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范文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28 16:14: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风险识别应对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

篇1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应对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它的任何一次具有风险性的变化,都可能给经济和民生带来重创,因此,房地产项目风险的识别与应对措施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及我国经济市场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对于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浅显的认识。

一、房地产项目风险及主要构成要素

房地产项目风险,是指投资商因对未来某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决策以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该项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实际收益与期望收益产生负偏差的程度及其发生概率,即投资商在房地产项目投资过程中,遭受各种损失的范围或幅度及其可能性,包括投资商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房地产项目风险因素、房地产项目风险事件和建设项目风险损失三个方面:

(1)房地产项目风险因素

房地产项目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或增加房地产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机会和影响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是事件发生的潜在条件,可将其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两类。

(2)房地产项目风险事件

房地产项目风险事件是指直接导致房地产项目损失发生的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偶然事件,它使得风险的可能变成了现实并导致损失的后果。

(3)房地产项目风险损失

房地产项目风险损失是指由于房地产项目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导致投资商投入资本的减少,或者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出现负偏差值,主要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

二、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对房地产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加以认识和辨别,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类分析,以揭示风险本质的过程,它是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是大系统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它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重要对象,各领域的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其后果作出分析与估计,主要包括专家个人判断法、智暴法和德尔菲法等10余种方法,其中智暴法与德尔菲法是用途较广、具有代表性的两种。

(2)故障数分析法(FTA)

故障树分析法是由瓦特森提出来的,该方法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故障分解成小故障,或对各种引起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实际上是借用可靠性工程中的失效树形式对引起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层次的识别。这种方法常用于直接经验较少的风险辨别,比较全面地分析所有故障发生原因。

(3)幕景分析法

幕景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分析引起风险的关键及影响程度的方法,一个幕景就是对项目未来某种状态的描述,它采用图表或曲线等形式来描述当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发生某种变化时,整个项目情况的变化及其后果。此方法可向决策人员提供最好的、最可能的或最坏的投资前景,并且详细描绘出不同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事件和风险。

(4)筛选一监测一诊断技术

筛选一监测一诊断技术是由高德曼提出的比较实用的一种风险识别方法。筛选是依据某种程序将潜在危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选择的风险识别过程;监测是对某种险情及其后果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显示过程;而诊断则是根据症状或其后果与可能的起因等关系进行评价和判断,找出可疑的起因进行仔细检查。

三、房地产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在完成项目风险识别之后,应针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项目风险的负作用。风险应对措施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利用等几种方法。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根据风险预测评价,经过权衡利弊得失,采取放弃、中止开发活动,或改变开发活动方案,以避开风险源,达到消除风险隐患的措施。风险回避是处理风险最强有力的手段,有效的回避措施可以完全解除某种风险。

(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采取的降低风险损失发生概率,缩小风险损失程度的措施。由于风险控制措施成本低、效益好,不会产生不良后遗症,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风险,应优先采用风险控制措施。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不能承担或不愿承担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承担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通过合同、保证、期货和保险四种途径,达到风险转移的效果。

(4)风险分散与风险利用

风险分散是通过房地产开发主体和客体的分散,增加风险的承受单位数,达到减少风险的目的;风险利用是指开发商利用人们惧怕风险、追求安全的心理,通过参与确实存在风险的开发活动,依靠自身扎实的风险管理工作,兴利抑弊,谋求自身最大收益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刚.论房地产开发风险[J],经营管理者.2009( 23).

[2] 孔德军,刘冬松.建设项目中的风险识别方法[J],基建优化.2002( 4).

[3] 唐秀丽,杨子君,赵世强.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识别研究[J],建筑经济.2007( 7) .

篇2

关键词:国际工程 承包商 风险分析 应对措施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囊括了项目筛选、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资金分配、合同管理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有固定的工作流程,也有其潜在的风险因素。笔者现就国际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承包商需要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展开深度分析,同时进一步明确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要求,尽力规避各种风险因素,以期在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1 项目的筛选

项目实施阶段第一项任务是项目的筛选。未来项目的建设效果以及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如何起步。这一阶段的风险因素一方面要考虑项目所在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要明确资金供给以及业主的资信情况。

1.1 项目所在国情况 要深入分析项目所在国的基本国情,比如该国政局是否稳定;与邻国的关系如何;对中国采取何种态度;金融、货币是否良好运作;该国的外汇管理政策是否利于跨国投资;重点调研该国的工业发展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了解其工程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条文、对境外投资的限制因素和优惠政策。另外,要掌握项目在建地的和民俗风情,以免激化群族矛盾。

1.2 项目的资金来源及业主的资信情况 非洲地区一些资金供给不足的国家,项目建设所需的大部分资金基本依赖于欧盟、联合国开发署、世行等机构的供给,即使是自由资金,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也往往会出现资金不到位,支付不及时的现象,承包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后,会造成进退两难的不利局面。

2 项目投标报价

筛选项目后就要进行投标报价分析。对于跨国工程而言,由于对项目所在国的投资政策、法律体系、各种限制因素和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因此在投标报价阶段常出现报价不准的失误,使得跨国工程建设遭受了重重损失。具体来讲,投标报价阶段承包商需重点预控以下几个风险点:

2.1 现场考察 现场考察是全面了解工程实况的第一步,也是投标报价的基础工作。工程实施阶段的经营策略、采购方案和施工组织计划的敲定都要根据实地考察结果而定。有时业主所提供的招标资料也会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实地考察去查漏补缺。现场考察须重点关注的项目包括气象、地理、水文状况;通讯情况;道路交通;水电供应;原材料供应和设备租赁情况;周边的生活、医疗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另外要看现场条件是否允许建设预制厂、生活营地等临时建筑。

2.2 市场调查 市场行情的变化和物价涨跌可能为跨国工程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承建项目前,需考虑当地的物价波动情况及其未来涨跌趋势,关注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及雇工的成本支出,并将前期办理银行贷款、保函、保险等手续的费用纳入成本核算体系。另外,须了解当地对伐木、道路穿越和污水排放等有无具体要求,确保市场调查客观、全面。

2.3 标书 透彻理解标书内容是投标报价的首要任务。应明确报价范围、责任归属、价款支付条件及税务、保险、保函等相关流程的工作任务,筛查不可抗力因素方面的规定及补救措施,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以及材料和人机配备等有无特殊要求。就标书中模棱两可或错误的条款及时与业主沟通,否则可能出现废标。编制标书时需全面预控技术标和商务标中存在的主观风险:

技术标是业主对标书评判的基础。承包经营中,由于管理、技术经验等方面的限制,有的承包商无法全面把握跨国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建设要求,有时也错会了业主的意图。为此,承包商应该在项目招投标环节针对合同条款中的技术要求,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员进行全面分析,或者将标书审核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咨询公司,以全面筛查技术漏项,控制偏差。另外,要对实际工程量进行综合评估,以免因工程量增减引起工程变更。

商务标不仅关系到标书的竞争力,而且与承包工程预期的经济目标密切相关。投标报价高于或低于实际成本、商务漏项以及商务报价与工程实际不符是招投标环节客观存在的现象。为了最大限度规避承保风险,承包商应组织各专业人员对跨国工程的合同款项、技术标准、工程量、工程造价等方面展开深度分析,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行情展开全面调研,以期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商务标。

3 项目合同管理与变更索赔

发展国际工程需要一定的人才储备。因为涉及境外投资,要求项目建设人员有外语基础,精通国际建筑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且从事过工程管理、熟悉FIDIC条款,但显然以我国目前的人才类型来看,能够胜任国际建筑管理岗位的人才屈指可数。因此,要发展跨国工程,承包商所面临的投资风险(包括合同谈判、变更索赔等等)远甚于国内建筑业。这些风险因素往往是主观方面的。

3.1 合同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建设工程需要通过公开招投标,通过竞争择优选择施工企业。招标完成后,业主方和施工方要将建设工程合同提交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业主在合同条款上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欠缺工程管理经验,有的业主不能全面理解合同条款的现实意义,对合同条款和相关规定不予重视,也不懂什么叫做默示合同义务,以致提出的合同条件局限、片面。

3.2 变更索赔 变更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并针对具体项目在合同策划中制定适当的索赔方法,及时发现索赔机会、对口头变更指令要及时、力争单项索赔,避免一揽子索赔,力争友好解决、防止对立情绪等引发的索赔风险。

4 项目资金方面

充足的资金供给是国际工程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资金运作方面的主要主观风险主要有:

4.1 资金状况 跨国工程通常需要强大的资金供给,如果出现募集资金不能如期到位、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不力、项目不能按计划开工或完工、项目投产后疫病防控体系不完善、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市场拓展不理想等情况,可能影响募投资项目的实施效果。

4.2 项目资金运作 资金的运作情况与最终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国际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充足的资金供给。在投标报价阶段,资金来源是承包商必须考虑的问题。对贷款运作项目,尤其是那些带资项目,须兼顾贷款因素。一般来讲,由于跨国工程所在国的货币政策和资金汇率的变动,工程在资金运作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风险,承包前应全面分析资金风险因素,提前制定措施规避风险。

5 项目管理能力与经验

5.1 项目管理理念 承包商由于长期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工程管理理念明显滞后于国际建筑理念,有时为赶超进度采取“人海战术”,客观上忽略了成本管理,不能正确处理工效与成本的关系,有的重视具体工作而忘了工序流程。有的承包商不适应业主项目管理程序,不重视项目管理公司的监督管理职能,以致工程与设计要求不符导致返工。有的承包商过于关注施工进度,忽略了变更索赔的因素,以致引起事后争端,甚至一些变更索赔项目得不到业主认可。国际工程应推行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的把控。如不同条件下精细严格的合同管理,资金风险与结算盈余机率并存的财务管理,型号与标准不一的设备物资和施工技术管理,文化背景和行为方式相异的劳务管理等,都可能成为承包商在国际建筑市场中的形象定位。

5.2 施工与分包管理 施工管理具体体现在施工组织计划管理、造价控制、现场安全管理以及人机、材料的分配等诸多方面。其中造价控制是跨国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但现实情况是,有的施工单位为赶超工期而忽略了造价控制,材料领用和人机调配无固定规律,成本浪费现象相当严重。有的施工单位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走形式”,只将文件和理论口头宣传,无实质工作内容,致使工程在建期间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等事故屡有发生。另外,承包商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不到位也是影响国际工程建设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一方面,承包商对当地分包市场行情的掌握程度,影响着项目分包成本;另一方面,对分包商现场管理,尤其是采用单价日费率时的工效管理尤为重要。

6 结论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跨国经营的综合性商业活功,必然受到多个外部客观因素的制约。对于由于自身局限因素而引起的潜在风险,承包商减轻风险损失的重要工作是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工程管理、严密施工组织、严格规章制度和抓住时机进行合理应对。项目的特点决定了执行过程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存在的必然性,只要能认真分析自身因素的潜在风险,并积极应对防范,定能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顾孟迪,雷鹏.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陈伟珂,黄艳敏.工程风险与工程保险[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杨俊杰.国际工程管理实物[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篇3

本文试从企业风险库的建立及运行方面着手,探讨其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同时从内部审计部门的角度出发,提出若干建议和办法,以期能为企业风险库的建设与运行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内审部门;企业风险库

随着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库也逐步走进了管理层的视野。企业风险库收集、归类、跟踪已识别的各类风险信息,能够帮助管理层特别是内审部门了解、掌握企业的风险现状及变化趋势,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时,实践当中由企业内审部门承担风险管理工作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为此,如何建设及运行企业风险库就成为摆在内审部门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一、基本原则

企业风险库的建设及运行工作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先易后难、逐步扩展原则。企业风险库建设涉及到企业管理和运营方面,内容包括内控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安全风险、法律(环保等)风险等,其建设与完善绝非能一日而就。作为企业内审部门,可采用电子表格形式,先将比较熟悉的内控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等类风险纳入风险库进行监管,待条件成熟后再将其它风险逐一纳入企业风险库进行跟踪管理。

2.形式规范原则。企业风险库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承载着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工作;同时它也是一项重要资源,企业管理层从中获取有用的管理信息和风险提示。因此,风险库的形式必须规范,既能承载企业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和信息,又能让相关部门在日常业务中借鉴。

3.定期维护原则。在风险库建立后,运维工作成为关键。没有日常运维的风险库,即使建立时风险数据比较全面,也将逐步脱离企业实际情况,失去其价值。维护周期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但不能少于每月一次。

4.信息化辅助管理原则。随着企业风险管理工作逐步完善,风险库数据量快速增大,日常维护工作耗费大量人力,运行成本变得高昂;风险库应用在企业内逐步推广,维护及使用部门增多,电子表格的协作受到考验。因此,风险库载体由电子表格向专业软件演化将是一个发展趋势。内审部门在风险库设计及日常运行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

二、风险库建设

必要的人员配置和项目预算是风险库建设和运行的前置条件,决定了风险库建设和日后运行状态的优劣。内审部门应充分意识到风险库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成立项目组安排专门人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制订风险库建设的步骤、方法等计划;报批项目组人员配置、工作职责、项目预算等;拟订风险的搜集、分类、分级、录入、运维办法等。风险数据库建设人员应包括内部审计、内控、法务、财务、企管等人员;后期维护人员应不少于一人,可视企业规模设为兼职,但必须有确定的人员和工作责职。风险库在内容方面和结构要素方面应包含下面内容:

1.内容方面,风险库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分类:战略风险、内控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安全风险、法律(环保等)风险等,细分之下还包括生产风险、政策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的纳入应遵循先易后难、逐步扩展原则。

2.要素方面,风险库应有风险名称、风险描述、分类、等级、控制流程、风险主控部门等要素,内审部门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适当增补部分项目,以达到对风险进行充分管控的目标。风险名称应简单易懂,如“上海办事处售后存货损失风险”。风险描述内容应具体明确。风险分类原则上按内容区别,如内控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风险等级评定时,要考虑具体风险的年发生频次及每次发生的损失金额。控制流程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流程填写。风险主控部门同时也是风险应对的主要责任部门。风险应对措施不仅包括风险主控部门报送的应对措施,还应包括内审部门对应对措施落实的检查情况。风险状态以风险管理的各个阶段确认,如识别、评估、应对、跟踪、结案等。

三、风险库运行

风险库运行的基本理念是,以数据库作为支撑,通过识别、评估、应对、监控企业风险,对企业管理提供建议,使管理层能够较快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决策。同时,跟踪风险的发展状态,实现企业动态风险管理。风险库的运行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风险,甄选入库。风险的识别可依据相关的资料和以前的审计发现,使用清单法、调查法、流程图法和事件树等方法来进行。通过上述方法并广泛走访调查,能够相对全面的识别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在经过风险识别后,可得出企业运营中的常见风险,进而根据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甄选,优先将具有管理效益的风险纳入企业风险库。在确定风险等级时,应考虑年发生频次和每次可能损失金额。当风险项目需要采用总分类管理时,可以采用电子表格的分组功能实现。

2.评估风险,组织应对。内审部门应对已纳入风险库的风险项目进行分析,明确风险主控部门和控制流程,并督促风险主控部门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具体措施。在应对策略方面,可供选择的有风险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转移和风险授受等。制订具体应对措施时,风险主控部门应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和可能发生的损失。内审部门应对制订的应对措施进行审核和评估,以确认是否能够达到企业决策的风险管控目标。

3.监控风险,跟踪落实。内审部门应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持续对风险情况进行监控和跟踪。主要途径有风险主控部门定期汇报、日常走访了解、专项审计报告确认等。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已识别风险变化情况、风险应对措施实际落地情况和应对风险效果、残余风险和衍生风险情况;针对风险应对措施实际效果考虑是否追加或减少措施。

4.信息共享,全面管理。内审部门定期整理风险库数据,形成报表传达各风险主控部门,内容包括对各个风险的评估、决策、应对措施和处置结果。风险库日常对风险主控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开放各自业务范围内的风险信息权限,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促进风险管理规范花、制度化,达到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企业风险库的建设及应用以防范和解决企业风险为主线,通过系统评估和记录企业内控漏洞和风险状况,评判应对措施,有利于加强企业内控工作和增强管理层的风险意识。风险库对于企业建立完善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实现风险“可控、能控、在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美国COSO[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

[2]胡杰武.企业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94.

篇4

风险识别只是由设计单位在设计勘察过程中根据以往工程经验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专家个人判断,风险分析则由设计单位根据LEC法评分准则进行评分,计算单个风险的风险值从而得到整个项目的风险值大小。虽然有设计会审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核,但还是无法避免风险识别和评估过于主观和片面的缺点,经常会造成风险因素识别不全,风险值定义不准确等问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较差。

通信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流程

通信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流程与监理工作实施流程密切相关,按照建设工程生命期阶段划分,监理工作主要分为启动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保修阶段等几个阶段。虻监理公司将通信工程监理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按阶段进行了划分和明确,制定了通信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流程。(一)项目启动阶段编制监理规划,安排具备资质的安全监理人员。(二)设计会审监理安全监督工作1)审查工程概预算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列出安全生产费用;2)审查工程设计是否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防止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3)审查工程设计是否注明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4)在《设计文件监理审核意见表》上填写监理审核意见。(三)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督工作1)审查施工单位(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资质情况。2)审查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是否合理配合安全管理人员。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4)工程开工前向施工单位签发“安全监理通知书”。5)审查施工单位安全技术交底情况。(四)施工阶段安全监督工作1)检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是否具备特种作业证。2)监督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及时制止各种违章作业。3)加强施工作业现场的检查,发现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4)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自检工作,并抽查施工单位的自检情况。5)抽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6)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7)定期召开项目部安全会议。(五)验收阶段安全监督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工程项目安全监理文档的出版、移交和归档等工作。

篇5

【关键词】总承包模式;风险管理;风险备忘;应对措施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大中型工程项目迫切需求加强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规划和风险监控等各个过程。根据风险可能给项目目标带来积极或消极影响,风险可分为积极风险和消极风险,本文所说的风险是指消极风险。对于项目风险管理,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海外工程的总承包项目。在工程实施阶段适用于定性风险分析。定性风险分析是评估已识别风险的影响和可能性的过程。这一过程用来确定风险对项目目标可能的影响,对风险进行排序。它在明确特定风险和指导风险应对方面十分重要。 定性风险分析的目的是利用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发生对项目目标的相应影响,以及其他因素,例如项目费用、进度、范围和质量等制约条件的承受度,对已识别风险的优先级别进行评价。

1、风险管理计划

在项目开始前,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就应制订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实行目标管理,进行有效的指挥和协调。项目风险管理实质上是整个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任务,没有全体人员的参与,是无法实现目标的,因此,实行风险目标管理要求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又要求自下而上层层保证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2、风险识别

本文推荐“检查核对表法”按以下分类进行风险识别。

(1)费用风险,包括成本超支、投资追加、收入减少、收款不到位、超付工程款等。

(2)工期风险,即造成局部的或整个工程的工期延长,不能及时投入使用。

(3)质量风险,包括材料、工艺、工程不能通过验收、工程试生产不合格等。

(4)安全风险,还包括环境风险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5)考核风险,是指根据总承包合同条款约定下达产达标考核不能按要求通过的风险。

(6)信誉风险,即造成对企业形象、职业责任、企业信誉的损害。本文之所以把信誉风险作为项目管理目标风险之一,是因为建筑企业的业绩和信誉是由每个项目成功建设构成的,也应是项目团队追求的项目管理目标。

按本公司风险清单或以往的项目经验积累,在新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中编制“初始风险清单”。初始风险清单可参考“风险备忘录”风险因素的内容。

3、风险评估分析

安全风险及环境风险评估分析依据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用已有数据(主要是类似项目有关风险的历史资料)和相关专业方法分析安全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分析各类风险的损失量,包括不可抗力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据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确定各种风险的风险量和风险等级。

其它风险评估按经验参考以下某项目的定性分析方法。

4、风险应对措施

拟定的风险应对措施必须与风险的重要性相匹配,能经济有效地、及时地应对挑战,在当前项目背景下现实可行,能获得全体相关方的同意,并由一名责任人具体负责。经常需要从几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项最佳的风险应对措施。

选择最佳风险应对措施对风险予以处理,以保证以较低的成本投入,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损失,获得较高安全保障,可按以下原则选择风险应对措施。

(1)风险可以回避而又不损害根本利益,采取风险回避;

(2)风险不能回避,则采取措施,如措施费用大于风险自身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自留;

(3)如措施费用较小,采取预防或减轻;

(4)如有些风险不能预防或减轻,采取转移。转移风险包括工程保险和工程分包。

5、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

“检查核对表法”结合“头脑风暴法”,对于初始风险清单不包含的项目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补充增加。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风险备忘录的定期项目评估方法,一般工程中分四次进行,具体是项目实施计划阶段;合同签订后正式开工前;项目进展一半后;试车前。各部门对各风险因素可分解到设计、采购、施工、开车各个环节。

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等部门按照“风险备忘录”的格式和要求报送至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根据各部门报送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完成综合风险备忘录报送总承包项目部。

在编制风险备忘录时,可随时添加风险列表中未列的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估及采取应对措施。综合风险备忘录应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对初始风险清单进行优先级排序。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将风险的应对措施融入到项目管理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标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ANSI/PMI 99-001-2008(第4版)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