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推进城镇化建设范文

推进城镇化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6 14:40: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推进城镇化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贺州;城镇化;评价指标;对策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和潮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正确分析和认识贺州市城镇化水平、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探索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城镇化的含义和评价指标

对于城镇化的含义,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历史学等不同的学科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但归结起来,可以对城镇化作这样的定义: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换而言之。城镇化从其含义上讲,就是一个地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是指某一地区(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

二、贺州城镇化历程及现状

(一)贺州城镇化历程

回顾贺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归结为两个阶段:

一是徘徊不前至缓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指1992年以前。当时的贺州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工业发展缓慢,城镇发展缺少工业发展的推动。1992年底,全市GDP只有25.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6亿元,第二产业7.04亿元,第三产业5.57亿元。全市共有建制镇21个(不包括县城),城镇化水平只有17.11%,比全国平均水平(27.6%)低10.49个百分点,比广西平均水平(17.24%)低0.13个百分点。绝大部分城镇是依赖于圩市贸易、农副产品初加工以及行政管理职能发展,乡镇企业不发达,城镇二三产业总量很少。作为政府,对城镇的发展也缺乏应有的科学认识,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二是稳步发展至加快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指1993年至今。这期间,各级政府对城镇的发展有了新的科学认识,对城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1993年。原梧州地区地委、行署提出要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梧州地区和贺县设立贺州地区和县级贺州市,地区行署迁至贺州市,地区行署明确提出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促进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点来抓,以八步镇、钟山镇、昭平镇、富阳镇四个县(市)政府所在地城镇和信都、贺街、公会、桂岭、马江、五将、巩桥、公安、望高、西湾、朝东、麦岭、莲山等13个地区片中心和城镇体系主轴线上的中心镇为重点,全面加大城镇建设力度。2002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贺州地区和县级贺州市,设立地级贺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给贺州的城镇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和大力发展商贸业、旅游业“三化两业”的阶段性工作重点以后。城镇化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贺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推进城镇化建设总指挥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决定》,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政策依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经济的持续加速发展,目前贺州市的城镇化进程已明显加快,步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7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1%,比1992年底增加13.89个百分点。

(二)贺州城镇化现状

1城镇化规模小。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集中型城镇,只是有了块状城镇的雏形,辐射功能不明显。全市现有建制镇41个(不包括钟山镇、昭平镇、富阳镇3个城关镇和八步、西湾2个街道办事处以及已纳入市区的黄田镇)。从人口来看,只有八步区的信都镇和贺街镇城镇人口超过1万人,其中信都镇2.9万人;从建成区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建成区面积最大的是信都镇,也只是300公顷。而集贸性城镇占总数的90%以上,主要起着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功能。

2城镇化总体水平低。据统计资料反映,2007年世界的城镇化水平为48%,全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4.9%,广西的城镇化水平为36.2%。贺州城镇化水平只有31%,分别比全国、全区低13.9、5.2个百分点,仍有69%的人口是农村人口。

3城镇化质量不高。表现在缺乏辐射和带动市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功能不够健全,缺少发展动力。大部分建制镇尚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本市的财力积累贡献不大,份额不多,导致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

4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贺州市大部分城镇财力薄弱,大多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来运转,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而导致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不完善。目前全市41个建制镇只有20个建有自来水厂,享有人口仅为16.45万人。大部分农村城镇常常存在“灯不明。路不平,自来水常停”的现象。

5城镇体系发育不全。相当部分城镇职能单一,尚处于集市贸易这一最简单的职能上,各城镇职能分工不明确,功能发挥多处于盲目的、无序的自然状态,不同等级城镇间的纵向联系仅限于行政隶属关系,同一等级城镇间的横向联系十分薄弱。整个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缺乏有机联系。

三、贺州城镇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工业化滞后影响城镇化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只有大规模的工业发展才能真正推动地区城镇化发展。尽管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建设发展,目前贺州市工业化仍处于初始阶段,工业不发达。2007年,贺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是118.01亿元,占GDP的49.33%。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早在上世纪的90年代,工业产值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由于贺州市工业化得不到快速发展,城镇缺少产业支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不强,直接导致城镇化水平不高。

(二)第三产业不发达影响城镇化发展

无论是从世界经济历史发展看,还是从中国城市发展历史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提高。可以说,第三产业是城镇化形成和发展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越发达,吸纳的劳动力越多,城镇化水平就越高。长期以来,贺州市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不发达。近年来,随着商贸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2007年贺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56.65亿元,占GDP的23.68%,可见其总量仍然很小,水平仍然很低。正是由于城镇第三产业不发达,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不大,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经济增长缓慢影响城镇化发展

长期以来,贺州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2007年,全市GDP只有239.2亿元.人均GDP只有11552元,低于广西平均水平12408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713元。人均GDP低,表明城镇经济实力不强,城镇二三产业不发达,反映城市实力的人均财政收入不高。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只有15.81亿元,人均财政收入仅为731元左右。正是由于经济实力不强,政府无力安排更多的资金搞城镇建设,影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四)农业发展滞后影响城镇化发展

贺州的农业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力量严重不足,以农户为单位的经营规模小,难以独立消化吸纳先进的技术以及对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整理、使用,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

(五)缺乏高素质人才影响城镇化发展

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城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接受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

(六)其他相关因素影响城镇化发展

城镇户籍制度、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土地的流转及置换、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等方面也对城镇化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加快推进贺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城镇化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体制政策环境,这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二是产业发展水平,这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推进城镇化的保障。从贺州市的现实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加快城镇化建设要认真落实好以下措施:

(一)体制政策环境方面

1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镇常住人口的准入条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凡在城镇有合法的职业,有稳定生活来源,有稳定住所的,其本人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与原有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并以此作为贺州市城镇化进程中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2构建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由政府、用工单位和个人三者共同负担,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就业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二是改革传统的就业制度,实施全面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市场和人才市场。三是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福利事业,鼓励和发动民间组织、企业、个人以独资、合资、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发展各类社会福利事业。

3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逐步割断转移劳动力与土地的“脐带”。按照明晰土地产权、激活流转机制、规范操作秩序的总体思路,吸引产业资本介入农业,鼓励农户将他们承包的少量耕地转让或折算成股份加人农场,部分农户以农业工人的身份成为新组建的农场职工,更多的农民则进城务工经商。

4坚持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在加快城镇化建设中要特别强调生态环境建设,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相适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产业发展水平方面

1优先发展工业。实践证明,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工业的发展,使其他部门或产业相应产生,各部门产生又使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形成商业、金融、交通、中介、媒体等城市功能,使城镇持续发展。近些年,贺州市委、市政府适时地实施了“五业并举,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2004年贺州市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二一三”的转变,这预示着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已经开始。今后一段时期,贺州要紧紧抓住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立足本地区位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发展思路上,要着重形成“四化”发展,即集约化发展、规模化发展、生态化发展和科技化发展。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商贸和现代物流业、商务会展、文化教育和房地产业。鉴于贺州市将要形成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生态优势,要加大力度,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业。要接轨大桂林,融入珠三角,特色鲜明化、旅游网络化、服务精品化。此外,要在扩大、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顺应市场需求,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商务会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以拓宽服务领域和扩大服务总量。

3稳步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粮食、果木、蔬菜、烟草、花卉、养殖、商品林等产业为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在发展思路上,走规模化、商业化、品牌化、旅游化、科技化发展之路。在发展模式上,以立体农业循环经济为抓手,坚持“面向市场、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富民增收”为宗旨,通过农业产业化、休闲化、科技化、旅游化与农村改造一起实现城乡统筹,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珠三角的菜篮子生产服务产业化基地。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坚持高起点规划,打造个性城镇。城镇规划直接关系到城镇品位的高低、城镇功能的完善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精心编制、严格执行规划,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城镇建设。一是注重规划的先导性。规划编制工作一定要立足现状,着眼长远,独具匠心。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现代城镇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城镇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以超前的思维、科学的规划设计,凸显城镇的个性内涵和品位。二是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科学的城镇规划,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要按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城乡协调”的总体要求,着力完善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并针对城镇防洪、绿化及自然和人文遗产保护的要求,科学编制专项规划。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制好村庄规划,以解决好有新房没有新村的问题。三是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依法实施,不能随意变更。在规划管理中,要坚持不符合城镇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得突破规划控制范围。

2坚持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城镇。发展是城镇的永恒主题,建设是城镇的根本任务,特色则是城镇的生命与灵魂。抓城镇建设一定要树立精品意识,精心设计、精心建设。一是抓重点项目,在彰显特色上着力。近几年来,贺州市围绕扩容提质的总体要求,坚持凸显特色、创造精品的原则。突出抓好了一批城镇建设的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各建制镇和相关乡镇也要结合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各自城镇建设的重点项目,始终做到“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始终体现城镇特色,确保重点项目建一片、成一片、受益一片。二是抓配套设施,在完善功能上着力。在推进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要狠抓城镇功能的配套完善。不论是市区、县城还是建制镇,对路网结构设计、公共绿地配置、市政设施配套、垃圾污水无公害处理等问题,都要高度重视,尽力实现全面配套。通过完善城镇功能,推动城镇形象的确立和城镇品位的提高。三是抓人文开发,在提升品位上着力。要注重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山水资源和城镇历史文化特征,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着力打造精品城镇。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努力把自然、历史、经济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到城镇及街道空间,逐步形成城镇标志性地段和标志性建筑,以体现城镇的个性特色。提高城镇品位,创造城镇品牌。同时,注重城镇建设的生态环保效应,按照路旁增绿、空地建绿、拆墙透绿、近山植绿、水体泛绿的思路,全面加大生态城镇建设步伐。

篇2

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市级行政区域,当城镇化率达到现在的将近30%,即将进入加速城镇化的阶段之时,如何发挥自有优势,加快推进的城镇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城镇,彰显城镇的历史、文化、灵魂和气质,最大限度地使城镇化更好地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加富有潜力和发展潜力,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增强经营城市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新观念和明确目标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近年来,市在经营城市、推进城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形象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还处于“以物易物”的初级阶段,严重制约了城镇的经营和效益,制约了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体制不顺。突出表现为供地缺乏统一性和供地数量缺乏计划性。二是机制不活。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尤其是没有充分发挥土地的融资增值功能。三是经营形式不规范。没有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四是监管不力。对已出让的土地缺乏监管机制,致使大量土地征而未用,影响城镇建设进程。五是土地市场长期供大于求,形成了事实上的买方市场。六是城市经营长期负债运行,各市场主体均患有严重的“投资饥渴症”。为了增强城市竞争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各级各部门要增强经营城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加快经营城市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城镇化步伐,使经营城市工作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二)更新思想,明确目标。市经营城市和加快城镇化进程要坚持市区与小集镇、农民新村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城镇环境、增强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竞争力为目标,以经营城镇为支点,以经营土地为核心,加速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精心培育经营城镇的市场主体,走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之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投资、建设、管理和发展的营运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层次分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城市、集镇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城市发展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全面落实配套政策,加快经营城市步伐和城镇化进程

(一)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收回、收购)、统一储备、统一开发整理、统一供应、统一监督管理,建立“一个渠道进,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出,一个市场经营”的土地供应机制,非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行使政府土地管理职能,确保政府全面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调控二级市场,坚决堵住政府土地收益流失的口子。大力整治土地市场秩序,加大土地执法力度,重点查处用地单位和个人违反政府统一征地制度,擅自与县、乡镇、村、社签订征占地协议,圈占集体土地以及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等行为;重点清理和纠正各类开发业主违法违规供地行为;坚决制止违反《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协议出让经营性用地;禁止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防止借项目圈占土地和低价出让土地。健全地价管理制度,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严格执行政府统一征地制度,凡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一律由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公告征地。完善政府土地统一储备制度。凡依法征用的集体土地,政府依法收回、收购和置换的土地,破产企业的划拨用地,行政、企事业单位撤销、搬迁后的土地,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需进行房地产开发或经营性开发的土地,各开发业主已征未用的土地,要纳入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进行统一储备。逐步完善统一土地有形市场,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建立土地交易大厅,全市所有申请建设用地、所有进行土地出让、租赁、转让、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土地,一律到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申报办理。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继续实行划拨的用地外,无论新增建设用地还是存量划拨土地,都必须纳入有偿使用轨道。对划拨用地和招商引资的工业生产性用地要严格用途管理,分类定价,制定统一的价格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工业生产性用地实行优惠,优惠的地价作为政府对该项目的投资。

(二)全面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凡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公民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申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公安部门要简化户口登记程序,取消附加限制条件,把在城镇居住和就业的人口尽量纳入城镇户口统一管理。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妥善安置因经营城市、推进城镇化而新增的符合社会保障条件的人员,切实解决被征用土地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城镇人员就业、再就业问题。

三、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全方位经营城市和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加快城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城镇中心商业区。积极引进资金,立足能源、依托科技、提升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加快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扩建工程步伐,形成大能源开发建设格局,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

(二)依法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城规划区及其各类开发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用地行为,都必须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一管理。坚持“专家搞规划,社会搞建设,政府搞管理”的原则,修订《城镇总体规划》和编制城南、城西、河东、城北(自改)四大新区的控制性详规,搞好功能分区,使之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对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提前作好规划,确定建设时序。对近期建设地段及时编制出控制性详规,形成规划图册和文本,为供应土地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未编制控制性详规的地段,不得进行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

(三)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资产市场化建设与经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经营与管理。城市道路、桥梁、停车场、供水、排水、供气、公共客运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经营,要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和经营主体。规范出租车、客运机动车营运权、公交线路经营权、道路桥梁冠名权、城镇公共空间广告经营权出让管理办法,采用拍卖、招标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逐步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路灯管理、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的日常养护和城市公共场所保洁等推向市场,面向社会招标发包。建立和实施道路养护、绿化养护、路灯维护管理和环卫保洁的承包制度。同一行政单位直接管辖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实行改制,与原行政单位分离。从事市政设施维护单位要将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开,实行作业职能市场化,通过市场公开招标选择经营单位,探索运用土地资本找钱、财政部门管钱、建设部门用钱和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金融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积极试办以城市有效资产作抵押和以经营城市各种有效收费账户作质押的贷款业务。对一切投资经营主体实行国民待遇,“阳光作业”,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收费行为,切实保障各投资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实行民主、科学的投资决策、咨询制度和重大项目专家评估、市民公示制度。

建立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三分离”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土地收益的监管,及时将土地出让金和收益纳入政府财政基金预算,缴入财政金库,专款专用。严格政府项目审批和监督制度,建立政府项目代建、稽查和后续评价制度。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必须采取招标方式选择工程承包商和设计施工、监理及材料设备供应商。制定和推行非政府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度,培育规范化的投资中介机构。

(四)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结合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入镇的岐视性规定,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渠道。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推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五)大力推进城镇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完善社区组织机构,抓好社区人员、场地、经费三落实,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建立以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便民服务、社会化服务、再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体系。

(六)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整顿城市行政执法队伍,探索城市综合执法方式,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大力整治城市综合环境,加快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畅通”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实现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目标。

(七)建立经营城市、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经营城市、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体系进行考核,对成效显著的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切实加强经营城市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经营城市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要把经营城市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责研究制定全市经营城市和推进城镇化进程重要政策措施,督促检查各项政策和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经营城市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的重大问题。

篇3

一、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制度障碍

(一)户籍制度的缺失

在目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存在着许多条条框框,如以在本市工作的时间、收入的多寡、连续居住的时间、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等作为落户门槛,有的大中城市落户的条件必须购买住房,而大中城市的房价又非常高,这些限制性条件使得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难以在城镇落户,无法顺利实现身份转变。这些不能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也就很难平等享受城镇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

(二)土地制度的缺失

农民没有土地(包括农地和宅基地)财产权,无权进行自由交换,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农民工很难进城购房定居。一是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农村住房只能在农村集体内部交易,也就是说农村的闲置房不能公开出卖、转让,难以变现为进城落户的资本。二是农村土地征收补偿较低,同样不利于失地农民进城落户。三是现行土地制度与担保法规,使得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宅基地等不能成为担保物,无法为农民进城购房定居提供担保

支持。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均处于城乡分割的“碎片化”状态,仍没有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使得农民工在城乡之间完成非农化配置后,却难以完成城镇化配置。农民工及其家属“被城市化”后,并未能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保、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这不仅阻碍了城镇化进程,也会导致一定的社会风险。

(四)城镇产业政策的缺失

城镇产业政策的缺失,使得城镇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和就业基础都面临着难题。一方面,城镇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道路、水电、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无不需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目前城镇的就业基础是以城市建设为主拉动的建筑业和相关服务业,一旦城市建设进入尾声或停顿,城镇就业将成为一个问题。

(五)行政管理模式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城镇行政管理模式是财政收入自下而上的上缴和资源自上而下的分配。这种模式使得资源更多地向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倾斜,促进了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而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由于难以获得充足的公共资源,导致城镇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制约了进一步发展。

二、突破城镇化建设制度障碍的创新举措

(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首先要消除城乡户口在待遇、身份等方面的差别,不能把城镇户口与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捆绑在一起,户口只是作为一种居住地的登记证明。

其次要逐步实行以居民身份证为主的证件化管理,实现以常住地和生活来源而不是购房、缴纳职工社保等为落户标准的户口迁移制度。

最后赋予城乡居民在城市和农村间自由迁移的权利,使“农民”如“工人”、“医生”、“教师”等职业一样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

(二)要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借鉴国有土地流转市场模式,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一样可以进行转让、出租、抵押和入股,农民可以获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出让)、出租、抵押和入股。给予农民公平的征地补偿。对于征地补偿,不能以土地产值为依据确定补偿标准,而要以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价格作为补偿标准。具体操作时,可分区域进行:在城镇规划区外,失地农民可以得到集体建设用地的地价补偿,;而在城镇规划区内,失地农民既可以获得集体建设用地的地价补偿,还可转为城市居民,享受城镇化的成果。

(三)要建立城乡统一、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虽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3项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3项医疗保险在城乡之间已全面铺开,但城乡之间、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之间仍在存在很大差别。这严重阻碍了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城镇化的有序推进。鉴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可考虑分层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要创新产业政策

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在资本、技术方面相对稀缺,而劳动力相对丰富,因此中小城镇要放弃对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的赶超,踏踏实实做好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才能提高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业人口比例下降。要大力发展城镇的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同时也可通过各项税费上的优惠,鼓励农民工自行经商,充实第三产业,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和农民工收入提高。

(五)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现行的由上向下逐级分配资源的城镇管理体制,同时逐步在城市间取消行政隶属关系,以提高中小城镇的发展活力。在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不深入的情况下,最紧要的是完善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改变目前财政收入过于向上倾斜,而财政支出又极不公平合理的状况,使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财力去建设城镇。

参考文献:

[1]陈玉光.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J].求是,2010,10.

[2]罗小龙等.制度创新:苏南城镇化的“第三次突围”[J].城市规划,2011,05.

[3]朱北仲.新型城镇化与社会制度创新[N]. 光明日报,2012-08-20.

[4]刘玉红.新型城镇化需要制度创新金融创新[N]. 上海证券报,2012-9-20.

篇4

一、站在白城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拓展中心城区的承载功能,壮大城镇经济,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十分迫切和必要。

第一,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白城作为吉林西部一个重要的地级城市,与松原市共同被确定为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突出以新区为引领,推进老城区改造,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符合政策,切合实际,意义深远。

第二,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是白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快白城发展,既离不开自身努力,更离不开外力支持,无论是西部生态区打造,还是城镇化建设,都为城市建设发展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借助外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此关键节点,规划建设生态新区,加强打造中心城区,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抢抓借力发展机遇、加快自身建设发展的现实选择。

第三,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是提升白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载体。加快打造中心城区,在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打造特色发展支撑等方面,为中心城市发展提供了先行示范的龙头引领作用,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高标准规划、生态化发展、产城融合的鲜明范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盲目建城”和“摊大煎饼”的不良发展倾向,必将有力推动白城城镇化发展步伐。

二、着眼洮北未来发展的现实角度,正确看待加快中心城区建设与洮北发展的关系

洮北区地处老城区,是白城唯一的行政管辖区,是中心城区的重要有机部分。以生态新区为引领,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洮北区近水楼台,是最直接、最大化的受益者。

第一,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有利于做大洮北城镇经济。中心城区占据整个城市区域的主导位置,是发挥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平台。从白城现状来看,加快中心城区建设,能够使新区和老城区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竞争力,引领带动洮北城镇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发挥要素集聚的洼地效应、消费需求的规模效应和城市面貌的窗口效应,有力提升中心城区的形象和品位,进一步增强投资吸引力,促进洮北区域经济特别是城镇经济加快发展。

第二,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有利于推进洮北城镇化进程。以生态新区为引领,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是转变白城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举措和重要载体,必将增强这里的综合承载能力、人口吸纳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带动洮北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第三,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有利于增进洮北人民福祉。建设城市的目的在于形成经济的集聚效应,打造区域强市,最终通过城市自身的发展壮大,不断满足人们的民生需求。突出以生态新区为引领,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有利于增进洮北人民群众民生福祉,促进人居环境优化、住房条件改善和公共服务提升,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增强居民群众归属感。

三、树立服从服务全局的发展理念,主动融入中心城区建设

突出以生态新区为引领的中心城区建设,需要一手抓新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一手抓老城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协调联动、互促共进。为此,作为地处老城区的洮北,务求科学定位、准确站位,主动融入中心城区建设发展。

第一,全力配合新城区建设。在土地问题上,全力配合市里开展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新区建设提供用地支持。在人口问题上,紧密结合城区危房、廉租房、棚户区等住房改造工程,做好征收安置工作,促进城区人口流动,汇聚新区人气。在社会服务上,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在教育、卫生、民政、司法等社会事业建设管理方面,统筹协调,配合联动,努力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第二,不断加强老城区改造。新区见证着现代文明,老城区承载着洮北的历史,新老城区务必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着力抓好小区巷道改造、街路绿化、城市亮化和市政维护等工作,完善市政设施,健全城市功能。在城市环境管理上,着力加强市容卫生整治,强化小区物业管理,完善市容环境管理机制,提升科学化、网格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在综合服务上,不断优化社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努力促进老城区与新城建设发展水平同标、同频,做好补充服务,实现同步提升,双轮驱动。

篇5

自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若干意见》(粤发[XX]8号)和《关于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意见》(粤发)[XX]10号)出台后,由于区委、区政府把推进城市化进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经两年多来努力,我区城镇化建设工作明显加快,城市品位大幅度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几方面都得以较快速度的协调发展。

在规划方面:一是委托了中山大学如期完成了编制区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并分别印制了XX本《清城区城镇体系与产业布局规划图集》和1000本《清城区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奠定了区未来20年的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计划目标。二是先后有源潭、石角、龙塘几个镇根据省两个《意见》的要求,编制或修编了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有些镇在搞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还编制了近期建设小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使不少镇解决了过去建设无规可依的老大难问题。

在建设方面:市旧城区先后有下廓、朝阳花苑、富利花园、名都、城市广场等小区改造和a1#、新威龙花园、金碧湾花园、锦绣清城、倾城摩尔、海逸华庭等小区开发全面开工,从XX年至现在,共投入建设资金8.5亿元,完成了151项,建筑面积90㎡多万的改造建设。这两年多来,基础设施建设亦有重大的改善:投入了1400多万元完成了市区西出口道路的改造和环城二路的扩建;投资800万元打通了先锋路太阳岛至麦围大街的断头路;投资600多万元把脏乱差十分严重的笔架河口改造成风景优美的人工湖;投资近700万元完成了平安二路的首期工程建设;投资300多万元改造了北门街;投资2400多万元改造学宫街、大观街、南门街、曙光路、先锋路等五条街道改造。此外,还扩宽了下濠基闸口和对全段路面进行了改造,搞好了牛皇庙、凤桂园等脏乱差突出地段的整治及新安装了700盏路灯和搞了数万平方米的绿化,使整个旧城区一天天变净、变亮、变美。各建制镇在这两年多来,除了认真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之外,同时,还十分注重抓好城镇扩张和集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源潭镇以一河两岸为轴心,先后完成了河东大型集贸市场的建设和镇政府办公大楼的建设,带动了这些地方附近地区的发展;石角镇建成大型集贸市场,搞好了环镇公路和府前路小区的开发建设,还新建了一间达4星级标准的龙城大酒店;龙塘镇完成了环镇公路建设,新建了集贸市场、影剧院、小广场等公建设施;横荷完成了荷兴集贸市场建设;附城亦完成了附城集贸市场的建设,洲心重点抓了金海湾、丁香两小区的开发建设,各镇城镇扩张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这两年较之过去明显加快。

篇6

关键词:中心村;城镇化;规划建设;资金投入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中心村在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无限的扩大、空间任意的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核心,使我国的城镇建设真正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生活的场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于农民,涵盖于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上是以城镇化建设为最显著的特征的。应该说,城镇化建设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之间已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中心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在于重新择优,无论是数个行政村联合建设中心村还是单一的行政村提升建设为中心村,都会涉及各自然村向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块集中居住。通过宅基地更换,消除规模较小、区位不利的零星居民点,并通过规划手段使中心村的集中居住点初具规模。中心村建设既是郊区重组和功能整合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中心村等级结构如图 1 所示。

二、中心村规划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统一规划建设问题。中心村的建设旨在实现村庄整体规划改造,涉及整村村民集体利益,中心村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公共项目的落实需要统一规划建设,必然涉及农用地征用、旧村拆迁、村民安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和失地农民保障、安置补偿方案、村留地开发分配方案、历史征地遗留等诸多问题相关联,因此统一规划难度极大。针对统一规划建设难的问题,需要以当前物权法和土地承包制度为基础,制订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方案,召开村民集体大会,让每个村民明确了解解决方案的内容,保证村民利益最大化,使村民自愿联合统一,减少统一规划的难度。

2.集约统筹建设问题。中心村的建设的关键是:村庄转型、资源节约、土地集约、设施共享。中心村的规划建设是为未来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做前期基础铺垫,需要从整体上改变村庄布局,实现村庄转型,各种资源设施集约共享。基于村庄原有基础条件较差,要实现集约统筹建设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个问题,一是要改变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独户独院、底层平房建筑形态,规划建设农村公寓式住宅区;二是改变村域各自然片区因分散造成的基础设施量大、面广、不集中的布局形态,在公寓式住宅区附近建设基础设施,实现设施共享;三是改变公建设施服务半径大、共享性差的功能布局形态,将公建设施集中连片,提高共享性;四是改变家庭工厂与居住区混合杂乱的生产组织形态,在规划中明确地块布局,实现村庄工业区与村民居住区分区布局。

3.公共建设资金投入问题。中心村规划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住宅公寓)、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环境设施、维护管理服务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中心村规划建设的资金全部由政府财政投入的现实性不大,而大部分村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资金全部由村民自筹也不具备可行性,因此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的难度很大。针对资金问题,可以参考如下解决方案:一是根据玉环政府县令有关规定将村庄集体建设用地转国有,村庄建设节约出来的土地可以综合经营开发并进入市场流通,相应的利益返回村集体,拓宽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资金渠道。二是政府按照乡村总体规划的要求,可在财政有上限度的出资补充村庄公共环境设施的建设资金。三是村庄的营利项目,如中心村的菜市场出租等营利可用来支付村庄的维护管理服务费。

4.村庄建设积极性问题。中心村建设自上而下涉及 3 个等级节点:上级政府、村庄、村民,其中村庄是中心村建设的实施者,也是主体,中心村规划建设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于村集体组织能否发挥作用,大部分村集体面对上述的拆迁安置、统一规划、集约统筹、资金来源等问题产生畏难情绪,缺乏足够动力,丧失信心,持观望态度,使规划建设工作停滞不前。

针对此种现象,村集体需要发挥主体作用,从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要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和规划设计人员沟通交流,针对实际情况共同研究规划建设的可行性;二是村集体要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好与村民的沟通工作,让村民在中心村规划建设中真正改善生活质量,从而使村民积极参与规划建设。只有全体村民积极配合,中心村规划建设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5.中心村规模定位问题。在城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心村庄”发展假说和“中心村庄—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内源发展的新模式。从这种新模式中可以看出中心村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村庄,而是城市发展的前沿节点,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为城市服务。从中心村的选址中可以看出,建设中心村的区域位置交通便利,资源利用条件好,但人口与用地规模相对较小,尤其是人口规模。上海市中心村规划中提出:中心村的规模应在“2 000人左右”“;中心村人口”应该包括两部分,即居住在中心范围内的农民和中心村外的城镇户口居民。这也是中心村与上位等级结构关系的一种体现,为中心村未来的空间结构发展奠定基础。

针对中心村人口规模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在近期建设雏形完成后,着手发展村域产业,提高村庄辐射范围,从而吸纳中心村附近的行政村合并到公建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实现中心村的二次规划建设;二是村庄节约出来的土地综合经营开发进入市场流通,可以吸纳附近小城镇的居民购地建房,公建的公寓式本村居民住宅楼也可进入市场流通,供城市户口居民购买,即可为中心村发展吸纳资金,又可增加中心村人口规模数量,从而大大加快中心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刚,金丹.让农民“安心”城镇化[J].经济,2012,12:120-121.

篇7

关键词:城镇化;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214-02

1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是由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发展应该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三者综合统一的全面发展。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惟一主体,它自身的发展是否全面和谐,对一个社会是否和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特点,虽然是在于它不断地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但从根本上说,它本身却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并且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它就永远属于自然界。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倡导诚信友爱,并不断塑造互帮互助、融洽相处的新型主体,使人的自身发展逐步走向全面、和谐;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自觉统一、和谐相处,切实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发展道路。

(2)城镇化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目前,城镇化是我国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历史任务。第一,城镇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第二,城镇化是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第三,城镇化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四,城镇化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城镇化归根到底应该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是城镇化建设的主题和核心内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在高度关注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问题的同时,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人放在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在城镇环境和居住环境规划建设中,把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3)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重视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济大发展,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草地沙化等现象日趋严重,城镇发展也出现了上述问题。因此城镇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打破城乡壁垒,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1)农民工问题。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基本上没有将城市流动人口包括在内。城市职工普遍享受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将农民工完全排除在外。进入企业的城市流动人口,一般不是企业的正式职工,企业在考虑员工福利时对他们往往忽略不计。与同企业的正式职工相比,农民工在工资、奖金、节假日、医疗和抚恤等社会保障方面总体上处于一种待遇十分低下和无保障的地位。虽然他们在企业中干的都是苦、脏、累、险的活,而且干活也最勤奋、最卖命和时间最长,但他们不能像正式职工那样累计工资,不能评定职称等级,无资格参加各类培训,更没有晋升的机会等。这种城乡二元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处于一种近乎缺失的状态。

进城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义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难题,它实际上涉及的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问题。进城农民工在农村交纳了教育附加费,但这部分费用并没有根据其就业流向划转,他们打工所在地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没有包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再加上目前的教育统计仍以户籍人口作为口径,这等于说在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它的实际受害者是进城务工农民的下一代。于是农民工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只能是: 要么在农村接受教育,但子女无人照顾或委托他人照顾; 要么让其子女辍学或失学; 要么花高价进入城市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非法”的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应运而生。虽然中央有关部门曾经两次颁布了关于流动儿童就学的暂行办法, 如提出以就近入学为主等意见,但这些原则精神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对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地方政府的具体管理行为往往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不管不问; 要么统统取缔。

(2)失地农民问题。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在提高,而推进城镇化,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进行道路、住房、厂区等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7 年来全国有近亿亩耕地被征用,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4000 多万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失地大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导致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

3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1)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问题。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城市的农民工政策。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实现居民的迁徙自由,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城乡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使户籍制度恢复其只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和人口信息统计功能的本来面目,使更多农民工成为“名正言顺”的城市人。二要积极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应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发展情况和生活安置能力等各种具体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条件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市居民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三要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首要的内容,就是必须给进城农民工以“市民待遇”,让农民工与市民享有同样的合法权益,享有平等参与各种竞争的机会,如职业培训、子女受教育等权利。四要打通农民工进城渠道。应深化城镇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补偿、就业、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即: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提高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就业优先”原则,改变传统安置方式,按照“市场引导就业、培训促进就业、社会帮助就业、政府扶持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思路,加大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和就业服务力度,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以“土地换保障”为原则,以被征地所承载农民安置的实际社会成本为依据,构建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成果的长效运行机制,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措施为: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给予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发展观。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虽然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但重中之重是强化产业支撑,实现城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如下方面下足功夫: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城镇化提供物质支撑。新型工业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步入信息社会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尽早赶上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步伐,而采取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其关键是发挥后发优势,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

②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积极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和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的集聚,并以集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统筹优化生产力布局,把工业园区整合为产业功能区;二是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三是创新产业集群的体制和机制环境;四是明确产业集群的城镇化指向,高度重视集群产业的就业扩张效应。

③加快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生产要素的聚集为条件的,而我国的情况较为特殊,因为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长期阻碍,导致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在城镇立足,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劳动力和消费群体的支撑,必须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紧密结合。在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下大力气打破城市第三产业的行业垄断,加快改革步伐,对外资和民营企业开放,在用工制度上取消户籍限制和对外人员的限制,第三产业作为劳动力吸收器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的发挥。

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非公有制经济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其发展通过技术、制度和资金三大因素的影响,促进着城镇化进程。可以说,未来城镇化的希望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是继续强化政策扶持;二是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创新,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层次。

(3)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应当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是以政府等公共机构为主体、以非营利的公共服务为宗旨,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消费需求的全部生产和服务活动,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安全服务、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服务、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服务三个主要方面。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治安管理;第二,城镇市容卫生管理;第三,城镇文化管理;第四,城镇经济管理;第五,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第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时,必须十分注重电子政务在政府改革中的巨大作用。

②加强规划、规范和引导作用,培养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城镇化进程并不排除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失效时期和城镇化的初期,以及城镇化超常规发展时期,更需要政府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规划、规范和引导作用,由政府制定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对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产业布局、城市规模的扩大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构建良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秩序,优化城镇化的组织架构,树立城市经营的理念,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③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增强城镇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其着力点在于培养城镇的“软性竞争力”。科教文卫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提升城镇的凝聚力、城镇发展的和谐度、城镇文化的影响力,城市品牌形象的美誉度以及城镇居民文化观念及精神风貌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理解;城镇化内涵;推进;城镇化建设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城镇化发展正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面临我国13亿人口的基数,我国城镇化水平显得十分薄弱,这将阻碍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扩大城镇面积,盲目征收用地”,在实现量的积累时并不注重质的转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地方县,镇,乡的经济提升,打造能够吸引外资的精神面貌,搞好基础设施设备,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指传统农村经济向新型社会经济转变,其中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在农村发展,使农村户口向非农村户口过渡。随着城镇化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精神文明都会向农村进行传播扩散。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是经济城镇化的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社会城镇化则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情况,基础设备以及精神文明都被同化,农村和非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减。产业结构城镇化则是指产业的演变,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数量的增多,新型城镇的出现使城镇空间形式扩大。城镇化的内涵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城镇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近几年,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发展得十分迅速,许多农村人口纳入了城镇人口,特别是北山广等一线城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转变的过程并不真实,新增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并不能像其他城镇人口那样享受优待的城市福利。因此,在一线城市中,某些城市移民只是被“被城镇化”,并没有达到实现城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另外,地方城镇化盲目追求征地,开拓城镇土地资源,但是相关经济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支持,因此也是“被城镇化”。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土地,还变成了三无农民,同时还被留在了城市之外。

2.2城镇资源条件恶劣

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地方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土地资源过分利用,工业污染,环境污染,人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过量开拓土地资源,这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支持工业快速发展,这会导致出现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重工业污染等情况。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总是要面对选择,到底是保留“绿水青山”还是追求“金山银山”。同时,在城镇化发展中还要面临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难题,这也是我国目前的急需攻克的难题。

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人口城镇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以户籍改革为切入点,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户籍,并且为他们提供他们应享受的城镇福利。同时,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政府要进行相关的住房调控。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新能源,不可以为了追求发展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福利。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剥削农民的一种手段。城乡一体化最为重要地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农业产业和轻工业转向农村,这样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最后,我们还要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分配,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局面。

3.3高效能管理

在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管理也尤其重要。第一,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设备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要加快建设,打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整治,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第二,我们要加快城镇形象整治,积极处理道路“脏,乱,差”的现象,对交通,建筑,摊贩加强管理。第三,我们要对新城镇进行宣传,加强市民的精神文明,对市民在法律道德的教育上要加强教导,提升整个城镇的素质。通过高效地管理,新城镇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引入外资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涉及到人口,经济以及空间的变迁,因此不可一蹴而就,要踏踏实实地发展每个方面。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开急于求成而导致的误区,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针来实现“质”的转变。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在于人,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并且享有应得权利的局面。因此,城镇化建设应该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衷旨。

参考文献:

[1]张友良.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传承,2013,(9):76.

[2]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05):52.

篇9

从重城镇化增量到重城镇化存量,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2010年以来,内蒙古的城镇化已经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化以每年1.66个百分点的高速推进,这与我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相适应。进入“十二五”以来的4年间,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城镇化推进速度也由“十一五”期间的“高速”推进相应地调整为平均每年增加1.0个百分点,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9.5%,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可见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并且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7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因此,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要对城镇化速度做出适当调整,不追求速度、增量,而是要重视质量,突出解决好已进城的农牧民市民化问题,即存量问题,形成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共进的态势,避免过度城市化。所以,城镇化速度要从过去的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调整为每年0.7-1个百分点为宜。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平衡,我区各盟市城镇化率最高和最低的相差50个百分点,不能整齐划一,应因地制宜,宜快则快,宜慢则慢,不盲目攀比速度,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西部,因此,要快一些,而西部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区,应放慢速度,重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不管哪个地区,都要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来推进城镇化。

从依靠扩大城区规模、投资驱动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依靠集约利用土地、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我区城镇化过程中,2000-2013年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达到2.16,而合理区间为1-1.12。可见,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针对城市、城镇蔓延的问题,要合理划定城区边界,保留城市内的绿芯和城市间的绿带,做到城市发展绝不突破耕地红线、生态底线,遏制城市蔓延趋势。同时,必须集约利用城市内的土地,杜绝盲目效仿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大场馆、豪华办公楼等形象工程的粗放建设方式,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做到不过度超前建设。合理配置各类用地,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将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20平方米之内,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可适当放宽,控制在150平方米的合理范围之内,防止出现有城无人的空心城市。

现阶段,我区经济需要从工业为主,向工业和第三产业并重转变,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煤清洁高效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规模的扩大,延长产业链,促进工业和信息化的结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和我国居民消费层次提升的需要,积极发展对俄蒙贸易,提升具有资源优势的草原、森林、沙漠旅游业的发展层次,不断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新动力,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促共进。优化投资结构,增加对新兴产业、新技术以及人才引进培养的投入,加快科技研发速度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提升投资经济效益,引进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不同层次的人才到城镇就业。

以人为本,促进民生建设与城市市政建设、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需要从速度推进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其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而不只是以城市市政建设为本,要转变投资重点和工作重心,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进城农牧民的市民化。为此,优先促进就业和教育均等化,让进城农牧民、外来务工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农牧民随迁子女与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同等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要增加国家、自治区义务教育投入,提高国家和自治区在教育上的投入比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快配套性改革,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重新核定城区和县域教师编制,增加城区教师编制,改变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降低入学门槛,按照“以就近入学为主,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尽可能做到让进城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入学。加强宣传,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主动性,建立培训机构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机制,提高就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质量,增强进城农牧民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加强督促检查,增强企业为农民工保险的主动性,同时提高农民工自身参保的意识,不断提高参保率。稳步推进保障房建设,降低申报条件,将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保障房体系,建立保障房申请、审核、退出、监督机制,保证保障房分配的公平性,使进城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有所居。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提高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还要关注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因此,通过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联动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促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牧业现代化,抓好粮食生产和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需求,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动力;做好规划,注意保持乡村特色,防止城乡一样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建设富有人文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市

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建设绿色、人文、智慧城市,是重在城市内在品质的提升,目的是让城市更加宜居,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城市是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要建设好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为此,要坚持规划统筹的理念,先行先试“三规合一”,做到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城市发展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加强城乡规划编制或修编、审批、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吸收多学科专家参与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逐渐改变规划师由于学科限制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对于人文、生态重视不够,城市发展与人文、生态不协调的问题,增强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性,将文化特色、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建设富有文化内涵、绿色低碳的城市。加强法制约束,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城市建设中随意突破规划限制的问题,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篇10

关键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十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来,关于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探讨不断见诸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波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等,这些核心问题的厘清,对于新型城镇化科学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上,以投资来拉动地方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以就业、收入、福利为内容的民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过度建设只是重走过去的老路,是违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这里面有两层寓意,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城镇的一切应当以人为核心,要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使城镇具有人情味,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牢固树立人本思想,把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着力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良好的民生服务,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发展成果,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实现社会安定和民众幸福。

2 新型城镇化的保障―体制机制改革

2.1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2.6%,而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这说明2.6亿农民工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异大,户籍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差距性,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是要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首先,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推开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小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固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且享受城镇户口的所有待遇,这包括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其落户政策,合理控制规模。

其次,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破除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逐步剥离粘附在城镇户口的各种福利和保障,最终实现二者完全脱离。户籍制度改革是要让目前已经处在城里的2.6亿农民工以及未来还将陆续进城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这些公共服务将包括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2土地制度改革

农民要进城变成市民,自然离不开土地问题,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土地的节约利用。因为城镇化,城市建设用地要增加,但我国耕地要控制,所以一定要把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让土地节约利用。加大城镇内部闲置、废弃土地的再开发利用,通过复垦整理增加耕地,以高密度、集约化的用地模式,提高土地承载力,建设集约型城镇。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允许农民的宅基地及房产流转,允许农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改革征地制度,让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小农民的城镇化成本。

土地制度的改革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作为关键要素,能否通过市场实现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成功与否。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才能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等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角,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因此相应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应围绕这一群体进行全面调整,而这种调整要进行复杂的制度设计。

3 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人口聚集的前提,选择未来型持续成长产业,是新型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模式。

农民变身市民后,唯有乐业,才能安居。城镇化须有产业支撑,不能人为造城,防止城镇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政府要创造条件,去推动产业发展,人口积聚,推动二者良性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进产城融合。

首先,要做好科学的产业规划。每个城市特点不同,应根据城市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来发展产业,不要过分依赖房地产,不要千城一面,盲目模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应当有市场规律来决定,政府应该提高产业规划水平。推进产城融合需要对区域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其中涉及到产业项目、生活设施、交通配套等各个方面。这种规划本身应该是多层次、综合性的,要满足综合需求。

其次,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而生产要素如何向城镇聚集是一个难题。资金、技术、人才、资本都在向高端城市聚集,要想推进城镇的建设,生产要素的聚集相当重要。可以通过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产业园区模式应该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支撑方向。产业园区的城镇化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综合配套,结合现代服务产业,特别是消费服务产业的人本关联性,从而实现产业与城镇配套的双重效应。

新型城镇化应以市场来做导向,以政府来做规划主导,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同步进行,引领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确保当地农民和城市分散到这的市民,确保他们的幸福指数达到市民的水平。

4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立足国情,汲取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产城融合,促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载体作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J].求是,2012,(04).

[2] 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05).

篇11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建设跟不上工业化的发展步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镇化的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消费品市场扩张等诸多方面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能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我国各届政府都在不断加强城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对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和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促使城镇化建设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各届政府优先支持工业化的政策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以城镇化率来衡量,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只有52.6%,我国仅处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很显然,城镇化已经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跟不上工业化的发展步伐。

(二)城镇化质量还比较低,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不相适应

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到46.6%,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2亿,净增1.6亿人。城镇县城区面积由2000年2.2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3.63万平方公里,8年增加了62%。尽管从统计上看,这些年来城镇化人口比重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城镇居民的素质、生活质量、消费行为、思想观念、管理方法却难以跟上城镇化建设发挥发展的步伐,存在着农村地区“被城镇化”、农村人口“被市民化”等现象,大量郊区县归并为市区,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然是农村水平,农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也没有发生实质转变;我国26261万农民工中,有16336万人在城镇打工,由于户籍限制,他们既无法真正享受城镇化成果,又被统计为城镇人口,导致农民工的消费结构无大的变化,城镇人口并没有带来真正的需求增长,城镇化质量还比较低,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

二、有的放矢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清除制度障碍和政策弊端,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加快城镇化体制改革,有的放矢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让城镇化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新动力。

第一,优先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使工业化与城镇化平衡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努力做到整合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城镇发展,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力和人口的集聚能力。采取有效的激励奖励政策,引导和支持给予社会资本向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投资。

第二,着眼于辐射全国重点城市群的城镇建设。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势必要求我们应以集约化的方式推进城镇化改革,实现城镇绿色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等城市为重点,建设并初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城市群,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割据,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形成区域内外相互衔接的一体化市场。同时,也要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城镇功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科学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增强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与此同时,科学协调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关系,在全国1.9万个建制镇中,对于无法形成关联发展和少数有条件的镇重点发展,突出重点,做好规划,党和政府要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授予相应的发展权力,配置更多的公共资源,使之产业集中、功能配套、服务完善,成为新兴的商品,集散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乡镇企业集中之地,增强小城镇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这样农村劳动力进镇才有事做。

第三,统筹规划和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积极支持、鼓励农民进城,构建新时期有利于人口迁徙的,可转移接续的、良性循环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身份转换。

第四,统筹规划和改革城镇发展模式,有效发挥城镇化建设发展人口集聚效应的最大化。继续弱化城市行政级别,将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均衡用于城镇发展,特别在资金配置、行政许可、财税政策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和照顾中小城市(镇)的发展需要。

篇12

【关键词】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推进城镇化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十一五”以来,定西城镇建设工作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按照“扩城区、抓配套、提品位、强管理”的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总揽,努力拓展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建设步伐,大力扩张城镇建设规模,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定西城镇化发展现状

在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定西紧紧抓住国家投资拉动内需和实施灾后重建的机遇,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实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县、镇(乡)三级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快速发展。

(一)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2012年底,市县城市面积189.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8.74平方公里;小城镇规划区面积20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0.9平方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9.5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89.83%,城市污水处理率62.5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6.94%;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45平方米。

(二)城镇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2012年,定西市实现生产总值22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2.29亿元,增长44.2%。大口径财政收入23.21亿元,增长3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81元,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3612元,增长17.5%。总体来看,“十一五”以来,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且呈逐年加快趋势,发展速度与全省的差距逐步缩小。

(三)市、县、镇协调发展,城镇人口聚集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2012年,定西市城镇建设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建设完成投资99.8亿元,其中市区建设完成投资42.4亿元,比2008年投资增加31.2亿元,增长278%;六县城建设完成投资57.4亿元,比2008年投资增加35.94亿元,增长167%。定西市常住人口276.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1.53万人,比2008年增加37.36万人,年均增速17.63%。城镇化水平达到25.83%,比2008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年均增速19.3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十一五”以来,定西城镇化建设发展较快,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周边发展较快的省、市相比,特别是与所面临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城镇化水平低,全社会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2012年底,全国城镇化率52.57%、全省为38.75%,定西市仅为25.83%,而且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明显,以及全社会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这已成为现阶段定西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一大障碍;二是城乡规划和各种详细规划编制步伐缓慢,规划体系不完善,导致城镇建设盲目决策;三是城镇化的质量不高。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功能发育不完善,中心城镇发育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不强;四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适应国民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市、县城区生活、办公、商业区域布局不够合理。基础设施差,城镇功能不够完善,特别是排水、道路相对滞后;五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市、县财政困难,用于城镇基础设施的资金少,加之融筹资金缺乏有效手段,城乡建设投入不足,很多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难以实施,严重影响着城镇化建设;六是国家实行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严格土地政策及严格房屋拆迁管理等政策的实施,使城镇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优势分析

(一)基础优势。一是定西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日益显现。近年来市区坚持一手抓旧城改造,一手抓新区建设,对老城区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形成了完善的道路环网,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建成了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医疗废物处理厂和集中供热工程,因地制宜地实施绿化亮化工程。新城区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实施,道路框架已基本形成,供排水、供热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生态景观建设全面跟进,新城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的四年,随着城区人口的增加,呈现出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向市区聚集的趋势,定西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初步显现;二是各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定西市6个县均完成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城市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三是形成了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小城镇集群。按照“突出重点镇,发展建制镇,稳定集镇”的基本思路,坚持以10个省列重点镇和5个市列重点镇为重点,以其它45个建制镇为补充,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切实推进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

(二)产业优势。定西市马铃薯、中药材、畜草产业持续发展,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和市场建设不断加快,尤其是通过打造“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强了城镇的聚集效应。蔬菜、食用菌、花卉等区域性特色产业有了新的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有了进城的愿望,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持久动力。铝产业、精盐化工、电能产业、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制药、矿产开发、现代物流等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推进城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引洮工程的顺利实施,定西市水资源将得到有效保障,这将对发展工业和农业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加快城镇化带来难得的机遇。

(三)区位优势。定西市地处陇原腹部,位于兰州都市圈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东段,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是兰州核心经济区“东联西拓、南联北展”的战略地带。定西市交通便利,陇海铁路、Gz45、Gz25、316、212等国道穿越全境,柳高速公路、兰临高速公路开通,兰渝铁路、平定和天定高速公路、定临二级公路开工建设,也将极大的改善定西市的对外交通,使定西市东西大通道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这些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必将对定西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资源优势。定西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旅游、物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是提高定西市域经济质量的重要基础。定西市土地资源丰富,以日照充足和干旱、寒冷为主的气候特征,为发展高新农业和食用菌、花卉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安定、陇西、岷县、渭源、临洮等五区县分别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黄芪之乡、当归之乡、党参之乡、马铃薯良种之乡和花卉之乡,这些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利用过程,也是加快城镇化的过程。

(五)人文优势。定西市历史悠久,其境内古迹众多,人文景观,得天独厚,有驰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遗址,战国秦长城遗址,以及海内外李氏同胞寻根敬祖的“陇西堂”和通渭温泉等具有传统和历史意义的人文景观资源,有近代中国工农一、二、四方面军经过的革命遗迹遗物等一批红色旅游资源。定西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和众多的县级文保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5处,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二三产业的壮大,也为城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要按照兰州都市圈内重要节点城市的定位来建设和发展定西市区,按照陇中地区重要的商贸和物流集散中心的定位来建设和发展陇西,按照兰州“卫星城”、“后花园”的定位来建设和发展临洮,按照甘肃南部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的定位来建设和发展岷县。同时要采取得力措施,把通渭、渭源、漳县和一批重点小城镇建成布局基本合理,个性鲜明,功能互补的区域经济中心。

(一)加强宣传引导,调整制度政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因此,必须通过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党报党刊以及广播电视、媒体宣传等各种途径,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逐步消除城镇化的体制壁垒,解除农村人口与非农村人口的流动限制,重置城镇投融资模式,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投资,利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推动双重作用建设城镇。同时,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城镇的“公共产品”服务,尽快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城镇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规划编制调整工作力度,强化规划管理。按照“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组织编制全市及各县城镇体系规划、各级城市总体规划、各级城镇的近期建设规划、各专项规划及小区详细规划,清晰界定各级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规划各城镇的空间布局,以保证区域内各城镇的协调发展。规划一经依法批准后,任何建设都必须按规划进行,今后凡未按规定编制详细规划的地块,一律不得划拨、出让和开发建设。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确立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城镇建设的盲目决策。

(三)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镇社会化服务功能。一是加快完善各级城市道路系统,构筑较发达的道路网络。市区重点建设完善城市主干道和环路,形成城市快速交通道路网络。各县主要加快城市主次干道的建设,并完善城市出入口等对外交通系统。各乡镇重点加大市政道路建设力度,实现镇区道路全部硬化(油化);二是加快市政公用事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进一步提高城镇供水普及率,中心镇以上城镇排水管网要实现雨污分流。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提高垃圾综合处理能力。大力发展城镇供热事业,加快管道建设,提高集中供热覆盖率;三是搞好城镇绿化和美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各级城镇公园及公共绿地建设,力争定西市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每年递增0.35平方米。加强水土保持,加大对工业废气尘埃污染和有机工业废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四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促进城镇及周边乡村地区的社会进步。采取多种方式改善文化教育、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科技、卫生、体育场馆、医院等公益设施建设。

(四)加快产业发展,壮大经济规模。一是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根据总体规划布局,建设各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载体。在各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可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各类农业服务型城镇“龙头企业”,积极推行“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将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以区域化分工、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为原则,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工业品专业市场体系;四是积极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在内的适合不同层次人群居住的城镇房屋开发、建设和供应体制,健全住房社会保障体系。

(五)实施经营城镇战略,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一是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制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收益。完善土地有形市场,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二是促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经营、管理逐步走上市场化、规范化轨道,改革投融资体制。采取公开向社会招标的形式选择供水、供热、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单位,由政府授权特许经营。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非经营性设施日常养护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三是按保本微利的原则完善市政公用事业的价格体系,进一步理顺公用事业收费标准。合理开征城镇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有偿转让部分建筑物、公园、街道、桥梁等设施的冠名权和广告权。

(六)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一是改革土地使用权流转使用制度。建立异地开发、补充耕地制度,推行较大范围内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置换政策。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建立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机制,加快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推动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出租、作价入股等方式进入土地市场。鼓励农村土地整理,对按规划集中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和工业企业,已退宅还田、退建还耕的土地,经整理、复垦后,新增耕地的60%可作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折抵指标,不占当地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二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有导向地适度放开城市户口迁入,吸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城,引进科技人员和素质较高的人才。完全放开县城和中心镇的户口迁移限制,凡有固定住房、稳定收入来源的人员及其随迁亲属,均可办理落户手续。逐步实行“以居住地为条件划分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以所从事职业为标准划分农业劳动力和非农业劳动力”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三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需要出发,将进城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建立城镇包括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工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四是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一方面要拓宽就业门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将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以提高就业弹性和就业容量,有效减轻结构性失业压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同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入城人员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汇编.定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篇13

一、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

近年来,黑龙江省着眼于农业大省、工业大省的实际,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2009年,省委、省政府把城镇化试点工作纳入全省“十大工程”加以推进。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6.5%,高于全国平均5.2个百分点。我省城镇化建设已由零打碎敲式向整乡整镇、整个区域、整个系统发展,已由单一解决居住向就业、医疗保障等全面推进发展,已由局部试点向多个区域、多个系统发展。

(一)城乡规划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省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开展了第二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编制了《“十二五”城镇化规划》,启动了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确定了城镇人口规模、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加快村镇规划编制进度,全省已编制完成《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5个、《县(市)域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64个。

(二)“百镇建设”工程全面启动。2010年以来,全省试点镇(不含重点旅游名镇)开工项目2260个,完成投资313.3亿元;2011年试点镇开工项目1208个,完成投资176亿元。沿301国道和区域重点小城镇示范带10个示范镇建设步伐加快,2011年开复工项目169个,完成投资25.3亿元,占百镇完成投资的14.3%。一批园区型、商贸型、旅游型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

(三)重点旅游名镇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把旅游名镇建设作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和城镇化试点工程的重要载体来抓,三年来全省旅游名镇累计开复工434个,完成投资119.7亿元,253个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2013年,旅游名镇完成投资46.6亿元,开复工项目155个。亚布力、镜泊湖、五大连池、名山、黑瞎子岛等名镇投资数额大、工程进度快、整体效果好。通过大上项目,名镇内外交通日益顺畅,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景区景点日趋完善,服务功能逐渐齐全,文化品位大幅提升,拉动作用日益增强,示范作用更加明显。

(四)整村(乡、镇)推进步伐加快。2009年以来,全省撤并自然屯2875个,近110万农民向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小城镇和城市集中,促进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一些城关镇和中心镇抓住政策机遇,致力于消灭农村泥草房、农危房,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不断扩大整村推进规模,逐步形成整乡(镇)推进城镇化的良好态势。目前,全省已有48个整乡(镇)推进城镇化试点正在加快建设,并初具规模。

(五)农垦森工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农垦系统深入推进抓城、建城会战,不断加大撤队建区力度,累计撤并连队等居民点1905个,转移人口26.5万户、65万人,建成现代化新型小城镇103个,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走出了一条以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路子。森工系统全力打造23个5万人口以上的局址城镇森林生态城镇,目前已撤并林场(所)192个,建成了一批新型小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能力明显增强。

(六)乌苏里江四县(市)率先起步。组织编制了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总体规划、试点镇控详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出台了有关支持政策,编制了村镇风貌建筑设计导引,指导抓吉镇、虎头镇等试点大胆实践探索,整合资源和政策向试点镇倾斜,共开发建设各类项目47个,投资10.8亿余元,促进产业向园区、土地向规模经营、人口向城镇集中,试点镇村示范作用逐步显现。

(七)场镇、林镇合作共建进展顺利。充分发挥农垦、森工、油田等企业优势,坚持统一规划、设施共享、互利双赢的原则,采取资源整合、联手开发、项目共建等方式,全方位合作共建小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吸引农民进镇。

二、黑龙江省财政部门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围绕实现城镇化的目标和任务,黑龙江省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认真落实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支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一)支持以村镇规划为重点的城镇规划体系建设,奠定发展基础。2006至2012年,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专项资金为5660万元,编制完成了《黑龙江省村镇体系规划》等20个总体和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重点发展的300多个中心村和乡镇的规划。目前,全省82%的乡镇和46%的村已完成村镇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省级财政安排资金6567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名镇总体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全省旅游名镇建设的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支持以通村公路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公路建设,提高通达能力。2006至2011年,国家和省共计投入138亿元补贴资金,累计完成通村公路建设里程8.1万公里,全省乡(镇)、村通畅率分别达到100%和99.7%,形成了全省农村公路网。

篇14

近年来,海南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如打造“海南省会经济圈”、“琼北1小时经济圈”,以及海口和三亚的卫星城镇建设等,城镇化水平逐年稳步提升。然而,相比国内发达省份,海南城镇化水平相对偏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育不够、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有限,与中心城市相比发展较为不均衡,这是我们推进城镇化建设面对的突出问题。

以绿色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海南省城镇化建设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同时,逐步优化第二、三产业结构,在确保不损害海南整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和继续发展低碳、环保、节能的新型现代工业。进一步明确海南省第三产业以绿色旅游服务业为龙头,积极加快生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会展赛事、邮轮游艇、医疗保健和教育事业,提高旅游消费产品质量和品牌号召力。合理分配与优化一、二、三产业,例如,以文昌航天发射场和陵水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琼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试验区为契机,快速推动和带动周边城镇化建设、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和现代高效农业推广。

大中小城市(镇)和谐发展

采取大中小城市并举的方式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和提高海口、三亚中心城市的主导力量,同时,进一步加快五指山、儋州、文昌、琼海、万宁、昌江等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并逐步推动县域中心城镇及特色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建设。目前,观澜湖高尔夫小镇、海棠湾风情小镇、博鳌天堂小镇、福山咖啡小镇等已初具概念,但在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功能配套的完善上还需要狠下功夫。

同时,结合海南的实际,选择部分特有的发展模式。例如,以农垦农场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小规模镇域适当集中模式,把小城镇建设与垦区整合发展相结合,并最终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创新融资机制,加快城市公共基础建设

海南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仅需要城镇基础设施的协同跟进,也需要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延伸,做到统筹建设、功能配套,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解决资金难题,就要逐步完善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

创新融资机制,需要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通力合作。

除继续寻求中央的财政支持外,地方政府还可创造条件发行市政收益债券;利用开发性金融工具,引导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建立信用关系,帮助企业募集城市公共建设资金;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吸纳国外直接投资和国内民间闲散基金。

农村土地流转与户籍制度改革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土地流转制度确保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至关重要。对土地进行确权,规范土地流转市场,避免农民后顾之忧,鼓励农民暂时放弃农村土地经营权到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做到“让地不失地”。

近年来,海南不少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一部分农民工没有获得城市户籍,并未能真正享受到如住房、教育、医疗保障各类公共服务。户籍制度改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在放宽城镇,特别是小城镇落户条件的基础上,推动实现农村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真正让农民做到“愿意来,过得好,留得住”。

城乡居民双向流动,推进农村基础 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主要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单向集聚。然而,把城镇居民吸引到农村居住和就业也可以成为城镇化内容。有关部门可通过土地政策的必要调整,逐步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农村,促进新农村开发与建设,推进就地城镇化。同时,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以路水电气医学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升海南农村社会事业服务水平,真正做到城乡一体化。

完善地方政府监督与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