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6 10:36: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电工入门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2、如果你是新接触电工行业的新人,需要考电工上岗证。电工证现在是电工行业的入门证书,想要从事电工行业都需要有电工证,电工是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所以持证上岗是对安全的重视。目前去培训班学习,培训和考证时间的各地不同,一般在三个月左右。课程不同,培训内容不同,最终的培训时间也不一样,请根据培训班的具体安排来选择适合你的培训课程。
3、去电工培训学校学习时,培训学校的课程主要是面向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的需要,通过强化培训,培养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和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应用企业从业人员。
4、电工操作人员要具备以下技能才能上岗作业。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装备的制造、安装、调试和技术支持工作;能从事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运行操作、维护和维修工作;能够对变频器、plc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安装和维护;毕业后能胜任大中型企业电气工程、维修安装的用工需求。
【关键词】入门教育讲安全 实训之前讲安全 巡回指导讲安全 结束总结讲安全
电工实训教学,最大的隐患是学生发生触电事故,这是令人头疼的大事,所以我在一切教学活动中总是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置,在学科教学中,紧密结合“课改”,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生命财产安全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自保、自救能力。一个合格的维修电工,首先应该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安全是电气设备正常生产运行的守护神。所以,维修电工实训课程的内容首先是“安全”的理念,应该强化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它包括在对用电设备进行操作中,自身的安全、他人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自身的安全是一位维修电工从业的保障,涉及触电事故的发生、原因和触电的防护。珍惜自己的生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规范操作,是安全的基本保障。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强化安全的教育,做到入门教育讲安全,实训之前讲安全,巡回指导讲安全,结束总结讲安全,以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文明操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风范,使学生养成习惯,自觉遵守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探讨在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安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安全意识:
一、入门教育讲安全
首先,要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应全面系统的学习电工专业特殊的岗位要求,要提前把安全用电常识和电工基本操作安全常识背熟,经得起时间提问,要分清高低压电路在操作时的不同要求。但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要达到这种要求,还要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不断努力。
其次,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实训或工作中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既要胆大,又要心细,无事谨慎,遇事不慌。学生毕业后,有的从事电工维护工作,有的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线路的运行维护。所以,要教育学生,配电盘安装的电气柜、架设的电力线路,都必须按照技术图纸、操作规程、安装规范来进行,确保所生产的产品、安装的电气线路绝对不能因错误的连接而产生漏电,确保产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能因为错误操作而伤及他人。
再次,学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场地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很陌生、很好奇、都想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试一试。你说电老虎厉害,他偏偏要摸一摸,碰一碰,什么都不怕。 “百闻不如一见”,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下“触电”的滋味(当然有绝对的安全保障)。具体方法是用一个500伏的兆欧表,让学生自己用双手捏住接线端,我轻轻摇动手柄,让学生“触电”,让其他学生观察触电学生的表情动作,如此“触电”几位同学,并让触电部位各不相同,因此“触电”同学的表情动作丰富多彩,然后让“触电”的同学谈谈触电的感受,启发教育其他同学在电工实习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然后再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际生产中发生触电的案例,使学生知道“电击”“电伤”的危害,脑袋瓜里时刻绷紧“触电”这根弦。
最后,虽然电工实训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安全用电常识”,但是中职学生由于其年龄、经历等方面的原因,不了解真实的电工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因而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缺乏安全意识。因此,可以通过观看相关影像、阅读报刊、杂志、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电工专业的有关知识技能。对岗位任务、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有一个清晰具体的印象,以强化安全意识,促使学生在实训课上以谨慎负责的态度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二、实训之前讲安全
每次实训之前,指导教师不仅要做出正确规范的实训演示操作,还要特别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比如:做强电实验时,要强调必须先接好图,后接通电源,认清零线、地线、相线,严禁用手或导电物在带强电的器件上相碰,接通电源时“先总后分”,断开电源时“先分后总”。并且每一个实验小组,在接通电源之前,要向指导教师申请,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
三、巡回指导讲安全
电工实训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不够谨慎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例如,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中,有些学生因接线错误,通电调试失败后,未切断电源就急于查线,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多股导线剖削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手势不正确,造成了手指割破的事故;安装电器元件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螺丝刀使用不当,伤手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学生具体操作时,指导教师要时刻在他们的身边观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及时纠正,严格要求,力求符合操作规范。
除了显现的安全事故,一些隐患性的问题也存在于电工实训课中。例如,实训休息时,个别学生私自通电调试线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触电隐患;带电实训操作时一些学校指导老师配备不足,出现一位老师负责40到50个学生的操作指导情况,在这样的比例配置下,实训老师很难全面地关注每个学生的操作行为,也可能造成事故隐患。针对这种情况,指导教师可以在班上抽出10个左右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同学,让他们任组长,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使得每一组都有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小组长负责制,组员互相监督,每次实训之前,先对组长进行一次培训,这样可减轻老师的压力和降低安全隐患。
四、结束总结讲安全
每一次实训结束,让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再做总结汇报,必须汇报:实训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组员中有没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然后教师总结并强调本次实训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例如:做双重联锁可逆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实训时,实训结束后,让学生自评、互评与点评后,指导教师再次强调安全注意事项(1.联锁触电不能接错,否则会出现两相电源短路事故;2.主电路任意两相接线要对调,否则,电动机只能单向运转;3.正、反转接触器的自锁触点不能互换,否则,只能进行点动控制;4.电动机安放必须平稳,以防在可逆运转时产生滚动事故。电动机外壳要安装接地线;5.检查电路故障时必须断电检出,如需带电检查必须有老师在;6.实训结束时,按“分到总”的顺序断开电源,拆除电路时,先断开电源线等。)这样反复强调,让学生耳熟能详,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实训课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包括安全操作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我们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安全教育,并且要不厌其烦,要像老和尚念经一样,天天念,时时念,以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文明操作习惯,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安全操作和规范操作习惯不仅对在校期间的实训工作起到保障作用,而且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静:谈“电工上岗证”的教学体会与强电专业的教学改革设想,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7
2.王向东:维修电工教学模式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4.2
3.姜广政:谈电工实习教学的几个问题,职业,2007.2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0 引言
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将自动化学科专业分为“研究主导型”本科自动化专业、“工程研究应用型”本科自动化专业、“应用技术主导型”本科自动化专业和“技术技能型”专科自动化专业。而“应用技术主导型”本科自动化专业分布在地方非重点院校和新升本院校,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应用技术主导型”本科自动化专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来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高校要发展,必须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影响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突出的环节。因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院校教学基础建设的重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块构建、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等。
近年来,我校在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效果明显。本文结合我校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就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阐述。
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环节作精心梳理和研究,使各个实践环节和相应的理论教学密切衔接。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遵循实践教学先基础后应用、四年实践连成线的原则,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集中实践周数,构建各个环节优化组合的新体系,实现实践教学的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1.1入门层。入门层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重要基础,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电工电子实训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在学生还没有学习专业技术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前进行。通过有趣的且贴近生活的“电工电子实训”项目,如家用电器安装;简易电子产品焊接、制作及安装调试;计算机组装(DIY);继电控制柜装配等项目,建立对电工、电子元器件、工艺流程、电器设备、电子仪器等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电子电路工作原理、设计技巧的热情,热爱所学的专业,对后续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1.2基础层。基础层以独立设课的教学形式学习电路和电子技术,完成系列电工实验、电子技术实验。该层次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严格的电工、电子实验技能训练。该层次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内容的比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为后续拓展层的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基础层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基本工程素质、基本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拓展层。拓展层是学生试验和小型设计环节的核心层。学生要完成严格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技能训练和设计能力锻炼。
本层实验系列主要包括:过程控制系统系列实验、、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实验。
过程控制系统系列实验完成《自动检测与仪表》、《过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自动控制系统》、《工业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综合实训》等主干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基本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
控制技术系列实验完成电机与拖动实验、电气控制实验、电力电子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交流变频调速实验、检测技术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实验完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EDA实验、DSP实验、微机原理与应用实验、程序设计实验等等。
各课程的实验内容可分为基本型、设计型、综合型三种类型的实验,可以有机组合,满足实验学时增加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比例增加的要求。
本层课程设计系列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小型电子系统、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PLC综合设计、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微机控制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等。
拓展层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扎实的专业实验技能,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应用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实验。
1.4提高层。提高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开发、技术应用研究的高层次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开放性设计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也包括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参赛科技制作的实验研究等。
提高层基本要求:自主设计、设计实验、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综合应用素质。
2、结语
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也在逐步前进。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一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且获奖,多位教师指导的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电子技术协会获“全国高校甲等A级优秀社团”、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社团”荣誉称号。虽然我们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和我们制定的建设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仍然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圆满完成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祖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年6月,第26卷第3期
[2] 谢克明.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
[3]吴万荥.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察与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2007年2月1日,总第260期
1.电工实习教学“导学”内涵
电工实习“学案”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教案”教学而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在充分调查了解学情、大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学习者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达到相关知识要求,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2.电工实习教学“导学”意义
电工实习学案“导学法”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了学生的自学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实现了自我发展的价值。
(2)转变了教师的职能。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者,使学生清楚地知道需要理解什么,解决哪些问题,使师生共享新教学模式情景下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导学”的教学组织程序
1.导学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培养目标、落实教学目标”,树立新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2)主体性原则。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
(3)指导性原则。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立足于“指导”地位,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循序渐进原则。实习教学按照学科的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导学学案设计时要形成技能、技巧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究未知领域。
(5)实践性原则。学案设计应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提高学生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拓宽学生实用专业的知识面。
2.导学的一般教学方法
(1)探索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2)模块法。基于对电工实习任务和技能的深刻分析,严格按照工作规范,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划分成若干独立单元,学生学完一个单元就能掌握一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3)岗位练习法。学生在电工实习“岗位”上,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反复完成动作,通过实践演练进行反馈,逐渐形成技能、技巧。
(4)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三、“学案”导学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1.设施条件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大量出现和广泛应用,对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工实习课的特点是让学生学习技能,巩固专业知识,从而成为真正掌握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实习设备、设施与企业生产设施相比,应具有领先性,至少也应同步于生产设备。
2.教师素质要求
电工实习教师是学案导学的策划者,现代企业对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及时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的新理念和方法,并在实际中应用、发展;及时总结、提高、推广;善于接受和应用新的管理技术。
在学案导学过程中,教师要热爱本职岗位,全心全意地爱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在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四、电工实习教学的“学案”设计
1.学案的设计要点
“学案”的设计要突出实习教学的特点,围绕技能、技巧形成这条主线,从知识、技能逐步加强,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注意知识与技能点的衔接,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
(2)学法指导,就整个自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来讲,一般遵循“教学”、“导学”、“自学”的顺序。
(3)技能训练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体现实习教学特点,注重学生一般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2.电工实习学案教学流程
(1)一般上课前一周,将学案发给学生预习、自学,使实习学生明确下周教师入门指导讲什么,技能训练练什么,在学案中有哪些没理解的问题,在教师入门指导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依据学生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精讲释疑。
(2)巡回指导。巡回指导是电工生产实习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学案中学生模糊的问题,指导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对于不同的课题要求指导重点是不一样的。
(3)反馈总结。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情况,让学生做学案上的达标检测题,实习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整体评价。对反馈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纠正,以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实习教师通过反馈信息,对学案进行再次整理,使之更完善。
五、导学效果评价
导学效果的评价既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做出的评价,又是对学生技术素质估计的过程。
1.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科学合理,既要结合教师及职业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又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
(2)目的性原则。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改善教学、强化管理、开发研究”。评价工作着眼于正效应,有利于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3)可行性原则。评价不但要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到如实的反映,还要简明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切实可行。
2.对教师的评价
(1)课堂教学的评价。对入门指导的评价:教师选取的学习内容的准确性、合理性的评价;是否体现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否娴熟、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是否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对课堂上突发的情况是否有能力做出妥善的处理;是否完成了学案的内容,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
(2)技能教学的评价。包括对教师传授的技能准确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评价。
(3)教师创新精神的评价。对本专业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
3.对学生的评价
(1)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专业能力是适应某一行业相关工种业务和技术的能力。对学生通过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培养的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它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
(2)对学生方法能力的评价。在“学案”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研究教材,提高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评价;对学生在自行制订工作计划、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在评估工作结果等活动中形成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的评价。它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
(3)对学生社会能力的评价。“学案”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外,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有适应性。对学生具备的社会交往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组织参与的能力的评价。
(4)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创新性的评价。
(5)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心理素质、情感、态度、自强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的评价。
对维修电工专业实习学案的研究,主要体现实习教学技能培训特点,为我校实习教学“学案”导学实施提供思路和模式。在研究中突出“教学生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以此激发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实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丽波.搞好电工实训教学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S3).
[2]邢娅浪,赵锦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
[3]赵文俊,周锋.在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5,(05).
[4]张生成.浅谈电工专业的技能实践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4).
[5]卢勇.项目教学法在《电气运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
【关键词】电子电工 技能训练 改革 创新
在电子电工专业当中实践课程主要是电工操作技能学习,它是直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又将直接影响到其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改革与创新电子电工技能训练的过程当中,理论与实践必须兼顾,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专业定位,实行课程开发
改革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首要问题就是课程开发,在传统的课程结构体系当中,过分注重学科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广泛性,这样一来往往造成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钩的现象,即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术匮乏。电子电工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之强的学科,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但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极大的挫伤学生学习电子电工的积极性。因此,为有效提高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质量,必须要结合传统的课程类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开发课程。
二、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通过增加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主管能动性。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掌握操作步骤,然后再通过实践操作、演示的方式向学生示范,并对于实验当中的关键环节、关键步骤、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加以反复强调。学生了解之后再让其自主操作,然后教师再通过评价、引导的方式解决学生在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最后再对整个课程的学习进修总结回忆,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学习效果。
三、强化学生基础技能
强化学生基本的电子电工技能,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要注重学生基本电子电工操作能力的培养。基本电子电工操作能力是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气检修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识图看图能力。一般来说,不同的电气设备其工作流程各不相同,但是在总体上还是遵循着一些既定的规律的,因此强化学生的识图看图能力,确保每一个图形含义、电气符号、连接关系都能够准确掌握非常重要。三是要注重学生对“电工三表”的使用能力培养。首先要向学生了解“电工三表”的基本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然后就一些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故障检修做出具体的分析与阐述,直至完全掌握。
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自主探索能力
首先要重视学生电工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此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掌握和了解电工实验的基本情况与特点,然后再通过实验技能的反复、强化训练使学生达到准确、规范、熟练操作的良好效果。其次,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能力。一是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所拟定的教学课题及教学课题内所规划的各类试验器材,然后在结合问题的基础上自主分析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教师可以予以适当指点然后引导性的帮助学生继续操作。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众所周知,通过多媒体的应用能够继承各个电子传媒信息,然后教师通过自主变成还能够对计算机进行控制,完成目标教学任务。从整体上看,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特别是在具体的电子电工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很多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学难点都能够变成动画演示的形式,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乃至降低教育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趣味化教学法事例
1.趣味化教学法。趣味化教法就是在学习电子类专业课程时,暂时免去系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而提前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趣味化,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先开展实验,在激发、培养了好奇心、兴趣后,最后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的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
2.趣味化教学法的实践效果。趣味化教法改善专业学习气氛,改变学生学习生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趣味化教法”消除了以往初学者对电子技术的那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使初学者容易入门。
3.趣味化教学法的具体实施。(1)针对原教材的教学。对教材中必需的且职业院校学生能接受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尽量以趣味性演示为先导适当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2)辅助教材的延伸。教师要整理出教材中分布的重点难点、各知识点,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其分散到各电子小制作电路中,设计出一套自成体系的辅助教材,并注意尽量不遗漏,少重复,并使其系统化、系列化,尽量能融入教材中的所有基础理论,使小制作电路与教材融为一体。
七、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一般而言,深化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所在。正因如此,对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进行改革与创新,学校内部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比如可以通过分批次的安排教师去高校进修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素质水平。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对外聘请优秀教师的方式来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力度。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实现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改革与创新,实施“双师型”的教师培养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目前这一做法正在逐步推广与运用。
八、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它不但是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任鸿秋.电工电路课程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探索[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