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的基本特征范文

创新意识的基本特征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24 16:34: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创新意识的基本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27-03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要旨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核心,已成为各高等学校的共识。作为农学专业的教师,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农学类创新型人才所应具有的特征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模式、方法等相关问题,并努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以不断提高农学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有关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卢宏明认为,创新人才是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刘宝存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阳浙江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人才中那些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实施了创新行为且取得了创新成果的人。王亚斌等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也就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在某一方面打破旧有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其自身具有创造性、创新积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并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其必须具有创新积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吕钦等综合教育界、学界的观点,认为创新型人才是人才的一种,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拥有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够在特定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卢宏明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李俊卿等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视野开阔、对问题高度敏锐、思维活跃、认识新颖、实践能力强。郑其绪等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好奇心、执着心、反叛性和兼容性。徐恩芹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丰富的创造性、高度的责任感、个性化、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佟庆伟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5项基本特征: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良好的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合作精神;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阎玉科等认为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具有健全人格、具有创新意识。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健康的人格、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合作精神、开阔的思维能力、执着的追求信念、很强的实践能力。

2.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设置于1951年,是国家二类特色专业,至今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8000多名。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本专业办学定位是:以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产学研结合,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结合前人有关创新型人才的观点与农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扎实的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教学、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特征,其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与过硬的政治素质等三个方面。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健康的心理包括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极强的事业心与进取心、顽强的意志力与受挫力。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创新型人才走正确道路的保证。只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加上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保证人才不会成为“危险品”。(2)扎实的创新基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基础包括人文素质、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两个方面。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文理兼备的人才,较高的人文素养与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结合是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成功的重要基础。(3)强烈的创新意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基于其对农业生产与科研的兴趣。创新意识亦即创新动机、创新欲望。只有时刻心怀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发现新问题、产生新念头,这是创新型人才创造创新成果的第一步。(4)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发现问题有关,是发现新问题的前提,而创新思维则与分析问题有关,是科学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的重要保证。(5)很强的创新能力。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实施创新活动,并能开发出新产品、取得新突破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

二、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1.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根据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同志也多次谈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问题。其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其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农业领域的创新,而农业领域的创新就需要大批的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2.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其要求农业生产技术必须由经验向科学转变。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创新与广泛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中,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土壤改良与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需要大批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纵观当前人才市场,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纷纷开出了一个条件——“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显然,这对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不利的。但是,我们得好好想想,为什么用人单位会强调工作经验呢?笔者认为这是用人单位的无奈之举,是应对当前大学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普遍偏低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的无奈之举。因此,作为高等学校,应该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要再让学生们无奈,也不要再让用人单位无奈。当前,很多农业领域的用人单位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训练,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

三、农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

前文已述,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教学、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创新型成果的取得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人产生了创新“点子”(即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创新思维提出解决方案(即分析问题),最后应用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出新成果(即解决问题)。因此,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是缺一不可的,这也是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大内涵。

1.创新基础培养。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人文知识和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博览群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以积累更大的创新潜能。

从学校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得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加强校园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强图书馆与图书资料建设,等等。其次,必须设置完备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以夯实学生的创新基础。为适应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本专业实际,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理论课体系与实践课体系两方面进行改革。关于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应从强化主体课程教学、删减传统老化课程、增加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增设讲座式讨论式前瞻性课程等方面开展改革;关于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应完善课程实验体系、课程实习体系和综合性实习体系。

2.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郝树凤认为,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学生拥有广博的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创新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应营造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利于各种新思想火花的迸发。应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新想法、新观点,鼓励学生对现有的结论甚至教材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应多开设研究型课程,以研究型学习作为实践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三,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设疑—讲授—讨论—总结”的互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建立在自学基础上的勤思、善问的基本素质。

3.创新思维培养。很多人在谈创新型才培养时,往往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混为一谈,笔者认为,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前所述,创新意识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而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创新成果。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即应以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揭示联系、寻找原因、总结规律,领悟课程内容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戒刻板、僵化、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的锻炼。

4.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实施创新活动,并能开发出新产品、取得新突破的能力。可见,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此处所讲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本校农学专业的实际来看,其实践教学环节是比较完善的。其主要特点是:秉承“六边综合实习”传统,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四年不断线,即大学四年都开设有专业实践课程;所谓“六边综合实习”,即边学习、边实习、边科研、边推广、边搞社会调查、边做群众工作。但是,从当前农业发展形势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必须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包括增设专业课程实习环节、强化科研环节、采用一贯制导师制、开设创新实验班、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本文综合前人观点和农学专业实际,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分析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阐述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为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2]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0):106-107.

[3]刘宝存.关于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断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9-12.

[4]阳浙江.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08,03:6-8.

[5]王亚斌,罗瑾琏,李香梅.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318-320.

[6]吕钦,鄢平.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3):23-24.

[7]李俊卿,胡甲刚.创新型人才简论[J].教学与管理,2001,(11):9.

[8]郑其绪,宋彩风.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88-92.

[9]徐恩芹,刘美凤,等.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J].人才开发,2005,(9):9-10.

[10]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15-18,37.

[11]阎玉科,庞风民.论创新型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2004,(2):87-89.

[1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N].人民日报,2006-01-10.

[13]郝树凤.教育学视角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5,38.

[14]尹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初探[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27(3):70-72.

[15]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19-121.

篇2

[关键词]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型企业 技术知识生产

一、引言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将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为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型企业自然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尽快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因此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然而,理论界关于自主创新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分歧。例如,有些学者将其定义为创新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独立研究开发;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创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进一步,关于自主创新认识的分歧又导致了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认识的模糊。为了推动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企业实践,本文将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型企业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一个多层多维的概念,本文只从企业层面考察自主创新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主要通过购买专利、引进成套设备等方式提高技术水平。由于需要向国外企业支付高额的技术使用费,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无法提高;由于缺乏技术标准制订的话语权,我国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十分不利。自主创新这一概念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显然,“自主”是对企业简单的技术引进行为的否定,是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强调。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经济过程中的行为。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包括技术知识生产和技术知识应用两个基本阶段。一些关于创新的经典定义都强调技术、产品、工艺、制度等与经济生产过程的第一次成功结合,却并不关注它们的来源和主体。而自主创新则要求企业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这正是自主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创新的不同,也正体现了自主创新的内涵。

由图1可见,如果企业既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也不参与技术知识的应用,自然也谈不上创新。如果企业只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而没有努力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去,这只是发明。如果企业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只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这就属于引进创新。只有企业既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又积极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时,才能称得上自主创新。

更进一步,根据企业在技术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将自主创新分为两类:独立自主创新和合作自主创新。前者是指企业独自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后者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和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将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对立。本文认为,简单的对立二者并不可取。如果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他人的创新成果,那至多属于创新扩散的过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如果企业在他人的创新成果基础上积极改进,添加了自主开发的技术知识,那就可以归入自主创新的范畴。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者“二次创新”。这种自主创新也正是日本和韩国企业创新中的重要模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同样是自主创新的模式之一。

三、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1.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企业本质上是使用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创造财富并从中获取利润的社会系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也有所不同。自主创新型企业就是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的企业。

现代企业的前身是手工作坊和工场。它们具有规模小、产量低等特点。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和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现代企业由此诞生。不断提高产量是此时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将此类企业称为生产型企业。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仅通过简单的扩大产量已无法维持企业的发展。通过科学管理进行集约化的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成为19世纪后半叶以来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管理型企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又对企业的财富创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由集约向自主创新转变,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图2)。

这三种企业类型的演进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过程,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扬弃。也就是说,自主创新型企业并不是对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全盘否定。相反,自主创新型企业必须以这两种企业类型为基础。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足够的生产规模,也不能有效的管理内部的运营活动,其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自主创新。因此,基本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内涵。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的出现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很多企业的基本生产和管理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建设自主创新型企业首先需要夯实基础,努力提升企业基本的生产和管理能力,不能好高骛远。

为了更加准确的区分自主创新型企业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不同,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2.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1)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意识是企业对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体现了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以自主创新为财富创造方式”的价值认同,以及愿意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的强烈愿望。

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它们看来,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方法,是企业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赖以生存的基石。技术和设备可以引进,而自主创新永远无法引进,只能在企业“干中学”的过程中产生。不创新和依赖技术引进的企业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2)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

自主创新行为外在表现为企业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而开展的各类活动。对于企业而言,首要的创新行为是应用技术知识。这是创新与发明相区别的关键。但是,自主创新行为不仅强调企业自觉主动的应用技术知识,更强调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

自主创新型企业与运营管理型企业或生产型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创新行为的持续性。完全没有从事过任何创新活动的企业只是少数。但大量的企业都只有少量的自主创新行为,仅推出过一两个创新产品。而在自主创新型企业中,自主创新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知道,自主创新是一场竞赛,不进则退。少量的创新虽然能给企业带来的暂时的利益,但它不能支持企业永远领先。只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才能使自主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 同时,自主创新是一个学习积累技术能力的过程,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积累技术能力的基本手段。

(3)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前者是企业自主研发并实现价值的能力,后者是有效的组织、协调、激励创新行为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

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来说,它们总是能够敏锐的发现市场机会,根据这些机会形成创意,并逐步将这些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从中获取价值。而且,这一过程可以在企业内部不断复制。尽管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总是存在,但自主创新型企业创新成功的概率要高于一般的企业。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4)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自主创新型企业最容易观测到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自主创新绩效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创造的财富和价值。它最终可以通过利润、新产品销售收入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衡量。而专利、技术方案等技术知识是自主创新的中间产品。它们虽然不能完全代替财务指标来衡量自主创新绩效,但也无疑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上述四个基本特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基础。没有创新意识,也不会有持续积极的创新行为,更谈不上能力和成果。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自主创新意识的直接体现,是自主创新能力生成的根本过程,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绩效的必然环节。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决定自主创新绩效的根本因素。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

同时,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性还刻画了一个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径。如果企业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其创新行为不断增多,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会不断增加,又会进一步增强其创新意识。企业由此步入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轨道。反之,如果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活动随之减少,创新能力也会逐步退化,可以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越来越少,由此步入恶性的“锁定”阶段,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四、结语

走自主创新之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将技术知识应用于经济过程是自主创新的内涵所在。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根本。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培育自身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凤朝: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11.83~92

[2]李海燕 侯书文: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 河北学刊,2007,27(6):196~199

[3]李具恒:自主创新新解:“概念硬核”视角的集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43~49

篇3

关键词:应用;机械;高职;创新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231

1 引言

随着现代国内经济的发展,高端机械设备进入工厂企业之后,需要有专业人才进行加工工艺、生产方式的设计,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培养企业一线生产人才的平台。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当前这一人才市场进行合理分配,进一步提出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学生基础打牢、应用能力强等基本特征。

2 应用型机械高职人才的基本特征

2.1 基础知识储备

高职机械专业的学生需要首先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构建他们的机械制造所需要的各类专业知识,机械制图、工艺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液压技术、数控技术等。这些都是具备应用能力的机械专业高职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机械知识网络。学生只有打牢这些知识储备之后,他们才能在真正的生产过程中,设计好产品生产的工艺[1]。

2.2 综合运用能力

具备了专业知识之后,学生还需要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组织生产的能力,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上述那些专业知识需要相互配合,实现一种综合性的应用。因为一项产品的生产需要多个工序,不同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工设计人员还需要思考产品尺寸,形状公差的测定等,这些都是他们可以综合运用上述的专业知识。

2.3 创新意识

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工艺设计师需要进一步具备首创精神,在一项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我们没有更多可以借鉴的经验,需要工艺人员针对产品的尺寸、形状、材质等要求进行创新设计生产流程。高职机械专业的学生要想胜任这一岗位的需要,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怎样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一方面需要考虑生产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还需要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3 高职机制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改革建议

3.1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人才培养方案是机制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大纲,要想实现应用人才的培养,就需要首先对高职机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针对方案中的一些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调整,主要原则就是提升学生对机制专业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兴趣、知识覆盖、综合运用、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培养出知识网络扎实,综合运用能力较强,创新意识超前的机械制造人才。

3.2 教师队伍的调整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即教师还需要具备这种能力。因此在教师队伍方面,学院需要及时调整教师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向,将更多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人才引入到学校,让他们将自己在生产一线积累的经验教授给学生,实现学生的一种有效提升。同时现有的教师也需要积极的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节假日深入工厂企业进行学习,学习一线生产的基本经验。教师之间还需要构建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师之间知识能力的整体提升。另外,学校需要配套更多的科研资金,帮助教师进行相关实践项目的推动,一个科研项目将带动一个教师团队的整体实践水平的提升。

3.3 理论课程的调整

在应用人才培养的条件下,教师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因此需要在尽可能多的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加上一些课程设计等,让学生运用学完的这些知识进行实践运用,不断提升他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的机械原理、工艺学等课程之后,就有课程设计,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坚持的。同时还需要在更多的课程之后加上这类课程设计内容,例如:数控技术、液压技术等,都是需要进行有效拓展其课程设计范围。另外,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引入一些与生产实际有关的课程设计课题,这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题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践的能力[2]。

3.4 实践教学的调整

在应用人才培养的环境下,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拓展机制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建立自己的生产实习车间,车、刨、铣、焊、钳等一系列工种都是设计工艺的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只有他们自己操作过,他们才能对这些工种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力学、液压、机械原理等课程都需要有自己的实验作为理论支撑,教师需要重点开展这些课程实验环节的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更加先进的实验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校外实习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不断联系生产企业,让学生进入工厂的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学习,拓展学生的眼界。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下开放性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计算,最终形成学习小组的设计方案,学生的创新意识被进一步体现。

4 结语

高职机制专业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3]。教师需要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机制专业教学进行有效调整和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加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蔺增,陈培媛,于天彪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机械专业自评与思考-以东北大学为案例[C].Proceedings of 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EEM 2013) Volume 29,2013(11):154-155.

[2]张建成,孙秀芳,唐武,刘欢等.与职业标准、生产过程对接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C].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ICET 2013) Volume 23,2013(03):56-57.

篇4

本项研究获得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XJ201327、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4tszy002的支持。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大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以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将创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后续教学环节,搭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课程教学反馈体系将学生创新实践的需求反馈给课程教学,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创新教育 教学反馈 水质工程学

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环节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应围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以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教师率先创新,建立课程教学反馈体系,打破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的常规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具有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后续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开发学生创新潜力。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大学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进步提供高端人力资源。大学教育应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世界各国大学教育都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基本特征是基础扎实、好奇求知欲旺盛、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专研。

二、融入创新意识的课程教学改革

“水质工程学”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水处理实验技术、水处理工程设计以及水处理科学研究的基础。为适应给水排水工程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课程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力图将创新意识融入课程教学,为学生创建创新实践平台,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探讨启发式创新教学模式

吴康宁在“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一文中提出:大学不仅是传递知识,还是生产知识的地方;大学创新培养重要成果在于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与提升。水质工程学课程组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在传授基本知识同时,将创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教学单元,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讲解前人是如何发现问题并利用理论知识开展水处理工艺改革和创新的,让学生了解每种工艺的改革和新工艺出现都代表了对传统工艺的质疑、继承和创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针对现在常规工艺及不合理的地方利用所学知识大胆提出质疑,引导学生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课后查阅资料,独立思考,提出改进方法或创新的设计理念。

2.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开辟创新实践空间

从每年我校大学生积极踊跃申报创新项目的活动情况可以反映出大学生从内心都渴望知识,渴望参与创新。如何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值得教师深思和研究。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产生了创新欲望,可以通过后续的水处理技术实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实现。后续教学环节可以做为学生的创新平台,践实创新。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在教学环节的成绩评定中重视学生的创新成果表现。一部分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能够针对传统工艺和水处理构筑物的不合理的构造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开发了学生创新潜力,展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建立课程教学反馈体系,促进创新教学践实

建立课程教学反馈体系,意在将课程与相关教学环节做为一个整体给予思考。研究课程教学与后续环节的关联性,通过反馈体系中相关教学环节检验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对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程度,了解学生的创新的践实情况。

在探讨水质工程学教学反馈体系中发现,课程教学不再是孤立的课堂教学,它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有着一定联系,并构成一个完整闭合循环;反馈体系中的课程教学与后续教学环节之间信息可以相互反馈,互相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相关教学环节的质量,课程创新的教学方式也将会对其他教学环节产生一定影响。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产生的创新火花可以通过后续教学环节得到践实。融入创新意识的课程教学方法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课程教学反馈体系的信息反馈,也可为教师提出新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方法改进,提高课程效率。

三、结论

专业课程建设,不单纯只是一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培养出创新的火花,后续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现创新实践的平台。课程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反省的创新改革过程。

参考文献

[1]雷金屹.国外创新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2]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篇5

【关键词】自主探究式学习;基本特征;基本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用教材,构建探究式学习方式呢?下面是我对探究式学习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探究式学习体现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考性为前提,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问题性。 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去探究问题,而非简单地让学生理解记忆现成的结论。即使是一个不太确定的问题也需要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来加深理解。因此,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

二是生活性。探究式学习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特点,需要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 学生的学习应该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知识。

三是参与性。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式学习最主要的特征。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式教学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策略

1.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一是充分挖掘教材,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培养知识迁移类推能力。 二是在教学中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三是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提倡多样性算法,渗透优化思想。 四是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 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亲身体验探究过程

一是质疑问难,激活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情境插图、语言提示、说明和拓展性问题,这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独立探究,讨论交流。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因此要强化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学中要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立探究,去发现,重新创造有关的知识。 独立探究后再讨论交流,说出各自的心得或疑惑,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双向、多向交流,产生效应,共同进步。

三是实践应用,注重评价。探究式学习应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把数学的学习过程真正变成学生亲身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既动手做又动口说,既用眼看又用脑想,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同时要注重评价。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果, 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表现,重视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及科学协作的精神。 不能以单纯的分数或单一的模式对待每一名学生。

3.遵循原则,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一定具有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这样的问题会成为学生感知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而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因此,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 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一是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二是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加强指导,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个性差异等来组织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必要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而指导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尤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感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常见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分类、符号化、集合对应、数形结合、数学模型、化归、等价变换、统计等思想,解题常用顺推、倒推、枚举、归纳、类比、试探变更问题、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等思考方法。 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及时鼓励,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有趣乐学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万龙.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