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资金风险管理具体措施范文

资金风险管理具体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8 16:14: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资金风险管理具体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资金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篇1

有范围广、流量大、环节多的特点,文章对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探讨规范电网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建设。

关键词:电企资金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8文献标识码: A

1、电企业资金安全风险

1.1电费收缴的风险。电力供应覆盖面广层级分散环节较多,电费收缴也涉及千家万户。

1.2资金筹集的风险。 资金筹集的风险表现为企业不遵守资本市场运作和资金筹集的客观规律,缺乏科学合理的筹资决策和实施机制。

1.3生产经营的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一个包括生产、销售紧密联系的循环系统,必然会有一系列资金收支活动与之相适合。

1.4企业投资的风险。 投资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电网基建投资规模仍持续增长。

2、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2.1稳健管理原则。稳健是资金管理的首要要求,电网企业资金管理应首先遵循安全稳健的原则,确保资金安全保值。作为南方电网企业属下各个子公司、分公司,应严格遵守 南方电网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方案 南方电网企业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以及 资金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等统一的制度规范,规范资金收支业务操作,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资金流动性与效益型的平衡最优。

2.2集中管理原则。 集中管理原则主要体现企业资金管理的集权思想,确保企业可以迅速有效控制全部资金,并使资金的保存与运用达到最优化状态。集中管理原则是适应电网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原则,其原因:一是电网企业资产规模大 资金运作要求高,迫切需要统一管理 统一调度。二是尽管资金分散管理能使下属单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所造成的资金沉淀与周期性闲置不利于企业资金使用总体效益的提高。因此,省级电网企业应采取资金集中管控原则管理,实现资金管理的集中收缴、集中支付、集中融资、集中调度以及统一运作,有机协调母公司与分公司、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提高资金规模效益,增强资金管理的安全性。

2.3标准管理原则。统一的制度体系 规范的业务流程 明确的岗位职责以及有效的控制机制是保证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的重要前提。电网企业的资金管理应该走标准化管理的路线,具体包括规范的基础环境设置 执行统一的资金管理标准体系 建立标准化的资金管理运作机制以及资金安全信息化建设等。

2.4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和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应重点考虑的基本问题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企业内部各种制度存在的原因就是为了节省成本 提高效益,电网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设计同样也应考虑成本和效益的问题 从企业成本范畴来看,企业资金安全的成本主要包括资金管理成本 资金安全制度设计成本和执行成本以及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等,而效益主要是资金管理获取的经济效益以及资金风险水平降低而减少的损失等。

3完善电网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实施全方位资金安全风险管理 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的来源是复杂多样的,这就决定了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必须是全方位的 从企业面临的资金安全风险来源来看,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种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失控 因此,企业既要研究外部环境变化规律,又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通过调整和健全管理机制来适应防范和化解资金安全风险 首先,要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外部环境主要是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外部条件,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增加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使企业的财务目标难以实现。电网企业应认真分析研究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主动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适时调整资金安全管理政策和资金安全管理方法,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安全风险 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内部资金安全风险防范系统。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资金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因此,电网企业一方面要设置高效的理财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企业资金风险防范与控制系统,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减少因资金风险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风险的可能性 最后,要健全完善资金风险内部控制系统 资金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系统是为完善资金安全防控制机制而不断调整完善的系统 电网企业要根据企业资金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科学合理地实施资金风险内部控制系统,使之成为降低企业资金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

3.2建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资金管理模式隶属于企业的管理体制,而健全完善的企业预算制度实际上也是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

3.3加强资金安全自我控制措施 资金安全风险自我防控,特别是对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的安全管控,是电网企业资金管理的首要工作 首先,要强化现金开支范围管理。为防范现金安全管理风险,电网企业要合理确定库存现金额度,各分公司、子公司财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现金开支范围,对于超过范围或限额的业务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3.4加强资金支付安全控制措施 资金支付是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强化资金支付计划管理。电网企业各分公司、子公司应严格执行资金计划预算管理制度,积极贯彻 以业务计划为基础,现金流管理为核心 的预算理念,强化资金支付的合理、真实与安全。其次,要严格资金支付审核 审批流程 电网企业资金支付安全与规范的业务流程和严格的审核、审批权限是密不可分的,各分公司、子公司应制订严格的资金支付业务流程,加强资金支付申请 审批 复核等各环节安全管控,严格执行 三重一大 决策程序 最后,要加强资金支付稽核工作 资金支付稽核是电网企业会计人员依照有关的法规 制度 规定对企业内部所进行的资金支付环节进行专业审核 复查和监督,是企业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资金安全管理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有机结合。实施资金支付稽核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核算工作的纰漏,提升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及时发现资金支付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防范企业资金支付风险 。

3.5加强投资安全管理措施 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各电网企业的基建投资建设增幅在逐年扩大,投资资金管理直接影响电网企业的未来长远发展,为提高投资资金效益,应对投资资金从项目立项至资金回收做好全过程管理 首先,要做好项目投资的立项决策 电网企业各分公司 子公司应将投资集中于电网主业建设,并从项目技术和财务可行性 融资方案 还款来源等角度进行项目风险评价,确保投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保证项目投资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其次,要加强投资资金实时监控。电网企业应对投资资金相关账户实施监控,强化对贷款发放账户和还款准备金账户的管理,确保电网投资资金提款与支付,保证与贷款同比例的资本金足额到位,确保项目实际进度与已投资额相匹配。最后,要加强电网项目资金收益率考核。电网企业各分公司、子公司应建立投资考核机制,重点分析审查建设项目预期收益、现金流量 、财务风险以及投资收益等经济效益指标,减小公司系统低收益甚至无效投资,提高投资资金的效益。

参 考 文 献

[1]贺俊娥,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管理初探[J] 云南电业 2011 (9)

篇2

【关键词】内控 风险管控 施工企业

一、引言

施工企业主体业务是工程施工,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业务发生频繁、管理链条长等特点,由此引发的经营管理风险相对较高。本文从财务内控角度出发,探讨施工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框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保障,开展风险评价分析以及强化风险应对策略。

二、问题分析

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

内控体制方面。存在内控岗位设置不规范,组织体系不健全,内控活动开展不顺畅,风险管控不到位,难以达到全面风险管控要求等问题。

预算管理方面。未建立科学、高效、有序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存在执行预算不够严格,随意变更资金支付预算等问题。

资金管理方面。资金管控不够严格,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对资金岗位的内控牵制和检视程度不够,网银、POS机等支付手段的审核不到位,网银Ukey、支票使用等存在漏洞,易发生资金安全风险。

工程管理方面。工程管理粗放,工程直接费入账不规范,工程间接费列支数额过大,结、决算出具不及时。

材料管理方面。存货控制薄弱,材料周转周期长,采购手续繁琐,渠道单一,采购成本高,部分材料库存时间长,采购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资产管理方面。资产管理流程存在瑕疵,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未落实到位,资产的使用、回收、处置随意性较大,易造成账卡物不一致等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施工企业应以财务内控为核心,在量化的财务数据基础上,根据全面风险管控目标,制定风险战略,构建内控w系,以财务内控为核心管控企业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框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保障,开展风险评价分析,强化风险应对,构建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等具体措施,完成“内控体系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全链条的内部控制过程,从根本上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各项目标。

(一)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框架,构建内控体系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按照国家出台的内控规范,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订现金预算、资金管理、网银管理、财务印章管理等内控管理制度,对收款、开票、资金、资产、成本、费用等重点风险管控领域从制度上进行细化、优化。

加强内审体系建设。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开展内部审计和内控自我评估等工作。通过内审机构的工作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针对出现的问题及内控薄弱环节,及时作出修正改进。

(二)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保障,改善内控环境

突出财务内控在内控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以财务内控为核心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打造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内控环境。

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基于财务为核心的内控组织体系,在组织内部组建风险与内控办公室,协调内控与风险管理组织工作。组建专业工作组,负责各专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具体实施。

打造人力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建立内控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员工岗位成长成才。打造内部人才市场,培养“有公心、懂经营、善管理”的内控人才队伍。完善行为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加强宣传培训。积极借助简报、专刊、手册、内控专题网站等媒介,全方位开展内控宣传,积极营造内控建设良好氛围。采取人员集中培训、阶段性个别辅导等措施,促进内控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三)梳理风险管理流程及开展风险评析,做好风险评估

风险与内控办公室牵头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制订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各岗位职责,详细界定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各流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各业务组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对内外部环境、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材料管理、资金风险、资产管理等重点风险领域进行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最终形成风险评估报告。为实现风险管理标准化,保证风险评估的效果,可针对重点风险领域设计风险评估模板,由各业务组在开展业务时引用。审计业务组负责开展内控体系的评测工作,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评估控制风险,开展内控测试,检验控制效果。风险与内控办公室汇总各业务组的风险评估报告,汇总各单位发现的风险点以及对策,整理形成汇报材料报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进行决策。

(四)改进控制手段措施并强化风险应对,优化控制活动

针对重点风险管控领域,强化财务内控措施,采取针对性手段予以解决。

加强预算管理,提高执行力度。建立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根据施工企业特点,突出工程预算、财务预算,抓住重点;改进预算的编制方法,做好各层级之间的沟通,确定合理的预算范围。强化预算的执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尽可能按照预算执行,出现与预算不相符合的情况时,需要严格履行预算变更流程。

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健全银行票据使用登记簿,按时完成银企对账工作,保证资金安全;加强资金支付管理,对货款支付、费用报销和个人借款实行严格控制;强化对报销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审查,实施网银付款三级审核机制,避免资金支付风险;加强对银行承兑汇票的全过程管控,定期盘点,及时托收,防范违约风险。

加强工程管理,树立品质品牌。深化工程投资预算管理,开展工程成本过程管控,动态分析工程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确保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目标;规范工程其他费用管理,强化工程其他费用支出财务审核,确保入账依据充分、资料齐全;加强竣工决算管理,提高决算报告编制质量。严控工程质量,从设计、施工、物资各环节把控,确保质量和工程创优;对外做好民事协调,对内强调部门协同,内外联动解决施工难题,攻坚克难完成工程任务,以优质工程树立企业的形象和品牌。

强化计划管理,优化物资采购。抓好物资计划的管理,组织做好对物料采购的分析评价,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避免物资出现错购、漏购等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库存积压浪费。做好设备及材料市场的调研分析,建立物资采购标准成本体系,物资管理人员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建材行业的分析预测,计算出材料、人工、机械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税金等标准成本,更好的指导物资采购工作。

规范资产管理,夯实运营基础。细化资产购置、置行为报批程序,细化签字流程。增加资产购置可行性分析,减少不必要资产购置行为。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审计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盘点,财务部门及时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账、卡、物一致。充分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把控好资产变动、处置等关键环节,实现资产全过程联动管理,稳步提升资产管理质量。

(五)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长效机制,强化内部监督

施工企业应着力建立内控执行责任机制,引入自我评价改进机制,完善内控协同监督机制,通过强化上述“三项机制”,及时发现内控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阶段性总结与管理持续改进,促进内控体系不断优化提升。

一是建立内部控制执行责任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为内部控制执行“第一责任人”;二是引入内部控制评价改进机制。以财务部为牵头部门,定期开展阶段性风险控制总结会议,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动态管理;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协同监督机制。强化对重要单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联合监督检查,提高对舞弊、违规、违纪等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以财务内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可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量化分析,有针对性制定风险战略,优化流程和组织职能,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控制效率。

通过建立以财务内控建设及应用为核心,涵盖组织保障、责任落实、协调督导、宣传培训、评价考核、内部监督等各方面的内控体系,可以构建风险管控“三道防线”(各业务部门标准流程执行防线、风险与内控管理职能部门管理防线、内部审计部门监督评价防线),分层次落实各岗位风险管控目标。有效推进内部控制工作与日常工作、全面风险管理、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通过改进财务内控措施,强化工程项目内控执行,以账务数据为依据深入开展工程项目数据治理,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竣工决算效率,有效杜绝预留工程成本空间、滞后摊销其他费用等现象,合同结算效率明显提升,有利于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工程项目核算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巍.浅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IT项目风险管理的关系[J].项目管理技术,2009,(S1).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措施

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企业全方位。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轴心,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改革逐步深入的新形势下,应重新审视财务管理目标、职责及其所处地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和作好财务管理工作。

1.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盈利。企业从成立那天就面临着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死亡(倒闭)、发展的矛盾之中。企业只有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获利,只有获利才能发展,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因此,我们可以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概况为生存、获利、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1.1利润最大化是创立企业的直接目的

从宏观上讲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但就企业来说,创办的目的是生存、获利、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有实现资本保值增值获取利润,才能保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才能增强防范风险能力,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1.2利润最大化体现了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利润最大化首先意味着偿债能力的增强,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其次利润最大化保证了税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1.3利润最大化符合经营者、所有者及广大职工的共同利益

利润代表企业创造的财富,企业财富的大量增加首先意味着经营者的绩效优秀,必然会得到投资者的赏识和信任,从而获得优厚的报酬和奖励。利润对广大职工来说概念明确、客观、实在,企业利润多少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劳动报酬,关系到他们医疗保健、社会保险、住房、子女就业等切身利益。因此,利润最大化目标容易被广大职工所接受或认可,并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为其奋斗的积极性。

2.财务管理职责

财务管理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管理资金,对企业经济活动情况实行财务监控,并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2.1预算管理

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以编制、执行、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科学管理体系。企业内部各部门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制定本部门预算指标,财务部门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编制详细的财务预算(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等)。并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对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及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科学预测、事中实时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以实现预算的系统管理。

2.2资金管理

对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调度、资金分配等进行监督控制,减少资金风险,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3资产管理

对企业现有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资产耗费和资产保全等内容进行监督控制。

2.4资本运营管理

主要是对企业对外投资、子公司财务状况以及重大产权变动事项(兼并、联营)进行分析监督控制。

2.5风险管理

通过制定控制风险方案和措施,以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及时有效的阻止和抑制不利事态的发展,以减少损失。

3.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是通过科学的财务预测.分析、控制、决策的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质条件、人力资源、经营特点、管理要求等有效的协调起来,促进其他各项专业管理发挥其职能,使资金能高效合理地在不断收支流转过程中获得盈利。因此,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

3.1财务管理对象决定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财务管理对象是资本金运动。是一种具有综合的价值管理,哪里有经济活动,哪里就属于财务管理范畴。这就决定了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都与财务管理有密切联系,其管理成效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总体效益。

3.2企业管理目标决定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企业管理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目标实现程度及考核评价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因此,财务管理是贯穿整个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之中的一条主线。必须抓住综合性最强的财务管理工作这个轴心,发挥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预测、分析和监控作用。通过财务收支调控合理的组织资金运动,狠抓增收节支,使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管理目标。

3.3财务管理特点决定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财务管理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在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财务活动是相对独立的,它不受任何因素制约,是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并且对企业管理的其他子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财务管理不仅能反映经济活动的进行,而且能影响经济活动的进行。所以,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4.财务管理核心不到位的原因

4.1思想上认识差异使财务管理核心地位难以实现

有些企业领导及其估人员在思想意识里,把财务管理工作仅仅看作是算算账、出出报表的事后核算。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使得财务管理定位出现了偏差,似乎前期管理与财务无关,以致出现企业投资项目、前期决策、期中管理不要求财务人员参与,使许多企业财务部门实际上只是会计核算,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更关键更重要的职能。

4.2管理基础薄弱使财务管理上档次有一定难度

有些企业底子差,资金缺口大,历史欠账多,融资难,使企业管理者疲于奔命,借东补西,焦头烂额,难以顾及财务管理的改进,企业内部制度配套滞后,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与财务关系尚未理顺,因此,不能有效地将企业经营活动通过价值体系控制起来,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督未能充分体现出来。

5.采取措施

5.1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面对崭新的理财环境,企业如果不全方位的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5.1.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

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建立知人善任、目标与责任、激励与约束的用人机制,围绕人的价值来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企业发展。

5.1.2树立信息理财观念

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人员必须强化信息观念,关注企业一切相关因素的发展变化,要以仝面准确迅速有效的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人手,捕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信息,进行财务决策,开展筹资、投资活动。

5.1.3树立重视知识和智力资源的理财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已从土地、水利、矿产等有形资产拓展到了对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层面上。无形资产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比重正在迅速提升。

5.1.4树立风险理财观念

善于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的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化解风险。

5.2提升财务管理层次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形势下,要想立足市场,驾驭市场,财务管理必须上档次。

5.2.1拓展财务管理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财务管理内容不单是过去传统简单的对计划完成情况的事后考核分析,而是进一步向广度、深度拓展,不单是成本效益管理,而是对资金运行整体、投入产出、资源规划、投资风险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5.2.2更新财务管理方法

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改变过去只重视事后算账、手工操作的陈旧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要实施知能化、电算化、网络化等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以顺应时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