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4 16:34: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情况、教学内容等因素,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这也就意味着高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更要积极应用新思想、新方法,通过合适的渠道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一、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学生作为公民应当具备的一种对自己、他人、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有助力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体育教学本身具有实践性、集体性等特点。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重视完成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更要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协作,真正体现出责任。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集体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以田径内容中的接力跑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首先,教师要讲解清楚接力动作的要领及技巧,确保接力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其次,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原地交接棒练习,而后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慢跑中完成交接棒练习。这样通过完成具有相互配合要求的练习活动,便能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并积极与他人协作。最后,开展小组之间的接力跑比赛,通过竞争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从中能够发现,在团队活动中更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各种集体活动,并采用激励、竞争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能够真正理解何为责任。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这并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在教育改革之后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禁锢,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高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只有高中生具备创新意识之后才能勇于改变、积极创新。对此,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发现教学法,积极启发引导学生,使其主动参与到各种思维创新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获得创新意识。以球类运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各种资料、书籍,找寻答案。如可以设计球类的运动规则、技巧等问题。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主动性,从而获得创新意识。其次,高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新能力。以篮球投篮教学为例,大部分学生中远距离投篮的命中率都非常低。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低命中率,有没有解决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这样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时,高中体育教师应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依据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制订与教学计划同步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并落实到每节课中。总之,高中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教育与教学的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专家指出,教育就是在学校内教师所教的知识中被学生所遗忘的一些知识,但核心素养是永远不会被学生所丢失的.化学教师的教学,往往是为了迎接大型考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一项措施.这样做,常常会造成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不理解.我们要懂得作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要教学科,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知识虽然重要,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知识的所得,关系到学生人生的前景.由此看来,教师应该认真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应该传授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应该教会学生什么?等等.
二、在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情境设计和选择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该着重考虑情境设计和选择方向.因为情境设计和选择方向,不仅是对学生化学学科观念的操控,也会影响到学生人生的未来前景.从目前现状来看,有些教师忽视了情境选择的关键性,在新课教学中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与这节课相联系的化学内容.其实,准确来说这是一种不被认同的情境选择.这仅是为了让学生的焦点集中到课堂上,却适得其反地让学生形成一种恐惧化学的心理以及产生厌恶化学的情绪.假如化学教师给学生带来一个与实际相符并符合常理的问题情境,学生就会在社会生活中面对问题时学会把化学课堂与实际生活衔接起来,并构建出一种化学始于实际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正确的学科观念.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思考与研究.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生活有利,是具有真正意义的知识点,并不是虚无飘渺的、单一的、无用处的.另外,教师要在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化学课堂的教学情境要注重实际,以及情境问题的设计要关注其连续性.教师需要做到不为达到化学课堂目标而盲目教学,只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努力.
三、准确认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发现,无论是从实验地位上分析,还是从实验所具有的意义或作用上分析,核心素养的培养都难以在实验中体现出来.有些教师只是把实验当成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教学手段,所设计的实验演示过程都是依据实验论点进行的实验论证.有些情况下,教师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所得出来的现象和结果与所设计的不同,又难以解释这种现象的出现,草草地糊弄过去,让学生似懂非懂,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是令人不敢想象的.这样,教师给学生带来对这门学科的知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低的.如果教师连什么是化学也搞不懂,就不用说对化学实验的准确认识.其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们是通过不断地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来对化学进行准确认识、了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实验不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其中的科学哲理、学习思维、化学理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充分运用.这是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
四、教师应用长远的目光看待知识
随着时代的变迁,所学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很多知识点都具有发展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当下的教师不要局限于大型考试,而要根据自己的学识水平把具有发展性的知识点及相关内容授予学生.要想不断进步,与时俱进,教师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的状况,开阔自己的眼界,并把“教”、“学”以及“研”相结合,让自己迅速地成长,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释放.
总之,在科学进步的当代,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不只是在考试分数上.当代教师应考虑的重点是: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在传授化学知识点之外培养学生的高贵品质以及综合能力.这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一、“语文素养”的内涵
(一)学术界关于语文素养内涵的争论
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理想境界。然而,对于“语文素养”在教育界也有许多争论。作为新课标主要编制者,巢宗祺指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其实,“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理念,其合理性比较容易论证:但关键是新课标把它当作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其受到质疑是必然的,因为理念的相对模糊性与目标的相对明晰性本身就存在深刻的矛盾。
(二)语文素养的特点
从以上对语文素养的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为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是强调“后天的教养效果”和形成过程的。据此,我们便可以看出语文素养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它的特点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同时具有整体性的基本特征。
二、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它的提出是多年语文教育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语文教学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定向、目标集中、要求明确,就是为了在教学中容易把握。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是把学文和立人结合起来,体现“整体的、全面的人”的发展思想,这是在理论上的突破,同时也为语文教学实践孕育了新的萌芽。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语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夯实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文化根基,让语文可以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家园、精神的居所。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今,社会要求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的言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将听、说合而称为口语交际,这是一种新的提法。从中也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语文素养培养中最重要的内容。
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历来被师生所重视,但是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上的力度,还是不够。要把语文素养放到语文教学上来看,语文教学就要求学生能够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提倡多读、多写、多口语交际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言语知识能力以及语文的学习规律,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一个整体的、复合的概念,是言语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如果说,言语知识和技能是语文素养的基础,是核心,那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重要的维度,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策略之一。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学习;核心素养
小学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此阶段进行数学教学,能够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了“四基”的理念和目标,这四个基本理念即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其中数学思想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四个方面做了相关的论述.
一、教学内容“博观而约取”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规定时间中完成教学目标对教师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掌握好数学知识,教师应当遵循“博观而约取”教学内容的原则.
教学内容“博观而约取”,首先要在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中选择合适的教材,这些教材的教学内容应当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教师也可以在专业的书籍中选择教学内容,对这些教学书籍、出版物进行仔细分析以后,再结合个人的教学方式和特点,改编、创造成自己的教学素材.专业的教学书籍在教学问题方面,研究得较为透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可以巧用数学教材,做到一材多用、一题多解,针对重要的知识点,要分析透彻,使得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学得较为深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参考名师名家的教学方式和经典课例,来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并对名师名家的值得借鉴之处,要仔细记录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结合使用.
二、教学目标“准确而简明”
教学目标要达到“准确而简明”,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育阶段,来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即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相比太难.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数学知识,是有两个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是学生的个人独立思想发展水平,另一种是他人指导智力发展水平.在一般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数学知识讲授完毕以后,会再次进行复习讲授,这是因为一些数学教师对自己制订的教学目标不准确,无法使学生们完全掌握教授的数学知识,只能重新进行讲授.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虽制订了较为全面的教学目标,但这些教学目标在具体实施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其只是丰富而不简约,众多而不准确.若想使教学目标达到“准确而简明”,教师则需要深入研究数学教材,掌握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方法,同时合理认识学生的智力发展区,才能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多样而简朴”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讲授式为主,但此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较为沉重.小学生虽已进入学习阶段,但毕竟是儿童,还存在一定的爱玩天性,这个时候若要使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教师则需要改进教学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
1.情境性呈现.情境性呈现是通过将教学内容情境化,以生动的情境方式来为学生进行教学.在情境中进行教学,现实感比较强,也很容易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
2.生活激趣.教师可以通过将小学生们熟悉的事例、人物和故事作为素材,引入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
3.活动参与.数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改变为数学活动,并让学生们参与此活动,使得学生们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并能发现活动中的问题,以提高学生们探究数学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深入而浅出”
若要使教学过程“深入而浅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深入四个教学方面,即深入课程目标、深入学科本质、深入学生思维、深入学生心灵,只有将这四方面做好,才能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有效.教师深入课程目标可以更好地研究教学内容,而深入学生思维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成长阶段的学习能力,且深入学生心灵也容易培养师生的友好感情,这些深入能够将教学过程变得不再枯燥,也更利于小学生们掌握知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正确认知小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成长的助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应当在教学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以及过程中,体现出数学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也需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5):22-28.
[2]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32-36.
[3]王永春.小学数学教材与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5,9(35):36-39.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研究
一、前言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向学生讲授音乐知识,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提升,还需要促进审美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在促进审美教育的过程中,音乐学科本身具有很大的优势,音乐教材本身具备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为一体。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应该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发展,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前提下不断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1.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德国美育家席勒提出想让一个感性的人变得理性就需要促进其审美意识的增强。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美学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美学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主张美学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美学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2.音乐审美教育是实现美育的关键途径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审美教育是实现美学教育的关键途径,鉴赏音乐感知音乐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也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在人们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对音乐本身有一定的认识,还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能够满足自身的审美要求,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促进审美教育的有效渗透
1.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努力同新课标保持一致相比较其他学科,音乐学科在审美教育的渗透过程中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在促进学生审美教育渗透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音乐学科的特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促进审美能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初中音乐课程的特点,不断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不断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丰富,从这个培养目标出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感受音乐的美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美,这样能够促进音乐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美好,在教学中将审美意识逐渐地渗透给学生。2.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兴趣是推动学习行为开展的动力,对于初中音乐学习也不例外,所以想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需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具有欣赏价值的内容,唤起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在兴趣的推动下促进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本身这首歌曲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当贴近,无论是歌曲的曲调还是歌词都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贴切,在这首歌曲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且获得很好的审美体验。3.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体验音乐美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充分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带来的优势,让学生体验音乐美,只有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才能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背景下所强调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凸显,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悟体验音乐。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中,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一些情感方面的引导,所以利用创设情境法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产生某种情感,进而主动地学习音乐,充分感知音乐带来的美感。例如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并且能够满怀深情地将这首歌曲演唱出来,强化情感的升华。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歌曲比赛的现场,自己当评委和选手,这样在学生相对熟悉和感兴趣的情境中能够对音乐畅所欲言,充分感悟到这首歌曲的情感,真正体验音乐的美感。4.在音乐教学中促进音乐美学教育的升华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仅仅是简单地强调学生对于歌曲的演唱,很少重视审美的内涵。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美,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有限,生活常识有限,所以对于音乐的欣赏往往比较局限,在进行音乐审美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需要教师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由于初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能力不强,所以很难将一系列的音乐作品有机地整合起来,发现其中的联系,进而促进音乐美的升华,促进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需要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在学习音乐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类,将具备相同元素的音乐作品放在一起,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中的审美内涵,拓宽对音乐审美的视角。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着对这些歌曲进行对比,对比歌曲表现的内容,从而对于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不断的对比、总结过程中找到审美的落脚点,促进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渗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美学艺术,初中阶段作为小学阶段同高中阶段的衔接阶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需要侧重对于学生音乐意识和音乐素养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在教育方面教师需要重视音乐学科本身的特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综合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音乐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参考文献:
[1]林秀清.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音乐时空,2015,(21):179.
[2].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05).
[3]王丽萍.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科技信息,2007,(11).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68-1
专业价值是指专业团体所认同的特质[1],是护生必备的职业素养(美国的护理教育标准是:普通基础、专业价值观、核心能力、核心知识、角色发展)。健康模式的转变对护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要求,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职业素养,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不断学习完善和发展的人才[2],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实施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1专业价值便于在护理专业课贯穿
护理专业课教学中便于贯穿专业价值观,培养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应用。护理专业课讲授具体疾病护理,可以视为“某病病人的护理”。通过讲解护理评估时既可了解认识该疾病患者病人的价值观和嗜好(有效沟通是认识了解患者价值观的关键的第一步)。
2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
2.1在教学目标中陈述:教学目标使教学对象(学生)通过教师教学行为(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所以专业价值的形成和培养不但在教学目标中描述,而且应使用可测量,可评价的行为动词来陈述。如常用“准许、理解、宽容、包容、接纳、尊重、保护、引导、澄清”。如中专版“妇产科护理学”,中“第三章;第一节―影响分娩的因素”,在教学目标针对态度目标(专业价值),教师贯于陈述:“具有博大的爱心,陪伴产妇顺利分娩”句子结构,内容都没有错误。但“爱心、耐心、关心”是通过专业行为诠释出来的,因此在专业价值观目标陈述时使用,无法测量和评价。
2.2在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规范陈述后,不能停留在书面上,应结合正在讲解的疾病、见习的病例、模拟实践等教学中有效贯穿和体现,陈述准确不仅可以便于贯穿,而且提高教学效果。同上例如:分娩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产妇因阵阵宫缩而疼痛,表出,甚至叫喊,这时如果你不能“准许、包容、接纳病人”而采取另外一种态度。“有医生、护士在,喊什么,吵死了”病人更加紧张恐惧。在这种情况下,既是产力、产道、胎儿三个因素正常,同样会影响到产妇的正常分娩。这样既贯穿了专业价值,又把精神心理因素影响正常分娩与产力、产道、胎儿同等地位(平行)讲解清楚了,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3与病人价值观存在差异:个人价值观形成受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影响。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因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不同存在差异,贯穿时强调与交谈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背景的问题,以体现理解对他人文化信念、观点的专业价值观。
2.4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观决策[1]:护士在护理一些特殊病人时,如某吸毒者因毒瘾发作,无法得到注射而自残小指。面对这样的病人,护士看到他疼痛难忍,的确很同情。注射止痛针,不是一针两针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引起毒瘾,虽然一再强调已戒毒,但又不相信病人。这说明了护士的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发生了冲突。这种情况常在特殊病人,如艾滋病病人、精神病病人护理时遇到,贯穿时应融入,以体现公正和没有歧视护理的专业价值观。
3小结
护理专业教师应具备贯穿专业价值的教学能力。贯穿专业价值于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具备《护理伦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我校护理专业课教师大多是来自高等医学院的医疗专业毕业生,在医疗专业课程设置中没有设置《护理伦理学》,所以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贯穿于教学的能力。通过继续教育不断的来弥补和提高。
总之,素质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赋予老师的重任,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如果所有老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情感教学;作用策略;信息素养;诱发激励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它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与文化环境,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中的一大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信息技术情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呢?
一、情感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情感教学的基本策略
1.树立正确的情感教育观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学方式也要求由过去的单一的软件教学模式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发展。因此,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优化情感教学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视听合一、图文并茂、良好的人机交互的独特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美妙悦耳的音乐、妙趣益智的游戏,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处理情感教学内容?
(1)情感信息量要适度
教师要善于根据情感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要恰好达到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过多或过少,都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转移。过多会给人有堆积的感觉,产生视觉疲劳;过少起不到刺激的效果。
(2)情感信息要适时
这个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展示的内容中,如图片、音乐、视频等的运用要把握一定的时机,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最恰当的时机展示出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3.创设情境,注意情感的诱发
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和其他要素(包括教师、学习伙伴、学习资源等)的帮助,在必要的学习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主动自觉的方式而获得的。
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德。
(1)创设“问题情境”
这个可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技巧。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教材重点、难点的突破,达到教学的目的。
还有,其实很多益智类的游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在教学中引入游戏,使学生在玩游戏中体会知识和技能。我们要善于以游戏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的手段。例如,在图片信息的处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益智类的游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供“我们来找碴”这类游戏给学生玩。它的玩法很简单,就是找出两张图片中不同的地方。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游戏的核心就是如何进行图片的处理。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利用Adobe Photoshop进行图片信息处理的乐趣,使学生在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精彩演示
在教学中,运用动态画面演示,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因为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教学时恰当地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也才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创设合作、竞争的教学情境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中突出了“合作”的重要地位。教学中的合作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改善课堂氛围,培养与人协作的作风,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提高探究的和谐性和有效性。
4.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的情感激励
不少调查资料表明,造成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无竞争、学习意识差、缺少学习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等,而实施激励评价的目的,正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扬长补短。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实施个别的激励评价有很多限制,尤其在农村学校,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一般都自尊心强、争强好胜,喜欢听表扬的话。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对学生相机进行指点评价、表扬、激励。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作为这门学科的教师,如何让这门课充满活力,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情感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2]胡德辉.论情感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1995.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关键词:英语教学;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将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上,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教师该如何开展基于素养的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质量更高教学效果更好?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方面,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有良好的素质,更谈不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思维是学习的过程,掌握英语知识是学习的结果。过程和结果是互相联系、协同发展的。谁学会思维,谁就掌握一个思想的武器,掌握了一种以少胜多,以有限驾驭无限的科学方法,这就体现了发展思维在以及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下面就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1充分利用图片资源,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以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
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
1.1运用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观察是人脑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过程,它是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的窗口。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观察不但有助于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储存丰富的表象,为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观察逐步学会形象思维。小学英语教材上有丰富的图片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判断、选择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获得信息。例如四下第三单元Readandwrite的阅读材料是一张明信片,教师可在不出示文本内容的情况下进行提问:WhereisJohn’sdad?引导学生观察到袋鼠,思考它是来自哪里的。进行回答He’sinAustralia.在通过判断性问题提问“IsitrainyinAustralia?”促使学生对图片进行判断。No,itisn’t.It’ssunny.
1.2活用图片促使学生运用联想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这是一切事物或现象所共有的本性
联想就是事物普遍联系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一种反映,一种思维方法。联想是形象思维的最基本形式,联想为学生打开一扇形象思维的门。
2善于利用故事资源,培养学生抽象能力
抽象思维即人们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来形成概念并确定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故事本身具有情节性和完整性。故事情节的虚构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学生不仅爱听爱看,还喜欢讲,喜欢编。在教学中运用故事能有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1通过对故事的预测活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在故事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预测是很好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根据与故事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大胆预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阅读故事之前,老师可以就故事内容鼓励学生进行问题性的猜测,这样的猜测激发学生想要迫切读故事的欲望。学生在预测的过程中学会了分析事件的开头和结尾,有了条理性的思考和认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2.2通过故事结局改编,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可以称之为扩散性思维,或是说求异思维,是重要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故事结局的改编能有效得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验进行故事结局改编。
2.3通过图片或图表帮助,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图表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可以把这项活动化为讲故事,讲故事可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模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PEP六上Recy-cle2的故事阅读中,教师可利用教材的图表为学生提供了4个中国传统故事的提纲,并给这提纲配了图片,降低了讲故事的难度。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在表演中体验了语言的魅力。通过学习这些故事,逐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通过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分析事情的开始、经过与结局来帮助阅读,更好地理解文章、获取信息,并在写作中得到运用。教学应从“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转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尝试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贯穿在英语教学中,在设计英语教学和安排教学活动时,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具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方式进行英语学习,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目的。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建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应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田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加强思维训练,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成为新时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外语教材的研发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基于我国主要外语教材的分析与探讨[J].隋晓冰,周天豪.外语电化教学.2012(06).
[2]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情境运用[J].刘婷婷.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03).
[3]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杜新秀.教育学术月刊.2010(05).
[4]把握生成,让课堂充满活力[J].黄玉珍.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4).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17-01
时至当下,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要立足本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教育的本土化意识。笔者也认为这一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中华民族拥有非常久远的灿烂的文明,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淀了大量优秀的经典,而这些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而让人遗憾的是,如今这些“精髓”正渐渐被淹没在世界文化大同之中,以语文学科来说,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烟花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此外,佛教和道教也是主流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歌赋、水墨丹青、仁义礼智信等。
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学中,充斥着外来文化。作为主课的英语和数学完全来自西方,而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被视为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科目,却在很多学生看来是索然无味的。所以,探索一种传统文化思维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需要。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语言是保存一个民族文化最长久的方法,同时,语言也是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有效手段。二战中的日本对中国曾经试图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中国的文化。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表现不足的现象主要有: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受到了阻断
这种现象在初中阶段比较明显。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这几年,中学语文课本中虽然增加了一些古文名篇,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传统文化来说,其所涉及的方面还是非常有限的。
(二) 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直以来,我国都有着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的现象,这个是与当下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只能将人文类的学科抛之脑后。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显得弱不禁风。语文学科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所以,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学修养不深、道德境界不高的局面。
(三) 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今年来,外来文化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领域,盲目的追星族、星座学说、好莱坞电影、现代科技产品等等,出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当然也包括语文的课本中。这些外来的文化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其糟糕的一面,在吸收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照单全收。这样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显得岌岌可危,因此,拯救传统文化,让几千年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重放光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三、如何在传统文化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一) 注重识字表达的教学案例
下面是某两个同学电话通话中的一段话,请找出下面四句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①你还是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即将马上召开给我们“清江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②你看,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子交给我,③我给你们点拨点拨。④请注意交稿日期截止本月底。综合分析以上四句话,可以发现答案就是:①“即将”和“马上”重复,需要删去一个;②将“连我在内”提至“我们班”之前;③语句不得体,应改为“请老师点拔一下”或者“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④改为“交稿日期本月底截止”或“交稿日期截至本月底”。
(二)注重诵读教学案例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不仅仅是记住书本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熏陶。
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断句的划分,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通过这样的断句读出来的非常的有感彩。如果这样来读下面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这句话,你会发现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语句本身的那种力量没有被展现出来,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足够重视诵读教学。
(三) 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堂,让传统教育活起来
关键词: 数学教育;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数学是所有科学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灯塔.数学教育更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内在的文化传播.对于数学知识的传授,那只是数学教育本身的一个方面,数学教育更多的还是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一种培养与提高.我们从广义的教育范畴中可以看出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人自我完善的一种工具.所以它的真正价值也应该首先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衡量.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思想内涵,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数学知识学习的每个环节中,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人文精神具体体现的魅力所在.
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和自由生活的基础,更是我们追求真理,发现真理,探究真理的根本动力.它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是人类从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所以,要想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并将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充分结合起来。
一、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1对数学理性的过分强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数学定理、公式时,过分注重推导及证明过程,忽略了其理论的背景及适用条件.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缺少主动性、趣味性.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倦心理,对数学新知望而生畏.
1.2教学方法陈旧
“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我国根深蒂固,陈旧落后的教学指导思想,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落后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感受新知时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最终,学生只是在一味的被动吸收数学知识,且使得课堂“死气沉沉”,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科学知识探索精神的鼓励与引导.
1.3课程体系单一,内容覆盖面小
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只教授考纲范围内的重点,大量的习题充斥着数学课堂,对于知识”前因后果”及其历史背景却谈及甚少,以及数学知识对相关交叉学科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又或者从历史的角度对新兴学科起到的作用等都涉及微乎其微.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上感到枯燥乏味,更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求.
1.4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通常数学教师只注重专业素质的提升,会讲题,会解难题成为了衡量优秀教师的一般准则,而忽略了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对数学文化、数学史等知识的摄入,没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由以上几点原因我们可以看出,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所表现出的众多问题,充分地说明数学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现状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充分发挥和体现其固有的人文精神是全面提升中学数学教育现状的最佳途径.
二、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指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数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数学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基础的作用。如此看来数学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数学教育本身要肩负起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另一方面,又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的理念。
因此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受到充分重视,教师应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数学教育水平,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数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的作用及意义
3.1数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是时展的趋势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它在给人类带来发展和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灾难.数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在传播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有必要强化人文理念。数学教学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人文的眼光审视世界,以人文的态度回馈社会.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起到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让学生不但成为一个未来的“科学人”,更要是一个“文化人”.值得欣慰的是,上述问题已在新一轮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中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
3.2 数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教育自身的需要.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以智育和自我完善工作为向导,通过数学的思想和精神来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有生产技能,既有明确目标又有高雅审美情趣,既懂得创造又懂得生活的人。
3.3数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发展方向
从教育的本质上讲,我国曾经长期处于“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数学教育的目的应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探索创新的方式获得新的知识,然后去体会数学中美好的东西。学校的数学教育不仅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和社会大众,还应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完善学生的自我个性发展.
四、人文精神对数学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所谓人文精神的数学教育,其实是一种以人文教育为导向,以还原人的个性、完整性和历史性的教育.人文精神对数学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许许多多的数学家们将自己毕生辛勤的劳动成果按照他们自己的美学观点并以最满意的形式总结呈现给我们.这样巨大的价值使得我们教师应该更进一步去感悟数学本身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更深一层地体会到数学是对真理和完美追求的深层内含.
五、如何在数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几点建议
5.1重视追本溯源,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现代的数学教育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完全彻底的西化内容,其二是中国传统的数学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是完全使用与西方相同的教材,但是我们不自觉地在运用中国文化传统中实用主义的数学价值观进行数学的学习和数学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课本有关的历史专题,更多的向同学们介绍不同时代的数学家的智慧,展示我国悠久的数学历史,以增进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5.2发挥主体作用,鼓励创新思维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数学课堂将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阐述问题的能力.使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让课堂气氛松弛有度.在整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思维得到最科学,最合理的锻炼与提升,使学生创新精神得到启发,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内化学生的自身素养,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5.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改革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适时适量地使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实现课堂“角色,关系”的转变.
5.4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完善人文精神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情结培养,在努力钻研科学理论,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力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当然,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全面整合,绝不是指数学与人文的简单相加,其本质是指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使它们相互溶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而确立新的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相整合的价值观.这也必将成为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崭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宪昌,徐乃楠.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2月第2期.102-103.
[2] 李正银,刘景昭.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M].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11月:11-13.
[3] 禹辉煌,甘向阳.论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整合的必然性[M].云梦学刊,2005年7月第4期:113-114.
[4] 佘祥明.浅析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四川教育学院学报[M].2007年8月第8期:62-63
【关键词】德育教育 化学教学 渗透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148-02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意义重大。化学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德育因素的挖掘是化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教学责任。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渗透德育内涵,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共同提升。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品德建设无疑是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这显然给当前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德育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在当前课程教学中均有所体现。以化学教学为例,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时代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体现。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与化学实验的同时,也能体会德育教育的思想内涵,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产生积极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人格塑造及性格形成密切相关,而化学教学中德育概念的融入正是德育全方位教育的一种体现,是学生道德品质完善的有效途径。德育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德育应用于化学教学是强化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教育共识,德育功能的体现理应在学科教学中加以落实。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概念是对德育功能的有效强化,同时也是对德育教育方针的贯彻与落实。
2.德育应用于化学教学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客观体现
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是学校基本教育规律的一种体现,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德育教育正是对育人目标的有效补充,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由此可见,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客观教育规律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体现。
3.德育应用于化学教学是化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化学教学改革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前提,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德育的发展自然成为了化学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与实验原理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实践探究能力的发展,这与德育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
二 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智育及德育的双重渗透,同时作为学生德育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学生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树立的重要基础。当前化学教学工作开展应立足于学生德育理念的培养,将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效结合,切实发挥化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于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从如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化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是一种民族情感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展现。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积极的民族自豪感。例如造纸术的形成、古代冶炼技术的发展,都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素材。
2.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养与社会责任教育
化学教学中会涉及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的内容,这就为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教学素材。此外,工农业发展、交通运输等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应在化学教学中得以体现,以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3.化学教学中的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也是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体现。化学主要研究事物的结构、性质以及相关的变化发展规律,从科学的视角来剖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唯心思想,例如民间常说的“鬼火”等,实则就是特殊化学成分于空气中自燃的现象。
4.化学教学中的道德与品质教育
化学教学注重思维的严谨与缜密,在精确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实验结果,这一过程正是对学生优良品质的一种培养过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缜密的学习态度的同时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这一过程无疑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及道德观念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 结束语
德育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性格完善影响深远,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效渗透融入学科知识中,逐渐优化学生的德育认知。对于化学教学来说,智力发展与德育教育同等重要,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的概念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既有经验与知识储备出发,将化学符号与社会问题研究有机结合,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与社会责任意识。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课以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为主,倡导积极
参与的同时也应融入学生的个性发展因素,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德育态度,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曹蓉.关于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S1)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主体教学;角色定位;情感激发;探究任务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备受重视,这正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课堂的根本挑战。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再是以讲为中心的灌输,而是要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对师生角色重新定位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活动,而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探究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师道尊严,教师高高在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是教学的主宰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者。可以说,在教师的严格管制下学生没有丝毫的自由与权利,只是在机械而被动地接收经由教师所传授的书本现成知识,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这正是传统教学的主要弊端。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必须要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即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究的主体,整个教学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所展开的。那么,教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与学生一起展开互动探究,带领学生攻克重重难关,展开富有深度的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体现学生探究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构建知识,在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中、在积极动手与积极动脑中,将教材上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收集学生、处理信息与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自然也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前提。可见,兴趣在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为此,我们要改变以往枯燥而单纯的讲解,要重视愉悦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愉悦、安全而自由的氛围之中,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对面前所呈现的知识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与亢奋的思维状态,激起学生更大的参与动机,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1.巧妙提问,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为此,教师可在教学导入环节,以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学习“防治计算机病毒”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来帮助教师查看一下计算机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运行,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同时向学生播放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相关情况,借此引导学生展开分析与思考找到症结所在。接着,教师可追问:“要如何来处理这些病毒?”以此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点引向病毒的防治。
2.游戏吸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游戏是学生的最爱,将游戏引入课程教学中来,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实现寓教于乐,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以让学生主动而快乐地参与进来,同时更能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情感,更能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程,爱上探究。如在学习《文件管理》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来掌握新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文件操作并不是很难,重难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合理地管理文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知识,我们就可以设计游戏活动,将这个知识点寓于在在凌乱仓库中找到所需物品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深入知识本质的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与掌握。
三、布置合理的探究任务
学生是探究的主体,问题是探究的主线,整个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所展开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学生探究活动的成败。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就可以解决,探究的价值不大;而如果问题过于复杂,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无法完成探究。以上两种情况都不能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探究中来,体现学生在探究中的主体性,而只能流于形式。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可主观臆断,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结处,这样才能设计出富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来。这样的任务才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深度,才能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这样的探究才是主动而有效的。学生是发自内心的主动探究,探究又不会盲从,而是能够让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下自主地构建知识、掌握技能,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探究自然就是有效的,学生在探究中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探究不能只是局限于理论探讨层次,而要将动手与动脑密切结合起来,这是由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较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所决定的。教学的成功不是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点,而是要看学生能否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的操作中。为此,我们在布置探究任务时要将探究的重点放在实际操作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与内化知识,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总之,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要以新课改为指导,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以新观念新思想来指导教学行为实践,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和全程探究。
作者:李建明 单位:河北省昌黎县安山镇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彦.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国校外教育,2013(8).
关键词: 生物新课程标准 教学策略 思考
目前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一线的许多教师迫于教学压力和所谓教学“任务”正“埋头苦干”,新课程改革成一头热,这和总理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不符,也不符合现实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所以有必要强调新课程标准,下面把我对生物新课标的点滴思考及在生物教学中的相关策略一并与同仁商榷。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1.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学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德育为先,既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向上,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入更多能量。
2.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学习机会,这是均衡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要求,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学生理应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获得有用的生物学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80%的学生是外地户籍,来自不同的家庭、阶层、民族,他们具有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和经验有很大差异。由此带来个性、兴趣、爱好、习惯、动机和需求的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体现新课程特点,使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
昆山尝试均衡教育已经多年,正有计划地落实学生的就近教育,想方设法地取消择校,教师多方位轮岗,使教育资源共享就是为了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要求每一所学校取消对学生的排名,评价时不准对学生有任何偏见,提倡用多样化的方式和内容,激励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
二、明确改革的目标
1.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初中生物教学在新课标环境下,必须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生物知识和生物技能及科学思维的培养,以此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内化成生物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教学要具有探索性,注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学具有全体性。例如在教学血液成分的时候,要求学生仔细甄别血检报告中的测定值和参考值,测定值是实际测出的数据、而参考值则是一个健康数据范围,只有测定值在参考值允许的范围内,才是健康的,掌握此要领后,就能看懂血检报告和尿检报告,也就掌握一门小技能。除此之外,全体学生要学会熟练地测血压、掌握简单的抢救和自救方法、懂得优生优育、科学用膳的道理等。
2.讲究认知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活动的主要方法,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索兴趣浓,但碍于生活经验少,动手能力弱,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推敲,所以在科学探究这一课提出了科学家是如何在生活中发现肉汤容易变质的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假设,制订了相应的实验计划和实施计划,推断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录像。期间用一开口的玻璃瓶和一鹅颈状瓶作比较,前者盛的肉汤没几天就变质了,而鹅颈状瓶里的肉汤四年都没变质,而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何在实验前,先将两瓶肉汤煮沸?(2)为什么要同时用两个瓶装肉汤?在商讨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科学性、逻辑性、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设计“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的科学探究,再视学生情况可增加“探究阳光、温度、空气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科学探究方案,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实验的课题来自于对生活、工作、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三、努力突出新课程改革方向
1.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状态,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发展。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将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以此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变注入教学为吸收教学,以促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进而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提高教学效率。
2.开发学生的思维独立性
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积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要注意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充分发扬民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放手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甚至可以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给大家讲课。
3.渗透科学素养的教育
【关键词】卓越计划 专业课程 教学模式 工程素养 以学为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6-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振兴工程教育,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实施“卓越计划”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后备工程师。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卓越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与基础,因此,探索卓越计划下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对于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引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公路、水运交通特色鲜明,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11年被列为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交通运输专业被列为试点专业。交通运输专业作为国内最早创办的4个同类专业之一,其前身是1982年、1984年创办的“交通运输管理”和“汽车运用工程”两个原交通部重点本科专业,1997年整合为交通运输专业。近年来,交通运输专业在已有成绩上取得了更大发展,2008年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建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并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3年成为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卓越计划”的实施具有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显著特点,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实现。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确定了围绕“工程素养”的培养主线,迫切需要新的课程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从而将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具体落实细化到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各个环节。而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研究“卓越计划”如何在课程教学模式中体现、实施、创新。
一、基于“卓越计划”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1.“卓越计划”的改革实施进展评述
“卓越计划”属于我国工程教育领域改革的主要推手,而国际上对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一直持续不断。2005年10月德国大陆集团推进的“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国际研究项目,得出了卓越工程师应当具备工程师职业的核心素质、拓展素质和时代素质的结论。国内在“卓越计划”宏观层面研究上,清华大学林健教授阐述了“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制订原则和基本思路。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教授分析了“卓越计划”带来的教育观念转变。吴文辉分析了卓越工程师的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在“卓越计划”微观层面,合肥学院储忠等研究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模块构成要素,进行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卢均治等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际状态探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实践教学。盛朝强等借鉴重庆大学自动化专业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高层次自动化人才的成功模式,探讨如何在工科基础教育阶段培养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重庆理工大学李军等阐述了培养具有环境友好意识的绿色化学化工类卓越工程师的具体途径。
2.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情况
德国高校全面启动了学制、学位改革,德国高校广泛开展了模块化教学改革,较好地解决了课程设置的体系化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问题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清华大学高虹介绍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论述了通过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武汉大学尚涛等阐述了对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模式、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等的建议。黄丽雯等提出了基于课程特征的目标教学法,阐述了立体化教学环境的建立原则和作用。重庆工商大学夏莉等介绍了了分层教学、学生任选教师教学、分层+任选教师的教学模式,并评价总结了不同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3.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已有“卓越计划”的研究与实践更多的侧重于宏观、中观层面的培养理念、思路、体系、方案,尚未发展细化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这个微观环节,而现有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缺少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需求。因此,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为:
(1)教学内容封闭。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过分强调内容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前沿的工程实际应用技术相脱节。
(2)授课形式单一。以一个教师灌输式授课为主,课程气氛普遍较为沉闷;学生被动式接受,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
(3)考核方式僵化。传统考核方式完全以试卷考核为依据,重知识记忆考核,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考试内容以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为重点,而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的考核没有涉及。
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