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14:33: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能源开发的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相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言,西部的能源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明显的。这也是西部实现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量和煤层气资源量均为全国最多。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57万亿吨,其中垂深1000米以内的预测资源量为2.86万亿吨。截至2000年底,我国煤炭保有储量为10008.5亿吨,其中西部保有储量为6135.4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1.3%。西部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和新疆,贵州和宁夏也有较大储量。西部的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其资源量达到了21.5×1012m3,占全国煤层气资源量的68.5%。西部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煤炭富集的地区。
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总量可观,开发潜力巨大。根据最新评估,中国石油资源量总计约为1021亿吨,可采石油资源量估计值介于138.8亿吨和160.2亿吨之间。西部地区的可采石油资源量估计值介于40.8亿吨和49.1亿吨之间,占全国可采资源量的比例约为30%,但其探明率只有20%左右。从石油剩余待探明可采储量占全国剩余待探明可采储量的比例来看,西部地区达到了40%。由此表明,西部石油资源进一步开发的潜力还十分巨大。
西部地区富集了我国大部分的天然气资源。其资源量高达33.8 万亿m3,占全国天然气资源量的61%。西部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21×1012m3,占全国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的73.9%。西部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为0.992×1012m3,占全国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的73.4%。
西部可开发水能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低。可开发水能资源量为29091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76.9%。到2000年底,西部水电装机达到7935.2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4.9%。我国水电已开发程度按照装机容量计算还不到2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2%的比例,远低于水电开发程度较高国家60%的比例。我国待开发水能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又主要集中在四川(含重庆)、云南和3个省份。虽然可开发水能资源占到全国76.9%的份额,但是西部地区水电的已开发程度仅为11.4%。如何在生态环境不遭受较大破坏的情况下合理开发利用西部地区宝贵的水能资源是我们必然面临的问题。
此外,我国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也主要集中在西部。从人均拥有的能源资源量来看,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
二、西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创新模式选择
(一)完善资源政策法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
加强能源工业的合理布局和规划研究,特别要加强与能源资源开发有关的环境问题研究,将能源开发量和开发速度严格控制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按照规划进行资源开发,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加强和规范资源管理和许可证审批制度。根据资源赋存条件制定合理的最低采收率,进行资源采收率跟踪管理,杜绝无证探矿采矿、乱采乱挖和浪费资源。
(二)促进能源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就业
在制定西部能源发展规划中,应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放在优先地位。要提高资源在当地加工利用比例,延伸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扩大就业。要进一步研究“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对西部经济的拉动作用。建议考虑在西部地区上一些大型天然气化工项目,促进东部工业西移。尽可能多开发西部地区的水能资源和将煤炭转化为电力,带动西部地区与电力建设相关行业的发展。
加大对西部能源工业的扶持和引导,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包括铁路、公路、油气管网、电网等),鼓励能源企业上市,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和人才支持等。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包括打破中、东部市场的地方保护,减少以及关闭不符合环保要求、经济效益差、技术落后的能源生产能力,为西部能源打开市场留出一定的市场空间。对西部地区能源工业的优惠政策应包括:政策性资金的投入、鼓励出口、加大能源项目的国家资本金投入比例、落实“贷改拨”政策、延长还贷期、大型水电站投资分摊(防洪、灌溉投资由国家承担,供水投资由受益部门承担)等。为了加强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加大资源税征收力度,扩大级差,一方面是使地方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是使之能真正调节不同矿种、不同品质和不同开发条件能源之间的收益,以达到公平竞争的目的。其基本原则是收益越大,税率越高。还要给中央和外地企业规定适当的本地人员聘用率,以保证当地人能充分获得收益。
(三)鼓励采取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方式开发能源资源
在能源产品销售收入中按一定比例征收生态恢复基金,鼓励生态恢复活动。西部地区也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考虑提高排污费收费标准,但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可稍低于东部发达地区。
(四)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外投资和国内民间投资
要鼓励民间向西部投资,尤其要鼓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外资到西部投资能源领域。应制定比东部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刺激投资。也可考虑在“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项目中引入西部地区的政府或民间投资,并给予合理的回报。在资源勘探中,要界定清楚政府和企业职能, 加大应由政府承担的基础普查工作的投入,改革目前的勘探体制,按企业方式运作。在此基础上,放开上游市场,重新审查并修改勘探许可证发放的有关规定,在区块的获得中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区块公开招标和许可证制度。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允许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有偿转让和租赁。在确定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放宽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五)加强农村能源工业建设,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要解决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用能问题,充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生物质气化方面,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加强科技攻关,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在边远地区,国家要大力扶持风能和太阳能建设,要争取国际援助,特别是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可考虑建立农村能源专项资金或基金,也可结合扶贫计划和生态保护来实施农村能源建设,甚至在一些特殊地区,向赈粮一样赈煤,解决“节柴改灶”工作的“死角”问题。对农村的能源供应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宜,要防止冒进和不惜代价,杜绝浪费。积极支持和倡导西部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出台,鼓励地方企业和资金的投入。
[关键词]新型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22-01
一、新型能源种类分析
(一)风电
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发展还不成熟,需要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当前风电基地规划主要是在西北,规模比较小,传输距离远,并且存在许多复杂的技术和经济问题。所以风力发电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促进节省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同时风力发电由于投入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弱,大大抑制风力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国家在这一领域投入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风力发电的发展。
(二)太阳能光伏
太阳能是最常见的新能源,目前有待进一步开发。加强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起到一定的功率峰值。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我国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较少,所以还需要加大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发力度。
(三)核能
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但是具有高风险,应重视对核反应堆技术的改进。当前使用的核反应堆技术还不成熟,核能源的使用范围也过于狭窄,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实现技术开发上的突破。核能的发展存在核泄漏的风险,由于技术不成熟会导致放射性危害极大,恢复也比较困难,因此在核能技术的利用过程中应加强监督使用。
二、电力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
(一)发展新能源可以解决能源危机
我国能源的需求非常大,能源需求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电力新能源作为能源可以改善能源结构。新能源的使用可以极大地缓解用电压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煤炭的紧张局面,解决能源危机。
(二)发展新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
新能源的使用直接结果就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将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石能源的需求,煤矿的开采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将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节能减排。使用新能源发电将使非法煤矿开采量大大降低,并促进空气污染水平降低。
(三)发展新能源满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我国目前煤发电和北方冬季取暖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基础上,加强新能源的使用可以有效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力新能源发展不仅能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因此,电力新能源发展已成为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的现状
就风能发电而言,我国规划的风电基地所在地区电网规模偏小,通常会带来复杂的电力系统技术和经济问题,对电力新能源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我国风电新能源发展数量多,但电网规模小,对电网的顺利运行需要依靠更高电压的支持,才能可以实现远程传输。同时风力发电的大规模发展造成了系统调峰和频率调制新问题。掌握核心技术不够,关键部件所需的设备仍然依赖进口,同时无创新平台开发新技术。同时,当前太阳能发电技术发展缺乏社会的支持。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技术,太阳能发电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深入使用。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过程缺乏社会支持导致其应用活性研究受到严重限制。管理制度不健全带来了电网建设和新能源发电的发展不协调,加之新能源的开发成本增加导致新能源发电设备闲置。
四、加强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分析
(一)创新新能源发展制度,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我国产能过剩现象极为严重,所以国家应根据新能源,在充分调查和评估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电力行业中的新能源发展目标进行合理设定,加强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发展的主要思路和阶段性任务。对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不断进行创新,对新能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继续完善投融资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商业银行和国际资本进入新能源产业,并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种财政补贴,解决新能源产业投资成本高的问题。
(二)注重新技术的研发,突破技术发展的瓶颈
使用技术研究和发展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首先必须确保新能源技术研发投资稳定增长,支持新能源和工业产品发展,增加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力度,在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加强技术合作,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促进新能源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新能源的发展和使用。
(三)规划新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新能源的使用
积极规划未来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建设综合能源基地的规划建设工作,将来能更好的适应可持续发展。在电力行业中大力推进新能源使用,加强新能源基地建设,结合各地不同资源结构头部,基于相关行业发展的规模,进一步解决新能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而推广新能源的使用,有效改善电力行业发展中的能源结构。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要越来越大,能源发展形势和面临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我国在发展新能源和电力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效果还有待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一系列问题。因此,新型能源在未来电力行业中所处地位及前景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电力行业的新能源开发利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创新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策略,总之,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对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影响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蒋坤云.论电力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2).
[2] 陈月阳,朱冰,王聪.浅析新时期电力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科技资讯,2014(01).
[3] 郭淑贞.新时期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2(08).
[4] 连杰,王璐.新时期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3(11).
关键字:新能源 新能源接入 智能配电网
引言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传统能源危机导致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本着有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新能源革命序幕已经开启。电力行业作为传统一次能源的最大使用者,需要在这场新能源革命浪潮当中充当先驱者的角色,大力研发新能源转换科技,加快新能源开发综合利用的脚步。
一、概念
(一)新能源
新能源也称为非常规能源,是区别于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相较传统能源的资源有限和环境污染特点,具有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环保等巨大优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大,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脚步在不断加快,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人类生活发展物质基础地位是社会发展必然结果。
(二)智能配电网
智能电网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中配电网部分的内容,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灵活互动的有效途径。智能配电网相较于过去的传统的配电系统具有自愈、安全、信息化、提高电能质量、支持与用户互动等明显优势。全面推广和推进智能配电网应用发展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新能源接入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
(一)智能配电网新能源接入现状
目前的电力工业新能源开发利用当中,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推进速度最快,世界电力工业大多都将其作为新能源接入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1.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也叫离网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光伏发电相较传统发电有着无枯竭危险、无噪无污染安全可靠、不受地域限制、建设周期短。能源质量高等优势。我国是全球光伏发电安装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发展潜力巨大,配合积极稳定的政策扶持,到2030年的光伏装机容量将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300亿千瓦时。在今后十几年,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将会由独立发电系统转向并网发电系统,目前存在并网成本过高的问题。
2.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就是通过一定技术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然后再把机械动能转化为电力动能。风力发电的特点是具有是清洁、可再生、建设周期短、规模灵活等优点的同时,也有着噪声,视觉污染大、运行波动大,间歇性、不稳定、成本高等缺点。风力发电是目前我国电力工业新能源接入当中最具潜在规模化商业开发可能的新能源发电方式。我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260万千瓦,是世界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之一。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2008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总量达到7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五,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可再生能源大国行列。我国风力发电前景辽阔,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和光伏发电一样,实现并网运行是风能发电的必然方向,也是当下制约风力发电的一个瓶颈。
(二)新能源接入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
新能源势必会取代传统能源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只是早晚的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新能源开发转化技术能力还不够成熟,电力工业新能源开发利用还不足以起到主导的作用,但对电量补充和一些偏远地区的供电等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新能源发电本身所具有的波动性,间歇性、不可控、可调度性差等特点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电网接纳能力不够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难度大,成本高,同时也会给原有电力系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1.电能质量影响
①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发电特点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会呈现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电量变化随机性大。并网会产生冲击电流,引起电网频率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引起馈线中的潮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稳态电压分布和无功特性,使电网的不可控性和调峰容量余度增大,使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受到影响。
②谐波注入
新能源发电电子装置会产生一定的谐波和直流分量,当谐波和直流分量注入电力系统后,会引起电网电压畸变,影响电能质量,还会造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误动作,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③孤岛现象
所谓的孤岛现象就是在电网出现失压情况时,并网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仍保持对失压电网的供电状态,与本地负载连接形成独立运行状态。
2.并网标准
目前我国国内缺少统一的关于新能源发电的并网标准定论,相关并网和检测技术标准,系统检测和认证体系等都还在逐渐完善中。这就导致在新能源发电并网过程当中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标准指导,大规模的新能源发电并网无法展开,并网系统得不到保障。
3.网损
现有配电系统的单电源辐射式网络在新能源接供电接入后变成用户互联、多电弱环网络。使得配电网损不确定,受负载、电源位置、大小等多因素影响。
4.增加配电网监控难度
现有的配电网信息采集,操作,调度等监控工作较为简单方便。一旦新能源供电接入,将使配电网监控复杂化,高难度化,直接导致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结束语
新能源开发利用是生产商,投资商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博弈的市场,更是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新能源革命势必早晚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结构。当下电力工业新能源接入还存在诸多研发利用问题,新能源的接入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但其快速的发展和无限的潜能都是让人欣喜的,人类离不开能源作为物质基础,大力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新能源转换科技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吕艳坤.浅谈新能源接入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1(30):128-129.
关键词 新能源 低碳经济 影响与发展
一、新能源与低碳经济的含义以及重要意义
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指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较高的附加值、较低的排放量、较低的污染度、较低的消耗量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它是相对于传统的高能耗、低产出、高排放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提出的。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提高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降低国家总体碳排放量,就是所谓的低碳发展。这里所说的低碳经济并不是意味着碳排放量值为零。所以,在判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低碳经济,一般状况下都是从碳排放量、能耗以及经济产出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中,基本上是通过不断地投入资源来提高产量、增加财富、提高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把牺牲环境作为主要的代价。
所谓的新能源就是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能源形式。这种能源在来源上基本上都具备着可再生性能和低污染的实用性本质。在现阶段的新能源的使用上,人们对于风力发电能源、太阳能光伏与光热能源、生物质能发电能源以及潮汐能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收获,基本上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这些新能源与传统的不可在资源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新能源相对于传统的能源有以下几种特点:能量密度低、高度分散的性能,资源丰富、清洁干净、无损害性污染物排放等性能。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新能源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二者起着共同发展的作用。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以及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相关的技术以应用于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这些能源不但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碳含量的排放要求,改变环境。也就是说,低碳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框架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可以促进高能效的科学技术、节约型的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实际应用,这在整体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二者都对提高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低碳经济概念下的新能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种类:第一种是包括风力发电、核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以及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板块。第二种是以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半导体照明节能以及清洁煤利用板块等能源为主的节能减排板块。
二、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下有效地开发新能源的对策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新能源提高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社会的稳定,要加快构建一个安全、绿色、高效的新能源开发系统。
(一)要完善新能源开发的组织结构框架的稳定性,明确新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明确新资源的开发重点,优化新能源的组织结构,要把开发洁净技术以及替代能源作为低碳经济中的重点目标。首先,要把中国的新型资源开发作为主要的发展基地,把清洁型的低碳能源作为新能源的主要开发重点,保持石油的开采比例,提高对天然气能源的开发比例,全面控制能源的消费总量,运用一些多元化的辅助资源等措施来全面完善能源开发体系,建立一个稳定的能源储备应急计划。其次,制定一个传统资源的节能意识,对企业推行清洁型的高效技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能,减少企业对于煤炭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断推进新型能源结构的优化。最后,要提高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关的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利用程度,不断地倡导水电、太阳能、风电以及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推进对核电以及水电站的建设系统的发展与重视。
(二)加快法制配套建设,提高对自主创新体系核心研发的投入与重视
在低碳经济体系中要想全面提高新型能源的发展,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障新型能源的发展规划以及发展转型等。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时候,要根据能源的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结合相关的能源监督管理部门,理顺能源相关主体权益关系,完善相关的能源定价机制,在根本上有效提高能源的监督管理水平,全面促进能源的各种应用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新型能源的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要提高对能源研究发展技术的重视,提高相关的技术应用,发挥能源高科技术开发技术的带领作用。要支持和重视在新型能源中的科学技术的自我研发,加强对智能电网、储能技术、氢能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核聚变能开发等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新型能源中减少碳含量的水平,逐步构建一个在全球低碳能源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的技术优势。
(三)开拓新能源消费市场,统筹能源产业布局
首先,在新能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利用我国在政权管理体系以及市场规划中的本土优势,开拓一个全新的能源市场。例如,在城市建设中全面的使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低碳新能源覆盖率,提高使用率,不断拓展新能源应用产业链市场。其次,要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进行政府的统筹规划,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布局,有效落实各种新型节能措施。政府部门要根据宏观的统筹来打造一个新型能源的产业布局。例如,政府部门统筹我国北方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以及南方的分散式采暖空调技术,西南部的水电以及天然气新能源的开发以及东中部地区的核电能源发展,提高对沿海地区的风电、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推广应用,促进内陆以及海上的风电能源开发等。同时也要提高国际合作,促进新能源的国际化发展。在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发展下,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不断提高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先进的新能源开发技术来提高国内技术整体研发创新水平,同时也要把国内的新能源开发技术推向世界,提高新能源的国家发展水平。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是极其辽阔的。我们在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与新能源的应用上,要正确分析、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新能源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新能源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增强多层次、全方位的新能源开发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促进新能源与低碳经济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为湖南省岳阳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 祝剑禾.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突破[J]. 2015(1):222-224.
[2] 杜涛.低碳经济环境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J].地球,2013(8).
关键词:电力新能源;战略;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业发展对电力能源的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电力新能源的研究与社会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就我国目前电力新能源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方面和阻碍因素。探究我国电力新能源的发展战略,分析我国电力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性的电力新能源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电力新能源发展现状探讨
电力作为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能源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目前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我国的电力新能源体系进行重组,促进电力新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说,电力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从电网发展规模上看,各种电力新能源电网数量比较少,规模偏小。只有提供发达的电网技术支持和并网的政策支持,电力新能源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发展。另外只有提供更高的电网电压,电力新能源产能电力才能更远的发展。
(二)我国目前的风力发电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风力发电的能力和规模也不断提高,随着风力发电规模的扩大,随之出现的是系统调峰调频的问题,现在我国的系统调峰调频主要依靠煤电,电力新能源的出现对电力系统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系统调峰调频的能力和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太阳能作为一种电力新能源形式,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太阳能作为电力新能源,没有被广大社会人士认识和重视,新能源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太阳能发展只是为国外企业代工。
二、电力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意义
电力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有这巨大的发展前景,电力新能源的出现不但可以为工业产业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也会为环境生态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发展电力新能源对于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解决能源危机
我国的能源需求量一直都处于世界前列,能源需求在最近几年也都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能源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完善。电力新能源作为新兴的能源供给方式,虽然目前不是主流的供给方式,但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电力新能源在今后有可能成为我国能源供给的主要方式,也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旧的能源模式供应紧张的状态。
(二)有助于节能减排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石化能源为主,石化能源在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电力新能源的发展,不但可以减少这些废弃物质的排放,也可以减少石化产品的开采量,减少大气污染的程度。
(三)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煤炭等取暖,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雾霾天气。在所有的污染物源头中,电力生产时主要的原因[1]。通过电力新能源的发展,可以极大的满足社会的电力需求,也可以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和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2]。电力新能源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出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电力新能源发展战略探究
针对目前我国在新能源开发以及利用方面的构思以及设想,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几条发展我国电力新能源的战略。
(一)开发燃煤发电技术。今后我国在发展燃煤发电技术方面应该努力做到主要以高效低排为核心,严格的按照我国的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规章制度进行,同时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提升本国燃煤发电技术。
(二)大力发展水电。水力发电也是我国发展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水电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水电工程建设以及水库移民、周围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对这些因素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发展水电,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3]。
(三)大力发展核电。根据中国现有的核电技术,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核电产业,要求必须达到规模化应用,保证核电的正常持续运行[4]。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核电科技和产业体系,强化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完善科技与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我国核电开发以及利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现状来看,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尽管我国在开展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中,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注意。为此,我国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研究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创新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策略,为我们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坤云.论电力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2).
[2]连矗杰,王璐.新时期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
新能源示范城市利好颇多
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主要形式为: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太阳能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3以上,太阳能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应用价值。中国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地热资源远景储量相当于2000亿吨标准煤,已勘探的40多个地热田可供中低温直接利用的热储量相当于31.6亿吨标准煤。可见,中国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
对于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六大类能源得到大力推广,蒋莉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六大类新能源环境友好、储量丰富且可持续利用。当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我国最新的《规划》显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被显著提高。截至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其中可以变成商品交易的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会达到4亿吨,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到2015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要形成较大规模。即: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100个新能源示范城币和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气化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入户率达到50%以上。
对于能源局大力推进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建设,蒋莉萍认为这将有利于各城市充分利用当地的新能源资源条件,把新能源开发与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能源供应相结合,推动新能源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并以本地消纳应用为重点,这对于新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建设不能只是满足于做了几个项目,它应该要探索一种经济、高效、投入产出比最好的新能源使用模式,或者通过自身的示范,告诉别人新能源的发展模式更适合哪种类型的城市,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哪些技术、管理或政策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如果这100座城市能够总结出来这些经验是非常有意义的。”蒋莉萍说。她还告诉记者,通过示范项目总结新能源发展模式是一个很必要、很有价值的事,可能不是某一个城市所能完全回答的,所以很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在这一百个城市的实践的基础上,去探讨这些问题。
此外,蒋莉萍认为,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建成之后长达二十年运行期内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项目业主者都会懂得、而且也不必要必须懂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培育专业的服务产业、或者说建立一个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去解决这些专业问题,也就是说,项目业主者只需关心项目的经营管理,碰到专业的这些技术问题,只需要去咨询或者委托专业的服务机构,这样一来,很自然地就会带动起一个新兴的产业,是非常有实践意义的,应该作为新能源示范城市的主要示范内容之一。
新能源开发利用应有更广阔的思维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新能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蒋莉萍告诉记者,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已经基本实现规模化发展;更加高端的太阳能热利用也具备了市场竞争力,从洗浴热水到供暖、工业热水供应,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当记者问到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些新能源应该如何开发利用时,蒋莉萍表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一种更广阔的思维。
蒋莉萍告诉记者,自然界赐给的能源资源和我们对能源的最终利用是不一样的。无论传统的化石能源、还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它们本身,而是它们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所提供的热(冷)量、照明、动力和控制功能等等。其实很多新能源都有其最原始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利用方式。例如水能,最原始的做法是利用水能机来提水灌溉;风能,则是用传统的风车提供动力;对于太阳能,最直接的是热利用,例如热墙的设计、居民楼安装的热水器等等。但是无论是太阳能、水能还是风能,要想达到大规模开发利用都需要采用转换为电能的方式。海洋能也是有类似的地方,现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一般都是转化为电能。而且,唯有电这种能源形式,能够满足现代生产和生活对能源利用的所有诉求。
“转换为电力,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得以大规模开发和高效、便捷利用的最主要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所以我们不能忽略新能源的其他利用方式,而是应该用一种更广阔的思路去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例如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方式多元化,鼓励就地消纳,直接转换热能等产品,直接与终端消费需求对接。”蒋莉萍表示,借助国家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新能源示范城市等活动,“十二五”期间不妨进一步拓展新能源发展思路,鼓励各地区结合各自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特点和终端用能需求,探索更加经济、高效的新能源开发综合利用模式。
蒋莉萍告诉记者,尽管中国发展新能源前景广阔,且时机逐步成熟,但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尽快纠正和避免,比如,“一窝蜂”地大干快上,不分析资源状况,不比较技术经济性,不考虑市场风险,盲目上项目、上规模但不重视技术研发,等等。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处理好全面推动与因地制宜的关系,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全社会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构建新能源城市
关键词:农村 能源 瓶颈 对策 思考
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短缺的国家,目前所使用的矿物原料,除煤可维持二三百年外,其余的石油、天然气、包括核能的铀都储量有限,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决定了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提高,以及煤炭、汽油等能源的价格上涨,广大农民对于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降低成本、使用优质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开发农村能源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1 当前农村新能源建设使用现状及制约瓶颈
1.1当前农村新能源建设使用现状
1.1.1户用沼气
早在20世纪50年代,阳曲县开始发展沼气,70年代后期出现过一次。当时,由于沼气池建设及发酵技术并不十分成熟,加上土法上马,缺乏管理,建池质量较差,平均寿命只有1~2年。
进入21世纪后,在各级农村能源部门的努力下,沼气建设试点取得极大成功后,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2006年以来沼气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11年底,全县已建成沼气池8884座,年产沼气约355万m3,节约燃料支出约1333万元,利用沼渣沼液替代肥料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约178万元,年减少CO2排放约14303t,减少SO2排放约120t。农村沼气建设已成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用能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沼气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因原料缺乏等原因而使沼气使用率下降等新问题,面对沼气发展的新情况,需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
1.1.2炕连灶
截至2011年底,全县已建成炕连灶3416铺,其热效率由老式炕的14~18%提高到25~35%。每铺吊炕一个取暖季节大约可以节约秸秆1656kg,年总节约秸秆5656t,折合标煤约2828t,并以其外形美观、卫生,解决了老式炕灶不好烧、年年扒砌、费工、耗柴等问题。
1.1.3太阳能路灯
截至2011年底,全县已建成太阳能路灯262盏。一盏太阳能路灯相当于20W照明器,能利用自然光源,无需消耗电能,无污染、无辐射,符合绿色环保要求;产品设置的自控、时控开关装置可根据一天24h内的天空亮度自动调节;使用寿命长,安装成本低,维修方便,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1.1.4太阳灶
截至2011年底,全县已安装太阳灶320个。太阳灶是利用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获取热量,进行炊事烹饪食物的一种装置。它不烧任何燃料;没有任何污染;正常使用时比蜂窝煤炉还要快;和煤气灶速度一致。本产品可在18min烧开3.5kg一壶水,最高温度可达1000℃,功率相当于1000W电炉。
1.2当前农村新能源建设制约瓶颈及原因分析
1.2.1干群思想不统一
部分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同志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了解不够,认识不深。有的甚至认为“三农”工作千头万绪,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只是一件可有可无的“杂事”,“上面要搞,不得不搞,钱多多搞,钱少少搞,没钱不搞”,缺乏必要的主动精神和长远意识。
由于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综合效应不甚了解。还有的地方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后续工作不大重视,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重前期推广轻后续服务的现象比较突出。
1.2.2实际使用率低
2011年5月25~28日,县发改局、农委、统计局抽调21名工作人员,分7个小组进村入户开展了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本次随机调查农户726户,户用沼气使用率仅74.9%。主要原因:一是受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养殖业波动而致原料不足;二是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三是购原料成本较高;四是后期服务跟不上;五是嫌麻烦找替代能源;六是一些沼气设施疏于维护,导致沼气池“疾病缠身”。
太阳灶的使用由于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只能在白天晴天使用,阴雨雪天等和夜晚就没办法用,且在太阳下操作,日晒风吹,只能作为炊事的辅助能源,影响进一步推广。
1.2.3资源损耗率大
据测算,全县秸秆利用只有约9.3万t,利用率仅为54.7%,并且几乎全部是低转换效率的直接燃烧方式,人畜粪便沼气化折标煤约5.7万t,户用沼气覆盖率只有19%。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现有8个,而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沼气工程只有1个,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的推广刚刚起步,资源损耗率大的原因除资金因素外主要是缺乏技术支撑。
1.2.4地方投入不足
中央安排的项目需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省、市级财政安排的农村能源专项资金数量不多,而且明确规定不得用于工作经费,县级财政又拿不出钱,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感到自筹资金负担不了;基层能源管理部门和乡村干部由于缺少工作经费,开展工作时倍感艰难。
1.2.5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县级农村能源机构是“小马拉大车”,行政级别低、人员配置少、职能交叉;二是服务网点维系困难,这些网点人员没有任何经费和补助;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农村可再生能源设施设备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而农民普遍缺乏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沼气池及其它新能源设备“带病工作”、“因病报废”的现象时有发生。
2 农村新能源开发优势和潜力
2.1秸杆资源量大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每年约23333hm2,秸杆总量约17000t,而利用量仅93000t,利用率为54.7%,其中,用作秸杆还田约39000t、牲畜饲料约29000t、烧火做饭约10000t、冬季烧炕取暖约15000t。剩余的约77000t,占总量的45.3%的秸杆在田间地头焚烧,有的随意堆放,而用于烧火做饭和冬季烧炕取暖直接燃烧的秸杆能量热效率也仅为10~30%,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剩余秸杆若全部用于沼气发酵利用,可产生沼气约2695万m3,替代约3.8万t标煤和减排约4.6万tCO2及约0.04万tSO2的能力。秸杆也可以制作成压缩料,作为生物质炉的原料,用于炊事、锅炉取暖,以节约燃煤,减少焚烧和乱堆乱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压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1.2畜禽养殖量多
近年来,在县政府各级部门大力扶持下,畜禽养殖量在波动中扩大。2011年,全县总存栏达111.7万头,其中,大牲畜3.1万头,猪6.6万头,羊15万只,家禽85万只,其它2万只。根据这些禽畜品种、体重、粪便排泄量等因素估算,目前我县畜禽粪便总量约59万t,折合标煤约5.7万t。沼气的推广,使畜禽粪便入池发酵,减轻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提高了粪便的利用效果,是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较理想的模式。
2.1.3自然资源丰富
该县地处山西中部,位于东经112°12′~113°19′,北纬37°16′~38°25′,国土面积2060km2,耕地面积2.7万hm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22hm2,主要以种植玉米、谷子、豆类、薯类为主。境内平均海拔1000~1300m,无霜期120~160h,年平均风速为2.3m/s,年有效积温3219℃,年日照时数2627h,光热充足,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丰富。
2.1.4农民热情高涨
随着农村户用沼气的普遍应用,炕连灶、太阳能路灯、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炉等新能源试点的示范引导,农村新能源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接受。许多农民在没有国家资金补助的情况下,自建的炕连灶、自购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生物质炉越来越多,有的村庄在大街小巷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到县级能源办咨询的人也越来越多。
2.1.5科技创新意识及能力增强
为解决以人畜粪便为发酵原料的农村户用沼气粪源不足或部分不足以及采购成本过高的问题,能源办、服务站、合作社及农户积极探索可以取代或部分取代人畜粪便的沼气原料,即秸秆沼气发酵技术;炕连灶、生物质炉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秸秆生物质压缩料生产线正在筹建试验中,从而为农村新能源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3 农村新能源开发的对策和思考
农村新能源开发应立足于县情,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多措并举、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破解制约瓶颈,有步骤、有计划地健康发展。
3.1统一思想认识
农村能源开发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又是一个弱势行业,它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关心。发展农村新能源不能脱离农村“村庄分布广、农户分散、精壮劳力外出务工多,种养不平衡,农民需求不一”的实际,要充分考虑农民认识水平、收入水平、文化素质等因素,要根据农民需求,遵循自愿的原则,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积极示范引导,稳中求进,以此推进农村能源健康发展。
3.2健全管理机构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应制订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措施,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形成“机构健全、制度完善、配合密切、服务到位”的有效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能源开发事业的发展。
3.3坚持试点示范
农村能源建设在农村刚刚起步,必须坚持试点示范,逐步全面推广。每个乡(镇)要选择2~3个核心示范村,做出来让农民看,以实实在在的效果让老百姓接受,各地围绕核心示范村组织周边村民参观、召开现场会,充分发挥示范村的带动作用,辐射推广,逐步推开,切不可盲目跟进。
3.4强化科技创新
为彻底解决农村能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核心内容是大幅降低成本,简化烦琐程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必须通过科技人员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为破解农村新能源发展制约瓶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5加强技术培训
农村能源技术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各级机构应狠抓技术培训,对用户日常使用、安全使用、日常维修的培训,做到“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确保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技工管理,强化服务质量,提高农村新能源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3.6坚持综合利用
农村新能源及沼气的含金量在于综合利用。沼气上促养殖业,下促种植业结构调整,其广泛的用途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仓储等多个行业。农村新能源及沼气的综合利用,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7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的基础上,要把农业切块、扶贫、信贷、爱国卫生等资金捆绑起来统筹使用,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形成“国家投入、地方自筹、个人投入相结合”的投资机制,并增加工作经费。在资金管理上,应规范财务管理,实行村务公开,增加透明度。
关键词:新能源;中国;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451.262;F4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1)05-0043-05
新能源又非常规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地热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
随着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全球对于温室效应问题的关注,世界各国开始加紧对新能源的开发。能源合作密切的中俄两国也展开了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中俄两国在新能源技术、资源、市场等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两国应充分挖掘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潜力,利用合作有利条件,消除合作障碍,推动中俄新能源合作稳步发展。
一、中俄新能源合作现状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供应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许多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矛盾、应对气候变化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下,中俄两国开始积极调整能源合作结构,加快向新能源领域拓展。
(一)核电、水电合作步伐加快,成为引领中俄新能源合作的旗帜
核电、水电是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较早的新能源,也是未来电力开发的巨大潜力能源。近年来,随着核电与水电对中俄两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两国加快了核电、水电合作。
1.中俄核电合作由来已久
1992年中国引进俄罗斯技术的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一期合作项目成为两国核能合作的标志。1997年12月29日,中俄签订合作建设核电站总合同。2007年,在中俄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田湾核电站1号和2号发电机组顺利完成交付运行的交接,并网送电。中俄两国在田湾核电站一期项目上所积累的合作经验与互信度的提高,进一步奠定了这一领域的合作基础。2010年9月27日,中俄又签署了田湾核电站3号、4号发电机组建设的技术设计方案合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事故,中国在对国内核电站进行安全评估后,将继续推进与俄罗斯在田湾核电站二期等项目上的合作。此外,中俄两国还将在建设浮动核电站、核应急研究及铀矿勘探等七个新领域扩大合作。
2.中俄两国加快水电合作
2011年6月11日,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俄罗斯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双方将合资成立各持股50%的公司,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建设及运营电力项目。首批合资项目包括开发西伯利亚的两个水电项目,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 000兆瓦~2400兆瓦。未来投产后将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向中国东部与东北部出口电能。拟建的新电站将成为东西伯利亚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石,有助于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通过合作也将为中国长江电力公司积累丰富的国际化运作经验,对其向国际化水电巨头迈进有很大帮助。
(二)中俄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迎来新机遇
相比核电、水电合作的快速发展,中俄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属于起步阶段,两国积极开展了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合作。
2009年12月1日,中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中俄两国清洁能源项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以下方面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开发俄罗斯太阳能电站项目和太阳能领域相关的其他项目,为俄罗斯提供环保清洁的太阳能电力;由双方共同成立的清洁能源评估小组对双方可能合作之清洁能源项目进行实质性调查评估,并出具调查报告,供双方董事会参考。
2011年5月31日,中俄两国举行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双方就全面启动能效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双方有关公司签署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的框架协议,旨在建立合资公司并准备实施可再生能源、生态能源、能效、节能和创新领域的项目。俄方向中方转交了中国国家节能中心与俄相关公司的谅解备忘录草案,双方有关企业和机构拟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15次会议期间签署相关文件。俄方还提出结合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举行中俄能源服务和审计研讨会。中国能源局设立的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组分别与俄罗斯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会谈。
2011年6月16日,中国国能生物清洁能源集团公司与俄能源署、俄国际统一电力集团公司签署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领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俄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起步。此外,两国民营企业也展开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黑龙江清河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大力股份有限公司在黑龙江省虎林市投资建设再生能源实验基地,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核心技术,项目总投资3.58亿元。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投产。
二、合作潜力与有利条件
当前,新能源合作已经成为中俄两国能源领域合作的新亮点。中俄两国应抓住机遇,充分挖掘新能源合作潜力,开辟新能源合作的广阔市场。
(一)中俄两国新能源合作潜力巨大
1.核电、水电将成为合作的重点方向
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2010年世界能源展望》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核电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增幅较大,将比现有水平增长50%。作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核电仍将是世界新能源利用的主导。同时,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将达到全球发电量的45%,比目前高2.5倍。可以说,在核电和水电方面的良好合作基础,将成为拉动两国新能源合作的重要引擎。
俄罗斯核电技术发达,核工业体系完整且基础雄厚,铀储量和浓缩铀技术均位居世界前列。仅俄罗斯核能工业集团公司就占有世界铀浓缩服务市场的40%、世界核燃料供应市场的17%、世界铀矿开采量的8%、世界核电站建设市场的28%。俄罗斯水力资源也很丰富,特别是与中国东北地区毗邻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目前,中国电力供应相对紧缺。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对电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未来十年各类清洁能源构成中,核电与水电仍处于重要位置,
其对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所起的作用也最大。中国利用俄方建设核电站的经验及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力发展中国东南、西南、东北电网项目,可增强该地区的供电能力。俄罗斯则着眼于中方雄厚的资金和市场需求,通过展开与中国的项目合作,有助于带动俄罗斯相应地区的经济增长。由此可见,核电、水电的长期合作将成为未来两国新能源合作的重要推动力。
2.中俄可再生能源合作空间广阔
中俄同属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的国家。相对来说,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两国可再生能源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1)太阳能、风能合作潜力分析
中俄两国在太阳能、风能领域有很大的合作发展空间。俄罗斯地大物博,太阳能、风能开发潜力巨大,但技术装备水平低下,太阳能、风能尚无发电能力。随着俄罗斯旧式住房的拆迁改建以及新住宅建设的增多,太阳能、热泵、生物热炉等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中国的太阳能、风能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方面较为成熟,已形成具有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的产业链。中国在热发电关键技术上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能力领先世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风电项目投资及风电机组装备技术水平均位居世界前列。中俄两国政府及企业界应在信息沟通及市场调查等方面加强联系,以促进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有效合作。
(2)生物质能、天然气水合物合作潜力分析
生物燃料属于生物能源,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源。生物质主要指薪柴、农林作物、农作物残渣、生活垃圾等。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的利用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俄罗斯是世界上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生物泥煤储量居世界第一,生物燃料相对廉价,生产的多为用于出口的初级产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加大了对生物质能开发的扶持力度,生物质能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因此,从中国良好的技术、资金优势和俄罗斯廉价的生物燃料、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来看,中俄两国在生物质能领域可以展开良好的合作。
此外,中俄两国也可以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方面展开合作。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做“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它被誉为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是一种新型高效能源。俄罗斯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比较丰富,在天然气水合物基础地质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力量较强。我国应努力争取获得与俄合作开发的机会,加强与之合作,以取得俄罗斯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份额。具体来说,可采取以市场换资源的合作方式,在俄境内设立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主要供应我国。
(二)合作的有利条件
1.两国政府对新能源开发的政策扶持,为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客观可能
新能源是典型的政策导向型产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传统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两国政府均能审时度势,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划。为发展新能源,我国已经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有2005年的《可再生能源法》、2007年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以及即将出台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等。俄罗斯在新能源政府扶持方面起步虽晚,但也开始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划。2009年俄联邦政府确认的《2030年前能源战略》指出,到2022―2030年前,俄应开始转向非常规能源,首先是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这些非常规能源在电力生产中所占比例将从32%增加到不少于38%。2011年初,俄又出台了《2020年前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电力效率国家政策重点方向》,将可再生能源开发提上能源结构调整日程。可见,两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在客观上有望促成新能源合作相关机制的建立,进而推动中俄两国新能源的进一步合作。
2.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巩固,为两国新能源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
当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务实合作与战略协作成果举世瞩目,充分体现了两国关系快速发展势头。2010年9月,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就全面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新起点。2011年6月,两国元首发表《中俄元首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的联合声明》。声明中强调,两国在能源领域将全面推进石油、天然气、核能、煤炭、电力、新能源等合作,在互利基础上构建战略性、长期性能源伙伴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将为中俄新能源合作提供十分有利的政治环境。
3.中俄两国经济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为开创中俄新能源合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当前,俄罗斯已经挺过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资金严重困难的局面明显改观;财政赤字低于预期值,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回稳,2010年已实现了5%的正增长。中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增速为10.3%,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中国已实质性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银行和高盛等机构预测中国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可以预见,中俄两国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为新能源合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合作的不利因素及推进策略
中俄两国以战略高度积极开展核电、水电合作并加强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但是,相对于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合作,两国的新能源合作才刚刚起步,在未来合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技术、资金、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制约。中俄两国应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克服不利因素,推进新能源合作稳步向前发展。
(一)不利因素
1.短时间内传统能源合作仍将占据中俄经济合作的核心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长期以来,传统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是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重点,占据着两国外贸合作的核心地位。新能源合作对两国来说是新兴领域,除核电、水电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近年来才有接触,合作项目少,合作机制、相关合作政策及配套规范等尚未建立。加之新能源产业因较传统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投资成本高、风险大、利润回报时间长等特点,中俄两国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预计要经过10―15年才有望进一步发展。目前来看,新能源合作短时间内无法与传统能源合作地位相抗衡。
2.两国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有较大差距
在能源形势和环境压力的影响下,中俄两国都加强了对新能源的关注,但除核电、水电开发外,两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扶持及企业界的支
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比较而言,当前中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重视程度很大,俄罗斯政府对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重视程度还不够。这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两国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合作。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均实现了高速增长,这与中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中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及配套法规,明确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全额收购、价格优惠等政策。《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指出:“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大且进展缓慢。当前,俄罗斯全国发电总量中仅有1%来自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落后,客观上制约着俄罗斯对外新能源合作的步伐。究其原因,长期以来俄罗斯的财政收入80%以上来自油气资源的出口,“强势”的传统能源让可再生能源长期处于配角地位。再者,可再生能源发展缺乏根本性保障:融资体制不健全、相关司法支持缺乏、政府对新能源的定价机制及新旧能源的过渡和承接缺乏清晰思路。此外,俄新能源产业存在严重的“人才断代”问题,除了小部分年龄偏大的资深科学家外,大部分技术人员都很年轻,短时间内很难在技术研发上有较大突破。上述制约因素造成俄罗斯新能源产业融资困难,缺乏竞争力。新能源产业本身缺乏强大的内部推动力,对外合作的积极性将会受到制约。
(二)中俄新能源合作的推进策略
近年来,新能源合作深化和拓展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虽然中俄两国加大了新能源合作的政策扶持,但重视程度及政策、技术对接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阻碍了新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中俄两国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来推进新能源合作:
1.着眼世界新能源发展趋势,提高中俄新能源合作意识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预计到本世纪下半叶后,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而占据世界能源体系的主导地位,实现向可持续能源体系过渡。未来可再生能源会出现重大的技术进步,成本进一步下降,将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拥有更大的潜力。在这场新能源博弈的背景下,作为能源合作日益密切的中俄两国,除巩固油气主导能源合作外,要立足长远利益,结合政治互信最好历史机遇,提高合作意识,构建新能源合作框架,依托核电、水电已有的良好合作基础,全力挖掘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加快新能源合作开发以应对全球能源格局变化。
2.加强两国新能源相关政策与技术对接,加快新能源合作步伐
一年一度的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建如期举行,今年的主题是低碳与科技,与之相呼应的中国国际绿色能源展览会自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日益紧张、生态环境恶化,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拓绿色能源发展道路,并把项目和理念带到此次绿色能源论坛上,冀望寻求合作空间。那么,绿色能源发展前景如何?福建的新能源又有哪些投资机会?本刊记者带着问题在论坛现场对部分与会代表进行了采访。
国际市场巨大
伴随低碳经济深入人心,新能源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以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由此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据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统计,2009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58亿千瓦,同比增长31%;全球核电在建装机容量超过6000万千瓦。
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在论坛开幕致辞中就指出,地球是全世界共同的,因此发展绿色能源也是全球一体化的,这为各国间新能源的开发合作奠定了门的市场空间。
“在去年的国际绿色能源展览会上,绿色能源项目成果交易金额达到13亿美元。而且一些项目已经落地开花,比如LNG公交车如今已经跑遍了福州城区的各个角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福建分会会长赵林如用数据和实例表达对叶双瑜副省长的赞同。今年的论坛吸引了来自瑞典、乌克兰、约旦等国家的价值高达45亿美元的19个合作项目。
3月,欧盟委员会制订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20%和太阳能发电12%的目标,并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能源开发。因此,德国和法国分别带来了生态农业投资开发、生物质能技术合作等项目。还有乌克兰和约旦代表团也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与中国企业共同开发风能、太阳能技术和设备。此外,中国中能华展集团、天津市明熙科技有限公司与乌克兰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就太阳能综合应用经济技术的4个不同方面签署了投资意向书。
赵林如还说,新能源技术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新生力量,市场潜力巨大,从现在起到2030年,全球每年至少投资5150亿美元用于发展绿色能源。
长期成为投资热点
根据国际能源署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需求的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许多行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有些至今还未完全恢复,但作为国民经济巨大的供给产业链能源产业却保持稳定发展势头,这是新能源发展的大好机遇。”赵林如表示,传统产业的过剩格局难以改变,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稳定的背景之下,绿色能源领域的产业投资将是中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
新能源投资属于新兴的投资领域,加速成长的市场为投资者创造了一个充满丰厚利润的的投资机会。在新兴产业风向标的纳斯达克市场,新能源指数近两年一直位居第一。2009年,全球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增长幅度接近30%,超过所有行业的投资增长幅度。
除了大家熟知的风能、太阳能外,一些新型绿色能源,垃圾能、生物质能等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法国兴业公司驻华首席代表薛兴民在会上表示,2010年,中国能够从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原料中获取的生物质能相当于10亿吨原煤的能量,而法国拥有先进的厌氧发酵技术,如果能把中国的资源和法国的技术结合,生物质能的发展将向前迈出一大步。
在面对国内外对绿色能源投资持续走高的市场环境下,有专家建议,国内成立时间比较早的新能源企业要考虑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提升发展速度和市场适应能力。从世界资源储备来看,未来30年里,绿色能源都将是一个热门的投资行业。
福建的投资优势明显
福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目前,福建省新能源产业年产值已超300亿元。
为加快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福建省把新能源列入14个重点调整和振兴的产业,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府投资、企业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赵林如告诉记者,根据3年振兴方案,福建省新能源产业将以年均增长38%的高速度发展,在光伏、光热、先进核能及应用、风电、生物能源、新型环保电池等重点领域建成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基地。
【关键词】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新思考
1.前言
自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进行建设的时期,电力系统共青团正在蓬勃的发展,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的按照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但是,有优点就会有缺点。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共青团也同时面临很多考验和期待。在考验面前,共青团应该有新思考,直面挑战,将我国的电力工作系统做到更完善。
2.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受到的严峻考验
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大力发展的电力类型的企业,是以建设一流综合性能源为目标的优秀企业。符合新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的要求。主要研究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等新能源的使用[1]。在我国共青团的工作主要大部分都是年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寻找新能源是我们国家一个大力发展的项目。而内蒙古有限公司就对年轻人的培养花费很大心血。当前,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受到了一定的考验。第一,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加共青团的心态不够积极。并且相应的活动的参加的人里也不够活跃。这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年轻人的进步都是百害无一利的[2]。第二,现如今的各种的共青团内容模式都很固定,对年轻任人的思想禁锢很大,没有一定的创新型,造成空间很小。团员的青年很难在工作的时间从事与生产经营无关的事。第三,共青团的作用没有被安全的发挥出来,一直以来,我们共青团的青年们大多数都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意识,这样就导致工作缺少新鲜的血液。虽然曾经一段时间我们获得过巨大的进步,但是改革创新是随时都要进行的,只有改革创新,我们才能进步。所以我们应该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积极的将自己投入到共青团事业当中去。第四,团领导遭到技术的改革和发展的考验,现在社会技术革新,在生产力发炸迅速的今天,共青团想要进步,那么就要有好的领导者,对团队有一个好的领导[3]。企业必须对共青团干部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快效率的发展口号。必须具有凝结团队的热情,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判断。需要共青团干部有以下能力,第一,应该具备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第二,要有发展的眼光才能对未来的事业进行改革创新。第三,必须要有一定的能力去将业务进行拓展。第四,要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一定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来将整个团队聚集到一起[4]。
3.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
虽然当代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受到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同时也有来临了一些机遇。而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为共青团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并且正在积极的对共青团的工作进行积极的改革。青年从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比如劳动制度改革,择业去向,未来的前景等等都做了一个好的预测。改变了一次性分配的原则,使年轻人在选择职业的方面更加具有自由和自主性。可以更多的给年轻人一些发展空间。无限的发挥年轻人身上的潜力。
4.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4.1现在正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应该担任起系统发展的责任,e极投入到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当中。所以,广大团组织应该将眼光放长远,深入了解组织内的情况。准确的把握青年工作中的规律。
4.2在对青少年进行工作时候,应该贴近实际,贴近基层生产,充分发挥青少年的聪明才智,对青少年进行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争取良好的成绩。开展一些有利于青少年的活动,让青年体会实践工作是怎么样的。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提升青少年的能力和素质。让青少年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4.3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实现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我们生活在一个发展的时代,团的思想工作应该跟随青少年的步伐,所以我们应该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做到对学生支持,鼓励,引导。将思想与时代融合。建立一支适应社会时代的青少年队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高效的开展工作。
5.新形势下公司企业与共青团工作的结合的意义
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适应国际发展的潮流,主要开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形式,而在这种公司的研发中又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所以要注重青少年与公司的完美结合,才能慢慢的将节能发电的事业做到更好。国家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这方面起到了带头的作用,他们用一些专业人员对其共青团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更加了解发电的方式,能源的利用等等一些知识,并且将学习的知识投入到实践当中去[5]。比如,将共青团员带到工作基地,进行手把手的教学,教他们如何使用机器,并且生产原理等等。而这些年轻的共青团员也都会细心的并且积极的接受培训人员的传授的知识。 企业与共青团的合作起到了为国家培育下一代人才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为国家资源环境事业的继承所做出的努力。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少年的崛起,企业通过对青少年的培养同时也达到为企业宣传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这其中是一个互利共赢长期发展的过程。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企业,让企业更好的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6.结束语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共青团员起着复兴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少年是国家未来道路上的振兴者,我们要努力的将他们带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将他们培养成为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才。在巩固经济建设的成果,实现大力解放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继续努力,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青少年成长的体系,适应青少年成长的道路,在公司企业与青少年之间互相搀扶,全面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共青团员未来的良好发展[6]。
参考文献
[1]卢爱华.谈新时期共青团工作。 [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101-102.
[2]刘双四.试论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互动。 [J]黄山学院学报..2015(2):4-5.
[3]聂法良.聂广明.关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5(6):61-62.
[4]郭强.对新时期发挥好共青团工作作用的思考。 [J]理论学刊..2011(4):7-8.
尊敬的顾副委员长、李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在这春意盎然、绿满神州的美好时节,我们非常荣幸地与各位领导、嘉宾相聚在北京*中心大酒店。刚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先生在致辞中向各位嘉宾简要介绍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极具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下面,我就*的*港和新能源开况向各位领导和嘉宾作详细介绍。
一、已经通航并趁势加快建设的“*深水大港”——*港,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港位于*省*市*县海岸线外13公里,距长江入海口60海里,是长江口北翼最重要的深水海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发现,到2008年10月28日初步通航,*港开发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上海组合港的重要一翼,作为*出江入海的重要支撑,作为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作为推动长江南北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节点,*港开发建设不仅战略意义巨大,而且投资商机无限。
(一)良好的港口条件,为投资者成功兴业奠定了基础
*港特点明显,有着诸多优势条件:
从自然条件来讲,*港的建港自然条件与河北省的曹妃甸港基本相近,都是淤泥质海岸,也同样是离岸式海港,港口的等级规模、岸线使用条件也是同等的。
从港口等级来讲,*港主航道是三万年前古长江的入海通道,平均水深达长期稳定在-17米以上,不需疏浚就可通行10万吨级的巨轮,稍加疏浚可具备30万吨级航道条件,是长三角北翼、也是整个*从连云港到长江口近千公里海岸线上不可多得的可建10~30万吨级深水海港的理想港址。
从区域位置来讲,*港与上海洋山港同处长江入海口的两侧,与洋山港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上海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港“三靠”的区位优势更为彰显:一是靠上海,已融入上海一个半小时经济圈;二是靠长江,是真正意义上的江海联动;三靠市场,腹地处于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最成熟的市场之一。
从资源优势来讲,*港区域拥有大面积的滩涂可低成本围垦成陆,临港工业土地资源丰富。*港规划建设两条通江运河和一个平原水库,为港区发展重化工业提供充沛的淡水资源。*港海域面积大,环保空间优势明显,适宜建设大型石化产业基地。*港规划建设的lng电厂、近海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为*港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教育基础雄厚,高考成绩连续15年保持*省第一,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继续教育学校近30所,每年可为地方提供技工万人以上。*民风纯朴,社会和谐,是全国万人发案率最低的地区,也是*省社会治安安全县,来港兴业有着可靠的安全保障。总之,*港良好的建港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决定了*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二)清晰的规划定位,为投资者成功兴业指明了方向
*港产业定位已经明确,根据国家交通部、*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港区总体规划》和中咨公司的研究成果,*港的总体目标定位是:世界级亿吨深水大港、*出江入海的大通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最具竞争力的组合港。
在岸线利用规划上,根据“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规划思路,规划建设两条航道、两个人工岛、两条岛陆通道、三条岸线。两条航道分别是蓝沙洋南航道和蓝沙洋北航道。两个人工岛:一是太阳岛,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以油、气、大宗干散货为主体;二是金牛岛,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以修造船和集装箱为主体。岸线总长度17.5公里。规划万吨级以上泊位62个,其中10-20万吨级泊位8个,30万吨级泊位2个。
在临港产业规划上,重点发展以能源、石化、冶金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3+1”产业格局,力争用10至20年的时间,努力把*港打造成*沿海重要的冶金基地、全国绿色能源基地、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石化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物流中心。
在集疏运规划上,一是疏港铁路:目前正在建设的海洋铁路为新长铁路海安编组站至*港专线段,建成后北可接陇海线,南可经沪宁线、沪杭线、浙赣线进入中国铁路网。二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是扬启高速公路经*港由沪崇苏通道接上海浦东。另一条是锡通高速由无锡经苏通大桥跨江连接*延伸至*港。三是内河航道:规划建设三级和五级两条航道各一条,直通长江。
在港城发展规划上,围绕“一城两翼”的空间格局,全面加快以县城为主体,*港新城区(规划用地17平方公里),和小*新城区为两翼的港城建设步伐,配套建设现代物流园区、行政管理中心、商贸商务中心、配套生活社区,力争通过20年左右的发展,建成50万人左右的新型中等海港城市。
(三)显著的开发成效,为投资者成功兴业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乘*新一轮沿海开发和*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东风,以“规划审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为抓手,*港开发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突破。目前,*港区总体规划获得交通部和省政府联合批准,省委省政府专题出台了扶持*港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港区域环评获得省环保厅批准,12.6公里的陆岛跨海通道—黄海大桥、1.44平方公里的太阳岛、万吨级的重件码头、蓝沙洋南航道已基本建成,并于2008年10月28日实现初步通航。10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区“三通一平”已配套到位,连接陆岛的管线桥工程获得核准并开工建设。港口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启动区道路工程已实现简易通车,综合商务大厦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连接县城的*大道已建成通车,*运河、海洋铁路等集疏运工程快速推进。中石油*lng接收站项目储气罐基础已完工,10万吨级专用码头已开工建设。新加坡金鹰投资的差别化纤维、新加坡凯发集团投资的污水处理、华能国际投资的能源基地、国司投资的煤电一体化等项目也取得重大进展,正在加快落户之中。总的来说,*港开发建设正呈现快速推进的良好态势,*港的影响力和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四)众多的开发领域,为投资者成功兴业创造了机会
*港正步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可投资的推荐项目有四大类:第一类:基础工程项目。一是金牛岛整体开发工程。功能定位以修造船和集装箱为主体。建设规模初步拟定为一期10km2、二期15km2。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二是30万吨原油码头。在太阳岛北侧拟建30万吨级泊位,南侧建设10万吨级泊位。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人民币。三是5万吨级成品油和液体化学品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260万吨。项目总投资约5.9亿元人民币。
第二类:园区开发项目。一是*港散货物流园和液体物流园。规划建设2.2平方公里散货物流园和1.8平方公里液体物流园区。二是5-10平方公里产业园。采用“区中园”的形式进行产业园成片开发。
第三类:产业发展项目。一是冷能利用项目。主要利用lng冷能发展空气分离项目为周边的化工园区提供液氮、液氧等原料;利用港口码头物流及lng冷能发展低温粉碎废旧轮胎项目及相关产业;利用lng冷能建设大型冷冻、冷藏库,发展粮食、水果以及农副产品仓储物流以及下游加工产业。二是幕墙材料项目。规划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幕墙材料进出口仓储区、幕墙材料荒料保税区、幕墙国际石材园区、幕墙金属材料园区等。三是木材加工项目。项目集木材接卸、中转、仓储、加工、制品配送于一体,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四是石化基地项目。主要建设大型现代化石油化工综合基地、氯碱生产基地、原油进口中转基地和原油储备基地,主要招商项目有年产30万吨的vcm项目、年产20万吨的醋酸乙烯项目、年产20万吨的eva项目、年产50万吨的苯乙烯项目等。
第四类:新城开发项目。主要项目有:港城五星酒店项目、商业街开发、旅游度假村及居住区项目等。
二、享有“绿色能源之都”美誉的江海*,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拥有充足的风力、生物质、潮汐等能源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条件优越,前期基础工作扎实,开发前景广阔,是国家首批“绿色能源创建县”。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正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力争早日建成“华夏绿色能源第一县”。
(一)新能源开发规划
瞄准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沿,我县编制了全县新能源产业规划,以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秸秆发电产业、生物质燃料产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太阳能发电示范产业、潮汐发电产业以及风能制氢、海水综合养殖和新能源观光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规划至2015年绿色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达到46亿千瓦时,建成“百万千瓦风电县”;率先建成年产20万吨规模以上的生物柴油项目,着力打造具备国际水准的“绿色能源之都”和具有示范价值的中国新能源产业集群代表。在做好新能源产业规划的同时,重点对风电产业和风电产业园进行了详细规划。
在风电产业规划上,*沿海及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超过400万千瓦。*将以大规模近海风电场开发为起点,构建一个包括风机制造、风力发电、与风电相关的制造产业在内的大风电产业体系。其中,潮间带风电场总规划面积为280平方公里,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近海风电场规划为2个区,总面积为940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250万千瓦。其中i区规划面积为250平方公里,装机容量为80万千瓦;ii区规划面积为690平方公里,装机容量为170万千瓦。
在风电产业园规划上,规划建设3000亩的风电科技产业园,重点引进兆瓦级风机总装厂及配套设备制造等风电设备制造项目,最终建设成为集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与风电试验场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风电设备科技产业基地。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新能源产业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批新能源项目已成功落户投产,国电龙源集团、华能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北京华睿集团、*国信集团等一批大型电力能源企业已落户*,已建成投产的风力发电规模达25万千瓦,共装机150台套;在建风电场规模达17万千瓦,共装机114台套;*秸秆发电项目2006年动工建设,2008年6月正式通过验收,成功并网发电。强生集团引进的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首条25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已于2008年3月转入批量生产,该生产线创下了单线产能、电池转换效率、设备投入与产出比例、批量化生产投产时间四项中国第一。二期投入的两条单体33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于今年4月底正式投入生产,年内可形成90兆瓦以上的生产能力,预计三年之内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能力将进入世界前5强。
(三)新能源合作项目
目前,最适合在我县投资的新能源项目主要有以下五类:一是风电设备制造项目。依托风电科技产业园,着力引进总装厂,实行风机设备就地配套,引进风机塔筒厂、风叶厂、电机及控制系统、总装厂及其他修配套服务等项目。二是近海及潮间带风电场项目。规划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为250万千瓦;潮间带装机容量约为100万千瓦。三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为5兆瓦电站,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投资回收期约5年。四是生物柴油项目。*发展生物柴油项目的条件得天独厚,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2—3年。五是沼气电站项目。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业是*的传统产业,可大力发展生物沼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三、素有富商亲商安商优良传统的魅力*,倾情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和“投资福地”
*是我国最早的沿海对外开放的县份,招商引资基础条件较好。近年来,在致力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倾情打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港和*新能源项目,*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涉港项目,均享受省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服务。
对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和社会贡献率特大的项目,我们将以个案方式给予更多的优惠。
另外,在*港经济开发区专门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和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对所有涉港投资项目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审批”,对外来项目的审批、建设实行全程式和保姆式的服务。
关键字:新能源 可持续发展发展前景新能源产业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increasingly accelerated, the economy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nergy was correspondingly increased. Energy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conditions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on the face of the energy crisis will gradually elevated to the agenda, new energy-rich, clean, sustainabl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transition to a new energy structure , is to deal with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energy deple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but als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only way.Keywords: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前言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依靠新技术和新材料,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利用,用无限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取代污染大、资源有限的化石能源,是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是一些刚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新型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目前在中国已经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都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二、新能源的概述
新能源的定义为:依靠新技术和新材料,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利用,用无限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取代污染大、资源有限的化石能源,是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通常是正在开发尚未广泛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随着经济发展导致的能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凸显,环保和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有效补充了整个能源供应系统,也起到了保护环境及节约资源的作用,是满足人类需求、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能源选择。
三、新能源的特点
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是解决当今世界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最终选择,同时它的广泛分布也间接地解决了地区能源战争的威胁,是未来社会的最佳选择。据世界能源委员会预测,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存在以下特点:(1)资源丰富,都具有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无限制的利用;(2)资源的密度低,开发利用所占用的面积大;(3)碳素含量低或几乎没有,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4)分布广泛,有利于分散开发利用;(5)波动性大,不利于持续供应;(6)目前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基本上都比化石能源高。
四、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中国经济的急剧增长完全打破了国内能源自足的现状,使得中国不得不介入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行列。由于中国化石能源储藏量的相对不足,使得中国的能源问题越来越严峻。国际贸易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石油供给,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可相对减少中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进口化石燃料的不稳定因素,提高中国能源、经济安全。保障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对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大力开发新能源还可以有效地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大力发展新能源可以解决能源危机、运输紧张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电力、燃料紧张的局面,防止因煤电资料的紧张导致的社会混乱的发生。
新能源产业对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大量地吸纳投资还可以缓解国内的就业紧张问题,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因素。其次,新能源产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与其相关的产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如相关的交通运输、制造装备和技术服务等产业都能从中得到有效推动,从而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密集产业群体。这种显著效应使新能源产业有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发展新能源产业还能有效地减低经济成本,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保护环境,大大地减少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增长。
五、新能源的开发前景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目前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新能源的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十二五”期间,新能源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领域之一,国家和各地政府都给予了相关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来源也成为了很多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国家对新能源产业支持其上市或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等积累资金,保证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除此之外,有业内人士预计,国家将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投资、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投入方式,对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予重点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进一步巩固企业在新能源产业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对财政科技资金的全程监督,实现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的研究表明,长远来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逐步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缓解传统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协调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三者的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新能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国内新能源领域的巨大商机将会引发大型能源集团、国际资本、民营企业、风险投资等诸多投资者的相互追捧,因此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乐观。
六、新能源行业遇到的困境
1、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差 新能源产业虽然是国内的重点开发项目和炙手可热的投资商机,但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却不容乐观,国内的大部分新能源产业普遍缺乏足够的技术创新能力,把原本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弄得呈现出明显的技术低端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困难重重。具体来说有以下两方面:新能源行业与其他各行业不同,整个新能源产业仍属于新兴产业,很难与传统的能源行业进行市场竞争。它急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倾斜,其自身的竞争力弱,但经济压力又迫使政府不能长期地支持。例如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高,几乎为火力发电的数倍,如果国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其根本无法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竞争,发展现状堪忧。
2、深层次危机中国的新能源的市场受到发展规模和空间的限制,就需要国家财政的持久补贴,而且基础研发领域投入不足是新能源产业基础薄弱,关键技术更是令人堪忧,同质化严重,优质产能紧缺; 再者产业存在明显的安全风险,盲目地扩大市场,但技术根本无法跟上市场的扩张步伐。目前,成本太高,投入太大仍是新能源及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制约因素。
总结: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在传统能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被人们寄予厚望。它改变了当今的世界格局,减小了地区矛盾,保护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人类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加就业,而且还对气候变化,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是快速发展经济,提升中国能源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诠释[N].光明日报,2009,6,2.。
[2][EB/OL].杨万东.谈国外低碳经济方面有哪些亮点和经验值得借鉴
[3]李怀政.生态经济学变迁及其理论演进述评[J].江汉论坛,2007,(2):32-35。
[4]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 [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5]王萌萌.发动新能源引擎英国打造低碳绿色经济[N].中国证券报,2009,8,14。
上午好!
在这春意盎然、绿满神州的美好时节,我们非常荣幸地与各位领导、嘉宾相聚在北京*中心大酒店。刚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先生在致辞中向各位嘉宾简要介绍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极具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下面,我就*的*港和新能源开况向各位领导和嘉宾作详细介绍。
一、已经通航并趁势加快建设的“*深水大港”——*港,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港位于*省*市*县海岸线外13公里,距长江入海口60海里,是长江口北翼最重要的深水海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发现,到20*年10月28日初步通航,*港开发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组合港的重要一翼,作为*出江入海的重要支撑,作为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作为推动长江南北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节点,*港开发建设不仅战略意义巨大,而且投资商机无限。
(一)良好的港口条件,为投资者成功兴业奠定了基础
*港特点明显,有着诸多优势条件:
从自然条件来讲,*港的建港自然条件与河北省的曹妃甸港基本相近,都是淤泥质海岸,也同样是离岸式海港,港口的等级规模、岸线使用条件也是同等的。
从港口等级来讲,*港主航道是三万年前古长江的入海通道,平均水深达长期稳定在-17米以上,不需疏浚就可通行10万吨级的巨轮,稍加疏浚可具备30万吨级航道条件,是长三角北翼、也是整个*从*到长江口近千公里海岸线上不可多得的可建10~30万吨级深水海港的理想港址。
从区域位置来讲,*港与*洋山港同处长江入海口的两侧,与洋山港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港“三靠”的区位优势更为彰显:一是靠*,已融入*一个半小时经济圈;二是靠长江,是真正意义上的江海联动;三靠市场,腹地处于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最成熟的市场之一。
从资源优势来讲,*港区域拥有大面积的滩涂可低成本围垦成陆,临港工业土地资源丰富。*港规划建设两条通江运河和一个平原水库,为港区发展重化工业提供充沛的淡水资源。*港海域面积大,环保空间优势明显,适宜建设大型石化产业基地。*港规划建设的lng电厂、近海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为*港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教育基础雄厚,高考成绩连续15年保持*省第一,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继续教育学校近30所,每年可为地方提供技工万人以上。*民风纯朴,社会和谐,是全国万人发案率最低的地区,也是*省社会治安安全县,来港兴业有着可靠的安全保障。总之,*港良好的建港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决定了*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二)清晰的规划定位,为投资者成功兴业指明了方向
*港产业定位已经明确,根据国家交通部、*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港区总体规划》和中咨公司的研究成果,*港的总体目标定位是:世界级亿吨深水大港、*出江入海的大通道、*国际航运中心最具竞争力的组合港。
在岸线利用规划上,根据“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规划思路,规划建设两条航道、两个人工岛、两条岛陆通道、三条岸线。两条航道分别是蓝沙洋南航道和蓝沙洋北航道。两个人工岛:一是太阳岛,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以油、气、大宗干散货为主体;二是金牛岛,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以修造船和集装箱为主体。岸线总长度17.5公里。规划万吨级以上泊位62个,其中10-20万吨级泊位8个,30万吨级泊位2个。
在临港产业规划上,重点发展以能源、石化、冶金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3+1”产业格局,力争用10至20年的时间,努力把*港打造成*沿海重要的冶金基地、全国绿色能源基地、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石化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物流中心。
在集疏运规划上,一是疏港铁路:目前正在建设的海洋铁路为新长铁路海安编组站至*港专线段,建成后北可接陇海线,南可经沪宁线、沪杭线、浙赣线进入中国铁路网。二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是扬启高速公路经*港由沪崇苏通道接*浦东。另一条是锡通高速由无锡经苏通大桥跨江连接*延伸至*港。三是内河航道:规划建设三级和五级两条航道各一条,直通长江。
在港城发展规划上,围绕“一城两翼”的空间格局,全面加快以县城为主体,*港新城区(规划用地17平方公里),和小*新城区为两翼的港城建设步伐,配套建设现代物流园区、行政管理中心、商贸商务中心、配套生活社区,力争通过20年左右的发展,建成50万人左右的新型中等海港城市。
(三)显著的开发成效,为投资者成功兴业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乘*新一轮沿海开发和*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东风,以“规划审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为抓手,*港开发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突破。目前,*港区总体规划获得交通部和省政府联合批准,省委省政府专题出台了扶持*港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港区域环评获得省环保厅批准,12.6公里的陆岛跨海通道—黄海大桥、1.44平方公里的太阳岛、万吨级的重件码头、蓝沙洋南航道已基本建成,并于20*年10月28日实现初步通航。10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区“三通一平”已配套到位,连接陆岛的管线桥工程获得核准并开工建设。港口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启动区道路工程已实现简易通车,综合商务大厦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连接县城的*大道已建成通车,*运河、海洋铁路等集疏运工程快速推进。中石油*lng接收站项目储气罐基础已完工,10万吨级专用码头已开工建设。新加坡金鹰投资的差别化纤维、新加坡凯发集团投资的污水处理、华能国际投资的能源基地、国司投资的煤电一体化等项目也取得重大进展,正在加快落户之中。总的来说,*港开发建设正呈现快速推进的良好态势,*港的影响力和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四)众多的开发领域,为投资者成功兴业创造了机会
*港正步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可投资的推荐项目有四大类:第一类:基础工程项目。一是金牛岛整体开发工程。功能定位以修造船和集装箱为主体。建设规模初步拟定为一期10km2、二期15km2。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二是30万吨原油码头。在太阳岛北侧拟建30万吨级泊位,南侧建设10万吨级泊位。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人民币。三是5万吨级成品油和液体化学品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260万吨。项目总投资约5.9亿元人民币。
第二类:园区开发项目。一是*港散货物流园和液体物流园。规划建设2.2平方公里散货物流园和1.8平方公里液体物流园区。二是5-10平方公里产业园。采用“区中园”的形式进行产业园成片开发。
第三类:产业发展项目。一是冷能利用项目。主要利用lng冷能发展空气分离项目为周边的化工园区提供液氮、液氧等原料;利用港口码头物流及lng冷能发展低温粉碎废旧轮胎项目及相关产业;利用lng冷能建设大型冷冻、冷藏库,发展粮食、水果以及农副产品仓储物流以及下游加工产业。二是幕墙材料项目。规划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幕墙材料进出口仓储区、幕墙材料荒料保税区、幕墙国际石材园区、幕墙金属材料园区等。三是木材加工项目。项目集木材接卸、中转、仓储、加工、制品配送于一体,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四是石化基地项目。主要建设大型现代化石油化工综合基地、氯碱生产基地、原油进口中转基地和原油储备基地,主要招商项目有年产30万吨的vcm项目、年产20万吨的醋酸乙烯项目、年产20万吨的eva项目、年产50万吨的苯乙烯项目等。
第四类:新城开发项目。主要项目有:港城五星酒店项目、商业街开发、旅游度假村及居住区项目等。
二、享有“绿色能源之都”美誉的江海*,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拥有充足的风力、生物质、潮汐等能源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条件优越,前期基础工作扎实,开发前景广阔,是国家首批“绿色能源创建县”。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正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力争早日建成“华夏绿色能源第一县”。
(一)新能源开发规划
瞄准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沿,我县编制了全县新能源产业规划,以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秸秆发电产业、生物质燃料产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太阳能发电示范产业、潮汐发电产业以及风能制氢、海水综合养殖和新能源观光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规划至2015年绿色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达到46亿千瓦时,建成“百万千瓦风电县”;率先建成年产20万吨规模以上的生物柴油项目,着力打造具备国际水准的“绿色能源之都”和具有示范价值的中国新能源产业集群代表。在做好新能源产业规划的同时,重点对风电产业和风电产业园进行了详细规划。
在风电产业规划上,*沿海及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超过400万千瓦。*将以大规模近海风电场开发为起点,构建一个包括风机制造、风力发电、与风电相关的制造产业在内的大风电产业体系。其中,潮间带风电场总规划面积为280平方公里,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近海风电场规划为2个区,总面积为940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250万千瓦。其中i区规划面积为250平方公里,装机容量为80万千瓦;ii区规划面积为690平方公里,装机容量为170万千瓦。
在风电产业园规划上,规划建设3000亩的风电科技产业园,重点引进兆瓦级风机总装厂及配套设备制造等风电设备制造项目,最终建设成为集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与风电试验场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风电设备科技产业基地。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新能源产业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批新能源项目已成功落户投产,国电龙源集团、华能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北京华睿集团、*国信集团等一批大型电力能源企业已落户*,已建成投产的风力发电规模达25万千瓦,共装机150台套;在建风电场规模达17万千瓦,共装机114台套;*秸秆发电项目20*年动工建设,20*年6月正式通过验收,成功并网发电。强生集团引进的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首条25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已于20*年3月转入批量生产,该生产线创下了单线产能、电池转换效率、设备投入与产出比例、批量化生产投产时间四项中国第一。二期投入的两条单体33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于今年4月底正式投入生产,年内可形成90兆瓦以上的生产能力,预计三年之内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能力将进入世界前5强。
(三)新能源合作项目
目前,最适合在我县投资的新能源项目主要有以下五类:一是风电设备制造项目。依托风电科技产业园,着力引进总装厂,实行风机设备就地配套,引进风机塔筒厂、风叶厂、电机及控制系统、总装厂及其他修配套服务等项目。二是近海及潮间带风电场项目。规划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为250万千瓦;潮间带装机容量约为100万千瓦。三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为5兆瓦电站,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投资回收期约5年。四是生物柴油项目。*发展生物柴油项目的条件得天独厚,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2—3年。五是沼气电站项目。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业是*的传统产业,可大力发展生物沼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三、素有富商亲商安商优良传统的魅力*,倾情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和“投资福地”
*是我国最早的沿海对外开放的县份,招商引资基础条件较好。近年来,在致力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倾情打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港和*新能源项目,*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涉港项目,均享受省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服务。
对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和社会贡献率特大的项目,我们将以个案方式给予更多的优惠。
另外,在*港经济开发区专门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和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对所有涉港投资项目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审批”,对外来项目的审批、建设实行全程式和保姆式的服务。
上午好!
在这春意盎然、绿满神州的美好时节,我们非常荣幸地与各位领导、嘉宾相聚在北京*中心大酒店。刚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先生在致辞中向各位嘉宾简要介绍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极具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下面,我就*的*港和新能源开况向各位领导和嘉宾作详细介绍。
一、已经通航并趁势加快建设的“*深水大港”——*港,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港位于*省*市*县海岸线外13公里,距*入海口60海里,是*口北翼最重要的深水海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发现,到20*年10月28日初步通航,*港开发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组合港的重要一翼,作为*出江入海的重要支撑,作为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作为推动*南北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节点,*港开发建设不仅战略意义巨大,而且投资商机无限。
(一)良好的港口条件,为投资者成功兴业奠定了基础
*港特点明显,有着诸多优势条件:
从自然条件来讲,*港的建港自然条件与河北省的曹妃甸港基本相近,都是淤泥质海岸,也同样是离岸式海港,港口的等级规模、岸线使用条件也是同等的。
从港口等级来讲,*港主航道是三万年前古*的入海通道,平均水深达长期稳定在-17米以上,不需疏浚就可通行10万吨级的巨轮,稍加疏浚可具备30万吨级航道条件,是长三角北翼、也是整个*从*到*口近千公里海岸线上不可多得的可建10~30万吨级深水海港的理想港址。
从区域位置来讲,*港与**同处*入海口的两侧,与*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港“三靠”的区位优势更为彰显:一是靠*,已融入*一个半小时经济圈;二是靠*,是真正意义上的江海联动;三靠市场,腹地处于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最成熟的市场之一。
从资源优势来讲,*港区域拥有大面积的滩涂可低成本围垦成陆,临港工业土地资源丰富。*港规划建设两条通江运河和一个平原水库,为港区发展重化工业提供充沛的淡水资源。*港海域面积大,环保空间优势明显,适宜建设大型石化产业基地。*港规划建设的lng电厂、近海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为*港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教育基础雄厚,高考成绩连续15年保持*省第一,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继续教育学校近30所,每年可为地方提供技工万人以上。*民风纯朴,社会和谐,是全国万人发案率最低的地区,也是*省社会治安安全县,来港兴业有着可靠的安全保障。总之,*港良好的建港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决定了*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二)清晰的规划定位,为投资者成功兴业指明了方向
*港产业定位已经明确,根据国家交通部、*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港区总体规划》和中咨公司的研究成果,*港的总体目标定位是:世界级亿吨深水大港、*出江入海的大通道、*国际航运中心最具竞争力的组合港。
在岸线利用规划上,根据“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规划思路,规划建设两条航道、两个人工岛、两条岛陆通道、三条岸线。两条航道分别是蓝沙洋南航道和蓝沙洋北航道。两个人工岛:一是太阳岛,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以油、气、大宗干散货为主体;二是金牛岛,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以修造船和集装箱为主体。岸线总长度17.5公里。规划万吨级以上泊位62个,其中10-20万吨级泊位8个,30万吨级泊位2个。
在临港产业规划上,重点发展以能源、石化、冶金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3+1”产业格局,力争用10至20年的时间,努力把*港打造成*沿海重要的冶金基地、全国绿色能源基地、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石化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物流中心。
在集疏运规划上,一是疏港铁路:目前正在建设的海洋铁路为新长铁路海安编组站至*港专线段,建成后北可接陇海线,南可经沪宁线、沪杭线、浙赣线进入中国铁路网。二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是扬启高速公路经*港由沪崇苏通道接*浦东。另一条是锡通高速由无锡经苏通大桥跨江连接*延伸至*港。三是内河航道:规划建设三级和五级两条航道各一条,直通*。
在港城发展规划上,围绕“一城两翼”的空间格局,全面加快以县城为主体,*港新城区(规划用地17平方公里),和小*新城区为两翼的港城建设步伐,配套建设现代物流园区、行政管理中心、商贸商务中心、配套生活社区,力争通过20年左右的发展,建成50万人左右的新型中等海港城市。
(三)显著的开发成效,为投资者成功兴业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乘*新一轮沿海开发和*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东风,以“规划审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为抓手,*港开发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突破。目前,*港区总体规划获得交通部和省政府联合批准,省委省政府专题出台了扶持*港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港区域环评获得省环保厅批准,12.6公里的陆岛跨海通道—黄海大桥、1.44平方公里的太阳岛、万吨级的重件码头、蓝沙洋南航道已基本建成,并于20*年10月28日实现初步通航。10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区“三通一平”已配套到位,连接陆岛的管线桥工程获得核准并开工建设。港口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启动区道路工程已实现简易通车,综合商务大厦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连接县城的*大道已建成通车,*运河、海洋铁路等集疏运工程快速推进。中石油*lng接收站项目储气罐基础已完工,10万吨级专用码头已开工建设。新加坡金鹰投资的差别化纤维、新加坡凯发集团投资的污水处理、华能国际投资的能源基地、国司投资的煤电一体化等项目也取得重大进展,正在加快落户之中。总的来说,*港开发建设正呈现快速推进的良好态势,*港的影响力和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四)众多的开发领域,为投资者成功兴业创造了机会
*港正步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可投资的推荐项目有四大类:第一类:基础工程项目。一是金牛岛整体开发工程。功能定位以修造船和集装箱为主体。建设规模初步拟定为一期10km2、二期15km2。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二是30万吨原油码头。在太阳岛北侧拟建30万吨级泊位,南侧建设10万吨级泊位。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人民币。三是5万吨级成品油和液体化学品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260万吨。项目总投资约5.9亿元人民币。
第二类:园区开发项目。一是*港散货物流园和液体物流园。规划建设2.2平方公里散货物流园和1.8平方公里液体物流园区。二是5-10平方公里产业园。采用“区中园”的形式进行产业园成片开发。
第三类:产业发展项目。一是冷能利用项目。主要利用lng冷能发展空气分离项目为周边的化工园区提供液氮、液氧等原料;利用港口码头物流及lng冷能发展低温粉碎废旧轮胎项目及相关产业;利用lng冷能建设大型冷冻、冷藏库,发展粮食、水果以及农副产品仓储物流以及下游加工产业。二是幕墙材料项目。规划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幕墙材料进出口仓储区、幕墙材料荒料保税区、幕墙国际石材园区、幕墙金属材料园区等。三是木材加工项目。项目集木材接卸、中转、仓储、加工、制品配送于一体,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四是石化基地项目。主要建设大型现代化石油化工综合基地、氯碱生产基地、原油进口中转基地和原油储备基地,主要招商项目有年产30万吨的vcm项目、年产20万吨的醋酸乙烯项目、年产20万吨的eva项目、年产50万吨的苯乙烯项目等。
第四类:新城开发项目。主要项目有:港城五星酒店项目、商业街开发、旅游度假村及居住区项目等。
二、享有“绿色能源之都”美誉的江海*,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拥有充足的风力、生物质、潮汐等能源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条件优越,前期基础工作扎实,开发前景广阔,是国家首批“绿色能源创建县”。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正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力争早日建成“华夏绿色能源第一县”。
(一)新能源开发规划
瞄准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沿,我县编制了全县新能源产业规划,以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秸秆发电产业、生物质燃料产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太阳能发电示范产业、潮汐发电产业以及风能制氢、海水综合养殖和新能源观光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规划至2015年绿色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达到46亿千瓦时,建成“百万千瓦风电县”;率先建成年产20万吨规模以上的生物柴油项目,着力打造具备国际水准的“绿色能源之都”和具有示范价值的中国新能源产业集群代表。在做好新能源产业规划的同时,重点对风电产业和风电产业园进行了详细规划。
在风电产业规划上,*沿海及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超过400万千瓦。*将以大规模近海风电场开发为起点,构建一个包括风机制造、风力发电、与风电相关的制造产业在内的大风电产业体系。其中,潮间带风电场总规划面积为280平方公里,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近海风电场规划为2个区,总面积为940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250万千瓦。其中i区规划面积为250平方公里,装机容量为80万千瓦;ii区规划面积为690平方公里,装机容量为170万千瓦。
在风电产业园规划上,规划建设3000亩的风电科技产业园,重点引进兆瓦级风机总装厂及配套设备制造等风电设备制造项目,最终建设成为集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与风电试验场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风电设备科技产业基地。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新能源产业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批新能源项目已成功落户投产,国电龙源集团、华能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北京华睿集团、*国信集团等一批大型电力能源企业已落户*,已建成投产的风力发电规模达25万千瓦,共装机150台套;在建风电场规模达17万千瓦,共装机114台套;*秸秆发电项目2006年动工建设,20*年6月正式通过验收,成功并网发电。强生集团引进的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首条25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已于20*年3月转入批量生产,该生产线创下了单线产能、电池转换效率、设备投入与产出比例、批量化生产投产时间四项中国第一。二期投入的两条单体33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于今年4月底正式投入生产,年内可形成90兆瓦以上的生产能力,预计三年之内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能力将进入世界前5强。
(三)新能源合作项目
目前,最适合在我县投资的新能源项目主要有以下五类:一是风电设备制造项目。依托风电科技产业园,着力引进总装厂,实行风机设备就地配套,引进风机塔筒厂、风叶厂、电机及控制系统、总装厂及其他修配套服务等项目。二是近海及潮间带风电场项目。规划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为250万千瓦;潮间带装机容量约为100万千瓦。三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为5兆瓦电站,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投资回收期约5年。四是生物柴油项目。*发展生物柴油项目的条件得天独厚,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2—3年。五是沼气电站项目。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业是*的传统产业,可大力发展生物沼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三、素有富商亲商安商优良传统的魅力*,倾情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和“投资福地”
*是我国最早的沿海对外开放的县份,招商引资基础条件较好。近年来,在致力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倾情打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港和*新能源项目,*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涉港项目,均享受省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服务。
对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和社会贡献率特大的项目,我们将以个案方式给予更多的优惠。
另外,在*港经济开发区专门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和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对所有涉港投资项目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审批”,对外来项目的审批、建设实行全程式和保姆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