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10:39: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小班幼儿身体保健能力需要加强
身体保健发展的能力是整个能力的关键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把健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可见身体保健对幼儿的至关重要性。现实表明,小班幼儿的身体保健的发展能力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造成以上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过于溺爱幼儿和包办代替等这些现象。
(二)小班幼儿观察、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幼儿的有效学习方法是通过观察外界的事物从而进行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认知能力对幼儿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实表明,小班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还需要加强培养。因此,家长的教育应该对幼儿不足之处着重进行教育指导。
(三)小班幼儿情绪情感、交往能力有待发展
现实表明情绪情感和交往技能相对于其他能力情况而言是发展的十分不好的。但是我们又无法忽视他们的重要性。绝大多数的幼儿都无法做到不争夺或独占玩具,他们不知道玩具要大家玩以及经常会提无理要求、发脾气。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对幼儿的性格的长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交往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也至关重要。小班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就意味着自己将要独自面对同伴和教师,但是看到以上的现状,幼儿今后的发展还是十分让人担忧的。
二、建议与对策
为了更好帮助家长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小班幼儿的能力,促进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入园生活乃至进入社会生活,建议如下:
(一)要重视对小班幼儿身体保健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身体保健的能力下降是当今幼儿领域的群体现象,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培养小班幼儿身体保健能力应该做到:
1、教育幼儿要制定具体详尽的学习步骤。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最先学会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动作,然后才会开始学比较复杂的动作。就拿洗手这个提问来说,幼儿除了有自己洗手的意识之外,掌握方法更是十分重要。洗手步骤应该是:幼儿第一阶段的重点需要是学习如何拧开水龙头和搓肥皂的方法。第二个阶段是擦手的方法。到了差不多10 月中旬的时候,幼儿衣服穿的多了的时候,洗手前的卷、拉袖子自然就成了第三阶段的重点要求了。这样就避免了幼儿将水开太大或者不卷袖子将衣服弄湿等问题。
2、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调动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培养小班幼儿身体保健方面采用这种方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许多小班幼儿独自睡觉能力很差,大部分都需要成人陪伴才愿意独立入睡。所以,针对这点,幼儿平日在家中睡觉时家长可以为他准备些毛绒玩具或者放些轻音乐陪伴幼儿入睡。
(二)要重视对小班幼儿脑力能力的培养
脑力发展能力上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有许多幼儿无法做到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和数量差别,不会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针对思维能力这个内容,家长应该用具体物品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要求幼儿通过思考掌握一些不能直接感觉的东西。如:家长和教师可以在平日外出游玩时候让幼儿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一些物体大小比较和认识图形形状可以在平日家中多去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比较,从而更好的把概念与实物联系起来。在幼儿平日生活和游戏中,要利用孩子接触的各种事物,练习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认识小动物的时候,教师和家长不是罗列一大堆动物的名字,让孩子知道动物的名称就可以了,而是通过图形或者实物去分析,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比如当孩子看到小鸡时,会对小鸡的外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毛茸茸的,然后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小鸡的身体特征:如尖尖的嘴巴、圆圆的眼睛以及细长的腿脚,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小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再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小鸡和小鸭等其他动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分类、抽象和概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能逐步认识动物的一些本质特征,头脑中不再是杂乱的、无序的动物名称,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要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小班幼儿的能力
关键词:动手能力;幼儿教育;创造力;情境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躯体和双手动发展的最佳时期,手指、手腕等肌肉群的运动与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又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因此,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教育阶段具有重要地位。培养并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应采用多种科学途径、利用多方资源培养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一、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手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幼儿来说,通过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
1.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手工课堂上,借助于一些造型作品作示范,教师教小朋友们动手做,鼓励小朋友们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动手做一些小挂饰等。在做手工的程中,幼儿会通过对教师制作过程的观察、记忆和思考,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意识,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2.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尽管幼儿在手工课堂上是模仿教师的制作过程来动手完成自己作品的,但是实际上很多幼儿在模仿教师的过程中增加了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这部分东西就是幼儿的“创造”。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在作品表达方面,会传达出自己的特色,包含着自己的想法与创意,从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品。在这种动手的过程中,实际上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3.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育学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未来的全面发展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其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则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幼儿在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使眼、脑与手等得到协调锻炼,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而幼儿在自己实际制作的过程中,会对老师的操作步骤进行回忆,对其制作过程进行模仿,并展开想象力,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1.积极引导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双手”。也就是说,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更新观念,通过引导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例如,学生在做手工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干预孩子,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即使幼儿做出的作品很简单、粗糙,也不能批评,而是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除了手工作品之外,老师可以鼓励幼儿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动手拿水果、整理书桌、收拾玩具等。对于一些复杂的难度较高的事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教师要告诉学生一定的方法与技能,指导幼儿进行反复练习,再动手实践。
2.创设情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呢?从幼儿的成长特点和心理规律来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在充满乐趣的情景中进行观察、模仿、体验和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活幼儿的记忆,而且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例如,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准备一些工具与材料,包括橡皮泥、小瓶盖以及颜色鲜艳的纸张等,这些材料会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们动手制作的积极性。
3.组织活动
通过组织积极的活动,能够强化幼儿们的动手能力。为了提高活动的效果,可以在不同年龄的幼儿中组织开展不同的动手活动。例如,在幼儿小班中开展整理玩具、穿衣服比赛。在中班或者大班的幼儿中组织开展搭积木、叠衣服比赛等。通过组织活动或比赛,调动幼儿们的动手能力。为了激发幼儿们的参与意识,可以进行一定的奖励。例如,在组织的叠衣服比赛中,对获胜的幼儿就奖励一个纸星星等。通过小小的奖励,幼儿的兴趣就会有明显高涨,他们的动手能力就会显著提升。
4.家长参与
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组织,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参与和支持。实际上,在现在社会中,有很多家长对孩子比较宠爱,觉得孩子还小,不应该动手劳动,甚至还有一些家长代替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手工作业,忽视动手能力培养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其实这种心理是完全错误的,幼儿虽小,可是完全可以这样就大大巩固了幼儿园里训练的成果,达到了家园统一,保持了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因此,我们设置了“家园之窗”,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向家长进行宣传,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向家长介绍一些锻炼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方法与经验,要求家长鼓励幼儿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洗自己的小毛巾等。也可以鼓励家长一起参加亲子游戏或活动,与孩子一起完成一件手工作品等。
三、结语
培养动手能力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积极引导、创设情境、组织活动以及家长参与等方式,强化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幼儿的创造意识,为幼儿的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辛利民 单位:公主岭市第一幼儿园
参考文献:
[1]田莉萍.浅谈美术活动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1).
关键词:科学;幼儿教育;思维方式
幼儿教育是人一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可以通过幼儿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爱心等等。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为人的一生奠定最初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向成功的关键在于人们能构建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开放的、积极的、健康的、建设性的、创新的思维方式,而教会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我认为是幼儿教育课程中的重中之重。现就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方式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1 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舞台,培养幼儿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在课堂活动中,幼儿的科学思维方式能够得到极大的锻炼。
开展形式各样的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幼儿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探究、创造的乐趣,构建基础性科学知识,获取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锻炼其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在手工课堂上,老师首先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物品:颜色形状各异的旧矿泉水塑料瓶、胶水、小剪刀、彩色纸张、塑料花等等,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旧塑料瓶的特征情况,让幼儿动脑思考旧塑料瓶的各种用途,并鼓励他们动手,使用旧塑料瓶来做出他们想到的相关物品,幼儿们的想法很多,最后他们做出了很多物品:有的用小剪刀把白色旧塑料瓶剪成了矮矮的小烟灰缸,说给爸爸放烟灰用;有的用小剪刀把绿色旧塑料瓶剪成了中个的笔筒,说可以用来放他的水彩笔;有的给有曲线的旧塑料瓶贴上了彩色纸做的裙子,在盖子上贴上用纸画的圆脸,做成了可爱的娃娃装饰品;有的直接把塑料花插到旧塑料瓶里,说这是花瓶……有的幼儿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做,老师要尝试先让幼儿向最简单的方向思考,让他们发现旧塑料瓶最初的储存用途,如当水壶用,进而再引导他们发现旧塑料瓶新的物质特征等,让他们自己从多方向去思考、去设想旧塑料瓶的新用途等。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就能在这样的思考与动手相结合的课堂小活动中培养起来。
将语言、艺术、社会等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构成综合课程,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形式。如开展“听故事,编结尾”活动,老师准备一个故事开端,要求幼儿根据故事的情节,编出各种可能的故事结尾。要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对故事开端的理解,从不同理解点切入故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组织语言将故事结尾讲出来。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想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幼儿语言能力。还可以开展“拼图活动”,老师将一完整图画裁剪出一块图片,然后另外准备几个与裁剪下的图片形状相同但图像略有不同的图片,然后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把正确的图片拼入到图画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收敛思维能力和洞察力等。所以多开展综合性的科学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方式、语言能力等等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2 创建优良宽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思维能力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对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幼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其语言能力。其一,人与人相互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就是人类特有的语言,它是人间真情表露的最有利的手段。所以,对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对其全面实施语言能力培养的教育,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作用非常大。其二,伴随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语言能力也随之增强。通过幼儿教师对幼儿语言结构的有效培养,对幼儿性格的塑造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极其有效。其三,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幼儿接受语言教育的效果最为明显。此阶段的幼儿脑部发育非常迅速,听力及语言能力伴随脑部的发育逐步走向成熟,为此,幼儿教师对幼儿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效果会极为理想。
二、努力挖掘幼儿教育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幼儿的教育教学实践,幼儿教师已充分了解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之相对应的培养策略也已落实,但收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一,个别幼儿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不能重视细致认真地抓好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工作。其二,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幼儿教育工作者使用的培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和死板,幼儿语言学习的注意力根本调动不起来,更谈不上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其三,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有的幼儿教师不够重视加强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工作,工作中严重缺乏为幼儿语言教学注入的活力之源,导致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收效甚微。
关键词:语言活动;幼儿教学;创造性思维
现代社会是一个思想活跃、交流沟通性强的社会,要想在社会生活中真正良好有效地成长和参与,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提升思维,培养个性。幼儿园作为培育孩子成长进步的重要场所,是幼儿真正参与成长的基础和保障。语言活动就是对语言内容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结合起来对学习内容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是身处社会生活必不可少和最基本的应用技巧之一。语言活动是通过表达进行的交流和沟通的行为活动,在孩子自身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一开始的开口说话就可以作为语言学习意识的萌芽,通过对幼儿自身语言行为的锻炼和培养,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真正受益,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幼儿时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自身思维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通常来说,幼儿对所见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大多是通过对所见相关语言的相互表达和传达久而久之形成的。据分析显示,幼儿对信息了解和明确的过程大多在三周岁以下,对于新知识的初步了解、掌握和真正应用大约在四至六岁。语言作为学习和接触成长的重要部分,要想真正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做到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幼儿时期的语言和应用培养和学习需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语言活动与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联系
语言活动是通过语言和相互表达想法和意向,从而进行语言交流、沟通的重要活动之一,它所体现出来的是相互之间语言的交流和讨论、意见的交错和转换。幼儿在幼儿园的参与和学习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与语言交流是分不开的。语言作为自身意见表达的重要载体,在幼儿参与过程中,当幼儿想要表达自身意见而又无法阐明的状况下,幼儿会自然而然地汲取自身所想要得到的信息和内容,这一汲取学习信息和内容的过程就是幼儿自身对学习内容不断获取的过程,是幼儿自身思维活跃的过程。幼儿越想真正表达自己内在的想法,自身思维就必须不断活跃和创新,这样不断进行语言交流沟通的过程,可以让幼儿在语言活动和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和提高,实现幼儿自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落实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
1.创建良好的、活跃的氛围,实现幼儿思维和实践的有效参与
在幼儿语言参与课堂中,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幼儿参与课堂学习及交流讨论,不断营造温馨、活跃的教学课堂,让幼儿在课堂上真正愿意参与其中。保证幼儿在语言活动的基本活动中能够获取有效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语言环境中保证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培养和提高;保证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幼儿在语言环境中自主参与进而真正实现自身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提高,做到语言活动中对幼儿成才培养的真正有效落实。
2.正确对待幼儿语言的表达方法和形式,鼓励幼儿真正参与
许多幼儿成长历程不同,语言表达能力和形式也不尽相同,许多教师过度批评和否定幼儿自身的语言表达和说话形式,对其作出许多限制行为,这样不利于幼儿自身思维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幼儿自身语言表达的方法和形式,不断赞美和鼓励幼儿参与实践和积极表达,真正做到对幼儿自身语言和阐述技能、技巧的合理对待,保证不同思维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真正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正确对待幼儿语言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真正保证幼儿自身个性的成长,实现幼儿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保证语言学习和思维能力的真正培养和提高,真正做到对幼儿自身语言表达的正确对待。
幼儿时期是孩子真正实现成长发展的重要过程和阶段,需要幼儿和教学参与者真正予以重视。语言活动作为培养幼儿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基础内容,内部包含的还有相关内容的有效和真正应用技巧,要想真正实现对幼儿创造性能力的有效提高和落实,需要参与学习者对学习保持积极性,需要教学参与者对教学富有真正责任感。相信在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下,现代幼儿以及内部学校教学内容会越来越完善,现代幼儿会更加高效地参与和实践,对教学真正做到有效落实,保证对语言、对幼儿成长教学的有效落实,实现现代教学在幼儿内部的有效践行。
参考文献:
[1]孟秀芬.幼儿创造性思维在语言活动中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
【关键词】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好奇心;创造性;思考
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一致认为,幼儿在情绪兴奋、愉快时,其创造力就处于最佳状态。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就能点燃幼儿智慧的火把,创造思维有机地渗透,使幼儿的整体素质也随之提高。所以教师和家长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在大力提倡创造思维教育的今天,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巨大的,教育应力求做到:有意的创设。
一、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应从小开始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界限,三岁幼儿的思维是很直接的,整个幼儿期,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刚刚萌芽。据此,培养学前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既要考虑到幼儿思维的行动性、形象性,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幼儿从小养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后在不知不觉中会表现出来。
二、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创设一个最优化的环境
教师要经常带领幼儿到公园游览、散步、做游戏等来扩大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范围,为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最优化的环境,除了为幼儿准备纸、颜料、画笔、橡皮泥、小石子、沙子、水、玩具等材料外,还要为幼儿创O一个安全的,轻松的,愉快的,没有压迫感、紧张感、惧怕感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由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设想。教师要鼓励幼儿独特的、新颖的创造,鼓励他们好奇、好问、求知与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上、生活中,教师不要设框框、定模式,要让幼儿在自己的周围去找一找、看一看、想一想,从而寻找信息、获得信息,通过自己的探索去了解周围事物的因果关系,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发现变化、辨认事物,使他们的大脑积极活动,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各种教育活动的内容不同,所以通过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广泛了解客观世界的知识,还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丰富幼儿社会和自然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可以使幼儿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这是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和加强的方面,首先要重视对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非常多,在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幼儿在故事表演中增加和减少的语言,添加的各种动作和情节;在音乐学习中唱歌时的即兴表演动作,美术课中对画中内容的构思和设计等等,都是幼儿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
四、营造氛围激励幼儿主动操作和积极探索
把合适的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可模拟或真实的情景,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幼儿观察、理解、体验,掌握学习的对象。例如,提供可让幼儿操作、观察,进而理解的实物情景,让孩子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包括装有水的大盆子、积木、海绵。当孩子看到这些情景后,就不知不觉地来到水盆边,并用手反复按几次积木,发现积木一次次浮起来。然后,拿起海绵用力按入水中,海绵也浮了起来,几次反复后,手在水中不停地捏,海绵吸入大量的水,慢慢地沉了下去,如此反复动作,时沉时浮,孩子们显得特别开心。
在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活动中,教师问他:“你发现什么了?”他说:“海绵能吸水,变重了就沉下去。”虽然孩子的这一操作活动很简单,但是发现了道理,并且由于整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发进行的,孩子兴趣有着极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在动手操作中还强化了思维活动,发挥创造力。
五、多提问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我们并不是说知识就不重要,知识是作为培养能力的载体,能力的培养也是离不开知识的。我们的教学里面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知识,知识的积累对于幼儿的理解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给幼儿相应的知识之后,教师一定要总结升华,变成一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把这种思路和方法反复强化,通过幼儿动脑、动口、动手,使这些方法和思路逐渐内化成为幼儿的思维模式。例如,在教幼儿学习折狐狸时,除了让幼儿掌握折纸的技能外,还启发幼儿联想到狐狸的本性――伤害小动物,从而引导幼儿想出了许多有关狐狸的内容,体现了他们思维的创造性。又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一个“例如马路上没有红绿灯”的设想,通过组织幼儿谈话、讨论,使幼儿先知道假如不遵守交通规则,马路上没有红绿灯的后果,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作画,根据他们的现象,画出了各种各样的结果,在发挥他们想象力的同时,让幼儿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了遵守交通的重要性。
六、鼓励幼儿大胆质疑在思考中促进创造性思维
教师一定要鼓励幼儿自己想,刺激幼儿的思考与语言表达。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相互讨论获得正确的答案,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问题搞清楚立即回答,这种教育方法实际上是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求知和思考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幼儿提出的较容易的问题或经过幼儿努力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作品。对幼儿提问是否由教师立即回答一定要根据幼儿提问的内容和性质决定,因为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较难,若直接告答案,他们就很难理解,这时,就可由教师启发幼儿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找出答案。
总之,教师在幼儿的创作活动中应注意他们的创作过程,而不追求创作的结果,给予孩子以创造的自由。要以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发挥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和训练,我们只有通过方方面面地分析、研究、探索,才能真正“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有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谈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如何适应当代幼儿教学 教育界 - 2010(24)
1.理论和实践依据
1.1 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具有重要性、可能性幼儿自身是具潜在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习惯的约束,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另外,据心理学研究测试,四至四岁半是发散能力的一个飞跃变化时期,这个时期对发展幼儿能力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1.2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不是别的,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之所以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念存在于词当中,抽象逻辑思维的进行或最后的结果都必须以词作为它的工具、它的承担者。所以有人把语言称为思维的最合适的“物质外壳”。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叶圣陶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
1.3 幼儿语言教育现状与培养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实际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2.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教师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2.1 允许并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
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的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在讲述时小班幼儿往往有些词还不会用,有的孩子就会用方言来表达。尽管这样,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还极力地鼓励与表扬幼儿,因为他们能使用语言解决问题比正确地造句更为重要。
2.2 耐心满足孩子语言交往的需要
以前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有个别孩子把问题答的与教师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了,迅速进展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在幼儿之间形成一个思维定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
2.3 减轻孩子语言发展的压力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语言水平稍弱的孩子就干脆不举手了,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师总是表扬他们说得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总是一概以“说得完整”、“用词丰富”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不一的孩子。例对稍滞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了,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减轻语言发展的压力,从而让所有的孩子在真正宽松的语言氛围中敢说。
2.4掌握提问技巧,开阔幼儿思路
在集体语言活动中,常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提问来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始终坚持问题要提得"活",要尽量开阔幼儿思路,具体体现在一是变单一性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二是变回忆式的问题为启发式的问题。三是变封闭式提问为开放式提问。四是由教师提问到幼儿提问。五是多让幼儿仿编或创编,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等。
一、乡土材料在数学区,绽放孩子的思维能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性。他们的好奇心强,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依赖于感知,认识依赖于行动。因此,为幼儿选择可见、可闻、可摸、可动手操作的自然材料,能使他们从物质世界中获得直接经验或生动形象的具体知识,扩展幼儿的知识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通过对这些幼儿感兴趣的自然材料的操作摆弄,更能让幼儿对一些枯燥乏味的认知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在数学区中,我们摆放的各种植物种子(芋头、花生、大荔、玉米、山芋等),让幼儿进行数数练习、分类、间隔和大小排列、加减法等操作活动;投入的麦秆让幼儿进行长短比较;石头进行轻和重的比较;竹子进行粗和细的比较等等。通过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一的种子、果壳等自然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摆一摆、比一比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不知不觉得到了发展。
二、乡土材料在科学区,绽放孩子的探索能力
科学区是幼儿区域活动中最重要的领域。它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还承担了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科学探索和尝试。如,让幼儿亲手种植种子,每天进行浇水,观察,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种子过几天就发芽了,而有的种子没有发芽,还有的种子却腐烂了?”等等。我们还让幼儿把植物种到土壤中、水中、沙土中,让幼儿观察和了解不同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把植物放到湿润和干燥的土壤里,进行对比,从中明白水是生命之源以及它的重要性。还通过把植物放到阳光下和阴暗处,进行植物生长态势的对比,让他们明白阳光对植物生长和生命的重要性。总之,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去操作、探索、发现,既增加了幼儿探索和思考的能力,还让其获得对生活的一定认知。
三、乡土材料在美工区,绽放孩子的操作能力
乡土材料的种类繁多、形态功能各异,很是适合孩子们动手进行艺术创造活动。而我在美工区所提供的乡土材料要注重材料的原始性、具有内容的挑战性,已使孩子们在美工区能尽情地表现表达,大胆地想象和创造。比如,夏天时,我们到田埂上采集各种野花野草回来制作标本,让幼儿自由发挥,编制花环、小蚱蜢、小螳螂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落叶飞舞的季节,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幼儿用水果进行创意画,还可以进行树叶创意粘贴画等;冬天我们可以带领幼儿收集枯草、树叶和树枝,编织成一个个可爱的鸟巢和小动物,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美工区在增进幼儿对自然的了解、陶冶其艺术情操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另外,乡土材料的再次利用还可以充分挖掘“家长”这一群体。比如:在《丰收的季节》这一主题中,我们邀请家长朋友参与幼儿园的“秋季粘贴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利用空余时间,采用落叶和丰收的各种种子,进行创意粘贴画,并带到幼儿园进行展览和评比。
四、乡土材料在建构区,绽放孩子的创造能力
建构区也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区域,但建构区强调的是幼儿的自主活动,让幼儿对提供的材料进行自由想象和任意发挥,表达幼儿最天真和烂漫的想法。我们在建构区放置各种树枝、树叶、木片、沙土、小石子、南瓜、红薯等自然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自然材料和辅助材料,展开想象动手操作。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快乐地用各种材料建成幼儿园、公园、果园、小区、汽车、高架桥等,用自己双手展现了内心的理想画面。丰富多样的材料引发了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它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顿悟。如此一来,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还发展了幼儿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创造性思维 语言能力 反馈 调整 启迪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必须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培养出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具有批判精神,并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据此,人们将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作为当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在目前探讨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较行之有效呢?笔者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认为应该选择一个与幼儿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作为突破口。比如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一定的可能性。
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性、可能性幼儿自身是具潜在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习惯的约束,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另外,据心理学研究测试,四至四岁半是发散能力的一个飞跃变化时期,这个时期对发展幼儿能力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二)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不是别的,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之所以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念存在于词当中,抽象逻辑思维的进行或最后的结果都必须以词作为它的工具、它的承担者。所以有人把语言称为思维的最合适的“物质外壳”。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叶圣陶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
一、实施过程营造幼儿语言活动中的宽松氛围,鼓励幼儿敢说在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教师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1.允许并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的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在讲述时小班幼儿往往有些词还不会用,有的孩子就会用方言来表达。尽管这样,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还极力地鼓励与表扬幼儿,因为他们能使用语言解决问题比正确地造句更为重要。
2.耐心满足孩子语言交往的需要以前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有个别孩子把问题答的与教师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了,迅速进展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在幼儿之间形成一个思维定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
3.减轻孩子语言发展的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语言水平稍弱的孩子就干脆不举手了,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师总是表扬他们说得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总是一概以“说得完整”、“用词丰富”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不一的孩子。例对稍滞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了,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减轻语言发展的压力,从而让所有的孩子在真正宽松的语言氛围中敢说。
4.掌握提问技巧,开阔幼儿思路在集体语言活动中,常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提问来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
因此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始终坚持问题要提得“活”,要尽量开阔幼儿思路,具体体现在:
1.变单一性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
2.变回忆式的问题为启发式的问题
3.变封闭式提问为开放式提问
4.由教师提问到幼儿提问
5.多让幼儿仿编或创编,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等。
二、讨论与建议
1.上述的语言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要防止幼儿的思维在模糊状态中就发散开去,以致思路不清。扩散思维是多向的,但必须符合逻辑,必须立足于一个发散点,而不是随便胡思乱想。
2.通过语言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的目标,但这个目标一定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从自己的脚下出发,有所进步。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 实训室建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创设本身更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的课程”,在幼儿的生活与游戏活动中时刻起着教育性的作用。
铜仁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是一所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学校,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师必学的一门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每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知识内容及具体的实践操作。因此,学生具备相应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能力非常重要,这需要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在幼儿师范学校中的重要性
铜仁幼儿师范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关于幼儿园方面的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课是其中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幼儿的教育日益重视。随着观念的更新,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还要促进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培养幼师的学校,当学生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工作,要为幼儿园创设环境。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定义
开设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幼儿园环境的构成形式:园区、大厅、教室、区角、走廊、楼梯间、墙面、睡眠室、盥洗室、卫生间等物质环境和幼儿园人际关系、园风、教风等精神环境。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理、实用技法、规划与运用策略等,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创设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关爱幼儿、一切以幼儿为主的工作热情,增强学生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幼儿园的环境处处体现出教育的意义,洋溢着艺术的气息,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W习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的现状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通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达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得心应手的效果。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建立在手工课程基础之上的。曾问过很多学生学习手工的目的,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不上来,单纯地认为只要学会、美观,却忽略了实用性。教师在注重技法的传授时,更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的需要。当老师不断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得不到实践操作,无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学到的手工,很多学生做出来都非常熟练,也有很多学生明白环境创设的意义,但说出来都是大话,到了幼儿园仍是千头万绪。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也有“走园”活动,但很多学生都只是注重环境的表面,没有具体深入,也没有老师在这方面具体引导。还有学生说:“幼儿园的环境就是五颜六色。”听听教学课,参与幼儿游戏,却不明白环境真正的意义。有的学校也有幼儿园,但是更多的时候为了幼儿的安全考虑,学生也没法进园参观学习。这无疑为学生今后胜任幼儿园工作制造了难题。
二、建设幼儿园环境创设室内实训室的重要性
(一)对建设实训室的思考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要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这就使得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应当注重对自身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建设实训室有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建设室内实训室,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升华。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场地、设施设备的限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了束缚。实训室里场地宽敞,丰富材料,学生在专业实训训练中,能够不断挖掘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在操作演练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加强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室内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谈到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对现代幼儿语言的分析,人们在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的同时,还常常会感叹“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能说”。事实上在有经验的幼儿教师看来,这其实正是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他们在家庭中,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由于家长有针对性的教育,由于电视中动画片的刺激,由于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事物———幼儿自己感兴趣大人却无法感觉得到,因此当幼儿到园里进行学习与生活时,其实是带着大量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进入课堂的,因此每每遇到适当的刺激时———如教师的语言、课堂上的情境等,他们的这种创造性就会表现出来。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就成为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
二、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教育阶段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是有着良好的基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论怎样的幼儿教育都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提升,相反,如果我们不注意增强这种培养意识,或者不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培养的技能,那幼儿有可能经历了三年的幼儿园成长阶段之后,创造性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甚至会因为有意无意的阻碍而停滞不前。因此在笔者看来,要想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实施。
1.给幼儿营造一个敢想、敢说和敢做的生活环境。
这一点很基础也很重要,看起来简单但想做到且做好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知道幼儿是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且缺少规则意识的,放手让幼儿活动往往意味着实际的物品或精心布置的环境被破坏,有可能意味着幼儿之间容易出现更多的矛盾而影响了幼儿园的常规管理。但从长远的角度讲,我们要思考我们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表面上的整齐有序,也不是为了眼前的管理方便,而是为了幼儿长远的发展。且不说什么大道理,就从人们常说的“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所隐含的儿童时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本着为儿童终身发展的目标,尽量地让幼儿大胆表达、大胆表现。事实证明,只有幼儿在不害怕、不恐惧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将自己的创造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如在一次教学观摩中就看到这样的情形,可当时上课教师害怕孩子弄脏了衣服,就制止了幼儿的这一行为。后来在交流时,有专家指出其实当时可以大胆一点让幼儿表现,因为幼儿在表现过程中还有可能有其他的一些行为或者语言出来,这对儿童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而我们制止了幼儿的这一行为,其实就是打断了他的思维,看起来衣服是干净了,是讲了卫生了,但很重要的一个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因此,这一行为是得不偿失的。
2.将一些活动进行到底。
真正落实起来也不容易,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日常的课堂上,幼儿教师对活动的规划痕迹往往都非常明显,一个活动进行到什么时候,进行多长时间,到什么时候应该有什么教学环节,往往都设计得比较精确,这种精确固然能够保证活动的整体性和可观赏性,但对于幼儿思维的发展却往往不是好事。因为成人是很难触摸到幼儿的思维的,有可能出现我们认为一个活动可以结束时,幼儿的思维才刚刚展开,因此教师对活动的中止往往也就意味着幼儿思维的戛然而止。注意到这一点,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就应该给孩子们多一点时间,问问他们:你们还有什么要做的吗?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某某某(一般是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有了这些问题,那些隐藏在儿童内心的想法就有可能外显出来,而我们的活动也就有了预设外的生成。这样,幼儿教育的精彩也就能够充分体现,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有了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三、幼儿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思考
一、幼儿教学中音乐游戏的重要性
1.音乐游戏的重要性
音乐游戏是指在音乐过程中加入合理的游戏,以此来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协调能力,将音乐游戏应用在幼儿教学当中,能够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游戏,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使幼儿在音乐游戏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有助于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语言技能。音乐本身就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若将其应用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幼儿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将音乐游戏应用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推动音乐品德教育教学。
2.音乐游戏的应用方法
将音乐游戏应用在幼儿教学中,一定要根据相应的策略才能够充分展现音乐游戏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要将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展现出来,尤其要将音乐游戏的应用意义与幼儿教学的内在需求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另外,在应用音乐游戏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一定要将音乐游戏的应用目的与幼儿教学的教育目的进行统一,并且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来调整各项活动,这样才能充分展现音乐游戏的作用,才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幼儿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策略
1.在幼儿教学中应用音乐游戏,那么就需要重视音乐游戏的选择,只有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征来选择最合适的音乐游戏素材,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第一个环节之中教师应将游戏情节作为开端,尽量选择与幼儿实际生活相符的音乐和游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参与捉小鱼游戏,首先可以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拍进行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进行扮演,如贝壳、小鱼等,然后贝壳在音乐停止前需要抓住小鱼,而小鱼就需要在音乐停止前避免被贝壳抓住,最后在音乐停止之后小鱼和贝壳都需要蹲下变成石头,直到下一轮新的游戏开始。这种类型的音乐游戏,不仅考验了幼儿的协调能力,更提高了幼儿的反应能力。
2.将音乐游戏应用在幼儿教学之中,还可以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方面呈现,教师可以将一些感性的音乐材料和结构图进行加工,或者对其进行适当加工,这样一来就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重学习和玩耍的双向结合,利用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好奇心,使幼儿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极高的参与兴趣,让幼儿不仅学会模仿,更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进行创新。
1.1有利于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幼儿是教学的主体,是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教师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幼儿参与教学活动,让幼儿亲自体会教学过程。操作活动是最好也是最直接的认知过程,当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操作活动中时,会让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从而会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操作活动可以让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直观的、具体的知识,并能够使得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及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带着探究式的想法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来,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就会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
1.2能够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在操作活动中,幼儿会摆弄一些物体,动手操作相关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幼儿就会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探索,从而会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途径。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幼儿的思维就会越来越灵活和敏捷,其反应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在操作过程中,手脑并用,思路比较开阔,没有受到他人的限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对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因此,在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操作活动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2.幼儿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的应用研究
目前,在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的幼儿教师对操作活动的重要性不够重视,有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不够熟练,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会出现一般化、表面化和形式化的现象。有的幼儿教师在给幼儿操作材料进行操作的时候,其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关系不够突出,幼儿难以从中获取知识。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动手操作不够规范,只注重表面形式,使得大多数幼儿只是机械的模仿教师的动作,操作活动的重要性和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积极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操作材料是幼儿数学教学中操作的前提基础。操作材料应该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得到保证,教师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进行操作的机会,从而使得幼儿主动操作学习。同时,还需要注意操作物的直观形象性和可操作性,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必须能够动手摆弄,拼拆和移动。从而可以让幼儿多种感官进行协调配合,数学关系的感知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来。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的时候,应该每人一套,还可以收集废物进行再次利用。例如,教师在教幼儿简单加法的时候,可以列出1+2=?和2+2=?等加法算式,让幼儿利用手中的木棒材料辅助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一根木棒代表“1”,根据算式操作木棒教学,引导幼儿在材料中取出一根木棒放在左手边,再取出2根木棒放在右手边,并将两堆木棒合起来,问幼儿总共是多少根,让学生及时掌握简单加法的知识点。
其二,操作材料应该突出物体的数量关系。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应该要突出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从而让幼儿在和材料相互作用中对将要学习的数学关系引起应有的注意。对数学知识进行积极的感知,并得到具体的理解。同时需要避免操作材料其他因素对幼儿理解的干扰。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先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比较物体之间的厚度,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是厚度差异较大的,其他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等应该相同,不要有太过复杂的干扰。让幼儿一接触到操作材料的时候,就能够正确的感知到物体之间存在厚度的差异。同时,也可以利用材料引导幼儿进行算式计算,例如在教幼儿利用相同形状的材料进行6-3=?的计算,可以引导幼儿在六个形状相同的材料中拿出三个,剩下多少就是6-3的得数。从而让幼儿数量掌握数量之间的变换和加减法运算。
其三,保障一定的操作时间。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运用操作活动来教学,幼儿通过操作物体,将动作转变为思维活动需要一个过程,在操作条件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该注意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操作时间,使得动作能够更好的向思维转化。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己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和发现,从而有效的培养敏捷和灵活的思维,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3.总结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创新
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而语言又是思维的载体,幼儿阶段语言学习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以后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意义重大,客观上要求幼儿园语言教师创新教学策略,从而提升语言教学效果,并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幼儿园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效果相比以往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依然无法有效地满足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需要,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对语盲教学内涵的认识不足
目前制约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提升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语言老师对语言教学内涵的认识不足,很多幼儿园语言教学老师单纯地将语言教学理解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其实语言表达仅仅是语言教学内容的重要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这种仅仅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阅读以及思维能力的锻炼,必将会给幼儿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2.语言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
幼儿园语言教学形式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形式化,二是教学方法的形式化。教学内容的形式化是指幼儿园语言教学材料脱离生活实际,给人一种不沾地气的感觉,以幼儿的理解能力难以深刻理解,甚至一些儿歌为了追求朗朗上口的押韵效果,内容就是胡拼乱凑的,内容的思想性以及知识性大打折扣。教学方法的形式化是指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相互脱节,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个常见情景就是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固然不错,但是仅仅局限在表面,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3.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教学评价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学习的方向,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的评价标准就是分数,通过考试来衡量幼儿语言掌握程度。对于记忆性、知识性的内容可以采用书面考试来测量。但对于那些难以用考试来衡量的内容也采用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则有失偏颇。
二、创新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策略
鉴于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语言教学的创新策略:
1.强化对幼儿语言教学内涵的认识
幼儿园语言教学老师一定要明确地认识到语言教学不仅仅是教会了幼儿几首儿歌或者其会讲述几个故事,这些仅仅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视思维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锻炼。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到教学的目的,让目的来有效地指导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创新语言教学环境
生活是语言最好的老师。语言教学总是处于一个环境氛围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的提升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环境的创设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层面的教学环境,即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安静的空间等,这些条件的具备将会消除幼儿生理上的不适:二是心理层面的环境,即幼儿语言教学开展的应营造一个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氛围,从而解除幼儿心理层面的不适,保持―个愉悦的学习心态。
3.创新语言教学评价模式
语言教学效果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分数这一个客观,同时还应设置一些非量化的主观指标,毕竟教学效果的一些方面是没有办法通过分数来进行衡量的。应根据教学目的设置―些指标来考核幼儿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语言习惯等内容进行考评这样的评价结果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幼儿的语言学习情况。而老师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灵活地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
4.创新教学手段
利用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在活动中尽量把一些事物付诸于直观的形象之中,可利用幻灯机、电视机等多媒体技术。扩大和充实具体的感性经验,将一些童话科普故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声像结合。让幼儿在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的播放过程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使幼儿的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