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系统理论的缺陷范文

系统理论的缺陷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6 10:36: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系统理论的缺陷,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系统理论的缺陷

篇1

摘要: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然而日益严重的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的行为对社会公共管理秩序造成了极大危害。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做了相关规定,为惩治该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该类犯罪具有技术性强、隐蔽性高、调查取证困难等特点,再加上立法技术落后、法制不完善等原因,使该类犯罪没能受到有效惩治。因此,加强该类犯罪基础理论研究,完善相关立法,以有效的打击该类犯罪,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计算机应用中非常紧迫的问题。

关键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立法缺陷;立法完善

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技术产物,已经广为人们所使用,逐渐渗入到社会各个层面,然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适应这一严峻的形势,我国刑法典第二百八十六条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做出了相关规定,破坏计算信息系统罪与其他罪相比有技术性强、隐蔽性高、调查取证困难等特点,但从刑法对本罪的规定来看,过于简单笼统缺乏针对性。以下笔者从本罪的犯罪构成和刑罚适用的缺陷、立法完善等方面,对此做出详细分析:

一、关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犯罪客体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对象为各种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刑法第二百八十六第一、第二款规定了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系统功能、应用程序或数据等破坏的行为方式,这是一种针对系统软件的破坏;此外还有针对计算机的硬件破坏,同样可能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造成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丢失或出错,并产生严重后果。所以要在刑法中增加此罪的犯罪对象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应用程序、系统功能和计算机硬件。达到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客体的全面性,起到真正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作用。

二、关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主体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刑法规定本罪的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从已有的计算机犯罪案例来看,进行计算机犯罪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未满十六岁,依据现有刑法,我们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在计算机犯罪中,他们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都是一样的。所以笔者认为,对未成年人进行计算机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只规定了本罪的主体为自然人,随着计算机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往往会依托计算机采取一些不法措施对竞争企业进行攻击,同时也存在单位制作、传播病毒的情况,为了防止一些不法单位乘机钻法律的空子,有效地打击单位犯罪,故笔者认为将法人作为该罪犯罪主体是十分必要的, 在刑法立法上需及时的做出补充。

三、关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主观方面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刑法规定本罪主观上出于故意,过失不构成此罪。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如果发生过失犯罪也可能给国家、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行为人在使用重要领域计算机时,由于过失误删或错删一些数据造成该领域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或者在使用带毒的软盘而事先不知其有毒的情况下,使系统染毒并通过网络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于是“过失”,按照现行刑法规定不予追究责任,笔者认为对于过失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给予一定处罚,以此来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重要领域的计算机信息,起到警告别人的作用。

四、关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刑罚适用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量刑较轻,只规定了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针对网络犯罪与计算机操作的直接关系,建议增加罚金刑和资格刑。计算机犯罪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许多犯罪分子本身就是为了牟利,因而对其可以罚金等财产刑是必要的。比如对犯罪人处以非法所得若干倍的罚金、没收作案用的计算机设备及与之有关的一切物品、设备。对于具有严重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重大危害的应处重刑甚至生命刑。法人犯罪往往为了给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使用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采取不正当竞争,对于法人犯罪的应规定区别与自然人的具体的刑罚措施,比如法人犯此罪的除对相关责任人采取自由刑,罚金外,对于严重危害社会公共管理秩序后果的企业,应注销其企业名称,取消相关责任人的从业资格,加大刑事处罚力度以此严厉打击单位犯罪。

总之, 为防范和打击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 应积极修改现行法律,根据现实情况及早制定新的与之适应的法律,及时完善刑事理论立法。同时也有必要加强计算机管理,加强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搞好系统维护和管理,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打击力度,防范企业和个人利用法律漏洞进行犯罪。只有这样, 人们才有可能在享有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段战平.《中国刑法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2]江礼华.《刑法新增罪的司法认定》,中国检查出版社.2003 [3]李希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新论》,中国检查出版社.2001

[4]赵秉志.《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摘 要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是对道德理想的要求,而是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伦理素养。幼儿园教师行为的一次次越过人性的底线,不断给幼儿造成终生的遗憾,这背后有幼儿教师职业本身的困惑,然而更多的却是教师专业伦理的没落和缺失。文章首先论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缺失表现,然后从四个角度剖析了伦理缺失背后所隐藏的原因。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专业伦理 缺失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及保教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或行事准则,以及在这些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是对道德理想的要求,而是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伦理素养,它关注于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团体,在其工作中发生的神圣而又具有人文本性的伦理秩序和伦理精神。一个园长把火钳指向了毫无反抗能力的幼儿;一位年轻的老师,面对“不乖”的幼儿,她失去了耐心,在用锯条进行恐吓的时候误伤了可怜的孩子……幼儿园教师行为的一次次越过人性的底线,不断给幼儿造成难以泯灭的伤痛,这背后有幼儿园教师职业本身的困惑,然而更多的却是教师园专业伦理的没落和缺失。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缺失表现

诸多资料和数据显示,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缺失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并且教师对幼儿教保伦理的缺失现象较为复杂,有轻微的,也有较严重的;有群体的,也有个体的;有教师有意识的,也有教师无意识的;有深层的,也有表层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伤害幼儿事件时有发生。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威胁恐吓、武断夸大、爱算旧帐、缺乏鼓励、故意贬低孩子能力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是情节比较轻微的,例如:午睡时,一位小朋友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老师发火:“怎么又是你,你就不能安安分分的躺在床上,老是这样动来动去,难道你有多动症?”还有一些是情节较为严重的,有些老师或者是为了发泄自身生活中积压的不满情绪,或者是为了工作的简便易行,抑或者是在讲求效率与追求教保品质、加之自身经验与能力的有限,着实找不出更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情急之下所采用的一些严重伤害幼儿身心的做法。

2.教师对幼儿有失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

教育的发展、幼儿生命成长的诉求呼唤着教育公平的实现。幼儿教育过程的公平并不是要求教师以一致的手段、统一的方式去对待所有的幼儿,当然也不是要求教师在固有的思维定势下带着“有色眼镜”去对待不同的幼儿,而是强调差异对待的行为的合理性。但是在实际幼儿教保活动中,教师运用惯性思维,依照旧有经验和印象不公平对待幼儿的现象依稀存在。幼儿的个性差异和能力差异,难免会使教师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情感偏向。教师的偏爱导致对待不同幼儿有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教育行为,教师眼中的好孩子,会得到与众不同的关爱和机会;而孤僻、退缩、不善交际的幼儿则几乎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是被教师忽视甚至遗忘的群体。

3.对幼儿尊重与了解的缺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那么幼儿也不例外,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幼儿的内涵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地位,还包括对幼儿能力、兴趣等的尊重,要想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就必须首先要真正了解幼儿,包括了解幼儿需求、了解幼儿能力、了解幼儿意愿等等。但是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幼儿尊重与了解的缺失现象还是存在的,表现在:幼儿的兴趣被抹杀,幼儿的情感被忽略,幼儿的人格被伤害,幼儿的见解被漠视,幼儿的权利被剥夺,幼儿的差异被掩盖,教师有时怕麻烦或为了追求效率,习惯对能力较差的幼儿实行包办代替等等。如给吃饭慢的幼儿喂饭,给不会叠被子的幼儿叠被子,给穿衣慢的幼儿穿衣服等等,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吃饭慢的幼儿吃饭依然慢,不会叠被子的幼儿仍然不会叠被子……

4.过度注重自身权威,侵犯幼儿权利。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缺失行为还表现在:教师过度注重自身权威,有意无意侵犯幼儿的权利。传统教育中“教师总是戴着知识权威的面具,而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积极的人际交流的情感体验”。[1]虽然说现实的幼儿教育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权威作用,不夸张地说,“教师行使其权威是理想的幼儿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基石。但是任何权威都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其适宜的范围,滥用权威的作用,应有的理想状态就会被颠覆”。[2]然而,现实中某些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幼儿作为一个学生所需遵守的潜在的规章制度而忽略幼儿的权利。教师相对幼儿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权威主义严重,使得一些教师没有把幼儿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

5.身教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幼儿园教师的身教失范指教师在幼儿面前有意识或无意识所表现出来的不当言行,并对幼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在目前的幼儿园中,由于教师素质的良莠不齐,教师身教失范的行为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如活动中随意使用通讯工具,向家长暗示所要财物礼品,佩戴超个性的首饰,言语粗俗,行为夸张怪异等。此外,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但是却经常抢在孩子前面倒掉不愿吃的饭菜;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学会倾听,懂得尊重别人,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却不喜欢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懂得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俗话说,学为人之师、行为世之范,幼儿园教师更是承载着启蒙幼稚、启迪心灵的公众期盼,其身不正,何育他人?

二、专业伦理缺失产生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保障措施不力。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养成,需要相关的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不力,专业伦理的养成就失去了后劲,但由于社会的传统偏见及相关部门对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重要性的漠视,目前有关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保障措施还不是很有力。比如,幼儿园教师较低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统一的专业伦理规范缺位以及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中对专业伦理关注的缺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本身缺乏或不完善就无法有效的规范人的行为。没有完善统一的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教师的专业行为就失去了相应的依据,因而就无法有效地规范和指导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行为,由此致使专业伦理缺失行为的发生。教师入职前的选拨标准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教师在职时对职业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表现的参照。如果在选拔教师的过程中只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考察,缺乏对教师个体伦理修养的关照,就可能导致教师入职后对专业伦理生成的消极对待,同时也为个别伦理素养低下的社会人员涉足幼教工作留下生存的空间。

2.专业伦理的养成缺乏适当关注。

教师的伦理行为最终是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选择,即自律得以实现的,但这种自律境界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的,他必须受到社会的经常性伦理教育。然而在我国教育领域,由于教育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侧重于应试教育,专业伦理教育没有受到社会和教育机构应有的重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亦是如此。师范大学造就的应是堪称人师的教育家,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因此,对师范生的道德要求就更高。但是当前为数不少的幼儿师范院校出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将更多的焦点放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上,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对幼儿师范生专业伦理的培育。致使所培养的一些毕业生对从教的艰辛和责任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进入教学一线后出现了有违从业规范的行为。然而在职后幼儿园教师教育与培训的课程体系中,专门针对或有关专业伦理开设的课程依然很少。

3.园所文化制度中的不足。

教师的情感生活与人格修养离不开充满人文关怀的职业环境。而当前幼儿园管理出现了许多偏差,其中最大的偏差在于过分推崇以物为基础的理性管理范式,将理性管理形式化,而淡化了以人为基石的人文管理范式,表现在幼儿园管理中过分科层化( 重机构、重权力) 、标准化、数量化、制度化。[3]如此环境之下,幼儿园教师的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专业成长的需要不仅得不到合理的满足,甚至在重重压力下职业情感、专业认同出现异化,致使情感冷漠从而失去了对教育事业应有的忠诚,由此导致专业伦理缺失的行为。再者,多数幼儿园的评价体系都存在重绩效,轻师德的现象。

园所内激励和评价机制标准的制定更倾向于注重功利追求,刻板而弹性差,伦理素养的关注或者形同虚设,或者忽略不计,致使幼儿园教师的压力增大。此外,园所文化制度中的不足还表现在幼儿园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据调查,目前虽然有些幼儿园已经试图建立了监督机制,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监督机制依然比较薄弱,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缺乏实效。

4.教师自身的原因。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缺失行为的发生,不仅有其客观的外部原因,如社会保障体系、专业伦理养成、园所文化制度中所存在的弊端以外,更有其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是造成教育失误,出现有悖于为人师表言行的最根本的内部原因。其主要表现在:自我专业认同低、专业伦理意识淡薄、压力过大,职业倦怠使教师丧失耐心和爱心、个人特质中的不良因素。“研究者一致认为,近几十年来,社会变迁及其所导致的教育改革不断对教师职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使教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这固然为他们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但同时这些要求和期望也给教师造成愈来愈大的压力”。[4] 职业倦怠使得不少教师把工作中的压力转移到幼儿身上,对幼儿失去了耐心、宽容和爱,面对幼儿的一丁点儿过错,就严厉训斥、恐吓,态度粗暴、生硬,给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伤害。

此外,一个人天生的脾气秉性和生活经历共同造就了一个人的独特个性,个性则影响着人类思考、行动与感受问题的方式,从而也就影响着自己工作的态度和人际交往。

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家长同事交往中会无时无刻的表示出他们的个性,因而幼儿的身心发展无不受到教师个性品质的影响。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青年教师比有个性缺陷的教师更易成功,更易塑造有教养的、个性丰满的新一代,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1997:127-129.

[2]刘晶波.谈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权威及其限度——兼作对《升旗手的诞生》一文的回应[J].学前教育研究,2005(1):54.

篇3

当前社会所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就需要我们有整体的思维方式。目前在教育研究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多情况下是因为没有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概念,因此不能很好的协调其各部分间的关系。从人全面发展的整体性来看,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不同的素质要求,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因此只有在理论层面上抽象意义的各自独立存在,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总以完整的个体表现出来,从而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同时在个体的“系统构造”的内部也显现出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关系。

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整体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研究教育的目标层面,运用整体的思想把德、智、体、美、劳联系起来,使学生到达全面的发展。其次,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特性。教师在讲授任何一门课程时,必须使学生掌握该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外在联系,使学生具备社会、自然科学、哲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过早地强调单一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和全面的发展,违背了整体性的要求。再次,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能一条条孤立的讲授知识,而要加强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认知。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还应加强教学的整体性进行系统的讲授,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要求,包括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优选、多媒体方式的选择,并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互补,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

2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强调有序的状态,就是要处理好教学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它们的信息都处于交换和开放的状态。因此可以看出,有序原理要求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教育、教师、学生都属于统一系统,必须要对外交换其主要信息和重要内容,比如闭门造车这样的不与外界交流的做法都只能使各系统的不断退化。而封闭的教育,恰恰是造成教育落后、教育贫困、教学水平低、学术重量不重质的主要因素。在教育方式上运用系统的有序原理,就可以以直观生动的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系统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认知。因此,也可以说有序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在我们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听、说、读、写四个步骤,经过这四步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语言,这个掌握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并且,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把结构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习者通过有序的思考把大脑里储存的相关信息有效的连接起来,是其更加有序完整的呈现。

当前,社会正处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革的时期,我们有着转型期的教育所绵连的未知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对于教育过程中不断出新的问题和理念,应该用系统理论在教育系统这样一个大系统中,有序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的理论意义来解决新问题。

3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

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不是孤立的存在。无论什么系统想要实现有效地控制必须通过反馈的信息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有效地系统,也不可能实现系统的控制。所谓反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时的弥补缺陷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必须是有效的反馈控制系统。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的反馈形式,如课堂练习、回答问题、讨论等方式,所以教师要根据有效地反馈手段,及时获得教学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有效的反馈,还可以得知学生的问题,或者将会遇到的困难,开展有针对性信息的帮助,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篇4

关键词:改进灰色模型;预测精度;物流成本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9.014

现代物流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日益壮大的物流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物流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控制物流成本。然而如何控制物流成本则是一项极具研究性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我国物流发展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流产业的现状,并能给企业在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上一定的指导。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是指产品成型、运输等一系列过程中,如流通加工、包装、运输、装卸、储存等各个环节中,所需支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物流成本包括流通加工、包装、运输、装卸与搬运、仓储成本、物流管理等费用。而现代物流成本包括的内容更为丰富,串联了经营活动中每一项工作,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物流成本预测能为物流企业未来期间物流成本的变化趋势进行宏观掌控,为物流企业进行物流成本决策通过必要的科学依据,以避免决策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以往学者对于物流成本预测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法和灰色模型等。其中,灰色系统理论是1982年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提出的,这种方法受到研究者的欢迎,因为这种方法不需要采集大量样本数据,同时也不需要计算统计特征量。因此,已经被应用到了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存在不确定性和缺乏统计数据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陈森等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的物流需求进行整体预测,同时验证了灰色模型的精度的准确性;Dang等提出以x(n)为初始条件的GM(1,1)模型;Hao等将灰色系统模型运用到喀斯特流域水文研究中,得到的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精度。

灰色GM(1,1)预测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基本GM(1,1)模型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原始数据列光滑性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是否具有预测精度高、模型可检验、参数估计方法简单等优点。经过长时间对GM(1,1)模型性质的研究、对模型参数估计和背景值的改进、新模型的相应发展等,大大提高了经典GM模型精度,拓宽了应用领域。

徐进军等基于灰色理论模型,梳理了如何正确建立含诸多因素灰色模型的改进方法;刘亮等对原始数列取自然对数以提高其光滑度,增加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Carmona等利用改进后的GM模型,对美国航空运输业的客流量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其结果较为理想。

本文在已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改进,以达到提高预测精度的目的。将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应用于物流成本预测中,与简均法、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等方法预测精度进行比较。实践证明该预测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达到期望效果。

1传统灰色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主要通过GM(m,n)模型进行预测,该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量化体现。首先,灰色模型是在原始数列是光滑离散函数基础上进行建模,而在实际中原始数列经常存在阶跃(突变)的现象,或者可能出现失效。出现此状况的原因是定解X(1)(1)=X(1)=X(0)条件决定的。因此,为得到比较满意的仿真效果,尤其是阶跃(突变)点,有必要改进一般灰色模型。现分析如下。

并用残差检验对预测误差进行检验。同时,为可以与其它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检测预测的结果的理想性,在此基础上加入标准差的检验。

(6)通过比较,最终选取能够使预测误差最小的参数δ和m,建立最佳预测公式。

3实例计算与分析

由于物流成本方面的统计数据难以获取,本文将社会物流总成本由全国物流总费用来代替。选取样本数据为历年2009年~2013年全国物流总费用,如表1所示。

均方误差(%)4.2518.715.3628.592.27本文采用简均法、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等预测方法进行物流成本的预测。通过计算机编程,对上述预测方法进行相应计算,得到模型计算值,社会物流总费用预测模型结果分析见表1。

原始序列与预测序列对比图比较表1中预测模型均方的均方误差,可以看出灰色模型经修正得到的结果远比其他模型计算得到的均方差要小,原始序列和预测序列所示,可从社会物流成本改进后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看出。由于选择修正后的灰色模型的误差明显小于其他的预测模型,因此,选择其预测社会物流成本效果更为理想。原因是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平稳的变化序列,指数平滑法更适合平稳的线性序列;而灰色模型数据适合光滑序列。

由以上的计算与分析可得到:当t=2,δ=0,m=1时,改进后灰色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e=486%);比其它预测方法相对误差小2.27%。因此经改进后灰色预测模型较好地反映出社会物流成本的变化趋势。其预测公式为

通过改善后的模型对社会物流成本的预测更加准确,接近实际值,为更好物流成本投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结论

改进的灰色模型对于社会物流成本预测比较实用。本文对物流成本进行科学预测,有利于物流企业做出最合理的计划决策,这不仅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更节约了社会的资源。同时,从国家的宏观层面来看,可以使国家宏观调控物流产业的合理运行。最终引导现代物流健康快速的发展。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适用于原始数据列近似单调的各种领域,将获得较高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具有决策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2]陈森.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J].决策参考,2006,(2):5960.

[3]Dang Yaoguo, Liu Sifeng.The GM models that be taken as initial value[J].Kybernet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 Cybernetics, 2004,33(2):247254.

[4]HaoYonghong, Zhao Jiaojuan., Li Huamin, et al.Karst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grey system mode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2012,48(4):656666.

[5]刘亮,杨章伟,刘年锋.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J].安徽:安徽工业大学,2011,30(11):3334.

篇5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社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群构成。整个系统一旦形成,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就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目的性。按照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的观点,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有机论。整体论认为,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拥有内在联系。有机论认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生成关系。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提示人们:人类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也包含在自然之中。[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完全外在的、机械作用的,无视内在的和整体的联系的还原论的方法,主张科学应将其方法建立在整体的有机性基础之上,只有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正是在吸纳和扬弃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些科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的有机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揭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有机联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系统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正确使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包括系统)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具有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否定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肯定自身、保持自我、维护自己整体和统一的属性。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统一性。并认为,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但发展并不仅仅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应包括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系统性,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发展不仅是个理论概念,更是个实践的概念。因此,无论在宏观决策上,还是在微观制度上,后现代系统理论始终应该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有机、非整体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片面的目标与状态从事要素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碎裂了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结果不仅难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相反还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有机整体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还在于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把握,尽可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社会群体的不安定和环境的过度污染。而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信息既非“纯粹物质”,也非“纯粹精神”,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2]。科学发展观认为,由于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部分组成,因此,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社会各子系统只有拥有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助于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控制和理性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各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引入负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熵交换联系,在熵交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本身的作用相当于经信息流来调控系统间的熵交换,减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的熵增,合理地分配负熵,走向共同有序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在熵交换的有序均衡性上提升了系统的人文精神,达到经济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共享负熵,走向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通过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发达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发展信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制定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国内,使全体人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及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涉及这些信息的新内容与新知识,增加国内人们对于获取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减少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经济社会系统的熵增现象。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更在于揭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

首先,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平衡是需要有文明程度与制度、立法等来保证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定差别,更不是主张经济社会绝对平衡的发展观,而是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使差距控制在社会系统能够容许的限度内,使经济社会在适度发展差别中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的渐进性,要让人民认识到,发展是分层次的、有先后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点进入同一个层次的小康水平。

其次,后现代系统理论承认发展的非稳定性,但是,更关注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转变规律。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状态。这种动态的稳定,不是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例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但它并不影响经济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倘若管理者能高度重视发展中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适疏导,就能达到更高层面的社会稳定。

再次,后现代系统理论主张社会发展的非突变式是常态,是和平演进的量变过程,而非冲突式的社会变革。按照系统的相变理论,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态,相变过程就是渐变。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重视非突变式的常态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人们都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非冲突形式和渐变过程,强调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人们的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主旨之一。

二、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动态共生

从后现代系统理论的角度看,所谓动态,是指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所谓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和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生”还包含和谐的基本指向,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共生、不同文明的共生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共生观念不是简单的概念堆,而是应内化到具体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核心理念[3]。一般来说,动态共生是一个复合概念,在实践中不可分割。

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观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开放系统随着时间而改变和发展,并日益复杂化,而不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动态共生的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具有普遍性。在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1)子系统在与整体保持一致的过程中缺失了灵活性,但更加稳固;(2)如果整体内某一个部分显著,则系统集中于那个部分,且这个部分有一个重要的顶点,在这个点上,当系统处在一个敏感状态时,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将改变系统的基础状态[4]。由此可见,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强调动态共生。以往的发展观,因其片面性,所以都未能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历经了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六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加进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但当时还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至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发展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它们都缺乏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共生理念,都未能把握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因此都没能进入科学发展系统理论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境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及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灾祸,因此,如何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不仅涉及自然界、社会,还涉及人的精神领域。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往各种片面的发展理论中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人的伦理判断和道德底线的设定,从哲学的高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而实现在扬弃中达到经济社会动态共生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学说还主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的过程,由于共生的元素的多样性,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形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持有者。

科学发展观认为,后现代系统理论,特别是它的动态共生学说,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求,合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同样是对动态共生的科学发展逻辑的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吸收了其他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都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又更好地促进了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在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等现实问题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人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这些问题尤为严峻。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太慢则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增长过快又极易陷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传统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都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偏好技术分析,而忽视人的因素;我国人口经济学理论则侧重制度分析,而忽视现实需求;新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又大多是以新古典范式,试图破解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虽然它们的阐释均具有各自的部分合理性,但均难免视角陷于狭隘,无法根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遭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究其根源,或是过于陷入理论演绎,或是过于就事论事,因此,都未能从理论上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动态共生的核心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则能最大限度地阐释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关注人口增长的适度规模问题、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保护的自律与监控问题,等等,无不可以动态共生的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求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和谐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善待自然便不能善待人类自身,而不能善待人类自身显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发展与完善的终极目标。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变消费模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抑制人口膨胀,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压力;提倡全球的绿色运动,倡导生态文明等,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一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二是人同人本身的和解[5]。而“和解”首先便是和谐。

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物本、神本、近代物本到人本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物本强调构成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元素,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尚未涉及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中世纪,神本思想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现实世界的人只是神的奴隶;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利益,提倡个性自由。但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异化了早期的人本精神,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形成近代的“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经济人”,物的增长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破坏性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不能不说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反对人类优于自然的观念。提出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他关系,重建一种联合的、快乐的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主张人类应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靠大规模地破坏其他生物来获得人类社会“进步”的形式,否则,人类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这些内在逻辑。

1.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后现代系统理论看到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主张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和谐共生,其积极意义已远超出生态本身的境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人态”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态健康、人格生态健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人当然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样有呵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宇宙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要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同发展,人类首先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论是传统生态观,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既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生态,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人态”,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最终是为了人的,同样也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6]当代社会,人类之所以面临着生存危机主要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全面整合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后现代系统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前提和条件,而且从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和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难双重前提出发,将后者归结到前者来解决,因而获得了更有力的说明性。它一方面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另一方面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也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它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友的结合。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观是人口、经济、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7]。它要求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以人为尺度,什么条件下以自然为尺度。正确把握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自觉而积极地协调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复杂关系,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的境界。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并不寻求对自然的盲目征服,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科技也不再是征服自然的统治工具,而是维护并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并不是指不能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生态进行“必要伤害”,而是指这种“必要伤害”必须设定生态底线。“必要伤害”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必要伤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伤害”现象,并以“伤害”的形式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必要伤害”虽然有它的自然生态学意义,但不能因此就成为人类大肆挥霍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理由。主张,“必要伤害”的底线是:第一,它是一种条件伤害。即这种伤害是有条件的,主要是指伤害行为的实施只有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冲突时进行,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能够被容忍的。第二,它是一种限度伤害。这种限度,从个体上说,对个体的伤害不能危及到该个体的种的灭亡;从整体上说,这种伤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这一特征是从必要伤害的另一层面来表达的。如人类通过利用一种生物的天敌来限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再如,令人通过科技手段采取节育来保持人口的生态平衡等[8]。设定“必要伤害”的底线,前提是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这几方面组成的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核心。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原则下,“必要伤害”的底线才有现实意义。在人与人的平等观上,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平,也要求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代内公平要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主张谁污染谁治理,谁最先享用了地球、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而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人类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现代人的高速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朱传信.后现代“整体有机论”的生态和谐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张之沧.“信息”的后现代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李刚.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12).

[4]陈向阳,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5]海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与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2008,(2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

[7]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8,(1).

[8]李宏斌.“必要伤害”作为生态伦理规范的合理性[J].伦理学研究,2007,(6).

篇6

关键词:术语元语言;力动态系统;意义建构;元隐喻;社会与认知

语言学术语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组成部分,又是语言学研究的元语言。元语言的概念比术语要宽,而术语是元语言中最重要并且处在核心地位的部分[1]51。目前,国内外对元语言的研究主要涉及概念界定、分类及其对教学和词典编纂的价值探讨,语言学界似乎对元语言现象未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尽管如此,国内学者如封宗信[2]407强烈呼吁,“整个语言学界更应该关注元语言所涉及的语言意义问题。”事实上,自2010年至2013年,国外的元语言研究逐渐向语言习得和教学领域渗透,指出了培养元语言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3][4][5],为术语元语言认知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力动态系统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实体(entities)与力(force)互动的理论。该理论不仅在语言层面发挥着结构性的关键作用,而且还活跃在语篇层面。因此,分析力动态系统理论中的术语,对深入了解语言学术语元语言的意义建构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力动态系统术语是如何建构的?其语义冲突是如何缓和并达到语义和谐的?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试以力动态系统理论术语为语料,以社会认知理论为视角,从词源的识别到语义冲突的缓和,对力动态系统术语的意义建构机制做系统分析。

一、术语研究的社会认知理论

(一) 社会认知理论的引入

《术语描写的新方法-社会认知方法》(Towards New Ways of Terminology Description:The Sociocognitive Approach)是由Rita Temmerman主编,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于2000年出版的一本术语学专著。该书全面介绍了术语描写的新方法,即社会认知方法。

传统术语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及理论框架以客观主义(objectivism)为基础,其最致命的一个缺陷在于对抽象存在的术语概念的研究,忽略了术语在分类和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6]224。术语和认知科学密切相关。术语学以语义学为基础,并把语言和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联系起来[7]39。认知科学认为,术语的意义研究与体验性的理解是分不开的。为了弥补传统术语学研究的不足和缺陷,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应运而生。

(二) 社会认知理论介绍

社会认知术语学是一种术语描写的新方法,立足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来质疑和观察研究语言现象,结合认知科学的许多见解如原型理论、认知模型、类比理解和历时分析等,证实理论概念与术语描写的相关性。

该方法首先关注生命科学领域术语的定义,其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一个在上下文中具有派生意义的类别语料,即在语篇中研究类别;研究目的是研究理解单元(units of understanding)的定义性、命名、随时间进度的发展及随知识增长的隐喻模型的作用。社会认知术语学借用的理论基础是解释学(hermeneutics)理论和语义三角理论(the semantic triangle)。解释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概念化和范畴化的理解,词汇化在该理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语言在新的理解中的作用。社会认知术语学对语义三角理论有自己的认识和突破,认为语言是表达人们对世界感知和概念的媒介,并在人们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世界存在于(或部分存在于)人类心智之中,并且坚持认为人们对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对世界的认知。(传统术语学和社会认知术语学对世界、语言和心智的不同认识,见表1)。社会认知术语学的语义观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语义三角变成了包含与被包含及媒介的新型关系(见图1)。

表1:传统术语学和社会认知术语学的差别

认识范畴传统术语学社会认知术语学

世界和语言世界客观存在并能被命名语言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世界和心智因人类心智的分类潜力,世界可以通过人类心智得到理解世界是人类心智的一部分

语言和心智语言的创造潜力被忽视对语言的理解离不开对世界的理解

图1由认知语义三角到社会认知术语语义观

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和传统术语学理论、方法和原则的对比,社会认知术语学结合认知模型、一词多义和近义现象、隐喻模型对范畴和命名的影响、对理解单元的历时分析综合多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分析原则和分析方法。社会认知分析借用了认知语义中的三种理论:第一种理论是包含成分分析理论(componential analysis)的原型结构分析理论(prototype structure analysis theory);第二种理论是范畴框架下的认知模型理论(cognitive models underlying categorization);第三种理论是多义性发展的历时性分析(the diachronic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ysemy)。

(三) 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意义

社会认知术语研究丰富了术语学的研究方法,倡导术语语义研究应从理解单元开始,并为追踪术语意义的演变开创了可能性,在概念化、命名和理解的历史进程中,也将会产生一词多义和近义知识信息功能的资料数据。与传统术语学相比,社会认知术语学具有更丰富多样的理论基础,并且和其它的方法相结合分析语篇信息中出现的范畴现象。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方法可以对术语信息进行深度描述以达到描写的准确性,这也为术语元语言的深层次语义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力动态系统术语的意义建构

力动态系统理论是Talmy认知语义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力动态系统要素包括力的施加(exertion of force)、对力的抵抗(resistance of force)、力的克服(overcoming of such a resistance)、力的阻碍(blockage of the expression of force)以及阻碍的消除(removal of such a blockage)。力动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受力体(agonist)、施力体(antagonist)、施力体的内在趋势、两者力量的强弱、两者互动的结果(resultant)等。力动态系统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不同层面的语言表达。

力动态系统理论中的术语是语言学元语言的一部分,认识术语元语言的内部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动态系统理论,也将有助于培养语言学习者的元语言意识。

(一) 力动态系统理论术语的百科知识观

社会认知术语研究在定义理解单元时,对百科知识做了必要的概括,从而有益于术语意义的理解。百科知识和语义信息通常被认为是同一现象的不同表征。认知语言学将百科知识视为基本的语义观之一,认为理解是通过知识节点(nodes of knowledge)进行的。虽然理解所需的知识节点内部复杂、千变万化,但是这种复杂性还是有理据的。也就是说,依据理解的详细程度和理解所需的特殊情景,知识的复杂性可以得到解释。

力动态系统理论不仅存在于物理领域,也表现在心理领域和社会领域。与这三个领域相对应的三种力分别是,物理力(physical force)、心理力(psychological force)和社会力(social force)。物理力是具体有形的。在心理领域,力动态从物理源域向心理目标域映射;在社会领域,力动态从物理源域向社会目标域映射。可见,物理力是心理力和社会力的基础隐喻源。也就是说,物理力在概念隐喻中不仅仅充当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过程中的源域,更是作为一种“元隐喻”,揭示心理力和社会力的内部建构机制。事实上,丁尔苏[8]也认为,概念隐喻只不过是语言学家的一种元隐喻建构。因此,我们认为力动态系统理论术语的意义建构及其认知表征,可以通过元隐喻机制加以阐释。

(二)力动态系统理论术语的元隐喻建构

社会认知术语研究认为,要想达到更好的理解效果,隐喻这个过程是必需和必要的,而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隐喻的类比思维(analogical thinking)脱离不了与社会环境以及认知科学相互影响的历史,这种类比思维可以将源域和目标域追溯到生命科学领域。在做术语意义分析时,社会认知视角要求从术语的主客体因素出发,结合百科信息,把真实世界(world)、人的主观世界(mind)和语言(language)结合起来。

本文就力动态系统理论的核心部分即不同的构成要素做尝试分析,见图2。

力实体(Force entities)力的内在趋势(Intrinsic tendency)

受力体(Ago):施力体(Ant): 〗倾向于运动(Toward action): >倾向于静止(Toward rest):

力的强弱(Balance of strengths) 互动结果(Resultant)

强者(Stronger entity): +弱者(Weaker entity): -运动(Action):>静止(Rest):

图2四对构成要素的意象图式

图2力的四对构成要素意象图式,包括力实体和力的内在趋势两个主要方面。从力实体角度看,力又包括受力体、施力体、力的强弱以及强实体/弱实体(强者/弱者)。从力的运动趋势来看,力又包括倾向于运动/倾向于静止、力的互动结果以及运动/静止等方面。为明确表述这一理论,Talmy采用形状、运算符号等元语言或元符号信息,将这一理论的语义要素和构成要素进行形象化处理。语言和认知是以视觉和运动为基础的[9]。Talmy在解释实体与力的互动关系时采用了“>”“+”“―”“”“”“〗”“ ”等具有视觉动感的符号,将物理力作了模态化隐喻解读。

Lakoff & Johnson[10]75-77认为,大部分抽象概念是隐喻性的。隐喻世界中,施喻者是隐喻及其意义构建的主体,其重要性不容漠视。施喻者的主体性是指认知主体所表现出的有别于他者的个体特性,具有独特的自由意志、理性反思和审美判断,是个性的张扬和个体力量的释放[11]。Talmy[12]认为,语言表达和世界上某一事物的关系不可能是直接的,它必须通过语言使用者的大脑和认知系统。语言使用者的大脑和认知系统既具共同特征,又各具特点。Talmy是最早把心理学中的焦点(Figure)和背景(Ground)概念运用到语义分析中的语言学家[9]28。Talmy在创新语言学理论过程中积极与其他领域的理论相结合,使抽象的语言学理论具体化,此过程中暗含着隐喻理论的运用。钟守满和孙崇飞[13]在《隐喻释义及释义模式》中提到隐喻研究者还需充分考虑人们在产生隐喻时的语义取向性,即人们总偏爱用一种特定的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其实,在创建及创新语言学理论或其他理论的情形下,这种语义取向性也同样存在。这取决于主体的兴趣、意向或偏好。然而我们发现这种语义取向性同样来自主体的自身体验。Talmy本人勇于创新的精神、独特的理性反思、多样化的认知视角以及在语言学领域炉火纯青的造诣等主体因素使得这一理论的构建具有独创性和建设性,同时对该理论的初步认识有一定的引导性。

客体方面,束定芳[14]认为,语义冲突是产生隐喻意义的根源。在隐喻意义理解过程中,缓和语言内部语义冲突也是一个微妙的过程。力动态模式是通过表达物理的力互动表现出来的,但是却作为一种基本的概念体系普遍存在于语言中,用来构建语言中与力互动相关的概念,在语言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阐释价值。这之间就存在着一种语义冲突,如图3所示。

图3领域间的语义冲突

图3展示了物理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语义之间的冲突关系。冲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和谐。如何缓解语义域之间冲突,实现两者的和谐是构成物理学领域中的物理力向语言学领域映射的关键,也是术语元隐喻意义建构的主要途径。

Rita[6]27 在书中介绍,Peter Weissenhofer在研究baseball术语时采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参考了关于“baseball”的权威词典、专业词典及百科知识。为了了解术语元语言内部语义冲突缓和的内在动因,我们以维基词典(wiktionary)和牛津英语词源词典为工具(详见注释12),选择力动态系统中的几个主要术语做了词源分析,见表2。

表2:力动态系统术语基本意义、其他领域意义及语言学意义

术语基本意义其他专业领域引申义语言学意义

force体力,力气,力量,力①强制力;压力;暴力,武力;②[社会]势力,威力,实力,权力;有影响的人(或事物);③[法律](法律、条约、规章等的)效力,约束力力

agonist[生理学]主动肌,主缩肌①[生物化学]激动剂,兴奋剂②[药物]促效药,显效药③[体育]竞赛者;竞争者;奋力夺标者受力体

antagonist[解剖学] 对抗肌,拮抗肌①[药物]对抗剂,拮抗药②对抗者,对手;敌手;敌人③[生物化学]拮抗物施力体

blockage堵塞;阻塞[能源科学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封锁,阻碍物,障碍性力的阻碍

resistance(尤指对疾病的)抵抗力;(物质的)耐力①抵抗;反抗;抵抗方法②[电工学]欧姆;电阻;阻抗力的抵抗

removal移动;调动①消除;排除②免职,解职③迁居,迁移力的消除

exertion尽力,使劲;费力①(能力的)发挥,施加;(权力的)行使,运用② 发挥能力(或行使权力)的事例力的施加

表2展示了力动态系统术语基本意义、其他领域意义及语言学意义的关系,发现force, agonist, antagonist, blockage, resistance, removal以及exertion等术语存在本义、其他专业领域的引申义以及语义学意义的差别。表2显示,上述语言学术语都都跟身体经验相关,然后再由身体经验映射到其他的科学领域(物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见图4。

图4语言学领域与其他领域映射

图4显示,语言学领域与物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之间存在相互映射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在于身体经验。也就是说,语言学术语元语言是建立在身体体验的元隐喻基础上,由物理域、社会域和心理域相互映射的基础上,缓解冲突,实现意义的和谐。

为进一步了解动态理论术语的意义建构机制,我们以最典型的“力(force)、受力体(agonist)、施力体(antagonist)”为例,分析考察术语元语言的隐喻机制运作过程。见图5。

图5隐喻机制的运作过程

图5显示,虽然肌肉力和物理力紧密相关,但是物理力最初来自肌肉力,或者说物理力基于肌肉力,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偶然而是通过元隐喻机制来实现的。例如“有压力才有动力”这样一句谚语不管是在心理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都那么耳熟能详,“压力”、“动力”中的“压”和“动”都是跟人的肢体行为相关,然后映射到了物理领域;“压力”就表示物体所承受的与表面垂直的作用力,“动力”就表示使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此映射过程称之为概念隐喻,即元隐喻。而由物理力领域向心理力和社会力领域的映射则是隐喻作用的结果,即该隐喻机制是建立在元隐喻机制基础之上的。物理力之所以能映射到其它领域,除了领域间的相似性之外,元语言本身也具有元隐喻的特质和属性。

三、结语

力动态理论术语的意义建构大多是根据人的自身体验,这也吻合了认知语言学体验这些思想,即重视概念的同时强调概念意义源于身体经验。通过对力动态系统理论下术语的社会认知分析,我们发现力动态系统理论术语建构过程是通过元隐喻机制在缓和语义冲突,达到语义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的。这对重新认识了隐喻认知规律,培养元语言意识,挖掘术语元语言意义的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维基词典(Wiktionary),是维基百科的姐妹工程,它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基于所有语言的自由的维基词典。该项目于2002年12月1。

②日启动,发起人是维基人Daniel Alston。维基词典的目的旨在收录字词的字源、字义、读音、拼法、以及与之对应的外文词汇。

③牛津英语词源词典(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该词典共收录17000余词条,是目前最权威、最全面的平装版英语词源词典。作为英语词源领域的权威工具书,该词典追根溯源,展示了英语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语言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郑述谱. 试论语言学术语的特点[J].外语学刊,2006,(3):51-54.

[2]封宗信. 语言学的元语言及其研究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6):403-409.

[3]Ellen, B. & Raluca, B. Emerging Bilingualism: Dissociating Advantages for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and Executive Control[J]. Cognition,2012,(122):67-73.

[4]Jacqueline, D. Talking About Texts: Middle School Students’Engagement in Metalinguistic Talk[J]. Linguistic and Education, 2012,(23):123-134.

[5]Schleppegrell, M J. The Role of Metalanguage in Supporting Academic Language Development[J]. Language Learning, 2013,(63): 153-170.

[6]Rita, T. Towards New Ways of Terminology Description--The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Volume3)[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27-224.

[7]Teresa, C. Terminology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39.

[8]丁尔苏. 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4-76.

[9]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4-28.

[10]Lakoff, G. &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A Member of the Perseus Books Group, 1999:75-77.

[11]王文斌. 论隐喻构建中的主体作用[J]. 外语研究,2007,(5):17-22.

[12]Talmy, L. Toward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209-470.

篇7

[关键词] 灰色系统CBD经济指标预测

一、引言

灰色系统理论是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在农业、经济、人口、金融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回归分析、概率统计、时间序列分解法等传统的预测方法,要求研究对象具有大量样本、样本分布规律典型、计算量大的特点,这对于研究CBD地区综合经济指标这类少数据、难以量化问题的预测就显得难以奏效。

CBD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通常表现为以下主要综合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税收。但它又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各项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正是该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表征,要准确定量地描述这些因素与各经济指标的相关模型是极其困难的。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的CBD地区综合经济指标数据量少、且杂乱无章,难以找到统计规律。传统的回归分析要求有大量数据、且分布典型,因此如果用传统的回归分析法在方法和数据量上有很大的缺陷;灰色系统则弥补了采用传统数理统计方法作为系统分析方法所导致的缺憾,它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而且计算量小,十分方便,更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它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在随机的因素序列间,找出它们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不去直接研究这些复杂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从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这个综合灰色量本身去挖掘主要矛盾,找到主要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灰色模型研究系统。本文研究如何利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来对CBD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二、GM(1,1)预测模型的建立

灰色预测GM(1,1)模型为单序列的一阶线性动态模型,其建模的实质是对原始数据作一次累加生成,使生成数据列呈一定规律,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求得拟合曲线,用以对系统进行预测。

设某时间数列的原始数据为:

X(0)={x(0)(t)|t=1,2,…,n}={x(0)(1),x(0)(2),x(0)(3),…x(0)(n)}其中:x(0)(k)≥0,k=1,2,…,n对X(0)作一次累加生成(1-AGO),生成数据序列X(1)=(x(1)(1),x(1)(2),x(1)(3),…,x(1)(n)) ={x(1)(1),x(1)(2),x(1)(3),…,x(1)(n)}其中,k=1,2,…,n对x(1)做紧邻均值生成序列,令得:其中,k=2,3,…,n可建立如下白化方程:

式中:a,b为灰色参数,按最小二乘法求解。求出后,解式(1)得到微分方程t=1,2,…,n对作一次累减生成,即得(0)序列。t=1,2,…,n

x(0)(t)的残差序列为:

x(0)(t)的相对误差序列为:

三、CBD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灰色预测模型实例分析

以某CBD地区为例建立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GM(1,1)模型。

2001年~2004年某CBD地区生产总值的原始数据为:X(0)={x(0)(1),x(0)(2),x(0)(3),x(0)(4)}

=(57,60.7,76.6,90.7)根据以上算法建立GM(1,1)模型,对X(0)作1―AGO,得:

;X(1)=(x(1)(1),x(1)(2),x(1)(3),…,x(1)(n))

=(57,117.7,194.3,285)对X(1)作紧邻均值

,k=2,3,…,nZ(1)=(z(1)(2),z(1)(3),z(1)(4))=(87.35,156,239.65)于是对进行OLS估计,得确定模型

则时间响应式为:=233.3281736e0.195958167k-226.8381269=(57.0000,118.4441,193.1895,284.1154)

还原X(0)模拟值,=(61.4441,74.7454,90,9259)检验误差:预测值:

四、结论

篇8

关键词:合格率;弱化缓冲算子;灰色预测理论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1-4773-03

1982年邓聚龙首创了灰色预测理论[1],其特点是根据已经获得的较少的或不确定的历史数据建立一个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的预测系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目前在普通高校中普遍实施的考试项目,由于通过其考试获得的证书社会认可度高,现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必备条件之一。本着有利就业的现实需求,参加该项考试的学生数正逐年递增,承办考点如何对考后成绩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及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考试合格率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指标数据。该文选择二阶弱化缓冲算子构建了GM(1,1)预测模型。预测得到的数据有助于教师总结教学效果,把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技能,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3 结束语

本文将灰色预测模型GM(1,1)应用于NCRE合格率的预测,根据历史合格率数据对未来考试通过率作出预测,经过数据收集、建模、精度检验三个步骤,结果表明采用二阶弱化缓冲算子所构建的预测模型比使用累加生成算子构建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率较低、预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可用于指导教师把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评估教师绩效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175-358.

[2] 刘思峰,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5-39.

篇9

格雷厄姆和多德在《证券分析》一书中对股票价格波动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股票内在价值”对于投资的重要性,随后,这个领域的研究引起了众多经济金融学家的兴趣,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得到了大量的重要研究成果,而且不乏广泛应用的方法,但是,对于新兴市场和普通投资者却难以采用。这里,我们希望借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灰色系统理论,探索一套简便易用的股票投资价值预测方法。本文探讨了灰色预测方法及其在股票价格预测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以期能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是极为复杂且难以预测的。股票价格对市场信息如何进行反应,即使最高明最富经验的分析师也难以稳操胜券,这是因为,我们缺乏信息对市场影响的传导系统的结构和系统传导模型,不能准确把握金融政策、利率政策、公司状况、国际市场及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方式和作用,只能似是而非地对价格走势进行把握,其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如何判断或预测股票市场价格走势引起了众多经济金融学家和市场分析人员的极大兴趣,在许多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股票定价方法向着量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大量令人振奋的定价方法。格雷厄姆和多德在1934年《证券分析》一书对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价格暴跌的深刻反思,认为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建立在股票“内在价值”基础上的,股票价格会由于各种非理性原因偏离“内在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离会得到纠正而回到“内在价值”,因此,股票价格的未来表现可通过与“内在价值”的比较而加以判断。但“内在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因此,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及其现金流的准确把握将是非常关键的。此后,戈登在对“内在价值”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股票定价的现金流量模型即“戈登模型”,然而,公司未来现金流是不确定的,为该模型的广泛应用带来麻烦,为此,关于股票定价的早期研究就集中在确定公司未来现金流。费雪(Fisher)教授认为未来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可用概率分布来描述,马夏克(Marschak)、希克斯(Hicks)等学者经过一系列研究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可以看作是对投资于未来收益的概率分布矩的偏好,并可用均方差空间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同时,他们还发现“大数定律”在包含多种风险资产投资中会发挥某种作用。戈登模型在股票价值分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单只股票估价分析的基本方法,然而,该方法并没有解决股票投资风险与未来现金流折现率的关系,直到亨利·马科维茨(H·Markowitz)教授的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建立才对这一基本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该模型的致命缺陷。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投资者会将所有的投资集中在一只股票上,基于此,马科维茨(H·Markowitz)教授于1938年提出了投资组合的概念,建立了现代证券组合理论,以统计学上的均值和方差等概念来衡量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给出了投资者如何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自己的最优组合以最大化其投资收益,并将风险分解为系统和非系统风险,从而,指导投资者最优化其投资行为。此后,其学生威廉·夏普(M·Sharpe)、林特纳(Lintner)等为强化该理论的应用,将其注意力从马科维茨的微观研究转向整个市场,将其复杂形态简化为以市场指数为基础的单因素关系,并发现在均衡市场条件下资本资产的收益与风险遵循线性关系,即著名的以均值--方差模型为前提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然而,由于CAPM所要求的前提过于严格限制了其应用,许多经济学家试图研究在一定弱化条件下的定价理论,他们是迈耶斯(Mayers,1972)的存在大量非市场化资产的投资定价理论、罗斯(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APT)以及布里登(Breeden)资产收益率与平均消费增长率的线性关系模型(CCAPM)等等为数众多的数量化投资模型,为市场投资行为选择提供了一定决策依据。

Roberts和Osbome在对股票市场价格的长期研究后,发现市场价格遵循“随机漫步”或“随机游动”的规律,由此,以Fama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认为投资者对市场信息会作出合理的反应,将市场信息与股票价格相结合。进入1980年代,在探寻一般均衡定价模型进展不大的情况下,将定价理论的研究方向转向注重市场信息的考察。经过实证检验,邦德特和塞勒(BondtandTheler1985)发现股市存在投资者有时对某些消息反应过度(overreact),而杰格蒂什(Jegadeesh1990)、莱曼(Lehmann1990)等则发现了股价短期滞后反应现象,由此,杰格蒂什和迪特曼(Titman1993)认为投资者对有关公司长远发展的消息往往有过度的反应,而对只影响短期收益的消息则反应不足,关于这一点仍然存在着争论,尽管如此,信息与股价之间应存在着某种关系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认同,并且,弗伦奇和罗尔(Roll)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股价波动幅度与可获得信息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然而,这些定价理论在现代经济金融学家的推动下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表明了“对(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变动缺乏有效的解释手段反映了我们科学体系的不成熟”,面对这一现实,金融学家们开始尝试利用非线性方法与混沌思想来理解股票市场行为,甚至采用具有黑盒子性质的定价核概念、半自回归方法和半非参数估计以及近年兴起的系统仿真等新方法,试图解释信息对投资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方法将成为股票定价理论的新兴的令人激动的发展领域。

但是,这些模型的应用都需要较为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庞大的数据系统,而且,所需数据要求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以满足“大数定理”的要求,这些对于新兴市场和广大的普通投资者来讲,难为其用,而且,市场价格的变化往往与股票“内在价值”并不一致,因此,寻找一种既简便又能适应市场基本状况的定价方法就自然成为了我们的追求。这里,我们希望借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灰色系统理论,探索一套简便易用的股票投资价值预测模型,以期能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股票投资价值灰色系统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GreySystemTheory)的创立源于20世纪80年代。邓聚龙教授在1981年上海中-美控制系统学术会议上所作的“含未知数系统的控制问题”的学术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灰色系统”一词。1982年,邓聚龙发表了“参数不完全系统的最小信息正定”、“灰色系统的控制问题”等系列论文,奠定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他的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系统与控制通信》杂志主编布罗克特(Brockett)给予灰色系统理论高度评价,因而,众多的中青年学者加入到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行列,积极探索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事实上,灰色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科学家艾什比(W·R·Ashby)所提出的“黑箱”(BlackBox)概念发展演进而来,是自动控制和运筹学相结合的产物。艾什比利用黑箱来描述那些内部结构、特性、参数全部未知而只能从对象外部和对象运动的困果关系及输出输入关系来研究的一类事物。邓聚龙系统理论则主张从事物内部,从系统内部结构及参数去研究系统,以消除“黑箱”理论从外部研究事物而使已知信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因而,被认为是比“黑箱”理论更为准确的系统研究方法。所谓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已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所要考察和研究的是对信息不完备的系统,通过已知信息来研究和预测未知领域从而达到了解整个系统的目的。灰色系统理论与概率论、模糊数学一起并称为研究不确定性系统的三种常用方法,具有能够利用“少数据”建模寻求现实规律的良好特性,克服了数据不足或系统周期短的矛盾。

目前,灰色系统理论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不仅成功地应用于工程控制、经济管理、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等领域,而且在复杂多变的农业系统,如在水利、气象、生物防治、农机决策、农业规划、农业经济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灰色系统理论在管理学、决策学、战略学、预测学、未来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展示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那么,灰色系统是否能够在股票市场价格走势方面发挥作用呢?以及怎样发挥作用?这是本文要探索的问题。

勿容质疑,股票价格的“内在价值”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股票价格提供了重要途径,然而,其运用受相关专门知识的约束,同时,也受人们对公司未来现金流的预期是否合理与准确的影响,那么,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的纠正,必然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并付出相应的代价即“学习成本”。如果将市场有效性与信息定价机制相结合,将对股票市场的定价机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关系上,人们发现股票价格不仅反映其内在价值的信息,而且反映了市场交易者的“噪声”(Black,1986),因而,股票价格的偏离不会总回到其“内在价值”。这样,我们根据这些所知信息还是难以预测或把握市场价格走势,从而经常出现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现象。

我国股票市场有“政策市”、“消息市”之称,应该说这是效率市场的应有状况,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股市的股票价格对其反应“内在价值”的信息未能作出充分的反应,因而,认为我国股市的这种反应机制是跛足的(包建祥,1999),“有关股票市场的政策法规报道”是对投资者最有价值的信息,对股价的影响也最大(茆诗松,1997。),而且存在着对信息的反应过度及反应不足(魏刚,1998;张人骥,1998。),呼吁建立完善的信息定价机制。应该说,我国股票市场经过近年的发展,市场的信息定价机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市场对信息的敏感性有了实质的提高,对影响股票“内在价值”的信息,不论是系统信息还是非系统信息,股票价格均有相应的反应,因而,为通过市场价格的一定历史时期的反应判断市场价格的未来走势,提供了可能。

由于股票价格应该反应与其相关的市场信息,那么,信息在价格中的输入和传递就有其相应的轨迹和强度,这种轨迹和强度取决于该股票的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机制和灵敏性,而对于不同的股票,价格反应信息的机制和灵敏性有着相当的不同,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以及这种轨迹和强度大小是什么,难以准确把握,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和股票“内在价值”,在新兴市场中,这种状况尤甚。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新兴市场中,作为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讲,他们难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更像是通常的“投机者”,即以市场交易差价获取利益,并不是以获取公司分红或股利为目的,因而,对这些投资者来讲,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是多少似乎显得那么重要了,他们最为关心的应该是股票市场价格的近期走势如何,以判断价差的大小,从而决定该股票是否值得买卖,因此,交易过程中并不需要知道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由此可知,股票价格的市场表现的趋势判断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

由于股票价格是相关信息的综合反应,所有的相关信息的传导机制和灵敏度都得到了相应的反应。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种传导的方式和灵敏度是什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适当方法通过信息在价格中的历史反应来判断价格的未来行动方向或状态,从而寻求信息在股票市场价格中的反应机制,这是因为历史行为反应至少部分反应了价格行为固有规律,并反应了价格对新信息的反应能力,这种反应能力决定了价格的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我们认为,灰色系统理论的建立为测定和反应这种传导机制和灵敏度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我们知道,灰色系统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来寻求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因为,客观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其发展变化有着自己的客观逻辑规律,是系统整体各功能间的协调统一,因此,如何通过散乱的数据系列去寻找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就显得特别重要。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一切灰色序列都能通过某种生成弱化其随机性而呈现本来的规律,也就是通过灰色数据序列建立系统反应模型,并通过该模型预测系统的可能变化状态。

灰色系统理论认为微分方程能较准确地反应事件的客观规律,即对于时间为t的状态变量,通过方程就能够基本反映事件的变化规律,那么,假定某股票价格的状态初始序列为,通过灰色一阶累加生成序列和弱化关系式(k=1,2,…,n),我们就可以得到该股票价格的时间状态的灰色微分方程为,系数a就是股票价格对信息的敏感性,是股票价格状态对信息反应系统变化内在规律的指标,在灰色系统里被称为“系统发展系数”,而(k=1,2,…)就是该股票在未来k+1时间的市场价格。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要把握市场价格走势和发展方向,并不需要知道是什么信息或多少信息影响其价格的变化以及如何影响,诸如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市场参与人数的增减等等因素分别对价格影响及其方式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新信息的加入会使原有的趋势得以改变,新信息的不断加入是市场价格不断变化的驱动力,而新信息的影响并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在市场价格中逐步体现,这就是通常意义的历史信息的记忆功能,这种记忆能力对于市场价格走势的驱动力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通过判断这种驱动力(系统发展系数)的发展变化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正是灰系统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3.灰色系统模型的应用实例

3.1时间转折预测

这里,我们以上海综合指数的日收盘指数为标准,以2000年1月10日1545.11点为起点,如果局部低点和高点之间相差200个点以上,认为市场指数出现了一次转折,将低点-高点的变化看作一个阶段,因而,我们选择各阶段的局部最高点和最低点,并选择相临的指数相差200点以上的点,计算其距离起点的月份数,以构造指数走势的量化分析,具体数据见表1。根据灰色微分方程可以得到指数转折点的时间方程为:,其中k=1,2,…。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对指数转折情况进行预测,计算结果和模拟误差状况见表2,由表可以看出,该模型对指数转折时间点预测的残差平方和0.54,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2.6%,小误差概率几近为1,因此,平均预测精度为97.4%,预测精度为二级,说明该方法基本可用于市场综合走势转折时间的初步预测。由此转折预测方程,我们可得到后一阶段的5个预测值为:19.4、23.3、27.9、33.6和40.3。第一个预测值19.3表明下一转折点在从2000年1月起的第19个月左右,即约在2001年7月会出现一次重大转折,再经过约4个月的调整后将又会有一次较大的转折,即预计在2001年11月份可有一次200点以上的变化。

表1时间序列表

3.2上海综合指数的预测

2001年来,上海综合指数收盘指数从1月2日的2103点降至10月22日的1520点,跌幅近30%,如以当年最高点2245点计,跌幅更深,因此,我们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对股票指数变化状况进行预测,以期能更好地开展投资决策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根据灰色微分方程建立上海综合指数走势预测模型,为此,我们以上海综合指数的实际周收盘数为基础,以2001年8月10日周收盘价1955.04点为数据系列的起点,得到指数走势的预测方程:,其中,k=1,2,…。根据这个模型对指数的预测,结果和误差状况见表3,由表可以看出,该模型对指数序列模拟的残差平方和为1259.90,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79%,因此,平均预测精度为99.21%,最大预测误差为1.20%,小误差概率近似为1。从模型本身来看,应该说对上证综合指数的预测精度基本能达到要求。

3.3新陈代谢模型与事后检验

事后检验是根据模型预测值与市场实际表现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根据该指数走势预测模型,我们可以得到未来4周的收盘指数分别为1768.66、1741.12、1714.00和1687.31,总体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上海综合指数的实际值1807.02、1764.87、1691.33和1572.45,实际误差分别为2.12%、1.34%、-1.34%和-7.30%,表明有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但实际结果也表明,利用某一数据系列对走势或时间转折进行长期的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新信息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历史信息影响程度的有限性,即价格对信息的记忆与预见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信息对系统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弱,误差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采用新陈代谢GM模型对2001年8月17日开始的上证综合指数趋势进行模拟,即利用最新的数据替换最旧的数据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新信息对市场走势的影响,计算的结果列于表4,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最小预测误差为-0.03%,最大预测误差是7.73%。在趋势判断上,预测趋势与市场实际表现有着较为一致的变化。从其模拟散点图看,预测值与市场实际表现有着极为吻合的效果。

表4新陈代谢GM模拟结果与后验表

后验相对误差图

4.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灰色投资价值模型的预测是短期的,一般地讲,对3个以上时间跨度后的预测误差较大,因此,需要利用新陈代谢模型进行重新估计,旧有的信息对系统的发展发挥持续的影响,而新信息的作用效果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这就决定了仅根据原有信息进行的预测会比较大地偏离实际运动轨迹,从而失去了模型预测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在模型中不断补充新的信息,去掉那些对于预测的作用日益减小的旧数据,以反映新的信息对系统发展的影响特征。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系统来讲,系统对信息的记忆功能是极为有限的,旧的信息对系统发展的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小,因而,在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时,不断更新数据系列将是十分重要。

我们也注意到,预测值相较于实际值似乎有一个单位时间的延迟,这种延迟表明该预测模型有一个“追涨”、“杀跌”的特性,这进一步说明了该模型的短期预测特性,这是可能因为,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放大了旧信息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从而使预测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特别是在市场出现“暴涨”或“暴跌”的情况下,该模型的预测误差相对较大。尽管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短期的走势判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为避免“追涨”、“杀跌”的作用所导致的重大趋势延迟影响,将市场变化的时间转折周期预测结合使用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并适当加以调整,以避免或减少在对市场宏观走势重大变化的判断中犯致命错误。基于此,我们正努力寻求新的算法和预测趋势与市场重大变化的实际关系,以期消除预测判断上的失误。在应用GM模型进行系统预测时,所应用的数据系列要求具有一定的光滑度,对那些具有剧烈跳跃性质的数据系列的系统,其预测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研究表明,系统本身的发展系数过大(大于1.5)时,用这种方法模拟的精确度不到50%,因此,对于价格变化较为频繁且有较大波动幅度的个股,这个方法对于指导其投资决策的意义会有所限制,我们正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包建祥,《对股票市场信息定价机制的重新诠释》,《证券市场导报》,1999年第四期

2.邓聚龙,《灰色系统(社会·经济)》,国防工业出版社,1983

3.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4.李祚泳,灰色系统理论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大自然探索》,1992,(1)

5.茆诗松等,《政策、扩容、消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实证分析》,学林出版社,1997

6.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

7.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六期

8.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9.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10.Ball,R.,1995,TheoryofStockMarketEfficiency:AccomplishmentsandLimitations,JournalofAppliedCorporateFinance,Spring

11.Black,F.,1995,Noise,TheJournalofFinance,Vol.XII.No.3

12.Elton,LeonardJandGruber,MartinJ.,1991,ModernPortfolioTheoryAndInvestmentAnalysis,NewYorkUniversity,Fourthedition

篇10

关键词: 马尔科夫链;建模;转移矩阵

1.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最早马尔科夫提出满足某一性质的特殊随机变量序列,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因其已知现在,将来与过去无关[1]的良好性质,马尔科夫链 在实践运用中逐渐发展了它的坚实理论基础。在这些理论研究过程中最为突出的是由德国数学家N.Winer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到目前仍在探求的布朗运动。1951年左右,随着随机微分方程理论的建立,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在A.H.Kolmogorov的著作《概率论的解析方法》中,马尔可夫链第一次被应用到微分方程中。20 世纪50 年代我国著名数学家王梓坤院士率先将马尔可夫过程的理论引入国内,目前我国马尔可夫理论研究已经处于世界前沿水平,同时在平稳过程、极限定理、鞅论、多参数马尔可夫过程等方面也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随着马尔可夫过程理论的不断丰富,在实际应用中也不断看到他的身影。这些应用通常是对系统已有信息的获取,通过建立系统的状态分类和转移概率矩阵,来预测在现有状态下,经过一段时间变化,系统将会达到的状态。比如将马尔科夫链综合应用到存储策略的库存优化模型中,通过构造转移概率矩阵,预测出产品未来的销售量和储存量[2]。

2.应用马尔科夫链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相应问题的建模步骤

由于在马尔可夫理论中未来的情况只受当前的影响,而过去的状况无关,因此如何确定从现在状态到未来状态的转移矩阵至关重要。实证中,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步骤来建立数学模型[3]。

(1) 结合实际问题,确定系统的初始状态及其处于初始状态的概率。数学上我们通常表示为:初始状态:S= {0,1,2,…};初始概率:π0=(P0,P1,…,Pn,…)期中Pi≥0(i=0.1.2…)表示系统处在状态i的概率。

(2) 通过试验或者数据资料来计算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同时基于转移概率确定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其中Pij表示经由状态i转移到状态j的一步转移概率。

其中Pij(n)=P{Xn=j│X0=i}即经由状态i,n步转移到状态j的概率。利用n步转移概率矩阵即可确定系统所处各状态的最终概率,即:πn=π0P(n)。

(3)对于某些性质优良的马尔科夫链,利用稳态收敛定理可以说明系统经过长期的运行后可以达到平稳分布,并且系统将保持此平稳分布。

(4)利用马尔可夫链得到的结果,对于未来的发展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并采取措施来防范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结果。

3.马尔科夫链在理论与实际中的应用

3.1 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 。自1982年邓聚龙教授提出灰色系统理论以来, 灰色预测模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灰色系统理论在概念上改变了随机性问题的处理方法,对那些信息不明确、不安全的灰色体系,灰色系统理论有很好的应用,其要点在于把系统中的随机性当作一个灰色的部分而不是一个随机信号,从而将灰色过程当作一定区间、一定时区上变化的随机过程。

马尔科夫链和灰色系统二者都可以直接对有关于时间序列的问题进行预测。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以上优点,学者们将马尔科夫链和灰色系统两种预测模型相结合,形成了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它兼顾了马尔可夫链和灰色理论模型两方面的优点,对具有无后效性以及那些信息不明确、不安全的“灰色体系”数据序列有着较高的预测精度。

3.2 马尔可夫链应用经济领域应用 。马尔可夫链在经济等方面的预测是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已取得了多项学术成果,在经济领域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马尔可夫链在预测产品销售,市场份额及企业利润中有广泛的应用。这一类应用的优点是预测结果与以前的历史数据无关,只与最近一段时间的数据相关,并结合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来预测以后的状态。例如,曾维理应用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了金星电子产品的销售情况,为企业制定商品销售策略―即如何投入最小,收益最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4]。

(2)马尔可夫链可以用来预测利率的变化。在当今市场经济中,汇率的波动一直很不稳地,为了规避风险,有效地控制和调节汇率的波动,马尔科夫链在利率的波动预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使用马尔可夫链的相关模型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作了预测和实证分析[5]。

(3) 马尔可夫链可以用来分析和预测股市的走势。中国股市的波动具有随机性,波动的幅度很大。经过学者们的检验证实发现我国整个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变化是一个马尔可夫过程,因此马尔可夫链被引入来讨论市场对证券投资的策略。如梁宝松等学者把马尔可夫链的预测方法和基金投资相结合,得到了一种依据基金价格偏离程度来预测基金走势的投资方法[6]。

(4)马尔可夫链还可以通过地理信息、遥感等知识对如何规划城市和农村的土地进行预测。例如,贾华、祝国瑞在1998年根据农产品单产影响的无后效性,用状态转移矩阵和灰色马尔可夫链对农作物土地的需求量进行建模并加以预测,得到了较好的结论[7]。

4.总结与展望

马尔可夫链模型进行预测的重点是确定转移概率矩阵,因此为了保证预测的精确度,此模型应用对原始数据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在现实中要获得大量真实的原始数据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虽然灰色马尔可夫链模型考虑到了信息不明确、不安全的灰色体系,在经济领域有着更广泛的运用,但是关于此预测模型的精准度还需要从理论和经验两部分进行补充完善。虽然如此,随着交叉学科的迅猛发展和自身理论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马尔科夫链将会在更多领域中有着更广泛深入的应用。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陆大金.随机过程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2] 于文,李静,吕小峰.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库存策略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

[3] 汲剑锐.马尔科夫链应用的一些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 曾维理,李洁,谭湘花.加权马尔可夫链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7

[5] 刘岩,刘芳.马尔可夫链在人民币汇率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2007

篇11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灰色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service supply chains developing rapidly, its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is significant, and recent climate change issues expect services to be greener. The entire supply chain will be green if their suppliers analyses and monitors the gree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embers of the supply chains.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service supply chains by integrating grey method with ELECTRE and VIKOR approaches, and applying this methods into practices to check its effectiveness of criteria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service supply chains.

Key words: service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grey system theory

1 简 介

绿色供应链管理通过提高供应链条中核心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环境效率,能够降低环境风险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1]采取系统化环境实践将利益相关者对环境的侵害降到最低。由于源于气候的变化、原材料资源的减少、垃圾废料场地的过度扩大和污染的加剧,相关管理部门和客户将环境影响作为衡量企业的重要标准,迫使企业越来越注重环境问题。近些年,企业主动广泛地使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用于保护环境提升绿色形象。绿色供应链管理不同于传统方法,传统方法将污染物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并未消除污染物,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链条中企业的全部责任是从原材料使用到成品处理,不仅包括产品还包括服务。对产品周期所有阶段进行合理化环境管理,包括设计、采购、生产、组装、包装、物流、分拣、使用和最终循环使用。为提高环境绩效,每个企业采取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如通过ISO14000认证体系、建立环境管理系统。

2 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需要使用合适的评价标准,但是环境变化的动态性使评价标准变得更复杂。广泛认可的标准是环境管理系统,之后是绿色形象、环境绩效、环境竞争力、环境设计、绿色竞争力、企业与社会责任、环境效率、环境认证、环境修复成本、供应商绿色形象、环境友好原材料使用、废料管理、再利用、绿色程序创新、绿色产品、绿色采购、绿色项目伙伴和绿色设计。

供应链成员评价环境绩效的目的需要考虑定量和定性的因素,影响评价标准内容,这些因素包括供应链活动的部门、产品和服务[2]的范围、组织机构的规模、增值量和外购机构,从中确定每一个环境绩效评价的合适标准。服务供应链的环境绩效评价[3-5]的标准不仅整体反映服务的具体方面,而且还要反映相关公司服务的子部门。

3 环境绩效评价体系

3.1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是用于解决离散数据和有限信息的不确定问题的方法。在相τ邢奘据或因素变化很大的时候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灰色系统理论研究部分已知信息和部分未知信息。灰色系统理论处理非确定信息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应用范围很广,如雇佣问题、电力分布系统恢复规划、质量功能展开模型、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可持续评价、财务绩效评价、需求预测和服务质量评估等。

3.2 ELECTRE方法

ELECTRE方法用于多标准决策方案,评价已知信息提出多个备选方案,组成方案集,分析一致性、不一致性和超序关系。该算法使用一致性和不一致性指数分析不同方案的超序关系,从中选出最满意方案。ELECTRE方法的程序是将一系列非支配方案依次减少方案的数量,这种方法运用快速、简单的逻辑进行运算,不需要很强的假设,是一套系统计算程序。已经应用在实际工作领域,如教育系统、工厂位置选择、供应商选择、能源系统优化、合同选择等领域。ELECTRE方法在灰色环境下运用系统性程序对供应链中企业环境绩效进行排序。

3.3 VIKOR方法

VIKOR方法,多准则优化方法,对方案集进行排序和选择,从中选出妥协解。妥协解是接近理想的适合解。VIKOR方法已经应用到许多方面如合作伙伴的选择、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信息安全、可再生能源规划、水资源规划等。VIKOR方法在灰色环境下对供应链成员的环境绩效运用合理系统程序进行排序,获得所需要的方案。

4 实证分析

根据基于ELECTRE与VIKOR的灰色方法提出框架体系对服务供应链中单个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由具备供应链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专业经验的相关人员组成决策委员会,对待评价的供应链不同成员公司制定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决策者利用权重法评估标准的重要性,之后根据标准评价供应链中的企业并给出等级,将这些等级转换成相应的灰数。基于ELECTRE方法的灰色理论提出框架,用于评价以灰数形式表示的数据,对分析的不同成员企业列出次序。同样,基于VIKOR方法的灰色理论提出框架也对以灰数形式表示的数据进行评价,之后对分析的企业生成顺序,而且,这种方法在冲突的情况下推荐妥协方法。

运用所提出的框架组织结构可以对供应链不同成员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并对企业列出次序。所提出的框架也可用于对合作前的供应链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运用此框架对高校印刷厂的服务供应链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印刷厂的提供者属于服务供应链的成员,其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也很大。另一方面,印刷厂提供者造成的环境危害会影响企业外包的绿色形象,所以,组织机构需要对印刷的企业持续监督其环境绩效。

以河北省某一城市为例进行分析,对这所城市的4四家印刷服务提供商的环境绩效进行对比,这4家印刷服务提供者服务该城市的大多数高校、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虽然高校的教师与学生比普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强,但还未达到所要求的水平,所以教育机构需要分析和监督供应链成员中印刷服务提供者的环境绩效。决策委员会由教育机构的高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拥有18到35年的经验,在工作环境中经常接触印刷服务。决策者根据以前学者研究的内容最终确定印刷服务提供者PPs环境绩效评价的7个标准,分别是管理者承诺P■,绿色技术与实践P■,绿色材料使用P■,绿色合作积极性P■,监管一致性P■,员工培训与动机P■和再循环、再利用和处理P■。

(1)决策者对评价指标给出重要性等级(参见表1)。

(2)计算相应的灰数,并计算相应的归一化灰色矩阵和加权归一灰色矩阵,获得每个标准备选方案的距离(参见表2)。

(3)计算数值S■, R■, S■, S■, R■, R■和Q■(参见表3)。

根据以上数值进行分析PPs的次序,得到PP■>PP■>PP■>PP■。

根据所提环境绩效评价框架对为高校提供印刷服务的4家印刷服务企业进行评价,得到这4家企业的评级顺序PP■>PP■

>PP■>PP■,针对所有的标准,企业PP■被决策者评判最优的,因此也是环境友好度最高的企业。

5 结 论

当前各部门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企业不得不将环境管理纳入日程。管理方案如环境设计、产品周期分析、完全质量环境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和ISO14000标准等已经成为广泛采用的环境保护实践方法。政府制定越来越严苛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公众越来越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迫使企业不能忽视环境问题,而且在销售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要遵守消费国的环境规制,企业需要主动采取方案减少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企业要随时跟进市场变化,将产品和技术周期缩短,改变产品和服务的设计,针对客户进行差异化服务。企业实现这些目的以对环境不造成破坏为前提,政府部门、公众安全意识和竞争需要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不仅可以树立绿色形象,而且对于企业长期的销售和利润起到关键作用。当供应链所有参与者都采取绿色和可持续方案,整个供应链才能实现绿色化,企业间的合作才会更有效。因此,每个企业很有必要持续分析和监控供应链企业的绿色绩效。现存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关键缺陷无法对供应链管理中绿色绩效进行有效分析,这些关键缺陷包括缺乏不同水平衡量的可适性、方法的复杂性和评判的模糊性。本文根据灰色理论结合ELECTRE方法和VIKOR方法提出评价服务供应链环境绩效的框架,此评价框架具有普遍性和标准性,要求实践管理者擅长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不同供应链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比较,而不是得出企业环境绩效的绝对数值。在运用此方法时,决策委员会的成员要具备经验和能力评价企业环境绩效,这些成员能够针对服务供应链的环境绩效提出可适矩阵和方法。利用此框架对河北省高校的印刷服务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得到这4家服务提供企业的排序。服务供应链中的机构可以对合作的企业进行评价,得到排序,评判优劣,也可以对即将合作的企业进行评价从中选出最适合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er M, Holweg M. Supply Chain 2.0: Managing Supply Chains in the Era of Turbul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2011(41):277-295.

[2] Holmstrom J, Brax S, Ala-Risku T. Comparing Provider-customer Constellations of Visibility-based Service[J]. 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 2010(21):405-413.

[3] 王燕,王煦,w凌云. 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J]. 生态经济,2016(1):46-50.

篇12

关键词: 能源需求;灰色系统;组合预测;熵权

中图分类号:N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89-030引言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模式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模式的核心是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由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从本质上看,低碳经济实质上就是能源经济的的革命。众所周知,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因此科学、合理、准确的对区域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对科学制定区域能源发展战略、推动区域能源创新体系建设、带动相关能源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区域能源体系建设,实现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灰色系统理论[1]是由我国学者创立的系统科学理论,以少数据、贫信息的不确定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少量原始数据的累加生成,最大限度的挖掘系统的内在运行规律,实现灰色系统的“白化”。灰色预测模型作为灰色系统理论的核心,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运用最为广泛的预测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所存在的缺陷,对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相继提出了基于残差优化、新陈代谢、离散DGM模型等的新灰色预测模型,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的病态性问题。本文从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传统GM(1,1)模型、新陈代谢模型、离散DGM三种单项灰色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最大限度的减少信息的损失,提高预测的精度,为区域能源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1灰色预测模型

1.1 灰色GM(1,1)预测模型GM(1,1)模型[2]是灰色预测模型中最为经典、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其建模原理简单、计算简便,长期以来一直是灰色预测理论研究的核心和热点。其具体建模步骤如下:

①设X0=(x0(1),x0(2),…x0(n))为原始数据序列,构造一阶累加生成序列X1=(x1(1),x1(2),…x1(n)),其中x1(k)=■x0(i)。

②构造均值生成序列Z1=(z1(1),z1(2),…,z1(n)),其中z1(k)=■,k=1,2,3,…,n。

③建立生成序列矩阵B和数据向量Y

B=-z1(2)1-z1(3)1……-z1(n)1,Y=x0(2)x0(3)…x0(n)

④计算参数列■=ab=(BTB)-1BTY(1)

⑤构造灰色微分方程并求解■+ax(1)=b(2)

■(1)(k+1)=x(0)(1)-■e-ak+■,k=1,2,…,n

⑥累减还原得到预测方程

■(0)(k+1)=■(1)(k+1)-■(1)(k) (3)

1.2 新背景值优化的GM(1,1)预测模型(新陈代谢模型)

1.2.1 设X0=(x0(1),x0(2),…x0(n))为原始数据序列,选取前k个分量所组成的新序列X0=(x0(1),x0(2),…x0(k))(k

1.2.2 设x0(k+1)为所得的最新信息,将x0(k+1)放入原始序列X0中,并置换出原始序列中的第一个信息x0(1),得到新的数据序列X0=(x0(2),x0(3),…x0(k+1)),以新序列X0为基础建立GM(1,1)模型,不断重复步骤二,使每一次得到的新数据替换掉原来的老数据,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

1.3离散DGM模型传统GM(1,1)模型中,模型预测的精度的不稳定性常常困扰着从事灰色系统理论研究的工作者,也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作灰色预测模型的病态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谢乃明[3]博士提出了离散DGM模型,极大地提高了灰色预测模型的精度,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离散DGM模型与GM(1,1)模型是同一种模型的不同表达形式,其模型方程为:

x(1)(k+1)=m1x(1)(k)+m2(4)

建模步骤:

1.3.1 对原始序列X0=(x0(1),x0(2),…x0(n))进行一阶累加生成,得到X1=(x1(1),x1(2),…x1(n))

1.3.2 设m=(m1,m2),构造序列矩阵B和参数向量Y,

其中B=x(1)(1)1x(1)(2)1……x(1)(n-1)1,Y=x1(2)x1(3)…x1(n)

1.3.3 运用最小二乘法对离散序列的灰微分方程x(1)(k + 1) =m1x(1)(k)+m2进行求解,得到m的最小二乘估计为m=m1m2=(BTB)-1BTY。

1.3.4 取原始序列的初值作为累加生成序列的初值,即x1(1)=x0(1),则■(1)(k+1)=m1kx0(1)+■·m2 (5)

1.3.5 还原得到预测方程■(0)(k+1)=■(1)(k+1)-■(1)(k) 。

2组合预测模型构建

组合预测中各单项预测方法的权重确定尤为重要,权重设置的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采用基于熵值法[4][5]的组合权重方法,对各单项预测方法的权重进行确定,充分依赖数据本身所提供的信息,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客观赋权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2.1 计算各单项方法在t时刻的相对误差pit

pit=■,t=1,2,…N(6)

2.2 计算第i种预测方法相对误差的熵值hi

hi=-■■pit ln pit i=1,2,…m(7)

2.3 计算第i种预测方法得变异系数di

di=1-hi,i=1,2,…m (8)

2.4 计算各单项预测方法的权重?棕i

?棕i=■(1-■),i=1,2,…m(9)

2.5 计算组合预测值■t

■t=■wixit (10)

3实证研究

选取2001-2010年湖北省能源消费量进行实证研究,并对2011-2015年湖北省能源需求进行预测。

将表1中的数据分别代入三种单项灰色预测模型,得到各单项模型的预测值和预测精度,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篇13

[关键词]老年人虐待问题;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一、老年人虐待的概念

不同国家的研究者受其本国国情、文化、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对老年人虐待问题有着各自的理解和认知,因此,老年人虐待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的英国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行动组对老年人虐待的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可。英国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行动组将老年人虐待定义为“在本应充满信任的任何关系中发生的一次或多次致使老年人受到伤害或处境困难的行为,或以不采取适当行动的方式致使老年人受到伤害或处境困难的行为”,并将老年人虐待分为4种类型,即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或心理虐待、经济剥削或物质虐待和疏于照料。相较于西方,我国有关老年人虐待的研究开始得较晚。张敏杰认为,我国老人虐待问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精神虐待、经济虐待和肉体虐待。他特别提到子女干涉老年人婚姻问题,并将其归为精神虐待,将社会上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的虚假宣传、经济欺诈归为经济虐待。李超比较国外有关老年人虐待的研究,认为虐待老年人事件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所以老年人虐待的定义在国际上很难统一。她从我国文化的角度出发,给老年人虐待下了定义:“在家庭养老或机构养老中,负有责任关系的人的作为或不作为,导致对老年人的伤害,包括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物质虐待和忽视照顾。”这一定义对老年人虐待的分类与英国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行动组的分类基本相同,但此定义更加强调负有责任关系的当事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受到了我国儒家文化影响。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观念的变化,老年人虐待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调查研究表明,虐待老年人的行为并不能简单地归结到某一个类别中,通常是多种虐待行为同时发生。在许多虐待老年人的案例中,一个老年人会同时遭受多方面虐待,既有心理上的虐待,也有身体上的虐待。由于老年人虐待多发生在老年人个人生活圈子内,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并且老年人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对于社会上或家庭中的受虐待行为多采取隐忍的态度,这就导致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读受虐待老年人目标群体比较困难。当前,许多研究从心理学视角分析老年人虐待问题,认为个人行为和个人心理因素缺陷在发挥主导作用,受虐待的老年人和施虐者的个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老年人虐待问题发生。笔者认为,老年人虐待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许多遭受虐待的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站在社会的聚光灯下,所以从社会学理论角度分析老年人虐待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尤为必要。

二、老年人虐待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人类需要在彼此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回报,并试图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报酬。此社会报酬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性报酬,即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中取得的报酬,如乐趣、社会赞同、爱、感激等;一类是外在性报酬,即在社会交往关系之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邀请、帮助等。美国社会学家彼得布劳指出,一个人(群体)如果没有使其他人为自己提供必要服务的资源和办法,且在没有某种服务的情况下无法生活,那么他(他们)就一定会依赖此特定服务的提供者。据此理论,老年人虐待问题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将财产赠与子女,缺乏可以继续用来进行社会交换的金钱、权利等外在性报酬,尤其是老年人失能或失智后,他们对子女或其他照顾者极易过度依赖。此时,子女或其他照顾者在护理老年人的过程中获得的内在性报酬已经无法满足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社会互动要求,社会报酬失衡致使老年人的社会互动减少,使其被家庭和社会所孤立,甚至被虐待。

(二)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继承并发展了米德的思想,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人类互动是在学习了周围人或物的意义之后发生的,互动就像一场持续的对话,针对互动双方的言语、肢体动作、意图等持续进行解释和回应。该理论强调人的主观理解,认为社会结构是众多个体理解和行动的结果,人们通过互动获得自我感觉及认同。根据该理论的观点,老年人对自己的角色认同也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们退休后对自己的角色转换不适应,对原本树立的自我认同产生动摇。此时,如果社会或家庭成员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负担、家庭的依赖者,老年人就会受这种看法影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等自我忽视的情况。研究表明,机构养老护理员为老年人安排吃穿住行,为老年人提供他们认为正确的护理服务,却忽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这使老年人感到自己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依赖者,心理也会变得更加脆弱。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学界又被简称为“生态系统理论”,用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间的交互关系。美国的扎斯特罗和阿什曼在他们的新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书中阐明社会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书中指出,个人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即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一种功能性整体,包括个体关系等微观系统,家庭系统、朋友系统、工作职业系统等中观系统,社会服务系统、政府系统、宗教系统等宏观系统。个人作为在环境中与各种生态系统持续互动的主体,在受各种不同系统影响的同时,也持续地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根据该理论的观点,对老年人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也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其中,老年人与向其提供照顾的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影响老年人的微观系统,老年人与家庭、邻居、社区服务人员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影响老年人的中观系统,文化规范、社会价值观等属于影响老年人的宏观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在养老机构中,护理员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代替了老年人家属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老年人的微观系统。虽然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受虐待问题及其成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有助于我们对其进行全面解读。

三、老年人虐待问题的防治

老年人虐待问题是复杂而隐蔽的,导致老年人虐待问题发生的社会原因也是多样的。对于老年人虐待问题,笔者给出的防治建议如下:

(一)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保护

继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加强对老年人正面形象的宣传力度,帮助老年人对自己的社会角色产生认同感。提倡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帮助有参与社会活动意愿的老年人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有求偶意愿的丧偶老年人重新组建家庭,增强其幸福感和主观获得感。当今,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的虚假宣传和经济欺诈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老年人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合法权益,在自己的权益遭到侵犯的情况下,知道如何联系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二)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

研究表明,老年人虐待事件的发生率随着社会支持力度的提高而降低。可以建立责任共担机制,由街道居民委员会牵头,组织有偿居家养老服务,按照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和身心状况等选派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在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可向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法规咨询等相关服务,帮助老年人掌握处理自身经济问题的基本知识。此外,社会支持还包括在老年人遭受身体虐待的情况下,临时向其提供避难场所和收容场所。

(三)构建健康的老年人社会生态系统

作为老年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微观关系者,照顾老年人的家人对老年人的家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老年人照顾者的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护理技巧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其家庭凝聚力。社会可免费向老年人的家人照顾者提供护理知识培训课程,同时关注照顾者在护理老年人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对于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建议其家人和朋友经常参加养老机构举办的活动,与养老护理员加强联系,构建健康的老年人社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姜向群.年龄歧视与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李虹彦,殷欣,刘涛,等.社会养老机构中虐待老年人问题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846-4848.

篇14

关键词:需求分析;动态系统理论;状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04-6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01

需求分析是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来确定课程目标,以满足学生特定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要求的过程。它是课程设计中的第一步,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选用以及教学评估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对于外语教学需求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大学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人员的重视。Munby等提出了目标情景分法;Hutchinson & Waters提出“目标情景需求+过程需求”模式;而国内的学者束定芳等认为需求分析应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束定芳,2004:19-34);夏纪梅和孔宪以语言“交际功能”为原则,认为外语课程设计需要分析学生的情况、学习目的、雇主或者职业的需要,关注符合职业要求的语言功能项和技能项(夏纪梅、孔宪,1999:27)。但是,现有需求分析模式的基本假设往往是学生的目标需求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都是静态的,它们弱化了在实际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目标需求、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随着动态系统理论被引入应用语言学领域,语言发展可视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它为外语课程的需求分析模式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外语学习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认识心理过程,也不能完全归于社会文化过程,而是在多种输入因素影响下系统状态的动态转移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外语课程需求分析的目的就不再是简单的要明确学生能力所处的位置以及期望达到的需求点,也不是理解学生期望与现实的线性差距,而是要分析表征学生外语水平的状态变量、由状态变量所表达的学生当前外语水平和目标外语水平、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输入变量(因素)以及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最终建立目标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化模型。基于此模型,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通过改变影响学习状态的某些输入变量的值,来使得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初始状态转移到目标状态。

下面,本文将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例,详细说明动态系统视角下的需求分析方法。首先将介绍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工作,然后介绍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需求分析框架。

1 . 相关研究

需求分析最初用于专门用途外语教学的课程设计。而需求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研究人员基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对需求的不同理解以及分析需求的不同方法。首先,目前各种关于需求的定义可以分为结果指向性和过程指向性两种定义。结果指向性定义是将需求看作一个期望、要求或必须做的事情,需求常常被看作数个点。如Widdowson(1981:2)将需求定义为外语学生目前学习一门语言和完成未来工作要求必须做到的事情;Berwick(1989:57)认为需求是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及未来的工作要求。而过程指向性定义将需求理解为一段距离,强调了需求的过程指向性,比如Kemp(1998:21)将需求定义为“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下面,本节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当前对外语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工作。

1 . 1 国外需求分析研究

首先,Munby等于1978年提出了著名的目标情景分析法。它是一个局部的交际需求处理器,是关于关键交际变量的一系列参数和个人信息、交际目的、目标水平等九个方面。该方法更注重目标需求分析,仅适用于与特定类型人群的小范围需求调查,大范围使用时存在很大局限性。更重要的是Mundy模式几乎各个层面都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的问题(Richards, 2008: 35)。

随后,Hutchinson & Waters对ESP课程中的需求分析模式做出了极大的改进,提出需求分析不仅仅包括目标情境下的语言需求,还要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成功达成目标需求(Hutchinson & Waters, 1987: 55)。Hutchinson & Waters的模式包括目标语言需求和学习过程需求。目标语言需求是指学生在目标环境下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必要、不足、起始水平和目标水平。学习过程需求指为了学习而需要做的事情,即学生在目标环境下为达到所需要的水平而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该模式强调了学习过程,但弱化外部环境分析。

Dudley-Evans & St John的需求分析模式则通过对课程生态情景这个核心的相关特点的辨析,“对特定学生群体进行最大量的语言、技能学习的分析,最终得出目标情景和学习环境的相关信息,其模型包括7个方面(陈冰冰,2009:19)

Brown在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一书中用系统的观点看待课程设置及其各个环节,谈及了需求分析的四种原则和三个角度(Brown, 2001: 35-66)。需求分析四原则:差异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解析性原则和诊断性原则,它决定了在具体的需求分析中要收集哪些信息。鉴于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和巨大的工作量,Brown用三对基本的二分法来缩小需求分析中调查内容的选择范围:(1)情景需求和语言需求;(2)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3)语言学习内容需求和学习过程需求。这三个维度互相联系,共同组成需求分析的整体。需求分析的多维度视角,正是反映了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在运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适当角度提取信息。这个需求分析模式仍是将需求看作是静态不变的一个系统加以研究,忽视了非线性因素。

1 . 2 国内需求分析研究

国内学者束定芳等认为需求分析应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束定芳,2004:19-34)。社会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社会对不同人员外语水平的要求如何,目前外语人才和外语的使用情况等。个人需求分析包括客观和主观信息,客观信息包括目前的外语水平、年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等;主观信息主要包括希望什么样的课程时间长度和强度、喜欢什么样的学习安排、有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希望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这个模式在国内认可度较高,很多对于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都基于此模式。但是,该模式仍停留在静态基础上,忽略了各种因素随时间潜在的变化,比如随着课程的开始和深入,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发生变化、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夏纪梅和孔宪认为外语课程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必须首先了解情况、学习目的和雇主或职业需要(夏纪梅、孔宪,1999:27)。这个模型以语言“交际功能”为原则,着重辨识符合职业需求的目标情景语言所需的语言功能项和技能项。但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学习过程需求。

纵观现有的需求分析模式,它们大多有一些相似的局限性。首先,在范式上表现为注重探寻变量之间的线性因果关系,假设在一个静态环境下来研究需求,忽视了语言学习中的各个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会发生变化,忽视了在一个时间点上所做出的需求分析结果的时效性,忽视了需求分析的非线性因素;其次,在内容上分别关注需求的某些方面,往往忽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2 .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动态系统理论研究开始于Larsen-Freeman,她从混沌论出发,比较全面地讨论了语言作为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点,基本上奠定了动态系统理论的框架(李兰霞,2009:409-421)。

Larsen-Freeman认为系统是由多种元素交互组成的关联体,一个复杂系统通常包含众多不同元素,其连接方式各不相同且实时变化,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异构性、自适性、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与环境的联结性(Larsen-Freeman& Cameron, 2012: 26-69)。

(1)异构性是指组成复杂系统的成分、因素或过程类型多种多样,且有可能本身还是一个复杂系统;

(2)自适性是指系统一个方面的变化会导致系统整体变化;

(3)开放性是指系统允许外部能量或物质进入系统,保持开放可以使一个非平衡系统保持适应和维持稳定;

(4)动态性是指复杂动态系统内部时时发生着变化;

(5)非线性是指复杂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和成分之间的交互随时间发生变化;

(6)与环境的联结性是指环境与系统并不是相分离的,环境是系统的一部分,共同构成其复杂性。

在模型构建上,我们可以用状态空间模型来描述一个复杂动态系统。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系统可以由如下的状态方程(方程1)和输出方程(方程2)表示:

X’=F(X,U)(1)

Y=G(X,U) (2)

其中X是表征系统状态的状态向量(X=[x1,x2,…,xn],xi表示系统的状态变量),U是影响系统变化的输入向量(U=[u1,u2,…,um],ui表示系统的输入变量),而系统下一时刻的状态X’是当前状态X和当前输入U的函数F,Y是系统的输出向量(Y=[y1,y2,…,yk],yi表示系统的输出变量),而G是系统的输出变量与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中,系统的输出是可观察的,而系统内部的状态变化则是不能直接通过外部观察来了解的。

在研究方法上,动态系统理论认为孤立提取分析变量很难,因为系统的各个变量是彼此联系、不断交互作用的,而且传统的均值分析法对一个群体的描述可能与该群体中任何一个个体都不一致(Larsen-Freeman & Cameron, 2008: 200-213)。因此,为避免简单化,应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适当采用微发展研究方法,通过高密集取样,避免静态分析的缺陷。

3 .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需求分析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外语语言的学习可以看作是一个包括了学生、教师以及相应学习环境在内的动态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的输出是学生在具体的外语应用情景中的表现,它体现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它们是学生或者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而了解的。而输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称为输入变量),包括了个人因素和各种社会因素。在输入因素的影响下,系统具有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并且可以由一组具体的指标(称为状态变量)来表示系统的状态。

此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认识心理过程,也不能完全归于社会文化过程,而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动态变化过程,是系统从一个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过程。并且由于系统的状态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系统状态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实际中目标状态可以由多个,即学生可以设定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当有多个目标状态时,从初始状态出发,并经过这些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轨迹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由于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表现跟其语言发展水平的关系往往是确定的(即输出方程中的函数关系G往往是确定的),该过程的目的即是通过系统转移到期望的目标状态来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外语应用情景中达到期望的表现。并且由式(1)可知,该过程受系统的初始状态X0、目标状态X1,X2,…,Xk(Xi表示第i个目标状态)、系统的输入向量序列U1,U2,…,Un(Ui代表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在不同时刻的取值)以及系统状态与系统输入之间关系F的影响。

因此,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外语课程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明确目标群体如表1所示的几个维度的信息,进而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模型,也即表示系统状态变化的状态方程。

X: X表示语言发展水平的状态向量,它由一组具体的变量构成,比如以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来代表英语的水平,那么此时的X就是一个包括四个变量的状态向量(X=[x1,x2,x3,x4]),四个变量分别表示听说读写的水平。

X0: X0表示学生语言的当前水平,它是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初始时刻)的取值,比如目标群体的听说读写的平均水平均为中级,那么此时X0=[中,中,中,中]。

Xk: Xk表示学生在不同阶段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它是状态向量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比如大学的英语学习过程共有四年,以每一学年为一个阶段,学生期望在毕业时达到的英语水平是听说为非常流利,即为高级,读写为中等,那么学生毕业时期望达到的目标状态为X4=[高,高,中,中]。

U: U是由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输入向量。这些因素(也即输入变量)由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可以是学生的动机、学生个人的意志、与周围学生之间的差异、愿意投入的时间、所使用的学习方法等个人因素,也可以是教师的水平、学习场地的状况、教育政策、社会要求等社会因素。

Ui: Ui表示输入向量U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时刻的取值,它的取值是由各个输入变量在不同时刻的取值所构成,Ui所构成的序列代表了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比如对于学生的动机这一输入变量,其可能的取值包括对语言感兴趣、与外国人交流、出国、通过四六级或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找到好工作等,可能学生初始的动机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之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其动机可能会变为出国,也可能会变为能够交流从而找到好工作。

F: F表示语言发展水平的变量与影响学生学习的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比如投入大量的时间、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都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由于该关系体现了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因此其往往也是确定的。但是针对不同的群体,该关系往往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还是要了解各个输入因素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具体影响关系。

方程式(1)和(2)体现了在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它不仅告诉我们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学生学习水平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动态、非线性关系。

4 . 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方法

上一节我们阐述了动态理论视角下外语教学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即我们需要分析表征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状态向量、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影响学生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它们的动态取值以及输入因素与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如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针对特定目标群体学生识别上述信息呢?本节我们以大学生群体为例,来详细说明分析上述信息的具体过程。

4 . 1 状态向量、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分析

状态向量包含一组状态变量。实际中对一个系统来说状态变量的选取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这一组状态变量必须是不相关的,并且它们取值的不同组合要能够覆盖系统的状态空间。在这里状态向量表示学生外语发展的水平。我们选取的一组状态变量要能够全面度量学生英语的发展水平。

根据语言的交际功能,通常大家都会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水平来反映或者度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定义图1中所示的反映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四个变量来作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它们所构成的状态向量将反映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处的不同状态。其中初始状态是学生开始学习前的状态,也称为当前状态,它是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的取值,而目标状态是学生期望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状态,它是状态向量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

因此,分析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就是要分析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和学习过程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而实现这一点的方式就是直接询问学生当前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水平以及不同阶段期望达到的水平,但显然通过这种方式准确获知学生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是困难的,因为学生也很难了解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具体水平。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情景的方法。

学生在具体应用英语的情景中的表现是学生学习英语这一过程的输出(如图1所示),它们是可观察的,因此其取值是可以获得的。而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表现又同其语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本质上来说学生在情景中的表现是其语言发展水平的外在反映,是观察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方式。基于此,识别学生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可以从具体的情景出发,分析学生关注的具体情景以及他们在情景中的当前表现和期望表现,进而根据状态变量与学生在这些情景中表现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

比如,对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应用情景有如下几种:找工作面试、四六级/考研考试、去国外旅行、去国外学习。这是一些大的情景,每个大的情景又可以细分为一些小的具体情景。比如,这些大的情景往往包含如下的具体情景:听英语报告、听英文广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看英文电影、阅读英语读物、写英文信件、做英文报告等。这些大的情景与具体情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情景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实际中,每个情景的表现对各个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听英语报告对听这一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是1,也就是如果能听懂报告,那么他的听力就是非常好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各个情景中的表现和期望达到的表现,然后根据情景对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来估计出学生在当前时刻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以及期望达到的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比如,假设以[0,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学生在各个情景中的表现和每个情景中的表现对各个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那么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加权求平均的方式来计算。

4 . 2 输入向量、输入向量的动态取值、输入向量与状态向量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

输入向量包含了一组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实际中可能会动态变化,从而使得输入向量具体不同的取值。为了识别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我们需要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的主体。如图4所示,在大学阶段,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是由在一定环境下的两个具体过程构成:教师的讲授过程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这两个过程涉及三个主体:教师、学生和环境。

因此,识别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可以从这些具体过程和主体出发,因为这些过程和主体的不同属性往往就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比如:

(1)教师的因素:教师的水平、态度;

(2)学生的因素:学生的动机与态度、毅力;

(3)讲授过程的因素:讲授的方法、时间等;

(4)自主学习过程的因素:学习时间、方法等;

(5)环境的因素:社会的要求、父母的态度、周围同学的水平等。

为了在实际中去识别这些因素以及他们具体的值,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调研:

(1)你期望你的英语老师是什么样的?

(2)你期望他在上课的过程中怎么教?

(3)你平常怎么学习英语?

(4)你认为你如何改进这个过程来提高你的英语水平?

(5)你学习英语的动力是什么,认为哪些因素会促使你更加努力学习英语?

5 . 小结及未来工作

本文探讨了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需求分析的框架,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说明了具体的分析过程。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语言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而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就是该动态系统从初始状态到不同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过程。该过程不仅受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影响,还受系统的状态变量与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输入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的需求分析就是要分析学生的初始状态、不同阶段的目标状态、表示语言学习水平的状态变量、影响学习过程的输入变量以及由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下一步,我们可进行大学英语需求的动态分析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Berwick, 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 In: Johnson, R. K.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51, 57.

Brown J. D.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5-66.

Dudley-Evans T. & M. J.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 CUP, 1998.

Hutchinson T, & A.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5-63.

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 Research methodology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complex system perspective[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8(92): 200-213.

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 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2: 26-59.

Kemp J. et al. 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 (2nd ed.)[M]. London: Prentice Hall, 1998.

Mundy 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Richards, J. 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35.

Widdowson, H. 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A]. In L. Selinker, E. Tarone & V. Hanzeli. 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 Studies 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C].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1: 1.

陈冰冰.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19.

李兰霞.动态系统发展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409-42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