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的基本特征范文

创新意识的基本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4 16:34: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创新意识的基本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创新意识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27-03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要旨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核心,已成为各高等学校的共识。作为农学专业的教师,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农学类创新型人才所应具有的特征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模式、方法等相关问题,并努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以不断提高农学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有关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卢宏明认为,创新人才是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刘宝存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阳浙江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人才中那些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实施了创新行为且取得了创新成果的人。王亚斌等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也就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在某一方面打破旧有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其自身具有创造性、创新积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并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其必须具有创新积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吕钦等综合教育界、学界的观点,认为创新型人才是人才的一种,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拥有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够在特定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卢宏明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李俊卿等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视野开阔、对问题高度敏锐、思维活跃、认识新颖、实践能力强。郑其绪等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好奇心、执着心、反叛性和兼容性。徐恩芹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丰富的创造性、高度的责任感、个性化、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佟庆伟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5项基本特征: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良好的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合作精神;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阎玉科等认为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具有健全人格、具有创新意识。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健康的人格、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合作精神、开阔的思维能力、执着的追求信念、很强的实践能力。

2.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设置于1951年,是国家二类特色专业,至今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8000多名。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本专业办学定位是:以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产学研结合,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结合前人有关创新型人才的观点与农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扎实的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教学、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特征,其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与过硬的政治素质等三个方面。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健康的心理包括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极强的事业心与进取心、顽强的意志力与受挫力。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创新型人才走正确道路的保证。只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加上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保证人才不会成为“危险品”。(2)扎实的创新基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基础包括人文素质、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两个方面。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文理兼备的人才,较高的人文素养与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结合是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成功的重要基础。(3)强烈的创新意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基于其对农业生产与科研的兴趣。创新意识亦即创新动机、创新欲望。只有时刻心怀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发现新问题、产生新念头,这是创新型人才创造创新成果的第一步。(4)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发现问题有关,是发现新问题的前提,而创新思维则与分析问题有关,是科学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的重要保证。(5)很强的创新能力。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实施创新活动,并能开发出新产品、取得新突破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

二、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1.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根据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同志也多次谈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问题。其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其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农业领域的创新,而农业领域的创新就需要大批的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2.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其要求农业生产技术必须由经验向科学转变。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创新与广泛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中,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土壤改良与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需要大批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纵观当前人才市场,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纷纷开出了一个条件——“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显然,这对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不利的。但是,我们得好好想想,为什么用人单位会强调工作经验呢?笔者认为这是用人单位的无奈之举,是应对当前大学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普遍偏低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的无奈之举。因此,作为高等学校,应该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要再让学生们无奈,也不要再让用人单位无奈。当前,很多农业领域的用人单位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训练,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

三、农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

前文已述,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教学、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创新型成果的取得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人产生了创新“点子”(即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创新思维提出解决方案(即分析问题),最后应用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出新成果(即解决问题)。因此,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是缺一不可的,这也是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大内涵。

1.创新基础培养。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人文知识和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博览群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以积累更大的创新潜能。

从学校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得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加强校园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强图书馆与图书资料建设,等等。其次,必须设置完备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以夯实学生的创新基础。为适应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本专业实际,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理论课体系与实践课体系两方面进行改革。关于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应从强化主体课程教学、删减传统老化课程、增加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增设讲座式讨论式前瞻性课程等方面开展改革;关于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应完善课程实验体系、课程实习体系和综合性实习体系。

2.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郝树凤认为,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学生拥有广博的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创新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应营造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利于各种新思想火花的迸发。应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新想法、新观点,鼓励学生对现有的结论甚至教材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应多开设研究型课程,以研究型学习作为实践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三,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设疑—讲授—讨论—总结”的互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建立在自学基础上的勤思、善问的基本素质。

3.创新思维培养。很多人在谈创新型才培养时,往往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混为一谈,笔者认为,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前所述,创新意识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而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创新成果。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即应以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揭示联系、寻找原因、总结规律,领悟课程内容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戒刻板、僵化、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的锻炼。

4.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实施创新活动,并能开发出新产品、取得新突破的能力。可见,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此处所讲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本校农学专业的实际来看,其实践教学环节是比较完善的。其主要特点是:秉承“六边综合实习”传统,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四年不断线,即大学四年都开设有专业实践课程;所谓“六边综合实习”,即边学习、边实习、边科研、边推广、边搞社会调查、边做群众工作。但是,从当前农业发展形势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必须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包括增设专业课程实习环节、强化科研环节、采用一贯制导师制、开设创新实验班、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本文综合前人观点和农学专业实际,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分析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阐述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为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2]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0):106-107.

[3]刘宝存.关于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断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9-12.

[4]阳浙江.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08,03:6-8.

[5]王亚斌,罗瑾琏,李香梅.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318-320.

[6]吕钦,鄢平.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3):23-24.

[7]李俊卿,胡甲刚.创新型人才简论[J].教学与管理,2001,(11):9.

[8]郑其绪,宋彩风.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88-92.

[9]徐恩芹,刘美凤,等.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J].人才开发,2005,(9):9-10.

[10]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15-18,37.

[11]阎玉科,庞风民.论创新型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2004,(2):87-89.

[1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N].人民日报,2006-01-10.

[13]郝树凤.教育学视角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5,38.

[14]尹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初探[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27(3):70-72.

[15]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19-121.

篇2

[关键词]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型企业 技术知识生产

一、引言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将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为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型企业自然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尽快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因此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然而,理论界关于自主创新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分歧。例如,有些学者将其定义为创新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独立研究开发;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创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进一步,关于自主创新认识的分歧又导致了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认识的模糊。为了推动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企业实践,本文将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型企业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一个多层多维的概念,本文只从企业层面考察自主创新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主要通过购买专利、引进成套设备等方式提高技术水平。由于需要向国外企业支付高额的技术使用费,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无法提高;由于缺乏技术标准制订的话语权,我国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十分不利。自主创新这一概念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显然,“自主”是对企业简单的技术引进行为的否定,是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强调。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经济过程中的行为。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包括技术知识生产和技术知识应用两个基本阶段。一些关于创新的经典定义都强调技术、产品、工艺、制度等与经济生产过程的第一次成功结合,却并不关注它们的来源和主体。而自主创新则要求企业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这正是自主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创新的不同,也正体现了自主创新的内涵。

由图1可见,如果企业既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也不参与技术知识的应用,自然也谈不上创新。如果企业只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而没有努力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去,这只是发明。如果企业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只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这就属于引进创新。只有企业既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又积极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时,才能称得上自主创新。

更进一步,根据企业在技术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将自主创新分为两类:独立自主创新和合作自主创新。前者是指企业独自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后者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和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将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对立。本文认为,简单的对立二者并不可取。如果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他人的创新成果,那至多属于创新扩散的过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如果企业在他人的创新成果基础上积极改进,添加了自主开发的技术知识,那就可以归入自主创新的范畴。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者“二次创新”。这种自主创新也正是日本和韩国企业创新中的重要模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同样是自主创新的模式之一。

三、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1.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企业本质上是使用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创造财富并从中获取利润的社会系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也有所不同。自主创新型企业就是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的企业。

现代企业的前身是手工作坊和工场。它们具有规模小、产量低等特点。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和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现代企业由此诞生。不断提高产量是此时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将此类企业称为生产型企业。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仅通过简单的扩大产量已无法维持企业的发展。通过科学管理进行集约化的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成为19世纪后半叶以来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管理型企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又对企业的财富创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由集约向自主创新转变,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图2)。

这三种企业类型的演进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过程,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扬弃。也就是说,自主创新型企业并不是对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全盘否定。相反,自主创新型企业必须以这两种企业类型为基础。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足够的生产规模,也不能有效的管理内部的运营活动,其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自主创新。因此,基本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内涵。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的出现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很多企业的基本生产和管理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建设自主创新型企业首先需要夯实基础,努力提升企业基本的生产和管理能力,不能好高骛远。

为了更加准确的区分自主创新型企业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不同,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2.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1)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意识是企业对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体现了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以自主创新为财富创造方式”的价值认同,以及愿意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的强烈愿望。

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它们看来,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方法,是企业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赖以生存的基石。技术和设备可以引进,而自主创新永远无法引进,只能在企业“干中学”的过程中产生。不创新和依赖技术引进的企业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2)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

自主创新行为外在表现为企业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而开展的各类活动。对于企业而言,首要的创新行为是应用技术知识。这是创新与发明相区别的关键。但是,自主创新行为不仅强调企业自觉主动的应用技术知识,更强调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

自主创新型企业与运营管理型企业或生产型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创新行为的持续性。完全没有从事过任何创新活动的企业只是少数。但大量的企业都只有少量的自主创新行为,仅推出过一两个创新产品。而在自主创新型企业中,自主创新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知道,自主创新是一场竞赛,不进则退。少量的创新虽然能给企业带来的暂时的利益,但它不能支持企业永远领先。只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才能使自主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 同时,自主创新是一个学习积累技术能力的过程,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积累技术能力的基本手段。

(3)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前者是企业自主研发并实现价值的能力,后者是有效的组织、协调、激励创新行为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

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来说,它们总是能够敏锐的发现市场机会,根据这些机会形成创意,并逐步将这些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从中获取价值。而且,这一过程可以在企业内部不断复制。尽管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总是存在,但自主创新型企业创新成功的概率要高于一般的企业。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4)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自主创新型企业最容易观测到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自主创新绩效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创造的财富和价值。它最终可以通过利润、新产品销售收入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衡量。而专利、技术方案等技术知识是自主创新的中间产品。它们虽然不能完全代替财务指标来衡量自主创新绩效,但也无疑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上述四个基本特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基础。没有创新意识,也不会有持续积极的创新行为,更谈不上能力和成果。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自主创新意识的直接体现,是自主创新能力生成的根本过程,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绩效的必然环节。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决定自主创新绩效的根本因素。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

同时,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性还刻画了一个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径。如果企业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其创新行为不断增多,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会不断增加,又会进一步增强其创新意识。企业由此步入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轨道。反之,如果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活动随之减少,创新能力也会逐步退化,可以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越来越少,由此步入恶性的“锁定”阶段,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四、结语

走自主创新之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将技术知识应用于经济过程是自主创新的内涵所在。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根本。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培育自身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凤朝: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11.83~92

[2]李海燕 侯书文: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 河北学刊,2007,27(6):196~199

[3]李具恒:自主创新新解:“概念硬核”视角的集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43~49

篇3

关键词:应用;机械;高职;创新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231

1 引言

随着现代国内经济的发展,高端机械设备进入工厂企业之后,需要有专业人才进行加工工艺、生产方式的设计,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培养企业一线生产人才的平台。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当前这一人才市场进行合理分配,进一步提出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学生基础打牢、应用能力强等基本特征。

2 应用型机械高职人才的基本特征

2.1 基础知识储备

高职机械专业的学生需要首先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构建他们的机械制造所需要的各类专业知识,机械制图、工艺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液压技术、数控技术等。这些都是具备应用能力的机械专业高职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机械知识网络。学生只有打牢这些知识储备之后,他们才能在真正的生产过程中,设计好产品生产的工艺[1]。

2.2 综合运用能力

具备了专业知识之后,学生还需要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组织生产的能力,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上述那些专业知识需要相互配合,实现一种综合性的应用。因为一项产品的生产需要多个工序,不同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工设计人员还需要思考产品尺寸,形状公差的测定等,这些都是他们可以综合运用上述的专业知识。

2.3 创新意识

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工艺设计师需要进一步具备首创精神,在一项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我们没有更多可以借鉴的经验,需要工艺人员针对产品的尺寸、形状、材质等要求进行创新设计生产流程。高职机械专业的学生要想胜任这一岗位的需要,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怎样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一方面需要考虑生产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还需要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3 高职机制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改革建议

3.1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人才培养方案是机制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大纲,要想实现应用人才的培养,就需要首先对高职机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针对方案中的一些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调整,主要原则就是提升学生对机制专业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兴趣、知识覆盖、综合运用、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培养出知识网络扎实,综合运用能力较强,创新意识超前的机械制造人才。

3.2 教师队伍的调整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即教师还需要具备这种能力。因此在教师队伍方面,学院需要及时调整教师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向,将更多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人才引入到学校,让他们将自己在生产一线积累的经验教授给学生,实现学生的一种有效提升。同时现有的教师也需要积极的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节假日深入工厂企业进行学习,学习一线生产的基本经验。教师之间还需要构建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师之间知识能力的整体提升。另外,学校需要配套更多的科研资金,帮助教师进行相关实践项目的推动,一个科研项目将带动一个教师团队的整体实践水平的提升。

3.3 理论课程的调整

在应用人才培养的条件下,教师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因此需要在尽可能多的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加上一些课程设计等,让学生运用学完的这些知识进行实践运用,不断提升他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的机械原理、工艺学等课程之后,就有课程设计,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坚持的。同时还需要在更多的课程之后加上这类课程设计内容,例如:数控技术、液压技术等,都是需要进行有效拓展其课程设计范围。另外,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引入一些与生产实际有关的课程设计课题,这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题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践的能力[2]。

3.4 实践教学的调整

在应用人才培养的环境下,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拓展机制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建立自己的生产实习车间,车、刨、铣、焊、钳等一系列工种都是设计工艺的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只有他们自己操作过,他们才能对这些工种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力学、液压、机械原理等课程都需要有自己的实验作为理论支撑,教师需要重点开展这些课程实验环节的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更加先进的实验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校外实习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不断联系生产企业,让学生进入工厂的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学习,拓展学生的眼界。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下开放性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计算,最终形成学习小组的设计方案,学生的创新意识被进一步体现。

4 结语

高职机制专业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3]。教师需要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机制专业教学进行有效调整和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加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蔺增,陈培媛,于天彪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机械专业自评与思考-以东北大学为案例[C].Proceedings of 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EEM 2013) Volume 29,2013(11):154-155.

[2]张建成,孙秀芳,唐武,刘欢等.与职业标准、生产过程对接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C].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ICET 2013) Volume 23,2013(03):56-57.

篇4

本项研究获得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XJ201327、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4tszy002的支持。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大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以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将创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后续教学环节,搭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课程教学反馈体系将学生创新实践的需求反馈给课程教学,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创新教育 教学反馈 水质工程学

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环节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应围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以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教师率先创新,建立课程教学反馈体系,打破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的常规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具有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后续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开发学生创新潜力。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大学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进步提供高端人力资源。大学教育应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世界各国大学教育都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基本特征是基础扎实、好奇求知欲旺盛、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专研。

二、融入创新意识的课程教学改革

“水质工程学”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水处理实验技术、水处理工程设计以及水处理科学研究的基础。为适应给水排水工程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课程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力图将创新意识融入课程教学,为学生创建创新实践平台,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探讨启发式创新教学模式

吴康宁在“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一文中提出:大学不仅是传递知识,还是生产知识的地方;大学创新培养重要成果在于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与提升。水质工程学课程组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在传授基本知识同时,将创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教学单元,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讲解前人是如何发现问题并利用理论知识开展水处理工艺改革和创新的,让学生了解每种工艺的改革和新工艺出现都代表了对传统工艺的质疑、继承和创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针对现在常规工艺及不合理的地方利用所学知识大胆提出质疑,引导学生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课后查阅资料,独立思考,提出改进方法或创新的设计理念。

2.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开辟创新实践空间

从每年我校大学生积极踊跃申报创新项目的活动情况可以反映出大学生从内心都渴望知识,渴望参与创新。如何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值得教师深思和研究。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产生了创新欲望,可以通过后续的水处理技术实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实现。后续教学环节可以做为学生的创新平台,践实创新。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在教学环节的成绩评定中重视学生的创新成果表现。一部分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能够针对传统工艺和水处理构筑物的不合理的构造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开发了学生创新潜力,展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建立课程教学反馈体系,促进创新教学践实

建立课程教学反馈体系,意在将课程与相关教学环节做为一个整体给予思考。研究课程教学与后续环节的关联性,通过反馈体系中相关教学环节检验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对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程度,了解学生的创新的践实情况。

在探讨水质工程学教学反馈体系中发现,课程教学不再是孤立的课堂教学,它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有着一定联系,并构成一个完整闭合循环;反馈体系中的课程教学与后续教学环节之间信息可以相互反馈,互相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相关教学环节的质量,课程创新的教学方式也将会对其他教学环节产生一定影响。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产生的创新火花可以通过后续教学环节得到践实。融入创新意识的课程教学方法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课程教学反馈体系的信息反馈,也可为教师提出新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方法改进,提高课程效率。

三、结论

专业课程建设,不单纯只是一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培养出创新的火花,后续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现创新实践的平台。课程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反省的创新改革过程。

参考文献

[1]雷金屹.国外创新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2]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篇5

【关键词】自主探究式学习;基本特征;基本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用教材,构建探究式学习方式呢?下面是我对探究式学习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探究式学习体现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考性为前提,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问题性。 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去探究问题,而非简单地让学生理解记忆现成的结论。即使是一个不太确定的问题也需要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来加深理解。因此,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

二是生活性。探究式学习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特点,需要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 学生的学习应该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知识。

三是参与性。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式学习最主要的特征。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式教学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策略

1.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一是充分挖掘教材,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培养知识迁移类推能力。 二是在教学中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三是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提倡多样性算法,渗透优化思想。 四是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 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亲身体验探究过程

一是质疑问难,激活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情境插图、语言提示、说明和拓展性问题,这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独立探究,讨论交流。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因此要强化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学中要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立探究,去发现,重新创造有关的知识。 独立探究后再讨论交流,说出各自的心得或疑惑,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双向、多向交流,产生效应,共同进步。

三是实践应用,注重评价。探究式学习应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把数学的学习过程真正变成学生亲身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既动手做又动口说,既用眼看又用脑想,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同时要注重评价。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果, 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表现,重视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及科学协作的精神。 不能以单纯的分数或单一的模式对待每一名学生。

3.遵循原则,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一定具有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这样的问题会成为学生感知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而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因此,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 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一是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二是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加强指导,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个性差异等来组织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必要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而指导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尤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感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常见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分类、符号化、集合对应、数形结合、数学模型、化归、等价变换、统计等思想,解题常用顺推、倒推、枚举、归纳、类比、试探变更问题、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等思考方法。 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及时鼓励,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有趣乐学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万龙.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0(4).

篇6

关键词:发散思维 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 多感官性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具有四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多感官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作为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而发散思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其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如果教师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发散思维的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现从发散思维的特征出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特点谈谈发散思维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 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

任何课堂,没有良好的氛围是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的,数学课堂尤其如此。“数学乃思维的体操”,一套没有节奏感、没有艺术性、没有气氛的体操,谁都不会有激情做,只会懒洋洋的昏昏欲睡——这样的数学课,学生连想问题的兴趣都没有,更不用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了。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一是它的流畅性。流畅性就是观点的自由发挥。是指能产生大量念头的能力特征。

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不要搞一言堂。要允许学生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要在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时给以支持和鼓励,在学生发表错误意见时不要打击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在别人发表意见时认真聆听、不要嘲笑讽刺他人的错误。同时,教师必须摒弃“满堂灌”、“面面俱到”、“细致入微”等教学习惯,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分析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想、敢于想、有时间想;才能使学生愿意发表意见、敢于发表意见、有时间发表意见,从而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尽可能地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或建议,提出一些新颖的甚至别出心裁的、完全出于意料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二是它的变通性。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固有的僵化的思维模式,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是指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特征。

变通性需要借助类比、转化、迁移,使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因此,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 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改变习惯了的思维定势,学会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帮助他们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开阔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初中数学教学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和训练,以达到此目的。

比如“一题多变”,对某题目中的条件、问题等作各种变化,可以使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多角度考察、认识所要探讨的题目、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习惯;比如“一题多解”,在条件、问题都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多个侧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力求不同的解题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又诸如空间图形中的“从不同角度看”,代数中的“变式训练”,还有“逆向思维”等都是能够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多向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的有效途径。这些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特有的得天独厚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利条件。

三、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独创欲望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三是它的独特性。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是指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新念头的能力特征。

要培养学生“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新念头”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不同寻常的新念头”的产生依赖于问题“意识”,依赖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独特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深入研究课题,认真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比如:教科书中的有些问题适合城里的学生但不适合农村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取舍,不能都照本宣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思维内驱力,解决好学生“产生新念头”的动机。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一个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积极评价学生的独特思维和创新活动,巩固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愿望。其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质疑精神,在质疑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长期坚持和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的,切不可急于求成,半途而废。

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全方位”专注课堂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四是它的多感官性。其不仅运用视觉和听觉,也充分利用其它感官接收并加工信息。另外,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教师的课堂艺术造诣高,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赋予信息以感彩,使学生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则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根据发散思维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引导学生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殷智新主编.初中教学研究[M].2005年3月版

[2]黎大致主编.现代教育技术[M].南京大学出版社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所以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更新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班主任是真理的化身,是班级的主宰者,学生是装满知识的容器。在这样一种禁锢和专制的班级氛围中,学生能产生创新意识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张扬学生的个性。现在的孩子独立性、自由性明显地增强了,对人格自由发展充满渴望。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不应以自己就是权威的态度俯视学生,我们应该由“操纵者”变为“引导者”,用激励取代训斥,扶持取代包办,要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充满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教师和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是平等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问题的讨论,让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实践证明,这种民主的班级管理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

2、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引导学生去读、想、写、做,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做到了这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才能真正有所保证。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规划学习内容,也学会规划具体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依据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有所发现,触动学生思维敏感和活跃,激发学生的需求和新鲜感,从而产生“再学习”的动力。在这种认识前提下的种种方法也才有意义,但也要警惕课堂教学表面热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学习陷入误区的倾向。在学习方式上,人们普遍将“发现学习”认定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有意义的学习的发生并不是以某种学习方式为条件的,接受学习也不完全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并不等同于绝对有意义的学习。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而真正的自主创新学习还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二、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仅有民主的和谐的班级氛围还不够。在班级管理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独特的见解,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召开内容新颖的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定期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创新意识,从而营造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乐于创新的班级氛围。一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愿选择,而是根本就没有选择。我们的教育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地体会学习多元价值的机会。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学习有用性有全面的、多维度的认识,才能对学生学习中的价值判断有所体察,进行适宜的教学活动。二是教师要学会引导和激发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既是教师行动的指南,也是教师可依据的方法。如果学生一时不能理解知识和技能对他的意义,那就从过程和方法着手,让他体会学习过程中探究的乐趣,感受学习活动自身的魅力;如果学生需要的是倾听和鼓励,教师同样可以在学习活动中让他参与合作,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别人对他的肯定,同样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有用性的感知与认同。三是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益保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发现学生不一定会认同教师对学习有用性的理解。这是教育中非常强大的阻力之一,如果学生对学习价值的某一维度无法认同,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学习行为。这给教育提出了难题,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教师也许会觉得无所适从。但当我们打破固定思维,从一个更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种问题时,我们就会发现,这其实也是丰富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对学习有用性的不同理解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有用性,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进行被赋予了意义和价值的学习活动。

三、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更新观念

“信息技术要从小学生抓起,普及好、传授好信息技术课关系到学生的将来。”这是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关键词。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正迅速普及到中小学,成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教育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后,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营造探索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动手操作,营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被动式接受的学习还占主流,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与计算机进行交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我在教“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方法――人机交流”时,就让学生亲自动手,提出要求,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去完成梦想。

2.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不必十分统一

篇9

论文摘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顺应这一形势,针对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系列基本特征,本文提出高等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从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注重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以及改进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急需大批创新创业型高级技术人才。而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创新创业型高级技术人才必备的素质。如何将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呈现出以高度综合为主的特征,人才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竞争焦点。谁拥有人才,谁能够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具有快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顺应这一形势,高等院校应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富于创新精神人才的基本特征可概述为以下几点:(1)思想开放,视野开阔,善于应变,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潜能;(2)愿意接受和善于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3)主动地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4)尊重知识,注重实践,不断探索未知领域;(5)重视专门技术,善于实践应用,敢于向传统理论、方法、技术质疑并挑战;(6)具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办事讲究效率。[1]就化学实验教学而言,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去发现未知的东西或运用它去设计新实验、解决工程新问题等诸多能力的培养上,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尝试

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独到见地的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创造性思维除了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外,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大体上经过准备、酝酿、顿悟和验证等四个阶段。其中,全面掌握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并具备扎实的试验研究技能是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准备和酝酿的先决条件;而深入思考、质疑以至于瞬间产生新知识火花则属于顿悟的阶段。如凯库勒提出苯环结构是在冥思苦想不得其解,而在休息时受到蛇相互咬住尾巴成环状的启发而顿悟的。验证(试验)则是对假设通过实验或理论推证来使假设得以证明或作必要的修改完善,从而完成了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全过程,使认识又深化了一步。化学实验是学生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试验研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的过程。要在实验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学习,教师必须改进方法进行创造性地教学。可从改革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入手,进行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在实验绪言课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教学的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大都理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有理想抱负,期望将来能在社会上干一番事业。同时,也应该注意部分学生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验教学则不以为然,甚至个别学生认为既然结论和现象都已经知道,做不做实验无关紧要。对此,我们在无机化学实验绪言课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增加实验意义和作用及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努力将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

首先,应明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许多理论需要通过实验得以证明,工程设计和生产应用实际问题在许多情况下也要通过实验来解决。其次,简述化学实验是人们揭示自然规律,科学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法国化学家维勒1828年在实验室里将无机物氰酸铵溶液蒸发合成有机化合物—尿素,打破了“有机物是靠神秘的生命力在活体内才能创造”的谬论。[2]这一事实表明,一位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否则难以探索和发现新的科学真理。第三,强调要破除创新的神秘感,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如日本学者白川教授通过实验开发出导电塑料而荣获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又一次说明了“人人能创造、事事能创造、时时能创造”的深刻哲理。这样,在第一堂化学实验课中,就逐步渗透“积极主动,大胆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不断创造的思想和意识”,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完成实验到主动参与实验,在活跃实验课的创造气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在实验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

实验教学是学生深入理解并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培养工程师必备实验技能的教学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欲望,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由于种种原因一小部分同学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实验规范及操作训练,实验技能很差;相当数量的同学满足于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要求;很少有人对实验及产生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或质疑。对此,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制造机会去激发学的求知欲望,引发其积极思考是每个从事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首先,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发掘素材,促进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例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介绍比色分析概念时,可提出无色溶液是否可以进行比色分析的问题。布置学生课后查资料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同时,将知识拓宽拓深,也为后续课程的系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拓展思维的空间。其次,有意识地改动部分实验内容,促使学生们在实验全过程中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如在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有色溶液浓度时,可有意识地增加对比实验,用厚度比相同和厚度比不同的比色皿测定同一浓度的溶液,然后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测出的吸光度不同,使学生对朗柏比尔定律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在对比实验中提示学生思考采用厚度比相同和不同比色皿测定法哪种方法使浓度计算更加简便的问题。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中不断产生获得思维成果的乐趣,有利于学习动机的强化。第三,在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中适当增加专业背景(工程实际)相关的内容,不断强化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对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可设立金属银回收的综合性实验。安排学生将金相分析实验中冲洗金相照片的废定影液收集起来,要求他们自主设计金属银回收综合实验的回收路线,确定相应的实验条件,并规定每个实验应提取2克银以上。教学实践表明,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们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创新潜能的开发提供了载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成绩评定中充分体现学生创新(创意)的价值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成绩评定中体现创新(创意)的价值是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尚待解决和研讨的问题之一。按照传统的做法,实验成绩评定主要考虑学生出勤率、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等三个方面。显然,仅根据以上三个方面情况尚不能准确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可做如下改进:首先,在成绩评定中增加创新精神及表现方面考核内容,使其占实验教学成绩的1/4,为进行创新教学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在课程开始时就将成绩评定方法向学生公开,努力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其次,细化创新精神及表现考核的具体内容,将其具体转化为辨别能力、质疑能力和钻研能力。所谓辨别能力是指学生明辨是非的程度和水平,如教师有意识地将试剂的浓度提高或降低时学生的反映及表现;质疑能力是体现学生有否冲破常规意识和传统思维模式的意识和表现,特别是在实验现象不太明显的情况下学生的态度及言行作为;而专研能力则是反映学生“刨底问根”和“执着”的精神,如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未能成功时,学生是否有意识地深入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否实事求是地反映实验的全貌,是否从实验失败中系统全面地找出了根本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3]第三,强化创新精神在实验成绩评定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两种措施以突出创新精神的权重。其一是假如创新精神方面得分达不到良好以上,不管其他三个方面如何优秀总成绩也不能给优秀;其二是创新精神方面得了优秀时,即使另三个方面成绩一般化其总成绩也打到良好以上。通过改进成绩评定办法,学生们大都能正确对待,积极主动地作好每个实验,认真细致地分析每个实验现象,对其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尚待深入研讨的几个问题

一个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经过循循善诱、不断深化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参与教育的工作者们的协调、统一配合和默契才能够完成。而其中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改革的深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而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当前我们尚需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第一,进一步作好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系统改革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改革要同步,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点、知识面、知识域”,减少重叠和交叉,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第二,进一步优选实验教学项目,按照新世纪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精简传统实验项目,增加现代实验项目,引进面向工程实际的应用项目,切实加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三,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积极创造条件逐渐增大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使更多的学生得到系统全面的训练。尤其是工程背景明确的项目及富有前沿性的项目,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实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兴趣;直观;动力;情境;观察

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一个社会是否有利于其成员创新能力的发展,最主要是通过教育表现出来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给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创新思维空间,进一步强化儿童创新意识,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在当前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兴趣是创新的萌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1.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根据儿童好动、好说、喜欢游戏的特点,通过游戏演示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从事绘画创作。如教学一课时“四季的树林”,笔者采用了游戏激发兴趣的形式来导入。上课前,笔者用油画棒(白色)在纸上画各种图案。并问:“你们看到老师画的图案了吗?”学生都说:“看不见。”接着笔者在纸上覆上一层水粉色(深色),不同的图案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发出欢呼声,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大家跃跃欲试,迫切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奥妙。

2.自制教具激发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抽象的特点,在教学中,笔者重视以具体思维为主,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制教具。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妈妈常买的蔬菜”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几种蔬菜的基本形状并合理运用色彩涂色。采用模拟式教学方法,把“菜市场”带进课堂,笔者一边讲解,一边把已经准备好的蔬菜图版贴在黑板上。形成一个个的“摊位”,“摊位”上的“菜”不断被人买走,以至最后,图面上只剩下没买到菜的人。笔者问学生:“同学们想不想帮助他们呀?”这时,笔者再和学生想方设法为那些没买到“菜”的人解决难题。作画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画出人们需要的“菜”,贴到“摊位”上,(指导学生观察教具中的各种蔬菜的外形特点,进行绘制涂色)。很快“摊位”中的菜越来越多,接着又被抢购一空(同学自己到“摊位”上“买”喜欢的“菜”)整个教学气氛很活跃,变“让我画”为“我要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调动了学生绘画的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没有宽松的环境,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行为。学生处于高度紧张地机械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是难于迸发出来的。如何使学生的思维在宽松的情境氛围中无拘无束,纵横千里,任意驰骋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如:在教学“有趣的面具”一课时,笔者首先利用“森林居民喜迎奥运”这一舞台剧,带领学生来到了大森林,同森林中的居民们共同去参加庆祝申奥成功的化装舞会。在这一环节当中,学生在情感上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制作一个动物面具参加化装舞会)产生了共鸣。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利用多媒体展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在去参加舞会的路途中同学们会遇到三个关卡,在通过关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索、研究,积极动脑,鼓励他们提出疑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探索中寻求方法、得出结论。

三、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是基础

儿童近似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家长和教师要帮助他们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的习惯,体察和感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捕捉稍纵即逝的艺术灵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绘画创作兴趣、开阔视野、增强记忆、想象和创造力的前提。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笔者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教学“画画周围的小景”和“愉快的春游”这些记忆画时,没有纸上谈兵,而是在课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进行室外观察,搜集素材,并做好记录。这样,学生实际作画时,就能得心应手,画出内容丰富、情节生动,色彩和谐的作品,因此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我们决不能忽视。

四、创新意识的培养,丰富的想象是突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想象力的支持,一般性思维是不可能升华为创新思维的。儿童头脑里想象出来的总是比现实中的前景更有吸引力,他们拿起笔来,都会有一种想表现的欲望,画画时得心应手。笔者鼓励儿童大胆作画,把他们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东西表现出来,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美、更奇的图画。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创新能力是儿童绘画的灵魂。实施美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笔者努力进行教学实践,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景章.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科技信息,2012,(30).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素质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人格 培养

[作者简介]陈洪波(1975- ),男,四川西充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李波(1974- ),男,河南镇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西安 710071)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课题“体育锻炼介入改善大学生心理困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5051299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88-02

“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国外对创新的研究起源于德伯拉・爱弥顿的“知识创新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都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创造性思维之父爱德华特别强调“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在创新中的重要性。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创新人才的涌现,创新才有可能实施,创新成果才有可能实现。2006年7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以“创新与服务”为主题,高校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和理论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一、创新研究及其发展

有关创新,国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的“创造力”或“创造性”(creativity)研究最多。最早研究它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Galton),在他1869年出版的《遗传与天才》一书中对“创造力”进行研究,他研究了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之后,1908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诗人与白日梦》以及1930年心理学家华莱士的《思维的艺术》两本著作分析了艺术创作过程中创新思维的过程。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克劳福德、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通过社会调查和实验研究对“创造力”进行了分析。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创造力研究进入繁荣阶段:以吉尔福特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对“创造力”给予足够重视,认为创造力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十分重要。70年代后,创新的研究更加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重视,并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到国家的教育议程高度上来。

我国较早关注创造性的是陶行知先生,20世纪20年代末,陶行知就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念,那时他对创造性的理解还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到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国首次明确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使命,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21世纪的研究比较关注创新人格。

二、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创新的核心因素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求新、求异,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突破传统观念及定式思维,打破常规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与新思路解决问题;具有善于综合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并取得新成果的能力。

2.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被认为是个体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推动力。许多研究者将创新意识作为评估个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创造性思维之父爱德华(Edward)认为“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在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认为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勒(Heller)将测量创造性态度作为评估儿童创造性水平的有效工具。Schaefer研发了一套创造力态度测量(Creativity Attitude Survey)工具,我国学者周林对此量表做了标准化修订。巴塞德(Basaduer)与华德福(Hausdorf)设计了一系列创造性态度量表来测量商业领域内个体的观念偏好、产生新思想的途径以及评价手段优劣等。另外,我国许多学者采用思辨的方法对创新意识进行研究。

3.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也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创新人格是从心理、环境、教育以及个体本身等多维度体现主体创新特征的概念。其研究始发于19世纪后期,早期侧重鉴定创造成就高低者的人格特质。20 世纪中期后,研究表现为创新人格外部特征的概念式描述,乃因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倡导:创造性并非特殊天赋,而是普遍人性的基本特征的观念。在现今的研究中,阿比勒(Amabile)发现缺乏社交技巧会阻碍问题解决者的创造力发展。戈登(Gordo)认为外倾性性格的管理者在创造性上的得分高于那些内倾性性格的管理者。Stein、Lingeman、张庆林等指出,幽默感、活力等相关个性品质是影响创造性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三、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策略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培育的思路应该以培育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培育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培育创新人格为目标。

创新的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Kessler和Alok整合了创新速度理论,认为创新能力决定创新速度,从而会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创新人才的最终成功。Robert D. Hisrich与Michael P. Peters认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技术技能、创新管理技能和创新个人能力技能。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必须两手抓,一手抓专业技能的培养,一手抓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也就是要革新的心理准备。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55%靠心理准备(即意识),10%靠积极暗示,35%靠行动。目前很多学生不能说不用功,但在创新方面却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就是习惯于做原来习惯做的事,因此创新的意识不是很强,而要培养创新意识,则需要培养学生超越自我。这就要求对自我过去的否定、现状的挑战、未来的向往。学习型组织理论倡导者彼得・圣吉提出五项修炼法,认为最核心的修炼就是“超越自我”。自我超越也是创新意识的实践。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创新教育中,应把追求自我超越与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个人在实现成就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培育创新意识理应成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核心。

另外一些学者将创造精神称为“创造性人格”,斯坦伯格认为,创造性人格包括: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与挫折的意愿、敢冒风险以及自信等因素。一个人即使有创新意识,但其人格中没有忍受艰苦的耐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敢冒风险的勇气,其创新能力培养往往也难有成效。当然,创造性人格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因此,高校应将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的目标。

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层次的有效管理机制来保障实施。同时,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策略,需要有科学的培养方案和独特培养模式的设计。首先,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的人格成长规律及特征,确定创新人才的类型,探讨创新成功的路径。其次,设计开发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坚实的基础上,体现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创新技术与创新技能的综合把握等优势。最后,采用课堂知识传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手段,通识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的开放式、体验式、互动式培养方案。

首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方案总体上注意以下几方面。一个环境:营造一个适应多学科融合、进行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二类基地:完善大学生校内创新实验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三种能力:培育学生灵活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创新扩展知识的能力。四维结合:完善专业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的结合、创新意识培养与创新人格的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结合。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培养基本技能、综合分析与综合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以内容更新和体系优化为重点,构建“一条龙、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此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研究创新层,目的在于体现“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启发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条件。

其次,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创新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而专业知识的培养为后续创新教育的培养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如今高校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其发展,能够在专业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能学有所用,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注重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传统专业意识。另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当然,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宽口径与厚基础存在一定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对一部分课程设置不同的深度,同时开设丰富的任选课程,以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深造。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按照“课程交叉渗透”的理念,以核心课程为重点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包括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加强课程的相互衔接和统筹协调。设置总揽全貌的学科概论课、专业导论课等综合化课程,增设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创新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创新意识,构建“大平台加多模块”高度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淀提供一个更宽阔厚实的知识平台。

另外,注重多学科全方位综合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要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胸襟,这样不仅有利于博采众长,也有利于占据制高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鼓励学生兼修一些理科和文科的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学习并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论,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取得新成果。

[参考文献]

[1]侯德伟,朱学义,董靖.论智力投资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

[2]廖江华.创新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创新人格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15).

[3]桑春红.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4]王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5]韦巧燕.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3(1).

[6]张大均.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篇12

1.数学教育的特征

(1)抽象性:数学学科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抽象性,数学中的所有对象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2)简约性:数学的简单性主要体现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这是数学的抽象形式。(3)形式化:数学的形式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数学中所应用到的形式符号体系,一般在数学中,都是采用形式语言,对数学思维过程中所有能表述出来的事物都用符号表示,包括一系列的推理、公理和定理等。(4)逻辑性:这是数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我国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新思维内涵及特征

思维创新的主体是人,而除去创新主体之外的其他事物就构成了创新客体,创新主体对创新客体的认知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创新思维的几点特征:(1)主动性:思维主体的主动性对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主动性缺乏,那么就难以保证良好创新性效果的形成。(2)独创性:创新思维的独创性也强调了创新思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3)求异性:求异性是创新思维最为本质的特征,它需要以创造性思维的主题与现有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4)发散性:主要是指在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中要充分联系思维客体的一些相关因素。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策略

1.提高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积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创新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创新意识,那么就无法保证对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培养工作。只有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创新思维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2.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问题意识

(1)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直接照搬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需要灵活地将教材上的一些知识点,如公式、定理等,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通过此种形式,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得问题意识在学生心目中扎根,这对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2)注重数学问题的再创造,积极培养创新思维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形成,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创新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保证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还要以问题再创造的形式增强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探究精神和质疑意识,学生在这样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才能逐渐形成。

3.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兴趣是思维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驱动力。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师需要将这些数学知识以趣味性的形式灌输给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4.充分利用数学课本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13

幼儿园纸工教学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活动,也是一门独特的、实践性强、覆盖面广的造型艺术活动。幼儿纸工活动根据不同的纸,通过折、叠、剪、撕等不同的方法,变幻出许多生动有趣的形象,是十分有趣的,简便易行的,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纸工教学活动,幼儿不仅要用眼看、动手做,而且要动脑想、记,教幼儿学纸工,既可以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同时幼儿在活动中手脑并用,可刺激幼儿的手指能力的发育,增强幼儿头脑的灵活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增添幼儿生活的乐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

在纸工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折一折,变一变,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纸很平常,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价廉物美,经济实用。普通平常的一张纸,经过不同的折法,可以变成不同的动物、植物,在折叠的各个形态的变化中,能帮助幼儿进行形象创造,扩大幼儿的思维途径,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幼儿进行新的尝试,不断产生新的设想,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为了让幼儿能顺利地进行纸工活动,我们作为老师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在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纸以后,我们发现利用废旧的挂历纸来进行纸工教学是非常好的,一来是废物利用,二来挂历纸一般的纸质都比较好,韧性强,特别适合用来折纸。我们发动了全班的孩子收集往年的废旧挂历,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分别裁成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在纸工教学活动时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材料,让孩子们在折纸的海洋里尽情畅游。

我们在教幼儿学会四角向中心折的基本方法后,教幼儿运用这种方法经过正反两面反复几次折叠后,就可以折出小衣服。这时,老师提示让幼儿将小衣服的两只衣袖拉下,看衣服能变成什么?幼儿在亲手操作摆弄中,对形象产生了新的创作,尝试将小衣服的两只袖子拉下来,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及时用语言提醒幼儿,在拉的过程中,要小心防止拉坏。在同一种四角向中心折的教学中,幼儿的思维打开了想象的闸门,创造出数十种形象,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的能力都得到了一次不同程度的提高。

同样,在教幼儿用双三角折法后,鼓励幼儿变化折法,加以创造,可以折出小兔、灯笼等新的作品。

二、看一看,折一折,训练幼儿的观察、探索和求知能力

小孩子总是好奇的,他们拿到一件新玩具,总会先看看、玩玩,然后他们就要拆一拆了,看看玩具里面到底有什么可以使玩具动起来,跑起来,可以变出戏法来,正是这一简单的拆装动作,却萌发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在纸工的折、叠、剪、撕的过程中,幼儿积累了一些经验,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探索力和创造力。

教幼儿折叠青蛙时,我一反往常老师折一步幼儿学一步的常规教法,而是将折好的青蛙范例分发给各个小组,鼓励幼儿看一看,从摆弄中了解了青蛙的外型;拆一拆,让幼儿相互合作,一步一步拆开来看一看,了解折青蛙步骤;想一想,看谁最先发现青蛙的折法并能折出青蛙。孩子们争先恐后,仔仔细细地观察摆弄,终于发现了青蛙也是四角向中心折的一种变体,轻松又愉快地折出了青蛙。这与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既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又培养了幼儿大胆参与、亲手实践的精神。

三、撕一撕,拼一拼,训练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概念的掌握,发展幼儿思维,鼓励创新

幼儿折纸本身就是利用几何图形的变化,可以让幼儿掌握点、线、角等几何概念。因为是幼儿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所以对幼儿来说就是印象极深、难以忘却的,在幼儿再学习的时候,这些已有的表象会随时出现,使幼儿的思维活跃,激发幼儿的创新思路,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

从折纸的基本折法中,幼儿掌握了等分的概念,对角折和对边折够可能将一张纸一分为二,如再次对角和对边折,则可以分成四份相同大小的纸,知道这些以后,教幼儿折撕大树就比较容易了,先让幼儿将 正方形的纸对角折两次后,等分成四个小三角形,撕开,然后利用撕好的小三角形,一个接一个地拼好成为一棵漂亮的松树。

幼儿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后,在三角形等图形再创造成梯形的工作就会迎刃而解。如让幼儿用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折出梯形,幼儿根据已有的折纸经验,开动小脑筋,通过不同的折法,又折出了梯形;用正方形对折成三角形,再将直角向下平行折成梯形;将长方形一角折起成梯形;将正方形先对边折,再折起一角成梯形……各式各样,各不相同,殊途同归。这不正说明了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将梯形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概念储存在记忆的脑海里了吗?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折剪粘贴,动手动脑,锻炼幼儿大脑对手指的快速支配能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在学习折、剪、撕、贴的过程中,首先注意力要相对集中,不仅要指挥自己的手的各种动作,在看老师折的同时,还要能明确自己手中纸的方位。这样才能折、叠、剪、撕有序,创造出满意的作品,久而久之,幼儿的小手变得灵巧起来,每一步都能按预定的程序完成,相应的,孩子的思维活跃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

另外,教幼儿学纸工,还可以训练幼儿对美的想象力,陶冶幼儿美的情操。

借助一张小小的纸。可以创造出许多富有想象的创造的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的不同拼法又可以创造出许多美丽的图像。爱美之心人人都有,幼儿也不例外,对美的东西,他们同样会产生愉悦感。

在一次次的折叠,粘贴等过程中,幼儿不断地实践,折叠的技巧也不断提高。由开始的作品不整洁、不美观,到后来的整洁、美观漂亮,这一过程就足以说明幼儿在手工折纸的过程中对美的标准已经提高了一个台阶。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社团活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61-02

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社会功能,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价值更为凸显。党的十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诚然,创新具有过程性和条件性的基本特征,抽象的创新素质需要通过人的各种活动以创新成果的形式加以体现,同时又能够在活动中获得长足发展。鉴于此,从中观层面探讨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高校活动,以及从微观层面探讨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高校社团活动均是时代所赋予的严峻课题。本文聚焦大学生日常活动中的高校社团活动,致力于深挖该活动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价值与实践路径,以期为增强高等院校教育功能的社会性与高校改革提供一定可行性参考。

中青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2005)中指出,“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该界定也就决定了高校社团具有组织上的自发性、结构上的松散性、成员间的认同性、运行中的自控性以及形式上的灵活性等基本特征。各种高校社团通过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一方面丰富着大学生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起到隐性教育的目的。高校社团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社团活动与大学生综合素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创新素质是个体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只有拥有创新素质才能灵活掌握与运用新知识,实现自我提高与发展,最终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

一、高校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联

有研究指出,社团活动与大学生素质间存在相关性,社团活动开展效果较好的高校,大学生素质整体状况也较好[1]。这是因为高校社团活动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施载体与拓展渠道,换言之,创新素质培养必须紧紧依托具体的实践活动展开,否则无从谈起。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社团活动需要有科学的理论进行引导支撑,那么,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理论基础和切入点对于确保社团活动质量乃至社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均大有裨益。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关联性,密不可分。

(一)社团活动目的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目标相吻合

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陷入“识”而不“通”的知识功能危机与育人危机中难以自拔。为了转变这种现象,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高教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理念,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举”等等,大学育人模式也由此开始积极探索如何让学生走出学科限制,走进活动课堂,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应运而生。社团活动的目的就是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拓展知识面,让大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灵活运用,提高综合素质,为适应社会做准备,最终指向的是大学生的成才。创新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满足时代与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故而,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之间存在价值追求与目标取向上的一致性,两者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该相互促进,为大学生成才以及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而努力。

(二)社团活动特点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重点相统一

大学生社团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样性、实践性、主体性与个性化,而创新素质培养的重点则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散思维、操作能力、求新求异能力,由此可见,社团活动的特点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例如,社团活动的多样性能够满足参加成员不同的兴趣爱好,为其进行多领域探索、多方面的锻炼提供机会,同时社团活动往往需要参与成员自主决定、自我管理等等,这些特点都能使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获得发展,最终指向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价值

社团借助组织社团活动来展开其各项职能,总体上讲,社团活动是以潜在课程的形式发挥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把相对抽象复杂的人才培养工程转化为尽管带有明确教育意图却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实践活动。具体来说,社团活动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能力的训练及创新人格的塑造展开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高校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中制约个体的内在力量,是个人创新素质中核心成分。有研究者指出,创新意识是主体在外界刺激下自觉产生的改造客观现状的创新意愿、创新观点、创新思想的总和,是一切创新的观念形态[2],怀疑精神、寻求进步与发展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在高校社团活动中,大学生能够自由决定活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另一方面,社团活动所形成的民主、宽松、包容的氛围对大学生求知欲、探索欲起到有效保护作用,进而促使他们敢于、勇于、善于挑战权威,破旧立新。在积极的社团活动中,创新意识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让他创新”变成“我要创新”。

(二)高校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

创新能力是个体创造出符合社会价值或是个人价值需要的具有革新性成果所具备的主观条件。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获得锻炼与发展。高校社团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通过活动效果来检验创新思维的可行性,无论成功或是失败的切身体验均能很好地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高校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

创新人格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主体表现出来的整体面貌。同时,创新人格也是内在、持久、稳定促使个体取得创新的人格特征。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团活动的活动方向一定是“求真、求善、求美”的,往往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取向。其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修养。最后,引导学生形成和谐人际关系。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社团活动的参加成员拥有不同的特长与爱好,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其中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协作。

三、践行“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育人才”理念的路径

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现联动整合,践行“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育人才”理念,是落实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总体思路是:纵向上,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实施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横向上,以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指导理念规划社团活动。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大力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立足于践行高校育人职能与素质教育的高位上,大力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保障社团活动开展的数量,确保活动种类丰富多样,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使学生获得多元化的发展。第一,为社团活动提供经费保障。从现实情况上来看,经费紧张通常成为社团建设瓶颈,社团活动的开展往往失去最基本的保障。高校可以成立社团活动专项经费,并纳入学校预算范围。第二,为社团活动提供场地与设施保障。学校设置专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用来开展学生活动,学校配备社团活动所需的常见设备。

(二)有效引导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方向

正确的社团活动的方向是衡量社团活动质量的首要条件,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隐性教育功能决定了该类活动必须坚持“求真、求善、求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社团活动的内容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第一,建立社团导师制。高校可以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在活动自由灵活的本质上,对拟开展的社团活动进行调控与指导,引导相关社团的发展。第二,树立品牌社团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一些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开展较好的社团活动品牌,品牌社团活动定期开展,鼓励全校学生参与;同时,以品牌引领方向,借助品牌社团活动的核心理念影响其他社团活动的开展。

(三)切实加深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体验

作为高校较为常见的结构化活动,研究表明,大学生只要能够在社团活动中多投入一些、参与程度深一些,就能够获得积极发展。所以,如何使学生深度参与社团活动并获得深刻的社团活动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从外部动机方面,将社团活动绩效纳入考核体系,形成激励制度。高校可以探索将社团活动的成绩与类似课程成绩挂钩,以及与学生评优评奖制度的衔接。第二,从内部动机方面,转变大学生观念,增强参与的主体性。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对事物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加强大学生对社团活动内在体验,必须依靠转变学生观念,确立正确实践观,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