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产业发展的特征范文

农村产业发展的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7 10:39: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产业发展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产业发展的特征

篇1

[关键词]农村第三产业 农村市场 特色产业

一、引言

农村第三产业在河南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地位不容忽视。目前,关于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研究文献还相对较少,对其地位、性质认识不清,导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并且富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第三产业是解决深层矛盾的长远之计。故此,结合河南省实际,深入探讨农村第三产业的性质和发展思路,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内涵上看,农村第三产业是指在农村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为农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机构、组织、企业的集合。从外延上看,农村第三产业应该包括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视频服务业、物质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咨询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乡镇组织管理等行业。就其地位而言,农村第三产业是未来的支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产业。对农村第三产业性质的认识需要将第三产业理论与河南省农村状况结合起来。

二、农村第三产业的特征

1、第三产业的“二元性”、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

第三产业的“二元性”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农村第三产业是城市第三产业的另一面,是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由于城市先天的优越性和农村历史演变中的边缘化,导致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指基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地质、历史文化、资源、风俗、技术差异所形成的发展模式、经营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二是由第三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发生的特点决定的。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二者同时进行,而不同地区的需求偏好是有差异的。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质。河南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大量不同种族等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地域差异性质。

2、农村第三产业的“双高一低”特性

目前,人们对农村第三产业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富裕劳动力。其实,农村第三产业具有“双高一低”的特性。“双高”是指劳动密集度高和技术密集度高。劳动密集度高就是农村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量大,比如旅游、餐饮等;技术密集度高是农村第三产业对技术要求高,比如科教文卫等领域。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倡导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宏观背景下,劳动密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密集,从长远趋势来看,还应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一低”是指资源需求量低,因为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居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其产品是无形的服务,具有低投入、高附加值的特点,对有形物质设备和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河南省农村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薄弱,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保持在0.03以下,并且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度也很低,不足6%,呈下降趋势。

3、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倒U型曲线

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因其具有低能耗的特点,其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弱。当然,也有学者呼吁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管理,警惕第三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些担忧中,大都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很多是因为粗放型经济发展产生的后果,但是其中也不乏有无病之嫌。第三产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其与环境改善之间大致存在倒U型曲线。第三产业发展初期,由于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对环境具有负面作用;第三产业充分发展阶段,其对环境改善的积极效应急剧凸现。其中关键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只要高要求、严标准、科学合理规划指导,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可以避免曲线的上升,将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体育、农村旅游、保险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来说不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而且也是吸纳农村闲散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发展清洁无污染的环保型第三产业,完全可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4、农村第三产业的高就业吸纳能力的特性

产业经济学中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所以三次产业相比较,在做好农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能缓解就业压力,快速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从实证角度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也相对较大。从2002年到2008年,河南省整个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表现为第一产业由3398万人下降到2847万人,第二产业由1038万人增加到1564万人,第三产业由1086万人增加到1424万人。2006年至2008年,乡村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由3039.48万人下降到2837.24万人,第二产业由999.02万人增加到1202.83万人,第三产业由738.43万人增加到819.06万人。2008年,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看,分别为10.638亿元、723.4687亿元、994.7831亿元,平均工资为2008年13631元、24438元、25324元。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服务性收入都在连年提高。

5、农村第三产业空间布局的“小集中、大分散”

产业经济学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存在“集群理论”,意思是说,按照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企业会出现“扎堆”现象,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河南省主要是农业大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2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17亩,而且还分布在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土地产能差异很大,整体格局是分散的农村包围集中的城市。由于农村分布全省各个地区,农业以小户经营为主,所以说是“大分散”;再加上第三产业的服务提供与服务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农村第三产业就呈现了“小集中”的格局。由于大分散,呈散点图状分布,所以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布局也就相应小规模化;由于小集中,就要求第三产业要围绕各个小型的农业分布区聚集。当然,这样的性质在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是可行的,也需要遵循这样的特点指导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理由是,首先,第

三产业的物质生产要素是可以分割的,适合小规模经营,并且容易达到规模经济。第三产业生产要素可分割的特点以及企业最佳规模临界值比较小的特点,决定了“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服务需求。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交通运输、公共设施、旅游等行业需要的投资较大,有一定的规模进入壁垒,这些行业就需要政府出面指导完成。

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

1、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农村市场价格机制,消除“剪刀差”。通过市场引入,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维护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第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网络化、产业化和中间机构确保信息流动畅通;通过调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确保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的双向流动;通过科研服务、政策引导提升第三产业技术含量。第三,健全农村市场管理法规。目前,河南省农村地区管理混乱,市场秩序不是很规范,存在欺行霸市、偷摸盗的现象,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原因,管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亟需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第四,缩小城乡福利保障和教育的差别。城乡在诸如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差别甚大,农村居民缺乏应有保障和福利,严重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实行无差别待遇。

2、因地制宜抓特色第三产业,依托小城镇建好信息网

省属县市农村基于历史、文化、地貌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不必一窝蜂地盲目上项目,在做好基础产业发展的同时,完全可以有规划地发展一些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浓厚的城镇农村可以重点在文化上做文章;风景秀美、地质奇特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具一定特色的地区可结合自身农产品和农民需求的差异,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业;离研发中心比较近或者研发实力强的地区,可以结合相关机构发展科技服务业,等等。要做到这些,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行调节,但是,政府也需要因势利导做好规划、指导、帮扶工作,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另外,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纽带和推广作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河南省内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整理、汇总,从而方便管理、规划指导。通过信息网、物流网的实施,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就可以统一起来。

3、高起点、严要求,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村第三产业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河南省不可能走过去粗放型的老路子,需要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起点、严要求,科学规划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按照这个要求执行。首先,第三产业要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路子。对于那些消耗高、效率低、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要严格控制甚至不予立项;鼓励那些低能耗、效益好的行业发展。其次,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环境友好型的原则。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产业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节能节地节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大力发展环保型第三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控制白色污染、光污染等。

(注:本文是河南工程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集中连片 农村产业 转型升级 武陵山区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相对粗放,传统农村产业升级相对缓慢,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村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减贫放缓的重要原因在于增长质量下降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贫困人口受益比重下降以及获取收入机会的减少。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有其特点,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问题及挑战需要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产业发展有关农业核心技术欠缺、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问题,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与宏观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当前全国正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与平台。学者们在以下方面达成一致:只有提高中国农村产业整体效率,关注不同区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才有可能使农村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外,许多国家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法、德、韩、日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德从土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建立了强有力的制度与运行机制;日韩充分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主导农村内源性发展逐渐壮大。而巴西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中,过分依赖市场机制,简单地用牺牲农业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类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武陵山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明确行政区域范围为湘鄂渝黔4个省市的71个县(区、市)。该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武陵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并在武陵山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这种形势下,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选择武陵山区作为分析重点,深度探究武陵山区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探索中国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热点关注

以武陵山区农村为分析重点,探讨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原因、主体、特征,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并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成为关注的热点。具体研究过程中,以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问题为主线,以武陵山区为研究重点,分析该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解读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并通过国内外的比较,验证研究的理论预设,提出相应的应对路径。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要素空间演化具有时空差异。产业转型升级的非农化、服务化响应强度及其空间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非均等化程度高。西部大开发推进,地处西部的贵州产业面临大发展和大调整。产业承转对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产生影响,需要采取政策措施来应对。传统农村产业不断根据当地及外界市场变化和国内外产业政策导向,进行转型升级。随着要素价格上升、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等推动农村传统产业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实践中,将其置之于经济增长的视域中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构农村的组织载体等,形成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长效机制,彰显包容性发展新要求。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有其近中远期目标、发展重点、路径选择、政策支持等,需要系统探究当地农村产业的演变、转型与升级,并认识其基本特征。武陵山区作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其农村产业发展态势不同于中东部地区,需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科学道路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体如下:一是从体制机制、资源环境、地理区位、各级市场等方面,对当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二是针对武陵山区这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利用好武陵山区独特资源,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倡导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实现武陵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的宏观探究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需要宏观上的探究,其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整体贫困环境下的城乡良性互动中的产业发展与农村发展耦合运作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其原因在于农村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存在不统筹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不协同发展等问题。就武陵山区来说,其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需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关系。其转型升级的主体在于农民,需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的多元参与。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 性;推进农村产业整体素质由低端型向高端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竞争性,提升农村产业高附加值,凸显当地特色。具体涵盖加快以农业品牌创建、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的农村产业转型;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凸显生态、安全、养生特点;外力推动内力,用好财政增量资源,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农村,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的纽带聚合作用,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构建具有武陵山区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等。

总之,立足武陵山区为代表的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农村地区实情,着眼十二五规划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审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史,关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视域中把农村的一二三产业与城市产业衔接,破解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性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庄巨忠,汤敏等.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熊勇清,侯玲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政策的变迁及特征分析——政策文本计量分析视角[J].软科学,2013(5).

[4]温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篇3

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路径选择模式是农村依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按照市场需求完成资源合理配置的产业化方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模式在不同地域之间可以借鉴或模仿,但发展路径起点的选择只有与当地基础条件相匹配,才能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少走弯路。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以文化资源赖以为生的环境为基础,广阔的文化创意消费市场为前提,众多充满活力的艺术家和产业经理人为依托,以及来自政府的恰当的扶持政策,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不能脱离环境、市场、技能和政策这四个要素,而充分认知产业发展要素是理性选择产业发展路径的前提。(一)环境文化创意产业的农村发展基本要素是当地自然条件、传统文化和基础设施等环境因素。自然条件决定当地优势产业类型,传统文化是产业主体之间实现专业化分工的社会基础,基础设施则对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产生影响。正如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所说:“非正规约束在制度的渐进演进方式中起重要作用,是路径依赖性的来源”[2](P43)。农村经济社会历经多年的积淀而逐步形成的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特色产业,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和商业传统,以及区位特征都会反映在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路径的选择上,从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演进方向和方式的选择。(二)市场经济组织通常将利润最大化当做追求的目标,利润的来源是市场,市场需求是经济组织获得现实利益的根本保障,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萌生和发展动力归根结底来自于市场需求的导引。正如德国学者杜能(J.H.von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中的描述,一个区域的农业布局尽管存在不同的结构和方向,但市场需求才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3](P66)。市场需求决定经济活动的价值,对产业组织的行为方式产生方向性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为市场供给的产品,其市场响应程度就体现为市场需求量,这也是产业发展水平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未来。(三)技能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指出技能是强有力的生产推进器,它能够征服自然,满足需要[4](P126)。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农村发展进程,技能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与产业内容相关的特定技能。这些特定技能包括经过长期积累沉淀的被产业组织所掌握的与文化创意产业运营活动有关的技术、工艺、经验、方法等。这些特定技能大都随着文化创意在农村的发展而产生和扩散,具有空间上高度集中的特点,通过产业组织在特定区域内的合作与交流逐渐实现共享。技能的积累和外溢在增强产业发展能力的同时,也为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演进提供新的动力和技术支撑。(四)政策政策是政府对产业主体市场行为的规制以保障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的制度安排。如前文所述,在政府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模式中,政策对于产业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尽管依靠市场力量自发形成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组织在起步阶段并没有直接受惠于政策因素,但当产业初具规模并显现出可观的经济社会效应之后,政策将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激励力量,尤其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外部环境的优化能够推动产业加速发展。同时,政策能够影响产业组织战略目标、成长方式、产品和市场策略的选择,以及不同产业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构。

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文化特质和资源禀赋差异大,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全面盘点和认真梳理当地产业发展要素,立足自身资源和优势条件,遵循系统性、适宜性和应变性的基本原则选择恰当的发展路径。(一)系统性尽管环境、市场、技能和政策要素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这四个要素在发展实践中缺一不可。系统思想指出,任何要素一旦离开系统整体,就不再具有它在系统中所能发挥的功能。系统的本质属性是要素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和统一性,系统最优化是系统管理的核心问题[5](P12)。文化基础设施、经济环境、创意人才和现代经营理念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由此导致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效益不高、产业化程度低。另外,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意元素融入度比较低,缺少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认同感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整合,即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找寻文化资源产业化恰当的突破口;争取政府政策资源,为产业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科学的财政投入和税收管理体系,吸引金融、企业和社会资金等多元投资主体进入产业领域;尊重市场,研究市场,在产品创新升级中不断拓展市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整合所有可以利用的发展要素,以促进产业整体价值的提升。(二)适宜性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的驱动力来源于区域资源要素禀赋,资源要素禀赋直接制约着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布局和发展领域。政府主导模式突显政府意志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有明确的产业规划作为指引;资金推动模式体现投资人的趋利倾向和资金周转特性,产业规模与资金流量的相关性清晰可见;资源转化模式的重点是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产业内容与文化资源内涵一脉相承;而需求引发模式基本上是市场发挥其资源配置能力的结果。综合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路径的选择实质上是产业化进程中资源要素禀赋的现实选择。我国广大农村的差异化,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方式和产业内容上不能生搬硬套或模仿复制,而应该依托本地优势资源,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为重点,选择与区域自然和社会条件相匹配的发展路径。(三)应变性发展本身就是变化的过程,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必然伴随产业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权变理论强调管理决策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相应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而灵活应对,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适合的模式、方案或方法[6](P202)。在以政策和资金为主要推动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模式形成初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试探性的,市场需求处于懵懂阶段,政策和资金对产业发展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当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就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在资源转化和需求引发模式的开始阶段,政策和资金并不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效应会牵引政策和资金逐步进入产业领域,并成为产业成长的加速器。由此可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产业发展环境和资源要素禀赋演进关系的变化,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路径,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

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演进的方向选择

篇4

论文关键词:重庆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一、研究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重庆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其文化产业在过去五年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同期重庆市GDP增速的两倍。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6.46亿元,占全市GDP的2.87%。从重庆文化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发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以数字传媒、动漫、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现阶段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如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较少。由于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数据不甚完整,口径亦不统一,缺乏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需要的大样本数据。比较而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通过对“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鉴于文化产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本文将文化产业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考察两者之间的灰映射关系,从而得出影响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因素的相关顺序,以此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研究方法

关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经典理论加以诠释,但中观层次的产业是宏观经济的组成元素,可依循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哈罗德、多马、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结合产业兴衰转化规律,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政府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资助、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此外,任何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空间大小及其市场需求前景,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劳动生产力、资金、技术、财政拨款、消费需求、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几个方面为数据指标分析其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指标选取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进行灰色管理链分析,首先要选准系统行为特征的映射量,本文将重庆文化产业增长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随后进一步明确影响系统行为的有效因素,即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及比较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x(1),x(2),…,x(n)}

X={x(1),x(2),…,x(n)}

………………………

X={x(1),x(2),…,x(n)}

………………………

X={x(1),x(2),…,x(n)},i=1,2,.....,m

基于文化产业相关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采集2005年至2008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及重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中选取数据,(重庆统计局2009年文化产业数据仍在整理中,本文的研究数据最新截止到2008年。)选取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系统特征数列X,人均生产总值X;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定为X及X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X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X;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X;科技经费支出X;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X;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X见表1。

表12005~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数据

年 份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X

39.80

52.41

66.66

88.57

114.16

146.46

人均生产总值(元)X

8075

9608

10978

12437

14622

1757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8093.67

9220.96

10243.99

13715.3

12590.78

14367.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

2214.55

2510.41

2809.32

2873.83

3509.29

4126.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元)X

1025.99

1200.52

1391.11

1449.49

1237.35

1498.9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元)X

180.28

198.65

249.71

189.73

195.97

211.83

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X

4.21%

4.53%

6.27%

5.63%

6.11%

7.11%

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比重X

1.93%

1.98%

2.03%

1.97%

2.57%

3.25%

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占重庆GDP比重X

1.91%

1.87%

1.98%

2.56%

篇5

[论文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提出了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构建城乡产业发展平台、确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产业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产业融合;产业枢纽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极影响的日益显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城乡统筹,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城乡产业分离的现状、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所以,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乡相关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

产业融合,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出现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预示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标志着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革命的开始,并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产业融合为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城乡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变革,突破城乡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塑造出新型横向结构,产生边缘、交叉产业,促生新的产业领域,产生新的经济式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并释放出城乡产业内部所具有的潜力,拓展城乡产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解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雷同的现象,形成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体系。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和农村被作为两个独立的板块,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一方面,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另一方面,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度不高,城市对农村起不到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产业的相互融合、分工协作、互促共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一体化发展。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工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实行城乡联动,统筹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农村就能单独完成。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以现代农业理念破解农业难题,以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具体措施为以下四点。

1.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营造出新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城乡产业融合会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统一的分配格局,使经济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进行统筹整合,并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和农村产业,使区域经济资源综合发挥效益,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

4.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的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城市化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要求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作为依托,产业转移也必然要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和组织体系。只有根据产业发展来给城市定位、建设城市,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才能使城市充满活力。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紧密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构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产业、人口的集聚趋势和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关系中,要把单纯依赖开发区(园区)发展制造业的思路,调整到依靠城市工业功能区和专业镇发展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上来。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使其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

2.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多样性,可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同构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资源就在手头”这一天然要素的禀赋,大大节省成本。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运输费用。

篇6

关键词:新时期背景;农村文化;发展趋势

一、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

由于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的重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刚刚开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处于起步阶段。

1.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如东北地区盛行“二人转”、华南地区则以舞狮表演。但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

2.场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大部分乡镇没有专门设立文化站,或者仅仅是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

3.专业性较低,产业规模小。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参与者是农民,而目前大多数农民仍主要通过从事农业生产获取生活来源。农闲时期,很多农民则选择到城市务工,只有较少的农民业余性地从事一些文化产业活动,如工艺品制作、舞蹈排练等,专业性较低。并且多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缺少对外合作,导致产业规模小。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亦如此。大部分人认为只有在城市才有文化产业,只有城市才能够发展文化产业,甚至将文化产业等同于城市文化产业。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与措施,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到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上,而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重视,没有出台相应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扶持预算安排。

2.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条件差。城乡公共服务分配的不均等,导致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差,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很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路、电力、广播电视、通讯等建设滞后。例如,我国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用来发展文化产业,但是由于其主要分布在交通闭塞的山区,基础设施的落后致使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配套条件不能满足,导致文化产业发展无从下手,即使有了较好的发展也很难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3.农村文化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首先,基础薄弱的农村经济难以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决定农村经济在较短时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农村文化发展受农村经济制约的现状将持续存在。其次,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发展形成挤压。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城乡文化差距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的挤压,呈现逐渐边缘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物质、财政资源的城市偏好、农村文化人才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最后,农村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困难重重。近年来农村文化的断裂使生活其中的农民越来越成为“无根”的草民,致使农村社区赌博、吸毒、封建迷信活动等不良现象丛生。

4.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例如,农村舞蹈的编排、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普遍偏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十分有限,不能将自己拥有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而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生活水平等条件限制,使很多优秀的、精通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集中于城市中,而不愿意到发展空间更大的农村来。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农村文化产业规划、研究机构,使一些有意愿致力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没有稳定的职位安排,导致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三、新时期背景下农村文化的发展趋势

1.队伍数量将不断增加。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观念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如狮舞队、腰鼓队。在南宁市的一部分镇,富裕起来的农民会自己出资聘请专职老师来进行教学,广场舞、舞扇、舞剑等舞种,在农村也随处可见,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发组织的,没有任何目的,只为健身乐呵。

2.作品质量将不断提高。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农民群众从简单的、粗糙的田坎拍打起舞,发展到场面恢宏、声势浩大,编排精细的大型舞、广场舞;由低俗的、带有封建色彩的笑语,变化到有较高文化品位、文化艺术高雅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由简单的讲民间传说,俗语、谚语变化为讲评书、小品。由于见识面的不断扩大、文化素质修养和自身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学会,而是要学好。这种变化是由单一性、低层次向多样化、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变化,并且是一种长时间内持续的变化,只要有差距,这种变化就会不断地发生,这种动力使参加的群众更广、社会性更强,影响面更宽,为社会发挥的作用更大。

3.内容上将不断更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在内容上从简单的、单一的活动,变化为以乡、村、户三级文化网络的、具有较大规模的、内容极为丰富的展示活动。现今,这些群众文化把经济贸易、科技交流、改革开放的现代意识,以更新、更美的形式渗透在活动之中。现在的群众文化活动又贯穿着历史的演变,传承着好的内容,把历史流传下来的群众文化,形式好的在内容上更新,内容好的在形式上变异。如:玩龙、舞狮,从古到今一直流传,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没有太大变化,但表现的思想内容已截然不同。过去舞龙,是一种图腾崇拜的仪式,祈求神灵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具有迷信色彩。今天舞龙,则以代之龙腾虎跃、振兴中华的内涵,象征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赋予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上的变化是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发展农村文化,让先进文化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开花,需要立足乡情民意,反映时代特点,迎合农村文化发展的趋向,以人为本,重在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秦海燕.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 2011(04).

[2]成冉. 新农村文化建设探析[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02).

篇7

关键词:河南省 第三产业 竞争力 实证分析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定了三次产业的范围,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

一、文献回顾

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十报告进一步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国内学者就不同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有关研究。其中胡霞(2005)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1年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李苗苗(2010)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第三产业各地区发展状况进行区域分类 。本论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利用因子分析对河南省不同地市第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

二、第三产业竞争力内涵、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

(一)第三产业竞争力内涵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涵盖第三产业本身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状况、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要测试不同区域第三产业竞争力能力,必须建立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并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选取指标的真实性和可获性。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南统计年鉴》从不同地区经济基础、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状况、产出效率、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构造一个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每个层次由一些具体的指标构成,具体指标如下表。

表1 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第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年)公布的统计资料,可以获得河南省18个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该指标体系是一个18×12矩阵,由于指标体系数量较多,并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所以不能直接用其进行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判断。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处理多因子变量的经济计量方法,该方法从大量的可观测因子变量中通过因子分析计算,把众多因子变量概括、析取和综合为少数重要因子,可通过对各因子变量的综合得分值进行次序排位,通过综合得分次序进一步研究影响综合得分次序的因素。

因子分析法基本步骤如下:

假定有m各地区和n项评价指标,则矩阵[Xij]m×n即为评价样本矩阵。

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将同一变量减去其均值再除以标准差,以消除不同刚量的影响,记为Yij=(Xij-Xj)/Dij,其中Yij为第i地区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数据,X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Xj为m地区第j个指标均值,Dij为第i个地区指标的标准差;

2.利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来测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3. 求出特征值,并根据特征根确定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

4.计算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并根据过程内定特征根大于1或者累计贡献率超过80%的原则确定主因子个数和相应的特征向量矩阵;

5.计算主因子得分值;

6.计算综合评价总得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越好。

三、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根据2011年统计年鉴原始数据,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排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利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来测度变量的相关性,KMO统计量的取值在0-1之间,如果统计量取值越接近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的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KMO统计量在0.7以上时因子分析效果较好,在0.5以下时因子分析效果就很差。Bartlett球度检验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如果相关系数矩阵是单位阵,则个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无法进行因子分析。本文KMO统计量为0.735,P值接近于0,故此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

表3给出了特征值、特征值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根据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计贡献率超过80%的提取原则,前三个特征根大于1,前三个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5.474%,可提取三个公因子。

为了便于对各因子载荷做出合理解释,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得表4。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对各地市GDP、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新兴服务业增加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劳动效率有较大的载荷系数。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劳动效率反应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的核心指标,各地市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新兴服务业增加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反应第三产业发展经济结构的核心指标,这6个指标综合反映第三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第一因子命名为核心竞争力因子F1。第二主成分对人均GDP、服务性消费支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城镇化水平较有较大的载荷系数,人均GDP、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消费支出、城镇化水平等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指标,第二因子命名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基础因子F2。成分3仅对GDP增长速度有较大的载荷系数,我们把这个指标命名为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因子F3。

通过spss17.0软件利用回归法估计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

根据因子模型可以计算不同地市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如下表。

四、分析结果

从核心竞争力因子F1得分看,前5名的地市为郑州市、信阳市、洛阳市、周口市、南阳市,说明这5个地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劳动效率较高、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得分后5名地市为三门峡市、济源市、鹤壁市、漯河市、开封市,说明这5个地市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劳动效率较低,新兴服务业增加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也较低。

从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基础因子F2得分看,前5名的地市为济源市、郑州市、三门峡市、鹤壁市、洛阳市,说明这5个地市人均收入高,服务性消费支出多,城镇人口比例较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较多;得分后5名的地市为商丘市、周口市、信阳市、驻马店市、开封市,说明这5个地市人均收入低,服务性消费支出低,第二产业支撑不够,城镇化水平较低。

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因子F3得分看,前5名的地市为开封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说明这几个地市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较快。得分后5名的地市为濮阳市、漯河市、信阳市、鹤壁市、焦作市,说明这个地市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较比较慢。

从综合F得分看,平均水平以上的地市有7个,它们是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焦作市、平顶山和三门峡市,说明这些地市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劳动效率、城镇化水平、人均收入高于一般水平;低于一般水平的地市主要有漯河市、濮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周口市等,说明这些地市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和增加值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和消费性支出较低。

五、政策建议

根据河南省各地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南省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加快一、二产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河南省各地市三次产业比例顺序为“二、三、一”,事实上,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加快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以相应发展与第二产业相关物流、咨询、网络服务、会展等生产业;在加大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以促进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农村服务业改善。因此要大力第三产业,首先要加大一、二产业的投资力度,让一、二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 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从前面的分析看, 产业结构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低的地市,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加大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对于传统服务业,要规范餐饮、商贸、运输等程序、扩大规模、提升品位和改造发展;对于新兴服务业,加大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软件信息开发等新兴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工商服务业, 如咨询服务、、专业等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居民服务产业、休闲产业、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通过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投资结构和提高新兴服务业投资,达到提高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篇8

 

关键词:村庄;发展模式:实施策略

一 村庄演变的背景

海盐县(含8镇2区,总面积507.3平方公理,根据海盐县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规划区范围)现有农业人口28.817万人(2003年统计数据),行政村104个。

海盐属于嘉兴地区,在历史上背负着“天下粮仓”的盛名,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以种粮为生,由此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性,大大小小的村庄是他们传统的生活聚居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快速向外拓展及各类工业园区的建设,城市用地急剧膨胀,导致城市边缘地带大量的传统村落和耕地不断地被“圈”入城市范围以内,由此形成了以居住职能为主的、不同于一般城乡社区的“城中村”,另一方面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和规模化畜牧养殖业的凌乱布局和无序发展导致农村污染严重,传统村落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而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和控制,规模扩大化、形式功能单一化及村庄配套设施的滞后导致村庄传统特色的消失和居住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而由日照、通风、占地等问题引发的农村纠纷日益增多。

造成村庄问题的实质在于: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大拓展时期,城市在缺乏资源和远见的背景下,城市为获取发展空间而采取的妥协性征地政策导致产生了大量的“城中村”,而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却在减少,包括资金投入和管理投入等各方面,而热衷于招商引资,开发各类工业园区,再加上村庄规划的滞后、政策之间的矛盾、管理的松懈、农村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农民建房的无序和混乱,耕地被蚕食,居住环境在不断恶化。从而使许许多多的村庄面临着历史转型的十字路口,现有的村庄将何去何从?

二 村庄的现状特征

平坦的地势和密集的水网使得海盐的农村村庄呈现匀质性的特征,或者形象一点可以说是满天星状。

2.1 村庄规模小  根据海盐县村庄现状调查汇总,县辖行政村104个,自然村达3953个,平均每个行政村有38个自然村,而且有一个共性就是。规模越小的村庄,户均占地面积越大(既有用地空间受制约小的原因,更有制度、管理方面的原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县村庄分布之散,自然村平均规模之小,农村建房侵占土地资源之严重。

2.2 土地粗放使用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超过150平方米,大大超过市区居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根据总体规划,我县干200 5年市区居民人均建设用地面基本处于自由式的无序建设状态,村民住宅大多为2—3层独立式砖混结构建筑。大多数的农村居住点沿河分布,在远离城镇建成区的村庄,目前还保留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特点。

2.3 公建设施滞后

学校、医疗卫生、商业网点、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村民的需求,缺乏公共活动场地,供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外部环境设施和绿地等更是无从谈起。

2.4 基础设施缺乏,居住环境恶化

村庄内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排水设施不合理或基本没有排水设施,导致内涝,环卫设施缺乏,存在不少卫生死角,脏、乱、差现象较严重。有些村庄内,居住用地,乡镇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互相交织,居住环境更差。

2.5 住房形式单一,功能落后  村庄内住宅建筑形式单一.功能落后缺乏有效引导,村庄特色逐渐消失。由于农民房屋建设缺乏科学设计指导和地方政策对农民建房规定过分简单的划定,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引导,到现在还在沿用功能明显不合理,建筑形式又十分单一的3—4层楼房。

三 村庄发展模式及实施策略

分散的村庄进一步固化了农业经营的分散化和土地经营的细碎化,使得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难以实现,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也增大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难度,进而影响城市化进度,最终会影响到城市发展速度。

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分别采取拆迁安置.撤并、迁移、就地发展等不同的措施,并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逐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现农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海盐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针对目前“满天星”式的村庄分布状况,应根据《海盐县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对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要求,将县域用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在整体上对各类区域的性质和性质给予界定,把县域划分为重点城镇、产业发展区,一般城镇、产业发展区,农业生产区等三大区域,针对不同区域内的村庄制定不同的村庄发展的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整治措施。

3.1 重点城镇、产业发展区内的公寓化模式

重点城镇、产业发展区内指武原镇城区、大桥新区等城市重点发展区,主要以城市建设用地及二、三产业发展用地为主。其村庄的发展模式采用公寓化模式,对区域内村庄按条件成熟状况逐步以整体形式进行改造.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按城市住宅区标准统一建造公寓式小区。

实施策略:(1)政府统一规划引导,市场主导建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参与改造。(2)统一建设,成片改造,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公寓化改造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实行统一建设、成片改造。同时改造项目应纳入垒县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以免造成土地供应失控,冲击房地产市场。(3)土地彻底国有化,完全消除改造的产权障碍。

3.2 一般城镇、产业发展区内公寓化与农民新村相结合的模式.

一般城镇、产业发展区主要指各建制镇的镇区及其工业功能融资区,主要为城镇建设用地及第二产业发展用地。在该区域内采用公寓化和农民新村相结合的模式。农民新村是以集中联排式低层为主的住宅区。农民新村模式鼓励村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实施策略:1).规划城镇建成区以内,在有条件的村庄推广公寓化改造模式。一般村庄采用农民新村形式予以改造,农民新村以复合式公寓和联排别墅为主要住宅形式。2).统一规划,逐步推进,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改造为主,允许其它单位参与改造。这种方式一可降低改造成本,二可筹集改造资金,三可保证新村的建筑质量和整体环境。3).各乡镇因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制定出台各种政策和办法推动小城镇的发展。

篇9

论文关键词:重庆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一、研究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重庆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其文化产业在过去五年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同期重庆市GDP增速的两倍。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6.46亿元,占全市GDP的2.87%。从重庆文化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发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以数字传媒、动漫、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现阶段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如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较少。由于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数据不甚完整,口径亦不统一,缺乏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需要的大样本数据。比较而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通过对“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鉴于文化产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本文将文化产业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考察两者之间的灰映射关系,从而得出影响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因素的相关顺序,以此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研究方法

关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经典理论加以诠释,但中观层次的产业是宏观经济的组成元素,可依循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哈罗德、多马、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结合产业兴衰转化规律,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政府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资助、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此外,任何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空间大小及其市场需求前景,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劳动生产力、资金、技术、财政拨款、消费需求、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几个方面为数据指标分析其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指标选取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进行灰色管理链分析,首先要选准系统行为特征的映射量,本文将重庆文化产业增长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随后进一步明确影响系统行为的有效因素,即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及比较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x(1),x(2),…,x(n)}

X={x(1),x(2),…,x(n)}

………………………

X={x(1),x(2),…,x(n)}

………………………

X={x(1),x(2),…,x(n)},i=1,2,.....,m

基于文化产业相关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采集2005年至2008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及重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中选取数据,(重庆统计局2009年文化产业数据仍在整理中,本文的研究数据最新截止到2008年。)选取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系统特征数列X,人均生产总值X;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定为X及X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X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X;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X;科技经费支出X;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X;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X见表1。

表12005~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数据

年 份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X

39.80

52.41

66.66

88.57

114.16

146.46

人均生产总值(元)X

8075

9608

10978

12437

14622

1757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8093.67

9220.96

10243.99

13715.3

12590.78

14367.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

2214.55

2510.41

2809.32

2873.83

3509.29

4126.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元)X

1025.99

1200.52

1391.11

1449.49

1237.35

1498.9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元)X

180.28

198.65

249.71

189.73

195.97

211.83

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X

4.21%

4.53%

6.27%

5.63%

6.11%

7.11%

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比重X

1.93%

1.98%

2.03%

1.97%

2.57%

3.25%

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占重庆GDP比重X

1.91%

1.87%

1.98%

2.56%

2.95%

3.01%

8个影响因素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生产力提高、文化需求拉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根本动力

从表3可知,重庆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生产总值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分别位居一、二名。这两者是文化消费需求的根基,而文化消费构成了文化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源泉,并调节着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和供给,促使文化产业结构随着人们需求层次高级化而高级化。产业经济学中指出,生产力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也是根本源泉。重庆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在经历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之后,正在从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文化消费能力在现实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文化消费总量不足。2007年,上海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653.67元,北京2007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383.96元,相比之下浙江为2158.32元,而重庆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12590.78元,相比之下可见其差距。其次是文化消费能力地区差异显著。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对重庆文化产业影响排位居第五位,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更是排位第五。如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带来的“消费断档”,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市场本身寻求内生性增长源泉加以解决。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文化投资方向、扩大文化投资规模

资本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该产业的规模和素质,由表三可以看出: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对重庆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位居第三位。重庆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果之后,需要继续稳步推进“转企改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扩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尽管文化领域的投资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但仍应给予其投资空间,这需要政府出台明确的产业发展与投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民资、外资等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商贸、房地产、金融等外部行业以多种形式对文化产业进行资本渗透与融合,在发挥资本运营作用的同时,引入国外文化服务业先进理念、文化管理先进模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

目前来看,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政府投资扶持,2010年,在中国国际文博会上,重庆9个政府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额近80亿元。重庆市政府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采购、后期奖励等方式,成为推动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开拓新的投资主体,2007年,浙江宋城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实现贸易成交137.3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10.17亿美元,引进内资108.34亿元,重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要借鉴各省市投融资成功的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

(三)从依靠政府政策、投资推动转变为依靠市场内生动力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在重庆的逐步深入,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命题将会逐渐转向市场宏观环境。如何给改制后的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进入退出机制,给予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以国民待遇,通过市场管理文化,将政策性的安排转化为制度性的建设等等,政府应从文化企业改革中转变职能,全力培育规范的文化市场环境。

重庆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的比重对文化产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据重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显示,2009年重庆市文化与传媒支出19亿元,2008年重庆市对广播电视的财政补贴达到20377万元,对艺术表演团体补贴总计达7187万元,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在扩大文化产业供给的前提下也要兼顾需求,兼顾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重要的问题不是财政是否具备能力,而是能否创新支持产业的体制机制,使得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重庆市政府在对文化产业进行财政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要对支持方式进行合理设计,要避免文化企业把政府作为“客户”,开展不良博弈,降低财政资金的效用。

(四)财政资金应重点扶持高端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

2008年,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体育传媒财政经费投入为151279万元,同比增长26.94%,财政拨款的方向和力度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根基与灵魂,文化产业同样会面对产业的整体换代升级,因此重庆财政扶持政策应着重偏向于高端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方面,增强深度开发能力、价值增值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处在全国网络游戏产业和休闲游戏的领先位置的深圳,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补贴着重放在高端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依托IT等高新产业的优势和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平台,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加快新媒体产业发展,带动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等网络基础上众多产业的转型和融合,形成软件服务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印刷出版者等共同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指标排名中,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在影像文化产业发展因素中位居第六,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教育财政支出不单是指在文化产业方向进行的人才培养,但公共教育支出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投入。文化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构筑人才的平台。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大相关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及投入;在相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书华,王华强.北京市文化产业关联分析[J]. 经济论坛,2008.9

2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3 钱韵竹,张磊.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11

4 深圳文化蓝皮书.改革开放与城市文化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

篇10

城镇化的发展与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和根本保障。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集聚性差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集聚以及科技创新等发展路径,从而为新型城镇化有效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市民化进程滞后、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鬼城现象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缺乏良性的产业优化路径。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产业发展问题,提出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要求

产业发展会带来就业数量和空间,从而吸引大量农业劳动力,并实现其市民化身份的转变,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其“新”体现在由过去的追求城镇规模、空间的“数量扩张型”模式转化为更注重产业质量,人本主义的“质量集约型”模式,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特征不同于以往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1]。但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又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撑来作为其发展动力。因此,如何寻找一个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否则,新型城镇化发展只是美好的愿景。第一,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以人为本,既要实现农村人口生活空间的转移,也要促进农村人口就业空间的转移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因此产业的发展要能保证不断吸收农业人口,拓展就业空间和方式,并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一方面不断加强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解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城镇中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注重产业发展的集聚性,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此外,新型城镇化下人们的精神层次和文化层次需求会显著增多,因此需要一个多样化的现代服务业来予以支撑。第二,新型城镇化需要一个有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撑其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产现代化,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和提升,并强调各产业的聚集、关联和协调发展[2]。第三,新型城镇化是“生态”的城镇化,强调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适应,注重生态文明理念,重视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集约利用、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效利用[3]。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强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生态化来实现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第四,新型城镇化是特色的城镇化,更强调地区发展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产业发展要充分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要培育城镇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走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4]。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产业问题

尽管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动力,但当前城镇化中所存在的产业问题依然深深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相差108年、与英国相比相差150年;就我国国内状况而言,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的10倍左右,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我国国家现代化水平低10%左右。这种滞后性在客观上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落后、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分散化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等。第二,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都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资源环境恶化,难以实施绿色生态与城镇和谐发展格局。工业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人力资源优势也没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效益不高,也影响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第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缓慢:我国目前服务业总体发展缓慢,而且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发育明显不足,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很低。服务业规模较为分散,大型服务企业难以发挥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仍然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难以对就业形成较强的拉动率。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支撑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第四,产业过于分散,缺乏集聚效应:总体上我国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集聚效应不明显,难以有效发挥产业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城镇规模偏小,缺乏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或者文化基础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力和产业竞争力缺失。产业集聚区在城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突出。我国城镇化的产业集聚区主要表现为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偏重招商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建设,忽视相关产业能力的培育和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忽视了培植适合本地环境的原生产业和特色产业,缺少引进与升级配套的产业链的,忽视产业研发和技术进步[5]。没有带来相应的集聚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和协调功能,从而很难形成对城镇长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第五,城镇缺少特色和文化内涵,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城镇化缺少与产业规划协调的科学的城镇总体规划,忽视了自身优势、条件和特点,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简单地照搬其他地区城镇的建设模式;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千镇一面”,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这些地区城镇化没有将地域特色和文化融入本地产业与城镇发展之中,不重视城镇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的文化品质提升,使得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一些城镇缺少甚至没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6]。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产业优化路径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增强城镇的产业基础和提高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协调产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实现产业与城镇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以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强新型城镇化的现代农业支持能力。提高农业技术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适时推行配套的农业科技政策。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它们的技术示范和扩散效应来改造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的融合性,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同时配套发展农业生产业,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的农业生产业,如农业仓储物流、互联网信息业、生产保险发展。切实保障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同步,以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筑牢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基础。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高效的现代工业支撑。坚定不移地走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提高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将工业化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之上,并以新型工业化来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并把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促进信息产业渗透到各个产业中,调整优化城镇工业结构,提高城镇工业发展质量。并积极协调城镇现有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关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现代服务业支撑。应将工业化、信息化、经济服务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中心推进经济服务化,将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生产业和生活业发展,引导以技术研发与推广、生产设施服务、服务资源开发、信息服务、物流、中小企业融资、财产保险等生产业围绕城镇工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来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形成城镇化、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新型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产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产业,增强城镇的信息扩散功能和集聚功能。同时加快农村地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网络订单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引导产业集聚,降低新型城镇化成本,走产业集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集约要求,依托城镇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思路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根据“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求,建设产业园区与城镇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城镇经济体系。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因时选择差异化的支柱产业,走特色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受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化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因此各地区城镇产业应该以突显出地方自然资源特色或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为主,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应因地制宜地形成不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走多样化的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道路。突破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障碍,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包括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通过制定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等促使、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同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化发展,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曾冰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2]李晓斌.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求实,2015(2):59-64.

[3]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4]黄勤,杨爽.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经济纵横,2014(1):44-47.

篇11

关键词:城镇化 产业 协调

一、城镇化给农业发展提供动力

世界城镇化规律显示:凡是城镇化进程正常的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农业也越发达,如美国、日本。城镇化的起步要依赖于农业,但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又有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城镇化对农业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1)城镇发展可以形成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刺激农产品需求,有利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直接结果表现为城镇人口数量的扩大,从而形成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刺激农产品需求。

(2)城镇发展促使农业从封闭的自给农业向开放循环的市场农业转化,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城镇化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规模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3)城镇发展使农业从“生成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化。城镇化诱导农业部门从提供单一的生产向提供生产、生活与生态为一体的多重复合功能转化,有利于农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这种农业综合体系中,农业生产将建立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

(4)城镇化能诱导农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升级、转化,促进农业良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对农业发展做出推动作用,是建立在城镇化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在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城镇发展应与农业发展相协调,必然导致城镇发展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也必将阻碍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化对工业的促进

随着城镇化的提高,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居住活动开始不断向城镇集中,而城镇生产活动的聚集和人口的增加,城镇基础设施的兴建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聚集经济效益的强化,会作用于工业化,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所以说城镇化适应工业大规模集中生产的需要,能够极大地推进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

(1)城镇化产生聚集经济效益。工业在城镇聚集会产生巨大的聚集经济效益。因为工业是一种外部经济。例如,工业生产发展需要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而这类设施的公共使用也会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和使用效率。城镇化的经济效益可归结为:(1)城镇基础设施可以产生所产生的规模效应。(2)城镇可以找到高质量的生产者。(3)城镇中存在的竞争有利于技术的进步和基本建设成本的节省。(4)城镇有较大的市场,市场规模效益明显。(5)城镇使工业生产同原理市场和销售市场紧密相连,即节省了运费,又使商业信息畅通。这些经济效益都会促进城镇中的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2)城镇化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工作效率。城镇化所形成的人口集结,各种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汇合,不仅使劳动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和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使企业人员更富于进取精神和竞争心理。城镇集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大有利于劳动者各方面的发展。

(3)城镇化会带来工业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变。城镇化会产生巨大的中心城镇,形成城镇群,使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巨变。这种城镇群的特征是商业和服务业集中在中心城镇,工业已开始向郊外扩散,形成工业卫星城镇。中心城镇主宰着国内经济,其中心作用就想“心脏”和“头脑”一样。

三、城镇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基础

第三产业提供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产品具有非储存性,生产、交换、消费的同时性等特点,使服务需求本身具有聚集的特性。只有当生产要素和人口聚集到相当规模,产生对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强大的市场需求,才足以支撑服务行业的不断产生和独立性。所以,第三产业的产业特征对聚集有着一种内在要求。所以,第三产业的产业特征对聚集有着一种内在要求。在聚集为特征的城镇成为第三产业的需求基础。从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可见,城镇最初就是农产品的集散地、手工业的集中地和第三产业的基地。很多的第三产业行业最初就是出现在城镇。在现代社会,城镇化从需求的角度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1)城镇化过程诱发第三产业新行业出现和推动传统行业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工业聚集促进了第三产业中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城镇是工业化的空间聚集表现,由工业化引起的城镇聚集必然要求行业间的要素、商业、信息发生各种交换与联系,从而引发交通、通讯、金融、保险各类市场的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聚集还促进了第三产业中生活服务业规模的扩展以及与劳动力的培训、配置相关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和各种人才培训的发展。

城镇化过程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市场化转变,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条件。第三产业的生产自始自终就与市场交换相联系,这是由服务产品在需求结构中的地位和服务产品的非实物性决定的。对服务产品的需求,是在满足了生存需要的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城镇化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制度土壤。城镇化的过程就是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2)不同规模的城镇聚集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同结构与规模。由于资源的差异性和比较优势规律的作用,工业化过程中城镇的聚集有着不同的类型和规模。这就会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容结构和规模。一般来说,在因工业化聚集而成的中小城镇中,第三产业的核心部门是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商业饮食、物资供应等在内的流通部门。金融保险、服务业、科学文化教育业等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服从于城镇工业本身的需求。这些城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往往低于第二产业。在大城镇和特大城镇中,第三产业的核心部门主要是外部效应较高的现代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商业、旅游业、旅馆业等。其他的第三产业的部门也门类齐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重的比重。如东京、香港、新加坡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70-80%,金融业占GDP比重达30-40%。可见,大城镇或特大城镇的第三产业结构或规模都与中小城镇有重大差别。

四、小结

产业发展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城镇的存在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城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人口和资本由分散无序状态变为高度集中地有序状态,使生产要素得以合理组织,先进技术得以大规模采用,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最大限度的推动力经济发展。城镇化对产业发展起到的是加速和系统聚成的作用,产业发展拖动了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所以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既是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为标志的产业结构升级会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化率的提高;反过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化率的提高,又会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徐强.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学习论坛,2005 年2 月第21 卷第2 期

[2]章荣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高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J].

[3]廉李章.河西走廊农村工业化条件下的城镇化道路[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20 卷第5 期.2001,10

篇12

一、发展河南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

(一)良好的文化政策优势

河南省在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两大跨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在政策和资金上积极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条件。此外,现阶段国家也出台了许多发展农村文化的政策,“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到2010年将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国家其他的惠农政策也为河南省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环境,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制度保障了农村人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使农村人生活得更轻松;对农村的各种补贴和文化、家电下乡等活动给农村人学习科技文化提供了更多具体的帮助,这些都是对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力支持。

(二)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

位居中原腹地的河南省不仅是国家的粮仓,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省会郑州市集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于一体;洛阳既是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积聚地,拥有者九朝古都的盛誉和国家牡丹园的美名;开封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宋都、菊乡和水城是其三大品牌;“三商之都”的商丘、楚汉文化荟萃的南阳、三皇故都之周口、殷商古都安阳等无不闪耀着灿烂文化之光;新兴地市平顶山、三门峡、鹤壁、济源等也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河南不仅历史文化深厚,自然景观也十分丰富,融南秀北雄于一体,四季皆有旅游观光之处。优越的文化资源急需要得到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来开发和展示其价值。

(三)充分的经济水平基础

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个“门槛”,人们对文化的消费则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而当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则进入对文化消费的“井喷”阶段。河南省在2009年人均GDP已经进入3000美元阶段,河南省的经济总量在稳步提升,2007年位居全国第五位,这就表明河南省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和潜在的市场需求。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无疑为河南省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又一项巨大的驱动力。

(四)便利的交通和信息网络条件

2009年河南省的光缆线路长度达到32.38万公里,初步构成了全省“四纵四横”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2010年河南交通建设投资将超850亿元,再开建11条高速公路,开通4条城际公交,郑州市建起“十桥十路”,民航吞吐量力争达千万。河南交通运输已基本形成以铁路、公路、水路、民用航空组成的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便利的交通和信息网络条件为发展河南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

二、发展河南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思路

(一)推进农村信息化,培育新型农民,营造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文化环境

建立各种农村文化创意产品网站使农村人学会和利用互联网信息和获得信息;使农村人学会在网络上塑造本地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开拓外界市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发展经济和提高农村文化形象的双重作用。农村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农民信息技术素养的增强,是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迫切需要。通过推进农村信息化,营造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环境。农村信息化不仅为农村和农民提供了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提供了培养现代农民的途径,使农村人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及发展状况,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不断更新本地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期开拓出新的产品和市场。

(二)搭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不能闭门造车,而应有充分的交流互动,在互动环境中通过文化艺术思想的碰击,更新观念、孕育创意灵感。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的省市,无不重视交流平台的搭建。“2008中国・温州创意产业博览会暨动漫嘉年华”激发发展动漫产业的热情。西湖创意市大大推进了杭州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每年一届的“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搭建了成果展示、信息交流和项目交易的新平台。通过不同农村地区互相的参观学习、组织博览会、组织不同层次上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论坛或城乡文化创意产业交流论坛,展示新产品、激发新灵感、赢得新市场等,来营造一个良性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互动环境。

(三)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的农村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农村人有着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有着贴近现实的思想灵光,有着许多原生态的文化,具有生成原生态创意的巨大潜力,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让农村人参与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各地应充分激发当地农村人的创意热情,积极鼓励民间闲散资金积聚起来投入农村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艺人参与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的农村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农村创意产业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地区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其他人文环境来发展各自的农村创意产业,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农村每个地区都有一定的闲散资金尚未充分利用,许多农村能人或民间企业家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利用,在积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的农村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是符合当前农村特征和需求的。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文化公共设施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是沟通各种文化产品供求的纽带,它一方面接受高层的文化信息、文化理念,把这些传递给农村家家户户;另一方面它又要了解农村人的思想动向、文化消费需求,及时向供给方反馈。目前农村基础组织力量薄弱,缺乏专项资金、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专业的工作人员。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农村文化公共设施是提高农村人现代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基础条件,健身场所和设施使农村人有了思想交流和科学健身的场所和条件;农村文化站或图书馆是农村人提高文化品位的有力保证,农村图书馆、群艺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村活动室等这些文化服务设施现在还不够充分。另外,各地也需要建设一批综合性、多功能、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提升地方文化品位。

篇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第三产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教学难点: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员讨论相结合。

二、教学过程

教员:三大产业指的是哪三大产业?

学员: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

教员:工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教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③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①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②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③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④工业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⑤工业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导入新课:那么,什么是第三产业?它有哪些类型?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有何意义?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

板书:第三产业的含义和类型:(1)第三产业的含义: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2)第三产业的类型:判断下列属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有哪些?①养鸡专业户;②教师;③律师;④建筑工人;⑤超市营业员;⑥国家公务员;⑦中国一汽工人;⑧出租车司机;⑨警察。

板书: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多媒体显示:世界各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及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随后由学员讨论做出结论:根据图表分析: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越大,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就越发达。由此看来,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通过第三产业体现出来。结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讨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会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学员:不会。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

板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多媒体显示:世界各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及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什么经济现象?说明什么?

引导讨论并做出结论: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2013年与2010年相比较都有大幅度提高。

结论: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到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仅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从业人员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②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根据刚才的分析,可知: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板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1)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多媒体显示:第三产业是怎样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

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信息、金融信贷、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等必不可少的服务,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美国的农业为什么这么发达?劳动生产率为什么这么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农业提供服务的部门多而且配套。如每个农产品都有一个产业协会,协会通过科技项目、市场调查和开发等手段提供商业机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多媒体显示:我国人口多,拥有13亿人口。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就有1300多万,而农村闲置的还有约1.5亿劳动力,加上还有许多职工不断下岗,致使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果这么多人没有工作可做,生活困难,这样就会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具有门类广,行业多,劳动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并存的特点。所以,第三产业发展了,就业门路拓宽了,就业压力也就缓解了。据推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每提供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50多万人就业。

(3)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讨论:第三产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教员:我们了解了三大产业,那么,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多媒体显示:(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以及剩余劳动力;(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为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3)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总之,三大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们应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篇14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文化旅游;家庭农场;生态休闲教育;新思路

河北处于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行政区域的连接地带,受政策、历史及人文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知识贫困、科技水平落后以及观念转变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作为欠发达地区特征之一,河北省很多地方现代化程度低,人们的生产生活保持着原始纯朴的方式,这又为发展时下盛行的乡村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该以农村为中心,推行“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具体发展思路如下:

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卫生设施、停车场和游客休息设施等,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应按照就地取材、节约环保的原则,加上巧妙地规划和设计构思,使其和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尽量体现自然的、绿色的格调。当然,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可以引进一些必要的高科技设备,比如生态厕所的安装,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环保无污染还可以资源循环利用。此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确保农村和外界的信息畅通;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软环境的建设,首先,地方政府要提高对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将国家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有效的传达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关注度。其次,主动引导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认识到“乡土文化”的价值,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不盲目崇洋也不抱残守缺,从而改善民风。另外,还要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和法律意识,为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还要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联合企业、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探寻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二、保护和开发乡土文化资源

河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人口大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积淀了众多特色鲜明、风格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物古迹,这些都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它们犹如颗颗散落于民间乡野的珍珠,需要能工巧匠来串联。首先,充分挖掘农村地区的独特资源,在各县、乡、村开展调查并做好记录、建档工作。因为乡土文化种类多样,形式各不相同,进行全面调查,是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和开发的前提。其次,通过资源整合、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开发式保护等多种途径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这方面,“长阳模式”值得借鉴。最后,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品牌效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的参与,然而目前,非遗传承人正面临着老龄化和“青黄不接”的局面。据调查,国家级非遗项目超过70岁的传承人已占到1/3,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宁愿外出打工;而且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学历和文化程都不是很高。[1]要改善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除了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外,还需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带徒、学院培养、社会培训、家族传承等多种模式进行“立体”的传承,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高等院校,特别是专业技术学校应当加强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联系与合作,加强 “手工艺”等相关专业建设,培养高层次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直接服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创新人才引入机制,让传统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

三、区域整合、统筹发展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众多的农村地区尤其是环首都贫困地区要想乘着政策之风甩掉穷帽子,必须有全局意识,统筹规划,因为各自为政、没有规划、没有秩序的行业发展往往会产生同质化竞争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地方政府要打破现有行政界限,寻求合作共赢,整合各类资源,包括农业资源、文化资源、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等,比如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发展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劳动力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规划田园风景图,五颜六色的田野风光可以吸引画家们写生作画,也可以让久居城市的人们欣赏到别样的风景,这样农民就可获得主业和副业双丰收。

四、打造立体宣传渠道

信息化时代,要改变农村在人们头脑中落后的印象,迅速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就必须重视立体化的宣传,除了传统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途径外,网络是一种方便、经济、快速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出行前获取相关信息的一个最主要渠道,所以旅游经营者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加强宣传,这些工具包括网站、博客、微博、论坛、常用工具软件中的植入广告。新农村还应重视自己官方门户网站的建设,所谓官方网站是指权威的、唯一或指定网站,和一般网站相比,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官方网站的信息具有权威、可靠、及时的特点,这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对于想从网络了解信息的大众消费者来说意义重大。在网站上,凭借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用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新农村风貌。

五、开发旅游地高校客源市场

乡村文化旅游客源主要来自周边城市,然而在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许多普通大众的消费能力有限,导致旅游客源不很充足,而且针对目前中国休闲旅游者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特征的现状,而高校正是年轻、高学历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从旅游地周边地区的高校挖掘潜在客源市场是一种必要的、值得尝试的途径。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5岁之间,这也正是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体力最好、精神压力相对较小、时间较充裕的时期,也是求知欲最强的时期,[2]他们的出游不是纯粹的为了观光娱乐,还有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学习传统文化的需求,所以应通过生态休闲教育等途径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转变,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消费需求,主动关注自身周边的环境发展,深入农村去感受那亲切的田园风光,体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吴元新.二代非遗传承人培养需重视.[EB/OL].[2012-06-25]http:///info.asp?id=154904.

[2] 谭业.在校大学生生态旅游意识特点及培育途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107-110.

[3] 王兆峰,谢娟.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对比实证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