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范文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27 14:3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篇1

关键词: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工业生态文明 产业生态化

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大氛围下,解构工业文明、构建生态文明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于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利用后发优势构建生态文明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贵州这样一个工业文明不是很发达,但具有天然生态优势的省份,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对贵州文明跨越研究中,对其实现跨越的机遇和条件研究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历史必然性

作为现时两种文明形态,由于工业文明本身的局限性和破坏性,虽然其为生态文明的构建在某些方面确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演进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方面,工业文明最大的特征是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而要构建生态文明必须依靠科技,就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工业文明为生态文明创造了科技条件。当然,发展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是与社会科学和社会技术(如社会管理技术)密切结合、融为一体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绿色科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应大力强调发展绿色科技,只有用绿色科技体系武装起来的生产力,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另一方面,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是历史必然性,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从全球范围来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对地球资源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自然界的各种资源被掠夺性地开采,大量的人造废弃物也被散布到自然环境当中,从而带来资源的迅速耗竭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种局面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使得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必然性。

二、贵州从工业文明初期向生态文明历史性跨越的机遇与条件

(一)后发优势: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者

后发优势是指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所拥有的由后发国家地位所产生的特殊优势,并且这种优势既不是先进国家所同样能够拥有的,也不是后发国家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的,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生态文明构建过程具有极大的弹性和多样性,后发地区可以在形成乃至设计构建模式上具有可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因此,后发优势在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表现为由于工业文明的落后,其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破坏没发达地区严重,这为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文明创造了有利条件。

贵州作为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者,其工业文明发展程度为其向生态文明跨越创造了有利条件。贵州的工业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工业化极其缓慢,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工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工业起步低,基础薄弱,内部结构层次低,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消耗大,全省工业以资源开发型的传统产业为主,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正是贵州欠发展的工业化水平,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破坏相对于发达地区较小,保住了青山绿水,这无疑成为贵州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历史性跨越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二)贵州工业生态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与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

工业生态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和模式包括工业结构生态化、工业产业生态化、新型工业化、工业资源循环化等。而原有的生态条件或者生态文明的现有程度就已经使得这些路径具备一定的基础,对贵州这样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其现有的工业生态现代化实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给其工业结构生态化、工业产业生态化、新型工业化、工业资源循环化等创造了有利的机遇和条件。工业生态现代化具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为工业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贵州发展生态经济具有天然优越的条件。

加之贵州坚持贯彻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方针,建设生态工业,建立生态工业示范区,发展绿色产业。国家从全国大局出发,全面整治和建设长江、珠江流域生态环境,已将长江上游的乌江和赤水河流域列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这为贵州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现代化取得了国家的政策支持。

此外,贵州已为建设生态文明作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不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采取措施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比如毕节扶贫――生态开发试验区、普定生态重建试点县等坚持生态重建与发展区域经济、与社会生产要素重组相结合,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产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意资源开发的循环化,实现生态重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取得了明显成效。

贵州生态保护和建设现状为其工业结构生态化、工业产业生态化、新型工业化、工业资源循环化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而为工业生态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机遇和条件。

三、贵州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历史性跨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工业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贵州作为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文明发展缓慢。对于一个工业以开发资源为主的欠发达地区,肩负着既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经济,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历史任务。在工业化逐步走向发达的过程中势必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存在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贵州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向生态化跨越的双重历史任务的艰巨性

贵州的工业化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工业化极其缓慢。而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滞后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工业基础薄弱不仅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缺乏有力支撑,经济增长乏力,而且导致其他产业转化困难,限制了经济发展和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工业化模式,势必会加快生态的恶化,这与向生态化跨越背道而驰,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业生态文明的建设。而这也正是贵州目前的历史任务,所以贵州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向生态化跨越的双重历史任务具有艰巨性。

(二)贵州工业资源禀赋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矛盾性

由于自然和地理原因,贵州蕴藏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这决定了长期以来贵州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资源产业,即形成以资源产业为主的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工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资源的有限存量是制约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工业持续发展的硬性约束。但开发资源与保护生态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必然会对资源开发形成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资源是生态环境重要的构成要素,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保护资源。而要对资源进行保护,就需要对贵州资源的开发实行必要的限制,特别是对稀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要实行严格的控制。这样对资源开发和控制形成了矛盾,显示出了贵州工业资源禀赋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矛盾性。

(三)贵州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不协调性

贵州由于自然资源的总丰度、综合优势度和人均拥有量的优势度在全国领先,其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工业,从而形成了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而这种工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向生态文明跨越具有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即发展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工业的不可持续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面临当前严峻的生态背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刻不容缓。

一、相关概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思想武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也是指人们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由此所产生的对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两者的关系

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一万多人192个国家的参与,给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今天,我们看到了许多科学发展观的包容度和气魄,他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宝,更是今天面临危机的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保障。

1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要义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当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了太多的环境问题。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恰恰解决了我们的难题。人类在无情的掠夺自然时,总是忘记了我们的一切取自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当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发展,树立人和自然地平等观。把自然环境和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要做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不耽误。我不能把建设生态文明,简单的看做是要求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要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一点无不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

2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体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的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人不要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生活环境,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是关怀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关怀的是人类未来的利益。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义所在。

3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和重要标志。这是在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脆弱的情况下,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走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本质上看,生态文明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这体现着科学发展观所倡导和追求的协调发展。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这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在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全民生态意识

面对多数人为了追逐利益而排放废气废水,白色污染,砍伐森林等破坏自然的行为,我不仅仅是靠国家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更多的应该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内涵,让人们了解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然性,培养全民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人类的长久生存。

2、改变消费观念,创建节约型社会

我们应当改变消费习惯,尽量避免一次性用具的购买和使用,尤其是难以降解的塑料袋和需要大量砍伐树木的卫生筷。我们的地球已经装载了太多的垃圾而无法消化,我们的世界也在面临资源枯竭的明天。人来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当从习惯做起,改变我们平时的一点一滴,节约使用资源,创建一个节约型社会。

3、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态文明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 世界观

同样是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什么内外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呢?这几年来很少有人有意识地去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事实上只要正确厘清二者之间的逻辑脉络就能够既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行之有效的载体,又可以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强大的内外在动力。

一、核心价值观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耦合

(一)二者都涉及世界观的范畴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世界观与价值观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世界观是价值观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观又丰富着世界观。理念是人类以自己的语言形式来诠释现象――事与物时,所归纳或总结的思想、观念、概念与法则。事实上无论是价值观抑或是理念,都涉及到对世界上存在着的事与物的看法和观点范畴,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所倡导的思维或取向,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和观点,所以二者都涉及到世界观的问题,讲得更直截了当一些二者都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不存在任何脱离世界观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理念。总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物质和存在第一性、意识和思维第二性的世界观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原则、方法和立场。

(二)二者都蕴含辩证法的思想

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二者表面上看似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事实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诸如整体与部分、对立与统一、偶然性与必然性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思维或取向,其中国家、社会是整体层面的,而个人则是部分层面的,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总是大于个人利益之和;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核心问题,其中自然界是整体层面的,人则是部分层面的,自然界的利益总是大于人的利益之和。整体与部分的利益也总是处于对立统一即矛盾之中,矛盾是没办法消灭的,只能是调和,国家、社会与个人,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矛盾也是时时处处存在,通过协调才能实现和谐,而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理念都强调的追求目标。最后,只有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即规律,承认偶然性,才能够正确处理好国家、社会、自然界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三)二者都体现终极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原指发轫于近代西方文艺复兴提倡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问题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提倡的人文关怀则是扬弃前者基础上强调正确处理人与各种对象的关系,在继续确立人的主体性同时赋予人生更加积极主动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经济和道义上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关怀,把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倡导的民主、文明、和谐,还是从社会层面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从个人层面倡导的敬业、诚信、友善等无不充分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色彩,把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对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尊重都涵盖在里面了。生态文明理念同样也是纠正了西方传统价值观里面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的误区,人不是自然界的中心和主宰,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和顺应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论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来看条件都是不充分的,因此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是最好的人文关怀,要不然就会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导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都在苦苦地思考一个最根本的存在问题,即人与天(宇宙)、地(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到底谁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一,所以|西方文明对于这个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也是不尽相同的:西方人的世界观普遍地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和主宰,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无限膨胀的,可以征服和驾驭宇宙世界,后者是为前者而存在的,这样一种认识论导致人与自然界的二元对立,人们不断地对自然界实施破坏和攫取;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世界观则认为人是宇宙和地球即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是自然界的中心而是其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这样就无形中消解了二者之间的对立。但是,自近代已将,西方文明凭借着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优势地位,不断地侵蚀东方文明的领地,以致于在许多重要的领域取得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很多东方国家和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日渐西化,东方国家为了尽快完成现代化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任务不断地向自然界攫取资源,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尖锐。相反倒是许多西方后工业化国家似乎逐渐改变了他们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日益注重保护自然环境。

(二)过分追求gdp增长导致人对于自然资源贪婪攫取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指导下作为判断地方官员执政能力好坏最重要指标之一的就是gdp增长的多少,为了维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资本高投入和资源高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受到了普遍地青睐。三十多年来各地的经济发展确实是跨越了更多的新台阶,可是直接的后果就是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人也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这几年也被迫地实施转变转型,但是不是每个地方都很快地找到增长的灵丹妙药,因此带来的阵痛就是增长速度下来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并存。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出路何在?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和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都是没错的,关键是如何在新常态下继续保持经济的适度发展速度,这才是让地方官员们最棘手的事情之一。

(三)过分突出意识形态多元化导致人的价值取向扭曲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以为指导的一元论,这是立党立国的根基,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但是,一元论地位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高枕无忧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成分的多种化导致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未免不影响到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向,再加上西方敌对国家和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他们的意识形态,在这样一种多重叠加状况的影响下虽然说主流还是好的,但不少人未必就会认同和接受。自我中心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负能量的价值观盛行,一些人利欲熏心置国家、社会、人民的整体利益而不顾大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甚至铤而走险捕杀各种野生动物等令人发指的行为层出不穷。因此,价值观的多元化也是造成生态文明理念扭曲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路径

(一)消解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是前提

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不是口头说一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或尊重、敬畏、顺应自然就可以实现的,如果世界观不正确一切理念都是空话、大话、假话。之所以出现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根源之一还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造成的,确立为指导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消解这种对立的最基本前提。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坚持前者我们就应该正确对待自然界这一物质世界,尊重、敬畏、顺应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规律,任何主观形而上学的认为人是自然界中心和主宰的立场和观点都是非世界观的表现,都是有害的。

(二)破除gdp盲目崇拜的怪圈是根本

一直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形成的对gdp的盲目崇拜是片面地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忽视了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尤其是生态建设所造成的严重恶果。当前,要破除这个怪圈首先必须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从“五位一体”的视角统筹兼顾地开展各方面建设。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应该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只是看重速度和总量,速度适当降一点只要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是不会影响改革发展大局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考虑把地方政绩的考核标准转向以绿色gdp为主,要强调经济效益和其他方面效益的有机统一,凡是破坏生态环境换来的gdp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三)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是保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根本保证必须首先要求人的基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文明素质上去了,社会风气正了,大家的精神面貌好了,才能自觉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如何有效正确引导和提升呢?现阶段的大环境下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宣传、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看似与生态文明理念没有太多外在的一致,事实上并不是要求群众那前者和后者去一一对应,生搬硬套,这是本本主义形而上学的做法,而是让大家潜移默化地领悟精神实质进而引领各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理念,没有好的价值观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很难想象人民会自觉地去践行正确的文明行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物质变换;生态文明;工业文明;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1;D616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3.0004

当前人们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一般以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或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核心内涵,并把这种 “协调发展”或“和谐关系”解释为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能够保护自然的自觉认识和活动。这种对生态文明的解读当然不错,但却失之抽象,不够明晰,特别是缺乏对 “协调发展”或“和谐关系”的实现路径和现实目标的描述,难免有碍于人们对生态文明正确和完整的理解。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作出新的思考和解读。

一、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把握生态文明的坚实理论出发点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生态文明的新的理论视野。“物质变换”最初是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上来说明自然界(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物质循环和新陈代谢现象的,马克思借鉴了这一概念并在其著作中多次使用。

在语境中“物质变换”有三重内涵: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和社会的物质变换[1]。

其中,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既包括无机界的新陈代谢,也包括有机界的无意识的新陈代谢,对于人来讲就是人的自然发生的新陈代谢,也就是“生命,即通过摄食和排泄来实现的新陈代谢,是一种自我完成的过程”[2]87。这个过程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通过劳动形成的。马克思深刻地指出,劳动构成了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中介和途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207。劳动过程就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3]215。通过劳动,人类一方面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另一方面又将废弃物反馈给自然界,“劳动过程就要像生命体的新陈代谢那样,不仅包括把外部东西同化的一面,还必须包括把获得的东西再排到外部的异化方面”[4]。这里的“将废弃物反馈给自然界”或“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是从广义上加以理解的,即人通过劳动或物质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的物质影响。劳动过程与物质变换过程实际上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正是因为劳动这种“有目的的活动”作为物质变换的实现途径,所以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不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运动,不是自发的而是一种自觉的、对象性的社会运动,是人“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 [3]208,当然,这一社会运动又必然以自然运动作为其前提。

社会的物质变换是指劳动产品的交换,即商品交换,“交换过程使商品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就这一点说,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3]125。

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是物质变换的实质。这是因为,一方面,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是自然本身的必然性,即体现为物质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内在地包含了对这一必然性的认识和运用;另一方面,社会的物质变换,即劳动产品的交换是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必然结果,通过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人将自然物变成了劳动产品,而过剩的劳动产品通过交换变成了商品,而商品正是社会的物质变换的媒介。因此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决定了社会的物质变换过程,这也是由人的实践存在方式和人的社会本质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物质变换这个概念就是指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

二、物质变换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物质变换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56,因此人类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社会形式下都不能停止物质变换过程。以物质变换的理论视野来看待人类文明,我们会发现,文明是一个合乎辩证规律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物质变换模式区分着不同的文明形态,即如施密特所言:“物质变换以自然被人化、人被自然化为内容,其形式是被每个时代的历史所规定的”[5]。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即前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工具较为原始,生产力较为落后,生产效率普遍不高,因此物质变换表现为:消耗的自然资源较少,生产的产品不够丰富,同时排放的废料和残渣也较少,即“低消耗-低产出-低排放”的模式。工业文明时代是大机器生产的时代,马克思生动地将大机器体系比作是“庞大的机械怪物”,它蕴含着巨大的“魔力”,造就了“现代的大工业”,使工业文明时代成为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2]277。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成百上千倍的提高,劳动产品的日益丰富,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同时排放的废料和残渣也随之急剧增长。因此工业文明的物质变换模式表现为:“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而“高消耗”造成了资源枯竭,“高排放”带来了环境污染,这正是当前生态危机的两大基本表现。生态文明要消解生态危机必须重回“低消耗”和“低排放”,同时又能够不断发展生产,否则文明的发展就会停滞甚至倒退。生态文明在物质变换上必须遵循“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模式。

怎样才能在“低消耗”和“低排放”的同时又能够做到“高产出”呢?关键是弥补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裂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土壤肥力衰竭的问题,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大土地所有制、工业化农业生产、强制分工、城乡对立等“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3]579,这样一来就在“物质变换的联系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6]919,使得土地日趋贫瘠。与此同时,那些被人消费掉而不能回归土地的部分又成为了污染的源头,正如马克思所说:“消费排泄物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用来污染泰晤士河” [6]115。实际上由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工业生产总是以粗暴的掠夺方式对待自然,物质变化的裂缝是无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和生态文明在本质上必然相背离。因此,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一方面发展了生产,带来了高产出;一方面又造成了物质变换的裂缝,带来了高消耗和高排放。裂缝的存在使得工业文明不可持续,要避免和弥补裂缝,在生产力上就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不断降低消耗和排放;在生产关系上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将资本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限制资本的野蛮增长,引导其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和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

三、物质变换理论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及其特征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自觉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物质变换“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文明形态。其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是生态文明的现实目标。

物质变换理论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一是自觉性。从前工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物质变换的具体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有一点却没变,那就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2]562。这正是以往人类文明不自觉性的典型体现。物质变换是一种通过人类劳动实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运动,工业文明只是实现了人消耗自然资源的自觉性,即人通过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巨量自然资源,来自觉地建设工业化或现代化生活;但对于人向自然排放废料和残渣这一方面,工业文明却处于自发状态,即将自然界仅仅看作是原料的碓吹睾头掀物的存放地,没有认识到人对自然的改造也就是人对自身的改造。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新的文明形态就在于它消除了这种自发性,将物质变换的两个方面都变成了人类自觉的实践,从而使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统一起来,使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文明,使人类真正成为自觉的“类存在物”。

多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7]。这告诉我们,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要将自觉利用自然和自觉保护自然统一起来,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就要充分考虑如何保护自然,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甚至当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发生冲突时,要将保护自然放在优先的地位上,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二是创新性。历史上,人类生产的不断发展总是伴随着资源消耗和废料残渣排放的不断提高。生态文明要实现“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现实目标,就决不能重复以往的老路,而只能走一条创新之路。

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先污染,后治理”,认为这是被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证明过的可行之路。这种观点实质上就是要求先利用自然再保护自然,先讲效率再将公平,把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看作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在理论上,这种观点实际上仍然是只有利用自然的自觉,而没有保护自然的自觉,因而仍然停留于工业文明的发展观上。在实践上,一方面,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为代价,世界公害事件(即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事件、日本富山事件、日本四日事件和日本米糠油事件)令人触目惊心,这是和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严重背离的;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中已将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透支使用。我们这个时代正面临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威胁,这决定了我们已没有可能去重复欧美国家的现代化老路。”[8]因此,国际和国内环境都不允许我们再去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走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绿色发展是指保持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发展道路,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两条基本途径。循环发展旨在强调节约资源,通过回收和再利用,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低碳发展旨在保护环境,通过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不断降低经济发展中对碳的依赖度,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大力开拓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将创新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之源。

三是共享性。工业文明虽然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但同时也创造了惊人的不平等。工业文明带来的高产出成果只能被少数人、少数国家所享有,大部分人、大部分国家却要为前者承担高消耗、高排放带来的种种恶果。因此,工业文明不是一种共享文明,它将少数人的幸福建立在多数人的痛苦上,从文明本身的角度来看,工业文明天然包含着野蛮。

生态文明所要调整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要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物质变化不仅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也同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一方面,人通过劳动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生产出劳动产品,并通过劳动产品的交换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即“社会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处于某种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之中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生态文明的实现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全面变革的基础之上的,不仅要实现生产力的变革,也要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

因此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要求全员参与、全球协作,同时也要求发展成果全面共享,从而消除工业文明的野蛮性。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达成了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即《巴黎协定》,标志着全球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如果说工业文明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那么生态文明则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平等协作,从而开创了全球共享的世界历史,因为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生存和发展基础。

共享的主体是人,共享性体现了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形态。就我国而言,目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关键一环,生态文明的共享性将为我们促进协调发展,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是长期性。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为完成工业化先后花了百年时间。生态文明要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目标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首先,如果以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为标志算起,那么到今天人类开始迈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还不到50年。从人类以往的文明发展进程来看,我们目前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意识也才觉醒不久,我们离建成生态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工业文明还有生命力。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工业文明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9]。特别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国情,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中工业化仍然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目标。

再次,资本逻辑还将长期起作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还占据着优势。资本主义还将长期存在,资本还将长期统治世界。马克思曾经生动而深刻地将资本比作吸血鬼:“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 [3]269。在不断增值的逻辑下,资本情愿破坏环境来发展自己,情愿祸害别人来满足自己,情愿放弃未来以获取眼前利益。因此资本逻辑从本质来讲是反生态的,和生态文明是不相容的。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资本也可以成为我们利用的一个要素。就我国的现实国情来讲,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还离不开资本。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用宏观手段约束资本的野性,引导资本发挥积极作用,利用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发展生产力,积累资金,为建设生态文明创造条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本的发展也会不断创造消灭它自身的条件,最终资本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资本逻辑也会彻底丧失对世界的统治,到那时生态文明就能真正实现了。

四、结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我们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发展还不够协调,社会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我国深化改革、转变发展理念、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也为我们谋求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坚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不动摇,坚持四个全面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不动摇,始终以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参考文献]

[1]郭剑仁.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及其当代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002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R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韩立新.环境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241.

[5]A・施米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欧力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7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弘扬人民友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N].人民日报20130908(1).

篇5

关键字: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欠账多、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与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 ,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 ,忽视了生态效益 ,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 400 多亿吨 ,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 ,导致全国约有 50 %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 ,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 ,还有 3.6 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次是大气污染严重。在实行环境统计的 300 个城市中 ,70 %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 20 亿亩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1/ 6 ,涉及近千个县。此外 ,还有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 ,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其次 ,建设生态文明 ,凸显我党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是人本主义的温情宣言。生态文明的主旨是“绿色价值观”,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一是把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在分析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 一些地方单纯追求GDP 的畸形发展观 ,是各级官员扭曲的政绩观 ,是以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增长方式实践证明 ,单纯追求 GDP增长指标是片面的 ,它没有估量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而且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 ,GDP 的增长也难以为继 ,最终制约人与社会的发展。;二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三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要求之一,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才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再次 ,建设生态文明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要想摆脱生态环境危机 ,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 ,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三者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近些年来 ,在环境、资源方面存在大量不公正现象 ,如城市向农村无偿倾倒垃圾 ,河流上游企业向下游大量排污 ,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廉价使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 ,等等。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 ,特别是日益增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 ,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突出矛盾 ,解决地区、企业、个人等内部之间的不和谐 ,重建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的公正秩序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要问题是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发展低能耗、高环保型企业。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农业、林业、旅游、交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生态产业,形成生态经济“产业链”。同时,坚持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发与建设并重,加强生态资源的补充和培育,进一步夯实生态经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