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商业模式基本问题范文

商业模式基本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5 15:29: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商业模式基本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商业模式基本问题

篇1

提供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价格,而且要持续提供,像沃尔玛的“天天低价”一样;

提供最符合人本需求的价值,同时坚守品质,比如保证基本健康的医药品牌;

提供最优质的技术,并且不断创新,苹果电脑及其iPod、iPhone的成功是最好诠释;

提供最丰富的品种,或者是尽可能完整的选择范围,类似电器店或销品茂的模式;

提供最便利的产品,它可能是一种实物产品,也可能是一种服务产品,更可能是一套解决方案,为顾客提供充分的便利;

提供最时尚的产品,但又能为更广泛的消费群所追求和接受,服装界、珠宝界、美容界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提供最快捷的产品、服务或顾客响应,快餐店和速递来源于此;

提供最尊贵、最别致的顾客体验,奢侈品、艺术馆根植于此。

在上述商业模式中,如果你的企业拥有一种并能持续供应,你已经可以在顾客心目中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但如果你的企业能够有效的组合2到3种商业模式的优势,提供综合价值或乘数效应,则肯定能够成为顾客、合作者乃至投资者心目中的上选。例如ZARA,它给顾客提供的不仅仅是“快速的时尚”,其实还有便宜的价格和丰富的款式品种,最终变得让大多数对手无法模仿和超越,才成就了一个虽无长久历史背景却足以震撼业界的大牌。

在我们的土地上,类似的大牌企业数量太少了!我们始终期待能有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向品牌企业进军,更加期待能有一些品牌企业向大牌企业发展。理由没有别的,2008年之后的中国已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崛起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中国需要品牌,大国需要大牌。而大牌必然要先有领先的文化气象,然后基于领先的商业模式,创造领先的市场成绩。

篇2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 商业模式 发展策略

课题:

1、高职保险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编号:XJK012CZJ104。

2、湖南经济发展中的保险支撑机制与实证研究――以服务“四化两型”建设为视角 编号:14C0004。

互联网保险是普惠保险(Inclusive insurance)中的一种新兴业态,在2013年,众安在线宣布网络险企,互联网保险成为名极一时的财经新闻。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2012~2013年,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从32家上升到63家;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从35.12亿元上升到301.02亿元;投保客户数从823.51万人增长到5632.54万人。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互联网保险在我国的增长态势可喜。互联网对我国保险业带来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发展互联网保险成为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能够规范互联网保险市场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互联网保险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注重产品创新;注重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开展大数据分析;注重创新商业模式。

一、互联网保险

目前来看,对互联网保险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保险协会对互联网保险的定义不发现,互联网保险主要指的是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相关服务信息,实现以下几种业务:投保;承保;核保;保全;理赔等。互联网保险完成的在线服务和在线销售等功能,通过第三方机构实现电子支付等经营管理活动。互联网保险不仅仅是对传统保险商业模式的改革,而且还 是一种新的销售渠道。不管如何定义互联网,均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一是互联网保险产品。首先,以互联网作为保险业的销售渠道之后,保险企业应该要以客户为中心,开发适合互联网的保险产品;其次,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保险作为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企业应该充分观察到潜在风险,开发互联网经济风险的保险产品,发挥出保险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保护功能;

二是使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经营管理保险企业。保险企业需要在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制定相关经营战略,建立全新的经营体系,将开放和协作等互联网精神贯穿于保险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为客户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

三是在线经营保险业务。在线经营保险业务将保险产品信息展示和理赔等业务工作在网上去完成,代替传统电话服务和纸质服务;

四是在线销售保险产品。要想促进保险销售模式的多样化,必须 从传统的渠道上逐渐往互联网方向发展,积极借助新的技术和新的渠道,抓住时展的契机。

二、互联网保险发展中遇到的基本问题

(一)线上与线下结合比较弱

现阶段来看,互联网保险仅仅限于简单的保险品种,一些较为复杂的保险品种,如护理保险和人寿保险等需要保险工作人员进行推销和说明,一些金额比较大的理赔案例需要现场查勘。互联网无法完全代替人工服务,国内保险行业产品基本上都围绕着组织架构而建立,因此使得传统的保险公司很难从组织结构层面上做好互联网保险工作。

(二)创新保险产品不多

互联网保险销售目前以传统保险产品为主,创新型的 保险产品不够多。与此同时,互联网保险销售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比较深刻,地区经济发达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保险工作人员是否能够深度发掘消费者 所需要的相关保险产品,最终 使得保险业务能够精确到每一位客户。

(三)创新商业模式比较薄弱

现阶段来看 ,保险企业主要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销售渠道,一旦没有利用好互联网模式,势必会改变保险业务的运作模式,最终改变整个保险行业的价值体系。保险参与者没有有效实现互联网平台的交流与沟通等,保险公司仅仅通过服务化和精英化方式来完成保险融合。

三、互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

(一)移动互联网销售模式

移动互联网销售模式主要利用的是手机 和平板电脑等设备提供相关服务。以国华人寿为代表的保险公司推出了微信公众服务凭条,相比起传统的销售渠道而言,移动互联网保险具有更贴近客户基本需求的优势;

(二)专业互联网保险企业模式

专业互联网保险企业通过专门设立的互联网保险企业来经营相关保险业务,我国太平洋保险和人寿保险等公司纷纷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继而经营好互联网保险业务工作。即使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到能力条件有限因素影响, 线上成交的运营模式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中;

(三)官方网站模式

官方网站体现了网站主办者的意志,具有权威作用。互联网保险的官方网站模式主要指的是保险企业来展现保险产品信息,提供在线服务工作。一些颇有实力的保险企业更为注重品牌效应,为具有品牌忠诚度的客户提供网上购买的渠道,对产品的介绍也更为细致,用户也能够选择到更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官方网站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有利于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二,有利于降低对第三方网站平台的依赖;其三,有利于保险企业的自身品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祖军,张玲.浅谈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16(1):50-52

[2]李红坤,刘富强,翟大恒等.国内外互联网保险发展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4,10(10):77-83

篇3

[关键词]开源软件 文献 计量分析

[分类号]G250.72

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应用到很多行业。开源思想、理念得到广泛认同。陆首群指出:自由/开源软件的发展,搞活了全球的软件产业,对重组软件产业提出挑战,同时也为中国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开源的产生和发展是IT行业的必然趋势,开源软件将对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外对开源软件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达到一定高度,国内起步较晚。笔者利用文献计量法统计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开源软件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以揭示10年来该领域研究发展轨迹、研究内容、学术成果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得出研究热点与趋势。

1 文献计量分析

利用CNKI学术期刊、硕博论文、报纸、会议论文、年鉴等数据库,以“开源软件”为检索词,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至2009年6月,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经筛选后得到474篇与开源软件相关的文献。

1.1年度文献数量分布

年代分布分析反映出开源软件研究状况及发展速度,揭示研究热点时期,具体如表1所示:

论文年度数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可将国内开源软件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初始阶段(2000-2002年):该阶段国内开源软件研究初露端倪,发文总数5篇,约占总数的1%。②稳步发展阶段(2003-2005年):该阶段研究论文的数量逐年稳步增加,处于上升阶段,占总量的20.7%,开源研究引起重视。③激增阶段(2006-2009年),论文数量激增,每年发文100篇以上(2009年只统计半年且考虑滞后性)。

1.2 论文期刊分布

发文量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共9种(其中・表示核心期刊),占总刊数的5.84%,共收录论文100篇,占论文总数的21.1%。载文期刊比较分散,核心期刊论文偏少,说明高质量论文不多。论文期刊分布如表2所示:

1.3 作者论文数量分布

作者总人数为519人,发文量最高的为华南师范大学奉国和与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陈智俐(含第二作者),各有4篇;发表3篇以上文章的共有9人(含第二作者),占总人数的1.7%,共发文29篇,占发文总量的8.2%。以上数据表明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1.4 主题分布

基于文献分析,对当前开源软件研究主题进行划分调整,依主题分成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理论研究细分为:开源社区、开源协议、开源商业模式、其他;应用研究分为:开源推动、教育、企业、图书馆、其他应用。按以上主题对所得的474篇文章进行主题归纳,得到开源软件论文主题分布如表3所示:

2 基本问题研究

2.1 开源社区

开源社区是推动开源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学者指出开源程序员匮乏、开源文化、开源意识缺乏、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开源软件发展。谭佳佳对开源软件开发人员社区参与动机进行调查分析,系统研究开源软件开发人员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开源软件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是否有成熟的开源社区,良好的开源社区环境有利于开源软件长足发展。

2.2 开源商业模式

奉国和归纳出8种开源商业模式,并指出数字图书馆建设可采纳的三种开源模式。钱磊指出中国开源软件商业运作存在两个严重问题:①依然按照传统商业软件的模式来运作开源软件,从国际开源社区那里免费地获取源代码,稍作修改后变成自己的产品,然后出售软件许可;②紧抱“自由软件”的陈旧概念,认为软件产品就应该“自由”(其实是免费)地使用,低估了软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与全球正在积极推进的知识产权保护做法背道而驰。开源软件要发展,开源企业要生存,开源要成为软件行业的突破口,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

2.3 开源协议

开放源代码软件是在著作权法下通过许可证体现的开放、自由和共享理念,它的法律基础是版权许可,研究开源软件首先应当分析各种开源软件的许可证模式。杨彬通过对比,分析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许可证的差别,总结开源软件许可证的发展现状和分类,分析开源软件许可证的法律性质,并对4种典型开源软件许可证进行评析。另外,秦明对一些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研究,车璐对开源软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广凤对开源与商业软件进行了对比,这些都从本质上是对开源协议的剖析。许可协议达几十种之多,各种协议存在差异,运用开源软件之前有必要理清其许可协议,以免引起不必要麻烦,各种协议的详细比较参见文献。

3 应用研究

3.1 应用推动分析

3.1.1 高校推动作用2004年7月中国成立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宗旨是推动中国开源软件发展和应用;促进中日韩以及中国与全球关于开源运动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全球开源运动做出贡献,开源软件推进联盟标志着国内开源软件应用开始走向有序。清华大学网络中心2007年的FLOSSWord项目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之一是开源软件的发展需要以高校作为切入点,因为高等院校处于研发的最前沿,对于开源软件的态度最为开放。倪光南指出如果没有大批开源软件人才的支撑,开源软件在中国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中国的推广使用也会受到制约。在软件领域人才的作用比其他领域更为明显,所以应强调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学和应用。张文正指出了高校开展开源教育的重要性、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出高校可参考的开源软件类别。作为知识创新重镇的高校有条件也有义务大力推广应用开源软件,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国内的开源软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文献分析表明,高校成为推动开源发展的主要阵地。

3.1.2 国家意志倾斜引导开源不只是少数技术人员的事情,也不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开源软件具有深刻的内涵,将给社会带来变革力量,向开源软件倾斜应该成为国家意志。

3.2 教育领域应用

3.2.1 学校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由于开源软件的巨大优势,已引起教育工作者关注,不断探索开源软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宋继华、唐伟系统归纳了基于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与邮件服务器、门户管理、桌面应用等开源软件构建数字校园的基本框架。刘颈总结出中小学从桌面应用到服务器应用可用的开源软件。很多文献涉及到运用开源软件Moodle构建教学管理平台,且为中小学教育带来的便利。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信息人才匮乏、管

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开源软件可以帮助学校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3.2.2 人才培养 很多学者探讨开源软件在大学及中小学中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高校开设开源软件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很多建议与开展开源教育的思路。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开源软件在国内要发展,需要懂开源的人才,在中小学开始引导学生开源意识是可行和必要的。高校则是培养开源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所有这些无疑会促进中国软件业的发展。

3.3 中小企业应用

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人才、管理信息化等一系列问题,开源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上述难题。郝晨健等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需求因素分析,提出选择开源软件构建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具体策略和选择流程。

3.4 数字图书馆应用

3.4.1 应用开源动因 开放源码思想的兴起和开放源码软件的蓬勃发展,给中国数字图书馆界提供了一个“低代价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一个以高性价比产品获得重要竞争力的机会。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运用开源软件是图书馆建设可行的一种开发模式,可以节省经费开支,提高图书馆的创新能力。针对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国情,应有效地选择、利用、本地化和再开发目前比较成熟的开放源码软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我国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的层次和起点,加快其发展。

3.4.2 具体研究

・分析开源软件。张智雄归纳数字图书馆可用的几类开源软件:门户类、机构仓储类、内容管理类、知识发现与知识管理类、其他重要开源软件等;刘兰等对2007-2008年国外有关开源软件的研究历程进行述评,并花大量篇幅阐述国外开源软件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情况,对于国内运用开源软件建设数字图书馆具有启示作用;阮莉萍。对国外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开源软件(Koha,PHPMyLibrary,PMB)进行介绍,并从基本技术特征、系统功能和技术服务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开源软件在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董丽、张首红等对Fedora、DSpace、Greenstone进行比较分析,为国内从事数字图书馆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同行提供参考;毕强分析中国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本地化现状及应用情况,并探讨开源软件在中国图书馆行业本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具体应用。唐兆琦、郑巧英利用Dspace构建学位论文提交与系统;林颖、张智雄利用Dspace构建中文机构仓储系统:叶鹰等提出以Dspace作为数字图书馆核心引擎的Lib2.0模型,综合资源、技术和服务管理讨论了基于Dspace构建Lib2.0的技术可能性和应用优越性;祝忠明等提出以Dspace为基础的一种自助提交和开放搜寻与聚集为主要手段的学科知识库建设框架;董丽等以Dspace为基础平台构建清华大学图书馆读者培训门户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不同身份读者的讲座预约、课程信息和课件的流程以及资源批量加载功能等。另外,有学者对OpenResolve、MRTG、Net~ow、RAKIM Linux+Qt/Embedded等构建图书馆应用系统作了探讨。国内数字图馆建设对机构仓储开源软件Dspace、Fedora等应用到了一定深度,在图书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开源软件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推动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3.5 其他应用

很多学者也研究开源软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力负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开源软件应用呈现出多样性。

4 存在问题

李国杰指出中国开源存在的问题:①我国许多企业、大学与科研单位只把开源软件当作可免费获取的资源,对开源社区的贡献比较少,也不太重视开源软件的“游戏规则”;②有些单位在封闭的环境下从事对Linux内核的修改,甚至将开源软件变成违反GPL规则的闭源软件;③我国对如何利用和回馈开源软件社区了解不足;④在中国极少纯开源模式运作的软件公司;⑤电子政务、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国家出资的项目还没有向开源软件倾斜,公共财政几乎还没有支持过开源社区;⑥国家应该加强对开源软件的重视,向开源软件倾斜应该成为国家意志。上述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深思考。

5 研究热点与趋势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开源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在:

5.1 开源社区建设

加大开源社区建设,培育开源软件健康发展。社区里积聚着许多贡献者,他们开放软件源代码,把自己对各种开源软件的使用体验拿出来共享,共同讨论,为其他用户选择开源软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这样共享的环境,与互联网创新且开放的精神相符合,社区是推动开源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的开源社区发展存在无序、动荡、无目标状态,表现出人气不足、人才缺乏、项目缺少、运行不稳定等缺点。支持发展开源社区是推动开源的基础工作,应该作为持续、长期的任务来做。国家应该从政策层面支持鼓励企业等团体从事开源社区建设,帮助开源社区持续健康发展;并将开源软件作为软件产业突破口,大力培育开源社区,促进开源软件良性发展。

5.2 开源商业模式探讨

开源软件要发展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它不是免费软件,人们平常所理解的开源软件免费主要是指程序源代码免费,除此之外的技术支持、服务、培训是不免费的。“软件=程序+文档+支持+培训+专业服务”,如果将程序看成核心要素,而其他4个为要素,那么传统的商业软件主要靠核心要素谋取利润,但开源软件由于其特殊性,即源代码开放,任何人可以自由获取,此时利润主要来源于要素,通过要素的实施帮助企业获取利润。这个等式其实也表明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应该围绕要素开展。开源软件在过去20年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世界软件发展的格局,也是中国民族软件发展的一个契机。国内开源企业要发展,需要深入探讨适合本土的开源商业模式。只有这样,开源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托起国家民族软件产业的大旗。目前国外有很多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但国内还缺乏典型成功案例,使得开源企业或个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不愿过多投入,花更多精力去研究。国内急需开发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推动开源软件良性发展。

5.3 开源与人才培养

首先,就人才培养而言,开源软件有特殊的优势。商业软件的源代码不开放,因此通过培训只能学习该软件的操作和外特性。开源软件则不同,首先,通过学习、分析开源软件的源代码,了解软件更多内涵,有利于提高培训水平和软件人才的水平。其次,开源软件在国内要发展,特别是开源社区的建设、开源商业模式的构建等,需要懂开源的人才。高校则是培养开源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知识创新重镇的高校有条件也有义务大力推广应用开源软件,为国内培育优秀的开源人才。

篇4

1.捆绑了双方的责权利。

厂商矛盾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基本问题,其核心是利益的冲突与均衡,特别是双方的责权利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冲突。过去的厂商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各自利益基础上的博弈关系,一方利益受损,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另一方。而联营体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注定厂家和经销商是利益共同体,有了矛盾和冲突,也必须先在联营体的框架下尝试解决,而不是简单地一拍两散。

联营体还能有效解决诸如断货、管理不到位、资金短缺、各自为政等其他模式的常见问题。

2.减少了厂家与经销商的资金风险。

联营体的运作资金是由双方共同控制的,避免了任何一方的单独风险。而从厂家角度看,联营体利用了经销商的资金,减轻了厂家的现金流压力。

3.缓解了渠道冲突。

渠道间的冲突、终端的冲突、价格的冲突是渠道常见问题,尤其是价格差导致的区域间货物流动和交叉覆盖,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流动造成了渠道管理的混乱和不公平竞争。联营体模式强化了监督管理职能,管住窜货是它的最主要目的与职责,能有效地解决渠道内的各种冲突与矛盾。

劣势

当然,联营体作为一种利益联合体,既然有利益存在,就必然存在问题和矛盾,有些问题解决不慎,甚至将直接导致联营体解体,乃至双方对簿公堂。

很多地方都出现过联营体由于利益分歧、成员过多、管理混乱而不欢而散的案例。某服装厂家和客户联合起来运作湖南市场,厂家提供货品支持,经销商负责具体运作。由于经销商管理不严,被某一品行不良的业务人员卷走货款30万元,报案无果。厂家认为这完全是经销商管理不严所致,经销商应负全责,而经销商则认为损失双方都有义务承担,矛盾由此而起,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联营体是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双方自然都抱有很大期望。但期望值越高,失望也会越大。一旦因为各种原因经营不善,就会导致以往累积的矛盾集中爆发,解体在所难免。

联营体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1.资源投入。谁都想着自己少投,对方多投。初始投入比例还好说,讨价还价后都能达成共识,否则联营体也不会成立了。麻烦的是追加投入――任何一方不愿意继续投入,于是形成僵局,激发矛盾。

2.利益分配。即便是利益共同体,分配利益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

3.权力分配。合作各方都想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都希望手头拥有更多市场支配权,而缺乏权力的一方总担心对方在事成之后会过河拆桥。

4.责任分担。中国人的合同都写的简单,甚至就是一两张纸的事,难免某些责任没有事先明确。结果一旦发生变故,自然互相推诿,特别是亏损或效益不佳时,最易爆发矛盾。

5.品牌推广。厂家往往从长远利益考虑,愿意多做品牌宣传与推广,而经销商则只注重眼前利益,不愿意投入真金白银替别人养品牌。

6.管理监控。无论操盘手(即总经理)由谁委派,或是从人才市场招聘职业经理人,都存在一个监督与控制的问题。联营体成败的一大关键,就是操盘手选择的好与坏。

7.人员管理。因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代表的利益方又不同,厂家和经销商员工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很微妙,而人的矛盾会导致更多的工作矛盾。

篇5

关键词:高校后勤 管理制度 文化核心

一、问题提出

所谓服务,就是要有好的产品,后勤管理好就是服务价钱合理、服务系统集成优化。一是建议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降低服务成本。二是要有好的基础设施,满足方便、高效、人性化的服务模式。高校后勤的产业愿景和商业模式包括效益、服务、管理三个方面,三个方面包括治理结构、利益机制和权利分配,也包括战略、模式和流程,还包括愿景使命、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确实,正如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的,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模式转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学校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高校后勤产业的初期,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迅速的激活了市场并获得了有利的行业地位,它们的商业模式通过对早期市场特点的呼应获得了成功。然而,随着高校产业向纵深发展,众多的后来者们发现仅仅靠复制先行者们的商业模式并不能让他们成功,反而让他们深陷亏损的泥沼。随着高校服务产业图景进一步的演变,原有的后勤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必须调整或者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方可让企业获得成功。高校后勤的企业需要有真实的成就感,具有多元的服务价值。

二、问题分析:

1985年清华大学后勤提出“服务育人”的行业“宗旨”,学校把后勤员工称为“不上讲台的教师”,后勤承担一些教育责任。后勤公司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开设的劳动课、技能训练、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在不少高校取得相当成果,对学校教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以来,产业愿景逐渐建立了经济服务方式,商业模式的后勤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后勤市场日益开放,后勤实体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从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一直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改革褒贬不一,认识也不尽相同。一是“单一的推行学校内部承包责任制,以后勤公司任务经费包干、承包人单项定额承包,专业总务后勤大承包”;二是推行校内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后勤体制上构成学校行使计划、监督、控制职能,后勤系统行使经营、管理服务职能,出现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多元后勤管理模式和服务格局,也就是后勤产业集团,从学校事业编制中剥离出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后勤经济实体,为全面实现后勤社会化打下了基础。

那么,什么是高校后勤面临的问题呢?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后勤服务的市场机制,提高后勤资源配置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保障学校持续发展,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理论上说,专业建构涉及的问题远远不仅仅限于校内,它涉及企业和社会的权力要素的影响模式、权力中心的归属,但教育后勤的主体权利空间在实施校内资源管理上的服务是缺乏主体的发展性的,随着社会主体能力多样化,所以无论是高校还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改革均用模块化的方式。

高校后勤产业愿景,具体来说有“六思”:“一思自身资源优势;二思相关资源整合可能;三思能否给师生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四思存量商圈的排挤力与自身容身空间;五思制度设计与团队融合;六思收入与成本平衡点何时出现。”2对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管理者执行的就是建立强大的责任体系以及检测责任体系的能力,这不仅仅是体现在绩效管理的决策方法和手段,还在于在市场效益和商业风险之间,后勤产业愿景和商业制度将是现代管理者的必然选择。高校后勤部门需要极大的提高工作技能,实现更好的信息管理和管理结构,同时努力降低成本。

总体而言,高校后勤服务是有投入、有产出、核算成本、讲究效益的经济活动,与社会第三产业的生产劳动具有相同的商品价值,并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加以体现。后勤实体需要理清与学校母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后勤实体参与社会市场竞争,占领了其它高校市场,有的还占领了校外社会市场,表明其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有力量走出校门,与社会企业争夺市场。?因此,正如李岚清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也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后勤推给社会,而是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把高校后勤搞得更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高校后勤揭示了一种趋势,后勤建立起后勤服务的“机制”,形成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高校后勤实体模式,相对垄断当地高校服务市场,在社会市场也占有较大份额,最后,将高校后勤部门与学校规范分离以并入、托管、联办等方式参加服务中心为载体的改革,组建专业化的“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突破学校范围优化配置后勤资源。服务公司的关键性变革在于产业愿景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广泛行为研究。调查数据显示,有45%的高校后勤把企业决策作为自己首要面临的挑战,第二项是高校后勤的商业治理风险控制,有42%的学校后勤部门认为需要改善计划预算和预测,3显然,目前的高校公司体系,处在整个经济转型期变化,这个体系的效绩问题首先反应出来,因此,企业风险首先在资金上揭示。因此,后勤问题还是我们进行国有资本的整合、投资、运营的研究。

我们必须结合现代商业背景来研究这个问题。高校后勤问题不是一个职责与收益的问题,如果把高校后勤放在公司治理框架下,首先要和团队一起建立好股东的委托责任。企业契约理论的理论认为,公司中股东和经理的关系符合纯粹关系,后勤公司法人自然成为股东价值管理的中枢。契约关系和契约背景导致高校后勤的问题的集中与放大。

因此,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的理念问题,企业文化背景问题,这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问题。高校后勤愿景的作用一般在《章程》中对企业价值的界定中可以分析期“价值整合方式”。企业的“获利”,取决于企业的“理念”,而不是沉湎在“报表”。 根据调查,表现最好的后勤模式在两方面表现出色:一个是财务效率,一个是业务洞察力。“研究把这些称作‘价值整合者’,他们精通以上两个关键领域,并能将两者的价值整合在一起。”4在产业链、产品链下面有一条价值链。多少价格才能保证我们的目标毛利得以实现,这就是由战略预算实现的,所以离开商业模式是没有办法有它的保证技术的。

三、路径与建议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服务首先是建立和维系一个好的公司内部控制程序。这个程序要保证公司经营理念,反映公司的效益路径,突出效率的整体性。因此,高校后勤问题就是管理报告如何体现公司章程下的科学性、可靠性,创新公司的独到的运行法律法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管理的职能路径就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经营模式本身带来的局限性,以及各个运营环节、各个制度流程的风险,使得企业发展能得到良好的实施,将业绩指标融于公司战略,并贯穿于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不仅如此,管理作为企业变革的先行者,是深入到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的战略整合。战略服务对学校而言,就是路径问题。后勤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保证战略得以有效实现,达到经营目标,所以,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动作的战略环节,要解决收益均衡和发展均衡的整合,也就是说,后勤管理还需要履行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的角色,制定一套企业内部整合制度尤其重要。

企业管理的根本核心在于价值,价值必须制定制度进行保护和实施,而制定的基础就是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和企业保持高度的一致,形成公司伦理。首先,公司要强化每个人的价值,使每个员工感觉到是为自己来干,使得企业的机制充满活力。其次,每个人的价值都小于企业,工资的增长不得超过效益的增长,采取的分配措施是累退。企业要求人们去追求卓越,追求的越高越好,所以制度的核心就是追求的越高越好。透过预算这样的方式把企业内部的流程,每个岗位的权力、职责、权限,每个岗位应该完成的动作、目标全部整合起来,让企业充满了制度整合的特征。学校后勤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领导,而在于后勤是否拥有一批懂业务,能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踏踏实实、公道正派、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的团队。就是抓住“产业发展与商业模式”核心――产业发展与服务育人的“并举”要求,就是说“以人为本”,建立“人的发展后勤服务”的思想,形成学校改革的机制创新的局面,达到(1) 共同育人;(2) 共同发展;(3)共同就(创)业;(4)共同建设的“四育人”后勤服务体制与“并举”的后勤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彭怀祖.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5,(5).

[2]谢弦.服务企业内部营销问题探讨[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5).

[3]李雪松.刍议服务营销中的顾客期望管理[J].现代财经,2006,(4).

[4]柯超凡.浅论差异化服务营销策略[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5]李盖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历程的分析与预测[J].湖南大众传媒技术学院学报,2007,(4).

[6] 吴兆龙,丁晓.服务营销发展刍议[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3).

[7] 陈静宇,温剑娟,雷源.国外服务期望及其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 (8).

[8] 梁彦明.服务营销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9]陈祝平,陆定光.服务营销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篇6

所以,陈春花教授很担心中国企业家的出发点:不信看看中国企业家喜欢的问题与美国企业家喜欢的问题,就大不一样。为此她在《重塑企业经营模式》中疾呼:产品时代已经结束,你与顾客时代同步了吗?

同样是有学术背景,但在创维实战的杨东文先生,显然觉得问题的关键不是观念,而是know how――如何操作的问题:企业当然要以消费者为核心,问题是如何或怎样来实现这个核心导向呢?

不用担心没有答案,在本期你会“亲密接触”蒙牛总裁牛根生的绝技,他一口气列出了蒙牛商业模式的16个支点。尽管我与牛根生是朋友,交流过很多问题,但读到这16个支点仍然感到是一盘智慧大餐!在中国特色管理上,我相信中国企业家中超过牛根生的并不多,只不过,特色太多了,一方面说明你智慧,另一方面也可能说明不够成熟。

事实上,模式背后仍然是人的问题。本期关于娃哈哈的讨论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没有宗庆后的娃哈哈,是不是一个空壳品牌?达能当年为了业绩利用强人宗庆后,现在终于体会到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心境。利用者最后反被人利用,很正常!

就商业谈商业不好说谁对谁错,当我们发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时,大多是我们自己“画地为牢”的时候。跳出目前的商业活动,我们看看《清明上河图》或近代的山西商人,就会明白衰亡显然问题不是出在没有商业的繁荣上,而是出在支撑赚钱的组织与制度体系上。营销就是要赚钱,但赚钱却并不必然是营销。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消费者最大的权利是什么?是拥有“用脚投票”的自由吧?你这个企业不好,他们就到别的企业买,免受你这个企业的剥削!正是消费者的选择权造就了优秀企业。没有消费者选择别的企业,就没有优秀企业。

那企业最大的权利是什么?企业会不会受消费者剥削?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企业没有选择消费者的能力或自由,那么就是在受消费者剥削!也正是企业的选择权造就了优秀消费者。没有企业选择消费者,就没有优秀的消费者。

我建议大家从这种角度去看本期推出的一系列营销战略文章,比如路长全在“十大纲领”中谈的价值链分工。为什么人家能够选择价值链的盈利端,你只能做苦力?说白了仍然是你没有能力选择客户!所以路先生提出的“切割营销”,第一个着力点――找出你的客户,并且将此视为营销的基本问题。

现在是强调营销的“组织意义”的时候了。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里德曼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仅有两种方法协调千百万人的经济活动:一种方法是军队和极权主义的强制手段;另一种方法是市场的个人自愿结合。“营销”就是市场让个人自愿结合形成企业组织的唯一方法――个人加入企业主要是赚钱,个人要赚钱的前提是企业盈利,营销就是为了盈利!由此你才会理解,为什么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区别一个组织是不是企业的唯一要素就是营销。

篇7

本书内容主要面向企业信息总监、企业架构师和应用开发人员,本书也有助于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态。对于想系统了解TOGAF、FEA等企业架构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更是一部完整的企业架构实战读物,不仅能帮读者系统地掌握企业架构的总体框架,更能使读者对企业架构如何适应新技术有深刻的感悟。

本书作者刘继承先生,IT咨询顾问。有丰富的信息化顶层设计、信息化架构设计、IT项目管理工作经验,熟悉TOGAF 、FEA等企业架构框架。曾经参与数十个政府、企业信息化架构设计、治理体系设计、方案架构设计及系统实施类咨询项目,积累了较丰富的信息化咨询及项目实施经验。

就像序言中写的那样: 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整个企业IT的结构,同时也在改变业务的模式,包括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可以说,由于互联网的广泛连接和深入融合,企业的战略、业务和IT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面对如此重大的变革,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两个基本问题:企业架构到底是什么?“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架构会有什么变化?

大数据和创意的大众化,互联网思维的发展,下一代科技的呈现,使得身处这个时代的大小企业都不得不快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未来的赢家恰恰不是那些能最快掌握时髦术语的公司,而是专注于消费者体验的公司。

本书作者来自世界的数字营销机构、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模式创新者――睿域公司。鲍勃・罗德曾任睿域公司全球CEO,雷・维勒兹是睿域公司全球CTO。两位作者指出,在这个消费者说了算的世界,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将营销和科技完美“融合”,进而创造出客户体验。

本书既分析了思科、奔驰、谷歌、微软、亚马逊、苹果等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合实例,也给普通企业画出了商业融合的路线图,解释了云计算、大数据、普适计算、API等在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本企业未来生存手册,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只要还希望产品营销做得更好、经营获得成功、生意持续兴旺,那么必读此书。

科技正在改变商业的方方面面,全世界的信息和媒体都是在线的,之前商业世界的好多假设已经不再正确,事物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蒂姆・阿姆斯特朗 AOL公司主席兼CEO 对本书推荐到:《大融合》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营销和科技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交织,你的企业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趋势。如果你的工作是代表品牌进行沟通,如果你正在寻找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商业模式,让企业在市场秩序被打乱的时代繁荣发展,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

山塔努・纳拉延 Adobe公司总裁兼CEO 推荐说:“我们正处于科技和营销相互交融的时代,作为CEO,我知道理解和适应这种强大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大融合》不仅仅解释了诸如大数据、云计算、普适计算等最新科技手段的价值,还解释了领导者该如何赋予团队持续发展的力量。它应该会引发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交流。”

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

《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以旅游信息化为基点,首先回顾了旅游信息化、旅游数字化、旅游智能化直至旅游智慧化的发展历程,并立足于旅游信息服务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对智慧旅游所代表的泛在化旅游信息服务的内涵、外延、范畴等进行了阐述。而后,作者系统地介绍了与智慧旅游相关的各项网络、信息、通信等工程与管理技术,为读者理解和实践智慧旅游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最后,作者从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酒店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4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智慧旅游的实践情况,体现了《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理论结合实践的特色。

《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立足于国际化视野、前沿的行业实践,为读者系统阐述了基于旅游信息服务的智慧旅游理论和实践体系,对读者理解和实践智慧旅游多有裨益。《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可作为旅游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供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及研究者参考阅读。

篇8

关键词:网络营销;移动互联网;教学改革

我校自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始终秉承以培养电商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方针,并结合“创新创业”时代要求不断完善培养体系。网络营销课程作为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理论教学体系和素质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网络营销的本质,就是借助互联网的手段进行的价值传递过程。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过去基于PC端网络营销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对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方向进行探讨。

二、传统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偏重PC互联网模块而轻移动互联网模块,缺乏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方向的学习,造成知识老化过时,学非所用。2、偏重网店技能轻商业模式,大量课时用于学习P图、客服、软文等技能性知识方面,容易忽视如何评价技术进步、把握商业规律、观察行业趋势、感知用户需求、选择产品、改进服务以及实现盈利等基本问题。3、偏重理论知识而轻案例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联系实际,同时也容易造成厌学和抵触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缺乏实践训练环节。课堂多数时间由老师讲解为主,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尝试和探索,造成无法第一时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能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有效闭环。

三、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与措施主要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偏向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方向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增加实践环节以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1、教学内容的改革1)增加移动互联网模块内容比例。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4G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移动互联网领域呈现出大量成功的应用创新案例,传统网络营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被延伸和拓展。与PC端相比,移动端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更能体现技术为现代人服务的终极目标。2)增加商业模式创新方向的商业前沿理论知识。商业模式作为当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逻辑基础,虽然在实践中已得到商界广泛运用,但其理论模型尚在不断发展完善中3)增加实践和讨论环节。在不断完善理论课程的同时,可将目前16学时的实践课增加至32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身边的网络营销实例,从实践环节中更加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模型和应用方法。2、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网络营销》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课堂应紧密联系当前商业发展热点,让学生多参与各大开放性平台,尝试让自己的创意接入互联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具体教学方法改革如下:1)指导学生在开放性电商平台建立个人网店,或以小组为单位开办自己网店,让学生熟悉从商品的选择、定位、目标市场分析等前期策划到网店资格申请,再到后期网店装修、美工等开业全部过程。2)指导学生在开放性社交平台建立个人公众号或以兴趣爱好分组建立自己想要的公众号,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品牌形象。3)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分析一个自己常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结合对当前热门应用的回顾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知到伴随网络时代带来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的变化。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众筹平台发起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可是公益类,也可是商业类,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要熟悉众筹平台的管理模式、平台对项目发起方的资质要求,以及过程中项目审核、项目管理、项目跟踪等环节,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互联网金融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也可以见证从一个创意变为现实项目的全部过程。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里,互联网必将作为一门基本技能被所有个人和组织掌握,但这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何掌握和运用好网络营销这个利器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和企业的未来。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在充分理解经典营销理论和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下,更加走近实战、注重实效,只能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适应时展。

参考文献:

篇9

春运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火车票也是,刚推出没几年的12306网站更是。今年金山猎豹浏览器所带的抢票插件更是让春运这个话题有了更多的技术含量。抢票插件是否影响了网络购票的公平?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从技术和消费体验角度来说,12306更应该自己采用这样的简单技术,或者变通采用,甚至还要提供更多的便利。

比如,用户可以直接预置好订票信息(比如可以在提前售票时间的基础上,再提前5天时间用于预约),并且直接在网站上充值,系统一旦放票,用户只需要一键提交,如果能自动提交就更好了。从运营角度看,这样减少了重复提交的次数,网站拥堵的情况可以得到根本缓解。在购票时段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预约操作的时段,实现24小时营业,就赢得了新的公平,也就无需约谈抢票软件了。或许在下一个春运的时候,能有这个变化。2013年春运售票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放票的时间节点由4个增加到10个,客观上减少了拥堵,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进步,虽然这一步还不是很大。

当然,我们想谈的不只是一个在卖票环节如何更优化的问题,而是从运营视角谈春运秩序优化问题。其中卖票是基础,是重要的运营数据支撑前提。

卖票,基于铁路的基本运输计划,直接将预测变成预定。在群众刚需出行的刚需时间内如何调度出更合适的运力特别重要。预约和预售已经解决了重要的订单确定性问题,它提示出对运力的具体需求,基于这个需求如何挖掘并增长出关键几日更多的运力来,是非常具有操作价值的。比如长途和短途的分离,长途始发区域停靠车站的减少,提高发车密度等等,可以让更多的运力进入队列。

甚至这也不是我们要深入谈的。解决铁路春运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只是这个话题常常会引发我们对于危机的再认识,这个认识是我们对于真正的问题反应常常会慢一拍,我们虽然一直在进步,也在不停地解决问题,但是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也一直在出现。只有真正面临不得不过的坎时才会警觉和想方设法,在它不是威胁的时候,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失去起码的感觉,直到它再次出现。

到底能不能比问题出现的速度再快一些认识到?对于互联网世界,我们面临的危机呢?

2013年1月15日,在杭州举行的淘宝大学年会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CEO马云发表了演讲,其中提到“几年前在上海,和很多当时做易趣的卖家交流。她们说做得比较好,一年做5万。如今,一个网商一天做5万,都不敢出来说自己做得比较好。电商不是商业模式,不是技术,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电子商务从传奇到普通人的普通事,也就不到10年工夫,互联网的红利被许多先机者分享,虽然其中依然有互相之间的惨烈厮杀。

艾瑞咨询最近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了3.88亿,手机已经超过台式机成为了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其中3G用户已经突破了2亿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终端数量已经非常庞大,并且还在迅速增长。

这个大逆转,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大型企业的不安,更有许多还在电商之路上蹒跚的传统企业的不惑:没有跟上第一班车,第二班车也要跟不上了吗?甚至许多企业对于是不是有第二班车还不清楚,第三班车长什么样还缺少足够的想象空间。

我们常说O2O(Online To Offline),试图将线上和线下的价值做足够的融合,然后是不是存在着一个主次?线上线下的黄金分割点在哪里?

以我的观点,那就是必须是线下为主,处于0.618这个点比较长的一侧,也就是线上是为线下服务的,我们将它称呼为OFO(Online For Offline)。

篇10

它是一个类似于美丽说、蘑菇街这样的纯手机购物应用,但创始人兼CEO王珂想达到的目标远不止这些。“我希望口袋成为中国消费者唯一的移动购物入口。”王珂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电商行业的严重亏损让他开始关注在线购物。王珂发现,整个淘宝的关键词都是以商品类别来区分的,比如风衣、衬衫等等,这让用户很难一下子搜索到自己喜欢的商品。而再有耐心的人在淘宝上也不会翻到50页之后。“流量成本太高,这是电商最揪心的问题。”王珂说。他希望能做到像亚马逊那样,利用手机个人数据丰富的特点,根据用户喜好来改善在线购物的搜索体验。

或许是基于这样的野心,当王珂拿到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时,他第一时间找到了IDEO。对创业公司来说,聘请IDEO这样按小时计费的昂贵的设计咨询顾问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更何况大部分设计公司都不负责提供完整的商业解决方案。

但王海磊还是接下了这个项目。这可能同他和王珂相似的背景有关。在2012年加入IDEO之前,他是游戏巨头Zynga(中国)公司的用户体验设计和研究主管。他本人也有过多次创业经历。而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IDEO本身也在试图转变为一个创业顾问的角色。

王珂抛给IDEO的课题不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增加用户量,而是手机购物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因为如今看来它似乎只是在拷贝PC上的模式而已。“我是工程师出身,工程师这行有句话叫不要重复发明轮子。”王珂说。王海磊和他的团队于是决定从“人们究竟为什么用手机”这个基本问题开始探究。“我们把这个项目定为大家一起来探索一种完全是原生态的移动购物体验,从零开始做。”王海磊说。他们找了12个不同领域的人作为样本进行细致的访谈,询问他们类似“手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问题,观察他们的购物行为,包括手机里有什么样的购物软件,如何跟朋友一起购物等。在此基础上,他们为口袋提出了6个主题、30多个设计概念,包括“建立有信任感的推荐”、“辅助购买决定的购物车”、“游戏的轻量化交互”等等。

在王海磊接到口袋的项目之前,IDEO已经在日本和欧美市场开始尝试为创业公司提供解决方案。

灵感来自于IDEO伦敦办公室的设计总监Tom Hulme,他本身也是一个天使投资人。2007年,Hulme在哈佛商学院读MBA,《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克雷·克里斯滕森(Clay Christensen)的一堂课启发了他思考如何用科技更高效地解决商业问题。他开始专注于科技型创业公司,因为在这个领域,技术让商业模式的循环从几年缩短为几周甚至是几天。“6年前,没有iPhone,Tumblr也不流行,Facebook那时还只是用来看看你是否已经恋爱了而已。”Hulme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他研究了Google、Facebook这类科技型公司的商业模式,也观察了一些开放式创新平台,比如专门解决科学问题的InnoCentive。而Kickstarter这样的“众筹”网站在英国的流行让他和IDEO伦敦的团队坚定了一个想法—在IDEO做一个开放式的创新平台,2009年,OpenIDEO()正式上线了。

在这个平台上,IDEO把它原本用来帮助大公司解决创新难题的设计思维模型改造成了新的创业公司版本,一共拥有四个步骤。首先是灵感(Inspiration)阶段,用户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或者挑战;接下来是概念化(Conception),所有人都可以在平台上给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形式可以是图片、视频、文字等等;之后就进入到评估(Evaluation)环节,人气最高的概念会被挑选出来,在赞助商的支持下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最后进入到实践阶段(Realization)。

挑战从发起到结束一般为两周时间。到目前为止,OpenIDEO共有4.8万用户,他们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教育和工作背景都各不相同。已经有18个在OpenIDEO上发起的挑战成功落地。而第一个通过OpenIDEO落地的项目其实是它的Logo。最新的一个案例则是2013年3月发起的“如何为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提供支持,并且帮他们走得更远”的挑战,共有364个灵感产生,形成159个概念,20个Idea最终进入评估,获胜者得到了欧盟委员会的支持。在OpenIDEO的网页上,你可以看到这个挑战正在被实施。

尽管IDEO现在的核心客户依然是那些成熟大公司,但它们还是为在中国找到口袋这样的创业公司感到兴奋。“王珂让我印象深刻,他很坚定口袋的存在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同时也有创业家的精神,”Hulme说,“我对口袋之后的发展表示乐观。”

3月20日下午,Hulme专门在IDEO上海办公室为所有投资人做了一场演讲。在这场演讲中,OpenIDEO自然是核心,王珂的口袋作为一个本地化的成功案例被重点介绍。Hulme希望用OpenIDEO里总结出来的理论为中国的创业者做咨询。他发现几乎所有创业者都要经历从最初“无知的乐观”到过程中“知情的悲观”最终回归到“知情的乐观”这样一个过山车式的心理变化过程。而传统的投资人只有在第三阶段才会出现,而且他们通常也只能停留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层面上。“优秀的创业公司除了资金之外,还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它们都善于在市场中边做边学。”Hulme说。

而这也是IDEO这样的设计咨询公司之于创业者的价值所在。“IDEO并不比我们自己更懂这个行业,但它能帮我们找到一些很重要的点。”王珂说。比如IDEO发现的中国网购用户并不信任机器推荐,中国人的信任模型是“我相信内容来源,才相信内容本身。”因此口袋下一步的努力目标是在用户和系统推荐之间建立信任感。IDEO的另外一个发现是每一个用户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都会经历一个犹豫不决的阶段,他们往往会把东西先添加进购物车,但迟迟不做出购买行为。如何帮助用户做出一个干脆的决定,但同时又不能让他们有逼迫感,也是口袋改进购物车使用体验的重点。“IDEO能够找到问题的本质,这是我需要的。”王珂说。

此外,IDEO也在为争取到更多王珂这样的新客户做出调整。比如在制订方案时,IDEO也会更多考虑创业公司的特点。过去面对大公司客户,IDEO会更多利用这些公司的规模和扩张渠道,为它们寻找创新业务;而现在面对小型创业公司,IDEO会更加注重它们作为市场新进者的优势。

针对创业公司资金紧张的特点,IDEO也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合作模式。王珂最早找到IDEO合作时,由于受到投资人的一致反对,为了降低风险,他要求先严格控制合作时间,作为一个6周的短期项目尝试,IDEO同意了。自2011年9月上线以来,口袋的总用户数目前约为1200多万,平均日购买转化率在8%至10%之间。而看到实际效果之后,投资人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篇11

本刊特邀《地质通报》执行主编刘志刚谈《地质通报》办刊理念和思路。尽管各方对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定位尚难获得统一的认识,但这本身并不重要,在实践中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才是至关重要的。发展决定存在,选择决定出路。《地质通报》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商业思维”、“市场和服务理念”以及“主动参与”的策划模式。在青藏高原专题的策划中,刘志刚同志曾与承担青藏高原1:25万区调100多个图幅的负责人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该刊几乎“垄断”了青藏高原第一手的调查研究信息。这只是《地质通报》成功之路的一个缩影,更多的我们将从作者对《地质通报》发展历程的解读中去体会和受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知识结构、公众认知方式、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的本质特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即从“资源驱动型”逐渐向“需求驱动型”方向演进。同时媒体扮演的社会角色、行为理念、运作模式等也在不断紧跟形势发展的需求,并给科技(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术期刊向何处去?其能否走向市场?已成为学术界及业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纷争,尽管争论还在继续,但争论的焦点与实质均不外乎围绕学术期刊究竟姓“公(益)”抑或姓“商(业)”这一基本问题而展开。按传统观念理解,如果单纯从期刊的商品(经济)属性看,学术期刊的确很难成为市场的宠儿,更不易从中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且旨在强调其社会效益的认识前提下,当属姓“公”已是不争的事实(代表学术界、业界的主流观点)。但是倘若以广义的市场眼光看待学术期刊,则不难发现其组织行为特征特别是运营方式中的某些环节仍然蕴含着丰富的商业(市场)元素。换句话说,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和日益依赖市场机制推动的运作模式,恰恰又忠实地体现了“商业思维(Business Think)”的原则。其本质内涵可概括为:审视自我、好奇求知、抛弃常规、挖掘证据、估量影响、纵观全局、审慎行事、溯本求源。尽管“文化机构、企业行为”的行业定位还不能完全适应于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但这并不妨碍在管理和操作的层面上借助某些商业手段或思维方式实现学术期刊“品质第一、创新求索”的原本初衷和终极目标。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成功范例,从一个方面证明了科技期刊(广义的)一旦取得市场边界的突破,超越“知识型”期刊(以《地理知识》为原型)范式的束缚,终可融入文化经济、产业经济乃至知识经济的范畴,营造出为市场所能接受的、营销意义上的文化品牌。这里“文化品牌+商业模式”塑造了科学媒体的崭新形象,代表了其发展走向的主流势态。

篇12

【关键词】比较管理;研究对象;分析范式

一、比较管理研究的历史演进

自1959年哈宾森和梅耶斯的《工业世界的管理:国际分析》的问世以来,比较管理研究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纵观比较管理的研究历程,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理论探究阶段(1950年代—1970年代)

二战后,欧洲大陆有过一场关于各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大讨论。在1959年,哈宾森和梅耶斯(Harbison和Meyers)出版了其著作《工业世界的管理:国际分析》,正式拉开比较管理研究的序幕。在此之后,有众多学者加入到比较管理研究的队伍中来,并且出现了许多经典性的研究成果。但整体来看,这一阶段主要是形成比较管理研究的概念体系以及搭建研究框架。其中,法默和里奇曼(Farmer和Richman)在1964年开创性地提出了第一个比较管理理论框架,尼希根和埃斯塔芬(Neganhdi和Estafen,1965),孔茨(Kootz,1969)在法默—里奇曼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完善的分析框架。在1969年,汉默(Scholl hammer)通过回顾已有比较管理研究的理论取向,提出了“比较管理理论丛林”的观点,并归纳出比较管理研究的四大学派:社会-经济方法(The Socio-Economic Approach)学派、生态学(The Ecological Approach)方法、行为方法(The Behavioral Approach)学派和折衷-经验方法(The Eclectic-Empirical Approach)学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综合的比较管理理论分析框架。

2.经验分析盛行阶段(1980—1990年代)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比较管理理论研究逐步深化的同时,在管理实践领域出现了“日本奇迹”:日本人在战后不太长的时期内,在国际市场上一个一个地夺走美国汽车、炼钢、造船、手表、照相机、家用电器等工业在世界上的优先地位;到1980年,日本的GDP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1974年到198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是美国同期的3倍。面对日本企业的全面进攻,为什么作为管理理论发源地和大本营的美国企业只能节节败退?不少美国学者痛定思痛,对日本企业的成功之路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于是出现了以美日比较管理研究为主题的“管理新潮流四重奏”:《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Pascale和Athos,1981)、《Z理论》(Ouchi,1981)、《企业文化》(Deal和Kennedy,1982)和《成功之路》(Peters和Waterman,1982)。这一阶段的一个突出成果或共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是企业成功的决定性要素。

3.制度主义与多元化阶段(1990年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缺乏经过系统整合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分析范式和更为有效的分析工具,导致了比较管理研究逐渐归于沉寂,甚至被边缘化。90年代后,历史制度主义开始进入比较管理研究领域。阿恩特(Arndt,1981)和艾耶(Iye,1997)利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跨国公司的营销管理战略在在不同国家的适应性问题。卡洛里(Calori,1997)等遵循权变的逻辑思路和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构造了一个造成英、法两国管理方式差异的影响因素模型。1990年,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新的研究生专业课:比较制度分析(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CIA),以深刻理解制度的多样性和当代经济的复杂性,研究在经济、政治、组织和社会诸域的制度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以及联结这些域的制度的性质。近年来,新制度经济学(历史的制度分析)又与比较制度分析相融合,称为历史比较制度分析,即HCIA方法(Historical &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有《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Saxenian,1994)、《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Fukuyama,1995)、《比较制度分析》(青木昌彦,1999)。

二、比较管理研究的目的、任务和基本问题

高闯和关鑫(2010)为比较管理所下的定义可视为对比较管理研究目的的高度概括,他们认为“比较管理是从比较分析的视角研究不同环境系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中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性,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与演进机理,破解其一般演化规律,探寻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的相互借鉴与移植提供可能性论证和理论依据”。比较管理是研究具体情境和不同情境的管理活动,其基本假设是组织和组织的情境是异质的。因此,情境化是比较管理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结合研究目的和情境化研究,比较管理研究需要完成如下任务:识别不同情境下管理活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寻找引致这种相似性差异性的根源;描述不同国家管理活动的演进轨迹及其规律;揭示管理方式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提炼中国情境下的特殊管理问题、概念和逻辑;为管理移植提供可能性论证;探讨管理移植的内容、方式、路径和策略等。

比较管理研究着重解决三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导致不同管理情境下企业管理模式、方式和行为等出现差异的因素是什么”;二是“影响企业管理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三是“管理移植可行性的影响因素、移植内容、移植方式与策略等”。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需要学者们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去追本溯源,从而还原事物的本质,这属于解释性研究的范畴。第三类问题则需要学者们运用解释性研究的成果,并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提出解决具体的策略,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有效性,这属于对策性研究的范畴。对于解释性研究,学者们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管理移植的研究,一方面是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都远低于解释性研究,另一方面,就为数不多的管理移植相关的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也大多处于对移植客体的描述和介绍,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与比较管理研究的沉寂相比,近些年,跨文化管理研究逐步兴起,这种反差有力地证明对策研究在比较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

与其他研究相比,比较管理研究在其形成和发展之初缺乏对研究对象的清晰而又统一的界定。由于研究对象模糊且复杂多样,使得比较管理一直没有建立明确的研究范畴和完整的话语体系,导致进入90年后期比较管理研究成为一门“沉闷的科学”。

关于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学者们不论在界定上还是在表述上都有所差异。从国外来看,法默和里奇曼将研究对象界定为管理过程诸要素,尼希根和埃斯塔芬、孔茨都认为管理实践是比较管理研究的对象,而麦肯锡咨询公司的7S模型则直接指向商业模式。尽管表述不一致,但国外学者都将研究对象集中指向为对实践而非对管理理论的比较。

国内学者的观点可归为如下四种:(1)重合说。这种观点认为,比较管理研究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致,都指向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职能和方法,所不同的是比较管理在研究这些问题时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2)管理现象说。以杨海涛(1988)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比较管理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管理现象”的异同点、模式及其效果,并且对这些管理现象与文化地域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3)管理思想与实践说。曹德骏(2010)等认为,比较管理是通过比较方法对本域与异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进行研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不同情境中的主体加以对比分析。(4)管理方式说。黄群慧(1998,2010)认为,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组织内部条件下,组织管理部门和人员履行管理职能的方式,即不同情境下组织管理方式的差异。

上述关于比较管理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界定能够帮助研究者迅速找到从事比较管理研究的入手之处。然而科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关注表面化或表层化的现象,而是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结构、作用力和趋势。以上提及的“思想”、“现象”、“实践”、“理论”、“方式”等中包含着许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碎片式的元素,难以真正实现比较管理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也无法体现出比较管理的解释性特征。我们可以将比较管理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向管理实践,但蕴含在管理实践之中并支配管理实践的管理机制或管理机理更应成为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

四、比较管理研究的分析范式

科学的范式是任何一门学科建立、发展、成熟和更替的前提。更进一步说,“没有范式,就没有科学,因为范式是理论化的坐标或者罗盘。以此坐标为地基,才有可能将某一研究范围归类与规范化”。范式的意义在于“范式决定了我们的着眼点,决定哪些问题允许被提出,如何回答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手段”。

在比较管理的研究历程中,先后经历了法默—里奇曼分析范式、尼希根—埃斯塔芬分析范式、哈罗德·孔茨分析范式和麦肯锡7S模型等的演进。每种范式都在一定意义上搭建了比较管理的分析框架,法默—里奇曼范式指明了进行比较管理研究所必需的概念体系。尼希根—埃斯塔芬范式将管理哲学变量引入分析框架,并肯定了管理哲学的可移植性。孔茨范式引入了内部环境因素变量,并将管理基本原理与环境因素区别开来;7S模型认为企业商业模式的评价可从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战略(strategy)、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ision)7类指标进行细化,从而提高了范式的可操作性。然而每种范式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对象缺乏统一的界定;过分强调比较管理的解释性特点,忽视了对管理移植的关注;管理情境分析不够全面;没有深入探讨范式的具体应用问题。这些局限性的存在要求我们对比较管理分析范式进行系统的整合,以推动比较管理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五、比较管理研究展望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与自然科学和成熟的社会科学相比,比较管理研究在概念体系的构建、研究对象和边界的确定、分析框架的整合、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尚待完善与优化。因此,比较管理研究首先要借鉴其他相对成熟的比较学科,如比较生物学、比较政治学、比较历史学、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概念体系和分析工具;其次,在比较管理研究中需要引入与整合经济学、文化学、生物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如生物学、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中所倡导的演化分析方法,其思想内涵和提供的分析工具不仅能为其它社会学科所引入,对比较管理研究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可以廓清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并进行更具针对性和动态性研究;第二,可以回答比较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中的前两类解释性问题;第三,有可能发现“基因的管理对应物”。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各国管理实践活动的不断交融与创新,比较管理研究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其研究将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强化具体情境下企业管理模式特征、生成及演化规律的研究;加强对管理移植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系统的案例研究;关注不同情境下具体管理职能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Farmer R N and Richman B M.A model for research in comparative management[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64,7(2):55-68.

[2]Harbison F and Myers C A.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ial world: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M].New York:McGraw-Hill,1959.

[3]Koontz H.A model for analyzing the universality and transferability of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9,12(4):415-429.

[4]Negandhi A R and Estafen B S.A research model to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American management know-how in differing cultures and/or environme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5,8(4):309-318.

[5]Schollhammer H.The comparativ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9,12(1):81-97.

[6]曹德骏.比较管理学科的发展问题[J].比较管理,2010(2).

[7]高闯,关鑫.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与边界[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138-148.

[8]黄群慧,张艳丽.比较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构思[J].社会科学,1998(12):68-71.

[9]杨海涛.比较管理学导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

[10]杨虎涛.演化经济学讲义——方法论与思想史[M].科学出版社,2011

篇13

(一)云计算概念。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动态、易拓展,通常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数据资源的一种计算方式。在当前的理论研究领域,并未形成系统化的概念体系以及具体定义。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二)云计算特点。

关于与计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规模庞大:通常云计算平台具备规模较大的特点,能够同时容纳上千万台的服务器,云已经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以及数据整合计算能力。②可靠性:云计算平台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多副本容错以及跨资源池的计算,使得云计算平台更加可靠与安全。③通用性:与传统的平台相比较而言,云计算平台能够对涉及到的资源实现跨应用使用,在该平台的支撑下,使得不同构造能够呈现出不同变化。④拓展灵活:云计算具备拓展灵活的特点,符合用户规模增长需求。⑤低成本:由于该平台相对集中,用途十分广泛,并且其通用性较强,涉及到的成本因素较弱。

二、云计算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一)用户隐私与软件安全。

一旦商业模式在云计算的操作模式下应用,商业模式处于一种非安全的模式下,则系统的管理者所拥有的权限将会增加,能够访问的数据以及用户的信息增加,严重地影响着数据的隐私保护问题。除此之外,用户在运用云计算的过程中,由于其中涉及到的信息为用户自身的隐私信息,一旦被攻击者运用,则针对隐私信息进行分析,进而侵入用户的整体隐私安全。并且软件安全也将受到影响,无法发挥出安全保护的具体作用。

(二)数据恢复难度较大。

数据是云计算提供服务的基础内容,用户在充分运用云计算带来便捷的同时,需要为数据的整体性、安全性负有主要的责任。基于数据的提供商以及服务商而言,通常其并不愿意接受外部的审计以及安全认证。这种状况的产生,造成用户无法通过具体的审计标准及结果承担更多的义务以及相应责任。同时,云计算属于一种大规模数据的运算模式,数据的存储位置属于用户无法获取的内容。数据安全性以及数据存储位置未知,一旦出现意外状况,将造成用户数据无法得到恢复。

(三)数据位置与隔离问题。

云计算的运用,当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成为重要的工具。云计算对于数据的储存,是随机分布到世界各地的服务器当中,用户对自身数据的存储位置并不清晰。并且,所有用户的数据以及隐私信息被封存于云计算平台及其环境体系下,一旦出现系统加密问题,所涉及到的大量数据将无法运用。基于此,用户在充分享有云计算带来的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需要衡量云计算平台对数据的影响。

(四)服务的可持续性。

云计算作为现代信息时代的产物,服务可持续性以及服务的可靠性方面依然有待加强。随着信息的快速增加,数据量的快速增长,用户在云计算平台下对服务提供着的依赖性明显增加。同时,云计算服务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软件模块以及WebServices来集成实现。一旦所运用的软件出现弊端,则内部数据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云计算中的信息安全对策

(一)运用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能够充分保证用户数据以及用户信息的安全性。用户在使用云计算的过程中,可运用保护云API密钥对文件进行加密,通过单一密码的方式实现对数据的加密。完成这一处理方式之后,即便数据被存放在不同的数据中心,有加密技术做保障依旧能够维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例如,对电子邮件加密,用户可以通过Hushmail以及Nutemail等程序对其进行加密,满足用户收发邮件的自动加密要求。但由于该加密方式是基于保护云的基础之上,则应该重视密钥安全性,用户可基于不同的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的数据内容提供不同风险类别的数据。

(二)强化数据备份。

用户作为云计算的使用者,应该充分明确云计算的风险因素。在应用云计算的过程中,应该强化对自身数据的备份与存储工作。用户加强自身的思想重视程度,才能够最大限度上的优化数据处理水平。同时,需要设计异地容灾与备份中心,实现全面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的制定。对于重要数据,可自动生成副本,一旦云计算信息安全出现故障,则可实现自动恢复的基本功能,用户还可以依据对数据的所需状况,实现快照还原,为数据完整性提供基础保障。

(三)优化数据隔离。

关于数据位置信息,运用加密技术手段,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则数据位置信息的获取则得到充分解决。针对数据隔离的基本问题,则需要充分优化隔离手段,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多业务、多用户隔离。针对多业务因素,则需要充分建立Vlan或者VPN进行隔离处理,运用防火墙技术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的隔离。另一方面,虚拟机间隔离保护。针对这一保护问题,运用虚拟化的技术手段,使得不同虚拟机之间能够自动一安全策略,依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特点,对隔离层提出更高层次的防范措施。

(四)提升服务可持续性。

首先,用户在运用云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云计算的服务特点以及风险因素,合理选择具备良好信誉的服务提供商。同时,对于个人信息以及企业集团信息,应该慎重放在云端存储。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上的减少服务风险的产生。其次,建立私有云加强数据安全。私有云的运用,用户可将涉及到的自身的隐私数据放在私有云储存,对私有云具备控制权,为数据安全性提供保证。最后,服务提供商不断优化软件以及服务质量。在软件方面,云计算运用主要是将软件作为载体,服务提供商应该优化软件服务能力,健全软件漏洞。同时,在服务质量方面探索新的服务方法,提升服务可持续性。

四、结论

篇14

网络爆炸的难度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管理。我们必须回答有关生活方式的深层次疑问。是不是所有人和事之间都要建立永久性的连接?谁拥有哪些信息,信息公开应该遵循哪些原则?能否进行数据管理,如果可以,该从哪里着手?政府、企业和普通网民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不能对上述问题

继续视而不见。随着虚拟世界的不断拓展,破坏信任和滥用个人资料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监控已经加剧了公众对国家机构的不安,甚至是被迫害妄想症。以网络个人资料进行交易的企业开始出现,由此激起了人们的“隐私恢复”运动。正如一位代表在最近的世界经济论坛辩论中所言:“我们联网程度越多,剩下的隐私就越少。”

但我们可以用保障数据安全、重塑网络信任和欢迎数十亿新用户的方式塑造未来的网络世界。保证安全,则需要众多互联网利益相关者建立起管理制度。类似互联网名称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这样的组织需要变得越来越全球化。同时,我们必须防范过度监管或政府掌控。

在对互联网的监管和控制中,政府肯定要发挥重要作用。但控制过严几乎肯定会扼杀创新、增加成本,并且可能埋没掉那些反对现行系统的声音。提高公众对互联网制度信任的更好方法是建立多利益方、多元化的管理制度。

这样的相关利益群体其中也包括企业。现在个人数据已经成为如此宝贵的资产,以致于企业在压力下,不得不创建那些能够保护、而非利用用户私人信息的网络商业模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网民要求企业停止再用令人费解且墨守成规的服务协议迷惑用户,以便对个人数据进行提取和销售。

此类滥用行为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及社会契约来约束数据使用的授权,从而加以限制。信息学家马克·戴维斯提出的一种想法是起草可读性强的标准7点“服务条款”协议,让民众自己控制如何使用个人资料。还有一种方案是让用户从预置菜单中自行选择愿意分享多少个人资料。

但信任问题不是单靠监管就能解决的。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引进新技术、开展受客户欢迎的业务以保持他们的信任。(事实上,在人机互动、3D打印、纳米技术和页岩气开采的世界里,任何创新企业都必须找到这个基本问题的答案。)

最后,我们必须考虑虚拟世界中人的因素。超链接不仅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也改变了普通人对生活的看法。所谓的FoMo(对错失机会的恐惧)综合症反映了年轻一代迫切想要即刻抓住眼前一切的担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种超链接状况随着越来越多地依赖电子设备,反而加剧了人类与外界的隔阂。神经学家甚至认为这可能改变了现实世界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