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动儿童的心理辅导范文

多动儿童的心理辅导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29 10:35: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多动儿童的心理辅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多动儿童的心理辅导

篇1

【关键词】中药;儿童多动症;行为障碍;心理辅导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children hyperactivity 30 cases clinical observa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edicine treating children hyperactivity effect. Methods randomly 30 patient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rograms, while parents treatmentresult children cooperate to implement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Results Time to treatment in 30 to 60 days has 16 cases, 12 patients healed, 3 cases powerfully.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A.D.H.D.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children hyperactivity, behavioral problems,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障碍,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即:多动冲动型、注意力缺陷型以及混合型。近些年来,儿童多动症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国际公认的首选治疗药物派甲酯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用药时间久且易导致副作用,停药后易反复,患者依从性较差。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从我科所收治的儿童多动症患儿中选取符合重度以上混合型标准的30例,实施中药治疗方案,同时指导家长配合进行心理辅导,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从我院所收治的儿童多动症患儿中选取符合重度以上混合型标准的30例,男23例,女7例,其中17例出生后即出现多动症症状,母亲主诉:部分孕后期多动,出生后闹夜,手足不断抓踢,不停的转动,并且十分任性,大部分患儿的发病时间不固定;剩余的具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如过度惊吓、脑外伤等。

1.2诊断标准

本院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量表1994标准。多动冲动以及注意力缺陷均符合其中的六条以上。

1.3方法

1.3.1分析方法

按照治疗时间将30例患儿分为三组,实施中药汤剂治疗方案,同时家长配合实施患儿的心理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1.3.2治疗方法

对于就诊的多动症患儿,在实施药物治疗之前,首先对其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复方熟地黄汤剂方主要含有熟地黄、龙骨、白芍、石菖蒲、五味子、牡蛎等,方剂用水煎服,一日一剂,早饭前以及晚饭后分两次服用;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随时增减药量;

1.4治理效果评定标准

对多动症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四个等级,其中,痊愈:患儿的主要症状均消失,学习成绩有明显的进步,稳定型注意力检查正常;患儿的大部分多动症临床症状消失,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但不稳定,检查稳定型注意力的结果显示大致恢复正常评定为有效;患儿多动症主要临床症状未见好转,学习成绩不见起色,且稳定型注意力检查结果无好转迹象,则评定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2结果

对儿童多动症患儿实施中药治疗方案并配合进行心理辅导,治疗效果见表2-1.

表2-130例多动症患儿治疗时间及效果

治疗时间(天)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15~30 6 0 4 2

30~60 16 12 4 0

60~90 8 6 2 0

30例患儿实施中药治疗并配合家长心里辅导,治疗时间在30天以下的6例,其中4例有效,2例无效,无痊愈患儿;不同治疗时间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儿童属于稚阴稚阳体质,多动症患儿主要的病机为阴阳失衡,肝有余而脾不足,阴虚阳亢,脾脏运化失调,精神涣散、情绪不稳定且缺乏应有的自控力,本院所配置的该方剂具有调理脾胃以及滋肝肾之阴功效。本研究显示,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关系密切,坚持治疗、家长积极配合,治愈率较高。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关系密切,坚持治疗、家长积极配合,治愈率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家林,吕同华.中药分型治疗儿童多动症18例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发表时间:2002-10-01

[2] 芦红伟.儿童多动症的中医辩证与防治.甘肃科技纵横,发表时间:2006年 第04期

[3] 胡红,俞建.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法则.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 第28期

[4] 张树和,庄然,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198例,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 第05期

第一作者姓名; 尚红梅,籍贯; 青岛平度, 工作单位;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联系地址; 青岛市市南区朝城路2号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邮编;266000,

篇2

【关键词】心理辅导;儿童龋病;治疗;心理行为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由粗糙到精细发展,儿童的患龋率随之增加。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也处于幼稚状态,自制能力和判决能力差[1],以往的打针吃药以及治疗龋病的经历,使他们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产生畏惧心理。儿童心理行为对龋病治疗有着显著影响,这要求口腔医生正确认识并解决好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治疗达到良好效果。笔者把心理辅导运用于儿童龋病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患儿心理行为的分类分析

根据患儿就诊时的语言行为表现以及向陪伴者了解,将患儿分为以下几类[2]:(1)安静型:此型患儿懂礼貌,听从医护人员安排,不乱动和乱讲话,性格内向。(2)娇气型:此型患儿表现过于依赖父母,常向父母和医生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稍有疼痛就不能忍受而抵制治疗。(3)多动型:此型患儿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到处走动,东摸西看,话多,好问,一般很难安静地接受治疗。(4)执拗型:此型患儿多有过治疗经历,对治疗反感,对医护人员极不信任,非常害怕治疗,或者性格执拗、怪癖,不听任何劝导。

1.1安静型患儿一般懂礼貌,听从医护人员安排,不乱动和乱讲话,通常以女孩居多。但他(她)会主动和医护人员交流,譬如怎样治疗,要用什么工具,打针和疼痛情况等,他们也恐惧打针、钻牙以及出血。但比较容易沟通,在讲明白之后,他们一般配合很好。

1.2娇气型患儿表现过于依赖父母,胆小害怕,缺乏勇敢精神。常向父母和医生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稍有疼痛就不能忍受而抵制治疗。通常父母也没有办法说服患儿。患儿通常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把接受治疗作为要挟父母满足他们要求的手段。

1.3多动型患儿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到处走动,东摸西看,话多,好问,一般很难安静地接受治疗。即使接受治疗,也会不断地吐口水、摸冷光灯或者说话,使治疗无法顺利进行。

1.4执拗型患儿多有过治疗经历,对治疗反感,对医护人员极不信任,非常害怕治疗,或者性格执拗、怪癖,不听任何劝导。从进入诊室就拒绝与医生接触,无论怎样说都不开口,不让医生看,更谈不上治疗了。

2针对不同患儿进行心理辅导

在儿童龋病病人的治疗中,正确认识患儿主要心理行为问题,运用心理辅导手段,加强与患儿的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认可,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又减少了医疗纠纷,同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人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辅导措施安静型患儿比较容易沟通,他们也恐惧打针、钻牙,但在讲明白之后,在无痛情况下,他们一般配合得很好;对于过分依赖父母,胆小害怕,缺乏勇敢精神的娇气型患儿,我们可以根据儿童喜欢模仿的特点,用英雄人物故事鼓励他们,要求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英雄人物学习。一般可以顺利完成治疗;对于多动型患儿,应该耐心劝导和解释,首先取得患儿的信任,缩短医患距离,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讲明利害关系,甚至有时可以摆出一副生气发怒的姿态,对此型患儿起作用;执拗型患儿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和表达,但自己特别有主意,并坚持自己的想法。对有过治疗经历的此类患儿,对治疗尤其反感,对医护人员极不信任,非常害怕治疗,或者性格执拗、怪癖,不听任何劝导。从进入诊室就拒绝与医生接触,无论怎样说都不开口,不让医生看,更谈不上治疗了。对此类患儿应该更有耐心劝导和解释,取得患儿的信任,缩短医患距离,讲明利害关系,直到孩子明白治疗的好处后,再开始治疗。医生力求记住患者的姓名,对儿童直呼其乳名,会赢得孩子极大的亲附,降低不安和抗拒,增强顺从和合作倾向。对个别劝导无效的特别执拗的患儿,在家长的配合下,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也能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2.2全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就有心理治疗作用,是争取患者全力合作的关键,也是减少医患冲突的重要武器。临床中人际关系如何,主要取决于人际的吸引力,让患者被医生的要求完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所吸引,并想与之成为朋友,患儿来就诊,就如同到朋友家做客一样,轻松、愉快[3]。加强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接触。沟通中首先要注意耐心倾听患儿的陈述,不仅倾听与病情有关的主诉,而且还要倾听其抱怨、担忧、恐惧以及好恶的表达,从中可获得患者心理行为等信息,为心理辅导提供线索。耐心倾听本身就使患儿感到被关注和理解,有助于患儿情绪的安定,增强合作。言语沟通应与目光接触相配合,充分表达亲切友好、关爱、赞赏与鼓励;完全没有目光的接触,会使患儿感到对方冷漠,或对医生缺乏信心。必要的身体接触(身体语言如抚摩患儿的头)是向患者表示关爱、支持和抚慰的重要方式,常能有效地稳定孩子的注意力和情绪,增加其安全感、耐受力以及合作的信心[4]。

2.3诊室环境的设置对患儿的心理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布置候诊患儿的活动空间,室内放置花草,提供轻松的儿童读物,播放优美的乐曲,甚至播放一些动画片,适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焦躁不安,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5]。活动空间还可提供患者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医生可指示紧张、恐惧而抗拒治疗的患儿与治疗顺利者闲聊,通过患儿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治疗行为的建立。关于这一点,国内私立牙医诊所做得很好,值得公立医院口腔科学习借鉴。

2.4暗示可以引导患儿接受治疗儿童接受暗示的能力一般高于成年人,积极暗示可影响儿童的情绪,使其更易配合[6]。医护人员言语态度不慎,可能成为消极暗示,增加患者的焦虑,造成医源性心理问题。对特别疼痛和焦虑的患者可适当应用安慰剂,如口服维生素片等,使患者在暗示下减轻对疼痛的想象和恐惧,将有利于龋病的顺利治疗。

3讨论

通过正确认识患者的心理行为活动,针对其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缩短了医患间的距离,减少了患儿的恐惧感,并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况,与医生达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患儿的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障,而心理辅导是让患者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理辅导手段,医生也能尽其所能,使儿童龋病达到完善地治疗。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

2陈淑.儿童性格与心理特点对正畸矫治的影响及护理.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14(4):691.

3王登峰.临床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

4杨丽珠.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18-121.

篇3

一、改善多动症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方面

(一)帮助家长和老师正确认识多动症儿童,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多动症儿童捣蛋,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认真听讲,不是他们故意要跟老师和家长作对、抗衡,而是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老师和家长的责骂、惩罚,不仅不能有效改善孩子的行为,反而会加重症状和他们的自卑、忧虑、孤僻和反抗的心理。如果我们家长和老师能正确认识他们的行为,理解他们的表现,包容他们的过错,就可以减少对他们的伤害,给予他们更多的希望和鼓励了,帮助他们逐步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了。

(二)帮助多动症儿童客观了解自己的病情,树立改变的决心和信心。帮助多动症儿童了解病情,让他们知道多动症是一种病,没有良好的习惯、不参加体育锻炼都可能是自己病因。只有努力,它是可以矫正的。

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多枚金牌的菲尔普斯在儿童期也是一个严重的多动障碍儿童,而且服用了很长时间的药物。以榜样让多动症儿童树立信心,并激发主动改变的愿望。

(三)帮助多动症儿童重新建立良好的环境,激发主动矫正的动力。(1)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2)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3)营造规范的家庭氛围。

二、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多动症孩子提高矫正的主动性

(一)定期心理辅导,在沟通中把握孩子矫正的方向。有效的心理沟通,能使我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帮助孩子建立主动改变的意愿。在沟通中,老师通过故事、测量、心理记录反馈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深切感受改变自己不良行为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使其对改变充满信心。在遇到困难,出现反复的时候,老师也能站在孩子的身边给予及时的帮助,促使矫正工作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安排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宣泄孩子多余的能量。对儿童而言,静和动是守衡的。多动症孩子,你越限制他动,他越会动,但我们可以让他有目的的做事,疏导他多余的精力。这样既宣泄了他的多余能量,又满足他的荣誉感,还培养了他正确有序、认真做事的习惯。

(三)开发孩子兴趣,在活动中发展孩子稳定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多动症儿童,要改变他们的多动行为,就要帮助他们找到兴趣点,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兴趣上,这样多动的行为自然就减少了。

《三国演义》播出后,同学们手里有了各种三国人物卡。我利用这种契机,让大家在班级里进行《三国演义》人物大串烧。孩子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他们一起研究书中人物,课间还在制作三国人物图表。孩子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三国》人物研究上,读书、查资料成了他生活的重要事件,多动行为就到了有效控制。

(四)结合认知疗法,在活动中提高孩子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的体验和反应,所以认知疗法的运用对转变儿童的多动行为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利用班会时间引导学生表演、对比、讨论,在集体讨论中懂得好动不专心是学不好本领的,是不受人欢迎的,从而激发多动儿童产生主动克服多动行为的强烈愿望,有效增强了他参与矫正的自觉性。

三、科学的行为训练,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一)实施感统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多动儿童的感觉统合方面发展不足,造成他们自控能力、协调能力差。我结合自己心理咨询师的一点经验,针对他的情况,每天指导他参加一些耗费精力、又方便实施的感统训练活动,如跑步、打球、跳绳等,并在活动中逐渐提高要求,强度由低到高。通过训练,提高他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并在不断创造新成绩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设计趣味游戏,在游戏中提高孩子持久的自控力。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能和大家一起开心的地,孩子能为此付出很多努力。我们可利用趣味游戏活动训练孩子的自控力。

游戏前,先具体明确游戏规则,并说明,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就要被取消参加的资格。刚开始游戏的时候,多动儿童必然出现不守纪的现象。这时候,要马上提醒他,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不能参加游戏。经过多次训练,孩子不仅能认真遵守规则,还渐渐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协商,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和礼让。

(三)运动行为疗法,在契约执行中调动孩子矫正的主动性。行为治疗在多动症的治疗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定契约,用代币券进行及时奖惩,是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为更好得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月与孩子制定当月的奖罚措施,由孩子自己根据兴趣和需要选择奖励和惩罚的方法:

篇4

关键词:儿童;龋齿;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由粗糙到精细的变化,儿童患龋率出现不断增高的趋势。全国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岁年龄组可高达66.0%,可见重视幼儿乳牙龋齿的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儿童时期不仅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智力也在不断发展,其心理状态也有其特殊性,表现为自制能力和判决能力差,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反应在临床龋齿诊治过程中会表现出极端不配合的行动,给治疗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和干扰,导致诊疗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综合分析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30例儿童龋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8岁130例龋病患儿,其中男70例,女60例,均来自本科门诊,依据《牙体牙髓病》龋病诊断标准做出诊断。将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进行临床心理观察[2]。

1.2 方法:对照组:按临床操作常规进行儿童龋病诊治;观察组:在按临床操作常规进行诊治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操作时间和配合程度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龋病患儿治疗效率及护理配合情况:见表1。观察组通过心理护理,临床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36,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治疗及护理的总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

表1 两组龋病患儿治疗效率及护理配合情况

组别例数操作时间(min)非常配合(例)一般配合(例)不配合(例)总配合率(%)观察组

对照组65

6515.48±3.71

17.85±7.2648

2914

263

1095.38

73.85

3 讨论

加强心理护理,加强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接触,要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与患儿交谈、玩耍、一起游戏[3]。诚恳、关爱、鼓励,稳定孩子的注意力和情绪,增加其安全感。耐心倾听患儿的陈述,不仅倾听与病情有关的内容,还要倾听其抱怨、担忧、好恶的表达,患儿感到被理解和关注,有助于患儿情绪的安定,通过获得患儿信息,为心理辅导提供线索,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和良好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患儿的心理行为的分类主要有几种类型。安静型:女孩居多,性格内向,懂礼貌,不乱动,听从医护人员安排,安静型患儿也恐惧打针、钻牙以及出血,但他们容易沟通;娇气型:依赖父母,不合理要求多,如疼痛易抵制治疗,父母及医务人员没有办法说服患儿,被迫接受一些无理要求,才能完成治疗;多动型:性格外向,到处走动,不易静下来接受治疗;执拗型:经多次治疗后对治疗反感,害怕,不听医护人员安排。

针对儿童是凭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知识经验缺乏,心理不稳定性,活动易受外界印象支配,自制能力差的心理特点,首先要在接待时热情亲切,加强与患儿的沟通,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就有心理治疗作用。与患儿交谈生活、学习、游戏等,通过心理辅导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其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陪诊人员作心理健康教育,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辅导:安静型患儿比较容易沟通,讲明白在无痛情况下,他们一般配合得很好;娇气型患儿,儿童有喜欢模仿的特点,可用英雄人物故事激励他们,可顺利完成治疗;对多动型患儿耐心劝导和解释,讲明利害关系,生气姿态对此型患儿起作用;执拗型患儿不善表达,不听任何劝导,坚持自己的想法,非常害怕治疗,拒绝与医生接触,对此类患儿应该更有耐心劝导,缩短医患距离,让孩子明白治疗的好处,增强顺从和合作倾向,个别患儿可在家长的配合下,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完成治疗过程。

诊室布置候诊患儿的活动空间,如放置花草,优美的乐曲,提供儿童读物,动画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还可提供患儿间相互交流的机会,紧张的患儿与治疗顺利者沟通,有利于治疗行为的建立,积极暗示可影响儿童的情绪,使其更易配合,也可适当应用维生素片等作为安慰剂,在暗示下减轻对疼痛的恐惧,利于龋病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提示:通过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口腔龋齿的临床诊疗时间明显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患儿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也明显提高。通过加强儿童龋齿治疗的心理护理,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保证了医疗质量,说明该护理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篇5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随着社会的改革与深入,一些负面的社会因素由此产生,并不断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学生正处于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阶段,是情商,智商逐渐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是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起始阶段,在这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事业的成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儿童,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并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应当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积极探索其教育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为目的的普通课程,它是着眼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从格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自编教材,一般每周可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由专任教师执教。教师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以上设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 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可以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主动前来咨询。教师通过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认真分析,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和谐、平衡发展。

2.将心理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近年来,已有中学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教育者在学科教学中,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应减少知识和理论的成分,突出与儿童实际结合的成分,在儿童理解的基础上着眼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使所有的儿童都参与其中,所有的儿童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对小学儿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要分清暂时性的发展性问题和稳定性的心理疾病之间的区别,使儿童理解、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存在不能自我解决的心理困扰时能主动寻求正式帮助。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儿童解除心理障碍,不能回避,更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对这部分儿童歧视、推诿、冷漠。采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处理小学儿童的心理问题时,要注意心理安全的原则、保密的原则,既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又尽可能不留下心理阴影和各种后遗症;各种技术方法要考虑到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意志力等各种心理因素。小学儿童的心理问题除了个别的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外,一般不主张采用医学模式进行矫正。对于超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范围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应采用稳妥的方式通知家长,及时建议儿童到正规的心理矫治机构接受治疗。

教育者可以把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既是儿童心理素质发展的第一环境,儿童的许多人格问题都可以从家庭中找到相关的发生因素,同时家庭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保健功能。加强家校联合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心理问题既可能由教育方式不当引起,也可能与家庭教养方式紧密相关,单纯从学校角度进行教育,难以发挥最好的效果。一方面,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家庭的系统因素;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要让家长认识到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等条件使孩子健康心理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同时,要让家长明白,自身素质的水平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要树立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和观念并付诸行动,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榜样。

5.创造轻松健康的课堂气氛

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夏妮.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方法浅谈[J];《中小学德育》,2011(04).

[2]李志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学周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