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15:48: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22-01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家陈景润因为爱好数学而发明“哥德巴赫猜想”;高斯由于对数列产生兴趣而发明“求和公式”-----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手段吸引思考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努力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声、像于一体的教学场面,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新的发现,进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萌动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利率》一课时,综合练习由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自行设计,学生有的设计为:奶奶在2001年2月给的200元压岁钱,存在银行,由于购买学习用品于2002年三月取出,能获得本息多少元?此题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还要到银行去进行社会调查,知道年利率是多少,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础
想象如同创造的翅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插上创造的翅膀,打破常规,冲破现有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给学生几种不同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来判断盛满液体后体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想象进行实际操作。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可靠保证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是相辅相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一节时,由学生自己准备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通过小组或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旋转、平移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共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关。这种通过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思想,通过实践解决了具体问题。
四、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要在上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大纲,巧设疑问。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让学生有一种“众里寻它千百度”的思考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发展和培养。一堂好课也需要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灵感的目的。思维从疑问中来,学习中只有不断地提出疑问,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要靠平时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问题情景,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探索。
五、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情感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在研究中学习,已经形成学习习惯。为了使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我也经常深入到他们之中去,共同参与讨论,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很显然,是学生没有创造力吗?不是。是我们的封闭保守正在扼杀学生这种创新的欲望!说到底是我们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根本没有思考问题,因为只有默读才能真正思考问题,这种主体的实质就是假的――根本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或者由于老师提的问题太浅,学生根本无需过多思考,只好装模作样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表面徘徊,根本没有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那这种主体就是肤浅的。另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脆弱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是在教师奖罚下所获得的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既然是暂时,就不具有长期性,最终肯定会夭折。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合作、主动、互动。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教师首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观察后自己概括梯形的定义,学生由于思维不严密,这样概括: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显然,这个定义不准确,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后修改: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个定义仍然不严密,教师这时巧妙引导,发挥了主导作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最终得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一方面弄清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区别,同时又明确了梯形定义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四边形)为判定梯形做好了铺垫。
显然这一环节的设计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种主体性的发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在这种前提下,要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2)针对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如<跳水>一课学生可能会问: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结果怎样?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质疑的质量。
2、学会讨论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能,使思维迅速的发散和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目前在讨论中用的最多的是“小组讨论”。这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密切关系,虽然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尽人意。据专家抽样调查,透过热闹场面背后,发现只有38%的小组讨论有积极作用,54%成效甚微,8%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
既然“小组讨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小组讨论”富有实效呢?
(1)小组的安排要合理。
小组成员一般以四人或六人为宜,编组时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把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便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同时分工要明确,组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示范作用,带动“待努力”学生逐步向“优等生”靠近,同时“组长”要实行轮换制,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小组内的成员都能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的得到发展。
(2)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讨论缘于教学需要,讨论的次数和时机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节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但不可以过多,如果不需要,一次也是多余。讨论的时机可以选择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也可以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还可以在学生思维受阻急需畅通之时,更可以在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之际。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切讨论时机的确定都应从教学实际出发。
(3)讨论的时间要有保证。
目前课堂上的讨论存在着这样一种遗憾: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讨论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就喊停,终止了讨论。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着小组讨论的质量,所以即使受40分钟的限制,即使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既然组织了小组讨论,教师就应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否则,小组讨论就只能成为新课程的点缀。
(4)讨论方法的要指导。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还应注意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如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教育学生要虚心倾听别人发言,善于吸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及时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另外教师还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调控,防止小组讨论走过场。
(5)讨论的结果要反馈。为了有效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除了认真组织讨论外,还必须做好讨论后的反馈工作。通过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要适当板书,在重视采纳不同意见上为学生做榜样,这是对反馈本身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由于讨论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度,因此讨论的结果应允许多样性,必要时还要进行再讨论,使其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信息、互助合作、求真务实的探索渠道。另外教师还要总结小组讨论的参与和实施情况,在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都要进行反馈,为今后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
3、学会创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可见,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
(1)求异。即坚持结论的多维性。学科教学中要求标准答案,正确结论,似乎是一种定势,要想让学生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就应该少限制,少规定,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经常这样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97-0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陶先生深刻地认识到创造之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向人们发出了注重创造的呼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倡导,我们的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必须确立以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的学生发展观,加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落实,促进学生积极、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生活、学习中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潜能才能得到挖掘,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持续、协调地发展。
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成为了可能。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培养。
一、培养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
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一个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的前提与基础。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越是热爱,小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烈。小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好了,他的观察能力自然也就能够得到锻炼培养。所以,好奇心与观察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以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为例,小学作文是要强调创新、实践的。而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离不开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少年儿童阅历浅,知识面窄,常常为“无米下锅”而发愁。可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是他们还没学会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罢了。所以,我们要反思的是教师的引导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学会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学会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并引导他们将见闻、感受写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体会到细致观察的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
二、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观测点。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思考能力是次等的能力,只有别致新颖、推陈出新的思考能力才是高等的思考能力。所以,小学语文要着重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要想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就必须破除常规思维的心理障碍,避免受先前“思维定式”的影响。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培养他们不唯书的良好习惯,训练他们的思辩能力,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设想随时记下来。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疑问,疑问会催生人的思考、探索。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惑结束的。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每一个疑问并且不放过每一个疑问。同时还要适时地教予学生探究疑问的方法、手段。可以通过课堂上开展各种各样的质疑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教会他们从小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创新性的想象力,学会寻找现象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争辩,各抒已见,解放思想,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活读书等。
三、培养学生不唯古人的开拓能力
所谓创新精神就是指勇于抛弃旧事物、旧思想,不唯书、不唯上的全新精神。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学生只是一味地信从书本上的知识,从来就不知道要去开拓创新的话,那么这位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书呆子,他的信从也只能是盲从罢了。从这位学生一生的发展来看,是很难期望他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有多大的作为的。所以,作为教师是有责任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开拓不羁的能力。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是很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尤其是开拓不羁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习惯于充分利用听、说、读、写等各种渠道去培养学生的这项能力。特别是在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之后,我会经常性的、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或是说出或是写出他们的创新看法,甚至是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说说或是写写新时代的今天应该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要知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人们的做法往往是不尽相同的。拘泥于古人的做法就会抹杀一个人的创新开拓精神的。
四、培养学生由知识向实践转化能力
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心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是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可以这么说,学生素质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由知识向实践转化能力的如何。因此,增加直接体验,使学生拥有一个轻松愉悦的、竞争开放的氛围,才能形成主动探索的心态,并做到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具有创新意义上的学习效果。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更多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性逐步还给学生,并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和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总之,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语文老师的大力培养。小学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在遵循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多注意技巧,要多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本陆.时代挑战与教学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
一、实施新教材,培养学生能力
为了适应生物教学任务,我们教师要以新课程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能力。教材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工具包,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学生的活动记录手册、配套的工具书和相关的资讯载体等一系列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的课程资源。教材就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素材及思路。教师拟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和组织进行教学活动,都要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克服“教教材”的作法。因为“教教材”的教学是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用教材教”则是更大程度上把教授知识伴随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是素质教育的新教法。教师在设计生物课的教学目标与计划时应具有“用教材教”的意识,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和生物知识传授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不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把学生们引向更广阔的、妙趣横生的生物学世界。
二、通过生物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创新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以往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创新,并注重对学生的生物学习实践性的培养。开放式教学就是废止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比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因为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更新速度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需要以开放的理念来对待。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比如学习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进行授课,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如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异同、草本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异同、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各器官的区别等,让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加强印象。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教学中,也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自己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在学生能真正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后让他们制定环保措施。考核方式也可以采取开放式,把考场挪到大自然中,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科研的素养、科研的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来衡量学生成绩。
三、构建高效性学习的生物课堂
生物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以此为指导构建高效性学习的生物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生物教学的高效性。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不必要的和不适合的内容尽量不安排,因为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情境,而要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可能是万能的。当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教师不精心组织,往往不仅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反而浪费了很多的宝贵时间。小组讨论中当遇到问题互相争执不下、没有定论时,教师要及时引导,把自己的观点和同学们交流或留到课下再探讨。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能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避免交流时内容雷同,浪费时间。在学生精彩答疑或质疑时,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性评价,让学生真正达到乐学、会学、学会。为了保证小组全员参与,避免优等生“一言堂”的现象发生,在小组交流讨论前,一定要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才能使每位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提高小组合作的高效性。我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以下几点尤须注意:1.中学生毕竟稳定性还较差,兴趣容易转移,所以讨论时务必使其目的明确,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讨论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离题、理解上的偏差等问题,并马上给予纠正,收放及时,从而保证讨论能紧张、激烈而又有序地进行。2.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学生的讨论,介绍内容相关的知识,并给学生以启发、引导。3.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或讨论前后,可能会提出一些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对此,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平时应认真钻研,自觉继续学习,不断接受再教育,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作灵活处理,如交给学生讨论或直截了当地说明一时答不上,以后待查阅相应资料核实确定再给予解答等。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近几年,高校教育中出现了各种类型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的竞赛活动,尽管种类繁多,但竞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等学校,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商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我们积极构建了以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以学科竞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以教学质量提高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在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中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学科竞赛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因此,搞好学科竞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纵观国内的设计竞赛,可以说从2010年左右是个分水岭;在2010年之前,国内主要的设计竞赛有镇海杯、东莞杯、五金等,而且这些竞赛多以概念创意需求为主,参与者如果有一个出彩的设计概念在加上优秀的专业表现能力,一般都能在设计竞赛中获得较好的设计名次;2010年以后;之前的主流设计竞赛更多是和企业需求相结合,这也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制造业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同一类产品有不止一家企业在生产制造,如何能让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光靠精良的产品性能是不能满足广大顾客的需要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唤醒了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这就到了产品审美和易用的层面,以后可能会是其他的需求。换句话说,就是产品外观做的漂亮、消费者用起来比较
舒服。
针对企业需求做设计,那就要求设计专业的学生跟多的去了解企业的设计文化,产品的性能、加工工艺及成本。
企业在设计竞赛中的主导性需求研究
企业对设计师的要求是有突破性的创意。创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形象的创意,还有就是合理使用方式的创意;这就需要工业设计师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来设计产品的形象特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视觉冲击力,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生活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为产品寻找更合理的使用方式,方便人们的使用。
在产品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工业设计师不仅要能够想象出产品的形象特征,同时还要将它表现出来,并要具备将设计图纸和效果图变为现实产品的能力。这需要考虑工艺和成本的限制,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设计经验,明确的知道要达到什么的效果需要怎样的尺度。因为曲线的曲率不同,倒角的大小不同,线的起点和终点不同,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设计师对形体的感受
能力。
工业设计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寻求产品更加合理的使用方式。这需要工业设计师多调研分析人们的行为方式,以人为本,设计更合理的操作方式。在产品设计中,使用方式合理性的设计是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可以改变人们对于产品的态度,提高产品的亲
和力。
工业设计师对于材料的掌握应该知道材料的一些基本的特性,知道哪些材料是透明的,哪些材料的手感好,并时刻关注新材料的出现,新材料的新特性可以产生新的设计。对于喷涂工艺的掌握方面,设计师只要知道用什么样的工艺可以达到所要的效果就可以,甚至只要能够找到类似的喷涂效果样板,告诉工艺人员要这种样板的效果,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样板做到需要的效果。所以工业设计师需要多注意市场上出现的新材料和新喷涂工艺,以及跟踪塑胶厂家和喷涂厂家看他们有什么新的工艺出现,及时跟踪应用。对于根据设计效果重新设计材料和喷涂工艺这种情况会很少,因为开发周期会很长,成本也是企业难以承受的。
工业设计对于公司整个产品形象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领导者和开发人员会对于新颖的设计想法和产品形象情有独钟,同样产生的震撼效果是其他技术上的突破所不能比拟的。这应该是工业设计师值得骄傲的地方。同样,产品设计工作是一种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业设计师需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思维框架,不断地超越别人,不断地跳出原有的框架,寻求新的设计。
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目标的确定
1.当前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现状
大学生经历了四年的高等教育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要直接投入到与设计有关的各行各业,他们的四年所学将要在实践中检验,他们的价值将要在实践中实现。中国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但是,当前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的现状却不尽人意。
2.企业需求创新性人才
现在的设计专业市场,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基本相同。通常来说,符合企业需求的设计人才一般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熟练使用各类设计工具,专业技术知识扎实,并有较为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二是富有创意,有独特的设计理念;三是要熟悉所在行业,了解市场。上述要求尽管并不十分苛刻,但企业在招募中却常常是一将难求,能集技术、创意于一身的创新性人才更是十分紧缺。
设计市场需要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而当前高校设计类教育产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创新性人才的缺乏导致设计专业毕业生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为顺应市场的需求,高校设计类专业须按照转变观念、建立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学校环境、强化创新性教师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思路,开展创新教育来强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以设计竞赛为锲机的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着重加强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
1.强化工作室设计实践主导作用
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现有专业工作室4个,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业老师辅导。在这里学生能及时和老师进行交流,对自己的设计概念进行修正,专业老师定期会设置设计课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创新。在工作室的环境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设计实践课题,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成立学科竞赛指导小组
由专业优秀指导教师担任组长,根据每年的设计竞赛安排制定详细的辅导选拔方案,以工作室为单位,在不同年级中进行选拔,筛选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每年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种知名工业设计类赛事10多项:IF概念奖、红点概念奖、Car Design News 中国汽车设计大赛、东莞杯、市长杯等等;取得了较好成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
动性。
3.分析设计竞赛得失,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设计竞赛结束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参赛积累经验。这样能够帮助参赛者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也有利于以后取得好成绩。比赛结果固然重要,结束后的分析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对参赛者的成长很重要,而且对学科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竞赛中不同参赛队伍的设计方案,详细对比,讨论优劣,以提升竞赛的内涵,为学生今后的创新提供参考。
4.发挥产学研的优势资源,组织师生到企业进行考察学习
由于设计竞赛与企业需求的接轨,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特定产品材料,特定加工工艺的了解,定期组织师生到产学院合作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帮助同学们架起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也为了他们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5.充分利用快速成型实验室的资源,及时进行设计方案验证
为配合教师学生进行设计创新实践教学,学院购置了多台快速成型机、三维扫描仪、3D打印机,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将设计方案,进行实物模型转化。实践证明学科竞赛中的作品一般很具有代表性,大赛主办方更希望看到是一个细节丰富、结构合理的实物模型,而不仅仅是一个二维的展示效果。
基于设计竞赛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成效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招生就业率,提升了学校的社会贡献力,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得益于各种学科竞赛的开展和创新活动的实施,不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不断努力创新,而且形成了积极向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第一,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学生改变学习观念。教师通过对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加深了对实验实践教学的理解,充分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逐步转变教学观念,使实验实践教学在心中生根萌芽。同时,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拓宽了专业视野,体会到了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增强了创新意识,改变了学习观念。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是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它比枯燥的教育理论更有说服力,让教师和学生主动去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学习观念。
第二,教学成果显著,竞赛成绩斐然。基于设计竞赛的教育教学模式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已经基本形成,多名教师获得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随着学科竞赛的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相反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竞赛的成绩。郑州轻工业学院学生获得2012年IF概念奖全球第四名的好成绩;2013年获得了IF全球前100的成绩;汽车设计竞赛第一名,并获得全额资助去瑞典学习;2012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铜奖;2012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