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4 16:34:19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

篇1

摘要:科学人文素养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是我国教育培养目标之一。但在农村小学中对该素养的认知、开展存在着不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公民的科学人文素养起着基础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科学人文素养;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少年关乎国家盛衰。作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加强对农村小学生培养关乎到民族复兴的大局,因此,素质教育、科学人文素养势在必行。其中,农村小学数学对养成和提高科学人文素质有重要作用。因此,数学不仅是一门课程,而且有自身的文化;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何谓科学人文素养

部分学者把科学素质分为科学精神、科学观、科学能力、科学知识;人文素质分为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世界观、价值观、人格完美。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科学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狭义上,科学人文素质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但,科学人文素养要高于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首先,科学素养的定义包含五个要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本质和STS。我国科技部等五部门将科学素养理解为:科学态度;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能力;科学行为、习惯。教育部认为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述五要素按紧密度分为三维度:科学知识、科学技能方法(含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科学观念(含科学本质和STS)。这是许多国家所采用的定义。科学素养高于科学素质,包含了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在宏观上来思考科技。

其次,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大致等同, 但有自身特点。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各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国家、自然的关系。因此,它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典型标志。

人文素养自身的特点:1、人文素养有内隐性。文学、科技、艺术等物质载体隐含着作者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精神状况,是人类思想展现与情感流露的空间和场所。人文素养(如人的意志品质)是无法完全复制在物质性产品中的,一旦脱离主体就不能独立存在。因为数学等知识体系已脱离了创造主体而成为独立的学习和研究对象。这就要学生去探究、体验、挖掘知识本身隐含的精神因素,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2、人文素养体现了人性本质。人类的发展是生物性不断弱化、社会性不断生成的过程。人文素养是人的社会性的升华和确证,是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真善美的统一。

所以,科学人文素养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在素质教育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养成。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养成中的不足

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可以理解为通过小学数学教育在学生身心各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和结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科学人文素养是培养目标之一,但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却未得到体现。

1、教学理念对科学人文素养的认知不足。我国数学在竞赛中取得了成绩,这归功于注重数学的严密性、逻辑推理和解题技巧。但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认为学好数学就是得高分。搞不清数学是什么?有何用途?学到了什么?有人认为数学是概念、法则、公式的堆积,因而死记硬背、反复做题,不会变通不会创造。而且,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知识产生的历史过程;例如,讲完知识点后让学生反复做题,轻视了过程教育、人格塑造、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是缺乏对数学本质的研究,只在表层的知识、技能上,缺乏对数学人文价值的挖掘,仅重视数学的科学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引导。合二为一的数学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被割裂,使学生“谈数色变”。

2、对农村小学数学的科学人文素的资源配置的缺乏或失衡。在农村,数学资源大多数是课本、教参、直尺等,缺乏关乎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配置。在数学史、数学的人文反思等方面上失衡。在教学中少有提及教参上的数学史知识。

3、农村学校的其他问题不利于科学人文素养的工作的开展。农村是劳动力输出地,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农村,一边是有一定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老师流出,一边是有科学人文素养的人不愿进村执教。“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加重了学校和农村社会的负担,占用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影响了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关注。

三、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养成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高科技人才很多,若我们缺乏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仅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反而可能犯罪。要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必须使科学人性化,把科学同人文精神相结合,让学生既有科学知识又有价值判断的能力,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应试教育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只关注知识、能力,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1、农村小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突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的关注。我国现行教育受前苏联凯洛夫教学的影响,具有浓重的科学主义倾向。这种教学加上中国的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是一种不完备的科学教育。人们已经注意到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理解了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们证逐渐摒弃“纯科学主义”的理念,回归人文与科学的结合点。

2、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克服我国目前的小学教学中的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双基”,忽视了成绩背后的负面影响。如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片面理解了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三大能力”,导致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智育至上、考试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课堂教学的难度、深度远远超出一般学生的承受能力,从而出现了学生厌学、惧学的现象。这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学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严重的后果。学生只关注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学习,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眼界偏狭,急功近利。造成了新一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质和人格养成的片面和薄弱。(作者单位:土塘小学)

参考文献:

[1]廖卫新.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2012.6

[2]郑向玲.人文视角的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4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专业素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60-02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在我国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掌握的现代教育信息主要是包括两方面。

1.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

主要是要求教师具有宏观教育认知观,对小学语文基础性教育的发展方向有整体认识,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育的所要培养学生目的。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要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有针对性去备课。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

语文教学中有着本学科的认识角度,小学语文教学中主体认识目标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过去的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素养是最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我们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把教师的语文素养放在第一位上。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新角度,是要培养小学生掌握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元化

1.要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方向转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求除了具备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专门性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相互交叉做好铺垫。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能够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相当语文专业知识,这是一名新型的语文教师所要具备的。同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能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体系,同时也要能在教学实践中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做到所掌握的知识相互能够交叉,把相互接近的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老师所要掌握的数学、地理、历史、哲学等学科知识来做好铺垫。这是新型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做到知识的补充,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知识点比较多,接触面比较宽广。在课堂上经常性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把课文中所涉及到知识点都要理解。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小学生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师注重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本质,注重语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就要注重语文文学素养的深度认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重视文学素养的培养,这一方面的培养长期的被忽视。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上过于专业化。但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是学生听、说、写的能力,把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分割讲解,语文知识的内涵体系被分解,不能体现出来整体,其实,语文知识中包含很多知识体系,在文章中可能蕴含着德育、美育、智育等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要考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具有文学素养,就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文学素养,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

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1.小学语文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当今知识更新较快的时代里,小学语文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变革的步伐。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完全掌握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地填充自己,在专业技术知识上进行学习,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分析与研究。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途径来不断的武装自己,让自己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前进。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体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对新的知识体系进行追求,把学习新知识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来做。

2.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不但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要有认真钻研科研的意识与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的表现。所以,我们强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必须提到小学语文教师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就会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问与总结,把所发现的问题用在科学研究上,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种素质提高的表现。教学研究主要是体现在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对小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研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高中包括了教师创新与钻研,只有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分析,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正是未来教育期望实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余柏民.面向新世纪的小学教师的素质目标与培训模式[J].咸宁师专学报.2002,(2):83-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J].1998,(1):44-46.

[4]于欣.教师角色转变应从备课开始.中国教育报[N].2003-10-11(5).

篇3

关键词: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终生学习

一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

素养是指平时的锻炼和修养,是素质获得的后天过程和展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就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应具备的知识及能力等方面的条件。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利用、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以及兴趣的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都取决于教师。而且,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能力的大小可影响小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养。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核心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与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以至学校教育的效果。

同时,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的重大挑战,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在新课程的今天,正视当前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强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无疑是迫切而又重大的课题。

2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现状

文化素养也是人文素养众最基本的东西。人文素养是文化的提炼和升华。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作储备,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对于学生而言,一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厚的人文素养必然是缺乏魅力的,是无法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更无法把学生引向文学的殿堂。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也会带来很大影响。.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我们现有的大部分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都存有严重的缺陷,再加上近几年正处于学生高峰期,很多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都较为繁重,许多教师整天疲于应付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能完成课本教学已经是勉为其难,根本没有时间去广泛涉猎、博采众长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更令人忧虑的是,尽管目前我们大力提倡教师的学习型教育,提倡教师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但很多教师的后天努力、继续学习的观念和意识还很不够。因而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缺失,文化厚度、文化积淀都远远不够,甚至有些还缺乏必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就往往流于形式或成为一句空话,根本无法落到实处。

此外,长期以来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也阻碍了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对科学知识、人文素养的追求。就我们平和而言,整个社会应试教育的的大环境,对学生认知评价的模式、体系并未根本改变,所以素质教育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时候其实已经走样变形,所有的素质教育目标最终大部分还是回到了应试教育上,回到了对学生考试能力、考试结果这一评价体系上,在以分数定乾坤、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社会大前提下,素质教育是越叫越响,但应试教育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评价也往往只关注其“教学成果”的直接体现——学生成绩上,“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小平同志特定环境下的讲话也成了许多语文老师信奉的至理名言。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能与其他学科教师抢到时间为荣,以多做练习,多默多背、多抄多写为法宝,完全忽视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忽视语文学科人文主义的特性,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几乎都化在了“背默抄写练”上,致使素质教育几乎成为一句口号,即使开展也是仅仅流于形式上的师生互动,这绝不是素质教育,充其量只能算是作秀。长此以往,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提高了,应考能力也提高了,但真正的素质与能力却无从谈起,大部分还是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的书呆子。我们的教师更是成了应试教育、考试制度下摧残学生身心的工具和机器。并且还用“考试能力也是一种能力”“考试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等等连自己也不信的荒唐言语来安慰自己。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说,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还有,对人文素养这一概念的误读或认识不清在很多时候也阻碍了我们语文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误会,认为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就是文学素养,而文学素养就是文化素养,文化素养也被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人文素养。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极大的误区,文学素养只是文化素养的一个方面,语文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仅仅具有文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各方面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及丰富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所包含的范围是十分广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诚实谦逊的态度、诲人不倦的作风等等其实都属于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人文素养的范畴。试想,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如数家珍,分析起来旁征博引,所有相关材料信手拈来,但对一些最起码、最常见的自然常识、数学概念、物理现象、化学反应、或英文单词都不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他能算作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吗?

目前学术界已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以及构成因素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总体来看,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此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为做好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2研究意义

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通过本研究明确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可以完善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明确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可以建立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评价工具,以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再教育工作,实现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也为不断推进语文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建立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模型,并以此为工具发现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推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提供依据。

2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明确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构建素养模型;二是利用建立的素养模型对平和县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评价,发现教师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解决策略,指导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3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提出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内涵并构建素养模型;通过实践研究,对理论研究结论加以验证,并对平和县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进行调查评价,得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方法的结论。

三理论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真诚的人文态度——高尚师德修养的“三做到”

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师德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神圣形象。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倾注全部精力,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1做到热爱教育事业。我国教师所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教育事业是造就人、培养人的事业,它使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教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每一个投身于这一事业的人,都应该感到无尚光荣,都应该为之倾注毕生精力,都应象孔子那样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象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事业要有较高的责任感,提倡终身从教的乐业精神,严谨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2做到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师爱能使学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师爱也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师爱会影响到学生对世间情态、人情冷暖的感受与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相反,厌恶学生,使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教师的漫骂、讽刺和打击,就会使他们过早地体验人生的残酷,人情的淡薄,就会滋长学生冷漠甚至畸形的心态,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而且师爱还可以换来学生的爱,小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教师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努力学好它。所以师爱可以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去热爱学生,去塑造学生的人生。热爱学生应将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还要将爱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做到为人师表。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人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还应具有宽广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品格,严谨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正人、正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自觉,进行严格的自我监控,保持情绪积极、稳定,以自己积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不能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学生。

(二)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雄厚的人文知识?——要做到“三具有”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课程、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这些都促使教师要勤于学习,孜孜以求,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一个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1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等等,教师首先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必须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教育人、塑造人,从而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这样,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找准实现人生价值的坐标,为发展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

2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精通小学语文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谓精,就是要对小学语文的知识深钻吃透,准确把握,具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所谓深,就是要比小学生高出几筹,深入几分,做到教一知十或教一知百;我们只有对小学语文在知识体系上融会贯通,才能在教学中重点突出,脉络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我们应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小学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了解小学语文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展动向,尽量使自己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真正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小学生求知的促进者。

3要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从事的是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事业,要让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维持对学习的热情,需要教师源源不断地带给学生永不停歇的精神力量。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广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综合素养高低,关乎所导演出来的课堂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现代教育需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识地理”、风趣幽默的老师,现代课堂不欢迎循规蹈矩、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的基础上。因为科学知识的日益融合和渗透要求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只精通本专业,知识面狭窄,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也影响教师自身在学生中的威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仅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新一代的小学生无论在知识面、社会认知水平、个人胆识、交往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方面已经迥异从前。面对他们,“先生”如果继续得过且过、沉醉于“半桶水”而悠然自得,当“先生”的先知捉襟见肘时,必将最终失去神圣教坛的主角地位。为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须有“长流水”、“新鲜水”,所以,我们必须要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渊博的学识,方可居高临下,游刃有余,教学中做到文理渗透、中外渗透、古今渗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人文精神——尊重理解学生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之外,我们更应该具备人文精神。

1正确认识教学基本目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般理解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知识”。现在随着课改的深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明确了教学目标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做人”,教给小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小学生人文态度,塑造小学生人文精神。

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从人文的角度看,小学生首先是“人”,不是等待雕琢被动塑造的“物”,是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思想、观念、个性、习惯,他们有权利设计和规划自我。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出健康加健全的人才;两个“健”字中,最重要的蕴涵是学生理想的人格的培养。没有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张家港外国语学校的理念好:“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让未来的英才赢得英才的未来。”所谓“理想的教育”,就是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而“英才”从何而来,当然从科学和人文的交融中而来,决不可能从一条腿的瘸子和侏儒中来。

3理解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张扬个性)

人文观念强调,孩子的成长不是集体化的,而是个性化的。在遗传素质及后天环境(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也就决定了孩子认知方式上、情感类型上、行为习惯上的不同。我们在校园生活中见到,有的孩子具有音乐天赋,有的孩子则偏偏五音不全;有的学生擅于提问,有的学生对他人却不闻不问。这些不同常常是他们的个性,是他们自己独有的特征,不能用“好”与“坏”去评价,一张试卷更不能说明多少问题。理解了孩子的个性化成长,就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会设计个性化教案,进行个性化讲解,布置个性化作业,安排个性化测试,就会让孩子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四)小学语文教师要掌握提高自己人文素养的方法——具有终生学习的理念。

我认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我们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在现代教育中,人文素养不仅是健全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没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人文素养的养成,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然天成的,需要人们后天的努力,后天的积极培育。要培养、提高现代教师的人文素养,仅进行历史、哲学、艺术、宗教、文学、科技等人文知识的系统学习是不够的,人文素养的获得,虽然是以文化历史知识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进行具有主体性意识参与的思辨活动。

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是每位教师的人生必修课。从某种角度说,学会读书和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没有学习,就没有教师的成长;不吸收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财富,教师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就无法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把握有度;不汲取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和道德理念,就无法远离浮躁的心态、宁静致远;因此教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用自己对事业,对教育的爱,鼓舞和教育学生,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有着新的进步和体验,做孩子快乐成长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最精彩的回忆!

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当前课程标准也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切实建立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模型,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再教育,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有重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在《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提出的要求

[2]新课程下教师的人文素养(提纲)

[3]万东旺大武口区教学研究室学习《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的心得体会2009年

篇4

小学生语文素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指要求学生要以汉语拼音、词汇、句法、修辞、篇章等知识的掌握为语文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以及学生品德、个性、审美、人格等方面的养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内涵,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个部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与习惯以及语文情意。同时,由于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以及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语文素养还具有基础性、整体性和发展性的特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保证。它形成的过程是各构成要素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不断前进和发展的。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结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内涵、构成、特征以及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教育策略。

第一,注重培育小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语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爱祖国语文是热爱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注重培育小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第二,促进小学生对艺术美感与审美愉悦的获得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美感的艺术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使小学生沉浸于文学作品之中,领略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促进他们对艺术美感和审美愉悦的获得。

第三,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加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两个重要因素,而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语文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例如,在学习《落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来理解课文,丰富学生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效地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形成。

第四,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对学生来说,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在知识的积累中促进他们语感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建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重新的审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小学语文教师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

第一,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提高小学生的文化修养,若想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注重文化底蕴的积淀。这就要求教师一要多读书,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尤其是要广泛阅读儿童文学方面的作品;二要多记诵,教师可以记诵一些优秀的古代诗词来丰富自己文化积淀;三要多写,教师应养成写作的好习惯,丰富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有利于自身文化底蕴的积淀。

第二,丰富自身的情感素养

语文是充满情感的,它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身情感素养的培养。因为,只有教师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具有丰富的情感素养,才有可能培养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细细体味文章中的情感,将文字转化成饱含着感情的语言,并对文中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

第三,自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只有当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时,才有可能培养好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才可能和学生们一起去感受美和鉴赏美。教师可以从语言上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和优美,也可以从衣着上体现自身的形象美,还可以以自己的心灵美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第四,不断对教学进行反思

篇5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在我国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掌握的现代教育信息主要是包括两方面。

1.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

主要是要求教师具有宏观教育认知观,对小学语文基础性教育的发展方向有整体认识,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育的所要培养学生目的。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要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有针对性去备课。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

语文教学中有着本学科的认识角度,小学语文教学中主体认识目标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过去的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素养是最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我们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把教师的语文素养放在第一位上。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新角度,是要培养小学生掌握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元化

1.要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方向转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求除了具备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专门性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相互交叉做好铺垫。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能够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相当语文专业知识,这是一名新型的语文教师所要具备的。同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能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体系,同时也要能在教学实践中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做到所掌握的知识相互能够交叉,把相互接近的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老师所要掌握的数学、地理、历史、哲学等学科知识来做好铺垫。这是新型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做到知识的补充,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知识点比较多,接触面比较宽广。在课堂上经常性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把课文中所涉及到知识点都要理解。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小学生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师注重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本质,注重语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就要注重语文文学素养的深度认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重视文学素养的培养,这一方面的培养长期的被忽视。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上过于专业化。但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是学生听、说、写的能力,把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分割讲解,语文知识的内涵体系被分解,不能体现出来整体,其实,语文知识中包含很多知识体系,在文章中可能蕴含着德育、美育、智育等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要考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具有文学素养,就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文学素养,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

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1.小学语文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当今知识更新较快的时代里,小学语文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变革的步伐。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完全掌握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地填充自己,在专业技术知识上进行学习,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分析与研究。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途径来不断的武装自己,让自己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前进。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体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对新的知识体系进行追求,把学习新知识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来做。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113-01

一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

1.基础的文化知识

基础的语文文化是小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最基本的出发点。语文文化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文学知识、文艺知识等等多个方面,而一般对于小学生来说,基础的文化知识则包括汉语拼音知识、词语知识、句子知识、文学知识、修辞知识等等。这些基础的语文文化知识能够对小学生的言语做出一个很好的规范,是小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必备条件之一。

2.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既包括课内的语言积累,也包括课外的语言积累,课内的语言积累指的主要是在语文教材上所得到的语言积累,包括对字词的掌握以及对古诗文和文章片段的阅读和背诵,课外的语言积累指的主要是在课外时间通过扩展自身的阅读量来进行的。由此可见,阅读是实现丰富的语言积累的最主要的方式。

3.初步的语文能力

语言能力指的就是一个人的言语能力,主要由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组成,言语是我们与他人顺利地进行信息传递的最有力的工具。在语文的范畴内,言语能力主要指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主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言语交际的过程之中体现出来,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对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语感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

4.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需要教师的辛勤教学,同时小学生也要能够具备一定的能力去掌握语文知识和言语能力,这时就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主要是引导作用,只有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加容易地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比如:善于创新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等等。

5.丰富的语文情意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情感,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学生们要能够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汉语言文字中的优美,吸收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髓,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培养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文素养的策略

1.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教育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在1~2年级,要能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语言的优美;在3~4年级,要能够初步感受语文作品中语言的生动和形象,初步获得情感体验;在5~6年级,要能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优美,并且能够将优美的语言运用到交际中。教师要学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吸收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部分,感受优美语言,获取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目的。

2.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语文知识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写作课和口语交际课等课程,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解释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让学生们学会深入地去理解和体会文字深层的意义。另外,教师还要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思维,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对交际对象、情景的判断和对交际内容的把握能力以及交际思维的调整和确定等方面的能力。

3.在语言积累中帮助小学生形成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在语言积累阶段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小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则无法顺利地进行语言交际。因此,在语言的积累阶段,教师要帮助小学生扩展他们的阅读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并通过听、读、背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语言积累,从而在不断地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感。

4.在实践中加强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语文实践的过程是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思维以及语感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共同应用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实践,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语文情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陶冶,能够更快地促进语感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多注重小学生在教学中的语言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

篇7

关键词:数学素养;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编号:S2151117

一、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研究过程

(一)调查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对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地方高校对小教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视。

本研究对象来自河北保定市地方高校小教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

(二)调查问卷内容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在地方高校小教专业的文理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地方高校小教专业学生数学素养包括的几方面的调查,第三部分为地方高校小教专业学生专业发展情况。

这次发放问卷的方式是现场发放纸质问卷。问卷共发放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为95%,这次调查有效。

(三)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1. 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调查结果概述

本文对保定市部分高校小教专业380名本科生进行了测试,其中一年级共87名学生,二年级100名学生,三年级共113名学生,四年级80名学生,其中并对其数学素养在年性别、小教专业方向上的差异进行了统计。

结合表1可以看出,在被调查小教本科生中男生人数偏少,只占3.68%,这也印证了被调查地区的第一学历本科生男教师人数也偏少。

结合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小教本科生中理科人数较少,只占46%,这说明被调查地区的文理统招人数基本平衡,印证了数学、语文也是小学教育中的两大重要学科的事实。

先分析被调查的380名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素养情况,结果如下表:

从表3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小教本科生数学知识素养掌握程度,中等具备为31%,相当具备占46%,由此可见,小教本科生的整体知识素养处于中等偏上,在数学本质认识上,64%的小教本科生处于相当具备的水平,说明小教本科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处于偏上水平;数学在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上,有4%的小教本科生还处于基本没有具备的水平,所以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小教本科生缺乏数学在文化和社会中作用的认识方面的知识;在与数学相关背景的方面,有4%的小教本科生处于基本没有具备的水平,所以要加强小教本科生这方面的学习。

整体上看表4,小教本科生数学能力素养的测试结果中,中等具备为46%,相当具备的为40%,所以可以看出,小教本科生的能力素养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表4第17题中“用口头、书面、视觉等多种方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不具备和完全不具备共为10%,说明小教本科生在“用口头、书面、视觉等多种方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而这方面正是与学生沟通理解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对老师能力的基本要求;还有该调查中小教本科生“从数学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思想的能力”偏低,这说明小教本科生的知识表达能力欠缺,数学思想掌握不够全面,所以提高小教本科生的能力素养迫在眉睫。

在表5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调查地区的小教本科生情意素养中等偏低,其中完全不具备和基本不具备的占24%,这说明小教本科生的情意素养很不乐观,其中在“教师应有的教育观念并且与知名的教育观念相吻合”方面差距很大,其中完全不具备占8%,通过访谈可以了解到小教本科生不是没有教育理念,而是不知道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与知名的教育专家相吻合,还有一方面小教本科生从事科研的愿望基本不具备,这就说明小教本科生进行科研愿望很少。总体来说小教本科生的数学情意素养偏低,不容乐观。

2. 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调查结果分述

(1) 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在学生性别方面的差异

下面结合被调查小教本科生性别,就数学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第一、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知识素养在学生性别方面的差异

从表6和7中可以看出,小教本科女生数学知识素养、数学能力素养的均值均略低于小教本科男生的数学知识素养、数学能力素养的均值,总体说明男生要比女生善于学习数学。

第三、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情意素养在学生性别方面的差异

最后分析了被调查的380名小学数学教师的情意素养情况,结果如下表:

从表8中可以看出,小教本科女生数学能力素养的均值略高于小教本科男生的数学情意素养的均值,说明小教本科女生对数学的喜欢程度较高。

(2) 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在专业方向方面的差异

下面结合被调查小教本科生专业选取方向,就数学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3个表格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380名小教本科生中,小教本科文科学生数学知识素养、数学能力素养、数学情意素养的均值均低于小教本科理科学生数学知识素养数学能力素养、数学情意素养的均值,这也印证了理科生在数学教育方面,数学素养的习得机会较多。

二、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调查结果成因分析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113-01

一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

1.基础的文化知识

基础的语文文化是小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最基本的出发点。语文文化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文学知识、文艺知识等等多个方面,而一般对于小学生来说,基础的文化知识则包括汉语拼音知识、词语知识、句子知识、文学知识、修辞知识等等。这些基础的语文文化知识能够对小学生的言语做出一个很好的规范,是小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必备条件之一。

2.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既包括课内的语言积累,也包括课外的语言积累,课内的语言积累指的主要是在语文教材上所得到的语言积累,包括对字词的掌握以及对古诗文和文章片段的阅读和背诵,课外的语言积累指的主要是在课外时间通过扩展自身的阅读量来进行的。由此可见,阅读是实现丰富的语言积累的最主要的方式。

3.初步的语文能力

语言能力指的就是一个人的言语能力,主要由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组成,言语是我们与他人顺利地进行信息传递的最有力的工具。在语文的范畴内,言语能力主要指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主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言语交际的过程之中体现出来,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对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语感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

4.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需要教师的辛勤教学,同时小学生也要能够具备一定的能力去掌握语文知识和言语能力,这时就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主要是引导作用,只有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加容易地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比如:善于创新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等等。

5.丰富的语文情意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情感,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学生们要能够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汉语言文字中的优美,吸收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髓,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培养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文素养的策略

1.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教育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在1~2年级,要能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语言的优美;在3~4年级,要能够初步感受语文作品中语言的生动和形象,初步获得情感体验;在5~6年级,要能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优美,并且能够将优美的语言运用到交际中。教师要学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吸收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部分,感受优美语言,获取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目的。

2.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语文知识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写作课和口语交际课等课程,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解释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让学生们学会深入地去理解和体会文字深层的意义。另外,教师还要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思维,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对交际对象、情景的判断和对交际内容的把握能力以及交际思维的调整和确定等方面的能力。

3.在语言积累中帮助小学生形成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在语言积累阶段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小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则无法顺利地进行语言交际。因此,在语言的积累阶段,教师要帮助小学生扩展他们的阅读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并通过听、读、背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语言积累,从而在不断地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感。

4.在实践中加强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语文实践的过程是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思维以及语感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共同应用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实践,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语文情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陶冶,能够更快地促进语感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多注重小学生在教学中的语言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探索和钻研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条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的提高。

篇9

一、帮助小学生认识数学教材中存在的数学文化知识

小学数学课本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因素,如果能够将这些数学文化融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就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有趣,更加的贴近生活,从而培养了小学生的兴趣。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的数学文化基本都是为了能够牵引出后面的数学知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的多彩有趣。我国的五千年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文化,并且出现了大量的伟大数学家,通过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数学历史和故事,可以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所学习的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看待数学教学时候更加的立体化,更有兴趣。切不可认为数学与其他学科处于对立关系,数学没有文化可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及时的帮助学生消除这些错误的观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文化属性,认识到数学也是无处不在的文化。作为一门倾向于理论的学科,一般需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定义和规则,这些都是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杀手,阻碍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明确社会文化中已经包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从而为学生形成一个全新的数学认知观念。对此就要求教师自身能够具备较高的数学文化素养,从而才能够轻松地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各数学知识相关的文化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自身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通过了解知识过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人们从发现数学知识到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被称作是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需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所以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确重要,但与此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可以保持积极地心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进而借助对数学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了解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借助情境建设的方式,以实际例子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创造以实现整体的详细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包含了数学的思想、思维以及精神等诸多数学文化的核心,所以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一定要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时候体现出来。诸如数学知识产生的历史环境、使用的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家研究知识理论的探究精神,都需要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有着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通过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来感受到未来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去向,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养成正确的数学观。

三、通过增加活动应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文化存在着应用广泛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文化。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最喜欢的课堂活动当属竞赛和游戏类型的,所以可以借此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文化。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所设置的提问内容可以倾向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文化,回答出来的学生可以获得适当的奖励。此外教师还需要叮嘱学生继续准备下节课的提问内容,提问内容也是与数学文化相关的,之后再上课时候继续开展相关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于数学文化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很好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目的。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现实世界中对于数学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有着客观详细的了解。

四、从数学图形及公式的美学角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对语文的认识也许还很模糊。语文是母语教育,是每个人生开始的“基石”,根植于上下五千年人类宏博的文化结晶,生长在文化的土壤。语文老师凭借语文解释、反映着人文内涵、陶冶健康的情操、引导学生领略文化的丰厚博大、发展着文化,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观念、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思想品德等因素。它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智慧”,树立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有了现代教育理念,才会有现代的教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基点。这种教育的“软件”建设应当是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视野”,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

小学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内容的相互联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使用,更加追求整体利益,教育的评价将更加全面、系统,评价的重心将放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也相应地提出了多层复合性的要求。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境界”,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深含着的意蕴,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向小学生准确、深入地传达出语文课程中文学的美感,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培养文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四、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技能”,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1、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广义地说,是指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手段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能力,它是一项基础能力。基础夯实了,才可以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实践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模式僵化保守,都与其学习能力欠缺密切相关。提高小学教师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增强学习的毅力。教师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媒介,我们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情感与态度等等,一句话,就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适应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时展的必然要求。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形象性。因而,小学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有时会远远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如,教师讲课的表情,教学组织形式、教具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往往会爱屋及乌,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或某堂课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喜欢听这堂课的内容。

3、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我们必须在教学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有求变的意识,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尝试新的教法,积极创新,注重反思,摒弃过时的、传统的、无效的教学方式。具有科研的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必须强调有关研究能力的要求。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高质量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该有追赶朝阳的精神,朝着美好的前景快乐起航,成就我们美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代利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点滴[J].新课程(小学版), 2009(04).

篇11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2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转贴于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3

关键词:科学文艺;小学语文;教师素养

一、科学文艺知识教学缺位严重,人才培养滞后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从减少碳的排放量到推崇新能源,从新型电脑的问世到智能手机的普及……人类的生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来源于科技。但是,科学却没有深入到当代文学方面,文学领域的作品不多,小学语文中关于科学文艺的内容更少,在这方面,对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无明确要求,往往是带少年儿童去科技馆参观一下就算是科学教育了,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科学文艺行业缺少的是人才储备。文艺工作者应该去了解前沿科技,将科学技术与文学创作结合在一起,创造科学文艺,应将科学与文艺相结合,创作出受读者g迎的文学作品。北师大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科幻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项目,这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科学素养、增强教学魅力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须普及小学科学文艺知识

日前,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关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能力建设。这一纲要的提出,可以有效增加全民对科学的认知,提高科学知识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全民生活水平;同时,全民利用科学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园,对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全民参与提高科学素质行动中,对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尤显重要。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将基础素质教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地区普及小学科学课程,以纲要为宗旨,正确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科学文艺水平的策略

学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具备科学素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以及良好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形成自己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要走在公众科学素养的前面。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具体来说是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转变。思想是一切问题的指挥棒,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才能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完善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

在当今小学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过于看重自己的所教学科的知识积累,往往忽略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这样会导致自身的知识面比较狭隘。要想提高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语文教师进行多学科的学习,以此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新课程的实施下,教师在充分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外,还要通过学习其他相关方面的内容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积极拓宽获取科学资源的渠道

教师可以学习国内外的成功教学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通过这一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学术交流与互动是获得科学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学术交流不仅是交流学术知识,也交流思想,教师之间交流教学体会,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时展的需要。素质教育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提高科学文艺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学习新的理念,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同时,提高自己的科学文艺素养,发扬科学精神,为教学事业的科学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韦宏.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重庆社会科学,2006(7).

[2]刘伟.挖掘儿童文学阅读中的“趣”[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7(9).

[3]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篇14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