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15:48: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22-01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家陈景润因为爱好数学而发明“哥德巴赫猜想”;高斯由于对数列产生兴趣而发明“求和公式”-----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手段吸引思考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努力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声、像于一体的教学场面,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新的发现,进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萌动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利率》一课时,综合练习由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自行设计,学生有的设计为:奶奶在2001年2月给的200元压岁钱,存在银行,由于购买学习用品于2002年三月取出,能获得本息多少元?此题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还要到银行去进行社会调查,知道年利率是多少,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础
想象如同创造的翅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插上创造的翅膀,打破常规,冲破现有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给学生几种不同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来判断盛满液体后体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想象进行实际操作。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可靠保证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是相辅相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一节时,由学生自己准备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通过小组或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旋转、平移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共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关。这种通过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思想,通过实践解决了具体问题。
四、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要在上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大纲,巧设疑问。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让学生有一种“众里寻它千百度”的思考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发展和培养。一堂好课也需要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灵感的目的。思维从疑问中来,学习中只有不断地提出疑问,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要靠平时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问题情景,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探索。
五、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情感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在研究中学习,已经形成学习习惯。为了使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我也经常深入到他们之中去,共同参与讨论,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很显然,是学生没有创造力吗?不是。是我们的封闭保守正在扼杀学生这种创新的欲望!说到底是我们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根本没有思考问题,因为只有默读才能真正思考问题,这种主体的实质就是假的――根本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或者由于老师提的问题太浅,学生根本无需过多思考,只好装模作样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表面徘徊,根本没有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那这种主体就是肤浅的。另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脆弱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是在教师奖罚下所获得的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既然是暂时,就不具有长期性,最终肯定会夭折。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合作、主动、互动。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教师首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观察后自己概括梯形的定义,学生由于思维不严密,这样概括: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显然,这个定义不准确,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后修改: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个定义仍然不严密,教师这时巧妙引导,发挥了主导作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最终得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一方面弄清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区别,同时又明确了梯形定义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四边形)为判定梯形做好了铺垫。
显然这一环节的设计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种主体性的发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在这种前提下,要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2)针对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如<跳水>一课学生可能会问: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结果怎样?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质疑的质量。
2、学会讨论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能,使思维迅速的发散和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目前在讨论中用的最多的是“小组讨论”。这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密切关系,虽然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尽人意。据专家抽样调查,透过热闹场面背后,发现只有38%的小组讨论有积极作用,54%成效甚微,8%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
既然“小组讨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小组讨论”富有实效呢?
(1)小组的安排要合理。
小组成员一般以四人或六人为宜,编组时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把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便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同时分工要明确,组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示范作用,带动“待努力”学生逐步向“优等生”靠近,同时“组长”要实行轮换制,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小组内的成员都能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的得到发展。
(2)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讨论缘于教学需要,讨论的次数和时机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节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但不可以过多,如果不需要,一次也是多余。讨论的时机可以选择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也可以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还可以在学生思维受阻急需畅通之时,更可以在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之际。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切讨论时机的确定都应从教学实际出发。
(3)讨论的时间要有保证。
目前课堂上的讨论存在着这样一种遗憾: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讨论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就喊停,终止了讨论。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着小组讨论的质量,所以即使受40分钟的限制,即使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既然组织了小组讨论,教师就应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否则,小组讨论就只能成为新课程的点缀。
(4)讨论方法的要指导。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还应注意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如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教育学生要虚心倾听别人发言,善于吸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及时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另外教师还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调控,防止小组讨论走过场。
(5)讨论的结果要反馈。为了有效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除了认真组织讨论外,还必须做好讨论后的反馈工作。通过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要适当板书,在重视采纳不同意见上为学生做榜样,这是对反馈本身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由于讨论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度,因此讨论的结果应允许多样性,必要时还要进行再讨论,使其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信息、互助合作、求真务实的探索渠道。另外教师还要总结小组讨论的参与和实施情况,在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都要进行反馈,为今后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
3、学会创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可见,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
(1)求异。即坚持结论的多维性。学科教学中要求标准答案,正确结论,似乎是一种定势,要想让学生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就应该少限制,少规定,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经常这样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97-0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陶先生深刻地认识到创造之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向人们发出了注重创造的呼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倡导,我们的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必须确立以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的学生发展观,加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落实,促进学生积极、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生活、学习中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潜能才能得到挖掘,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持续、协调地发展。
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成为了可能。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培养。
一、培养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
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一个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的前提与基础。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越是热爱,小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烈。小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好了,他的观察能力自然也就能够得到锻炼培养。所以,好奇心与观察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以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为例,小学作文是要强调创新、实践的。而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离不开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少年儿童阅历浅,知识面窄,常常为“无米下锅”而发愁。可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是他们还没学会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罢了。所以,我们要反思的是教师的引导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学会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学会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并引导他们将见闻、感受写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体会到细致观察的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
二、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观测点。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思考能力是次等的能力,只有别致新颖、推陈出新的思考能力才是高等的思考能力。所以,小学语文要着重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要想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就必须破除常规思维的心理障碍,避免受先前“思维定式”的影响。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培养他们不唯书的良好习惯,训练他们的思辩能力,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设想随时记下来。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疑问,疑问会催生人的思考、探索。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惑结束的。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每一个疑问并且不放过每一个疑问。同时还要适时地教予学生探究疑问的方法、手段。可以通过课堂上开展各种各样的质疑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教会他们从小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创新性的想象力,学会寻找现象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争辩,各抒已见,解放思想,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活读书等。
三、培养学生不唯古人的开拓能力
所谓创新精神就是指勇于抛弃旧事物、旧思想,不唯书、不唯上的全新精神。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学生只是一味地信从书本上的知识,从来就不知道要去开拓创新的话,那么这位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书呆子,他的信从也只能是盲从罢了。从这位学生一生的发展来看,是很难期望他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有多大的作为的。所以,作为教师是有责任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开拓不羁的能力。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是很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尤其是开拓不羁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习惯于充分利用听、说、读、写等各种渠道去培养学生的这项能力。特别是在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之后,我会经常性的、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或是说出或是写出他们的创新看法,甚至是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说说或是写写新时代的今天应该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要知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人们的做法往往是不尽相同的。拘泥于古人的做法就会抹杀一个人的创新开拓精神的。
四、培养学生由知识向实践转化能力
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心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是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可以这么说,学生素质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由知识向实践转化能力的如何。因此,增加直接体验,使学生拥有一个轻松愉悦的、竞争开放的氛围,才能形成主动探索的心态,并做到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具有创新意义上的学习效果。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更多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性逐步还给学生,并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和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总之,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语文老师的大力培养。小学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在遵循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多注意技巧,要多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本陆.时代挑战与教学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
一、实施新教材,培养学生能力
为了适应生物教学任务,我们教师要以新课程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能力。教材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工具包,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学生的活动记录手册、配套的工具书和相关的资讯载体等一系列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的课程资源。教材就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素材及思路。教师拟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和组织进行教学活动,都要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克服“教教材”的作法。因为“教教材”的教学是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用教材教”则是更大程度上把教授知识伴随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是素质教育的新教法。教师在设计生物课的教学目标与计划时应具有“用教材教”的意识,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和生物知识传授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不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把学生们引向更广阔的、妙趣横生的生物学世界。
二、通过生物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创新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以往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创新,并注重对学生的生物学习实践性的培养。开放式教学就是废止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比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因为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更新速度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需要以开放的理念来对待。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比如学习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进行授课,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如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异同、草本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异同、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各器官的区别等,让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加强印象。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教学中,也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自己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在学生能真正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后让他们制定环保措施。考核方式也可以采取开放式,把考场挪到大自然中,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科研的素养、科研的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来衡量学生成绩。
三、构建高效性学习的生物课堂
生物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以此为指导构建高效性学习的生物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生物教学的高效性。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不必要的和不适合的内容尽量不安排,因为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情境,而要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可能是万能的。当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教师不精心组织,往往不仅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反而浪费了很多的宝贵时间。小组讨论中当遇到问题互相争执不下、没有定论时,教师要及时引导,把自己的观点和同学们交流或留到课下再探讨。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能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避免交流时内容雷同,浪费时间。在学生精彩答疑或质疑时,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性评价,让学生真正达到乐学、会学、学会。为了保证小组全员参与,避免优等生“一言堂”的现象发生,在小组交流讨论前,一定要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才能使每位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提高小组合作的高效性。我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以下几点尤须注意:1.中学生毕竟稳定性还较差,兴趣容易转移,所以讨论时务必使其目的明确,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讨论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离题、理解上的偏差等问题,并马上给予纠正,收放及时,从而保证讨论能紧张、激烈而又有序地进行。2.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学生的讨论,介绍内容相关的知识,并给学生以启发、引导。3.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或讨论前后,可能会提出一些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对此,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平时应认真钻研,自觉继续学习,不断接受再教育,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作灵活处理,如交给学生讨论或直截了当地说明一时答不上,以后待查阅相应资料核实确定再给予解答等。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近几年,高校教育中出现了各种类型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的竞赛活动,尽管种类繁多,但竞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等学校,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商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我们积极构建了以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以学科竞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以教学质量提高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在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中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学科竞赛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因此,搞好学科竞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纵观国内的设计竞赛,可以说从2010年左右是个分水岭;在2010年之前,国内主要的设计竞赛有镇海杯、东莞杯、五金等,而且这些竞赛多以概念创意需求为主,参与者如果有一个出彩的设计概念在加上优秀的专业表现能力,一般都能在设计竞赛中获得较好的设计名次;2010年以后;之前的主流设计竞赛更多是和企业需求相结合,这也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制造业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同一类产品有不止一家企业在生产制造,如何能让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光靠精良的产品性能是不能满足广大顾客的需要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唤醒了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这就到了产品审美和易用的层面,以后可能会是其他的需求。换句话说,就是产品外观做的漂亮、消费者用起来比较
舒服。
针对企业需求做设计,那就要求设计专业的学生跟多的去了解企业的设计文化,产品的性能、加工工艺及成本。
企业在设计竞赛中的主导性需求研究
企业对设计师的要求是有突破性的创意。创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形象的创意,还有就是合理使用方式的创意;这就需要工业设计师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来设计产品的形象特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视觉冲击力,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生活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为产品寻找更合理的使用方式,方便人们的使用。
在产品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工业设计师不仅要能够想象出产品的形象特征,同时还要将它表现出来,并要具备将设计图纸和效果图变为现实产品的能力。这需要考虑工艺和成本的限制,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设计经验,明确的知道要达到什么的效果需要怎样的尺度。因为曲线的曲率不同,倒角的大小不同,线的起点和终点不同,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设计师对形体的感受
能力。
工业设计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寻求产品更加合理的使用方式。这需要工业设计师多调研分析人们的行为方式,以人为本,设计更合理的操作方式。在产品设计中,使用方式合理性的设计是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可以改变人们对于产品的态度,提高产品的亲
和力。
工业设计师对于材料的掌握应该知道材料的一些基本的特性,知道哪些材料是透明的,哪些材料的手感好,并时刻关注新材料的出现,新材料的新特性可以产生新的设计。对于喷涂工艺的掌握方面,设计师只要知道用什么样的工艺可以达到所要的效果就可以,甚至只要能够找到类似的喷涂效果样板,告诉工艺人员要这种样板的效果,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样板做到需要的效果。所以工业设计师需要多注意市场上出现的新材料和新喷涂工艺,以及跟踪塑胶厂家和喷涂厂家看他们有什么新的工艺出现,及时跟踪应用。对于根据设计效果重新设计材料和喷涂工艺这种情况会很少,因为开发周期会很长,成本也是企业难以承受的。
工业设计对于公司整个产品形象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领导者和开发人员会对于新颖的设计想法和产品形象情有独钟,同样产生的震撼效果是其他技术上的突破所不能比拟的。这应该是工业设计师值得骄傲的地方。同样,产品设计工作是一种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业设计师需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思维框架,不断地超越别人,不断地跳出原有的框架,寻求新的设计。
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目标的确定
1.当前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现状
大学生经历了四年的高等教育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要直接投入到与设计有关的各行各业,他们的四年所学将要在实践中检验,他们的价值将要在实践中实现。中国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但是,当前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的现状却不尽人意。
2.企业需求创新性人才
现在的设计专业市场,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基本相同。通常来说,符合企业需求的设计人才一般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熟练使用各类设计工具,专业技术知识扎实,并有较为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二是富有创意,有独特的设计理念;三是要熟悉所在行业,了解市场。上述要求尽管并不十分苛刻,但企业在招募中却常常是一将难求,能集技术、创意于一身的创新性人才更是十分紧缺。
设计市场需要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而当前高校设计类教育产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创新性人才的缺乏导致设计专业毕业生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为顺应市场的需求,高校设计类专业须按照转变观念、建立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学校环境、强化创新性教师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思路,开展创新教育来强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以设计竞赛为锲机的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着重加强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
1.强化工作室设计实践主导作用
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现有专业工作室4个,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业老师辅导。在这里学生能及时和老师进行交流,对自己的设计概念进行修正,专业老师定期会设置设计课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创新。在工作室的环境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设计实践课题,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成立学科竞赛指导小组
由专业优秀指导教师担任组长,根据每年的设计竞赛安排制定详细的辅导选拔方案,以工作室为单位,在不同年级中进行选拔,筛选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每年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种知名工业设计类赛事10多项:IF概念奖、红点概念奖、Car Design News 中国汽车设计大赛、东莞杯、市长杯等等;取得了较好成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
动性。
3.分析设计竞赛得失,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设计竞赛结束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参赛积累经验。这样能够帮助参赛者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也有利于以后取得好成绩。比赛结果固然重要,结束后的分析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对参赛者的成长很重要,而且对学科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竞赛中不同参赛队伍的设计方案,详细对比,讨论优劣,以提升竞赛的内涵,为学生今后的创新提供参考。
4.发挥产学研的优势资源,组织师生到企业进行考察学习
由于设计竞赛与企业需求的接轨,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特定产品材料,特定加工工艺的了解,定期组织师生到产学院合作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帮助同学们架起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也为了他们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5.充分利用快速成型实验室的资源,及时进行设计方案验证
为配合教师学生进行设计创新实践教学,学院购置了多台快速成型机、三维扫描仪、3D打印机,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将设计方案,进行实物模型转化。实践证明学科竞赛中的作品一般很具有代表性,大赛主办方更希望看到是一个细节丰富、结构合理的实物模型,而不仅仅是一个二维的展示效果。
基于设计竞赛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成效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招生就业率,提升了学校的社会贡献力,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得益于各种学科竞赛的开展和创新活动的实施,不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不断努力创新,而且形成了积极向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第一,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学生改变学习观念。教师通过对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加深了对实验实践教学的理解,充分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逐步转变教学观念,使实验实践教学在心中生根萌芽。同时,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拓宽了专业视野,体会到了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增强了创新意识,改变了学习观念。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是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它比枯燥的教育理论更有说服力,让教师和学生主动去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学习观念。
第二,教学成果显著,竞赛成绩斐然。基于设计竞赛的教育教学模式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已经基本形成,多名教师获得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随着学科竞赛的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相反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竞赛的成绩。郑州轻工业学院学生获得2012年IF概念奖全球第四名的好成绩;2013年获得了IF全球前100的成绩;汽车设计竞赛第一名,并获得全额资助去瑞典学习;2012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铜奖;2012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
总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策
21世纪初,许多职业学校就开始加大投入,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希望通过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和教学管理的人性化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般是泛指以计算机、现代通讯手段等来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的相关技术,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等许多领域。会计学作为职业学校中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会计学科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智能型计算机系统在更广的范围取代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新时代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新时代的会计人员应勇于实践探索,不断开拓,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人们以实践为依托而产生的一种勇于实践、不断开拓进取、积极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例如人的好奇心和兴趣,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和求知欲,对真知的执着追求态度等等,创新精神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原动力。随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对会计工作管理的理念、手段、内容和要求进行了适应性的变革,对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不灰心、不气馁,要勇于实践,不断进取和开拓,以创新精神来做好新时代的会计工作。
(二)会计人员的身份和工作重点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1、会计人员是信息分析师。在传统会计中,会计人员主要是对经济数据进行计量与记录,起到一个记账员的作用。在信息时代,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变为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以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及时、相关、便利、适当和准确的要求,这意味着新时代的会计人员将以“信息分析师”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2、会计人员是复合型人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会计信息的实时反馈、动态控制成为可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加强学习,尽量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相关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3、会计人员的工作将更多地与其他业务工作相融合。更多的会计人员将成为企业各业务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的成员,为财务管理和综合管理提供会计服务。同时,随着外部客户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增长,更多的会计人员也将为债权人、投资者、供应商和客户、不同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职业化、专业化的咨询服务。
二、利用信息技术,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策
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学校会计课程的教学也将会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全方位发生重大变化。
(一)转变学校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建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
现代教育理论是职业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反对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张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外环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与知识传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即EQ) 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即IQ)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作为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指导思想,要经常思考“学生在未来的会计工作岗位上,他(她)们面前分分秒钞都将有成千上万的“金钱”在流动,他(她)们能不能严守职业道德,不受“金钱”的诱惑?”之类的问题,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能自我约束和独立学习,能自己去探索知识、运用知识,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
(二)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科学设计会计教案,合理安排会计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师生之间都要有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能相互理解、支持帮助和有效沟通,真正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爱”关系,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去正确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例如,会计学的实践性、规定性较强,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学习中容易使人厌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有血有肉的会计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发加入案例的讨论、分析过程中,以达到激发、发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根据会计课程的不同内容特点和不同教学目的要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来有效地完成会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对不同的教学活动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对会计中规定性、强制性要求高的内容,如会计核算原则、原理、准则等,教师易以信息技术为辅助,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导来进行讲授性教学活动,将知识传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p#分页标题#e#
对会计信息分析等透视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发现性教学活动来进行,即教师一方面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相应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探索情境,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工具和信息资源,以及检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等等。
可考虑以合作研讨性教学活动来学习会计预测等前瞻性要求高的内容,即由教师提问题,学生个人或小组自已收集资料、确定思路和组织方案,然后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最后教师再总结提炼。在实践中,合作研讨性教学经常与发现性教学结合使用。
(四)以目标激励为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人脑与电脑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方法体系,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巧妙设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目标的引发、导向和激励功能,就可以有效地把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状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调动并持续保持其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
其次,在会计教学中要利用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多彩、功能强大的特点,使人脑与电脑有机结合,实现功能互补,即电脑重点处理会计信息的存储、计量汇总等“刚性”工作,而人脑侧重于会计预测、分析等“柔性”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
第三,要建立健全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体系,注意把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形式灵活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意评价的开放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为会计教学提供形象、生动、有效的信息资源库,能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会计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资料,也可以作为会计教学评估、检查的工具。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各种教学工具、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注意避免自己的教学过程完全受某种信息技术的限制,要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组织编写.教育技术理论导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92—99
[2]熊华军.马斯洛“创造性理论”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38--40
关键词:中专数学 教学 培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师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要完成这一使命,教师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友爱、平等的教学气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学生首先要参与这个活动,感觉到创造的需要,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一直以来大多的教学模式都比较僵化,与国外的教学模式相比,我国的教学存在较大不足之处;首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国内偏重“教会”,国外则主张“学会”;其次,我们习惯于“当堂问题,当堂解决”,把该让学生知道的“毫不保留”地“灌输”给学生,而美国的教育则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些技巧,而提出问题则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爱恩斯坦曾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可能要比得到答案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地演算练习题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落实与发挥。
二、根据学生心理、认识特征,组织教学活动
心理学认为,能力不但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同时也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和活动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人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必须使学生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因为整个教学活动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然而在过去我们的教学中,在思维的训练上主要偏重“集束”,多数还是“牵牛鼻子”的现象,硬拖学生一起走,在教师的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或模式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一种疲倦心理,对学习也就失去兴趣。而在国外的课堂教学中则更注重于“发散”: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的联系,特别是通过问题的变形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避免形成思维上的僵化与死板,强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注重利用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具体情境,导入所学的新知识;灵活地运用符号、表达式、图像等数学语言,联系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投入到学习中。
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阶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展示一些概念形成的原始材料,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形成过程,解题的思维过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再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综合、归纳、推理、验证等思维活动,揭示事物的本质,形成理性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不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一种主动参与、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构造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解题方法等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获得了参与创造思考的机会,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三、创造愉快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米卢的“快乐足球”使中国的足球冲入了世界杯,圆了中国人多年的足球梦。与米卢身份极为相似的教师,能否也为教育带来一个“快乐教学”,给我们的课堂来一点“活力”,给我们的学生放松一下心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宽容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愉快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轻松的学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取得较高的成效。
1.更新教育观念。
顾明远先生说:“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很难想象缺乏理念或理念单一的教学过程,将带来怎样的后果。”可见教师的教育理念的缺乏是多么的可怕。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传道者”、“解惑者”、“授业者”分别转向教会学习知识的引导人、引导发现问题的启发人、解决“创业”问题的参与人。数学可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为立足点,以培养科研态度和提升科研能力为基本点,推动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教学。尤其强调学习和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切实让教师们走进新教育,体验教育的时代性,理解教育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使命,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重塑21世纪下的教师观、教学观、人才观、学生观,促使自己向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师方向发展,推动自己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具体策略有专题学习、沙龙讨论、案例评价、经验交流、师徒结对等。
2.构建快乐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享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与美感。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想学,激发学生要学,指导学生会学,相信学生能学;要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在实践中顿悟,在创造中彻悟,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创新人格”的飞跃。而“快乐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做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立体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创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和谐、宽松、友爱、平等的教学气氛中学到知识,求得发展,并不是完全背离知识的教学,相反能促进知识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它能够强化个体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身心、知识能力、创造能力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没有压抑感或沉闷感,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3.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长期以来,在教学方法上,国内偏重于“演绎”,国外偏重于“归纳”,使得我们的教学不但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却极大程度上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心理。数学上的“悟理”,主要是通过猜想―推理―分析归纳,从而领悟其中道理的。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最头疼的就是繁琐复杂的习题课。学生如果能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操作,来认识知识逻辑规律与原理,则是一种享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对获得知识有着浓厚的憧憬和期盼心理,从而唤起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
四、创设精巧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即实践)”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为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专题研究和开放性问题方面的内容,加强这方面内容的安排的密度与强度,例如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题、邮递员最佳路线问题、桥梁/仓库的最佳选点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不要求学习的主体要有强烈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龙立荣.创造创新条件,培养创新能力对过程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J].中学数学研究(南昌),2002.2.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研出版社,2002.1.
[3]刘利民.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三条途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7.
一、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只有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消除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放下思想包袱,放松学习,开动头脑,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对于学生的错误或是理解偏颇,杜绝简单粗暴的批评训斥,而应给予中肯的指导与适当的激励,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答,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对于方法的优化选择,不急于甄别,而是放手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分析比较中优化解题思路,精简解题步骤。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易于学生接受,更能促进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创设情境,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空间
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努力创设情境,合理设计教学提问,从而使问题的呈现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如,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部分内容时,例题中“24×13”,教材中的计算方法是将13分解成3+10,再分别和24相乘,最后将结果相加。而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教师可以设计提出这样的问题:计算24×13还有别的算法吗?学生很容易想到将13分解成其他形式,如5+8,5+9等形式可不可以?还有的学生会大胆将24分解成其他形成,如4×6,3×8行不行?这样就通过教师巧妙的提问创设了情境,将教材背后隐藏着的创新因素挖掘出来,从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加以培养。
三、注重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设计过程中,更直接体现在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忌怕麻烦教师的包办代替与走过场的简单应付操作、应付实践。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教学时,教师利用教学课件先出示隐含着循环规律的一幅图形让学生整体观察,问他们这些排列有什么规律?学生认真观察,并从中找到其排列的规律,这时教师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图形从第一行到第二行是怎样变的,学生认真观察后找出规律。在此基础上,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图形变化的规律,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拿出学具小棒摆一摆,移一移。紧接着老师提出新的排列性问题,要求学生把第二行变到第三行,再由第三行变到第四行,学生的兴趣高涨,动手操作为他们的学习增添了乐趣。操作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梳理。循环规律的发现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较难,但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引进了动手操作的环节,顺利突破了这一难点,学生们在这一动手实践中既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培养了实践能力,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四、鼓励质疑,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课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27-02
2011年总理在大连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时,谈到了创新教育的问题:“对于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不仅要会动脑,而且要会动手,大脑可以设计出来一个万千世界,双手也可以绘制出一幅美丽的蓝图。就是要使我们的每个孩子从小就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创造的思维”。总理有关于创新精神的重要论述,道破教育的真谛。学校的教育应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发展学生能力的系统性工程,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劳动与技术课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劳动与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还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劳动与技术课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粗浅认识。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前提条件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传统的劳动与技术课,是那种师傅教徒弟式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导题—演示—操作—检查—导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操作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在传授,以教代学,而且在课堂中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具有封闭性,只给了学生“鱼”而未授予学生“渔”。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过去的传统观点,把传授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以劳动与技术课作为操作平台,把研究性学习贯彻其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整合一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其它学习领域,使劳动与技术课的内容更丰满、更丰富、更有实用性和拓展性。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去动手实践。欧洲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实际的技术活动或技术成果情景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加大学生思维训练的力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在上《水仙花雕刻》这一课时,提前一个月左右,我先雕刻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水仙造型:如一些小动物,像孔雀开屏、金鸡报晓、玉象迎春等。上课一开始,首先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欣赏这些优美的造型。作为教师,这时可以不说任何的话,就让学生尽情的去欣赏。学生欣赏完毕,他们会向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老师,孔雀的头是怎么雕出来的。”;“老师,大象的腿怎么这么像呀,是怎样雕出来的?”……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时作为老师要把雕刻的基本方法、雕刻要点教给他们,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水仙球,想象设计一个造型,而不是全班固定一个模式。在学生的想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鼓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敢于追求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学得主动、生动,自然会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有信心再去追求十次百次的成功,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又如在《插花技艺》一课中,教师一开始创设情景,让学生观摩一定数量的插花范例,让学生自由提问。如有的学生提到:为什么在一些作品中颜色深的花总是插在下部,而颜色浅的花插在上部?三角形构图与倒T形构图不同点在哪里?……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有了探索。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组成部分,学生认识和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就等于确立了思维活动和主动探索的目标,它是培养学生发现力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潜在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
三、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组织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从高中迈入大学校门是人生道路的一次重大跨越。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生需要特别的关爱和引导。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如何正确引导其成人成才是高校教师们一直努力探索的工作方向。
高校教师应注重培养大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首先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大学里的学习和中学里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以资助学习为主。中学阶段的学习,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的学习以记忆、背诵、复述为主,很少有创新。大学学习也有记忆,背诵和复述,但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学会理解和想象,学会开拓和创新。在中学里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在大学里不一定会自主学习,需要高校教师的积极引导。
在实际工作中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优越的环境刻苦学习,每月至少读一本世界名著,每学期至少读十本与本专业相关的书。要求大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不盲从学术权威,敢于质疑。充分利用早自习和晚自习,扩大知识面,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创造能力的源泉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越来的,主要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要,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知识型”人才具有社会适应性差,创造能力不足的缺点。
针对这种现象,在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过程中,对有创造性思维的同学积极支持,容忍标新立异和偏离常规的行为,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寻求正确答案;要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营造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课堂环境。课堂不再是由教师一统天下,师生间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畅所欲言,在教师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的同时,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也都有义务尊重他人的发言,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师生的认识不再是如出一辙,对于不同的观点,师生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备课和作业不再是师生各自的专利,学生在课前也要认真预习、备课,教师也要完成学生“布置”的作业,在课堂上和作业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专业,尊重学生首创精神,平等讨论问题,共同研究课题;在共同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特别关注学生的新观点、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世纪的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造性思维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课题组,创立大学生创新项目试验基地,提供多渠道、多次数的实践机会进行培养。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肯定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让学生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表达出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寻求正确答案,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把想法通过试验来实现,实事求是,不擅自修改实验数据,用数据说话,即使是失败的试验也要进行讨论,找出原因,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
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人才,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大学生对组织管理能力的认识,了解制约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培养的因素,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于大学生更要注意培养的是自我组织管理能力。具体做法是大一上学期要求自己管自己,管好自己,养成守时的习惯。具体要求是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制定学习计划,不要临到考试才复习;充分利用最佳时间学习。每周对学生进行考核,优秀的给与表扬,树立榜样。下学期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求管理班级。班级不仅仅是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班级,而是大家的班级。班级兴荣,人人有责。班级活动,人人参加,献计献策,鼓励同学们之间积极交往,增强群体凝聚力;鼓励本班同学与不同专业,不同系的同学进行友谊比赛,在活动中,同学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每周一次的团日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大二和大三一部分同学已经进入系里和学校的学生会,参加运动会和一些晚会的组织工作。这些同学在集体活动中,唤醒了内在潜力,表现出优秀的品质。
在生活方面,还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活技能,自觉遵守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杜绝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聘请专业人士对大学生进行安全常识培训,每学期都会进行火灾和地震演习,培养大学生遇事不惊慌失措,沉着冷静面对灾难,掌握一定救火逃生常识。
对于家庭贫困的同学,特别是女生,给予重点关注,除了助学金给予资助以外,还鼓励他们自食其力,努力培养他们从靠别人到靠自己的转变。培养大学生穷只是一时,不是一世,人一定要勤劳,劳动光荣的思想!大学生有任何困难随时拨打老师电话,老师第一时间给予答复;在流感和地震期间,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在精神上、心理上给同学们支持,消除学生们的恐惧感,培养师生感情,有利于大学生的情商培养。
大学不仅是学术殿堂,更是人生修养的大学堂。进入大学后,绝不能高枕无忧,绝不能有半点懈怠,绝不能蹉跎人生。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从每一种能力的培养开始。
参考文献
一、“MS—EEPO有效教育”项目定位与实施内容。
(一)项目定位。
“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这一定位表达了两个含义:(1)表明素质教育推进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出发点。在已有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将素质教育的探索推进到课堂教学领域。(2)明确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展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项目将探索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基础,把课堂大部分活动和更多时间,集中于思维拓展训练和操作训练。
(二)实施内容。
必须保证具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性,对推进课堂教学领域的素质教育起正面强化作用,保证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适应我区基础教育现实需求、现实情况和条件。必须保证具有可操作性,为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普通教师所接受并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必须保证具有实效性,经受得住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检验。经过分析论证,孟照彬教授所创立的“MS—EEP0有效教育”体系,最符合我们的需求。
1.该体系以“立足于国家视野和国际视野做大众教育”标准作为研发战略。既要研究出一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又能让一般水平的普通教师、学生都能掌握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
2.以素质教育体系的创建作为基本目标。“MS—EEPO有效教育”体系直接把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实践力),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和终极目标。在这一体系中,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促进创造力和实践力的发展,是进行学习方法、思维能力训练的手段与工具。
3.以教育实验为基本途径。在完成了对古今中外5种教学基本方式的理论综合后,孟照彬教授把我国长期纠缠不清的教育概念和理论框架暂时搁置,走上了一条与一般学者不同的研究道路。他深入中小学课堂十几年,不但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而且坚持10多年亲自给中小学生上课,根据从课堂实践中获得的素材,不断修正原有研究结果的偏差,从而提出了现在的教育理念、体系、概念和方式,并系统归纳了各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操作项。这种从实践中来的体系,已超越了一般的理论假说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4.以多套操作系统的相互整合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手段。该体系强调:一套模式不能包治课堂教学“百病”,因而总结提炼了相互配套的四大方式(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和备课方式,每一系列包含若干子方式)共计86个操作项目,从中可以通过排列组合方式演化出千万种教学变式。根据对这些方式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种类、数量和程度,确定不同水平教师的能力等级与专业标准。
5.以教育管理改革(如考试与人才选拔标准、制度修订及提高学校专业化管理水平等)和教育文化创新作为保障课堂高效推进的可持续性手段。实施有效教育的必然结果,是根据新的课堂行为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管理方法、制度、标准和流程,进而扩展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最终实现新型学校常规管理的重建。重建后的学校常规,反过来又对开展有效教育的课堂教学工作给予制度和机制保障,而学校常规管理转型的联动效应,必然带来教育文化的区域革新。
这样一种思想、理论与操作相融合的体系,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性、研究的先进性、实施的可操作性。此外,该体系在广西玉林市玉州区近8年的实验效果显著,展现了其可靠的实效性。
二、“MS—EEPO有效教育”项目可持续性的思考。
项目要求通过试点探索,把课堂教学的主要力量、主要时间和空间用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展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的常规模式,显然意在撬动传统课堂最核心的部位——应试能力训练。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虽已是老生常谈,但现实的状况表明,素质教育还没有最终成为这块阵地的胜利者。为此,专家组分析了项目推进中的主要障碍,并对可持续实施的基本依据进行了归纳。
(一)两大思想障碍。
思想认识上的矛盾与冲突是推进课堂中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一是,国家历来强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在践行时,难以把握住教学一线微观层面上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的关系,加上千百年来学校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项目必然会受到来自不同认识不同观念的冲击。
方法论上的偏差也为项目实施造成极大阻碍。有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教”不出来,只能“培养”出来。照此,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只能创设一些有利于促进思维发散、有利于人际情感和谐、有利于相互平等交流的教育环境,而在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等方面,则无法作为。因此,素质教育顺理成章地被排斥在课堂教学之外,十几年来始终在学校工作作战,无法在课堂教学这个核心阵地发挥作用。
(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认识与基本依据。
面对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要达到在教学中实现持续稳定地进行学生创造性培养的要求,需要在政策支持下,依靠科学的力量获得动力。
【关键词】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 创新教学手段
新的时代强烈地呼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讨,大胆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1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首先自己必须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发展能力。而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教学中,只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解决问题的新招,我们都应视为学生的“创新”,教师要及时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教师的肯定,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Your understanding is very creative”、 “You are clever,try it again!”……这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思想观念,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2激发创新机智,营造创新氛围
“孟母三迁”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就造就不了伟人。同样的道理,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因此,从第一节课起,我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作自我介绍。如:Hello,boys and girls. I'm your new teacher. My name is Li Ming Li, You can call me Ms Li ,Welcome to study English.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the battle.平时教学课堂用语也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如:Now,it is time to class, are you ready? Open your books at page 25. Please read after me等。课后,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同学、老师交流,互相打招呼、道别等。刚开始,学生害怕出错,不敢开口说,于是,我就起带头作用,见到学生主动用英语问候,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Excuse me,could you help me please?潜移默化中,学生慢慢用英语与我交流。不久之后,我班学生就喜欢用英语进行交谈,仿佛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给学生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
3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重知识的积累,轻能力的培养;重照文理解,轻怀疑求新;重概念内涵,轻形象直观。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因此,必须改变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创新实践铺路,我采用了情景激趣法,充分利用图画、卡片、简笔画等教具进行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具体,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把无声的词句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如第二册Module 7 Unit1 At the zoo,本课学习关于动物的单词,我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尽量有各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在预习时把他们在动物园里看见的动物画在一张纸上,并标上英语单词。在课堂上,大家积极地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我让每一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也许是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画画的魅力吧!每组的代表都大胆上台,像小老师一样对着全班同学举起图画,看到五颜六色的画面,学生就兴奋起来,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Oh,it is beautiful !You are great!台上的同学觉得很有成就感,信心十足地用英语介绍图画上的动物。This is a monkey ,I like monkeys ,it is cute……即使说话时出现错误,但也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创新的精神。
4巧设英语作业,引导学生创新
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业布置只是抄写、背诵课文,有的学生因此认为英语不过是一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学科,他们学起来觉得索然无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欲。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思考,使学生跳出书本的知识框架,学活知识。如:学习第二册Module2 On The Telephone后,我布置了一道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用英语打电话询问他们的朋友在家里干什么?明天在课堂上谈谈他们的对话内容。灵活实际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鼓励了学生多动脑、动口,扩大了学生创新的范围。
5开展丰富多采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猜谜、英语拼字游戏、填字母游戏、朗读比赛、英语讲故事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既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同时也是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机会的有效手段,对于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位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管理 素质教育
应当看到,经过多年的学习宣传,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相当多的干部和教师还仅仅停留在认识水平上,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更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一些管理行为有悖素质教育,相当多的教学管理还是围绕着知识传授进行的,仍然停留在考试管理、分数排队层面上,这样的教学管理不可能使中小学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素质教育在课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课前期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课前布置观察作业。2.课上期盼。引导学生对观察活动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出问题。从对一种事物的研究点出发,可以引出对其它事物的认识,从而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也使学主动思考和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月的主动者。3.质疑期盼。质疑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可根据所教授内容的需要提出较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或者发动学生提出与讲授内容有关时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解答。4.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专家认为,首先应该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求变化同步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使他们愉快地投入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活跃,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对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澄清在教学管理中亟待的几个问题是,浅谈以下几点体会。第一,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什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应当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体,而不是在时间安排上“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次”。第二,教育工作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这是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按照这样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衡量一节好课,评价一节好课也理所当然地要以学习者的发展为尺度。
教学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更新观念,用新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教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尚凤祥到中小学听课后十分感慨,课堂教学并未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讲课十分投入,但更多的是在单纯传授知识,尚未体现能力培养、方法训练、行为养成等,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有全面科学的基础目标,还应当体现发展性目标。不可否认,大多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但不是有意识的自觉的,因此是低水平的,如何将这种不自觉的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正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当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当看到,经过多年的学习宣传,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相当多的干部和教师还仅仅停留在认识水平上,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更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一些管理行为有悖素质教育,相当多的教学管理还是围绕着知识传授进行的,仍然停留在考试管理、分数排队层面上,一些管理部门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并按升学率和分数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排队,以此作为实施奖惩的依据。有的学校对国家规定的课程随意更改,或增加课时总量,或减少和挪用非考试科目课时,办复读班和反复进行模拟考试,滥编滥印复习资料,向学生硬性推销。有的剥夺学生休息权利,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为代价,追求所谓的高分数。有的对个别教师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采取默许的态度,甚至大加赞扬、示为样板,这样的教学管理不可能使中小学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
由于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一些教师不愿意花力气探索新路,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忽视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等。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而实验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要完成物理教学的探究任务,必须加大物理实验教学的力度。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重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揭示所研究问题的发生、发展的最好方法,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出规律,教学中给学生做完演示后适当合理地作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比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若将两个光滑水平板使其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小角度α,分别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合力有:F■=F■+mgsinα,F■=F■+mgsinα,设F■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演变为学生实验,提出问题,分组操作,适当加以点拨,归纳,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角,有利于对物理问题的理解上到一个台阶。例如,闭合回路一部分导体在匀强磁场里如何运动电流的指针会发生偏转,经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归纳,最后小结为:磁体不动,导体运动有4种方法,导体不动,磁体运动有4种方法,磁体,导体均做相对运动有4种方法,共得出12种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对“切割”含义的理解。
二、自主实验
学生实验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实验室里完成的探究活动,实现某种目的的途径多种多样,不宜一律要求学生按部、就序地沿教材程序实验。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共同协作的精神。首先提出目标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设计方案,选备器材,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才正式实验写出报告,评阅、定出等级。布置“怎样测出一段合金导线的电阻率”的题目后,我在实验室巡回辅导和报告里发现,测合金电阻率的方法有:(1)已知E,R和I由E=I(R+r)测电阻。(2)已知E、V、R由E=Ur/R+U测电阻。(3)用伏安法测电阻。(4)用万用表直接测电阻。(5)已知E、G、三个已知电阻连成电桥电路测电阻,我们可以想象实验前学生肯定是查阅了资料的,并且相互讨论过。虽然涉及的知识面已超过已学知识,但他们能通过自主学习信息资料,又有什么不好呢?总结实验成绩时,我们在着重对器材的选择、电路的连接、仪器的读数等注意事项作全面归纳,效果较好。
三、实习实验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若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恰当地配以实验则会收到更优的效果。比如,两个同学提水桶,问夹角大些省力,还是小些省力。我们可以先由两个学生抬课桌体验一下,作出结论。然后由合力一定,分力随夹角关系作图推理,或者先推理再实验。学生体验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再回到实践中,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为人类服务。在学了磁场、电磁感应现象后引导学生阅读“动圈式话筒原理”、“磁带录音机原理”均需对实物观察、拆装、操作、弄清工作原理和使用防护事项,以及简单的故障排除指导等等,这样的实验活动有利于分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创新实验
创新实验指除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以外,为实现某种目的学生自己设计完成的实验,这种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巩固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学年新课结束后,曾对学生布置“至少用两种方法测当地重力加速度”的题目,要求写出每种方法所需器材、原理,画出装置图和实验步骤。在准备阶段纷纷讨论,相互协作,共查资料,小组设计验证,归纳出了以方法:(1)利用弹簧秤、天平、由F=mg去测;(2)利用直尺和秒表,由h=gt■/2去测;(3)利用打点计时器、纸带,由S=■at■去测;(4)利用弹簧测力计,直尺,水,由F浮=ρgV去测;(5)利用液压计和直尺,由p=ρgh去测;(6)利用直尺,游标卡尺,秒表,由T=2π■去测;(7)利用机械能守恒实验装置,由v。=2gh去测;(8)利用秒表、直尺、盘子,由水滴法按g=(N+1)■h/2去测,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对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那样的思维方式及培养求真精神大有裨益。
五、课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