节镜联合应用进行复位[13],并利用丝线进行有效固定的微创手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了术后关节粘连、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疗法以创伤小、疗效佳,无需二次手术的优点,深得患者及同行的好评,是国内较早开展关节镜下治疗该病的专家之一。对于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整复,苏教授独创了胸腰椎骨折复位器[14]来整复骨折。对于胸腰椎骨折,复位方法颇多,如元代危亦林的悬吊复位法,清代吴谦的攀索叠砖法,以及“两桌”复位法等等,这些复位方法均要求多人配合,费时费力。苏教授精心钻研,发明了胸腰椎骨折复位器,此复位器操作简单,复位力量均衡平稳,疗效显著。

苏培基教授率先采用撬拨等手法结合改良Dick支架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5]、成人胫腓骨骨折[16],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7],改良的Dick支架本身具备内在的稳定性,更增加了骨折固定的效果,可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有利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和负重行走。对于小儿胫腓骨干骨折,以往的治疗方法是骨折手法整复,维持牵引及夹板固定,或采用牵引下石膏托固定的方法治疗,但因小儿治疗期间管理困难,较多出现皮肤坏死、腓总神经损伤、骨折畸形愈合等不良后果。笔者在苏教授的指导下,优化手术器械,自行设计出超微型改良Dick外固定支架,其具有RDEFS支架的全部优点,特别是经改良后的超微型支架,更加轻便灵巧,且强度无任何减弱,对小儿胫腓骨干骨折,特别是上段或下段的骨折,既能有效固定,又能减少开放手术的损伤。临床上运用其治疗小儿胫腓骨骨折[18],使并发症显著减少,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苏培基教授非常重视从现代医学汲取养分,促进中医骨伤科的发展。他早在20世纪末,就在国内中医院率先开展关节置换、脊柱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及复杂骨盆骨折内固定以及关节镜、椎间盘镜等开放、微创骨科手术[13,19-21],技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他认为只要是对患者康复有利的治疗手段,就应该积极采用。他常跟我们说“开刀就像手法一样,都是治疗的手段;开刀不是西医的专利,中医自华佗就开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车祸伤、机器伤、复合伤等越来越多,单纯的正骨手法已经不能解决一切,常教导我们一定要重视学习,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解除人民疾苦。对于数字骨科的研究,苏教授亦兴致勃然,赞赏有加,在其主持下所进行的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22-24],建立了膝关节模型、系统分析了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苏教授在继承和创新中,发扬了传统中医骨伤科学,也为其发展书写了新的篇章。

苏培基教授的医术医德在粤港澳等地享有盛誉,慕名而来的求医者众多,为患者解除了不少疾苦,受到了医患的高度赞扬,而其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是值得我辈努力学习、发扬光大。苏教授在3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注重继承、总结和创新,对现代医学和前沿科学也勇于探索和学习,博采中西医两家之长,为己所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其正骨要旨强调以“刚柔并济,内外同治、动静相宜”为大法,并将它贯穿到治疗康复的全过程。在实施手法整复时,应以“望、闻、问、摸”为先,以“正骨不伤筋”为要,力求做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提倡在夹板固定或功能锻炼等外治的同时,辨证采用“临证辨早、中、晚,方药宗化、和、补”的临床思维,形成了辨证以“早、中、晚三期”为基础,拟方以“活血”为总纲,以“化瘀、和营、补肝肾”为治法的学术主张。多年来,他在总结前人治疗经验的同时,勤于钻研新理论、新技术,积极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之路,为本院骨伤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苏培基教授简介:苏培基,男,广东省中山市人,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伤科学科带头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市中医院)副院长、骨伤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骨伤科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中心主任、骨伤科研究所所长、中山市中医药研究所骨伤研究室主任、中山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山市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山市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开展医疗新项目30多项,获广东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2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3项,中山市科技进步奖11项,发表8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医学著作5部,代表我院10多次出席国际骨科学术会议。曾获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世界杰出人才学会“跨世纪骨伤医学科技杰出人才”“中山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中山市十杰市民”等称号。

[参考文献]

[1] 何应华,李主江.何竹林正骨医粹[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27,33,194.

[2] 梅全喜,苏培基,钟希文,等.跌打镇痛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成药,2002,24(8):632-634.

[3] 杨雄健,苏培基,吴惠妃.伤科壮骨片方对骨折后期骨折愈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6):1881-1882.

[4] 黄春梅,苏培基,李大刚.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9):36-37.

[5] 李大刚.舒脊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6] 陈敢峰,苏培基,简绍锋.舒脊方治疗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1):46-48.

[7] 苏培基,梅全喜.熏洗疗法的历史沿革[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4):349-350.

[8] 苏培基,梁必如.伤科洗方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2,14(12):11-12.

[9] 苏培基,梁必如,伍中庆,等.伤科洗方熏洗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5):25-28.

[10] 苏培基.中药熏洗治疗关节损伤2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0,9(6):17.

[11] 黄星垣,李大刚.伤科洗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09,5(3):40-41.

[12] 高大伟,苏培基,伍中庆.伤科洗方结合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粘连41例小结[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5):469-470.

[13] 苏培基,伍中庆,吴宇峰,等.微创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撬拨正骨手法与关节镜的联合应用[J].中医正骨,2004,16(1):21-22.

[14] 苏培基.胸腰椎复位器治疗屈曲型胸腰椎骨折[J].中医正骨,2000, 12(3):27-28.

[15] 刘永恒,苏培基,陈敢峰,等.撬拨复位改良Dick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J].中医正骨,2002,14(1):39.

[16] 苏培基,刘永恒,伍中庆,等.改良Dick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9 5(6):344-348.

[17] 李兆青,苏培基,伍中庆,等.改良Dick支架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医正骨,2002,14(7):43.

[18] 吴俊哲,苏培基.超微型改良Dick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胫腓骨骨折12例临床报告[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6):676.

[19] 吴俊哲,郑臣校,苏培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19例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27(4):327-329.

[20] 吴俊哲,苏培基,陈敢峰,等.CD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6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3):39-40.

[21] 苏培基,黄谨,陈敢峰,等.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8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2(5):371.

[22] 吴宇峰,苏培基,伍中庆,等.髌骨的三维有限元重建及初步力学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12(2):1-3.

[23] 吴宇峰,苏培基,伍中庆,等.胫骨上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颈腰痛杂志,2004,25(3):158-160.

篇8

11一般资料以笔者所在医院计算机数据库中2009年1~12月中药制剂用药数据为资料来源,提取150 878张处方信息,包括临床诊断、药品名称、剂型、数量、金额。

12方法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排序、分类、统计等处理。由于中药制剂多以外用药为主,药品数量以包装单位计算,难以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品使用频度(DDDs)进行统计。2结果

21中药制剂按剂型对药品进行分类,统计药品品种比例及销售数量、金额构成比,结果详见表1。从表1可见,笔者所在医院所用骨科中药制剂共有7种剂型36个品种,,各剂型中制剂所占的品种数、比例及销售量和金额均不相同,其中外敷散剂、膏药、胶囊使用率居前三位,品种比例总计61%,而销售量比例则达到912%,销售金额所占比例943%。

22中药制剂按骨科药理作用对药物进行分类,统计疾病出现频率和销售金额,结果详见表2。从表2可见,骨科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骨科患者多因骨关节自身退变、骨伤、无菌性骨关节炎就诊居多,而在治疗上并非单一用药,各剂型制剂常联合运用,尤以外敷散剂常根据骨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联用。

表1中药制剂按剂型分类临床应用情况序号药品剂型品种数数量(包装单位)占总数量百分率(%)销售金额(万元)总金额百分率1外敷散剂165786053761%680983798%2膏药34706073059%587263185%3胶囊3353840230%417322235%4搽剂274152482%587432%5熏洗剂435384230%2855229%6酒剂422614147%1473182%7丹剂43230021%357051%3讨论

31中药制剂应用概论从以上中药制剂基本用药情况统计显示,何氏骨科通过数百年大量的临床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6种外敷中药散剂,针对骨伤科各类疾病既可单用专取所长,又可辨证施治地多种散剂配伍运用,以其满意的疗效仍为常用制剂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原有传统制剂基础上又研制开发出膏药、胶囊、搽剂、酒剂等新剂型,膏药、胶囊剂以稳定的疗效、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等特点而逐步受到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而逐渐成为首选剂型之一中医骨科推拿手法治疗运用极为广泛,而搽剂作为推拿介质不仅可以加强手法作用,提高治疗作用,还可起到和保护皮肤的作用,已成为医师骨科治疗的必备药品口

表2中药制剂按骨科药理作用分类临床应用情况序号药物分类药品种数常见病种分布金额(万元)1温经止痛壮骨类6骨关节退行性变,慢性腰腿痛,骨质疏松,各种痹症507882消肿止痛接骨类8骨折,软组织伤503343祛风除湿通络类8无菌性骨炎,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肌筋膜炎等473984软坚散结松痉类10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粘连,功能障碍90435抗劳舒筋补骨类6骨软骨病,骨缺血性坏死89206清热拔毒生肌类9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55397行气活血通督类5截瘫,神经阻滞麻痹3217服酒剂以酒本身行血活络的功效,可使药物更易吸收和发散,但因适宜人群有限,因而运用范围也受到限制熏洗剂热能开通腠理,调和气血,舒松关节,尤适用于创伤性骨关节炎经炉火煅炼而成之外用丹药独取拔毒、去腐、生肌、敛口之功效,专攻骨感染疮口破溃和窦道形成者。纵观骨科使用的各剂型中,外用药物剂型比例占72%,内服药物剂型比例占28%,而在使用数量上外用药物比例为745%,内服药物比例仅占255%,可见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上外用方药在整个药物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表2可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近几十年来,各类骨科疾病的发生率和病种分布也在发生着变化,交通事故、职业习惯等因素引起的各类骨伤和慢性颈肩腰腿痛等骨科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增多,而卫生水平的提高也使骨感染、骨质病理改变等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下降。骨伤科病谱的变化也使药品剂型结构的运用也在发生改变,散剂、膏药、胶囊、搽剂等在药品使用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而酒剂、丹药所占比例则有下降趋势。

32中药制剂运用特点何氏骨科治疗骨科疾患,在遵循中医骨伤科学的整体观和辩证思想的基础上,自有其独特的医理医技特色。“治骨先治肉”之见解就是中医整体观念在骨伤科学理论中的具体体现,“骨”与“肉”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用药上若“就骨治骨”效果并非良好,治疗上常把“肉”放在重要位置上,比如骨折的治疗,并非一味地大量使用接骨药,常配伍行气活血、消肿化瘀、续筋等治“肉”的药物,以改善患部的微循环状况,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这也是基于“筋不续骨难接”的认识。在深化整体观念的同时,治疗上何氏骨科更重视局部的辩证,骨伤科疾患绝大多数表现为局部疾患,用药上主张外治为主,内治为辅,针对局部的伤损变化施治,直接用药作用于患部,力专效宏,可使疗效提高数倍,同时治疗中强调有序、灵活地调治,根据骨伤、骨病的病因和病理发展规律合理地进行多种药物、多种剂型组合运用,且各种药物和剂型又有其自身的特色,在某些疾患的治疗中有极强的针对性。如对化脓性骨髓炎,有瘘管者常以丹药捻拔毒祛腐,脓尽腐祛则新肉生同时专用外敷中药消炎解毒,既可直接控制局部软组织炎症,又能助脓成者排脓对全身症状明显者,常辨证运用消、托、补三法内服药物治之,以达到标本兼顾的作用。何氏骨科治疗骨伤科疾患,运用最多、研究最深入为外敷散剂,其用量占整个制剂的1/3。其治疗特色既遵循“外治为主,内治为辅”,又可“分部位辨证用药”,各种外敷散剂以确切恰当的配伍,对骨伤、骨病采取不同部位、不同症状外敷不同中药的方法,尤适宜于一病多症,数证相兼或症候的轻重不同,有极强的针对性,从而大幅度提高疗效。如颈椎病多因颈椎退行性变及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颈髓、椎动脉等引起不同的“证”,对颈脊椎区因椎体骨质的骨赘或椎间盘的失水萎缩、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可外敷消增健运、消炎通督散剂两侧项肌群因脊椎区的改变而致肌腱及韧带变性、无菌性炎症导致肌肉劳损痉挛可外敷温经止痛、壮筋骨散剂颈肩部多出现肌筋膜炎和上肢放射痛,可外敷通络止痛、散寒除湿散剂。以上可见外敷中药多是分部位随证化裁,使药证相符。4总结药物剂型与药物的疗效息息相关,良好的中药制剂剂型对药效的发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可见散剂、膏药、胶囊剂、搽剂等传统中药制剂在何氏骨科医学理论指导下依然以其独特的疗效在为临床服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药物剂型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革新,坚持何氏骨科中医治疗特色,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提高制剂的技术成分,改进生产工艺,选用更适宜的给药途径和剂型,发挥其最好的治疗作用,是专科制剂今后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参 考 文 献

[1] 何天佐.何氏骨科学.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5:上卷15-96,下卷26-70.

篇9

浙江省人民医院是目前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疗养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之一,隶属浙江省卫生厅,也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

2006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省人民医院与浙江省望江山疗养院正式合并重组,分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南区两个部分。

目前的浙江省人民医院开设有内、外、妇、儿等40余个临床科室,建立了38个病区、20余个医技科室,核定床位1560张。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浙江省临床介入放射治疗中心、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浙江省放射质控中心、浙江省超声医学专业岗位培训中心、浙江临床检验培训中心、浙江省防盲指导中心和眼库等省级机构挂设在该院。

医院已经拥有浙江省胃肠病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心脏移植分室)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普外科、心胸外科、微创外科、放射科、危重病医学等五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心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眼科、急诊科、康复科、肿瘤内科、检验中心等八个院级重点学科;还有30余个特色学科。

重点推荐――胃肠外科

该科对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肠瘘、结肠癌、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治疗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采用围手术期“三联序贯疗法”(术前介入化疗、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使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达68%,其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远端胃切除病人,该科原创性设计的残胃一十二指肠一连续性空肠间置术,能够在胃次全切除后恢复消化道生理通道,手术后病人能够更快的恢复机体营养状况,并减少手术难度。对进展期胃肠道肿瘤病人。该科采用联合化疗的p53基因治疗,明显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相关病人被密切随访中。此项治疗技术也居国际先进水平。

联系电话:

0571-85239988(朝晖院区)

0571-87091302(望江山院区)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鲜明中医特色优势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创建于1931年,是省内最早创立的国立医院之一。1956年,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医院引进全省中医名家,开始了在综合性医院基础上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程。

医院分湖滨和下沙两个院区。设有36个临床科室及2个重症监护室,专科专病门诊154个。医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重点专科专病8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3个、重点专科专病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二级实验室3个,国家级中药制剂中心1个,国家级、省级医疗中心10余个。医院是国家药品临床试验机构,并有12个专业被确定为临床试验专业。

重点推荐――肿瘤科、骨伤科

肿瘤科成立于1969年,是综合性医院成立肿瘤科最早的医院之一,有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浙江省医学确定为中西医结合肿瘤学重点扶植学科,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中西医结合肿瘤学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同年被定为国家药监局临床药理基地。

本学科综合实力较强,能充分利用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根据患者病情和病种的不同,个体化选择治疗手段。开展的特色治疗主要包括:中医药配合化疗(口服、静脉、介入、瘤内注射等)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术后、放化疗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晚期肿瘤患者用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空腔器官肿瘤梗阻的支架置入及激光、冷冻治疗等。科室在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领域,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在国内享有盛誉,其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同行领先。

骨伤科成立于1956年,目前为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是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科室下设中医骨伤研究所,关节病中心和脊柱病中心及五个治疗组。中华中医药学会浙江省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浙江省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小针刀专业委员会均设在本科。

联系电话:

篇10

关键词:天和骨通贴膏;气滞血瘀;膝滑膜炎;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ianhe Gutong Plaster on knee synovitis of qi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symptoms such as pain, swelling degree. Methods 5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25 cases, external use Tianhe Gutong Plaster and Diclofenac diethylamine emulsion Agent ,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ference JOA curative standard.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can reduce the patient's pain as well as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detumescent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ianhe Gutong Plaster in the qi and blood stasis type of knee synovitis treatment effect is obvious and exact .

Key words:Tianhe Gutong Plaster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Knee synovitis; Treatment

膝滑膜炎为慢性劳损性疾病,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中以气滞血瘀型较多见,主要症状为膝痛、活动受限、肿胀等;症状和损伤得不到纠正,就会使滑膜不断增生,产生粘连、关节积液,加速整个膝关节老化进程[1]。膝滑膜炎的西医常见治疗方法有口服镇痛消炎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穿刺抽液、局部封闭术及手术治疗等,但患者复发率高,常伴有胃肠道副作用。因而,简便验廉、副作用少的中医药疗法逐渐引起了医疗界的重视,因此收集整理天和骨通贴膏在我科治疗膝滑膜炎的情况,予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的时间为12个月:2015年5月~2016年5月,入选符合标准的膝滑膜炎患者共5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25例,分别采用外用天和骨通贴膏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组男9例,女16例,共计28膝,年龄(36.9±5.3)岁,病程(23.6±6.9)d;试验组男8例,女17例,共计29膝,年龄(39.3±6.9)岁,病程(26.2±7.1)d。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之间比较年龄、性别、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按《成人膝关节滑膜炎诊断与临床疗效评价专家共识》(2016年1月)诊断标准[2]。诊断依据如下:①膝部[胀;②膝部胀痛;③青壮年,有外伤、劳损史;④中老年,体胖者;⑤萎缩的股四头肌出现;⑥淡黄色或黄色的穿刺液;⑦不固定的压痛点;⑧关节积液;⑨屈伸活动时疼痛加重;⑩皮温增高;符合1、2三项,且再具备其它任何两项者,即可诊断为膝滑膜炎。

1.3排除标准 ①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如皮肤病(膝部)、血液病、严重肺炎、严重冠心病等;②未按规定治疗、不配合研究、随访的病例。

1.4纳入标准 ①辩证气滞血瘀型;②愿意配合治疗,接受临床研究者,符合诊断标准。

1.5方法

1.5.1治疗方法 治疗组:外用天和骨通贴膏(国药准字Z10980134,桂林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次/d,2片/次,分别贴敷在患膝内外侧,贴12 h/次。实验组: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国药准字H19990291,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 g/次,3次/d,分别涂抹在患膝内外侧。两组其余治疗、护理方案相同,治疗10 d为1个疗程。

1.5.2疗效评估方法 按照 JOA膝关节病治疗效果(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方面)评价标准[2],总分100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疗前评分)]×100%,双膝者取平均值。改善率>80%表示治愈;改善率=50%~80%表示显效;改善率=20%~50%表示有效;改善率

1.6统计方法 软件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计量资料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 s)用t检验,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用例数进行统计描述用χ2检验,P≤0.05表示检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有效率、疗效评估、肿胀情况方面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效果无差异;在消肿、皮肤不良反应(出现水泡、发红)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无1例发生异常变化。评定时间: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1 d)各观察评定1次。观察结果见表1~表3。

3 讨论

"膝滑膜炎"在传统中医学属于"膝痹病""伤筋病",因肝肾亏虚、外伤或劳损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筋络不通,风寒湿外邪乘虚而入所致[3],其中气滞血瘀型多见,治法常用活血止痛,散瘀消肿。中医的"气滞血瘀"相当于西医的软组织受损,即膝关节及周围的浅层皮肤、中层筋膜以及深部肌肉韧带等损伤,引发炎性浸润,神经末梢受卡压或受炎症刺激,产生疼痛反应[4]。膝关节炎症引起关节液吸收与分泌失调,关节周围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导致渗液增加,于是出现关节腔积液[5];滑膜肿胀分两种,①滑膜内积液;②滑膜肥厚, 膝关节滑膜与软骨在微循环障碍下受到炎性物质刺激,更加促使滑膜肿胀,产生恶性循环,如不及时处理,进一步加剧滑膜肥厚、粘连和软骨破坏[6]。而中医药内服外用方法的独特优势就是效果持续稳定、副作用小,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一个热门。

万世元等[7]认为天和骨通贴膏可以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局部微循环,而且在消肿、消除积液方面临床效果肯定; 王涛然[8]研究发现,该药对各种原因导致的骨关节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独创采用聚异丁烯作为中药贴膏的基质,克服了基质对皮肤的刺激性、致敏性。本研究发现天和骨通贴膏治疗膝滑膜炎的有效率和改善率均显著,且无1例发生皮肤不良反应,临床运用安全有效。

天和骨通贴膏是在四川省正骨名医祖传验方"海氏骨刺灵"基础上研制而成,主要成分有丁公藤、海风藤、乳香、三七、、当归、金不换、麻黄、白芷、干姜、薄荷脑等,功效为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祛风;具有有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膝关节肿胀吸收,抑制无菌性炎症反应,有效地治疗关节疼痛[9]。本研究骨通贴膏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症状,对于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方面的改善效果尤其显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胡翔,郜锋,陆刚锋,等. 着痹膏治疗膝关节滑膜炎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07:17-18.

[2]中华中t药学会骨伤科分会.成人膝关节滑膜炎诊断与临床疗效评价专家共识[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1):1-3.

[3]林涛,吴超英,吴丽芳,等 正清风痛宁联合郑氏伤科推拿治疗慢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09:36-38.

[4]Jones,Peter,Lamdin, Rain.Oral Cyclo-Oxygenase 2 Inhibitors versus Other Oral Analgesics for Acute Soft Tissue Injur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Clinical drug investigation,2010,30(7):419- 437.

[5]王振华,陈友银.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9):747.

[6]黄美州,秦雪飞,王泉巅,等. 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07:18-20.

[7]万世元,奚小冰. 天和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5,12:1231-1234.

篇1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关节病专科, 由上海市名中医、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印玉教授领衔,传承具有100余年历史的上海石氏伤科治伤经验,创建融中医与西医、内治与外治、被动与主动、预防与康复、保守与手术治疗为一体的全程式诊疗服务体系。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与关节病”重点专科和“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关节病专科依托“上海市石印玉名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在骨与关节病个体化诊疗中发挥出独有特色。

治疗骨关节病特色技术

* 松解理筋手法

* 整复合缝手法

* 经筋层针刀松解

* 针刺灸疗联用

* 中药熏蒸擦洗

* 导引练功

* 关节腔内臭氧注射

* 关节镜微创修补

* 小切口微创关节置换

专家介绍

石印玉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导师,上海市名中医。“骨与关节病”国家重点专科负责人,上海石氏伤科医学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运用石氏伤科及中医药辨证施治技术诊治退行性疾病、骨与关节损伤、骨质疏松症及骨伤科疑难病症。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西院,需预约)

卫晓恩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骨科(西院)负责人,中华医学会上海骨科学会关节学组委员,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以关节外科为主攻方向,在脊柱、骨盆、四肢复杂创伤,髋、膝、肩人工关节置换,颈、胸、腰椎病变,骨软组织肿瘤,显微外科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西院)

陈东煜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臭氧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针刀技术及脊柱关节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各种急慢性颈肩腰背的顽固性疼痛及不适,以及中老年下腰痛的的系列保守治疗,尤其擅长重手法推拿梳理脊椎关节及背部筋络。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下午(西院)

周三下午(东院)

郑昱新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分会委员。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关节周围骨坏死、肩周炎、各种关节损伤等,尤其是运用关节镜微创治疗关节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东院);周四下午(西院)

问:我母亲一个月前查出骨质增生,请问贵院是否有特色疗法?

石印玉:骨质增生俗称“骨刺”,是骨关节病的常见影像学表现。骨关节病专科研制开发了专门用于治疗骨关节病的制剂“养血软坚胶囊”“参蝎止痛胶囊”“怀珍养肝胶囊”“抗骨增生合剂”“膜韧膏”等,疗效可靠,深受患者好评。我们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结合松解理筋手法治疗技术、整复合缝手法治疗技术、经筋层针刀松解治疗技术、针刺灸疗联用治疗技术等,经治疗大多数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缓解。

问:我有个亲戚得骨关节炎半年多了,想在家里锻炼,又怕加重病情,请问有合适的锻炼方法吗?

陈东煜:您的担心不无道理。临床常见骨关节病患者选择了不恰当的运动而加重病情。以膝关节骨关节病为例,患者不宜参与深蹲、跳跃、登高等活动,如果参加特别是运动量较大则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骨关节病患者的主动锻炼是保障疗效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石氏伤科以传统的导引练功方法为基础,结合现代运动医学疗法,创编了专门针对骨关节病患者的自我锻炼方法---十二字自我按摩保健操,即:揉膝眼、足三里、捋间隙、动关节。膝关节周围有二个凹陷的浅窝,称为膝眼,在膝关节外侧的膝眼下约四指宽下面并在骨嵴向外旁开一横指的地方中医称为足三里穴,是一个保健的要穴。整个保健操约10分钟,先以双手拇指揉动两侧膝眼2分钟,再以拇指揉动足三里穴3分钟,随后以手指配合手掌捋动、按摩关节间隙处3分钟,最后双膝作简单的蹲起和环转活动2分钟。

问:我患有膝关节炎,经常发作肿痛。听说关节腔内封闭注射的疗效比较好,请问该治疗安全吗?

卫晓恩:关节腔内注射激素等药物的封闭治疗短期内可以缓解关节肿痛症状,但国外实验研究表明,类固醇激素可促使关节软骨退变化,故长期看可能会加重病情。我们应用关节腔内臭氧注射技术,将一定浓度的臭氧注射入关节腔内,与关节滑液中的生化分子(如蛋白等)发生反应,既可减轻炎症反应,取得止痛消肿的效果;又可提高细胞功能,对于软骨等组织的修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也采用针刀松解结合药物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经多年应用,显示安全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副作用。

问:我母亲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看过多家医院的专家门诊,都建议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请问这个手术伤口会不会很大?之后多久可以正常行走?

卫晓恩:骨关节炎后期出现持续性疼痛,而一般的止痛药物无法缓解,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这时就应考虑做人工关节置换了。我们专科常规开展微创(小切口)膝关节置换,皮肤切口小,尽量避免破坏、扰乱伸膝装置,避免翻转髌骨和膝关节脱位。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优势较明显:皮肤切口更小,愈合后所留瘢痕更小;术中术后失血量减少。大多数病人术后2周需扶拐或使用助行器,接下来的几周可以借用手杖或不用任何帮助在房间里走走,一般来说3个月就能逐渐恢复到与正常人一样的功能状态,可以跑步、打球、长途旅行等。

篇12

“洛阳正骨的历史是关爱生命的历史,是传承创新的历史,是创造健康人生的历史。”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院长杜天信说,从医院创始人、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到第六代传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郭维淮;从全国首创的“洛阳皮瓣”,到世界首个“正骨遥控机器人”的成功;从享誉中原到闻名全国、走向世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从JCI认证成功到ISO15189实验室标准评审通过……无论走的多远,不管怎样辉煌,洛阳正骨人都始终牢记着自己的使命: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牢记着医院宗旨:以减轻患者病痛为己任,以患者满意为标准;牢记着“关爱、卓越、健康、和谐”的医院精神;一路走来,一路辉煌。

“百年老店”的“五化”战略实践

职工1225人,床位1150张;年诊疗病人20万人次,20%为省外病人;取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132项——简简单单的这组数字,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近年来“五化”战略取得的初步成果。哪“五化”?专科化、特色化、品牌化、一体化、国际化。

——坚持专科化,着力提升专科专病建设水平。即,围绕骨健康做文章,把骨科做精做细做深。

医院设立了手外显微外科、脊柱外科、上肢损伤科、膝部损伤科等38个临床专科,颈腰痛科、膝骨关节病,中医骨伤科学,非手术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病研究室分别被确定为国家局重点专科(专病)、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室。医院开展的小腿外侧肌间隙血管皮瓣——腓骨移植和带血管胫骨皮瓣移植术为国内外首创,被称为“洛阳皮瓣”,已成功开展“洛阳皮瓣”移植术2000余例。每个专科都有各自的人才梯队、科研目标和学术方向,都研制有治疗某一骨病的专门制剂。医院现有制剂7个剂型35个品种,如治疗骨性关节炎有桃仁膝康丸、羌归膝舒丸、地黄膝乐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有芪仲腰舒丸药械经营,治疗骨髓炎症有骨炎膏,初步形成“科有专病、病有专法、法配专药、人有专长”的良好局面。

——坚持特色化,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即吸纳传统与现代、中医与西医的先进技术,传承创新“平乐郭氏正骨”特色优势。

要在众多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确立自己的特色非常重要。坚持特色化,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多年来发展的关键要素。该院专门设立了特色手法正骨科和保守治疗颈腰痛的颈肩腰腿痛科,吸纳传统与现代、中医与西医的先进技术,传承创新“平乐郭氏正骨”特色优势,将“平乐郭氏正骨”精髓的“三原则”(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四方法”(治伤手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康复锻炼)广泛运用在中医骨伤的医疗实践中;坚持走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使医院在采用传统手法复位治疗骨伤疾病,内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疑难病症,药物配合治疗骨伤疾病,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等多方面,保持特色优势。如采用夹板固定等传统疗法治疗四肢骨折,采用洛阳正骨治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优质牵引法治疗颈椎病,采用大手法、中药熏洗和小针刀综合治疗骨关节病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坚持品牌化,着力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即努力将“洛阳正骨”打造成享誉国内外专科医院的典范。

品牌对于一个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坚持品牌化,着力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不断加大对“洛阳正骨”品牌文化的挖掘、规范、保护、管理、提升和宣传的力度,拍摄反映医院传奇历史的电视剧《大国医》,获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申报的“平乐郭氏正骨法”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院长杜天信讲,品牌战略是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品牌就是实力,品牌就是未来,品牌是医院最大的无形资产,医院要注重人才培养,铸就人才品牌;坚持改革创新,打造管理品牌;突出医疗特色,提升技术品牌;加强文明建设,塑造文化品牌;挖掘人本内涵,突出服务品牌。

——坚持“一体化”,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即坚持医疗为根本,教学、科研为两翼,产业为延伸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医疗上,医院坚持“挖掘、继承、创新”的指导思想,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同时,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教学上,自1958年创建了国内第一所中医骨伤科大学——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之后,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渐走出了一条与高校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等高层次正骨人才新路。科研上,1959年建立洛阳正骨研究所,2006年更名为河南省正骨研究院,拥有8个基础实验室和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医正骨》。55年来,医院以研究院为平台,充分发挥临床、教学、产业对科研的支撑,提高了科研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产业上,稳步发展河南省洛正制药厂和洛正器械厂。

为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围绕“体现中医骨伤特色”、“提升医院经营管理”、“优化病人临床诊疗”和“拓展医院服务触角”四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医疗、管理等方面建成PACS、LIS、HIS、OA等系统,手机移动办公、公文流转、财务报销等集团化远程管控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平台的远程数据传输,被确定为“河南省中医骨伤骨病远程会诊中心”、“全国首批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并被国家局授予“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坚持国际化,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及影响力。即用国际先进的质量标准管理医院,与国外先进医院建立“亲戚”关系,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篇13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医骨伤科学;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113-02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与临床结合紧密,实践性很强。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呆板教条,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要使之成为现实,则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是通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媒体与各学科教学过程有效地融合到一起,共同构建新型的教学氛围,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并通过“自主和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真正落实高校学生创造性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医骨伤科学课程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通过网络及时获取知识和保持长久的记忆,笔者认为应当实施以下几种主要的教学对策。

1 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学习的教学对策

培养学生充分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高等教育教学方式伴随着网络信息的进入而改变,学生由被动地从教师及书本的教导中获得知识,转变为通过网络主动去搜寻想要获得的知识。比如每次下课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出下节课中医骨伤病的相关知识点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过网络获得丰富的知识,学生带着极大的探索问题的欲望,注意力被长时间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中去;而且也为学生设立了问题的情境,增强了临床思维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着问题学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想更为灵活,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了解新事物的发展过程,并有效运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同时,网络可以用来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培养高校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了很多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在社会结构和科学技术的重大改变下,要求高校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要实现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够自我组织和控制整个学习进程,自我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

2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学对策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学对策听起来是一个传统没有新意的话题,而且与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似乎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通过更深入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想课堂教学取得成功,就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且当今时代信息网络发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正是因为这样,笔者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学对策摆在这里,是想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催化”作用。激发非智力因素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建立生动的教学环境 计算机教学的显著特点是人机交互,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实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模式,并且可以实施及时反馈。这种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对于高校教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类似用游戏的模式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大学生产生十分强烈的主动学习的欲望,进一步形成学习的动机。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接受生动、形象的具体教育,从中学习认识、诊断、治疗疾病的能力。然而就目前的教学环境,有限的教学时间及有限的病例数量,常使教师陷入困境。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从多媒体中得到有关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动画等各种形式信息的内容,这些形式的内容绝大多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过去在讲解某个部位的骨折时,局部解剖、移位机理、手法整复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常使学生感觉枯燥难记;现在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每种疾病相关的三维立体局部解剖彩色图像,既清晰生动,又新鲜有趣,仅花5分钟就解决了过去课堂板书10分钟还讲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讲课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学习的乐趣,调动积极主动学习的热诚。

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构筑优良的心理情境 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信息发达、网络遍布的时代,计算机越来多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得人们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但是研究表明,计算机与人的人机交互模式是永远不可能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情感交流的。所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更是应该注意较多地运用鼓励和赞扬的方法,为大学生构筑优良的心理情境。

比如对于典型病例的手法复位及外固定,教师可以课堂上先在一位模拟病人的学生身上做标准示教,然后其他学生按照教师的手法和强调的要点重复操作。针对学生练习操作暴露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及时纠错,并且因势利导,鼓励赞扬。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促进案例式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教学对策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程,实践性强,教学动态化,以往多采用先上理论课、再到临床见习的策略,使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脱节,也造成理论知识与临床诊疗思维的割裂。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意识差、创新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以致教学效果差,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

案例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自主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强化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将案例式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视频制作技术、图形图画编辑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视频教学、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等多种手段,精彩地设计教案、视频资料、幻灯片、临床病例讨论资料[2]。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直观化、手段多样化,运用案例贯穿教学过程、展现教材理论,授课形式生动,课堂气氛活跃,缩短临床与教学的距离,从而使教学由单调化转为多元化,充分体现出系统性、大信息量、多角度的教学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横向联系各种课程的知识网络,切身锻炼临床思维,发现问题,开阔视野,强化临床基本功。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和中医骨伤科学课程的有效融合为高校教师构建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在校大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渠道。信息技术和课程的融合形式,形象十分生动,并且灵活多变,一改传统的呆板生硬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引发大学生积极主动汲取知识的欲望,并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了大学生有效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探索在信息技术与中医骨伤课程融合中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对策,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要,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篇14

骨科年度工作计划【一】为了更好地发展和继承中医骨伤科专业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我科以骨伤发展为重点,发挥中医骨伤专业优势,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提升中医骨伤科诊疗技术和中医药在骨伤专业的应用,根据医院发展计划,特制定20xx年度我科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国家及各上级主管部门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指导,严格按照卫生相关部门、医院以及本科室相关诊疗规范和规定各司其职,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思想,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危机意识,把握发展机遇;通过引进和培养科室专业人员,加强先进医疗设备的购置,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1、我们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重点科室建设为目标,以服务质量赢市场,为求医疗质量发展,做到“四禁”、“五多”,即禁态度冷漠,禁作风推诿,禁接诊草率,禁诊疗粗心;多解释,多安慰,多理解,多温暖,多帮助,使医疗服务质量处在领先地位。

2、质控小组认真按各自的职位负责管理工作。

建立各级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案和定期效果改评制度,使我科三级查房、会诊、讨论等各项制度得到落实,使各项医疗质量得以充分保证。

3、要经常教育医护人员明确岗位责任制的重要意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不定期检查各项医疗情况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对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岗前教育。明确医院的各项制度和职业道德准则,并不断总结经验,扬长补短,改进管理制度。建立医疗缺陷防范措施,医疗事故防范即处理预案,实行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教育全院医务人员将医疗安全放在首位。

4、加强医疗文书的管理,使各科医疗文书标准化、规范化。

定期检查,对不足之处及时反馈,提高改进,使医疗文书的书写达到卫生部指定的要求和目标。开展知情选择活动,个体化服务,认真填写好各项知情同意书。使科室的甲级病历书写合格率达到98%,无丙级病历;处方合格率要求达到98%以上;各项辅助检查报告单达到卫生部门的要求。

三、防止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

要认真做好医疗质量考核工作,严格按医院制定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和改评细则,开展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医疗防范措施和医疗事故处理预案及防范预案,实行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严格按医疗操作规程标准开展医疗活动。把医疗

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医疗终未质量评价转换到医疗全过程中每个环节质量的检查督促上来。 1、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举办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讲座、培训、考试。

2、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严格执

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对于给医院带来重大影响的和考虑为医疗事故的纠纷,要进行责任追究。着重吸取经验教训。

3、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强化疑难、医源性损伤、特殊、危重、严重并发症、纠纷病人等的随时报告制度。

4、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通报医疗安全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总结经验。

四、强化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抓好继续教育

根据我科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学以致用,按需培训的原则,在医院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派医护人员到省内外级医院学习和培训,吸收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要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通过自学、脱产学习,自觉严格的补充,增长本专业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要结合本职岗位,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职务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参与科研,

能解决较复杂的疑难病症。通过邀请市级专家对我科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做手术、讲课等形式,提高我科业务人员的水平,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科室内定期安排讲课,由科主任负责。积极鼓励专业人员自学,科主任督促查阅业务笔记,并将业务学习纳入定期效评的范围内。

五、实施中医诊疗方案,规范治疗程序,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进一步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并实施中医临床路径,规范优势病种的治疗程序,重点掌握优势病种的治疗手段,不断总结和分析,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1、根据我科实际情况,以常见多发病为重点,参照卫生部的临床路径管理文件,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制定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确定重点病种:桡骨远端骨折、单纯性胸腰椎骨折及膝痹病为优势病种,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实施教育培训,提高优势病种诊疗技术。

2、建立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定期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进行住院人数,临床治愈率、临床好转率、临床未愈率、临床有效率等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3、定期进行临床优势病种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总结影响治疗的不良因素,制定诊疗方案优化改进措施。

4、总结分析影响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的因素,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

六、突出中医药传统特色,以中西医结合为方向,努力加快专科建设

突出中医特色是我科发展、建设的根本。我科将继续坚持把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传统精华、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骨伤科的特长优势作为立科之本,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具体措施:

①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医正骨手段和小夹板固定的优势,对临床常见的肩肘腕关节脱位和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远端各类型骨折、尺桡骨骨折等中医骨伤治疗优势病种,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指导功能康复锻炼,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的同时,降低了因伤致残的发生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做好门诊住院登记和随访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医诊疗手段。

②规范和完善骨科协定方的使用和管理:骨伤科已制定了科内协定方,其中接骨药水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软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的功效,主要治疗各种骨折和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熏洗方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补益壮骨的功效,主要治疗老年性慢性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本年度将通过对各协定方疗效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协定方的疗效。

七、总体目标任务:

1、病床使用率≥85%;2、平均住院日≤10天;3、入院三日确诊率≥95%;4、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5、三基考

骨科年度工作计划【二】在新的一年里,随着科室条件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围绕护理部总体目标,骨科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突出专科特色,打造护理品牌。

护理作为专业技术行业,应在机会与挑战中找准合适的位置,走专业建设之路是骨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内重点培养2名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功能锻炼指导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形式的宣教,务求达到效果。准备在XX年制定骨科常见病功能锻炼,配以彩色图画,制作成册,让病人更好的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

二、抓好质量管理。

1、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2、使规范化护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去,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病人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三、进行规范化培训。

1、配合护理部,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不同年资、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持续抓好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专业素质,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如:护理业务查房、床边演示,完善业务查房的形式。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天进行床边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进行二次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护理操作示范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教学查房。

4、鼓励各位护士参加院内、外的培训,交流经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四、整理好护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护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我们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导护士进行日常工作。计划在本科现有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细化每个环节,真正做到符合临床工作实际、切实可行。

2、有效的护理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备工作,我们将完善入院、、治疗、特殊注意事项、专科康复的告知。

五、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1、完成护士观念上的转变,把过去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提高护士的礼仪与素养,创自己的护理名牌。

2、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具体到护理行为的每一细节。

建立从入院到出院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标准。

六、培养优秀的团队。

1、发科内护理人员的优点,利用其优点,指导其工作,发挥个人专长。

2、建立团队精神,要让他们在协同工作中取得成绩,充分发挥个人力量。

让每个人都参与管理,以增强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七、做好信息的传达和文件的整理。

每次参加医院开会的第二天晨会时对内容进行原文传达,科室人员进行传达签到。对下发文件分类进行存放,以便查阅。拟指定专人对文件进行管理。努力做到思想与医院同步,积极融入医院文化建设中。

八、开展护理成本效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