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6 14:40: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数字乡村的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为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并在培训方式上进行了各种探索,但开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学习的探讨与应用还不多见。为了探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我们根据课题特定需要设计开发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平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的主要目的是基于课题研究实验,为给实验对象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一个在网上进行学习、交流及沟通互动的平台,我们利用现代教育理念和应用信息化的手段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的发展。由于针对特定对象,本系统平台设计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幼儿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平台上学习内容涉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所规定的八个方面的知识体系;二是提供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新进动态以及学习资料的上传下载功能,同时还可以分布和查看信息公告;三是给管理员与幼儿教师之间提供了一个专业发展协作学习的交互平台。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相关技术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系统集成开发环境。该平台是在Windows 7系统上开发的,以My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以Tomcat6.0作为Web服务器,以SQL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网站采用MVC设计模式,采用当前流行的Hibernate、Struts2、Spring框架技术结合开发。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BI)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Microsoft SQL Server2005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使用户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1)支持对象/关系模型,即在完全支持传统关系模型的基础上,为对象机制提供了有限的支持。(2)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的动态可伸缩性。(3)系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同时对多平台的支持。(4)系统的可管理性和数据安全功能。(5)增强的安全性。SQL Server2005中的新安全模式将用户和对象分开,提供fine-grainAccess存取,并允许对数据存取进行更大的控制。(6)报表服务。利用SQL Server2005报表服务可以提供报表控制,可以通过VisualStudio2005发行。
2.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相关开发技术。该平台开发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有JDBC技术、JavaEE技术和MVC架构模式。(1)JDBC技术应用。
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是一种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 API,可以为多种关系数据库提供统一访问,它由一组用Java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组成。JDBC为工具/数据库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标准的API,据此可以构建更为高级的工具和接口,使数据库开发人员能够用纯Java API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有了JDBC,向各种关系数据发送SQL语句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换言之,有了JDBC API,就不必为访问Sybase数据库专门写一个程序,为访问Oracle数据库又专门写一个程序,或为访问Informix数据库又编写另一个程序,等等。程序员只需用JDBC API写一个程序就够了,它可向相应数据库发送SQL调用。同时,将Java语言和JDBC结合起来使程序员不必为不同的平台编写不同的应用程序,只需写一遍程序就可以让它在任何平台上运行,这也是Java语言编写一次,处处运行的优势。(2)JavaEE技术应用。JSP(Java ServerPages)已经成为开发Web动态网站快速、有效的工具。
它是一种网络服务器端编程环境。JSP是基于强大的Java语言,充分利用了Java的强大功能,是一种优秀的服务器端技术。随着Java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流行,JSP技术在网络编程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具有极强的扩展能力、良好的收缩性以及与平台无关的开发特性。在根据Java平台构建动态网站成为主流的今天,JSP有着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它能将HTML编码从Web页面的开发过程中有效地分离出来,可以访问重用的组件,如Servlet、JavaBean和基于Java的Web应用程序,还支持在web页面中直接嵌入Java代码。(3)MVC架构模式。MVC是一种架构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MVC应用程序被分成三个核心部件:视图、模型、控制器,它们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①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MVC的一个好处是根据需要灵活的改变实现方式。②模型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则。在MVC的三个部件中,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中立的,就是说模型与数据格式无关,这样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由于应用于模型的代码只需写一次就可以被多个视图重用,所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③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所以当单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和发送HTML表单时,控制器(例如:servlet)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和做任何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然后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模型处理返回的数据。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系统模块分析及设计
1.系统功能。在本系统中,游客、教师、管理员三类用户,整个系统包括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前台为这三类用户提供了相应的操作界面,后台只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相应的操作界面。针对不同的用户,系统提供了不同的功能。(1)对于前台部分,系统提供了教师、游客的功能如下:①教师:教师登录、注册、查看新闻、查看公告、幼教资讯、专业发展、互动交流、资料下载功能。②游客:游客登录、注册、查看新闻、查看公告、幼教资讯、专业发展。(2)对于后台部分,系统提供管理员的功能有登录、修改密码、管理用户、审核资源及管理留言、新闻公告。
2.系统功能模块结构。根据前面对系统功能的描述,确定系统模块为游客入口、教师入口、管理入口三个模块。
3. 系统文件预览。系统中几个重要文件的说明:action逻辑控制层主要负责系统中简单的逻辑以及调转问题。Bean对数据库的抽象,负责将关系型数据库映射成对象型的对象。Dao主要负责对数据库CRUD的相关操作。Util主要负责连接数据库,保存连接数据库的相关配置。struts.xml文件主要是Struts2框架的配置文件,主要配置action的name和class属性以及调转的具体jsp页面。css本系统中使用的是Css样式。image组要存放本系统中需要的图片。js主要存放本系统中所需要的javascript.upload主要存放本系统中上传的相关文件。
4.数据库设计。本系统采用的是SQLSERVER数据库,该系统采用了一个数据库和多个数据表,这里主要介绍userinfo表、menu表、menuson表、news表、yjzixun表。(1)userinfo表:该表保存了用户的基本信息,用户通过该表中的信息登陆本系统。(2)news表:该表保存了公告及新闻的相关信息,通过该表中的信息查询出相关的公告及新闻等信息。(3)menu表:该表保存主菜单的相关信息。(4)menuson表:该表保存主菜单分别对应主菜单的相关信息。(5)yjzixun表:该表保存对幼教资讯的相关信息。(6)File表:该表保存文件以及上传者的相关信息。
四、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1.教师模块功能介绍。教师模块主要由教师登陆注册、教师查看新闻公告、幼教资讯、专业发展、学科研究教学反思、互动交流和下载资源等部分组成。教师功能模块主要提供给教师查看公告新闻、专业发展、学科研究、教学反思、互动交流以及资源下载等功能。
2.管理员功能模块。在管理员功能模块中我们主要提供管理员登录注册、新闻公告管理、用户管理、菜单管理、资料管理、密码修改等模块。管理员登录模块代码和教师登陆页面代码基本一致。
五、结语
本系统为幼儿教师发展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通过本系统我们可以实现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以及获取学科的发展信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向管理员求助解答。但是,一个可以用于上线运行的完整的系统仅仅靠这点时间来分析、设计、开发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测试并完善。因此,本系统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不足的问题,比如系统的整体页面设计需要进一步的美观,系统的内容需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等。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从长期保存角度分析了图书馆与开放存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图书馆进行开放存取资源长期保存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因素,包括资源的选择、长期保存的技术框架、相关法律责任、经费预算、合作机制等。
21世纪,进入了日益开放的网络时代。2002年2月14日正式了《布达佩斯宣言》以后,以促进信息自由传播与合理使用为宗旨的“开放存取运动”应运而生。由于开放存取是一种倡导公平原则、旨在促进学术自由交流的思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在网络环境中可以自由存取文献信息的机制,因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同时,以提供存取服务为主的图书馆人也多了一份担忧,据统计,目前全球15%的开放存取资源已经消失,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图书馆与开放存取资源长期保存的问题进行探讨。
1开放存取资源长期保存与图书馆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遗产是“我们从过去继承来的遗产、我们现在承认的东西以及我们要世世代代传下去的东西。”图书馆作为一种公益性质的文化机构,历来受到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的资助支持。图书馆的保存职能就是保存历史和文化,使文明得以延续。自古以来,图书馆都是以藏书楼的形象出现的。马宗荣先生给予图书馆这样的评估“:图书馆,是集可为人群文明的传达者,仲介者,有益的图书,并保管之;使公众由最简单的方法,得自由阅览的教育机关。”[1]开放存取运动的宗旨,是使公众无障碍地存取信息。它改变了原有的出版模式,并产生了新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方式。据最新统计,开放存取期刊已达3 700余种,目前在开放文库目录上登记的有800余种,公众可以免费获取。这些资源对研究者、公众来说颇为受益,但对以存取为职能的图书馆来说,却是处在一种边缘化的状态,这表明图书馆的存取职能开始被其他机构所削弱。
1.1图书馆具有开放存取资源长期保存的功能
面对开放存取资源的长期保存,现代图书馆的领导者首先应考虑开放存取与图书馆的关系。对全球的研究者来说,目前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堪称一大难题,进行保存工作意味着将花费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因此,只有理清二者的关系才能顺利开展工作[2]。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是开放存取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开放存取资源有着各种空前的优势,但这些提供开放存取期刊、设置开放文库的机构,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问题。长期保存对作者、出版者、信息收藏者都是一个难题。有些机构出于收藏本机构研究人员科研成果或为研究人员提供科研成果平台的目的而建立的开放文库或开放存取期刊,在内部因素影响下,其生命力受到影响,就会出现夭折或其他变化,使已经收集或建立起来的信息资源去向不清,踪影难觅。
有学者提出,应该由那些能够维持几百年以上的专门的长期保存机构,比如图书馆、档案馆进行保存。国际图联与国际出版者协会的联合声明也指出“,出版机构应该担负短期保存的责任,长期保存的责任由图书馆承担”。在当今时代,开放存取资源长期保存具有现实意义。随着开放存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可获取量的日益增多,其质量及其学术影响也日益提高。开放存取的资源不单包含期刊,还包括开放存取的图书、文库,甚至许多优秀的博客文章也是开放存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存取资源已成为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分子,其长期保存值得深入研究。开放存取资源长期保存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它不仅能适应当今社会的信息需求,还可以满足未来用户了解当前社会现状、研究当前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需求,更可以起到传承民族与人类文化的作用。正如国际图联与国际出版社协会在《永久保存世界记忆:关于保存数字化信息的联合声明》中指出的“日益增长的仅以数字形式出版的信息如同传统印刷型出版物一样重要,同样具有长期留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以上情况表明,开放存取与图书馆之间存在相互矛盾又相互关联的关系,只有把握好双方各自的优势,相辅相成,才能把信息的传播和保存工作搞好。
1.2开放存取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之一
开放存取所倡导的学术信息平等、自由传播的精神与图书馆的精神是一致的,开放存取资源也已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决定了开放存取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与传统的图书馆文献采集、编目加工和服务不同,开放存取是一种新学术信息交流的机制,而这种新的交流机制必然会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图书馆原有的运行管理机制、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甚至基本的服务定位都将随之而发生改变,这些都将给图书馆带来新的挑战。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采集、组织、加工、传播中心和用户培训中心,在开放存取运动中绝不是一个旁观者,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对今后开放存取运动和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图书馆在开放存取运动中都将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应该说,开放存取将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也离不开图书馆[3]。
开放存取运动的主角——学术研究者是信息生产者、最终用户以及变革的推动者。组织和保存数字资源,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仍将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专门技术,如,文献格式控制、存档标准等,为信息生产者提供元数据加工、权限控制以及数据获取和可用性等方面的专门服务。图书馆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与传统图书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开放存取文献的发现及采集机制,对不同类型的文献,包括纸本文献、非开放存取文献、开放存取文献等进行科学的组织和有效的整合,使之构建成一套适应时展的文献及文献服务体系,要建立适应新情况的文献更新、剔除和长期保存机制,建立相关的合作机制,使开放存取资源长期保存付诸实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
2开放存取资源长期保存应注意的因素
2.1长期保存资源的选择方式
开放存取的作品从版本上看,可分为3类:
(1)评审前作品。该类作品通常指作者最初完成的手稿,包括各类尚未提交出版商考虑出版,也未经同行评议和编辑加工的作品。
(2)评审后作品。该类作品通常是指经出版商同意出版的最后版本,包括各类经同行评议和出版社编辑加工后的定稿。
(3)已出版作品。该类作品通常是指正式出版后用于发行和销售的版本,包括印刷版和电子版。
从开放存取的资源类型可以看出作品的品种、形态多样,无疑加大了选择的难度,尤其是一个作品从评审前到评审后以至发表,至少有3种版本,有些作品甚至始终处于变化中,这就需要图书馆资源建设者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进行判别。图书馆在资源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资源的内容、学科范围、质量、信息源、作者和出版者、成本、资源的生命周期等。
2.2长期保存的技术框架
目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框架遵循的是国际标准OAIS。OAIS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太空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联合制订的标准,旨在对资源的存取和长期保存规定概念和参考模型框架。这个参考模型阐述了档案信息保存功能的全过程,包括加工、档案存储、数据管理、访问和。同时阐述了数字化信息向新媒体及格式的迁移,表达了信息的数据模型、信息保存时软件的角色,以及档案间数字信息的交换。
2.3长期保存的相关法律责任
对资源长期保存的各环节表现在图书馆工作中,即,从文献摄取到数据管理到长期保存,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包括著作权法、合同法等,在长期保存的各环节还都涉及了相关权利人的利益。文献摄取指图书馆从资源生产者或拥有者处获得或接受要长期保存的数字资源的过程。开放存取资源的摄取具体指从出版机构接受或获取资源,建立机构文库为作者提供自我存档,从网络上进行资源收割。不同的方法涉及的法律是不同的:一是从出版机构接受或获取资源,涉及著作权法以及缴送制度。中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7月)更注重个人的利益,而诸如图书馆之类机构的保存权限受到了限制。二是建立文库为作者提供存档,存在法律上称之稿约的责任,即,图书馆与著者之间存在要约和承诺的合同责任关系。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向特定的他人所作出的含有确定合同条件的意思表示;承诺指受到要约人完全同意要约条件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三是从网络上收割资源,同样涉及著作权法。在数据管理环节,图书馆需保障著作人作品的“完整权”,无权进行修改。图书馆从公益角度出发进行了资源的长期保存,需要争取使用权益。
2.4长期保存的经费预算
图书馆要进行资源的长期保存工作,就必须作出完整的经费预算。经费预算包括:一是试验经费。为了获取有价值的经验和研究数据,搭建试验环境需要经费的投入,即使使用开源的软件,也需构建适合的系统环境。二是存储经费。存储设备的费用会占到数字长期保存总费用的大部分。由于保存数据的硬件环境会慢慢老化,选择任何的解决方案都必须考虑便于将来系统的升级。三是管理费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以便节约成本,尽量减少由于不良管理而重新获得数据所需的成本。四是技术更新费用。要保障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应用,必须持续更新技术,包括仿真、迁移、备份等。五是运行费用。包括网络费、电费等系统之外的相关费用。由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状态,且缺乏现有模式,要精确计算真正的活动费用是不现实的。因此,图书馆只有坚持资源长期保存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新情况。
2.5建立长期保存的合作机制
图书馆在进行开放存取资源长期保存中,为了使其有限的经费得到最大化利用,相互间的技术、经验可以共享,避免图书馆之间的重复工作,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合作机制,包括国际的合作,指标准规范的制订、问题研究、具体实践等;国家级别的机构间合作,指技术上的合作公关、资源保存上的合理分工、经费的最佳分配等。在合作的过程中需建立一套长期保存登记机制,可以使资源的保存公开透明,形成一个支持网络,相互依存、互换信息、共享资源,获取必要的契约权以保护并最终提供内容存取,及时发现和保存那些当前没有受到保护的正在开放存取的资源。
参考文献
[1]马宗荣.现代图书馆序说·序[M].上海:中华学艺社,1928:1-3.
做好新时期乡村电影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贯彻落实党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乡村先进文化,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在推行乡村电影放映工程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通过以钱养事方式,落实了一些公益电影放映场次,但总场次安排较少,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广大农民群众对电影的需求,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乡村电影工作,推进乡村电影事业的发展。
二、乡村电影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乡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深化乡村电影改革,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放映主体和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促进乡村电影放映的规模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目标任务:逐步完善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乡村电影放映新主体,推广乡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提高放映质量,加强乡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建立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开拓乡村电影市场,推动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相结合,免费放映和有偿放映相结合,胶片放映和数字放映相结合,并逐步向数字放映过渡,不断扩大乡村电影覆盖面。年,市力争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三、加强乡村电影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和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电影放映场所条件。
二推进乡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广乡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电影工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按《公司法》组建市新乡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公司根据实际下设若干支放映队,负责乡村数字电影的放映工作。
三落实乡村电影公益性放映扶持政策。据测算,市乡村数字电影每场放映成本平均为150元,除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乡村数字电影给予补助外,市财政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贴。实行补贴的数字电影放映场次,放映队不得再向村和农民收取任何费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
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乡村电影工作,将其列入议事日程,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文化、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要建立以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点,政府扶持和市场服务相协调的乡村电影放映新体系。
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是由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地方政府、大型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聚焦发展“三农”、产业、绿色、数字以及普惠等金融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有效模式、创新场景平台、创新发展范例、创新金融环境,共同打造的金融创新示范区。国家大力构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金融业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尽快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复制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通过大型金融机构的引领示范,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的行业优势和融通功能,进一步集聚金融要素资源,对于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目前,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金融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建设。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目前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农村金融体系有待完善。缺乏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缺乏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防控、补偿等制度体系。在涉农贷款的政策支持方面,贷款贴息、补助的鼓励措施较少,影响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如农信社、农商行等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经营发展能力和资本实力较弱,管理水平落后,资产质量较差,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农村金融资源供需严重失衡。在传统农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投入的资金较少,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资金外流明显,导致农村资本结构性短缺。另外,受农村经济体制制约,涉农企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抵押担保条件差,导致涉农企业融资规模小、利率高、以抵押担保方式为主,具体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且长期得不到解决,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动力,金融产品供给不足,主要集中于存款、贷款、取款、转账、汇兑等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也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缺乏特色的农业保险产品,并且保险品种少、覆盖范围小、保障额度低,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农户、农村经营主体的保险保障需求。五是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乏力。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金融科技和产品认知程度低。此外,在农村地区,公安、医保、工商等政务系统建设滞后,政务大数据共享系统尚未搭建,政务数据无法实现共享。
二、创新内容
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主要围绕“三农”领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短板进行创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一是开发更多为农民创收的金融产品。围绕农村中的低收入群体和脱贫户,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开发更多利率较高、风险较低的特色化金融理财产品,由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入户推广,不断提升农村贫困人员的财产性收入。二是扩大农村资产抵押、质押物品范围。逐步将农业生产设施、农民自住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活体畜禽、圈舍、养殖设施、特色农作物等纳入抵押、质押物品范围,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切实帮助农民提高融资能力。三是建设数字人民币惠农场景。加快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围绕农村的金融服务、日常消费、教育医疗等具体场景,搭建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设立数字化支付钱包,在日常经营、消费中使用,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环境。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研发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围绕我国农村地区的各类资源条件,加大农村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治理合同收益权以及基于碳汇数据的金融产品,设立农村碳交易服务平台,加大碳产品的交易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三、实施路径
为切实抓好秋季动物防疫和今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县政府决定召开*年秋季动物疫病防控暨“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总结上半年动物防疫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安排部署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安排部署*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动物防疫工作回顾
今年上半年的动物防疫工作,在各乡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防疫密度达到要求。生猪防疫注射29.13万头,牛5.63万头,羊11.7万只,禽免疫47.4万羽;在春防的基础上,五月份注射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27.3万头,上半年综合防疫密度为103%。二是巩固了市场检疫效果。我县41个畜禽交易市场和4家生猪定点屠宰点,全面开展了检疫检验工作,检疫面100%。上半年检验肉食品4.65万件,检出病害肉68件,未发现“注水肉”出售;检疫畜禽30.46万头(匹、只),检出病畜禽71头(匹、只),对检出的病害动物及肉食品均按规定进行了处理,保障了肉食品的卫生安全,市场检疫效果得到巩固。三是市场监管效果明显。上半年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347人次,执法车辆15辆次,对全县99家兽药饲料经营户和33家规模养殖场开展了规模整治1次,常规检查5次,共检查兽药56个品种695批次,添加剂31个品种,饲料419批次,查获过期兽药5个品种、过期饲料528公斤,均进行了销毁处理,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经营质量安全。四是动物疫病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监测体系,做到了县有统计员,乡有联络员,村、组有信息员。实行了日报、月报、季报、半年报等报表制度,县动物疫情办公室每天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分析动物疫情状况,准确掌握畜禽疫病动态,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并通过疫情网络直传中央数据库,完善了疫情监测体系。五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措施进一步完善。为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时能及时启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并按“早、快、严、小”的原则扑灭重大动物疫情,已按要求储备了防护服、水鞋、消毒药、针头、药棉、疫苗等应急物资。上半年销毁过期疫苗和消毒药品,并进行了更换储备,确保了储备物资的有效性。
上半年的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乡镇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免疫不够彻底,防疫密度存在一定水分。二是防堵不够严,从外地购进染疫生猪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我县个别地方发生疫情。三是动物疫病呈现出复杂化趋势,多种疫病混合感染,给诊断、治疗和预防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找准薄弱环节,站在顾大局、讲政治的高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把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抓紧、抓好,确保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打好秋季动物防疫攻坚战
动物防疫涉及千家万户,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群策群力,扎实抓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动物防疫工作事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各乡镇、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县委、政府的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紧抓实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和完善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责任追究制,把免疫、疫情监测、疫情防堵和疫情报告等防控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协调配合到位,确保防控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确保县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二)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免疫任务
免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规定,按照国务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乡镇要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畜牧兽医站、派出所、综治办、工商所等为成员的防疫工作领导组,负责制定秋防工作方案,落实好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人力、物力的投入;组织开好村、组和农户的三级会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动农户积极配合,及时解决防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消除免疫空白和免疫死角,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对拒绝、阻挠免疫的农户,要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二是县农业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全力做好疫苗、物资就位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指导村防疫员按“五统一”(统一免疫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效果评价、统一使用免疫户口册)的要求,做到“六不漏”(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药),对全县所有应免畜禽实行免疫,按质按量完成免疫注射工作。秋防结束后,要做好“三不打”畜禽的查缺补漏,保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和口蹄疫免疫密度100%;存栏畜禽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未达到要求的要及时补免,确保畜禽处于有效的免疫保护状态。三是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做到县有汇总表,乡镇、村有免疫登记表,农户有免疫户口册。四是对秋防免疫工作不负责,走过场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因工作不到位而导致动物疫情传播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防疫结束后,各乡镇要采用随机抽查方式,认真组织抽查组对防疫情况进行抽查,每村至少抽查5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抽查10户,按抽查的防疫密度兑现防疫反应(治疗)和村兽医防疫注射补助,对免疫任务完成得好的村防疫员,给予奖励,任务完成较差的,扣除相关补助。今年春防,蒙姑乡防疫工作不扎实,不彻底,上报材料存在水分,防疫存在免疫空白,导致7月份因农户从外地购进生猪而引发生猪疫病,这种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绝不允许再次发生。
(三)进一步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
各乡镇和县农业局要加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的范围和频率,认真做好日常监测工作,及时评估疫情风险,同时对规模养殖场(户)、畜禽交易市场、牲畜定点屠宰场(点)、主要交通沿线、水网地区、候鸟密集活动区和曾经发生过疫情的区域要加大疫情的监测和排查力度,特别是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要实行专人监管、责任到人,一旦发现可疑疫情要严格按照疫情报告程序及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通过其他任何渠道报告动物疫情,同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和疫情处置技术规范的要求,本着“早、快、严”的原则及时处置,对病死畜禽,严格按照“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决不留下任何隐患。
(四)进一步强化检疫和市场监管
各乡镇要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管工作,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要达到100%,确保畜禽及产品的卫生安全。出栏的畜禽,做到有出必检;屠宰的畜禽,做到有宰必检,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依法加强对饲养、屠宰、经营、加工、运输、储藏的动物及其产品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或抗拒检疫、贩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
(五)进一步加强县外疫情防堵
今年以来,特别是六月份以来,全县外购畜禽特别是购进生猪较多,市场交易生猪来源复杂,疫情发生风险大,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要严格执行《云南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外引奶牛和种畜禽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云农(牧)字〔2003〕30号)的规定,办理有关引种审批手续。二是与四川接壤的蒙姑、金塘、白鹤滩、大寨、茂租、东坪、红山等乡镇设立的各公路、桥梁、索道、渡口等临时检查站与公路动物防疫临时监督检查站,务必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厌战情绪,坚持24小时值班,严防死守,暂时禁止四川等地的生猪及其产品进入我县,防止疫情传入。若因措施不落实而导致疫情发生,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进一步加强防疫督查
秋防期间,县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将成立督查组,到各乡镇巡回督查防疫工作。督查组采取不告知、不定点、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所到乡镇防疫情况进行抽查。白鹤滩、药山、老店3个镇抽查6个村,其余乡镇抽查4个村,每村至少抽查15户,抽查的防疫密度和抗体检测结果作为乡镇年终“争先创优”考核的打分依据。防疫密度低或质量差的,一律全县通报批评。任何乡镇出现重大动物疫情,“争先创优”考核一票否决。秋防各乡镇的防疫经费,根据督查组抽查的结果,完成任务指标的全额兑现,并给予奖励;完不成任务指标的乡镇,防疫经费由乡镇自己解决,由此造成疫病流行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督查组人员工作不到位、不负责、弄虚作假的,将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受通报批评人员,年终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得调动和参与职务(称)晋升。
(七)进一步强化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
各乡镇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云南省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昭通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及工作方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县农业局要做好疫苗、药品、防护服等应急物资储备,把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准备工作做得更加主动、扎实、有效。一旦发生疫情,确保做到有效组织反应,坚决把疫情消灭在点上,防止扩散蔓延。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反映民意,对外宣传,促进发展的重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各乡镇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一)今年“数字乡村”工程的主要任务
*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工作任务:一是在*年9月底前,要把各乡镇网站上现有的乡村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更新;二是在*年12月中旬前,全县完成视频制作任务。
(二)今年“数字乡村”工程的主要内容
1.做好乡村基础信息的更新。各乡镇要把网站上现有的乡村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更新:一是更新数据报表。为保持数据的相对稳定和便于数据对比,对基础性的常规指标,如地理状况、海拔、年降水量、国土面积等指标不作更新,仅对变量指标,如人口、收入、农田水利及耕地面积变化等进行更新,并新增农户建房等指标。二是图片信息要突出远景和整体效果,反映整个村庄全貌,对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新情况,未按要求拍摄的要进行补充完善,有重大变化的要及时拍摄反映。对所更新的基础信息数据各乡镇要认真审核把关,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2.完成乡村视频信息制作。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要完成全县视频制作任务:一是突出重点。采集乡村视频图像的主要内容是乡村基本情况、经济情况、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重点项目、乡风民俗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需要解决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等,各乡镇在采集图像中要坚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图像资料要统一规范,以便收集、处理、编辑、制作。二是创新方式。要按照有关的视频模式、标准和需求开展视频制作工作,并通过利用语音合成等方式进行录制,以降低制作成本。三是努力扩大视频规模。今年,要将视频统一制作到乡镇和行政村一级,并努力扩大到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典型自然村。有条件的乡镇要全面完成所有自然村的视频制作。
3.抓好“三农”信息。我县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要建立信息采集、分析和机制,要与全省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平台建立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及时“三农”信息。一是突出信息重点。各乡镇要把面向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的信息服务作为信息的重点,突出时效性、趋势性和突发性,在“数字乡村”网站上及时乡村基本信息,以及涉及“三农”的重大政策、政务、技术、市场、统计等信息。二是严格信息的审核把关。各部门、乡镇从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对拟上网的信息进行审核,统一信息出口,未经审核批准的信息和按规定不得公开以及未经许可的信息不得。三是加强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应用。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要充分开发利用“数字乡村”网络平台现有数据资源和决策分析系统功能,加强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提出对策措施,努力提高信息的分析利用水平。
4.努力拓展网站功能。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网站功能和作用,依托“数字乡村”网络平台重点开发和建设乡村视频数据、“三农”政策法规、农业技术、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数据库和农业生产形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等调查统计和管理系统。同时,要完善网站的地图导航功能,以方便信息搜索,逐步实现与地理信息系统对接。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加快推进乡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功能,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加快信息进村入户。
5.健全网站维护管理办法和长效机制。按照《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站管理暂行办法》和《昭通市“数字乡村”网站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为确保我县“数字乡村”网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要认真拟定《*县“数字乡村”网站管理暂行办法》,还要逐步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制定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对“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扎实、应用效果好的乡镇和个人,县政府将给予表彰和奖励,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为确保数据安全,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保密制度,认真做好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三)加强领导,严格措施,切实加快“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进程
按照省“人员培训、方案制定、信息采编、网上、增强功能”的要求,*年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把“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已成立了领导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2.加强协调,统筹规划。“数字乡村”是一个系统化、集约化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必须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制定计划,广泛宣传,克服困难,培训骨干,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好“数字乡村”工程。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各乡镇要树立大信息大发展的思想,统一领导,明确定位。农业和其他相关各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准确定位,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其引导、管理、推动与规范的作用。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强沟通协调,逐步建立健全部门共同推进的协作机制和县、乡、村三级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上下左右互联互动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合力。同时,要抓紧研究制定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化培训等政策措施,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3.建立机制,增加投入。为切实抓好全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除省、市补助外,县里已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调动各级各部门搞好“数字乡村”工程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多渠道增加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投入,以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