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4 16:34: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219-01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小学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一、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
1.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
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内容等,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习表达”。怎样知道“学习理解”透彻了,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主要看“学习表达”,这就是“能力”。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评价。
2.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所谓的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评价,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
3.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良好的个性是指良好的性格和气质,良好的语文品质。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这里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习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方法是指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是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四是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评价。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检测学生主体参与的效度
1.评价学生的群体参与。
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不是一节好课。其次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这里指得是,反对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求得既参与学习,又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的局面。
2.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趣,(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者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调动学生满怀兴趣深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
3.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顺应时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是在自主的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探究的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替代。
4.评价自学能力。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是说,儿童急于成为学习的主人,急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要把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自学,前提是教师须提供恰当的自学机遇和时间。所谓的机遇,就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把一切能让学生自学得知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机会。教师要舍得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不走过场,真心实意放开手脚去自学。在此 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按科学的方法进行自学。二要看学生的自学效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小学语文讲,自学效益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有初步的听说写能力,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要看求异、发散、思维能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1.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考试要突出基本素质。
试卷命题上的“打混仗”局面应当停止,面面俱到、主次莫辨的大拼盘式的命题格局必须抛弃;再也不能用众多细枝末节,零零碎碎的考顶来冲淡对小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培养。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真正从“九年义务教育”“一条龙”的角度着眼,客观地、整体地处理中小学语文各自的要求重点,防止把“循环往复”变成简单重复,防止急功近利,煮夹生饭。必须准确而清晰地区分与把握中小学语文教学与训练的阶段性,诸如词类、辞格、句式变换、划分段落、概括中心等,完全可以留待初中毕业再做为考项。而小学阶段,还是应当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和词句训练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 素质 培养 策略 经验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学习理念、学习认识,以便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提升教学的效率。本文笔者就自身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入手进行论述,谈一下我对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才”,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小学时期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可塑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语文知识的科目特点,结合相关的学习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
比如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作为一项人文学科,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语文知识的影子。学生日常的交流、会话中都有语文知识的体现,也都在运用着语文知识。所以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认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不是枯燥无味的、学无所用的,而是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拉近语文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另外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语文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鱼虫鸟兽、世事百态都有涉及,想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也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基础认知能力与综合知识技能。但是在农村小学,由于学生从小接触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学习认知能力有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硬件设施。比如引导学生创设班级的“图书角”,让学生不断的拓展自身的知识技能;多给学生讲解一些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认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避免“闭门造车”……
创设了这些教学环境,才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
二、注重课堂的有效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从一定程度上讲,课堂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改以来,更加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对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教学备课、优化课堂结构、注重综合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的过程更是如此,特别是在教学备课中,首先要“备好大纲”,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备课,才能够提升备课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其次“备好课本”,只有科学地认识到了课本的基本内容、知识特点,才能够认识到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有效的备课工作。另外也要“备好学生”,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准确的把握,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备课,以便能够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堂教学,就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解决、引导学生通读课文、让学生背诵中心思想以及经典段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被“牵着鼻子走”,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相对较低。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优化课堂结构,丰富课堂构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训练多种多样,如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等等。应该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量的训练任务,使课堂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与学习感知,提升教学效率。
语文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关系着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有学生情感发展、认知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善于借助课文知识,做好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比如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这节课的时候,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比如在上下楼梯的时候要谦让、不能拥挤,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及时的运用到实践中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做好活动的有效开展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想要引导学生做好语文知识的学习,单单依靠教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通过课外活动的进行来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技能。
比如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开展读课外书与读报活动。引导小学生从小养成爱看书,爱读报的好习惯,是小学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可以采取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由孩子们独立完成,制作剪报和编抄报,看谁做得好,看谁总结的好;此外也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大家一起来读,再一起议论,通过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与沟通来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认知;另外还可以采取集体活动的形式,开读书报告会,或把书报的内容排练成小节目演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技能。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情感素养
小学生词汇量有限,写作的时候文章空洞、苍白,学生所写出的文章只是在叙事,而没有情感的文章就失去了灵魂,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一、利用真实情感对学生进行启发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思想情感能够对学生产生很深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魅力,用最真实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充分地调动自身的情感,用真情去感化启发学生,开启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
例如,在学校举办拔河比赛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下比赛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而在布置写作任务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动员:“同学们,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上获得了第一名,这是每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相信大家心情一定很激动,老师也是一样,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让我们一起鼓掌,为你们所获得的成绩庆贺。下面让我们拿起笔记录下这荣誉的时刻吧!”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充分地调动起来,所写的文章更加真实、情感也更加丰富。
二、创设情境对情感素质进行深化
情感需要特定的情境才能产生,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例如,在进行小学三年级《我爱秋天》这一内容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秋天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看到秋天的红枫叶以及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喜悦,等等。通过直观地展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秋天的喜爱之情,在多媒体情境中学生获得了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所写的文章就能更加充实,情感也十分真挚,同时,又富有生活情趣。
总之,情感素质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实施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充分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特点,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和感受,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帮助学生解决情感上的烦恼,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还能有健康的心态、乐观的情绪、积极向上的态度,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随笔实践活动 职业院校 人文素养
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日渐深入。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教学不但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笔实践活动作为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可说是学生心中的人文之花能生根发芽的有效途径。
一、随笔实践活动的意义
随笔实践活动就是以随笔写作实践为中心,通过不同的依托形式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观察、想象、创作、反思中,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自身及周围事物现象的人文关怀,提高其认知亲历性和敏锐度,进而促进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随笔实践活动拓展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强其认知亲历性。
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会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实践活动对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为有利。
当代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我们强调学生要有爱心,有责任心。这种爱心责任心的培养只凭知识的传授是不行的,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增强其认知亲历性,才能让爱心在生活中真实自然地展现。随笔实践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写作、表达―交流,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增强他们的认知亲历性。
(二)随笔实践活动训练职业院校学生的写作思维,增强其认知敏锐度。
随笔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有利于自由地表达学生的所思所想,抒发其对生活的感知。随笔实践活动以不同形式的写作实践,力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切入点,关注自身与周围的事物,并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与主张,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而提升其认知敏锐度。随笔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的观察、反思,并强调学生以随笔的形式与人交流,在写作与沟通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敏锐度。
二、随笔实践活动的形式
职业院校学生强调实践技能,重视技能竞赛,随笔实践活动以其自由灵活的特征适应了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下面以本课题组研究的三种形式进行论述。
(一)随笔协会。
这里所说的随笔协会就是一种以随笔写作为中心的学校团体。从广义上讲,随笔协会可从属于文学社团,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角度说,它又具有文学社团不可替代的特征。
1.活动的指向性。
相比于一般文学社团,随笔协会的活动更有目的性和指向性。随笔协会强调的是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与见解,要求学生关注自身及周围的人、事、物,无论是心情随笔、教育随笔还是社会随笔,都是以生活为中心的写作,侧重体现的是写作者自身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而文学社团的活动则广泛了许多,但从文学诵读与鉴赏这一角度,其活动的中心不能一概而论,这与随笔活动显然是不同的。
2.写作的真实性。
文学社团开展的写作活动限制性小,从文章题材的角度讲,可以是诗歌,可以是小说,也可以是戏剧。写作者可以大胆想象,可以虚构,只要形成于文,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其写作就是成功的。而随笔协会的写作实践强调真实性,强调抒发写作者(学生)对生活的感知。相比于其他文章体裁的写作,随笔写作的真实性最强。所谓“我手写我心”,随笔写作是最能体现学生自己的认知的一种文章样式。换句话说,强调真实性的随笔协会的写作是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认知与判断能力的实践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网络随笔活动。
随笔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以网络为平台展开实践活动,所以网络群体也就成为随笔实践活动的团体形式。
1.网络随笔活动的个性适应职业院校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的需要。
网络随笔写作是极富个性化的写作。真实、自由、开放是网络写作的突出特点,就博客和QQ日志的写作来说更是如此。博客或QQ日志写作的命题、行文、内容都带有浓厚的个人化、个性化色彩,个性化也是网络随笔写作的原动力。另外,学生博客或QQ日志的语言特别鲜活,或幽默诙谐,或活泼生动,或引经据典,或娓娓道来,或侃侃而谈,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博客或QQ日志的写作可以任意发挥、自由畅谈,以迎合开放的时代生活特点。这些特点适应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网络随笔活动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修养。
网络团体随笔的写作是互动式写作。只有把现实的生活和写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的书写,才能引起交流者的共鸣。但网络团体的随笔活动不完全是“私人”的。在开放或半开放的网络群体里,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随机进入群体成员的博客或QQ的,一开始便有极大的“尝试”阅读的成分,当某一日志的内容为阅读者所吸引时,网络里的“评论”功能,可以为任何学生(只要愿意的话)提供一种非常直观的交流方式,即阅读者可把反馈信息放在评论栏里。这样阅读者和写作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进行近距离接触。从这一层面来说,网络群体的随笔写作可以成为一种真正的互动式写作。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字拥有了一批固定的读者时,他会受到这种直观互动的鼓励,不自觉地提高自己写作的立场和要求,关注周围的师生,进而不断提高自己写作与为人的素养,以及自己的人文修养。
(三)随笔征文活动。
随笔征文活动是检验学生随笔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随笔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形式之一。如果说随笔协会与网络随笔写作是以交流与引导为方法促进学生的写作,那么随笔征文活动则是以比赛与竞争为手段检验学生的写作效果。定期开展一些随笔征文活动不但会激发许多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会督促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境界,进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人文素养 课程设置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当今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业已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受众具备一定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知识群体,接触和使用媒介非常频繁,然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中通过直觉感悟自发地形成了浅层次、低水平的媒介素养;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大学生涯虽然只有四年时间,却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成长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难免把握不住自我。当今一些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往往是在倡导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极大地误导了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各类网络文化容易使得大学生陷入信息迷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专门化、系统化的媒介课程的学习,以此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培养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文精神,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
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建设性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改变他们行为上的媚俗性、功利性,帮助大学生追求行为文化的“雅”,直接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和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高校的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追求真知的求索精神、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富于理性和思辨的批判精神等。媒介素养教育在建设高校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供高校学生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提升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准,帮助大学生追求永恒的道德精神;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精神。
三、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与意识,既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完全社会化、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又是一项社会的战略工程。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含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部分内容。
(一)理论教育。
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作用以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认识到媒介构建的信息环境的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区别,理解隐藏在媒介信息之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媒介理论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关于媒介的思想,构建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理论课程教学首先要改革高校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增加媒介素养类课程。高校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修和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的任意一门课程,是学生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媒介素养课程可在任意选修课中单独列出一个模块,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以具体媒介对象为课程方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导向,由此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如设置时事解读、时事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
其次,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大众传媒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课堂讨论,请学生寻找并讨论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方式和手法各存在哪些差异,分析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从差异中得出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以及分析倾向形成的原因。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赏析力和批判力,因此在讲解案例、欣赏媒介产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媒介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最后,高校可以尝试在非媒体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写作学或者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风格的报刊,分析不同的报刊与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区分客观陈述与表达意见的不同手法;此类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诚然,这样的教学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普遍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师资情况,请媒体的专家或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或开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应书单方便教师自学。
(二)实践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实践教育,即注重大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增强校园媒体与学生接触频率与互动性。我国高校一般都拥有具备一定设施的校园媒体系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校园网,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设置有校园电视台和用于录制校园节目的演播室。然而不少高校媒体在媒介产品的制作和传播上往往只对少数学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记者、播音员)开放,广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校园媒介产品,他们和校园媒介之间是比较疏远和陌生的,缺少直观的感受,以至于在讲授媒介理论课程的时候,学生普遍对媒体的内部运作机制很难理解。因此,校园媒体可以定期、定量地开放给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校园媒体作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程的实训室,允许学生参与到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媒介活动的感性认识。
文化校园是广义上的校园文化,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想模式和终极目标,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它是一种校园形态、文化形态和价值形态。文化校园相对校园文化而言,其文化育人功能、精神陶冶功能、价值引导功能更为全面、具体、深刻。文化校园更具有文化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功能。文化校园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全方位的,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行为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校园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研究文化校园建设、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对策分析。
一、文化校园建设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
文化校园建设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文化校园建设营造具有创新内涵的校园文化底蕴、提供大学生创新活动需要的设施和场所、建立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文化制度。从精神内涵、物质基础、规范引导等方面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保障。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是文化校园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它以无形的形式存在于大学校园中,通过学校历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形成了完整的精神文化体系,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内在的导向。高校文化校园建设应将创新教育的理念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培育,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来实现,形成覆盖高校的价值体系,营造具有创新内涵的校园文化底蕴。为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创新内涵的校园文化底蕴通过课堂教学、文体活动、学术讲座、师生交流等多种形式体现,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将为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帮助。使得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时刻感受到创新文化氛围的熏陶,逐步形成创新人格特质,树立创新观念和目标。
(二)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文化校园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物质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更加需要完备的物质条件。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了大学生积极创新的情操,开放的图书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理论条件,健全的网络条件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完备的实验室、教学基地为大学生科学研究提供了创新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了场所和空间。因此,作为文化校园的一部分,高校基础设施状况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完备的物质条件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对大学生创新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
校园丰富的文化活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载体。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宽广的知识面。校园文化活动在这一方面发挥了它的优势,融汇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将文化与科学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对专业教育的补充,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还在实践培养方面提供了平台。以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为例,人文、理工背景的众多大学生汇集在一起研讨、学习,实现学科的交叉互补,在活动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又锻炼了创新能力。同时,校园文化制度为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结果的评审提供了保障。例如,学生社团活动、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在相关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下开展,大学生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积极研究创新的方法和规律,进行创新活动。这种规范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育不仅具有推动作用,也具有约束和引导的作用。
二、文化校园视野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精神缺乏,参与意识薄弱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他们在学习和科研中敢于创新,不畏权威,能坚持实现个人理想的精神,是大学生在主动探寻和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或者在创造的过程中产生的智能心理和非智能心理的优化整合。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这也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面临的首要问题。经历了高中教育阶段,进入大学校园后,众多大学生仍然习惯于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表现在课堂上即为被动接受知识传授,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学习和研究,在完善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学会自主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另外,部分具有创新动机和意识的大学生参与意识薄弱。对于专业学习中迸发出来的新思维、新设想不能及时付诸实践,失去了创新实践的良好机遇。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缺乏、参与意识薄弱的现状是由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
(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缺少平台、缺乏引领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渠道虽然比较多,但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设立的实践基地还不多,在现有的创新实践基地当中,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是比较常见的形式。但是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设立在校园中,相比其他创业空间不仅需要遵守更多的秩序,同时在创业行动上也受到比较大的束缚,很难在同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校园之外的创新实践平台更加匮乏,高校缺少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缺少针对大学生建立专门的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种类繁多,但高质量的创新活动不多,大学生参加创新类竞赛活动严重依赖于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校园内组织的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此外,在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中,缺少经验成为制约创新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是创新活动缺乏引领,缺少创业创新经验的分享和获取。仅依靠创新课程的理论学习还不足以帮助大学生获取创新经验。
三、文化校园视野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建设具有创新内涵的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文化校园的核心,积极建设具有创新内涵的大学精神文化,使创新精神成为文化校园的灵魂。从学校发展层面来讲,应该将创新精神融入到自身的历史文化、办学理念、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之中,通过内化的宣传和渗透,让创新的价值理念在长期的学校发展中形成意识氛围。从教育教学层面来讲,促进教师将创新精神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育的环节来引导学生,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并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从学生管理层面来讲,秉承“培养创新精神”的工作理念,积极地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大学生在校园活动的“第二课堂”中投身实践活动,建立并改进学生管理制度,从制度方面激励大学生的创新行为,从保障方面支持大学生创新活动。
(二)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要鼓励和要求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科学竞赛,参与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自由、自主地开展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学术讲座、科研征文;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参与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拨出专款,奖励学生科研,支持大学生的学术活动。高校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支持应该是全方位的,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物质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在制度层面建立更多鼓励性政策,例如将科研活动、创新型竞赛计入学分,打通教学环节与非专业素质培养环节,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参与创新实践。对于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等创新实践基地的管理要制度化,更要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在规则范围内给予最大限度的包容和理解,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三)利用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平台
生在人文社会素质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文章旨在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以及加强学生专业
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新时期大陆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社会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社会素质
[作者简介]罗伟生(1959-),男,广西全州人,桂林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和管理研究;蓝秀
华(1970-),女,广西钦州人,桂林医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和医学教育研究。(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四批资助项目“新时期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素质养成体系的构建与实
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A02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53-02
20世纪末以来,有关大学生素质的养成,一直是教育界研
究的热点之一。素质是指人们在先天具有的生理基础上,经由
后天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内化而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人的
素质由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构成,人自来到这个
世界上就拥有了生理素质,这是他生存的基础。社会素质是以
身体素质为基础,通过心理素质这个中介而不断获得、形成的,
包括道德、价值观念、知识、能力、技能、审美等素质。
以知识为核心的
21世纪,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强壮的身体,
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
质。除此之外,还应拥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素质。在世界科技飞
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地方医学院校如何加强
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的培养,这是每个大学人、办学者都无法回
避的问题。
一、我国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教育的现状
人文社会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是培养人良好的身心品质和
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注重的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的养成。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教育采用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医科
院校从综合性大学中分离出来独立设置,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
学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人文社会素质的养成,课程设置不成
体系,设置比例突出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知
识的渗透。许多医学院校开设的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选修课
程少而单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加之我国高中
阶段教育文理分割,报考医科院校的学生多数偏重理科知识的
学习,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相对欠缺。进入医学院校后,又
局限于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人文知
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这就导致了医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下
降。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培养医学生适应社会
快速变化、沉着应对各种事件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顺应时展的需
要。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
们不仅要求医生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有良好的医德、高度的责
任感和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加之,随着人才资源竞争的加
剧,用人单位并不是仅用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唯一的选聘
标准,而是综合考察应聘者的医学知识、技能、道德、品质、人际
交往、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只有各方面都表现优异者才能得到
用人单位的青睐。
第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医学自身发展的需
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疾病的诱因并不只局限于单纯的生物
因素或某个环境因素,促使人们从单纯的关注生物因素,向关注
社会环境、心理、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及成因等因素,不同维度不
同视角地考虑问题,要求医务人员具备多种学科知识和多元的
思维方式。而医务人员具备这些则需要从其所受的教育开始,
也就是从其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学校开始。
第三,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医学精神的诉求。人文
精神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科学发展的旗帜。医学研究和服务
的对象是人,医学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促
进肌体康复的科学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是人学,与人文的关
系最密切。医学关注的是所有人的健康,尤其关注的是身心受
病痛折磨、最需帮助和关怀的人。实际上,医学精神所呈现的是医
学领域所固有的人文精神,包括仁慈、善良、同情、体贴、关怀等。
所以,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医学精神的客观要求。
第四,医学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和医学人文关
怀的诉求。医学是研究人、服务人的学科,医务工作者以研究
人、关心人、为人的健康服务为其职业职责。坚持以人为本,实
行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要求。尊重人、
关心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关怀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医务工作
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也是其为之奋斗的职业追求。
医务工作者的医学人文素质、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的形成
来源于医学人文社会素质教育和长期的社会实践。医学人文社
会素质教育是关键。大学阶段是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
观、成才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人文修养
和人文精神最重要的黄金阶段。因此,大学必须高度重视医
学生的人文社会素质的养成,为其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职业
基础。
三、开展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医科院校单独设置、基础教育阶段文理分割现实背景下,
笔者以所在的学校为例,对开展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教育的有
效途径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确立并强化医学人文理念
20世纪
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医学教育培养“五星
级医生”的目标,力求使医生成为卫生服务的提供者、综合诊治
方案的制订者、健康教育的开展者、平衡卫生保健需求的社区领
导者和服务的管理者。2002年
2月,国际医学教育组织了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提出医学类毕业生不仅要掌握
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而且要具备沟通技能、批判性思
维、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及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
和伦理
7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现代医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
和“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要求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人
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是一个身心健康、拥有现代医学理念
和医学人文精神的人。只有这样,医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
成长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才能在医疗卫生服务中把服务对象
看做整体的人、社会的人而不仅仅是生物的人,才真正懂得尊重
人的生命,尊重人的权益,尊重人的价值。因此,医学院校的决
策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医学人文社会素质对医学生
的重要性,强化医学人文社会素质教育,确立现代医学人文理
念,从医学教育机制上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医学人文社会素质的
培育。只有医学院校的决策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医
学人文社会素质对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意义,在医疗卫生服务实
践中对医生的思维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个学校才真正重
视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素质的培育。
(二)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的培育
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医学生的知识、技能、
能力、价值观念、伦理行为等素质的养成。因此可以认为医学生
的人文社会素质分为医学职业价值、伦理行为素质,医学科学素
质和人文素质三大领域。笔者主要通过修订医学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调整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加强医学生专业社会
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素质。
1.调整培养目标,修订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对即将
毕业的医学生和历届校友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参照《全球医
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调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新设定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通过五年医学本科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和
临床技能,并能用这些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具备与病患家
属、同事进行有效沟通的技能技巧,懂得信息采集和整理,对医
学职业的职业价值及伦理规范有较好的理解,具备敬业精神。
2.改革课程设置体系,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
系。参照《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增
加通识课程。首先,以医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核
心,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这些知识和
技能的掌握,是医学生安身立命之本,是医学人才知识结构中的
核心成分和标志,也是其将来从事医学职业的前提和基础;其
次,围绕学生必备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如
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统计学、医学管理学、
医事法学等;最后,开设通识课程,除教育部规定开设的“两课”
外,主要包括东方文明史、西方文明史、医学史、哲学史及哲学流
派等。
3.加强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对医学生
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巩固和掌握,对其职业价值、伦理
行为素质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校实际,在新的人才
培养方案中要求医学生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进行不少于
600
个小时(4年合计)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参加市区、学
校或社会团体组织的义诊活动,到医院、福利院做义工,对所在
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或进行相关的社会调研等。此外,
对医学生的实习要求也作了调整。实习时间仍为一年,除按原
临床医学生的实习安排原有科室的实习轮转外,还安排精神病
学、家庭与社区医学和神经病学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信息收集、管理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三)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场所之一,是学
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活、学习于
校园中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其感染、熏陶。到处充满浓郁人
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人文
精神、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功不可没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
生的学习成长大有裨益。比如校园景观的美化,包括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学校建筑物的设计与装潢等,都使学生在美的熏陶
中形成较高的文化和审美品位。又如学校经常开展各种文化专
题讲座,名著名篇的导读、名曲名画的欣赏,讲演及各类竞赛等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
中吸收人文知识,提高综合文化修养。另外,良好的校风、学风、
班风和教风,好的校训、校歌,都会彰显无形的力量,吸引、感染、
鼓舞着学生奋发向上,进而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内化为他们的
价值、理想和信念,引领、激励其日后不断进取,彰显精神动力。
医学发展史证明,没有良好深厚的人文知识、文化底蕴,就
很难有医学上的卓越成就。因此,地方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人
才的过程,必须充实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在医学教育机制上下
工夫。医学生只有在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的
同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丰富的人文知识,才能从内心
深处理解医学科学和人文的双生属性,才会树立医学的科学价
值和人文价值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才能在日后的医疗卫生服务
中更好地关怀服务病患,使个人价值在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为
民众的服务中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王志杰,王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化刍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3).
一、缘起及意义
当今社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使职业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间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网络传媒等数字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带来欣赏音乐便捷途径的同时也给学生们带来了诸如造星活动、歌星商业化等等不良影响。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并未真正建立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人生观与价值观还在初成期,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落后也暴露了中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存在的固有缺陷。
综合考虑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其就业前景,结合上述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在职业院校中单一化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未来职场对于实践型、素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针对目前职业院校中音乐第二课堂的现状,研究有效的教学途径,对于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从而达到给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欣赏观念,进而对学生的整体发展灌输正能量,最终达到塑造就业能力强,心理素质过硬,品德高尚、高素质学生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及组织
1.课程与教学方面
(1) 第二课堂的开设:开设诸如“流行歌曲演唱”“合唱指挥”、“打击乐演奏”、“形体与舞蹈”课之类的音乐艺术课程。另外也应重音乐作品人文内涵(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认同、心态、情感、意图等),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纯净大学生审美品位,感受高雅艺术的真谛,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实践能力;
(2) 民族音乐教育的融入: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会唱家乡的歌。学校引进本土优秀民间音乐文化传承艺人莅临高校进行现场教学、互动,进行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展演、纪录片播放等,学生多接触,增情感,确立学生民族归属感;学生走出去,实践能力的锻炼,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基地进行参观、调研亲身体验等。
2.课外建设
(1)加强音乐社团活动
学生自主创建的音乐社团,音乐社团不定期邀请音乐专业的教师、学生进行音乐专题讲座、名曲欣赏会,校园歌手比赛等。
(2)创建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学院(团委)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根据大学生特长和爱好,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声乐、合唱、器乐、舞蹈等个人、团体性质的训练与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定期举办综合性或单项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音乐问题,开展音乐评价;通过欣赏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加强学校主导的校园音乐文化平台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媒体是塑造校园精神的重要舞台。应通过校园的广播台、报刊、宣传栏,有目的、有步骤、有选择地传播;此外学校还可以举行打击乐器的表演赛并加强与专业音乐学院的交流,让大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角度得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正确辨别社会潮流中的各种音乐文化现象
现今社会潮流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流行音乐,伴随着高雅音乐的流行,不良音乐文化随网络得到了快速了广泛的传播,这些会影响大学生对语言的判断。因此都会对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造星活动大行其道,歌星商业化,容易造成不良崇拜,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论文关键词:文化素养,技职院校,体育意识
体育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由一个人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以及体育意识、兴趣和习惯等因素决定。技职院校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一方面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等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而另一方面又因为中考和高考的失利而进入技职院校就读,环境与之前比发生了加大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不够准确,有时甚至是片面的。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抓住时机提高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是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多渠道渗透体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们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学校经常性地、有计划地进行引导,有意识地创建健康积极的体育气氛,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运动中去。如班级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教工、学生对抗赛等,并形成制度。体育教师则可以利用校园网为体育知识宣传平台,收集和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素材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在各系各层次的体育比赛中,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尝试和练习中不断加深了对运动项目特有魅力的感知,得到稳定、持久的动力,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最后转化为自身的迫切要求,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从兴趣爱好经过内化变成自觉意识。
二、课堂上加强体育技术、技能训练,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学生主要是在体育课堂上学会的。老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再经过纠正错误、反复练习达到分化、巩固、动力定型。技职院校学生已具备了跑、跳、投掷等基本技能,教师须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知识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挖掘潜力,在练习与锻炼中巩固提高、形成新的技能。如:三级跳远、足球绕杆射门等,这些技术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往往表现出比较大的兴趣。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学习和掌握技术的速度会有快有慢,但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新技术时都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如:学习篮球的“三步上篮”技术,对运球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作好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并力争进球;对于普通学生要求能完成自抛球跨右脚球接三步上篮,或运一次球当球弹起时跨步接球上篮;对于运球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要求则更低一些,能学会原地跑动后跨右脚做三步上篮即可。这样,各种层次的学生都会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达到学会技术。
三、创建课后体育氛围,鼓励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
通常带有游戏性质的娱乐性体育项目更受学生欢迎,我院运动会引进了系列的群体类运动项目,多层次地创建课后体育氛围,促进学生课后仍然积极参与和练习各种运动项目。我院群体类项目各组别按成绩直接取各系部前8名,不足8名递减1名。如综合投篮:每队4人。每人选一项(一分钟投篮、罚篮10次、一分钟全场来回运球上篮、一分钟限制区外投篮),以四人投中总次数排列名次。如遇总次数相等,依次以三分球、罚球、跑篮、限制区外中篮多者名次列前;足球射门:每队5人。在11米处射门,打中相应区域得相应的分值,每人有三次射门机会,每人连踢完三次换其他人继续比赛,最后以五人的得分总和排列名次,如遇积分相等,依次以8分、7分、6分…多者名次列前;滚雪球:每队8人。2队同时进行比赛,赛距为20米,在起、终点分别放上标志物作为折转标志。按照全队人员手拉手跑回起点的先后按计时取名次。比赛要求:①每队8人纵队排在起点线上,发令后,各队第一位迅速向前跑去,绕过终点标志物跑回起点,与第二位两人手拉手再迅速跑向终点,折转后返回起点,再拉第三位的手变成三人手拉手向前跑……依次类推,直到整个队伍手拉手跑完为止。②返回起点的人必须手拉手绕过起点、终点的折转标志物才能向前跑。③跑动中不限制队伍的排法,但必须是手拉手,不得脱手。④全队人员(8人)全部超过起点才算全部到达。这一类游戏类运动项目对团体合作有较高的要求,也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另外,我们学院的“技师杯足球赛”、“三对三篮球赛”等校园赛事在学生中也有较大的影响,各系部定期举办的各类乒乓球、棋类活动也深受学生欢迎。
这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带动了大多数学生参与到运动中去,学生课外参与和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娱乐体育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之余,也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引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自己分析和评价他们的体育兴趣。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体育协会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从而保持对锻炼的稳定兴趣。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反复磨练达到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者,也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要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以高尚的人格、广博的知识、标准的示范和良好的行为对学生产生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总之,每一节体育课,每一次体育活动,都能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促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的养成。技职院校的学生就有了从事终生体育锻炼的基础,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也必然会相应提高。技职院校学生如果能全面树立终生体育和健康体育的观念,必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文学意识 文学素养 阅读
李祖荣在《浅析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石作用——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思考》中提到:“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语言、认知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同时也担负了道德与审美的教育作用”。可见,小学的语文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是较大的,而文学素养在这里是指学生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以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文学意识是指文学作品引发的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的目的及重要性
我们所说的文学是指包含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之类的文体,而文学素养则是一个人或者组织在文学的创作、传播和交流等行为及语言、思想的水平。而要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就要知道什么是语文。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及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统称。在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语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时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可以说,语文作为主要学科,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桥梁。培育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激发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潜力和兴趣,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他们的个性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古至今,教学都按照“因材施教”的方法去教学,但是在实际中,能做到的是少之又少,很多小学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单一,甚至有些枯燥。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只能机械的学习,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小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严重缺乏。
教师的儿童读物阅读量少,小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到的知识太少。对于小学生来说,儿童阅读物就是他们开阔视野汲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但是在课堂上,小学生只能学到书本的知识,他们对文学的感悟能力不强,对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不强,的享受不到文学带给他们的乐趣,教师阅读量过少,没有充分发挥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作用。
三、培养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的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是处于语文学习启蒙的关键阶段,如何学好语文,为其他科目打下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很难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培养小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是产生了很多的阻碍。21世纪是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省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多媒体在声音和视觉上的运用能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吸收知识,牢记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多种文学体裁作品,拓宽文学视野
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过少,要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既非常贪玩又非常爱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且阅读的内容要多种多样,阅读多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可以让小学生的文学视野得到开阔,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培养小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让他们在今后的沟通、交流、为人处事等方面得到提升,提升个人魅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学读物中的内容
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的写照。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作者从生活的感悟中得来的,其中包含的生活哲理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应从小抓起,小学生在读物里徜徉文字的海洋,在里面看到了一个用文字构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小学生学到他们从未遇到的知识,然后结合生活实际,用书本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这种书本与生活结合的方式就是培养他们文学意识和文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四)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小学生要养成动笔的好习惯,在文字中培养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小学生每次考试都会考到作文这一项,但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都写得不好,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平时很少动笔,不仔细观察生活。小学生从小要学会写日记或者动笔随时记下的生活中的感悟,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这些记录下的东西就成为了写作的素材,就不愁动笔没东西可以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增加小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不光是在课堂上教授,更要在生活中去慢慢养成。我们不但只看到培养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在另一方面,要看到小学教育对中国百年教育大计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灵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知识,而是当成一门兴趣学科,让小学生在学习里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刘慧.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生;文化素养
1儿童文学与文化素养的概念界定及它们之间关系的阐述
1.1儿童文学与文化素养的概念界定:儿童文化是指适合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和审美要求,有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的总称。而文化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参加社会生活实践而习得的经验,特别是在学校通过语文教师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参加社会文化活动、通过家庭的教育、通过学校设置的文化氛围等方式,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一种具有文化气息的素质。
1.2儿童文学与文化素养之间的关系:儿童文学与文化素养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儿童文学是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素材和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多种多样的儿童文学素材,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儿童文化素养的提高,又会促进儿童文学的发展。小学生文化素养提高了,会创作出优美的散文、富有节奏感的诗歌等,这就会不断的丰富儿童文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儿童文学和文化素养之间的关系。
2儿童文学在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2.1儿童文学为语文教师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了教学素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众多教育者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是推行基础教育的基础,众多语文教育者更为重视对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资源是对于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决胜的作用[1]。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资源包括:语文教科书、语文阅读书、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网上语文教学资源、儿童文学书等。在这些小学语文教育资源中,儿童文学在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是一种宝贵的语文课程教育资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和课外阅读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外,学校图书馆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儿童文学书籍,家庭成员为儿童买的儿童读物也都是很好的儿童文学素材。在此选取北师大版第五册课文《小镇的早晨》一文为例,阐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利用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素材,对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小镇的早晨》一文中,第一自然段写到:“桃园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这段既写的简洁、生动、又清晰准确的介绍了小镇的名字、地点、交通工具,语文教师再给小学生讲这段时,可以给小学生讲解写散文的要素都有哪些?重点分析“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中的“鱼肚白”这个词用的生动性;“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中的“唤醒”一词,分析这种拟人的写法;文中第二、三、四自然段的第一句分别这样写:“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这三段在整篇文章中用来排比的修辞手法,形成很强的气势,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儿童文学读物时,可以从读物中培养小学生写作散文的方法,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文学思维、文化底蕴。像《小镇的早晨》这类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外阅读书中比比皆是,儿童文学为语文教师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了重要的教学素材。
2.2儿童文学是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在后天任其发展形成的,而是小学生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而习得的体验,特别是在课堂上通过语文教师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参加社会文化活动、通过家庭的教育、通过学校设置的文化氛围等方式,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2]。对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生活实践和学校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国家需要给予小学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极大的经费支持,学校需要为小学生创设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班主任需要布置好具有文化气息的教室环境和构建具有文化素养的班风;语文教师要选取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展教学活动,以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的路径有多种,例如:采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来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通过创设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通过开展朗读比赛或者书法比赛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暑假里家长为儿童选报书画绘画班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语文教科书和课外阅读书的儿童文学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路径,因为学校生活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最重要的乐园,而语文教师教学所依据的是语文教科书,语文教科书就是很好的儿童文学读物,因此,儿童文学是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此外,小学生去图书馆选的书籍、家长给儿童买的儿童读物也大都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故儿童文学是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
3结语
综上所诉,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外阅读书是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语文教师要重视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在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利用儿童文学,从小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勤.将素质教育与特色发展之关系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素养;教育生活化;兴趣;习惯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和提高思维的初级阶段,良好的语文教育不仅仅给他们带来语文知识和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形成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即实现小学生“语文素养”教育――以语文为核心的综合素质[1]。目前传统的小学生语文教育单纯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忽视小学生创造力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鲜少提供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忽视小学生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语文教育形成了一种枯燥乏味的现象,小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过程中感受不到其中的美妙之处,逐渐减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些传统的语文教育问题,实现小学生“语文素养”教育,本文提出以下三个着力点:
1. 语文教学应以兴趣为导向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愿意参与和接受所学的知识。因此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小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内容。如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上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保证小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兴趣学习和参与。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重发掘学生兴趣并进行引导,在引导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的了解并培养小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小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在老师这样的努力下,小学生会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他们的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更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潜力,强化创新力和想象力。
2. 语文教育要生活化
现今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疏离,小学语文教育应当具有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2]。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包括教育方式的生活化和教学知识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生活化指由传统只注重课堂授课的教育方式转向同时注重课堂授课和课外实践授课的教学方式。教学知识的生活化指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能仅依赖于课本知识,也要注重在生活中吸取知识,这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性决定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运用好语文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小学生多读、多看,通过看、听、读、背、记等方式,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积累、形成语感,但为了达到“语文素养”的目标,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在现实生活发现语文知识,并通过课外时间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生活本来就是一部多姿多彩的百科全书,生活可以使小学生获得课堂中所没有的语文知识、练就语文技能、感悟。要从生活中积累语言,扩大语文教学的途径,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不把语文学习局限在课堂和校园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小学生的课外实践。例如春天到了,老师可以把课堂转向室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美景,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时也要把学到的语文知识渗透到实际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融合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方式。
3. 语文教育要注意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巴金曾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而语文作为所有学科中的基础科学,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语文自身学科成绩的提升,同时也对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伴随孩子的一生,塑造人格,使其终身受益[3]。而目前的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许多不好的习惯并且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注意,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因为教育观念的缺失、语文新课程改革落实不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且对语文教学研究不够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不够[3]。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师和家长没有真正重视,没有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指导和监督。由于学校的课堂是仍然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主要场所,所以本文对老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提出相关建议:(1)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口语交流习惯包括将普通话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参与并勇于发言的习惯。在这一点上,老师要做好领头的作用,使用普通话授课,在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在课堂互动方面,老师要做好激励政策,鼓励小学生尤其是内向的小学生参与并积极发言。(2)培养小学生识字和写字的习惯。老师要贴近学生生活来激发小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如让学生在放学路把不认识的商标店铺名记下来。同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亲身指导和增加持久性的写字培训。(3)养成爱图书看报的习惯。学校要在教室内设置一个小型书架渲染读书看报的氛围。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书籍,把选定的书籍的阅读当作作业布置下去,然后老师要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让学生养成记录笔记的习惯。(4)培养小学生留心周围环境的习惯。老师首先要强调在写作中一定是真实的来自生活中的,并教导学生获得真情实感的方法就是留心生活。也可以让学生记笔记,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结语
教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是最具美感的学科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和感受语文活动,获得语文艺术的美感和审美的愉悦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育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道路是艰辛和漫长的,但相信在教师不断地去努力、去发现、去探究、去创新的同时,学校、家长和社会相互配合下,语文教育一定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作者单位:邯郸县姚寨中心校高庄小学)
参考文献:
[1] 包亚娟.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五大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3.09
一、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儿童文学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丰富文化知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资源儿童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品充满儿童情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儿童喜爱的读物,首先它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作品,适合儿童的审美特点、接受能力和心理特征。比较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等,都是现阶段小学生非常喜欢阅读的儿童文学书籍。这些备受小学生青睐的优秀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从儿童的心理视角描写发生在儿童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使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品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2.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的教育具有一致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能初步对文学作品有所理解、鉴赏,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下,能感受高尚的情操,发展自己的个性,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儿童文学引导小学生以善为美,通过儿童文学的阅读,引导小学生更多地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因此,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在教育小学生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儿童作品的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知识的学习很多教师缺乏对儿童文学知识的掌握。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方面的文化素养并不高,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儿童文学是什么,儿童文学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教师在给小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2.儿童文学课堂缺乏灵活性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一般只注重语文知识方面的学习,很少抓住儿童文学的特点来给小学生讲课,致使在日常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气氛紧张,教学死板,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问题有:(1)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时没有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儿童文学和最大的区别在于儿童文学有着独特的儿童情趣和审美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时,抓住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才是给小学生上好儿童文学课的关键所在。(2)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时抓不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由于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比较低,缺乏儿童文学知识,对儿童文学不能很好地区分、辨认,对不同文体的儿童文学作品,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不能突出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对策
对于儿童文学知识的教学,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基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知识现状,教育部门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积极组织教师通过专业的在职培训,来增加教师的儿童文学知识。
1.儿童文学知识和教学相结合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知识培训,应该以知识的应用培训为主,不能以儿童文学知识的研究为主,培养的重点应该是儿童文学的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融入到课堂的讲课当中来,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现状及建议
笔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以自身所工作的农村镇小学生为研究主体,依据小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对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如下问题,并和各位同行一起交流探。
一、小学生语文素养整体不高
1.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
通过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不清,格式错误明显,且不能保持书面整洁,不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低中段学生的作业本上错别字横行。如低段的拼音“p”与“q”,“b”与“d”的应用,很多学生将其混淆,且屡改屡错。中段学生对于形近字也无法很好地辨认,甚至一部分学生仍不能完全掌握低段的拼音任务,将错误一直从低段带到高段。
2.语文知识面狭窄
农村小学生极不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除了课堂上教师要求掌握的内容会去识记,很少有学生会自主地去获取其他语文知识,导致大部分学生知识贫乏、眼界狭窄、语文能力低下。
3.口语表达能力差
农村小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一个是胆子小、易紧张,他们在私下交流玩闹时可以大胆地交流,但是在正式场合就会紧张到语无伦次、声音小、不自信、肚子里没话说;另一个问题是语言贫乏粗俗、口头禅较多,还时常夹杂着方言;还有一个问题是表达思路不清晰、不完整,常常东说一句西扯一句,没有中心思想观念。
4.作文水平较低
农村小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总之无从下笔。有些学生写了好几页,却内容空洞纯粹是在凑字数,没有中心,没有层次可言。有些学生作文本上一大片空白,就写了几句话;有些学生有真情实感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还有一个问题是格式错误普遍存在,有好多学生连开头空两格的作文基本常识也无法掌握,标点符号随意应用,尤其是冒号与上下引号的应用更是错误百出。
二、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失衡
1.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高于应用能力
小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情况较好,但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导致在文本阅读时,能够浅层次地涉猎浏览,但无法深层次地理解应用。
2.男女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呈现差异
男女生在基础知识领域中水平差异不明显,但在口语交际、习作方面,女生水平明显高于男生。主要是由于男女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造成的,女生语言发展能力早于男生,因而存在优势。
三、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1.重视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各种环境与多种力量的共同促进下得到真正的提高。
(1)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学生要从自身重视语文知识学习,自身的努力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2.强化不同知识学习的指导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1)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减少基础性错误,如形近字的辨认,必须有错必改,直至不犯错误。同时,在识记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理解其意义,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2)加强阅读,扩充学生知识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阅读,除了课内阅读,更要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最终化为己用,从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和想法。
(3)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要给学生充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醒学生多看多想多写。
3.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男女生在语文学习上呈现差异,每个个体在语文学习上也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语文学习计划,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总之,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路,找到更符合农村小学生实际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