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消防安全范文

煤矿消防安全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24 16:34: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煤矿消防安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煤矿消防安全

篇1

关键词:煤矿企业;消防安全;煤矿防火

人们应事先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以保障煤矿企业的经营效率。加强煤矿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根据煤矿自身情况制定规划以预防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及在煤矿管理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方针。

一、提升煤矿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

在我国,煤矿企业的工人往往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素质,下矿工人往往受教育程度低,虽然吃苦耐劳,但消防意识却相对较差,由于其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消防安全,因此在无形中增加了引发消防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为此,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煤矿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过聘请专业人员开展一对多的课堂,将如何落实煤矿安全保障的知识传授给工人,给予其消防培训,并教会他们应如何使用在危机情况发生时需要用到的消防器材。其实,对消防设备的维护只是落实消防安全的基础,只有将消防安全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在一起,采取不逃避、不忽视的教学方针,让工人能有效掌握应对矿区消防安全问题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落实消防安全工作,从而在事故有所端倪时将其及时解决并在事故发生后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二、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应对设施

消防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煤矿企业消防安全讲究“防患于未然”,即应在没有事故时事先做好应对危急情况的准备。首先,煤矿企业应积极落实消防安全器材的配置与定时检修,配置专业人员与专业设备,对可能引发火灾的地点派遣专人巡逻以做好预防;其次要加强对企业内易燃物、可燃物、点火源的控制,即不仅注重矿区的消防安全问题,还应落实非矿区地区的消防安全措施,以防备火灾经由其他地区蔓延到矿区,进而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再次,煤矿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在各地区配置消防水源、灭火器材,以求通过前期投入定量的资金保障企业的长期安全发展;最后,煤矿企业往往坐落于远离市中心的偏远地区,条件允许的话企业还应建立应急的消防队伍,确保在发生火灾时及时投入灭火与救援,从而在危急时刻减少人员伤亡及企业损失。

三、明确工作职责,落实“防火责任制”

为预防火灾,煤矿企业应确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及紧急情况应对准则,以严格规划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行为举止,使其不仅有勇气、有办法,更能依据理论有方针、有步骤的应对消防安全问题。同时,还应落实工作人员在安全防范方面的职责,确保消防安全的每一方面都有专人负责,使之在面对问题或处理问题时不推诿、不耍滑头,是谁的责任,就一直是谁的责任,使其人人防范火灾,人人注重安全,从而改变煤矿企业消防安全状况不稳定,事故发生前无责任人,事故发生后无人负责的情况。对应如何明确工作职责,落实“防火责任制”,我的看法是应配备专职的安全负责人,并在负责人之下设立更多的负责人,以应对企业每一片地区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此外还应对这些安全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使之能明白并理解如何应对消防安全隐患,同时,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不断完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并要求企业从业人员做到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对采购消防安全器材及建造消防安全设施的人员,也应落实其责任负责制度,使其按时维护并保证消防设施的安全,对查到的安全隐患及有问题的消防器材尽早予以改正及更换,倘若器材出了问题则要求其负责到底。明确管理责任,可以加强煤矿企业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能提高人们对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使其因害怕承担责任而加强消防安全防护,化不敢承担责任为不必承担责任,进而显著提高煤矿企业预防及抵抗火灾的能力。

四、运用网络科学技术模拟事故,居安思危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煤矿企业可以在消防安全演练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企业的消防安全水平,例如通过将红外摄像头架设在企业内部,对偏僻及易起火的地点进行监控,或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消防安全演练,从而实现火灾预警、火灾现场辅助指挥及控制火情等方面的工作。当然,网络科技的最佳使用方式是辅助模拟事故,通过运用科技及多媒体技术在火灾尚未开始时模拟出火灾与逃避火场、灭火等实际情况,使煤矿从业人员在实战演练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以求大大降低真实训练的成本并提高演习者兴趣,使其在训练中学习煤矿消防安全的知识,掌握救火方法,进而显著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将网络科学技术运用到煤矿消防安全领域,可以让煤矿从业人员尽快掌握到灭火的方法,还能令他们更深刻的理解预防火灾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及红外热点探测系统,更可在火灾开始作恶前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总之,煤矿企业应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这要求企业既要解决从业人员消防知识不足的困境,也应改善企业内部的消防安全设施,在对消防安全问题给予足够重视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时刻保持警醒,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张云波.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煤矿企业消防安全系统[J].煤炭技术,2011,30(12).

篇2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控制

Abstract: coal mine ventilation safety is the most basic of the coal mine safety guarantee, basic common sense is human survival must have oxygen, and an underground mine ventilation safety is not only provided fresh oxygen to underground mine workers, more important is through the ventilation dilute the harmful gas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 the harmful gas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workers afraid of security. Safety is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goal, for coal mine enterprise that, realize ventilation safety control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dern management the necessary way, ventilation carry safety control is to make our coal mine safety chang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backwardness.

Keywords: coal mine ventilation; Safe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煤矿井下开采和作业要面对的情况非常复杂,多发状况时常出现,而我国煤矿开采事故经常发生。调查显示,我国发生的重、特大煤矿事故中,煤尘爆炸是最常发生且杀伤力最大的事故。在这些发生的瓦斯事故中,通风安全控制不到位是发生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在煤矿井下作业因为通风不善而使得井中的瓦斯煤尘长时间积聚,当遇上火花就会发生瓦斯爆炸。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煤矿井下的通风系统必须要严格控制,这样才能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为生产提供坚实基础。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具体内容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系统主要有煤矿的风流方向、风量的大小、风速、温度,测风站、构筑物布置、局扇的布置、型号、供风量和风筒布置等部分组成。

为保证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的人身安全,各个煤矿必须在建设大型通风系统,这种通风系统主要由轴流扇风机械提供抽出供风和压入供风,采用专用的通风巷道与井下的生产巷道相能,按照气流的方向进行通风。

一般来说,煤矿井下需要供风的地方非常多,如煤矿的水泵房、中央变电站、空气压缩机洞、火药库、绞车洞室、生产准备巷道等等。这些地方都因为各自的生产需要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任由这些热量停留在井下,会造成气流不畅而引发事故,所以必须通过煤矿的通风安全系统提供风源,加强气流的流动,保持井下空气和温度在正常水平。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煤矿专业里,专设有通风专业,可见煤矿通风安全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煤矿安全作业的重要部分。

建立高效的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服务于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是不同的机构构成,互相联系且相互作用。为高效控制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及时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问题。必须要建立一个实用的、高效的通风安全控制体系,利用这个通风安全控制体系传送安全信息,配备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人员进行通风安全的全面控制。对于出现的煤矿井下的通风问题,能够展开科学、有效的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1、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的组织要明确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要建立准确的组织机构,健全各个安全控制部门的职能,合理规划各部门的工作,依照煤矿的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配设机构。因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的工作内容复杂多变,所以要采用直接管理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各级领导要直线传达通风安全控制工作的工作内容,各职能部门根据领导安全指示具体安排、组织工作事宜,下级部门不能对上级所布置的工作麻痹大意,要认真执行通风安全按制。由于我国近年来大型矿井发展迅猛,因此必须保证通风安全指令和信息传输顺利进行。

2、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制定要遵循原则

为保证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得以顺行执行和高效控制,制定通风安全控制体系一定要符合以下原则:层级原则。即针对不同的安全控制部门要明确其责任和分工,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体系中的岗位职责设定自己的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职责执行到位。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统一指挥原则。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果同时接到不同的通风安全控制指令,则必须进行充分沟通,保证通风安全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如因时间问题则必须事后交接清楚,避免无人负责;一致原则。在指派任务时一定要工作人员负责,并且完成任务给予其必要奖励;授权原则。在一些大型煤矿的工作中,有时因为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发生的突然来不及请求,如果这时还不能灵活转变工作方式,则有可能因为无理及时处理而产生事故。所以领导应适当放权给下属,以应对紧急情况;分工协作原则。遵守这个原则可以保证通风安全控制工作效率迅速提高;分工明确可以专人专岗,使各个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自己岗位内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进度和效率;动态原则。依照不同的通风安全控制工作适当调整工作方式,以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更符合安全生产的需要。

三、执行严格的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制度

要想使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到位,就必须建立并健全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控制制度,通过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制度规范各级工作,明确煤矿领导的工作职能,指定各级控制部门的工作范围,明确安全控制人员的工作责任。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控制规章制度是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顺利实现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总体来说,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控制制度必须参照企业长期的安全生产经验和总结事故的教训制定,要使控制制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一旦制定后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其中的通风安全控制规定。制度要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宣传到位,保证各个员工通熟悉并按规定执行,用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

1、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检查制度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井下通风安全检查制度,对企业的煤矿井下进行安全检查,具体说要做到: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井下通风安全工作是否到位,检测气流成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定期检查煤矿井下的供风地点的空气流通情况;定期进行井下的分支有没有发生堵塞、巷道支护有没有发生变形或坍塌检查,若有情况及时解决;定期检测煤矿井下的风量与风速;定期检查井下的局部通风是否通畅;安全检查要按照通风安全控制体系和制定的规定进行,定期开展评比;定期检查井下漏风量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2、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调度制度

煤矿通风安全调度的目的是准确掌握井下的通风信息,及时传送和安全通风指令和信息。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控制部门要专人成立调度中心,给相关的工作人员配备通讯工具,以随时了解通风安全控制工作进度和情况。要层层管理,层层调度,要求调度有记录,领导进行通风调度的查阅时有据可查,若发生重、特大事故必须马上请示,并立即将工作指令传送至现场,以便及时解决通风安全隐患。

3、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事故的分析制度

煤矿企业发生通风安全事故,要通过事故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要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事故的分析制度,用科学、真实、正确的态度对待事故,负责任地调查和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查实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认真调总结事故发生的因素和的规律,仔细分析后将其整理成事故报告分发至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手中,要全员总结,全员治理。事故后要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制度的贯彻力度,尽可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建立局严谨、准确的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事故分析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到位。

参考文献:

[1] 李彬.浅析矿井通风的安全管理[J]. 煤. 2011(S1)

[2] 张飞、范文胜、祁昊.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J]. 煤炭工程. 2010(05)

[3] 吴立云、杨玉中、张强.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的TOPSIS方法[J]. 煤炭学报. 2007(04)

[4] 付会超、靳光成.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班组. 2011(09)

[5] 陈建.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4)

篇3

【关键词】煤矿;安全优质管理;方法与途径

煤矿安全优质管理室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实际的安全防范措施中,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尤其是对于煤矿的经济效益,安全管理,家庭和谐发展等多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中,要形成细化管理制度的方法性运用,同时还要突出安全技术的综合应用,推动煤矿安全优质发展。

1 简述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1.1 安全技术的操作提升模式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优质管理中,安全技术的应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的计算机操作模式推进,形成技术创新在安全管理的应用,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要细化煤矿生产中的技术环节,尤其是井下安全支护架的搭建、瓦斯爆炸的防范、电路系统的保护措施等,都要突出现代化技术的全盘考虑。譬如,在煤矿生产工作面由于受到顶板压力巷道大影响,围岩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形,这是既要采取安全运用的方式,保证回撤巷道的全负压通风,进一步井下的作业环境,更好的满足巨厚冲击层薄基岩高盈利软弱顶板条件下工作面的安全技术应用。

1.2 安全创新模式的综合应用

在通过煤矿安全创新管理的模式中,要围绕难点的解决办法,在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的流程设计上,采用综合性的科学管理方式,形成构建安全、优质、有效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确定相应的职责职权,明晰责任,更好的完善整体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职能。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应用中,要把握好重点,尤其是推进煤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将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为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机制,着重抓好绩效评估,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渠道,并将安全管理的绩效与工作效果联系起来,构建安全管理全面参与、全员考核的有效方式,形成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鼓励先进、树立榜样的绩效管理新方式,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综合模式。

2 探讨构建煤矿安全优质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2.1 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模式构建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尤其是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其他途径,开展安全防范知识的专项培训,展开职业技能的竞赛等,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以及技术层面的内容展开安全教育,并形成网络化、信息化的安全知识普及,形成下井前的安全知识牢记长效机制,并开展班前教育制度,形成警示教育长效机制,形成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构建人人重视安全的管理模式。同时从规范职工安全生产的管理机制着手,构建人本管理的有效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煤矿安全管理之中,细化每一个安全管理的运用,使安全管理成为煤矿职工的自觉行为。

2.2 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1)安全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人本安全的目标,深化安全理念,提升安全素质,营造安全氛围,优化安全环境,规范安全行为,努力构建与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互促互进、协调一致、务实管用的安全文化体系。

(2)管理文化建设。推进员工准军事化管理,落实全员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管理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班组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强化班组建设的新方法,围绕安全生产、创建节约型班组、技术研发创新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基固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紧密结合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宣传教育,通过讲形势鼓舞人心、讲目标振奋人心、讲任务凝聚人心、讲措施激励人心。

2.3 大力推进煤矿生产科技创新

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根本出路在于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业、新成果。结合自身生产特点,注重配套设备的应用和工艺的合理布局,优化生产系统,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设规模化、集约化、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装备信息化动态监管系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煤矿监测监控和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的运行,实现了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总调度室1人即可监控井下所有作业地点的安全运行状况,胶带运输和辅助生产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做到生产全过程自动化监控。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将技术创新渗透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以科技和科研基地为中心的课题攻关小组,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安全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解决现场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员工“三违”行为的发生。

3 结语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是一项综合技术的运用过程,既包括制度优化的全面构建,也需要煤矿生产技术的整体创新,因此,要围绕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技术运用,形成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坚持安全指导为侧重点,贯彻安全生产方式的各项举措,减少各种危害因素的出现,将各种安全隐患降到最低,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好的推进煤矿生产经营的效益化,构建煤矿安全优质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晓旭.强化安全生产促进煤炭企业发展[J].煤炭企业管理,2005(08).

[2]李修磊,程育顺,张华清.微山崔庄煤矿本质安全型管理的探索[J].山东煤炭科技,2006(04).

[3]郭树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03).

[4]王淑博.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对策[J].中国煤炭2009(07).

篇4

关键词:云南省兴云煤矿矸石山;治理方案;绿化

1 概述

伴随着采掘机械化的发展和煤层开采条件的逐渐恶化,煤矿多年开采之后,排出的矸石堆积如山,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其中所含的硫化物散发后会污染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的后果。煤矸石燃烧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和有害的烟雾,使附近居民慢性气管炎和气喘病患者增多,周围树木落叶,庄稼减产。矸石山受雨水冲刷,常使附近河流的河床淤积,河水受到污染。

2 煤矿背景及矸石山现状

2.1 煤矿背景

兴云煤矿截止至2014年12月31日矿山累计采出原煤约786.76万吨,开采消耗817.54万吨,回采率约96%,采区回采率较高。

2.2 矸石山现状

兴云煤矿的排矸场设在工业场地的南面小鹿塘山坳里,煤矿年产矸石约5wt,合10wm3/a,自煤矿投产以来,排矸场已排弃约18年矸石,由于早年煤矿产量较小,矸石产量也相对较小,故排矸场目前约堆放了120wm3矸石。1995年,兴云煤矿重新规划后排矸场设计容量为230wm3,目前剩余容量约110wm3,按设计产量计算还够存储约10年。但由于排矸场未按设计要求分台阶堆放、碾压及黄土覆盖等,实际堆放时堆放较为集中,堆放高度大,坡度陡峭,煤矸石中还夹杂一定煤泥,原排水系统较欠缺,钢筋混凝土挡矸坝未采取滤排水等措施。导致2014年7月,由于富源县连降暴雨,造成排矸场大面滑坡,将原排矸场西面至南面的涵洞排水入口全部堵塞,形成泥石流,将位于东边的原钢筋混凝土挡矸坝南部一段全部冲毁。煤矸石及煤泥大量涌出挡矸坝外的一砖厂及河流,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3 治理依据

3.1 本次治理的任务

根据排矸场现状。本次排矸场安全综合治理方案,分以下三个部分进行:(1)对位于东边现有未冲毁的钢筋混凝土挡矸坝进行修复加固,对冲毁部分在原址新建。(2)对排矸场进行削坡减载处理。原排矸场的堆放较为集中,堆放高度大,坡度陡峭,本次治理将按照规范和相关技术要求对排矸场进行削坡减载等处理。(3)完善整个排矸场的排水系统。包括原挡矸坝的泄水孔处理、原排矸场西面至南面的涵洞及排水明沟的完善等。

3.2 治理依据及原则

3.2.1 堆放场地的选择。堆放场地应选择在基底透水性较好的场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选择在沟谷型场地进行排矸场堆放。

3.2.2 堆放形式方面,具体措施如下:(1)在矸石堆放中应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增加排矸场的固结程度,如:分层堆放,严格控制每层高度,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分层碾压等;(2)对排矸场做好完善的浅、深层排水通道,有利于提高排矸场的整体稳定性;(3)合理选取矸石散体堆放的坡高、坡角控制比例,堆积坡度一般不得大于42°。

3.2.3 通过排矸场的变形监控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沉降观测可确定其固结度,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分析稳定安全储备,控制下一阶段的排弃强度;(2)通过控制点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趋势观测,通过其收敛特征,进行滑坡预报。

3.2.4 排矸场的整治措施。(1)在固结前即支护,支护体对排矸场散体起到了更好的变形约束作用,而且坡面主压力矢量也有一定程度降低;(2)如果选择在坡中部设置支挡结构,首先保证基脚的稳定,保证基脚下部的矸石已完全固结,同时还应分析新堆矸石对下部矸石引起的进一步变形情况;(3)对矸石的整体卸载,应根据应力分布、位移分布,速度场的分布合理选择开挖卸载区域;(4)在坡面进行植被恢复能大大降低雨水对排矸场稳定性的影响。

4 治理内容

根据治理任务,以下对本次治理的内容进行说明

4.1 排矸场削坡减载工程

兴云煤矿原排矸场的堆积高度较高,坡度较陡,目前最高堆积标高为+2128.0m,最低挡矸坝底标高为+2020.0m,高差108.0m。

在本方案中,拟将排矸场的最高排弃高度降低至+2080.0m后,不再在原排矸场处排弃矸石。

降低标高后的排矸场最低标高为+2037.5m,比挡矸坝顶标高+2040.0m低2.5m,平段为5.0m,后分为4个坡段,坡度为1:2.0(约26°)第一、第二坡段长度为20.0m,高度为10m,两坡段间设2.0m宽马道及1.0m×1.0m排水沟,作为第二、三、四坡段的地表水截水沟。第三坡段长22.0m,高度11.0m,第四坡段长23.0m,高度为11.5m,排矸场顶部标高+2080.0m。

排矸场在重新堆积的过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分层碾压,分层碾压的方法为由下至上每2m用推土机进行推平压实,压实后喷洒石灰水,并覆盖黄土,因兴云煤矿不再在小鹿塘排弃矸石,在排矸场重新堆积完成后,在坡面进行撒草籽,种植乔、灌木类植物等一些植被恢复措施。

4.2 排矸场排水系统完善工程

(1)排矸场西南面山沟中的山涧水。兴云煤矿小鹿塘排矸场地处一条东南高,西北低的山沟中,汇水面积约0.56km2,山沟中有季节性溪流通过,现有一条涵洞从排矸场南面穿过排矸场南部边缘,将山涧水引出场外,但由于涵洞入口位置处时常被堵塞,在村庄东南面,雨季时会形成小型堰塞湖,造成安全隐患,本次治理中,在排矸场西南面涵洞入口位置处重新砌筑一道小型挡矸坝,防止矸石滚落堵塞涵洞口,同时,在涵洞口西面重新砌筑排水沟,并加设跌水井,防止沿山涧流下的碎石泥沙堵塞涵洞口。(2)排矸场场地内的地表水。本次治理中,在排矸场南面边缘设置顶宽2.0m,底宽1.2m,高度为1.8m的梯形截面排水沟,由西向东引出场外,在重新堆积后的排矸场第一坡段顶及挡矸坝后平段位置设置北高南低的1.0m×1.0m的排水沟,将排矸场坡面流下的地表水引至南面的排水沟。在通往村庄的道路中段南面有一条山涧,有季节性溪水流淌,故山涧与道路相连的地方设置涵洞,穿过便道,将其一并汇入排水沟引出场外。(3)排矸场边坡监测措施。定期对排矸场经行水平和垂直位移趋势观测,通过其收敛特征,进行滑坡预报。特别是雨季时,应缩短监测的间隔时间,对正在滑动的土体,需严密监控,必要时进行昼夜连续观测。

5 结束语

根据我国有关矿山煤矿排矸场的地理特点及物质组成和地质环境治理的要求,对排矸场主要采取放缓坡度、分层碾压,黄土覆盖,排矸场排灌水措施、排矸场坡脚挡护工程和整体绿化。

篇5

摘 要: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消防工作是企业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因为煤炭企业发生火灾事故的话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于企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煤炭企业的消防工作,并且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煤炭企业;消防;措施

一、引言

煤炭企业的生产活动属于一种基础性的生产活动,但是这种基础生产活动又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主要是由于煤炭资源特殊的开发挖掘条件决定的。另外,在煤炭企业进行有关的基础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当地具体的地质环境以及其他的动态因素的变化也有可能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其中有一些是人为因素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煤炭企业的消防工作,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消防,并对相关的火灾事故进行总结与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来进一步增强煤炭企业的消防工作质量。

二、煤炭企业需要加强消防的层面

(一)消防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对于消防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高

在很多的煤炭企业的消防人员是将没有进行专门的、长期的消防专业培训的人员作为煤炭企业的消防人员。煤炭企业的大多数消防工作人员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是,没有接受专业的消防高等教育。有很大一部分的消防人员原本是生活在贫困或者偏远地区,在寻找工作中煤炭企业招聘到这些经济贫困并且对于职业安全要求不高的一些人作为企业的消防人员。煤炭企业在组建这样的消防队伍时主要是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成本,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企业开支,进而很少煤炭企业会主动去聘请一些专业的消防人员来组建煤炭企业的专业消防队伍。这就导致很多的煤炭企业的消防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并且对于专业的消防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煤炭企业招聘一些消防人员一般会让这些人员进行一些简单的专业消防培训,但是短暂的消防培训是很难让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掌握牢固并且可以灵活应用在实践中的。因此,煤炭企业的整体消防工作质量也是不高的。另外,煤炭企业的这种做法也是对这些从事消防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不负责任,加剧了这些员工的人身危险性。[1]

(二)对于井下消防重视但是对于地面的消防工作不够重视

井下生产是煤炭企业的基础生产性的活动,很多的火灾事故也是发生在井下的。因此,很多工作在井下的煤炭基础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性也是较高的。因此,很多的煤炭企业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主要是关注煤炭企业的井下消防安全,但是对于地面的消防安全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的地面消防工作以及相关的工作制度与规章都是停留在形式的层面,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对于地面消防的工作内容以及地面消防需要配备的消防设备都没有在工作中具体落实。地面消防只是一种口头的消防宣传,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在行为以及意识上重视起来。这是不利于煤炭企业长远发展的,同时也是煤炭企业在消防工作中需要亟待加强的方面,因为地面的消防安全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同样重要。

(三)消防管理制度较为混乱

在煤炭企业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生产活动,对于井下生产活动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较为严格,但是对于煤炭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都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煤炭企业对消防工作进行有关方面的加强,只有在制度上首先建立与完善起来,并且让管理制度在煤炭企业具有可行性,才可以更好地将消防工作落实到实处。例如,晋煤集团沁秀煤业有限公司的岳城煤矿在以前就是存在较为混乱的消防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的混乱间接导致岳城煤矿的工作人员对于煤炭生产安全尤其是对企业的消防安全的意识较为薄弱,在消防工作中对于生产中存在一些火灾隐患没有及时发现,这也导致管理者无法进一步提高岳城煤矿的消防工作质量。以前岳城煤矿的消防设备也比较落后与老旧,在消防工作中这些消防设备的实用性不强,对于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极为不利,促使岳城煤矿的消防管理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岳城煤矿也意识到并且对消防管理制度进行改善与加强。

三、加强煤炭企业的消防安全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煤炭企业消防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安全意识

对于煤炭企业的消防人员需要在整体上对消防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尤其是在消防安全以及实践工作安全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与教育,有效提高企业消防人员的专业消防素质,这样也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例如,晋煤集团沁秀煤业有限公司岳城煤矿中会招聘一些专业的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消防人员作为煤炭企业的消防工作人员以及消防队伍的培训教官。在工作中这些专业的消防人员承担主要的消防指挥工作,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由岳城煤矿高新聘请的这些专业消防人员会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将企业的消防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以及进行消防方面的实战训练。另外,在安全意识方面也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并且创造相应的环境让消防人员进行演练与操作,熟悉安全操作流程,进而更好地在实践工作中开展消防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工作,晋煤集团沁秀煤业有限公司岳城煤矿的消防队伍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企业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2]

(二)更加注重地面的消防安全工作

过去较为忽视的地面消防安全工作在今后的消防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因为只有将井下消防与地面消防有效结合起来才可以更好地促使消防工作的开展,也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的整体消防工作质量。地面的消防工作不再停留于口头的消防宣传,在地面消防工作中会配备专门的消防管理人员来负责地面消防工作,并且为地面消防工作者配备专业的消防设备以及消防工作服等。另外,地面消防工作加强了也有利于更好地配合井下的消防工作,进而提高煤炭企业的整体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三)建立与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c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一个煤炭企业的消防工作的开展以及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才可以将煤炭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推动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例如,晋煤集团沁秀煤业有限公司岳城煤矿针对过去混乱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改善,岳城煤矿的井下以及地面的消防安全工作都依照制度以及具体的工作环境有序展开。岳城煤矿的员工对于安全生产意识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岳城煤矿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到工作实处。因此,煤矿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岳城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在本文中主要是从煤炭企业的消防工作这个视角进行有关的研究与分析,希望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加强煤炭企业的消防工作质量,进而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以及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