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8 17:01: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水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科技投入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国是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之一,人均占有水量仅为2200m3,是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四分之一。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在地区上呈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就同一地区而言,降水量和径流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而且有连续枯水年和连续丰水年的特点。这给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能够自然应用和通过相对简单的工程措施就能应用的水资源总量大打折扣。近几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农业生产日新月异。伴随着这些变化而来的就是水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用水总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紧缺形势日益加剧,河水干涸、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另一方面废弃物和污水总量急剧增加。由此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地面沉降、酸雨的降临。目前,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期,用水总量在一定时期内还要继续增长。根据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水环境。只有良好的水环境,才能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充足优质的水资源。保护好水环境,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水环境的保护工作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级政府的工作,而是全民族、全人类共同的任务。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全民意识,从我做起,人人有责。保护水环境,就是保卫我们的生存环境。
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子孙万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大家都讲究吃绿色食品、喝矿泉水、纯净水、住环境优美。这一方面说明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了相应地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水环境现状的不容乐观。假如我们不重视水环境的保护,到某一天没有了优质的水源,绿色食品、矿泉水、纯净水、环境优美,一切都将是缘木求鱼、痴人说梦。所以说,保护水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保卫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保卫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全民动员,每一个人都要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地做好水环境的保护工作。
2、大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污染物的形态分为固态、液态、气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应该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务实的,而不是只注重一城一地的表面文章。
提到污染物的减量排放,就不能不提到严格执法的问题。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和条例。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一定要端正态度,深刻认识环保法规和条例的重要性。严格执法,决不姑息迁就违规者。不能民不举、官不究,加大巡查寻访工作力度。切实保证国家环保法规和条例的贯彻执行。关闭那些污染严重的小化工、小印染、小冶炼、小水泥、小造纸等小型企业,对于那些不能达标排放的中大型企业要停产整顿,配套健全治污设施,建立污染物排放工作条例。切实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项模式相比,它建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增长模式、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的再资源化。正如有人所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在工业生产上,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清洁生产往往只是单个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在规模和效益上都不能达到改善经济运行现状的要求。而实际上有些废料完全可以成为其他一些相关产业的原料,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在企业层面之上的规模更大的经济实体。实现了废弃物在更大范围内的流转利用。在农业生产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严禁剧毒药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严禁焚烧农作物的秸秆。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直接还田、制备秸秆肥料、作为家畜的饲料过腹还田、生产食用菌、工艺编织、秸秆气化等等。在广大的农村,发展沼气池的建设。推行畜禽养殖沼气厕所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沼气池生产的沼气可供人们烧水、做饭、取暖、照明。这样既节约了煤、电、液化气等能源,又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人畜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大量的致病菌被杀死,苍蝇蚊虫的孳生源大大减少。生产沼气的副产品沼渣和沼液还可以作为肥料种粮、种菜生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当然,循环经济的发展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清洁生产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最其码它能在现有的经济运行模式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延缓水环境恶化的进程,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
3、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资源水体的污染,更好地维持水体的生态环境
保护水环境,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资源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节约用钢,钢厂可以少炼钢;节约用水,可以少取用江河中的水和少开采地下水;节约粮食,不浪费一粒粮,我们需用粮食的总量就将随之减少;节约用电,电厂就可以少发电;这些都是我们所需要的。节约资源就可以少消耗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更好地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护好水环境。
4、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每一步,都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向前迈进的。 科技水平的提高对水环境的保护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减少次品、废品在制成品中所占比率,为生产者降低原材料、能源等项消耗,提高生产者的综合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它对使用者的节能降耗也能产生或大或小的作用。
科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为治理污染的水环境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使被污染的水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更好的恢复;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将更多的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科技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对经济运行现状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在历史上,蒸汽机的应用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的进程,而且还带动了整个世界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近年来,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正在逐步得到开发利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这几种新能源的应用技术也将日臻成熟,完全有可能给整个世界带来一场能源革命,彻底改变现有的煤、石油、液化气、植物根茎等能源应用而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现状。
5、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人只能遵循客观规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然。为了更好的保护水环境,以早日实现祖国繁荣富强、兴旺发达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因为,只有有了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事物的发展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吸取我们自己及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的历史教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发展我们自己,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才能不再走。有了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就能首先根据本地区、本流域的实际情况,看本地区或本流域有多少可用水资源,通过采取工程措施能增加多少可用水量。既考虑经济效益,又考虑社会效应,做好流域或地区发展规划。量入为出、优化配置、合理安排水资源的用量。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发展。
地球表面的2/3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0.014%。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而这一汤匙水又遭到严重污染。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食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主要为非洲和中东地区,印度、秘鲁、英国、波兰及中国部分地区亦会受到影响。在全国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已超过1600万立方米。缺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1200亿元以上,且呈增长之势。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有水1000立方米为起码的要求线,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17亿,以16.5亿人计算,届时我国人均水量1700立方米。 预计到2000年,我国年缺水量将猛增到180多亿立方米。如果我们把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10%,每年可节水400多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从1980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30%左右,有的城市已达到70%。但我国城市水的重复利用率还是较发达国家低许多,一些重要产品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七百条大中河流近十万公里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这使前述缺水状况雪上加霜。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12%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五类标准,江水中含有毒物质超过了20余种,为此广州市被迫花巨资改向几十公里以外的西江和东江去取水。进入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每年平均约达142亿立方米,占全国年均排污总量的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
目前,我国以水库作为供水水源的能力为每年5400亿吨,虽然多数供水水源的水质良好,但已有1/3的水库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和空气一样,是人和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人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科学家早已证实,早期的原始生命缘于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水是生命之源。在自然界中,大海、江河、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水,构成了一个水的世界,科学家称它们为水圈。
水圈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地球表面的2/3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0.014%。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而这一汤匙水又遭到严重污染。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食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主要为非洲和中东地区,印度、秘鲁、英国、波兰及中国部分地区亦会受到影响。在全国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已超过1600万立方米。缺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1200亿元以上,且呈增长之势。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有水1000立方米为起码的要求线,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17亿,以16.5亿人计算,届时我国人均水量1700立方米。 预计到2000年,我国年缺水量将猛增到180多亿立方米。如果我们把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10%,每年可节水400多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从1980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30%左右,有的城市已达到70%。但我国城市水的重复利用率还是较发达国家低许多,一些重要产品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七百条大中河流近十万公里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这使前述缺水状况雪上加霜。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12%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五类标准,江水中含有毒物质超过了20余种,为此广州市被迫花巨资改向几十公里以外的西江和东江去取水。进入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每年平均约达142亿立方米,占全国年均排污总量的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
关键词: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性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和管理好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夏海原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地带,气候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恶劣,常年干旱少雨,风沙频繁,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各种灾害频繁,尤以旱灾为最。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层次低,生产力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生活长期处在相对贫困的状况,素有“贫瘠甲天下”之说。
一是水资源短缺是地处宁夏中南部山区海原县过去、现在、以至将来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南华山孕育着具有强大蓄水和保水功能的森林和草原,对保证和调节整个宁夏中南部地区水分平衡和水资源供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区内有大小泉眼50余处,解决周边人畜用水总量的90%以上,南华山已成为海原百姓的“母亲山”,其中的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海原县城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工程,保存完好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就像西北干旱区的一颗“绿色明珠”,发挥了明显的生态绿岛效应。加强对南华山的保护建设,将有利于它发挥更大的生态价值与社会效益。
二是从区位上看,南华山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北端,与六盘山相距约300km,北靠我国半荒漠区,距腾格里沙漠只有百余公里。在宁夏地区,它与六盘山、罗山和贺兰山4个同为南北走向的山体依次由北向南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屏障链,能有效阻挡来自于西北蒙古高原风沙对宁夏中南部、陕西西部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侵袭,南华山作为连接四者之间的重要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作用和地位。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及生态效益的发挥,将会构筑起我国东西部生态防线的重要屏障之一。
三是植被类型丰富,保护区具有阔叶林、灌丛、疏林草原、草原、草甸和人工植被6个植被型、29个群系和34个群丛,植被类型的丰富性占据宁夏自然保护区的前列。不仅具有以白桦、辽东栎等为建群的多种乔木群落和由黄瑞香、蒙古扁桃、灰荀子、虎榛子、绣线菊、华北丁香、山杏、银露梅、沙棘等组成的各类灌丛,而且还有由针茅、中生杂类草、羊茅、茭蒿等为建群种的各类草原及草甸,共同组成了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复杂和稳定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尤其是保护区的草原类型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垂直方向上的替代性是其它同类保护区所不具备的。此外,在保护区发现的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群落,不仅使其分布范围南移300km,而且该群落成片集中分布的特点大大不同于在其它分布区零星分布的特征,在保护区内成为阳坡灌丛的主要建群种之一。充分说明了南华山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
刘瑞敏
(河北省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省承德市 068450)
摘要:天然林资源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的难再生性,资源一旦被破坏,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恢复的,即使恢复需要花费的经济代价和时间代价也是巨大的。本文则主要对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意义和相关措施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资源;天然林;保护措施
为了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以及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 1998 年开始在全国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保护包括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合理的使用天然林资源,让它在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进行阐述:
一、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对天然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首先就是对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天然林的数量、质量以及分布方面。对天然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对水土流失的现象进行很好的控制,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我国天然林资源分布的地带大部分都在大江大河源头和重要山脉核心地带等重点地区,所以,对天然林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保护这些地带的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有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荒漠化、温室效应等现象都和天然林资源的丰富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有利于促进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一直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天然林的保护上实现可持续经营,对于现在我们社会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减少对天然林的开采量,从而给天然林资源以休养生息的时间和机会[2]。
二、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相关措施
2.1 法律措施
想要真正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健全,实现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法律途径,从而在现实意义上实现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目标,促进天然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各种资源的短缺等现象,都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威胁,要想真正达到维护生态的效果,依法治林是保护天然林资源的根本道路,也是必须要实行的道路,应该把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归纳到我国现在已有的相关法律体系当中,让人们意识到浪费和破坏天然林资源的严重后果,从而实现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目的。从国家层面来看,应尽快出台《天然林保护条例》,明确保护方针,确定保护原则,根据林木权属,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切实落实保护措施和主体。从地方层面来看,应切实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林业保护为抓手,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3]。
2.2 让全民参与到保护天然林的行列当中
在我国,因为自然资源灾害造成的破坏事例已经有很多了,比如1998年的长江等地区的洪水,这就是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利用,乱砍乱伐,造成了大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随着我们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等,都在警告着我们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的紧迫性。但是,真正实现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不是政府的任务,也不是某个个人或公司的任务,而是全民的任务,只有让全民达成共识,都参与到保护自然资源的行列当中,才能真正的实现天然林资源的保护。首先,就是政府部门对于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相关内容要进行大力的宣传,包括天然林资源的作用以及天然林资源遭到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加大宣传让公众知道目前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真实现状和我们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让公众意识到,只靠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相关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完成这么巨大的任务的,让公众意识到全民参与的重要性。其次,就是从事该保护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扩大保护天然林资源带头人的队伍,主要是对于保护天然林资源志愿者队伍的扩充。最后,就是上文提到的,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3 要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专节论述,重点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过程当中,重要的是要实现主体之间的一种平等的补偿。随着补偿机制的不断深入,可以进而建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还可以寻求一些更合适的其他的补偿机制。建立合适的、完善的补偿机制,能够更大程度上调动对保护天然林资源有热情的经营者,能够更加的提高他们造林、育林的积极性,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能够减少天然林资源的破坏量[4]。
总结:
总而言之,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个问题,从而展开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天然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一定要采取包括法律措施、全民参与、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实现对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姚茹峰,李坤.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2).
[2]韩克建.浅谈林业站在保护天然林资源中的工作方法[J].科技探索,2013(7).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环境监测站内蒙古包头014100
摘要: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人类自身和社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式,影响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重点探讨了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0 引言
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也给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尤其是随着现代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环境污染日益恶劣,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样的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而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的实现。其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协调发展的,这是因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基础的,而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必要条件的,二者紧密联系,互为依托。只有保护好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此外,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环境与资源一旦衰退,将不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 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1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科技进步创造了空前富足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雾霾笼罩、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相当严重,这都是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造成的,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变得非常的重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长期的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 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所能够提供的资金和技术, 而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搞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2.2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了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类在以环境为代价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20 世纪以来,尤其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三废”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能源枯竭、温室效应等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多,更是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类才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悲观状况。因此,要想谋求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环境问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2.3 有助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环境保护的实质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首先能够使环境和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最终达到保护生产力的目的;其次,环境保护能够防止生态破坏,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充分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的效益,维护生态平衡。与此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开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能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加强环境保护袁实现可持续发展
3.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保相关的制度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改善环境质量出发,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此外,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 必须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全面落实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和各项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措施,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社会。
3.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和环境被人为割裂的弊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循环经济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的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目前我国要想实现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应注重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的开发和建立,采用清洁、无害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还可以开发建立一批新型工业生态园区,大大降低生产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将污染物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还要加强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推行绿色GDP,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现状,走经济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道路。
4 结语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减少浪费,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兰.浅谈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