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项目风险管理范文

旅游项目风险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7 15:48: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旅游项目风险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旅游项目风险管理

篇1

1998年,旅游业被中央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激发了旅游投资的热潮。根据2003年统计数据,中国旅游业吸引海内外投资的总规模已达到8600亿元,其中,宾馆饭店等住宿设施投资规模为6400亿元;景区景点开发为1000亿元;旅游车船、文化娱乐、旅行社等1200亿元。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调动了各方面投资旅游的积极性。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在2005年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上表示,2010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总量将累计达到19000亿元,2020年将超过60000亿元,在未来5—15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总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伴随着旅游业投资的热潮,投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旅游投资中出现了投资热情与投资回报背离,宏观发展趋势与投资企业微观收益背离的怪圈。旅游投资失败案例的增多说明作为大投入大产出的旅游投资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

二、旅游投资项目的特点

旅游投资项目是为旅游活动或以促进旅游目标实现而投资建设的项目,从建设内容可划分为景区景点项目、饭店建设项目、游乐设施项目、旅游餐饮项目、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旅游交通建设项目、旅游培训教育基地项目及其他辅助项目等。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在:

1.关联性。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各行业、各领域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某一种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其他配套服务的支持。因此,旅游业某一领域的投资必然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的投资,受其他领域投资的影响,否则,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其他配套服务的依赖,成为旅游投资项目无法自主控制的重要风险。

2.敏感性。旅游业的敏感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影响旅游业的因素很多,既有行业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其中,许多是企业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如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主要指旅游文化消费)的变迁、战争等。这也使得旅游投资具有了很大的风险。

3.专用性。旅游投资不像工业投资那样可以随意转产,它的投资一旦形成,若无人使用,其产品价值就不能转移而被消费,容易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淀成本,退出门槛高。越是有特色的项目,越是不易改变其内容与功能,或者改变内容与功能的成本代价过高,给风险转嫁带来困难。

4.季节性。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淡季资产闲置浪费,财务上入不敷出,旺季资产又常常超负荷运转;旅游资源的功能也受到季节性的限制。

5.依托性。旅游投资项目依托性强,紧紧依托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经济环境。一是受旅游市场依托,也就是受旅游资源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双重影响;二是受旅游产业依托。(2)社会环境。旅游项目受到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文化氛围和和平稳定的环境影响。(3)自然环境。目前,我国的旅游投资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考虑地理位置、选址是否合理等。

6.投资额大、回收期长。旅游的属性和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项目具有投资额大的特点。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属于资源依托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果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考虑在内,旅游业就是高投入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旅游活动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企业来承担,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额。旅游产品消费又具有不可储存性、非完全排他性、临时使用性、节律性等特点,消费额度有限,回收缓慢,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7.市场导向性。旅游项目投产后的运作和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一方面,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细分,希望一个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这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旅游者市场需求趋向是动态的,特别是处于快速致富的过程中的中国,游客需求在快速转换之中。特殊性需求要靠敏感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发现和把握,才能适时地推出适应需求的产品。对市场把握不准,就会失去产品消费的主体,从而产生投资风险。

三、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

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来自于各个方面,我们要具体分析各种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要从项目投资进行分类分析。根据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可将旅游项目投资风险划分为项目环境风险和项目核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旅游投资项目都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联。企业无法直接控制此类风险,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其损害程度。项目核心风险是发生于个别项目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来自于投资项目内部的微观因素。企业可以控制该类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或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

1.项目环境风险。

(1)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国家政策法律的稳定性风险,特别是项目所在地的稳定性。旅游业是典型的敏感性产业,旅游活动又是通过旅游者从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移动才得以实现的,投资项目所在地政治环境不稳定将给旅游者等市场主体带来顾虑和阻力。

(2)经济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档次。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之后,才有可能选择旅游消费,这决定了旅游投资项目未来的市场需求状况。经济环境应是旅游项目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因素。

(3)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决定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其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决定项目的赢利水平,并对投资者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中、投入到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中以及投入的程度等起着根本性作用。

(4)自然风险。这是指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如环境污染和自然景观的退化,旅游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标准等。许多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有很高的依赖性?熏特别是休闲、疗养、观光类项目,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质量对旅游投资项目有直接的影响。

2.项目核心风险

(1)主要内容

①完工风险。存在于旅游项目建设阶段。主要表现在为:项目工期延长;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使项目可能迟迟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项目完全停工放弃等。

②设计风险。指旅游项目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技术问题使项目的主题、策划或布局存在某些缺憾。旅游资源越独特,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大,但是资源不等于产品,真正构成游客吸引力的,是产品的吸引力。在这个结构里,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设计风险将直接关系到旅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营的持续性,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对旅游投资项目影响深远。③管理风险。旅游投资项目承包之后,一般由项目管理师全权负责。项目管理师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尤其是管理师个人的风险偏好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项目建设的风险。因此,项目投资者和管理师都应具有优化配置(即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并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④市场风险。指旅游投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市场的适应情况。由于旅游投资项目自开始时的市场分析到建成后进入市场,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差,当初的市场分析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目前市场竞争状况、旅游者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造成影响。许多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时轰动,建成后经营惨淡?熏就是市场风险的一种体现。

(2)影响因素

旅游项目核心风险受到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性。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企业思想准备不足。旅游项目投资比其他产业的项目投资具有更大的风险性,作为投资企业,认识与了解这些特征是其进行投资以及风险规避的基础和前提。而目前一些企业在进入旅游投资领域时,看中的只是旅游投资中有利的一面,如易产生轰动效益、品牌效益,科技含量不高,进入行业的门槛低等,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投资是一个关联性强、投资大且回报周期长的行业,在资金准备与人才准备上严重不足;②项目投资决策失误。旅游项目投资一般数额较大,如果未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充分地研究分析,一旦失误后果严重。可行性研究是旅游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以项目建议书为基础,针对拟建项目,从项目建设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考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其内容包括旅游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开发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优化等。这是一个由粗到细的分析研究过程。可行性研究的欠科学性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的重要原因;③创新观念不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类同的其他企业的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旅游企业也需要注意推向市场的产品是需要升级、换代和更新的,是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这就要求在观念上必须有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位,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因循守旧是导致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

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①关联企业的影响。旅游投资项目的开发需要投资、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的参与和配合,其他参与方的资信状况、技术和资金能力、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及其变化都会对项目的成败产生影响。②竞争对手的变化。与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不同,旅游消费的可替代性很强,同类产品的竞争和不同产品的竞争同时存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或者竞争对手的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自己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使产品缺乏竞争力而缩小市场,造成盈利下降。

四、加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对策

鉴于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企业的不当行为会导致风险加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观念和方法等对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局上产生对策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良策。

1.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与其报酬是成正比例的。如果对风险一概加以排除或逃避,就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因此,投资者应树立投资风险意识,不仅要从理论高度认识到项目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还要从旅游投资项目本身特点角度进行探索;对项目投资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外部环境对投资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摸清产生风险的各种要素,寻找风险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克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企业综合决策水平。

2.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旅游企业不仅要认识风险,还要学会正确识别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周密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剖析企业投资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及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同时,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掌握风险的程度,包括各种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对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通过风险估量,为今后投资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以及处理等提供准确依据。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监测。首先,旅游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系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的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投资状况的各项投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其次,旅游企业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旅游企业内部应建立规范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和投后管理程序。规范科学的内部运行程序是及时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重要保证,用程序化、规范化防止盲目投资和偏颇。

4.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对风险的控制和处理。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旅游企业控制和处理投资风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一是回避法。指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从而消除风险损失。二是分散法。即通过旅游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三是转移法。风险转移就是旅游企业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风险转移给他方。具体包括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四是自留法。这种方法是指旅游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风险损害后果自负。旅游企业可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风险准备基金等。

篇2

1、生态旅游项目建设的原则

1)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前应事先规划整个区域性的旅游管理计划。

2)项目建设初期应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各方观点权衡利弊,对该项目建成后对该地区的综合影响进行一个评估。若评估结果中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就必须再建议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督和监管,力求使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3)以当地自然环境承载力为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规模大小为原则,尽可能减轻游客游憩活动对当地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冲击。另外,要始终以当地支柱产业为核心,其他各类产业紧随其后,切勿本末倒置。

4)在整个旅游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民众的参与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就算外来的理念再先进,无法得到当地人的认可也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这就要采取沟通妥协的方针政策,在不触及当地特殊民俗的情况下,使地区特色充分展现出来。

5)在建设中要充分理解当地居民的家园情节,通过表达尊重之下的合理解释,让他们明白这个项目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对一些古迹还可以形成反哺作用,不但不会破坏,而且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用来翻修等。这样当地居民在支持该项目的同时也会投身到环境和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中去。

6)商业运作要合理,运作机构要慎重选取,要选择那些有责任心,有担当,有良心的企业与当地政府合作,使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既专业,又环保。

7)确保一定比例的生态旅游项目经营收益用于自然资源保护及管理当地自然生态。

2、生态旅游项目风险管理

2.1生态旅游项目风险识别

第一,风险具有很强的不可识别性和无法预知性,它潜藏在任何事情的深处,大事大风险,小事小风险。所以想要在项目建成之前便考虑到各种风险种类和风险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使用关联法则来对其进行一般性的推测,找不到风险事件,却能发现其与其他事件和因素的各种联系。这样便能够无限接近风险,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使风险尽量降低。总之为风险做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而大量搜集和风险关联的信息则能够事半功倍。

第二,分析各类不确定的因素。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的不确定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因为不确定所以就要找出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行。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风险也许时刻都在改变种类,也有可能在改变大小。这就要求有关方面要有危机意识,做好风险增大的心理准备,设置多个预案来应对风险的发生。

第三,建立风险清单,这时就需要集思广益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调动所有项目成员和当地群众,共同思考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对失败和挫折不能过分畏惧,要通过合理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第四,风险清单建立之后,要尽快给出风险识别报告来更好地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若风险清单无法通过审核,那么就必须重复上面给出的步骤,直到得出最终的风险评估结果,最终敲定发展案例。

2.2风险分析

对已识别的风险以大小为分界线,将其分组做一个归类,风险大的放在一起讨论,风险较小的放在一起讨论,这就是风险分析。说白了就是看看这些已经分类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如果实际出现这些风险,它对项目的建设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影响。生态旅游项目和其他的项目有着很大的却别,它是切实关系到自然环境的破坏度的,其他项目几乎不会考虑到这一点。然而麻烦就麻烦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无法量化,换句话说在短期内根本都无法估算出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也许在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负面影响就会集中体现在环境破坏上。也许要过几百年,这都是无法预测的事情。因此这类项目在进行风险分析时,绝对不能呆板僵化,不能仅仅是程式化的进行理论分析,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富有针对性的进行多方面考虑,分析出风险和预防风险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够完善风险预案,在实际运作中创造更大效益。

2.3风险评估

篇3

关键词:旅游投资项目;项目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82-03

一、引言

1998年,旅游业被中央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激发了旅游投资的热潮。根据2003年统计数据,中国旅游业吸引海内外投资的总规模已达到8 600亿元,其中,宾馆饭店等住宿设施投资规模为6 400亿元;景区景点开发为1 000亿元;旅游车船、文化娱乐、旅行社等1 200亿元。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调动了各方面投资旅游的积极性。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在2005年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上表示,2010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总量将累计达到19 000 亿元,2020年将超过60 000亿元,在未来5―15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总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伴随着旅游业投资的热潮,投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旅游投资中出现了投资热情与投资回报背离,宏观发展趋势与投资企业微观收益背离的怪圈。旅游投资失败案例的增多说明作为大投入大产出的旅游投资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

二、旅游投资项目的特点

旅游投资项目是为旅游活动或以促进旅游目标实现而投资建设的项目,从建设内容可划分为景区景点项目、饭店建设项目、游乐设施项目、旅游餐饮项目、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旅游交通建设项目、旅游培训教育基地项目及其他辅助项目等。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在:

1.关联性。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各行业、各领域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某一种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其他配套服务的支持。因此,旅游业某一领域的投资必然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的投资,受其他领域投资的影响,否则,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其他配套服务的依赖,成为旅游投资项目无法自主控制的重要风险。

2.敏感性。旅游业的敏感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影响旅游业的因素很多,既有行业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其中,许多是企业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如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主要指旅游文化消费)的变迁、战争等。这也使得旅游投资具有了很大的风险。

3.专用性。旅游投资不像工业投资那样可以随意转产,它的投资一旦形成,若无人使用,其产品价值就不能转移而被消费,容易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淀成本,退出门槛高。越是有特色的项目,越是不易改变其内容与功能,或者改变内容与功能的成本代价过高,给风险转嫁带来困难。

4.季节性。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淡季资产闲置浪费,财务上入不敷出,旺季资产又常常超负荷运转;旅游资源的功能也受到季节性的限制。

5.依托性。旅游投资项目依托性强,紧紧依托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经济环境。一是受旅游市场依托,也就是受旅游资源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双重影响;二是受旅游产业依托。(2)社会环境。旅游项目受到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文化氛围和和平稳定的环境影响。(3)自然环境。目前,我国的旅游投资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考虑地理位置、选址是否合理等。

6.投资额大、回收期长。旅游的属性和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项目具有投资额大的特点。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属于资源依托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果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考虑在内,旅游业就是高投入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旅游活动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企业来承担,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额。旅游产品消费又具有不可储存性、非完全排他性、临时使用性、节律性等特点,消费额度有限,回收缓慢,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7.市场导向性。旅游项目投产后的运作和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一方面,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细分,希望一个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这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旅游者市场需求趋向是动态的,特别是处于快速致富的过程中的中国,游客需求在快速转换之中。特殊性需求要靠敏感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发现和把握,才能适时地推出适应需求的产品。对市场把握不准,就会失去产品消费的主体,从而产生投资风险。

三、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

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来自于各个方面,我们要具体分析各种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要从项目投资进行分类分析。根据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可将旅游项目投资风险划分为项目环境风险和项目核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旅游投资项目都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联。企业无法直接控制此类风险,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其损害程度。项目核心风险是发生于个别项目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来自于投资项目内部的微观因素。企业可以控制该类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或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

1.项目环境风险。

(1)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国家政策法律的稳定性风险,特别是项目所在地的稳定性。旅游业是典型的敏感性产业,旅游活动又是通过旅游者从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移动才得以实现的,投资项目所在地政治环境不稳定将给旅游者等市场主体带来顾虑和阻力。

(2)经济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档次。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之后,才有可能选择旅游消费,这决定了旅游投资项目未来的市场需求状况。经济环境应是旅游项目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因素。

(3)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决定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其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决定项目的赢利水平,并对投资者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中、投入到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中以及投入的程度等起着根本性作用。

(4)自然风险。这是指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如环境污染和自然景观的退化,旅游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标准等。许多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有很高的依赖性?熏特别是休闲、疗养、观光类项目,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质量对旅游投资项目有直接的影响。

2.项目核心风险

(1)主要内容

①完工风险。存在于旅游项目建设阶段。主要表现在为:项目工期延长;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使项目可能迟迟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项目完全停工放弃等。

②设计风险。指旅游项目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技术问题使项目的主题、策划或布局存在某些缺憾。旅游资源越独特,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大,但是资源不等于产品,真正构成游客吸引力的,是产品的吸引力。在这个结构里,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设计风险将直接关系到旅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营的持续性,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对旅游投资项目影响深远。

③管理风险。旅游投资项目承包之后,一般由项目管理师全权负责。项目管理师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尤其是管理师个人的风险偏好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项目建设的风险。因此,项目投资者和管理师都应具有优化配置(即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并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

④市场风险。指旅游投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市场的适应情况。由于旅游投资项目自开始时的市场分析到建成后进入市场,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差,当初的市场分析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目前市场竞争状况、旅游者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造成影响。许多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时轰动,建成后经营惨淡?熏就是市场风险的一种体现。

(2)影响因素

旅游项目核心风险受到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性。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企业思想准备不足。旅游项目投资比其他产业的项目投资具有更大的风险性,作为投资企业,认识与了解这些特征是其进行投资以及风险规避的基础和前提。而目前一些企业在进入旅游投资领域时,看中的只是旅游投资中有利的一面,如易产生轰动效益、品牌效益,科技含量不高,进入行业的门槛低等,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投资是一个关联性强、投资大且回报周期长的行业,在资金准备与人才准备上严重不足;②项目投资决策失误。旅游项目投资一般数额较大,如果未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充分地研究分析,一旦失误后果严重。可行性研究是旅游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以项目建议书为基础,针对拟建项目,从项目建设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考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其内容包括旅游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开发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优化等。这是一个由粗到细的分析研究过程。可行性研究的欠科学性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的重要原因;③创新观念不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类同的其他企业的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旅游企业也需要注意推向市场的产品是需要升级、换代和更新的,是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这就要求在观念上必须有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位,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因循守旧是导致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

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①关联企业的影响。旅游投资项目的开发需要投资、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的参与和配合,其他参与方的资信状况、技术和资金能力、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及其变化都会对项目的成败产生影响。②竞争对手的变化。与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不同,旅游消费的可替代性很强,同类产品的竞争和不同产品的竞争同时存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或者竞争对手的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自己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使产品缺乏竞争力而缩小市场,造成盈利下降。

四、加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对策

鉴于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企业的不当行为会导致风险加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观念和方法等对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局上产生对策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良策。

1.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与其报酬是成正比例的。如果对风险一概加以排除或逃避,就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因此,投资者应树立投资风险意识,不仅要从理论高度认识到项目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还要从旅游投资项目本身特点角度进行探索;对项目投资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外部环境对投资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摸清产生风险的各种要素,寻找风险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克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企业综合决策水平。

2.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旅游企业不仅要认识风险,还要学会正确识别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周密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剖析企业投资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及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同时,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掌握风险的程度,包括各种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对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通过风险估量,为今后投资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以及处理等提供准确依据。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监测。首先,旅游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系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的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投资状况的各项投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其次,旅游企业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旅游企业内部应建立规范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和投后管理程序。规范科学的内部运行程序是及时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重要保证,用程序化、规范化防止盲目投资和偏颇。

4.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对风险的控制和处理。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旅游企业控制和处理投资风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一是回避法。指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从而消除风险损失。二是分散法。即通过旅游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三是转移法。风险转移就是旅游企业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风险转移给他方。具体包括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四是自留法。这种方法是指旅游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风险损害后果自负。旅游企业可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风险准备基金等。

参考文献:

[1] 王莹.旅游区投资风险规避和决策探析[N].中国旅游报,2005,06-13.

篇4

    关键词:旅游投资项目;项目风险;风险管理

    一、引言

    1998年,旅游业被中央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激发了旅游投资的热潮。根据2003年统计数据,中国旅游业吸引海内外投资的总规模已达到8 600亿元,其中,宾馆饭店等住宿设施投资规模为6 400亿元;景区景点开发为1 000亿元;旅游车船、文化娱乐、旅行社等1 200亿元。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调动了各方面投资旅游的积极性。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在2005年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上表示,2010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总量将累计达到19 000 亿元,2020年将超过60 000亿元,在未来5—15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总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伴随着旅游业投资的热潮,投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旅游投资中出现了投资热情与投资回报背离,宏观发展趋势与投资企业微观收益背离的怪圈。旅游投资失败案例的增多说明作为大投入大产出的旅游投资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

    二、旅游投资项目的特点

    旅游投资项目是为旅游活动或以促进旅游目标实现而投资建设的项目,从建设内容可划分为景区景点项目、饭店建设项目、游乐设施项目、旅游餐饮项目、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旅游交通建设项目、旅游培训教育基地项目及其他辅助项目等。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在:

    1.关联性。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各行业、各领域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某一种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其他配套服务的支持。因此,旅游业某一领域的投资必然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的投资,受其他领域投资的影响,否则,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其他配套服务的依赖,成为旅游投资项目无法自主控制的重要风险。

    2.敏感性。旅游业的敏感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影响旅游业的因素很多,既有行业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其中,许多是企业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如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主要指旅游文化消费)的变迁、战争等。这也使得旅游投资具有了很大的风险。

    3.专用性。旅游投资不像工业投资那样可以随意转产,它的投资一旦形成,若无人使用,其产品价值就不能转移而被消费,容易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淀成本,退出门槛高。越是有特色的项目,越是不易改变其内容与功能,或者改变内容与功能的成本代价过高,给风险转嫁带来困难。

    4.季节性。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淡季资产闲置浪费,财务上入不敷出,旺季资产又常常超负荷运转;旅游资源的功能也受到季节性的限制。

    5.依托性。旅游投资项目依托性强,紧紧依托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经济环境。一是受旅游市场依托,也就是受旅游资源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双重影响;二是受旅游产业依托。(2)社会环境。旅游项目受到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文化氛围和和平稳定的环境影响。(3)自然环境。目前,我国的旅游投资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考虑地理位置、选址是否合理等。

    6.投资额大、回收期长。旅游的属性和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项目具有投资额大的特点。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属于资源依托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果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考虑在内,旅游业就是高投入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旅游活动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企业来承担,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额。旅游产品消费又具有不可储存性、非完全排他性、临时使用性、节律性等特点,消费额度有限,回收缓慢,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7.市场导向性。旅游项目投产后的运作和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一方面,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细分,希望一个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这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旅游者市场需求趋向是动态的,特别是处于快速致富的过程中的中国,游客需求在快速转换之中。特殊性需求要靠敏感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发现和把握,才能适时地推出适应需求的产品。对市场把握不准,就会失去产品消费的主体,从而产生投资风险。

    三、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

    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来自于各个方面,我们要具体分析各种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要从项目投资进行分类分析。根据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可将旅游项目投资风险划分为项目环境风险和项目核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旅游投资项目都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联。企业无法直接控制此类风险,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其损害程度。项目核心风险是发生于个别项目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来自于投资项目内部的微观因素。企业可以控制该类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或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

    1.项目环境风险。

    (1)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国家政策法律的稳定性风险,特别是项目所在地的稳定性。旅游业是典型的敏感性产业,旅游活动又是通过旅游者从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移动才得以实现的,投资项目所在地政治环境不稳定将给旅游者等市场主体带来顾虑和阻力。

    (2)经济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档次。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之后,才有可能选择旅游消费,这决定了旅游投资项目未来的市场需求状况。经济环境应是旅游项目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因素。

    (3)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决定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其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决定项目的赢利水平,并对投资者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中、投入到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中以及投入的程度等起着根本性作用。

    (4)自然风险。这是指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如环境污染和自然景观的退化,旅游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标准等。许多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有很高的依赖性?熏特别是休闲、疗养、观光类项目,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质量对旅游投资项目有直接的影响。

    2.项目核心风险

    (1)主要内容

    ①完工风险。存在于旅游项目建设阶段。主要表现在为:项目工期延长;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使项目可能迟迟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项目完全停工放弃等。

    ②设计风险。指旅游项目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技术问题使项目的主题、策划或布局存在某些缺憾。旅游资源越独特,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大,但是资源不等于产品,真正构成游客吸引力的,是产品的吸引力。在这个结构里,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设计风险将直接关系到旅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营的持续性,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对旅游投资项目影响深远。

    ③管理风险。旅游投资项目承包之后,一般由项目管理师全权负责。项目管理师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尤其是管理师个人的风险偏好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项目建设的风险。因此,项目投资者和管理师都应具有优化配置(即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并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

    ④市场风险。指旅游投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市场的适应情况。由于旅游投资项目自开始时的市场分析到建成后进入市场,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差,当初的市场分析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目前市场竞争状况、旅游者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造成影响。许多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时轰动,建成后经营惨淡?熏就是市场风险的一种体现。

    (2)影响因素

篇5

[关键词]旅游 投资项目 风险管理 市场定位 金融风险

一、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其构成因素

旅游投资项目管理具有一般项目管理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性,根据对于旅游投资项目特征的归纳研究,旅游投资项目具有关联性强、敏感性、专用性、依托性、投资额度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旅游投资项目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据一项数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在2005年~2010年期间以每年7.3%的速度在增加。

根据旅游投资项目特征及其对于风险管理领域和内容的影响和作用的阐述,构成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项目环境风险,其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和自然风险;项目核心风险,其主要包括设计风险、施工风险、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这些外在风险因素与企业自身对于风险管理的水平和状况一起构成了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

二、目前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我国旅游投资主体对于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始于2003年随着加入WTO步伐和程度的加快加深。数据调查统计显示,2004年~2010年期间我国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增加幅度年均达到了5.7%,2010年总水平达到了2004年全年投入总额的11.3倍,旅游投资项目主体中超过30%的比例初步建立了项目风险管理的识别防范机制,风险管理所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在2010底达到了48.3%。但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对于生态环境风险的评估应对机制及其实施方法等还缺乏有效的方案和模式。目前旅游投资项目投资和开发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影响和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有的甚至出现了旅游项目开发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采和过度开发问题,同时反过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给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带来了巨大负面作用,有数据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期间全国旅游投资项目开发中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的整个旅游行业的损失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2.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旅游项目市场定位不够清晰、价值定位趋同化问题严重。目前在伴随着旅游业快速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投资项目开发的重复性建设和市场定位趋同化现象已经影响了整个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工作。数据调查显示,2008年~2010年期间投资开发的旅游项目中约有48.3%的旅游项目的市场定位趋同率在87.9%以上,这与同期国外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定位创新存在较大差距,改期间欧美国家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定位集中化系数只有0.23,呈现出较弱的趋同化程度。

3.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对于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金融风险及其融资方式估计不足和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目前我国旅游投资项目由于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国家金融资本市场管制等方面的影响,其项目施工和工程进展中的财务风险较大,与国外该项指标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了20%~30%之间的幅度,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在于旅游投资项目过窄的融资渠道和治理机制。

三、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上述几个主要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其构成因素的阐述,在分析了目前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旅游市场风险管理知识和理论特别是对我国旅游市场项目管理深刻的调查研究和细致的统计分析,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在生态环境风险方面,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应该从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角度出发衡量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于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及其相关硬性指标的达标要求,以创造旅游投资项目对于当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对于项目本身的支持程度。旅游投资项目与当地生态环境方面的和谐发展,不但是衡量一个旅游投资项目风险大小的标准,也是按照日益严格的大众环保意识和不断升级的国家各级政府的环保法规的需要,为此需要研究如何在旅游投资项目开发中融入和表达对于生态环境关注和重视的解决方案和模式。

2.在市场定位风险方面,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应该在对于旅游市场产品服务组合和旅游市场细分需求深刻的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差异化营销策略将旅游项目的开发定位在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鲜明需求特征的旅游细分市场之上。当前旅游市场产品和服务组合结构层次相对单一、新产品开发力度不足以及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相对集中,加大了旅游投资项目开发中的市场经营风险,使得旅游投资项目所开发产品的差异化缺乏足够的表达方式,其所向目标客户提供的有区别价值和利益缺乏有效载体。

3.在金融风险方面,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应该针对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和当前紧缩货币政策及其高通胀压力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于旅游项目特别是其工程施工阶段的金融财务风险做出适当评估,同时积极拓宽旅游项目开发中的融资渠道。旅游项目投资别是施工阶段由于目前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使得其中的金融财务风险得到了提高,特别是旅游投资项目目前相对狭窄的融资渠道,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成本都与正常指标值产生了较大的偏离。

四、总结

本文对于新形势下的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就当前旅游投资项目中的生态环境风险、市场定位风险以及金融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新时期下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旅游建设项目;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于城市经济的拉动性,对于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于城市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愈来愈明显。

在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了目前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据统计,2010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随着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各地都在大力投资建设旅游产业,比如,各类景区、主题公园、旅游饭店,生态园区等。其中许多项目取得了成功,但也有不少旅游项目失败,损失巨大。

由于旅游建设项目涉及利益主体多、周期长、投资大,项目决策及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多,使项目面临较大的风险。目前国内对旅游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关注不够,研究成果不多。进行旅游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对于拓展旅游经济管理学科领域、提高旅游地开发管理的决策水平、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以及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旅游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是来自于对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由于旅游业本身的敏感性和特殊性,旅游建设项目整个周期将面临不同种类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对旅游建设项目或许意味着某种机会,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为了把握住机会,规避风险,旅游项目建设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全局,从局部上抓住关键,从而使旅游项目建设活动真正实现其预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我国对于旅游项目的风险管理意识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的旅游项目的建设源于地方政府的初衷---以项目建设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往往对项目综合综合效益缺乏必要的敏感性,风险管理意识相当淡薄。我国很多的旅游财富聚集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许多先进的管理人才和管理理论无法有效地引入。最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仅仅重视的是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旅游项目的风险管理。当项目遭遇到风险损害时,再回过头来思考风险防范,风险管理,为时已晚。因此,加强旅游发项目风险管理的系统研究,既是旅游管理理论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紧迫任务。

三、旅游投资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由于导致旅游投资项目发生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众多,根据风险因素的性质,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类。系统风险是投资者不能改变的,其不确定性对市场上所有的旅游投资项目都可能带来损失,但投资者可通过采取措施使这类风险降到最低程度。非系统风险归因于对某一具体的旅游投资项目产生影响的特定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对该投资项目带来损失,是投资者需要重点识别、防范和化解的风险。

1.系统风险

(1)政治风险。这是旅游投资项目所在地政治背景及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稳定良好的政治环境会对旅游项目产生有利的影响;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会直接影响到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政策经营。因此旅游投资项目所在地政治环境的稳定性极为重要。

(2)自然风险。指自然灾害、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给旅游地开发项目带来的损害的可能性。许多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有很高的依赖性,特别是休闲、疗养、观光类项目。自然环境质量和状况会对这些项目有直接的影响。

(3)经济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档次,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之后,才有可能选择旅游消费。

(4)金融风险。在各类金融风险指标中,银行利率和市场收益率是两个关键性的指标,因为这将决定旅游投资项目未来的收益,并对投资者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中、投入到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中及投入的程度等起着根本性作用。

(5)法律风险。是指与旅游开发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调整、废止等对项目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及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忽视,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旅游项目的开发。比如,森林资源保护法的修改,地方旅游条例的颁布等等。

2.非系统风险

(1)设计风险。这是指旅游项目在初期规划阶段,由于技术问题导致项目在主题、策划或者布局等某些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旅游项目建成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营的持续性,而且这种风险的存在对旅游项目会产生及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2)施工风险。这是指旅游项目在施工建设阶段,由于施工技术原因或所选承包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违法违规行为,使项目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另外,承包商是否具备项目的建设能力,也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建设费用,会对整个项目的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

(3)管理风险。这是旅游投资项目承包之后,在我国,旅游项目一般由项目管理师全权负责。因此,项目管理师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投资者和管理师是否具有优化配置并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对项目的管理起着重要的影响。

(4)市场风险。指旅游投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市场的适应情况。由于旅游投资项目自最开始时的市场分析到建成后进入市场.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差,当初的市场分析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目前市场竞争状况、旅游者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造成影响。许多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时轰动,建成后经营惨淡,就是市场风险的一种体现。

(5)筹资风险。旅游项目多数为地方政府主导,或以地方政府参与,与民间投资者或国有投资者联合进行开发。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银行借贷、民间集资和招商引资等几种。在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中,这些筹资来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旅游项目还面临筹资的风险。

四、旅游项目风险的防范

1.树立风险意识

国外风险管理技术发展的较早、较完善,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应用恰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旅游项目的特殊性,旅游项目投资者、管理者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要在项目的策划、施工,以及建成后的运营全过程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氛围,从项目的决策阶段入手,积极地识别风险、驾驭风险,从而有效地从根源上降低风险,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2.重视风险评估

对于任何旅游项目,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得不面对的。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积极、有效地应对风险是项目责任人所必须考虑的。一般而言,在旅游项目建设初期就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负责评估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度量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分析这些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综合影响,以便使风险尽可能地不发生或在风险初见端倪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加强风险控制

对于旅游项目能否获得预期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即风险)的有效控制。旅游投资项目的控制是一种主动控制,其主要目的是使项目的三大目标――投资、质量、工期得到控制。对于风险的控制,它是通过主动辩识风险因素并加以分析,事先采取风险预防处理措施。因此,投资者应在项目开工建设之前就建立起风险控制机制,如风险监督制度和风险报告制度,根据不同的风险及其严重程度提出有关策略,如保险和风险分散化策略,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加强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翁钢民,张海燕.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6):

l14-ll5.

[2]侯国林:旅游危机类型、影响机制与管理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05(1):78-82.

[3]尚天成,赵黎明:生态风险分析在生态旅游系统管理中的应用[N].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2-76.

篇7

【摘要】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的论证方法,旨在为决策层提供较为详细的决策数据和依据。本文通过报告主要事项编制,明确报告编写重点及主要事项,以期与业内同仁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关键词】旅游;可研报告;编写

1旅游项目可研报告主要内容

1.项目概况;2.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4.项目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

2各部分编写要点

2.1项目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旅游项目所处省市自然地理位置,距离省会、中心城市、机场、码头、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繁华商业区的最短路径及距离,周边基础设施配套状况等。项目主要地形地貌,应以各部分海拔高度数据描述。

2.1.2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重点描述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资产或股权结构、资本金来源、国有资本持股比例等。

2.1.3项目组织机构及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如:国有全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根据项目组织形式不同,其组织机构大致分为董事会、股东大会等。

2.1.4主要景观特色

重点描述项目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特色。人文景观应有历史成因、形成年代、保存及开发意义等的相关描述。

2.1.5分阶段投资建造计划及项目预计投用时间

2.2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重点论证依据什么提出建设该项目的构想;项目建设前的现状如何,预计项目建成后对领域、区域、社区等,会带来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哪些方面的效益与效果,能满足人们哪些方面的迫切需求,能填补哪些方面的空白等;反之,不建设该项目,会对所在领域、区域、社区等带来哪些制约因素和负面影响。

上述论证要求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论证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假大空式的夸夸其谈。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可从经济、技术、财务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2.3.1经济可行性

通过对旅游项目市场前景的预测,测算出经营期内预计年收入总额,减去年运营成本、税金及附加,测计算出年净收益。如果将每年净收益按照市场利率折现后的净额大于零,即可断定该项目在经营期内,其收入能够支撑起成本费用开支,效益为正,项目在经济上可行。反之,不可行。

能否较为准确的预测项目未来经营期内的收支状况,是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关键。

2.3.2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可以概括为项目构想和前期设计内容,能否借助工程、信息等技术方面的一系列计划、方案、措施而达到。内容主要包括:旅游项目设计施工图,不同区块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和要求,现场安全环保措施及要求,工程质量保障措施等等。

通过上述方案、措施等的具体实施,旅游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功能基本符合项目前期构想,其投资总额控制在估算范围之内,其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其安全、环保、生态保护目标得以顺利实行,因此可以评价其在技术上可行。

2.3.3财务可行性

财务可行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反映。

(1)项目投资资本金能否及时到位,能否保障项目按计划开工。

(2)项目建设期间每年投资计划所需资金能否及时落实,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展。

(3)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自身能否带来持续现金流,来保障其生存能力。

如果上述几个方面均有足够的资金做支撑,才能保证财务可行性。

在财务可行性分析中,主要依据大量的数据计算与比较分析来完成,因此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较少适用定性分析。

2.4项目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

2.4.1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是指因各种不可控制因素的作用,而给项目目标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发生、何时发生、一旦发生带来的损失有多大等,都具有不确定性。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几个重要环节。

2.4.1.1风险识别

包括识别内在风险及外在风险的识别

旅游项目内在风险是指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而带来的风险。因此,识别内在风险时,应从项目决策、管理层着手,分析其决策程序的合规性、管理制度的缺陷、管理人员执行力等方面。这些内在风险,往往存在于项目的决策、管理过程中,一般而言是较容易控制的。编写过程中,重点描述内在风险的成因及规避措施。

旅游项目的外在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不以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风险,如市场需求风险、政策风险、战争、自然灾害等。这些风险一般难以控制,一旦发生,损失巨大。编写过程中,重点阐述其规避措施。

2.4.1.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指风险事件给旅游项目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M行量化的工作过程,即量化测评事件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出现的频次高低。

编写过程中,以定量分析为主,对影响旅游项目的每个风险事件及其诸多因素的危害性,逐一进行预测评估,找到对项目影响较大的事项,并予以排序。

2.4.1.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主要包括风险承担、风险转移、风险规避。旅游项目应重点从风险转移、风险规避方面,着重编写转移、规避的具体措施,并通过比较不同措施的实施成本,最终提出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

3小结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在项目前期决策工作中,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其编写内容远不止上述几项。随着旅游项目决策分析工作的日益深化,可研报告的编写的纵深度逐渐加大,需要大量的一手调研资料作支撑。为此,编写人员必须尽早介入项目,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力争把可研报告做实做细,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篇8

一、旅游投资项目的特点

旅游投资项目是为旅游活动或以促进旅游目标实现而投资建设的项目,从建设内容可划分为景区景点项目、饭店建设项目、游乐设施项目、旅游餐饮项目、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旅游交通建设项目、旅游培训教育基地项目及其他辅助项目等。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在:

(一)关联性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与各行业、各领域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某一种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其他配套服务的支持。因此,旅游业某一领域的投资必然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的投资,受其他领域投资的影响,否则,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其他配套服务的依赖,成为旅游投资项目无法自主控制的重要风险。

(二)敏感性

旅游业的敏感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影响旅游业的因素很多,既有行业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其中,许多是企业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如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主要指旅游文化消费)的变迁、战争等。这也使得旅游投资具有了很大的风险。

(三)专用性

旅游投资不像工业投资那样可以随意转产,它的投资一旦形成,若无人使用,其产品价值就不能转移而被消费,容易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淀成本,退出门槛高。越是有特色的项目,越是不易改变其内容与功能,或者改变内容与功能的成本代价过高,给风险转嫁带来困难。

(四)季节性

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淡季资产闲置浪费,财务上入不敷出,旺季资产又常常超负荷运转;旅游资源的功能也受到季节性的限制。

(五)依托性

旅游投资项目依托性强,紧紧依托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经济环境。一是受旅游市场依托,也就是受旅游资源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双重影响;二是受旅游产业依托。(2)社会环境。旅游项目受到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文化氛围和和平稳定的环境影响。(3)自然环境。目前,我国的旅游投资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考虑地理位置、选址是否合理等。

(六)投资额大、回收期长

旅游的属性和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项目具有投资额大的特点。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属于资源依托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果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考虑在内,旅游业就是高投入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旅游活动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企业来承担,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额。旅游产品消费又具有不可储存性、非完全排他性、临时使用性、节律性等特点,消费额度有限,回收缓慢,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二、旅游投资存在的风险

(一)外部风险

投资旅游项目面临的外部风险包括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政治法律环境风险、政策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旅游行业风险以及不可抗拒风险等。

1.自然环境风险。指地震、洪水、风暴等自然界突发灾难给旅游带来的危害。虽然这类风险因素发生的几率较小,但由于旅游项目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因而所投资的旅游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仍然是重点考虑内容,特别是对于生态旅游、疗养旅游、探险旅游等项目而言。

2.社会环境风险。主要指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索的变化带来的风险。要考虑旅游项目所在地的道路、交通、民居等公共空间的关系,当地居民对该旅游项目的态度,旅游地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当地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周围景观的协调,应使旅游项目结合当地社会文化特色,反映公众利益诉求,体现出项目的景观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

3.经济环境风险。经济的波动也会对投资旅游项目构成不小的危险,比如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等。购买力风险指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等因素给投资旅游项目带来的风险。

4.政治法律环境风险。政治法律环境的变化对旅游项目的影响相当重要,只有当某国或某地政治法律环境稳定时,旅游者的人身财安全才有保障,才有可能前来旅游消费。旅游产业是典型的敏感性产业,稳定安全的政治法律环境是其良性发展的基础保证。

5.市场环境风险。市场是旅游项目维持正常运转、保证赢利水平的关键之所在。市场环境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对游客核心需求识别不足的需求风险、旅游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由于对市场环境风险估计不足,许多投资主题公园旅游项目,建设时超常轰动,建成后经营不佳以至于关门歇业乃至转作它用。

6.旅游行业风险。主要指旅游行业的兴哀及产业周期波动等情况构成的风险。每个行业都会有景气和不景气的时候,旅游行业也不例外。旅游产业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敏感的产业,又加上受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而它也会出现周期波动的现象。

(二)内部风险

1.系统风险。指由旅游项目系统自身结构所决定,使项目系统不能正常有效运转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比如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风险,即因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的不足而使旅游项目投资主体所面临的风险,旅游项目所在地的基础设施是否具有较好的通达性和可进入性等,这是投资旅游项目必须重点考虑的风险

2.信息风险。指因旅游项目各个环节的各方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意他方共享信息、不透露真实信息或传递虚假信息,从而导致整个旅游项目的信息不能顺畅流通,信息不对称与信息阻塞同时存在,信息风险就随之而至。如来自于委托的逆向选择风险、来自于项目各方的道德风险等。

3.融资风险。指由于负债融资使旅游项目产生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具体主要包括融资决策风险、融资结构风险、融资谈判风险、融资执行风险。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变动的结果,如资金供求、银行利率、汇率变化可能加大资成本,重视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对融资构成危险;另一方面与投资者自身决策、运作资金的能力、经营管理失误有较大关系。

4.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出现在旅游项目投资的具体建设阶段,技术风险多指由于技术标准不一,衔接困难或技术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在投资旅游项目的过程中,技术风险虽然一般来说不大但是把握不好也会使旅游项目与周围环境、建筑物等风格不符,甚至破坏景观的美感,严重的还对资源环境造成技术性破坏。

5.实施风险。指旅游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不确定性,包括在实施队伍组织、实施成本实施时间、项目人力资源等带来的风险。例如,如果实施队伍在建设施工阶段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则会严重影响项目的工程质量。如果项目没有设定一个明确的实施计划,对项目的实施时间也不进行详细控制,则可能使项目的完成时间遥遥无期,最终造成项目无法完工、延期完工或者完工后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

6.资金回收风险。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风险。目前,有相当多的旅游景点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要送出为数不少的人情票,合计在一起这是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只是收不回来。另外,我国信用环境差,旅游企业间的拖欠账款现象比较多见,容易造成应收账款难以顺利回收的问题。

三、加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对策

(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与其报酬是成正比例的。如果对风险一概加以排除或逃避,就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因此,投资者应树立投资风险意识,不仅要从理论高度认识到项目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还要从旅游投资项目本身特点角度进行探索;对项目投资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外部环境对投资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摸清产生风险的各种要素,寻找风险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克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企业综合决策水平。

(二)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

旅游企业不仅要认识风险,还要学会正确识别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周密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剖析企业投资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及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同时,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掌握风险的程度,包括各种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对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通过风险估量,为今后投资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以及处理等提供准确依据。

(三)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旅游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系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的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投资状况的各项投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其次,旅游企业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旅游企业内部应建立规范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和投后管理程序。规范科学的内部运行程序是及时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重要保证,用程序化、规范化防止盲目投资和偏颇。

(四)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旅游企业控制和处理投资风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一是回避法。指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从而消除风险损失。二是分散法。即通过旅游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三是转移法。风险转移就是旅游企业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风险转移给他方。具体包括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四是自留法。这种方法是指旅游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风险损害后果自负。旅游企业可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风险准备基金等。

四、结语

篇9

我国生态旅游实践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令人担忧。①保护地内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保护地虽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保护地内往往社区众多,社会经济条件差,社区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矛盾尖锐。②传统文化面临冲击。许多保护地民族文化存在“汉化”、“异化”问题,比如有的地区民族建筑形式虽然至今还有部分保留,但“异化”已经开始,传统习俗虽然仍有部分保留,但是着装都已“汉化”。③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挑战。生态旅游开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在: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破坏;游客进入以后产生的垃圾等污染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置而造成的破坏。综观我国生态旅游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不高、环保意识较差、国内旅游市场大多处于大众观光、度假旅游阶段,尚不完全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引导旅游者进入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必然引发一系列问题。二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在我国还不成熟,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内涵认识不清,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滞后,监测监控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因此,在保护地开展生态旅游应关注存在的风险。运用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理论,探讨如何在保护地生态旅游中做好风险防范,协调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是目前保护地生态旅游中面临的急迫问题。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它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两方面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对策。要避免和减少损失,将威胁化为机会,项目主体就必须了解和掌握项目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发生规律,进而施行有效的管理。实际工作中,带来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政策的变动、技术的不成熟、经营管理不善、市场竞争力、资金周转、合同签订、团队合作等等,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鉴别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切实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保护地生态旅游的风险识别与对策

1管理风险

保护地生态旅游面临的管理风险主要有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经营合作模式不合理、人才培训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力等,在此重点关注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三方面。

1.1理顺保护地生态旅游管理体制

首先要理顺保护地的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合理分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之上。政府负责制定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宣传促销,建设基础及公共设施,吸纳社会资金,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企业负责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执行景区管理制度,创造社区居民就业机会,其任务是开发和经营旅游景区,既要保护资源,又要使社区受益。社区负责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参与旅游经营并获益,其目的就是保护资源,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和增加收入。通过实施这种资源配置和管理制度,实现生态旅游业和保护地的持续发展,体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

1.2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经营合作模式

保护地管理局在确保旅游业开发管理权限的前提下,可引进专业的生态旅游经营公司,采用特许或委托的经营方式,对保护地旅游活动进行市场化运作。对于区域内及周边有大量村寨的保护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可引入社区参与机制,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中来,一方面对参与生态旅游的社区在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保护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与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进行合作,开展科考活动,建立科普、教学、实验基地。

1.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要培养

一支素质高、业务熟、服务好、数量充足而又相对稳定的旅游从业队伍。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采取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短期培训、实地考察等方式实现对从业人员的定期持续培训。建立顾问制度,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沟通,争取技能培训方面的支持。适当增加对旅游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导游、解说及其他服务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种岗位培训、资格认证、技能考核、岗位考核、级别认证等制度。对旅游管理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市场研究、公共关系、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标准制定、法律法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2融资风险

2.1有针对性地分析

设计融资结构以保护地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做好融资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一份较具有权威性并且详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十分有利于对融资的风险进行识别并有效地对融资进行组织。评估的范围包括政治、技术、人力资源、与其他项目的相关风险、服务和产品的需求状况,以及当地的政府信用、当地的拟建项目以及投资环境情况等。一方面要充分拓展投融资渠道,包括政府拨款、银行贷款、企业投资、国际资金、群众集资等。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及社会捐助等多个投资主体的关系。对于旅游业是支柱产业的地区,要积极争取政府扶持和投资,保护地内道路交通、水利、环保、通讯等方面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可由政府投入,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企业负责按保护地旅游规划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争取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国外民间团体等对保护地内科研项目、扶贫脱贫项目、社区居民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资助。

2.2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收益分配机制

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应充分考虑到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使各利益主体均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从中公平受益。从资源、知识、资金等方面考虑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收益分配机制。首先,承认资源有价,生态旅游收益中要有一部分资金用来保护环境及支持社区发展。其次,重视知识的软投资,包括重视旅游规划设计中的特色挖掘、主题创意和宣传促销,以及对保护地的科研投入等。再者,保护地生态旅游项目的融资方要承担开发项目中的风险,因此对于项目资金的回报也有一定的要求。

3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风险

随着旅游的开发,大量游客的涌入必将给保护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使得景区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危险。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落实范围、规模和经营方式,确定景点和旅游线路,加大环境监控力度,严格执行环保制度,实行控制性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原则。

3.1界定开发范围

分析环境容量保护地生态旅游活动只能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不得影响保护管理工作。比如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只能在实验区和保护区周边地区进行,在缓冲区和核心区不得开展。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环境容量是衡量保护地旅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环境容量的测算要满足自然生态环境长期较好保持,维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应科学确定游客环境容量,控制旅游人数,合理设计保护地内接待设施的数量及规模,严格按照指定旅游路线开展活动。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监测,制定合理的价格调节机制,建立信息网络系统。

3.2积极开展资源保护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详尽、切实可行的保护地生态旅游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保护地管理局与旅游开发企业的责任,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职责,以及对旅游者的管理(包括对旅游者活动、规模、承载力及行为的控制)等。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评价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其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制定保护决策和保护技术方法的科学依据。在生态旅游活动中,要重视动植物生境的保护,开展生态监测工作,从气象学、水文学、物候学、群落学、生态学等方面,通过定位、定时的采样分析和调查,对原生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测。

3.3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设立环境管理目标,近期实现在景区改造和建设过程中,不引发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保持景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的目标;中远期实现在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的同时,逐步恢复和改善已退化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的目标。做好水体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音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加强保护地内环境监测和环境科学研究。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化环境管理,建立旅游收益反馈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政府及环保主管部门要贯彻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政策,定期检查,强化管理。

4社会风险

4.1突出社区受益原则

加大社区共建和共管力度社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态旅游首先要解决社区发展问题,强调社区利益和社区能力建设,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区参与、社区受益原则,改变并逐步摒弃以资源耗损型为主的生计方式,弱化和消除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地的一些日常管理、示范基地的建设,尽量让当地村民参与,提高他们作为自然资源的主人及资源拥有者的意识,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报酬。采取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和扶持农村专业户的办法,提高当地村民利用自然资源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增加传统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4.2充分尊重和合理利用

原住民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是原住民适应生态环境的产物,具有值得借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当地世居民族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受益者而且还是积极有效的保护者,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生态学知识。因此,保护地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和利用原住民的地方性知识,这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4.3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保护

民族传统建筑和民间文物,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抢救保护和民族民间手工艺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等,扶持和挖掘民族节日活动,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三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保护地生态旅游普遍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风险和财产安全风险,如野生动物肇事引发伤人、损毁旅游设施及破坏农作物的情况,森林火灾的发生,突降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因此,建立补偿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三大风险防范机制十分必要。

1补偿机制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可分为对人身伤害的补偿和对财产损失的补偿。对人的补偿包括游客、原住民、景区工作人员的伤害补偿。对物的赔偿包括游客的财产、原住民的财产、景区财产的赔偿。可以采取政府补偿和商业保险补偿的方式。一是由保护地统一购买保险,纳入门票费中收取,二是由个人自行购买保险。对于野生动物肇事导致的损失,可由当地政府适当提高补偿标准。树立资源有价的观念,从旅游收益中提取“生态环境补偿费”,用于保护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质量的改善。

2预警机制与国土、气象、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建立预警机制

出现问题时可以相互反馈,降低风险。建立森林防火瞭望台,配备望远镜、手持机和罗盘等,进行观察、通信与定位,守望员实行24h轮换值班制度。加强教学实习、科研考察人员的入区检查工作,建立检查站,堵截非法入区人员。扎实开展日常巡护工作,完善安全巡视制度,全天候巡视和监督。

3应急处理机制

篇10

一高能耗行业逐步退出。2009年全市共关停小冶炼、小水泥、小造纸企业56家;座5000VA及以下的硅锰合金电炉、条6.6万吨水泥生产线等落后产能已淘汰,全市高耗能企业占规模企业比重比上年降低.6个百分点。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36%,万元GDP能耗下降6%,主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7.82%、8.58%。如祁阳县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8.5%,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97.4%;关停小造纸、塑料生产等企业34家,淘汰退出家,改造高炉、电炉、锅炉近30座,年节约标煤近3万吨。

二清洁能源蓬勃发展。永州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主要突出两个领域:一是建成清洁循环的水电站。据电力部门统计,全市共建成大小水电站45座,装机容量70万千瓦,年发电量35.58亿千瓦时,年销售收入7.2亿元,其中,目前永州最大的水电站―双牌水电站装机容量3.5万千瓦,2009年发电量3.9亿千瓦时,年销售收入7436万元;二是发展清洁低碳的光伏工业。天润东安太阳能级单晶硅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5亿元已于2009年6月8日动工,目前一期工程于今年3月29日竣工投产,已成功生产出永州“第一棒;总投资2亿元的40MW华威凤凰园太阳能多晶硅片项目即将生产出湖南“第一片;此外,武汉凯迪投资4.8亿元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在筹建之中。

三高新技术方兴未艾。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占规模工业比重为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技改投资02亿元,增长49.45%。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项,重点研发项目2项,获得专利2项,新增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宁远天元化工“用于氨法生产纳米及活性氧化锌的连续生产系统获得了国家专利,实现了该县工矿企业专利权零的突破;华夏基业采用世界先进的低温固相还原冶炼技术,利用蓝山本地低品位矿石直接生产铁粉的实验已成功,五年内将形成年产值00万吨铁粉,产值过30亿元,税收过3亿元的规模,将成为蓝山第一财源;永州莲花水泥集团7500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骄阳水泥低温余热发电项目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此外,长丰集团建设博士后工作站,熙可罐头公司列入国家级技术中心并通过国家认定;科力电机公司与湖南大学组建电机工程技术中心等高新技术项目正在筹建之中。

四低碳产业发展壮大。从三次产业看,作为农业大市的永州,有着“绿色产业之称的低碳一产业一直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据统计,2009年一产增加值64.56亿元,占三次产业的25.7%。比较有特色的“绿色产业中,回龙圩管委会向农业部申请批准了2万亩“回峰蜜桔绿色食品基地认证;“江永香芋、“江永香柚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认证,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县。在全市荣获4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就有金浩茶油、银光粮油、天龙米业等3个属于农产品加工行业。

在第三产业中,有着“朝阳产业之称的低碳旅游业已逐渐发展壮大。据市旅游局统计,2009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25亿元,约占GDP6.29%,同比分别增长8.7%和20.83%,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讨论通过的《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将永州作为湘、粤、桂毗邻地区00-200万人口的大城市来培育后,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市品位大大提高,将给永州旅游业带来巨大商机,也为永州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

二、金融支持永州低碳经济发展的有益实践

一“绿色信贷选择性支持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项目。虽然水泥、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属传统产业,但其中所具有低碳特性的高新技术项目获得了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的选择性支持。目前全市4家高新技术企业均设立了研究中心、研究所等技术开发机构,为引导支持企业的科技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2009年永州市建行为莲花水泥贷款8000万元,为九嶷骄阳水泥贷款600万元,以支持污染小、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的“环保水泥及纯低温余热发电“高新技术的发展;中行、建行、工行为共同扶持长丰集团生产的发展及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发放贷款3.3亿元,其中中行.5亿元,建行.3亿元,工行0.5亿元;农行为已经跻身国家级技术中心行列的熙可罐头公司发放贷款89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高新技术的发展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二“清洁能源中的水电贷款获得金融机构的倾斜性支持。金融机构对永州丰富的低碳清洁能源――水电资源进行了倾斜性支持。2008年至200年4月,全市金融机构共对水电站建设投入贷款近25亿元,支持水电企业扩大生产,增加效益。如永州市祁阳县农行通过控股公司担保向祁阳县浯溪水电站发放贷款5.5亿元,项目完成年发电量达.2亿度,产值达3500万元;祁阳县农发行200年4月对内下电站三级电站技术项目改造发放贷款4000万元,技改项目完成后可增加年发电量4000万度,增加产值000万元。在2009年一季度各金融机构前20名贷款大户名单中,建行有6户属于水电贷款,现有贷款余额3.06亿元,占前20名贷款大户余额36.83亿元的35.46%;农行前20名贷款大户名单中,有7户属于水电贷款,现有余额7.79亿元,占前20名贷款大户余额37.66亿元的20.69%。

三“朝阳产业中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得到重点支持。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等特点,是“两型特征明显的“朝阳产业。为支持永州旅游业加快发展,金融机构对重点旅游项目加大了信贷支持力度。为支持九嶷山“舜文化建设,2009年宁远农发行发放贷款3000万元,用于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持阳明山“和文化建设,阳明山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4800万元,双牌农行贷款500万元,农信社贷款65万元,目前,阳明山旅游区有贷款余额5365万元,主要用于路网基础设施及景区建设。为保护江永“女书文化和上甘棠千年古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2000万元。为支持玫瑰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200年月5日该项目负责人应邀参加“200年湖南省旅游项目建设银企合作洽谈会,公司与永州建设银行签约贷款0亿元,这是本次洽谈会第一个签约项目也是最大的签约项目。在洽谈会贷款签约总额为59.6亿元的背景下,0亿元的签约贷款无疑是永州金融史上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大手笔之作。

四“绿色产业中龙头企业的贷款需求得到有效保障。2009年末全市第一产业贷款余额60.65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9.5%,比年初增加6.20亿元,增长36.45%。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0.89亿元,占一产贷款的7.96%,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湖南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湖南天龙米业有限公司、湖南银光粮油有限公司贷款余额分别为2.43亿元、0.76亿元和0.86亿元,仅此3家龙头企业贷款余额4.05亿元,占全市284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总额的37.9%。“绿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的贷款需求得到有效保证。

三、金融支持永州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金融机构对低碳金融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碳排放权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的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以其为核心的低碳金融逐步建立。低碳金融是一项存在历史较短的金融创新,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项目开发、审批,以及运作模式、风险管理、交易规则、利润空间等缺乏应有的了解,熟悉碳金融业务的专业机构和人才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对发展碳金融交易业务缺乏内在驱动力。

二是低碳金融的社会效益与金融机构的利润追求存在矛盾性。受技术水平、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加上欠缺相应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制度,向低碳转型的相关企业往往会导致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盈利能力下降,虽有社会效益,但缺乏现实即期的经济效益,这直接导致融资机构信贷风险的上升。在现有金融监管与运行体系下,金融机构无力分担应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社会成本,银行对于贷款的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的强调,使得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项目面临较为严苛的融资环境。具有低碳清洁能源的天润东安太阳能级单晶硅产业化项目、华威凤凰园太阳能多晶硅片项目尚未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获得国家专利的宁远天元化工“用于氨法生产纳米及活性氧化锌的连续生产系统以及蓝山华夏基业采用世界先进的低温固相还原冶炼技术,均未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三是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增加清洁发展机制的高成本性。与一般的投融资项目相比,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需要经历较为复杂的审批过程,这导致CDM项目开发周期相对较长,因此伴随更大的交易成本。此外,开发CDM项目涉及风险因素较多,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在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是由中介机构完成,而国内相关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开发或消化大规模的项目。国内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

四是政策的不确定因素与不同国家法律的约束增加了碳金融交易的风险性。首先,国际公约的延续性问题构成了碳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时间仅涵盖2008-202年,各国对其有关规定仍存有争议,目前实施的各项制度在202年以后能否延续,这是形成统一的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其次,减排认证的相关规定也可能阻碍市场发展。因为,减排单位是由专门的监管部门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认证。由于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领导者意图的变化,有关认证的标准和程序缺乏稳定性。第三,由于项目交易涉及不同国家,必将受到东道国法律的约束。所以,碳金融交易市场发展面临着市场交易主体难以预期和控制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永州而言,这种政策的不确定因素与不同国家法律的约束限制更加剧了信贷资金进入低碳领域的担忧。

四、金融支持永州低碳经济的前景展望

笔者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就是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来说,低碳发展,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节能减排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行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碳中和技术就是通过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然后通过增加碳汇,以达到环保的目的。金融视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就是要优先支持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支持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一尽快出台低碳行业标准,开辟“绿色金融指引通道。随着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制定低碳行业的行业标准及低碳技术指标的认定将成为一种客观的现实需要,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出台了明确而具体的低碳行业标准及低碳技术明确的指标,也为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提供了方向性的航标。在制定低碳行业标准与认定低碳技术指标时,应更多地注重新技术含量、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生命周期等指标,更好地识别、筛选有前景的低碳产业。

二制定低碳产业信贷政策,拓展“绿色信贷增长空间。金融机构依据低碳行业标准和低碳技术指标,把握低碳行业发展前景和路径,制定支持低碳产业的“绿色信贷政策,使存量贷款结构调整、新增融资突破口都和国家低碳产业发展方向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新能源、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贷款比重和市场份额,加快培植未来优质客户群和利润增长点,支持低碳产业和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集群优势,建立长期牢固银企战略合作关系。鉴于202年前我国涉及碳交易主要就是CDM项目投融资业务,因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机构可以围绕CDM项目进行一系列相关产品和业务创新,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增强商业银行公信力和美誉度,而且推动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提升和经营模式转型。

三加大低碳技术研究力度,加快环境金融产品创新。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不仅自己要践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宗旨,还应承担起通过杠杆和利益传导机制来更广泛地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责任,这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主流共识,因此,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碳技术研究力度的支持,不但可提高自己的环境与社会责任,而且能捕捉越来越多的低碳经济机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研究开发环境和金融互动下的金融工具创新。具体如:偏向于环境相关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商业银行的低碳项目贷款以及环境风险评估、政策性银行的大型项目的环境结构性金融支持、绿色金融与企业债券的发行等,加开形成价格发现的碳交易市场和机制,并开发相应的衍生环境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