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4 16:34: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实践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纽带,还充当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角色。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实践发表个人看法。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标整合性。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和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行为起点,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这一节课的成败与课程目标的达成。如今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的重点不同于以往,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不像从前每个目标是孤立存在的,之间没有相互关联。这主要表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组合、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组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组合。不难发现,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教师要兼顾每个方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深刻理解作者的深意,同时记住作者心目中美好等的形象。
(2)教学内容开放性。美国教育家说过:“一个人要成为优秀的教师,那他必须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向前看的人,一个进步并且富有新思想的人。”开放性语文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开放性的胸怀。如今的时代不比从前,即便是小学生,铺天盖地的信息已经让他们目不暇接,所以,在讲授语文课的时候,单单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了。以语文课为信息之源向外延伸,尽可能多地引进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展开立体式教学,以此来强化学习,但是中心必须是课文本身,最后才能把课文吃透,让学生得到知识。
(3)教学方式互动性。教学方式互动,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施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课堂上,从前那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不见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气息,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从前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而不喧闹,争辩而又温馨,师生间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沟通和补充,教师没有了居高临下的姿态,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彼此间交流着情感、体验和观念,最后达成共识,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
(4)教学过程活动性。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参与进课程中来,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应如此,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如果仅仅是一味、死板地讲课,就不能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参与进课文中来,融会贯通,就能够更好地让他们掌握知识。
二、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方法
(1)注重积累与感悟。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与感悟。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要通过对平时知识的积累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语文教师应在阐述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关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并引导学生注重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2)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各种需要的情绪表现。新授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我也从多年的小学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关爱是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正确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措施,要获得教学成功,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是外因条件,学生就是内因根据,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
(3)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是丰富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感人场面,从而促使学生切实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4)注重加强横向思维训练。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思维的深度发展,忽视思维的横向训练,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慢慢认识到了横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多种解题策略屡见课堂,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变宽了,大脑变灵活了,创新的积累也就深厚了。就老教材而言,涉及对横向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少的,对课堂中的重点问题,我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多方法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这样的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总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
[1]戴培军.采取多种方式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2013(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质量提高
G623.2
一、前言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要想有效的做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就应当从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在针对性整体性和时效性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保证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特别是在整体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效果上能够得到持续提升,满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1.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培养,而要想做好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应当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其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做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语文兴趣培养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兴趣教学的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2.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应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选取的教学内容能够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能够在整体实效性上得到全面的提高,满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经验,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保证教学内容满足教学需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采取灵活、活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应当在课堂中采取灵活活泼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之内获得良好的语文知识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动跟随老师的步伐,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措施,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采取灵活活泼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三、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1.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课堂氛围的构建十分重要,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的氛围比较敏感,如果课堂氛围相对枯燥,那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这一认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实需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课堂教学氛围,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2.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氛围中获得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消除学生的消极思想,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顺利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推进,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课堂氛围达到预期目标,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良好的表现。
3.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除此之外,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还有助于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在身心放松的环境下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达到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点和提高语文理解能力的目的,从这一点来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将课堂氛围的构建作为衡量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课堂氛围的构建,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调整教学模式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语文基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一前提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应当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方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满足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模式支持和教学模式保证,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2.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
从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看,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虽然满足了课堂教学需要,但是随着教学形式的变化,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能够掌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关系是否紧密,只有掌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这一特征,才能保证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3.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之后,我们可以得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否满足教学需要的结论,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整,使教学方法能够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并在适当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创新,保证教学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是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和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想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除了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之外,还应当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在整体效果和针对性上得到全面的提高,更好地满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沈红;付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时代教育;2013年10期
[2]向利;;小学语文课改中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4年21期
[3]史增民;;新课程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6期
[4]霍卫华;;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J];课外语文(教师适用);2012年08期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两者之间进行相加,而是将两者之间进行完美的融合,这样才能够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这要求学生和老师都要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1.语文老师教学水平要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最大限度地提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水平。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各个地区的学校都进行了教学硬件的升级改造,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普及。同时学校也对老师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学校的发展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熟练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要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合,这给小学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升自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自觉性,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和现代技术进行很好的融合,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现实需求。
2.学生要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于计算机终端的操控能力和对于网络教学的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课程教学能否顺利的进行。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参考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发挥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增强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3.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要追求最佳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目的在于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学生、老师和教材之间的契合点,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语文之间的整合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据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通过各种恰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语文教学的方式,使得教学的内容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呈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参考小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的具体情况,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语文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促进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4.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要开展长期的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老师要不断地进行知识学习,以便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小学语文课程和现代技术之间的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掌握知识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另一方面学生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状态和精神面貌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才能够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结语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一、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有别于小学其他课程的突出的人文的特点,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养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而重要作用。小学语文中的很多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大都是源自于生活与现实社会,尤其是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些传统文化精髓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授与灌输,但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很难满足学生对于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需求。尤其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中有很多较为抽象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还不太健全的小学生来讲,课堂教学的先天局限,使小学生很难通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得间接经验的讲授完全理解与掌握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因都是源自于生活与社会实践,家庭作为小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对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家庭的家风家规、以及父母亲等长辈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示范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影响。当前,全社会都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阅读”活动,家庭作为“全民阅读”的最小组织单位,通过积极组织有效的阅读活动,一方面,能够对小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让孩子将阅读转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学习,弥补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局限;另一方面,家长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自身人文素养也得到提升,无论是对于小学生的语文课程的开外辅导能力,还是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引导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家长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行为示范,以及及时的教育引导,让抽象的东西变得贴近生活的同时更鲜活,让学习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养素养在每一位小学生家庭蔚然成风。
二、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拓展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有别于小学其他课程的突出的综合性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科学等相关领域与知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单纯的依靠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是不现实的。小学生作为思想和行为还不太完善的特殊个体,单纯的依靠自身的主动性与兴趣去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上的不足,可能只适合个别孩子,对大多数的孩子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小学生在一天的学习与生活中,有相当多的时间需要在家庭,尤其是父母亲的身边度过。尤其是周六、日,以及寒暑假,小学生可以在这期间在家长的帮助与指导下去发现自身的兴趣,有针对性去探索感兴趣的未知领域,在发现与探索中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家长通过包括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参加夏令营、旅游,观看电影、戏剧,写日记、观后感、读后感等形式,让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与学习的新内容。让语文学习成为小学生家庭生活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让小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让小学生学会在家庭生活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家庭是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场所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时代的发展及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却举步维艰。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是随着小学生成熟度及接受能力的不断提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
(一)教学目标需调整
新的发展背景下,阅读理解成为人才的基础必备技能。对语言工具的熟练应用,成为企业挑选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小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奠定人才语文阅读技能基础的重要内容。与其他阶段教学不同,小学阶段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建立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好感。但是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一味强调知识性,一板一眼地进行教学设计,在学生没有对阅读内容建立初步好感的基础上,对学生强行进行信息及知识内容的灌输,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好感,同时对于整个阅读教学的活跃度来说,也起到了负面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手段单一
除教学目标程式化问题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手段的单一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到的信息冲击也越来越大,对信息敏感程度正处于不断麻木的过程中,小学生也不例外。加上现在小学生通识的意识不断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挑战也相应增大。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本是一门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课程,并且也有一定的吸收新教学内容的空间与条件。但是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设计,整个过程都是词语教学、段落归纳总结,完全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针对这样的内容,如果再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势必造成整个教学氛围的呆板与沉闷,教师教学吃力,学生吸收费劲。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时代新元素,实现个性化教学模式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必经之路。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及策略
个性化的含义,即量身定做,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阶段特性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兼顾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充分利用,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一些简单有趣的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奇的天性,通过画面、声音的多方面刺激,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语文课程的好感。比如《小壁虎借尾巴》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原这一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小壁虎借尾巴的生动场景;再如《司马光》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安排情景表演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同时,加深对整篇课文脉络的印象与了解。
(二)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平衡度与量的关系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现还讲究一个“度”。在教学手段单一的条件下,如果安排大量的知识让学生学习和吸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倍感压力,事倍功半,形成语文课程学习的恶性循环。基于这一现状,建议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知识的量,在充分考虑小学生能力条件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最大吸收量进行科学分析,争取在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保证学生对知识的良好吸收和消化。就《王二小》这一教学内容的开展来说,它本身是故事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仅注重学生对故事节点的把握以及对文章精髓进行理解的话,在造成学生理解缺失的同时还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人性化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度与量二者关系:在第一课时,教师只需用一些简单有趣的内容进行导入,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一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然后,结合学生的具体兴趣倾向及理解层次,逐层进行文章剖析。此外,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中,还应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为学生创造个性发挥的空间,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空间进行知识的回顾与练习,增进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同时,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三、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培养学生基础语文素养及基本理解、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措施与手段。从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现,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实现的重要组织者与引导者,教育工作者应从小学生天性与阶段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能力层次及知识构成,对阅读教学的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探索性,将学生性格中的劣势转化为个性化教学的优势,争取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为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佟寅.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习卡片开发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傅静.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邹敏.试论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赵子志.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2):114-117.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有别于小学其他课程的突出的人文的特点,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养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而重要作用。小学语文中的很多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大都是源自于生活与现实社会,尤其是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些传统文化精髓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授与灌输,但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很难满足学生对于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需求。尤其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中有很多较为抽象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还不太健全的小学生来讲,课堂教学的先天局限,使小学生很难通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得间接经验的讲授完全理解与掌握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因都是源自于生活与社会实践,家庭作为小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对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家庭的家风家规、以及父母亲等长辈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示范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影响。当前,全社会都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阅读”活动,家庭作为“全民阅读”的最小组织单位,通过积极组织有效的阅读活动,一方面,能够对小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让孩子将阅读转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学习,弥补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局限;另一方面,家长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自身人文素养也得到提升,无论是对于小学生的语文课程的开外辅导能力,还是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引导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家长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行为示范,以及及时的教育引导,让抽象的东西变得贴近生活的同时更鲜活,让学习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养素养在每一位小学生家庭蔚然成风。
二、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拓展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有别于小学其他课程的突出的综合性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科学等相关领域与知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单纯的依靠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是不现实的。小学生作为思想和行为还不太完善的特殊个体,单纯的依靠自身的主动性与兴趣去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上的不足,可能只适合个别孩子,对大多数的孩子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小学生在一天的学习与生活中,有相当多的时间需要在家庭,尤其是父母亲的身边度过。尤其是周六、日,以及寒暑假,小学生可以在这期间在家长的帮助与指导下去发现自身的兴趣,有针对性去探索感兴趣的未知领域,在发现与探索中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家长通过包括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参加夏令营、旅游,观看电影、戏剧,写日记、观后感、读后感等形式,让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与学习的新内容。让语文学习成为小学生家庭生活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让小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让小学生学会在家庭生活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家庭是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场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特点;探赜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已然成为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小学时期作为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特殊时期,特别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事关小学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升。通过研究和探析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全面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技巧,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供客观支撑和重要保障。
一、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作为小学课程的基础组成部分,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多,语言特点表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小学语文语言教学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育成效和教学效果。当然,小学语文语言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通过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自觉学习,在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能够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而达到提高语言教学效率和教育水平的目的[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相关特点,唯有此,方可达到熟练运用、全面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最终有利于小学生语文课程语言运用水平的提升,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一)科学性
小学语文教学实质上是语文知识的科学传递过程,以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运用水平为目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全面理解和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特点,在语文理论、实践知识讲解中,融入情感色彩和语言元素,认真揣摩语句意思,准确分析语言知识,确保语言运用科学、合理,最终满足科学化教育教学的基础所需[2]。
(二)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众所周知,小学作为小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特殊时期,语文作为国人的母语,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领会和掌握语言特点。同时,教师是小学生顶礼膜拜的对象,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对小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小学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做到文明施教、礼貌待人,以道德行为标准和职业规范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教师不仅是语文教学主体,而且是学生行为的规范者。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备规范性特点。
(三)生动性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生动性特征,具体表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材大纲和课本内容,发散思维、拓宽视野、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思考、探索,融入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系统化了解,进而实现对语言知识的深入理解[3]。
(四)接近性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语言特点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做到语言表达准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合理,确保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相接近。唯有此,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内容学习当中,方可较好的消化、吸收课本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形象生动、客观易懂、简单通俗的方式,突出语言的凝练性和精准性。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实际,运用情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兴趣,进而来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目的。
(五)情感性
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主要对象为小学生。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思维意识尚未完全形成,所以需要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感情,结合小学生知识接受实际,积极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建立个人情感体系[4]。通过融入情感,引起小学生情感共鸣,并以此为基础,随着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从某种层面来讲,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实质为情感要素的相互传递,只有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才能确保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情感性特征,要求教师付诸于行动,从情感层面入手,健全小学生情感体系,以此为基础增强小学生语文课程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语言特点尤为重要。小学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必须要求教师从全局层面入手,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相关特点,采取多元化、层次化教学手段,结合小学生知识能力掌握实际,为小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最终为培养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少敏.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索[J].赤子(中旬),2013(08):317.
[2]李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205.
关键词:内涵;命题界定;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91-01
在小学语文课程原有的教学法类课程中的常规教学内容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同时也是小学课程教学专门探究的话题之一,其概念属于下位概念。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通常作为策划、预设教师主观意图而存在,而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则远不止这些,具有广泛的含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学问探究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为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经验,文化通识、理论指导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科课程结论,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文化素质进行整合,并结合具体的学要素、学情,对现代媒体资源、教育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设计语文教学全程。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设计”一词,不但具有名词所包含的指称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动词所涵盖的行为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理论来源,其中一方面是根本土语文教育发展而来的三级学科,其中心为“语文教学”,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或者是表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形式。另一个理论来源是从西方设计科学的发展而得来的,其表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育学”,或者表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的形式。
所以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探究具有历时性的教育史,还要研究具有共时性视野的技术学,其主要的核心问题内容有:如何明细的界定语文教学设计的范畴;在鲜活的基层教学实践基础上如何将其规律性的精髓抽象出来;如何落实顶层设计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辨析设计的现实语用、科学认知等等。另外还需要深入的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教学反馈、教学评价方法,确立何种质量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标准,建立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相对简单易行、通用的模型等问题。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具备明晰的命题界定。
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概念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对设计的解释有多种,如从事设计工作的人、一种职业;根据相关要求预先制定某项工作的方案或图样;对某人进行陷害;设下某种计谋等。从职业的角度来看,设计所处的社会环境就会被称为设计界。由于欧美国家关于设计界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所以设计的相关理论更多的是以欧美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为主。所以从科技术语的角度来看,设计在工艺美术、建筑业、工商业等领域应用的较多。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设计也从传统的专业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中,而教学设计就是在其不断演变下出现的新概念。
在定义教学设计的时候,加涅曾将其定义为对教学系统进行系统化规划的过程,而从利于学习的角度安排程序、资源是教学系统的本质含义。所以提出最优的教学方法的学科就是教学设计,通过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技能、知识朝向理想的方向发展。所以也称教学设计为教学科学,即教师按照正确的教育原理、思想、要求、目的,对教材、教学对象、总体结构、具体环节、整个程序等进行科学的策划,并将自己制定的策划进行落实。其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就是如此,语文教师按照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的课程理念,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总体预设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并在课堂教学之前完成这些工作,预设好之后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
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学科课程内涵
为了对教学规划纲要进行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等作出了改革,同时对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2012年国家教师建设立项教育精品资源指南可以了解到其中有60门小学教师教育,在这些小学教师教育课中有11门是小学学科教学设计,其中位居首列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而且从新课改中也可以看到教师教育类专业小学教师教育层次的学科专业课程就包括小学教学设计。根据语文学科的示范性、基础性,还可以将语文教学设计看作是教师教育类的非中文专业课程。具体的说,小学学科教学设计课程模块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所对应的课程教学,其内涵属于小学活动指导、学科教育的范围内[4]。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命题界定和内涵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从课程教学、课程本身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体系的构建、其内容的分析、其内涵的厘清、其意义的统筹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加大对其研究,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 越.徐继红.知识点提取――教学内容的微分析技术[J]. 电化教育研究,2015,10:77-83.
[2] 杨天志.《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学科定位及特定价值[J]. 语文建设,2014,23:3-4.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对提高学生语文专业素养和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着课程定位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庞杂、与小学语文教学脱节、教学手段陈旧、难以适应小学教育专业特性等诸多问题。我们认为,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可以从落实核心课程地位,提高课程重视程度;厘清课程定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服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教学手段、适应小学教育特性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模糊
现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文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英语专业等许多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但由于现代汉语在一级学科上归属于中国语言文学,所以,现代汉语的研究、师资也主要集中在中文系,是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在其他专业受重视的程度有限。对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来说,现代汉语本应是一门主干课程,可在许多高师院校的小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没有将它定位为主干课程,极个别学校该课程只有二十几个课时。可见,现代汉语在小学教育专业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高等师范学院的小教专业有不同于中文专业的特点,它并不强调中文学科知识的精、专、深,而強调“综合培养,学有所长”。但是,当前很多高等师范院校小教专业课程与中文专业课程雷同,教学目标没有充分体现师范性的特点,致使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不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与小学语文教学脱节
中文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侧重于学生语言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注重术语的科学性和理论的先进性,注重语言抽象规律的归纳和分析。而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胜任小学语文教学所必须具有的汉语理论知识,具备运用这些知识解决语言教学和语言运用问题的能力。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目标与中文专业有所不同,理应教学内容也各有侧重。但当前的现代汉语教学很大程度上没有区分师范与非师范、中文与小教专业,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的教学内容没有太多的区别,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关心不够,服务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识不强。例如:小学语文教学非常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在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中就应该特别强调拼音、汉字书写的规范。而这方面的知识在现代汉语教材中并没有详细的介绍,相应的训练也比较少,不少小教专业的学生在学完现代汉语课程之后,不能准确地运用《汉语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不能正确分析汉字的偏旁部首,不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的笔顺笔画,这显然难以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四)教学手段陈旧,难以适应小学教育专业特性
现代汉语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不考虑小教学生汉语实际,不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但当前现代汉语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满堂灌”,不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合作与交流学习的意识,学生质疑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同时,教师本身缺乏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和经历,课堂教学脱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显得空洞苍白,难以适应小学教育专业特性。
二、改进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落实核心课程地位,提高课程重视程度
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主要培养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现代汉语教学不过关,学生在语言能力这一最基本的素质上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就难以胜任语言教学占相当比重的小学语文教学。因此,对于小教专业文科方向来说,现代汉语理应成为专业主干课程,在课时安排、课程重视程度上都应该享受主干课程的待遇和地位。
(二)厘清课程定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规定:“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如前所述,不同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宗旨,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的服务对象是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是以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教育为宗旨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语言教学能力、语言分析与运用能力、语言教学及语言研究能力。只有厘清了课程定位、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课程教学。
(三)精选教学内容、服务小学语文教学
现代汉语教材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内容大多面面俱到。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师应该从了解小学语文教学需求、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入手,根据小学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增删,使现代汉语教学切实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
1.了解小学语文教学需求
现在许多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师不太关注小学语文教学需求,完全按照教材编排进行语言知识、技能讲授与训练,难以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对语文课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规定,现代汉语教师必须熟悉并引导学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面了解现代汉语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训练及运用情况,才能让现代汉语教学更具针对性,更好地培养学生从事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语言学问题,但由于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时间精力有限,有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就非常需要语言学者的成果支持。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小学教师的重任,和小学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研究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学问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师,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在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中,主动把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
2.合理增删教学内容
在了解小学语文教学需求、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还应根据专业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合理增删。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在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规定:“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规定:“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少讲音位等语音理论,讲清基本的发音规则、辨音方法、音节汉语结构分析方法;强化“汉语拼音方案”的学习,了解小学拼音教学与现代汉语拼音教学的差异;强化学生说、听、辨普通话的能力培养和基础的语音教学的能力培养。
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项重点内容。在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规定:“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规定:“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规定:“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规定:“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些规定与要求凸显了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要求我们在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中重视汉字结构规则和书写规范的教学。对于偏旁部首的分析要講清楚讲透彻,并结合小学第一学段的生字表来进行笔顺笔画的训练。帮助小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少写或不写错别字也是小学识字教学的一大任务,因此现代汉语课中造字法的学习应该加强,并应结合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识字内容进行,理解了汉字的象形表意特点,特别是象形字和形声字的特点,分析表音、表意偏旁,就可以在方法上指导学生少写错别字,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词汇部分减少关于语义场、义素、义位等过于专业的内容,强化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内容的介绍和分析,结合实际讲解词汇的发展与词语的规范化。
语法部分的内容在现代汉语教材中是分量最重的部分,内容庞杂,抽象难懂。对于小学教育的学生来说,重点不是了解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而是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教学涉及的语法知识深入理解,对小学语文教学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则可以由学生根据兴趣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将“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列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法知识要点,这可以作为我们取舍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修辞部分在现代汉语教材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常用修辞格的运用分析却是重要的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将“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列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修辞知识要点,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小学语文课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加大修辞教学的分量。
(四)改革教学手段、适应小学教育特性
小教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实际,采取更加灵活、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打破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的沉闷气氛,实现师生良好的互动。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参与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为主线,以综合为导向,以分析、质疑、多路径求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引导学生多思考、多练习、自己寻找结论,鼓励争论。
现代汉语教材中的用例比较注重科学性,与语言生活有些脱节,在教学中可以选取实际生活语言用例,特别是选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用例来讲解语言理论,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也可加强现代汉语教学的实用性。
在教学中还可以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语言理论、枯燥的汉语知识加工制作成可见、可闻、可感的生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启思维、产生联想、把语言符号同生活情景结合起来理解,书本知识就变得好学易懂了。
总之,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有其专业特性与专业需求,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的特色与需求的基础上,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全方位审视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汪国胜.关于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一、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
随着新课改对教学目标的改变,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过去,儿童文学都是作为课外读物,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现在,儿童文学开始作为课文走进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不仅传播了儿童文学,也增加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性。
(一)儿童文学在教学中的地位变化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随着新课改对课程教学要求的变化,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同时,儿童文学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前的儿童文学只是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扩展知识面,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儿童文学对小学生的影响。但是现在,将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以小学课文的形式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让儿童文学的地位得以提升,儿童文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二)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环境的改变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心智成长和发展的启蒙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将儿童文学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明确教学目标,以儿童文学的形式来展开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前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直都是拒绝课外读物的,不希望课外读物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但是,现在的许多童话故事,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都开始作为儿童读物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这些儿童文学的引入,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小学生的思维和心智有一个正确的导向,教育效果比较好。
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
现在的小学生教学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教育环境的不断改革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都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前教学发展的需求。但是,如何更好地运用儿童文学进行教学也成了社会广泛谈论的问题。
(一)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学
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小学生的特点教学。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思维也比较跳跃。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儿童文学比较有针对性,它的设计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儿童文学的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灵活性,讲故事要充分表达出故事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学习。这些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也要充分掌握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二)要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对各种事物总是感到新鲜和好奇,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或者听到新的故事,他们也总是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学生的思维比较广阔,相应的观点就需要教师去加以引导,教师不能直接去否定学生,这样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打击,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能够尊重学生的思想,并不断去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是非常必要的,它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不仅可以听到故事,也可以学到许多知识,除此之外,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展开小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教学
有些儿童文学作品中应用了一些对小学生知识的实践教学,这些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不仅能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起到巩固作用,也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种需要发散思维的练习,能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能力,也能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结束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33-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改革,趣味性教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的重要性与概念
“以趣促学”在现代教育里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爱,“以趣促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也是人们进行积极学习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对它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并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可以说,“趣味性”是语文课程活的灵魂。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精彩的课堂,使学生乐意接受知识,成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趣昧性一般指由对象所带来的某种吸引、让人着迷并产生愉悦的因素。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也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能引发学生某种感情的因素,或使学生有意思、感到愉悦、或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能引起学生注意力、教育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对课堂内容的认同感的因素。
二、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在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时,由于教学的对象小学生本身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其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理解能力都还处在发展之中,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1、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的课文一般都是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可以把课堂情景生活化,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把课堂情景故事化,提高学习的趣味。如在教《草原》时,可以播放民歌《草原》,并贴上草原的图画。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感受大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感受何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在这样富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迅速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大草原的美。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教育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在教学中如何能充分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不仅仅能使他们在小学的教学阶段收益,更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依据小学生自身所有的特性和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制定多种的学习方案,从而更好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应尊重学生自身的情感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居于主导的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应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原因主要有一下三点:第一教师是组织者和领导者。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工作的安排和管理做到全面的组织和领导;第二,教师是启发者。小学课堂教学中,作为启发者的老师角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启发式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引发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进取心;第三,教师是鼓励者。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鼓励与肯定更能使得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时候,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认真分析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行为和认知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更好地展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
语文是小学课程的核心基础科目之一,是学生学习拼音、汉字及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厌学、偏科等不良现象。在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时,由于教学对象―小学生本身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其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理解能力都还在发展之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改革,趣味性教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趣味性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语文教学具有趣味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红霞.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作业;多媒体应用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作业的现状,对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业的改进势在必行。那么在具体的改进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对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展开有效的改革呢?
一、寓“作”于乐
就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来说,如果只是按照书本的相关内容一板一眼地展开作业的话,恐怕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对于世界万物有着格外的好奇心理,如果在具体的布置作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教材的具体内容融入游戏中或者活动中,不仅能有效丰富小学阶段课程作业,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具体课程作业的参与程度。就小学语文作业的呈现方式来说,并不一定非要以家庭作业以及课堂作业的方式来呈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利用游戏以及情景模拟等方式,对语文作业进行有效的铺垫和引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业布置的意图,并且加大相应的训练力度。
二、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多媒体资源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比较充分的应用,但是,在小学阶段的作业方面,对多媒体的应用似乎还没有得到普及。对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作业进行有效改革,除了通过游戏作业方式对语文课堂作业进行有效的丰富之外,还应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首先应结合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或者课件,然后将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争取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将课件与作业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参与意识,对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吸收;如果教学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直接将学生带入多媒体教学,通过网络平台的操作模式,让学生更加立体地感受语文作业教学的魅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让他们在完成语文作业时享受整个过程。
通过上文的相关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与号召下,现阶段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革新,在革新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具体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出发,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采取有效的游戏作业以情景教学以及合作作业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过程中并且享受完成语文作业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为小学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目标的完成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事业面临着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代需求,以往老师讲解、学生接受等被动的教学体系制约了教学成果的获取,因此需要探索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学方式。动漫引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改变了传统课堂饱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问题,在板书及讲解为主的基础上融入文本、图像及动画、音频等多媒体新型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由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改变传统呆板、单一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丰富多彩、生动活跃的形象板块,充分发挥出动漫的优越性,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动漫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价值
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其学习成果及学习效率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此科目教学中,动漫的融入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具有明显效果。目前,高科技产品及网络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为教学模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有很多的小学生在接触语文教学之前,会通过电子产品对动漫及卡通形象等有深入的了解,他们喜欢接触这种丰富多彩且情节生动的卡通形象,并且表达出对动漫的喜爱。语文老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一特点,采取适当措施将动漫合理科学的引入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以此保证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动漫引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1.1深刻感知教学内容: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只是关注口头讲述课文知识,但是却往往获取的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面对天性活泼、好动且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小学教育的需求。动漫的引入能够十分巧妙地凸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经过对枯燥的知识加以形象化,通过全面塑造妙趣横生的形象来激励学生们显现出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们开始重视语文知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在教学内容中涉及到比较抽象的知识,仅靠老师们枯燥的讲解,难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正确的分析方式,使他们短暂接触过之后就能忘记相关内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结合《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进行分析,动漫将会展现出较为逼真的效果,帮助学生们记忆具体的三次时间,同时也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进行课堂知识讲解之前,老师们完全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他们提前收集一些与三国相关的英雄人物动漫图片,并且对学生所收集的动漫图片加以分类整理,经过相关的筛选之后,对此进行排序,实现满足故事架构的系统构建。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兴趣加以了解,针对卡通十足的人物图片让学生们自己理解课文主旨。
1.3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卡通动漫的融入有助于学生们深入体会其中的内涵主旨,并且营造出乐趣十足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在小学课文的学习中,有部分文章所涉及的内涵不易查明,所以只是通过老师的讲解,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成果,使小学生们对所学重点无法把握并消化。动漫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欢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老师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制作出相关人物的面具,这样就能让学生们分角色扮演,在学生们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巩固知识情节的记忆。伴随着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学生们可以正确理解知识的内涵,通过形象生动的人物演绎,搭配丰富多样的动漫,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动漫引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方式
2.1多种形式有机结合:
动漫应该注重图文、声像的有机结合,让知识信息的来源渠道更广,为小学生们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动漫对象。经过展示的过程,让学生们在眼前感受图文并茂的有声教材,结合着视听共享来感受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轻松愉悦,这种教学方式符合了当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全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2展示过程突破难点:
经过适当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过程多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逐渐由浅至深,实现了由近到远的发展。动漫教学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来加以形象化,采取动画的形式将其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乐趣,对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极大帮助。
2.3拓展并升华主题:
语文教材中的故事、童话及寓言等都会涵盖着一定的道理,这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体会出来。在小学教育中,完全可以将其改编为动漫剧本,然后制作成相关的动漫作品,以此加深学生们对于此内容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表现力等。
总之,动漫拥有巨大优势,可以将所学的内容加以形象化生动化,提升信息传递的形式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伴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动漫凭借着众多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体现出重要价值。语文教师需要合理科学的设置动漫应用模式,采取适当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等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江涛 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镇百尺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婉丽.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2]李小敏,甘维,马磊.将教育戏剧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06:154-156.
[3]石字芬.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J].才智,2012,11:33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了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展有效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也成为了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所在,因此,本文以有效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运用为研究视角,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启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有效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传统教学当中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实施教学活动,而为了进一步的促进有效教学,我们应当逐渐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发展新课程教学理念,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充分贯彻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努力将“教师”这一角色充分转化为“导师”这一角色,将原本对理论灌输直接转向引导性教学,从而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为了更一步的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积极进取的意识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后期可持续发展输入强大的活力。
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不管是进行课前知识的预习、课堂当中的教学还是课堂之后进行巩固学习的环节,不管是课程所采用什么样的主题还是运用什么样的方式,都要坚持以学生作为主体培养对象,以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为根本标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化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的良好教学目标。
二、以情感融入主动推动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没有充分融入情感化的教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对其智力的开发,在教学当中,缺少了情感的融入从而缺少了教育的人性化,进而使得教育教学缺少一定的完美性。对于一个具有成功特点的教学而言,它并不是一个具有强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逐渐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正如孔子说所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当中同样阐述了教学当中,兴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当中,由于学生的心智发育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的去发现这种规律,并按照其特点对相关的理念进行融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长江之歌》教学过程当中,而且同样是《话说长江》的主题曲歌词。只有心中有情、胸有意境,才能感悟其气势宏伟、舒展起伏的旋律之美,反之亦然。如果光靠教师的语言描述,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
通过这些分析,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现代科技,以多媒体技术等方式进行直接展现,从而使得教学从音、声等全方面的展示,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够使得整个教学事半功倍,得到良好的效果。
三、以生活化为基础,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生活作为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创造知识的重要渠道所在,正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说的那样,充分表明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所具有的无穷魅力所在,良好的运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为语文课程学习提供丰富的涵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与生活有效的进行结合,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在这当中我们可以以读写教学课程为例:以学生校园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在娱乐当中去感受到生活当中的乐趣,并采用亲身的体验进而促进学生的读写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也可以通过简单优美的文字予以表现,从而更加增强了学生对于读写课程的兴趣。
四、运用激励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古时候有这么几句话:“给学生一次机会,他就会给你一个奇迹”;“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丰富养料”,从这当中我们可以充分理解到,赞美作为一种极具鼓励性的教学方式,由于小学生仍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难免会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一些小的问题,而此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则成为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摒弃“淘汰”和“选择”,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有效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以整体推进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这当中,首先应当有效的进行因材施教,依据学生发展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针对个体发展情况实施教学工作;其次是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模式进行教学,切不可采取“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用一根尺子量人”,否则非但谈不上教学“有效”,很可能会因此而挫伤部分孩子那“幼小稚嫩的心灵”。
比如,对于上文《哪吒闹海》中的几个问题,有的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全面甚至精彩地回答,而有些学生只能借助“课本语言”来回答部分。对于前者理当褒扬,后者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唐志强,马欣.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2)
【2】齐永川.谈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7(05)
【3】赵叶玲.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J】.学周刊,2017(05)
【4】孙迎春.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J】.学周刊,2017(05)
【5】刘瑞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学周刊,2017(05)
【6】静.谈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开展【J】.学周刊,2017(05)
【7】赵海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