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10:39: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创新教育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十分不同的学习要求,同时医学也是一门实践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科,学生将来毕业后要从事救死扶伤的伟大事业,工作的对象是人,这就要求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医学技术,同时还要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行为。
1.1注重医德修养,提高思想品德与素质
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临床工作的实行者,就应当把知识、能力、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三大任务来实施。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医学生最重要、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也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我国培养未来医师更是需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在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当加强医德修养的教育,培养医学生人道主义伦理精神,培养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毕业后勇于担当从事基层医疗实际工作。因此,必须教育每位医学生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忠诚和热爱自己的工作。
1.2重视临床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医学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学生要重视理论学习,同时也应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做好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坚持老师指导与学科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联系医学专业实际做到:①学好基础知识。基础医学课是临床课的前期课程,起到引入医学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只有学好解剖、组胚、生理、生化、病理、病生等基础课程,才能为以后的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学习中做到基础与临床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用基础指导临床,反过来临床又不断丰富基础知识,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应强调基础与临床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或实习过程中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③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医学分有多个专业,各专业教育不同,所以学生在学好医学基础课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用扎实的基础知识结合本专业特点,学会本专业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诊断能力。④构建医学人才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医学是一个针对人的预防疾病和诊疗疾病的专业,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通过学习和医学实践,制定医学人才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这是医学教育的主要特点,它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记忆理解的能力,而且更是考核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把医学生培养成有人文品质、道德修养,以及具备勇于探索、坚韧不拔、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评价或考试的形式应多样化,如书面考试、实验操作、临床技能考核、小论文、设计科研、综述、调研报告、操作竞赛中体现的心理素质、诚信、团队精神等行为指标,突出医学教育特色的考试模式及评价标准。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其他非医学人才培养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及新疾病不断的出现,同时新的诊疗方法和手段不断的产生,这就给医学知识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所以要做到:①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医学创新教育要跟踪世界前沿知识、更新教育理念,向世界先进技术学习,同时结合本国国情,开展医学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②实行精英教育。近年来政府提出高等教育要大众化,各高校都在扩大招生,但医学人才培养与其它非医学人才培养不同,医学它需要精英教育,由于扩招,对师资、医院、实习基地造成很大的压力,对质量要求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医学应实行精英教育,以便保证教学质量。③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一定学会将知识如何运用于实践。
二、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今时代,能否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型各类医学人才,将直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特别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提高他们创新意识和能力已变得十分迫切。当前论述创新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论文、报告、调研较多,给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资料,但是在创新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引起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对创新教育认知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怎样创新不了解,老师创新思想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引导不够。②传统教育教学评价对创新教育阻碍。主要表现在,学校以考试分数为主,对课堂以外的综合考核重视不够,开展第二课堂学习纳入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未能实现,与创新无关。③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表现在某些课程设置不合理,结构单一,专业设置重复等;二教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或光打雷不下雨,难以实施;三创新课程体系未能形成,学校教学资源未能很好利用。④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滞后。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技能教育倾向严重,动手实践少,实践基地有限,教学方法单一、陈旧。⑤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师梯队出现断层,年龄老化或年轻化,全面素质高的老师较少,青年老师进修、培养机会少,继续教育重视不够等。
三、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
3.1建立特色学校,经营创新条件和环境
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学校应在
建校过程中创建特色学校,突出自己的个性化,包括学习和教师教学个性化,只要有教师的个性化才能有学生的个性化。学校要营造创新环境,承认和适应差异,尊重个性,发挥特长,增强优势,使创新教育在良好创新环境中实现。
3.2发挥课堂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过去学校均以应试教育为主,偏重于知识灌输。因此,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教学应以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多思考、科学想象思维能力为主,做到:①明确指导思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起辅导作用。②对教学要求,教师精讲少讲,只讲思路、方法、难点、重点。③理顺教学程序,设情景设问题,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自学,遇到问题归纳、综合,然后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答疑,学生反复训练。强调还学生自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
3.3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①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投入,在课外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产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②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搭建平台。创新活动它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例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活动平台实施复杂的实验课、设计综合性实验、课外发明创造活动,开展科研工作和进行研究性学习。
3.4各种创新教育的展开
3.4.1教育观念创新
学校、教育部门要有个性化、大教育观、终身学习观、国际化观,树立开放、变革理念,树立人才观、知识观、创新观。
3.4.2培养模式创新
要结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创新,结合社会需要,立足社会,走校企联合、校院联合,实施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项目设计能力等多元化培养模式。
3.4.3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把“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教、学、管、监的角色转变为导学、支持、服务、辅导,坚持以自己体验为核心,合作探究为补充。培养学生为实践型、探究型、协作型创新人才。
3.4.4课程设置创新打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毕业实习的僵化模式,建立起整体的知识教育观念,将学生向综合化、文理化有机结合;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通才开阔科学视野;实现课程综合化,改变过去课程划分过细、专业划分过细的局面,软化科学的界限,扩大学生知识面。
3.4.5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学校要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建立起考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成果等核心指标的教育评价体系。
四、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同志多次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在医学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这是我国医学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医学生中尽早地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跟上国际医学发展。创新除了以研究生培养为主外,应注重对本科生的培养,使他们在以后的县级及县级以下基层医院医疗工作发挥巨大作用。近年来,我校做了一些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4.1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医学PBL教学模式以疾病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发掘教师自身创造潜能。很多教研室实施了这一模式。如药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内科学等教研室开展了PBL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建立创新能力。
4.2开展自主学习辅导法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利用知识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需求来选择,不断调整学习目标,不断选择学习策略,通过学习调整重新生成新的学习程序,找出新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儿科学等教研室开展的学生自主学习法,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4.3进行知识和技能操作竞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创新是知识的归纳和应用过程,而理论知识的应用是与技能操作结合反复实施才能表现出来。知识竞赛是辅助医学课堂教学较好手段,加上技能操作比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这种良好的竞赛锻炼了学生口述、联想、多综合知识能力。技能操作竞赛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和团结协作能力。如生理学、解剖学、外科学、内科学、医学影像学等教研室多次开展竞赛活动,较好地把学习负担变成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重要意义。
4.4开放实验室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验室是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场所,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机能学、解剖学、形态学等,全天开放实验室,发挥实验室教学作用,让学生在开放实验室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获得充足时间,加深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考研打下基础。
4.5实施导师制,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将实验室开放,面对在校本科生,学校推出导师制,由年资较长和科研水平较高教师担任导师,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指导老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申报创新科研项目,经学校导师学术委员会审核,同意立项后学院给予一定科研经费,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并撰写科研论文,向医学刊物投稿。优秀科研论文参加省级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活动比赛。近十年我校学生共申请校级大学生科研题目获准立项500多项,公开共600多篇。获自治区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活动一、二、三等奖20多项。使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分析和综合能力增强,这是创新教育取得的成果。
一、初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基本含义
创新是将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原有的、陈旧的思想、技术和观念等抛弃,从而培养全新的思想、技术和体制、观念等。而教育领域中所涉及的教学创新则是指利用新型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和教育体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提高其创造水平,并促进其全面发展。初中音乐教学创新,是从初中音乐教学的角度,将创新性教学的相关理论与现代化音乐教学新课标的具体内容相结合,以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不断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并且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初中音乐教学创新教育方法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鉴赏能力为目标,改变传统枯燥死板的教学模式,从而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传统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
传统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足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初中生的课时量较大,学习科目较多,所以学校和教师并不重视初中生的音乐课,而将重点放在其基础学科上,而且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并不是很高,课堂上教师只是带领学生以听录音的方式来模仿其中的音调从而进行歌唱,这种将音乐课教授成歌唱课的现象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数见不鲜。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这样就使得音乐课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很少参与[1]。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下学生并不能学到很多音乐知识,其音乐素养也不能得到提高。所以针对传统音乐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只有创新音乐教学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使其音乐素养不断提高。
三、初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具体方法
(一)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音乐是作者表达情感和心境的方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要在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创作者的不同作品为学生营造不同的学习氛围。只有在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本身,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鉴赏音乐的能力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不断提高。现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创新教育方法的具体案例分析如下:在初中七年级音乐课本的第二单元中,有《青春舞曲》一课,教师在教授这节课的时候首先就要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首先,教师要对《青春舞曲》的作者王洛宾进行介绍,这样使学生能够知人论世,结合作曲家王洛宾先生的生平及其在西北地区的创作经历来体会这首歌中的地域风俗和思想感情;其次,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教师要在营造氛围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通过欣赏歌曲从而对以这首《青春舞曲》为代表的新疆地区的民歌的特点有所了解;最后,通过欣赏并学唱这首《青春舞曲》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了解各民族民歌的不同特点,以使其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加强师生互动,融入多媒体技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的角色定位可以学生自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从而更有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另外,活跃的课堂气氛是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分不开的,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在探索中学习知识,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单向教授[2]。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来将歌曲分段演唱,并找学生对其演唱进行鉴赏打分,这样既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又能够使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不断提高。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在教授《茉莉花》这节课程内容时,教师播放《茉莉花》歌曲将其作为背景音乐,并结合茉莉花的图片、视频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聆听歌曲的同时又感受到茉莉花清丽、纯洁的美,可以给学生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受,使学生对乐曲《茉莉花》的印象更加深刻。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有关茉莉花的动画,以及知名歌唱家演唱歌曲《茉莉花》的视频,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歌曲及其相关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其教学效果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效率也有显著提高。
四、结束语
关键词:创新;教师;课堂;教育教学
“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是无限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教育是永恒的主题,我们的教育需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教育要遵循学生的创造活动规律和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能创造性地解决一定难度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凸现出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新课改增大了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可以新的教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一、创新性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是时展的需要。创新性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对学生所积累的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扩展,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创新教育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对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人们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成了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创新性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应从转变观念的高度出发,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并结合教学自身的规律,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志趣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
(2)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教师由教学权威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与观念,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教师不但要善于激发学习的灵感,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还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构建知识的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实现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的认知过程,它涉及知识地位的落实、训练强化等诸多问题。学生是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强调"学生本位"。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学生的主地位决定了教学方法必由单纯的"系统讲授型"向"探究研究型"等多样化的启发式教学转变,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合作研究,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让学生在一片自由的时空中飞翔,才会有创造和奇迹。创新意识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兴趣盎然、思维灵活的课件,教师通过知识演变向学生传递一种创新的概念,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诚心。应试教育的束缚中,造成了学习的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挤压着,教师在整个的课堂中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教育方式养成了 “理性的奴性”的被动教学方式。要打破这种传统,需要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智力因素,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过于严肃,也不放任自流。其次要培养学生不仅想创新,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创新并敢于创新。同时还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学中创新小组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每天都有独到的所想所做,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3)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创新技能就是培养创新的技术和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应该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鼓励学生先自学,然后由学生上台讲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予以点拨,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占有主动性,真实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通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提高自学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创新品格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而且每个学生的创新情感和人格不尽相同,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力量,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尽可能地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不断地有所提高。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通过开展了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如征文、演讲比赛、读书活动、文化墙、诗歌朗诵等,不仅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富有创新意识的实践活动能够补充书本上所缺乏的知识,从而极大地培养每个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改革与创新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我们只有不断思考和改进,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教育,用激情和智慧去谱写教育教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高健群.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若干问题.教育评论, 2009(1):34-35
[3]薛彩欣.浅谈高校学生的创新教育.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4][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2
【摘要】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学生创新鼓励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经过几年的实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实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精心营造宽松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老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应积极创造宽松氛围,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激情而又不乏幽默,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交流,语言要有亲和力,这样学生身心愉悦、精神振奋接受知识就比较快。教师要把“微笑教学”带进课堂。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使孩子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
(二)巧妙创设创新情境。
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紧密结合数学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
二、恰当运用教学技巧,发展创新思维
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数学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学习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一)相机而动,巧引导。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还要在“善导”上下功夫。
如在教组合图形的面积时,乍看图形学生觉得无处下手,就引导学生观察接近什么图形,像什么图形,学生们大胆猜想,通过观察就发现了可以用拼割得方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图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时候让学生比赛谁的方法多,孩子们的想法让我惊叹。当然,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和分寸的掌握,既不喧宾夺主,又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
(二)实时而为,妙点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注意适时和适度,而点拨则讲究巧妙性和启发性。
如学习三角形一单元中,有让学生认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新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指定长度的纸条,当作三角形的边(2厘米、3厘米、5厘米、9厘米、15厘米……),然后让学生任意取三条围成一个三角形。经过几轮的活动,学生发现自己所选取的纸条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就围不成。而老师每次选取的纸条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学生禁不住好奇地问:“老师,你为什么每次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我们不行呢?”带着这个好奇心,学生自然而然地随着老师进入了新知识的探索。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学生通过思考,疑问便迎刃而解。 课堂就应该这样,让孩子提出问题,通过谈论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进行点拨。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激发学生去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的探索。来自于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学生“动”起来的具体表现。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方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
(一)积极鼓励主动探究。
学习是一项以个体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认识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参与,教学工作很难有所成就。小学数学课堂要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的火花。
(二)注重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耐心验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敢于质疑,勇于创造。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培养创新,可以扼杀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学生按新的构思和猜想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只有由量变的积累才能达到质变的飞跃。缺乏足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教学要强调实践创新。科学的理论是实践成功的基础。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关键词】教育教学;兴趣;探索;策略;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意识到:过去的教师一言堂、要求标准化、模式统一化,一直是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标准。但恰恰是这种所谓的统一标准,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根本就谈不上兴趣,更别说创新,单调、枯燥的教育模式,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凝固,将一个个创新的意识尘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已初见端倪。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必然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唤醒学生尘封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数学课堂的重要课题。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使命。
一、抓住学生心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应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加以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升华为兴趣,理想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只为讲而讲,为学而学,学生难免有乏味之感,既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就情境创设的形式来说,一般有生活中的实事、实验操作过程、网络教学、寓意深刻的故事等等。老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进入情境,诱发兴趣,激发兴奋点,活跃思维,大胆创新。
二、创设条件主动参与,激励学生勇于参与
过去的“应试教育”,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素质教育就是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活动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发学生们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型”学生,更需要尝试成功的喜悦。所以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勇于动手动脑,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解决问题,为学生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再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去。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选择相对难度的问题让其回答,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都会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每位学生都乐于参与课堂教学,融入到课堂中去。
三、鼓励自主探索,发展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身探索,并在小组之间相互协作配合,相互补充完善的过程。再加上良好的情境,激感,启发思路,才能使学生由被动的,强化性的学习解放出来,进而转化为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独立自主的学习,在学习中对新旧知识进一步整合,融汇贯通。数学教学的创造性,不在于教师把知识结构、结论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寻求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学习。在数学的实际操作中首先把典型例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提出猜想的过程。其次如果学生一时未能发现规律,教师可适时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并发现规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之间质疑、辩论、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交流会使学生人格相遇,思想碰撞,心灵沟通,从而使自己的智能结构进一步整合,内化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建构。
四、提供数学实践活动,形成创新思维策略
掌握创新思维策略,犹如我们创新能力培养的钥匙和有效途径,而多样性数学实践活动,正是培育创新思维的土壤。
换元思维要求有深刻的洞察力,一眼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曹冲称象就是运用了换元思维,曹冲通过仔细观察后发现石入船沉与象入船沉的道理一样,就把称象体重的问题转化为称石重的问题。利用类似的道理我们在讲完圆柱、圆锥、球与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后,教师可留一道思考题,怎样测量出茄子,葫芦的体积呢?你有几种方法?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我们这样换一角度来解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利用迁移规律,举一反三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迁移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数学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都能迁移。小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就是从模仿一题多解再到多题一解,即教师指导学生做一道习题,不满足于求出答案,而是举一反三,把此题目相关的问题或结果尽力找出来,再进行举一反三,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升华,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教学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具体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比如:一个中等难度的问题,不妨让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先回答,请中等或中上等的学生补充,再请优生完整,简洁的归纳,回答。最后让较差或回答不上来的学生听完后重复回答,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同时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这些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发现的错误,耐心的引导,并分析其产生原因,鼓励他们自己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综上所述,如何探究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