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范文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6 15:18: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

篇1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74

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同西方国家的风景园林有很大的区别,富饶的的物产资源、优秀的自然环境使人们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多了一丝灵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而西方国家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则显得非常冰冷与高傲,充满了贵族气息。为了改善这种现象,西方国家开始发展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

1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作用研究

1.1 乡村景观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乡村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重点突出了乡村的概念,而说到乡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田野,数不尽的油菜花,这种纯粹、质朴的情感正是乡村景观所要表达的。将乡村景观融入到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能够消除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奢靡气息,同时增添了一些可爱、俏皮的元素,给人们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当人们看到带着乡村景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首先会感觉到眼前一亮,毕竟看多了城市的莺莺燕燕,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设计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城市的生活方式与乡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又不能将二者进行融合,那样只会影响城市与乡村双方的发展,所以,设计师将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进行表达,也算是满足了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的心愿[1]。

1.2 乡村景观使风景园林规划更加的合理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风景园林已经被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所同化了,已经失去了风景园林景观原本的艺术气息,而乡村景观就像是与城市景观站在了一个对立面,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所以,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时候,要参考乡村景观的设计形式,在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加入更多的乡村元素,能够让城市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从而实现使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更加合理的目标[2]。

1.3 乡村景观的使用能够充分表达农业的特征

乡村景观是从农业景观中衍生而来的,其中很多元素都是借鉴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情况,因此,乡村景观也是传统的农业耕作现象的另一种表达。农业耕作是我国乡村的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历史色彩与特征,将乡村景观应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不仅是为了改善其设计风格,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人们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风景园林景观,了解到传统的农业耕作过程,对历史文化的r值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了解[3]。

1.4 乡村景观促进了城乡的可持续性发展

缩短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促进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一直是我国在积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但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都阻碍着人类融入自然当中,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想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乡村景观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促进的作用,通过对乡村景观的合理利用来塑造一个和谐的城市环境,有助于城市布局与乡村布局的整体规划与调整。另外,乡村景观除了能够促进城乡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外,还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谐的自然环境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条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自然的生存空间,由此可见,乡村景观在城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

2 结论

乡村景观中充分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建设飞快的时代,乡村景观与其他景观相比更具优势,时时刻刻都在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美,可以说是风景园林设计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设计师要不断对乡村景观进行研究,发掘能够代表乡村景观的元素,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充分发挥出乡村景观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呼苗.分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北京农业,2015(23):75-76.

[2]成振瑜.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中国园艺文摘,2015(10):133-135,154.

[3]李威.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6(10):137.

篇2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Landscape、概念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直以来景观设计的概念都存在争议,风景园林等同于景观设计还是国际上的Landscape architect等同于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到底是什么?长期以来的概念的混淆使得景观设计教育和实践出现了混乱在我国高校多个学科门类中都出现了景观设计专业,如:2205020风景园林设计、5604050建筑室外环境设计、5604020城乡规划方法与理论、7605030环境艺术在以上的专业教育中都有景观设计方向的教育,理清和界定景观设计的概念成为指导教育实践和设计实践之基础和必要。

景观要从四个层次去理解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符号性。大部分园林学者则持“景观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艺术设计学者认为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科学是片面的,景观设计是艺术的、至少不能称作科学的。

一、 “Landscape ”以及相关名词在翻译中的混淆现象

景观设计中的“景观”一词,来源英文“Landscape” 一词,“Landscape”在英语符号系统中形成的过程复杂,大多数学者接受的 Landscape演变路径,“最早Landscape一词来源于荷兰语landskip,特指风景画,尤其是自然风景。”[1] “Landscape在古英语中最初是指“留下了人类文明的地区”,到了十七世纪,“Landscape”作为绘画术语从荷兰语中再次引进英语,意为“描述内陆自然风光的绘画,区别于肖像海景等”。[3]可见“Landscape”一词在英文中最早是关于美的,确切的说是和视觉艺术有关的。

19世纪中叶,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r von Humboldt)将landschaft引入了地理学成为地理学中表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的”的科学术语。

《英汉辞海》中对Landscape的解释是:

①风景、风景画、自然山水,表现自然景色的画面或绘画;风景画法、描绘自然山水的艺术。

②地球表面,特指由地质力产生或改变的集合体中的一个区域的地形;在依次观察视野所及的地区;能够看到一致景色的多种地形的组合。

③[动词]使成为风景;从事庭院布置工作。

二、 “景观设计”一词如何翻译

在我国的景观设计所涵盖的范围中,有景观建筑、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等多方面内容,如果我们取其任何一种意义译成英文如下: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风景园林――Landscape Gardening;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中的“Landscape”是否包含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Landscape Gardening及Landscape Planning之意?有的学者认为译为“景观建筑”、有的学者认为译为“景观设计” 、有的学者认为应该翻译为“风景园林”或者还有学者指出译为“风景建造”或“园林建造”比较合适。

可见,在翻译过程中“景观设计”与“ Landscape Design”并不是一组对等的可互译的词组。问题出现在各自的学术背景的区别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各不相同,理解不同毫无疑问就造成了翻译的区别。

三、汉语“景观”、“设计”的来源及意指

由于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暧昧性,景观和设计在现代汉语中有多重意义。汉语中本无景观一词,景观属外来语最早出现于日本学者对德语Landschaft的翻译。景观被国内学者接受源于1936年由日本学者著《景观地理学》被翻成中文。80年代国内的园林界逐渐有意识的使用景观一词,有“景色、景物、景象”之意。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的设计和“Design”的使用遥想对应。“现代设计的概念最早是二十世纪初建立的受日本的影响,其概念中包含大量美学和视觉艺术的意义。”[4]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设计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设计广义上是指为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狭义上理解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并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

四、当代学者们对“景观”概念的解释

关于景观设计的混淆主要出现在景观一词,景观一词的暧昧性赋予了她太多的含义和内涵。学者们就此纷纷撰文发表观点: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刘家麒先生认为“landscape 不是地理学的概念,也不是生态学的概念,正是风景园林的概念”[5]李金路先生认为“景观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6]刘滨教授则认为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风景建筑”并指出“风景建筑学是一门包含了传统风景园林学精华的新学科。”[7]俞孔坚教授坚持认为“景观是自然及人类社会过程在土地上的烙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在大地上的投影”[1]景观是视觉美的、是可供人栖居的、是生态的、是记载了人类的历史和理想得符号。

五、景观设计概念析义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landscape是自然美的田园的语义上拓展出视觉艺术上的自然美,具有引申的地理学意义,最终演化成为包含具有视觉美的自然及人工环境。

而汉语中的“景”和“观”有看的意义。景为可见的一切。观与看区别在于,观不仅是动词还有名词如:范文正公在《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的尺度上比看要更大,又引范文正公在《岳阳楼记》中“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句为证。

由上可见landscape和景观在元概念的理解基本一致,景观设计的概念必须是以视觉美的、艺术的为基础的人类文化理想的载体;在宏观层面上的出发点必须是生态的、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践中是以空间、场地设计为基础、形式美为手段、以植物学、环境学、气候学等学科为学术支撑的。甚至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的目的和任务都是同物异名而已,这样“景观设计”这一概念广义上就包含了以上学者们提出的所有概念。如非要对于艺术和科学的侧重有所去别,在汉语语境中“设计”一词含有更多的造型艺术的概念,对于艺术设计侧重的;注重形式感、审美情趣的景观还是以“景观设计”命名比较恰当。侧重科学理性的;注重科学推理、工程的景观借鉴梁思成先生的提法为“景观营建”为好。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 2002/01

[2]吴静娴《对Landscape的释义及其理解的探讨和研究》中国知网

[3]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

[4]刘家麒 《对“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设计学之于风景园林一文的审稿意见》[J].中国园林2004 /07

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世界各地历史、地理、人文、气候等自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使不同的区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景观,地域特征各具特色。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不同的地域特征往往造就不同类型的风景园林。纵观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优秀风景园林作品,都体现了基于地域特征的规划设计原则,在尊重不同区域地域特征的过程中,反应了各地域的人文历史、社会属性、自然环境等。忽略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使得景区众景一面、城区千城一面,不会是一个好的设计,也降低了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意义。

1 地域特征的概念

地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综合体。地域一般有区域性、人文性、系统性三个基本特征。不同的地域反射着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地域特征是指在某一个地域范围之内存在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标志、表征,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

2 阐述地域特征的内容

在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习惯,地域特征可细分为两大类:地域自然特征、地域人文特征。对地域特征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从地域自然特征、地域人文特征中分别进行。

2.1对地域自然特征主要内容的研究

在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作用下,地球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一样的自然特征,自然特征是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水文与生命界有机组的综合反应,是一个自然综合体。

(1)气候气象。处于地球外圈层的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是自然环境因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在满足地球生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气候气象特征。

(2)地质地貌。不同地域的地质土壤的不同情况,决定了自然景观特征的不同。地貌指地球表面在不同的内外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地球表面承受着来至于岩浆活动、地壳活动、地震等带来的内力,同时承受着气候中流水、冰川、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类型丰富的地貌特征。地质地貌往往关系着风景园林中植被的种植、亭台楼阁的建造。

(3)植被。植被是人居环境中的参与者,是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环境因素。在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中,植被是主要的设计和规划对象,是风景园林生态属性的主要体现因素,是环境建设、风景园林建设中除了人之外的又一活因子,因此,风景园林受到地域植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4)水文条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临水而居是最常见的社会行为。在我国优秀的古典园林作品中,以山、水为自然屏障的规划设计非常普遍。

2.2对地域人文特征主要内容的研究

人文特征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地理环境为基础,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积累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人文特征是一个内容广泛、含义丰富的概念,就其中所包含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做简单介绍。历史遗迹与历史背景。不同的地域,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历史背景的研究要深入到地域发展线索的梳理,了解人文特征的形成与变化。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要在宏观的整体的时空背景下思考地域,充分了解地域的历

史背景,使景区园林与历史遗迹有更好的融合。民俗风情与民族信仰。受地理因素和的影响,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传统民俗,传统的风俗习惯有着明显的时空连续性、地域性、集体性等。在景区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民俗风情及信仰的融入,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景区,也利于民俗传统和风情的具体体现和传承。另外,人文符号、社会背景也是地域人文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

3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3.1设计规划中的地域自然特征

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植被,水文条件等自然特征,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了解每一项自然特征,综合分析使用功能、生态保护、艺术价值等,依据地形地貌合理的筑亭建台、堆山理水,加强山、水等天然风景与构建风景的完美融合,达到园艺设计中“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要求,更好的达到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

3.2设计规划中的地域人文特征

尊重并延续地域的文脉,是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特征。任何的设计流派,无论风格样式有着怎样的风貌,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技术背景。地域人文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某些地域的风景园林规划中,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遗迹是历史留给后人记载和反应人类历史活动的宝贵印记,是人类在地域特征上的宝贵财富,在后人对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历史的记载和传承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要对历史遗迹进行合理的利用,但这种利用不能以肆意的修改和抹煞为前提。在杭州西湖西进景区的规划建设中,以纯自然的外部景观创造出朴素脱俗的美景,并在景区中重现了历史上的杨公堤、古上香水道、苏小小墓等,重现的历史遗迹与原风景园林相得益彰。

在笔者参与的芜湖神山公园规划设计项目中,对于地域历史文化的尊重及运用也是设计的主要原则。在这个以自然特征为主体的公园中,规划提出了“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设计主题。公园以自然山体为依托,形成森林环绕、自然幽静的生态背景,进入公园内部,则以水体湖面为视觉中心,精心雕琢为开放绚烂的城市公园。在这种相对现代的设计理念下,地域文化内涵同样得到重视及展现。根据山体的形态及历史特征,规划赋予其新的内涵:人文山、历史山、运动山。古老的人文资源如干将墓、淬剑池、试剑石、铁门槛、至喜亭等集中在历史上,通过历史步道串联,并通过多种手法对历史遗迹进行展现凸显。烈士陵园、盆景园等相对现代的历史人文资源集中在人文山,规划以此为基础,增加文化园、艺术园等,凸显当地人文内涵。神山公园的地域人文特征展现,使得该公园形成集自然文化交融、历史现代共生的良好氛围,为周边城市新区的发展提供自然及文化依托。

4 结语

风景园林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的实现,已成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则,永远是重要不可忽视的。地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在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要去研究和发现变化,并分析和确定变化。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对策,探讨

Abstract: the modern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in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ransition period, facing many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ecology to principle, built of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logical has three aspects perfect together in garden. For the presen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e planning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and shortcomings, from several aspects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nd discussed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加快,我国对城市环境的建设与改造都加大了管理力度。因此,对风景园林的需求量很大,使得我国目前的风景园林设计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忽视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以及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等许多原因,导致我国的风景园林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上参差不齐,既浪费了材料和资金,还没有得到人们真正需要的风景园林景观。

一、风景园林绿化的概述

(一)风景园林绿化的概念

现代的风景园林与传统园林相比较,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种植花草树木了,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与发展传统园林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步伐,适应城市和当代人的需要的一种新型的园林设计。风景园林与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在内涵上有很大的区别,不再局限于花草树木,而是为了满足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需要。它满足的不仅仅是人们对观赏的需要,而是把为了创造适宜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风景园林绿化的特点

“二战”以后,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与创新,到目前为止,现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地发展,逐渐的形成了完整的、多层次的学科体系。现代风景园林与传统的园林相比较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第一、现代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从大众的角度出发,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社会文化需要,必须加强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施工技术,充分的体现出现代化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风景园林绿化的需要,要做到解放传统园林的同时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从私家园林的思想中走出,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

第二、现代风景园林绿化设计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经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在内容上越来越广泛。将原本空旷的区域发展成城市广场、居住小区以及公园等景观环境;将风景名胜区做出了总体的规划、旅游度假区则做出策划性的规划、并将主题公园和城市绿地做出系统性的规划、还有就是道路的规划设计等;将自然原始保留下来的景观进行人工生态的再造,不断地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点,并与现代的风景园林精神相结合,达到现代人们所追求的设计理念。

第三、现代风景园林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上的各个领域的物质材料都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材料革命的兴起,使许多新型的材料被发现和使用,为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基础。

以上这三点足以看出传统园林与现代风景园林之间存在的区别与不同,为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风景园林绿化的作用

1、风景园林绿化主要是通过人的作用对生态系统进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进行重建,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进行了环境的再创造,使园林植被资源在人工的环境中得以再生、利用和创新发展。

2、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植物的综合功能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通过园林植物景观创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良好城市环境的产生为人们提拱了游戏、休憩的空间,并且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3、人工建造的与天然的自然环境相接近的园林风景区,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也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

4、为了能够使人与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和加快城市文明建设的步伐,风景园林的绿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体现在环境质量的优化上,还可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并且对本国的文化都有所继承和发展,不断地提高了人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

二、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现状

(一)施工单位对现如今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缺乏了解,与设计师之间缺少了必要的沟通,使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得不到充分的表达。施工单位对施工情况不够清楚,使得人员和材料的调配不合理,没有发挥出人员和材料的真正价值。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不够完善,导致无规则可依,妨碍了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进程。

(二)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各个独立的工程之间缺少了交流与协调,使得在建筑工程中许多环节发生冲突,给施工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延误了交工的时间,最严重的就是损害了施工单位的信誉。

(三)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单位只对栽培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养护的重要性,因此,对养护人员的要求不高,大多是农民工,而他们缺少专业的知识以及技术等,这不仅使经济受到了损失而且景观效果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四)目前为止,我国的风景园林绿化建设施工队比较多,但是正规的、具有专业素质的队伍却较少,只有加强知识的积累,才能正确的领会和执行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除了施工人员的不足还有就是施工现场,主要是管理的落后,表现在组织计划性不强以及不严格按照执行标准来进行操作,使规章制度得不到落实,浪费大、质量差、技术落后的问题相继出现。

三、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解决对策

(一)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清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为根据制定一套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使其在行业内有一定的效力。其次就是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在聘用质量管理人员时,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选用,从基础抓起,人员的配置也要合理,满足工作需要的同时还要防止人员的闲置。最后,要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使之与时展与行业创新同步,不被时代所淘汰。

(二)严格对工程设计图纸的审核

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主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设计的,它的设计效果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要从设计阶段抓起,管理人员在审核工程设计图纸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核。但是仅仅依靠管理人员是不够的,还要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审核,才能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图纸,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三)施工的前期准备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要抓重点,发掘出资源的最大价值,把每个环节都做细、做精,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达到了创优的最终目标。

(四)在施工过程中

全面控制好施工过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唯一途径。由于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工序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只有每道工序的质量都达到了要求,才能保证整个风景园林工程都符合要求。

(五)、后期的保养与维护

后期保养与维护是工程项目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由于风景园林容易受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园林管理人员要做好对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持久保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总结:

在中国景观园林蓬勃发展的今天,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严峻的问题,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重视质量的管理。为了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过渡浪费,就要对园林绿化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园林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陆瑛. 形与色在现代园林中的设计方法体系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2]刘洋. 浅谈园林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契合[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0,(05) .

篇5

 

关键词:风景园林; 景观规划学派; 研究; 分歧与问题; 发展前途

1、引 言

随着国外新学说和新观念的引入,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学者又开始对风景园林名称及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风景园林的名称已经过时,应该用“景观规划”(又称为景观设计学、景观规划设计学或景观学等,主要是根据对英文Landscape Architecture 的理解翻译而来,缩写为LA)来取代。这种讨论本是学术争鸣的好事,它可以启发人们更好地认识“风景园林”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探索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的发展道路。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倡导以“景观规划”取代“风景园林”的学者,对于学术上的分歧没有坚持科学的精神,以讨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是通过媒体宣传、分解队伍、另立门派的形式来进行。这些做法在客观上已经超出了学术探讨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风景园林的专业教育、职业定位和设计市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不仅无助于解决认识上和学术上的分歧,而且还有害于园林事业、学科(专业)和学术的健康发展。由此,我们有必要对景观学派的发展方向及做法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2 、“风景园林”更名必要性之辨对于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名称与内涵之争由来已久

“风景园林”是目前中国园林界(包括学术界主流和政府管理机构)及社会普遍接受的一门学科(专业)和一种职业的称谓。其原因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也有社会约定俗成的共识。为与国际同行进行对等交流,其英文名称采用“Landscape Architecture”也无可厚非。因为就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社会功能和职业活动来说,均与LA是极其相近或相似的。之所以不说其是相同的,是因为二者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差距。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存在于社会文化方面的,差距则是指在发展阶段方面的。而正是在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差异和差距的问题上引发了这场新的争论,当然其中也包括对LA的理解与翻译。以一些学者为代表的景观学派(即认为自己是真正LA的代表,和那些支持和赞赏这些主张的学者)通过利用媒体、出版物和学术会议等形式,宣传自己的主张,且已初步在社会上和风景园林设计市场上形成了一股势力,大有与传统、与风景园林相脱离之势,此种现象令人忧虑。

2.1 “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概念比较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究竟存在着多大本质上的区别呢?我们不妨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对关于风景园林的解释,这里引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有关论述:“园林学(即风景园林——笔者注)是研究如何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1]”它的“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目前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3个层次。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园林设计是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运用上述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创造各种园林的艺术形象。城市绿化学科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系统,其中包括公园、街道绿化等。大地景物规划是发展中的课题,其任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3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地使用土地。规划的步骤包括自然和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评价;保护或开发原则、政策的制订;规划方案的编制等。大地景物的单体规划内容有风景名胜区规划、国家公园的规划、休养胜地的规划、自然保护区游览部分的规划等。这些工作中也要应用传统园林学的基础知识。[1]”该辞条是20世纪80年代由已故中国现代园林学的奠基者之一——汪菊渊先生主持撰写的,之所以强调时间是为了说明当时风景园林学界的有识之士就已经对传统风景园林有了新的认识。

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1 风景园林绿化的概述

1.1 风景园林绿化的概念

现代的风景园林与传统园林相比较,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种植花草树木了,而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与发展传统园林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步伐,适应城市和当代人的需要的一种新型的园林设计。风景园林与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在内涵上有很大的区别,即不再局限于花草树木,而是为了满足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需要,它满足的不仅仅是人们对观赏的需要,而是以创造适宜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的最终目标。

1.2 风景园林绿化的特点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与创新,到目前为止,现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地发展,逐渐的形成了完整的、多层次的学科体系。现代风景园林与传统的园林相比较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1.2.1 现代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从大众的角度出发,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社会文化需要,必须改变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与加强施工技术,充分的体现出现代化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风景园林绿化的需要,要做到解放传统园林的同时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从私家园林的思想中走出,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

1.2.2 现代风景园林绿化设计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

经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在内容上越来越丰富。将原本空旷的区域发展成城市广场、居住小区以及公园等景观环境;将风景名胜区做出了总体的规划、旅游度假区则做出策划性的规划、并将主题公园和城市绿地做出系统性的规划、还有就是道路的规划设计等;将自然原始保留下来的景观进行人工生态的再造,不断地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点,并与现代的风景园林精神相结合,达到现代人们所追求的设计理念。

1.2.3 现代风景园林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上的各个领域的物质材料都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材料革命的兴起,使许多新型的材料被发现和使用,为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基础。

以上这三点足以看出传统园林与现代风景园林之间存在的区别与不同,为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1.3 风景园林绿化的作用

(1)风景园林绿化主要是通过人的作用对生态系统进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进行重建,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进行了环境的再创造,使园林植被资源在人工的环境中得以再生、利用和创新发展。

(2)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植物的综合功能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通过园林植物景观创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良好城市环境的产生为人们提拱了游戏、休憩的空间,并且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3)人工建造的与天然的自然环境相接近的园林风景区,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也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

(4)为了能够使人与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和加快城市文明建设的步伐,风景园林的绿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体现在环境质量的优化上,还可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并且对本国的文化有所继承和发展,不断地提高了人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

2 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现状

2.1 设计意图不能充分表达

施工单位对现如今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缺乏了解,与设计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使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得不到充分的表达;施工单位对施工情况不够清楚,使得人员和材料的调配不合理,没有发挥出人员和材料的真正价值;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不够完善,导致无规则可依,妨碍了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进程。

2.2 各个独立工程间缺乏沟通导致冲突

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各个独立的工程之间缺少了交流与协调,使得在建筑工程中许多环节发生冲突,给施工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延误了交工的时间,最严重的就是损害了施工单位的信誉。

2.3 只重栽培,忽视养护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单位只对栽培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养护的重要性。因此,对养护人员的要求不高,大多是农民工,而他们缺少专业的知识以及技术等,这不仅使经济受到了损失而且景观效果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4 施工队专业素质低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风景园林绿化建设施工队比较多,但是正规的、具有专业素质的队伍却较少,只有加强知识的积累,才能正确的领会和执行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除了施工人员的不足外,施工现场也有待改进之处,主要是管理的落后,表现在组织计划性不强以及不严格按照执行标准来进行操作,使规章制度得不到落实,浪费大、质量差、技术落后的问题层出不穷。

3 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解决对策

3.1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清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为根据制定一套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使其在行业内有一定的效力;其次就是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在聘用质量管理人员时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选用,从基础抓起,人员的配置也要合理,满足工作需要的同时还要防止人员的闲置;最后,要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使之与时展与行业创新同步,不被时代所淘汰。

3.2 严格对工程设计图纸的审核

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设计的,它的设计效果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要从设计阶段抓起,管理人员在审核工程设计图纸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核。但是仅仅依靠管理人员是不够的,还要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审核,才能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图纸,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3.3 施工的前期准备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要抓重点,发掘出资源的最大价值,把每个环节都做细、做精,争取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达到创优的最终目标。

3.4 在施工过程中

全面控制好施工过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唯一途径。由于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工序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只有每道工序的质量都达到了要求,才能保证整个风景园林工程都符合要求。

3.5 后期的保养与维护

后期保养与维护是工程项目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由于风景园林容易受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园林管理人员要做好对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持久保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4 总结

在中国景观园林蓬勃发展的今天,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严峻的问题,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重视质量的管理,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过渡浪费,就要对园林绿化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园林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衣晓霞.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7

[2]王艳霞.从不同阶段实现园林设计与施工的结合[J].中国园艺文摘, 2011(02)

篇7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地域

Abstract: The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the tim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calls for new requirements to landscaping design. Regional feature is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pecific region, including the landscape formed by natural causes, and the earth landscape formed by the reformation on nature by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These landscapes are not only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garden style in the history, and also the source of important basis and styles of today'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desig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asing on the regional feature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region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功能,在风景园林学科中,这种关系体现的尤为明显。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运用自然因素非凡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美丽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不仅能够反映不同地域的地理、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不同,导致当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文化传统特征,使当地的风景园林出现风格迥异的面貌。 由于区域气候、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特征,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和地域景观。不同的地域特征影响这一地域的方方面面,以地形地貌作为造园主要载体以植物材料作为造园的主要元素的园林景观,与地域特征的关系更为密切,不同的地域条件形成了不同的风景园林类型,各地域的优秀园林作品都是在尊重地域基址的基础上形成的。每一片地域的气候、土质、人、动物、植物和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次次事件凝结为具有普遍意义和深刻穿透力的人文精神,一方土地上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聚集浓缩成地域的风情特色。设计师和业主在深入理解和融汇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园林的精品,这些园林景观是属于这片土地的,它们体现着地域的特征、时代的特征和地域的人文精神$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发展趋势

1.风景园林设计以生态为核心

生态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将各种生物联系起来的各种依存方式的重要性。就风景园林设计而言,所有的景观元素也都是相互关联的。设计就如同植物嫁接一样,如果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选择不当,嫁接就很难成功。同样,如果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随意去掉一些景观元素,或破坏了各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极有可能在许多层面上影响到原先错综复杂、彼此连接的景观格局。如前所述,这类设计手法对于非自然环境而言,造成的后果还不是很严重,只不过是原有景观类型的消失而已。然而,对于那些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环境来说,这样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就会造成破坏自然的恶果,而且设计本身也难以获得成功,强行实施后或者遭到原有景物的排斥,或者代价昂贵。

2.合理配置乔灌木与纯草坪的比例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一些城市的绿化中刮过一阵大草坪风,不切实际地学习欧洲的疏林草地或开阔草坪。北京市也不例外。但是北京地理气候环境和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怕晒)决定了大草坪既不生态,也不完全实用。风景园林设计应该坚持合理的植物配置结构,我们提出了绿地树草的种植比例结构:乔灌木占到绿地的70%以上,纯草坪不得超过30%,在实际掌控中,纯草坪只占绿地总面积的23.7%。以上比例是一个原则要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搞一刀切。

3.风景园林设计以地域为特征

地域性景观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等构成的自然景观资源条件及人类作用于自然所形成的人文景观遗产等。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旨就是要再现本地区的地域景观特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在某个地区中,各个景观元素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与周围的自然与人文特征相结合,构成人们所观察到的景观类型。景观设计应从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型和特征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工景观元素,营造出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条件的景观类型,以及适应当地生活习俗的观察和利用景观的方式。风景园林师应是坚定的“完美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不应满足于场地本身的景观塑造,而应追求本地区地域景观的完整性。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层面

气候层面

气候的差异是形成各地地域差别的重要原因,它影响到地域的水文条件、生物条件以及地形地貌,也造成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地域园林风格的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中岭南园林建筑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往往连宇成片,这是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而取得遮荫的效果,同时也便于雨季的内部交通和防御台风袭击。另外,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造景要素,并且受气候的影响最大,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着具有差异性的植物品种和植物群落,植物以其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形成园林的主体景观,也构成每一种园林类型的典型特色。优秀的风景园林师总是善于观察和发掘乡土植物之美,并把它们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来,这也使得某一特定地点的设计作品注定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建筑可以迁移仿造,有些植物只有在其适应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巴西风景园林师布雷・马克斯开发了巴西热带植物的园林价值,使那些被当地人看作是杂草的乡土植物在花园中大放异彩,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文化层面

文化传统最能代表一个地区独特的景观风貌。因此,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的体现最能反映当地的地域特征。传承地域文化源于一定地域生活的经验所形成的地方传统、风俗礼仪、建筑风格、园林样式等,能唤起人们对场地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认同。而现代园林设计的趋同化导致了对这些地域文化的漠视,造成人们与园林作品之间的情感割裂。风景园林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并非简单编撰历史典故或赋予各种景点、景物以文学描述、图解符号而应该充分利用场地内历史遗留的痕迹,如对土地的利用方式,独特的手工工艺,建筑的布局模式,生活生产工具等,来建造富有场所精神的地域性景观。

植被层面

在城市绿化中一些房地产项目中违反植物生长规律,大量使用所谓的名贵树种,造成“水土不服”,植物成活率低。植物本无贵贱之分,任何一种植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都有其生存的理由。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区别,没有贵贱之分。倡导乡土植物当家,这是生态优先的最直接体现。不适应城市生长的植物,再漂亮也不能用,决不能做劳民伤财、好看不好用的事。同时,要倡导在乡土植物为主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引种、驯化、推广,最大限度地促进植物种类多样化。要突出以绿为主,倡导乔木为主的复层结构配置,植物配置要形成自然化、生态化的群落、色彩和层次景观效果。在方案论证审核中要把好关。

结束语

景观设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完全顺应自然过程不加任何干涉的设计是没有的。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设计,特别是大尺度的设计,在某种程度就是对自然过程进行管理,设计的本质应该遵循自然的过程,将创作作为自然演进的一个部分,延续区域的自然特征。

一种新的景观形式的产生,来自于多个方面,包括社会的变革、思潮的转变、历史的延续、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出现等等,但如果我们看到上述历史的花园与现代风景园林作品,包括我们自己的实践作品,就不难看出地域特征是景观形式的主要来源之一。任何土地都有属于它的特征,设计师可依据地块中或是更为广泛区域内的地域特征,来寻求景观设计的形式语言。从地域特征上生成的景观形式,必定是属于地区的、属于民族的,也是属于中国的,我们的实践就是朝着这个方向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风景园林;现状问题;对策

一、风景园林绿化的概述

(一)风景园林绿化的概念

现代的风景园林与传统园林相比较,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种植花草树木了,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与发展传统园林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步伐,适应城市和当代人的需要的一种新型的园林设计。风景园林与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在内涵上有很大的区别,不再局限于花草树木,而是为了满足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需要。它满足的不仅仅是人们对观赏的需要,而是把为了创造适宜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风景园林绿化的特点

第一、现代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从大众的角度出发,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社会文化需要,必须加强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施工技术,充分的体现出现代化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风景园林绿化的需要,要做到解放传统园林的同时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从私家园林的思想中走出,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

第二、现代风景园林绿化设计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经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在内容上越来越广泛。将原本空旷的区域发展成城市广场、居住小区以及公园等景观环境;将风景名胜区做出了总体的规划、旅游度假区则做出策划性的规划、并将主题公园和城市绿地做出系统性的规划、还有就是道路的规划设计等;将自然原始保留下来的景观进行人工生态的再造,不断地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点,并与现代的风景园林精神相结合,达到现代人们所追求的设计理念。

第三、现代风景园林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上的各个领域的物质材料都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材料革命的兴起,使许多新型的材料被发现和使用,为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基础。

以上这三点足以看出传统园林与现代风景园林之间存在的区别与不同,为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风景园林绿化的作用

1、风景园林绿化主要是通过人的作用对生态系统进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进行重建,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进行了环境的再创造,使园林植被资源在人工的环境中得以再生、利用和创新发展。

2、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植物的综合功能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通过园林植物景观创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良好城市环境的产生为人们提拱了游戏、休憩的空间,并且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3、人工建造的与天然的自然环境相接近的园林风景区,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也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

4、为了能够使人与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和加快城市文明建设的步伐,风景园林的绿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体现在环境质量的优化上,还可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并且对本国的文化都有所继承和发展,不断地提高了人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

二、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现状

(一)施工单位对现如今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缺乏了解,与设计师之间缺少了必要的沟通,使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得不到充分的表达。施工单位对施工情况不够清楚,使得人员和材料的调配不合理,没有发挥出人员和材料的真正价值。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不够完善,导致无规则可依,妨碍了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进程。

(二)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各个独立的工程之间缺少了交流与协调,使得在建筑工程中许多环节发生冲突,给施工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延误了交工的时间,最严重的就是损害了施工单位的信誉。

(三)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单位只对栽培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养护的重要性,因此,对养护人员的要求不高,大多是农民工,而他们缺少专业的知识以及技术等,这不仅使经济受到了损失而且景观效果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四)目前为止,我国的风景园林绿化建设施工队比较多,但是正规的、具有专业素质的队伍却较少,只有加强知识的积累,才能正确的领会和执行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除了施工人员的不足还有就是施工现场,主要是管理的落后,表现在组织计划性不强以及不严格按照执行标准来进行操作,使规章制度得不到落实,浪费大、质量差、技术落后的问题相继出现。

三、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解决对策

(一)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清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为根据制定一套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使其在行业内有一定的效力。其次就是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在聘用质量管理人员时,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选用,从基础抓起,人员的配置也要合理,满足工作需要的同时还要防止人员的闲置。最后,要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使之与时展与行业创新同步,不被时代所淘汰。

(二)严格对工程设计图纸的审核

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主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设计的,它的设计效果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要从设计阶段抓起,管理人员在审核工程设计图纸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核。但是仅仅依靠管理人员是不够的,还要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审核,才能最终形成科学、理的设计图纸,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三)施工的前期准备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要抓重点,发掘出资源的最大价值,把每个环节都做细、做精,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达到了创优的最终目标。

(四)在施工过程中

全面控制好施工过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唯一途径。由于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工序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只有每道工序的质量都达到了要求,才能保证整个风景园林工程都符合要求。

(五)后期的保养与维护

篇9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01-01

1.植被设置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在植物种植过程中,一些小环境对植物施工也有一定影响,如建筑物的朝向、地形的特殊地带等[1]。这些地带在园林设计图中可能表达的不是很清楚,施工员要与设计员共同协商修改方案,有的施工员仅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进行营造,往往选择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如种植一些边缘树种,有可能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2)在施工的时候,市场也往往会成为某种影响因素,如旺季时植物资源匮乏;雨天时没有卖家起树挖草皮;在冬季买不到或者是只有在很远的地方才能买得到的材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方案进行改动,施工时选用现有的材料或者与原材料相近的材料。

(2)园林绿化项目提交设计单位设计时,一些设计人员没有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别、树木的适生密度、各地植物群落的差异等进行深入地调查和研究,生搬硬套,盲目设计,使植物不能适应当地条件,造成死亡,或者是养护投入巨大,带来沉重的负担。此外,如将适生于杭州、天台等地生长的树种广玉兰、雪松等设计到温岭、玉环海岛种植,造成广玉兰(浅根)、雪松(大冠幅)常年受劲风袭击倒伏。设计不当,盲目选择树种,不但影响园林植物正常生长,造成园林景观面目全非,而且对园林施工造成一定影响,有时甚至延误工期。

2.地形地貌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园林地貌在满足使用和景观需要的同时,必须使其符合园林施工的要求。如山高与坡度的关系、各类园林广场的排水坡度、水岸坡度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等问题,都需要严格地推敲,以免发生如陆地内涝、水面泛溢或枯竭、岸坡崩坍等工程事故。切不可不顾后果,执意要求景观效果[2]。

(2)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地形地貌的设计过于简单化和盲目化等问题。有的设计不因地制宜,只按个人的意愿和想象设计,施工时地形与周围的环境差距甚远;有的则不对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和改造,觉得自然的才是最好的,却忽略了具有起伏变化的园林地形对园林工程景观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结合园林使用功能和园林景观构图等方面的要求[3]。

3.施工色彩及图案设计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铺装对园林施工的影响

在园林铺装施工中 ,铺装图案并非越大越好,铺装图案的尺度与场地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大面积铺装应使用大尺度的图案,若铺装图案较小则会显得琐碎。铺装材料的尺寸也影响其使用效果。通常尺寸的大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往往能产生更多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铺装材料组合成大图案,也可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4]。

(2)建筑小品设计不当对园林施工的影响

在园林设计中,园林小品对整个景观的营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然而很多小品没有很好的立意,或摆放位置不恰当,使之在整个园林景观中可有可无,忽略了园林小品应具有的性质。从装饰性来看,有的小品好看不实用,实用性和装饰性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致使一个设计不当的园林小品可能会影响部分甚至整个园林景观效果。

(3)色彩设计的影响

在铺装中,铺装的色彩一般选择沉着、大气的色彩,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其中中间色彩和环境的统一是极为关键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地面铺装的色彩与周围环境包括建筑、小品的色调相协调,而且要注意铺装的色彩不能过于鲜艳富丽,否则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甚至造成混乱的气氛。同时使用色彩时要保证不会对视觉产生过强的刺激,使行人在上面行走时有舒适感和安全感。

4.施工要求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工期就是从开工到竣工完全按照日历天数计算,不扣除停工日数。在施工过程中,甲方如要求的竣工工期为20个日历天,但是按正常进度算下来远远大于20d的情况下,就可以把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一些无关紧要的要素去掉或者稍微进行改动,使施工变的更容易,就不会延误工期。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提出要实现什么目标。合同中双方平等主体代称,方便在下文表述时使用简称。在合同过程中,甲方主要是监督乙方是否完全按照要求提供满足自身需求的东西。在合同执行结束后,甲方一般需要付出资金或者其他资源,以获得自身所需要的东西。

(2)施工开始后,甲方每周至少有3d的时间或者每天到施工现场处理施工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期间不免有整改。施工的园林建筑材料进场后,需经过甲方的主管工程师到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广场等的道路铺装、卵石施工、草坪铺装等均需由施工方作出样板,而甲方则根据经济和其他等方案做出整改。

5.环境因素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自然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在园林施工中,天气对植物的影响最大,而对于潮湿多雨的天气,经常出现暴雨或连续阴雨。以最常见的马蹄金草坪为例,刚铺上的草坪往往会因为长期被雨水浸泡而发烂、发臭;气温过高,刚铺上的草坪便会被烤干,影响成活率。

(2)自然因素对工期的影响

自然条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地理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具体包括地震、洪涝、干旱、严寒、虫灾、台风等方面的因素。因为园林工程大都是户外施工,一遇天气变化就会影响施工的质量或进程,对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极为不利。

本文从施工材料、地形地貌、环境因素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了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颜路平,肖焕.高校校园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7).

[2] 饶信义.浅谈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关系的协调[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4(09)

[3]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篇10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构;地形设计

收稿日期:20111103

作者简介:陈军伟(1985—),男,河南太康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规划与建筑系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08604

1引言

在符号、图像、观念的组合与物理实体的建造之间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前者仅仅是人类心智与想象力的运用;后者却在其本质上关联于人类的物质性身体与知觉。在哲学史上,笛卡尔式的身-心区分为前者作为高级文化的自我认同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后者的独立性质,在20世纪现象学哲学家梅洛-庞蒂对人作为“身心统一体”和“个体化的身体性存在”的思索中,才被提供了鲜明的理论基础[1]。

然而,符号、图像、观念的构成与物理实体的建造之间的区分并不易分辨。在信息化和充斥图像媒体的环境中甚至有更加模糊的趋势。这种混淆,在现代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中造成了麻烦[2]。

舞台布景的画面也能提供几近真实的知觉体验。然而,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为人类提供的独有的环境体验,却是让人从现场感受到其建成环境的意义。建造产生出环境的艺术品质,这是它们最终区别于布景术和其它一切图像艺术的关键。

空间、体量、色彩、质感,以及材料、结构、构造、建造——无论建筑还是风景园林设计产品都涉及这些因素的选择、布置和操作,产品的美学品质从中产生。与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一样,早期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为先锋派美学的空间效果激动不已[4];也曾深受后现代主义的符号学手法、地域主义的拼贴手法等“潮流”的影响。如今,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早已遭到普遍的怀疑和抛弃,然而它在现代中国的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中仍然大量存在。如今,建筑学理论已回过头来梳理现代建筑运动,其结果是建筑史的重新书写。“建筑是具有物性的物体,而不是符号[3]。”这种观念反对将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产品符号化、图像化、观念化,由此产生对后现代主义的拒斥。

但在中国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将“景观”视为纯粹图像和“意向”,而将其与材料、构造和建造过程割裂,将后者单纯作为手段的思维习惯仍然普遍存在——其后果,就是使大量风景园林设计产品看似一种“布景技巧”的产物。混凝土造型和石材贴面等装饰性构造被滥用[4]、众所周知的“意向图”的流行以及效果图公司令人惊异的兴旺繁盛都只是表面的现象。

本文是一个引论性质的考察,意图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图像性(广义的图像性)和建构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为考察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困境与成就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新的理论视角。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重在批判和理论梳理,而将详尽的实例分析和理论建设留待独立成篇。

2风景园林中的建筑分析

2.1建筑学的启示

在中国建筑学领域内,美国学者弗兰肯普顿对现代建筑历史中“建构文化”(Tectonic Culture)的研究是近几年最为人关注的理论话题之一。2002年《时代建筑》等平面媒体的热播、南京大学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以及网上一些学者对中国所谓先锋建筑师的批判和辩论[5],曾一度引起了对这一话题的热情。当然,一个理论方向的价值并不在于其一时流行的程度,而在于其与学科本体的紧密联系或应对现实问题的持久启示意义。建构虽然渐渐被认为是“建筑学的基础之一”(与空间属同等层级)而并非革命性的先锋主义,但其影响并未消退。建构议题被认为可对中国当代“充斥消费文化”、过于功利化的建筑行业发挥持续的平衡作用;对建筑中结构和构造思维的训练逐渐渗透到中国许多知名院校的建筑系教学中[6],补充了传统单一强调空间想象力的“空间构成”训练的不足;而《当代建筑构造的建构解析》(2005.11)、《材料呈现》(2008.3)等“建构”议题著作接连出版,特别是弗兰肯普顿的代表作之一——由同济大学王俊阳教授翻译的《建构文化研究》中译本在2007年问世和受到的广泛好评,使“建构”成为了建筑学“自主性”讨论中最核心的主题之一——这些都表现出该议题在中国仍然显著的生命力。

风景园林的现代主义滞后于建筑现代主义运动并受其影响:这里仅需指出两个例子:一是欧洲20世纪早期的风景园林现代主义潮流由建筑师设计的展览花园引起;二是美国“哈佛革命”中格罗皮乌斯教学思想的影响。

众多案例显示出风景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竞争和互渗关系:一些建筑作品以其高度精美的室外空间塑造“侵入”风景园林的领域,其影响甚至被写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历史。例如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和卡洛·斯卡帕[7]。

2.2建构的含义

弗兰肯普顿在《建构文化研究》中对建构(tectonic)进行了词源学、人类学和哲学诸方面的考察。

(1)tectonic发源于古希腊人对木作工艺的称谓,强调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强调“铰接节点”和“编织”而非砌筑堆积和烧制塑形。

(2)tectonic所指向的编织技艺在许多文化圈中与巫术性仪式和宗教传统密切相关,它是人类一种仪式化的体验过程。并非单纯的工艺技术。作为一种海德格尔所谓的“技艺”(techne),它以物理实体的建造和身体-知觉的经验,而非引用语言符号的“所指-能指”关系来生产出文化意义。

(3)以tectonic的视角来考察现代建筑史,我们会发现建筑的艺术性和人文内涵的生产并不仅仅来自空间布局、体量形式的创造和符号形像的引用:许多最优秀的建筑师把更多(至少不是更少)的精力投入到结构、构造和建造过程的诗意处理。

如弗兰肯普顿所言:“我在本书里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建构的技术问题,而且更多的是建构技术的表现可能性问题。如果把建构视为结构的诗意表现,那么建构就是一种艺术……建筑物无法避免依附于大地的天性,正如它包含视觉风景园林的成分一样,它也包含建构和触觉的成分[3]。”

如果现代建筑运动中的确存在着根深叶茂且至今仍在成长的“建构文化”——即以建造、结构、构造的安排生产出艺术性和人文意义——那么我们反观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历史和现实,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2.3风景园林中建构议题的局限性

然而在讨论建构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意义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建构议题的局限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多元性学科内核[8]:风景园林规划、游憩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同属“规划”层面,其运作不会延伸至物理性的建造,而风景园林资源管理与视觉管理评价更是与建构无关。唯有同建筑设计处于同一层级的“风景园林设计(LA Design)”,由于其核心内容是将设计延伸至施工完成,从而不可避免的存在建构的表现性问题。

另一方面,植被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材料,其几乎不可剥夺的自然性格也限制了作为人工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和处理手段上技术革新的可能;风景园林没有室内环境所需的严格的功能维护;大多数时候风景园林结构仅需抵抗交通和地面停留的重力……所有这些都使得风景园林设计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变革的联系远不及建筑紧密。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物理实体,土地与植被如同大自然本身,似乎仅仅是循环演进。

2.4景观布景术——图像与符号滥用的源流

然而,当代的“自然”早已被高度人工化,即便是看起来原始的风景,也成为人类监控、管理和旅游消费的对象。问题不在于一处景观是否被人工化(对“自然式”与“规则式”的武断划分已变成一种误导),而在于它被“人工化”的不同方式。

图像,正是一种风景园林人工化的主导性模式。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由风景园林学科的内核所决定。

将Landscape作为“图像”(Pictures)进行认识、设计和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此无法详述,但可以指出以下这些关键主题:

(1)最初,德语词汇landschaft的意思并非视觉风景,而是一种集体工作的环境;不仅仅是一种空间组织,还暗示着人与土地、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存在与维持。

(2)文艺复兴时期随着透视法的发明,在建筑领域,作为人文学者的architekton(“建筑师”)[3]出现了,他们认为自己所作的不是建造建筑和房屋,而是用抽象的构思安排建筑元素的秩序,使它们形成艺术整体。

同样,文艺复兴园林设计的手法是在几何学和透视科学控制下对造景元素进行布置。这个时代诞生了作为视觉控制系统的巴洛克式规划[10]。这或许是第一种拥有理论自觉的风景园林设计:而它是高度视觉取向的。

(3)英格兰的文人们(和给他们灵感的画家们)发起了自然风景园运动,将英国国土上不断扩大的牧场风景与独立式乡间别墅的形象直接拼合起来;将原野风景与叙事、异域或教喻性的园林建筑拼合在绘画式构图中——而这些建筑的折中主义远离建筑的现代主义运动演进,仅仅是一种“布景”。

风景园运动余波最大的影响,或许还不在于对“如画式”或“自然式”的膜拜,而在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一个试图以构筑小型诚镇和郊区的方式解决大城市问题的思想——长期主导了公园设计者的思维[12]。而事实上,大城市有其独特的本质,大城市酝酿着人类环境建造手段和方式的巨大转变。这使得风景园林设计师长期错失思考大城市全新类型景观及其建造的机会。

(4)城市公园运动在规划的意义上创造出优质的开放空间和游憩场地,在设计文化上却让风景园林成为了对怀旧田园和自然风景进行消费的载体[5];城市美化运动使人怀疑:我们通过景观消费了什么?而也许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更深的疑问是:这是怎样的一种消费模式?

(5)后现代主义和地域主义的接近。强调现代人应通过地域化景观寻获其“身份认同”的理论,与房地产广告中常见的异域文化标签采用着相近的手法: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其符号学和类型学取向的手法。地方文化也好、传统文化也好,只是在同一个意义生产模式中换上不同的符号和素材——理论基础不变,仅仅呼吁内容的更换,在风景园林市场的商业逻辑面前只能是苍白无力,甚至反而推波助澜。

另一方面,现代媒体对风景园林图像的复制和传播也对风景园林的生产逻辑产生了结构性的巨大影响,使得景观进一步符号化。

3风景园林建构的理论初探

3.1知觉现象学与景观体验

Tectonic如何将物理性实体与人文意义结合,而不依赖于理智层面的反思或图像符号化的中介?这里涉及到知觉现象学与对环境中非视觉体验的研究。在此我们重点考察梅洛-庞蒂哲学的意义。

梅洛-庞蒂发现人类是作为不可分割的“身体-主体”来体验世界的。意义发生的中心在前反思的身体运动和情景中。“我们的身体使我们知觉角度的改变和变换成为可能,进而使其相随的意义的改变和变换成为可能”[1]。这意味着:行走时体会到的地面角度的变化、下意识的情绪与环境噪音、声学效果、触摸与对材料沉重或轻盈的感受、在构造形象的节奏中感觉重力的作用……这些现场即时经验,其影响远大于反思所得的概念性意义。

建筑与风景园林设计,拥有其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身体-知觉体验,就是使人在现场体验中,感受到建造过程的智力游戏和诗意品质。

3.2“基座”与“围合表膜”——森佩尔的启示

德国建筑理论家森佩尔在人类学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原始住宅的4个基本要素”:基座,壁炉,构架/屋面,轻质围合表膜。很容易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发现“基座”(the earthwork)与“表膜”(the lightweight enclosing membrance)的影子:前者关联于一切试图融合于大地的人造地表结构物,后者则与之对立,仿佛不承受重力般划分空间并以其表皮化的装饰传达人文意义。

可以把风景园林结构看成是基座与围合表膜间的一种关联:或亲密接近,或分裂对峙。而前者意图融入大地,后者意图随“构架”(the framework)升向天空[3]。两者的对话和争执形成了景观内部的张力。

以下将从基座——即地形与表面的角度展现风景园林建构的一些实例。在这些实例中,所有用于划分空间、打破地平线连续性的“围合表膜”结构都倾向于融入土地之中。

3.3地形表面的建构——几个实例

“场地需要身体的移动以及这一移动对整个神经系统的影响才能体验。”[3]地形并不仅仅是光影形象,而是让人体感受到重力方向、地平线(作为人类潜意识中定位基准)的改变和移动。而让人感受到风景园林中地形与地表充满独创性的建构方式,则使得简单的“地面”景观具有了内在的人文性。

3.3.1土地造型的精确建模

大地艺术的地形处理风格已成为被广泛模仿的对象。然而,通过一成不变的建造技术来勉强达成抽象的地形塑造,这只能是模仿,不会有持续的原创能力。

从这一角度可以观察风景园林设计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地形塑造:例如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Diana Princess of Wales Memorial)。喷泉水道石材凹凸不平的表面制造方法是:由设计者手工制作陶土模型,再通过数字扫描进入计算机编辑,与其合作的建模公司制作出545块石材的三维数字模型,再指导精确地切割施工[12]。这一精确建模的技术也被应用于古斯塔夫森的许多土地造型艺术中。

这一建造技术的运用是为了使得人们可以使用和体验的地形能够精准实施,建造的高质量超出了图像的形成。纪念喷泉的人文内涵最终落实到石材表面水流精妙的肌理效果带给人的触觉性感受,并由此生发出更复杂的人文意义的解读。

然而在这里,仍能感到将土地作为雕塑来造型的倾向,风景园林内在的图像性和体量性仍然可能压倒其建构品质。因为利用更粗糙的技术也能勉强复制出形似的土地造型,使其风格化:成本更低廉,却易于贬值。

3.3.2土地固定技术的艺术化创新

Kiefer工作室的沃尔夫斯堡Aller公园是另一个地形建构的杰出案例。通过极为简洁的细部设计:以特定角度向上折叠排列的大尺度考登钢板(Corten steel)发挥了挡土墙、景墙、台阶靠背、砾石步道框边的多重功能,引导人穿越崎岖不平的地形。材料质感和构造交接的大胆简约始终吸引着人的感观[12]。

对挡土墙式构造功能的艺术化重新诠释,以更为令人信服的功能主义出现于CALA风景园林设计事务的西雅图奥林匹克公园中。为了以最经济的方式固定大尺度的土地造型,同时促进而不是牺牲场地的整体感,该项目应用了被称为MSN的挡土墙系统:用装有石块和沙砾的钢框堆叠,再加装预置混凝土板材拼接的防护层。这个充满土木工程结构理性的细部设计,形成了城市公园新颖的形象和体验[13]。

2012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3.3.3表面与边缘——取代传统铺装的设计策略

在纽约一区高架铁路的改建、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城市广场[13]和巴塞罗那西海岸公园中[14],可以发现一种相近的设计策略:传统的铺装场地-绿地场地的分割被打破了。设计被作为一个整体的“表面”来处理,由被设计为一组的“铺装组件”来覆盖大部分场地,而铺装与绿地交接传统上的非此即彼的界限也被更灵活的“边缘组件”所取代。组建的交接形成了统一中有微妙变化的表面肌理效果,这种肌理正是契合于场地的文脉,生产出意义丰富的解读。

这是将“地表面”作为一个有厚度的、多功能的系统来进行塑造的努力。这里已没有篇幅来进一步分析这些实例建构逻辑的理论意义。但作为景观布景术的对立面,它们(特别是已经建造成功的项目)的先锋性起到了观念的平衡作用。

4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的建构文化还没有得到系统的认识和研究;在高校风景园林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中,材料、节点构造、建造的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设计训练也互相割裂。若要使风景园林设计不致沦为布景术,若要摆脱其学科内核的模糊化,风景园林建构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周诗岩.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肯尼斯·弗兰肯普顿.建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马克·特雷步.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朱涛.“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观念[OB/OL].[2010-1-1]..

[6] 王辉.关于《建构文化研究》对话的对话[J].DOMUS-China,2008,18(1):27~28.

[7]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 刘滨谊.景观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J].风景园林,2005(2):218~220.

[9] 詹姆士·科纳.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0] 伯纳德·卢本.设计与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11] 肯尼斯·弗兰肯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2] 丹尼尔.绿色地带——现代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篇11

关键词:彩叶植物;风景园林;应用

收稿日期:2011-12-20

作者简介:黄 剑(1973―),男,云南建水人,主要从事风景园林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047-02

1 引言

彩叶植物是自然界存在或经人工栽培选育,其叶片在整个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表现出与自然绿色显著不同的色彩,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总称。彩叶植物在生长期内,叶片与自然绿色有明显区别的植物类群,具备一致的变色期、较长的观赏期和整齐的落叶期。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色彩的结构调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植物景观中,丰富的色彩层次变化成为最易打动人心的亮点。

燕子洞风景区位于建水县城东22km的群山峡谷中,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2°40′,北纬23°50′,风景区面积18.85hm2,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园林。燕子洞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四季温和,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风景区内生长着植物69科110属120多种植物,植被覆盖率95%以上。景区内自然林地阔叶林层次分明,草本藤本植物发达,野果丰富。近年来,管理处加强彩叶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创造更加优美的园林景观,丰富人们的视野,使风景区的环境变得多姿多彩。

2 燕子洞风景区彩叶植物

2.1 春色叶植物

春色叶植物指春天新发生的嫩叶呈现显著不同叶色的植物,一般呈现红色、紫红色、或黄色,巧妙应用春色叶植物,可以增加园林的艺术效果。燕子洞风景区主要的春色叶植物有香樟、清香木、垂柳、桂花、臭椿、红叶石楠等。

2.2 秋色叶植物

凡是秋季叶子有显著变化的植物称为秋叶色植物,是构成秋季景观的主要树种,它明显反应了季相特征,充分表现园林的季相美。燕子洞风景区主要的秋叶色植物有黄连木、羊蹄甲、乌桕、野漆树、朴树、柿树、无患子、银杏、南天竹等(图1)。

2.3 常色叶植物

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都呈现彩色叶,色彩稳定持久,是修剪彩篱、字符、构成图案的绝佳材料。燕子洞风景区主要常色叶植物有黄叶假连翘、紫鸭跖草等。

3 彩叶植物应用的原则

3.1 生物学原则

掌握每种彩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彩叶植物。

3.2 季相变化原则

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充分考虑树木花草的季相变化,使园林景观随春、夏、秋、冬四季而变换,力争月月有花、季季有景。

3.3 植物造景的美学原则

多样与统一、协调与对比、韵律与节奏、均衡的原则,通过不同色彩的彩叶植物与背景合理搭配,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充分发挥彩叶植物独有的色彩美,创造优美的景观。

4 燕子洞风景区彩叶植物应用的方式

4.1 基础种植

基础种植现在应用较多,如景区入口处的绿地中用黄连翘、红叶石楠等紧密、耐修剪的绿篱植物组成燕子图案、A字符和修剪成色带与草坪在、树木等相配,形式简洁,但效果突出。

4.2 孤植

树姿优美、叶色亮丽的孤植树一般处于构图的中心位置,起到突出景观引导视线的作用。如高大挺拔的银杏、乌桕、朴树、黄连木孤植于草坪中。

4.3 列植

将乔木、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成行地栽种,形成整齐、单一、气势大的景观。如在游路的一侧列植桂花、一品红。

4.4 群植

群植或片植主要表现为整体美,它们可以分为单纯树种群植和混交树种群植,形式多为层次结构,注重色彩搭配。以彩叶植物为主要树种成群成片地种植,构成的风景林,其独特的叶色和姿态一年四季都很美丽。如洞口的香樟林就是由大片香樟树以及一些花灌木组成的混交林。

5 燕子洞风景区彩叶植物应用的效果

管理处全面深入对景区园林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喀斯特地貌风景园林的彩叶植物并全面应用于风景园林建设中。

香樟和清香木在燕子洞风景区广泛应用的春色树种。香樟是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雄伟,是一种美丽的春色叶树种。香樟在4月间新芽新叶或黄或红,深浅有别,4种以上颜色同出一树,满树淡黄绿色的小花四处飘香。清香木春天新枝生长时,叶呈红色,秋天红果累累,配上繁茂的绿叶,更是不可多得的园景树和春色秋果观赏树,树形美观碧绿,是喀斯特地貌地区优良的风景园林树。风景区已营造3个片区香樟林及部分行道树和成片的清香木林。

黄连木和乌桕是风景区秋色的主题树种,大面积种植成林或成带状的秋色景观,达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效果。黄连木是落叶乔木,树冠浑圆,枝叶繁茂而秀丽,嫩叶有奇香,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叶变红或橙黄色,红色的雌花序也极美观,是良好的秋色叶树种,是石灰岩山地生长最好生长年代长树种。乌桕落是叶乔木,树冠圆球形,叶形秀丽,如秋野色红艳可爱,不亚于丹枫,冬日白色的乌桕子挂满枝头,颇为壮观。风景区每年都在大面积种植黄连木和乌桕(图2)。

黄叶假连翘和紫鸭跖草是风景区的典型的常色叶植物,局部应用于风景园林中。黄叶假连翘因其色彩金黄亮丽、醒目夺人,具有管理简便,耐于修剪造型,萌发力强,生长强健的优势,有着较强的绿化功能和观赏价值。紫鸭跖草整个植株全年呈紫红色,枝或蔓或垂,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风景区入口处,用黄叶假连翘组成“燕子”、“圆环”图案和“AAAA”字符,代表燕子洞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图3)。紫鸭跖草主要应用于林地的地被植物。

此外,还将柳树、思茅黄檀、阔叶巴豆、桂花、银杏、红叶石楠、爬山虎、油麻藤、无患子、楝树、朴树等彩叶植物,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应用在风景区的不同环境中。

参考文献:

[1] 邵果园.彩叶植物及园林应用[J].热带农业科技,2006,29(4):22~24.

篇12

关键词:园林 风景园林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吉林农业大学校1997年设立园林专业,2011年设立风景园林专业,目前同时有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的迷茫和不理解:这两个专业什么关系?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所以探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首先从专业设置入手。

一、园林与风景园林

1.学科专业设置

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2012年颁布执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同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关于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如下:

园林(Landscape Gardening,专业代码090502,原专业代码090401)隶属于农学门类(代码09)下林学类(代码0905)的本科专业[1]。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讲是农学类(代码09)林学(代码0907)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2]。

风景园林(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代码082803),取代原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代码080708W)、景观学(专业代码080713S)、风景园林(专业代码080714S)三个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代码08)下建筑类(代码0828)的本科专业,与建筑学(代码082801)、城乡规划(代码082802)平行设置[1]。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讲是工学类(代码08)风景园林(代码0834,可授工学、农学学位)一级学科(共13个学科门类和110个一级学科)[2]。

从上述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来看,“园林”和“风景园林”相去甚远,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又是是怎么定义的呢?

2.园林学与风景园林学的关系

关于“园林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出:“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传统园林学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城市绿化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大地景物规划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做资源,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评价,合理利用土地进行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明确地将园林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作为三个并驾齐驱的学科[3]。

关于“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风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构成图底关系,相辅相成,是人居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学科外延涵盖包括:①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②自然遗产、文化景观、保护性用地的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③传统园林的鉴别、评价、保护、修缮与管理;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参与“园林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⑤旅游与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⑥各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⑦风景园林建、构筑物与工程设施的设计与建设;⑧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研究与评价,医疗康复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⑨园林植物应用[4]。

从上述对“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学科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园林”和“风景园林”的内涵是一致的,只是在外延上有了变化,“风景园林”的外延似乎要比“园林”的外延更加广泛,更加现代,也更加与国际接轨。所以说“风景园林”是社会发展至现代对“园林”的丰富,只是在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就如同“园林”是“风景园林”的曾用名,其实质是一个事物。

造成园林和风景园林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上不同的局面,应该是其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性质[4]造成的,其基础学科主要有建筑学、生态学、植物学、美学,分属于关系较远的学科门类。同时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受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历史较短的美国等国家的影响所致。

二、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15年的办学经验,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和能力,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5]及《高等学校风景园林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6]为指导,在社会调查基础上,借鉴同类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1.专业定位

园林(或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所涵盖的知识非常庞杂,主要内容包括认知和实践2个层次,可设5个二级学科或方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4]。上述专业及其相关知识安排在一个专业、4年学习是不现实的,于是在两个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或侧重。经过研究和论证,明确了我校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基本保证学科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上,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培养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的能力,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与管理;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培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兼顾园林植物及其应用和园林工程与管理。

2.人才培养目标

园林(或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是应用型学科,根据社会调研,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是需要应用型人才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我们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3.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侧重园林植物及其生产、繁殖、应用的能力的要求,同时具备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侧重规划设计和植物应用方面能力的要求,同时具备施工管理的能力。

4.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方面,两个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基本保证有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园林植物及其应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表现、园林工程与管理三个方面的知识体系,但两个专业各有侧重。知识体系中两个专业都强调园林植物应用,是根据我校条件和特点,充分发挥了我校在园林植物方面强于建筑类、艺术类院校的基础优势。

5.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根据社会调查,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反馈的信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制定当中,更加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分量。具体实践教学安排如下:

园林专业:植物分类学实习、园林树木学实习、花卉学实习、园林苗圃学实习、园林规划设计实习、园林植物昆虫学、病理学实习、园林工程实习、测量与3S技术实习、园林植物育种实习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课程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树木学、花卉学独立实验、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风景园林专业:素描实习、色彩实习 、植物学实习、园林树木学实习、花卉学实习、风景园林建筑构造与结构实习 、测量学与3S技术实习 、园林工程实习、风景园林综合教学实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 、风景园林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

6.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下面按照知识体系,把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如下:

6.1园林专业

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高等数学E、无机与分析化学B、有机化学B、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生物化学B。

专业课:植物学基础、园林植物分类学、园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配置、花卉商品学、插花、干花与盆景艺术、园林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植物育种学、草坪与地被植物、园林植物昆虫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病理学、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以上为园林植物及其应用方面课程);园林设计初步、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美术、中外园林史(以上为规划设计方面课程);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测量学与3S技术(以上为园林工程与管理方面课程)。

6.2风景园林专业

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D、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大学物理实验C。

专业课: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配置(以上为园林植物及其应用方面课程);画法几何、素描、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构成、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景园林设计表现技法、风景区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施工图设计、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初步、色彩、阴影透视(以上为规划设计方面课程);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测量学与3S技术(以上为园林工程与管理方面课程)。

三、小结

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用人单位要求确定毕业生规格,在保证专业知识完整体系的前提下,两个专业各有侧重,同时利用我校条件,发挥我校特色。在教学环节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2)[Z].2012.

[2] 教育部.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Z].2011.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3-5.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增设风景园林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J].中国园林, 2011,27(5):4-8.

篇13

【关键字】中国风景园林特色现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风景园林的构成

简单来说,所谓风景园林是指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它是以“生物、生态学科”为基础,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风景园林的四大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和建筑是形成园林空间和园林景观的基础。其中地形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所有室外活动的基础,也是其它诸要素的基底和依托,地形布置和设计的恰当与否,对于景观空间环境的质量的优劣意义重大,同时它对其它设计要素的作用和重要性具有主导作用。除了地形、水体、植物和建筑四大要素以外,有的专家还将铺装和其它园林构筑物也纳入园林的构成要素之中。

二、园林景观设计

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水景景观设计、园林园路景观设计三部分的设计。

1、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造景可谓艺术在其中起很大作用。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造景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节变化、生态速度要深入细致考虑,同时结合植物栽植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在成活率达标的基础上,利用植物造景艺术原理,形成疏林与密林、天际线与林缘线优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观的园林植物景观,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造景同时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园林水景景观设计

水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本身并无固定的形状,其观赏的效果决定在于:盛水物体的形状、水质、周围的环境。水的各种形状、水姿,都和盛器相关。盛器设计好了,所要达到的水姿就出来了。当然这也和水本身的质地有关。一般来说。水要求是透明、无色、无味的,各种水体用途不同,对水质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污染的水就不是这样,它是景观的反面。个别的时候,也有人为了观赏需要。把水染色的,又当别论。水体周围环境的风、温度、光线等自然因素,也会影响水体观赏效果。例如刮了大风。波涛汹涌,哪来欣赏水面倒影?温度下降,水结成冰,波光潋滟的湖面,变成光滑耀眼的冰场,观赏的趣味,使用的方向就聚然不同。光线对水体观赏效果更为明显,每一个人都知道白天和夜晚如何去欣赏水景。为了达到效果,往往要在水体中补充人工照明,而这时的观赏效果往往是优于白天的最佳景观。

3、园林园路景观设计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园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上海园林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

三、中国风景园林的特色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理念

中国风景园林的特色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时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跟风景园林的特色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如何使用更合理,满足各种生活工作尺度,并在实现风景园林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园林的舒适度和美观,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2、生态理念

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大量开采和开发自然资源和能源,导致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园林的设计中把生态理念作为一项重要的设计理念,风景园林定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3、整体艺术理念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一些人过于追求物质生活,导致精神世界贫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弊端。因此,必须要把人们从物质世界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在园林的设计的过程中坚持整体艺术理念,实现园林的整体美。具体来说就是风景园林的环境应是形体、色彩、空间、以及虚实关系的整体把握,意境创造的整体把握、功能组合的整体把握。

4、个性化理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越来越追求生活的个性化。因此,为了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在园林的设计中需要坚持个性化理念。

四、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

当前,全世界对于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都是方兴未艾。建设生态园林、建设设低碳风景园林成为未来风景园林发展的方向。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将会从操作层面上切实降低能源消耗。例如:通过本地或就近选择材料,即可大幅度降低材料在交通运输中的碳排放,从而达到降低总体能源消耗的目的;通过选择“低碳”材料来替代“高碳”材料,来降低风景园林建设中的碳成本,比如减少钢材、玻璃、水泥的用量;鼓励、促进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能等)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及其产品在风景园林中的推广应用,例如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来照明等;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合理延长园林的使用寿命,进而减少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能源消耗总量。杜绝单纯为所谓景观效果,而设计高耗能(如大面积的玻璃墙,易散热的薄墙体,不必要的大空间等)的建筑或构筑物。由此可以看出,以低碳为目标的风景园林营造,将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然选择。现代风景园林营造中,在满足城市居民对休憩等城市功能的需求的基础上,同时还需要积极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园林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设计、施工到管理维护)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每一个环节所需的碳成本及碳排放,始终贯穿以低碳为导向的设计准则和管理规范,使其符合生态和可持利用的基本原则。

简言之就是,遵循低碳、自然的艺术的心境和发展的趋势,从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设计和遗迹中,吸取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思想和哲学,特别是在自然观方面,达到超越社会制约的、归复自然的自由与完美。

总结

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富于中国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必须要做好风景园林的设计。由于风景园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因此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和把握各种因素,掌握设计的主要方向。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艺术素养,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促进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斌峰试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挖掘及设计要点[期刊论文]-城市建设 2010(30)

篇14

关键词:地产;风景园林;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04403

1 风景园林在地产项目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在过去,修建居住项目尚未有景观工程或风景园林的概念,仅仅是院落小区种植几株苗木,堆砌一些花台,占整个项目成本估计不到1%或者忽略不计。然而,房地产发展到现在园林景观工程虽然只占总成本的3%~5%,根据项目定位及业态的不同相应占比会更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已经成为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如何在设定的投资造价范围内做出最为理想的景观效果,设计定位控制、质量效果控制和施工成本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特点和难点入手,论述了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各个要素及提高地产景观工程管理过程的性价比控制的重要性。

2 风景园林工程成本的构成

风景园林工程成本的构成,主要以形成方式和构成要素两种方式划分(图1)。

2.1 按形成方式

按形成方式分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表1)。

(1)风景园林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费一般又分为:硬质景观、软景(乔木、灌木、草坪等)、安装工程3大专业部分,而各分部分项工程费以分部分项工程量乘以综合单价进行计算。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风险范围内的风险,而价格涨幅风险一般考虑为材料5%,施工机具使用费10%。

(2)措施项目费主要是指完成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非行程工程实体的费用。措施项目费总结为以下几类:安全文明施工费(包括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临时保护设施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脚手架费;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等。

(3)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一般考虑为整个风景园林工程的15%、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管理费。

(4)规费:社会保险费如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程排污费;其他未列入的规费按实际发生计取。

(5)金增值税

2.2 按构成要素

按构成要素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表2)。

(1)人工费是指支付给直接从事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作业的生产工人和附属生产单位工人的各项费用。

(2)材料费是指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耗费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或成品、工程设备的费用。

(3)施工机具使用费是指施工作业所发生的施工机械、仪器仪表使用费或租赁费。

(4)企业管理费是指风景园林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园林企业自身情况,一般以人工费取一定费率计取费用。

(5)利润:由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并结合市场实际自主确定,在税前工程费的比重一般按5%~7%计算。

(6)规费、税金:与形成方式中规费、税金的一致。

在地产项目风景园林工程的成本管理过程中,一般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按前述的行程方式进行表达、分析、对比、管控、评估等工作,从而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

3 风景园林工程各个成本构成的细部组成

风景园林工程是投资,必然会涉及到成本问题,风景园林工程的成本费用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其中的分部分项工程费又是重中之重(表3)。

4 风景园林工程全过程成本管理浅析

4.1 风景园林工程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

风景园林工程全过程成本管理是指覆盖风景园林工程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必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发承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招标控制价或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结算与决算等。

(1)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策划是指将建设意图转换为定义明确、系统清晰、目标具体且具有策略性运作思路的高智力的系统活动。工程项目策划主要包括建设前期项目系统构思策划、建设期间项目管理 策划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策划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策划以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为指导,不仅服务于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而且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风景园林工程设计阶段是分析处理工程技术和经济的关键环节,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在工程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设计人员,协助其处理好工程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按照投资估算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初步设计方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按照初步设计内容、范围和概算造价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与分析,确定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同时,通过推行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有效控制成本。

(3)风景园林工程的招标和投标工作的完善贯穿于风景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建筑活动的全过程,能够让风景园林工程高质量、高效益地发挥作用。风景园林工程招投标阶段过程中成本控制,只要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招标文件和施工现场的实际,做好调查和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市场的行情和招标对象的条件,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工程成本,根据预测结果来制定招标决策,在这一阶段,应遵循全面控制的原则,强化相关部门的责任,确定这一阶段成本控制的目标。

(4)施工阶段是实现风景园林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索赔、工程计量方式的差别以及工程实施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使得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难度加大。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应通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及时进行工程计量与结算,预防并处理好工程变更与索赔,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施工承包单位也应做好成本计划及动态监控等工作,综合考虑建造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环保成本等全要素,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

(5)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进行竣工验收工作。一个工程只有竣工结束后才能正式编制该工程的最终造价。并经审核后,作为该工程结算费用的依据,对于风景园林工程竣工结算编制一般根据原有施工图合同造价为基础,根据合同规定的计价方法,对照原有资料,进行适当调整,最终作为竣工结算造价的方法。

4.2 降低工程成本与提高工程质量的平衡关系

有时候,降低成本与提高质量确实是一对矛盾。但一味地强调降低工程成本,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若由此造成大量工程不合格或形成返工,那么,所谓的降低工程成本会得不偿失。

一味地强调提高工程质量,可能会加大工程成本,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过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所以企业应在既能保证工程正常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不受影响,又能避免工程质量过剩的前提下,对工程质量进行合理定位,并将其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刚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约开支,降低消耗,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使降低工程成本与提高工程质量这一对矛盾由对立变为统一。

4.3 风景园林工程与土建工程的关系

风景园林工程与土建工程项目间确实有其相似的一面,这里所说的相似,指风景园林工程的景观小品、园林建筑,如亭、廊、园路、栏杆、景墙、铺装、景桥、驳岸等所使用的钢筋、水泥、木料、砂、石子方面的建筑材料相同,及由此所套用的施工规范相同。这就是平常所说的,风景园林工程中也包含着土建部分。

虽然风景园林工程与土建工程相比有相似的地方,却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区别使得两者间存在质的差异,也正因如此才构成了风景园林工程独有的特点。

风景园林工程的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季相彩叶植物、花卉、乔木、灌木、草本的栽种与搭配以及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达到清洁空气、吸尘降温隔音的目的,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的效果。风景园林工程是源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却又有别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的一门特殊行业。要达到良好的风景园林的景观效果,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需要不间断的精心养护管理,否则,就难以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因此,风景园林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养护计划和相关的资金投入,并且对于如何实现风景园林工程土建部分的质量审核问题,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与掌握土建部分的施工规范,对于较大的园林建设项目,还必须配备土建方面的专业人员。

4.4 风景园林工程在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房地产行业里,风景园林工程通常作为建筑配套附属工程出现,但因其规模较小,且工程量分散又不便于监督管理,所以常常会看到这两种现象:①少数业主认为风景园林工程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最多是植物生长不良,因而把对风景园林工程的投资控制预算到不合理的程度,甚至主张谁的标低谁中标。这种情形恰巧迎合了社会上出现的“投低标”风情况,给工程质量监管留下了严重隐患,更使管理处于一种两难境地;②因为风景园林工程量小分散、战线长,往往使工程出现管理方案不全面的问题,甚至使一些质量没得保证的施工单位做一些不合理、不恰当的施工,因而极难全面控制工程质量。上述现象对业主的生活品质造成一定的影,但最关键的是给风景园林工程管理增加了很大压力。从目前风景园林工程在房地产中的作用来看,风景园林工程的成本管理面临着一大挑战。

风景园林工程的植物材料,其市场价格浮动比较大,难以准确把握;其栽植劳动定额,国家目前也无统一的标准规定,各地的计算法也不很一致。有人认为园林绿化工程利润丰厚、风险不大,于是出现了“挂靠”现象。其结果是,一旦中标,付给出面招投标单位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便由他们自行组织管理施工。工程开工后,现场管理“五大员”迟迟不到位,有的甚至连施工的基本规范、基本程序、基本资料都不清楚。试想,这样的施工,哪能确保实现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目标?还有一种情况是,极少数施工企业,中标后为了图省事,只收取一定的比例费用,干脆将工程转包他人施工,这就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剥皮”现象。这种现象同样会给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造成较大的危害。

5 结语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作为我国地产建设的必要环节,其建设的效果关系到整个地产的效用,因此做好园林工程的成本管理尤为重要,风景园林工程成本控制是一个全方位多要素的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加深成本管理意识,严格杜绝项目工程的浪费和滥用现象,节约资源,跟随社会的发展,促进地产项目风景园林成本管理的前进。

参考文献:

[1]马 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郭婧娟.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建国,高显义.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陈福娣. 园林工程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5):172~173.

[5]甘小燕,毛峻峰,钟昌龙. 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成本管理方法研究[J]. 绿色财会,2016(1):30~31.

[6]张玲玲. 园林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浅析[J]. 园林科技,2015(3):34~37,44.

[7]杨亚兰. 园林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探析[J]. 农业与技术,2014(10):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