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范文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26 15:18: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问题及对策

1.前言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 ,是高科技精灵与现代建筑的巧妙集成。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智能建筑工程的内容也随着信息发展的速度不断地更新换代,相应的国家标准的频繁升级,智能化系统工程在工程设计、施工上出现发展不均衡、不稳定的现象。

作为从事多年智能建筑工程的从业人员,怀抱着继承前人成绩、共享实践成果的目的,本文将就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浅显探讨,并分享个人的经验成果,希望对提高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做出自己的共享。

2.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存在问题

2.1设计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单位主要是建筑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无论是设计院,还是集成商,在从事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均存在各自的弱点,以下将进行相应阐述。

智能化专业的历史较短,直到2006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才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考招生的新专业。建筑设计院专业配套,人才济济,专注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人员较少,基本由电气专业工程师兼设计之职。虽然智能化专业也涵盖在电气专业中,但智能化的子系统较多,各子系统在信息化和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及产品改进,能够精通电气专业的系统和产品又具有这么广泛智能化系统知识面的目前设计人员目前基本没有。结果就是建筑设计院对智能化专业做了初步设计,由施工单位自行完成智能化系统深化设计,施工时在自身施工水平上任意发挥。

笔者参与施工的某智能化小区的设计就存在楼宇对讲系统智能终端及智能家居布线箱的预埋安装问题。由于建筑设计及智能化设计的脱节,建筑设计院未了解和预留智能化设备的安装位置,装修设计方也未考虑智能化设备的安装效果,于是就发生了智能化设备的安装与各专业的安装冲突。

系统集成商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员大大多于建筑设计院,且大多对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技术比较了解,对设备产品也比较熟悉。早期智能化施工的技术较为简单,导致了行业入门门槛较低,系统集成工程师的建筑设计知识不足,施工图设计质量与建筑设计院相比效果较差。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水、电、暖各专业均由设计院设计,系统集成商介入的智能化设计时间较晚,无法参与图纸会审,对于系统开放的协议、信号接口及设备情况均影响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及施工效果。

笔者曾经以系统集成商身份完成写字楼及住宅小区的智能化设计,感觉与建筑设计院其他专业的出图标准上有差距,图面和标示不够规范;与其他专业的设计冲突必须经过多次的设计协调才能达到设计目的,满足建设方的设计要求。同时系统集成方在系统功能及产品的了解是建筑设计单位的短板,因此双方均应取长补短。作为集成商设计人员,应加强对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学习,在画图规范方面更加严格、加强对国家及行业强制和推荐的标准的遵守,结合实践经验,尽可能得提高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能力。

近年由于智能建筑技术发展迅速,相关设备与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尚不健全。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验收等环节,缺乏相应配套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法规,不少智能化系统设计和验收时无测试、无规范、无标准。建筑设计施工图必须经具有设计及审图资格的部门机构审查合格后才能取得施工许可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或者送审的未做施工用图,或者深化设计介入太晚未经送审,或者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没有足够经验的工程师审核施工图纸,以至于智能化系统施工图的审核形同摆设,如此这般,施工前的工程质量控制就无法做到了。

2.2施工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由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发展迅速,直到系统验收,不少智能化子系统都没有严格的验收规范,多数凭借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严格程度,在施工单位原有施工水平上进行检验。

影响施工质量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是材料、工艺、人员。

施工所用材料,不管是建设方采购还是委托施工方包工包料,不管是主材还是辅材,均应该在材料质量方面把好第一关。施工材料出现问题将是施工工艺和技术弥补不了的,小则容易发生设备不稳定,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艰难,大则造成大面积返工,直接影响系统验收。

施工工艺同样是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工艺的标准程度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再好的材料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也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施工工艺的好坏取决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施工经验和个人素质,以及已出版的智能化系统理论知识的指导。智能化系统工程看起来似乎是谁都能做,谁都不能说掌握完整的准确的施工工艺,施工起来就有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

系统集成商的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良莠不齐,出现了某些过分追求商业利益,降低相关有经验的智能化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配置标准,导致部分工程建成后,系统运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2.3工程监理需要加强

建设项目工程监理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质量承担责任。监理单位从项目设计到项目竣工验收全程参与全程监督,配合业主方对应专业工程师围绕原有设计方案指导项目施工。而目前的现状是从建设方到工程监理单位均缺乏专业的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人员。对于监理单位智能化监理工程师,应该在专业范围内比建设方工程师更加深入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对于施工工艺、不同专业间的交叉作业、各工种的协调配合、工程质量进度的把握全面控制,以期到达业主单位的项目委托目的。

3.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建议

3.1设计阶段工作建议

在项目立项阶段,建设单位应将项目设计与施工分离。不管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单位主要是建筑设计院还是系统集成商,均应有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资质和实际的项目设计成功案例。设计是项目的基础,只有在设计之初对系统考虑尽可能完善,在施工阶段设计返工率更低;设计和施工的分离避免了系统设计的倾向性,既避免为了盲目扩大工程规模夸张设计,在材料设备上指定品牌模糊材料要求等。在设计配合上的工作,智能化设计尽可能地与土建、装修、消防、水电、电梯、幕墙等各专业的设计上配合密切,避免施工图的设计冲突等。

3.2施工阶段工作建议

在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应针对不同规模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按照国家规定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严格考察和审核施工单位在智能化项目实施方面的施工能力。在施工承包合同上应对施工范围、施工内容、责任义务方面细化;在设备材料清单上除品牌约束外应做到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质量标准来要求;在施工管理人员和实施人员的配置、在施工质量和进度计划上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方案设计的内容来执行,避免施工力量不足造成的工期延后质量欠缺等情况出现。

在智能化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设计考虑不全时产生遗漏需后部,后补时施工容易造成对前期土建及其他专业的已完成工程的破坏和修复问题。在建筑结构施工阶段设计到的管线预埋、桥架安装、接地及线缆敷设等可完全按照管线预埋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执行。

在智能化设备安装阶段注意跨专业之间的施工、调试需要仔细安排,早作分析,协调进行。合理地安排安装切入点,在保证安装进度、做好装修及电梯等其他专业成品保护上正确安装。

3.3工程监理工作建议

施工中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在工程中对系统的进度、质量多关注,切不可忽视该系统的安装强度和配合难度。建设方、监理人员要深入现场,掌握各专业施工进度,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督促风、水、电等专业的配合,施工前要组织各专业施工队的会签,制定局部的施工进度配合计划,检查落实每一步琐碎的施工工序等等。做到各专业施工逐步适应计划,以期达到较好的磨合,得到较高的质量保证。在智能化项目基本完成试运行后进入验收阶段时,建设方和监理方一定要组织好项目验收工作。对验收范围、验收内容、验收计划等早做准备,对智能化子系统设计的各种功能均要逐一检验、移交的交底材料齐全方可签署验收文件。

篇2

关键词: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

1导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智能化工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智能化工程的运用促进了建筑各项使用功能的实现,有效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各种需求,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先对当前我国的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客观描述,并对智能化施工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剖析,针对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最后对智能化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智能化工程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已经位列世界前茅。而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得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更加迅猛、快速。《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的实施,使得"以科技为先导,促进住宅科技与住宅建设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核心理论,促使我国智能化市场已经有效实现了实用化与个性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力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智能化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我国很多智能化建筑的工程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建筑设计的定位不清晰最为突出。对于智能建筑,相当一部分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对此并没能深入的理解,加上传统建筑思想的根深蒂固,对智能建筑设计的重视度不高,对于智能化建筑的理解只停留在传统弱点系统的层面上。在建筑需求上,不能根据实际需要来对建筑需求加以明确,建筑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不能做到系统、全面,缺乏整体考虑、统筹兼顾的思维。另外在对建筑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涉及往往在建筑施工设计之后,施工设计时智能化系统却还没有进行选型、订货,导致土建设计与智能系统设计相脱节,弱点管线预埋一楼、电缆通道缺乏或者过小的情况时有发生。设计无法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造成了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工程验收不达标,智能建筑不智能的严重后果。

3.2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工作不到位

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准入制度存在的诸多漏洞导致很多管理人员是依托关系进行工程管理部门,不完善的准入制度使得工程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素质,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工程管理的执行中,分工不明、全责不分的情况普遍存在,管理方式不科学,工程管理与人员管理严重脱节,管理随意性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

3.3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理念

很多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简直不能够做到深入的理解,以致于经常从单方主观意识出发,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加上建筑工程的承包单位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理念,工程管理部门又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常常导致只简单以技术系统的数量堆砌为衡量建筑智能化的标准,降低了整个工程的有效性。

4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4.1施工前加强对施工设计、人员查验

施工设计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智能化工程施工之前,应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计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施工中所用的设备、仪器、器件等材质、规格、型号等完全符合设计中所规定的。除此之前,还应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实力等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专业的施工技能。

4.2施工中进行规范性施工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安装步骤等进行规范操作。我们主要通过具体案例对施工重点进行分析。某建筑属于高级住宅楼,在智能化系统施工时,为保证其低碳、节能、舒适、方便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在施工时,第一,对各个系统的操作界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充分保证整齐有序,常用标识清晰、准确。第二,在对主机房进行施工时,对于活动地板下的低压电路,选择了铜芯屏蔽导线以及铜芯屏蔽电缆,同时保证电源线里的弱电信号线并排敷设,并使其相临信号线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近,保证地板支架、墙面龙骨、吊顶内的龙骨应按照要求与接地网衔接。除此之外,还在保证主机房专用的配电箱内的低压配电母线上,安装了浪涌保护装置,浪涌保护装置的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第三,在安装相关设备的机柜时,按照相关的防震措施对其进行了加固。为了更好的对其进行检修,机柜背面与墙之间的距离没有小于0.8m,并充分保证机柜内的接线端子标志齐全,整个机柜接地应保持良好。同时保证机柜内的开关、插座等均牢牢的固定在机柜内壁上。第四,在进行线路敷设时,我们在进行弱电电缆敷设时,充分保证其平直,没有出现打圈、扭绞现象,有效避免了因外力作用而出现挤压、损伤等不良现象。

4.3施工后严格进行项目验收

在施工后,应及时对施工项目进行验收,检查各个系统的使用功能是否得到实现,要充分保证施工技术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实施。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应坚决进行返工,保证每一线、每一器件、每一个系统的施工工艺均达到质量保证的效果。

4.4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在建筑工程中,物资材料的质量是关系到最终施工结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高质量的物资材料是高质量施工体系的基本保障。以全面的质量管理为基础,不断分析问题,团队研讨,实现共同的质量改善计划行动。第一,明确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进行多道工程的质量把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坚决抵制,实现施工材料的高标准和高准入。第二,以国家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为依据,做充分的工程施工物资的检验工作,通过有效的物资材料的质量检测方式,确保施工材料的高准入和高要求。然后,在对施工材料进行多方面检测的前提下,要及时填写《综合验收单》,明确合同单号、材料单号、数量、外观等基本的条目,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4.5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的过程,无论在建筑工程的哪个阶段都要重视对于资料,数据等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实现工程管理的智能化就必须得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如果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就给智能化管理方法莫定了一些资料、信息的基础,二者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做好信息统一管理需要对工程各个阶段的资料、数据、计划、记录等进行统一的收集、划分、整理以及分析,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真的总结归纳,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找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及时的修改和完善,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工程的管理就更加智能化,科学化了。

5结论

在当前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智能化建筑逐渐得到发展和普及,并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一种良好趋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做好智能建筑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应该健全智能化管理体系,完善施工管理水平,为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进而推动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桂兰.关于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2014,28:256-257.

篇3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简介

建筑中的电气工程通常分为弱电和强电工程两种,其中,弱电主要指信息传输中使用的电信号,而强电主要指为建筑物照明设备、动力设备及其它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提供的电能。弱电和强电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关系,弱电主要实现了建筑物内的和建筑物与外部的信息传递和交换功能,而强电则实现了各个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所谓智能建筑,是以办公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和通信自动化三大系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三大系统都和弱电息息相关。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和强电系统通过计算机连结起来,实现了系统的集成。智能建筑通过中央计算机的控制,对各个子系统的运行进行指挥,进而实现系统的各个功能。所以说,智能建筑是综合布线、系统集成、现代图像显示、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而应用弱电技术的智能建筑就被称为智能弱电技术。

二、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设计

1、综合管路

为了符合弱电线路的连接要求,弱电系统中必须放置很多桥架和保护管;另外,弱电桥架和墙体的预留空洞较多,所以在管路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系统的要求进行综合设计。

智能建筑中线路比较复杂、规模也较大,因而促进了弱电桥架设计和安装的运用。弱电桥架可以有效减少预埋的线路,降低了施工过程中预埋盲目性造成的损失,因此方便了线路的维修和修改。在设计过程中,桥架规模要根据弱电系统走线的容量进行设计,并结合走廊、弱电井和机房的位置和走向,以保证桥架的连通合理性。在基本确立弱电的功能以后,管路设计要尽可能的应用预埋管,这能够得到更多的空间余量。预埋管要选择短且直的,并在安装过程中避免经过建筑的沉降缝和伸缩缝,如果无法避免时,则需要对线管进行必要的处理。

2、供电

供电是弱电系统设计过程中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根据电气工程的要求,弱电系统一般由子系统单独供电;虽然强电系统能够保证弱电系统的运转,但是这两个系统不可以通用,这就更需要加强弱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大部分弱电系统的单独供电要求是为了保证设备的供电安全性。除此之外,进行强电设计时,要着重考虑供电进线的容量要求。即使使用不间断的电源供电,也需要对单独回路的供电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避免系统由于电路混用造成的损害。

根据目前的弱电技术发展形式,弱电系统也得到了更完善的发展,现在的弱电系统已经不是单纯的弱电设备的累加。弱电系统要求智能化系统具有集成性和关联性的特点,要求弱电系统的施工承包商必须具备智能建筑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实际建筑的设计和策划能力,并具备承接智能建筑项目的资格证书。

3、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能够有效促进资源的利用率,为建筑物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便利和条件。接地方法中通常包括建筑基础地梁、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等各类设备接地,弱电系统要以建筑的接地系统为基础进行设计,接地电阻需要小于1欧姆,接地系统的设计也需要选择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设计,然后根据弱电系统的设计要求对接地设施进行设计,除此之外,还要为弱电系统各个部位提供对接端口。

4、竖井及弱电管理间

弱电系统中竖井的安排对弱电的应用环境来说十分重要。传统弱电井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线通道,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数据通信线路不断增加,这对弱电井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中的计算机系线路通常使用铜质双绞线,它对网络带宽有重要的影响。结合布线规范和标准进行分析,交换机的双绞线到计算机工作的距离不能多余100米,另外,还要考虑管路弯度、建筑边缘到弱电设备间的距离等因素。因此,建筑物平面设计过程中,要对网络管理中的弱电竖井进行考虑。

另外,除了对弱电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外,还要综合考虑智能建筑的整体规划,即协调处理建筑设计和弱电系统设计的关系,从而促进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

三、建筑弱电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对策

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为促进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工程质量目标,加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管理,按照施工要求、相关的技术规范对施工材料、设备以及元器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禁采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施工。加强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审核工作,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应对图纸进行反复审核,并合理优化施工班组,向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的技术和质量交底,使施工人员全面掌握工程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过程中按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按施工工艺要点对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进行检查,遵守验收要求、质量标准,重点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

2、加强施工界面管理

施工界面管理的中心内容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等工程在工程施工内容的划分和协调,建议各子系统工程负责人召开调度会,根据工程不同的承包方式,事先明确各道工序由谁来负责施工和指导,确保每一项工程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实现不同系统和产品间的接口、通讯、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施工界面管理中应注重确定系统设计界面,系统技术接口界面,各子系统设备、材料、软件供应界面,系统施工界面。在施工界面管理过程中,应做好各个子系统之间界面的协调和契合,规范处理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关系,确保整个建筑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系统高效运行。

3、加强施工过程的进度管理与人员管理

施工进度会影响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其易影响施工人员的组织协调、设备的提供、与其他工程的协调等诸多方面,因此有必要加强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以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为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应合理编制施工前、中、后三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小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定期召开调度会的方式根据实际进度情况合理调整,以确保施工安装图设计、管线施工、设备验收、设备安装、调试、初开通和验收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由于在施工中涉及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较多,有必要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按照施工进度安排,合理调配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和调试工程师的工作时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同时要做好劳动力与技术力量的统一配合,以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更是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加大对安全措施的投资,以促进其贯彻落实。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未履行职责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对应的处罚措施。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升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建立技术交底制度,使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等,并坚持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结束语

智能建筑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技,是多个学科专业综合的建筑产品。国内外正在逐渐尝试使用新的技术建设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向着区域化、城市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保持人类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宜居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建筑技术探寻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化建筑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使现代建筑业都体现出人的创造力和智慧,为我国建筑业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成杨.智能建筑工程的弱电设计分析[J].河南科技,2014,13:167.

[2]张洋.浅谈建筑弱电工程中安防系统的应用与施工[J].电子世界,2014,16:247.

篇4

关键词:建筑;装修;电气问题

1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电气施工中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系统问题,弱电系统施工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在弱电系统施工中线路有电话线路、闭路电视线路、消防线路、自动化系统和网络信息线路系统等,这些线路都是在电气系统中需要施工的部分。同时施工中还要遵循室外管线进行地下化埋填和室内线路暗敷化处理,最终实现装修的隐蔽、安全和美观效果,还要对于设计漏项做好图纸审核工作,有的还存在弱电线路漏项施工不合格问题,这就需要在电气施工中主体施工前后同时关注整体电路施工,不至于再重新打洞和钻孔,导致不必要重复施工。(2)在建设装修施工中还存在原材料质量问题,施工中材料质量直接会影响到建筑质量,如果建筑施工中存在假冒伪劣电器,会导致严重安全隐患,电气施工和质量监督人员要在电气施工中做好对于材料质量严格管理。针对电气材料市场产品优劣混杂问题,特别要在施工中严格把握施工质量关,对于私人承包的工程项目,建设企业不能在利益驱动下使用劣质的材料,要严格把握工程材料质量。对于工程中使用的低压配电箱需经过国家产品质量认证的牌子,防治出现质量问题,及时更换电气设备,保证建筑装修质量。

2建筑装修中电气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1)建筑装修中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切实管理好建筑装修过程中电气设备,保证施工质量,在项目施工前要和地方电信部门、电视部门和消防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和合作,还要按照国家施工和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和规范进行合理操作。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个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严格规定,承包单位管理人员、施工中电气负责人和建筑装修总负责人都要加强管理,在工程开工前期,建筑施工监督管理人员要做好图纸精确测量、读图和审核,保障在设计图纸上不会出现误差,如果存在遗漏项目要及时弥补,针对建筑施工中装修设计问题,在工程管理中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监督管理。施工单位管理中要以书面形式对于电气安装质量做好严格质量标准规范,质量工程师要及时关注施工中存在问题,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施工、施工时间和费用进行严格管控,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磋商解决,管理人员要严格督促施工人员密切配合施工,防治出现施工延误和质量问题。(2)施工过程中要做质量管理控制,建筑施工中电气安装工程每一道工序都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控制好各个施工工序,不能为了赶工程进度忽视工程质量。配电箱要接受电能进行中转,也就是电力负荷控制器,要在工程施工中对于动力、照明和弱电负荷问题及时处理,这也是配电箱工作最基本工作性能,工程中配电箱工作中会受到消防和楼宇的影响,需要严格把握选用配电箱工作的复杂性,及时处理好上下级技术参数设置。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师还要做好现场配电箱安装设计,如果现场出现了配电箱安装设计问题要及时纠正,减少质量通病,电气设备的上下级容量要合理配置管理,如果出现技术问题要对于系统进行合理安全控制管理,提高电气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工程中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和验收管理,特别是对于配电装置设备进货和安装调试阶段,都要做到严格质量控制和管理,对于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电气设备要及时更换,特别是对于建筑物内部变压器、高压开关柜和开关设备都要保证质量和技术安全。在建筑装修施工过程中现场工程师还要提高对于智能系统运用,不能忽视对于线路管理,严格控制系统设备,管道穿线时要对于管道内部的积水和杂物及时清除和扫管,施工人员要做和相互配合管理,防治线路出现挂伤问题,涉及的PE线和PEN线要规范管理采用严格线路质量标准。(3)在所有施工中材料质量是最核心问题,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电气材料设备品种非常繁多,价格也不同,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产品,这就需要建筑装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对于材料挑选,把握材料质量保证工程安全。控制进货路径渠道,对于电气材料、器具和设备要采用正规商业渠道采购,合理规范好对于施工现场验收制度,对于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设备要做检验报告,按照国家强制执行标准进行许可证管理,使用产品要有安全许可证,还要做好及时安全抽样检查,产品型号要符合图纸要求,提高产品类型选择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设备使用前要开箱检验质量,检查设备的完好无损、造价相符和合同证书等,切实保证施工中材料和设备合格,工程师要在质检人员核签《材料检查合格准许进场记录》保证材料设备质量和规格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装修施工中对于智能建筑发展越来越广泛应用,建筑装修中电气专业复杂程度也出现升级问题,这就需要切实保障对于电气系统质量提高,电气施工建筑工程组成部分要做好质量安全管理控制,提高建筑物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如果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物使用,需要对于电气施工做好全面管理,遇到问题要能够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保障建筑物从选材、设计、施工和验收每个环节都能高效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陆卫建.建筑装修施工的质量管理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09).

[2]陈恒浙.建筑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11).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探究

目前,我国建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单位必须制定有效措施,以解决建设项目管理和质量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作用

1.1施工技术对质量的控制作用

建设项目符合标准的关键因素是施工人员在新时期背景下,有无掌握自动化、机械化施工技术,并熟练应用于施工过程。技术是决定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和核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机械施工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要求,自动化和机械化施工技术已被建筑业广泛应用。

1.2管理措施对施工管理的影响

在整个建筑管理体系中,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决定着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施工项目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在实际情况中,多数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实质效果,同时,存在许多管理误区,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实施标准化管理,导致管理体系制约企业发展。应加强施工过程全方位的管控,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及时修正错误,避免因技术错误而导致项目最终失败。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建筑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仍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管理上还存在诸多弊端。多数建筑公司将精力集中在建筑技术方面,对施工管理工作只是点到为止,所以,施工管理层面出现问题的最大原因就是重视程度不够,有时为了赚取短期利润,根本没有开展建设项目管理工作,降低了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2.2建设项目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应严格按照我国工程项目监督体系的标准,明确安排施工中的各项工作流程,细化管理施工人员,杜绝出现偷工减料等行为。目前,许多企业存在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监督等问题,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2.3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安全管理是施工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很多公司并没有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了安全管理工作。建设工程质量是否标准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结果,要从源头加以控制。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3.1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开裂是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之一,一旦出现此类问题,会对混凝土的内部构造造成威胁,降低结构支撑力,严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施工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没有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选材。一些混凝土比例不合理,泥浆含量太高,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2)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混凝土振动强度。如振动强度过高,会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3)施工结束后,没有将混凝土的安全养护工作落实到位。(4)冬季天气寒冷,没有进行保温工作,发生肿胀、裂缝等现象。

3.2混凝土结构的麻面、露筋、蜂窝以及孔洞

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麻面、露筋、蜂窝以及孔洞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中存在较多气泡。混凝土内部结构必须保持适当的空气含量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为保证混凝土结构中有一定的缝隙密度,会添加适量的引气剂,并通过振动除去气泡,但在实际施工中,很可能因为振动不当而无法消除气泡,从而引发质量问题。(2)混凝土配比不当会引起混凝土结构性开裂,进而引起麻面、露筋、蜂窝以及孔洞等问题。(3)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施工的可操作性较差。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振动工作中必须保证规范操作,否则会因振捣不当而无法消除气泡。

4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4.1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

首先,单位应着重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加强员工自我审查意识,并有针对性的改进。例如,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管理和建设标准化等方面的培训,增强管理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同时,管理人员应因人制宜,合理分配任务、安排工作,发挥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应采取项目经理责任制,制定严格的考核规则,根据员工的阶段表现进行奖惩。要求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遵循基本的管理理念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

4.2完善管理控制机制,增强管理控制意识

企业必须制定明确合理的管控方案、适宜的管控机制,提高管控人员的管控意识,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1)在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施工计划的制定、建筑材料的采购、施工技术工艺以及工程质量验收都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加强管控机制。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专业水平,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管理理念和质量控制意识。(2)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施工设备、建材、施工人员等内容,应按照管理标准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工作。实行全微式管理,切实将管理工作做到细处实处。(3)严格管控材料质量,确保各项工序的质量,减少错误,不留隐患。

4.3引入数字智能化管理

如图2所示,引入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当前管理最佳方式。在施工单位总体设计的指导下,以单元工程为对象,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步管理,体现了工程管理对整个工程控制的要求。智能建筑管理基于建筑平台,配备全套通信自动化系统(见图3)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见图4),是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四位一体的最佳组合,普遍应用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技术中,具有足够的协调性和适应性,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安全、细致的管理服务。质量管控是现代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没有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会导致系统和项目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对整个项目造成影响。因此,做好智能建筑工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根据施工过程和验收规范,采取分阶段式质量控制工作。按照我国施工标准化细则,进行相应的施工质量管控。对电气管道、线槽等设备安装的流程开展登记、验收等工作,并根据施工重点,为安装设备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查表。根据设计和产品技术规范的要求,记录单个设备的测试和调试数据。

4.4完善质量控制程序

(1)建筑施工项目开始前,首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有利于后期的审核工作。其次,应实地调查建筑物周围环境,充分审查施工条件。最后,要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标准和施工计划。(2)在建筑施工项目过程中,要完善进出仓库物料和设备等作业,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整个施工项目的核心是现场施工管理,通过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控制、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机械设备的进料质量和工程机械设备良好运行。(3)建筑施工项目结束后,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相关规定对建设工程进行验收,综合评估施工质量是否达标,通过实地调查,排查问题和安全隐患。

4.5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管理人员要有成本控制意识,在确保建设项目质量的同时节约成本。(1)施工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施工技术和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经过验证和比较,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难度,确保工作效率。(2)做好各部门之间的联络和沟通,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帮助企业控制建设成本。(3)根据建筑的质量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成本分析规则,定期检查成本控制工作,监督付款费用并进行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