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语言科学研究范文

语言科学研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8 11:49: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语言科学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语言科学研究

篇1

关键词 音乐,语言,神经基础,失乐症,失语症。

分类号 B845.1

1 引言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物种的杰出能力之一。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基础神经科学还是在应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对语言加工机制的探讨都激发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音乐在传统研究中一般是艺术或哲学领域的课题,但随着近年来脑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于各种认知功能的脑内结构更为深入的了解,音乐能力与大脑的关系也逐渐引起了认知神经科学家的关注。人类的音乐能力如同语言能力一样,与大脑特定的神经结构基础密切相关。通过对音乐的研究,人们可以对语言加工、大脑可塑性、情绪的起源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两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更深入更完整的探讨大脑的神经机制。

从结构上说,音乐和语言一样,都是由一些分离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具有等级结构的序列。简单来说,正如语音构成词汇,词汇组成句子,在音乐中,音调构成旋律,旋律组成乐曲。近年来涌现出很多对两者进行比较的研究,包括学习过程,大脑可塑性,音调知觉,文化特异性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比较有关二者神经机制的研究,着重从神经影像学角度与神经心理学角度两个方面展开。

2 神经影像学的研究

2.1 音乐和语言的结构规则

结构规则(syntax)指由分离元素组成序列时所遵循的原则,包括多重层面,如语言中的构词法、短语构成的规则、组句的规则;音乐中和弦、和弦序进及音阶等构成的规则。见图1。

结构规则能使大脑对输入的信息做相应的转换,从而使这些以等级结构关系组合在一起的一系列分离元素传达特定的信息。在语言中,通过结构规则(句法)表达信息的一般形式为“谁对谁做了什么”;在音乐中,结构规则所传达的信息是通过时而紧张时而舒缓的节奏变换来体现的。这些多种多样的规则以内隐的形式保存在人类的头脑中。使人们能够知觉到不协调的情况,如句子中主谓不一致(“our baby love his books”)或音乐中的和弦走调。

既然语言与音乐都具结构规则,那么这些规则在大脑中的加工是否拥有共同的神经机制?或者说,加工结构规则的神经基础在音乐和语言上是不是分离的?神经影像学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二者的神经机制至少是部分重叠的。

音乐理论认为,和声具有制约音乐形式的结构功能:它组织音高的纵向结合;确立或瓦解调性、调式;发展或终止某一结构;听众能根据前一段和声预期随之出现的和声特性。

Maess等通过脑磁图及源分析发现,对和声序进中走调和弦的觉察激活了布洛卡区及其右半球的对应脑区,过去普遍认为布洛卡区是加工语言中句法任务所专有的,这一研究结果对布洛卡区的语言特异性提出质疑,表明音乐规则和语法规则很可能都是由这个脑区加工的。Daniel等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发现,Broadmann47区(BA47区)在加工声音刺激在时间上的连贯性时起到重要作用,当被试聆听被拆分的、不连贯的乐曲时,这个区域及其右半球对应脑区比聆听正常乐曲时有更大的激活。过去的研究认为,左额下皮层被认为与口语或手语中的句子理解过程高度相关,而Daniel则观察到位于左额下皮层前腹侧的BA47区在更广义的范围内负责加工刺激的时序结构。而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

Koelsch等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了加工音乐规则与加工语言规则的相互影响。对被试听觉呈现和弦(正常和弦或走调和弦),同时视觉呈现句子(句法正确或句法错误)。当和弦与句子同时呈现时,发现二者的交互作用:在走调和弦呈现时,句法错误条件与句法正确条件相减得到的差异波LAN(左前负波)的波幅比听到正常和弦时的波幅小,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说明二者可能需要共同的加工资源。另外,Koelsch等在一项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中。发现被试对不规则的、或与预期不符和的和弦序进的觉察激活了包括布洛卡区、维尔尼克区、颞上回、颞横回、颞平面、极平面、前上脑岛皮层在内的皮层网络,这个研究结果与前面所述的Maess的研究结果都认为语言和音乐加工很可能分享一些共同的神经基础。

Patel等以西方音乐和语言为刺激材料,发现了在规则违反时两种材料都能诱发一个正向的ERP成分P600。以前有研究证明P600与句法复杂性的关系,认为P600反应了对句法结构的再分析的过程,Patel的研究则说明了P600并非语言加工所特有,至少音乐材料中的结构规则的不和谐也可诱发这个成分,并且这种不和谐程度对于P600的影响与句法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模式是基本一致的。

2.2 音乐和语言的意义

表达含义、交流信息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对于音乐是否能够传达含义,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许多语言学家认为音乐没有表达特定含义的功能,但音乐理论家认为,作曲者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音乐所传达的意义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的含义至少可以从4个方面界定:由特定的声音形式模仿客体(某种音色的声音与某种物体的声音接近);乐曲引起特定的心境;乐曲激起音乐之外的联想;乐曲中不同的节奏变换诱发的情绪感应。

Koelsch等在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中对被试分别呈现句子或乐曲,来比较对目标词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音乐和语言一样,即使对于未受过专门音乐训练的普通人,也能够很快理解作曲家在音乐中试图表达的含义,从而激活相关的语义概念。

从以上列举的神经影像学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技术包括了功能性核磁共振、脑磁图及事件相关电位等手段:研究方法方面,音乐和语言两个领域的研究都用到了规则违反范式;研究结果中,尤其是在对结构规则的加工中,音乐和语言的加工或者激活了相似的脑区,或者是诱发相似的ERP成分,这意味着二者可能拥有一些相同的神经基础。

3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

在以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中,通常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借助患者特定的、认知能力的相关和分离模式,来探讨患者认知功能的受损或保留环节,进而推测出正常人的认知机制和脑的功能组织定位。

失语症(aphasia)是由于脑损伤而导致对各种语言符号的表达及认识能力受损或丧失,即在意识清晰无严重智能障碍的前提下,既无视、听觉缺损,亦无口、咽、喉等发音器官的肌肉瘫痪及共济运动障碍,却听不懂别人及自己的讲话,说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亦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历

史上对失语症的报道较多,并且关于不同类型失语症的划分及其对应脑区损伤的报道也较为详细。

失乐(感)症(amusia)是指由于先天性的原因或后天的脑损伤失去了理解音乐或感知音乐某种成分的能力,可分为先天性失乐症和获得性失乐症,患者在言语理解和言语输出上与常人无异,并且可以辨认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但是他们不能觉察到乐曲中错误的音调,对于经常听到的最熟悉的旋律也不能辨认。这类病人的出现提示大脑中可能存在负责音乐加工的独立的脑区,这为研究音乐的脑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对于失语症和失乐症,认知神经心理学中都有大量的研究。Shebalin(1902-1963)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语但未失乐的病历,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Luria的报道描述了他脑损伤后的症状,在左半球颞叶及颞顶区动脉血管受损后。他的语言功能受到损坏,但音乐能力未受影响,并且继续创作了大量出色的乐曲。与此相反,Geshwind曾报道的一位先天性失乐症的男性,他儿童时期曾尝试学习钢琴,但他的老师很快发现他不能辨别音调间的差异,并且不能唱歌,但他流利地掌握了三门外语。

由于存在上述失语症与失乐症双分离的现象,根据认知神经心理学中功能模块化和解剖结构模块化的假说,可以推断出,负责加工语言与音乐的脑区似乎并不是完全重叠的。因此,对于二者是否拥有共同的神经机制这个问题,在脑成像研究与脑损伤研究这两个领域,得出了彼此不一致的结果,值得进~步研究。目前研究者们正试图通过构建一些理论模型,来解释这一现象。

4 理论模型

认知理论告诉人们,语言和音乐在大脑中结构的表征是十分不同的。例如,所有语言中都有名词、动词、语法等,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直接宾语或间接宾语,在音乐中并无类似的对应物。另外,在句子中位置较远的两个词依然可能存在句法上的依赖关系,如图1中的“girl”和“opened”,并且这种关系很容易被知觉。而音乐中是否存在这种位置上的依赖关系,目前的研究还未确定,图1中所示的只是根据经验所得到的一个假设。所以,语言中的句法规则似乎更为紧密、严格,而音乐的结构规则更模糊、灵活,词语比和弦负载了更复杂的句法规则特征。

因此,音乐和语言的重叠并不是存在于“表征”这个层面。Patel等人认为,为了揭示二者的神经机制究竟是如何重叠的,首先需要对“结构规则的加工”和“结构规则的表征”作一个概念上的区分,并且假设负责规则加工的神经机制至少有一部分独立于负责规则表征的神经机制。Patel针对西方音乐的结构规则提出的“规则整合资源共享假设” (shared syntactic integration resource hypo the-sis,SSIRH)认为,对词或和弦进行加工时所需的认知资源取决于它们本身与整个句子或乐曲的关联程度,对于关联程度较小的词或和弦,需要更多的加工资源,才能把他们从“表征”区域提取出来。对于音乐和语言。二者的表征区域是独立的,但加工时所需的资源及负责加工的脑区是相同的。

SSIRH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对脑成像与脑损伤的研究结果的分歧作出解释。对于脑成像研究中得到的关于语言和音乐神经机制重叠的结果,该理论认为脑成像考察了音乐或语言加工提取的过程,而负责加工的脑区是重叠的。根据前述的研究,这部分区域位于大脑前部。对于后天的获得性失乐症但未表现出失语症的病历,可认为是专门负责音乐规则表征的区域受损,而负责语言规则表征的区域,及负责二者加工的区域是完整的。对于先天性失乐症但未失语的单分离的病人,可解释为音调表征区先天性受损,虽然负责加工音乐的脑区完好,但是没有音乐信息的输入。

对失语症病人音乐知觉能力的考察也可以检验“规则整合资源共享假设”理论的正确性,但是在现代认知神经科学中,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历史上报道的失语但未失乐的病人都是具有超常音乐才能的大音乐家,他们的音乐表征及加工过程可能与普通人并不相同,另外这些数据大部分是19世纪报道的,而且并未对这些音乐家在失语后是否保存了音乐规则的加工能力做出系统的考察与测试。Patel认为,也许是因为没有相关理论的铺垫,所以这方面研究未能引起认知神经科学家们的兴趣。而SSIRH则可对不同类型失语症病人的音乐能力做出预测。

例如,有些研究者认为,布洛卡失语症表现出的语法理解缺陷,是由于大脑不能激活后部言语区,即脑区之间的联接损伤引起的,而不是言语表征缺陷引起的。对于这种失语症患者,根据SSIRH则可推断其音乐中和弦加工也受到损伤,要验证这一点,可用和弦启动的范式对这类失语症患者进行考察,从而可以对该理论做出进一步的检验。

另外,Peretz等研究者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失乐症病人的神经心理学调查,提出了一个大脑音乐加工的模型(见图2)。Peretz认为,音乐的加工包括对基本模块的加工以及模块之间联接的加工,有些模块如对曲调的编码、乐曲轮廓的分析等被认为是音乐加工所专有的,有些模块则是音乐和语言共同拥有的。但该模型尚需要更多定位明确的失乐症病例以及脑功能成像数据的支持。

5 小结

音乐和语言都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神经基础,也可以对相关的其它问题获得初步认识:

①大脑听觉皮层的细化研究。音乐和语言都是复杂的听觉刺激,对这两类声音的处理可能涉及到两半球听觉皮层不同功能组织,通过对二者不同声音特性的区分,有助于对听觉皮层功能组织的进一步细化研究。

②音乐训练与语言习得的相互影响。已有研究显示接受音乐训练的儿童比未接受音乐训练的配对组表现出更好的言语记忆,在此问题上对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可塑性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认识和开发大脑的潜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③音调语言与非音调语言加工机制的探讨。Zatorre等人总结了一系列关于音调语言与非音调语言的加工机制的比较研究,而另有证据显示了音调语言与特定音乐能力之间的潜在联系,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将音乐、音调语言、非音调语言结合起来进行细化研究。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性的结论。

篇2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讲解、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来评价成绩,使学生处于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被动局面,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出现不同程度的科学研究方法问题。

1.学位论文大量抄袭,研究方法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严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设计和完成科研工作的一个综合表现。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足,其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过于简单,对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内容了解不全面。加之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标准过于宽松,个别教师的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大量抄袭原著文献,将教科书的内容、网上下载的文章和已毕业学生的论文等资源作为毕业论文的内容。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查中发现,采用文献综述和总结性评述类的约占51.2%,通过课题设计,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撰写的有价值的论文很少。由于本科阶段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不足,使体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也存在研究方法上的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反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投稿论文选题不当、写作格式不规范。投稿论文是研究者将科学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一种形式。与学位论文相比,其审查通过的标准和条件会更加严谨、更具科学性。在投稿论文中因存在选题不当、题目大而空及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使体育学术期刊对稿件的录用率低至10%,体育类核心刊的录用率更低仅为5%左右。而且,不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甚至体育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中也存在应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类似缺陷和不足。

3.申报的科学研究课题缺乏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目前,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种类及数量不少,但由于课题申请者所掌握的国外文献不足、信息交流少、学术视野窄、不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选题仓促及科学研究方法不当等原因,有不少选题重复、内容缺少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实践价值和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质量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4.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的评价不高。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一个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也是评价高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汪元榜对全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及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70%以上,而对科研能力的满意度还不到34%。本科生认为自己科研能力好的只占11%,近90%的学生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满意。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5.课程内容严重老化,开设的时机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目前,我国22所综合性大学的多数体育专业研究类课程开设时间较晚,除几所学校在三年级第一学期之外,普遍都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或者四年级第一学期才开设科研方法课。而且教材内容严重老化,主要罗列各项内容的一般操作方法,还达不到技术的层面,可参考的专著和书籍也少。最为明显的是,在国外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专著,体育专业研究生及体育科学研究者必读的Thomas和Nelson合著的《ResearchMethodsinPhysi-calActivity》一书,自1985年以来已第4版,而国内还未见该著及相关内容的翻译与报道。以致对国外前沿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充分,体育科学研究很难与国际接轨。

二、实践性教学过程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和评价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熟练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课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时数等具体内容,对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和系统整合,可使实践性教学成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

1.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2学时,因尚无实践课程时数,在课堂讲解中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部分作为课外作业来编排。实践性教学的实际操作部分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依据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32学时内将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单独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课程结束后利用课外4周时间,将全部内容系统的整合和融会贯通,形成实践性教学模式。

2.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模型。实践性教学过程从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至参加论文报告结束。其具体过程可包括学生寻找问题、设定问题、检索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及写出论文等内容。同时,全班同学也参与每个人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相互交流、互相提高,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互动平台。另外,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给予认真、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使学生完成的科研论文不仅包含科学研究的因素,而且写出的论文符合科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规范。

3.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写作论文的系统训练,大多数学生在了解本课程分解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课程全部内容的有效衔接和使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论文写作过程,学生不仅掌握论文写作的格式和规范,而且也学会在学术会议上进行论文报告的形式,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训练。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他们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学会阅读论文、设计研究计划、撰写论文和报告论文。另外,参加学生论文报告会的教师也认为,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创新性,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建议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体育教育专业2年级蒙语授课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目前,许多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水平还不高,对体育领域相关内容的了解不足。为此,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采用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书本知识层次,还不能升华或转换为具体技能。因此,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独立单元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了解和熟练掌握不同单元的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为各单元内容的整合和相互衔接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按照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和程序,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相互链接,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同步实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更加透彻,明确重要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熟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切实提高运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能力。

2.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尚无蒙古文教材,采用汉语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对汉语水平不高的蒙古族学生来说,首先遇到语言这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蒙汉语双语教学,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学会阅读相关科学研究的汉语文献。因此,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计算机蒙古文软件普及率不高,撰写蒙古文论文存在文字输入及编辑等困难,学校图书馆应免费提供计算机蒙古文文字处理软件等相关操作平台。

3.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体育相关领域蒙古文论文及参考文献甚少,加之缺乏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学生检索文献还需要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检索,费事、费力,又不全面、不系统,为论文的写作带来不便。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收集蒙古文文献,还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在CNKI等学术网站检索论文的方法。对此,学校图书馆应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

4.增设论文写作课程。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其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实用性、工具性和实践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理解课程相关内容、熟练相关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其应用本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本课程开课前,可增设“论文写作”课程,通过有效的论文写作训练,使他们的论文格式及内容的表述更加科学和严谨,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让学生撰写论文的教学形式。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及文献、整理和分析资料、依据科学论文的格式及写作规范,撰写课程论文,并通过公开的论文报告会评定成绩。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研;教学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当今高等院校所应承担的三项基本职能。这三种职能一脉相承、共同促进、相互提高。高校的这些职能是通过教学和科研相互协作实现的,教学是传授知识,科研是挖掘和生产知识。搞好教学就传播了知识,培养了人才。做好科研就发展和丰富了知识。这两项工作做好后,把培养好的人才输送到用人单位,搞好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也就服务了社会,完成了高校的职能。所以,笔者认为高等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之间应该是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的理想状态。然而在实践中,出于种种原因,容易将教学与科研这对统一体割裂开来,理解成矛盾的对立面,不时出现重科研轻教学或重教学轻科研的偏颇现象,进而产生诸多困惑,因而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一、教学既是科研活动的基础,又能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我们从事科研活动,总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牛顿在取得巨大成就后所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我们应该注意到,高校提供了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给学生,而学生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需要用到从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是科研活动的基础。

教学实践能使教师对基础理论更加融会贯通,为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对于自己学习过、研究过的理论知识,如果需要讲解给学生、讲解给他人时,为了让他人也能顺利地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论,需要对已熟悉的理论进行再思考,需要再问自己以前是如何学习掌握的,这个理论知识出现的历史原因是什么,目前状况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也许还会有一些原来未曾深入思考过的问题,此刻就会做更多、更细致的思考。因为要面对他人(主要是学生),所以常常做一些预想,设想听讲者可能会碰到什么障碍,可能会遇到什么难点,可能会对什么缺乏兴趣,能够唤起学生兴致和注意的要点在哪里。设想了这么多,思索了这么多,能够使自己从不同的方面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思考,为科研活动提供新的思维方向及创新思想。

二、科学研究成果既丰富教学内容,又能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科研和教学是相互联系的,科学研究活动直接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在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欧洲科学家共同呼吁,彻底改革高校理论课教学,注重自然科学课程的讲授,并开始设置工程技术专业。这次改革,一方面受到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推动,另一方面又为第二次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是科学技术全面发展时期,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改革,试图把教学与科学实验结合起来。美国在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创立农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等由于受到科技进步的影响,60年代对教学内容又进行了很大改革,这是科研对教学反作用的又一次具体表现。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起了科学知识总量的成倍增长。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科学技术综合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科学研究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整个体制的变化,对于完善教学理论,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指导教育实践等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及时地补充一些新的科研成果,会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当前科研成果层出不穷,课本中一些陈旧的观点也需要得到改变,同时新的内容和观点应该被及时补充进来。作为教师,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不断的修改与补充。如果不进行一些科学研究活动,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使成熟的学科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只有用国内外尤其是自己的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也必须重视科研工作。例如,在讲解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时,由于一种语言从流行到编成教材被高校使用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当教师给学生讲解时,实际情况可能跟编写教材时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做科研,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和编译软件的不断发展,给学生介绍当前企业中使用的最新的开发工具。只有具备科研经验的教师才能教“活”“死”的课本知识。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了解科学前沿,并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创设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理想的状态是学校中的教师既是科研的专家,又是教学的能手。但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个人素质的局限,不可能每个教师都才思敏捷,善于做科研并做出成果,又善于表达,能够言简意赅、富有激情地表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需要高校从以下两方面创造有利于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

1.区别科研的两种目的,放宽一般教师的科研要求

高校科研有两种目的,一种是通过开创性研究攻破科学界难题,以出成果为目的科研,这种科研强调成果的原创性,对教师素质要求很高,只能适用于少数教师。另一种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科研,这种科研注重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本学科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科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习惯。必须认识到,对大多数教师而言,从事科研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因此,对一般教师的科研要求不能太高,高校教师必须从事科研,不等于迫使所有的教师不断出成果。每年不停地考核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既背离了教师从事科研的本来宗旨,也违背了精神创造活动的内在规律,还容易滋生出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炮制出大量的学术垃圾,不利于学术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2.改革现行职称评定标准

高校教师的声望和价值应通过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来体现,但在现实中主要是靠职称来体现的。我国高校现行的职称评定标准存在着不合理性,其突出特征是把科研成果作为职称评定的最主要构件,很少把教学能力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标准,这导致有些高校教师尽管在学生中获得了极好的教学口碑,也不会对其职称评定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因此,教师可能会对于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不够关注,把主要精力放在课题的申报、经费的申请、论文的发表、专著的出版以及奖励的获得上。甚至为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不关心教学工作,不愿意从事课堂教学,不愿意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愿意从基础教材的编写,片面认为“搞科研名利双收,搞教学,既无名,也无利”。

如果把教学能力纳入职称评定标准,也存在着评判标准的可操作性问题。现行的科研评定标准较容易量化,通过简单的统计发表了多少论文,承担了多少课题,出版了多少专著,发明了多少专利等,可以明确地对被评定者排队。但是对教学能力的评价,却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如果从教学工作量方面比较,教学能力差的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完全可能比教学能力高的教师多,所以不能以工作量为指标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应该从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上去衡量。但教学效果和质量是其他人对教师的一种主观评价,主观性很强,很难有标准的尺度,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笔者抛砖引玉,希望读者能够在这方面继续深入探讨,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宋玉香,贾晓云,刘勇.强化科研提升隧道工程教学品质[J].高等建筑教育,2010(04).

[2]武丽艳,李琰,程鹏.科研促进教学的实践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9(04).

[3]孙雷.地方高校科研促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4).

[4]米晓云.论科研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的促进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5]张会清,任明荣,高学金,等.专业课教学与科研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J].教学研究,2008(05).

[6]赵玲,许志美,曹发海,等.科研提高教学品质:科研成果在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建设中的“四进”[J].化工高等教育,2008(04).

[7]郑秀芳.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价值工程,2011(31).

[8]王政富.中国农业银行长春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第三次科研成果展览[J].农金纵横,1991(06).

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科研究;领域研究;问题意识;学理诉求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12-03

教育技术研究一直在探索如何走出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致力于过一种既生动活泼而又实在的理论生活,其取得的不俗成绩无需细陈了。但学理问题是不可不谈的,即学科研究的成果不时遭遇批评的同时又不重视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通过学术批评与反批评,教育技术研究要进入这样的状态:学术研究最根本的是交流,而学术交流是一种对話,在这种对話中,人们不是一味地去寻找别人的薄弱之处而证明自己更强,对研究的反思变成相互之间的攻击,彼此轻视、互不服气。而是通过倾听去理解别人的意见。如此一来,参与者的学术交流就如同友好的对話,从而激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探讨学术,其目的是通过学术对話来促进我们探讨问题的才能不断提高而不是竭力维护某种制度或者是为这种制度的完善服务。诚如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言,知识的增长完全依赖于见解不一,而求助于权威所产生的正统观念会造成知识的消亡。笔者认为学科研究与领域研究是教育技术对話和互补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关系。

本选题以往也有过类似研究,如汪基德教授的《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体系取向”与“问题取向”》等。本研究力求有所创新:一是本文属于鲁迅提倡的轻性论文,其特点是“直奔主题地谈自己的研究心得”,由于轻性论文有文约义丰的要求,力避迂夫子式的纯述证,因此,做“轻性论文实在比做引经据典的大论文难”(鲁迅语录);二是力求简洁、贴近实际,让更多的人读懂而受益,尽力避免《庄子》所说的“文灭质,博溺心”,即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会让人糊里糊涂;三是使用“学科”概念可以更好地反映大学科研是为教学、培养人才服务的理念,因为学科是学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

一、学科研究与领域研究

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认识,关乎本学科的专业人士的研究视野和脉搏。对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技术学中的“学”一般理解为“科学”或“学科”。通常这门科学可以理解为它随时吸收正确知识、淘汰错误知识的知识体系,就是寻找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对其开展科学研究得出结果,进而形成真理性的知识体系。人们接受教育技术为科学可能会有不同的原因,但这个接受能够持续下去只能靠该理论的正确性,无论我们多么相信某个教育技术研究家,即使他是权威,但也不会认为他提出的新理论不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而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把科学看作是一项社会事业的则称为科学领域,如教育技术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等。而“学科”发展至今,其概念有四层意思:一是一门科学的分支或是某个科学领域;二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三是按学问的不同性质而划分成不同的门类;四是学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的“学”就是指教育技术科学和教育技术学科。因此,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可基本分为学科研究和领域研究两大方面,也可以说是体系主义与问题主义。学科研究与领域研究既有实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我们知道,大学学术专业制度是18~19世纪首先在欧洲产生的,至今已有约200年的历史。而学科制度是一种高度制度化的知识生产形式,左右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它是随着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它是大学学科专业制度最重要的支撑,为知识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但随着学科专业制度走向成熟并迅速发展,困扰也渐渐出现。比如,学科划分容易造成学科之间的封闭和相轻及人为设置学术探讨的界限。所学知识被分割成碎片,出现研究盲点,知识生产有自我束缚的现象,不利于学科新人成长。而人们通过跨学科研究,或多或少调节和缓解了这种弊端,这样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就产生了,这促进了领域研究的发展。

学科研究的基本立场是构建基础的、一般的兼具稳定性和保守性的学科知识体系,它对时代和实践的变化不甚关注,常满足于基础理论研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领域研究的基本立场是追求和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寻找思想观念和理论的突破口及对现实的变革,具有探索性、超前性及开创性的特征。这是领域研究能够吸引人们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因素。

二、学科研究的学理诉求

确立一门学科的身份和地位,取决于其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建立一门学科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需要有必要的准备与洗礼,它要有学科之名和学科之实。它要形成学科的分支或形成一类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建立学科研究的规范、规则和范式。同时学者必定要从学科研究的角度切入,这是创立学科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当今,学术界里的“专业主义”盛行。所有的学科和理论都希望自己的学科最科学,学问最原汁原味,并获得学界的认可。教育技术学科当然也要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人们坚持概念体系、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独有性是衡量学科的标准。第一,这个学科须有自己的独立研究对象;第二,这个学科能够构建起稳定、连续的理论体系及研究规范;第三,这个学科具有自己的独立语言系统和专门技术。掌握这套语言系统是需要相当时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第四,这个学科须经得起考证,有准确的概念,明晰的思想,其拥有的概念、原理不能自相矛盾,不存在模糊性。因为要建立和发展一门学科,必须先要明确其学科定义与概念体系,这是学科安家之本。由此可见,高度的独立性是一门学科的立身之基。

以上所述就是教育技术学科面临的“学理困难”,它还不太符合这些严格的标准。主体处于缺失状态。主要表现为:一是纯粹的学者被遮掩、消融、灭失在集体的背景中。如这个学科缺乏经典,缺乏大师,对話太难,有关教育技术学术会议的发言者基本是领导,有关教育技术学术组织基本由领导把持等。二是教育技术学科被“矮化”。教育技术对其他学科的依附性较重,偷猎行为比较普遍,每当其他学科出现一个新名词,新概念,教育技术研究就很快会照搬过来。三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正在被放弃。当教育技术学科沉浸在对其他学科“照抄照搬”时,我们又发现其他学科对教育技术事业兴趣很大而且做得更好,如历史学科的学者比教育技术史的学者做得好,哲学学科的学者比教育技术哲学的学者做得好等,不一而足。

教育技术学科的应用性特质是很明显的,因此,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具有实用性、功利性、注重实践等特点。自然科学具有普遍性特点,极少有中国数学、英国数学、法国数学这样的说法,然而,由于教育技术与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及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而本土化是对它的一个重要要求。它是介于人文和科学之间的学科。教育技术实践对教育技术理论仍然有“距离感”,教育技术理论对教育技术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还没有足够的理论能力进行科学的解释和得力的干预,教育技术理论仍然存在着不能很好地解释发生的种种教育技术现象,说得多,做得少,仍然存在着概念化、空泛化和形式化的弱点。许多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家对教育技术实践提出的种种解决方案常被教育技术一线的教师、工作者和决策者或束之高阁,或充耳不闻,或敬而远之。布迪厄称研究者这种状态为“学究谬误”,马克思则称之为“将逻辑的事物错当成事物的逻辑”。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还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理论既是科学的核心也是学科的核心,理论在形成科学思想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教育技术的理论化程度不高,缺乏经典和权威,由此导致其指导实践时常常出现“将逻辑的事物错当成事物的逻辑”的后果。而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推进学科研究,使之不断科学化,进而最终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这个进程当然需要领域研究的协助。

三、领域研究的问题诉求

领域研究的可贵之处是从问题出发,而不是局限于建立学科体系。领域研究以问题为线索,有一种很强的问题意识,并循此探索而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领域研究擅于进行多学科研究,从而找出解决教育技术实践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方法。领域研究认为追求大一统的学科体系已经不适合后现代了,认为建立体系就是追求学术霸权。领域研究提出和解决教育技术实践出现的问题,客观上推动着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发展。因为领域研究就贯穿于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来源于教育技术实践,对于教育技术学科这个还不成熟的学科来说,提出、发现和探讨诸多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科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研究有助于体系建构,而建构体系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认识和解决,有助于对教育技术实践的指导,有助于促进学科理论建设,进而最终建构起一个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领域研究可以促进学科理论的产生。新概念、新理论的产生是在实际研究基础上和实地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这些新概念和新理论又用于指导研究后续的活动或问题。理论产生不是空洞的思索,纯粹的抽象,也不是实证研究中的演绎推论,而是一种从微观的个案出发并在个案中进行概括,最后达到那种更为广泛的解释和更为抽象的分析。这体现了学科理论的形成需要问题研究的支撑,通过对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深入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前因后果并加以概括归纳形成理论,然后再作假设演绎以验证理论,完成理论研究的全过程。所以,问题研究可以使教育技术研究更好地为求学者、政府和社会服务,有助于避免“将逻辑的事物错当成事物的逻辑”的尴尬。问题研究不是低水平研究,它也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南国农、伊利(Donald P,Ely)及罗伯特·加涅(R.M.Gagn6)等人都是从现实问题的研究中发展出其经典理论的。

“元研究”是指对教育技术学科自身进行系统化、整体性的反思、追问、批判和重建。描述性、批判性、规范性是元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特性。元研究着重探讨该学科理论的产生、发展变化和理论范式演进的规律等。独立性与扩张性是学问的特性,是其存在的价值。因此,通过元研究即内在反思之后,找到“元问题”进而能够深入研究下去,并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乃至产生共鸣显得非常重要。教育技术的学科危机始自概念不清,而元研究实现了学科的自我超越和学科危机的日益消融,这也是领域研究存在与发展的学理基础。

四、领域研究难于回避学理问题

虽然学科研究会导致领域研究的质疑,学科研究的初期还往往会出现“将逻辑的事物错当成事物的逻辑”的尴尬。因为“这是问题时代”,提倡学科研究的人容易被认为是不合时宜,被认为是对教育技术现实问题漠不关心的人。但是,领域研究是难于回避学理问题的,排除学科研究的教育技术在学理上难于走上坦途,这是因为领域研究存在着自身的弱点,即无法全面地看问题。总是以专家身份自居的学术行为是有欠缺的。如英国学者贡布里希所指出的那样,专家是一个对越来越少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人,在很小的事情上面知道很多,最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因为总是存在着现实的无限性和个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这样的一对矛盾。因此,领域研究者的结论一般只是一孔之见。当然,一孔之见无法避免,也不可怕,但如果领域研究者没有转换视角的能力或者没有互相包容的态度就显得可怕了,这常会导致其结论要么是一叶障目要么是以偏概全。领域研究还存在着助长功利主义倾向的弱点,从而会减弱科学精神,领域研究使一些研究者误认为是成名的捷径。通过领域研究快速推出大量时髦的、真假难辩的各种新理念、新观点,但经得起科学认真推敲的真正具有科学价值的却是不多。因此,领域研究也是需要谨慎对待的。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领域研究不能承担全面、准确地解释教育技术实践的任务时,研究者很自然就会探讨那些作为逻辑出发点的理论内容和概念体系,这又回到了学科基础理论的立场上来。因此,学科研究是不能排除出教育技术研究的,因为学科研究的许多体系探索和设计往往是对领域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提升。领域研究与学科研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对話和相互补充完善的关系。建设成熟的教育技术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越往后难度越大,目前只是大致建成一个初步的体系。若从“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个格言的立场来看,目前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大概可以说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因此,必然需要两条腿走路,即学科研究与领域研究并举,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走得稳。两只手比一只手好,两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好。另外,学科研究可以为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一个能够给人以归属感的学术共同体。有了这样的一个职业和组织保障环境才能够使教育技术研究后继有人并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对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发展发挥积极的科学的推动作用。

篇5

关键词 沈括 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沈括及其主要科技成就

沈括(1032-1096),字存中,号梦溪,生于北宋中期,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沈括自幼聪慧好学,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一生知识渊博,博学善文,仕途之余从事著述和科学研究,精通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地理学,在音乐、艺术、文学、史学、医药、律历等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更是出色的工程师、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沈括平生著作四十余种,晚年更是以生平见闻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沈括在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都颇有成就。数学方面,他从实际计算需要出发,首创了“隙积数”和“会圆术”,促进了平面几何学的发展,在天文计算中也起了重要作用。物理方面,沈括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像等做了探讨与实验,推动了“透光镜”的研究并最早记录了磁偏角的存在;此外,他还剪纸人在琴上做实验,研究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化学方面,沈括第一次提出了“石油”的概念,对石油地质、产油区的地表特征作了精辟的阐释,并利用石油不完全燃烧而生成炭黑的特点创造了石油炭黑代替松木炭黑制造烟墨的工艺。天文学方面,他研究并改进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天文仪器,制造了侧日影的圭表,改进了侧影方法,测得真太阳日的长短变化;提出采用“十二气历”,建议以太阳运动作为计算依据。地理学方面,沈括正确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并提出制图九法;他首次将“飞鸟直达”测量法用于制图,并在木板上制成了最早的立体地理模型。沈括还致力于医药研究,搜集整理中医药方并将其收录于《良方》之中。此外,他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探讨,对动植物形态的描述以及对晶体的论述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二、 沈括的科学思想

沈括的科学思想以元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既注重继承传统,又勇于怀疑,开拓创新,具有考察和试验相结合的实践性,并坚持经世致用益于民生的务实思想。

(一)沈括的科学思想。

1. 唯物辩证的思想。

沈括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发展变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并指出“阳顺阴逆之理,皆有所从来,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沈括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这些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于变化的思想,沈括提出了“不胶一法,乃为通术”的观点,他认为既然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就应当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问题。

在沈括看来,“物理有常、有变”,万物之理受本气影响在一定阶段内表现出“常”的一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它又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变”的一面,“有常有变”是正常现象,“变”是绝对的、永恒的,“常”是相对的、暂时的。既要看到“常”,又不能忽视其他因素影响下的“变”,才能把握住事物变化的规律。同时,事物变化的规律往往是隐藏起来的,不容易被人们所认知,但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增强,可以深入了解并掌握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

2. 继承创新的思想。

任何科技创新和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沈括也不例外。他重视并善于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果,通过认真搜集和学习这些已有的成果,取其精髓,舍其糟粕,遗古而创新。他从已有的文献中梳理物理、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对它们进行归类思考并提出质疑。

如沈括在昭文馆担任编校书籍的工作时曾参与考评浑天仪,他将之前数十位历算家关于刻漏的著作以及二十五种历书都找来详细研读,很快掌握了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成为一名对天文历法颇有研究的专家。沈括曾对僧一行的《大衍历法》有很高的评价,但发现这一历法沿用至北宋已经与朔法不尽符合,与四时节气也有脱节,于是在主持编修《奉元历》时,提出了“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的主张。沈括对历法的改革在很长时期内饱受非议,直到近代“十二气历”的科学性才得到人们的接受,但他的创新意识却得到了普遍的赞誉。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对沈括遗古创新的科学思想有很高的评价:“…而括当时能独违众议,毅然倡立新说,置怪怨攻骂于不顾,其笃信真理之精神,虽较之于伽利略,亦不多让也。”

3. 实践的思想。

沈括主张人的认识和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他强调“事非前定”,认为实践是第一位的,人们只有经过不断地实践、反复细致的观察,才能认识和了解事物,从而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即“详观而能熟喻”。 沈括正是用实践的态度来从事科学研究的,他从实践的思想出发,重视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和发明创造,实践的思想贯穿沈括科学研究的始终。

沈括得到毕发明的活泥字后,亲自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并对整个工艺流程作了详细的记录,进而将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展现出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沈括对活字印刷术技术的总结,毕的活字印刷术很可能就失传了。

(二) 沈括科学思想的特点。

沈括医生的科学实践中,有着中国古代科学家重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倾向,带有明显的经世致用的务实特点。如他的隙积术和会圆术,是在兴修水利的工作中,为了准确计算各种堆垛而提出的;分层筑堰测量法也是在他整治汴河的工程中发明出来的。

沈括的晚年著作《梦溪笔谈》中,关于自然科学的内容多达255条,其中有关农业生产的43条、医学方面88条、工程技术23条、应用技术数学12条、属国防与国家行政管理的地学20条、应用物理、化学及地质学35条、乐律21条,共242条,这些都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 沈括科学思想的局限性。

虽然沈括的思想总体来说是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核心的,但是,受历史时代影响,他的思想十分复杂,并夹杂着一些唯心的内容。沈括在批判 “万事无不前定”,提出“事非前定”的朴素唯物论的同事,又陷入了“人有前知”的泥沼。他认为,一切都是前世的定数,而圣人是可以知晓未来之事的。沈括在表示占卜之术不可恃信的同时,又指出这些方术都是有寓意的,个人的主观行为会对占卜行为产生影响,凡夫俗子受累于心很难掌握方术的神奇,只有排除心中的杂念,才有资格谈论“先知之神”。

三、 沈括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是影响科学成果的重要因素,在科学研究中有重大的作用。沈括作为北宋时期成就斐然的科学家,能够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先进的科学方法。

(一) 沈括的科学研究方法。

1. 观察和实验相结合。

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借以获得经验知识和材料数据的重要手段。丹皮尔曾说过:“证明前人说法的惟一方法,只有观察和实验”。沈括正是遵循了这一思想,他在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绝大部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看到凹面镜照射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置的,为了解这一现象的原理,沈括在生活中经常观察类似的现象,发现窗外的楼塔,由于光线穿过窗格,它所形成的塔影也是倒立的。这些为他研究凹面镜的成像原理提供了真实的资料。为了验证“同声相应”的原理,沈括对共振现象也做了简单的实验:他将纸人放在待测的弦上,弹拨此弦纸人会因为共振而跳动,弹拨其他弦纸人则不动;如果琴弦的声调高低都相同,即使不是同一个琴上的弦也会震动。

2. 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归纳和演绎是沈括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他善于通过对同类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分析,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概括出一般性的原理,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沈括在考察雁荡山诸峰形状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成因,指出这是由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并由此联想到西北黄土地区的地貌特点。经过比较和分析,沈括认为黄土高原的深壑成因与雁荡山相同,都是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他还观察研究了从地下发掘出来的类似竹笋、核桃、鱼蟹等各种化石,指出它们是古代动植物的遗迹,并根据化石推出了古代地卑气湿的自然环境。

3. 矛盾分析方法。

沈括主张“物理有常,有变”,他认为事物都是处于矛盾之中,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因此,沈括善于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由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矛盾的两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因此沈括非常重视对事物内部矛盾和转化法则的认识与把握。

沈括曾根据阴阳五行相互作用的矛盾转化理论,成功预报了开封地区的一次降雨:持久的干旱是因为湿土起着主导作用,连日阴天,从气已经开始见效,只是被厥阴之气克制才没有形成雨;后来突然出现晴天,是燥金之气出现,厥阴之气受阻,太阴之气伸展开来,到第二天气运都顺畅了,所以推断有雨。除了天文学,沈括的矛盾分析方法更多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他指出同一植物上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药性,同一植物相同部位在不同时节、不同地区的药性也有差异,因此在采草药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

(二) 沈括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沈括在对自然现象和科技成就的记述时十分详细,他观察事物细致、准确、具体,并重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科学成果和自然现象。他有关雷电、地震、以及陨铁等自然现象的记载,贴切而生动,使人仿佛亲临现场。这不仅仅是沈括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推论的基础,也为后世学者的研究提供的可靠的信息。

但由于历史局限性,沈括以及他同时代的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没有同生产活动分离,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有的科学方法都是被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的。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祖慧.沈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沈括.梦溪笔谈.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3]何任. 宋代伟大的科学家――沈括.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01)

[4]吕变庭,刘潇. 论沈括的“天人相分”思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篇6

【关键词】科学传播;科学与社会;圈层结构;科学权威控制力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30-01

自科学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播人类所创造的这一文明成果。从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以及到今天的科学传播,极大地扩大了科学的影响力,也大大促进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在全社会的普及。科学似乎呈现一片异常繁荣的景象。然而,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日渐突出,各种伪科学、伪学术大行其道,公众对此应接不暇,真假难辩。人们在反思科学的同时,公众不免会疑问:今天的科学怎么啦?科学传播到底在传播什么?怎样才能保证科学传播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这些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并进行研究。

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是有缺陷的,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民众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普及。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即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是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对于媒介的重视和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性凸显相联系的。然而,媒介化的极端倾向与外界因素对科学的干扰产生了科学被“歪曲”的现象。这不仅危及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科学传播的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

要防止媒介化的极端倾向及阻止科学外部因素入侵科学,保证科学传播目标准确、快速、有效的实现,需要处理好科学传播中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对科学的反应—对默顿的述评

默顿的主要兴趣点之一在于那些推动或阻碍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方面,企图通过把科学与社会作简单的二分来考察社会对科学的反应。默顿坚信科学的存在和完善“依赖于特定类的社会结构”,“科学像任何其它具有社会协作性的活动一样,也受到多变的命运的支配”。[1]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文中,默顿用确凿的定量资料论证了“清教原则在某种秩序上对当时的科学和知识进步起到了调节作用”的假设。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默顿一个隐含的假定:在科学与社会之间做出径渭分明的简单二分。[2]

二、科学传播中的“圈层结构”模型与科学权威控制力递减律

由于默顿相信在科学与社会环境之间不再有其它环节,因而也就相信科学精神特质在科学共同体内的作用是均衡的,也就是各个层次上的科学共同体成员对科学规范有同样的尊重程度。这不符合科学建制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说明科学共同体不同成员掌握科学的程度差异。这里,我要尝试地补充默顿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提出一种可被称为“圈层结构”的科学与社会关系模型,其含义是:被称为科学的那种社会建制,以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远近程度可区分为核心层科学、中间层科学和边缘层科学,大致是个分层的球体。

(1)核心层科学,即标准科学。首先,标准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是一种普遍的、条理化的概念体系。其次,标准科学的共同体成员可以是超国家、地域的。标准科学的科学共同体可以成为世界性“自治共和国”,在这个自治共和国中,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这种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质一旦形成,不容易被科学的外部力量所改变。再次,就社会组织来说,标准科学主要寄居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其科学共同体成员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功利性很少起支配作用。

(2)中间层科学,主要包括潜科学、应用性科学、软科学等。首先,潜科学通常指尚未成熟、还处在幼芽阶段的科学。在库恩眼中的就是“前科学”——缺乏“范式”的有效指导,缺乏统一的行动纲领和规范。当“范式”确立时,“前科学”可转变为标准科学。

其次,应用科学也不同于标准科学,它并不将追求知识概念体系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其概念体系也没有标准科学那样完整,目标设计更多强调科学研究与国家或企业利益之间的关联。共同体除科研人员外,还有工程技术人员、实验员甚至企业家。经济、社会利益是研究的动力来源。

再次,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综合地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维护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基本原则

从科学的“圈层结构”可以看出,科学被“歪曲”现象主要发生在科学由内向外扩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科学权威控制力被过度削弱。因此要防止科学被“歪曲”,关键是保持核心科学科学权威控制力对科学的影响,避免对科学核心的影响,即保持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单向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至少要在科学评价、科学教育、科学知识传播、语言使用这四个环节强化科学权威控制力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下列措施是必要的:

(l)根据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圈层结构”模型特点,在科学的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评议制度。首先,在核心科学部分,实行同行评议制度,避免因素对科学评价的干扰,保证科学的自主性。其次,在中间层科学,可以采用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再次,边缘层科学可以偏重于外部评价。

(2)标准科学教育中注重教育内容的传统性

波兰尼认为,“原创性是科学发现的动力”。库恩发展了波兰尼的思想,他从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来考察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即在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纪律加以约束、规范的活动,否则,科学活动也难以有效地开展。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片面、过度强调发散性思维而忽视最起码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科学共同体的精神特质(科学权威控制力)也会因此而被削弱。用实证主义的话说,缺乏基本科学“范式”的创新思维被证伪,那只是“一个疯狂的念头被证明是错误的观念而己”。所以,在标准科学教育中应注意强化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训练,注重教育的传统内容。

(3)注重科学知识传播的系统性

科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成体系的知识,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解释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4]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器物层面理解科学,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本文所说的科学传播的完整性,是说要分清科学在不同人群中传播的不同任务。在普通社会公众那里,在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让公众了解科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不是绝对的真理,这样可以避免公众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对于那些准备进入科学共同体的人来说,科学传播的任务就不再局限于边缘层和应用层科学及科学精神等,还应该包含标准科学所应严格遵循的科学规范,尤其要培养他们具有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精神特质。

(4)注意防止科学传播过程中语言的误用。

科学研究中使用专门的术语,科学由核心科学向外层科学扩展时也应体现这些术语的规范性,不能以随意性、自由化的态度来叙述。滥用科学术语,会极大地损害科学信息的科学性及知识性。当前,应特别注意反对让外行在媒体上滥用科学术语。

参考文献

[1]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1页

[2]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9页

篇7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地发展,这给我国脑科学领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脑科学的对教育行业的影响较广,在教育中的价值直接关系着脑科学的研究动态,本文将通过分析脑科学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实现脑科学研究成果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为我国脑科学研究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脑科学研究;语文教育;现状

引言

脑科学的研究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脑科学领域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对教育者和决策者有颠覆性的影响,脑科学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话题。当前我国将科学地对脑学研究在教育中进行定位,确保能够在应用中取得惊人的效果。

1、脑科学与教育之间的联系

1.1脑科学研究的现状

在我国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主要是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这种科学对人体有着很直观的影响,用生物学来解释:学习是“由于环境来的外部刺激,构筑神经回路网的过程”,教育是“调控,辅助构筑神经网络所必要的外部刺激过程”因此教育和学习是一个十分严谨而又富有戏剧性的脑科学行为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根据脑神经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当前我国的脑科学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一个发展状态,这种状态一直受到外界不同程度的影响,脑科学的研究区源于20世纪90年代,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限制,脑科学的应用在我国的基本应用理论还是不够扎实,相关教育政策在制定和相关教学方法的设立过程中容易受到限制。在对脑科学的相关研究中发现,脑科学的研究并非是科学还原,这种观点可以通过神经层次的相关论述和行为层次进行对应性分析。

1.2脑科学与教育之间的沟通

当前,脑科学研究在众多教育形式中依然属于新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没有其他教育研究中的积累,在教学研究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无法提供广泛的依据,因此实现脑科学和教育之间的沟通已成为当前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随着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脑科学与教育之间的沟通主要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条件反射学、左右脑教育模式、多元智力教育模式以及脑电波对教育的影响。在研究条件反射学中可以发现,建立条件反射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于巴甫洛和斯金纳,前者主张金典条件反射学,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和人的脑生理是相同的,都是一个基体条件反射的过程,这是一种直接的智力活动,和人的心理以及精力有着很大的关系,直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到人体的各个器官。后者主张操作条件发射学,这种反射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这种反射方法对学生进行肯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种反射需要借助相关教学器材方能实现。左右脑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其主要研究的是在分析不同教学过程中左右脑的协同关系,比如,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依靠书本上的文字,应适当结合PPT文件和相关视频及表演等直观方面的表达,促使学生完成古文言和现代文之间的转化。

2.语文教育对脑科学的影响

2.1促进脑科学的可塑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智力是语言与语言智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结合其他多种思维能力组成了多元智力,脑组织在多元智力的作用下形成一种复杂多变的转化,在脑组织中形成了一种交叉性的多为图案。语言及语言智力能够促进大脑的开发,增强学生学业表现等,脑科学的研究和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在相互作用。学生在执行语言及语言相关智力时,脑组织结构将会随着智力运动而发生变化,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脑组织会自行修饰和重组,这种促进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对人类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语文授课主要接触的是语言学以及逻辑学,这种科学组织最容易促进脑组织的可塑性,尤其是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最容易促使脑组织的进退自如的行为方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寻找描述山的词语,形容山奇的可以用“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形容山险可用“挺拔险峻”、“奇峰妙壁”,在形容山多的时候可以用“峰峦叠嶂”、“连绵起伏”等词语,这种发散性思维模式是塑造脑组织可塑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学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对脑组织进行影响。宏观上影响脑组织的思维走势、微观上影响脑组织的细节分析。

2.2提高大脑的认识能力

语言思维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这种思维通常将外接的语言信息传递到脑组织,脑组织自行分析和处理,然后转换为人的心理活动及语言活动,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传递过程和接受过程,授课便是在此环节完成的一个过程。例如在荀子《劝学》一文中,以“学不可以已”作为全文的贯穿思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从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上着手,充分的挖掘自身的潜力和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从知识点、气质品德、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以及善始善终的学习观念来开拓自身对学习的认知,实现纯粹的学习精神。语文教学对脑组织的促进还可以通过不同环节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进行对比,此点涉及到语言教育和逻辑思维教育的过过程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3.脑科学研究成果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脑组织的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种应用涉及到众多方面,脑组织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成长方面。同时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有很大的帮助。

3.1对语文教育内容有启示作用

3.1.1可调节脑组织的执行能力

脑组织的反应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行为思考能力,尤其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脑科学组织的应用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确定,这种进行方式给老师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执行空间。语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感官器官的参与,从宏观意义上来讲,脑组织行为直接限制了主观思维、意识表象以及行为能动性。语文教学中的执行能力也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选词中,需要充分了解词语本身的性质,然后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等,这个过程都需要执行能力的参与等。

3.1.2可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习压力

相比较其他学科,语文的学习更加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和烦躁心理和情绪,这种心理和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生理变化以及反应能力等方面都有直接刺激。脑组织的应用可以使语文学习变得生动和形象,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3.2对语文教育方法有启示作用

区别于其他教学形式,语文教学有多种教学方式,没种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脑科学的研究中发现,脑科学对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理论依据可表现在“全脑理论”、“迁移理论”以及“形象思维理论“这种理论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了思维空间,例如,在研究某个成员的时候可以联想到词语的起源以及在长期的应用中发生的某些变化等,这种方法不仅仅提高了成语利用的准确性,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4.结语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投入,其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将会应用到教育的不同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脑科学应用的意义将会逐渐趋向稳定,从长远的发展轨迹进行分析,需要减少人们对脑科学的误解和曲解。此外,还应加强脑科学组织的实际应用和宣传。

参考文献:

[1]王亚鹏,董琦.脑科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2,09:17-19.

[2]郭涛.脑科学研究及其对体育教育的启示[D].扬州,扬州大学,2014.

[3]那杰,高飞.日本“脑科学与教育”研究的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8,5:16-19.

篇8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改革;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57-0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和应用面广的综合性学科[1]。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学的关注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生态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地区及全球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生态学人才作为生态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且环境问题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加剧,对当代生态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生态学教学模式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对传统生态学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已显得甚为重要和迫切。传统高等教育普遍只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基于此现状,教育部已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大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态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及创新能力具有越发突出的作用。它也是现代生态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成为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学和科研是现代高校的两个主要职能,两者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3,4]。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指标之一[5]。特别对于像生态学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很显然,传统生态学教学已很难满足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研究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生态学人才培养方面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现有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生态学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生态学人才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笔者将以现代生态学教学现状为基础,在剖析现代生态学教学弊端的同时,结合生态学科学研究,对我国的生态学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目前生态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注重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是现代生态学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生态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其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与不同主要分支学科的有效结合与交融,目前生态学已经形成了多个新兴的分支学科,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数学生态学等。这些分支学科不仅使传统生态学理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且有效促进了更多新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的出现。它们已经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的生态学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们作为生态学的最新发展构成了现代生态学的前沿。然而,纵观目前我国大学生态学教学实际,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生态学基本理论为主,涉及生态学最新进展的内容甚少。这里我们并不是忽略生态学传统理论的重要性,而是认为传统生态学理论只能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现代生态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传统生态学理论知识,而且也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应用生态学理论所带来的生态学的最新发展,同时也包括现代生态学研究所产生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只有系统掌握了现代生态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我们培养的生态学人才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薄弱。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从目前生态学的教学实际来看,理论教学普遍比较受重视且发展较快,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却严重缺乏。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学教学主要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主,涉及到实践环节的也都以课堂演示或语言描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真正进入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本上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就是学生所要掌握的生态学的全部内容。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理解比较肤浅,生态学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偏低,学生普遍缺乏生态学专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态学教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普通科普教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学教学的重视,生态学实践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如此,由于原有生态学实践教学基础条件十分薄弱,目前多数高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主要以学生开展野外科学调研为主。因此,改善生态学实验和实践条件已经成为未来生态学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3.偏重宏观领域的教学,微观层次理论很少涉及。我国多数高校生态学教学仍以生态学宏观领域理论为主,有关生态学微观层次理论很少涉及。在这种知识结构的影响下,学生和普通民众都认为生态学只是针对宏观领域的研究。其实,就生态学学科的诞生来看,在当时研究条件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生物所处的宏观生存环境。但这种对生态学的描述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快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在生态学与不同学科间实现有效交融,许多先进且精确的现代研究技术被应用于生态学研究以后。因此,现代生态学不仅是运用宏观手段对生物及其所处环境进行研究,同时,一些重要的微观研究手段,例如分子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以此推动生态学向更深层次发展。就目前我国生态学教学现状来看,有关生态学微观领域知识的教学内容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专业教材严重缺乏。我国目前有关分子生态学的专业教材极少,只有部分教材在相关章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二是生态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在分子水平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成本的实验经费投入,这些都是多数高校所不能具备的。

二、科学研究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篇9

1、关于同时的相对性问题

A和B两个物体在主体C看来是同时出现或同时落地,但在D看来却是A先于B出现和落地,在E看来是B先于A出现和落地。这表明同时性受观察者的影响,传统科学只考虑客观事物的关系,并不去考虑主体对科学结果的影响。其实同时性的相对性是因主体而产生的,并不是一个深奥的问题。不同的物体的信息传播到主体的时间受主置的影响,如果主体在两个物体中间,我会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如果这时我这是靠近A物体,而且A、B两个物体距离非常远,在同样的情况之下我会看到A比B先落地,反之我会看到B比A先落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主体的一种认识,任何认识都会受到主体的影响,离开主体来看认识就失去了认识的基础。

2、关于钟慢效应

相对论认为,快速运动的物体上的时间会变慢,这表明时间是与物体运动的速度联系在一起的,是相对的。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等车是时间过得特别慢,而热恋时时间却变得特别短暂。因此时间的相对性只是对人而言。但人们不去考虑相对论的理论对人的关系,受主体的影响,而认为时间的相对性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当我们考虑物体与主体的关系时,时间的相对性问题并不神秘。快速运动的物体,如果我们在它的上面,时钟不会变慢,时钟变慢只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科学研究者而言),因为我们是通过光的传递来获得物体的信息的,我们的感官把物体的信息变成感觉。A物体以1/2的光速在与我相对运行,两秒钟这一时刻,物体距离我30万公里,这是物体发出的信息一秒钟以后才能被我接受到,也就是我在第三秒的时候才能那个看见物体A在两秒钟时发出的信息、看到物体,如果物体运行了10妙,我在第15秒钟的时候才能接受到物体在10秒钟的时候传出来的信息,看到物体,因此对观察者来讲,我们永远观察到的是物体A的过去,因此在我看来,在高速运动的物体上的时间会变慢。同样的双胞胎,一个人看离它高速远去的物体上的兄弟会感到它比自己年轻,其实这只是相对观察者而言,对于在高速运动的物体上的人而言并不年轻,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过去的信息,而不是它现在的信息。所谓双生子佯谬纯粹是对相对论的误解或是相对论的错误。因为钟慢效应只是对观察者而言,人的信息的获得需要一个时间,在低速运动的物体中,这个时间可以忽略不计,但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微观与宏观)信息的获得就必须考虑信息传播的时间。假设一个物体在持续不断的发出信息,我们与物体以超过光速的运动速度相对运行,我们就决不会把在物体上的人看成越来越大,而是看做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小。因为我们只能获得物体过去的信息,我们得不到物体现在的任何信息。在宇宙中我们能看到几万年以前的星球,因为这个星球离我们有几万光年的距离。因此,所谓时钟佯谬或双生子佯谬,认为乘高速火箭飞行的人多年回来后会比在地球上的兄弟要年轻纯粹是无稽之谈。

在观察者看来,高速运行的物体的时钟不仅会变慢,也会变快。一个星体距离我们60万光年,假设这个星体以接近光速向我们飞来,正好在此时,这个星球上出生了一个婴儿,但是我们现在无论如何是不会看到他的,因为关于这个婴儿的信息只有60年以后才传给我们(因为信息是通过光来传播的)。在六十年后我们观察到了这个婴儿,但在第61年的时候它来到地球上,我们会看到(如果我们持续不断的观察)他已经61岁了,在星球上用来两年的时间活了地球上61岁。在这种情况下,时钟不是变慢了,而是加快了。因此时钟的快慢只对观察者有意义,对事物本身没有意义。

3、关于光速不变

光速不变理论认为:物体运动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使在同一个点上向相反的方向同时发射两个光子A和B,每一个光子的运行速度为30万公里,在光子A上观测另一个光子B,光子B相对于A的运行速度仍然是30万公里。也就是说1+1=1。1+1=1是不符合逻辑的,但物理学家通过观测证实了光速不变理论。这就发生了非常奇怪的现象,两个光子走的距离等于一个光子走的距离,两公里等于一公里,于是高速运动的物体距离也就是长度会缩短,这就是尺缩效应。这种物理语言只有少数几个物理学家能明白。虽然科学家非常伟大,但它创造的理论不应该神秘,更不会让人读不懂。我不同意自然界可以不符合逻辑,1+1≠2,我认为相对论理解的1+1=1的观点是因为未能考虑到主体在认识中的影响,我们在分析物体之间的关系时,应考虑主体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以及主体在获得这些信息时受到的信息传播的影响,同一个太阳,我们早晨看起来大,中午看起来小,这种“两小儿辩日”的困惑不正是我们理解1+1=1的困惑吗?因此用观察获得的结论不一定是事实,物体在远处看起来大,在近处看起来小,距离同样产生尺缩效应,因此不仅仅速度会产生尺缩效应。但这种尺缩只是对观察者而言。当物体高速运行时,我们观察物体用的是光,因此必须考虑光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前面我们列举的实例(两光子相对运动),当我们从一个光子上观察另一个光子时,在一秒钟的时间,光子B距离A60万公里,光子B只有在两秒钟才能将在一秒钟时的信息传到A上,也就是我们如果在光子A上,只能在两秒钟的时候才能看到光子B在一秒钟时的信息,在一秒钟时我们只能得到光子B在1/2妙时的信息,而在1/2妙时光子距离光子A正好是30万公里。这就是尺缩效应的全部秘密,他只对观察者是有效的,对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效力。

4、时空隧道,科学里的童话。

我们能否回到过去,当然能,在回忆中,在想象中我们是能做到的。在感觉上,从理论上将来也可以实现,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它发出的信息。我们假设物体发出的信息被光携带者以光速飞行,张三是我的同学,它的信息同样如此,现在我们以超过光速的速度追赶张三的信息,我们就会不断赶上张三过去发出的信息,并接受这些信息形成感觉,我们就会看到张三越来越年轻,直到它出生。但是我们见到的这是对张三的感觉,而不是对张三本人,张三在我们的眼里会越来越年轻,但实际的张三会与我一块变老,不会年轻。这就是时空隧道,一种科学的童话,人类的梦想。现在科学的盲从和迷信让人分不出真假,迷信好像是人的天性,不再信仰上帝现在迷信科学。这会失掉科学的价值。对科学必须进行哲学思考,让他不能偏离正确地方向,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同时物理学不能背离逻辑,远离常识,成为少数人的语言,对普通人成为不可知的东西。科学是为人服务的,他必须讲究它的经济性、明晰性,否则他就会走向脱离大众的道路被拒绝。

5、实在的时空与感觉的时空

假如A和B是两个光速的距离,A和B以光速相对运行,A相对于B或B相对于A是两个光速的距离。一秒钟后A和B相遇,但在A上的人看来,B并未运动,因为B在出发点的信息、终点的信息、整个过程的信息同时到达A。因此在A中的人看来,B没有运动,只有A行走了30万公里。(因为B运行的距离在我无法表达,距离是起点与终点运行的时间,而起点与终点到达我的时间同时的,对我来讲就没有距离)。这就是事实的时空与感觉中的时空的不同。相对论就是用感觉中的时空来描述事实中的时空而产生的矛盾。

在经典物理学中,只考察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去考察主体这一因素。对于低速宏观物体而言,主观的时空(感觉中的时空)与实在的客观的时空是一致的,但是在高速运动的领域,感觉的时空与客观的时空表现为巨大的差距,是不一致的,必须搞清二者的区别。对于这一问题,马赫的哲学有许多说明,但并没有被人们充分的理解。任何物理学必须用经验来描述和验证,什么是经验?就是物体的信息到达感官时,感官将信息转化为人能理解的图象或符号。在低速运动的物体中,信息与感觉是统一在一起的,在高速运动的物体而言,信息与感觉是不能统一在一起的,客观的时空关系在转化为主观的时空关系时就会发生巨大的偏离,1+1≠2的时空在感觉中就会产生,但这只能是感觉的时空,不能是实在的时空,客观的时空1+1仍然为2。

就是在低速运动的物体中,由于距离或速度等原因也会出现感觉的时空与实在的时空不一致。比如太阳现在向我们发出一束光,我们等啊等,等到8分钟以后我们才接受到这束光,看见太阳。但是我们接受到的是太阳8分钟之前发出的信息,因此我们只能见到过去的太阳,如果太阳有一个时钟,我们这是正好看到,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指针比地球上的时钟的时针慢8分钟,但如果我持续的观察下去,发现太阳上的时钟不会越来越慢,只是相差8分钟。但是如果太阳离我们高速远去,我再来观察在太阳上的时钟,我会发现它走的越来越慢,与我们地球上的时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如果太阳飞到距离我们10万光年的距离时,它的时钟会比我们的晚十年,但这种时间只对我而言。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性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引言

教育部在2007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要以网络技术为背景,使英语教与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形成,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走向终身教育[1]。《课程要求》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研究性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开展探究式、合作式的小组活动。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出发,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融入研究性教学理念。

研究性教学,是指“将课内讲授与课外时间、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2]。”教师为学生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指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与实践以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它注重知识传授与主动探索相结合,体现科学研究特色。本文尝试构建大学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具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二.文献综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由认识论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Piaget皮亚杰最早提出的。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而促进的[3]。也就是说,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㈠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基本观点:

1.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各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应用知识,并能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即实现自我反馈[3]。

2.注重真实情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有联系的[3]。因此,教学环境应重视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

3.注重学生的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性互动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教学应提倡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和学习;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与协商。在整个过程中,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都应明确化,共享思维成果。

㈡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对于国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就研究内容而言,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文献综述类;模式探索类;经验描述类;针对于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如听力、口语课堂)。尽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近年主要以文献研究为主,实证研究数量有限;文献综述类研究内容不够详实;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也仅是单一的采用简单的百分比和文字描述。在诸多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类研究中,忽略了课堂实践及实施。因此,本文结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探索性地构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施。

三、大学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环节:明确问题、研究实施、成果交流和反馈评价[4]。

㈠明确问题。教师根据课程单元内容,分析单元学习任务的独立性和整体性,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题,也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研究学习的主题。当然,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一起共同确定本课主题。

㈡研究实施。确定选题后,由小组讨论解决方案,制定探究计划并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效方式获取信息,如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书刊、问卷、访谈等。然后由学生筛选和加工已获信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与综合,从而得出结论。

㈢成果交流。学生将所得的研究成果在班上相互分享与交流。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以小组形式作口头汇报、辩论会、撰写调查报告等,呈现形式也提倡多样化,比如PPT、Word文档、Flas、电子杂志、出展板等。

㈣反馈评价。交流完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学会辩证思考,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除了学生,教师也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为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此外,反馈评价应始终贯彻整个过程。

四、大学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实施

㈠教学实施过程。此次教学实验对象为昭通学院12级汉语言文学3班。全班共有40名同学,每组8名同学,共5组。为了进行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对实验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辅助研究性课堂教学,并分别采集相关数据。教材是《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内容为Unit3 The Road to Success。由于“任务型、互动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是教学任务与课堂互动方法的有机结合”[5],因此,本文从教学任务设计出发,实践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即明确问题—研究实施—成果交流—反馈评价[5]。

在“明确主题”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确定4个关键词:Success, dream, wealth, resolution。A组研究主题:The ways to achieve success;B组:Is wealth a sign of success? C组:Success begins with dream;D组:Make resolution to improve myself;E组:Why New Year’s resolutions fail?

㈡课堂效果数据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课堂教学具有差异性,体现在:⑴在研究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准备工作、讨论发言用时要比传统课堂用时明显增加;⑵小组及班级讨论次数和个人平均发言次数也增多;⑶节省了完成单元话题和教师讲解所需的时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关于“明确问题—研究实施—成果交流—反馈评价”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以及学习主动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真正的“中心”。

五、结语

在研究性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任务汇报学到的新知识远远超出书本内容。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仅完成了自己新知识的构建,也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正是如此。因此,研究性的教学理念应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准备每一堂课,扮演好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躬身实践研究性教学,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朱桂琴.研究性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7).

[3] Piaget, J. The Origin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66.

篇11

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得出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单一、呆滞、逃逸等问题,为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努力:一是充满活力的课堂;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三是促进多维互动的课堂。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共生;和谐

关于课堂,有诸多不同的研究视角,如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等等,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中的有机体是从事教和学活动的生态主体,相对于某一教师或学生而言,其他教师和其他学生都构成生态环境。一个健康和谐的课堂生态,是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学生和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互动、关联、和谐的关系;反之,课堂生态则会失衡,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本文以内蒙古G大学为个案研究,针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危机,将大学语文课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将其置于生态学理论和生态世界观视角下,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种方法的审视和考察,用动态的、发展的、互动的理念取代以往静态的观点关照课堂教学模式,客观呈现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实地课堂教学调查研究,构建健康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制订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生态对策。

一、内蒙古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的现状调查

在掌握相关理论、立足教学实际,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课题组设计了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关于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问卷,经试测和修订后,该问卷主要包含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的30个问题。问卷调查的对象为G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包括少数民族预科生),发放问卷2000份,最终收回有效答卷为1956份。将问卷答案录入Excel表格后,用SPSS软件对单选题赋值和数据处理,然后从物理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对每份问卷进行均数分析。不难看出,物理环境要素的均数明显高于人文环境,说明物理环境优于人文环境。下面就调查问卷中的30个问题所反映的课堂生态状况及表现出的问题做具体分析。

1.课堂物理环境的现状分析

课堂物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课堂的温度、照明、色彩、空间大小、班容量、座位编排方式等时空环境和自然环境,课堂规模空间大小适宜,色彩明亮,温度湿度适中,学生就会产生愉悦的感觉和积极的情绪。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物理环境优于人文环境,但仍有13.6%的学生对教室的物理环境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教室灯光不舒适导致的视觉疲劳,多媒体设备久不更新维护及下午日光照射影响屏幕的观看效果;9%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环境有些嘈杂,教室的卫生条件较差;这表明目前该校的大学语文课堂物理环境仍存在有待于改善之处。

2.课堂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48.7%的学生认为目前学习语文的校风、班风、学风不佳,39.5%的学生认为有待加强。26.1%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师生情感融洽,交流互动良好,39.8%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较好,35.1%的学生认为课堂不够活跃,师生关系有待改善。27.4%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乐于发言,并能在交流互动中体验到语言和思维自由沟通带来的快乐,63.6%的学生有为难情绪,不愿意开口,8.8%的学生感觉大学语文课很痛苦,1.2%的学生认为考试使得语文学习成了应试教育,感到压力很大,没有乐趣可言。83.4%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上生生之间能够形成互助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气,做到合理竞争、共同进步,16.6%的学生认为互助合作风气欠佳。53.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主宰课堂,35.6%的学生认为是师生互动交际式、生生合作式,41.2%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讲解为主,应构建学生参与思想交流的全新课堂。7.8%的学生认为课堂内部存在不合理的竞争和排斥现象,且影响到了团结,40.8%的学生认为虽然存在不合理竞争的现象但课堂整体和谐平稳。关于大学语文学习的目的,52.8%的学生认为是掌握语言技能、提高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28.4%的学生认为是交际工具(主要体现于少数民族预科生),18.8%的学生认为完全是被动学习应付考试。40.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经常介绍文史背景、思想史方面的知识,49.2%的学生认为接受这方面的知识较少。23.2%的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拓展课程,如传统文化、文学作品赏析、名著欣赏、文化交流、新闻传媒、社交礼仪等选修课感兴趣,并提出希望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希望开设建筑美学课程,15.4%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

二、内蒙古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访谈和作业、考核反馈调查,现将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单一。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绝不是单一功能的重复,而应该是多因子共生和谐的系统,但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已经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教师讲、学生听”成为大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模式。除了听外,学生没有任何从事活动的权利,放弃了听就等于放弃了一切。这种过于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原本应该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大学语文课堂就只有“传授知识”这一种功能,其余的人格陶冶、素质培育、知识批判、师生激烈的争执、新思想的析出、智慧的生成、学力的提升统统没了踪影,课堂生态单调偏一,没有更大的作为。

2.呆滞。最近几年,尽管教育者和研究者以教学改革的名义,在大学语文课堂之上平添了许多形式化的东西,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分班分层次教学,等等,但无论大学语文教学在形式上怎么改,最终都应将目光落于课堂教学本身,关注教法和学法的变换和创新。再加上多如牛毛的管理制度、层层监督程序,大学语文课堂完全陷入了机械化的套式中,变成了严重的“高四语文”时代,没有了师生的主动权,没有了思想的自由,没有了学术的争鸣,没有了智慧的撞击,没有了思维的力量,大学语文课堂陷入一团死水,深入课堂,令人窒息。

3.逃逸。由于以上诸多问题,大学语文课堂已经没有多少生态气息,根本不利于这一生态系统下各因子的生长和发展,其结果是生态因子开始逃离这一生态系统。大学语文课堂最基本的生态因子———学生在精神和情绪甚至行为上逃逸,生命力不足。事实上,学生并非对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偏见,也并非对文学经典没有兴趣,而是教育者忽略了受教育者在课堂环境中的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方式,因而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灵与发展,不能给其以心智的启发和生命的信念与动力。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生命,课堂生态关注的是受教育者作为活生生的生命的存在,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无疑应该成为构建共生和谐的课堂生态的最有利的平台之一。

三、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

教育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健康课堂并非以书本知识为本的课堂,亦不是教师掌控一切、学生乖乖服从的课堂,更不是安安静静、整齐划一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个性、创兴能够充分体现和发展的课堂。本文认为一个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应该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课堂生活的生命性在于课堂教学过程即教师对学生爱的展开或显露的过程,课堂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包括教师和学生)在主动建构中感到成长和发展。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将课堂向全体学生开放,师生在课堂上放开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自主选择,自我表现,个性发展;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激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建构,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比较、尝试、归纳,最终构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的积累和更新,使课堂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为“动”的课堂,由过去“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为“活”的课堂;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分享”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探索,只有真正落实课堂的合作、分享,才能实现学生探索式、发现式、研究式学习,实现学生主体的主动构建与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既解放了学生,又使教师走出了“指挥”、“中心”的误区,真正激活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二)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

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认识到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挖掘他们的潜能,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成就彼此。教师不是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是作为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出现,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热情,不以惩罚、控制的手段管理课堂秩序。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材料的提供者,交流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积极行为的激发者,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是学生游戏的伙伴和可信赖的朋友。其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教师不能忽视、遏制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活力,应怀着期待的眼光积极引导,从而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交流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促进多维互动的课堂

教育只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用智慧开发智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借助各种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这种广泛多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为交往互动,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学会合作与独立,进而建立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活。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将视野由外部转向自身、转向双方心灵的互动交流时,教学才能在更高的理解层面真正实现。可以说,课堂的多维交往,建立师生的有效互动,是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作者:滕驰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 学学院

篇12

“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自由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于1870年提出后,其学科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目前的学科课程设置状况可说是众说纷纭,这种分歧表现在全世界范围。比如,成立于1977年的美国应用语言学学会(AML)就明确表示,其所吸纳会员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教育、语言习得与丧失、双语、话语分析乃至于读写能力、修辞、风格及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语言测试、语言政策与规划等;而加拿大的应用语言学学会所指的应用语言学,则主要是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既包括第一语言,又包括第二语言。但是经比较国外大部分开设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的高校网站,我们就会发现,国外的应用语言学课程主要集中在语言(特别是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语言习得、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不妨统称为语言教育。

国内学者对“应用语言学”的看法分歧更大,对该学科研究范围的划定也参差不齐。基本理论观点大致可以分为狭广两种:一种与国外的理解近似,即“应用语言学”就是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也包括语言测试;另一种是广义理解,内容比较宽泛。比如有的把修辞学、文字学、词典学、翻译学、外语教学理论等都归入“应用语言学”。(王德春,1990)有的则把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自然语言处理及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地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语言风格学、实验语音学、儿童语言发展学、人名学、地名学、广播电视语言研究,等等,都纳入“应用语言学”。(冯志伟,1999)有的还把模糊语言学也列入“应用语言学”。(于根元,1999)上述划分既表明了人们对“应用语言学”的理解差异,又反映了目前“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理论上的混乱。

经由一个学期的应用语言学课程学习,我们知道“应用语言学”不应该被理解为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运用的语言学,而应理解为语言学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应用的语言学。目前所谓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应是指“语言学”与“语言学的应用”,实际上包括两个层次和三个不同范畴。两个层次是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三个范畴分别是:研究语言结构体系规律的语言学、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语言学和研究上述两个层次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规律的应用语言学。

本文针对国内语言学与应用学学科的硕士点设置的课程信息,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国内高校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不够完备,开设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大学有近90所,包括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根据对其中多所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的课程考察,我们选取了11所高校的课程作为参考,绘制了以下表格,以便更好地分析学科课程构建现状。

(说明:?茯 代表必修课 ??}代表专业方向 Δ 代表选修课)

各硕士点对课程类型(必修/选修,学位课/基础课等)的称谓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各点课程开设的情况十分不均衡。就核心课程而言,语用学、语法学、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开设的高校较多,其中语用学有八所高校开设,语法学有七所高校开设,但多数高校将其设置为选修课程,并未列入必修;应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开设为必修的也只占了一半。就相关学科而言,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学科开设最多。就方法类课程而言,各高校对研究方法课程称谓不同,多数列出完备培养方案的高校均设置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华东师范大学甚至开设了两门方法类课程:语言学研究方法和语言学研究统计方法。由此可见,各高校对核心课程的认识不一,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设置具有不确定性;高校对对外汉语教学这一方向比较重视,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培养;语言研究方法是应用语言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科点课程规划

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内涵及外延的科学界定,与对国内高校硕士点课程设置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推动该学科的研究,而且对应用语言学的专业设置、教学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显然,如果忽视应用语言学的本质特征和混淆语言运用研究和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则将不利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如果把“应用语言学”定位在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这一层次,那么“应用语言学”专业,可以设置以下方向:语言教学(包括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语言规划、辞书编纂、翻译、播音与主持、语言矫正及语言能力恢复(言语病理)等。上述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适合的对应工作,包括语言教师、政府语言文字管理工作者、辞书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翻译人员、语言矫正及语言能力恢复方面的医务工作者。当然,如果有条件,则还可以设置工程语言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从事机器翻译、语音合成、人工智能、语言信息处理等工作的高科技人才。上述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各有所侧重。目前我国许多院校设置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就是把上述两个方面合二为一的。

与上述人才培养相应的是“应用语言学系”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二是不同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三是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语言学理论方面的课程主要根据各专业方向的特点进行设置,不仅包括语言本体研究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要侧重于语言运用研究方面的课程,比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测试、语言规范化,等等。应用语言学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科内容与社会需求,主要划分为三大类:对外汉语教学方向、计算语言学方向和翻译方向。选修部分从扩大学习者知识面、增强语言全方面素养方面考虑,设置应用翻译、方言学、教育心理学、高级阅读与写作等课程。我们认为,语言学研究方法对于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将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研究方法划为学位必修课程,其他方向必修与非学位课的选修课程均根据上述类别设置。

借鉴考察结果与自我探究,应用语言学硕士学科点的课程规划可以为下表所示。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课堂听课)、进行科学研究(独立开展或参加导师科研工作)、参加实践活动(与专业相关的能力锻炼/教学实习/翻译实践/公益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当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课程规划目标的实现,也需要相关工作的协作配合。例如,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和硕士生的主体作用;导师指导重点课程的学习和课题研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课程教学以课堂面授为主,同时加强实践环节。采取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将研究课题向相关领域及交叉学科延伸。

四、总语

篇13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实验 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猜想和假设 实验方案 数据处理

作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一般来讲,我们进行科学探究都要遵循以下步骤或流程:

一、提出问题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因循守旧之人与开拓创新之人的分水岭。

我们提出的问题首先应该是科学的,不能反科学或伪科学,而且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可以探究的、值得探究的。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我们所能提出的问题应根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却不能脱离生活和实际经验,提出的问题应在其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即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加上部分未知的物理知识,利用科学的方法与思想,或独立或协作地予以解决。

提出问题后我们还必须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是为提出假设或大胆猜想奠定基础。从物理学的角度较为明确地阐述该问题。

二、猜想和假设

让学生做假设和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验经验,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猜想与假设,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概括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讲,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郅庭瑾先生认为,高中生业已具备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具体体现在:①学生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逻辑过程,达到目的。②学生思维业已具备预设性,在解决问题之前,学生已采取了一定的方式和手段。③学生思维已渐进形式化。中学生开始逐步地由具体运算思维占优势发展为形式思维占优势,不仅能够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而且能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高中生在他们的实践与学习中,已能够完成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去获得具体知识的完整过程。④高中生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的明显化。⑤学生思维能跳出旧框框,创造性思维已获得迅速发展,开始追求新颖、独特的东西,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见解。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猜想,只有想象,才能尽可能多地突破旧有知识的羁索,打破时空的限制,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全方位思考。合理的或大胆的猜想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无意中的直觉往往可以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激发创造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一种大胆而有根有据的判断往往也可以突破层层迷团,实现探究的目的。

三、制定实验方案

方案是种思想,是个预设,只有经过多次尝试才能完善;方案是盏街灯,是座灯塔,指引着我们有目的有步骤地完成实验或既定目标。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步骤是否井然有序,关系到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切实可信,关系到实验结论是否有代表性、是否具有普遍性。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好就好在实验设计的巧妙,设计的合理,设计的浑然天成。为此:①方案中的仪器应选材合理,便于准备,不能要求过高。在确定实验方案之前,应首先学会正确操作和熟练操作,特别要注意应该注意的事项。②探究过程应尽量清晰,各步骤间衔接流畅,表格设计合理,应尽可能多地确定实验方案,尽可能多地进行实验,并由此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佳方案,同时若其中某个实验被确认失败的话,也可以尽快选择其他实验方案。

四、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方案,按照说明书正规操作,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包括仪器安全和人身安全),实验中要如实记录数据和实验现象等,利用观察、实验或其他方式方法,多渠道多形式地收集实验数据和信息。

尽可能地收集实验数据与信息,目的是尽量减少偶然误差的干扰。收集到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我们做定性分析;数据越多,越有利于我们做定量的计算。当然,为了更好地逼近实验结论,我们除了实验手段外,还可以从多种信息源上采集和获取信息,以弥补实验手段的不足。

五、数据处理 整理完所收集到的数据与信息后,就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和归纳,找出规律,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果予以解释和描述”,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得到哪些反馈呢?

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实验结论时,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论一般应具有以下特征:①条件相当严格,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②实验方法相当完善,当然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③表述简洁而严明,应尽量用严密且准确的科学术语来描述,且具有相当严谨的逻辑。

六、心得体会

通过实验,汲取失败的教训,积累成功的经验。实验后要提交实验报告,报告中要科学地表述自己的探究思路、过程、方法和结论。踢过足球比赛的大都知道“我们在比赛中,既要注重自己的积极突破,又要注重团队的团结合作”的道理,同样在科学探究实验中,自我自主探究与交流协作也一样重要。在合作中注意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实验方案,也要能够积极听取他人的建议,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成果。只有我们亲身亲历科学探究,才能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意识,养育一种能力,这对我们今后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都是极其重要的。

下面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为例,简要探讨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和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简而言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体现在速度的改变上,而速度发生变化就表明物体具有加速度,因此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或具有)加速度的原因。同是一辆静止的汽车,施加的牵引力越大,至某一速度所需要的时间越短。由此我们不妨假设加速度与力成一次函数a=kf+b,同时假设b=0。假设成立与否,还需要用实验探究和验证。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即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以发生改变,即加速度越小,由此我们不妨假设a=b+1/km,同时假设b=0。由此,我们现在所要探究的加速度是同时与力、质量有关的,那么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按照哲学上的观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合外力(外因)和质量(内因)共同决定的,合外力和质量两个因素统一于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过程当中,同时又是矛盾的。合外力促使加速度的产生,质量则维持原有状态不变,阻碍加速度的产生。在物理学中我们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两个或多个物理量(或因素)有关的多元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即先保持其他物理量(或因素)不变,逐步分析所求物理量与其中某一物理量的关系,而后总结出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固定质量,探究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而后固定合外力,探究加速度与质量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

如果a=k1f成立,反映在a-f图线上就应该是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如果a=k2m成立,反映在a-m图线上就应该是条双曲线,然而真实地判断该图线是否是双曲线是比较复杂的,不过我们可以变换角度,将a与m成反比转化为a与1/m成正比,即反映在a-1/m图线上就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但加速度是不易测量的,因此我们需将其转化为位移,而且我们所探求的主要是a与f、m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无须求解a的实际值。设计实验时使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将小车放在相同的位置,并同时打开和关闭文件夹使两小车运动的时间相等,由s=at2/2便可得出a1/a2=s1/s2。这样就将加速度转化为位移,以后做就好的多了。

教材给出了实验装置,但不甚好。一方面严格的光滑水平木板是没有的,普通实验室中的木板大都相当粗糙,不符合实验要求;另一方面,若往小盘中放砝码,好多同学放置的大都不是比较均匀,然而这样做很容易带来相当大的误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篇14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经过课题从开题到现在第三阶段的研究,课题组成员越来越清晰认识到,应该在信息化教学的环境中实施教学环节的信息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网络平台为工具,以任务驱动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把课堂变成语言实践的场所。对于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的实际意义,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内容,方法体系进行改革,从实际教学改革和教学需求入手,对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中间过程和状态进行分析和探讨,把信息技术从单纯的被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英语课程甚至其他课程的工具媒介,提高课程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变为学习的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结果反思

教师方面: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验操作,调查总结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课题组成员开设研究课,实验课,通过实际文献资料学习、教学测试、同课异构、课件实际效果运用、调查比较、教学设计个案剖析、论文交流、集体备课、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等实践形式,实现资源,知识,思想的共享,提高了备课,研究的效率,增强了对信息技术这个工具的理解和应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个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效率效果。拟定编制特色校本英语课程,撰写了多篇研究论文,教学案例和设计,内容涉及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各个方面。

学生方面: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信息素养明显提高。通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在听、说、读、写方面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网络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知识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信息技术辅助学生提高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技能,变传统的教师评析为互动互评,成为了更简便易行效率效果更高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活动模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同事学生在体验收获和成功的过程中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风格,由被动变主动,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英语交流交际能力显著提高。

在具体操作方面,也碰到了一些难点,例如硬件方面,如果本校有专门的网络信息化教室(注意:不是微机机房,这里说的是只具备教师网络教学和传递部分在教师可控制范围内的数据资源软件,以及同时具备语音对讲,跟读,听写等功能的现代化网络语言教室)那么开展整合教学研究将相对容易。本校学生家中有计算机的只有少数,因此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不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学生更少,那些家里没有计算机的学生对利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学习的概念也就相对模糊。而本校英语教师对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大部分教师重视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看出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只有很少部分老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可能力不从心。学生对英语教学中老师的引路人作用还是比较认可的。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对促进师生互动,对师生关系的好处也有体现,关系比较融洽。有进一半的学生已经在思想上有了利用信息技术去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意识,这与老师平时的强调肯定有直接关系。

三、对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各自的认知,教学特点,研究如何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到英语教学当中,重点其实就是整合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以什么样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来达到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成绩,教学质量。

经过课题组再三研究和反思,最终确定本课题研究思路:是通过探索研究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有效整合的具体模式和方法,来改变中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确定的具体研究方向是: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具体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正发挥英语作为语言学科最重要的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转变英语教学的理念,即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利用信息技术落实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真正有效整合”的形式出现,寻求现代中学英语教学中新的增长点。

四、今后课题研究的设想和思路

在下一阶段,课题组将继续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完成阶段目标。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课的研究,找到有效的整合课模式,还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特别是网页形式的课件设计制作等技能。对课题研究中的分支小问题,以总结随笔和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继续完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编辑资源库目录,最好能针对到章节级别,进行具体化设计。

最后,课题研究还希望领导和专家老师们多多指导,多多帮助,使我们课题惯利的研究和发展,以期推动英语教学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