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经济产业链范文

生态经济产业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经济产业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经济产业链

篇1

【关键词】林业;生态产业链;运作机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仍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唯“GDP论”,大力发展经济而忽视保护环境,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对我们人类的报复,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生极其重要。林业产业集群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它指的是在林业领域内,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环境为依托,产业、企业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价值、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循环,通过企业竞合,不断提升林业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涵盖要素全、产业链条长、增值方式多的聚合体。那么,林业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如何?运行机理又是怎样?如何实现实现经济与生态共生?毋庸置疑,探寻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结构和演化机理,揭示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对于林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实现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生态与产业共生理论,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通过分析,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识别林业产业集群的内部结构;

(2)分析林业产业集群结构运行机理;

(3)揭示林业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和生态共生的途径。

基于此,提出林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及述评

1.1林业生态一产业共生关系研究

共生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后逐渐应用与诸多领域而被拓展与完善。瑞典、芬兰等发达国家林业与生态的发展关系说明了林业与生态经历了从对立、互相依赖到共生的过程(Wohlfahrt,1996)。国内徐有芳(1995)提出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但是十几年来一直没能找到一条适合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路子,相反在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资源保护等问题上,政策起伏很大,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王兆君(2001)认为二者之间应该协同运行。曹建华、王红英(2005)林业政策调节的目标是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与良性循环的发展,基础是森林资源,并通过调节经营主体和执行主体的行为而发挥作用。此时国内外林业生态与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协调发展路径,包括构建林业循环经济体系、广泛开展森林认证、完善的政策体系等。贾治邦(2007)提出建立以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的现代林业。由于林业产业自身的特点,建立林业产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共生机制不仅完全可能,而且是这一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张智光(2008)将共生理论应用到林业供应链中,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理论是解决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后来,关于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研究颇多。张智光(2012)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角度对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进行研究,依次构建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关系椭圆轨道模型、多层次结构模型、“三链”共生循环结构模型、5R循环经济结构模型和Multi-Agent运行机制模型等。张智光(2013)从产业一生态复合系y的视角研究人类文明演进与生态安全变化的一般规律,提出生态和产业共生的模式有: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偏害共生、单害(单利)共生、互害(竞争)。张智光(2014)从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审视生态文明,发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才是人类文明演进规律中的本质属性。谢煜,张智光(2014)对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共生协调机理与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协调的3种模式,即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互害共生,3种不同类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林业发展结果。杨加猛,张智光(2014)结合我国林纸一体化特点和发展规律,界定了“林纸一体化共生”的内涵,对林纸一体化的共生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探讨了营林企业、制浆企业、造纸企业和农户等基本共生单元间的二元共生机制,据此构建了4种林纸一体化的基本共生模式,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分析上述文献不难得知:自研究林业生态和产业关系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就表明林业生态和产业之间具有协调发展关系,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关系证明后,其就应用到多个领域,但是应用到林业企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应用于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后续关于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的应用研究仍在不断进行着。

1_2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研究

自马歇尔(Marshall A,1890)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Mfed Weber,1929)的工业区位理论、科斯(coase R H,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熊彼特(schumpeter J A,1912)的创新系统理论、佩鲁(Perroux,1955)的增长极理论后,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新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钻石模型”概念,产业集群迈人新发展阶段。林业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在林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国外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林业产业集群概念(Kies,2008)、形成要素(Braden,2008)、优势(schulte,2006)等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与林业产业集群相关的实证研究。国内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从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开始,多为定性研究。如姜伟军、沈定夫(2007)以宁波水煮笋产业为例,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笋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陈科灶(2008)以福建林业产业集群为例,研究了福建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福建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后来,学者们转换视角,从林业集群的识别和测度入手,多为定量研究。如张占贞、王兆君(2010)运用区位商系数法和产业集聚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识别和判断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并结合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张占贞、王兆君(2011)运用行业集中度指数、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从市场和区域相结合的角度测度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发展阶段,并进行实证分析。奉钦亮、谭凡丁(2011)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产业集中度和E(G)产业集聚指数法,计量分析了广西省林业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黄蓓、王瑜(2011)对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和吉博森的GEM模型,提出了将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第四个因素对”而对GEM模型做出拓展,构建GEMS模型,以适用于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王玉芳、江雪(2012)运用区位商法测度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水平。洪燕真、戴永务(2014)采用区位商法和产业集聚指数法,以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视角从中观层面测度福建林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态势,对福建省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福建省林业产业中第二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但产业链较短等结论。通过对林业产业集群的识别和测度研究,目的是提高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石大立、叶玉琴,2007),邓刚、张敏新(2011)以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为例,运用SWOT、AHP方法实证分析了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竞争力,并对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张占贞(2013)从核心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和政策环境影响能力的视角,构建了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成长能力指标体系,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林业产业集群成长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另外,还有从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来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的,如李正军、单亚涤(2010)对我国已初步形成的林一浆一纸产业链进行认真分析,进而对林一浆―纸产业集群的形成、结构、组成及其供应链进行深入研究,再对其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运作模型和实施策略进行细致探讨。郑庆华、张智光(2011)以林纸供应链为例,对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物流管理集成和物流管理协同为核心的物流一体化管理方法,建立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三维管理模型。杨加猛、张智光(2008)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试与拓展模型研究。从林业产业集群的绩效测度分析,如伊剑锋、王兆君(2013)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进行了研究,用DEA-Manquist方法分析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静态和动态变化趋势,然后对影响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如今,学者们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仍在继续着。

如今林业产业集群竞争与合作不单单是单个林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我们应该把起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问题,上述研究很少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林I产业集群,从知网查知,目前仅有赵进,赵进、许立达(2011)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张占贞、王兆君(2011)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进行了研究。张朝晖、耿玉德(2014)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进行了研究。鉴于此,基于产业一生态共生为目的,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首先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结构进行构建,然后针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二、林业产业集群结构识别

系统是由相关要素、要素结构和外部环境等构成。林业产业集群是以林业产业生态共生为目的,涉及到林业产业、林业企业及外部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大系统。加拿大学者帕特卯和吉博森(Padmore and Gibson,1998)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GEM(Grounding Enterprlse Markets)模型。GEM模型确定了影响产业集群“三大类六因素”:“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一基础;“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一企业;“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一市场。黄蓓、王瑜(2011)对GEM模型进行扩展,加入“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一因素对,这样就形成了四对八个因素,构建了GEMS模型,“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一基础(Grounding);“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一企~(Enterprise);“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一市场(Markets);“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合称为“因素对Ⅳ”一环境(Surroundings)。本文借鉴GEMS模型,鉴于市场环境属于环境要素的一大方面,故把GEMS模型中“因素对Ⅲ”纳入到“因素对Ⅳ”中,把林业产业集群系统分为三大子系统:核心要素子系统、支持要素子系统、外环境要素子系统。核心要素子系统是林业产业集群的主体,即产业链上中下游及垂直关系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由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诸要素,生产者、竞争者、中间商、消费者、生产者组成;支持要素子系统即价值链的服务体系,是指为集群的核心要素系统提供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如知识、技术、人力、金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支持;外环境要素子系统,是影响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非生物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制度环境等。因此,核心要素子系统、支持要素子系统和环境要素子系统构成了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其基本演化过程就是:林业产业资源要素输入其核心要素系统,经过资源优化配置、自我组织与整合,在支持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的“催化”作用下实现集群的演化与升级,最终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协调发展,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结构如下图1。

林业产业集群系统具有输入和输出的过程。简单来讲,核心要素子系统中,生产者、中间商、竞争者、消费者与林业核心企业组成了竞争的五种力量,即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首先,原材料供应商为产品生产者提供原材料,生产者整合利用原材料,经过加工等产出产生品,经过中间商、竞争者的竞争与合作,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在核心要素系统投入产出过程中,还要得到相关支持要素系统如人力、资本、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的支持,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同时,外环环境要素系统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对系统施加的影响也会成为大系统产出的制约因素,最终,林业产业集群大系统经过资源的配置和消除外界环境制约的前提下,兼顾经济、生态、让会三种效益,使得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共生,促进林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的过程包括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等交换与转化,如图2所示。

三、生态一产业共生下林业产业集群运行机理分析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初级和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了整个生命系统运转的内在机制。林业产业集群中,以林业资源为纽带,就会形成类似于“食物链”关系的“上游企业一中游企业一下游企业”(原料供给企业一产品生产企业一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企业一终端消费企业)等相互衔接、相互作用,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林业产业生态链(唐晓华等,2007)。在林业产业生态链中,不仅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传递和交换,还包括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形成。

众所周知,林业一般生产流程为:种苗一造林(整地、挖穴、施肥、植苗、幼林抚育)一中林抚育(抚育林)一成熟林一采伐(采伐、打枝、集材)一运材(原木、原材)一市场(工厂、集散地、中心市场)。林业经营涉及到一、二、三产业不同门类,具体而言,首先要进行森林木材、非木材的培育和林下产品种养殖,即第一产业环节;然后对木材、非木材或者林下产品进行初加工制造,形成林业中间产品,林业中间产品再进行深加工形成产成品,如人造板、家具制造、造纸等,即第二产业环节;接着把产成品投向林业终端产品销售市场和终端消费者或者发着衍生性第三产业或者森林生态旅游等,形成了一个循环。按照这个原理,把林业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林业产业集群形成首先从资源链开始,形成需要先有一定的林木资源储备和投入,才能展开后续的林业的社会生产,没有林木资源,就没有社会分工意义和经济价值,资源链是林业产业链的基础要素。首先要进行森林资源、非木材资源的培育,培育到成熟林后进行采伐,采伐后为加工和深加工提供林业原材料,生产型企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林业初级产品,林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形成林业产成品,林业产成品投向到终端市场或者消费者,在整个过程中,林业还与外界环境完成固碳制氧、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在林业生产中产生的林产工业残余物进行加工利用、废弃物林木资源进行回收、林业剩余进行回放,提供给林业资源提供者。同时,还要和外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人文环境、政治和政策环境等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和传递。在整个系统的结尾,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打到林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和林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即资源链,具体运行机理如图3。

四、结论与对策启示

4.1主要结论

基于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通过对林业产业集群结构和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可以简要得出如下结论:(1)林业产业集群是经济一生态复合系统,由核心要素系统、支持要素系统和外环境要素系统组成,核心要素系统是基础,支持要素系统是保证,外环境要素系统是条件,核心要素系统、支持要素系统和外环境要素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耦合;(2)林业产业集群是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三链合一”的代表,达到“三链一体化”,资源链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价值链是整个系统的潜力所在,森林生态链是资源链和价值链基础。生态链将产业形成封闭式循环,既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同时实现产业链低碳化,保护生态环境,三链之间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鞯荨⒔换弧⒆化等。

篇2

关键词:生态规划 循环经济 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64-03

一、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现实意义在于“四个利于一个要求”,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有利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的恢复;有利于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青海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之,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是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的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模式,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青海省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

二、区域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与现实意义

生态规划就是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生态规划具有以下特点和科学内涵:(1)以人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4)高效、和谐、可持续。

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主要分为:(1)生态平衡原理;(2)趋适开拓原理;(3)协调共生原理;(4)区域分异理论;(5)整体优化理论;(6)高效和谐原理;(7)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通常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基础建设四部分内容组成。前三部分的规划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交集”,而基础建设规划是上述三部分交集的“交集”。就是说,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或生态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其中“两两”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关系;而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公共场所配备等基础建设规划,均要考虑到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和保障。相较而言,生态环境规划则是城市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基础,其目标旨在能够保障其经济繁荣、景观优美、环境清洁、人居舒适及其与外部地区自然环境的谐和。

因此制定区域生态规划,应根据青海省本区域或本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污染等生态破坏状况,因地制宜地研究确定本地区的生态建设性状指标,以确保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该地区的资源潜力,不降低它的使用效率,保证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活动适应于生态平衡,使自然环境不发生剧烈的破坏性的变动。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长久战略,必须以区域生态规划为重要目的进行和谐型产业链模式创新设计,不断需求突破发展之举。

三、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分析

改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类型产业链模式针对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应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造规划,在整个地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在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产业链,具体来说:上游产业链包括农业、牧业、资源开采产业。例如,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业、藏药种植业、牛羊养殖业、原油天然气开采业、原煤开采业等。中游产业链主要包括:资源加工业、制造业、藏医药加工业。例如,清真食品经济、铜资源加工产业、高原特色食品加工经济等。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部分高附加值服务业、银行金融业、部分高科技产业经济,例如:教育业、高原特色旅游业、金融市场、新型光伏产业链等。

2.针对“十一五”青海省循环经济完成成果的产业链分析。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资源富集。气候、区域、资源、人文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禀赋,为发展特色优势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在“十一五”中,青海省实施了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了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有效配置,发展和提升了既具有青海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其循环经济产业链下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上游产业链主要集中于农牧业方面,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2)中游产业链还主要集中于工业方面,青海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了特色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下游产业链还主要以特色旅游为引领,“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也加大力度,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开拓了金融、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五年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其中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

总的来说,在青海省过去的“十一五”发展中,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凸显其特色和活力,总体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自然气候与地理等的局限性使得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结合产业链模式图,我们可以看出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局限于中上游产业链环,下游产业练环只是局部突出,说明其依旧处于欠发达经济状况。

四、关于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进建议

1.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稳健发展青海省特色产业方面的重点工程。力保特色农牧业重点工程:继续稳步扩大规模油菜生产基地,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规模马铃薯生产基地,制种基地;优质蚕豆出口基地;优质青稞、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种植、优质杂果、菊芋基地;环湖百万羔羊工程;农区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东部的优质奶牛良种繁育基地;牛羊肉分割及精深加工、蚕豌豆深加工、菊芋系列产品加工、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沙棘加工、乳制品加工、藏毯编制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重视资源开发、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东西台吉乃尔湖锂钾硼资源开发项目;海西纯碱二、三期工程;大盐滩钾肥项目;海西氯碱项目;西宁氯碱盐项目;氯化镁、高纯氧化镁、无水氯化镁项目;大风山天青石采选二期工程;格尔木甲醇项目;复合肥项目;海东、海西焦化项目。铝加工项目;铝及铝合金铸锭项目;镁合金压铸件项目;德尔尼铜矿开发项目;甘河滩电解铜项目。硅系列新材料项目;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格尔木铁矿开发项目;浮法玻璃项目。

2.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需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壮大和提升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群,扩大经济总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是青海省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途径。要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

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下游产业链,切实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青海省上中下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受区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有限;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受省内市场狭小又远离国内主要市场的制约,发展阻力大。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服务业突破难度大,必须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围绕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五大特色产业链来规划大项目,发挥特色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开发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型,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长久的实施青海省循环经济,需要不断调整产业链结构模式,逐步实现下游产业链产值占全省GDP经济比重稳步增长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高附加值产业设计,需求青海省发展出路。针对本省实际情况,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打造了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环青海湖风光体育旅游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旅游目的地;二是大力发展了生产服务业,改造提升了生活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精心培育了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以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为重点,加快发展了新型流通业,扩大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形成覆盖全省、融合青藏、连接内地的现代物流网络;三是大胆并稳健的进行高科技产业投资,如光伏产业,在青海省,光资源丰富,开发节能环保能源,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又可以从根本上寻找青海省崛起的核心力量。

五、结束语

对于区域生态规划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规划的理念、内容设计、研究方法需要充分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在定性定量定位结合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层次地认知其发展的现状、阻碍、潜力和正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对策,以利科学决策和实践;上述基于生态规划的产业链模式分析原理、模型方法和操作过程,同样适于生态省、县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规划,希望对于青海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浅薄思考与启发。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及规划原理与模型方法[Z],2007-08-06.

[2]“十一五”五大特色产业链将引领青海可持续发展[EB/OL].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2006-01-16.

[3]黄克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青海经济跨越发展[EB/OL].中国能源网,2009-10-26.

[4]建高原区域性循环经济模式[EB/OL].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2010-08-12.

[5]侯碧波,易丰,艾卓玛措.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研究[J].青海统计,2009,(5).

篇3

【关键字】互联网产业,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机制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思维已经逐渐深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民日常中不能缺少的工具。互联网的发在已经让人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经营模式和面向的人群已经走向全球化。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在互联网全球化的模式下继续生存以及如何进行经营方式的改变是我国传统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本质

我国的传统企业指的是那些还没有运用互联网的企业,他们还是依靠着传统的生产实体店销售,这样面向的人群有限,经营成本高昂。现代企业是指已经在生产及日常的生活中运用到了互联网科技的公司。现在到处都是现代运用互联网的高新企业,传统的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必然会收到传统企业的影响。现在很多的传统企业也在开始改革创新,慢慢的融入到新的互联网企业中来,享受互联网信息带来的好处。实现企业在经营中的转型和升级。现在很多传统的企业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也慢慢的有意识的像互联网企业靠拢。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也可以实现全方面多角度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很多不改革,仍然按着原来生产模式走的企业开始逐渐的被时代所抛弃,造成很多产业被收购或者重组。互联网企业在现实生活中更能满足人民对效率和时间的需求,能搞好的适应现展的需要。传统企业必须要与互联网接轨才能进行转型升级。但是传统的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很多的问题,也有好多转型失败破产的例子。所以传统企业在转型为互联网企业的是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多种因素,从根本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

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传统企业要想成功的转型为互联网去也必须摈弃固有的思想。要时时刻刻都铭记这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为发展目标的准则。在依靠着互联网的强大功来进行生产经营。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实现生产企业,供应商,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直接远程联系,做到信息的及时传递。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物美价廉,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互联网越发展人民对信息的接受速度越快,产品的性价比是否突出也就便的越明显。所以传统企业必须让自己的产品便的更加用市场竞争力,能用自己的产品和那些新兴的互联公司的产品进行对比。并且让人民喜欢购买自己的产品。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企业的现状

(1)传统企业的优势

传统企业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为主,对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能过进行有小的控制,这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最大差别,也是最大的优势所在。现在的大型传统企业很多已经在产品的品牌和服务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大家都比较认可和相信这种产品,因此在产品的销售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由于互联网是新兴企业他们的口碑建立需要时间,所有有些东西在人们心中的认可程度没有传统企业高。无论是传统的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生产的核心都是依靠产品或者劳务的出售。一般大型的传统企业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独立的生产车间以及销售部门。有专门的人去开拓销售渠道,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灵活的控制产品的质量。然而互联网企业他们有着完整的生产系统,不可能因为个别客户的需求而改变生产方式,所以这方面互联网企业是不如传统企业的。现在的传统企业经营的时间都比互联网企业要长的多,他们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已经累积了大量的经验,在企业的营运以及成本的控制方面都很成熟,传统企业之所以能过长久的盈利存活与这些经验密不可分。而互联网企业却没有经验可以遵循,需要自己不断的摸索前进。

(2)传统企业的劣势

由于互联网企业是顺应时展的新兴企业,有很多的科技元素在企业里面。互联网企业中一般都拥有大量的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度高,能准确的分析市场行情,抓住市场机会。传统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是从基层提拔的优秀工人,他们缺少现代的专业知识对市场没有把控力度,对互联网也不是很了解。信息接收速度慢,很多的传统企业都没有电商部。即使有些企业设计了电商部但是有由于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到位,还有人事系统划分不合理不能让互联网真正的服务企业,没有给企业起到应该有的效果。还有一部分传统企业由于管理人员个人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对互联网存在排除行为,他们长期的店铺经常觉得利润可观,从来没有接触过互联网,对新兴的企业模式排次不接受,这也是制约传统企业发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传统企业的发展机遇

现在我们国家的互联网科技和人民用网的程度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国家互联网的飞快发展给传统的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互联网公司没有地域的限制,他可以跨区域,甚至跨国家来销售产品,有着更加广阔的资源和客户群。而传统企业只有在线下销售,销售的人群有限,只有少数传统企业可以依靠产品出口国外,但是费用高昂。如果我国的传统企业能过抓住这次互联网机会让自己的线下产品能同步到线上销售,那么互联网的发展则让企业的产品有了一个面向全世界销售的机会。也给自己的产品一个展示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产品,也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

(2)传统企业面临的挑战

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让互联网改变了,他的改变不仅仅是让人民接触到更多更有意思的产品,更主要的是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人民从逛街逛超市买东西,变成了去互联网全球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享受这互联网给人民带来的方便,现在有一大部分人网购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购物首选,因为网络购物不用出门,不用浪费时间,还比店里的东西实惠。现在快递也越来越发达,几乎就是晚上下单隔天就到。消费模式已经从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上消费.人民这种消费模式的转变对传统零售业冲击非常大,销售人群的大量减少让他们不得不作出转变。通讯企业也受到互联网的严重冲击,现在网上聊天已经取代了电话短信。电信行业的垄断地位已经失去。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把以前企业的模式和固有的经营方式全部打乱。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以前人民觉得非常昂贵的垄断东西变得便宜,让对东西的购买权变得人人平等。与传统企业相比互联网物业的运营成本低,而且更加的方便快捷。人民对互联网企业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对传统企业产生巨大的威胁。另外互联网企业由于大多数的产品都是线上销售,他们没有实体店的租金,也没有很多的人员开支,这部分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来调整他们产品的价格,让自己的产品价格更加具有竞争力,传统企业有着非常多的营运资金,人员的占用程度高,很容易形成资源的浪费,造成必要的资金支出,这部分资金支出大多数都平摊到了产品身上,让产品售价变高,性价比降低。失去市场的竞争能力。

四、互联网产业推动企业转型和升级的路径和机制

(1)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

互联网越来越收到人民喜欢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价格更加的便宜,更加的容易对比多个产品的性价比,这就让很多人民在传统企业的线下销售点看好产品后,然后在去互联网的线上购买,这样让传统企业在和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为了让自己的产出更加的出色,互联网企业必须把服务做得更加出色,把产品质量做得更好,让产品的性价比更高。传统企业还要借助自己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进行更加优良的技术更新,让自己的企业始终处于同行业的领先水平。

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永远是人民最关系的问题,这就要求传统企业在生产产品的时候要控制好质量关,保证产品的质量,还要合理的定价,了解客户的需求,让自己的产品不断的创新。我国的传统企业一般都实行库存制,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产品在仓库中的储存时间和储存数量。防止积压产品或不合格品流入市场对产形象产生形象。企业的管理者要时刻把产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不断你的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从最产品的初始加工开始对产品进行层层把关。公司的内部要定期的进行员工培训,让员工养成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人的意识。在生产工艺上要不断的应用高科技的设备,大力搞活动让人民享受购买体验,在产品的购买过程中和售后服务中赢得市场,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还可以构建互联网平台,实现高效的产品出售和售后服务。

(2)深化销售渠道

产品最主要的就是要搞营销,营销搞得好,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购买。传统企业就要找准自己的主要客户群,利用现在发达的互联网科技,进行大数据分析,对这类消费人群进行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的深度调查,并对每个客户群进行不同的刺激,最大程度的发掘那些潜在客户,扩大自己的消费群体,进行标准化服务。

传统企业要进行线上和线下的综合销售,线上销售可以吸收现在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的销售经验,利用人民经常用的通讯工具和社交工具来发放广告的等方式,还可以开属于自己网络店铺进行销售。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不同的营销方式,抓住他们的心里,准确的进行分析让客户对产品感兴趣,让他们有理由去购买自己的产品。

篇4

内容摘要: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桎梏,如何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互利成为现代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产业链组织经济模式充分发挥人的智能资源,能减缓资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和谐。本文由食物链和产业链引出生态产业链,从生态学结构角度阐述生态产业链的内涵及特点。

关键词:产业链组织 食物链 生态产业链

食物链的内涵

食物链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网络,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1927年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harles Sutherland Elton)首次提出食物链,他指出食物链是一种有机体,一般要依赖其他有机体作为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各个物种被分为不同的营养层次:最低层是“生产者”,是通过阳光光合作用,将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要依赖生产者供应物质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分解者”会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可以看出食物链是能量传输的链条。任何一个中间链条的断裂都会影响到紧密相联的上、下游物种的生产不平衡态势,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产业链的内涵及结构

产业生态系统也存在类似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的链条,即产业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内所具有的边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向后向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产品链。从产业间结构链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组成产业结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细分部门间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产业结构链关注的是一个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上游和下游产业匹配,即产业关联和配套。

产业结构链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供需关系。相关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机理决定着某一产业结构链优化升级的实现。产业链强调的是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关系。如果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比较完善,便称这些企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所有的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只是它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有的企业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有的企业则扮演着为核心和龙头企业配套的角色。而一旦处于产业链链条上的某一链条断裂,则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处于减速甚至停滞状态。

食物链上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可映射到产业集群中产业间链条上。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同类企业或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虽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并不一定要求企业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这种集中也给产业链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通过空间上的集中优势,核心企业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而辐射开来的前瞻联系、旁侧联系、后顾联系,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因分工协作而衍生的“小而专”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常则会形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通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食物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生态产业链

随着传统线性经济带来的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逐步得以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质在于对传统经济进行生态化转型,即将传统产业链进行生态化转型变成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 chain)。生态产业链是指依据生态学原理,仿照自然生态系统,建立起“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生耦合的“食物链”,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产业联接等方式形成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合作协同的产业网络体系,其核心特征是共生耦合、合作协同。

生态产业链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物质流和能源流沿着“工业生态产业链”逐级逐层次流动,并在其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面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使得资源日渐紧张、环境不堪重负的矛盾,缓解这一状况重点应从“减量”上考虑,包括减少资源消耗量和向环境中废弃污物的排放量。减量的有效措施是资源的梯级利用。若将存在产品相互利用的企业看作节点,资源的梯级利用过程看作链条,减量的有效措施就是增加链条的节点,而节点企业的组成是有条件的。

按照尹琦、肖正扬、王兆华等给出的生态产业链的定义,均强调“依据生态学原理”,也就是既用经济规律又用生态规律来规划和发展现代产业,把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进行融合与协调。因此,生态学中“共生”理论、“生态位”理论、“关键种”理论等被广泛应用于产业链共生耦合的研究中。

(一)共生

在生态学中,处于共生关系的双方都能从这种关系中得到好处,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生存。其定义为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均获利的种间相互作用方式。Ehrenfeld最早给出了工业共生的概念,即工业共生指企业间物质、能源、水和副产品的物理交换,地理相近性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可能性。基于此,共生在生态工业园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二)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指在生态系统和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生态学家Grinnell在1917年首先应用生态位(niche)来表示对栖息地再划分的空间单位,认为生态位就是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1957年,Hutchinson把生态位定义为有机体与它的环境(生物和非生物)所有关系的总和,将其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的位置,即所谓的多维生态位或超体积生态位。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生态位理论在竞争机制、生态元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演化、多样性和稳定性、人类生态、企业生态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关键种

关键种(key species),是由Paine于1966年首次明确提出的,它源于捕食者对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控制思想。关键种概念及其依据的理论认为:生物群落内不仅存在着制约种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还存在着起关键作用的物种,即关键种。Ayres在研究生态工业园的构建时率先提出“大型轴心公司”(anchor)的概念,而这种“大型轴心公司”往往为产业集群中关键企业,就如同生物群体中的关键种,能起到辐射、带头的作用,如同Ayres所说这种“大型轴心公司”能向其他公司提供原料或已加工过的材料,并将周围的公司联系起来,组成一系列“卫星型”企业,最后把废物集中化,利用科技转化为可以使用的产品。许文来研究了“关键种”等生态学原理,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技术方法,即优选出以“关键种企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链,进行工业代谢分析,引入补链项目,拓展主导产业链,构建其生态产业链;建立信息系统和废物资源化中心等生态产业链支持系统等。

生态产业链的特点及最适规模

实施生态工业的关键在于构建企业之间的生态产业链,同时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尚无统一说法,但基本含义却可理解为: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的产业链接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与传统产业链相比,生态产业链具有如下特征:

(一)价值发现与价值增值相结合

传统价值链着眼于价值增值,着眼于利润,而不太考虑资源的节约。生态产业链则是一个价值发现与价值增值相结合的过程,即从废弃物中发现资源的残留价值,其始于自然资源在投入生产过程以及主产品制造完成之后,通过对副产品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资源残值在另一产业中的转移。

(二)循环型链网结构

传统经济是线性经济,生态产业链则多呈循环闭合状。生态产业链由发现和利用潜在价值的各个环节组成,价值发现活动贯穿整个物质流动过程,因而生态产业链中物质流动的形态是非线性的,可能会以“链”、“网”等形态表现出来。

(三)价值链更长

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本身拉长了产业链条,深化了资源价值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原来被废弃的副产品由于进行了回收、处理、加工,增加了生产环节,价值链和经济利益产生冲突时,应重构价格形成机制,并以其他制度进行辅助,使环保成为每个企业的迫切需求,废物再处理也成为有利可图的市场,传统产业与环保产业之间的经济关联就将形成。在产业聚集效应的作用下,从事废物再利用和污染处理的企业将自动地加入到现有的产业链条中来,成为其中一个新的环节。

(四)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相结合

生态产业链毕竟是企业的生产活动,而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赢利性,因此,生态产业链中的价值链也必须以其利润大于零为前提条件,这也是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相对于传统产业链,生态产业链在创造利润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发现了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再生利用价值,从而创造了新的企业利润增长点;二是企业间形成了一定的共生关系,在地理位置、有形资产、人力资源及优惠政策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专用性等,从而降低了企业副产品交换的交易成本。

由以上分析可知,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必须以资源利用、生态和谐为基本原则,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技术可行性为保障,从而才能保证生态产业链形成和运行的有效性。

美国动物生态学家阿利(WarderClydeAllee,1885-1955)。通过研究发现集群能提高动物的存活能力,同时也提出了生态学中的“阿利规律”,说明的是生态群落中物种过疏和过密对种群都是不利的。生态群落中的最适密度(optimum density)指种群中每个个体的生存生态群落中种群个体,除了相互协作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当种群密度过高,个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共同资源而发生竞争,加之排泄物产生的毒害和生理反应,都会对群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产生“拥挤效应”。因此,集群中存在一个“最适密度”,密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源于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界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了人们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但在实践中,任意企业成本的降低都不是无界的,由此任意企业或任意地区同类工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经济界限。如果把某个集群看作自然界中的一个种群。那么“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产业集群,即在一定条件下,当集群内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集群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集群起到抑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制于集群内企业数量和规模,如果企业太少,尤其是核心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不到产业链生成的基本门槛,那么这类企业就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配套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进驻。产业链发展迟缓、集群发展缓慢的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但集群内企业过多,会使土地、市场、人才、技术、信息、供应链等有限资源的稀缺性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利润下降。这时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始迁出集群所在地,集群竞争力下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减弱。因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多”,而应该“重度”、“重质”。

参考文献:

1.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141)

2.钱言.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间关系优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7

篇5

关键词:煤炭产业 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产业链 运行机制

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实践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是对物质相对闭环流动型(relative-closing material cycle)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王晓冬,2008)。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 原则 。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链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工业园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追求物质资源减量化为内在要求;以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为根本目标(解振华,2003)。

(一)国外的研究及实践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即企业小循环――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理论。“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便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贯穿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始终。美国是最先实践这种理论国家,杜邦化学公司为典型代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一种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危害的评价和对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及决策支持的工具,在循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强调单个企业在每一生产过程即产品、工艺、分发和管理中寻求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中观层面即产业园区内循环。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与产业生态(Industrial Ecology)理论。20世纪70年代,丹麦的卡伦堡市出现了一种新的工业生产型态―生态工业园,John Ehrenfeld和Nicholas Gertler(1997)通过对卡伦堡市企业的研究指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共生系统,进而提出了产业共生理论。卡伦堡市生态工业园的成功为生态工业园建设、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宏观层面即社会的大循环。在宏观层面侧重于在社会层面上实施循环经济,是针对人类生活消费后排放的循环经济,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体系。具有代表性的是零排放(Zero Emissions)理论,日本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即创造出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为目标,便可向环境负担较小的循环型社会迈进。日本政府明确提出了“环境立国”的目标,不断推进立法工作,在多领域进行零排放的循环型社会建设。

国外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正逐步拓展到地区、国家甚至更广阔范围,其研究焦点集中于区域范围内的不同产业系统、工业群落之间如何通过有效集成来优化资源的使用,改善整体环境绩效,最大可能地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Ernest Love最早提出了生态工业园概念,他与耿勇合著了《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运用,为生态工业园的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做出了较大贡献。Ernest Lowe以及Hall J.还有欧洲其他的研究机构对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与操作的研究颇有建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Heeres(2004)通过比较荷兰与美国的EIP运行境况,认为荷兰的EIP比美国的更稳定是由于政府干预少,从而得出政府与EIP的关系。生态工业园是美国政府大力提倡的一种循环经济实现形态,目前,全美已有近100个生态工业园区,并各具特色。其它发达国家也积极致力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二)国内的研究及实践

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期。其研究涉及研究范式、理论基础、发展理念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上等,蒋国俊、蒋明新等人(2004)在对四川投资集团公司组织“煤、电冶产业链”的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对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进行了研究,界定了产业链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论框架,总结了推动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沟通信任机制等三种机制。王兆华等人(2002)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研究了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各种在业务上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并提出了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冯久田(2003)论述了鲁北企业集团创建和运作三条生态工业产业链的成功实践,并分析了创建生态工业产业链的机制与环境,提出了建设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构想。徐大伟、王子彦(2005)等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为例,从其发展历程上对工业共生体的企业链接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扩大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立法及循环经济的试点,目前成功的有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鲁北生态工业化工业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目前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多侧重于产业链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其实践重在生态工业园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要在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的内在规律,是将经济效益建立在生态效益基础上的高效产业链。确保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应将影响其运行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一定机制。这也是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的重点。其研究成果将对国内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陕西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构建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其煤炭产业综合效率的提高,对支持本地及全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陕北能源基地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续接地,其可持续的能源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了确保陕西煤炭产业发展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现有的工业园区布局、建设和相关产业链构建依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重构。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及其类型

产业链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某一个产业中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循环经济产业链(Industry Chain of Circular Economy,简称ICCE)是指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扩充自然资源的增量为宗旨,以节约为原则,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经济合理性为准则,为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再生利用率,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依据生态学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创新活动(曾智科,2008)。

循环经济产业链兼顾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据生态学理论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是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高效产业链。依照其构建模式可分为:一是依托型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工业园多采用此生产模式。其产业链的形成以生态工业园中一家或几家大型核心企业(AnchorTenant)为依托,众多中小型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运作,从而形成工业共生体系。由于核心企业的存在,一方面,需要其它企业为其供应大量原材料或零部件,也为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巨大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水、废料或能源等,为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生产材料,吸引中小企业围绕其相关业务建厂。二是平等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平等型循环产业链中,一家企业会同时与多家企业进行资源的交流,依靠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平等的谈判合作来实现其利益。三是嵌套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它是一种复杂网络组织模式,吸收了依托型循环产业链和平等型循环产业链的优点,由多家大型企业和其吸附企业通过各种业务关系而形成的多级嵌套网络模式。四是虚拟型循环产业链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信息流连接价值链建立开放式动态联盟,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为目标,参与企业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虚拟组织以循环产业链为依托。

(二)陕西煤炭产业存在问题及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业的发展不仅支持着陕西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陕西煤炭业肩负着我国经济发展能源保障的重担,煤炭业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意义重大。而目前陕西煤炭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严重制约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的实施。

1.煤炭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陕西省作为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十一五”期间陕西煤炭转化项目取得长足发展,但相对快速增长的煤炭产量,转化能力仍然偏低,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以生产和销售原煤为主的经营方式,更没能从根本上实现煤炭产业规模化、现代化,以达到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煤炭业经营的综合效率较低,其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

2.煤炭开采浪费严重。当前,一些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开采回采率普遍偏低,浪费严重。在目前煤炭价格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许多矿山为了尽快把煤炭资源“兑换”成现金,不论煤层有多厚,统统从中间开采一趟。这种吃菜心式的开采方式,导致一些矿区无法进行复采,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少小煤矿仍旧采用落后的采煤工艺,工作面回采率小于40%,矿井回采率在20%以下。大中型煤矿平均回采率仅为50%左右,小煤矿的回采率约为25%-30%,远远低于国家最低回采率65%的标准。

3.煤炭管理混乱低效。由于煤炭产业高额的回报率,使得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就忽视了一些管理。从企业方面看,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盲目的追求产量,追求经济效益,对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视而不见,缺少综合管理,不考虑长远利益,挖空一块地,就再觅它处。从政府方面看,没有做到合理监督。由于煤矿数量众多,给全方位管理带来困难,更不能实现规范煤炭产业,一些官员认为只要能提高GDP,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所以对企业的放纵,也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低效。

4.陕北能源基地的工业园区建设缺少科学规划,影响循环经济的运行。陕北目前形成工业园区(榆神煤化工业园区、榆横煤化工业园区、府谷煤电载能工业园区、绥米佳盐化工业园区、定靖油气产能园区、吴堡煤焦化园区、延安石油化工区和黄陵煤矿区)的发展局面。由于对生态工业园区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多数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升级乏力,企业之间缺少应有的互利合作理念等,制约着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陕北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园区发展定位模糊,内部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在园区建设中,地方政府以引资数量为主要目标,缺少从培育地方产业集群的角度引资建园,忙于上项目,重复建设,未形成各具特色、集中布局的产业群,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园区建设只重视在单个企业内部开展系统化的污染预防,实施清洁生产,忽略了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单纯依赖清洁生产方法无法从不同产业组成的工业系统高度来审视系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物流和能流关系,也忽视了工业发展和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问题,制约着陕北生态工业园的顺利发展。

(三)陕西煤炭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

篇6

[关键词]林业 产业链 整合 发展

林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曾经一度以林业作为支持性资源。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对于林木资源的依赖已经有所减轻,但是在客观上对林业发展更提出新的要求。这种新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强调林业加入我国经济发展大潮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更强调了林业的生态特征。在这样的基调之下,基于生态观点的产业链发展出现在林业发展的环境之下。

一、林业生态产业链相关概念和发展特征

产业链的概念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最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由傅国华教授提出,目前尚处于百家争鸣的发展阶段,但已基本明确其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从本质上看,产业链的实质在于产业间及产业内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对于林业领域而言,产业链更要注重整体生态性。这一方面是要求实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在对林业产品进行消耗的同时,还需要确保林业执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职能,即维持生态平衡。

从结构角度看,林业的产业链结构参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整个林业生态产业链的构造,从林地以及相关资源的供应开始,经过相应部门的育种工作,在林地范围内开展种植养殖,在有效维持和改进林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展林业生产。对林业产出的产品进行深加工,相应的产品包括木材以及相应在林地上开展的生产工作所得,对于非人工养殖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开采,但必须谨慎展开,注重其本身生态环境的维持和保护。而后将经过深加工的产品送入市场,展开营销活动并进行消费。

在整个产业链环境中,首先应当明确其支持系统,包括监控、研发、人才、金融等方面。此类活动根据林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求不同,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林业生产和销售活动。并且此类活动多以公益或半公益的形式存在,以政府和相应的产业环境建设和推进力量为主导加以展开,这些支持性活动可以说是林业产业链得以发展的基础,通常在宏观角度进行支持,虽然不能直接对产业链施加影响,却是林业发展的必要基石。其次还包括林业产业发展各个环节需要的各类辅活动,诸如在育种和种植养殖环节涉及到的对林地生态环境的维持工作、在林产品深加工环节所需要的木加工以及脱水等工作,以及在市场服务环节中所需要的物流和调研等活动。这些活动通常都在产业环境中通过市场调节作用自发形成和实现,并且对于林业产业链能够起到较为直观的推动作用。

二、林业生态产业链的发展分析

林业生态产业链同一般的经济产业链不同,首先其生态特征十分突出,不仅仅要求完成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对其发展扥健康状态进行监控,以实现林业资源本身的生态作用;其次林业产业链虽然并不长,但是其具有相对宽泛的二维特征,不仅仅从时间轴上看得到延展,在横向方面,更是存在于其他产业环境不同的紧密特征。基于如上林业产业链的特征,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其发展进行完善。

1.纵向延伸

从纵向上看,从生产到消费,我国林业产业并不发达。这种不发达一方面源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以及人均量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则是源于我国早期经济发展的计划态度对林业影响的遗留问题。基于此种情况,从纵向上可以考虑重点通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推动,建立行业典范,进而对相应的产业环节进行拉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群众林业经济发展参与态度的跟进。

2.横线延伸

从横向上看,林业产业链的主链,只有与两侧辅链保持良好的契合状态,才能够确保林业整体的健康发展和向前推进。目前的状况,是两侧的辅链与林业产业并不属于同一领域,因此难以达到完全合理的状态,因此应当针对这种情况推进两侧辅链对于林业产业链的合作状态。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并不容易,应当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找到合作之路,对于一些难以合作的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在充分调动经济主体积极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投入扶持,唯有如此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篇7

【关键词】矿区采煤塌陷地;城市经济转型;发展规划探讨

淮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过50年长期的资源开采与利用,使矿区、城区甚至周边农村地区生态破坏非常严重,也产生了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淮北矿业集团在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淮北杨庄煤矿塌陷区并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内其他城市也有从产业园区层面进行循环经济实践,如山西大同煤矿塔山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实践创造出了有名的“塔山模式”。本文针对淮北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业生态学原理与循环经济理论,提出在采煤塌陷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路。

一、合理利用煤矿塌陷区的重大意义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淮北是我省两个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境内有皖北煤电公司、淮北矿业集团20个乡镇(办事处)183个塌陷村庄,涉及人口约43万人。几十年来,淮北区域煤炭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出,为我省乃至华东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二、淮北市采煤塌陷地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

(1)大面积采煤塌陷地既是淮北市特有的资源,也是类独特的生产要素。淮北市目前的塌陷复垦土地所孕育的巨大商机已引起国内外客商的极大兴趣。我们与中国中利发电厂合作共同建设了临涣煤焦化工业园区,已经收到较好效益。

(2)优越区位条件。淮北市是苏鲁豫皖城市群之一,最近又被国家定位为中国中部新型能源化工城市经济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资投向二三级城市的首选地区。目前依托煤炭产业优势,正着力构建全国重要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的煤化工基地、火电基地、冶金用煤基地。因此在采煤塌陷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具备优越的条件。

(3)优越的产业条件。淮北市以煤为依托发展新的产业方向,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煤化工产业,二是煤电一体化产业,三是通过政策引导支持煤炭企业发展续接产业,如煤炭机械制造加工业、新型建材业等。因此,通过在采煤塌陷地进行产业集聚,具备了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优势。

三、采煤塌陷地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的途径

3.1 主导产业链的确定

在确定主导产业链时,应因地制宜,优选出突出地方产业优势或反映出园区产业建设主题的产业链。根据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优选出关键种业,也就是能源、资源和水消耗较大,废物和副产品排放量大,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带动和牵制着其它企业、行业发展的重点企业。优选出关键种企业后,分析其工业代谢及补链,围绕其进行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的关键种企业是淮北矿业集团。在实践中,以淮北矿业集团为主导已逐步探索出了以煤电、煤焦、煤化工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以煤矸石、煤泥利用为源头,构建煤电建材产业链。将矿区排放的大量低热值煤变成电,同时将粉煤灰变成建筑原料。

(2)以煤炭焦化为起点,构建煤炭一炼焦一焦油加工炭素产业链。

(3)以煤炭气化为起点,构建煤炭气化精细化工产业链。如临涣焦化公司每年有大量的富余煤气,可以用焦炉煤气代替煤炭,实现年产合成氨、尿素、甲醇的生产能力。

将这3条产业链做为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链,可共同构成资源共享、产业共生、结构紧密的工业生态系统。

3.2 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模型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3条主导产业链进行分析,以主导产业链所产生的废物和副产品为原材料,有针对性地引入补链企业或工厂,延伸主导产业链,构建生态产业链网。可以续接的补链主要有:煤矸石氯化铝、聚合氧化铝一净水剂污水处理厂,工业用水厂;新宇煤矸石专块材料厂;发电厂粉煤灰水泥厂或筑路;煤炭生产采煤塌陷地一生态农业一农产品加工业。以此为依据,瓦斯气抽采利用,由淮北矿业集团勘探工程公司施工的芦岭、海孜煤矿等60多个煤层气钻孔,充分发挥了作用,利用煤层气发电,提供居民生活用气。这项工程被列为联合国CDM项目。这样不仅化害为利,而且增强了产业链网结构,降低了产业发展风险,而且提高了资源能源利用率,从源头上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是一条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3 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构建模式

鉴于淮北市相关企业近年来围绕主导产业链所进行的循环经济探索与实践,在淮北市采煤塌陷地主要采用现有改造型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即以现有的采煤企业、焦化企业、发电厂等核心余业为基础,分析园区生态产业链网模型,在园区引入相关的企业,有凤凰食品工业园、龙湖机械、医药工业园。各企业间建市废物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并对新入园企业的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等提出要求。围绕煤炭这一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促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修补、拓展和延伸,形成互补互动。在园区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上,主要采取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不断从生态战略上对园区进行监管与调控。

参考文献:

[1]李新梅.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质量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11.7.

[2]方新本.采煤塌陷地的综台开发与协调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9.

篇8

1 引言

黑龙江省东部经济区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城市相对密集、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农业较为发达、对俄开展合作前景广阔。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在内的六个城市,区域总面积、总人口和2007年累计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的30.6%、27.5%和21.7%,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煤电化基地。但是由于传统工业经济既掠夺式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又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其所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制约并困扰着自身的发展。2008年黑龙江省政府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同时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明确提出“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努力把我省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相互配套,煤电资源综合利用,非煤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与此同时,200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诞生,这些都为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区域生态工业园及园内产业链规划提供了重要契机。

2 生态工业园与生态产业链

环境问题与工业化相伴相生,长期以来,人们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益短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工业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就其应用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包括生命周期分析、环境设计、生态效率等;第二个层次是不同企业之间;第三个层次是考虑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更广的全球范围内建立生态工业网络(王兆华,2002)。本文将重点探讨工业生态学在第二个层次上的应用,即生态工业园以及园内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2.1 生态工业园。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生态工业园概念的学者,Ernest lowe对生态工业园概念有着较为深刻地理解。他认为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y park)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企业社区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劳爱乐、耿勇,2003)。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中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它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一种更为系统化和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鼓励企业内部实行清洁生产,园区内企业之间相互交换废物和副产品,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我国工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可行的途径。

2.2 生态产业链。生态产业链是生态工业园区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区域范围内的企业集群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王兆华、尹建华、武春友,2003)。

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为例,其资源在如下循环中进行流动:原煤经洗选后精煤部分外运销售,洗出的中煤、末煤用于综合利用电厂、坑口电厂发电或生产甲醇;电厂余热则用于居民取暖;分选出来的煤矸石输送到煤矸石砖厂;电厂产生的粉煤灰进入水泥厂制成水泥,水泥厂产生的废渣运到砌体材料厂制成新型建材;煤炭开采中伴生的高岭岩经深加工后,成为化妆品、造纸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开采过程中的矿井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用作电厂冷却水和园区浇灌用水。各项目首尾相接,环环紧扣,上一个单位生产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单位的原料,逐层减量利用,物料闭路循环。

3 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在生态工业系统规划中主导产业链的设计主要由内而外,即先规划设计出主导企业,然后再确定其周围的相关企业。确定生态工业系统的主导产业链后,根据“加环”设计(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解链”设计、“加工环”的设计等原理,使各种副产品和能源实现循环利用。在生态产业链的构建过程中,要体现出层次性。

3.1 “关键种”企业。“关键种”本是生态学的一种理论,是指一些珍稀、特有、庞大的、对其他物种具有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它们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它们消失或削弱,整个生态系统可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崔兆杰、迟兴运、滕立臻,2009)。

关键种理论应用于生态产业链,就是指导设计人员选定“关键种企业”作为生态工业园的主要种群、核心企业,构筑企业共生体。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的各个生态工业园区都是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精煤部分外运销售,洗出的中煤、末煤用于综合利用电厂、坑口电厂发电或生产甲醇,不宜远距离运输的褐煤就地加工,构建了煤—电—草—纸、煤—电—石膏—水泥、煤—甲醇—烯烃—聚烯烃、煤—腐殖酸—腐殖酸肥料—农作物—农产品深加工产物等工业生态链。

“关键种”企业居于中心地位,其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所以也就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行业的发展。他们是园区内的链核,因此选定“关键种企业”构筑企业共生体,是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链的关键。一个生态园区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种企业。

3.2 卫星企业。当一个生态产业链中核心产业确定之后,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或者产生大量的工业剩余物质和副产品,必须有大量的卫星企业围绕在其周围既吸收上游企业的主副产品及废弃物,又将自身主副产品及废弃物传递给下游的产业,也叫围核企业。煤矿生产产生三大废弃物和污染物:一是中煤、煤泥、煤矸石,二是废水,三是瓦斯。为使其资源化,可以选择电厂作为卫星企业,矿井生产及洗选中所产生的煤矸石、中煤和煤泥全部用于发电;电厂生产的电能除了供应屯留矿、煤基合成油厂外,还可上网或供给公司电——化工业园区。电厂产生的粉煤灰连同煤基合成油厂的灰渣用于生产烧结陶粒、砌块等建材。卫星企业使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成为可能,同时也丰富了产业链的内容,增强了链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补链企业。引进补链企业主要是通过技术集成,将性质不同的各种技术引入系统,以弥补生态产业链条上的缺环,最终形成能源、水和材料流动的闭环系统。丰富工业系统的多样性,增强工业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4 支撑企业。生态支持系统包括生态产业链内的各种中心和基础设施,包括支持和管理副产品交换的系统,完整的资源回收系统,网络管理协作单位,商业孵化器,在研发、政策发展、投资渠道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公共部门的支持等,它们从总体上对链内的企业活动进行了跟踪与服务,建立共享设施,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园区内的共享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如污水集中处理厂、固体废物回收和再生中心、消防设施、绿地等;交通工具,如班车、其它运输和交通设备;仓储设施,如入园成员间闲置的仓库等;闲置的其它维护设备、施工设备等;培训设施等。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以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产业板块为依托正在着力打造四个工业园区,即一是已获得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批复的鸡西循环经济园区;二是以鹤岗百万吨尿素为基础的延长下游产业的煤化工园区;三是以七台河为基地建设焦化及下游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焦化工业园区;四是双鸭山东荣矿区煤基多联产生态工业园区。在四个工业园区,拟形成五个产业链条:(1)煤炭—气化—尿素—精细化工产业链条;(2)煤炭—气化—甲醇—烯烃—石油化工产业链条;(3)煤炭—焦化—焦炭—化工产业链条;(4)煤炭—洗选—劣质煤—发电—建材产业链条;(5)煤炭—液化—燃料油—化工产业链条(潘宇瑶、于善波、刘珊珊,2010)。

链接之初各产业链条往往结构简单,多呈直线形。但是随着发展,其内涵逐渐丰富,稳定性也逐渐提高。生产链条将沿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链状结构向链与链之间横向耦的网状结构发展,最终形成链与网、网与网之间相互作用耦合的多维立体复杂网状结构。

4 构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的对策建议

4.1 推进体制创新,以先进的发展模式引领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煤电化基地的各生态产业项目必须符合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水土保持要求。要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积极推进煤化工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并监督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从根本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4.2 完善的研发平台,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完善的研发平台是保障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可以为企业提供和孵化科技成果,培养研发和经营管理人才。

研发平台的建设要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整合到这个平台上来,使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强、成果不断向企业辐射的研发中心。

4.3 以积极的态度、优惠的政策推动园区的建设。根据自身条件和未来发展方向,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努力解决资金、资源、技术、环保等问题。适应市场要求,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引导外资、合资、独资以及私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入驻园区。

4.4 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招商理念,实现大项目带动战略。发挥政府优势和协调功能,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为园区的建设和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招商理念、完善大项目生成、推进和发展机制,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科学招商体系。着重围绕煤化工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和节地招商,主攻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化肥、甲醇及下游两大产品集群,产业结构尽可能实现高加工度化,集约开发利用土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起具有活力、互补性强、成长性好、稳定性高的生态产业链。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54194);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10年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10024)

篇9

循环经济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可循环利用,秉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理念,遵循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保护环境和生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换言之,循环经济就是把废弃物等循环利用,追求一种生态经济,用生态绿色的理念来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旨在建立一种新的形态的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的自然法则和物质流动守恒定律重构经济系统,将人或经济活动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立一种新形态的经济。产业链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但是得到一步发展却是在我国。据调查分析,我国首先引用产业链的理念是在农业方面,发展至今已涉及商业、建筑业、电子、服务业等多方产业。也就是说,产业链包含的范围非常之广,对产业链的研究也已经渗透到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链概念运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思想,价值辩证法的相关研究和运用,将产业链充分运用到与之相关的产业群、价值链、供应链等方面。

2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扶持资金相对短缺一般说来,循环经济相对于其他经济项目来说,前期投资大、市场开拓周期长、见效缓慢。但是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说,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来了解和开展有关循环经济科研技术的探索和发现,也就不能深入了解循环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深远意义。虽然很多企业也已经认识到了绿色环保生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追求经济利益必须注重经济指标的增长从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在设备安全和维护、更新软件等企业发展的必要环节的必中投入较高,使得企业财务情况不容乐观。总而言之,经过上述情况的分析可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比较大,资金相对不足。

2.2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法律、政策支持不够尽管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并且会针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给予相应支持。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来阐述循环经济,也就使企业无章可循。现有的法律法规只是对循环经济的笼统概述,具体的内容并没有明文规定。而且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充分发挥政府该有的号召推广作用,在推广循环经济方面力度不够大,内容不够丰富完整,所以社会和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深,忽视了对企业发展,乃至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另外,政府本应该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扶持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但实际上没有出台有效的奖励政策和调控制度,企业在落实过程中普遍感觉没有规律可循,以致循环经济停滞不前。

2.3企业未意识到循环经济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广循环经济的号召下,很多企业开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模式过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得不把自身的经济利益放在企业发展优先考虑的重要战略位置上。很多时候,在面临环境保护和生产效益的选择上,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忽视了经济发展、生态平衡之间的紧密关系。还有很多企业,仅仅是口头上喊着循环经济的口号,而对循环经济的实际开展和实施内容一知半解,也并未采取实质性的行动来推进相关工作的展开。

3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要想保证循环经济顺利开展,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非常有必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构建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简而言之,成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是循环经济能否顺利实行的关键,但同时产业链的构建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是关键,而外部因素是其补充。只有内外因素合理有序地结合在一起,互相紧密协作才能保证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成功构建,也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体系保障。

3.1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人们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为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而创造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坚持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经济发展,保证经济科学全面地健康发展。我们都知道,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2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循环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高科技。企业应该重视循环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并加大对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发挥技术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创新科学技术生产,同时政府部门应该配合企业发展好循环经济,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企业的科技研发给予政策倾斜。在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合作下,共同建成以企业发展为主体,科研技术相结合的结构,创新企业生产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循环经济多做贡献。

3.3加强产业链内各环节企业之间的协作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一个整体,是循环经济正常循环的关键,构建稳定的运行机制是确保产业链内每个企业受益的根本保障。所谓产业链的运行是指循环经济产业链内部企业遵循循环再生产的要求,将上游企业产生的废弃污染物收集处理用作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循环经济的组成是由不同环节的不同企业组成,上游企业的污染物可以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料,这就要求各企业必须注重相互之间的协作。考虑到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应该本着公平、平等的原则,彼此的法律地位相等,应该确保每位参与企业获得相应的利益,保证产业链的正常运行。在相互的合作中,各企业应该注重承诺,遵守协议规定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同时也应该尽该有的义务。其中,各产业环节企业的沟通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入某一政策、价格等方面的变动,应该将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企业,以便企业随时调整产业进度和计划,放眼于长运的利益,保证产业链平稳运行。由于各个企业都是以自身利益为首要考虑原则,但是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应该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机制,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沟通合作,最终确保产业链正常运行。

3.4注重产业链外部因素对产业链的影响另外,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行还受到政策因素、自然因素、法律因素和公共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政策方面,政府要发挥好其在政策以及推广号召的优势,必须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引导经济发展,出台相应政策支持企业将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相结合。特别是对很多企业的工程审批、借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用以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与此同时,在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引进发达科研项目方面,政府还应该大力支持。对于很多废物再利用的企业,应该对其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投资等都给予特殊的政策优惠。而且应该放眼于西方国家,学习其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并且要着重建立健全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要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各自发挥固有的优势。另外,要培育形成循环经济的整体意识,保证循环经济法律与其他各法律之间不冲突。实际上,只有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之后,循环经济产业链才能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得到平稳发展。

4结语

篇10

关键词:贵州省;煤炭;生态化产业体系

态化产业体系是一种将商业和工业模拟成自然生态循环的产业体系,它是解决考虑产业与环境关系的新方法,也是整合产业功能的新途径;它能让环境得以改善,资源及能源的浪费得以减少,再生资源得以善用。在生态化产业体系中,每一个单元都作为其他单元的资源生产者及消费者,环环相扣。

生态化煤炭产业体系就是要把煤炭产业模拟成为一个生态循环系统,有效组织产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各种活动,充分利用煤炭资源,降低煤炭产业对环境的总体污染行为,最终达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善。为最终形成贵州省生态化煤炭产业体系。我们认为必须重点做好生态煤炭产业链的构建、煤炭生态工业园体系的构建、煤炭产业生态化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煤炭企业生态化评价体系以及煤炭产业生态化法制支撑体系的建设等。

一、贵州生态化煤炭产业链构建

生态产业链构建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并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进行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尹琦,肖正扬2002),它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网的延伸和拓展。贵州煤炭行业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日益显现。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构建生态化煤炭产业链,合理链接煤炭生产、加工与消费的各个环节,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煤炭产业链是以原煤开采为基础,围绕煤炭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联的生产单元的不同组合。从煤炭产业延伸的角度及其前向、后向关联来看,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煤炭产业链。同时由于许多非煤产业都或多或少的与煤炭主业存在相关性,又能够再造新的产业链或者进一步延伸煤炭产业链,进而形成多条、多向和构成循环的煤炭产业链(欧阳新年2007)。

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链可纵向延伸多条产业链,以煤炭和煤系共伴生资源的开采加工作为主导产业链,可横向耦合多条共生产业链。根据贵州当前煤炭行业发展情况,我们通过延长、拓展、耦合煤炭产业链,形成了以下生态化煤炭产业链,可以用(图一)简单表示(袁学良2008)。

二、建立以煤炭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生态化煤炭工业园体系

依托产业集群区域借助集群区域内企业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网络的重构以及对现有网络的拓展和延伸而实现集群内企业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合理专业分工,通过在集群区域内实现企业内清洁生产和企业之间绿色采购来达到整个集群产业网链的生态化。

依托产业集群来生态化产业体系是通过对存量企业资源的关系调整和整合实现生态化,不需要重新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可以实现成本上的节约。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而不是计划或安排的结果。它的存在更具有稳固的经济基础和市场环境,因此具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能够摆脱为生态而生态的怪圈,从而奠定生态经济的经济基础。通过生态经济在产业集群层次上的实施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之间已经存在着比较成熟的沟通协调机制,因此在集群范围内建立生态工业园可以降低企业之间合作的找寻成本、谈判成本、交易风险。由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整个产业链的传导机制可以减少政府推行生态经济的政策、法律法规等规制成本。集群企业在空间上距离比较短,废物和资源的运输半径会因此而缩小,从而节约了运输成本并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在产业集群框架下建立生态工业园可以利用发达的通讯和交通网络将集群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跨越狭隘空间限制的虚拟生态经济工业园。它克服了当前的工业园仅仅限制在一个封闭的实体工业园内,增强了对工业园外企业在生态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以其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强大的综合竞争能力,使依托产业集群的生态工业园具有持久的市场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要依托现有的煤炭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化产业体系以解决环境问题。

贵州省已经初步形成了5个比较大的煤化工产业集群,它们分别为:六盘水煤化工产业集群、贵阳煤化工产业集群、毕节煤化工产业集群、黔北煤化工产业集群和黔西南煤化工产业集群。贵州省正在加大投资力度将这5个煤化工产业集群建设成为5个循环经济型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即六盘水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贵阳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毕节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黔北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和黔西南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因此,我们要抓住这次机会结合政府的力量将这5个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依托产业集群的煤炭生态工业园体系。

三、建设生态化煤炭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国际经验表明,生态化煤炭产业体系建立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煤炭生态化产业体系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多目标将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同时,煤炭生态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再生系统,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对其进行物流分析与管理。我省煤炭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要改变这一发展模式,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研究开发生态化产业体系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建立起技术支撑体系。包括污染治理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煤炭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耦合共生技术。通过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开发煤炭产业新产品。坚持运用生态设计,改进煤炭企业的生产工艺,实现无害或低害生产。以再循环或末端治理为手段,实现废弃物的减污减排,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煤炭企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

只有改变传统的以经济总量来评价煤炭企业的成绩的评价体系,建立煤炭产业生态化的绿色评估决策机制,对煤炭企业生态建设进行价值评估,才能使煤炭企业改变以往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价值观上建立对生态文明的目标追求。我省各行业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种不全面、不真实的统计,它突出了我省在经济发展中的成就,却忽略了为此而付出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代价,不能客观地反应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煤炭产业必须建立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好的体现资源、环境与煤炭产业发展的关系,促使煤炭企业抛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结合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袁学良(2008)提出的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式以及贵州省煤炭企业发展情况,我们认为构建贵州省煤炭企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企业发展质量方面指标,它可包括企业产值增长率、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以及单位产值新鲜水耗;二是生态环境指标,它可包括: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单位产值废气排放量、单位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环境噪声达标率、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以及环保投资占企业产值比例等;三是资源循环利用指标,它可包括:原煤入洗率、煤炭回采率、共伴生矿开采率、煤层气利用率、煤炭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破坏土地综合治理率、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以及周边居民对矿区满意度等。通过煤炭企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引导煤炭企业管理者把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节约和环境保护上来,促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建立煤炭产业生态化环境法制体系

发展生态经济,解决环境问题需要专门的政策法规作为支撑和保障。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之一的生态经济,必须以法制为支撑和保障来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这也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它不是一个自发的市场行为,而是一个政府的自觉行为,需要一个明确的政府导向系统和可靠的支撑系统。而体现国家和政府意志的法律,因其固有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很适合通过立法来明确地表达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尤其是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要加速生态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超前的研究生态经济的政策和法规。此外,从建立生态经济法律体系方面着手也是发达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成功经验。

虽然我国已经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从总体上看来,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还很薄弱,专门用于煤炭产业生态化方面的法律法规更是空白,而贵州省在这方面更是欠缺,远不能适应贵州煤炭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煤炭产业生态化法律法规体系,以促进贵州生态化煤炭产业体系的顺利发展。

根据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化发展进程,我们建议我国可以进一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技术促进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消费法》等,贵州省则可以进一步出台《贵州省小煤窑安全生产法规》以及《贵州省煤炭企业生态化管理条例》等。

总之,我们通过构建生态化煤炭产业链,使产业链网得到延伸和拓展,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产品的深加工,做到物质能量流通有渠道;通过整合现有煤炭产业集群,建设煤炭生态工业园体系,达到节约成本、加快生态化煤炭产业体系建立的目的,做到产业链网有载体;通过生态化煤炭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使得生态化煤炭产业体系建设技术有保障;通过建立煤炭企业生态化评价体系,可以达到统一煤炭企业生态化发展目标,做到微观组织有保障;通过建立煤炭产业生态化环境法制体系,使得生态化煤炭产业体系建设法律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欧阳新年.资源与环境约束下中国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5

[2]尹琦,肖正扬.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应用[J].环境科学,2002,11

[3]袁学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4]谢克昌.煤化工发展与规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范维唐,杜铭华.中国煤化工的现状及展望[J].煤化工,2005,2

[6]赵桂慎.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篇11

关键词:生态产业链;生态工业园;稳定性分析;煤电化基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126-02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然而,以往的东部各煤电产业长期沿用粗放式资源依赖型生产方式,其所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制约并困扰着自身的发展。2008年省政府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同时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这为从根本上建立“产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实施区域生态产业链规划提供了重要契机[1]。

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甚至有可能使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瘫痪。因此,对于生态产业链或生态网络稳定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生态产业链系统运营模式类型

1.依托型生态产业链系统。依托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是指许多中小型企业分别围绕一家或几家大型核心企业进行运作而形成工业共生网络[2]。其中的核心企业为关键种企业,围核企业主要是为关键种企业提供生产原料,或者是利用它廉价的副产品、废物。依托型生态产业链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依存关系非常明显,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机制来实现系统本身的构建与运营。

2.平等型生态产业链系统。平等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是指在生态工业园中的各个企业地位对等,一家企业可能会与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合作,通过专业化分工进行生产的外包和全方位的资源交换与交流,从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共生网络。平等型生态产业链系统的特点是系统内各企业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地位相对平等,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机制来实现价值链的增值[3]。在世界范围的工业园中,平等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普遍存在,特别在一些高科技园区。系统中的各企业一般为中小型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灵活,各企业间以经济利润最大化为导向,建立复杂的业务关系网络。

3.嵌套型生态产业链系统。嵌套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是一种多维立体复杂网状结构,是前两种生态产业链系统的延伸发展和更高级的形式。嵌套型生态产业链系统中往往存在多家大型企业,企业之间通过副产品、信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的交流建立共生关系,形成主体网络,同时,每家大型企业又吸附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而各围核企业之间也存在业务关系[4]。因而在嵌套型生态产业链系统中,既有各大型企业之间的平等型链接关系,也有各围核企业的依托型链接关系,还有各围核企业间的相互作用耦合,嵌套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正是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多维立体网状结构。

二、生态产业链系统模式稳定性分析

生态产业链系统稳定性就是指园区工业生态系统对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作出的适时反应和有效调整,以保持自身稳定运转的能力。

1.依托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模式稳定性分析。依托型生态产业链系统由于其依存关系的单一性,生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关系过于简单,故而:(1)能够避免各种投机行为,同一层面企业也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2)企业间信息流通顺畅,不需中介服务机构,供需关系易于管理协调,合作过程中基础设施、专用资产投资和利益分配易于协调,因此,节省大批的交易费用,有利于生态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但是也正是这种单一的依存关系,使得:(1)一旦核心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如工艺调整、材料更换或者规模变更等,都会对依附于它的中小企业产生致命的影响。(2)产业链条上企业间的高度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产业链的不稳定性。在改变生产技术方式的情况下,如果其中某一个企业迫于某种原因终止了业务,那么,就可能造成某种废料不足,而使整个产业链系统受到严重干扰,从而导致整个链网的不稳定。(3)区域生态产业链的组织结构包含链上企业的数量,企业的规模分布以及企业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度,它是影响产业链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当组织结构不理想时,生态产业链很容易受到内外环境波动的负面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

2.平等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模式稳定性分析。平等型生态产业链系统中的企业一般为中小型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灵活,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以利益为导向,通过自组织过程实现网络的运作与管理。但是,在这种模式类型中,由于受经济利益影响比较大,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主动权增强,仅凭市场的调节很难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网络出现频繁波动的情况下,需要政府或园区管理者的参与。

篇12

[关键词]集中度;供应链;循环经济;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2-0125-03

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瓶颈,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受着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循环经济就是针对传统经济这一弊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提出的新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态,强调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达到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目的。循环经济的建立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产业链延伸、供应链完善方面进一步使传统经济生产活动向着全社会专业化、集约化、有效化经济形态转移,从而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一目标。

1 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属于多元复合人工组织经济体系的范畴,因而过于简单的概念性描述或仅从循环运行模式上表达其内涵,都难以准确而全面地揭示出循环经济多层面的属性特征。但循环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实现废物再利用的绿色生态型经济。要实现这种绿色生态型经济,我们要从经济运行中的最基础部分――社会生产方式来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世界先进生产制造方式是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它着重依靠生产所需资源(设备、设施等)和原料配比组合来实现资源效率。而产品的市场效率依赖于订货计划和预测。MRPⅡ是一种推动式生产方式。这种制造资源计划生产方式对市场变化反应速度慢,在市场变化情况下资源浪费大,滞销产品带来的损失及原料损失大,排放废弃物增加。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生产制造方式由MRPⅡ向准时制生产(JIT)方式转变。这是一种拉动式生产方式,注重资源利用与需求匹配,生产批量较小,供应商提前期短。这种生产方式经济生产批量小,规模生产优势难以发挥,生产成本较高。90年代末,精细生产和精细供应被生产制造企业广泛采用,该生产方式的核心是消除浪费,减少库存,降低成本,生产制造调整转换时间短,使前两种生产方式的弱点有所缓解。以上生产方式发展的三个阶段,其核心是以企业内部经济效益为主导,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属于资源消耗型生产运营形式,难以形成废弃、排放物的规模型收集循环利用的系统。基本上是以企业生产单位为中心的企业封闭系统,在这个封闭系统内实现资源、原材料的节约和产品适应市场应变能力的提高。是循环经济萌芽思想产生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循环经济的起点。

供应链生产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传统生产方式下产业链中企业都以独立生产形式进行生产。企业有规模大小之分,如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等,无供应链意义下的核心企业。企业内部经济性高于社会经济性,企业注重自身利益忽视生态效益,企业效益不是以社会效益为衡量标准的。企业间原料或产品供应以竞争合作方式(注重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进行,所以产业中相同类型企业较多,产品质量、价格差异较大,企业间技术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企业生产中废弃物的产生难以集中,废弃物循环处理难度较大。由于同种产品质量、价格差异大,企业竞争激烈,过剩产品增多,形成库存积压浪费。在供应链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产业链中产业集中度较弱(区域产业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循环经济的形成。在供应链生产方式出现后,产业链中产业集中度得以加强,产品在供应链生产中每一个生产节点(环节)都是选择最好的原料或配件,企业间协作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核心企业环境、生态意识影响着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非核心企业可以为多个核心企业服务,如福耀集团汽车玻璃生产为多家汽车厂配套。这样产业链中技术优、质量高、产能强的企业占有绝对市场份额,形成规模化生产,无论在规模经济性上,还是在消耗水平上以及再利用程度等方面都远优于传统生产方式。

2 循环经济的本质及对供应链的要求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的单项流动的线性开环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和一次性的,资源消耗大,对生态污染严重。而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将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的生态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闭环流动的循环式经济。资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了合理、高效的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循环经济核心内容是在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指导下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发展,在社会生产运行上要形成一个较全面的科学的循环系统,各产业、行业都有其自身的完整产业结构。从社会生产基础过程看,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首先要形成一种基本的物质循环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的循环:第一是企业和社会“大”循环,如企业进入社会的产品使用报废后(或排放入社会的废弃物),经处理实现再利用重新进入生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社会废弃物回收体系来完成。我国废弃物社会回收与发达国家比较,无论从垃圾分类手段,还是回收处理能力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但是企业与社会这一层面废弃物的循环只由社会单方面处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社会生产制造系统中产业链根据产业技术特征进行废弃物或次品等废品回收。产业链内回收成本要比社会回收小得多,产业链循环系统建立的基础是供应链的完善。产业链中产业集中度大。但由于企业间战略目标的不一致性,使产业链向循环经济要求方向延伸存在着较大障碍。第二是产业链下的供应链“中”循环。在产业链内,同类企业集中度较高,排放废弃物同类性较大,便于集中处理、利用。集中处理和利用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就是企业间关系问题,企业间相互配合,回收利用效果就好,反之效率低下。供应链生产方式是当今企业间合作关系最完整、最有效的一种关系。供应链企业可实现上下游企业间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还可以建立带有回流系统的供应链体系,使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开始到制造、销售、报废、处理再利用整个过程都在供应链闭循环系统中,这种状态是在产业链充分延伸直至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供应链条件下的“中”循环是循环经济建立的一个基本的良性循环体系,是经济活动良性循环的基础。第三是企业自身独立进行的“小”

循环,是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如下游工序废料返回上游工序重新利用,或消耗品或排放物企业自行进行三废利用等。企业自身循环是保护环境,实施节约生产的传统做法,各企业、行业都有丰富经验,这里不多作赘述。供应链生产方式下循环系统如图: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产业链、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企业必须转变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观念,转向谋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筹兼顾。二是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增加逆向供应链,使废旧、污染物顺利回流到处理系统被生产再利用。三是构建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实现资源在整个社会的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资源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循环经济模式下供应链生产方式的发展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供应链生产方式要围绕“物质良性循环,资源转化效率提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宗旨进行重新构建。变革后的供应链目标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从单一的追求经济利益转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目标兼顾。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供应链生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3.1注重供应链延伸发展,完善物质循环链的闭合

在供应链发展中,产品从原料开采到制造、销售、使用、报废直至再利用,整个过程是需要一个完整供应链过程来保证的。目前在供应链生产过程中大多供应链属于开环过程,即“资源一生产一消费一废弃”,缺少逆向回收即逆向供应链的建设。闭环供应链指“资源一生产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完整供应链循环过程,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3.2供应链生产向着绿色化发展,形成绿色供应链生产循环系统

构建绿色供应链是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以循环经济为基础,对产品从原材料购买、生产、消费,直到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通过供应链节点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企业合作,使整个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环境最优。

3.3在产业链环境下实现供应链企业规模化生产,规模化减排和废弃物的规模化再利用

篇13

关键词:古城旅游;产业链;生态化

一、阆中古城旅游产业链基本概述

单从阆中古城旅游产业链结构来看,随着近几年旅游发展的日益成熟,阆中旅游产业链已初具形态。从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角度分析,古城阆中旅游主管部门对古城旅游发展认识的深入,开始加大对古城硬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进行与古城配套旅游产业和服务基础设施、城镇旅游环境的建设,在古城原有的风貌下,积极开发嘉陵沿江旅游带、天宫院风水旅游地、构溪河自然风光、纪念馆、熊猫乐园等众多配套旅游目的地,与风水古城形成全市旅游的协同效应。基于旅游硬件出发,阆中市也加大了对古城全域的各式文化旅游的挖掘与建设,并逐步形成了以风水文化为核心,古代建筑文化、画圣文化、三国文化、天文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独具阆中古城特色的多元文化体系。从旅游产品的生产上来分析,阆中旅游业的兴起伴随着一系列的旅游服务业的兴起,旅游城市交通的健全,新老城区宾馆数量增加,服务质量的快速提升,阆色餐饮小吃文化开始发扬光大,各种民间艺术产品让人耳目一新,阆中茶文化和休闲文化为众多游客品足论道,成为阆中旅游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从旅游产品的供应上分析,大量的特色旅游产品得以批量化生产供应,古城居民成为推广这一系列旅游产品的良好载体,这些不仅成为与景区景点配套吸引外来游客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同时也为阆中古城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从客源市场来分析,作为旅游产业链上的目标环节,本外地游客是开发古城旅游资源的最终目的,阆中古城现在面对国际、成都、重庆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等不同区域级别的旅游市场,现日平均接待游客基本达到五万人以上,成为川东北地区游客接待量最大的县级旅游区。

然而基于旅游产业链生态化分析,阆中古城旅游产业的生态性表现并不良好,古城区环境污染严重,治理力度不够,自然风光景区存在生态破坏现象,旅游配套产业发展耦合性较差,旅游生活服务中资源消耗过大,浪费严重。从古城旅游全局来看,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偏离或独体明显,链条衔接断裂,整个旅游业未形成共生系统,产业链的生态化组织动力严重不足,这也造成了阆中古城在开发区别于其他古城的生态旅游更为艰难。

二、阆中古城旅游产业链生态化思考

(一)推进阆中古城旅游产业链生态化的必要性分析

1.产业链生态化实现风水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阆中古城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对其开发、生产、销售、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给力途径。阆中古城旅游产业链生态化强调在旅游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坚持规划管理部门的低碳规划开发,旅游企业的低碳化生产和市场运作,客源市场的低碳化消费;同时,旅游产业的核心链与辅助链的生态化体现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要求古城旅游产业链中各个参与主体尽可能做到节约性,循环性使用,在坚持生态承载力条件下,努力挖掘古城优质旅游资源,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实现阆中风水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2.产业链生态化实现同类古城镇旅游的比较优势

丽江古城是以完整古城,以常民生态空间式和独特的纳西文化为支撑而被世界各国广泛熟知,平遥古城则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且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阆中古城曾经与丽江古城齐名,并同时在1985年纳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然而今非昔比,阆中古城的历史和考古价值是远远超越于其他两座古城,这尽管成为了阆中古城的一大优势,但是阆中古城的旅游开发却远远落后于这两大古城。当前阆中旅游部门正积极致力于阆中古城旅游的开发,尽管已经有了丽江、平遥古城的开发模式可以仿效,但是作为一座独立于其他古城的城市,其开发应当结合自身特有的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特别是阆中古城正朝着国家5A级旅游方向发展以及对未来申遗目标的争取,阆中就必须坚持差异化战略,结合本身区别于其他古城镇的特色遗迹资源,通过优化产业链结构,推进旅游产业链条的生态化,把阆中古城打造成为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古城,体现出区别于它类古城镇的比较优势,从而让阆中古城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城。

(二)阆中古城旅游产业链生态化构建新策略

推进阆中古城旅游产业链生态化必须突破古城旅游对传统产业链的依赖,遵循生态产业系统的内生链生态化、外生链生态化和共生系统的生态化三种构建原则,积极促成风水古城阆中的旅游产业链生态化的构建。

内生链的生态化首先要求景区生态化。阆中古城首先要做到景区开发的生态化,对生态的可持续进行分析,科学合理规划,健全古城环保设施,加强古城环境保护的意识宣传;其次加大对古城景区环境污染的治理,降低景区环境污染程度,鼓励景区资源使用的低碳化;同时对古建筑加强保护,避免对古建筑的损坏,对已损坏建筑及时修补,对自然风景区应注重对生态资源的保护,防止对景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其次要求交通运输网络的生态化。古城阆中在建设交通运输网络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构建生态通道,加强道路交通的绿化建设,做到县域旅游全景道路系统的生态化,另一方面引入低排放公交系统和生态环保型车辆,做到古城交通运输的生态化。

最后要求旅游服务企业生态化。旅游服务企业大都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以及民间工艺产品等产品和服务,因此阆中古城在推进旅游服务企业生态化过程中,要增强旅游企业之间的生态耦合度,结合本地水电和油气等资源的优势,引入节能设备,充分利用生态节能技术和清洁排放技术,减少经营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对周边环境产生的污染,为游客提供清洁、环保的产品。

生态化外生链为旅游者,即客源市场,主要通过宣传生态消费观、生态行为和环境保护理念,使其成为生态化旅游者。旅游消费者生态化要求提倡生态供应,在古城特色服饰上要提倡天然的棉麻、丝织、纤维,减少对化纤品的供应,特色餐饮住宿方面要增强食品安全和质量的保证,减少垃圾食品供应,建设人工生态与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的生态民居和古宅民巷,选择低碳化交通工具,以减轻空气污染和非再生能源的消耗。

共生系统的生态化是强调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系统的综合作用,共生系统是维系稳定旅游产业系统的内生和外生两个子系统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为目的的自然—人文社会的生态复合系统,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确保内生和外生两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功能、效益的发挥;二是减少乃至消除内生、外生系统及关联产业等所带来的对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破坏效应。阆中古城旅游共生生态系统构建首先需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原始资源、物质等,同时政策支撑、资金、技术、人力等是构建共生系统的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内外链是构成了旅游共生系统支撑体系,外链为内链输送人流、资金流及其他资源,为内链形成需求空间,内链则为外链提供足够的生态旅游产品。此外,在共生系统中环保产业通过对内外链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回收再利用,是促成整个古城旅游共生系统再生环节,是实现旅游产业链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因此,积极促成生态产业链构成,还必须推进阆中环保产业的发展,增强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山东蓝色经济区;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98-02

依托山东半岛海洋资源优势,以做大做强蓝色产业为基础,统筹发展文化产业、科技产业、自然生态,对山东周边地域产生了极大的辐射性带动作用。新媒体产业在蓝色经济版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新媒体产业助推蓝色经济区传统产业升级,成功打造文化山东这面旗帜,实现新媒体产业的价值输出。

一、山东蓝色经济区新媒体产业发展定位

山东蓝色经济区新媒体产业园以新媒体产业服务传统产业为使命,紧紧把握蓝色经济区科技产业、海洋产业、制造产业与新媒体产业之间的命脉,针对蓝色经济区科技产业、海洋产业、制造产业传播及营销模式创新力缺失,新媒体企业个体弱小、分散发展的现状,以专业聚集、抱团发展为手段,聚焦扶持云端技术应用、数字出版、网络资讯、电子商务、影视制作、工业设计、品牌策划、会展展示等企业,专业服务于蓝色经济区各传统产业,全面促进新媒体企业快速、高效、优质的发展,实现新媒体企业价值输出,构筑与产业链紧密衔接、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策划、传播体系,助推蓝色经济区传统产业升级。

二、新媒体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其媒体构成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产业,处于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的上层,依托当今社会越来越成熟的科技手段,强调用户体验与媒体传播性,由传统传媒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诸多相关产业相融合产生的一种创新的媒体形态。简单来说,区别传统媒体行业,新媒体产业具有两方面创新:传播内容的数字化创新以及传媒介质的网络化创新。

新媒体产业作为一种创新的媒体形态,在当今社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与国外新媒体产业相比,国内的新媒体产业无论从产业链的完善程度还是发展规模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新媒体产业链存在的问题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尚未形成“哑铃型”产业链价值配比体系

根据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经验来看,新媒体产业链价值配比体系在形成为“哑铃型”时才是整个产业发展成熟完善的标志之一。

“哑铃型”产业链价值配比体系从各组成要素的价值比重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哑铃型分布特征,其中以内容创意环节和交易传播环节为哑铃的两端,分别占产业链价值的45%和40%。也就是说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两个组成要素在新媒体产业价值链的比重达到85%,而内容制作、生产复制等组成要素仅占剩余的15%。由此可见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是新媒体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

(二)尚未形成“闭合”的产业链

作为传媒产业,流通渠道的通畅与否是产业价值实现的关键,对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巨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具有优良而通畅的流通渠道,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市场需求与市场资源,自然也会成为核心的产业环节和要素积聚的重要促进手段。只有流通渠道环节通畅了,内容创意和产品制作才可能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基础,才有了制作精良和鸿篇巨制作品诞生的土壤,才能使新媒体产业真正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而目前销售渠道不畅却是产业发展的重大缺陷之一。

三、破解新媒体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高端定位,解决产业链难题

非“哑铃型”新媒体要素结构与产业链不闭合,是导致新媒体产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而产业链的问题就出在原创和渠道两个重要环节上。销售和播出渠道是新媒体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价值能否实现,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但同时也是目前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此,引进项目时,蓝色经济区相关部门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对完善产业链至关重要的制作播出平台和传播渠道项目的引进上。通过这些项目的引进,从渠道入手,打造完整产业链条的重要举措。相关项目的落户将为蓝色经济区实现企业聚集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创意及教育产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打造产业平台,建设产业基础设施

产业基础设施是相对于道路、仓库、办公楼等公共基础设施而言的,主要指的是一系列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通讯设施等。产业基础设施具有可以通过网络使用、辐射范围广的特点,完善的产业基础设施对于新媒体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

新媒体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发展对产业基础设施有很高的要求和依赖,而对道路、仓库、办公楼等公共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并不强。山东公路系统全国闻名,凭借其畅通的公路、航空、水路航道,对发展新媒体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山东蓝色经济区不应沿袭传统开发区的发展模式。起步阶段,蓝色经济区应着力建设包括便捷的网络通讯设施和强大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产业基础设施,为山东半岛以及全国的新媒体企业服务,实现企业业务在公共服务平台上的“虚拟聚集”。第二阶段,蓝色经济区便捷通畅的公路、航空、水运系统与产业生态完美结合等优势,从交通形态到建筑形态到产业基础设施,全方位打造符合新媒体特色的国际化产业集聚区,吸引企业入驻,实现“物理聚集”。相关项目的建设将可以为企业提供强大的产业基础设施,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和快速成长壮大。

(三)“双生态”的发展理念,构建良好的创意环境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优异,风景怡人,良好的生态环境聚集了大批企业入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园提出“双生态”发展理念,即将新媒体产业生态和蓝色经济区环境生态相融合,切实打造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新媒体产业生态,是指建立优越的创新服务体系,提供一流的服务;通过园区的影响力、创新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聚集企业,形成产业优势聚集效应;建设国际化的产业体系和渠道。

蓝色经济区环境生态,是指充分发挥山东蓝色经济区的地域资源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在现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好园区规划,设计出独有的符合新媒体产业的建筑形态,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一流的产业基地。同时,作好环境保护工作,形成良好的生态,做到宜居宜业,使之成为具有独特性、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第二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2]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广告大观》,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