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能源开发的前景范文

新能源开发的前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7 14:33:27

新能源开发的前景

篇1

前言

花海,是一种开满鲜花的自然景观或园林景观。花海由很多的开花密集的花草或树木构成,远远望去,看不到边际,如海洋一般广阔。

花海景观作为湖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得到了全面的开发。基于花海景观的特点,花海景观不但赋予了旅游业以新的资源支持,同时也提高了湖南省旅游景点的整体质量,为旅游景点贡献了更多的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由此可见,加强花海景观的开发和利用,并将花海景观重点应用在湖南省全域旅游中,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提高全域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借此推动湖南省的城镇化建设。做到提高湖南省城镇化发展质量,解决城镇持续发展问题,推动旅游业的有效发展。

一、花海景观创新了湖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

从目前湖南省现有的旅游发展思路来看,花海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不但改变了现有的旅游模式,同时也对湖南省的全域旅游产生了新的影响,推动了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发展。长期以来,湖南省全域旅游在开展过程中,只重视了对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除了对现有自然资源的开发之外,还对旅游地区的人文资源以及城市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开发。而对花海景观这一自然景观重视程度不够,使得花海景观这一重要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全面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发展,以及湖南省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花海景观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重视,同时,花海景观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从花海景观的形成来看,花海景观涵盖多个地区,是湖南省境内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花海景观有效地开发旅游资源,不但能够形成全域旅游新思路,同时还能对湖南省的城乡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由此可见,花海景观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对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开展,以及湖南省旅游思路的转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

从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发展来看,只有创新发展思路,并制定独特的发展规划,才能提高湖南省全域旅游的整体效果,基于目前全国旅游市场同质化现象相对突出的现状,湖南省全域旅游要想得到有效的开发,就要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其中花海景观的开发,有效地满足了这一需要。同时,花海景观的出现以及实际运用,使得湖南省的全域旅游获得了新的旅游资源支持和发展思路支持,有效地解决了湖南省全域旅游思路的创新问题,并提升了湖南省全域旅游的思路创新性,更好地满足了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实际需要。

花海景观的充分利用,说明了湖南省全域旅游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不但有效改变了湖南省区域旅游的发展局面,同时也推动和促进了湖南省全域旅游管理的创新,使湖南省区域旅游能够在整体水平和整体发展思路上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创新,更好的推动湖南省全域旅游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花海景观的开发,湖南省的中小城市也进入了一种新的发展局面,围绕着花海景观的开发和利用,湖南省的中小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并找准了新的发展着力点,形成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对湖南省的中小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由此可见,花海景观的利用,充分的提高了湖南省区域旅游发展思路的新颖性,使湖南省全域旅游能够在发展思路上站上新高度,使湖南省全域能够获得新的思路支持,更好的为湖南省全域旅游服务,使湖南省全域旅游能够在整体水平、整体质量上有所提升。为此,我们应对花海景观的作用和地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做到根据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花海景观利用方案,提高花海景观的利用质量,使花海景观能够更好的为旅游服务。

二、花海景观提升了湖南全域旅游的整体质量

花海景观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在其利用过程中,其主要作用是为湖南省的全域旅游提供了有效的资源支持,使湖南省的全域旅游能够得到新的旅游资源。同时,也使湖南省的全域旅游能够在整体概念和整体发展方向上得到及时的调整,客观上推动了湖南省全域旅游的有效发展。而目前,围绕花海景观形成的旅游景点以及旅游路线,也得到了湖南省中小城市的有力支持,许多以花海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的城市,纷纷提出了具体的服务目标和服务方案,使花海景观旅游能够在整体服务质量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从这一点来看,花海景观旅游资源的出现,对湖南省现有的全域旅游格局有创新的影响,同时,由于花海景观的分布地区比较广泛,也使得湖南省的全域旅游范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使得湖南省现有的旅游地点得到了大幅的增加。不但为湖南省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使湖南省的全域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开发模式,形成了以花海景观来带动具体的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新思路,形成旅游资源的共享,以及旅游资源的配套建设。为了达到提高旅游发展质量的目的,湖南省的中小城市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并将花海景观作为了独特的发展侧重点。

为了有效利用花海景观并形成以花海景观旅游来带动城市发展,湖南省的中小城市都将旅游作为了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思路,对现有的城市建设以及旅游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适当的调整,更好满足旅游经济的要求。为了达到提高旅游质量的目的,湖南省的中小城市依托花海景观资源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将重点放在了规范旅游资源管理,以及规范旅游行为上面,形成了依托旅游资源来加强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更好地满足了城市的发展需要。

从目前花海景观的利用情况来看,花海景观已经成为湖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并且对全省的旅游发展形成了非常具体的影响。许多外地游客以及湖南省本地的游客,都愿意已有闲暇时间欣赏花海景观,由此也衍生出了旅游的新市场,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能够形成快速有效增长。所以,花海景观的利用,对湖南省全域旅游工作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不但改变了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局面,同时也提高了湖南省全域旅游工作质量,客观上为湖南省全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持。从目前湖南省全域旅游工作的开展来看,为了保护花海景观资源,并有效利用花海景观资源,在旅游配套服务以及旅游服务质量上,都进行了全面的整改,保证了花海景观的有效利用,有效提高了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发展质量。

三、花海景观提高了湖南全域旅游的绿色环保属性

从目前花海景观的利用来看,花海景观代表了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对花海景观旅游的重视,反映了当前旅游市场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对花海景观的利用,湖南省的全域旅游也找到了一种新的发展着力点,形成以绿色环保为优势和绿色资源为主旅游线路。全面创新发展优势,有效解决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使旅游能够成为一种长期发展有效发展的重要发展手段。花海景观的利用,使湖南省全域旅游认识到了绿色环保对旅游业的重要性。

花海景观的利用也使得湖南省的中小城市有效地将自然资源进行了整合利用,使得湖南省的中小城市能够以旅游业来带动城市建设,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有效的推动湖南省中小城市的发展,为湖南省的中小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围绕花海景观形成的旅游模式,不但改变了湖南省传统的旅游发展思路,同时也为湖南省的全域旅游提供了新的支持,使得湖南省的全域旅游能够围绕花海景观来做文章,并主打绿色环保这一新概念。

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概念的重视,许多人在旅游当中非常重视自然景观的旅游。有些人宁可花更多的时间也要欣赏纯自然的景观。而这一需求,也反映出了现代人对绿色环保的重视。同时,对于湖南省中小城市发展而言,寻找一种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并有效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一直是湖南省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形成以花海景观为代表的旅游业,不但有效解决了困扰湖南省中小城市发展的问题,同时也为湖南省中小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持。

由此可见,花海景观的充分利用,是湖南省全域旅游的重要着力点,同时也是推动湖南省全域旅游营销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对花海景观的充分利用,湖南省的全域旅游不但获得了有效的资源支持,同时也能在全国范围内树立绿色环保旅游以及生态化旅游的新亮点,并推动中小城市的有效发展,使湖南省的旅游业能够成为试点。所以,花海景观的利用,有效地提高了湖南省全域旅游的环保属性,使湖南省的全域旅游能够以绿色环保的特性赢得游客的尊重,确保湖南省全域旅游能够以新的姿态出现在游客面前,为湖南省的旅游争取新的发展机遇。

四、花海景观推动了湖南全域旅游的协调发展

从花海景观的分布来看,花海景观在湖南省境内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大,全省境内的花海景观总体数量较多,分布范围比较广泛。花海景观的充分利用,不但有效推动了湖南省现有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拥有花海景观的中小城市能够以此为名片,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看花海景观,以此为发展城市的重要动力,推动中小城市的快速建设。

花海景观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形成了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使得湖南省全域旅游能够获得有力的支持,并在旅游资源开发上获得新的发展思路支撑。通过对湖南省现有旅游资源的充分发掘,花海景观成为湖南旅游业最重要的资源,使湖南省现有的旅游资源形成的一种连贯性发展趋势,同时也解决湖南省各种旅游资源的协调性发展问题。湖南省的旅游资源能够依托花海景观,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使得湖南省全域旅游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更好地满足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为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思路支持。

从目前花海景观的利用来看,花海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不但促进了湖南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湖南省的中小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旅游资源,使得湖南省的中小城市能够做好花海景观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好的为中小城市的发展服务,实现湖南省全域旅游的有效进行,并且最终提高湖南省全域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协调发展。由此可见,花海景观的旅游对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认识到花海景观的重要性,并将花海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来看待,才能提高花海景观的利用率,最终满足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实际需要。

从这一点来看,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开展与花海景观的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花海景观的利用不但为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开展提供了旅游资源的支持,同时也解决了湖南省全域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问题,通过对花海景观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我们解决了湖南省全域旅游的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同时降低了湖南省全域旅游资源开发的难度,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为此,我们也应重视花海景观的协调作用,以及花海景观对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现实影响。

五、花海景观实现了湖南全域旅游资源的共享

从目前花海景观资源的利用来看,花海景观不但有效地解决了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瓶颈问题,同时也为湖南省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使得全省的旅游资源开发能够做好对现有资源的充分挖掘,并发掘原本所不掌握的资源。而对于花海景观的利用而言,花海景观的利用,最主要的特征是为湖南省全域旅游提供了一种旅游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使湖南省的全域旅游能够重视旅游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通过将城市间优势资源进行相匹配,最终形成省级的旅游品牌,形成有效的旅游资源利用模式,更好地发展湖南省的旅游业。

花海景观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其衍生出的概念不仅仅在于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在于旅游业发展理念的转换,只有重视花海景观的这一作用,才能做好花海景观的利用,并使花海景观能够成为湖南省旅游的重要依托资源,有效解决湖南省旅游资源不足问题,为湖南省旅游资源的持续有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应对花海景观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根据湖南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对花海景观进行合理开发和布局,在充分利用花海景观的同时,形成一种长效的旅游发展思路,使湖南省的旅游业能够真正实现快速有效的发展,并提高湖南省旅游业的繁荣程度。

由于湖南省的花海景观资源分布范围较大,通过对花海景观的有效利用,湖南省的中小城市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构建良好的旅游网络,将中小城市也都纳入到了花海景观的发展范围之内,利用花海景观形成了旅游城市群,更好地带动了全省旅游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应对花海景观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花海景观的实际优势以及湖南省旅游的现状,制定具体的花海景观利用计划,使花海景观能够成为提高湖南省旅游资源质量以及促进湖南省旅游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湖南省全域旅游的繁荣程度,使湖南省的旅游业能够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更好地满足湖南省旅游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并为湖南省的中小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湖南省中小城市的发展,应做好花海景观资源的充分利用,只有形成了这一发展思路,才能为湖南省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思路支撑,使湖南省的中小城市发展能够做到依托旅游资源构建新的发展方式。

六、结论

篇2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景区;景区建设;对策

一、引言

2003年,英国在《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随后欧美各国开展了低碳发展研究和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经验和成果。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业界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产生了低碳旅游这一新型旅游形式。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明确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这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低碳旅游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当前,低碳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低碳研究大多集中在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路径选择、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研究、低碳城市发展、低碳旅游等方面。而本文以低碳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内涵解析、建设的重要性和对策等方面着手对低碳旅游景区进行相关研究。

二、相关概念解析

目前,学界对低碳旅游的理解可概括为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而对低碳旅游景区的概念界定很少,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谭锦、程乾认为低碳旅游景区主要是自然资源型景区,如湿地和森林等。赵金凌,高峻则指出低碳旅游景区主要是指提供住宿、交通、观光、休闲、温泉、民宿、餐饮等的综合的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景区,不包括主题公园、历史遗迹等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史云、田甜、许晓明则认为除自然生态资源外,一部分文化景观也属于低碳旅游景区的范畴。一个完善的低碳旅游景区的特点是以满足旅游者最低旅游体验效果为前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统一体。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低碳旅游景区应具备以下特点:

1 以低碳环保为核心。低碳旅游景区区别于一般景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低碳旅游理念、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在景区的开发和建设中应通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减小对景区环境的负面影响,使旅游消费活动符合低碳环保可持续要求。

2 以不降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为前提。游客参与旅游的直接原因是为获得轻松愉悦的旅游体验,在旅游参与中感受快乐。因此,旅游景区在强调低碳化操作的同时必须保证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3 多方参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需要依靠政府、旅游企业、景区居民和游客等多方的共同参与。只有社会各界对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充分理解并自觉融入到低碳旅游景区的活动中,才能切实推进低碳旅游。

三、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性

(一)推动低碳旅游形式的开展

低碳旅游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一种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旅游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但这种推广和实施是一个涉及政府、旅游企业、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能将这些因素有效结合,理顺管理体制,统筹整合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宣传低碳旅游理念和实施低碳旅游活动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平台。

(二)促进民众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

在低碳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低碳的理念已融入到景区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各个环节。因此,游客在景区内不仅能够通过景区低碳知识的宣传深入了解低碳的意义,亲身体验到低碳生活方式,更能有助于游客在旅游活动结束后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继续坚持低碳生活,逐渐形成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将不再只是政府、业界和学界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成为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三)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低碳旅游景区,既可以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又能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低碳旅游是目前和未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低碳旅游景区也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将低碳理念在旅游业中付诸实践,有利于建立旅游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最终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低碳旅游景区创建对策探析

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对策主要包括完善低碳旅游机制、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优化景区管理体制、创新低碳旅游开发要素等(图1)。

(一)完善低碳旅游机制

低碳旅游机制的完善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模式,建立扶持激励、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等低碳旅游机制。建立扶持激励机制,针对景区内低碳环保应用状况,政府给予相应税收及资金支持,引导低碳旅游的开展;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景区应在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基础上,建设和应用无碳化改良的新旅游设施;建立示范推广机制,在低碳旅游开展的初期,设立低碳旅游示范区进行试点,而后再全方位推广。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作为由台北县政府策划,当地居民参与的台湾第一个低碳旅游示范区,通过开展低碳活动,取得了可观的低碳效益,成为低碳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成功案例。

(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低碳旅游景区在规划和开发时应明确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的理念,注重低碳体系构建,重视环境保护。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特色,保持环境的自然特征与文化的原真性,确保规划的建筑、设施、产品等在低碳化操作的前提下融入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中;合理配置多层次、多类型低碳旅游项目,引导客流时空分布,提高旅游环境容量水平,以促进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保护;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的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机制,构建旅游景区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尽量减少资源、能源的利用,引进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强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三)优化景区管理体制

景区管理是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往往涉及到景区开发与保护、管理与经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多方面问题。而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和市场化运作将成为景区改革的两大趋势,创新低碳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是适应旅游形势发展的需要。低碳旅游景区应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为景区进一步规划和营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既可避免垄

断带来的制度僵化、缺乏竞争力等弊端,同时又有利于景区发展和品牌的打造。

(四)创新低碳旅游开发要素

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需围绕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和旅游消费方式等元素的低碳化而展开。

1 打造低碳旅游吸引物体系

低碳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游客前往景区参观、体验的最重要因素,对景区旅游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碳旅游景区将低碳理念运用于景区的规划和设计,由此而打造的旅游吸引物成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新型旅游吸引物。这一旅游吸引物体系范畴宽广,包含景区内各种自然旅游资源、人造低碳景观、低碳旅游活动、低碳旅游产品等。景区可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合理安排旅游路线和规划低碳旅游活动产品。在四川燕子沟景区的高山特有的生态环境下生成了世界最大的红石滩和多处矿温泉,而后,燕子沟积极打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开展观光旅游,建设休闲避暑及疗养度假区。

2 完善低碳旅游相关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是在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下建造的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设施。低碳旅游相关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能源供应、环境卫生、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及旅游娱乐等设施,完善低碳旅游设施需从这些方面着手。如进行无碳化改良,将新技术、新能源、天然能源等在景区各项公共设施中广泛应用;在景区内采用低噪音、低能耗、低排放量的交通运输工具,设置新能源观光游览车、电瓶车、自行车道、步行道,设计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交通工具;加强景区、酒店的节能减排工作,执行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被称为“世界最大太阳能酒店”的山东德州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所用建材及酒店用品均为环保材料,应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外墙保温技术,比国家节能标准低30%左右。其建成的太阳能游乐园,包含世界最长的光电大道、可再生能源主题公园等旅游项目,能够让游客体验未来能源新生活。

3 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

低碳旅游体验环境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体验环境。对游客而言,降低资源耗损的绿色化旅游消费及加倍亲近自然的低碳化旅游消费可以获得更多精神体验,较普通旅游环境而言更能提高旅游过程中的游客满意度。低碳旅游体验环境的营造必须举全社会之力,采取多种形式,形成整体合力。要通过政府低碳政策支持、旅游企业低碳技术革新、景区居民及游客的积极参与,培育和谐的低碳旅游体验环境,提高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4 推动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一种能够使游客在消费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减少个人碳排放的消费形式。推动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应提倡游客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徒步、自行车等低碳交通方式;自带垃圾袋和旅游必备用品,自觉回收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主动参与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绿色活动及碳补偿等低碳旅游活动。

篇3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2-0115-1.5

一、园林景观设计发展

一般认为,园林的发端来源于19世纪末的现代艺术运动思潮,随着现代建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在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等推动下,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逐渐向园林景观方向发展。

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城市人口、环境压力的剧增,美国政府开始大量修建城市公园,进行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其中,奥姆斯特德在1854设计建造的纽约中央公园开启了城市公园的先河,作为最早期的现代风景园林最早诞生在了北美大陆,而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也不失为风景园林中的经典作品。同时期的欧洲则出现了新古典主义的组合、混合式风格,新艺术花园和印象派花园等,在随后的20世纪初期,1925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在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园林作品,例如装饰艺术和立体派花园等,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由此打开了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新篇章。20世纪的70年代,风景园林艺术开始流行,并成为园林景观领域的主要流派

一直到今天,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为园林景观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仍然在不断的更新,并融合了各个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园林设计理念和作品。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内涵及特征

与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相比,低碳景观设计强调碳排放、能耗等环境指标,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提高到一种深的层次。从目前国内外众多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来看,生态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相关的设计理念及内涵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而言,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内涵及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设计理念的内涵和特征;二是设计原则及内涵;三是园林景观低碳文化的内涵及特征。作为整个生态理念内容的一部分,内容分述如下。

(一)设计理念的内涵和特征

1.基于生态主义的设计理念

从19世纪后期开始流行,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关系出发,并以其动态平衡为设计目标的生态主义设计理念是低碳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方面。作为最早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设计理念,其融合了植物学、生物学、农学、地理及气象等多门学科,在生态理念设计中经常采用基于生态主义的思想生态理念中的生态主义理念同时还体现在尊重自然、将生态自然与艺术相结合方面,以达到一种环境友好、自然和谐的效果。

2.基于资源节约的设计理念

资源节约理念最早也来源于生态主义的可持续思想,目前主要在建筑、园林景观领域,并出现了绿色住宅和节约型园林等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资源节约是实现生态理念设计的重要环节,其理念的核心内容包括高效和循环,重点体现在能源的高效使用和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

电、热及亮化等能耗是景观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碳消耗源,因此节能高效是低碳景观设计的必要目标,一般而言,景观的节能高效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实现:一是设计低耗能的景观系统。通过方位、结构形式、绿化配置、自然通风等设计方法,改变或调整景观、建筑的能耗,例如通过建筑方位、结构实现建筑物的“冬暖夏凉”,通过植被、绿化的设计实现对气流、污染扩散、噪音和光线的控制。二是新能源的使用。在照明、取暖、灯光以及景观动力等方面广泛采用太阳能、风能、地源热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降低对煤炭、天热气及电网等传统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可大量的减少传统能源导致的碳排放。三是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循环。生态理念尽量采用合理、环保的材料,从材料的生产、建造及废弃处理全过程的降低碳排放,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尽量采用本地、原有材料,尽量减少废料乃至于实现零废料,材料及废弃物的循环使用。四是水资源的循环处理。水处理和景观是园林景观中的常见部分,以往的水景设计往往注重其艺术、美学方面的特征表达,而水处理则依赖于公共处理系统或直接缺失,由此而形成水资源的能耗、损耗均偏高。生态理念下的水资源处理和水景设计则偏向于开源节流、自然循环的设计,在雨水收集、灌溉、中水处理等方面充分利用自然力和生物特性,实现自然水系的自净化功能。

3.后工业化设计理念

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许多工业产业逐渐缩减或转移,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用地,很多废弃的工厂、矿山、铁路、仓库和码头用地需要改造成园林景观等公共空间,因此景观设计领域开始在工业废弃地环境下进行景观设计探索,在环保、生态理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然生态恢复、治理的低碳设计理念,并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4.注重科技与科技创新的理念

景观设计作为人类对于生存自然环境的主观改造与意识表达,其本身即是艺术与科学的集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因素的不断增加,对于景观设计要求和内涵的不断加深,科技因素在景观设计中的比重也随之变大,著名设计师密斯曾说:“当技术的使命完成之际,其将升华为艺术”。生态理念设计作为最新的景观设计前沿学说,其更重视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忠实履行着科学升华为艺术的职责。科技及其创新理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方法的科学理性化;二是采用最新科技创新的成果。

(二)设计原则及内涵

1.自然为主的原则

自然为主的原则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自然力做功,例如水力、重力、风力、太阳能及生物能等,实现景观的自我净化、维护与成长,减少由于外界非自然力引起的碳排放。二是在艺术创造上的自然为主原则,突破人工雕琢与修饰的美学范畴,重新审视自然之美,进入自然美学的新层次。

2.最小干预原则

最小干预原则与上述的自然为主的原则有共同的部分,最小干预原则即意味着在保持原始自然生态基础上,尽量减少人工建造干预自然生态,采用最高效、最合理的方式对初始景观、生态进行建造,在艺术设计上具有结构主义和极简主义的理念,给予原生态以最大的理解与尊重,从而减少了人工干预所需要的能耗,降低了碳排放。

3.循环集约原则

循环集约原则是生态理念的直接体现,循环集约原则既包括资源、能源,还包括了设计建造的过程,例如:对景观空间的高效利用,对建造材料的集约使用,对于能源和材料的节约与回收利用。其也反映前述资源节约理念的实践本质。

三、园林景观的低碳文化内涵及特征

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是自然景观设计与内在精神文化的统一,相对于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低碳园林景观设计则显示了另一种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园林景观的低碳文化引导社会理念的进步,它倡导一种合理、适度消费的观念,提倡以自然为主,充分利用自然和科学的力量达到降低碳排放的效果,人们通过设计、建造和使用低碳景观园林的过程中体会、传承这种顺应自然的和谐文化,在这种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篇4

找寻未来方向

张景新是个“爱折腾”的人。早在1980年,从水泥、运输生意起家的他就有了10台汽车的身家,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中首批发家致富的人。

在做运输生意的过程中,张景新发现,柴油汽车配件在广东没有专门的经销公司,一个零件损坏了,往往要跑到汽车生产厂家购买,费时费力又昂贵。于是,在1984年,他大胆向银行贷款20万元成立了广东省汽车工业贸易总公司揭西公司,很快就成了当时粤东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批发商之一。随后,他又介入整车销售、摩托车组装、汽车组装,甚至还有自行车的生产。

彼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中国汽车业发展刚刚进入上升期,两个选择摆在了入市早、渠道畅通、资金实力雄厚的张景新面前:究竟该沿着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道路一路向前,轻轻松松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还是该选择一条引领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但荆棘密布的开拓之路?

不甘平凡的张景新选择了后者。“搞汽配、组装、摩托车和自行车生产,将来一定是竞争的红海,而且随着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健全,可能每5至10年就会面临淘汰或更新换代的挑战。”张景新说。

2000年前后,环保问题开始引起学界的重视,很多专家开始反思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这一年,张景新恰好在北京和上海参加了两场国际性论坛,都是有关环保型汽车发展的研讨。张景新回忆说,那时候,他就认定,未来的汽车产业必然与环保息息相关。对于正在寻找未来发展道路的五洲龙来说,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前景与企业所追求的突破性发展一拍即合。

说干就干。2000年底,五洲龙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在深圳正式成立,张景新把白手起家挣来的钱,全部押在当时连概念都没有明确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他们从研究国外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着手,开始了艰难的新能源客车自主研发之路。“当时投入很大,从电池技术方向究竟是选纯电动、并联技术还是串联技术,到第一台样车的制造,反复测试、路试,以及后面的车辆上牌等,困难重重。”张景新回忆说。

两年后的2002年1月,国内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样车终于研制成功,经过2万多公里的路试,该车型由广东省经信委组织专家鉴定一次性通过,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从这一刻起,五洲龙的新能源之路终于迈上了正轨。

打通成功路径

张景新把五洲龙的发展概括为两个字――“早”和“多”。其中,“早”是指入行早,做出了国内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样车;“多”是指参与的国家级项目多,作为首个中国新能源客车准入企业及首个混合动力电动客车标准制定企业,五洲龙陆续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首个混合动力客车商业示范、首个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首个深圳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标准制定,以及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示范运行等项目。

多年来五洲龙一直在努力推动和促成这些项目的开展。虽然说,早在2002年,五洲龙就研制出第一台混合动力样车,但直到2010年,其生产的100多台车依然只能是样车。由于缺乏行业标准,这些车“没法上牌,没法上路,数年来只有投入没有收益。”张景新表示,完全没有料到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会如此漫长和曲折,

“我最初计划的是5年的投入期,没想到,允许走进市场是在10年以后。”

“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联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张景新表示,多亏了来自科技部、深圳市政府等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有识之士的始终关注和积极推动,才有了一系列开创性的项目尝试,才有了五洲龙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数个第一次。

付出终有回报。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车企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准入标准制定和国家财政补贴制定。张景新表示,当时,五洲龙作为汽车行业的新秀,和一汽、二汽等国内汽车业巨头并肩而坐,一起制定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标准。

在此后的时间里,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行业标准的建立,以及减免税收、提供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各方关注度的大幅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伴随着这一浪潮,五洲龙也渐入佳境。尤其是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行,五洲龙专门为大运会生产了1511辆各类新能源汽车,占投入大运会新能源汽车总数的75%以上。此举让深圳一举成为全球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规模最大的城市,“大运蓝”也因此成为深圳市民最温馨的记忆。

大规模应用所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不仅使五洲龙在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让张景新对于企业未来的技术路线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

五洲龙公司副总经理邓先泉告诉记者,目前,五洲龙各类新能源客车在全球安全行驶已累计超过14.7亿公里。在国际市场上,五洲龙新能源客车已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斐济、巴拿马等国家的道路上行驶;在港澳地区,于2011年12月进入香港市场的五洲龙新能源巴士,至今已累计安全运行150万公里;在国内市场上,深圳、乌鲁木齐、长沙、苏州、重庆等地处处可见五洲龙新能源客车的身影。尤其是在深圳,目前已有超过5000辆新能源公交车运营,其中40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从2008年一直安全运行至今,单台车行驶里程最高达到70多万公里,保持了节油性好、出勤率高、故障率低的优秀记录。

实现关键突破

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迎来春天,张景新依旧喜忧参半。喜的是曾经无人问津的行业热起来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已经明朗。忧的是,“小环境”还有待改善,比如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补贴标准等政策的完善,以及行业准入、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等。

尽管仍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扰,五洲龙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没有动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于国于民都有利。”张景新说:“虽然从研发到产出的过程很艰辛,但是,在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走了16年,今后也一定会不遗余力地走下去。”

张景新的信心和底气不仅来自于他在业界打拼10余年的经验,更来自于五洲龙在关键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从成立至今,五洲龙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已取得百余项国家专利,实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领航。此外,他们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转型为“智能先导型”企业,形成了高集成度的电动一体化智能整车控制系统。

在此基础上,五洲龙还积极推进石墨烯电池的研发。今年5月,五洲龙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石墨烯复合电池已成功应用于11米长的客车上,该车也成为全球首台成功运用石墨烯复合电池组的新能源客车。“电池技术是目前电动汽车大力推广和发展的最大门槛,而目前的电池产业正处于铅酸电池和传统锂电池发展均遇瓶颈的阶段。”五洲龙公司副总经理成建忠说,石墨烯储能设备的研制成功,将带动整个电池产业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革,新能源客车续航里程有望突破600公里大关。除了续航里程优势,石墨烯复合电池的安全性能也可圈可点,在被穿刺、挤压后,电池不会泄漏、无明显升温、不起火、不爆炸,将大幅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篇5

关键词:湖州市;盆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116-03

盆景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盆景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休闲娱乐的需要,而成了一种重要的产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1]。本文从构成盆景的重要要素――植物出发,探求湖州地区盆景植物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湖州的盆景研究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 湖州市盆景植物资源状况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地形起伏大,垂直气候差异明显。植被带属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物种资源丰富,为全市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的发展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湖州素有“山水清远”的美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湖州市村庄环境整治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环境和生态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绿化家园、净化空气、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国家对发展绿化和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农业资金的投入为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盆景植物资源是盆景产业发展的基础。湖州市处于亚热带范围内,复杂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孕育了生物的多样性,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可培植为盆景的植物种类有杜鹃花科、山茶科、槭树科、蔷薇科、榆科、樟科、松科、柏科等,这些科中的大多数种类都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2]。此外,木兰科、兰科、报春花科、菊科、豆科中的观赏种类也极为丰富。以形态而言,从挺拔高大、形态优美的乔木,到繁花似锦、色彩缤纷的灌木;从挺立于水面或漂浮于水中的水生植物,到附生于岩石及树干上的藤本及草本花卉等应有尽有。

湖州盆景主要为树桩盆景,树桩盆景主要为松柏类盆景和杂木类盆景。树种材料丰富,按观赏特性主要可分为杂木盆景、叶木盆景、花卉盆景、果木盆景、藤蔓盆景。

杂木盆景包括榔榆、黄杨、雀梅、九里香、福建茶、柽柳、鸡爪槭等;这一类盆景以其姿态奇特古雅,枝叶挺秀为其观赏特色。叶木盆景包括鸡爪槭、三角枫、枫香、卫矛等;这一类盆景以叶形奇特、叶色丰富而多变的树种为材料,以突出观叶效果。花卉盆景包括梅、碧桃、垂丝海棠、山茶、杜鹃等,是以突出观花效果的一类盆景。果木盆景包括石榴、金弹子、火棘、南天竹、枸杞等,是以突出观果效果的一类盆景。藤蔓盆景包括常春藤、络石、金银花、紫藤等,是突出其卷曲的茎干、垂拂的枝叶的一类盆景。

杂木类盆景的树材繁多,近些年来,在数量上又有了新的突破。随着盆景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盆景树种将进一步拓展,盆景树材将越来越多。另外,新材料的产生,如先进的修剪工具、新奇的盆钵的出现,将使盆景材料更加丰富。

2 盆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对盆景植物认知不足,开发力度不够 对湖州地区盆景植物资源的认知不足,开发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开发利用的数量与资源总量不相称。浙江盆景艺术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浙江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其深厚的传统基础。浙江盆景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诗情画意的。在树种的选择上,一向是以松、柏为主要树种,这也是其地方特色的一部分。在植物资源方面,除松柏类之外,花果类、色叶类资源也非常多,开发力度还需加强。

2.2 信息不通畅,开发利用不合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了解市场行情,掌握信息,对于经营者来说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市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经营者绝大多数为单家独户的个体经营,受资金、人力的限制,对市场行情和有关政策信息掌握得很少。如经营者常常感到经营树种方向不明,对市场行情心中无数,必然造成生产的盲目性。

湖州市盆景制作和销售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化,主要集中在一些园艺公司的苗木基地,私人的生态农庄,以及一些盆景爱好者的庭院收藏。村民往往缺乏科学的规划,存在无序乱挖野生树桩的现象,不仅对盆景植物资源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且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危害。另一方面,传统的林业资源调查中往往不能反映盆景植物资源的状况,再加上盆景植物资源一般在偏远山区,开发有一定难度,使得相当一部分盆景植物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3]。

2.3 专业技术缺乏,开发水平不高 湖州地区盆景生产主要以个体私营模式为主,处于自发性的发展状态,加之缺乏相应的行业管理,很难形成规模化集约生产。盆景制作者缺乏盆景植物资源、盆景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艺,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学习滞后。一些盆景生产者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践经验来制作盆景,也没有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盆景产品往往缺乏艺术创新性,成本高,效益低。

3 湖州盆景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利用对策

湖州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拥有丰富的盆景植物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湖州市盆景业的健康发展,对浙江盆景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湖州盆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使之走上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道路。

3.1 加强立法监督,加大盆景植物资源保护力度 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盆景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加大管理力度,结合具体情况建立有效的地方性植物资源保护机制,避免盲目开发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3]。建议在湖州的3县(安吉、长兴、德清)和两区(吴兴、南浔)的山区及林地建立一定数量的盆景植物资源保护区。除立法监督外,应加强植被资源保护科普的宣传力度,特别是生态脆弱且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的地区,保护不同地区珍贵的盆景植物资源及其他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对于濒危物种必须重点保护,并出台针对濒危植物保护的政策法规,只有在保护成功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有限度的开发利用。

3.2 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深入开展盆景植物资源研究工作 随着盆景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专业科技队伍也会迅速扩大。随着盆景市场的发展和日趋成熟,盆景专业理论与技术队伍一定会日益壮大。盆景学学士、硕士、博士、高工、教授会越来越多,盆景制作与欣赏者的素质也会越来越高,科技含量将会与日俱增,盆景科技的发展定会促进盆景艺术的飞跃。

建议相关行业部门对全市范围内野生盆景植物资源的综合调查进行科研课题立项,以全面详细地探明掌握湖州地区野生盆景植物资源,为以后有选择地引种驯化打下基础[4]。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加快野生盆景植物引种驯化和育种基地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对已知野生盆景植物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研究,以便向盆景市场提供充足的新型品种和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3.3 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合作交流 经营者可通过乡镇林业站传递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生产情况,各县区林业局可将各乡镇林业站上报的情况通过政府网、农网等相关网站对外供货信息。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需要,市林业局可以筹建湖州市盆景资源网站,为全市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

根据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经营者的意愿,成立民间团体组织,如成立湖州市盆景艺术协会。通过协会可以把当前分散的小农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参与地区内外市场的销售;可以把分散的经营个体组织起来,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联合经营;可以组织开展培训,提高科技和经营水平,联合开发;可通过协会培养市场营销经纪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5]。

3.4 把握盆景商品的生产趋势,深度发掘盆景植物资源价值 目前,盆景商品生产趋势有向苗圃育苗、盆景无土栽培、规范化商品基地等方向发展。苗圃育苗可以防止盆景制作者以毁坏林木资源来换取树桩艺术品的釜底抽薪做法;盆景的无土栽培可以让盆景出口顺利通过植物检疫,又可以为宾馆,酒家提供干净且有生命力的室内装饰,还能发挥盆景的浅奇风格。

盆景是一种商品,通过交易产生经济效益。发展盆景商品经济必须建立基地,商品盆景基地要做到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艺术化、科学化。一是开发新品种,特别要多发展适宜室内摆放的常绿、耐阴,带花带果和管护简便的植物盆景;二是发展无土栽培,选择质轻、色好、无毒无异味的基质,研究固定植株技术和盆景专用肥及营养液;三是普及矮化技术,研究不同树种、不同盆钵使用矮壮素的剂量;四是植物检疫,逐步建立生产隔离区、土壤基质消毒、防治病虫害体系和制度,提高产品信誉度,争取成为免检企业。此外还要改进包装,做到质轻、坚固、易折叠、规范化、便于装卸和综合利用。

在发掘盆景资源价值方面,一方面要增加科技投入,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理念。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营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准则,增强盆景生产者的创新观念,打破传统的盆景生产模式。适度进行规模化集约型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加强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教育,对盆景创作和生产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湖州市农民学院自开设园林技术专业以来,很多农民企业家、创业者、农民大学生在具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收获了很多盆景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升了他们对中国传统盆景文化艺术的鉴赏力。同时只有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艺术价值,进一步发掘盆景植物资源潜在的市场价值。

4 结语

湖州市盆景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如能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并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借助湖州区域文化优势,打造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特色盆景,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树立品牌意识,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营机制,必将推动湖州盆景产业乃至浙北地区盆景事业的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少初.中国盆景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与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6 (5):124-125.

[2]邓初钿.中国珍稀野生观赏花卉[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张庆,焦晋川.四川盆景植物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 488,4 500.

篇6

【关键词】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优点;发展前景;可替代能源

在全球资源短缺与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可以部分替代地球石化资源且污染较小的能源,而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兼具矿物能源和其他新能源特点、优势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迄今为止,以粮食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能源已经在很多国家的生产领域内应用,取得了客观的技术和经济效果,人们对生物能源替代石油能源有了普遍的认可和共识。但是,关于生物能源的争论一直不断,下面就探讨一下当前生物能源现状,以窥探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

一.生物能源的优点

生物能源,是指通过生物的活动,将生物质、水或其他无机物转化为沼气、氢气等可燃气体、乙醇、油脂类可燃液体为载体的可再生能源。其不同于矿物能源,又区别于其他的新型能源,同时兼具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是目前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解决能源危机问题,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日渐恶化的生活环境。这些优势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的。

第一,用于开发成为生源能源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而降低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降低大气环境污染;第二,生物燃料能够充分的燃烧,在环境中可以很好的分解,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对控制雾霾等空气状况有着良好的作用;第三,能源植物的种植,对农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水质保护等都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由此可见,生物能源的优点是较多的,不仅能缓解能源危机,更能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受污染,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家园,保护人类身体健康。所以,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现阶段,生物能源主要有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制氢、沼气等几种形式,下面从它们的发展现状入手,探讨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

第一,生物柴油。当前,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为植物油,世界各国采用的植物油也各不相同。比如,美国以转基因大豆油为原料,加拿大以双低菜籽油为原料,巴西以蓖麻油为原料、马来西亚以棕榈油为原料。关于生物柴油的制法,目前有四种常用的技术方法,即微乳液法、高温裂解法、酯交换法、直接混合法。此外,我国清华大学的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工程微藻法,这一技术方法还没有成熟并推广使用,但是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柴油在成品油市场上已经有了广泛应用,欧洲地区应用的较多,但是实际开发生产中一直存在低收入、高投入问题,这是阻碍生物柴油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燃料乙醇。燃料乙醇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生物能源。其生产中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有四大类:纤维素原料(农作物秸秆、柴草、伐木剩余物等)、糖质原料(甘蔗、甜菜等)、淀粉质原料(玉米、大米、甘薯等)及其他原料(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等)。就目前而言,生物制合成燃料乙醇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生物法、化学法等,每一种方法的工艺流程既有相似又有不同。最常用的是生物法中的发酵法,特别是糖类作物发酵乙醇的方法最为成熟。在实际情况中,燃料乙醇生产一直面临着原料不足、成本高等问题,所以从长远角度看,利用纤维植物转化成燃料乙醇的技术方法是一种很理想的方法,不仅成本低,又能解决原料不足问题。

第三,生物制氢。生物制氢的应用,既为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氢气,又开辟了一种废物回收利用的新途径,是一种绿色的生物能源生产工艺。生物制氢的原料是相当广泛的,有牛粪、淀粉废水、豆制品废水、玉米秸秆、酒糟、纤维素、污水等。制法具体有光合生物产氢、发酵细菌产氢、光合生物与发酵细菌的混合产氢等。鉴于生物制氢的主要原料很多,应用起来较方便,是未来能源制备技术的主要趋势之一。但是,生物制氢依然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创新与突破,如光合生物产氢方面,唯有实现创新才能促进这一种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沼气。沼气是一种抗爆性、燃烧值很高的绿色能源,其原材有禽兽粪便、食品加工废物、作物秸秆、酒精废料等。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生物能源,沼气不仅在发达国家应用广泛,在发展中国家也有着广泛运用,而我国沼气主要运用于农村地区,如供暖、做饭等,工业领域应用现状不如农村地区,且缺乏系统化的发展。

以上是最常见的四种生物能源形式,在发达国家的开发与利用比较广泛,但在发展过程中均遇到了不同问题。比如,生物柴油的低收入、高产出问题,生物制氢的技术创新问题,这是生物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生物能源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加快,生物能源发展有着极好的前景。我国应基于资源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坚持自主研发,推动国内生物能源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缓解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是科学技术的一次进步,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场重要变革,是人类智慧与崇明才智的展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解决能源问题和保护环境,必须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能源。一方面,加大生物能源研发力度,另一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对生物能源的产业化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一条科学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J].化工文摘,2009,02:48-50.

[2]唐三元,席在星,谢旗.甜高粱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前景[J].生物技术进展,2012,02:81-86.

[3]邱桂红.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0,09:265+267.

篇7

【关键词】南太行;资源整合;竞合关系

太行山位于华北平原西侧,它是中国地理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通常习惯上将位于河北省境内的部分称为北太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部分称为南太行。北太行山地区由于缺少水源,很难看到有大面积林区,中间只是零星地点缀着小片林地;而位于河南安阳、新乡、焦作、济源境内的南太行,则因为拥有珍贵而充足的水源在太行山中最具特色,具有独特风景。本文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探讨了南太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参考性建议。

一、南太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南太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南太行旅游区是随着南太行山及其边缘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旅游区域。南太行旅游资源众多,历史文化悠久,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作为河南省吸引力较强的传统旅游目的地之一,南太行旅游区以山水人文景观为主要吸引物的传统旅游观光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面临着现代旅游市场休闲度假导向的旅游需求的挑战。为了增强区域整体的旅游吸引力,南太行在1990年以来,开始着力锻造自然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以及现代红色精神等一系列旅游产品。自张荣锁带的事迹被报导出来以后,脍炙人口的“回龙精神”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报导;《举起手来》、《走出地平线》等多部影视作品在全国放映后,名不见经传的郭亮洞闻名遐迩,大大提高了万仙山景区的知名度。此外还有安阳林州的红旗渠,焦作的云台山在经过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导之后,知名度渐渐提高。从此,南太行区域旅游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几年来,南太行各市、县旅游发展迅速,万仙山、云台山、红旗渠等景区都已成为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品牌,随着全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河南省旅游开发重点转移,南太行旅游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巨大经济利益获得的同时,各个景区之间的激烈竞争而引发的旅游区的整体吸引力的弱化。

2.南太行旅游区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南太行各景区的走访调查发现,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在南太行的某些景区景点内如八里沟的“一线天”、万仙山等道路不畅,特别是在旅游旺季,这个问题十分突出,不仅影响了旅游服务质量、综合接待条件、还影响整体效益的提高。南太行中新乡、辉县的各景区之间、景区与主要交通干线之间通达性较差,尤其是沿太行山一线缺少一条贯通南北的高速旅游通道,致使整个旅游区难以形成多日游发展态势,旅游业规模整体效益难以发挥。(2)景观整和开发力度不够。南太行地区各地市虽然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景区、景点、星级饭店、旅行社也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其中大部分景区的旅游开发层次和品位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相应的旅游附属产品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和特色,如回龙的红色旅游只是单纯的一个景区的设计,没有能和万仙山景区联系在一起,反映不了景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难以激发游客的游览兴致。酒店、旅行社、车站之间也缺乏联系,没有形成横向联合。事实上南太行旅游区整体上还处于分散状态,还没有形成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管理高效的旅游地域综合体。这对该区整合优势的发挥和实现旅游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十分不利,这影响着它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旅游体系中的地位。(3)旅游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开发资金缺乏,旅游产品开发乏力,相应的旅游附属产品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和特色,如云台山的旅游产品在八里沟也能买到,产品的雷同化程度很高;同时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缺乏经济支撑。从消费结构上看,购物和娱乐消费所占比重较低;从行业结构上看,新乡、焦作旅游公司规模较小和数量相对较少且没有形成联合力量。个别地方政府用语旅游宣传的经费不足,不能形成强有力的促销力量。南太行区域旅游发展还没有做到与多种促销手段相结合、与各类旅游节庆活动相结合,旅游品牌开发创意不足,宣传促销还不是很到位。(4)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行业,城建、文化、宣传、卫生、农林、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与旅游关系密切,结合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的情况和特点都要求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如果管理体制不健全,将严重制约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从南太行整个区域旅游发展情况来看,各景区如新乡南太行管理层面同样存在着条块分割现象,各类旅游资源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各管理部门职能交叉,景区开发、建设、管理较大难度,严重制约了南太行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5)旅游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缺少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规划开发人才。导游人员队伍力量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专业培训,旅游从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此外还有政府缺少相对宽松的条件进行招商引资;旅游主体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多元性;现代旅游市场多元化旅游需求导向的挑战等。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如何转化和引导目前这种相互盲目竞争的局面,实现景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合力效应,全面提升南太行旅游区的整体吸引力,从而最终探索出一条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是南太行区域旅游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亦是全国区域旅游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南太行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

随着当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域内旅游业竞争激烈,各个景区间的竞合是南太行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区域内景区之间加强联系、进行竞争性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竞争与合作是区域内景区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竞合模式是针对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它对协调旅游空间竞争和空间合作的关系可以起到显著的协调作用。南太行各景区之间的整和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距离接近。八里沟、回龙、九莲山等各景区之间距离近,相互之间交通联系便捷。新乡八里沟和九莲山距离很近,在参观八里沟之后就可以前往九莲山参观。景区间有多功能环保电车,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景区的每一个角落。(2)有合作的基础。南太行地区新乡、焦作景区之间已经具备合作的基础,在行销、组织、接待等方面都有统一的安排。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开发,南太行各地区的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型的多功能度假酒店相继建成,近期,新乡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南太行旅游区风景管理委员会,统一对新乡南太行的景区进行规划管理,有政府牵头进行统一的部署,会大大加强景区整合的力度。(3)各具特色。南太行各景区在主打山水之外都有各自特色,有利于共同开发有差异的旅游产品。如云台山、八里沟风景区以山水为主打品牌,自然风光美丽;回龙景区则以道教旅游资源和红色景点闻名;秋沟景区以四季山间植被变化为亮点,特别是春天的桃花等。这些条件为南太行各景区进行资源整合,构建统一的旅游区提供了可能。

三、南太行旅游资源整合方略

1.实施旅游目的地管理战略。为了给南太行各景区之间的竞合提供有力的保证,政府需制定南太行区域统一的游客管理计划,对各景区实行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战略,并依据旅游资源类型等级整合,在区域内审视各类旅游资源地位的变动情况,重新确定优势资源类型;筛选出区域开发的重点旅游资源;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研究确定各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序和开发规模。然后在各景区之间进行联合促销,借助与云台山同属南太行山系的优势,面向市场推出南太行的旅游品牌。同时要协调好各景区整体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如餐饮、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和盲目竞争问题。还要特别注意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

2.实施旅游产品的差别战略。最大限度的挖掘南太行各个景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实现真正的竞合模式,应当实行旅游产品的差别战略,针对各景区的不同特色,现有产品特点和当前开发现状,对各个景区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八里沟开发以水为主的旅游产品,结合山的特点,打造其景区的水品牌;万仙山应以山为主,开发山的特色,创造以山闻名的旅游产品;回龙应以红色精神和宗教文化为主,结合自然景观特色,打造红色—自然—人文的旅游路线。只有整合资源,实行集约化经营,才是其根本出路。应该成立一个南太行旅游集团,各企业间横行联合,利益共享,统一市场营销,统一旅游商品开发,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大型车队、文艺表演团队等功能齐全、接待力能较强的大型旅游企业,进而使南太行品牌更具市场竞争力,成为新乡旅游发展的龙头。在新乡旅游线路的编制中,应注意科学规划,同时都要践行以高质量求发展的旅游营销差异战略。

3.实施旅游发展的空间拓展战略。构建统一的旅游目的地,应当实施旅游发展的空间拓展战略,把南太行各景区周围的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首先,要从整体开发的角度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各部分旅游资源开发的竞争和合作状况,重新进行旅游资源区的划分;其次,对近距离的雷同开发,重新归整,能合并则合并,不能合并的区域,保留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把八里沟、万仙山、回龙等同周围的云台山有机的结合起来,着力建设南太行山水—人文游览区。还可以丰富南太行山水旅游活动类型,扩展南太行红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给旅游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4.实施政府主导旅游推介发展战略。旅游产业自身存在着多样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政府主导有利于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结合区域旅游的发展情况,创造性地开发旅游产品,打造属于南太行旅游的特色项目;同时积极采取新的市场营销策略,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扩大对整体的宣传,制作旅游宣传片进行营销;政府要大力进行推介,提高南太行旅游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塑造区域旅游的美好形象。政府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不能只顾政府和投资商的利益而把当地群众的利益置之度外。

5.实施人才培训开发战略。为了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地位。首先要结合南太行旅游开发的实际编写培训教材,认真编制旅游从业人员近、中、长期培训计划,通过邀请专家和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紧培养一批旅游急需人才,切实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为本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 考 文 献

[1]田里,牟红编.旅游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2]王衍用.区域旅游开发占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地理.1999:19(2)

[3]岳红琼.旅游市场营销和走联合经营路子探讨[J].特区经济.2006(6)

[4]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6)

[5]张凌云.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与国土研究状况[J].

篇8

“新型城镇化”是十提出来的新型发展理念,其核心要求是“人的城镇化”。文化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有极高的适应性,因而在这一进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如何适应要求,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实现“产城一体化”提供支撑是亟需考虑的问题。本文在此以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满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的途径。

一、新型城镇化特征及旅游业发展机遇

(一)新型城镇化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工业进行的城镇化,在给中国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社会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攫取、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缺失等。新型城镇化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新型城镇化基本特征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及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二)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契合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提出了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规划强调重点小城镇建设要把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业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这对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旅游小城镇能延续本区域的历史,彰显传承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规划实际也是指导旅游城镇建设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规划。

中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现代服务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代表了新型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闲产业呈现出爆发式的需求和增长,旅游产业在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旅游正在成为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和途径,旅游产业助推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近年来,抚顺市新宾县的满族文化旅游产业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代表性景点清永陵与赫图阿拉城在开发与经营上“各自为政”,没能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满清文化旅游体系,旅游产业链短,不能满足游客对系统完善的满清文化体验游的消费需求。两者之间的满族乡村具有丰富的满族体验和民俗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如何抓住新型城镇化的契机,通过政府部门的协调,在不破坏原有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前提下,尊重历史、因地制宜、民生为本、创意为魂,通过满族乡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构建中间纽带,使两景区加强联系,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当地旅游竞争力成为新宾县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一)历史文化景观丰富,满清旅游主题突出

新宾史称“兴京”,清初曾被列为与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并列的关外“三京”。新宾是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被清太宗皇太极誉为“天眷兴京”。满族文化是新宾地域文化的最大特色。百年的满族文化已深深扎根于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关系中。据不完全统计,新宾满族自治县有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保持比较完好的古城堡遗址107处,保存了许多纯正的民俗风情,满族婚礼、满族秧歌、满族舞蹈、满族服饰、满族剪纸及满族美食等,成为满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新宾全县现共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城池和其他古遗址67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清第一陵”――清永陵,此外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王朝的奠基之城――赫图阿拉城。

新宾旅游资源以清前史迹、满族民俗文化遗产为主体,“满韵清风”是新宾文化旅游最大的特点,这种以满族文化为基础的鲜明的形象定位,对满族后裔和对清朝历史情有独钟的游客、寻找民族文化气息的文化旅游爱好者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截至2014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接待游客50万人次,门票收入800万元。

(二)自然环境优美独特,契合满清文化风韵

新宾县是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除了灿烂独特的满族文化,新宾县的自然条件也很丰富,呈“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资源格局。极具满族特色的景点令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在这些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新宾县先后开发了许多相关的森林公园、度假村和漂流等旅游产品。丰富的自然资源增添了新宾旅游的吸引力,森林生态旅游与满族文化的感召力交相辉映,使新宾旅游呈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满族文化融合搭配的完美组合。

(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增多

作为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新宾县根据自身与大城市的依托关系、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特征和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进行特色定位,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文化的深度发掘、旅游产品的创新等方面都有较大举措。精心举办了满族冬捕节、满族人回家、满族添仓节、启运节、满族后裔祭祖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让静态的满族文化走下神坛,以动态的、灵活的方式呈现给游客,让游人触手可及,并沉浸其中。目前,新宾各景区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而来,鞍山、盘锦等5个城市开通新宾旅游直通车,旅游包机、旅游专列也已全面开通。“启运文化与旅游发展高层论坛”“满族人回家・新宾启运节”等系列活动,荣获“全国十大文化创新节庆奖”。县委、县政府以永陵旅游产业园项目为重点,以永陵古镇建设为核心,已与中国华联集团达成合作共识。以期实现满族文化、墙体文化向可触摸式的立体文化转变,打造满族文化图腾,营造满族家园的浓厚氛围。

随着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新宾县的多处景区都开展了“创意体验性”旅游项目。使游客接待量实现了倍增。如赫图阿拉城景区面向全国承办满族婚礼。按照传统满族婚礼流程,新人骑红马、坐喜轿,通过射刹、抱宝瓶、跨火盆、过马鞍、坐福、挂铜镜及吃子孙饽饽等仪节,以原汁原味的满族婚礼习俗,再现满族民俗风情。赫图阿拉城景区还为每对新人免费提供参观游览、婚礼全程录像光盘,给新人留下对满乡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不仅如此,位于清永陵与赫图阿拉城两景区之间的赫图阿拉村,村内民风淳朴、满族文化氛围浓厚,村民多为满族,以各种方式积极加入旅游服务中,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文化旅游开发问题

虽然新宾的满族文化旅游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纵观新宾县旅游整体现状,仍然存在着无法忽视的缺陷。

(一)缺少对原汁原味的满族文化的深度发掘,文化传承度较低

清永陵是清王朝的祖陵,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清永陵不仅以神奇的风水,丰富的内涵,重要的价值闻名于世,且在建筑形制、布局、造型、工艺上都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和艺术特色。这里蕴含着清王朝最初的文化精髓,有着原汁原味的满族文化。即便拥有了如此优厚真实的文化根基,清永陵的旅游辐射面却并不广泛。每年的大型旅游活动也以祭祀典礼为主。因为昭陵、福陵均在沈阳,且沈阳的满族风情游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大多数的游客在沈阳已能领略到满族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满族风情,很多人不再选择去较偏僻的新宾,只有少数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才会追溯源头,前往新宾。可以看出,景区的开发只达到了很基础的保护层面,对满族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传承还远远不够。赫图阿拉城在史学界被称为“清王朝第一都城”,拥有400余年的历史。但从景区的开发结果上来看,景区虽然规模较大,且配套设施相对齐全,但对满族文化的利用并不合理,有过于商业化的趋势,失去了原有的民族特色,没能将文化的活力注入到景区中。景区中的体验性项目虽然很多,但仅限于“游乐”层面,缺乏与满族文化的联系。很多游客只是骑马、射箭、看风景,之后就前往其他景区了,真正灿烂的满族文化在其心中并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景区也就没有实现对满族文化的宣传弘扬的功能。

(二)景区各自为政,资源分散零乱

清永陵与赫图阿拉城两个景区相距较近,且各自的开发成果均不够完善。目前两个景区在经营上各自为政,没能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满清文化旅游体系,不能满足游客对系统完善的满清文化体验游的消费需求。结合两个景区及周边区域的旅游市场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和新型城镇化对文化旅游的发展要求,新宾县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的协调,在不破坏原有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前提下,对分散的景点实行“网络化”开发。通过构建中间纽带,使两景区加强联系,优势互补,经营与开发协调统一,从而形成以满清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观带。

四、新宾县满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策略

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游客消费水平,丰富游客旅游体验。现阶段,游客的旅游需求方向在转变,标准在提高,以往简单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此时应注重对旅游吸引力与旅游生产力的发掘。新宾县满族文化旅游已发展了一定时间,旅游资源的整合不仅是必然的,更是必要的。经过整合之后的旅游资源,主题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产品竞争力更高,发展环境更优。目前新宾县满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缺陷在于开发深度不,且孤立分散,所以深度开发、整合发展是改善局面的一个新思路。

(一)紧抓新型城镇化需求,发展特色满族文化旅游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人的城镇化”。凭着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极大契合性,旅游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有特色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小镇,新宾县可以紧抓新型城镇化需求,发展特色满族文化旅游,逐渐培育成与大城市一体化的,真正成为依托和服务于大城市的环城旅游、休闲、度假小镇。

(二)实施旅游错位联合,建立满族文化旅游资源体验带

以系统论的观点,运用旅游开发中“由点及线带面”的宏观统筹思想,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在清永陵与赫图阿拉城等景区中间地带建立满族文化旅游体验区,游在景区,食、住、娱在以依托老城村建立的体验带,让游客亲身体验满族文化的绚烂多彩。这样就将形成集群效应明显的旅游景观带。这也是顺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结合辽宁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发展思路。在旅游体验带中,可以设立制作满族传统美食,学习满人骑射技术,体验满族传统婚嫁习俗等旅游项目。这种联合景区、设立景观带、“不留空白”的体验方式,必将创造一个更加系统完善的旅游体系,树立更加鲜明的满族文化形象,给游客带来更加深刻有趣的旅游体验。

(三)挖掘旅游景点文化灵魂

新宾最具特色也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就是清初文化资源,是新宾旅游的招牌。特别是永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很多最原始的建筑,慕名前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因此,将清初景观游做大做强是新宾发展旅游的首要环节。作为主要景点的清永陵与赫图阿拉城,应当相互借鉴对方的开发经验,分析自身优劣,创新开发思路。如清永陵可以依靠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多举办一些类似于“满族文化节”的旅游活动,调动游客的参与性,增强文化旅游的体验性,让满族文化更富有活力的展现在游客面前。赫图阿拉城可以在自身拍套设施基本完善的基础上,多增强文化底蕴,让景区内的满族气息更加浓厚。

(四)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展示活态非遗

新宾县依山傍水,景色秀丽,且满族居民较多。完全有能力在发展满族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对自然风光游、民俗体验游进行适度开发。甚至让满族文化旅游带动观光游、民俗体验游。新宾的自然风光是周边大城市所不具备的,民俗体验游也可以做成与大城市“皇族风情游”完全不同的,更接地气、更具乡村特色的满族普通百姓的民俗体验。这样不仅会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还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篇9

昆明市旅游景区虽然凭借其竞争优势在旅游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本身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原有的竞争优势并非核心竞争优势。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下,昆明市旅游景区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其中主要是人力资源的挑战。笔者通过对昆明市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旅游景区人力成本逐年上升由于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人力成本提高给旅游企业形成的压力要大得多。员工的工资、奖金、保险、公积金、所得税等构成了旅游景区的人力成本。随着员工工龄的增长和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力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景区利润下降,这种强烈的反差使景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此外,由于员工流失加快、人力资源竞争加剧造成了景区人力成本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企业保持10%左右的员工流动率,对于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员工流动过快、流动率太高,势必会给景区增加过多的人力成本,不利于景区的发展。据云南省旅游教育与培训中心统计,昆明周边景区人才流动速度非常快,流动率在50%左右。一般来说,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的景区员工第二年就会跳槽,而且流动最为频繁的是导游和中层管理人员。这种流动模式使得景区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以及新员工适应期成本等大大提高。

二、人才难求和人才难留现象并存昆明共有11所大中专院校,每年旅游专业毕业生将近8000人,这为景区吸纳入力资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加之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同此旅游企业对吸引其他行业或专业的年轻人也有一定的优势。从近几年看,对景区而言,人力资源供给的数量比较充裕,在市场上比较容易招聘到一般的员工。但是博士、硕士不愿到基层工作,本科生毕业后短时间内不会被委任重要的管理工作,需从基层员工做起,一般两年之后才可能得到升迁的机会。目前的状况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工作做起,加之旅游业效益已不如以前,严重影响了高校优秀人才到旅游行业就业,导致市场紧缺优秀的旅游景区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更为严重的是,现在旅游业内每年有不少的人才流向业外。

三、员工结构优势不强目前昆明市旅游景区员工的年龄结构基本呈阶梯状分布,随着管理层的升高,其年龄段从25岁一45岁之间呈逐渐增大趋势,45岁以后又呈下降趋势,符合景区对各个层次岗位上员工的需求,其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不足之处在于55岁以上的高层管理人员则出现了断层。与4A景区员工的年龄结构相比,昆明市3A景区各阶层的员工年龄结构单一,35~45岁年龄段的员工居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员工老龄化,景区缺“新鲜血液”;高层管理人员同样出现了断层,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昆明市4A旅游景区员工的学历状况虽然好于3A景区员工的学历水平,但高学历、高素质的员工从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缺乏。因此,旅游景区招聘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成为当务之急。女性员工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男生,尤其是在高层管理人员中

四、员工培训注重形式和数量,忽视内容和质量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昆明景区对培训越来越重视。云南省旅游局下设有教育培训中心,负责旅游行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但由于工作未真正得到重视,成效不大。在培训的方式等方面随意性较大,未能切实体现员工需求,未能与员工潜力开发有效结合起来。由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低效,使许多老员工在景区的快速发展中面临落伍的危机,而相当一部分员工的潜力又未能真正发挥出来。目前,昆明市旅游景区员工的培训从总体上分为职业和发展培训两大类。

1.职业培训。新员工被录用后,景区通常要进行为期3~7天的新员工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民族文化基本知识、各景区知识介绍等;对景区导游要进行导游基础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对景区摄像员要进行景区摄影和摄像知识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再由各部门根据各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岗前的岗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予以上岗,新员工的试用期一般为3~6个月。

2.发展培训。除了对新员工进行必须的岗前培训外,各景区往往会结合景区的具体实际,常年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如英语会话、岗位规范、规章制度、礼仪礼节、卫生安全知识、服务技巧、职业道德、电脑操作、服务心理、顾客心理、处理投诉等内容)。以昆明市3家4A景区和2家3A景区为例,所有的旅游景区都对员工进行了包含英语会话、礼仪礼节、岗位规范、规章制度、卫生安全等内容的培训;80%的景区培训包括职业道德和服务技巧;60%的景区培训包括电脑知识;40%的景区培训包括歌舞、缆车、汽艇驾驶员等其他项目。培训工作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如对员工进行处理投诉培训和国内进修的景区仅占20%,没有日语会话、方言培训和国外进修。在培训创新方面,培训方式单一,以传统培训为主,培训理念有些陈旧,体现时代特征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新技术不能及时反映或补充到培训工作中。现代化教学手段落后,网络教育滞后。由于只重视形式和数量,忽视内容和质量,使得有的员工把培训当成额外的负担。可见,培训工作的科学规范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五、景区的激励机制缺乏创新根据调查,昆明市旅游景区采用以职务晋升、公开表扬予以激励的占100%;采用加薪、实物奖励、口头表扬的占60%;以绩效奖金和入党形式的占40%;年终奖金、旅游、休假等形式予以奖励的占20%;记功形式的占10%.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员工更看重的是物质奖励,尤其是金钱奖励。88%的员工认可景区以奖金的方式予以奖励,6.67%的员工认可精神激励相结合,2.67%的员工认可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2.66%的员工认可职务晋升的奖励方式。目前,昆明市旅游景区多种多样的激励方法对员工激励起到了激励作用,在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和高效率、高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一些激励措施在管理职能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物质激励不灵活,物质奖励过程中均势失衡,导致激励走向反面;精神激励与物资激励未能相辅相成,精神激励不起作用;没有考虑对景区员工采取个性化的激励措施,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需要提高激励的有效性,目前的奖励措施难以满足员工的动态性和差异性。以主管级干部和部门经理的升迁为例,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主管级升迁最主要的原因是职工的工作表现,100%的景区均持此观点。其他原因有考绩、忠诚度(均为60%)、学历(40%)、年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社会关系(20%)。超级秘书网

另外,80%的景区部门经理的升迁以内升为主,20%的景区以外聘为主。以内升为主是较为科学的方式,因为内部员工比较了解自己所在景区及部门的情况(包括工作情况和员工情况),较有把握将工作做好。同时,内部升迁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减少一些优秀员工因感到升机会渺茫而离开景区。由于这种做法过多地强调了景区的实际工作经验,这种人才使用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业外优秀管理人才进入景区工作。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社会及劳动者自身需求的变化,激励机制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更加宽泛,不同的员工以及每个员工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也会不同,激励机制必须不断的创新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六、员工满意度低,影响员工的忠诚度有研究表明:不满意的顾客会把不满意告诉22个人,而满意的顾客只将满意告诉8个人。如果把顾客理解为内部顾客的话,景区员工满意度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实际感受和心理预期之差。不同级别、不同心理状态的员工对企业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因此关注方面、关注程度也不同。通过对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出81.58%的员工对薪酬不满。以民族村各村寨歌舞演员为例,歌舞演员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0个小时,同样的歌舞节目,每天表演五场,其中有的节目表演周期长达十年之久。逢黄金周,要提前一个月在业余时间排练新的歌舞节目。歌舞演员的月收入仅700余元(黄金周有加班工资,但当月收入不会超过1000元),退休后的生活没有保障。长此以往,会导致员工对企业丧失忠诚,员工没有忠诚,而企业也会觉得培训是为他人做嫁衣,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

七、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昆明市的独生子女不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认为是伺候人的工作,不够体面。而来自各地州、县市的员工虽然珍惜服务行业的工作,但是他们中有的员工自身素质不高,普通话不标准,更谈不上外语水平和与国际接轨的能力了。此外,由于云南省旅游业超常规的发展,旅游竞争的全球化,旅游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的滞后而导致了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复合型的人才建设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目前仅有云南省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有景区管理专业,省内包括全国较少有培养景区管理所需要的景区规划、景区营销、景区形象、景区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设备管理和不同类型景区实用型人才。结语昆明旅游景区虽然在竞争中取得了成功,但并不能说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成为一流,两者的关系并不是正相关。相反,在景区的快速发展中,更容易暴露出入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真反思应该成为制定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陈文君.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及危机管理初探[J].旅游学刊,2005(11)

2.王建芹.对云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4(7)

3.魏小安.各地方旅游景区的现状与趋势[EB/OL]中国旅游地带,2005.3.10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5.赵黎明,黄安民,张立明.旅游景区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6.杨正泰,张帆.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与管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旅游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旅游更对旅游资源所在的区域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模式是事物的程式化,是对同类事物有共同效应的一种抽象。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加以概括,主要可以概括为按照资源属性划分的模式、按照区域综合条件划分的模式、按照空间结构划分的模式等不同类型。

一、按照资源属性划分的模式

不同形态类型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功能的表现形式、旅游资源与游客的互动作用、旅游资源可被利用的方式以及可开发的旅游活动项目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形成不同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一)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是指由地质地貌、水体、气象和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具有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能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自然景物和环境。这类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主题应在突出其自然美的基础上,努力刻划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做到情景相融,意境无穷。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普遍可以开展游览观光等较低层次的旅游项目。旅游者通过参加以上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获得自然美的享受。

(二)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具有多种旅游功能。首先,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可供游客参观瞻仰。其次,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历史状况,是考古研究、历史教育的鲜活教材。最后,以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刻挖掘其历史、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内涵,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文化娱乐活动,如让游客亲自动手,制作陶俑、书法临摹、编钟演奏等。

(三)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近年来开发社会风情旅游资源,已成为丰富旅游活动、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利用社会风情类资源设计参与性旅游活动项目相对容易,能够参与是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的第一大功能,传播文化,增进民族间、地区间的了解、交流和合作是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开发能带来的又一大功效。在人与人的接触中,旅游者不仅可以耳闻目睹其他民族的传统民俗,还可以学习地方语言和文化,享受地方饮食,购买地方土特产等。

(四)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宗教是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宗教文化自然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宗教圣地、宗教建筑、宗教艺术和宗教活动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除具有高度美学价值、可供观赏外,还具有考古、文化传播等功能,对于宗教信徒来说,宗教旅游资源还为似门提供了朝圣、敬拜、祈祷、修行等多种功能。

(五)消遣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消遣类旅游资源是指能满足旅游者娱悦身心、消除疲劳的纯娱乐性质的旅游吸引因素,如各类游乐园、人造主题公园、休闲娱乐中心等。消遣类旅游资源主要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异、求刺激、求享受的心理,游客在这里或静心欣赏高雅的艺术,能够开阔视野,消除工作疲劳和心理烦恼,让游客身心得以放松,并获得美的享受,增强身心健康。

应当注意的是,各类旅游资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重复,只是重心有所不同而已。如在一个旅游景区内,有可能同时具有自然风景、文物古迹或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成份。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注意系统地、综合地开发旅游资源的各种功能,使各类旅游资源及其被开发出的各种功能相互协调一致,统筹发挥其整体优势。

二、按照区域综合条件划分的模式

根据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优劣、区域经济背景好坏等区域综合条件,可划分出四种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一)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优越、区域经济背景好

这类地区旅游资源量多质高,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客源分布在空间上相互重叠,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资源和客源的双重优势。同时,区域内其他产业发达,资金充足;旅游需求大,是旅游开发最理想的地区,具备建成为面向多方服务的,具有各种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结构和多种服务设施结构的综合旅游区的条件,应当优先开发。

(二)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较好、区域经济背景差

这类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区内交通没有大的困难,但区域经济比较落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条件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本地无法提供大量资金开发旅游资源。这类地区是目前较理想的旅游开发区,开发以后能较快收到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开发最大的阻碍是资金短缺。对这类区域,国家可以通过积极扶贫的办法提供地方开发资金,为欠发达地区增加“造血功能”,以此为契机适度超前开发,振兴地区经济,使欠发达地区尽早脱贫致富,缩小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不好,区域经济背景差

这类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并且常常具备很大的神秘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非常大,但由于远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偏离交通干线,距离客源市场较远,加上区域经济不发达,发展旅游业比较困难,大部分旅游资源还处于未开发或初开发状况,发展潜力很大。这类地区宜应坚持保护优先,点状开发,重点解决可进人性问题。

(四)资源价值低、区位条件优越、区域经济背景好

这类地区旅游资源比较贫乏,但处于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区域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旅游需求量大。但发展旅游业的空间有限,潜力不足。这类地区的旅游开发要充分利用区位条件优越,区域经济发达的优势,搞人造旅游资源,或恢复历史上有名但已被毁的名胜古迹,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从而发展旅游业。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和新的旅游环境冲击着传统的旅游观念。今天的旅游消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旅游景区之间的相互竞争已从单纯的国内竞争演变成为国际竞争,尤其是旅游资源品质优、知名度大、开发水平高、游客需求量大的旅游景区已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而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其次,旅游产品同质性越来越高,开发者要想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景观,吸引游客,必须另辟蹊径;再次,买方市场下旅游者日益成熟理性。在这种时代潮流下,旅游资源开发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开发理念上:竞争与合作共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未来景区景点的开发将更多依赖区域间的比较优势驱动,走新型合作伙伴道路。这需要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现实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寻找与自己竞争对手合作的领域,建立多样化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按照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统一体的新观念,确定旅游资源开发方向、旅游资源开发投资额、旅游点空间布局、旅游资源保护以及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措施。这在宏观上有助于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同质产品恶性竞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开发方式上:科学化与信息化并举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依靠客观的资源分析、准确的市场定位、科学的决策、详细的规划,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咨询和决策技术、开发者和经营者科学素养及完备的信息收集的基础上。所以旅游资源开发要打开大门,广泛听取意见,建立资源―市场一信息―科技―产品―产业这种适应性强的开发模式。

旅游资源开发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将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化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利用信息网络可以使调查研究、信息收集方便快捷。其次,利用信息网络可以使系统分析、科学预测电子化。再者,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开发方案,并认真听取各种信息反馈,反复进行方案评价,使开发更加科学化。最后,可以考虑在开发成熟的景区中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如游客意见征询系统、游客满意度评价系统等,加强与消费者的信息交流,进行消费教育和消费指导,改进现有资源产品,开发潜在资源产品,从而保持并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开发目标上:多元目标统筹协调

在游客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现代,较之传统单一的旅游资源开发目标,现在的旅游资源开发更加注重多元目标的协调。

第一个目标:持续创新。首先,从产品的角度而言,旅游资源开发将使旅游产品从“一次性创新开发”向产品的“持续性创新”转变,从“个别产品创新”向“系列产品持续创新”转变,用持续不断地开发来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提供给游客更多有内涵、有新意、有品位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其次,指人才创新。人才是未来经济的制高点。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高效率地使用和激励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性。

第二个目标:品牌形象个性化。拥有市场优势的旅游品牌,都有其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来源于品牌形象的个性化。当一个旅游品牌与旅游者的沟通达到个性层面时,它在旅游者心目中形象是极其鲜明的,甚至可以引起旅游者的崇拜,那么其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就非常强大。所以开发者在策划和开发旅游资源时,要牢牢抓住树立和维持景区景点品牌形象个性化这个目标。对现有景区景点进行再创造开发时,要在把握景区原有文脉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强化形象;对新开发的景区要找准基调,树立新颖形象,吸引游客目光,使之迅速打开市场。

第三个目标:产品虚实结合。开发者可借助科学技术向旅游市场和旅游者提供实地旅游产品和虚拟旅游产品两种不同性质的产品。实地旅游产品以景区旅游资源为载体,让游客能亲眼看见和亲身感受到。虚拟旅游产品,类似于网络旅游等,使旅游者有虚拟现实的旅游体验,这一方面给旅游者以全新的旅游体验,使足不出户、畅游天下的梦想成真,并且培养和壮大了潜在出游客户群;另一方面是作为现实中的旅游地在网络中的“样品”,让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之前可以先对准备购买的旅游产品有一定的了解,这种形式的广告,效果无疑会比图片之类的宣传更吸引人。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3)

[2]阎敏.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1999(5)

[3]陈鸣.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

篇11

关键词:公共景区 制度安排 供求失衡

一、研究缘起

公共资源类景区简称公共景区,指的是以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等公共旅游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文物景观类旅游景区(彭德成,2003)。

现阶段,我国公共景区管理制度的供求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景区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此问题,理论界改革的呼声不断,产业界也在不停的摸索实践。可以说,在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走在了前列,充当了公共景区制度变迁的主体,但这是一种自发性的诱致性变迁,在制度供给面前不能“名正言顺”。本文从制度演进的视角来探索公共景区现有制度改进的动因,提出了我国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二、需求诱致下的景区管理制度变迁

(一)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是对制度不均衡的反应。林毅夫借鉴了西方经济学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拉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制度变迁是一种公共物品,搭便车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新制度安排仅仅靠诱致性创新的话,一个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就会满足不了需求,因此需要国家干预以补救制度安排供给的不足,这就是所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只有供给和需求主体的利益诉求都能在制度安排中得到相应的体现,制度变迁才能显示出良好的制度绩效。

(二)公共景区的管理制度演进

中国公共景区的制度演进没有正式的制度安排,而是一种自发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它经历了从纯粹公益性的管理制度到经营性管理制度的演进。

中国公共景区的管理体制,建国至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沿用的是前苏联的管理模式,采用纯公益性的管理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许多景区构成了保护压力,纯粹公益性的管理制度已不能保证景区资源的保护和景区的健康发展。于是,实行经营性管理制度成为一些地方积极尝试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事业性单位企业化经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纷纷进行景区经营权转让,许多景区循着自发的制度创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动力分析

据估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0家旅游景区在实施着“两权分离”,涉及20多个省、市和地区,而这一趋势还在愈演愈烈。这说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具有很大的动力。在当前国家投入严重不足的前提下,许多景区要生存,走出了这无奈的一步。但从目前的实践看,在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走在了前列。

1.地方政府是景区经营权转让需求的主导。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中央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经济权限,地方政府也更多地承担了地方经济增长的重任。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地区之间的竞争,许多地方都把具有很强关联带动作用的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实行属地管理制而对景区拥有较大权利的地方政府成为景区管理制度改革的主动力。他们处于景区管理链条的基层,最能了解景区现状及其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国家投入特别有限的情况下,开始尝试经营创收。地方政府通过有偿的方式转让景区经营权,可以吸引资金,盘活景区资源,同时促进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另外还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百姓脱贫致富,满足地方政府求政绩、树形象的需求。诸多利益使地方政府热衷于出让景区经营权。

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中,政府的支持是促成协议达成并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而这一支持的动力来源于地方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

2.企业的热情参与使景区经营权转让的需求成为现实。在景区经营权转让的过程中,除了地方政府官员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魄力,同样重要的就是企业的热情参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作为旅游产业链条中收益率最高的旅游景区对私人企业产生了巨大吸引力。风景名胜区门票可观、收益稳定,成为当前部分企业看好并牟取的目标。民营资本通过买断经营权、租赁经营、合作开发等方式介入自然景区开发的大戏已经上演得如火如荼,尽管建设部对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权转让一直持谨慎态度,但景区经营权转让风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公共景区的开发需要民营企业的参与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我国自然景区的面积很大,国家对其开发和维护的能力有限;第二,在大景区周围需要很多辅助设施,民营资本来对这些辅助设施进行投资和经营,比较符合市场规律。

(四)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的特点

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愿望和民营资本的逐利性,共同构成了公共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动力。这种需求是一种诱致性的需求,它体现出了盈利性、自发性、渐进性等特点。这种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局部性的变迁。

三、景区管理制度供给自身存在的缺陷

我国现行景区经营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张昕竹(2000)将其特征归结为:一是管理的多重目标性;二是企业化经营;三是不同程度的多重管理,并且从激励的角度分析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景区资源的保护目标难以实现。笔者认为现行公共景区管理体制的最大矛盾是:国务院主管部门把景区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进行行政管理,而地方政府及景区管理局则把景区视为企业进行经营。现行景区管理制度的主要缺陷有:

(一)现有景区体制安排下的多头管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共旅游资源归国家所有。但是在实际运营中,由于管理条块分割和权力分解,导致国家所有权的具体实现形式模糊。目前许多风景区尚未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缺乏统一有效管理,各政府部门对景区实行条块管理,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弊病。由于管理条块分割和权力分解,造成实际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同时在行使国家所有权和管理权,以致出现国家唯一的所有权被部门分解,却没有一个唯一的权威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局面,由此出现九龙治水水更大的局面。

(二)现有景区产权制度安排下的路径

我国旅游景区所有权委托的环节多、路径长,管理效率低下。这不仅加大了监督难度,还造成了国有产权的虚置和弱化。一方面,由于旅游景区产权委托层次多、链条长,降低了所有者(委托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大了监督成本,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大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使委托人的约束控制能力趋于弱化。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致使景区风景资源所有者代表多元化,使得国家作为国有风景资源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产权虚置或弱化,甚至被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所侵害,国有风景资源的价值补偿和价值实现困难。

(三)以资源的行政管理代替产权管理所带来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政企高度统一,当地政府、景区管理局兼管理者、资源所有者、经营者及监督者等多重身份,垄断经营所有业务,排斥竞争,使得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景区经营效益普遍低下,建设和管理落后。另一方面,在景区开发建设中,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责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他们已经从公共资产的代表者、管理者、监督者,变成了投资者。这种“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使国家对公共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体现,其收益转化为一些地方、部门、集体或个人的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四、我国公共景区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有的景区管理制度框架内,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局部上出现了不均衡。这些因素加速了需求诱致下的景区经营管理制度变迁的步伐,凸显了景区经营权转让中的矛盾和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为过渡时期公共景区的市场化运作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为了让市场和政府更好地各司其职――政府负旅游资源保护和监管之责,而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之功能。笔者认为:在对公共景区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公共景区的经营权纳入政府特许经营范围,推行特许经营管理制度,是当前制度环境下公共景区管理运营的现实选择。黄进(2009)提出,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制度包括立法制度、特许程序制度、特许经营合同制度、救济制度和相关的配套制度。笔者认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除了包括以上制度外,还要健全组织制度、特许边界限制制度、特许费用制度等。

本文借用国家建设部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定义,将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定义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公共景区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公共景区内某个项目或者整个景区的制度。它是一项能有效平衡公共景区开发和保护的制度安排,是支配公共景区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征:

1.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政府特许经营的一种形式,属于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其核心是政府将公共景区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权授予非国有企业,政府要以合同方式对被许可企业进行管制;

2.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双方要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合同标的是景区一定期限的经营权;

3.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景区投资者,其许可方是政府,至于是哪级政府则由公共景区的级别决定,被许可方则是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

4.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有一定区域、范围、期限和限制的;

5.特许企业作为被许可方要交给许可方(政府)一定的费用;

6.公共景区特许经营要遵从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寇敏,马波.中国公共资源类景区管理制度的演进与创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3]张昕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体制与改革[J].数量经济

技术经济研究,2000(9).

[4]谢茹.关于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思考[J].当代财经,

2004(10).

篇12

[关键词]低碳旅游;山东省;旅游管理;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2-0085-03

作者简介:张前(1985-),男,安徽阜阳人,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生,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管理;田红(1967-),女,山东济宁人,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管理。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目前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低碳旅游内涵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定义。蔡萌提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刘啸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认为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

可见,低碳旅游是一种尽可能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方式,是政府、企业、景区、旅游者和其他相关主体,在政策法规、经济利益和责任伦理积极引导下,在不降低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前提下,积极协调合作、有序竞争及互相监督,促进旅游管理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变革,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旅游方式。

图1 低碳旅游内涵

如图1所示,政府、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其他旅游组织构成了整个低碳旅游最直接的参与主体,政策法规、经济利益、伦理和责任是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要实现低碳旅游目标,必须发挥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各个相关主体的积极作用,建立公平合理、竞争有序、互利共赢、协调一致的低碳旅游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政府、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其他组织要转变观念,运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理念,促进旅游向低碳化管理方式转变;企业和旅游景区要加快低碳技术发明和应用,促进旅游向低碳化生产方式转变;旅游者和其他组织要树立低碳旅游理念,促进旅游向低碳化消费方式转变。

二、山东省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一)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旅游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10年山东省旅游总收入30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GDP的7.76%,约三产增加值的21.19%;接待入境游客366.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3%,国内游客3.4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1.2%。山东省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据联合国旅游业组织2009年估计,旅游酒店、旅游交通和旅游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占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90%。从酒店方面来看,2009年山东省共有旅游星级饭店907家,其中三星级以上的酒店595家,而一座中等规模的三星级酒店,每年至少可排放4200吨二氧化碳,山东省三星级以上酒店至少要排放249.9万吨二氧化碳。从旅游交通方面来看,旅游交通包括汽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等,每种交通方式都对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据资料显示,水运部门和道路部门是中国交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05年水运和道路部门碳排放量占交通部门总排放量的90%。中国在汽车交通中其能量的利用效率并不高,各类汽车平均每百公里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有8.42亿人跨国旅游,其中40%的人是乘飞机,喷气飞机载客飞行100公里会排放23千克二氧化碳,是乘火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倍多。山东省入境游客从2005年的155.1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366.79万人次,大约增长了2.36倍。山东省跨国游客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游客乘用飞机旅游,必然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着山东省国内外游客的增加,水陆空交通旅游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将会大幅度上升。从旅游景区方面来看,2008年山东省建成各类旅游景区800余处,其中A级以上旅游景区300处,2009年A级以上旅游景区348处。由于山东省一些旅游景区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论证评估和规划,盲目进行粗放式开发,也增加了旅游业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在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泰山修建现代的索道,不仅破坏了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完整性,而且索道运行会消耗大量能源,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山东省发展低碳旅游面临的问题

1.旅游业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步履艰难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很高,其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旅游景点、住宿餐饮服务、娱乐服务、旅行社、旅游零售部门和旅游相关产业转变发展观念,探索低碳旅游管理方式,研发新的低碳技术,生产出低碳旅游产品。2009年山东省万元GDP能耗为1.07吨标准煤,而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分别为0.76、0.74、0.81、0.68吨标准煤,说明山东省能源利用效率与沿海省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从低碳技术的角度来看,虽然全国太阳能行业前十强中,山东省就拥有皇明、力诺瑞特、桑乐、亿家能等多家品牌企业,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山东省新能源产业中低碳技术和国际上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旅游低碳产品应用的角度来看,山东省旅游景区使用太阳能、沼气能、生物能、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清洁能源供热、供电的景区较少,零排放的景区较少;酒店采用智能节能设备、节能材料、节能建筑、节能设计等新技术的还不多;耗能大的旅游基础设施未经过及时更新和改造。

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山东省旅游资源规划缺乏低碳理念,旅游资源开发方式较为粗放,制约着低碳旅游的发展。旅游资源低碳化开发利用问题主要表现在:(1)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缺少低碳理念,旅游企业盲目开发具有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资源,破坏区域生态环境。(2)大量的旅游资源重复性开发,一次性使用旅游资源,忽视旅游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造成旅游产品趋同,旅游资源利用率偏低。如山东省海洋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由于沿海各市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规划,开发大量雷同的旅游度假休闲产品,旅游产品的差异化低,造成旅游资源浪费,出现了旅游市场活力不足的现象。(3)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不合理,偏重于对人造旅游资源的开发,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如在景区过多地建设大型的游乐设施将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深度开发海洋文化、黄河文化、历史遗产、生态旅游等旅游资源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低碳型旅游产品较少,低碳消费理念缺乏

张 前 田 红:山东省低碳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张 前 田 红:山东省低碳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旅游企业和景区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引进消耗大量能源的所谓先进设备,开发出大量高耗能、高排放的旅游产品,而且这些高碳产品经过过分包装来鼓励消费者铺张浪费,误导广大旅游者。2009年山东省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占星级酒店总数的65.6%,满足大众需求的低碳型酒店较少。中小型的景区和饭店由于受到技术、资金的制约,为旅游者提供低碳型旅游产品的能力不足,节能减排的效果不明显。旅行社设计旅游线路时,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低碳型旅游线路的开发和策划。另外,山东省传统消费习俗、经济收入能力、低碳消费知识和理念也是影响旅游者低碳消费方式的重要因素。目前,山东省像德州太阳谷、烟台滨海低碳生态旅游区、高密低碳本地游等低碳化的旅游产品还不多,消费者和旅游企业对低碳旅游的认可度不高,山东省发展低碳旅游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4.低碳旅游政策法规不健全

发展低碳旅游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目前,山东省尚未出台专门针对低碳旅游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旅游业尚无明确的节能减排指标,发展低碳旅游未纳入政府、企业考核体系之中,低碳旅游的法规约束、经济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发展低碳旅游相关内容尚未列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旅行社、旅游景区和酒店的碳排放行业标准和规范尚未制定。山东省还未出台发展低碳旅游城市、低碳旅游示范区、低碳旅游社区、低碳旅游景区的优惠政策。法规体系缺乏和政策体系不健全使得低碳旅游发展缺少政府指导、法规约束、经济扶持和技术支撑。

三、山东省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清晰的政策目标,利用政策推进低碳旅游发展

政策支持是山东省发展低碳旅游业的重要举措。山东省采取激励性和约束性的政策引导,制定低碳旅游地方法规和标准,支持企业在低碳旅游领域积极投资,积极

创造有利于发展低碳旅游的良好环境。1.要针对不同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餐饮和住宿等相关行业制定一定的碳排放标准,并将其考核指标纳入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评级考核中。2.建立旅游业低碳技术研发支撑体系,给低碳旅游业以资金、价格、土地和税费上的优惠,促进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国际交流。3.鼓励和引导旅游交通、景区和旅游住宿和餐饮企业采用新能源、新原料,引进先进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集中集约利用水平。4.开征碳税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山东省应该未雨绸缪,积极研究征收碳税的可行性,制定低碳旅游地方性法规,对开展旅游项目的高碳企业或个人征收有关旅游高碳税。例如通过征收航空碳税适当提高机票价格,引导游客乘其他运输工具,从而达到二氧化碳减排目的。

(二)加快低碳技术应用,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

山东省旅游业应树立低碳旅游理念,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应用低碳技术,改变传统高碳生产方式,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政府应对高耗能的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低碳化改造,对在建和待建的高碳旅游项目进行审核,制定旅游资源集中集约开发利用规划,加大对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旅游交通部门应尽快淘汰大排量车辆,对现有飞机、车辆和船只进行定期维修和技术改造,并积极引进新能源飞机、车辆和船只。酒店业可以引进中央空调能源专家系统技术、空调余热回收技术、多功能节能厨具技术、电梯电能回馈技术、智能电控技术、LED景观照明、太阳能技术、隔热技术、智能节水技术等等。根据山东省沿海旅游景区风能、生物质能源、海洋波浪能、潮汐能、太阳能等能源储量丰富的特点,可以利用现有的成熟低碳技术为旅游业供应清洁能源,实现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旅游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深入挖掘山东省的人文和生态旅游资源,促进旅游资源低碳化开发和利用。

(三)大力开发低碳型旅游产品

山东省旅游景区、酒店和旅行社要在不降低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前提下,开发出更多的低碳型旅游产品,适应旅游者不断增长的低碳旅游需求,加快形成具有山东省特色的低碳型旅游产品体系。

1.要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和示范区。(1)加强对旅游景区旅游设施的规划和开发,要对景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论证、评估和规划,用低碳旅游理念和生态学的观点,构建景区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减少能源使用和污染物的排放。(2)旅游景区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节约办公用电和用纸等,同时通过导游和景区解说系统宣传低碳旅游理念。(3)严格限制景区接待游客的数量,通过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渠道和景区门票价格调节景区的人流量,提高景区运行效率。(4)旅游景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多设计人力车、徒步、骑马等低碳旅游体验项目,减少机动车、缆车等游览项目的设计。(5)建设低碳旅游试验区,在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区等,充分挖掘森林、海洋、湿地、海塘、湖泊、江河等自然高碳汇体资源的旅游价值,增加旅游区的旅游收入。(6)建立低碳旅游示范区和示范城市。如德州倾力建设低碳旅游城市,联合皇明集团打造的集太阳能产品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中国太阳谷;烟台建立的滨海低碳生态旅游示范区。

2.要加强低碳型旅游酒店的建设。随着酒店数量的不断增长,山东省要从源头上控制高碳酒店的建设,鼓励低碳酒店的建设。从酒店的规划设计到施工都要秉承低碳旅游的理念,提供低碳化旅游产品。对高耗能的酒店,政府要制定相应标准,促进这些酒店加快技术改造,逐渐实现低碳化发展。酒店要加快转变管理方式向低碳化发展。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先进低碳技术,对各项资源进行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

3.要加强低碳旅游旅行社的建设。旅行社要大量推广和宣传低碳化旅游产品,设计出更多的低碳旅游线路,提供更多低碳化的配套服务。倡导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背包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设计低碳旅游路线,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景区景点为重点,可适当设计徒步旅行路线、自行车旅行路线等,引导旅游者减少碳排放。

(四)积极宣传低碳旅游,倡导低碳消费理念

旅游消费方式低碳化对实现低碳旅游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要倡导低碳旅游交通方式,旅游者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共汽车、快速公交、铁路和非机动的人力划船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航空、机动船等高碳交通方式。2.要倡导低碳旅游餐饮和住宿。旅游者在选择旅游餐饮住宿服务时,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自备牙刷、牙膏、拖鞋等旅游物品,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变一次一天一洗的床上用品和卫浴用品为一客一洗,节约水资源,减少能耗;在进行餐饮食物的选择时,可以选择以蔬菜和植物性食物等低碳食物为主,尽量选择本地食物,以减少交通外运和碳排放。3.旅游者要尽量自带饮用水,不买或少买瓶装水,适当地购买当地的土特产,并抵制过度包装的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17.

[2]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3]山东省旅游局.山东旅游统计便览[M].2009-2010.

[4]王娟.低碳化:旅游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N].中国旅游报,2009-09-23.

篇13

关键词:黄山;科普旅游;开发措施

一、相关理论阐述

(一)科普资源简述

何为科普资源?科普资源是应用于合作交流、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科普产品、科普信息和科普作品的总称。早在400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就提出:“知识的力量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发出了重视科学普及的号召。科普资源的开发是指创作、发掘和利用科普资源,可以是新的科普资源从无到有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也可以是已经存在的资源经过改造、改建,增加了科普功能,使其成为科普资源的二次开发过程。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和服务以及相关运行机制的建立是科普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旅游资源简述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则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界定虽然不尽相同,但它的内涵,必须谋求一致,才能避免泛化和偏颇的结论,才能抓住旅游资源最本质的规定性。旅游资源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旅游资源能够激发旅游动机。2、旅游资源能够产生效益。3、旅游资源客观存在。

(三)科普旅游概述

科普旅游是科普体系中的子系统,指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科学资源,通过旅游的形式把科学知识传播给公众,从而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的旅游活动。其核心内涵是对旅游资源本身所蕴含的科普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是向公众普及推广科学知识的新思路、新方法,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发展科普旅游文化产业,对于旅游领域、科普领域乃至文化领域都是一项新的探索。

二、实例探究

(一)黄山风景区现状分析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导致近些年虽然有旅游开发造成的破坏,但影响较小,仍保持了较为原始的山水风貌,这在城市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中是难能可贵的。黄山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三大世界桂冠的旅游胜地,致使当地政府对黄山始终保持较高关注性,即使是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黄山依旧没有丧失其独有的气候特点、地质地貌、水文奇观、生态复杂性、动植物资源以及人文特色等几方面优势。

S(优势):黄山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与西部内陆较多名山大川相比交通较为发达,且邻近两大经济强省,经济实力已不容小觑;黄山的资源种类丰富齐全。黄山地处亚热带,具有独特的峰林结构,形态多样,可以说是一本地质百科全书。

W(劣势):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在悬崖峭壁上开发难度较大,目前游览线路虽已包括大部分景点,但较多景点还是只能远观;坐落于山顶和山腰的宾馆基础设施无法保证完备,如供热、供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黄山风景区的不断被开发,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

O(机会):近几年,黄山的国际知名度日渐提高,成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第17个双遗产项目;新建铁路的开通带来契机。根据修改可研报告,新建杭州至黄山铁路,是一条串联名城、名山、名江、名湖的黄金旅游线。

T(威胁):黄山地处我国东部,在这一区域的五岳、天目山,庐山等旅游目的地有着与黄山相似的山岳旅游资源,这些旅游目的地同黄山的国内外客源市场几近相同,所以竞争相当激烈;特色旅游纪念品匮乏是作为山岳旅游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进一步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问题一:黄山地势险峻,开发难度较大。

1.问题诊断

黄山地势险峻,开发难度较大,而有很多著名景点却都在最为险峻之处,游人无法触及,只能远观,导游在讲解时也只能粗略讲解。

2.对策和措施

在对导游进行黄山地理知识的科学普及培训时,保证强化他们对景点向游客进行科普宣传的同时,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对这些景点进行合理的开发。

尽量使景点列入游客可到达攀爬路线之中,如确实开发难度太大,建议采用索道,使游客和这些景点间的距离尽量拉近,在听导游讲解的同时,充分感受景点的魅力所在。

问题二:主要景区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烈。

1.问题诊断

与风景一支独秀相对应的是支撑服务体系相对不足,旅游服务意识有待加强,高素质人才较为缺乏,尤其在娱乐、购物、餐饮三个方面与国内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规划组调查显示,黄山目前的旅游服务在服务种类、效率、价格、稳定性、积极性以及环境卫生、居民行为等方面均有欠缺,是黄山旅游服务质量薄弱点所在。

2.对策和措施

(1)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督察制度。

发挥社会力量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宾馆、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经常性的跟踪监督,并将他们的评价作为宾馆、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服务人员评优的重要依据;将新闻媒体曝光与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加大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在城市入口、路口、公交站点、各个景区景点设立醒目的旅游指示牌;优化公交线路,在各主要景区景点之间开通可以直达的公交车;在景区景点内外设立可供游客休息的长椅等设施;把旅游和汉文化的宣传结合起来,增加文艺表演和民俗体验;加强对各个景区景点停车场、卫生设施的管理,不断提高我市旅游服务的硬件水平。

问题三:客源市场竞争激烈。

1.问题诊断

黄山市融入长三角旅游城市圈的趋势不可改变,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以及各城市旅游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化,必然会极大地影响黄山市旅游相对竞争地位,进而对黄山市旅游下一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中黄山市迟迟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机遇就有可能演变为威胁,最终使黄山成为“名城、名湖”的附属品而被边缘化。

2.对策和措施

客源市场竞争激烈的根本其实是缺乏竞争力的表现,任何一个有特色的产品,是不会遇到没有市场的情况的。科普旅游是一种旅游新形式,夹杂了科学普及的元素,对于儿童、青少年这些旅游大众的吸引力明显会增加,响应三中全会的号召,这是黄山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1)旅行社在介绍黄山旅游时需特别强调旅游的科学普及性,家长都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开阔的眼见,所以肯定对此热切关注,鼓励孩子去报名这类旅游。

(2)现在网络、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可以通过这些媒介向大众宣传黄山旅游的特色性,吸引游客。

参考文献

[1]胡余忠,等.安徽皖南山区人类活动及生态变化影响的水文效应初探[J].水文,2008,28(3):86-91.

[2]刘晓静,梁留科.国内科普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3):49-55.

篇14

关键词:西藏林芝;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1西藏林芝旅游资源优势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带。区内有众多的山川河流,复杂的地形地貌,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其风光独特,寺庙文化深厚,还有各种动植物保护区及尼洋河流域等。林芝旅游资源初步分为“三带五区102个景点”。“三带五区”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带、帕龙藏布风光带、尼洋河风光带;巴松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香巴拉鲁朗景区、措木及日景区、娘浦景区、易贡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其中面积为34 060公顷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察隅县慈巴沟和易贡国家地质公园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朗县烈山古墓群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墨脱腾网桥、玉荣增磨崖石刻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波密岗乡、林芝东久和巴结世界柏树王园林被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的旅游产品有“雅鲁藏布大峡谷”、“帕龙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景区、错高湖景区、“茶马古道”、“尼洋河风光带”、“鲁朗原始林海”、八一镇景区、布久喇嘛寺景区、色季拉山景区等,其风光能与瑞士风光媲美。wWW.133229.CoM主要景点有雄奇的山峰、优美如画的湖泊、飞瀑流泉、千年古墓、雪山冰川、巨柏仓松、珍奇异兽构成。这些资源是开发登山、科学考察、探险、漂流、休闲等多种旅游的理想之地[1]。

2西藏林芝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缺少开发和创新

观光型旅游产品一般是以文物古迹、自然风光为依托的,而林芝自然风光秀丽,能与瑞士风光媲美,因此观光旅游目前仍然是林芝最主要的旅游产品。近年来为方便开发旅游产品,林芝已把旅游资源初步规划为“三带五区102个景点”。在这三带五区中包容了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及遗址类、求知休闲保健类和购物类,在102个景点中也包括了登山、科学考察、探险、漂流等多种旅游开发资源。但综合考察,目前林芝旅游大都仍以观光为主,缺少开发和创新。

2.2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够,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差

西藏林芝现有旅游星级宾馆及旅游定点企业9家,可同时接待游客860人、餐位数1 520个,国家旅行社1个即林芝香巴拉旅行社。自青藏铁路通车和林芝机场通航以后,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对西藏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景区系统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尤其在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旅行社、旅游车辆、餐馆饭店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需求增长。而目前,林芝的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突发的市场变化,旅游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行业发展水平距离铁路通车后带来的需求剧增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能力消化迅速增长的客流。另外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差。林芝交通虽现已具备公路和航空,但从拉萨到林芝408公里的公路交通,会让游客人困马乏;成都到林芝的民航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费用昂贵,不适合低收入游客;林芝至今还没有铁路。墨脱是世界上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素有“植物宝库”之称,旅游资源丰富,但墨脱至今是西藏唯一一个未通公路的县。这种交通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林芝旅游业的发展。

2.3 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随着青藏铁路通车和林芝机场通航,游客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对林芝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目前林芝旅游人才存在的问题:(1)缺乏精通旅游业务的管理和经营人员[2]。林芝现行旅游管理和经营机构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过低,总体素质不高,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和经营人员,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2)旅游业高级管理人才也严重短缺。林芝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内地较为落后,各方面人才较为匮乏。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及旅游业的支柱地位,旅游业高级管理人才日益突显严重短缺。(3)缺乏精通多种语言的旅游翻译人才。西藏和林芝已经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圣地,这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民风民俗及宗教文化极具特色,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国外游客对西藏游充满热情,但是由于语言障碍无法深入了解西藏文化,不利于林芝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因此,林芝必须设法改变这种人才缺乏现状。

2.4 旅游企业规模小

林芝的旅游企业数量较少,只有4家旅游定点企业,当然还有一些规模更小的私营企业。总体来说这些旅游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都较差,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产业的需要。林芝占地11.7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有自然资源都是林芝开发旅游业的宝库,是林芝旅游业发展的巨大优势。但林芝由于旅游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阻碍了林芝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5 旅游景区多功能开发欠佳

由于林芝旅游资源丰富,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只注重了宽度,忽略了开发的深度。因而造成林芝旅游景区功能单一,旅游资源浪费。以林芝鲁朗林海为例,现在已经开发的林芝鲁朗林海只注重了到鲁朗观光莽莽森林,对鲁朗森林休闲、保健和疗养尚未意识,尚未进行开发。打造鲁朗森林浴场将会丰富林芝旅游产品,填补西藏还未有森林浴场的空白。因此要增强林芝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对林芝景点景区要注重多功能和复合功能开发。

3西藏林芝旅游业创新发展对策

3.1突出特色,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1.1要在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根据不同游客的实际需求,扩充旅游项目或景点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林芝现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是观光旅游,且景点功能分散,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较低。因此,林芝开发旅游项目和景点时, 不能满足于看山只是看山,看水只是看水,看庙只是看庙,要有特色主体,即有与景点配套的民族及宗教文化、藏民俗、藏民艺等活动,使各类游客能在同一景点各得其所,各享其乐。

3.1.2要拓宽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开发林芝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高校旅游、入乡民俗旅游等。现代旅游业是人们了解社会和学习新知识的旅游业。林芝藏药厂和具有办学特色的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都是林芝的旅游资源,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对其开发,让游客了解特色藏药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和农牧学院在高原特色办学的宗旨及思路。让游客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林芝文化和经济发展进程。

3.1.3要摆脱资源制约观念的束缚,创新建设新的旅游景点或项目。林芝旅游业在景区和景点的开发上要广度和深度并举开发。深度就是要进行景点综合开发,广度就是要摆脱资源制约的束缚,创新建设新的旅游景点和项目。例如,在林芝,可以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建设“木屋景点”。即建筑有国外风格的木屋、臧式木屋和有创意的儿童木屋,使游客在西藏就能欣赏和了解多种建筑文化。

3.2整合资源,连接线路,精心打造旅游产业的黄金品

目前林芝对旅游资源进行的“三带五区102个景点”规划,明显表示林芝的旅游业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旅游线路还没有科学制定,经典线路更没有进行。林芝旅游业要大力发展,下一步就要科学合理规划和整合资源[3],把知名景点和交通便利的线路进行连接,制定出景点旅游线路。方案有二:第一种方案是,以八一镇为起点,打造大环观光旅游线路和小环科考探险旅游线路。大环观光旅游线路为八一——错高湖——拉萨——山南——朗县——米林——八一;小环科考探险旅游线路为八一——米林—雅鲁藏布大拐弯——鲁朗——大柏树——八一。第二种方案是,以八一镇为起点,开发三条放射状旅游线路。第一条为文化古迹游,为八一——千年古堡群—阿沛庄园—中流砥柱—邦杰塘草原;第二条为自然风光游,为八一——比日神山—大柏树—色季拉—鲁朗林海—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第三条为文化科考探险游,为八一—喇嘛岭寺——米林——南迦巴瓦——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3.3倡导休闲,引领度假,扩展旅游消费的时空范围

度假休闲,娱乐健身,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专家预测,21世纪观光旅游将让位于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是有限的,休闲度假旅游是无限的[4]。因此,林芝对旅游业的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景区规划和景点建设上,也应考虑在城市郊区和特色小集镇,以及风光秀丽和民俗丰富的自然村开设休闲度假村。例如,在鲁朗林区可以开设森林浴场,在工布区开设民家旅馆,通过扩展旅游时空范围,来实现旅游业的新发展。

3.4培养旅游人才,为林芝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最优智力支持

当今世界和中国,乃至我国各个地区,在产业经济其中包括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上的种种差别,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决定性原因,是由人力资本综合素质积累及其运用效率的差别所造成的。因此,必须重视对旅游业的理论研究,重视旅游业人才教育,为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最优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对此建议,一是要成立林芝地区旅游经济学会;二是要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建立旅游经济研究所;三是借助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招生,以培养旅游专门人才;四是要鼓励各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到林芝旅游业就业与创业;五是培养和引进懂英语、藏语和汉语的旅游翻译人才。

3.5尽快组建林芝旅游企业集团,带动林芝旅游业快速发展

面临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林芝旅游业要想巩固支柱产业的地位,就要有效整合“食、住、行、游、购、娱”诸要素,将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观念落实在旅游实际工作中,努力改变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现状,促进旅游企业朝着做大做强的规模化方向发展,从旅游星级酒店和定点饭店(宾馆)、国际国内旅行社、旅游汽车公司和旅游企业在规模与组织结构等方面突破改变林芝旅游企业现状。允许个体旅游部门与国有旅游企业合作共生,参股入股组建林芝旅游企业集团,以林芝拳头旅游品牌——雅鲁藏布大峡谷为龙头,以林芝特色旅游为支柱,以林芝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林芝旅游产业,带动食、住、行;游、购、娱;农、牧、林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芝地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林芝地区志[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9):392-403.

[2]廖凯,杨威.浅析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创新论坛,2006,(21):7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