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文

生态文明的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5 14:3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文明的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文明的发展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谐

第一,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人说,我们要拯救地球,纵观地质历史、人类历史,地球是不需要拯救的,要拯救的是我们人类自己。是要有度有序地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我们要有一个生态安全的屏障,这个屏障是有底线的,一旦突破屏障,这个生态系统是会崩溃的,我们不仅要保护底线,而且要在底线以上进行生产建设发展。从生态环境的演变来看,凡是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方,就不太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牧区,让他自然生长一些牧草来进行畜牧业生产。

现在不管降雨量有多少,不管这个地区的环境有多么恶劣,在没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阶段,一看到土地就想着开发大田种植,种植粮食、谷物、土豆,那地下水要从哪里来呢?灌溉水从哪里来?所以在降雨量不足500毫米的地区,如果我们大规模生产,就会形成区域地下水漏洞,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从几米、几十米下降到几百米。当地下水位在几百米的时候,如果我们还要强行进行需水量很大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最后不仅会消耗能量,还会破坏生态。这种生产是得不偿失的。那么要发展,就要有资金的推动,所以要在金融、环境等方面进行支持,尤其是要对贫困地区进行补贴,或者迁移。

第二,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那么什么是主体功能区?也就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以及资源利用程度,确定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域,还有禁止发展区域等。有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已经很脆弱了,在这个地区就不要发展了,只能保护起来,这是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中与生态文明相关度最大的就是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区是依据全国的生态功能规划,在全国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不同区域单位的主导生态功能,制定全国的生态功能区,确保生产安全。比如划分出农耕区、牧区、森林保护区,或者林业发展区等一些脆弱生态地区为禁止开发区,甚至是拒绝人进去的区域,让自然得到生息,让发展进程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生态政策,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产业结构。

第三,要推拥吞佳环发展。为什么要推动低碳生活发展?我们现在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高碳的经济模式,是以碳为能源的生产方式。我们国家的能源有60%至70%依靠的是煤炭,核能源、水力能源等占的比例比较小,加上城市采暖等需求,就使得我们的工业基本上是建立在高碳的基础上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通过低碳发展的途径来进行能源革命。比如说法国。法国的核能(发电量)占全国的70%,所以在完成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就比较容易。我们是煤炭占到70%,在能源结构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活消耗占了30% ,另70%都是用于生产。很多发达国家的消费生活占了能源的70%,而生产只占30%,因为发达国家最初已经将工业生产转移到了中国,现在又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或者向印度等其它地方转移。基本上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而发达国家得到的是终端产品,把很多污染就留在了发展中国家,也就留在了中国。所以中国这30年来的(能源消耗)高速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但有由中国的人口消耗所带来的污染,而且全世界的污染通过全球分工集中在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给发达国家提供了大多廉价的生活用品,但是我们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所以我们要转型,我们要推动低碳文明的发展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推进。只有推进低碳文明发展,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成绿水青山,才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切切实实的生态保证,使全体中国人民能喝自己土地上的水,吃自己土地上生产的食品,吃自己土地上的牛产的奶,我们的孩子也能够健康地生长,我们的人民也能够健康地生活。这就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的目的。

第四,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资源利用最大的矛盾,也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是浪费。全世界的能源,比如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于能源的利用大概也只在50%左右,我们的能源利用率也不到50%。那么大多的能源干什么去了?都浪费掉了!单位产值的耗能太高、耗水太高。在城市消费中,建筑的能源浪费占到了一半。冬天要采暖,夏天要冲凉,要开空调,如果我们在建筑方面进行有效的保暖、保温建设,利用一些保温材料,仅在建筑方面的能源就可以节省一半,在城市运营方面的能源就可以节省四分之一。

当然,还有其它许多方面。一方面,我们比较缺水,另一方面,城市很多地方“跑冒滴漏”,水都浪费掉了。所以要把资源的高效利用落到实处,要对水源的利用、各种资源的利用有严格的控制,有一定的规矩,不能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比如在农业生产方面,中国平均每亩土地的肥料应用是很多的。在灌溉上,我们往往是使用大水机灌。在水资源本来就很缺少的国家,又用大量的水源换取粮食,所以我们的粮食生产成本很高,不仅是由于生产规模小带来的成本高,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不合理。

第五,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之所以要在城市进行环境治理,是因为城市是高效利用环境资源的,城市的环境治理要比农村的环境治理更容易一些。尽管城市有雾霾,空气也不好,但是,治理起来总是能找到抓手,因为城市比较容易管理。而在很多地方的农村,村边垃圾成堆,甚至没有一处干净的用水,一些农村的不法企业和小企业把环境给破坏了,把河流污染了,所以在某一点上治理起来比较容易,但要在整个面上治理起来就非常困难。我国的农业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更是难治。所以,要发动群众进行治理,要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相关部门还要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2]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生态安全;生态责任;发展主题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1-0143-03

一、人类已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文明”亦可称“文化”,准确地说是“文化昌明”或“昌明的文化”。文化即“人化”,指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化,“文化程度”即“人化程度”,也可以说是其“社会化程度”。而文明则是“昌明的人化”或“人化昌明”,即人的自然属性的“科学与和谐的社会化”。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也可以进一步讲是“一切‘社会化’关系的总和”。

回溯历史,人类“社会化”进程先后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已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原始文明时代,人类在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等经济基础上呈现“野蛮”与“蒙昧”状态,人类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呈现“专制”与“封建”状态,人类敬畏自然、迷信自然;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在近现代科技支撑的工业经济基础上呈现“民主”与“科学”状态,人类“改造”自然、“挑战”自然,甚至欲求“征服”自然。在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类正追求着“和谐”与“科学”状态,追求着自然生态和谐,即“生物链和谐”,追求着经济生态和谐,即“产业链和谐”,追求着社会生态和谐,即“人际与代际和谐”,人类“适应”自然、“尊重”自然,人类已步入生态文明发展时代。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国共同制定了《21世纪议程》,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含三方面含义:其一,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的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其二,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其三,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各国必须合作根除贫穷,应当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并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大支柱;其内涵基本涉及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三方面。200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度提出“生态文明”概念与理念,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一)生态

生态可分为相互联系与渗透的三层级,即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是没有被人类有(经济)目的、有(经济)计划地介入干预而理应随其自然规律而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经济生态是人类有经济目的、有经济计划地进行生产、交换与消费等经济活动,并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而应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社会生态是人类在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的基础上,与自然之间、人类相互之间及与后代之间实现的应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同其他生物种群的地位是等同的,也是平等的,而所不同的是,人类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反作用力”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种群,在“改造与战胜自然”错误观念指导下甚至导致或加速整个生态系统的危机与毁灭。

自然生态和谐是经济生态和谐与社会生态和谐的基础,自然生态和谐与经济生态和谐是社会生态和谐的基础,因此,自然生态危机与经济生态危机都必然导致社会生态危机。基于该必然联系,我们更能理解,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提出的:“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危机来说,把对‘天下万物’的义务和对亲爱家庭关系的义务同等看待的儒家立场是合乎需要的,现代人应当采取此种意义上的儒教立场[2]。”

(二)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自古有之。纯自然因素导致的,例如有恐龙时代的结束。带有人类自身原因的,例如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的消失。这些都是广义上的生态危机。

而现今所称的“生态危机”,是指在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导致或加重的全球的、频发或持久的各类生态危机。可分为自然生态危机、经济生态危机与社会生态危机,三类危机分别是自然生态和谐、经济生态和谐与社会生态和谐遭遇破坏而处于或接近处于不和谐与不稳定状态的情形。

(三)生态危机的原因

篇3

一、生态文明评价的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可持续发展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而以“生态文明”为专门评价对象的指标体系的出现,则主要集中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后。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研发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5个子系统,从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5个方面来评估各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估结果显示,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靠前的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江苏等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甘肃、宁夏、贵州、云南、青海和新疆等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靠后。

2.生态现代化指数

生态现代化是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探索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新模式而提出来的。生态现代化指数包括生态进步、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3个指数,每个指数包括10项具体指标,通过这30项评价指标,涵盖12个政策领域,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现代化水平。

生态现代化指数核算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和、青海等生态环境破坏较少的省份排名靠前,山西、宁夏、河北、河南等欠发达且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的地区生态现代化水平排名靠后。

3.地方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实践探索

地方政府中,较早提出生态文明评价的有厦门市、贵阳市和浙江省。厦门市生态文明(城镇)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环境友好和制度保障4大系统,涉及30项具体指标。贵阳市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等6个方面,共33项指标,构建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浙江省统计局构建的浙江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生态效率指数、生态行为指数、生态协调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4个子系统最终合成生态文明总指数。

4.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

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福利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就是用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来创造较大的社会福利的文明。他们将生态文明水平等同于利用资源创造地区生产总值的效率,提出“生态文明水平”的计算公式为GDP/EF。生态文明水平与GDP成正比,在生态足迹一定条件下,GDP越高,其水平亦越高;与生态足迹成反比,在地区生产总值一定的情况下,生态足迹越小,其水平越高。

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天津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相对靠前,而宁夏、山西、贵州、新疆等欠发达省份排名靠后。

5.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器物、行为、制度和精神4个层面,由于制度和精神领域缺乏权威数据的支撑,难以直接对这两个层面的建设进行量化评价。然而,制度和精神层面的建设,最终要体现到器物和行为层面上来。因此。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的课题组从器物和行为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分为4个方面,即充满活力的生态、健康安全的环境、发达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加上反映各省域间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贡献的状况,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5个核心考察领域: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和转移贡献,然后选取备考察领域有显示度和权威数据支撑的具体指标,构建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

通过该评价体系加权计算出的生态文明指数(ECI),全面评价了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自身生态文明指数(SECI)具体评价各省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ECI)则侧重评价各省更“绿”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此外,为切实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课题组基于指标原始数据还进行了国际比较、进步指数分析、类型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驱动分析。

二、现有评价的不足

对生态文明的评价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开创性工作,虽然目前已取得了一批积极的成果,但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还未能真正释放出其“以评促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步的功效。

(一)现有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受当前认识水平所限,现有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在指标设置、统计算法及分析方法选择等方面尚不够成熟,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和及时性还无法保证,亟待丰富和完善。

1.指标设置及算法选择存在缺陷。指标设置方面,部分评价体系还存在指标过于庞杂、指标选取不够全面等问题。选取指标过多,会增大统计分析难度,还易陷入主次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的困境。指标选取不全面的问题体现在,有的评价体系只是对某几个方面有所侧重,而对其余方面则关注不够。

算法选择方面,目前普遍较简单化,方法学尚未成熟。如,由于生态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指标目标值确定有困难,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相对评价的算法,其测评结果生态文明指数只是省际相对比较的结果,未能反映各省生态文明的绝对水平。

2.基础数据缺乏全面性。由于基础数据的不足,各评价体系普遍存在数据缺失较严重的问题,而不得不对有缺失数据的指标进行技术处理;还有部分评价体系所选取的指标,存在数据来源不统一、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此外,因为缺乏连续的权威数据支撑,一些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尚不能纳入当前的评价体系中,只能选取相关指标代替或者暂时放弃对该方面的考察。这些问题都会对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3.评价单元选择不够合理。已有的评价体系大多以国家或省级行政区域为评价单元,其评价范围显然过大,国家或省份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明显,发展并不均衡,因此其评价分析结果,难以直接指导基层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国内地方政府在对生态文明评价的实践探索中,其选择的评价单元相对较小,但其评价体系的区域特色较明显,受此限制而难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地区。

4.相关的分析有待深入。现有的评价中。部分指标体系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尚未对其评价对象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实际的测算、评估。而根据评价指标及相应算法计算出评价结果的指标体系,也多将关注点集中于各评价对象的得分及排名上,缺乏对生态文明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建设驱动因素、机制等的深入挖掘和探析。

(二)评价与社会的互动有待加强

在我国,对生态文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其成果的影响范围有限,影响力持续时间较短,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公众参与较少、互动不足等问题。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举国上下之共识,但各级政府对生态文明评价的重视程度还未提升到相应高度。关于生态文明评价的内容尚未纳入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2.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目前。社会公众还普遍认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实施节能减排等重点工程,都只能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来实现,对生态文明的评价也是由各级政府或专业机构来完成,与个人关系不大。导致生态文明评价成果后,其关注者多为相关专业部门工作人员或研究人员,而社会公众对其关注度较低,缺乏互动。

3.学者研究合作不深。生态文明评价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必然要求各领域的学者广泛合作,才能完成好这项艰巨的研究任务。而目前学者间的研究合作普遍停留在浅层次阶段,较多的研究人员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未形成推动生态文明评价研究不断深入的合力。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这是继党的十七大之后,再次将生态文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而生态文明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考核手段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因此,各界应紧抓当前大好历史机遇,理顺体制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和提升评价效果,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政府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手,应正确认识评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主动将生态文明评价纳入其绩效考核,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千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同时,积极响应学界对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诉求,不断完善评价指标所急需的数据,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审核与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二)学界强强联合

生态文明评价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对生态文明的评价需要综合运用生态学理论、哲学理论、管理学方法和统计分析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要做好对生态文明的评价工作,就必须加强对政府业务部门、专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各路研究力量的整合,确保理论深度与一线实践经验并举,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生态文明评价全面发展,以切实实现其对基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三)完善评价体系

在整合现有成果基础上,随着数据丰度的提升,应按照权威性、定量化、科学性和导向性的原则,不断修正、完善指标体系;探索对生态文明水平能够实现绝对评价的统计算法;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合理选择评价单元;完成对评价对象实际生态文明水平的评估、测算。同时,根据相关数据展开深度分解、剖析,探寻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充分挖掘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机制和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有效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四)扩大公众参与

篇4

关键词: 空气; 生态; 人居; 环境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50-0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生态文明推动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指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时,把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和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作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面临的首要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忧患风险意识,把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提到历史的高度,进一步做促进“十二五”时期海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跨越。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经济指标的完成、GDP数据的突飞猛进,却往往忽视老百姓实际生活和环境生活的质量,对保护生态环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就科学发展观根本出发点而言,人是最可贵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百姓的生存状态上。

为了防止生态文明建设时松时紧,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条件下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为“十二五”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坚持用整体性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海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综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问题,在全市上下展开“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主题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围绕国家生态市建设目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优化经济发展和保障环境安全,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我市实现基本现代化,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把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

走出认为只要节约能源就可以的误区。传统能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如果传统能源枯竭而又没有开发出新的绿色能源,生态建设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无从谈起。因此,解决能源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要做到保护和节约能源资源,而且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发展理念的创新,就是树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转变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行内涵扩大再生产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或发明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传统能源的新技术、新方法,如节能环保绿色动力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等;管理模式的创新,就是改革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方式,使之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要保障

认真总结成功经验,虚心借鉴其他生态文明先进地区行之有效的做法,努力加强制度建设。一要建立完善了法规保障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近几年来,海门规模以上工业单位GDP综合能耗每年同比下降在5%以上,这种成果还必须用制度来巩固和加强。二要建立生态环境整治机制,要继续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增加投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施区域水环境保护工程,开展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三要建立招商项目环保准入机制,对招商项目,严格把好考察、评估、终审“三关”。坚决拒签污染项目,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四要建立生态建设投入补偿机制,把生态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生态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及GDP的比例要逐年增加。五要完善党政干部环保考评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指标体系,加重绿色GDP的考核,将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城镇绿化美化、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安全生产、基础设施等全面纳入考评体系,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三、把统筹兼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方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人与人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统筹好促进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目标,只有经济增长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在发展中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能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走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的老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

四、把保护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就环保论环保,就污染谈污染,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付出过大的环境代价。海门必须要探索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代价小”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效益好”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相统筹,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排放低”就是坚持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用适当的环境治理成本,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可持续”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相融合,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把引导合理消费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篇5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生态文明为绿色发展赋予重要的精神内涵,对于生态文明来说,绿色发展为其提供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进行分析,为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对策

实现绿色发展,就要协调处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理念,从精神方面,给绿色发展提供指导意义,同时,还要重新认识生态文明体系中绿色发展与其他元素之间所具有的联系,运用系统化指导思想,实现政府职能、法律体系、市场机制、科技创新等方面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

1.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内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生存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体分析,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种是广义角度的,主要指的是全体人类的文明进程,具有阶段性特点,人类自诞生伊始,就创立了原始文明,在结束原始狩猎时代之后,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阶段,此后,出现资本主义之后,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的阶段,工艺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就是生态文明阶段。另一种是狭义角度的生态文明主要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和谐发展的关系和协调的程度,同时,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总结了丰富的方法和经验,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帮助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说在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领域中,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超越了工业时代,人们产生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同时也造成这一时期对资源的浪费,造成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的一种回应。

1.2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这种理念具有创新性,其基本目标在于发展,在此基础上,还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等,绿色发展理念强调效率。这里的效率主要指的是资源利用率,强调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少量资源加大利用效率。绿色发展注重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环境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的和谐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相比,绿的发展具有全新的理念体系和价值观念。在这种发展方式下,人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的策略

2.1建设生态型政府

政府工作理念要严格按照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进行,对部门职能进行顺利,整合政府职能部门,高效促进绿色发展方式的开展。政府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妥善处理环保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要集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因此要合理整合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政策出台之后,具有明确的职责部门,并优化整合部门职责,确保绿色发展机制的顺利开展。其次,各地区还要结合自身个性化情况,进一步促进绿色发展。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制定绿色发展政策,中央政府指定得相关政策,主要发挥指导性作用,由地方政府制定详细的具体实施准则,只有经过合理的转化,才能够确保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做好转化工作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策和生态文明理念,要加大理解程度,进一步促进本地区绿色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实现绿色发展,是建立在法律制度保障的基础上的,而且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依赖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线,建立绿色立法,要针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也就是生态文明理念法律制度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法律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再设计法律制度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态化原则的相关要求,也就是协调好法律条文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具有紧密配合度的整体,比如说判定环境违法现象,除了要研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之外,还要针对违法现象存在原因进行分析,比如说政府监管等。其次,加大对环境违法现象的惩罚力度,避免其小于违法行为获取的利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获取的收益,要限制在惩罚力度以下的水平。只有严格按照这个原则,才能够使指定的法律制度积极促进绿色发展的顺利开展。

2.3维护好绿色市场秩序

绿色市场也是绿色发展实现的重要推动力,当前绿色市场存在很多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绿色发展这种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重点对市场秩序的稳定发展进行整治,对于市场中产生的绿色产品,要不断加大认证制度的严格力度,政府要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加大投入力度,对于市场流入的产品和企业,要进一步严格规范管理,同时,在市场中,还要不断加大抽查力度,对于绿色产品开展不定期的审查,对环保部门和工商部门等,赋予相应程度的市场监管权利。监督检查结果及时公布给全社会范围。要想实现绿色市场经济秩序的良好整顿,就要妥善处理认证、监管和出发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不断建立详细规范和完善的执行制度。首要任务,就是在认证环节,紧密联系认证产品和主体之间的责任,确保建立终身负责的认证主体制度。对于市场中存在的不合格产品,一经发现,要进行严肃处理,追究认证主体的相关责任。其次,在监管环节,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责任制度,对于监管范围内出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监管主体的责任。市场秩序只有加大监管力度,才能够实现绿色产业的稳定发展,确保企业竞争环境符合健康、规范和公平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蒋南平,向仁康.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3(02)

篇6

我国在生态旅游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确实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人们走入了不少误区。这些问题的不断恶化导致生态问题的愈演愈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严重扭曲。总体而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生态资源规划不当生态旅游对规划与开发的要求有别于传统旅游业。生态旅游开发中因不规范的行为对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污染与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策划、开发的不科学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构成的直接威胁。在规划上,由于错误的认为旅游业属于低投、高产的高利润产业,通过投入较少的资本和人力、物力,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许多当地的政府和旅游开发商便急功近利。他们在对旅游项目缺乏深入调研和总体规划的情况下,便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破坏式的开发,造成许多资源的损害与浪费,生态旅游的建造规模上很难继续扩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就开始进行粗狂式的开发。一些完成和未完成的建造质量普遍不高,不能将生态的理念与设计进行融合,使得景观与周边环境和当地生态出现了不和谐。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对设施和资源的开发投入相对不足,进而造成全国各地都在争相发展生态旅游业,却很少能有能够打造出出高端、大气、有品位的精品旅游,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走向了低层次的发展之路,旅游开展在实践应用中就同时出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二是巨大的旅游者数量和不良的旅游习惯引发的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超载,缺乏对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造成破坏。三是游客在观光旅游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物和垃圾,对于废弃物虽然进行了清理,但是新产生的垃圾排放速度远远地超出对其进行的清理速度,而造成回收与管理脱节,从而产生大量垃圾。因此,我们应当在制定规划时,正确处理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针对其发展的需要,制定高水平的符合其发展要求高层次的标准,必须对那些以牺牲生态来换取经济发展获得利润的行为予以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摒弃错误的观念,从而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2生态旅游标签化现象突出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来实现保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生态旅游经济是在旅游领域中伴随着生态旅游理念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在生态旅游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生态旅游的各项原则也在不断的成熟,各种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各式各样的旅游产品也相继研发面市场。事实上,生态旅游非常强调开发商和个人的共同参与。通过利用生态旅游的利益还原机制,对生态旅游产品和整个旅游业发展进行设计、研发和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本地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方式转换达到对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一些地方并不能够仔细的去研究是否适合去挖掘,而是一味地追捧。他们利用游客对大自然的憧憬回归自然的心理,无形中潜移默化地使生态旅游成为一种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标签和招揽客源的宣传手段。这种行为虽然在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前期收到了显著的成果,获得了较大的利益,使得一部分的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得到满足。但是,这种做法是极具危害性的。观光中的破坏行为给当地的资源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有些行为甚至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这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并且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初衷相违反[2]。因此,我们应当把生态旅游从一些浮夸的时尚和虚伪的表象中分离出来,能够真正的把它当做旅游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前景和市场空间的旅游业态。

1.3旅游者环保意识及道德观念相对滞后从旅游者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是一种体验式旅游。游客通过绿色生态旅游的实践活动,亲身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初步形成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所以,对游客进行环保观念的宣传和生态知识教育的普及,应该重点放在生态旅游活动方面,这也是生态旅游的一个独特之处,是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的性质。然而,当前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还远远不能达到这样一个标准。第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配套设施,同时,所提供的基础的知识内容也并不全面,宣传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与西方国家相比也显得较为落后,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其次,专业性的人员较为不足。一些旅游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学习和培训,专业性不强,对生态景区的特点、生态植被的特性和地形的布局和成因等自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难以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在游客游玩过程中,他们就会很难给游客讲解清晰,而是凭着主观臆想胡编乱造,不能让旅游者真正的了解大自然和树立起保护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观念。甚至有一些当地的工作人员他们许多也对生态旅游的本质和含义并不是很了解。因此,会造成游客在观光过程中,不能注意把旅游与自觉的保护当地的环境相结合,不能对生态旅游有个很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随手乱丢垃圾现象严重,使得生态旅游地的环境受到污染破坏,严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游客的环保和道德观念相对滞后。

1.4绿色科学技术较为缺乏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主要是基于自然景观。而从当前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对于自然景区的开发的关键则在于如何利用好自然资源。面对目前生态旅游发展的白热化,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极易受到污染的特点,世界性的资源与环境都面临着种种的压力。欧美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新型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这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本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循环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在科技和专业性人才的投入方面的不足,我国在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方面较为落后。同时,相应的交通建设和通讯设备和其他辅助设施的保障方面,对环境整治的标准方面也有着相应的要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行大量的保护性投资。而且,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更为突出,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很多旅游景区在生态旅游的经济建设中,主要的目的放在如何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上。建设的大部分储备,多数在于娱乐设备的建造而很少有对研究的投资,造成在科研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不能及时做出必要的反馈与调整。一些自然保护区,虽然在科研上有一定的积累,但他们在决策的运用和管理上却不能灵活运用。由于不能够掌握足够的旅游信息也不能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旅游者带来心里落差,影响到游客的信息消费心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自然资源的稀缺也给我国生态旅游的生存发展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2我国生态旅游问题的成因分析

2.1传统观念是我国生态旅游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1)传统的价值观与生态旅游。从基本原理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角度来看,人在改造客观事物之前在人的思维中已经对这个客体进行过改造并且在观念中已经预先规定性的设想到改造后带来的效果,在大脑中形成观念性的最为理想的模型。所以在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里,生态价值观念并没有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程度,完全在他们对于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生态环境所遭受到的破坏在人类的价值观念中并没有被超出它们在人类思维中对环境的期望范畴。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异常迅速。后来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受到大众的青睐,成为人们旅游的首选。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污染与严重破坏,以及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中种种问题的出现,直接原因在于人类思想中长期所受的传统价值的长期影响。所以,我们在对待我国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时,我们应该去努力,去积极探索,去勇于尝试新的生态价值观。我们应该去用新的生态价值观念来对待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从而实现生态旅游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2)传统的发展观与生态旅游。长期以来,生态问题之所以出现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在很大程度上实则是受到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影响。一直以来,人类习惯用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去审视和思考问题,这已经是一个长期的思维模式。传统的经济学发展观往往只是单纯地追求单方面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家们往往也只是看重一些数字的分析与表达,他们把经济的发展视为单线式的发展,而没有把它放置在生态和社会中去,异想天开的将其假设为与生态与环境想脱离的线性态势下的非协同发展关系了。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亦是如此。生态旅游经济复合系统是一个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同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在其种类和数量上以及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和自净能力上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在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一味的只是从人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去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一味坚持物本高于人本的思想,只去注重GDP的增长而忽视生态旅游中所产生的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日积月累就会引起生态旅游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对生态旅游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得生态旅游陷入为发展而发展的怪圈[3]。

2.2利益冲突是我国生态旅游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生态旅游经济实践中,由于各个主体中追求的目标都不相同,造成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开发者只重视能获取多少收益,旅游者虽然目标不在于获取收益但是他们在意的却是生态旅游活动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消费剩余”,即旅游者在生态旅游的体验过程中能够得多大程度的完美的生态体验。游客往往只重视的是自己的身心的愉悦体验,很少会在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会去想到保护生态环境。因此,生态主体与自然之间就暗藏着严重的冲突。冲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大自然的环境就会越来越恶化。自然界就势必会对人类敲响警钟。因此,人类无限度地重视经济利益而轻视生态利益势必会带来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影响着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后代子孙的健康发展带来危害。众所周知,利益有很多种。利益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利益,还包括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然而,恰巧就是这个被人们极易忽视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生态利益,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发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的崩溃。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当今,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都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具有称霸全球的野心。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只要能在世界市场中站住脚跟,他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换取话语权。所以,在保护自然方面还是发展经济方面,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他们不会去考虑什么长远利益,只要能发展,只要能有利益就会不顾一切,用环境来换取经济当前的发展。然而这种个体的理性往往会带来整个整体的非理性。就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百年来的发展史,亦是他们的“血泪史”。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势必会造成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小话,因为生态环境资源是公共的,而并非属于个人。生态旅游资源也是如此。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面对着生态旅游资源的日益枯竭,面对在公共资源利用方面的低效率和非理性,人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从整体利益去考虑,运用新的经济发展观去协调人与自然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的紧张局面,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经济系统,使得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齐抓共进,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

3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3.1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和法制建设首先,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科学规划。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作指导。在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应该深入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首先要充分考察生态旅游市场的供需情况,同时考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会有哪些优势,遇到哪些限制,从而来合理的规划我国生态旅游的空间分布,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使生态旅游经济的所有开发项目和制定的具体相关措施都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而提高当地的综合素质,实现我国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生态旅游产品供给者的生产成本普遍高于从事大众旅游产品的企业。因此,我国应当注重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发挥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来帮扶生态旅游经营者。对生态旅游经营者实行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提供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协调和解决其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4]。同时,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合理的处罚措施,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对旅游活动经营者造成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进行相应的处罚。此外,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的维权渠道,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有利于对生态旅游市场进行适度地调节,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秩序。

3.2注重自然生态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构建生态旅游发展利益驱动机制首先,严格生态旅游的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虚假生态旅游供给者进行约束,并采取措施增加“虚假生态旅游产品”提供者的提供成本;对虚假生态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整个生产链进行严格查处惩治追究生产供给者的责任,违者重罚。同时,实行生态补偿等制度提高虚假生态旅游产品的“伪装”成本[5]。通过对生态旅游提供者进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的监督与管理,利用淘汰机制的监管,可以及时的清理掉那些打着“生态旅游提供者”的幌子实则对我国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破坏性的开采和运营的市场主体。同时,为了能够营造生态旅游认证的良好氛围,我国应当大力加强与国际知名生态旅游认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普及并积极宣传生态旅游认证知识,鼓励生态旅游产品供给者和游客了解并参与生态旅游认证活动。其次,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协调各方经济利益关系。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重要部分,无论是自然的景观资源还是人文的景观资源都是生态环境中的最敏感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极其容易对这些敏感资源造成破坏,合理的规划、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是我国生态旅游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加强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关键。我们应该积极地宣传号召人们去保护环境和爱护自然。同时,在遇到资源使用与保护产生冲突时,要妥善的处理好自然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第一位。积极的协调好各方关系、权衡各方的利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生态旅游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3.3加强生态观念培养,完善生态伦理道德机制构建首先,注重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在加强我国生态旅游宣传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游客普及生态旅游相关知识,使游客更清楚地了解生态旅游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从而更自觉地尊重及保护当地居民的各种习俗,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风俗等造成破坏。总之,通过开展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游客会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价值观念,促进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6]。其次,完善生态伦理道德机制构建。将生态伦理道德机制引入生态旅游这一特定领域,就是强调人类应当彻底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学会尊重、保护自然,在旅游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中运用理性和道德自觉地承担保护旅游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社会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生态伦理道德机制的构建中,人们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其次,应当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减少资源耗费,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再次,应当树立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观,加强规划和机制管理,保持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发展;最后,应当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中确立基本的生态伦理规范,从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篇7

    一、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的农业状况中,现代化水平相对于城镇化、工业化滞后等问题还非常明显,农村发展的速度依然滞后,城乡不协调成为屏障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农业基础发展还有待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底子差、物质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农业公共服务和社会化保障滞后于城镇、农民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且组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当今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引导调整农产品结构合理、供需动态平衡、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压力越来越大。

    2.农村生产基础设施流失严重。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耕地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和非农化、非粮化现象;随着农民大量离家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已进入季节性短缺与相对过剩并存阶段,出现农忙时人手不够、科技人才的稀缺、新农村建设缺少实际的专家等等问题;农村金融类服务及设备供给不足,农村资金外流多、收入少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建立城乡平等交换体系和合理调配机制的需求问题已迫在眉睫。

    3.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难度加大。由于农村规模化生产上不去,农业生产成本无法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所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任务相当艰巨。

    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经过对两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国家政策将从如下方面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

    1.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粮种结构,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提高单产水平来得以实现。

    2.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机化进程,提倡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乡镇企业发展能力,不断壮大农业农村服务业,培育农业农村新兴产业。

    4.努力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主要有: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基础前提下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帮助培训并引导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增加家庭工资性收入。

    5.加强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教育等公益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篇8

一、转变生态旅游发展观,建立生态旅游城市

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发展观,以新的思维理念,从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发展淮安的生态旅游。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白马湖、洪泽湖,着力打造从淮安市区中洲公园到淮安区河下古镇的里运河风光带,深入挖掘水文化资源。重视绿化建设,栽花、植草、种树,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花卉节、园艺节,让绿色观念深入人心,把淮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做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品牌,从而提高淮安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让“生态家园”的美丽口号落到实处。

二、大力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并推出精品生态旅游项目

淮安生态旅游资源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同的资源有效整合,可以推出极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可以推出“水体考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知名度极高的淮扬美食推出“生态美食品尝旅游精品”,利用金湖的万亩水杉林、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盱眙的第一山开展“森林浴生态休闲旅游精品”,利用采摘农民种植的特色果蔬开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精品”,利用洪泽老子山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展“温泉养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金湖闵桥的万亩荷花、涟水的白鹭节、洪泽湖丰富的鸟类开展“赏花观鸟生态旅游精品”。让“绿水城市、生态家园”的口号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努力把淮安打造成“生态旅游天堂”。

三、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淮安旅游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购物和娱乐方面。尽管开发出了不少特色旅游产品,但是宣传不到位,尽管有一些专门的淮安特产专卖店,但是销售场所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仍然无法满足广大外来游客的购物需求,建议有关决策部门下决心建设淮安“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淮安市主城区四水穿城,组织专家深入论证,把“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沿河道布局,建设富有淮安水文化旅游特色的“水街”。 淮安文化产业不算少,传统艺术也不少,比如淮安京剧、淮海戏、淮剧,但是淮安的娱乐休闲场所相对来说不多,旅游主要是一种文化精神享受,如果游客在淮安旅游中能享受一顿丰盛的文化盛宴,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注重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游客需求日趋多样化。来淮安除了游山(第一山自然保护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玩水(洪泽湖、白马湖、大运河)等传统活动项目外,可以开发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这些景区要侧重养生、保健、度假、休闲等功能。如建设 “渔文化、水文化、古文化”旅游风景区;建设“中医养生、生态养性、健康养老”旅游风景区;建设“洪泽湖健康养生园”和“洪泽湖水生态养生园”;建设“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等特色景区。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生态旅游酒店、生态旅游美食、生态旅游交通。金湖的荷花是一大亮点和特色,除了夏天开展赏花活动外,在知名度颇高的白莲藕上可以大做文章,藕可以作为农产品销售,藕汁可以做成休闲饮料,藕粉、莲子可以做成旅游商品,荷花二字也可以作为当地艺术团体、商品的名称加以冠名。把荷花、莲藕做成品牌,做成富民工程,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淮安地近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宿迁、盐城、连云港等沿海城市,可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出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线路,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五、创新生态旅游营销方式,切实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在营销方面,淮安生态旅游除了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刊、广播等宣传手段之外,还要利用网络进行营销,特别是政府网站,要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淮安生态资源的优势做好绿色营销,绿色营销体现的是环保效益,传递的是一种健康的消费和活动理念。积极到周边城市或国内大城市举办生态旅游推介会,通过各类平台和渠道,大力推介淮安的生态旅游活动和拓展旅游市场,使淮安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六、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旅游资源管理措施

篇9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可持续旅游 生态旅游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与生态坏境和谐并存、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这标志着当代工业文明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长久以来,人类不断的创新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了世界范围内资源日益匮乏,因此,生态系统的和谐转向失衡。同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股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为宗旨的绿色浪潮快速从全球范围内掀起。

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关于社会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问题的探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 年代。1972年, 罗马俱乐部出版《增长的极限》一书。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 首次指出了以可持续发展原则来迎接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它首次赋予可持续发展完整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依靠着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续代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同于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文明,它追求了一种全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开发。传统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既依赖于环境,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而现代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既保证了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同时还保护景点的旅游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保护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保护’,是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措施,保护的对象是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和当地社区的利益不受损害”。这就满足了以上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生态文明的内涵。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旅游”。

三、生态旅游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旅游学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 Lascurain) 1983年首次定义了“生态旅游”的概念,把生态文明的概念应用到旅游业中。从他的定义中给出了生态旅游的两个基本特点: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同时旅游方式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我国在生态旅游概念被正式推广之后不久,就很快的引入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并在全国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后来出现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来开发。截止2007年底,我国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个,总面积1518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3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森林公园660个,国家地质公园138个,为在我国进一步更好的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四、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提出针对目标评价地区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设计统计结果分析对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结果进行汇总,然后计算相对权重值。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

其中,Ai为第i个单项指标的分值;Bi为第i个单项指标的权重;Cj为第j个指标层内指标的权重;Dh为第h个准则层内指标的权重; n为要素层内的指标个数,m为指标层内的指标个数,p为准则层内的指标个数。

五、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评估模型,可以计算出被评估区域的评估得分,科学的使用评估得分为在景点所在地区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若每个单项指标的满分分值都以百分计算,下表中则给出了所得分值结果与当前关注的景点所处在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之间的对应关系。

我国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而目前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其在增强景点所在地经济实力、提高旅游者生态意识的方面的作用都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因此,应推广在科学分析、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旅游建设,以生态旅游为契机,大力在旅游者甚至是全国公民中开展环保、生态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生态旅游是截止目前为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富成效的一种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的开展才能有力的、良性的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更好的建设和保护景点自身。国家旅游局已确定2009年为“生态旅游年”,在我国已建立的生态旅游景点将面临一次大规模的检阅。而在今后的生态旅游景点规划中,希望我们所提出的评价体系指标能对相关部门的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16期 p1~10

篇10

关键词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例如,水土流失问题;水污染极为严重问题;草原退化问题严重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气候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不合理利用,超载过度。还有“垃圾围城”的现象,也较普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人为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现象,经常出现。我们要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模式,通过人类的合理、知识和科技进步,自觉调控“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下保持资源持续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出现的这些新理论与新观念,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的精神是相吻合的。中国传统文化里,不论儒家、道家、墨家,都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中国的“天人合一”论,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一切物类的平等理念。它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重视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其中最突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天人合一”最可贵之处,在于当它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又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一方面,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这是人对人类自身认识的飞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后人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另一个方面,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遵守自然法则才可能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我们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再次,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因此,提高生态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第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从“人是自然”的观念出发,人对人的道德亦是人对自然的道德的表现。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第四,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建立独立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

篇11

    1.1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蕴藏着巨大潜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获得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的“双赢”。近年来,南方积极培育各类资源基地,如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生物质原料基地等,并且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休闲旅游业,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据统计,南方木本油料、林产工业原料和木材产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分别占全国的95%,75%和57%。南方农村沼气池产气总量维持在全国总量40%的水平,2010年总量达558744.8万m[3],折合标准煤约398.94万t。南方林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蕴藏着巨大潜力,如果能利用好现有的森林资源,积极培育能源林,不仅改善了生态,还可以大大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1.2在繁荣生态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以及精神基础。生态文化所倡导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实践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南方林业不仅担负着建设生态的重任,还努力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依托一大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博物馆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发展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形成生态行为规范与制度,促进社会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3在建设美丽南方中承担着重大职责近年来,南方各地在建设美丽南方中,深入推进生态省和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校园创建活动,实施了许多标志性工程。如:福建实施“四绿”工程建设、浙江实施“1818”平原绿化行动、广东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湖南的绿色湖南建设、安徽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江西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广西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海南的“绿化宝岛”计划,这一系列生态建设都取得了显着成效。这一切为人们能够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空间和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南方林业在建设美丽南方中承担着重大职责。

    1.4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肩负着特殊任务南方各省除了在节能减排上进行技术改造外,还通过扩大造林、再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办法来抵减减排指标,为我国赢得更大的排放权。南方森林面积由2006年的6338.54万hm2增长到2010年的7071.42万hm2,年均增长率达2.77%。依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南方十省区森林植被碳储量总量为199951.13万t,占全国碳储量781146.08万t的25.60%,而南方国土面积仅为全国的16.23%,说明南方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南方林业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独特作用。

    2南方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森林资源不足南方森林资源不足,突出表现为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在总量上,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覆盖率为45.39%,尽管远远高于20.36%的全国平均水平,高于31%的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4hm2,不足世界人均水平0.60hm2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5.52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在分布上,南方东部地区(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森林覆盖率为54.46%,中部地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为40.62%,西部地区(广西、贵州)为43.83%。在质量上,南方单位面积乔木林蓄积量除了福建、海南与全国平均水平85.88m3/hm2相近以外,其他各省都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七成,其中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32.93m3/hm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这与改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离实现生态良好存在很大的距离。

    2.2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由于我国南方地区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天然林以及人工造林树种如杉木、桉树、橡胶的同质性,使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生态灾害频繁,水质性缺水、水土流失等问题仍较严重。江西省是全国森林覆盖率第二高的省份,也是中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03%;广西是全国覆盖率第四高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有2.81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87%。另外,生态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有害生物入侵以及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等威胁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可见,南方地区整体生态功能不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2.3木材等林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从全国范围看,2010年全国木材产量已达到8089.62万m3,比2003年增长69.99%,是多年来的最高产量。虽然近年来我国木材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各省区的木材加工业发展很快,对木材的需求量已远大于木材产量的增幅。国内的原木资源不可能大量供应南方各省区,适当进口部分木材则是必须要走的道路。以广东为例,广东2010年原木进口量为120.78万m3,达到年产木材量654.91万m3的18.44%。加上近年来,南方集体林区农民大量采伐自用材和烧材,2010年其用量分别达到431.56万m3和1183.75万m3,总量在2005至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8%,农民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逐年上升。从上述情况看,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农民用材等林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2.4生态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南方社会还没有形成节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还存在重经济轻生态的思想。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部分地方林地资源被占用、生态脆弱区域被过度开发利用的现象;个别地方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和湿地、非法运输木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生态文化还不够繁荣,还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这与全社会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3南方林业发展对策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增长,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3.1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城乡绿化一体化是建设21世纪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把森林引入城市,同时以城带乡,开展绿色村镇建设,打造完善的城市与村镇森林生态体系,营造适宜的人居生态环境。大力开展“身边增绿”活动,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社区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打造绿色生态走廊,提升通道绿化水平,对境内铁路、公路、河渠、堤防沿线等可绿化区域进行绿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迅速扩大森林植被;统筹推进示范区城乡绿化,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村屯、庭院、房前屋后绿化,将农村居住环境改善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3.2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中国南方因优越的水热条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碳汇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森林来固碳的效用要远大于通过使用液体生物燃料进行减排,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加强对碳汇林业、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加快以碳汇为目的的示范基地建设;创新碳汇造林机制,把企业投资碳汇造林与企业的减排挂钩,鼓励企业捐资发展碳汇林;建立森林碳汇监测与计量技术标准体系。

    3.3有效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围绕林业“双增”目标,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实现林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为建设美丽南方奠定生态基础。全面推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不断增强木材、林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编制和实施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充分运用现代森林经营技术和手段,最大限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各类森林的目标效益最大化;加强中幼龄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和灾后受损的森林植被恢复,调整、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对重点生态公益林,通过间伐、引进乡土乔木阔叶树种等提升质量。

    3.4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南方各省区根据当地实际与国家政策,着力构建生态修复工程体系,推动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以山、林、水、田、路为基本生态要素,构建以骨干交通、水系廊道、集镇乡村为依托的绿色生态网络;抓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快中小河流及大中型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保护功能;沿海区域以沿海基干林带、红树林及沿海第一重山防护林为建设重点,兼顾纵深防护林建设,建成以人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以平原绿化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为重要载体,同时实施一批省级、市级和县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与国家重大工程互为补充,健全和完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

    3.5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物质文明的关键环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集约型的新型发展道路。我国南方十省区林业发展不均衡,合理配置林业产业结构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促进节能降耗,实现绿色发展。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计划,在林业产业布局上引导产业集群式发展,突出林业产业化、规模化和产业集群化,提高林产品竞争优势;提升产品深加工水平,提高木竹资源附加值,加大各类工业原料林基地和林业现代园区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新兴林业产业等;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专业大户、种植业主,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期构建比较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

篇12

关键词:生态文明;工业文明;环境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19-0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形成背景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为目标。这种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生态。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1]。十七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一层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环境问题靠在原有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必须上升到基本价值理念转变这样的高度上来,因此,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治国理念。我国的环境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影响我们长期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一块大“短板”,靠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都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对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使我国资源和环境支撑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基本的执政理念,将通过各级政府的具体执政行为而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从我国环境保护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治国理念的演变过程。上世纪80年代提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赋予环境保护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提高环境保护的地位,但还不足以从总体上改变“以环境换发展”的发展模式,二者还是分隔状态。到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使环境保护理念进入经济发展的决策之中,开始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分别决策,分别处置的隔阂状态,但环境保护还远远没有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不足以深刻地影响和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生活行为。现在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贯穿到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系之中,实际上对以往的治国理念有实质性提升,境界更高,产生效果也将更久远,是对工业文明的全面提炼与升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归宿。我们要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政治内涵,彻底实现执政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战略上,把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在实践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硬指标;在考核上,不再只关心GDP,而是主要看当地经济发展效率、质量和区域生态质量改善情况。只有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2]。

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1.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的“轻化”型经济特征正向自主主导的、带动力较强的、可持续的“重化工业”方向发展。2002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2.6%,其中,重工业增长率为13.1%,轻工业增长率为12.1%,2003年则分别提高到17.0%、18.6%和14.6%。两年中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增长分别高出了1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从60.9%提高到64.6%。重工业增长不仅明显超过轻工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而且从整个经济增长来看,重工业增长也发挥着主导作用。1998―2002年工业增长为9.2%,同期GDP增长7.7%,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02年GDP增长10.2%,工业增长8.0%,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2.2个百分点。2003年GDP增长9.1%,在农业和服务业增长速度均比上一年有所减慢的情况下,工业增长速度却达到了17.0%,高出GDP增长7.9个百分点。同时,我们已把加快城市化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结构,作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农村人口,城市化又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进入城市所释放出来的潜力不可估量。因此,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增长速度的加快局面是经济由单纯的外向带动型向自主主导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发展型转变的重要标志与体现,更具有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变的划时代意义。经济尤其是重化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使我们已经付出了难以弥补的代价,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主导型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2.资源和环境制约增强,加强生态文明是历史性战略选择

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我国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的27%,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而世界产出的能源或原材料消耗增加,将使我国短缺的一些重要战略性资源特别是石油和矿产品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对国际资源的依赖也会明显增强[3]。城市化加快发展也会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住宅业的发展对于能源、矿产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也会带来“三废”排放的增加,给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过去那种片面强调GDP增长,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生态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带有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需要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必然选择与庄严承诺。在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对自然改造的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提上日程。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今天提出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对国际发展的新趋势做出回应,纵观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传统现代化道路,尽管各自的国情、发展条件等各有不同,但其转型发展进程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即以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作为较晚加入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其工业化启动之初,就遇到了与上述国家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增长机会,显然传统道路难以为继,中国摒弃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推进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世界生态文明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最高境界

工业文明基于这样一种哲学理念,即认为人与自然分离,对立人高于自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崇尚人类“统治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看做是唯一目的。在这种传统的工业文明价值理念的驱使下,经济至上主义横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大自然也在以生态规律作用的形式对人类实施报复和惩罚。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突出表现为森林锐减、土地退化、淡水匮乏、酸雨和温室效应加剧、人口增长、能源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这种把GDP的增长放在绝对的中心地位,只注重经济上的投入产出而不顾生态的可持续性的理念,是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理念[4]。

生态文明是在扬弃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中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立在把“人―社会―自然”看做是一个辩证、发展、整体的生态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生态文明是在合理继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与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下的发展,不仅是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也是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文明下的进步,不仅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社会―环境系统的整体进步。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增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它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为此,必须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不同于传统的以环境为代价进行发展的模式;它提倡的是以经济反哺环境,环保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环境保护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5]。曾经奉行的“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直接后果是,环境保护成为辅、补充性工作,一个时间“靠边站”,一个时间“上前线”,要靠“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来打“歼灭战”。环境保护工作普遍陷入“滞后、事后、被动、补救”境地,成为周期性、阵发性的辅工作。“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是在产业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污染物排放量满足环境功能区达标要求基础上追求GDP的最快增长。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要有明确的政策引导。中国古代兵法上说“上无疑令,则众不二听”,就是说上级的指令要逻辑一致,下级才能明确执行。过去,国家一方面强烈要求地方采取坚决的环境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又在干部考核任用上使用经济指标为主的评价标准,谁GDP增加得快,即使完不成环境保护目标也无所谓,这就使地方受到错误的引导,显然不利于地方干部树立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观念。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引导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七大报告.

[2] 江艳.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真正的小康[J/OL].人民网,2007-11-23.

[3] 王应洛.建设生态文明需“三驾马车”[N].科学时报,2007-11-23.

篇13

[关键词] 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26-3

The Study on Gree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Beautiful China

Yang Jizhi

(The Asia Pacific International Institute,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report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grand bluepri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beautiful China, which is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accurate judgment on the cur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situ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beautiful China.

Key words: beautiful China; gree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的十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远大而又宏伟的目标,要求树立生态理念,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实现“五位一体”的建设和发展新模式,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在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过程中,要全面统筹、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倡导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路径。

1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是党和国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和谐发展应该坚持的重要方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1]。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被提上更加重要和急迫的位置,体现了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和基本要求。

1.1 建设生态文明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方向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将人类的发展置身于广阔的自然界中去,体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理念。

人类对自身和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类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的本质。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某些错误认识,导致人类加大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规模和范围,尤其是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采掘和加工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淡水污染、稀有物种灭绝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又引发许多新问题,如:粮食减产、疾病增加、能源危机等,这些问题无一不和人类与自然关系没有协调发展有关。

1.2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光荣而又伟大的事业,党和国家对于建设和发展的认识不断地推进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之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新格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又提出中国梦,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强调,是党和国家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总体布局的新认识,也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以人为本”和“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有机论的、整体的自然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2]。同时,也要对主体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进行引导和制约,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绿色和生态时尚,并且使之持续长久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3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有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

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的萃取,同时也是对现有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结果,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宝库中,像儒家的“天人合一”、佛教的“众生平等”以及中华民族具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辩证发展等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自然观,它是我国古人对其自身、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概括和理解,强调了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和谐统一的观点。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信息社会的历程,当前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过度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导致人类从自然界攫取了过多的资源,出现了许多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所导致的。在追求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文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会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

1.4 坚持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创新和拓展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党和国家一直坚持的重要发展选择。可持续发展观本质是科学发展观,就是走一条既兼顾当前又兼顾今后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不能为当前的一时之利而影响今后的持续发展。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际上是与世界人民一道,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今的发展不以牺牲今后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发展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能更加突出和响应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优化,是人们向往的目标,建设“天蓝、水绿、草碧”的宜居生态型社会,也是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落脚点。

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更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使得这一先进理念更加明晰和具体化。只有发挥先进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人、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3]。也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2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既符合时代精神的l展要求,又能够兼顾传统与科学,是对理论与时俱进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2.1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融为一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体建构性。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具有能动作用的人,在这个主体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人始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确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建立能担当和敢担当的责任主体。实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具体的实践当中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二,发展可持续性。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其内核和精神实质就是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是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新成果和新总结。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坚持经济社会生态同步发展、共同发展,通过对各类资源适度开发利用、对赖以生存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来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与生态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总体协调性。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环境、人口和资源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需要协调相关因素和相关主体保持良好的状态,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使得参与建设的各方都能够在总体框架安排之下,拥有能动性和创建性,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统一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

第四,条件的先决性。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一个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当中,生态文明建设又处在基础和先决性的地位,没有生态文明的保障,其他文明成果的建设也会受到影响。

2.2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发展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新认识和新总结,是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具有十分突出的特征。

2.2.1 在价值观念方面,突出体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国也对发展的战略和目标进行不断探索和总结,最终确定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并将其写入,取得了又一重要成果。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价值观念上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

2.2.2 在指导方针方面,确立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路径。在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确立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指导方针,符合当前和长远时期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优先强调作为主体的人要形成良好的节约意识,不铺张浪费,不过度从大自然中攫取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不切实际的想法和需要,提倡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在社会中形成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

2.2.3 在追求目标方面,努力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实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泽被后世,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全球的美好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不仅是要建设优美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是要建设和谐有序的人文社会环境,内核是实现自然环境之美与社会人文之美的有机统一。

2.2.4 在时间跨度方面,需要进行长期艰巨的建设任务。进行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艰苦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政策扶持、法制规范的方针,积极鼓励和引导围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相关产业,加大对其投入和扶持的力度。对于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采取分步关停的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信息技术向其他相关产业渗透的程度。

在长远的规划过程中,要着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阻碍,建立安全高效可控的生态建设新格局,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实现美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

[2] 张文斌,颜毓洁.从“美丽中国”的视角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策略―从党的十报告谈起[J].生态经济,2013(4).

篇14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生态建设

0引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1]。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们进行林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以林业的长远发展为背景,以保护林内生物为责任,以恢复林区环境为己任,以恢复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系统过程。

1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1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离不开林业的支持。森林覆盖是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通过人为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使得人类经济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持一种文明共进的状态。人类活动不再以牺牲其它生物为代价,林区内的所有动植物及相互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都将被人类所保护,以此形成小环境的生态恢复。因此,在生态文明的大目标驱使下,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

1.2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迫使林业以恢复林区生态环境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林分沉积、更新和开发。林区的活动以恢复生态环境为指导,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林业的经济收益,恢复林区内各种各样生态小环境走向良性循环。一个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够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全国的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量变引发质变,使得全国生态环境收获良好的恢复成果。

2林业可持续发展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当前人类生存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负面形势,此形势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国家一切发展目标的首要内容。所以,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恢复自然、保护自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稳固水土、保持湿地面积、绿化国土资源、缩减荒漠化面积的主要手段则是森林的固碳累积。林分的沉淀,林内生物的有效保护是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以保护代替开发的一种生态经济手段。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性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进行。表1是近几年来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情况和几种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情况。从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尽管森林覆盖率有所上升,但对于全国范围来说,上升的速度着实较慢,生态环境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森林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正在以微小的差跟在减少,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总的来说,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应了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2]。

3生态文明决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纵观世界发展对木材的应用可以将林业的发展归结为原始应用、工业发展综合应用和林业的可持续应用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林木的应用是不同社会文明状态下,社会发展必然选择的结果。就目前而言,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环境恢复为目标,兼顾经济、人文、社会、生态等和谐发展,齐发共进实现共嬴。在这一形势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必然是多目标、多途径,以科学的管理技术来配合林分新旧更替的可持续性发展经营模式。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对林区内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以林分的可持续性沉积为手段,恢复林区内生态多样性,尽可能保护林区内食用链上所有生物的繁衍生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无害化林业经营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森林规划,以展示森林对环境的多种有益功能为前提,实现保护土壤、净化空气,净化水质,为林区内的动植物提供安全、优质的生境。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环境下,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兼顾恢复优质的生态系统、实现林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扩大,林产品的累积和可持续化应用,林产品的可持续化生产、增加林区覆盖率等发展功能和发展模式,从而展现森林的多重价值观。

4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更新营林管理技术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林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注重科技的更新。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才能保证林区的经济与生态兼顾。首先要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林区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更新生态文明理念,以市场运作和市场需求为依托,不断更新营林的核心技术,在恢复生态的前提下,以科技实现企业效益,推动林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尽快完成科技成果化,以科技成果引导林区可持续化发展,使其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实现林区多目标多功能化发展。最后,鼓励创新研究,加强首营树种的搭配和创新,改变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4.2科学配套林业结构

这里所说的林业结包括林区内林分结构和林区企业结构。对于前者而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高产高效地进行树种的多层化搭配,并根据地形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的树种布局,实现高低层次、丛灌搭配,实现集约化林产品生产经营。积极发挥优势树种的生态功能,以营林科技为支撑,解决好优势树种的消耗和再生。配合科学的密度规划、营林管理、轮作混交等措施,实现林分的结构优化和可持续性应用。对于后者而言,林业生产催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每一种产业都相应发展多家企业。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在优化企业结构时,要以生产力为布局,陶汰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和落后企业,进行资源优化利用和人才输导,稳定社会局面,促进文明和谐局势。对于优势企业,要加强科技引导,以产业带动形式,推动企业完成结构布局。同时鼓励企业重组优化。

4.3探索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结合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一切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林业发展道路和模式终将被历史所陶汰。因此,必须在林业经营活动中,寻找生态契合点。这就要求林区要以科学保育为手段,以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为内容,以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为己任,以恢复林区生态环境为目标的林业经营活动,才能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共赢。

5结语

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的力量,不断改变管理方法、技术内涵、经营理念,才能实现林区内生态环境的恢复,实现生物多样性,发挥林区的功能特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陈建成,程宝栋,印中华.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中.资源与环境,2008,18(4):139-142.

[2]苏惠超.以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农业,2013(6):320-321.

[3]张晓军.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