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6 14:40: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我国,心理学毕业生的就业面逐年递增,况且这是一门朝阳学科。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心理辅导与帮助,二是心理咨询逐渐受到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认可,正在引进与延伸中。在未来几年中,心理咨询工作将成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的独特风景,而到城市从事心理咨询仍然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途径。
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引发的各种心理疾患,心理障碍有待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解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会压力、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疾患,心理障碍有待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解决,而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也相当严峻。
马加爵、杨佳、邱兴华、熊振林,他们身上多少都存在心理障碍。依据相关心理学理论,个人遭遇造成心理问题,因得不到及时疏导、救治而出现严重心理变态后,就会产生破坏性心理。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股市暴跌引起的各种心理恐慌,有跳楼自杀的,有上街游行的。2008年频繁发生的,如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固然有、滥用警力的原因,但如果有正确的心理疏导,就可起到避免矛盾激化的作用。
据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
不仅成人群体,儿童一样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北京一千八百多名家长近三年的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孩子存在各种心理问题。
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已由1989年的占总生病率的20.23%上升为1998年的27.03%;天津市对5万名大学生所作的调查中,有心理障碍的占16%以上。北京大学近十年来因心理疾病休、退学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1/3左右。杭州市科委从7所不同类型的学校抽取2961名大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占25.39%。
2010年我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公布,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在15至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原因。中国也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总的自杀率为23/10万,而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10万,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当前精神疾病防治体系薄弱,专业机构及人员严重匮乏。
二、心理学就业前景乐观,城市社会需求供不应求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头晕等症状,这些现象不都是由生理上的疾病造成的,而是心理因素作怪。而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现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心理学的存在和作用,已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目前,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人员供不应求。
心理学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类情感世界的每个角落,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在实践中更充分地发挥人的因素,提高劳动、学习效率,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像汶川、玉树地震时的心理干预,让灾民能够迅速从灾后心理阴影中走出;富士康跳楼事件,促使企业开始注重对员工的心理培训;大中小学建立并逐渐完善的心理辅导室,希望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
根据近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心理学专业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75%以上,而211院校的就业率则在85%。麦可2007年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公布了一组来自我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我国患有各类精神疾病的总人口已超过1600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则更多,估计达到1.9亿人,也就是说,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3.4亿人,约3000万人深受心理障碍困扰。而处于高压状态的白领等人群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而我国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非常匮乏,每百万人只有2.4个心理咨询工作者,而在美国是550个。如果依据联合国颁布的标准:每1000人配备1名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那么,仅以5亿的城镇人口基数来计算,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47.6万的缺口。目前全国各类大学纷纷招收心理测量与咨询方向的研究生。在《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心理学排在第七位。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有所改善。但是,毕竟我国能够进行心理消费的人群还没有达到普及的地步。在国外,心理学行业具有完备的体系并且能够细化各种门类。而在我国,心理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我国的心理学行业也将如同国外一样,分门别类细化职业,成为一个高层次、高薪资、高发展空间的行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课程
应用心理学主要课程为: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SPSS原理及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心理学、精神分析等。
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各种各样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来自各方的压力也是不断增加,人们也日益注意到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会压力、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大,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疾患,心理障碍有待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解决。
可以预计的是,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前景是比较良好的,一是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心理辅导与帮助,二是心理咨询逐渐受到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认可,正在引进.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心理咨询顾问将成为一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独特风景,而到高校从事教研工作仍然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途径。
总体来说,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况且这是一门朝阳学科,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当然,展望不等于将来的现实,还是需要时间来证实。
关键词:自主学习;性别差异;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172-02
一、引言
自1981年语言学家Holec将“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研究以来[1],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外语教学改革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和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尤其对学习者性别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美国语言学家Ellis明确提到语言学习者的性别差异对外语学习的影响问题,“性别差异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性别差异的认真分析能够建立语言、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者和语言学习环境之间的联系并揭示其相互之间的关系”[2]。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等学校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开始探索和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新模式。在网络自主学习领域,国内专门探讨性别差异与网络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论文试图从网络自主学习视角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方法,从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随机发放问卷256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回收率为97.2%。其中男生132人,女生117人。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的量表是在李成新编制的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量表的基础上[3],结合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性别变量。该量表由动机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两部分组成,包括学习计划、学习意义、内在目标、自我效能、学习控制、学习焦虑、学习管理共8个因子。经原作者检验分析,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适合于对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状况的评定。量表的项目采用Likert六级反应模式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依次为1至6分。
(三)研究程序
由本文作者亲自担任测试员进行集体施测,测验用时约为15分钟。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p
三、讨论
(一)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的31个单项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学习计划(p=0.041)和内在目标(p=0.047)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自我效能(p=0.004)、学习控制(p=0.003)和学习管理(p=0.001)方面男生得分要高于女生。学习意义、一般方法和学习焦虑方面没有发现性别差异。沈奕斐认为,“当我们在讨论性别差异或者分析男性和女性的时候,应该认识到,社会环境和性别文化才是真正制造性别差异的上帝”[4]。
1.男女生网络自主学习中的表现差异与家庭、学校的教养方式相关。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受社会性别角色行为模式的制约影响。孩子所接受的训练具有明显性别的区分。男孩的培养目标是着重锻炼思维能力、意志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对女孩相对要求没那么严格,因此女孩的独立能力相对较弱、依赖心理较强。在适应社会性别角色为目的的培养下,学龄前儿童就已形成了符合公众期望的相应年龄段的性别角色行为。在学校环境下,男女生的性别社会化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教师大多倾向于对男女生符合行为角色的行为给予肯定、赞扬,而对于表现出相反性别模式的行为加以批评、否定。符合两性性别角色规范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不断强化和发展。基于以上情况,男生的管理能力和意志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因此在网络自主学习控制和学习管理上,男生呈现出明显优势。男生的网络自主学习独立性更高,普遍认为经过努力能取得良好的网络学习效果,对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行为控制和自主学习时间的管理都要优于女生。而相比较之下,女生对教师课堂授课的依赖心理较强,对网络自主学习没有信心,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较差。
2.男女生网络自主学习表现差异与从众心理、从众行为有关。在性别群体意识和行为模式的引导下以及传统观念、社会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男女生会逐渐形成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心理和行为,即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从众行为”。而大学生在群体生活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性别群体及学校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具有普遍性的趋同心理的社会心理现象,从而导致从众行为[5]。研究发现,从众心理和行为更容易对女生产生影响。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所持有的刻板印象会强化学生的性别角色的特质,使得学生对角色规范行为产生认同感。调查结果符合中国传统观念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女生在学习计划、内在目标上所呈现的优势符合女性刻板印象中“认真、细心、有条不紊”的特点。而男生则在体现相应男性刻板印象的“支配、独立、自信、竞争性”的自我效能感、学习控制和学习管理方面更有优势。女生的学习计划性要高于男生,就如女生的生活比男生管理的有条理一样。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是与中国的性别刻板印象直接相关。中国的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女生学业能力较差,从众心理会增大这种负面认识,使女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因此,帮助女生克服消极和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的影响,提高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在网络英语教学中显得极为重要。
3.男女生网络自主学习表现差异与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相关。虽然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男女在就业方面机会平等,但在实际的招聘工作中,很多单位有附加的性别条款,在同等条件下甚至是在男生在各方面比女生差的情况下,男生也被优先录用。性别歧视和偏见是造成女性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而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大大超过了用人需求,更加加剧了女生的就业压力。2009年9月全国妇联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是遭受性别歧视,有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偏见”。女生要想在就业市场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备优于男生的实力。因此女生的学习动力很强,外在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直接转化为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相应地,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女生内在目标——对网络学习所掌握知识技能的关注要比男生高。这是因为男生的压力主要是在将来的职业规划发展上、社会地位以及经济能力方面,这些方面的压力是不能通过学习成绩简单得到解决。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女生对将来就业前景的消极认识间接反映在自我效能感上,调查数据显示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男生。
(二)教学管理对策
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计划、内在目标、自我效能、学习控制和学习管理等方面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差异。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针对男女生所呈现的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男女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扬长避短,因性别不同而采取不同引导方式。教师要克服由于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而对不同性别学生形成僵化、固定的学习成绩预期。学生自身也要认识到社会角色规范和从众心理的消极和负面影响,促进学习、生活、就业中的正面从众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发展,抑制和限制负面从众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其次,关注、建立和发展以社会性别角色为视角的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针对男女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上的所呈现的性别差异这一客观实际,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求“因性施教”的科学性的、可行性的、具体化的教育模式,促进男女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目前对“因性施教”的探索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因性施教”必将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等院校教学层次和质量。
最后,在网络教学中和其它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别公平的教育环境和学术环境,促进两性能力与潜力共同发挥。要关注就业歧视问题,切实保障学生就业平等权益。要认识到男女生在一些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但不要把性别差异片面扩大化。我们应当相信在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下,男女生能取得同样的学习成绩和社会成就。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Ellis,R.& Barkhuizen,G.P.Analysing learner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李成新.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方鸿志,朱玲.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3,(2).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028-02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问卷设计
2009年以来直到2013年,受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中国外贸环境日趋严峻,国内经济也受到很大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特别是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改行从事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屡见不鲜。很多人因为找不到合适工作,待业在家。
目前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在校生面临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压力,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究竟目前的高职学生是如何看待就业问题的,他们的想法是否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可能发生的情况之一是,在校生将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以应付更加激烈的竞争。但是也存在相反的可能,禁受不起重压的人可能会采取放弃的态度,不再专心学习。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寻求一些专业外的途径来解决将来的生存问题,因此热衷于学习专业外的技能。另有一部分思想观念比较新潮开放的人则有可能不会受恶劣形势的影响,而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为了了解实际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就有必要做一些调查。我们因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其中有如下部分内容:
“1、您的职业理想是什么?”参考选项有:A、有一份稳定的、比较轻松的、收入中等的工作;B、有点压力的、收入较高的工作;C、自己做老板,管理一家企业;D、没有任何想法,听天由命。
“2、您觉得最能体现职业成就感的是什么?”参考选项有:A、赚钱多;B、受人重视;C、技能高超胜过别人;D、工作内容有意义。
“3、您认为您本人找工作是否会很容易?”参考选项有:A、应该很容易;B、有点难度;C、可能很难找;D、已经有安排,完全不担心。
“4、您有没有想过自己创业?”参考选项有:A、决定一开始就自己创业;B、想要先给别人打工赚经验,再自己创业;C、目前不想,但可能会在适当的时机考虑自己创业;D、压根儿完全不想自己创业。
“5、您认为做商业类工作赚钱最重要的是什么?”参考选项有:A、要有技能和知识;B、要有人缘和社会关系;C、要有资本;D、要有胆量。
二、调查结果以及原因分析
1、第一个问题“您的职业理想是什么?”
用上述调查问卷,我们对浙江某高职院校2011级普高生源和三校生源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并整理了相关统计数据。针对第一个问题,普高生源的学生有38%选择A,34%选择B,28%选择C,无人选择D。三校生源的学生有33%选择A,31%选择B,31%选择C,4%选择D。两种生源的学生的选择情况高度相似,说明在学生性格和偏好方面,普高生和三校生并没有明显差异。基本上没有人选D,说明学生的工作心态都比较积极,很少有消极的情绪。
2、第二个问题“您觉得最能体现职业成就感的是什么?”
针对第二个问题,普高生源的学生有30%选择A,20%选择B,6%选择C,44%选择D。三校生源的学生有10%选择A,44%选择B,19%选择C,27%选择D。普高生和三校生都有较多人希望将来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岗位、受人重视,这说明他们都很在意他人的看法,也必然对教师给予他们的评价很敏感。同时都只有极少数人想在职业生涯中追求技能高超,说明在学习能力上,他们对自己普遍是不够自信的。在A项的选择上,两种生源的学生体现了差异,或许说明了三校生存在着更为保守的心理特征,尽管他们的学习成绩甚至优于普高生。
3、第三个问题“您认为您本人找工作是否会很容易?”
针对第三个问题,普高生源的学生有12%选择A,66%选择B,18%选择C,4%选择D。三校生源的学生有4%选择A,48%选择B,40%选择C,8%选择D。两种生源的学生给出的选择居然如此雷同,大部分人选择了比较适中的“有点难度”,似乎只是验证了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原理。不过从另外两项选择的比例,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选择“很难”的人数比选择“很容易”的人明显更多,说明高职学生对于就业前景普遍还是比较悲观的。
4、第四个问题“您有没有想过自己创业?”
针对第四个问题,普高生源的学生有6%选择A,30%选择B,54%选择C,10%选择D。三校生源的学生有38%选择A,54%选择B,8%选择C,无人选择D。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这个问题上体现了两种生源学生完全不同的择业观。普高生仅有较少人考虑自主创业,而三校生则大部分希望能自己创业。这似乎与我们一般的想法相悖。我们通常以为普高生由于受过高中阶段教育,基本素养更好,思想更开放,性格更灵活,但他们恰恰在问卷调查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随大流心态,对自己并没有太高的职业期望。三校生的创业愿望如此强烈,可能跟这类生源的家庭环境有点关系,因为这些学生多来自农村,而农村家庭一般有更强的创业精神。另外,三校生对待职场竞争的态度比普高生更为悲观、不自信,这也可能导致他们更想从自主创业上寻求出路。
5、第五个问题“您认为做商业类工作赚钱最重要的是什么?”
针对第五个问题,普高生源的学生有12%选择A,76%选择B,4%选择C,8%选择D。三校生源的学生有6%选择A,84%选择B,6%选择C,4%选择D。两种生源所有学生的想法体现了高度一致性。无论他们的性格和兴趣差异有多大,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缘和社会关系”是职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而“知识技能”、“资本”、“胆量”这些实际上都很重要的东西却被轻视了。这正好反映出现实中国社会中人们喜欢走捷径、不愿遵守规则的文化现象。学生们耳濡目染下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么一种事实,就是哪怕你再有钱、或者有知识、或者有胆量,如果在本地没有强有力的人脉资源,是无法生存的。虽然高职院校现在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技能,但学生并不太买账,仍然不太重视学业,这个现象可以得到解释了,原因就是学生们最重视的是社会关系而不是知识和技能。
三、较深层次的心理分析
1、高职学生普遍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
从统计结果来看,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大学低年级阶段都没有对将来明确的打算,处于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状态。这可能有多方面因素。
(1)这是一种社会大风气的影响结果,其实不光是高职院校学生是这样,其他各类大学生都是这样的。大学生中间普遍弥漫着一种享乐主义的思潮。
(2)中国的大学生很少接触社会,大部分的假期实习实践活动都是形式上的,因此他们暂时没能形成自己对职业的看法。
(3)由于对自己能力的怀疑,高职学生没有自信能够在将来工作岗位上获得连续晋升,所以对将来自身成就的期望值普遍比较低,而较低的职业期望总是会导致消极的随波逐流的想法的。
(4)性别差异也是个重要因素,女性会更多地考虑家庭而不是事业,她们的想法往往比男性更为保守。高职院校学生性别比例在很多专业上都是失衡的,比如语言类、经济类专业,女生占据绝对优势,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大学阶段忙于谈情说爱而不是职业规划,在毕业时首先考虑的是组建家庭而不是开创事业。
2、高职学生心理状态普遍缺乏自信
缺乏自信可能有几个方面原因。
(1)过去失败留下的心理阴影。高职学生生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高考失败未能进入一本、二本;另一类是中职中专毕业的学生,中考就已失败未能进入普通高中,无论哪一类,都经历过学业上的失败,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
(2)大学阶段产生的新的挫败感。虽然就读于高职院校,但也要跟本科院校学生一样参加各种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由于学习风气总体较差,高职学生在这些方面总是显得更加困难。
(3)就业阶段社会大众对高职学生的歧视。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明确要求高学历或者好的毕业院校,等待高职学生的,仅仅是一些薪水极少的、或者风险极高的岗位,在这些岗位上看不到什么好的前途。随着经济形势恶化,现在甚至连这样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了。
3、对学生施加就业压力未必能提高学习效果
高校教师在督促学生学习的时候,往往自然而然地对学生施加各种压力,强调各种危机感。就业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这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一方面,强大的精神压力可能会造成恶劣情绪,而恶劣的情绪只会提升人对于娱乐的需求,同时不可避免地打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精神压力下,人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出于本能地,具有相似情况的学生会抱团活动以增加安全感,如果这个小团体中的主导人物是学习厌恶者,就会导致所有团体成员都不爱学习。
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制度造成的。全日制学生在上课阶段不被允许提前找工作,而上课阶段结束到实习阶段,只有短短一个月甚至两星期的缓冲时间,学生必须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到可以实习的企业,不然可能就会受到学校老师的责备和惩罚。但是,即使是在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时期,要快速确定工作单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找一份工作需要的时间是越发不确定的了。如果能让学生认识到寻找工作本身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这个事实,并调整心态,学校也能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更好地帮助学生度过这个过程,就业对于学生的压力就可以减轻许多了。
参考文献:
[1] 艾尔・巴比(Babbie,E.)(美).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
[2] 劳伦斯・纽曼(W. Lawrence Neuman)(美).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5版)[M].郝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
[3] 泰勒(Taylor)(美),佩普劳(Peplau),希尔思(Sears).社会心理学(第10版)[M].谢晓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深度挖掘“高学历失业”群体会导致个人认知失衡、滋生自卑,抑郁等心态、丧失追求公正平等的信心,导致家庭自卑、消费受到冲击,导致人才市场的畸形化和社会的“马太效应”等。因此,一方面要使个人和家庭正确认识到失业的实质和前景,改变认知偏差,培养理性科学的职业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促进供需平衡、创新产业,推动自主创业等。
[关键词]
高学历失业”群体;社会心理问题;策略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高学历”群体的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高学历”群体不能及时充分就业。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和社会转轨的成熟阶段,近些年来这一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做出了颇有成效的研究,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市场方面、经济发展速度、高等教育的体制和个人等,并且对失业造成的社会心理问题探讨较少,只是停留在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上。笔者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失业才一步步的浮出水面,所以本文主要从一个完备的市场视角来分析,找出“高学历失业”群体的特征表现,进一步分析失业给个人、家庭、市场及社会造成的心理危害,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高学历失业”群体的范畴及特征
1.“1高学历失业”群体的范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称:“学者之所以能成为学者,在于咬文嚼字,概念清晰”。清楚的概念界定和范畴是一切科学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和基础[1]。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是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水平的群体,但是根据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的规定,各种类型的专科学校均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学生毕业后的学历水平均是“高学历”,同时国家认可的电大、函大、夜大等大专以上学历也属于“高学历”群体。笔者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是指具有大专以上毕业文凭或学历水平的群体在一定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并且有着不同的表现。
1.“2高学历失业”群体的特征
1.2.1“高学历失业”群体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的现代化国家,“高学历失业”群体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避免不了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目前我国出现的“高学历失业”群体不仅是因为取消了上个世纪“统一分配”制度,代之现在“自由择业”制度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方式机器化的必然产物。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关键,但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高校专科生、本科生及硕士生,市场主体在求职者面前往往优先考虑学历和专业,而忽视了求职者实际的能力、兴趣等,这样大量专科生和硕士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求职周期延长,导致暂时性的失业。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高学历失业”群体是社会发展当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1.2.2“高学历失业”群体的被迫性与自觉性上文谈到的“高学历失业”群体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所以,“高学历失业”群体有被迫性,但是也不乏自觉性。自觉性失业,就是说他们原本能够找到工作而不愿意就业,或者就业了一段时间主动放弃。“高学历”群体自然就把眼光专注于第一劳动力市场,即使长时间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完全不考虑短时期进入第二劳动市场缓解就业压力。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使得有资格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的人与市场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恰恰成反比,如果高校毕业生不转变这种刻板的就业观,那么会使很多毕业生落入自觉性暂时性失业这一群体[2]。
1.2.3“高学历失业”群体的差异性首先从地区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此处高校毕业生比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即使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到东部去寻求工作,但缺乏东部地区大学生几年所积累的资源,竞争上处于劣势,其就业率远低于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其次从性别上来看,由于生理构造不同,有些岗位更适合于男性,并且女性在就业后一般会经历生子等过程,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在择人的时候尽量不招聘女性。同时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部分“高学历”女性滋生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不敢正面应对就业竞争。所以,导致了“高学历”女性群体就业率低于“高学历”男性。再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考虑,211、985等名校的失业率低于一般普通的本科院校。即使,在名校仍然存在部分失业现象,但是大多数表现为主动性的失业。最后,从专业角度来考虑,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当中,原本就存在“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分,并且有些高校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比例,,而不断打压“冷门专业”,所以“冷门专业”的失业率不同于“热门专业”。
1.2.“4高学历失业”群体的相对性首先,从失业人数来看,“高学历失业”群体数量是较少的。因未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往往只能在第二市场上徘徊,而且这一群体人数相当多,随着工业化的步伐不断前进,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所以导致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其次,伴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有些技术程序上的处理确实是普通劳动者所不能的,市场主体当然会选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所以,与那些只接受较少文化熏陶的失业群体相比较,“高学历”群体失业的可能性小,周期短。再者,大部分“高学历”群体毕业后不一定能够找到适合的工作,导致很多一部人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而此时学校并没有做好统计方面工作,把这部分人群也误划入“失业”的范围。或是某些学校为扩大学校声誉、应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等,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毕业后必须找到工作。迫于学校的压力,部分学生会暂时屈从于一份不满意的工作,一旦这些学生毕业,他们会选择辞职寻求更适合的工作。
2“高学历失业”群体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
2.1个体维度
2.1.1导致认知失调或认知偏差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称,认知失调是指环境、主体或主体行为的一切观点信念和原有环境下产生的观点信念之间发生了冲突。通常情况下,产生认知失调的一个普遍的情境就是发生了新情景或主体得到了新信息,他们同已存在的知识、观点或与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不相容的现象[3]。绝大多数“高学历”群体的观念,“我是一名本科生或硕士生,我必须找到一份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与学历成正比的工作”。然而市场经济的成熟化,使得今天“高学历”群体在餐饮娱乐行业从事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在私人小企业从事简单的日常文件处理工作、在销售行业从事风吹日晒、压力大及无稳定收入的销售工作,或是从最基层的普工开始且提升的机会极小,甚是遭到用人单位的白眼拒绝等等。正是由于对上大学的美好期待和对风险的认识不够,使得他们打破了原有的认知心理,导致认知失调或认知偏差。
2.1.2形成焦虑、抑郁、自卑的心态要想在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仅要在简历上有特色,而且要在外貌形象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为了面试,不惜花费一个月的薪水去购得一件合适的服饰;甚至在面试前一段时间内寝食难安,表现得很焦虑、急切、暴躁等。不协调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遇到一个难以从外部条件来解决的难题,这时他便会尽力使自己的观念态度与这个难题靠拢,从而进行内部的自我调节。部分“高学历失业”群体可能会因家庭及社会的压力,如果在面试中屡次受挫,他们会认为是自己能力的问题,形成抑郁、自卑的心理。这种逆向思维固然很好,但如果把握的不恰当,很容易造成自信心的缺失和自我堕落。
2.1.3丧失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首先,家庭条件较好、能力一般或较差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凭借他们父母的资源轻轻松松就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家庭条件较差、在学校认真求学、各方面都比家境好的学生优秀的这类高学历群体,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付出的远远多于其他人,情形更为糟糕的是付出了没有得到回报。此时,他们就会产生怨恨、憎恨的心理,长期屡战屡败就会丧失追求公平公正的信心。从家庭来说,经济条件宽裕的家庭会加大投资力度,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家庭不堪重负会停止这种竞争。这就有可能加剧教育上的不平等与差别,这种不平等会导致人们失去向更好生活奋斗的意念,失去改变社会境遇和资本的机会,从而也使高学历群体失去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
2.2家庭维度
2.2.1家庭的自卑和压抑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每个家庭不惜一切代价来为下一资教育。这种做法,在过去人们看来,无非是为了子女长大后能够拥有金钱、地位和权利等等,但是当下,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它是家长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的一种手段”。当A问“您家孩子在哪里上学”,B答“在科大读博呢”,A答“哦,那不错,您以后有福可享了”。这时家长会觉得自己特别有面子,感到无上的光荣。但是,当他们的孩子毕业后找不到与学历成正比的工作,或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父母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望感,甚是有的家长会怀疑孩子的能力问题,觉得自己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来,没面子,使得整个家庭变得自卑和抑郁。
2.2.2家庭消费心理受到冲击纵观当下整个教育行业,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可以说是失去了理智。伴随着近些年“高学历失业”群体数量日益凸显,绝大多数家长看不到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甚至有的家长存在攀比心理,仍盲目的投资教育。这样的高投资的确是“高学历”群体就业前景不乐观的原因之一,继续下去很可能使家庭在教育消费心理上产生两种影响。第一,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家庭会加大投资力度,但他们也是在压制其他消费的基础上来投机教育的。其次,经济相对薄弱的家庭在这种竞争下会不堪重负,有的会放弃竞争。由于消耗毕生的精力财力,而最终却未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使得这些家庭很可能产生一些的心理和行为。
2.3社会维度
2.3.1引发“马太效应”随着众多富有家庭在教育市场上的追加投入和众多贫困家庭在教育市场上的退出,可能会使得学历竞争演变为经济竞争。当前,这种情况突出的表现在城镇和某些农村地区,这些家长根本不去衡量他们的投出是否能够真正给子女带来学业上的帮助,他们做的只是与邻里、朋友和同事之间偶尔谈谈子女的学习情况,比较下来,子女成绩稍差的家长不去寻找子女成绩差的原因,他们想到的是,“如果对方报的补习班好,他们会选择同样的或更好的补习班”,增加教育的投入来为自己博得颜面。我们可以试想,这种盲目的教育高投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极易形成经济竞争,引发“马太效应”,给社会造成不良的风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3.2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畸形化由于“高学历”群体已经习惯了在学校坚持的“大众化”原则,别人找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比较热门,就蜂拥而至,很少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来考虑这份工作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这就是典型的择业从众心理。还有部分“高学历”群体在择业时,缺乏理性的思维,他们树立的目标是:“比其他同学好”为准则,即使有心仪的单位,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盲目舍弃,导致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这就是典型的择业攀比心理。毫无疑问,这将会导致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畸形化,比如:高薪岗位、热门岗位供给大于需求,低薪岗位、服务行业供不应求。
3积极应对“高学历失业”群体所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
3.1客观评价自己,培养理性的职业观首先“高学历”群体在求职简历中必须真实记录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以及在求学或工作中获得的成就,并且如实记下自身在学习或工作中的缺点。其次,与自己各方面条件不相上下的人对比,通过自身评价他人的优缺点来提升自己。最后,请相关专业人士来评价,结合内外评价建立起一个理性的职业观。在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实质性的阶段,社会方面的一些因素很显然已经成为一些问题凸显的主要原因。然而,“高学历失业”群体逐年突增也不例外。所以,“高学历”群体必须改变高新、稳定、待遇好的职业梦幻观,重新审视自己和进行职业定位,要乐于、勇于去生产、管理、建设及服务等一线行业,接受第二劳动力市场的锻炼。同时,改变就业地域的刻板性,接受求职地域的多样性。只有这样,“高学历”群体的就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4]。
3.2个人和家庭正确认识“高学历失业”群体的实质和前景,改变认知偏差很多情况下,由于对所发生的事件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导致危机的出现。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人们能够控制或者避免危机导致的恶果。由于知识结构不协调、对社会认识的片面和不成熟,使得“高学历”群体和所在家庭不能正确理解社会转型大背景下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迁的现状,令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和迷惘。因此,要有效解除困扰他们的心理危机,首先必须对造成这种心理危机的缘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目前,中国“高学历失业”群体实质是由于现代化产业的升级。如印度,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状况也与我国极为相似,曾经一度也面对知识失业的困境,但上世纪末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就不得不令我们刮目相看。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表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知识失业长期并存,但是人们不应该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此,也应该有更多其他的追求。“高学历失业”群体和家庭要真正了解我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同时改变在转型期现代文化价值的冲击下建立起的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和非理性的思维进行重新审视和检讨,培养理性的思维和正确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扭转认知偏差带来的障碍,重新回归美好生活。
3.3转变家庭和用人单位“高消费”的理念首先,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职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学历等,使得职能相当,人尽其职,人尽其用,不能为本单位谋求高名誉,盲目追求高学历。否则,不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会影响工作效率。其次,“高学历”群体所在的家庭成员不应该在转型期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盲目投资,在子女教育上高消费,他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合理培养子女的能力。否则,在付出和回报失去平衡时,会引发家庭、“高学历失业”群体和社会严重的心里危机。
3.4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促进供需平衡所谓“教育改革”,也就是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所以要对教育进行改革。教育和市场是相辅相成的,高质量的教育能够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带动教育的提升。然而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5]。为了避免因市场经济的发达对教育造成的危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国家要遵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总量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平衡或适当的超前这一原则,来合理的规划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其次,对于那些就业率逐年偏低的“冷门专业”,国家和学校应控制招生数量,从根头上来预防失业。最后,高校一年级的新生在主修自己当初所选专业的同时,让他们自由的到各院系听课。一年后再确定专业,给学生们重新选择自己喜欢专业的机会。
3.5鼓励“高学历失业”群体自主创业“高学历”群体不应该坐等政府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不能顽固的坚持在发达地区、政府机关或大型企业就业,他们应该跟普通劳动者一样积极融入市场参与竞争,学习自主创业的本领。其次,高校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把个人积极主动创业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帮助“高学历”群体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从而来规避风险。最后,国家应该给“高学历”群体创造更多更好的自主创业机会,如提供贷款、土地、鼓励到农村或者边远地区创业等等,并且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总结
“高学历失业”群体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复杂性。所以,作为我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必须正视“高学历失业”群体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转型期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社会问题凸显的主要缘由,“高学历失业”群体也不例外。因此,首先需从国家宏观层面出发,大力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合理预测规划高等教育的招生力度及专业设置、改变用人单位“高消费”的理念,其次培养“高学历”群体客观、理性的职业观和人生观,使“高学历”群体在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3):2-3.
[2]皱菊萍.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失业的特点[J].孝感学院学报,2009(4):118-121.
[3]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机遇与希望,但另一方面也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心理冲突、心理压力成为现代青年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反而比同龄人更多。我国目前有在校高校大学生2000多万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与就业,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压力状态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时期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它是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相关的科学研究都表明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生理方面的身体不适,心理方面的消极情绪甚至行为方面的过激。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2003年公布的大学生心理调查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占34.9%。2004年7月4日的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0%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0%的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12.0%的大学生存在敌对情绪。由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文献回顾
压力是一个有多种内涵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中有不同定义的词语。1936年,“压力研究之父”,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HansSelye)首先将压力的概念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又于1956年将压力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并界定为令个体紧张的威胁性事件、突如其来的危险刺激情境。[1]自此后,有关压力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同学者亦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压力的概念。
回顾1985年至2005年的西方文献后发现,这十几年当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西方文献所报告的校园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社会和情绪方面,或来自于个人方面。主要的学习压力源有考试、竞争、时间、教师、课堂环境和就业等,主要的个人压力源有亲密关系、父母关系、经济问题、人际关系、居住条件、外表等。[2]这与我国的研究基本一致,我国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普遍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三个方面。我国著名学者樊富珉等人在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在校生活期间,个人前途、就业、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3]李虹等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测试,发现大学校园压力的主要类型为:学习烦扰、个人烦扰、消极生活事件。[4]
与大学生压力研究的数量相比,研究生压力的研究显得不够。张月娟等研究发现,研究生承受的主要压力是学习负担重、就业升学压力、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等。[5]陈江波研究发现,研究生压力由八个因子构成,即专业发展、论文要求、担忧未来、经济和相貌、人际孤单、学习任务等。[6]
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类别的研究多集中在日常生活事件方面,认为日常生活事件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应激源,其中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恋爱、前途、经济等问题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事件。但是这些研究各自的概括、归类方式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研究结果不可比。[7]
也有很多学者对不同类别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做了比较研究,主要从年级、性别、专业、生源这四个方面研究了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性:
(1)从年级特点分析,大多数西方研究认为一年级大学生的压力最大。然而国内的研究结果却和西方的大相径庭,学者们各有所执,没有形成普遍观点。(2)从性别角度讲,西方的文献基本都认为女生的校园压力要高于男生。我国的研究则发现男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女生,但是在不同的压力源存在一定的差异。[8](3)从专业角度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压力方面有明显差别,理、工、医科大学生在学习、交往情感及总体压力感上高于文科大学生。[9](4)从生源角度分析,很多研究都显示农村学生的感到很有压力者超过城市学生;独生子女比起非独生女压力较小,应对方式也更健康。[10]
现有的关于压力应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比较多。不太严重的压力,大学生自己也能解决。但大学生进行专业心理咨询的很少,如果遇到相对严重的压力事件,不去寻求专业援助是有害的。[11]目前对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方法与内容都比较单一,分类标准也不统一,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缺乏,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明显。
从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的概述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成统一观点,还需要学者们做更多更全面的研究与探讨。从研究视角上看,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三种学科介入,其中社会学的视角比较缺乏,研究多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托,停留在个体的微观层面,缺乏社会学角色理论、社会化理论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探析。从研究对象上看,现有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缺乏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研究,对于大学校园中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层次群体的压力也缺乏探讨。本课题通过对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较研究来对现有研究作一个系统补充,以期完善现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心理压力在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一般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进而产生一种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本文采用刘克善的定义,心理压力是个体对一定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并且是压力源、压力感和压力反应三者共同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1]所以本研究主要从调查对象的基本属性、心理压力的来源、压力感的大小、面临心理压力的身心反应、应对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二)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选取的南京某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比较有代表性。
总体为该大学所有在校学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以学历层次为分层属性,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分别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各层次样本由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第一阶段,以学校的宿舍楼名单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住宿区分别抽取5幢宿舍楼;第二阶段,以每幢宿舍楼的所有宿舍名单位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宿舍;第三阶段,进入每个宿舍,以床号为1、3的两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2.访谈法
本研究将另外采取访谈法,选取10个个案,本科生研究生分别5名,以了解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压力上的异同。
(三)资料分析方法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1.5软件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2.个案编码分析
本研究采用编码法对10个个案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组为学生学历层次编码,本科生用“B”表示,研究生用“Y”表示;第二组为个案编码,用“个案”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第三组为话题的编码,每个问题分别用Q1、Q2、Q3等表示。
例:“B-C1-Q1”表示某本科生(B)个案1(C1)对问题1(Q1)的陈述或看法。
(四)实施过程
本研究在收集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的相关资料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以南京市某高校所有在校大学生为总体,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98.5%。个案的被研究者是问卷被调查者中的10位大学生。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在调查的197名大学生中,本科生100人,研究生97人,本科生中大一学生12人,大二学生37人,大三学生43人,大四学生8人;男生91人(占46.2%),女生106人(53.8%);文史类66人(33.5%),大农类89人(45.2%),管理类42人(21.3%)。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三、调查结果
(一)总体状况
1.心理压力的大小
表2目前的心理压力大小
频数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压力非常大,以至难以忍受
压力比较大
一般
压力很小
完全没有压力
从表2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有9名同学感觉“压力非常大以至难以忍受”,87名同学感觉“压力比较大”,压力感较大的同学比例(48.8%)接近一半,这说明现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比较中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的状况都具有相似性,只有极少数学生(3.5%)认为自己压力很小或者完全没有压力。调查结果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学生已成为新的心理高压人群。
2.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按顺序依次为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33.7%)、学业问题(23.3%)、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18.8%)、家庭与经济问题(12.5%)、异往问题(7.4%)、其他(4.4%)。
其中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学业问题、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是当今大学生的三项主要来源。
表3心理压力来源频次分布表
选择次数选择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
学业问题13323.3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10718.8
异往问题427.4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19233.7
家庭与经济问题7112.5
其他问题254.4
总计570100.0
从表4可以看出,67.0%的学生把“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前途问题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压力,这和许多前人的研究结果是相吻合的。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心理压力来源方面有很大的趋同性,但是两群体又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我们从表4中发现,78.4%的研究生都把“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列为最主要的心理来源,而本科生的比例是56.0%,研究生中把前途就业问题当成最大心理压力来源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本人认为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群体中有相当多的人当初选择读研这条路时,是为了逃避大四的就业压力,在短短两三年的读研期间,他们不得不考虑出路问题,因为无处可逃,读完研仍需面对毕业就业问题。在处于第二位的学业问题上,研究生群体(29.7%)中的选择比例低于本科生(31.3%),在第三位的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上,研究生群体(25.9%)的比例更是明显低于本科生(40.8%),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增加,个体逐渐成熟,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适应性逐渐增强,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少的人会为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烦恼。
表4本科生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前三项排名
第一位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第二位
学业问题第三位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
3.具体压力事件的心理压力的均值比较分析
经统计,大学生总体的心理压力均值约为1.76(在0-5分范围内),本科生的压力均值约为1.89,研究生的压力均值约为1.61。总的来说,本科生的压力感要大于研究生。在所列出的18项具体压力事件中,“亲人过世”带来的压力感(3.38)是最大的。死亡给人的感觉都是灰暗的、悲伤的、消极的,大学生正处于生命的黄金岁月,面对亲人过世这样的事件一时总无法接受,有的人甚至长期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给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类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尤其大,大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往往会因措手不及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人生事件的心理预期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理智对待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除此,专业的就业前景(2.89)、对前途的困惑担忧(2.94)、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35)、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56)、人生的意义(2.09)这几项的压力感都相对较大。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14)、对自己的身形容貌(1.20)等都产生相对较小的压力感。
社交与人际关系虽然是大学生主要心理压力来源之一,但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目下列出的几个具体事件产生的压力感并不是很高。而通常被认为是一大突出问题的异往问题带来的压力感也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是由于随着当今大学生的观念日益开放,已普遍抛弃了过去封建保守的思想观念,能正确看待异往,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异往问题。关于大学生恋爱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种恋爱动机下,尝试恋爱的情况越来越多,受挫成为普遍现象,即使有压力,也只是阶段性的,大多能理性对待。但对于某些个体来说,异往引发的高压力感仍是不能忽视的。
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学业问题、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异往问题下列出的几项具体事件中,研究生的总体压力均值都小于本科生,这说明研究生在这些事项上感到的压力要小于本科生。
表5心理压力的均值比较分析
具体事件本科生研究生总体
学业问题期末考试1.900.851.38
英语四六级2.221.391.81
考研1.921.241.58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与同学朋友的相处1.200.801.01
与宿舍成员的相处1.080.690.89
与老师辅导员的相处1.170.941.06
异往问题失恋1.551.381.47
暗恋1.230.781.01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专业的就业前景2.773.012.89
对前途的困惑担忧2.922.962.94
家庭与经济问题家庭经济状况1.511.631.57
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472.222.35
其他问题亲人过世3.293.503.38
丢失财物1.491.031.27
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161.121.14
对自己的身形容貌1.371.031.20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542.582.56
人生的意义2.311.862.09
事实上,访谈的内容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
“现在当然有压力啊,最大就是学业啊。我们课多得要死,痛苦啊。还有就是宿舍人际关系。上学期还好了,但这学期开始老有一些摩擦,很烦人的。”(B—C1—Q2)
“学业压力挺大的,考研的时候感到压力最大,这是我整个大学阶段最难熬的一段时间”(B—C4—Q2)
“有压力,但是不是特别大,和本科时候比没很大变化,现在主要是就业方面的压力。前途未卜的感觉。学业方面比本科时还轻松一些,没什么压力。”(Y—C7—Q2)
“人际方面也有些,不过是很轻微的,有些小摩擦一两天就没事的。”(Y—C8—Q2)
研究生在学业和人际方面的心态明显比本科生从容。
但是在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方面,研究生感到的压力就要大于本科生了。
“就业压力挺大的,当初是保送上的研究生,觉得读个硕士挺不错的,但是农业院校的农科专业就业前景渺茫,怎么能不担心。”(Y—C10—Q3)
“压力肯定是有的,还比较大,还有一年研究生也要毕业了,不知道何去何从,看当初的同学现在混得已经很不错了,自己还一无所有……”(Y—C8—Q3)
(二)大学生面临心理压力的身心反应
通过对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和身体反应的调查,我们发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在这方面的差异不大,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经常出现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有:头痛、头昏、睡眠障碍(失眠睡得不稳、噩梦等)、胃口不好、烦躁、焦虑、感到孤独苦闷、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等。大多数学生因压力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处于轻度及轻度以下水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达到了中度甚至偏重、严重水平。这说明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还是较强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了那些少数。
表6面对压力的主要身心表现频次分布表(%)
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
头痛、头昏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38.148.210.22.01.5
健忘,记忆力下降27.457.910.73.01.0
睡眠障碍(失眠、睡得不稳、噩梦等)31.540.117.37.63.6
肠胃不适,感到恶心、胃口不好44.237.113.74.11.0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34.043.714.25.62.5
感到孤独苦闷32.042.618.83.03.6
烦躁、焦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32.042.618.83.03.6
对事物提不起兴趣21.353.816.25.63.0
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38.643.111.75.61.0
【关键词】就业 心理障碍 调适
随着我国1998年高校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和1999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的212万人到2009年增加了400多万,达到619万人。与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遭遇我国高等教育去精英化、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也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社会各界、高校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针对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做了比较全面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调适对策。
1.大学生主要就业心理障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大学生在对自我、就业和社会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现象的心理特征。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攀比心理不明显,对就业形势的估计比较乐观,77.1%的人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观念。但是他们依然存在较多的就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1 认知障碍。
1.1.1 自我认知不准。调查中,只有7.9%的人有比较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72.1%的人有模糊的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没有做过任何职业生涯规划。这就导致,当问到自己存在的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时,46.7%的人认为是自己能力难以胜任社会、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与此同时61.07%的人认为自己的就业期望和自身能力、兴趣特长匹配。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期望和认识的矛盾,势必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定位,是产生他们就业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1.1.2 社会认知不足。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没有做到“知己”,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在“知彼”方面做得也差强人意。他们比较轻视能力的重要性,注重“门当户对”。在对“您如何看待就业过程中专业是否对口问题”的回答中,有50.89%的人选择了“最好是专业对口”。而在问到毕业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排序中,人际交往能力被放在了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前面位居第一。因为对社会认知不足,大学生产生了怯懦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在求职方式的调查中,“愿意上门推荐自己”的只有13.7%。这种消极等待的思想使很多人错失了就业的良机。
1.2 自卑心理。调查发现,100%的学生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另有58.18%的人认为自己承受了较大的竞争压力,求职时不够自信。能力不足成为困扰自己就业因素中仅次于“信息量少”的第二位因素。在择业中,因为缺乏自信心和勇气,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应聘时畏畏缩缩,不敢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尤其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个案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人的陈述是“神情紧张、举止拘谨”,更有甚者说当时“心神不定、面红耳赤、谈吐失常”。在求职的关键环节,自卑使大学生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1.3 自负心理。与前面谈到的自卑心理不同的是,61.07%的人认为自己的就业期望和自身能力、兴趣特长匹配;56.54%的人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结合前面的数据,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保持着相对乐观的心态,虽然他们只有7.9%的人有比较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不足,但是对自己的就业期望比较高。这是比较明显的自负心理的表现。有自负心理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很容易脱离实际,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以幻想代替现实,“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自负心理导致的就业挫败感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以跨越的重要障碍。
1.4 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下岗失业人员人数增多。但是仍有73.44%的人将“京津沪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了自己就业的首选区域。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就业的鼓励和宣传,大学生对到西部就业的“感性”认识有所增强。当问到是否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就业时,有87.15%的人表示因为祖国建设的需要以及相关政策支持,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就业。这种“孔雀东南飞”和“扎根西部”同时出现的前后矛盾的结果,充分说明了多数大学生在求职时趋向于“热门”地区和“热点”政策,是从众心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表现。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忽视了对社会需求和求职单位的了解,忽视了对自己特长、特点的分析,导致就业屡屡受挫。
1.5 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消极被动地等待,坐等家长、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在就业方式的调查中,有58.76%的人选择现场招聘会和亲友介绍工作等“古老”的方式找工作。与此同时,有73.86%的同学在学校期间除了英语和计算机之外,没有考过相关的职业证书,有58%的人没有做过任何感到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兼职工作。这种存在依赖心理的同学看到那些主动出击的同学一个个地落实了单位,而自己没有着落时,就埋怨学校不行、埋怨专业不行、埋怨父母没本事、埋怨自己生不逢时等等。
2.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大学生就业出现的心理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社会和职业要求,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行动上自卑和心态上自负的状态,以及盲目从众的心理。而“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想要感恩父母”和地方院校的教育理念落后、具体的教育实施环节不当,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能力锻炼等都从客观上造就了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大学生对学校和家庭过分依赖,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甚至主体缺位。我国受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要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进行有效调适,需要大学生、家庭、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认为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积极实践,知己知彼。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锻炼,在学好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要多参加各种有益于了解自己和社会的活动,尤其是积极参与了解和认识相关工作的实践活动。在此次调查中,大学生都能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大学生活中,有58%的人没有做过任何感到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兼职工作。大学生要学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将自己的美好梦想扎根在社会的真实土壤中。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一个明智的大学生。这需要大学生充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生涯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同时需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了解社会和相关职业的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
2.2 增强自信,笑对挫折。“自信要以坚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做资本,以雄厚的实力做后盾。”要在现实的大学生活中增强自信,树立自信心就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大学生拥有了自信对就业本身就能带来莫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尽显才华,展现最完美的自己,增加成功的砝码。同时,拥有了自信,大学生才能正确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这需要大学生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有权威证书的资格认证等)的训练,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还应注意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学会将挫折当成成功的阶梯和完善自己的机会。拥有自信的大学生还会笑面挫折,顺利就业。
2.3 注重预防,加强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心理素质比较差。这就要求学校、家庭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列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家长可以通过与子女之间交换就业信息,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学生自己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接受挫折锻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主动深入学生,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掌握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重点跟踪和帮助,如有需要还应建立心理咨询档案,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咨询。“开展心理咨询需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团体就业心理咨询;针对部分同学的心理障碍,开展个体就业心理咨询。”
2.4 跟进指导,优化设置。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都有所加强,从大一到大四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接受个案访谈的大学生表示:在就业时,自己早就忘记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而对结合自己的就业实际进行具体的指导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此次调查中,有76.8%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课程基本满意。其中,最满意的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在问及就业指导课程需要加强的内容时,82.5%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就业体验”和“模拟面试”等具有实践意义的环节。学校的就业指导等课程需要在继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强化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和过程指导,避免大一的时候谈规划,大二大三谈就业,造成生涯规划和学习、就业“两张皮”,职业生涯规划仅仅是“纸上谈兵”的状况。另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还需要加强“情景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同时,还需要注意邀请知名企业的相关人事做有针对性的讲座,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学校的就业指导需要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课程开设、就业能力培养、就业心理辅导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跟进指导。
2.5 关注弱势,重点辅助。在具体的就业实践中,高校特殊群体中的部分成员在就业时也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除了接受学校普遍实施的就业指导政策外,还应得到特别的关注。这些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女大学生、身体残疾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学生、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的特困生等。对于这类学生,学校要注意心理疏导和能力培养的结合,要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做到扬长补短,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能力培养。在就业的过程中学校还尽可能对这类学生进行重点推荐。有些高校举行的“女生专场招聘会”等做法也值得借鉴。总之,学校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辅助他们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方志成、王胜.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当代教育论坛.2006(3)
2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薛亚萍.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分析与就业心理指导.教书育人.2007(1):81
4 方志成、王胜.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当代教育论坛.2006(3)
5 贺迎春.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1):6
【关键词】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职业成熟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到了“大众教育”阶段,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高校学生职业效能感对就业心理压力的影响对高校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工作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基础
职业选择是每一个社会人尤其是大学生必经的阶段,它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职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是个体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领域的体现,它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班杜拉认为,疾病、身体不适或焦虑、抑郁等身心状态会降低个体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压力是一种应激状况,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就会引起焦虑抑郁、身体不适等反应,必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反之,低自我效能感也会引起本人的心理焦虑及压力。
职业自我效能感最初的研究始于赫克特和贝茨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问题。之后,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就从相关职业问题的应用研究转向了所有人的一般职业选择与发展的研究。随着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中应用范围的扩大,研究者开始使用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来表达与影响职业选择和发展的活动、决策以及行为等有关的自我效能。目前,我国职业自我效能感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证研究上都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引进国外理论和初步建构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大连某高校院校学生,共1657人。其中男生占37.7%,女生占62.2%;来自
农村的学生为988人,占所有人数的59.6%;学生干部占25.2%。而父亲职业为务农的占46.5%,母亲务农的占51.2%。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
采用龙燕梅编写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共25题,分为自我评价、收集信息、目标筛选、制定计划、问题解决等5个因子。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根本没有信心”到“完全有信心”的5级评分中选择答案。此量表曾用于傅特艳的《影响高校专科生择业的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及张彩霞《南通地区高校学生择业效能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当中,信效度较好,适合高校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评定。
2.《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
采用陈宇红、江光荣编写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原题共70个题目,本次调查根据被试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删减,最后采用了48个题目,分为职业素质评价、求职竞争、自我认识定位、就业心理预期、缺乏求职帮助共5个因子。被试者根据自身情况从“无压力”到“压力很大”5级进行评分。此问卷应用于很多同类型研究,其信效度良好,适合高校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的测查。
(三)数据分析
本调查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的描述统计、t检验和回归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高校学生职业效能、就业心理压力数据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被试者的职业效能总均值为3.47分,说明目前高校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平均处于较有信心的状况;就业心理压力的总均值为2.57分,介于压力较小和中等压力之间;被试对“毕业后找到工作把握程度有多大”的分数为3.55,介于“有点没把握”和“有点把握”之间;而在估计自身就业前景的分数为3.74(3表示较差,4表示较好),显示学生对就业比较有自信。
(二)高校学生职业效能、就业压力的差异比较
1.性别差异比较
男生的职业效能感高于女生(男生为3.55分,女生为3.42分),同时男生的就业压力低于女生(男生为2.50分,女生为2.61)。说明男生对自己的就业状况比女生更乐观和更有信
,所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比女生小。
2.年级差异比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就业压力方面,二年级学生比一年级的分数高(一年级为2.54分,二年级为2.61分)。表明一二年级的学生对职业的自我认识和信心程度是一样的,但是面对即将开始的就业状况,二年级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更大。
3.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差异比较
学生干部的职业效能感高于非学生干部,其就业压力低于非学生干部。说明学生干部在面对就业选择时有更高的水平和更少的心理压力。
(三)就业压力总均值对职业效能感各因素的回归分析
以职业效能感各因素为自变量,就业压力总均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效能感的制定计划、目标筛选、收集信息、问题解决因素是显著影响就业压力的因素,因此其就业压力对职业效能感的回归方程为就业压力=4.17-0.11制定计划-0.12收集信息-0.13问题解决-0.1目标筛选。而自我评价并不显著影响就业心理压力。
四、分析与讨论
(一)高校学生职业效能感与就业心理压力总体状况
此次调查中,高校学生的职业效能感和就业心理压力处于中等程度,与我们普遍担心目前就业状况恶劣和大学生求职信心较差的观念不同,高校学生并没有反映出低自我效能感和高就业压力感,这和林志红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作者认为,这与高校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就业导向有很大的关系。高校院校一般都以就业为导向,在学科设置上偏向于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中处处体现着实践和技能的要求。另外,通常高校学生在毕业时都能找到工作,在实习时的就业机会也并不缺乏,因此高校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基本保持了较好的职业效能感和心理压力水平。 (二)不同高校学生的职业效能、就业压力讨论
本文显示,男生比女生高校业效能感、低就业心理压力。这一结果也与同类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长期以来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弱势群体的角色,以此形成的缺乏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加上个别用人单位存在着性别歧视的现象,使得女生的职业效能感更低而就业压力更大;在年级比较中,二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高于一年级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开始逼近就业的时间,面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他们开始意识到就业的紧张感,自己能否找到心仪的工作,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任务,都是二年级学生容易担心的问题;在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的比较中,学生干部的职业效能感高于非学生干部,就业压力低于非学生干部。究其原因,学生干部在学校内参加了很多校园活动,在班级和学生会社团中提高了个人能力,这对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此更加自信的学生干部面对就业时就显得很从容,压力也更小。
(三)高校学生职业效能感对就业心理压力的影响
在就业压力对职业效能感的回归分析当中,除了自我评价之外,职业效能的其他四个因子均进入了回归方程,显示出高校学生在制定计划、目标筛选、收集信息、问题解决四个方面的水平高低对就业压力的影响。如果学生在求职中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不能很好的收集所需要的职业信息,在遇到相关的问题上不知道如何解决,同时也找不到所需要的帮助途径,这会给他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自身的职业效能感水平。因此,要想减轻高校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就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职业效能感。
五、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的结果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关注高校女生的职业能力
女生在就业环境中经受着比男生更多的考验,而她们往往比男性更容易缺乏信心。目前,高校院校普遍都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很少有专门针对女生开展的特别辅导。因此,学校的职业教育要更加关注女生的就业能力,针对性的帮助女生学会应对各种就业困难和压力。不仅要提高女生的职业效能感、提高自信心和职业决策能力,还要对女生在未来就业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诸如性别歧视、职业竞争、性骚扰、环境恶劣等情况,以此来减轻女生对就业的迷茫和恐惧感,降低其就业心理压力。
(二)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的敏感度不同,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更多的是适应和体验与以往
不同的大学生活,就业问题虽然会考虑,但还不是急迫需要面对的问题,这时候需要提高的就是他们的自我评价、自信心和应对能力。而二年级的学生开始为了实习、就业做准备,要有针对性的对他们的就业和心态进行辅导。三年级的高校学生在毕业年已经开始去实习和择业,这时候学校应该做好针对个人的职业咨询和心理咨询,对三年级学生在择业实际困难上给予一对一的专门辅导,使遇到就业困难的学生能够及时的得到针对性的辅导和缓解心理压力。
(三)多种渠道并用、提高校业能力
就业指导的形式有很多种,教学、讲座、模拟面试等,对高校学生应该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并用,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当前普遍的做法是教学为主、就业指导活动为辅,但是并不能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指导。作者认为,应该拓展形式,比如团体辅导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自身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在团体中进行互助与讨论,又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职业困惑、又在团体中感受到了支持和帮助的温暖,加强了就业的信心,减轻了自身的择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唐民.职业自我效能感对高校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培养[j].职教论坛,2010(5).
[2]何涛.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就业心理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学生心理落差特点、原因和就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完善心理预警机制、积极开展自我教育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心理落差干预措施,并探讨了拓宽高职学生就业渠道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落差;产生原因;心理干预;就业对策
一、高职学生心理落差概述
所谓心理落差是指个体原有的自我概念、自我定位或自我预期与现实情境中的实际感知和心理体验存在较大的出入而形成的心理反差。这种心理落差较轻微时一般会致使个体的情绪引发烦躁反应,但不会产生其他明显的行为变化。心理落差变大时,会产生一定的忧郁情绪,这种忧郁情绪开始时力度较弱,能维持日常的生活与学习,并且不会危及他人。心理落差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个体急性情绪扰乱、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这些表现虽然都还未达到精神疾病的程度,但是如果不及时调整,长时间的存在势必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心理落差进行剖析,揭示了解决心理落差问题的必要性。2003 年廖凤林和方平对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客观自我与现实自我、镜中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三种类别落差作了研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Wendell White 的著作《生存中的心理平衡》从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卫生角度,阐述怎样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协调的关系,实现心理平衡。[1]
二、高职学生产生心理落差的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心理落差的形成,主要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因素的影响致使高职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落差,主要原因有:
1、中学和大学教育导向的偏差
中学教育把上大学当作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目标,它标志着一个人的一生有了寄托。学生进入高校后,完全靠自己,这种状况会使学生一踏入校门就失去目标和方向,茫然无措。从中学的目标明确到大学或以后研究生的目标不明确会使学生产生失落感。另外,中学教师为了使学生在高考前拼命学习和复习,尽可能发挥潜能,往往会说“现在拼命学习和复习,考上好大学就好了,大学里既轻松又浪漫”。结果学生上了大学后才发现,大学学习既艰苦又枯燥,从而形成严重的“期望失落”和“情感失落”。
2、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生的家庭和周围的人与中学教师的期望一样, 同样把孩子考上大学当作唯一的和最高的目标。父母和亲属把孩子考上大学作为生平夙愿, 并从小灌输孩子沿着这条轨迹行进。对孩子期望过高,“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心态普遍存在。广东省教科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市区77.94%的家长希望孩子达到大专以上学历。[2]市区尚且如此,更何况农村。一旦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 即使再穷也会大宴宾客,广为告知,认为这是光耀门楣和光宗耀祖的大事。社会上也普遍认为,大学生是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比较高,这些都对子女上大学寄予了期望,使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就对自己的地位,对大学期望过高,结果上高职后才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极其平凡的,甚至还“比较差”,与上大学前的各种高期望形成了强烈反差。
3、学生受自我心理预期的影响
在家庭熏陶和社会影响下, 学生普遍对大学形成了一个印象和概念,这种印象是美好的、神圣的和没有瑕疵的。进了大学就好比有了一个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到哪里都管用。这种美好的向往和想象在心理上就表现为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已近乎完美。但进入大学后,“残酷”的现实,如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学习生活的紧张化、业余生活的“单调化”以及学校条件的“不理想”等, 与预期的完美形成了强烈反差。[3]
三、高职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教育方向迈进,但是随之也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611万,2010年达到了631万,2011年达到了660万人,2012年将达到680万人,到2013年全国高校将有699万人毕业。2009年、2010年、2011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均为70%。面对这些数字,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就业对他们无疑是一道难题。
众所周知,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是让学生认清形势,调整好就业心态,做好就业职业规划,适当地降低就业期望值。但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认识的差异,会出现诸多问题,从而错失一些就业的良机,这也是高职就业率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1、不当的自我评价导致就业错位
许多高职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以说自从进入校门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何谓“高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级实用技能的人才。学生毕业后,用通俗的话来讲将成为高级蓝领。可是学生并不这样认为,总觉得是进入了高等学府的校门,受到的是高等教育,毕业后应该去高级写字楼工作,应该是地道的白领阶层。还有就是同学们的就业心态问题,好多同学说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我来找工作,我就一定要找跟这个专业相关的。这就局限了自己的就业和选择面。因为我们在学校学的这些课程,所学的这些专业,对于未来应该是一个工具,而不应该把它当做限定自己发展的一个框架。正是由于这种自我评价的错位而导致就业错位。
2、就业市场的高需求导致心理落差
近几年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递增,就业市场的门槛也在逐年地加高。各个单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许多单位在学历要求方面互相攀比。有许多工作对于大专学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却非要硕士生、本科生,这样就给走入人才市场的高职学生以打击和压力,对众多本可以应聘的岗位望而却步,从而导致高职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心理失衡,给就业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四、高职学生心理落差干预措施
1、健全并完善有效的心理预警机制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指导,有赖于教育的三级网络――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和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的完善,高校应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保健网络。校级心理健康机构――由专职的教育工作者进行管理,组织协调校院(系)学科教师、德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等人力资源,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其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院系心理健康组织――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和必要的服务。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小组――由志愿为同学服务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那些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并能将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及时向所在院校的心理保健机构与组织反映,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避免由于承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产生心理落差。要积极做好在校生心理状况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心理普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措施。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可以对有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和监控,有助于防患于未然。
3、积极开展自我教育活动
单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还要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实践活动。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如在课外教育指导中,辅导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多种团队活动,使学生自我调控、激励、发展和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变化。
4、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避免出现心理落差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积极向上、乐观、和谐和轻松的群体气氛,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朝气蓬勃和精力旺盛的大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施展自己的天赋与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在广泛的结伴、交际和合作中,建立和睦与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高职学生就业的选择及对策
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与此同时,人们对高职仍心存疑虑,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职生们的出路在哪里?其实,高职生们的就业前景并不差,而从长远来看,高职生的出路可能比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还要广、还要宽。从目前来看,轻视高职的最大阻力来自于人们固有的观念。
1、分析形势,调整定位
对于学生、家长而言,想当干部、搞管理、搞科研,不愿当工人的思想普通而且长远地存在,“白领情结”与“蓝领恐惧症”在他们身上尤为突出。学生们总觉得自己是受了高等教育的,应该在高大明亮的办公室里做白领。可是,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创新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和新兴技能的人才,这就是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灰领”。
每个人的定位都不尽相同,而企业的人才梯队也是由不同学历、年龄的人员互相搭配而成。如果说研究生、本科生从事设计等技术开发工作,中专、技校担当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那么介于两者之间的技术管理工作,如设备维修、参数调整、车间管理的责任就由高职生来承担。而同样是计算机专业,高职生不是去做复杂的程序设计,而是偏向硬件维护或简单的程序编写。高职生可以在企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这一切都需要高职学生自己在这种双向的选择中,调整好心态,选择好定位。
2、联系实际,拓宽渠道
学生刚进校,就应该进行就业规划设计,学生从毕业求职到进入职场工作,需要补充的东西很多,进入企业以后,可能的职业发展路径也很多,全能型还是职业发展技能型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做一个从行业到企业再到具体的职位战略规划。目标很清楚了以后,就需要有效的求职技巧。除了教授这些技巧以外,我们还会告诉学生要远离招聘的陷阱,并要学会在这个过程中怎么保护自己。因为两年的高职教育后恨快就会面临就业的问题,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早下手早作准备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学校要帮助学生规划就业定位、帮助学生寻找适合的企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春风送暖,但是很多企业并不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所在,把高职学生和以前的专科学生同日而语,没有看到他们在实用技术方面远远高于一般的专科学生。基于这点,学校要加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宣传力度,可以发动广大教职工,共同宣传,共同收集,利用一切机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以挖掘就业资源。[4]
3、更新观念,探索思路
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基础的学生就业市场,适应形势发展,加快有形和无形的就业市场建设,充分依靠市场机制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学校应进一步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并建立反馈机制: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为学生就业提供条件和保障。另外,还要主动挖掘就业需求信息,尝试采用市场营销的办法,扩展需求总量,主动“走出去”向用人单位发送毕业生信息,走访毕业生求职意向比较集中地区的就业主管部门,搜集需求信息。
对毕业生进行职前培训,解决在求职过程中遇见的困难。这一阶段需要从行业知识、企业知识、职业规划、职业心态、求职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培训。其次就是在通过努力在得到就业机会之后,由于学生缺乏应有的基础职业素质,难以适应职场要求,这也是当前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直接招收高职学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应该为学生提供基础职业素质的培训。第三则是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目标岗位导向的专业技能培训。以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建立“就业指导、职业素质、专业技能”三个层面的“大学生就业”培训课程体系:在提供培训课程的同时,提供面向学生的就业推荐服务和面向用人单位的人才定制服务。
总之,发展高职教育应利用行业优势,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高层次、职业化的特点,培养实用型、技术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与企业紧密结合,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构建以适合岗位需求为目标的培养计划;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出发点和归宿,提高高职毕业生在社会求职过程中的竞争能力。
【注释】
[1]廖凤林,方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三种类别落差与心理健康的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2) .
[2]丁立平.大学生“心理落差”的类型、成因与矫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 .
[3]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5(1).
[4]向阳生涯.2006中国最具影响力职业规划事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44.
关键词:考研;研究生;招生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81-03
一、问题提出的宏观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促使近几年研究生招生数量以及规模与以往相比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自1999年研究生扩招以来,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均大幅度增加。报考人数从1997年的24.2万人,猛增到2010年的140万人,增幅超过578%;录取人数由1997年的5.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7.2万人,增幅达925% [1]。而本科扩招所带来的大批本科生的就业问题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近几年掀起了考研热,大部分即将毕业的本科生选择了在大三阶段准备考研,甚至有些本科生从大一阶段就开始着手准备考研,这些学生中其考研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躲避严峻的就业现状,或者为今后就业选择继续深造,尤其是相对冷门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所学专业在就业前景暗淡的形势下更是如此。研究生的扩招,招生制度的缺陷,已越来越难以保障其生源质量,如何招到优秀生源的问题已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与此同时,本科生盲目考研以及过早地把精力投入到考研,忽视了其学习过程专业素质的培养,这势必会影响本科教育的质量。而研究生招生是为了选拔优秀的本科生,这就使得招生制度与本科教学质量的矛盾日益明显,成为高校培养人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分析
研究生招生与本科教育是相互影响的,即招生如何得到优秀生源和招生所导致的本科教育质量的下滑,它们是存在着两方利益的群体。一方是学生群体,另一方是学校,虽然学校中也包含很多利益群体,在上述关系中涉及到的主要是这两个利益群体。但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博弈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利益主体。本文所着重要关注的不是找出谁是利益主体,而是试图揭示背后真正的相互影响的原因所在。
(一)本科生考研现象的分析
近几年,各个高校“考研热”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就业压力、从众心理等原因,使大多数本科生走上了考研的艰辛路。不难发现在这些考研学子当中,出于从众心理导致的考研行为的学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种盲目性质的行为,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考研并不适合于所有人,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条件)。另一方面对研究生招收优质生源也是极为不利的。我们知道,学校所要招收的是有研究创新能力的优秀生,而对于自己人生目标不明确的学生,即便通过了招生的关卡,学校也将面临在今后研究生培养阶段中如何培养这类学生的问题。在建立博弈模型之前,需要对从众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阿希(Solomon E.Asch)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线段实验证明了从众现象的存在。虽然从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可以从一方面原因去分析问题。本文基于人们在从众行为中获得“安全感”和“群体归属感”来解读这种原因。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持不稳定态度,这时就倾向于与他人保持一致,寻求一定的“安全感” [2]。考研行即是如此,由于有些学生对未来选择不明确,更不确定考研是否会带来相关的利益。这类学生会在行为上与他人保持一致,为寻求一种“安全感”,最终选择与其他人一样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H・马斯洛(Abraham H.Maslow)在其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五阶段,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之后便是人类的安全需要,这里指的安全需要不仅仅是住所、环境等的安全,也包括心理安全。而需要层次阶段不是跳跃性质的,是逐步实现的,即每个阶段的需要满足后最终才能实现自我实现需要,这恰恰说明了我们上述所说的“安全感”获得的重要性。我们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博弈模型:参与人学生A、学生B,他们采取的战略为考研或者不考研。从众行为获得安全感的效用为1,否则为-1。假设学生A在对于考研受益与否不确定的情况下看到有一部分人在考研,为了获取“安全感”选择考研,从而效用为1,同样学生B由于从众即为了获得“安全感”选择考研效用也为1。B并不一定知道A选择考研,B是看到其他学生考研后,为了获得“安全感”,即使A和B认识往往现实生活中因为攀比心理,大家都不愿公开自己是否在考研,少一个竞争对手,对自己总是有利可图的,如图1所示。
分析模型: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模型类似于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在上述博弈矩阵中我们很容易得出,不论学生A或B,选择考研与否,他们选择考研效用是最大的,战略组合(考研,考研)就是其纳什均衡。当然,在上述模型中我们过分夸大了 “安全感”的作用,但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难看出,获得这种“安全感”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略的,我们只是要通过这种博弈解释考研从众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给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带来的不良后果。考研从众现象带来的问题首先是盲目性,盲目考研使学生忽视了本科阶段应接受的教育,例如大三、大四考研生的逃课现象。其次,学生自身失去了目标,失去了方向感,有时甚至考上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最终会导向功利主义,拿到文凭就好的思想可能贯彻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始终。考研过程中的从众现象不仅不利于本科阶段教育,更对学校研究生阶段如何招到优质生源制造了难题,学生的这种“盲目性”,也导致了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迷茫性”。
(二)学生是否选择上专业课的博弈分析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有初试与复试两个阶段,而初试比重远大于复试比重,过了初试,进入复试的考生几乎意味着已被录取。所以,选择考研的本科生会尽早地准备复习初试相关课程,很多学生从大三就开始准备,因而会与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所冲突,如何分配最合理的时间来学习就成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特殊的博弈模型,如图2,假设选择战略组合(上,上),学生要兼顾考研与专业的上课时间所以初试成绩效用为3,而专业课成绩效用为3,显然,这时成绩并不是最好的,当然也不是最差的。选择(上,不上),因为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专业课的复习,专业课成绩最大效用为4。同理当选择(不上,上)时,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考研相关课程的学习,考研初试成绩效用将为最大效用为4,如图2所示。
分析模型:上述模型类似于博弈论案例中的“智猪博弈”,即学生必然会选择考研,这时最终的纳什均衡就是(上,上)。但是上述模型毕竟是在假设的前提下,而实际的情况并不是都能充分考虑到。如果考生是选择本专业考研的考生来说,(上,上)是这个博弈矩阵最优策略纳什均衡。因为,这类考生更多地既想保证初试成绩的优异又想保证专业课成绩的优异。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要想兼顾考研课程与专业课是很难的,而且为了追求初试最大化的利益也会使一部分考生选择放弃专业课而专供考研课程。不过对于所学的专业是冷门专业或者考研时选择了跨专业的考生,上述(上,上)战略组合就不一定是最优策略了。对于这类考生可能考研成绩最大化的(不上,上)的策略才是最优的,因为,对于这类考研生专业课可以说只要合格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对于这类考考生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行为。
通过上述的两个模型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很多考生选择了考研,但是我们在这些“考研大军”中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具备了研究与创新的能力。而过早准备考研,忽视了本科阶段应接受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只专注于考研,必然会导致本科教育质量的下降,学生最终沦为考研的附庸。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质量下降,有能力的本科生放弃考研现象的存在降低了研究生招生生源的质量,这些问题不仅给要选拔优秀生源的招生制度带来了挑战,也将导致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研究生招生制度
1.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1)应试教育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应试教育将活生生的人僵化为解题和记忆的工具,束缚了学生的才智发展。应试教育造就不了创新型、实践型的人才,在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他们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国家希望通过素质教育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但是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目前都尚未成熟。所以,目前仍处于号召学者进行理论探讨的阶段,真正的系统策略仍未能提出。
(2)不利于保障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
虽然很多高校已意识到,应试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努力尝试改进,但是问题仍然很多。尤其是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初试以及专业课考试,考试内容往往只注重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无从衡量。学生在准备考研过程中采取的策略也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很少注重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而大三、大四的考生为了专供考研,忽视了在其本科阶段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2.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解读
既然应试教育有很多的弊端,为什么学校还要实施应试教育?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假设如果所有的高校都选择素质教育,对于培养人才显然是最好的。但是,给定其他学校选择素质教育而自己选择应试教育,则自己在升学考试中取得突出的成绩;如果给定其他学校选择应试教育,则自己更应选择应试教育才不至于在升学考试中落下太远[3]。比如研究生招生要完成自己的招生计划,则分数线就是最佳的筛选工具。结果每所学校都陷入了应试教育的囚徒困境之中,各个高校为了保证其利益最终还是会选择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
在招生制度方面,为何改革总是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同样,我们可以借助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智猪博弈”中的“搭便车”现象来解释。如果一个制度并不是好的制度,那么就会有人试图改变这种制度。但是,改革是需要成本的,有时需要放弃短暂的利益,比如研究生的生源、学费。总要有一些高校首先站出来,要扮演“大猪”的角色,不仅要与国家政府进行交涉,也很有可能就此举措从而影响政府对本校的经费资助,在此过程中要损失利益(比如生源),远不止这些。而另一些高校就扮演“小猪”的角色,实际上有些高校在实力方面的确力不从心,而有些高校则出于利益考虑,不愿为改革付出努力,却愿意坐享其改革的成果。因为,改革成功与否对自己都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改革成功自然是好,不成功也无所谓,最终成为免费的搭车者。所以,不难看出每个高校都愿意扮演“小猪”坐享其成,也不愿意扮演“大猪”,出血流汗,损失利益。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制度明明不合理却又可以长期存在的现象。
三、总结和建议
在博弈论视角下从本科生考研现象和研究生招生制度两方面分析可以看出,考研所导致的本科生培养质量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下降,已经影响到研究生招生中生源质量,而在另一方面,如何选拔出优质的生源也已成为招生制度需要改进的首要举措。传统的考试和应试教育势必对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招生造成不良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几点浅薄的建议。
(一)招生选拔方式多样化
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采取多样化的考查方式方法”,“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对于有能力且由于经济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继续深造的考生,基于在某些专业或者才能,应配有破格录取的相关的招生政策。虽然现行的招生方式中已有保研制度,但是,基于应试教育所选拔的学生并不一定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尤其对于那些能力突出的本科生,应当从注重个性化,注重能力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多样化的招生模式。
(二)改革初试考试模式
借鉴国际的招录方法,例如美国“GRE”等考试的方式,建立研究生入学水平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和政府可以建立嘉奖制度,对于现行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院校,给予激励和经费支持,从而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鼓励改进考试和教育模式。当然,笔者也了解到政府资助难是各高校一直谈论的焦点,想做到嘉奖,经费支持,可能还只是“纸上谈兵”。
(三)分班教学
对于教学条件充裕的高校,可以对大三和大四阶段有考研志向学生另组建一个班级,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本科教育。从而避免一些考生盲目考研,从而错失本科阶段原本应该接受的教育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教育机会。然而,笔者也看到对于大部分高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还只是一种理想。
(四)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在众多的考研学子当中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具备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这些莘莘学子,都抱着以后“出人头地”和如何“飞黄腾达”的梦想。这些美好愿望并不是只有通过考研这座“独木桥”才能到达,实现理想的途径并不局限于学术。当然,对于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继续深造的奔赴考研路上的莘莘学子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有责任和义务正确地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找到属于自己成才的道路,而不是成为盲目的跟随者,从而避免类似于考研从众现象。学校可以建立考研咨询机构,对于学生需要了解的信息给予讲解。也可以在教学和生活中给予正确引导,强化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以便正确选择今后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最后,本文虽然基于博弈论视角对研究生招生和本科教育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但在理论和分析角度略显稚嫩,尚且停留于表面现象,并未以深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要求各高校要保障本科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高级阶段,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顶尖的人才队伍的重任,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上述话题更富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应引起国家政府及学校和理论界的充分关注。
参考文献:
[1] 高经纬.关于“考研热”的经济学思考[J].理论界,2010,(6):201.
[2] 陈凤梅. 从众现象的分析和应用[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3):77.
[3] 董志强.身边的博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6.
[4] 曹菱红,胡戬.对研究生复试及优秀生源选拔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2009,(4):102.
[5]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 钟春仿.“考研”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不良影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7] 李春林,万平.考研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3).
关键词:自主性;引导式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07―02
何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即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主体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由此制定相应计划及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简而言之,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及人-职匹配。可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彻在大学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指明方向,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为将来职业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大学生人才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花都区三所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调查的资料了解到,却在民办高校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资源等方面不断丰富的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却并未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及重视,本文将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出现的问题寻找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产生的原因
1.1客观原因
(1)系统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历程短。
职业生涯规划最初起源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并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新兴事物传入中国,其普及程度不高,且中国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究正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关职业生涯的研究和实践仍很欠缺。教育部办公厅在2007年印发了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要求》的通知,指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该通知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上了日程,系统化、现代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在高校落实。自2008年至今,其发展历程较短。笔者根据对花都区三所民办高校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在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普遍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的引进和就业指导中心机构成立也是近年来才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尚未真正形成,教学模式多以理论课程为主。
(2)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资源未能尽其用。
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较好开展及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高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如购买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建立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团体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等,然而根据花都区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资源利用效果并不显著,学校所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资源并不为学生所周知,67.65%的学生未运用过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仅有32.35%的学生用过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其中60.87%的学生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学校有此系统,826%的学生是因为学校测评系统繁琐、难以操作。此外,学生主要通过课程理论讲授的方式被动地了解和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据调查结果得知花都区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最需获得指导与帮助,其中职业能力倾向测评占60.48%;就业信息定期分析占52.1%;相关社会实践平台占45.21%,所学专业的职业方向占34.75%。由上述数据可得知,职业能力倾向测评、就业信息定期分析及相关社会实践平台所占的比例较大,且学校对其已配置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资源宣传力度不够,资源未得到广泛利用等因素,引致学校资源与学生需求方面没有较紧密的联系起来。
1.2主观原因
(1)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全面。
从学生方面出发,大学生对于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处于模糊和朦胧的状态,未能全面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造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时间短。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未能在中学教育中普及,普遍大学生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起步晚,据花都区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花都区民办高校大学生选择现在专业是由于个人兴趣爱好的仅占33.83%;因就业前景好的占19.16%;因家长或老师推荐的占16.77%;因高考成绩所限或学校调剂的占24.85%。由以上数据可得知,66.17%的学生并不是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选取专业的,更是未能在选择自身专业提前设计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二是认识和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少。基于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发展历程短,国民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社会环境的熏陶,本土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处于探索研究中,理论尚未完全形成。
从学校方面出发,学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对花都区民办高校走访调查得知,部分高校并未真正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校与学生彼此之间发展的作用。片面注重招生以及大学生临毕业时的“就业培训”,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混淆一谈,并未全面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2)缺乏主观能动性,依赖性较强。
由于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全面,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教育的需求往往仅停留在潜意识阶段,普遍仍未能唤醒意识并付之于行动或实践。大学生仅在学校传统教育模式下吸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处于似懂非懂对状态,并没有结合探索自身需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付诸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父母过于宠溺孩子,包办孩一切的教育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目标缺失,也是造成学生主观能动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学学习阶段,学生以考上理想大学作为目标,激发其学习的动力。然而在大学生活中,安逸轻松的学习环境使之迷失了方向,养成懒惰散漫的学习态度。
(3)缺乏持之以恒的态度。
职业生涯规划与时俱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与社会发展、自我改变和自我认知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其目标的达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然而学生由于年级的递增以及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日趋激烈,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心理特征与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实现过程漫长、成效慢相悖,使学生难以坚持执行已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持之以恒是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起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
2解决方案
2.1树立正确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能引导学校、学生进行正确的抉择,促进其更好的发展。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需要有大环境的熏陶,如通过媒体宣传、大型活动宣传,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吸收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其次,学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应有比较深刻地认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不应持有“任务式”的态度,在对学生传授引导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念,提高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的意识,并积极推进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重视教学质量及其成果。从学生方面出发,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第一步,能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潮流发展的主力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应联系自身接受并认可职业生涯规划,自主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2.2加快形成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提高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提出,个体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除受到自我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和遗传素质的影响。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校为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提高,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应加快建设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加快组建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组织老师外出交流学习,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提供教师队伍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三是加强教学时间的连贯性,不同年级实现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在大一阶段,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有大体的了解,懂得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在大二阶段,应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的验证。根据大一阶段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社会活动的检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所制定规划的合理性、实用性,并进行修改、完善。在大三阶段,应培养自身发展所需的技能,考取相关证书,进行相关能力的拓展。在大四阶段,应着重学习就业面试的技巧,获取实践平台,为实现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迈出关键的第一步。系统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对自身大学生活及未来职业生活做出有效的规划。
2.3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调动学生积极性
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是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之一,能为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帮助。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加大现有职业生涯规划资源的宣传力度,扩宽影响力。通过学校各组织工作的相互配合,将职业生涯规划资源信息传递给学生,如通过辅导员信息传递、宣传栏海报粘贴等。其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职业发展规划部门应将部门职能透明化,增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部门工作的了解,根据自身需求寻求帮助。二是民办高校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实训活动调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同时,民办高校可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例如通过“展翅计划”、校企实践基地,使学生将个人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职业信息,更好地进行人-职匹配,科学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此外,学校可通过学生社团平台,举办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活动。通过参加活动,能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进一步的了解,调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积极性。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需要学校与学生的相互配合。学生应调整自身的学习态度,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参加。学生还应善用学校资源,运用学校现有课程知识,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及网上搜索职业信息,进行初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再利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结合社会实践修订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再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19.
[2]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Z].2007.
[3]许溪沙,王若光,张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生涯教育探讨[C].创新沈阳文集,20090827.
[4]王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案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