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知识管理概念范文

知识管理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7 15:48: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知识管理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知识管理概念

篇1

[关键词]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织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组织构成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许多成功的知识型组织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链的雇员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库珀解释说:“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观点来分析现在某些猎头公司的做法,他们追寻的目标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经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识”,而不看重其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信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把信息作为资源从技术、组织、人力三种因素的结合中进行管理,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事物。美国1979年《文书削减法》最先提出联邦政府的信息管理问题,并在联邦机构中设立政府信息主管。企业的信息管理则是在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并在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之下增加了企业信息主管(CIO)的职位。其后,信息管理经历了实物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三个时期。按照美国学者马夏德(D.A.Marchand)与霍顿(F.W.Horton)的划分,信息管理的发展有五个阶段:物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商业竞争分析与智能、知识的管理。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当作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可以说,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还在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设立了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主管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的开发利用上,知识主管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育集体创造力上。

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在知识社会,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1997年3月3日美国《财富》杂志定期评出美国最受推崇的企业,创新精神正是其评选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已有的知识要素与/或新的知识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彼得·德鲁克则将“创新”概念推广到管理,提出“社会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OECD1996年发表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的文件强调指出了以往的创新都集中于投入—产出分析中,那是一种静态的线型模型,而在当今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的平稳运作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ThesmoothoperationofinnovationsystemsdependsonthefluidityofKnowledgeflows)。它强调“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创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创新主要体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即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类型有:人力资源流;机构链;产业群;创新公司行为。知识管理正是要确保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

知识管理、创新行为都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对于政府而言,要为创造良好的新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则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战略策略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管理,因为其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文因素的积极作用。

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和重要资源。在当今的许多行业例如金融服务、咨询和计算机软件等部门,知识正在作为创造价值的必要前提而发挥作用。然而许多企业并不善于管理知识。具体表现在:有的企业低估了产生和获取知识的价值,失去或放弃己经拥有的知识产权,有的管理措施阻碍了知识的交流及共享,对已有知识的使用和二次开发的投入不足等。

不少企业在吃了不重视知识管理的苦头之后,对知识创造价值的巨大潜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知识管理计划,将知识列为一种资源纳入管理体系。

以知识的视角,组织可被看成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人类的全部生产力都离不开知识,机器只不过是知识的体现而已。因此,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观念的创新。即将传统的工业管理观转变为现代的知识管理观。

工业管理观与知识管理观的主要区别如下:

1、用知识的观点看组织,就会把人们看作是收益的创造者,其首要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无形的结构,而在工业时代的组织内,人们时常是被更为简单的看作是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2、在知识组织内部,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新的资本和程序,而不仅仅是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3、在知识组织内部,生产流程是由观念驱动,并且有时是混沌不明的,这与工业时代生产流程中严格的前后次序和机器驱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4、工业时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让位于知识递增规律,工业组织中的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让位于知识组织中的视界经济(economicsofscope)。

5、管理的权力基础取决于他们知识的相对水平,而不是他们在组织中的等级职位。信息流的传递是通过可以分享信息的网络,而不是通过组织的等级机构。在现在的企业管理制度下,各部门都保有自己的知识并需要发展知识,但是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制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知识管理的内容日益复杂化和重要化,导致公司高层管理者产生了设立CKO职位的动机。为了搞好企业的知识管理,CKO应运而生。

CKO(ChiefKnowledgeOfficer),一般译作“首席知识官”或“知识总监”,是企业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其具体的职责包括:

1、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知识管理要求CKO就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和防止外溢等问题从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2、协调部门之间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独立行为所能控制的而只能通过企业整个部门之间的共同行为来协调控制。CKO对要获得的知识知识的开发和保有方式尤其是知识的交流和共事等问题需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解决办法。这项工作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具体工作有建立知识目录、开发知识共享的群件,或建设企业内部网,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过程等。

3、营造知识创新和交流的内部环境。CKO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适合知识创新与交流的环境,如提供各种便利机会使得平时接触不多、但是对某一方面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能够通过会议、社团活动等方式相互沟通。相当多的知识是通过适当的、非正式的交流环境得到的,尤其是隐性知识,因此有CKO指出知识管理工作“20%是技术成分,80%是文化成分”。也就是说,CKO作为环境营造者的角色要比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角色重要很多。

4、防止知识外溢。企业和其合作伙伴、中介机构、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共享知识同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重要影响。对于那些有知识资本形成意识的企业来说,防止知识外溢已成为一大问题。

西方企业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工作独立设置与“首席经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等并列的“首席知识官”(CKO),这足以证明西方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高度重视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注意发展并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把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转移到领先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

MortenT.Hansen等人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即法典编辑策略和人格化策略。所谓编辑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离,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的个体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关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Ernst&Young公司企业知识中心的主任拉尔夫·普勒曾如此描述法典编辑策略:在剔除掉客户敏感信息后,通过将文档中零碎的关键知识,如面谈指导、工作日程和市场划分分析等加以汇总并储存在电子知识库中从而创造出“知识客体”。这种方法使许多人可以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的知识,而无需与最初的开发者接触。这就开辟了知识的反复使用,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人格化策略指知识与其开发者紧密地联贯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进行共享。计算机在这类组织中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是储存。采用人格化策略的Bain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麦肯锡公司致力于个体间的对话,而不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客体。在这些公司中,知识并未被编成法典、知识是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研讨会中和一对一的交谈中发生转移的。为了使这一策略行之有效,象Bain这样的公司都重金注资于建立人员网络系统。知识不仅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共享。

遵循法典编辑策略的公司依赖的是“反复使用的经济学”。一旦知识资产,如软件编码或手册开发出来,且每次使用时又无需大的修改的话,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反复多次地使用。

与此相反,人格化的策略依赖的是“知识经济学”的逻辑。战略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建议是那些丰富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共享深层次知识的活动是极花时间的、昂贵的和缓慢的,而且不能够被系统化,因而效率较低。

若想正确地选择知识管理策略,主管或经理必须先回答如下问题:(1)为什么客户会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向竞争者购买?(2)客户期望从本公司得到什么利益?(3)蕴藏于本公司的知识如何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应进一步考虑如下问题:1.公司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还是用户化的产品?如果是前者,那么主导知识管理策略就应是法典编辑策略;如果是后者,则人格化策略更为有效。

2.公司拥有的是成熟的还是新颖的产品?如果企业的策略是基于成熟的产品,那么企业将从反复使用的模型中获得丰厚的回报,例如微软的产品;反之,如何拥有的是新颖的产品,则对知识进行管理时应以人格化策略为主。

3.公司的员工在解决问题时依赖的是明确的还是难以言表的知识?明确的知识是可以被编辑的,如简单地软件代码和市场数据。当公司的员工依靠明确的知识去完成工作时,人-文档的方法最有意义;而难于言表的知识由于很难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通过个体经验获得的,包括科学知识经验,操作性的“Know-How”(知识如何),对行业的洞察力,商业判断和技术经验等。对此,采用人格化策略是明智的选择。

4.两种知识管理策略的共存。由于企业开发多元化经营和知识的商品化,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有时变得十分复杂。两种策略共存的前提,是采用不同策略的单位彼此独立运作。例如,在通用汽车公司,小轿车部与财务部没多大关系,因此不同的模型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单位中。但如果是高度一体化的企业,则需选择一种作为主导策略,以另一种作为辅助。至于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则取决于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企业的经济状况及企业所雇佣的人。正如一些咨询公司所发现的:强化错误的策略或试图同时使用两种策略,将会迅速地损害本企业;80/20法则是实际决定主辅关系的一个有益参考。

知识管理两种策略的差异如下表:

人格化策略

竞争性策略

通过反复使用已编成法典的知识来提供高质量的、可靠的和快速的信息系统实施

通过沟通不同专家关于高水平策略问题的知识经验来提供创造性的、经过严密分析的建议

经济模型

1.反复使用的经济学

2.在知识资本上进行一次性投资,而后多次反复使用

3.使用高助手/合伙人比率的大型团体

4.集中注意力于产生较大的整体收入

1.专家经济学

2.为针对用户的独特问题而拟定的高度用户化的解决方案收取高额费用

3.使用低助手/合伙人比率的小团队

4、集中注意力于维持较高的利润率

知识管理

策略

1.人-文档

2.开发可以编辑、存储、传播和允许知识反复使用的电子文档系统

1.人-人

2.开发连接人们的网络系统以便共享难以言表的知识

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上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旨在通过可以反复使用的、已编成法典的知识来将人们连接起来

在信息技术上进行适度规模的投资,旨在促进难以言表知识的交流与商谈

人力资源

1.雇佣那些能较好地适应知识反复使用和方案实施的新科大学毕业生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机进行远程培训

3.奖励那些使用文档数据库和为文档数据库做贡献的人

1.雇佣喜欢问题解决和能忍受模糊性的工商管理硕士

2.通过一对一的指导方式进行人员培训

3.奖励那些与他人直接共享知识的人

范例

1.安德森咨询公司

2.Ernst&Young公司

3.德尔公司

·麦肯锡公司

·Bain公司

·惠普公司

[参考文献]

[1]卷首语.与“狼”共舞管理制胜[J].管理科学,2000,(4):1-1.

[2]维高.知识的革命[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209-215.

[3]跃清.知识资本的测量与管理[EB/OL].

[4]魏蜀明.CKO:知识管理拍岸来[N].中国企业报,2000-06-13(3).

[5]杨杰.知识管理的策略[J].IT经理世界,2000,(2):48-50.

篇2

在国外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有什么不同?知识管理是“皇帝的新衣”(Martensson,2000)拟或“新瓶旧酒”?Gourlay(2000)和Beckman(1999)把知识管理说成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学科;Broadbent(1998)、Streatficid和Uilson(1999)宣称:公司和信息领域已经做与知识管理活动相关的活动许多年;Steratficid和uilson(1999)则说知识的概念在知识管理学内被过分地简单化了。然而,随着相关文献的增多,人们对知识管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图书情报学家越来越意识到应该研究知识管理,并结合图书情报学进行广泛的研究。

知识管理在企业中深入人心。1997年,一项对200多家同类大型公司的调查显示,80%的公司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是知识管理的重点。在高科技部门、咨询公司知识创新更多。知识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率、帮助决策、实施顾客服务以及创新等,其潜在价值可以说无处不在。

在图书馆学领域,人们对知识管理的兴趣更强。图书馆作为社会的公共知识管理中心,其知识转移与共享贯穿于图书馆各个业务工作环节之中,涉及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知识转移与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其运用已深入到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建设、技术构建、组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建设、制度安排、读者教育、战略制定等方面。

尽管知识管理源于企业文化,并被广泛运用,但是知识管理概念依然模糊。许多人尝试过从理论的角度去定义知识管理,并且确认了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对知识管理有不同的理解,但仍没有表达清楚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Martenson,2000)建议:知识管理主要关注知识的代表性,而不是知识本身。但是,这种说法使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区分更加模糊不清。因而有人从概念和操作层面上来区分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

要区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必须找出两个相似概念的不同之处。这就必然涉及与之相关的概念。

一般把数据定义为用来作为推理、讨论、计算基础的有实际意义的信息,把信息定义为知识和智慧的接收和交流,把知识定义为通过总结能力或运用知识能力的经验或者理解真理以及对事实的推理能力,并且把智力定义为理解。Meadow认为数据是混在一起的各种符号,信息并没有广泛认可的意义,其暗含的意义是正当的和有用的数据。而知识比信息有着更高层次的确定性和正当性。智力,则是一种信息的形态,同时也是推理能力的尺度……由上可以看到几乎在所有的专业术语上,这些概念都是重叠的。

Wiig认为:信息既可以是一整套的真理、信念、观点、概念、判断、期望、方法,也可以是组织上有自己的特点的事实和数据。这样看来,信息是段落中一组有意义的数据,而知识也是有意义的数据,只不过是一整套用来描述信念、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后果,曾经有过的经验、数据罢了。知识与信息的区别是知识具有预见性并且可以用来指导活动,而信息仅仅是一组数据。知识是由信息构成,并用于指导人的活动。在实践中知识管理研究者倾向于采用包容性强的知识概念。系统性的知识经常被分为很多类,例如Nonaka和Takeuchi把知识分为未知的和已知的。Choo把知识分为:隐性的、显性的、文化上的知识。Boisesot把知识描述为个体、专利、公共知识和共同的感觉。

知识管理的研究者们最关心的是隐性的知识。隐性的知识是被定义为以行动为基础的,在实验中得到训练,而不大容易解释或者描述出来的知识。但是在组织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却是一种基础性的知识。Tsoukas和Vladmirou认为:隐形的知识并不是那种可以被显性的知识所包含的知识,但可以通过社会交流活动或者社会交往来传播,并且可以通过外部化过程使之明确。而Polanyi认为:隐性的知识之所以不能表达,是因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能说出得多。也就是说,人们不能用词汇明确的表达出隐性的知识依然保持存在人类的内心深处。

知识管理的研究者们认为显性的知识有完整的结构和明确的意思,它可以被编码,更容易交流和共享。因此,这种类型的知识通常等同于信息,它们可以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储存、管理,形成信息管理系统。然而,知识管理行不行?尤其是隐性知识能不能管理?人们是有疑虑的。Courlay认为知识本身是不能够管理的,人们管理的只是知识的代表,这实际就是知识管理的焦点。Abranl认为,知识所处的氛围以及使用的条件是知识能够管理的唯一尺度。

可见,在知识管理中将信息看做显性知识的等价物。这就提供了组织管理中评价各种各样所用到的知识的一个不太充分的评价标准,因此,信息和数据的管理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支柱。通过创新活动人们可以把信息改造成为组织可以共享的知识。信息管理涉及诸如管理显性知识的相似过程,但也涉及了一些差别比较大的过程。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客观性是非常不同的,信息管理的最大目标是确保信息的存储和取回。而知识管理的最大目的是把组织的结果结合得更紧密些。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组织也能通过“信息流”和相关的过程得以评估。知识管理采用与信息管理相同的方法,提供了用来评价复杂信息,考虑更多信息转换的框架。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概念性框架

知识和信息始终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组织过程中流动着。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二者的过程和步骤有所区别。

信息管理关注的是“用来控制组织记录所需要的计划和活动”。Wilson认为,信息管理涉及信息技术对组织的信息源管理。Choo提出了一个信息管理的环状过程模型,它牵涉到五个基本的步骤:信息需要的确认、信息的获得、信息的组织和存储、信息的分配和使用,而每一步都需要计划组织以及对一系列由信息技术为支撑活动的协调和控制。Choo认为:在保持知识的创新和实用方面,信息管理是关键性因素,并导致“智力组织”。Cronin认为,信息管理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更经常地控制系统性的记录信息,并尽量减少对这些数据的使用。在信息管理过程中从技术方面讲人被认为是信息的仲裁者和规划者,而信息管理工程还是倾向于实施和保持信息的体系,并且把信息源和技术放到了很重要的地位。

与之相比,在知识管理中,人类管理的部分是至关重要的。Nonaka和Yakeuchi描述了四种知识转化的过程:交往、外化、联结和内化,每个过程都涉及从一种知识的形式转化到另一种知识的形式。这个模型主要关注在组织共享中知识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与如何评价知识管理中活动重要性之间的关系。lruggles确定了三种主要的活动:涉及新方法、新方式创造的知识的繁殖,知识的编排以及知识的转化,保证知识在个体和部门之间转化。他们忽视了组织知识结构链条中获得和储存知识等一些步骤。因此Oluic-vukovic 2001年提出来了另外一个模型,他把知识运行的链条分为五各环节:收集、组织、提炼、描绘以及传播,这个模型不仅把信息的循环方式聚集得更紧密了,而且又把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

France Bouthillier和Kathleen Shearer基于对知识管理文献的理解,对Oluic-Vukovic模型过程作了一些轻微的修改,形成了新的概念性框架。他们首先将“收集”这一部分成三个不同的过程:知识的发现、知识的获取及知识的创新。其次,他们认为在知识的流动过程中,知识的提炼不算是一个主要的步骤,仅仅是知识创新的一个方面以及储存、组织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因此将知识的提炼和描述的过程删除。第三,将共享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步骤添加了进去,这个步骤实际优化了先前模型中提到的知识的传播。知识聚集到一块以后,剩下的事就是存储和共享。知识的共享也就是知识从一个人传播到另外一个人以及更多的人。知识的共享在知识管理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个人知识在组织中被发现并作为内在的知识;同时更加注重外部知识的发现、获得,把外部的知识带到组织中来。在知识管理中,人们更关注知识的共享。知识要想更有用,它必须被群体共享。共享知识的目的可以概括为:第一,创造一个能够学习和共享的环境。第二,不同知识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第三,不断的接触信息。第四,能够把知识转化为信息。第五,压缩精简知识以便交流。第六,传播知识。

知识管理的目的主要是知识的创新。首先,内部的知识可以与其他的内部知识联合起来创造新的知识。其次,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并进行分析进而获得新知识,这是信息的附加价值,也更加方便知识的创新。

于是,知识管理的步骤可以概括为:

・内部知识的创新

・内部外部知识的共享和使用

・知识的发现、共享和使用

・内部知识的创新和使用

・外部知识的获得和内部外部的分享

・外部知识的获得和共享

在这个概念框架内知识的创新是有基础性假设的,对已有知识的补充或通过分析信息获得新知识是知识共享的结果。共享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这是目前知识管理所显示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在知识管理的其他过程中,譬如知识的获得和创新仅被认为是组织领域的一部分,就像训练、研究、发展和知识的存储、组织被认为是信息管理的部分一样。其结论认为:知识管理主要关注隐性和不能形成文件的知识。而信息管理是管理信息和显性的知识。

小结

在国外知识管理这一领域很多地方与信息管理重叠并且理论基础薄弱,但在许多组织中知识管理切切实实在起着很大作用。知识管理是由各种各样的组织实践构成的,这种实践是在政策、工作常规和组织结构中不断变化的。具体讲,可以归纳出国外关于知识管理的明确论点:

・知识在实践中大多被定义为隐性的知识,显性的知识仅仅包含于那些把隐性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的知识的活动中。

・知识管理就像它实践的那样,意义在于方便隐性知识的共享,共享在研究与实践中是主要的重点。

篇3

    软件业有一个秘诀,就是创造新概念来营销。知识管理成为企业保持并进一步扩大自身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它却也恰好符合软件业营销的要求:炒作知识管理概念,以销售软件。

    许多企业将受到影响,把重点放在IT技术上而不是人员上、业务上,偏离了知识管理的轨道。而这些知识管理软件基本上解决不了企业的实际知识管理问题,它只是个工具。

    知识管理的实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渗透到每项具体的工作事务流程之中,并需要知识管理专业团队和全体组织成员的积极参与,它离不开IT系统的支撑,但更多的是一种组织行为模式的变革,既关乎企业文化,又会带来组织运作机制的改变。

    做知识管理规划之前,企业要先进行基本的知识管理实践,这一步往往被企业所忽视,没有这一步,企业根本就没有知识管理的根基。

    支撑知识型公司这部战车攻城掠地的有4个轮子,基于知识的战略和文化,基于知识的产品及服务,可支配的资源支持,以及知识管理。

篇4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2];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3]、MOKA项目[4];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5];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6]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篇5

非正式学习概念图个人知识管理我们每个人习得的知识据统计80%来自于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往往要对自己所习得的知识加以管理,转化为自己有意义能存储的知识,通过概念图的方式把非正式学习过程的知识加以归纳、总结,使我们人的大脑更容易存储与记忆,更有效的管理所习得的知识。

一、非正式学习以及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

1.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

学习有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之外,正式学习主要指在学校课堂规定时间下以课程为主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学习,而非正式学习没有指定地址和时间,几乎无处不在,往往通过学习者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

2.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的宽泛定义由美国Paul A. Dorsey教授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被看作既有逻个人知识管理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个人知识管理一般指个人使用有效工具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并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去归纳总结不断完善过程,形成自己有效的个人知识架构。个人知识管理常用工具:Microsoft OneNote、MyBase等。

二、概念图介绍

概念图是一种用每一个节点代表概念和每一个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表示方法。康乃尔大学的Joseph D. Novak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在1960年代着手研究概念图技术,并使之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概念图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用作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外,还是教师和研究人员分析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的方法,更是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非正式学习视角下概念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1.概念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理论基础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学习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学直接获取的,而是通过知识的处理把学习者先前的知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进行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

学习本身就是建够一个概念图示网络,不间断地向图示网络增添新的知识内容,通过网络连线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意义,这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思想的核心精髓。也符合非正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不仅改进了原有知识经验,还对学习者个人知识管理的提高提供很大帮助。

(2)学习理论

概念图理论基础主要是奥苏贝尔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取决于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观点是有意义学习。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习者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会辨别新概念的层次,把这些概念放入知识结构中相应的位置上。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传递大量学科知识的方法,也充分体现了概念图的基本特性。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学习者可用这种方法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效管理,更方便个人对知识进行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知识系统的构建,很好体现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方法。

2.非正式学习知识的特点分析

从非正式学习知识管理角度:可以把非正式学习知识分为显性非正式学习知识和隐形非正式学习知识,显性非正式学习知识以文字、图形图像以及符号表达,存在方式以印刷或电子存储为主,比较容易进行交流、理解、分享的结构化知识。隐形非正式学习知识是高度化认知的个人知识,一般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很难用图形图像、文字等表示出来。

非正式学习知识具有社会性、多元性、自主性、合作性、情境性以及松散性。非正式学习知识的获取方式很多,如报纸、电视、网络等,也可通过交流合作进行获取,并且非正式学习知识与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生活、工作的真实情境密切相关。

3.非正式学习视角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构建概念图的策略

非正式学习视角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制作概念图可以使新旧知识之间、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迫使非正式学习者将这些关系外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概念图帮助非正式学习者了解知识的结构,了解知识构建的过程。更能够帮助非正式学习者学会对知识归纳整理、理解和掌握,把隐性非正式学习知识外化为容易掌握的显性非正式学习知识,制作概念图的过程就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

(1)构建个人非正式学习知识库

非正式学习的过程,非正式学习者会面临着大量的松散知识点,如何将这些不连贯、松散的、多样的知识点组合成为新的知识极为重要。根据个人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自己所需知识,以此形成自己的学习动机,构建适合自己的非正式学习知识体系。明确了学习需求,进而有意识的收集自己的知识,组织自己的知识,收集和组织自己的知识过程就是在选择、处理、评价、总结的过程,并进行有效的存储资源,从而形成自己有使用价值的非正式学习知识库。

(2)隐性非正式学习知识的外化和显性非正式学习知识的内化

利用概念图工具将隐性非正式学习知识图形化和文字化,外化为简单易懂的显性非正式学习知识,有利于非正式学习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掌握。非正式学习者将自己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将获取的隐性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进行加工处理,采用概念图策略可使各知识、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迫使非正式学习者对自己需要的隐性知识进行外化。用构图的形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进行图形化和文字化的方式显性描述出来,变成学习者易理解的形式。将非正式显性知识隐性化的过程,形成一种个人知识经验的过程,提升个人自己的知识价值,对自己的知识有效性进行评价过程,这个过程对非正式学习者非常重要,只有经过反思、评价的知识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从而能够更有效进行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

(3)将非正式学习知识社会化和综合化

非正式学习知识的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学习共同体之间进行知识分享的过程,把自己的经验和其他学习者的经验进行交流,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概念图把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架构,分享自己的构图灵感,通过交流和合作,形成自己的新创意和新观点。

非正式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的综合化,将自己松散、无序的个人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自己有结构和系统性的知识综合体。概念图恰恰能够帮我们重构知识,使各个知识点之间有清晰的脉络关系和知识管理架构,这充分体现知识综合化过程。

参考文献:

[1]杨宝红.非正式学习环境下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2]毛丽红.概念图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7,(7).

[3]赵娜.基于非正式学习的知识管理[J].文教资料,2009,(4).

篇6

一、课堂准备阶段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要写出好的教案就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上课的最基本依据,上什么,上到什么程度,都可以在其上找到答案。如果事先做了这一步就可避免乱发挥和随意安排教学内容的问题,使上课有章可循。尤其是现在,教材的编排工作还未能完全成型,相当多的课文存在缺陷及较大争议,教师一切的课程开发还是依据课程标准为要。

其次是备教材。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用好教科书的问题。历史教科书是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而编写的,是历史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但在实践中有一种倾向,即过多使用课外资源,削弱甚至脱离教材,致使喧宾夺主。虽然“教材不是《圣经》,它只是一个例子”,但我们觉得历史教材仍然是教学的重点。教师不仅要努力钻研教科书,讲透核心“知识点”、简述宏观历史背景“面”,还要注意把学生运用教科书列入教学过程和活动安排,如安排学生对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对书中的地图进行识别、运用,对补充的材料进行解释和讨论,等等。

比较难的是备学生,学生大部分对历史课是不够重视的,有一些孩子知识面较宽,但这是极个别的现象,据个人观察,绝大部分学生连历史常识也没有。如何把课上得深刻而又生动活泼引起学生兴趣,只能靠教师在实践中具体把握本班学生情况。

教师写教案前,完成以上工作是最花时间的,也是最费心力的。在研究了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后,设计教案就比较容易了。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它是建立在教师详细分析了教材、课标与学生基础之上的,不一定每一课都必须落实三维目标。

二、课堂教学阶段

历史新教材强调的教学理念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结论性的知识不应该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从史证中得出结论,所以大量历史材料的恰当运用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关键。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乎精。我们历史学科可以被使用的材料还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可能,尽可能使用多种媒体资源。

采用任何手段都必须依据你的教学内容,看它适合怎样的教学手段。新教材很多内容采用多媒体手段是比较合适的,但并非每一节课都得用,像《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没有特别好的影音资料。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国家的特征、形成及职能。

当然,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必然的要求。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上人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感悟历史上曾有的风云变幻和兴衰变迁,就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历史学科学习和探索的乐趣。

一堂完全由教师唱独角戏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必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比如可以在班级中培养一些积极分子,以此带动其他学生;也可以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说话的冲动。笔者在展示商朝青铜器时,让学生来说说每种青铜器的功能,像鼎、爵、尊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观点的冲突制造争论的情境。比如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功大于过;第二种认为秦始皇是暴君,过大于功;第三种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历史人物。笔者让学生结合史实阐述各自的观点,课堂气氛非常好。

三、总结

一是所有教学方法的展示都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计,如何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及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应包括在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之中。

篇7

关键词:知识营销“4Is”营销策略知识经济虚拟价值网络

知识营销的内涵

所谓知识营销是指:企业在分析本企业文化和产品特征的基础上,开发的能够体现企业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和产品特征的知识及科普知识,并在实现企业内部共享的前提下,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向广大顾客不断传播该知识体系,并不断获得顾客知识反馈,从而不断调整改进经营策略的一种互动的知识交换过程。其目的在于创造和培育顾客需求,在实现顾客满意的前提下提高产品销量和企业形象,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长期发展。基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发现,知识营销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知识营销是以先创造需求并满足需求为其市场先导的。知识营销通过与顾客知识的传递与沟通,发现并创造需求,引导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促使其接受新产品。同时积极吸纳顾客的思想,时刻保持与顾客的同步。

注重知识的创新性和多元性,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整合企业内部知识体系。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可谓是知识营销的灵魂。没有创新,企业的知识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就更谈不上创造需求了。同时由于当今消费者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差异化,传统的统一定制下的大规模制造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面对多样化的需求,企业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以能够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基于信息网络技术下的知识传递与交流的互动体系。知识营销主要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交流,一方面及时了解每个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及时快捷的提供给其所需的知识、信息和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传递企业的知识信息,激活和创造顾客需求。

知识营销实现了市场导向和导向市场的统一。知识营销不仅能通过及时了解市场顾客的知识信息,从而及时的去满足市场,更能够通过知识的传播和互动创造需求,能动的影响和培育市场。

基于知识营销的4Is组合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市场营销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诞生了知识营销。传统的基于4PS组合的营销组合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营销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的大规模定制下的集中生产将被非标准化,分散化,多品种小量生产所取代,而且前者的标准化产品也将为后者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所取代。这就使得传统4PS中的Product即产品策略面临挑战。在传统4PS中,产品策略注重产品的组合,生命周期和新产品开发。而这一切在知识营销体系下将变得不再重要,因为在知识营销体系下,企业每一件产品都是根据顾客的需求“量身定做”,每一件产品可以说都是“新产品”。一种产品提供给所有顾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正如唐·佩伯和马莎·罗杰斯在《1:1的未来》中所说的那样:在1:1的未来,你自己将会发现在一个时间内对一个顾客的商业竞争,你并不企图把一种产品尽可能多的销售给新顾客,代替它的是,你将会向一个顾客出售尽可能多的产品-它是长期和跨越不同产品线的。

传统营销下的价格体系发生改变。知识营销体系下,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已不仅只考虑其使用价值,而且更加关注它所带来的知识价值,日益注重商品和服务背后的文化内涵。购买的是能使之增加知识含量的产品和相关科普知识以及与之有共鸣的价值取向。而传统的以价格体现产品价值(包括价值增值和成本)的价格确定体系,却无法准确的揭示隐藏在商品背后的知识的价值,以及因缺乏判断知识成本的标准而造成的对作为产品的知识的定价困难,必然会导致交易的缓慢,甚至造成交易障碍。正因为如此,才会导致一盘正版的Windows98在商店的售价几千元,而其在盗版市场才售价几元钱的尴尬局面的出现。

知识营销由于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使得传统的营销渠道也发生了变革。由于网络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使得企业可以不必借助中间商和零售商就可以实现销售。顾客只需要通过网络提出要求,企业就可以依据其需求供货。不仅如此,对知识营销企业来说,可以减少诸多的中间环节,诸如可以不必设置大规模的产品安置空间和中转仓库。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渠道运行费用和交易费用。由此可见传统营销组合中的渠道在这种“直接”交易面前将大大降低其作用。

针对上述传统营销的弊端,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下传统的营销以4Ps为基础的营销策略组合方式必然进行改进和创新。在这里笔者提出一种基于4Is的营销策略组合:

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Individualproductandservice)

知识经济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者需求日趋个性化,情感化,人们更加重视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这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可从“量的消费”、“质的消费”开始走向“感情消费”时代”。在这个时代,企业会发现,原来那种针对一般顾客的标准化产品会越来越缺乏吸引力,而那些彰显个性的产品则受到消费者极大的欢迎。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基于个性化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生产和服务,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协商下的价格约定(PriceIndenture)

知识营销下的价格体系应体现出价格构成及构成要素地位这些价格演进规律的新特点,即体现出知识的价值和其评价体系。在知识营销下,价格应成为知识的函数,以知识含量的多少及其创新程度来作为价格高低的评价标准。当然由于知识含量的多少及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标准,因此在确定大标准的前提下,根据企业与顾客之间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程度,通过他们协商来确定知识产品的价格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平台(ThePlatformBasesonInternet)

知识经济以网络化的方式存在,以信息技术的传递为其方式,其目标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网络营销是知识营销的载体,网络技术较好的解决了知识营销下的知识产品传播的时间,范围,速度,有效性等问题。将企业知识通过一种明晰公开的标准化输送,将知识产品在传播过程中要求的立体化与及时性综合在一起。“这一营销方式,由于其手段应用环境的可超前性,目前已经处于成长阶段。据资料表明,美国的网络营销的收入已占总收入的20%左右,虽说进一步发展还有待时日,但目前这一借助网络技术进行的与消费者沟通辅助的通路,将成为知识营销下的主要通路”。

知识的交流(KnowledgeIntercourse)

前面已经讲过,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将越来越高,而且作为产品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企业能否顺利实现这些产品的价值和创造需求,关键在于消费者的“知识”了解和理解程度。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密集度不断提高,消费者知识增长速度,特别是对高新技术的认识水平,远没有技术发展那么迅速。消费者这种对高级技术产品及服务认识的“滞后性”成为企业营销的一大障碍。因此,在营销活动中通过知识交流,一方面“尽量使消费者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消费者感觉到同样的付出,可获益更多”,另一方面是企业能及时了解顾客需求,把握市场脉搏。将是企业战胜对手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4Is营销策略组合应用的基础

建立基于网络信息平台下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加强与顾客的双向互动,通过顾客资料的运用与分析,设法掌握更多的顾客特性,进而开发出更多的顾客需求。由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个性将得到极大的张扬和发展,其需求也将更加差异化和多元化。同时由于知识将成为主要的生产资料,知识产品将会越来越多,产品知识的含量也会越来越高,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买卖关系也将不会是从前那样是一个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拿货(或服务)”的过程,而是一个包括购买前知识沟通,购中付款交易过程,售后的跟踪指导和知识交流过程,以及产品使用完后的知识评价和反馈过程等四个阶段的复杂过程。因而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不同顾客的不同特征,对顾客以及顾客特征进行分类,将他们及他们的喜好、兴趣等进行档案管理,根据其开发和提供相互的产品和服务。

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

建立其快速反应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化原来的大规模定制方式为以偏好为划分标准的营销部门生产集群方式。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建立起快捷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变原来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实行以顾客偏好为导向的小规模的多样化生产,才能更快的满足顾客多元化的口味和需求。抓住瞬间而逝的市场机会。

构建企业的内外部网络信息系统

努力推进该网络系统内容的丰富化,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和便利性,信息沟通方式的差异性。网络作为知识营销的一个基础工具,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他是企业内部及企业与顾客之间进行知识传递和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较之其他通讯工具,网络实现声、像、文一体化的多维信息共享和人机互动功能。因而能够很好的将企业的意图传递给顾客,并及时获得反馈,然而在众多的网络系统中,企业要想有效地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就要使得自己的网络系统以丰富的内容吸引人,以独特的沟通方式打动人,以便利的操作留住人。建立起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知识生产与消费的长期关系。

建立一个基于知识创新与传播成本的价格评价体系和价格协商制度

该体系和制度可以让企业以更快的速度与顾客协商好价格。上面已经提到由于知识经济下的价格不仅要反映原材料,人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资料的价值,更要体现出知识的价值。因而这就给传统的价格确定机制提出了挑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许多高科技产品昨天还高达数千元,今天就降至百十来元,变化之大、之快往往使人应接不暇。降幅之大,使得人们在震撼的同时不仅要问:高科技产品,其“科技”到底值几何?其价格又该如何确定?正是这些疑问,使得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使得他们认为企业每一次定价都包含着高额利润的。于是,当企业每推出一项新产品时,大多数的消费者采取的是一种观望和等待(等待其降价)的态度。这样一来就使得许多企业丧失了市场先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从而也就丧失了再进行创新的资本和勇气。因而要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企业建立一个基于知识创新与传播成本的价格评价和协商机制。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知识价格的评价标准,然后由企业和消费者在这个标准的前提下,根据产品创新的程度进行协商定价。

建立一个敏捷集成的虚拟拓展价值网

通过该价值网可以与相关利益企业建立一个共生、共存的稳定的战略同盟。由于知识营销从销售开始到结束都是通过远距离的非接触方式进行,因此知识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来说网上销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交易次数相对较少,但每次交易量较大,且购买比较集中的B-B模式,即企业对企业模式。另一种是每次交易量小,交易次数较多,且购买相对分散的B-C模式,即企业对消费者模式。在Internet平台上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营销渠道最新发展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基于Internet网络的采购与分销管理,实现企业与供应和分销商之间的网上采购与分销管理,从而为企业在增大供应商和分销商选择空间的同时显著降低采购和销售成本;一是客户(这里主要是指供应商和分销商)关系管理(CRM)。其定位于知识企业生产成品和服务的整个营销过程的管理,包括市场活动、营销过程与售后服务三大环节,“实现企业与众多经销商的直接交易,即通过建立BtoB或BtoC的营销模式,消除营销体系中的中间环节,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随着ERP与SCM、DRP和CRM的集成,最终实现支持基于Internet/Extranet环境下敏捷虚拟组织的集成化运营。”

参考资料

1.李廉水、唐德才、施卫东,《知识营销需要我们做什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徐沛林,《市场营销新潮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版

3.谢康、吴清津、肖静华,“企业知识分享,学习曲线与国家知识分享”,《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第5卷第2期

4.魏农建,“知识经济与企业营销”,《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版,P5-10

5.朱福建、董永虹,“知识营销——21世纪市场营销的一大趋势”,安徽,《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6月

篇8

[关键词]知识发掘 酵论 差论 圈论

[分类号]G350

1 导言

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知识发掘(Knowledge Management,KM)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原始经济时代,人们为了生存,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狩猎、对农作物的栽培和对剩余猎物的饲养,包括氏族之间的战争都包含着知识发掘成分;农业经济时代,《易经》是人们对自然知识的高度概括,《孙子兵法》是对战争规律的全面剖析,《天工开物》是对民间手工技艺的详细描绘,《君王论》是对王者之道的精辟论述,《国富论》是对经济规律的深刻揭示,《本草纲目》是对中药知识的系统总结,它们都是知识挖掘的结果;工业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管理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知识的发掘为知识社会孕育了胚胎;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基础已从自然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源,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发掘成为最重要的生存发展手段。人类社会中知识活动的发展过程如表1所示: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历史进程随着知识发掘的水平而变化(见图1)。在当今“信息爆炸”、“信息泛滥”的社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一个自然人的知识发掘能力及其发挥状况直接代表着自身的生产力水平,反映着自身财富积累的状况和对人类贡献的大小,决定着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影响着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认识知识发掘的本质,提高知识发掘水平,增强知识发掘效率,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最基本的任务,重视研究知识发掘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知识发掘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开始研究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KD)。知识发现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KDD)的简称。1989年8月在美国底特律召开的第11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专题讨论会上首次出现KDD这个术语。随后在1991年、1993年和1994年都举行KDD专题讨论会,随着KDD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影响越来越大,KDD组委会于1995年把专题讨论会更名为国际会议,同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第一次KDD国际学术会议,以后每年召开一次。

1992年,Frawley w,Piatetsky-Shapiro G和Matheusc共同提出了知识发现的定义:“Knowledge discovery isthe nontrivial extraction of implicit,previously unknown,and potentially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data.”随后,Pia―tetsky-Shapiro G等人又把KDD的概念进行了完善,至今被广泛引用:“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is thenontrlvial process identifying valid,novel,potentially usefuI,and ultimately understandable patterns in data.”即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指从数据库中获取有效、新颖、有潜在应用价值并最终可理解的知识模式的非平凡过程。

为了解决使用率很低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围绕方法、应用等重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从经典理论、概率论、模糊理论、可能性理论和证据理论等人手探索系统模型方法,研究应用系统的流程共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虽然知识发现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其应用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不仅是知识发现技术还很不成熟的问题,更重要的可能是技术以外的问题。对于广大的管理决策者、科学工作者和信息收集、加工、服务者来说,通过技术手段从数据库中发现的“知识”,尽管它新颖、有潜在应用价值并能被理解,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知识,一般只是“准知识”或“过渡性知识”而已。真正能解决问题并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知识一般是数据库内与库外、隐性与显性、人脑与电脑(系统)、信息与知识的互动、协调、统一、创造的结果。限于数据库中的发现,不可能克服数据库自身存在的信息不全、信息不新、信息不准的问题,而知识挖掘要求信息源必须是真实的、大量的、适时的;不可能收集到隐性知识,而形成新的知识系统,隐性知识可能比显性知识更关键;不可能有效实现千差万别的个性化服务问题,而知识服务必须个性化。当然,笔者不排除知识库中知识发现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但它不能替代其他因素的作用,不能过分强调技术的功能。

为此,笔者将采用先进的和传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数据库内外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挖掘、发现和利用,称之为知识发掘,以示与仅限于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之间的区别,同时试图强调其概念所包含的系统性、广泛性、连续性和积极主动性,以求得更好的实际应用效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知识发掘不是由笔者首次提出来的,如张宗橙、李宏等专家学者在自己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就提出过此类概念,笔者只是在这里突出其特定的内涵、特征以及重要作用而已。

总之,知识发掘是撷取隐含、有用、未被发掘、有潜在价值的知识资源的一种过程。在实际运用中,这个过程需要运用信息组织与分析等发掘技术和传统有效的分析方法,通过相关参与者的互动,来反复探索数据库及其他相关的知识源,以发现新的、有用的规律,再经过人们的解读、完善、推介和连接,使发现的规律信息变成现实可用的知识。

知识发掘概念有以下要点:①发掘目的的有用性,把撷取有实际意义的知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发掘源头的广泛性,重视有序的资源,也要重视无序的隐性的资源;③发掘手段的综合性,要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归纳推理、统计分析等现代技术和手段,同时要利用有效的传统方法;④发掘内容的知识性,有新的价值提升,与发掘源头的信息有质的区别;⑤挖掘价值的潜在性,其价值是隐含、未知的,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性的;⑥应用方式的具体性,通过具体的人或组织实现其价值,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3 酵论(ferment theOry)――“发掘什么”的思考

笔者将信息(知识)利用按照不同的层次分为大众公益型信息利用、专门型信息利用和发掘型知识利用三个类型,各种类型的主要特征,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得知,知识发掘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能应用的成果一定含有实际价值,而价值主要体现在酵化功能上,经过酵化的结果一定有新的质变,这是知识发掘与一般的信息收集加工最本质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和金生教授提出了知识发酵理论,建立了知识发酵模型等。

笔者把知识发掘出来的具有酵化功能的,能使一定对象信息(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知识资源称作“信息酵”(Information Ferment,IF);把作用于一定对象在一定时间内所固有的信息量与信息结构的组合状况称作“信息基”(Information Base,IB)。这里,对发掘出来的结果主要强调以下要点:

・前提是具有酵化功能。如同做米酒所用的酒曲,它具有让米饭发酵的功能。酵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催化、分解和合成三个方面,其过程往往围绕某一个具体的“策略”、“计划”、“方案”集聚和连接。

・具有“专一性”特征。知识发掘的成果是从外界注入的,只有依托、服务于一定对象才能发挥功能,而作用于其他对象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产生酵化功能是有条件的。除知识发掘的成果自身原因外,还取决于一定对象接受“信息酵”的能力,同时还受到时间和场合等因素的限制。

・发掘知识利用过程实际就是“信息酵”影响“信息基”的过程。笔者将“信息酵”与“信息基”的作用关系采用以下方程式表示:I(b)+I(f)=K(b+f)。式中I(b)为一定对象的“信息基”;I(f)为注入一定对象的“信息酵”;K(b+f)为一定对象的“信息基”经过酵化之后的新的信息(知识)体。

“信息酵”与“信息基”的作用过程如图2所示:

笔者把以上关于“信息酵”的理论简称为“酵论”(ferment theory),它试图从理论上回答知识发掘“发掘什么”的问题。

4 差论(deviatiOH theory)――“发掘范式”的思考

一般的产品和服务似乎都按照以满足社会(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运作范式展开,但对于知识发掘的工作范式,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照此行事。美国营销学者派拉索拉曼等人在评估服务质量上提出了“差距理论”(gap theory),该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它为研究知识发掘范式提供了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新的思路。

人们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中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通过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外部环境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消化吸收,产生新的认识,最后作出选择、实施主张、施加影响,都是以符合本人的意愿为前提的。这种“合意”(subjective recognition)是信息利用的过程与结果,是通过信息利用产生新的认识、做出抉择、实施行为的基本要件。也就是说,如果信息利用产生的结果违背了自己的意愿,那么这些决策和行为就暂时或一直不可能出现。因此,它是一种“凭着感觉走”的主观过程,其工作范式笔者称之为“信息利用主观范式”(见图3)。

但“合意”不是“合适”,“合意”总存在着诸多的客观不适应,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作“合意差”(infonnationdeviation)。“合意差”是指特定的对象在作出选择、实施主张、施加影响之时,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量、信息结构的状况与自己所处的相关信息环境的真实状态存在的差距。而这种实际存在的差距当事人往往不能察觉,特别是在“合意”强盛时视而不见,总习惯于以失真的感觉处理问题。“合意差”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对“合意差”的自我认识总是滞后的,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就有可能造成损失。

“合意差”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这是由事物认识规律的实践性所决定的。缩小“合意差”是不能依赖一般的信息加工和利用来完成的,只有通过知识发掘,提供具有“酵化”的知识资源才能使其原有的信息结构发生根本的改变。缩小“合意差”为知识发掘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提供了广阔的运作空间。从本质上看,“发掘”就是寻找和解决差异,就是寻找和修补一般性环境之下的信息差异,就是寻找和缩小主观合意与客观实际不适的时空差异。

根据“合意差”定义,急切需要信息的当事人并不清楚自己真正需求的信息(知识),因此不可能按照信息利用主观范式开展业务活动。要想求得实效,必须认识特定对象“信息基”,发现“合意差”,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信息),使其“信息基”活化,形成新的活化体,并影响其行为。即新的路径出发点是分析“信息基”,重点是发现“合意差”,落脚点是提供“信息酵”。笔者将以上理念以及工作重点、方式和途径称之为“发掘知识利用客观范式”,如图4所示:

笔者将上述有关“合意差”的理论简称“差论”(Deviation Theory),它对于建立知识发掘的客观范式,提高知识发掘能力和知识利用水平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5 圈论(circle theory)――“发掘环境”的思考

知识发掘离不开一定的信息环境,只有发掘人与知识、信息环境在形式上达成一致,并且形成有序的循环,才能长期生存发展下去。即在特定信息空间,由人、知识(信息)、信息环境彼此之间构成一种均衡运动状态,其表现为人与信息环境之间以知识(信息)发掘和利用为纽带、以共生共进为目标形成的一种对立相容、平衡互动的关系,是循序不断、反复无穷的。笔者将这种循环格局称为信息生态循环圈(circling ring0f information zoology),将其思想称为“圈论”(circletheory)。信息圈是生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哲学联系和运动的产物,还是思辩和论证的结果。当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包括所有的社会组织和自然人,都有自己的信息生态循环圈,而且这个“圈”的状况决定着该社会成员的水平高低、能量大小、贡献多少,决定着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命运、前途。

信息生态循环圈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①循环的相关性。信息生态循环总是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之中循环,环境条件之间总是有着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它们总是处在一定的介质和界面上。②循环的互动性。信息生态循环总是处在彼此吸引、相互作用、双方有利的互动过程中。③循环的连续性。信息生态循环总是连续不断的进行,如果在某一个环节上脱节,整个循环就会受到影响。④循环的周期性。信息生态循环总是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⑤循环的封闭型。信息生态循环对社会来讲是开放的,但其实际过程总是落实在具体的个体上,由这些个体的具体循环构成整个社会有序的循环。

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信息生态循环圈必须以

业务支撑体、利益共同体、和谐关系体为基本支撑,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业务支撑体。这是信息生态循环圈的基础和主体,它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业务工作系统,没有具体业务支撑的信息循环是不存在的。知识发掘需要完整的技术支撑系统,其系统的结构状况决定了其功能。一般而言,该系统包括三个层次:基于Web服务器的表示层(HTML、JSP)、服务层、数据存储层。该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包括移动和多本体技术,使其具备良好的语义性和智能性。要熟练地掌握、选择和运用知识发掘工具和方法,包括传统统计方法和模糊集(fuzzy 8et)方法、粗糙集(rough set)方法、决策树方法、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方法、最邻近技术、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等。

・利益共同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利益分配的问题,它是要让大家看到共同的希望,让大家为共同的目标尽到自己的职责,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利益共享运行机制。利益共同体是信息生态循环圈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是信息生态循环圈高效运行的动力,是检验运行结果的直接标准,是新一轮信息循环的起动器。共同利益必须建立在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它不是狭义的物质利益。这种利益必须明确在事前,体现在事中,落实在事后,建立在公开透明、合理合法的基础上。

・和谐关系体。“人”是感情动物,和谐关系是生产力、是财富,和谐关系体是信息生态循环圈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形物质的灵魂,建立和谐关系体符合“以人为本”的现实要求。和谐关系体贵在和谐,和谐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特别是提供知识产品和服务的人更要尊重用户,真正做到“用户至上”,把用户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和谐关系体建立在诚实守信、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要讲究职业道德,不断改进工作态度及工作方法。

篇9

高校自1986年以来招收高水平运动队,但始终无法解决培养进入国家队的顶尖运动员的问题,即便偶尔有昙花一现的个别选手,也无法真正形成为一种机制。清华大学的胡凯能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但像他一样的选手毕竟凤毛麟角。该校附属中小学的梯队建设使得跳水队能一时追上世界高水平,但目前这支队伍的窘况也使我们无法对于高校及其附属中小学产生国家队选手乃至世界冠军抱有信心。高等院校无法解决人才选拔、培养、参赛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深圳大学男足没有参赛费用,北京理工大学男足艰难维持,经历23年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举措至今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难题。

说实话,美国职业体育的庞大市场和高校乃至中学竞技体育的庞大体系是我们无法不正视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始终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这个问题看似是选材局限、教练员水平、训练和比赛经费等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体育体制没有提供足够的土壤;整个学校尚未产生正确而可持续的体育发展理念。

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整个4级体系足够强势,体育系统内封闭运行的惯性足够大,社会各界对于运动成绩和金牌的渴望足够强烈,家长对于孩子从事竞技体育的经济动机足够强劲。这些因素使得学校要想从夹缝中走出一条路异常艰难。所以,我们看到,优秀的苗子很难进入普通学校,企业的赞助很难投到学校运动队,学校学生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并不容易,运动员一有成绩就可能被家长推上挣钱的道路。所以,我推测,如果这次大坪中学女足获取的世界冠军不是靠自身的力量,那其背后肯定有不小的经济利益在其中。

学校对于发展体育的理念也相当关键。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内还存在过搞竞技运动容易使学生受伤和培养虚荣心等思想,一些学校曾反对竞技运动进课堂甚至进学校业余活动。这些年来,另外一个极端现象开始出现,为了给学校争名次和名气,有些学校把有限的体育经费用到少数尖子运动员身上,甚至不惜在学籍和学分上做手脚,延长优秀运动员的学习年限,帮助他们顺利毕业。在这种功利思想的驱动下,普遍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水的鱼难以生存,失去文化依托的所谓运动明星自然难以在校园里立足。当然,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诸多活动正在强烈地扭转这种现象,但我们还是不无担忧地看到:一些学校领导乃至教育部门负责人,还是把出风头和创名气作为体育工作的最高目标。所以,只要我们的学校和教育部门不把体育文化的营造和广大学子的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作为学校体育的根本,体育比赛中的虚假现象还会绵延不绝地出现。

把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还给学生,而不是追逐所谓的冠军,我们的学校体育才有希望,我们的体育环境才能净化。

篇10

一、建立开源节流,创造效益的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一部分事业单位正在实行改制,这些事业单位体制已经从原来的事业单位改制为面向市场的企业性的经营组织。改制事业单位面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较,其生存与发展的状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1)从外部环境看,改制单位所从事的服务性的工作,也已不再由国家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和调控,改制事业单位,其工作的状况与效益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和市场竞争的冲击。(2)从单位内部的财务运行与管理的角度看,改制事业单位可能部分项目费用继续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持;但是现在全部靠国家已经不可能了。首先,从思想上,必须改变以前那种大事小事靠国家,有钱没钱靠拨款传统思想。其次,改制事业单位要形成不要惧怕市场,敢于面向市场,要从市场要效益的思想。(3)面向市场,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参与市场竞争,改制事业单位要自主开展与本单位工作性质和职能相一致的业务活动,并在这种业务活动中创造经济效益,用以改善单位职工福利待遇和促进单位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运行与管理树立面向市场,建立开源节流、创造效益的理念。

改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自觉地把面向市场,开源节流、创造效益的观念贯穿于单位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改制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从两个方面去做,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的能力。

第一,建立开源节流的理念。

对于任何一个改制事业单位来说,首先是开源问题:筹集足够的事业发展资金仍然是事业单位理财的头等大事。改制事业单位必须在现有的国家财力状况下,面对单位的运行与发展资金基本上不可能再依赖国家,等、靠、要基本上不可能的现实情况下,对于开源方面,改制事业单位的现在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改变像过去那种只是被动地呆在财务岗位上,做一些资金收付的工作。财务管理更要建立面向市场开源的理念,要主动参与单位的各项管理和业务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广泛提供有偿服务,帮助单位从市场中广开财源,逐步壮大单位的经济实力。其次是节流问题:改制事业单位要敢于从市场中广开财源的同时,更要通过单位的各项管理和业务做好节流的工作,现在财务管理人员要建立面向市场开源的理念,主动参与单位的各项管理和业务工作,如何从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发展角度,更好的做好单位的费用管控工作,加强单位的节流工作。

第二,瞄准市场调整资金配置。

在新的形势下,改制事业单位要借助自身具有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科技优势,设法让这些优势转变成资本,转化为单位服务效益。善于围绕市场办事业,依托市场求发展,瞄准市场调整资金配置。要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发展与市场需求联系更紧密的那些服务事业,以达到促进事业发展和追求资金使用综合效益的目的。在这方面,改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树立和逐步强化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拓展事业单位服务领域和范围,瞄准市场调整资金配置,做好相关方面的财务工作。

二、依法理财的观念

党和政府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市场经济必须依靠法制才能很好的发展。面对市场经济的规律及其对事业单位带来的变化和冲击,改制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要逐步培养和牢固树立依法理财的新观念。对于改制事业单位来说,依照市场经济法律进行依法理财必须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方面,改制事业单位要依法处理单位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财务关系,包括与其他往来单位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财务关系。要切实解决好事业单位对外财务管理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依法、依规收费和公开、规范收费程序。所谓依法、依规收费,就是事业单位服务收费一定要有政策依据,同时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不能仅仅依据单位自己的意愿随意收费,也不能越过物价部门擅自收费。所谓公开、规范收费程序,就是要将服务收费项目向服务对象公开,使他们在接受服务的时候能够明明白白,心服口服。事业单位服务收费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何切实坚持依法理财,合理收费,关系到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的大计。

第二方面,改制事业单位要依法处理本单位内部的财务关系,在单位内部依法理财,同样是要体现公开、民主、规范的原则,做到公开理财、民主理财、规范理财。公开理财、民主理财,就是财务部门要增大单位内部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注意听取单位内部干部和职工的意见,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规范理财就是严格按法定程序和单位内部制度办事,坚决杜绝资金使用和财务分配中的随意现象。

三、建立风险管理的理念

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改制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1)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2)政策机制变化带来的风险;(3)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风险。这些风险管理对改制事业单位是非常重要,因此,对这些风险管理管控的好坏就决定改制事业单位的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捧着铁饭碗的事业单位缺少竞争意识,长期与市场脱节,导致对市场的敏锐性不强,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竞争性不强。现在改制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受到市场的影响,一是来自市场需求的变化,二是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产生一定的风险。例如改制事业单位一旦用于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过大而不能收到相应的经济回报时,单位经济利益就会受到影响,单位的事业发展也会出现严重问题。这样一类的事实和现象是屡见不鲜。

对于政策机制带来风险管理对改制企业尤为重要。政策机构导致风险就是指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根据客观实际不断调整政策方针,以保证宏观领域协调发展。这必然给微观领域中各行业带来利益变动,这种利益的不可测性就是风险。对于改制事业单位运行与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政策风险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所谓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风险,是指事业单位在资金投放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由于某些不可控的因素而可能带来的风险。事业单位的建设与发展通常总会呈现出某些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资金的需求和投放也往往会各有不同,一旦关键的时刻资金需求不到位就有可能给单位事业的运行与发展造成风险。

篇11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理念;检察;执法

一、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意义

这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帮助。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严重暴力犯罪增多,犯罪的种类和手段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都对我国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通过刑事诉讼准确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适时修改刑事诉讼法,着力保障公共安全,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把刑事诉讼法中某些冰冷的法律语言还原为现实,那么它温情的一面立刻可以显露出来。例如被告近亲可不出庭作证,不能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等。在公权力的稍作让步中,私权利得到了更多人性之光芒。作为调整国家追诉犯罪的程序基本法,刑事诉讼法看似只与罪犯相关,其实与每个公民的权利保障都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权力不受到控制,那么任何公民都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而受到无端追诉。正所谓“要把权力放在制度的牢笼里”。

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检察机关执法理念的影响

“检察”的“检”是考查、察验、约束、制止之意;“察”是细看、详审、考察、调查之意。[1]由此,“检察”一词既指检视察验,又指检举制止,它具有监督之意。[2]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因此,无论从检察含义还是现有法律规定,检察院与监督有着密切的关系,检察执法理念很多时候被等同于监督执法理念。

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立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着力解决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强化了刑事诉讼法在惩治犯罪、保护人权方面的功能,使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得到进一步彰显和落实。以此为契机,检察院的监督角色向更具有民生意义的保障角色转换。顺应社会发展,检察执法理念作出了符合时代需要的指引性回应,是对传统执法理念的扬弃和创新,也是对传统执法指导思想的改革和创新,显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

(一)检察监督与检察保障密不可分

实践中,我国的法律监督理论习惯于根据宪法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将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角色,从功能上认定检察院与其他机构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从而认定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机关。但这只能概述检察机关与政府机关、国有公司等机构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检察机关与其他机构、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最突出的是无法正确解释检察机关与侦查、批捕阶段的犯罪嫌疑人,诉讼审查、阶段的被告之间法律上的关系。在以前的法律实践中,检察机关与被告之间肯定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可是他们在刑事诉讼中的确存在实质的关系,此次刑事诉讼法将保障人权纳入其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明确立法回答即检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之间在检察院涉及的案件阶段是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这种转变使得检察机关立足于 “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权。

(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人权”为抓手,从监督迈向保障

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人权为抓手,从监督迈向保障,应该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独创之举,是对大陆法系检察官角色的创新和发展。其实创设检察官制度保障法律实施的目的,除了打击、预防犯罪以外,本质上是为了保障人权。强调检察机关以“人权”为抓手,从监督迈向保障,首先必须弄明白检察机关具有监督者与人权保障者的双重身份。法理上人权保障和法律监督是两位一体的关系:第一,客观效果上,二者常常是一样的,一方面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能,预防和打击了国家机构的违法、渎职、滥权行为,另一方面因为履行监督职能也保全救济了因滥用公权力而受损的人权;第二,人权保障是实施法律监督的根本目的,法律监督是实现人权保障的职能手段。检察机关行使职能的本质目的不是为了监督,而是希望通过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保障人权。[3]

强化司法监督权。周全的、有效的监督本身也是一种保障,尤其是司法监督更能起到威慑作用,从而保障在司法程序中各部门、各机关能够切实依法办事,正确使用法律,准确定罪量刑,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切实保障人权。此次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立足监督职能强化了司法监督权,如新增加的新刑诉第五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七十三条、第二百四十条、第二百八十九条增强了对侵犯合法诉讼权利的行为、指定居所监视居、死刑复核、强制医疗的监督,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第二百五十六条、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对对监外执行和减刑假释实行同步监督。

增强司法救济权。司法救济权在刑事诉讼法上的直接明确对于刑事诉讼程序的弱势参与人就如法律赋予的对付侵权违法行为的尚方宝剑。通过申诉控告的形式寻求司法救济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监督,它是被侵权人自我主动寻求检察机关保障自身权利的救济形式,区别于以往检察机关依靠监督被动救济的形式。如新增加的第四十七条规定辩护人、人权利受侵犯,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机关查证属实的,应当通知有关机关纠正;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辩护人、人、其他利害关系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损害可以向有关办案机关申诉控告,不能纠正的,向同级或上级检察机关申诉。

提升打击犯罪能力。通过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检察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得到提升,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增强了检察机关的侦查权,特别是强制侦查权得到提升和明确,包括强制措施的扩充、侦查手段的扩张和取供条件的改善;延长传唤和拘传的时间,新增到二十四小时,解决审讯时间短、获取口供难的矛盾;把特大贪污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纳入可以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范围;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案件,可以决定使用技术侦查手段。这些措施的明确可以帮助侦查机关高效查办刑事犯罪案件,更好保障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保障诉讼参与人人权。首先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上面。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对未成年犯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明确规定办案人员专业化,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实行强制辩护以及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实行社会调查制度。这些细节都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权益提供法律上的支撑,转变执法人员的一贯的简单执法理念,贯彻人性化的保障未成年人思想;其次是尊重律师权利,努力维护控辩平等,保障各方权利。

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完善检察机关执法工作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检察机关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检察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改改善检察工作的方式方法。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赋予了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手段,而且所获得的音像资料可以在法庭上使用。这些变化大大强化了侦查手段,增强了公诉能力。公诉环节由原来传统的定罪为中心的公诉转变为定罪、量刑、程序三种公诉并存,并且增加了一个附条件不。公诉职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当然同时也必然增加了公诉部门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公诉部门职能的增加,工作方式、工作机制的增加,权力的增加,检察工作提供了便利。 逮捕审查制度的完善、逮捕程序的变化、审查批捕期限的延长。这些变化带来一种司法化的发展趋势,审查逮捕不仅应当提讯犯罪嫌疑人,也要听取律师的意见。同时,审查逮捕不仅要进行逮捕必要性的审查,而且要持续地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发现强制措施不当的,要及时变更或撤销。到期以后侦查仍然没有终结的,可以转变为其他措施。在量刑方面。这一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结合量刑规范化改革,将简易程序变成纯粹的量刑程序。检察官出庭公诉,实际上是加强了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责。原来的简易程序中公诉人不出庭,无法进行法律监督。公诉人出庭,一方面可以进行有效的公诉,特别是量刑建议,防止法官滥用量刑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是加强了法律监督的职能。

非法证据排除给检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两个证据规定》总共有四十条是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这一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写了五个条文,建立了中国基本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司法解释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对侦查机关来说,不仅要侦查破案,还要面临法庭的考验。所以,未来侦查工作确实面临着巨大压力。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支持公诉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庭作证。当然,最好的是避免违法取证,为公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侦查成功不取决于是否获得口供,不取决于侦查是否终结,而应该取决于法庭上公诉是否成功。建立起公诉人和侦查人员的连带责任关系。

公诉职能的增加,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是如何提高出庭应诉的技巧和技能。侦查人员出庭后如何应对辩护律师提问等等,这些都需要认真对待,积极地培训和训练。如何让程序更加公开透明。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权是宪法赋予的,但是这个职能不是没有争议。[4]如果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能够公开、阳光、透明、有理有据,做维护国家法律尊严的楷模,那么我们的法律监督职能将会得到更大的支持,在社会公众中的威信也将有所提高。

注释: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年版。

[2]龙宗智,《检察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3]胡晓霞,“现代执法理念走向分析”,《人民论坛》.2010年第5期。

[4]李玲,“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检察执法理念更新”,《检察长新论》2011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年版。

[2]龙宗智,《检察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3]李玲,“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检察执法理念更新”,《检察长新论》2011年第4期。

[4]胡晓霞,“现代执法理念走向分析”,《人民论坛》2010年第5期。

[5]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樊崇义,《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陈卫东,《刑事审前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叶青,《中国检察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胡锡庆,《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版。

篇12

【关键词】半军事化管理;优势;存在问题

1 问题的引入

2008年以来,教育行业的迅猛发展,中高职院校也搭上了这辆高速的顺风车。对于中高职院校的五年制学生,由于学生情况的特殊性和难管理性,许多学校纷纷采取半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对在校学生进行管理,取得卓越的成效,但随着半军事化管理的使用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旨在对半军事化管理的优势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 半军事化管理的优势

由于许多高校在采取半军事化管理的过程中一般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所以往往会对半军事化管理抱有相当大的肯定态度。经过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人问卷调查研究总结出半军事化管理如下优点:

2.1 改善学生纪律和生活习惯

通过在相同年龄段内对400名实施了半军事化管理和400名非半军事化管理得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对400名实行了半军事化管理的学生和400名同龄的未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五年制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行了半军事化管理的学生在课堂纪律和生活习惯方面相比未半军事化管理的学生有很大优势,92%的半军事化管理学生未发生过迟到早退现象,而未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学生只有43%,在宿舍卫生和教室卫生方面95%和97%的半军事管理学生宿舍卫生和教室卫生较为整齐,能自觉合理的摆放自己的私人物品,而未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学生只有56%和32%的学生才能做到。而在上课纪律的表现方面87%的半军事化管理学生能在上课做到遵守课堂纪律,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而在未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学生中只有32%的学生能够做到。

2.2 对学生人格独立、思想品质成熟有促进作用

半军事化管理不但对学生的纪律和生活习惯有改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管理加速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成熟的思想品质在对400名进行了半军事化管理和400名未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半军事化管理学生爱国热情比较强烈,对党和国家有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在未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学生相应的比例只占57%。在半军事化管理下的学生在人格独立方面也有相当高的优势,据研究结果显示有78%的学生回家后会自觉地对家家务进行料理,有45%的学生经常在业余时间打工赚取生活费,68%在生活中比较节俭,而在未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学生中,只有2%的学生有过打工赚钱的经验,在平时花钱时只有27%的学生能对消费进行有计划的管理。

2.3 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此外,半军事化管理的优势还存在于其他方面,由于半军事化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军队管理方式的管理模式,组织纪律性较强,所以半军事化管理对学生的团结力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提高远远大与普通的高校管理手段,在普通的高校中由于班级管理的松散,学生基本上没有班集体概念,同学和同学之间交流比较少,高校为了减轻工作压力,采取放养模式,在相当多的中高职院校和国家1、2本高校中,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和班主任比较生疏,甚至大学4年结束后都叫不起自己辅导员的名字。而在半军事化管理中,由于管理对纪律性的控制比较强,同学们朝夕相处,彼此之间比较熟悉,共同参加活动,班级凝聚力强,学生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容易在同学和辅导员哪里获得帮助,学生们普遍集体荣誉感较强。

3 半军事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单调,管理人员执法粗暴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管理强度大的问题,在半军事化管理中,学校为了保证“不出事”,通常加大管理程度,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过细过严,不是教官―老师―学生管理人员的共同管理,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劝导,而是教官、老师、学生管理人员的轮番上阵,对学生进行车轮大战,导致学生要遵守的条条框框繁多,而且高校聘请的教官大多都是行伍出身,本身素质不高,对犯错的学生采取暴力教育、服从教育,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加重,频频发生师生对立。导致半军事化管理阻力重重。

3.2 管理缺乏民主,课余生活单调,学生心理问题重重

在半军事化管理过程中,一般半军事化中高职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予以漠视,在管理过程中只求服从,很少听取学生意见。近年来,半军事化管理下的高校学生频频出现心理问题,而校方并从未在管理制度的根源上予以改善,而是不断抽出资金邀请心理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做法治标不治本。而且在管理方面,学生课余生活单调,久而久之,受管理的学生往往没有自己主见和个性,只知道服从,学生们的未来堪忧。

3.3 对学习毫无帮助,甚至影响学生学习

在以往前人的经验中,半军事化管理虽然能对学生的人格起较大作用,但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副作用,这除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半军事化管理本身的局限性外,还和学生们每天疲于应付老师和学生的“被管理”有很大关系。在新时代的教育中,不仅需要人格高尚的学生,还要求学生在技能方面有所专长,而传统的半军事化管理高校只知管理不知教育,让半军事化管理高校往往由学校逐渐沦为监狱。

4 改进方法

4.1 降低训练强度,提高半军事化管理团队素质

要使半军事化管理走出困境,就必须从半军事化管理的弊端进行改进,在管理时首先要降低训练强度,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有精力去享受自己的校园生活,这同时也可以解决由于疲劳而(下转第143页)(上接第117页)带来的种种心理问题。其次要提高学生管理团队素质,尽量聘请受过高等教育的军官担任教官,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暴力行为。其次,在学生犯错时,尽量由学生管理人员出面解决,学生管理人员在对学生教育中要尽量勋勋劝导,多对学生进行道理劝说,让学生的人格从根本上进行改进,而不是简单的服从。

4.2 提高教师授课艺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课堂是整个教育环节的核心,教会学生知识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在半军事化管理过程中,时刻把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保持放在首位,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能有丰富的收获,要做到这样,就必须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技术。这样就要做到,在教学中要尽量让授课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老教师上课,多组织年轻教师听课,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年轻教师也能学到授课的艺术。在平时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多组织活动,活动内容有学生自己提议,重视学生的自,这样能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4.3 建立完善的师生沟通机制,转变管理理念

在以往的半军事化管理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管理的被动地位,缺少发言权,学生管理团队总是通过以往的经验,对学生进行管理,所以学生管理团队一定要安排专门人员经常深入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团体。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转变管理理念要以人为本,在设定和修改管理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对学生教育一定要以目的为重,以学生在人格的转变为核心,避免管理过细和管理过严,同时要给学生时间,在教育方面一定要循序渐进,让学生自行成熟,切不可操之过急,给管理带来负面效果。

【参考文献】

篇13

论文摘要:考试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指出了当前计算机基础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NIT考试的特点,从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创新能力考核等多方面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考试的改革方法。

作为教学过程中最敏感的环节,考试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学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考试鉴别学生的差异,也可以借助考试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科学的考试对建立先进教学理念、设置合理教学内容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培养目标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承担着向学生普及计算机知识、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任务,直接影响着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素质的提高。因此,对计算机基础的考试,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改革当前一些不合理的考试办法,以实现学科的培养目标。

1当前计算机基础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1考试方式单调

现行计算机基础考试主要采取笔试和学生实验这两种方式。笔试考试在时间和空间上要求严格,适于考核知识性内容,而计算机基础内容多、考点分散,有理论,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因此,单调集中的考试,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足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目前学生实验考核主要是通过电子作业来评定,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不能杜绝部分学生的抄袭现象。即使一些复杂的开放性问题,在当前丰富的网络资源中也都能找到范例,有一部分同学在此基础上略加改动,有的同学甚至改也不改,而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很难判断真伪。这样造成了实验考核的有名无实。

1.2考试内容安排不合理

现行计算机基础考试是学院各专业统一试卷,统一标准,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侧重于知识考试,而能力考核指标不明确。这样的考试没有突出计算机的应用性,不能区别各专业计算机的使用特点,没有考虑到学生就业时的需求。

1.3考试重结果轻分析总结

现行计算机基础考试往往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尤其是学业成绩直接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紧密结合,容易使学生产生功利化倾向,认为“分数就是一切”,“考试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造成学生只认考试成绩,不重视是否真正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而在考试后学院也是仅要求教师进行简单的成绩统计,不进行详细的试卷分析,不进行考试质量评价和总结,这种只看重考试结果的做法严重削弱了考试的激励功能和反馈调节作用。

2NIT的考核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ational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rtificate Test),即NIT,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考试系统。NIT将考试分为过程式考试、作业设计及上机考试三个阶段。其中过程式考试贯穿于培训的始终,教师首先将学习目标进行分解,按照各个目标来教授学生独立的操作技能,然后根据各个目标来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并记录考核结果。作业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培训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的一份具有实际意义,且能较好反映自我开发能力的综合性练习。作业设计中的作业与广义的作业最显著的不同点在于,NIT作业设计不仅要有结果,而且要包括与结果相关的“设计”内容,即有适当的描述部分,通过描述反映学生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及其思路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NIT的上机考试是在一定背景下,给出题目的一组要求,然后学生按要求和规定的时间,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NIT这种模式从培训到考试始终强调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全新的考试理念得到了计算机教育专家的广泛认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3高职计算机基础考试改革的探索实践

我院自2003年举办NIT培训考试以来,学生通过率逐年上升,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在已经达到了近90%的合格率。通过开展这项培训,我们也体会到了NIT理念的先进性,它完全符合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中注重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实用的学科目标,因此我们借鉴了NIT的思想,逐渐将NIT考试方法融入到现行计算机基础考试中,对计算机基础考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3.1考试方式的改变

针对原有考试方式比较单调的缺点,我们参照NIT模式,丰富了考试形式,形成了闭卷、开卷、电子作业、上机等多种考试方式。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情况。开卷考试中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融会贯通能力的考核。电子作业作为学生的学习成果,直接反映了学生应用软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上机考试采取的是现场抽题,现场操作,然后根据学生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进行现场评分。在实施这些考试方式的同时,我们又适当增加了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的考核,如上课的出勤情况、课上问题的回答、讨论情况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实现了对学生的全方位考核,从不同方面检测了学生的知识技能。

3.2考试内容的改变

在考试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各专业的差异,实现“基础统一,各有侧重”的原则。对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实行统一的考试评价标准,其他内容的考试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灵活掌握。比如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侧重于PowerPoint的高级应用、Authorware等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内容;旅游、餐饮专业的学生,侧重于多媒体及网页制作方面的内容;电子商务专业倾向于数据库及简单编程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不同专业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3.3考试方法的改变

针对部分学生在实验中的抄袭现象,我们采用了NIT作业设计的方法,要求学生同时上交电子作业和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除规定内容外,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包括学习的心得体会,实验中发现、使用的一些技巧,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对教师的建议等。教师就能够通过电子作业和实验报告这两方面检测学生的作业水平和作业的真实性。根据计算机基础适合于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我们在每一模块的学习中布置一个大作业,并将这一作业的评定结果设定为比较大的权重。这些作业由学生自选课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为了提高作业质量,教师还要注意把握一些关键环节:

① 尽量提前布置作业,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审定选题是否合适,应用的素材、制作开发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合理等,并且将可能出现的雷同或抄袭杜绝在萌芽期。

② 加强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总是期待由教师来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积极思维,分析原因,启发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③ 及时反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及时评阅,及时反馈。借助NIT “只计成功,不计失败” 的做法,鼓励有差距的同学重新修改作业,然后再进行评定,使学生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这种考试方法有助于师生科学地分析教与学的效果,及时发现成功部分和薄弱环节,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3.4创新能力考核

高职计算机基础学习,既要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更要通过学习,提高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提倡学生对学习中的经验、心得体会、应用技巧等闪光点进行总结,在课程章节结束时以书面报告等形式递交,可作为创新能力加分计入学生总成绩。这些内容反映了学生收集、捕捉、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4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目前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考试已逐步走向正轨,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在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学生的通过率有了大幅度增长。然而,计算机基础的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任课教师和广大学生长时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考试真正发挥其评价、指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4.

[2]许莉. 高职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 职教论坛,

2006,(8).

[3]刘兰明,吕莲. 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究[J]. 教育与职业,

篇14

关键词:概念整合 认知解读 价值观 

    1、概念整合理论及其认知模式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概念整合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并结合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概念整合的认知模式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一个是说话人所构建的心理空间,另一个是写作所构建的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共享一个框架结构,即两个思想家的不同观点、表达方式、表达语言等。然后把1、2两个心理空间的元素在第三个输入空间即类属空间里对接,最后把相互对应的元素有选择地输入到第四个空间——整合空间合成,具体合成大体要通过三种方式运作:配置、匹配和发展。配置是把每个输入空间的信息元素投射到整合空间中去。包括来自输入空间的各信息元素的“融合”。匹配是将输入空间的信息元素与长期记忆中的信息模式、背景和知识相互配合。输入空间的结构一经与长期记忆中的信息模式建立联系就会产生新的概念,使话语(文章)得到解释。 

    2、概念整合理论对英汉语言现象的解释及广泛运用 

    语言学家胡文仲指出:“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它是文化中相对稳定的部分…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因此,研究语言不能脱离价值观。通过概念整合对英汉词语的比较,可以我出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所在,从而进一步挖掘出英汉民族价值观的共同性与民族性。 

    概念整合理论具有强大的阐释力。通过四个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认知运作,能充分解释各种语言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价值观念是文化中的一部分。文化不同导致价值观念的不同,对语言的影响也随之不同。因此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对英汉二种不同的语言现象的解释,从而可以更明确地反映出英汉民族价值观的异同之处。下面我们以英汉死亡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为例,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对人们理解英汉死亡委婉语的解释过程,从而反映出英汉民族价值观的异同点。 

    3、中西方相同的价值观念对词语的理解 

    对于英语死亡委婉语“paassed away”以及汉语死亡委婉语“去了”有着相同的意义,请看例句,“这个老人昨晚去了。”当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立刻就会明白其意“这个老人昨晚已经死了”。通过概念整合网络,可以解释人们理解这句话的认知过程。输入空间1中,是有关“人死”的认知域,其中包括了“人,出生,长大,死亡,不可能复活”等元素。输入空间2,是“旅行”的认知域。其中包括了“人、启程、路程、目的地、不再回来”等元素。类属空间中的结构决定了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相互映射以及向合成空间选择性投射的可能性,其内容包括了“开始、过程、目的地、结果”等元素。在合成空间中。通过“组合”的认知过程得到一些新型的对应关系,这些新型的对应关系是两个输入空间里所没有的。“人死”和“旅行”的认知域触发我们的认知机制,激活已储存的相关背景知识,这帮助完成了概念整合的“完善”环节。在新组合和激活的相关背景知识投射到合成空间后,合成空间按照自己的层创逻辑进行运作从而产生新的意义解读,完成概念整合的最后一步:扩展。因此,“人死亡”结果同样在“人启程”的结果之间起作用。

    4、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对词语的理解 

    4.1例如:天崩vs.hit the rocks(撞暗礁) 

    (1)天崩

  同样,在此有二个不同的输入空间:输入空间1(一个帝王死了)和输入空间2(天塌了,天崩了)。输入空间1包含的元素有:“帝王”、“至高无尚的权利”、“死亡”、“统治国家的灾难”等。输入空间2包括“天”、“主宰万物的权利”、“崩塌”、“人类的灾难”等元素。类属空间包含了施为者(帝王,天)、主体特征(皇权、主宰万物的权利)、行为(死亡、崩塌)、行为的后果(统治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等实体。这些由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元素决定了两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 

&n

bsp;   合成空间的元素:帝王死亡的后果=天崩的后果。其中新型的对应关系包括:“帝王”和“天”相对应,“至高无尚的权利”和“主宰万物的权利”相对应,“死亡”和“崩塌”相对应,“统治国家的灾难”和“人类的灾难”相对应。这就完成了概念整合的第一步:组合。元素“帝王”和“天”触发我们的认知机制,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完成概念整合的“完善”环节。在新组合和激活的相关背景知识投射到合成空间后。合成空间按照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运作从而产生新的意义解读,完成扩展最后一步:“天崩意指帝王死亡”。这种意义的解读就在合成空间里产生了。该委婉语暗指帝王的死亡犹如国家的灾难。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即封建等级制度下重身份的价值观。中国人历史上一直很重视人们的社会等级身份。儒家的“礼”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价值秩序,其核心是严格的等级制,早在周代,便把人分为“十等”。《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供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2)hit the rocks(撞暗礁) 

    在四个心理空间中,类属空间中的结构是“施为者、行动、后果”。输入空间1是有关人的认知域,其中包括的元索有“人、难以预料的灾难、死亡”,输入空间2是有关航海的认知域,其中包括“船、撞暗礁、沉入海底”。类属空间中的抽象结构决定了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中的元素一一对应,比如:“人”对应“船”,“难以预料的灾难”对应“撞暗礁”,“死亡”对应“沉入海底”。这就完成了整合过程的第一步:组合。关于“船撞暗礁”以及“的背景知识,连同新组合,共同投射到合成空间。完成了整合的第二步:完善。在扩展中构建了新的意义:船撞暗礁后消失=人遇到灾难后死亡。 

    西方人的价值观强调人人平等,公民享有最高权威,平等的商业社会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因此英语“死亡”委婉语中有许多源自各种职业的术语,这些词语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现了英语国家的行业文化。比如,本例句中源自航海用语的一些“死亡”用语,如hit the rock,launch into eternity,under sailing orders,slip one’s ropes/cable等。源自通讯领域的“死亡”代用语,如be cut off,ring off/out等。来自金融和会计界的“死亡”代用语有pay the debt of nature,pay one’s last debt,close up/set one’s accounts,cancel one’s accounts等。戏剧界和电影界也产生了不少“死亡”代用语,如black out,switch out the lights,drop the curtain,bow off/out,fade out,fold(up)the final curtain,the curtain cal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