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4 16:34: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of cost engineering,the studio teaching mode that allows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practice while teaching, serving enterprises with their own expertise, and also to gain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course of practice, and keep up to date expertise.
关键词: 工程造价;教学模式;工作室
Key words: cost engineering major;teaching mode;studio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43-02
0 引言
工程造价专业是近年来的热门专业之一,主要培养具备工程造价专业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及满足造价员工作岗位要求,具有独立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预算、结算及适当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我院从2006年开设该专业至今,新生入学人数从最初的39人激增到2012年的500人。在生源激增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1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有很多院校开设有工程造价专业,而且招生形势还比较理想,但培养出的学生能否真正满足社会需求,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如何让造价专业的毕业生胜任与专业有关的相关工作,各高职院校都在不停地探索。
目前就如何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研究基本达成以下共识:
①以能力为本位,在培养方案中提高实践教学比重;②加强教改,引入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突出产学研结合;④紧抓师资建设,引进和培养双师队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生源激增意味着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资源,硬件资源可以通过资金投入来实现,但是师资培养却需要相当长的周期,因此师资不足就成了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2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概念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结合传统教学和工作室优点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即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的项目团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和项目设计活动。[1]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核心。工作室以开放性、自愿性、协作性、实战性、专业性、有偿性为主要特征。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一般是在一年的基础课程和适当的专业引导后,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需求,双向选择选择进入工作室,参与专业教师团队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课题组的实践锻炼使学生牢固掌握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图形算量、标书制作与清单编制、钢筋翻样等专业技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有一定专业素养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3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要素
工作室教学模式包含工作室、实践项目、进入工作室学习的学生三大要素,工作室教师主要扮演造价工程师的角色,而学生则可视学习情况扮演造价员或者新入职实习生的角色,实践项目则构成了我们的教学项目。三大要素的遴选与合理确定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3.1 工作室 工程造价专业为企业提供的技术服务一般来说包括:招投标文件制作、标底编制与审核、钢筋翻样与工程量计算、清单编制、预结算文件编制与审核、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等。部分业务前提是项目负责人必须就职于具备造价咨询资质的企业。对学校而言就是说工作室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必须同时在造价咨询单位兼职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一般而言,具备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专业教师数量应多于工作室开设个数,数量不能满足时可适当聘请企业人员兼任工作室负责人,但必须指定一名校内专业教师作为教学负责人负责教学任务的落实。每个工作室必须满足不低于大二、大三共60名学生的教学任务。规模过小的工作室只能作为兴趣小组,不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
3.2 教学项目源 教学项目主要有招投标文件制作、概预算文件编制与审核等造价咨询服务。教学项目源包括以下几类:
①向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服务;②专业教师从所兼职的造价咨询单位承接的包干式工作任务;③专业教师承接的横向科研项目;④教学资源库中的案例项目。
其中,教学资源库中的案例项目可以是已经完成的技术服务项目,主要用于保证工作任务不饱和状态下的正常的教学任务。
3.3 进入工作室学习的学生 由于高职高专大一学生主修课程包含思想政治、外语、体育、国防教育等公共课和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房屋结构等非专业工作室课程,因此我们把选拔的时点放在大一结束的时候。愿意进入工作室学习且通过工作室招生要求的学生可以经过双向选择环节确定工作室,此后的教学工作由工作室安排。未能进入工作室学习的同学将参加传统教学。两类学生参加同样的考核确定培养方案中的各门课程考试成绩。工作室中表现良好的高年级学生可以由工作室聘为助教参与教学。根据高年级学生在工作室中承担的任务及其完成情况可获得适当的报酬。
4 工作室教学模式下教师工作量的确定与考核
4.1 工作室的考核 工作室考核包含三个方面:
①参与工作室学习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比对,明显低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或是考试不及格率超过20%的视为考核不通过。在工作室教学模式成熟后可逐步取消本条考核指标。②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岗位对口率明显低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视为考核不通过。③未能按照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违规使用学生,不认真开展教学的视为考核不通过。
4.2 工作量的确定 通过考核的工作室可以按照学习人数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总计算学时计算,由工作室负责人在工作室成员间进行分配,工作室成员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由负责人或者教学负责人负责联系外聘教师,按照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计酬。
由于教学周期原因,工作室的考核分年度进行,但是结算必须在一个正常的教学周期完成后进行,在考核前可按照工作量的70%核发课时费,考核通过后补发剩余的30%。以横向课题立项的方式成立的工作室,科研奖励另行计算。
5 结语
工作室教学模式同学校教学的任何一项改革一样,其方案本身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学与管理改革的过程是教师参与并积极发挥作用的过程,没有教师主体参与的教学与管理改革是不会获得最终的成功。[2]
总而言之,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高职教育模式,工作室课程体系是通过岗位能力和相关岗位能力分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建立的。本文仅对该教学模式展开了初步探讨,具体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规范设计与监督、工作室培养锻炼青年教师以及这种教学模式为学校做出的贡献等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其成功性需实证研究证明。
参考文献:
[1].基于专业工作室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62-63.
?τ诟咧霸盒9こ淘旒圩ㄒ道此担?本专业学生未来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建设工程造价员。根据岗位分析,工作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着重于学生工程计量、工程计价、造价文件编制等方面的能力。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应以此为基本原则。
1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造价综合实训、施工技术综合实训、施工项目管理综合实训等主要项目内容。其中,造价综合实训是最核心的实训项目。造价综合实训旨在通过前期理论课程的专业知识积累(如《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安装工程计量计价》等),在实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独立完成工程计量、计价任务。造价实训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安装工程造价实训》、《工程造价电算化》等相关课程。譬如,《建筑工程造价实训》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工程图纸独立完成一栋房屋建筑工程的计量工作。要求学生根据图纸实际,结合《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独立完成计算书、编制工程量清单。以上相关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均突出了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然而,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如实训课程怎样才能更好地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实训课程结束,有无后期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夯实实训技能?
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目标
2.1 完善实践教学标准
开展实践教学,首先要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有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教学标准。教学标准的制定主要包含教学质量评估、课程成绩考核、学时分配、教学进度、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尤为关键。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进一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成果。因此,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必须明确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实训课程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安装工程造价实训》、《工程造价电算化》等。其中,《建筑工程造价实训》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实训,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并独立完成手工计算书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安装工程造价实训》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实训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房屋建筑水、电、消防、暖通工程等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独立完成手工计算书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造价电算化》教学目标即通过算量软件建模完成工程计量,通过计价软件完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最后根据计价定额完成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
2.2 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密切结合
制定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可以使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对于其他的学科,工程造价的专业性、实践性较强。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任课教师在课程中应该通过模拟实训的方法不断夯实实践教学相关的知识。
首先,模拟实训内容应该结合企业及行业实际情况展开。如《建筑工程造价实训》钢筋工程量计算时,学生对于钢筋工程构造、计量通常有很多问题。例如“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在柱支座中的锚固形式如何判断?如何计算?”此时,任课教师应该向学生详细说明梁上部通长筋在柱内锚固包括直锚和弯锚两种形式以及计算的方法;再进一步说明直锚长度在计算时的不同方法以及理由(见表1)。
其次,师资建设同样应该结合企业实践实际。师资建设结合企业实践包括了多个方面。一是相关课程应该引入企业造价一线人员,邀请工程造价一线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思路介绍给学生;二是学校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实践教学服务。
最后,密切结合建设工程造价员相关岗位职责,对工程造价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工学结合的基本思路开展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教学能独立完成“计量(手工计量、软件计量)-计价(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等造价工作流程,并在实践中即使发现问题并改正,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2.3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实行“双证制”
我国高职院校十分注重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所实施的实践教学通常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联。实践教学应该根据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要求,进而指导学生校内各项实践实训活动。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收获就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也有利学生提高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应当明确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针对性。
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1 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是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实践内容的制定工作中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高职教学改革要求实践内容在程序和选择思路上与工程造价专业的要求和特色相符合。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该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三个特点,包括技术、经济、管理。例如,技术包括了建筑施工技术、工程计量技术等。建筑施工技术相关课程的合理设置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计量技术相关课程。因此,建筑施工技术实训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内容的合理构建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参与一线施工生产操作,从而利用生产实践打通理论知识。
3.2 校内实训基础的建设
合理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建设。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生产实训类、理论拓展类、软件应用类三个方面(表2)。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旨在通过实践打通各理论环节,更好地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专业基础。
除此之外,工程造价专业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应涉及到工程测量技能训练、常用建筑与装饰材料检测与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3.3 实训环节常见问题的解决
(1)结构施工图识图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造价实训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学生难以在二维平面图纸标注到三维钢筋构造进行转换。因此,学生不理解施工图纸信息,进而难以完成相关工程量的?算。
但在工程造价电算化实训过程中,可以通过软件很好地解决学生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问题。首先,利用计量软件进行建模,或者导入CAD图纸;然后在软件中各节点完成(修改)钢筋信息的标注;最后,生成相关构件,利用三维查看的功能观察各节点钢筋构造。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平面施工图与软件三维模型进行对照。从中读取各个钢筋节点内容,通过具体的图象帮助学生理解二维平面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2)工程造价计价问题
当前我国相关建筑企业工程计价主要是利用造价软件进行计算。学生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能准确进行计价。要解决计价问题,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图纸。从而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并结合图纸及相关资料完成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特征描述;其次,正确理解、运用计价定额。定额基价是构成综合单价的根本。因此要求学生结合项目特征描述正确选用定额,并结合市场信息价予以调整。最后,措施项目、其他项目、税金项目的取费要求结合计价定额和最新造价管理办法予以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我国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计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营改增之后,工程造价计也面临全新的挑战。如营改增后工程造价税金如何计算?招标控制价及投标报价如何编制?这些问题理应作为实训相关环节的要点。
3.4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发挥校外实训基地作用
在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邀请工程造价一线从业人员对企业内部业务进行讲解。通过实地培训的方式给学生们营造实际操作环境,使得学生对实际业务内容有直观了解。并且在企业设置并完善实习生制度。根据实习生实际情况分组,合理利用已建或在建相关工程资料检验学生工程造价技能。利用激励、淘汰机制,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应工程计量、计价任务。优胜劣汰,最终优秀毕业实习生获得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建立学生间的良性竞争氛围,学生通过实际工程获得技能锻炼及实习机会。同时,企业在零人力成本情况下获得实习生,并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获得优秀毕业实习生,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2)依托行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需要以本省内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例如房屋建筑工程、城市交通轨道工程、安装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市政工程等各专业都需要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应当结合当地工程造价行业实际情况,向学生分析工程造价专业就业方向、职业规划等内容。
学生在校外参与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应采用“双导师”制。即学生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时,既要接受校内教师的理论指导,同时接受企业导师的实践指导。企业导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逐步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发现并及时纠正问题。企业导师在实际项目中应起到引导作用,循序渐进地适当加大学生实习工作难度,从而锻炼学生工程造价技能。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的与企业建立感情,学生在获得技能提升的同时也获得了认同感、归属感。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内部的实际工作。并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实训方式对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并进行考核;第二,企业与高职院校教师展开深度合作,利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特长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第三,深度教学合作。结合企业一线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工程实践经验,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教学等专业建设及教学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
(3)建立预就业机制
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需为学生建立相关实训基地。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沟通。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并完善相关实训条件。进而深度合作,建立优秀实习生选拔机制。企业通过直接接收或向其他企业推荐的方式提供学生就业机会,实现预就业机制。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的锻炼中既获得较强的业务能力。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程造价 “2+1”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086-02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系统地教授学生项目管理与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开展可行性研究、工程预结算、项目招投标、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成本核算等工作的能力,成为懂技术、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造价人才。通过专业学习和考试,该专业学生可以持有预算员、施工员、资料员、安全员、质量员、实验工、测量工(简称“五员两工”)等上岗资格证书,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当前广西区内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主要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即高职院校将三年学制划分为两个阶段:“2”为第一阶段,即第一和第二学年,此阶段的学生在校内进行专业知识学习;“1”为第二阶段,即第三学年,此阶段的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习。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广西区内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有多年,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由于学制的调整,因而理论教学的强度增大。“2”模式中,学生需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约550学时,专业理论课约960学时和专业实训课约300学时,专业知识集中,授课课时多,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校内时间中,按照教学要求掌握知识,其强度和难度都是非常大的。同时,专业知识学习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内时间,这就减少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也会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理论学时和实训学时不均衡。两年的理论教学时间较短,要使得理论和实践教学均衡是比较困难的。许多专业技术课程完成了理论学习后,剩下来的实践课时已不多,而学生学习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无法在有限的实训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训相结合,影响了学生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和巩固。
(三)毕业综合设计无法很好地体现
学生水平。毕业综合设计作为两年在校学习的一个综合评定,主要是通过具体工程项目,学生将前两年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完成预算报价、投标文件制作、施工组织安排等设计。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中,毕业综合设计安排在第二学年的期末,即完成了所有理论课程后马上进行。经过分析多届学生的毕业综合设计,发现许多学生未经过企业岗位的锻炼,完成设计任务的效果欠佳,对于指导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无法直观明确地解决。
(四)缺乏企业“订单式”培养,就业范围较广泛。目前全国约有3000家造价工程咨询机构,80万名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由于我国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明确规定,凡是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咨询等单位,都必须配备有执业资格的专业的造价人员,因此,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是良好的。但是,由于造价工作具有专业性和技能性的特点,一个企业不可能需要大批的造价人员,因而对该行业的人员提出“少而精”的需求,由此可见,企业大批“订单式”的需求是不可能的,也不会出现“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且造价行业从业方向多样,例如概预算方向、施工方向、招投标方向、结算方向、工程审计方向等,决定了该专业学生选择的多样性和拥有更加广阔的就业面。
(五)校外实习中,行业认可度不足。“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1”,即第三学年,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企业,但在未完全取得毕业证和某些上岗资格证书之前,许多企业对该类学生的认可度不高,认为其工作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等,导致实习生获得的工作岗位和实习待遇都不够理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
(六)人文素质缺失在企业实习工作
中体现。高考分数和生源地等方面的情况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两年的在校时间较多地分配给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其他素质的培养占据较少的时间,就使得在“1”年的顶岗实习中,人文素质缺失凸显。例如,出现适应能力差、心理素质差、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做事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念等问题。
(七)校外学生安全稳定方面不易管
理。由于学生进入企业参与顶岗实习,脱离了学校的集中管理,且分布范围扩大,从事工作种类各异,使得第三学年的“实习年”中,学生的人身、财产等各方面的安全得不到直接有效的管理,不利于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
基于上文涉及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策略加以解决。
(一)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指导人才
培养方向。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主要围绕工程造价方面,同时涉及“五员两工”的工作。能够尽快熟悉和掌握岗位工作的技能,应当成为该专业培养的指导方向。因此,可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作为专业培养的目标和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例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可将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专项实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工程量计算规则贯彻到实际工程的计算上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造价专业人员对图纸的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将决定其计算工程量是否准确,因此,可在建筑识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减少画法几何部分,着重训练学生识读工程图的技能,加强平面标注的知识,令学生能识读一般工民建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施工员岗位或预算员岗位工作。
(二)调整教学模式,权衡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时间。当前,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授方法主要沿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即先将课本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然后再针对课程内容安排实训。例如,根据2010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系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方向)课程的标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根据教学大纲设计约为100个课程学时加30个单列周实训学时。该门课程是建筑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的时间较长,要求掌握的知识较多,难度大,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要求也较高。如果将理论教学和实训分开进行,会使许多学生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情况,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不能及时巩固,最终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因此,调整教学模式,权衡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时间非常必要。例如,可根据各专业课程的内容,将重点的知识点分为若干小块,根据知识点分配总学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在完成理论教学后,马上进行实训,通过实训对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达到“即学即练,即练即巩固”的目的。通过调整,突破传统教学“先学后练”的模式,实现“边学边练”的新模式,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从专业课程中系统接触整体工程项目的目的。
(三)学生先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再完成毕业综合设计。根据2010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系工程造价(公路工程方向)课程的标准,当前“2+1”人才培养模式中,毕业综合设计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约安排6周,共180学时。毕业综合设计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结合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完成项目预算报价、招投标文件以及相关手算工程量等工作。然而,由于学生都是刚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短短的课程实训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学生的毕业综合设计存在专业软件操作不当、预算报价不准、技术标文件施工安排不合理、手算工程量不准等问题。如果学生在完成“2”模式中的理论学习后,直接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锻炼,则可以通过实际工作的内容,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查缺补漏”,自我完善知识的层次。然后在“1”模式的第三学年的后期,再返校完成毕业综合设计,这对学生自身的知识完善和提高毕业综合设计质量将有很大的帮助。
(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行业认可度。虽然校内学习时间较短,理论学习强度大,但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通过各类讲座、专业咨询和团队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在课程学习中,适当安排团队合作完成课程内容,例如分组完成测量作业、团队完成项目手工算量、分组完成材料试验等方式,锻炼学生团队合作和发挥专长的能力;举办系列的专业技能比赛,锻炼学生完成工作的责任心和持久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各类品质和能力得以在工作中体现,这样才能改变企业对实习生的某些片面的看法和态度,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高职教育的推行。
(五)多渠道管理,加强学生实习阶段的安全。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工作,“分散性”就成为主要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都出现过实习生在实习阶段出现安全事故的案例,因此,加强学生实习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可通过多渠道管理,加强学生实习阶段的安全。即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条学生与教师紧密关联的线路,使教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了解学生实习阶段的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动态,从而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例如,实行分组管理制度,即一个实习指导教师管理若干学生,将这些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设置组长,组长负责收集和掌握同组同学的实习变动情况,督促同学们定时与指导教师联系,汇报实习情况。此外,还可以建立实习QQ群,将实习学生统一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沟通聊天,掌握学生实习期间的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潘艾华.对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1(3)
[2]郝金镇.高职院校政策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
【关键词】工程造价;实践教学;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它更需要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工程方向以及施工阶段编制相应的工程造价文件,因而工程造价专业对岗位员工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高校专业教育教学中,学校不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同时也要严把实践教学管理的关卡,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践学习,强化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现状及问题
1.实践教学多以校内教育形式存在,难以真正触及工程造价实际操作的现实内容。在最近几年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中,针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许多教学思路,制定出了许多教学管理办法,但是却仍然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未“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教师所制定的日常教学实践计划多以课堂设计以及课程实验设计为主,学生长期局限于理论上的学习和实践,并未融入社会实际工作之中。同时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实践教学难以到达其初衷。
2.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并且多以自主实践为主。当前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难以做到与社会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尤其是在学生的毕业实践过程中,学校往往让学生自主寻找实践机会和岗位,而学生对行业的了解有限制,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岗位进行实践。
3.教师对实践过程及成果监督管理不严,把关能力不足。毕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需要将其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社会实际工作之中,以实践来检验自身,增加实践经验。但是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完全不严格,甚至任由其发展,并且对学生的毕业实践报告也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对实践成果审核把关不严,致使学生存在侥幸心理,难以发挥实践教学的真正效果。
4.实践效果不够理想。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生热,报考工程造价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也逐渐增多,由于人数的上升,使得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动手的机会就会较少,教师资源也难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要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措施
1.利用校内资源,创造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熟悉图纸,一个是熟悉工程实体,因此学校应该建立校内工程建筑资料库,将校内建筑的各种图纸(关键建筑可以不列入)整理成图册,供学生查阅,并可以将电子图纸放在校内网上,学生可以根据需求自主查阅,同时参照校内建筑实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图纸和实体建筑的认知程度。
2.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模拟实践教学。针对现阶段实习中存在的实习单位较少、实习时间较短及经费不足等问题,学校可以建立小规模的实训基地,创建如砌体、管道、电气、室内装潢实训室等,对建筑物中各个工程单体进行细化解剖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更细部的结构上了解建筑实体的内部构造。
3.建立校企合作实训校外基地。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降低现场教学的事故风险,长期合作的校外企业熟悉教学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在适当的施工节点,配合学校实践教学,安排学生进行现场实践,并可以选择特定工程项目,让学生进行全过程定时跟踪,使学生对整体项目的各项进展进行全面的了解,如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材料的特点特性、施工节点、验收节点、项目的组织协调等比较抽象的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内容,企业则可以在学生实践中挑选可造之材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4.针对特定实践内容,灵活安排现场观摩。校企合作企业也许并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全部需要,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工程特点变化多样各不相同,而且学校的实践教学每年每届都要进行,当合作企业无合适项目时,可以适当安排其他企业的合适项目进行补充,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生的现场安全,在选择项目现场及教学内容上要有所侧重,以观摩为主。
5.加强对学生自主实践的管理。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并严格要求学会遵守,定期汇报实践成果和体会,使学生对实践内容和过程有着清晰的认识。加强对学生实践过程的监督,同时严格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随时纠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在假期实践以及毕业实践中要严把实践成果考核关,防止出现虚假、敷衍的实践信息。
三、结束语
当前高职高专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更是大幅度加强学生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所以高校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要求不能放松,并且要更加严格地监督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以促使学生职业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造价;实践教学;管理措施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它更需要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工程方向以及施工阶段编制相应的工程造价文件,因而工程造价专业对岗位员工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高校专业教育教学中,学校不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同时也要严把实践教学管理的关卡,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践学习,强化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现状及问题
1.实践教学多以校内教育形式存在,难以真正触及工程造价实际操作的现实内容。在最近几年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中,针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许多教学思路,制定出了许多教学管理办法,但是却仍然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未“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教师所制定的日常教学实践计划多以课堂设计以及课程实验设计为主,学生长期局限于理论上的学习和实践,并未融入社会实际工作之中。同时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实践教学难以到达其初衷。
2.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并且多以自主实践为主。当前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难以做到与社会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尤其是在学生的毕业实践过程中,学校往往让学生自主寻找实践机会和岗位,而学生对行业的了解有限制,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岗位进行实践。
3.教师对实践过程及成果监督管理不严,把关能力不足。毕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需要将其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社会实际工作之中,以实践来检验自身,增加实践经验。但是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完全不严格,甚至任由其发展,并且对学生的毕业实践报告也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对实践成果审核把关不严,致使学生存在侥幸心理,难以发挥实践教学的真正效果。
4.实践效果不够理想。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生热,报考工程造价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也逐渐增多,由于人数的上升,使得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动手的机会就会较少,教师资源也难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要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措施
1.利用校内资源,创造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熟悉图纸,一个是熟悉工程实体,因此学校应该建立校内工程建筑资料库,将校内建筑的各种图纸(关键建筑可以不列入)整理成图册,供学生查阅,并可以将电子图纸放在校内网上,学生可以根据需求自主查阅,同时参照校内建筑实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图纸和实体建筑的认知程度。
2.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模拟实践教学。针对现阶段实习中存在的实习单位较少、实习时间较短及经费不足等问题,学校可以建立小规模的实训基地,创建如砌体、管道、电气、室内装潢实训室等,对建筑物中各个工程单体进行细化解剖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更细部的结构上了解建筑实体的内部构造。
3.建立校企合作实训校外基地。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降低现场教学的事故风险,长期合作的校外企业熟悉教学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在适当的施工节点,配合学校实践教学,安排学生进行现场实践,并可以选择特定工程项目,让学生进行全过程定时跟踪,使学生对整体项目的各项进展进行全面的了解,如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材料的特点特性、施工节点、验收节点、项目的组织协调等比较抽象的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内容,企业则可以在学生实践中挑选可造之材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4.针对特定实践内容,灵活安排现场观摩。校企合作企业也许并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全部需要,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工程特点变化多样各不相同,而且学校的实践教学每年每届都要进行,当合作企业无合适项目时,可以适当安排其他企业的合适项目进行补充,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生的现场安全,在选择项目现场及教学内容上要有所侧重,以观摩为主。
5.加强对学生自主实践的管理。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并严格要求学会遵守,定期汇报实践成果和体会,使学生对实践内容和过程有着清晰的认识。加强对学生实践过程的监督,同时严格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随时纠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在假期实践以及毕业实践中要严把实践成果考核关,防止出现虚假、敷衍的实践信息。
三、结束语
当前高职高专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更是大幅度加强学生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所以高校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要求不能放松,并且要更加严格地监督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以促使学生职业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31-01
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历程
1987年,天津大学开设了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该专业侧重于管理,这与目前建筑行业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则侧重于生产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其宗旨在于面向建筑业第一线提供应用性人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尤其在1997年以后实行了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后,工程造价专业就成了一个很热门的专业。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专业规范目录中,将“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改名为“工程造价”专业,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该专业“培养掌握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基本理论和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根据职业技能的要求,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必须是既懂工程施工技术,又懂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工程造价或相关专业均来源于最初的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等学科,基本停留在工程类或管理类专业的层面上,或者只是上述专业中的一个专业方向,而并没有完全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
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近年来,工程造价专业逐步确立了较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等内容,并组建了专业建设委员会,高职院校都引进了工程造价相关软件,进一步完善了理论和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建成了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专业教学团队,也总结了不少办学的经验。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就业,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和岗位需求来制定,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结合造价员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能力,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建设行业生产一线从事建筑工程等项目的计量、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招投标文件、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依托行业办专业,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侧重于生产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应直接面向建筑业第一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围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通过建立一种由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不同环境及资源,有计划的采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至企业现场,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其优势在于它紧跟行业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在培养过程中重点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结合高职特点进行课程改革,按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构建理论教学体系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应具有高职高专毕业生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基本素养,因此必须设置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思想等职业素质课。此外,还要按照能力本位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通过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专业必须的、够用的知识点、能力点,根据这些知识点、能力点的要求,来设置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拓展课。更新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这条主线,突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职业能力训练、技术应用,删除超越高职层次的内容,尤其是纯理论性的过多的内容。此外,还要努力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
作为工程造价这样一个注重能力建设、工管交叉的学科,要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应该加大和企业的合作力度,压缩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时间,增加学生在企业、施工现场的实习时间,同时应该鼓励企业更多的介入学校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制定和参与教学工作,增加企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外聘教师的比例,增加企业人员来校讲座的次数 由建筑企业的工程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工作,比如可以考虑安排学生在暑假期间进行施工实习,这样也能够使得学生更专注于实践知识的学习。
(二)增加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的机会,丰富教师的实际经验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只有优秀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对于从事教学工作的大部分教师,更擅长的是理论知识的教授,相对而言,实践方面的经验可能要欠缺一些。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尤其是利用业余时间实践,进一步丰富实践知识和经验,从而能够更好的培养出高技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有很多教学内容仅凭教师在讲台前讲授是很难体现的。比如教师在讲授如何计算钢筋长度这个知识点时,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如搭接长度、弯钩长度这些名词,解释起来非常抽象,学生没有感官认识,听起来就会感觉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的教学手段,学生不仅可以很快掌握知识点,而且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专业认知、施工技术这类课程上,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采用现场教学法,让学生对施工过程有感性认识,了解和掌握施工工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小结
目前,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只有深刻理解高职教育理论、把握职业教育内涵,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准确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目前高职院校办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在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应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信平.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8).
Abstrac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constantly according to the post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o seek the best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which is eternal research topic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employment positioning of vocational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and job requirements, professional capacity-oriented vocational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scheme based on studio platform is proposed, and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after four years of implementation, which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关键词: 工作室平台;职业能力;工程造价;专业建设
Key words: studio platform;vocational ability;engineering cost;special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059-04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根本任务:“高职高专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中可以看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广厦”)是一所由广厦集团投资创办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工程造价专业为浙江省特色专业,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工程代建机构、工程建设单位、房地产公司、业主主体单位等等,主要从事的是企业第一线具体的造价事务性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依据工程造价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与解剖,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是工程识图能力,工程计量计价能力,工程招投标能力,工程造价控制能力等,同时,应具备吃苦耐劳、严谨细致、团队协作、遵纪守法等职业素质。
近几年来,浙广厦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浙广厦特有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之路。
1 开展课程整合,重构基于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浙江省工程造价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工程造价人才岗位群的实际分布情况,结合高职生的生源素质实际,本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按照“一个核心,三大课程模块,自主拓展”方案进行,即,以土建造价员职业能力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以安装工程造价、市政园林工程造价为人才专业技能培养拓展模块,构建了专业技术基础模块、工程造价技能模块、工程造价管理技能模块,围绕土建造价员、安装造价员、市政园林造价员的基本岗位技能安排教学内容,并把造价员等岗位证书资格考试内容融入专业课中,实现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多方位就业的目标。
基于以上人才培养思路,根据工程造价领域和造价员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造价员的执业资格标准,由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合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改革原有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同时,对专业核心能力之外的通用能力进行梳理,系统设计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基础、文化、素质拓展课程;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的德育教育、综合素质的提高纳入到培养方案中。
1.1 理论教学体系的组成 根据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和课程模块设计,设置理论课程(体系),突破了原有的专业学科体系,理论教学知识由五部分组成,包括公共素质教育知识、专业技术基础模块、工程造价技能模块、工程造价管理技能模块、专业素质拓展知识。专业课程体系依据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技能培养三个方向进行设置,以建筑工程造价类课程为核心,安装工程和市政园林工程造价为二选一自选,确定了五门专业核心课程为:《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预决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电算化》。课程体系内容包含了建设工程造价人员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内容,体现了建设工程造价员技能要求,融合了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使理论教学内容与现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完全自然衔接和合理过渡。理论课程内容的构建是建立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执业岗位技能,使学校学习与岗位上岗的融合度大大提高。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实际岗位群,将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根据个体兴趣、能力和就业方向进行选择,以选修或专题讲座的方式增设有关工程安全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监理、工程资料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知识内容,增设职业素养拓展训练、测量技能实训、鲁班LQAC培训认证等基本技能强化,为学生就业面的拓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准备。
1.2 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 按照专业岗位(群)对技能的要求,构建有利于提高造价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教学情景,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到单项技能操作、综合技能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确保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得到实际技能的训练。
①专业技术基础实训:开设了工程认识实习、建筑识图技能实训、CAD强化培训、结构识图及钢筋计量实训课程,依托校内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工程管理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对各种类型的工程现场进行认识获取第一感性认识,通过识图、测绘、构造模型制作、结构识图及钢筋计量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识图能力、构造工艺解读分析能力、钢筋计量能力等,为后续造价类实训奠定良好基础。②工程造价技能实训:建筑工程造价技能实训、安装工程造价技能实训、市政工程造价技能实训、招投标综合实训等实训教学,利用真实工程资料对学生进行工程造价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实训中,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采用真题真做(拿工程单位的实际图纸编制预算并与专业人事所编制的预算造价对比)、真题假做(模拟电子招投标流程,拿工程单位的实际图纸、招标文件,要求不同小组分别编制投标文件,组织开标、评标、定标)、假题真做(教师结合工程实际、新规范、新技术、新材料等,精心设计实训任务,小组成员间模拟实际审计岗位进行对账等等)三种方式相结合。③毕业综合实践: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通过在校两年的学习,第三年进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零距离接触工程造价实际工作,参与工程全过程造价的确定及控制工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环节,学生搜集来自顶岗实习单位的真实项目,真题真做(拿工程单位的实际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编制预算、结算、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等),在企业师傅和校内指导老师“双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在调研中发现,近60%的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直接被企业采纳,用人单位也一致反映我们的学生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
2 依托企业办学优势,引企入校,构建工作室平台,不断强化特色专业内涵建设
依托浙江建筑大省的行业优势、东阳建筑之乡的区位优势和广厦集团的优势,建立和形成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机制。按照“依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针对岗位能力开发课程,围绕工作任务训练技能,瞄准岗位标准实施考核”的改革思路,校企联动,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室—造价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平台,不断加强特色专业内涵建设,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校企“双师”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1 按照 “贴近生产、贴近岗位、贴近项目,贴近学生”要求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2.1.1 课程内容改造 致力于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在对岗位(群)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岗位任务,分析工作过程和必备的职业技能,确定课程及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
借助工作室平台,在为企业提供各类工程咨询服务的同时,建立工程资源库,为课程教学内容整合、项目化改造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并在第一时间将新规范、新工艺、新技术引入课堂。真正做到实际岗位做什么,就教什么,将实际工程项目整合内化为教学项目,按照项目实施程序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并将职业资格考证内容融入相关课程内。
2.1.2 教学法设计 根据高职生的实际基础,为了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开展学习,针对课程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确定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积极推行“项目导向、任务引领”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在《建筑工程预决算》课程教学中,采取了双项目并行设计,根据预算编制程序及编制内容开展教学,其中一个项目贯穿教学全过程,设计了若干工作任务,另一个项目在课外同步进行迁移训练,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掌握预算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的基础上,能结合现行计价规则、地区和工程实际,完成实际造价员岗位的工作任务-编制预算造价文件,解决了学以致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学,在操作中不断遇到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循序渐进地培养岗位必须的技能。
2.1.3 实施“驾证式”考核,引入企业考核元素 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改革考试方式,实施“驾证式”考核。所谓“驾证式”考核,即每一门课程均采取知识考核+技能考核,学生只有两部分考核均达到合格标准,该课程考核才算通过。在技能考核中,考核项目设计与课程能力目标直接对接;考核实施突出过程考核、淡化期末考核,阶段考核阶段通过;考核标准设计参照岗位任职要求结合高职生实际基础,由校企双师共同制订;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笔试形式,积极推行口试、综合答辩、情景模拟、实际项目操作等开放式考核形式。
高职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不喜欢死记硬背,通过实施“驾证式考核”,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不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项目操作考核,不断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应用能力,一步一步,循环递进,不断夯实基础。
同时,在技能考核中引入企业考核元素,对学生工作的独立性、完成工作的质量、团队协作性、责任意识、严谨性等进行同步考察,专项评分。实践证明,通过此考核,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对提高学生的软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1.4 教材建设 教材编写中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根据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及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需要,按照项目任务进行专业课程的整合改革,改变教材滞后于实际的状况,按照“项目引领、教培融合、强调技能、依托实例”的原则,引入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核内容,在编写中引入实际工程、引入企业、行业和国家职业标准,校企结合积极开展项目化教材建设,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行业管理人员参与教材编写,紧密结合浙江省地域特色,以浙江省工程造价地域特色的案例为主,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通过几年的建设,本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3本项目化教材,其中2本为浙江省重点教材,开发5本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工学结合特色的校内自编教材及配套教学资源,建成工学结合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2.2 教师团队建设
2.2.1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注重学历、职称建设的同时,“双师”素质专任教师的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浙广厦以工作室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实施企业工程实践锻炼制度、工作室轮岗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授课轮岗制度等,在此基础上,打通课程模块间的界限,实施教师授课轮岗制度,以更好地把握所授课程的定位,加强课程模块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打造课程合力,紧密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各种措施,不断推进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实践综合能力,提高双师素质,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与此同时,还建立健全专业教学团队的管理、培养、考核和评估制度,形成激励机制,采用引进、培养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综合职业素养、应用技术开发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本专业双师教师比例达到85%,建立起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以适应新教学模式,确保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2.2.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我院与校外十余家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从造价一线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兼职教师,建设一支由行业专家、建设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构成的兼职教师库。建立兼职教师动态管理模式,根据学生评教等,实行优胜劣汰,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兼职教师选拔、培训、聘用等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实践技能课程均由“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和外聘兼职教师承担,同时保证每学期的兼职教师有一定的任课比例。通过几年的建设,遴选构建了一支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合作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中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3 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构建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场所,浙广厦紧紧围绕“校企共建、产学合作、开放式教学、精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基地运行规范管理,构建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2.3.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室的新建和扩建以基本技能训练型和系统知识模拟仿真型为主。采取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等手段,通过整合、新建、扩建,逐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形成系统性强、仿真度高、环境真实、能充分满足基本技能实训、综合实训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
浙广厦紧密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地功能,现已建成完全能满足工程造价专业实训教学的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建成了施工技术、测量放样、质量检测等专项技能实训室,建成了大型的1:1 建筑构造模型实训室,建成了能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数字化造价实训中心,能满足工程造价电算化、招投标模拟、工程管理等综合实训教学的开展,学生在基地能仿真模拟或全真训练岗位工作任务,在实训中练习独立工作程序,养成职业素养,循序渐进形成职业能力。
2.3.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原有校外合作企业的基础上,依托工作室平台,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投入师资到企业建设“融入式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参与基地教学,互惠互助,积极推广企业先进技术,为企业提供工程咨询服务,校企联动,将原有松散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逐步建设成为深度合作、具有教学功能,产学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从而保证学生校外实践的培养要求,使职业能力得以提升。
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积极地促进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教学的改革。同时,以工作室为窗口,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共享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究服务,为地方或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进一步拓展实训基地的服务领域,扩大对外服务的范围和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的建设。
2.4 构建基地——专业——教研室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切实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构建了实训基地、专业和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制定了质量监控工作程序。在实践教学管理过程中,实施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训实施前,抓好实训方案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的顶层设计,建立实训交底培训制度;实训开展中,加强过程管理和督查,建立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及时通报实践教学过程中导学双方存在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实训结束后,通过学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查分析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实训教师的评价、征求学生的建议,并在第一时间向专业负责人(或教研室)反馈。
通过实施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实践教学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螺旋上升。
2.5 启动特长生培养工程 以造价工作室为平台,整合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启动特长生培养工程,通过组织职业素养拓展训练,技能大比武,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证、组织校际比赛,选拔尖子生参加各类各级竞赛等,课内课外双线并行,目的是建设一支造价精英队伍,不断引领全体学生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
同时,依托校外合作企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带项目走进工作室,校内教师进入企业技术服务,校企“双师双岗”互通,实现了“老师师傅化、学生工人化”,学生在工作室边做、边学,提前体验社会公司严格管理模式,感受随时面临淘汰的竞争氛围,师生共同为企业技术服务,学生提前达到顶岗实习效果。学生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进入企业也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脱颖而出,给企业带来效益,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高度评价。
3 结语
浙广厦基于工作室平台,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化,接近高职生实际,实施课内、课外双线并行的“理论一实践交叉融合”的学习模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学交替,保证了工学结合的实现。自2008年开始至今,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顶岗实习岗位对口率逐年提升,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及学校教学效果满意度高,好评率为85%,学生继续学习能力强,有大批学生在工作一年以后就成为单位的骨干。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当前及今后永恒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姜爱贤,孟亮,刘桂英.我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制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8).
[2]陈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长三角职教,2007(10).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 项目引导 工作过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增加,建筑行业必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工程造价人员的总体需求量还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趋势。但由于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建筑业对工程造价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简单的预算,而是要求工程造价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直到施工结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如何让高职学生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满足现代建筑业的需要,拉近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是每一个高职教师需要考虑和深思的问题。
1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创办于2006年,迄今为止为社会输送工程造价专门人才1000余名,在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基础之上,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发现毕业生普遍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1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汇能力较差。专业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来任教,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不够,致使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缺失,造成教学过程中,各门功课相对独立,知识点分散,课程之间的连贯性不足。而实际工作非常注重专业知识的融合,一项工作常常需要好几门课程作为支撑,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往往很差。
1.2 造价工作的程序不清楚。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调查的十个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中,毕业生进入工作角色的能力和速度不能让用人单位满意,并且对工作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知之甚少。需要用人单位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再培养。
1.3 对全过程工程造价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工程造价等同于工程预算,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只重视工程预算方面的能力提升,而忽视工程估算、设计概算、招投标价款、工程造价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在工作中不能将各阶段工程造价连贯起来考虑问题,偏科情况较为严重,最后导致事倍功半的工作效果。
1.4 工程计价不准确。学生工程算量的学习热情,明显高于工程计价。定额条款和清单计价的专业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工程计价的灵活性较大,要求学生对建筑构造、工程做法、施工工艺、合同条款等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对工程计价的套用方法极其不准确,甚至不知道应该套用何种子目。
针对这些问题,该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以该校教学信息化改革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进行大量的社会调研,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基础,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提出并探索“项目驱动――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希望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新道路。
2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内涵
2.1 项目引导式:即工程造价专业课程遵循“项目引领、能力递进”的原则,选用典型工程项目作为教学重点,将理论知识融入项目中,让学生在项目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
2.2 工作过程:每个项目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安排组织教学,将工作引入课堂,利用该校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室,将教和学的过程落实到真实的工作过程上,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以“职业人”直接参与进来,提高职业能力,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技巧。
3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思路
3.1 教学模式改革总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双融”职业教育”为特色,以“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为核心,以工程造价项目化为前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全过程工程造价工作控制为目标,依托各造价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咨询单位及该校建筑专业实训中心,按照“推进个性化特色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建设思路,建设成江西省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专业,成为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摇篮。
3.2 教学改革思路。以校企合作教育、工作过程培养模式为根本,以“四结合”为具体实施步骤,建立了一个以“零距离上岗”为教育目标、教学与工作过程“零距离”为接口、校企合作教育、“基于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专业教学改革指导思路,全面深化改革工程造价专业。
■
在四结合的基础上围绕“4+4+6”项目驱动,整体考虑学生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制定改革思路,即“四大工程造价”、“四个基本工作过程”、“6个相关工作岗位”重新组织教学。
■
■
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在教学计划安排中,以 “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内真实实训――工学交替结合与岗位技能强化训练――顶岗实习”为主线,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按照“理论教学为项目服务”、“工作过程为主”的思路,将实践教学前置,理论教学后置。重点推进以“四大基本技能”(以四个基本预算能力培养中心)、“四个工作过程”(以四个基本工作过程为实践基础)和 “三级实训”(单项、综合、岗位)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
3.3 实践性教学改革思路。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本次改革的核心环节。改变教学和实践脱离的情况,务必要实现“零距离上岗”、“教学与工作过程零距离”为接口、借助校企合作,完成“项目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该校实际,遵循行业对造价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实践性环节,具体思路如下:
①大一上学期完成构造与识图、建筑材料等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的学习。依托该系即将建设完成的国家级实训基地,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有一个较好的认识。本阶段的重点在于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认识建筑材料及特性、掌握建筑工程的构造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②大一下学期及大二上学期,引入工程项目,以项目引导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手段,将知识以工作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从土建工程预算为第一个工程项目,依次完成安装工程预算、装饰工程预算、市政园林工程预算,每个工程项目预算都必须经历工程识图、工程算量、工程套价三阶段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配合完成四大工程预算。在此阶段对上学期专业知识进行加深,上学期的专业知识在此时得到应用。同时开设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安装工程识图与概预算、装饰工程概预算、市政园林工程预算、建筑施工技术等相关课程,旨在完成四个单项工程预算项目的工作过程。
③大二下学期,建立在工程预算的基础之上,重点进行工程招投标方面及计算机进行工程造价方面的实践教学,将一年以来的预算成果,在这个学期进行总结,对专业知识进行再认识和提高。发现问题,找出不足,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应开设计算机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工程招投标、建筑法规、建筑工程清单编制、工程经济学等课程。旨在完成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清单的编制、清单报价、招投标文件的编制以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等四个项目的工作过程。
④大三上学期,本学期的教学基本在实训室进行,拓展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动手能力,如工程投资分析、工程估算的编制、设计概算的编制,并且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工程价款的支付、工程决算书的编制以及工程审计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工程审计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应开设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资料编制、建筑企业会计等专业课程,最终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工作过程。
⑤上述各教学环节,必须由院项目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工程项目,并亲自指导,也可通过信息化技术,行业专家以双向视频的形式进行实践性指导教学,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看到工程人员实际的工作过程。
4 体会和反思
4.1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和工程造价过程的实际工作为重点,努力将教和学的过程落实到真实的项目和工作过程上,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学习的方向感明确,工作过程的融入,让学生直接的在工作中去吸取专业知识,学生可以在明确方向的前提下,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4.2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不同于纯理论教学,也不同于一般的实践课程,它是一个培养完成工程造价工作和解决工程造价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意味着教学模式的制定者必须对行业现状进行长期的调研,并对行业的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这样,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才能有超前意识。同时,也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知识传播者,还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工程造价人员。
4.3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对实训基地的要求更高,只有在设备齐全、功能先进的校内仿真实训室实施教学,才能使这种教学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所以校企共建实训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4.4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工作过程,是将零散的知识点,在工作中整合,教材的适用性非常关键。高校应根据自身教学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和企业人员合作完成自编教材,打破现有教材的局限性。
5 总结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是对现有学科体系教学模式的完全颠覆,此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和职业竞争力,符合工程造价行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这个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后劲稍显不足,不如学科体系教学模式的教学严谨性好,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广泛度不够。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和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颜红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2:212-214.
[2]肖毓珍.浅析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J].职业教育[J].2013(11).
[3]向群.基于多维立体化教学思路的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4年1月.
1.学院学科性教学模式分析
学科性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强调每门课程形成独立知识体系,注重对某一门课程能力的培养。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课、职业技能拓展课等课程,实训教学由课内实训、集中实训、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组成。两年半的课堂学习及半年的实习期,三年时间达到高职工程造价毕业的要求。
2.培训机构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培训机构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工作过程为教学单元,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在每一步工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可以选择学习某一个专项工程造价,如土建造价、安装造价、装饰造价、市政造价等,也可学习四个工程造价。每一个专项工程造价的学习时间为3个月—4个半月不等。
二、两种教学模式特点的对比分析
1.学院学科性教学模式特点分析
(1)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足
学科性教学模式中每门课程相对独立,学生很难将各门课程联系起来,导致课程之间衔接不良,无法有机的结合。同时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广,不能突出重点课程及学生应培养的重点技能,只注重教学层面,忽视了职业技能要求分析,导致学生行动中无典型职业情境,学生学习盲从。
(2)专业知识连续性不强
学科性教学模式中每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任教,容易造成知识连续性的中断。如《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清单计价是目前我国投标的主要报价方法,但清单报价离不开定额的套用,这两门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由不同的教师上课,容易造成知识的不连贯。再比如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脱节,学科性教学模式一直都是先理论教学再用实训教学来作为补充,实训教师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教学联系不够,容易造成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脱钩,实训项目有时不能很好完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专业教师同一知识的讲述角度不同
好的师资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每名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同,专业方向也存在差异,势必造成授课时讲述知识的角度不同,这个问题在职业基础课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科教学体系中一名教师讲述一门课程可以讲述的非常精彩,但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的重点不同,很多教师并没有根据专业去转变课程的重点。如建筑力学与结构,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应以力学计算和结构计算为主,而在工程造价专业中,应以看懂结构施工图纸和理解结构的构造要求为主,如果教师在不同专业以同样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实训教学脱离实际工作
目前很多实训教学,主要是根据实训教材进行编排,脱离实际工作,甚至只能算作是理论课的大练习。真正的实训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是组织者和协调人。学生在实训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对完成每隔实训任务中需应用的理论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造价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的积累学习过程。
(5)知识点较为分散
学科性教学模式注重课程完整性。要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散到不同的课程当中,学生不能把握其重要性,更无法很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有些知识点又会涉及不同的工程项目,建筑识图及构造课程会涉及好几个不同的工程项目。下面以一个手工计算土建工程量为例,总共会涉及到五门课程的内容。
2.培训机构实践教学体系特点分析
(1)专业针对性较强
实践教学模式专业针对性很强,就是手把手带学生做预算,即“工程识图—手算工程量—软件计算工程量—定额的讲解—定额套价—清单计价—投标文件的编制”的工程项目预算的工作过程。全部课程都以工程预算为主线,围绕工程项目预算来开展。
(2)知识融合性较强
实践教学无论哪个环节,都会涉及到多门的专业课程,不再强调专业课程的完整性,而是把课程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模式中,碰到相关的问题,讲授各门课程在工程造价当中的用到的知识点即可,保持整个实践教学模式的完整性。
(3)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
选择实践培训的学院目的性非常强,虽然基础不同,但都是想从事工程造价或者是工作中欠缺这方面知识的人员,所以学习的积极性高,主动汲取专业知识的需求强烈。他们不需要很深的理论知识,需要的是快速的掌握工程造价是怎么做出来的,工程造价工作需要做哪些事情,这样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明确具体要求,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计划。
(4)适应工作能力突出
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迅速的进入“职业人”的角色,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学习完成之后就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完成工程造价最基本的工作。缩短了实习时间,节约了用人单位的人力成本。
(5)教师知识传递的角度和方向一致
培训机构的实践教学模式,任课教师都是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多年的工程人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一般是站在工程造价的角度,容易在教学中形成思想的统一。
(6)专业知识的连贯性强
实践教学模式主要由四名教师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分为工程识图和手工工程量的计算、工程量计算软件的使用、定额讲解及套价软件的应用、招投标的基本知识及清单报价四个部分,每名教师负责一个部分的专业知识,每个部分的专业知识相对独立,在学习中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工作过程,这样的分类有利于知识的连贯性讲述,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两种教学体系的融合
实践教学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学科教学体系的缺点,更贴近实际工作,并且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对工程造价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会用到哪些知识,都有一个很好的把控。但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存在后继不足,整个知识框架体系缺失,不能适应多岗位的要求,可塑性较差等缺点。而这些缺点恰恰是学科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两种教学模式加以适当融合,辅之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专业课程构建“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工程定额与预算、装饰工程预算、安装工程识图及概预算等实践要求较高的课程中,改变先理论后实践的做法,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岗位技能训练,打破原有的先理论再实践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掌握知识,这类型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形成“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完成对工程造价中预算类课程的课程实训。
2.专业知识讲述的连贯性
专业知识学习是一个有很强的连续性和专项系统性的学习过程。为了保证专业知识的连贯性,应该首先将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安排给一个专业教师完成,如《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和《工程量清单报价》这两门课程应由一名教师来完成教学。在指导学生做完预算的基础上,完成清单投标报价的专业学习。其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可以穿行,如《建筑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就可以在讲完招标的内容之后,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实训,讲完投标之后,再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制实训,更有利于专业课程的消化。再次,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实际工程案例的实践教学带动各门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将所学的知识马上在项目中反映出来,学生可以很直观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上的使用方法。
3.课程设计以“项目驱动—工作过程”的教学为主
尽量在课程设计当中推行“项目驱动—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遵循“项目引领、能力递进”的原则。每学期开学之初,确定行动任务,提炼典型项目,不是针对典型项目开设一门课程,而是需要对这些典型项目进一步归纳与整合,形成于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过程,根据工作工程知识构建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形成确定行动领域,要求行动领域能完全涵盖完成岗位群工作任务所要求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确定项目后将工程项目下达给学生,以典型工程项目作为驱动和教学重点,将理论知识融入项目中。让学生在项目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主性。每个项目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安排组织教学,将工作引入课堂,利用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室,将教和学的过程落实到真实的工作过程上,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以“职业人”直接参与进来,学习专业知识,适应工作环境,增强团队意识,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更能让学生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繁琐的计算公式。
4.毕业设计以全过程工程造价为目标
毕业设计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前最后一次实践环节,是对三年来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对《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装饰工程概预算》《安装工程识图与预算》等课程进行全面系统地运用,复习巩固该专业的有关知识,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锻炼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适应将来的专业工作打下可靠的专业基础。毕业设计尽可能的以某项实际工作为题目,在进行毕业设计教学时,应以遵循实际工作过程为主导,以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进度款报批—工程结算为整个毕业设计框架,学生可以选择某一个阶段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也可以选择多个阶段为毕业设计题目,提高了学生选题的范围,增强了毕业设计的弹性,也能让成绩好、能力强的同学尽可能多完成几项工作,避免了毕业设计仅仅局限于施工图预算的通病。让毕业设计成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工作预演,成为一次真正的工作。
5.多方位鼓励教师走出校园
高职教育生师比较大,很多实训课程直接由理论教师承担,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专业课程教师缺少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容易与市场脱节,学院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尽量鼓励和保证教师有部分时间能够参与企业工作,一方面能够给学生市场前沿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让教师成为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知识传授者,为教学的连贯性做好专业储备。
四、总结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设置必要性;人才素质要求
在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理科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都有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管理专业,它要求对学生相关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培养该专业学生的预算和编算的能力,还要完成相应的施工分析,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在学校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充分的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自己的工作当中。
1 水利水电造价管理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水利专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教育部所设置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家管理和工程造价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在很多高等院校中,很少有学校设置这个专业,主要是在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要更加的明确,而且专业性也更强,在就业时也会涉及到水利的相关工作,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这些工作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都非常高,就业面明显没有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面广,所以很多院校也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他的高等院校都没有开设本专业。
2 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我国的水利部门和教育部门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制定了水利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意见,转让个文件中明确的规定了水利专业培养人才的相关要求,初步的计划是到来年,我国的水利专业毕业生能够到达15万人,在这15万人中很多人都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但是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学习建筑或者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生经过转岗考核上来的一批专业性人员,但是毕竟是转岗,这些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憾,这些人员中很多人都没有在上岗之前非常系统的学习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筑工程主抓的是建筑,电力工程主抓的是电力,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是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这些人员上岗之前只是学习了一些比较基础和浅显的知识,在水利知识上还没有深度和广度,专业性也要差很多,所以,高等院校一定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人才的专业性,普及和开展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就能够很好的解决相关人员在这方面的欠缺,从而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这个专业中要涉及的知识包含了很多层面,对造价的控制也相对比较复杂,在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价格机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也能够更好的提高造价管理的质量,从而使得工程的投资方能够有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这就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管理不规范、管理成本预算部准确的现象,这也对我国的造价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而也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在成本管理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如果在一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也没有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影响工作的效果,所以为了培养更具专业性的人员,高等院校开设这一专业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学校现在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该专业同时培养建筑工程造价、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多个方向,学生所学的课程多,但是每个专业造价方向又学得不够精,不能从基础到专业非常系统的进行学习,开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之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专业人才可以在本专业培养,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造价专业的人才需求。因此我院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完善我院的专业设置,突出学院的水利特色,避免工程造价专业同时为水利和民建两个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出的学生专业面广而不精,毕业就业遇到水利类单位和建筑工程类单位都觉得培养深度不够的尴尬局面,使每个专业更有特色,同时完善水利类专业,突出水利特色,更好地服务水利事业发展。
3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素质培养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素质,不仅懂得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知识,还需要懂得水利工程施工与组织、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材料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是无法提供这些水利工程的综合素质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根据新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从而确定有别于传统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培养出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素质人才。
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基于高职高专以及本科水利传统院校的特点,寻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资源来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构具有校本特质的比较稳定的水利文化、学科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德育体系。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紧跟新时代脚步,把培养动手能力强,与工程零距离接触的理念融人实训场所建设。师资的培养与引进通过课程渗透、活动体验、环境熏陶、学校管理等多种途径,发挥水利文化德育对师生价值观的导向功能,通过引进工程一线专兼职教师,补充师资力量。专业教材尽量校企合作开发,借助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为水利部示范建设专业的平台,充分发挥水利资源,校友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我院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需求。重点培养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水利造价设置相关课程与教学标准;(2)以项目驱动改革教学方法;(3)以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突出教学内容和要点。
结束语
实际上,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二者所属的门类就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所属的是水利范围,后者所属的是建筑工程范围,所以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一定要在课程设置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云明.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浅探[J].企业导报,2011(8).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控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in the presence of long-term over budget estimates, budget exceeding budgetary estimate, super-budget accounts for the "super three" phenomenon in China, serious problems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estment management,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project cost, the project investment control within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scope, promot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basic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has the most direct impact 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how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adapt to the level of social production, is to be s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roblems, onl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effor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an mak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o go on the roa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existing in cost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rojec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如何使某一时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始终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定工程造价。
一、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造价管理观念落后,政府过分干预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与控制上,存在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筑工程造价缺乏整体概念和认识的问题。没有对工程造价进行全程的动态的分析认识,并进行管理和控制,在造价管理与控制中,没有充分的实施动态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市场现行材料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起主要的调节作用,市场价格的管理是动态的管理,全国各地的各种费用也随市场而定。但是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其自身调节机制不是万能的,完全依靠市场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要求政府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的价格调整上,改变落后的观念和思想,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杠杆作用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干预,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调节过高的房价,控制房地产泡沫。因此政府的合理干预是防止建筑工程造价市场混乱的必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市场观念淡薄,当地政府市场价格过多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对建筑工程的造价上沿用老套的方法,严重阻碍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款,对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问题进行规范。但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应对市场经济下复杂多变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许多法律法规条款没有涉及到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出现法律法规盲区,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此外在法律法规的执行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如对合同签订后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许多工程的合同只是“纸合同”其内容没有真正得到履行和实施。而且对违犯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查处力度不够,在执行尺度上没有掌握好,出现的现象。法制的不完善严重地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真实、合理、有效。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172-02
建筑行业中的工程造价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为此,建筑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想出较好的对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只有通过对建筑工程实际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详细分析,才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以下通过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以期解决问题。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就是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总费用成本,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建筑工程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成本问题进行规划和设计,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工程造价包含施工人员的费用、施工原材料的费用、机械设施设备的费用等等,因此需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做好这方面的成本控制,制订出可实施的方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工程造价逐渐增长,其中的人力和物力价格增长尤其严重,导致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远远超过了管理人员所预估到的价格。这些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来说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
二、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对于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中工作人员对于造价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注意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建筑工程的设计方面,如果设计不计成本费用,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去做,会给造价管理带来很严重的麻烦,出现超出预算或者低于预算,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度。从相关报告可以发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设计工作中对项目投资影响程度达到了75%,而实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只能节约5%―10%。这说明若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完全不在乎,建筑工程项目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充分实施,将导致工程造价管理超出成本预算或者低于成本预算,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对于建筑行业的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二)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信息系统的运用和对系统的研发还在进行当中,因此,信息系统还不能在造价管理工作中发挥其作用,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当前的信息系统运用不熟练,信息化系统对于建筑工程市场中的原材料信息获取不及时,不能了解到最新的建筑行业市场动态。而获取到的信息也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处理,数据信息化等项目两化程度较弱,并且一部分工程项目的信息也未能及时进行统计和分析,所以导致信息的大量浪费。
(三)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不全
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总价管理体系不是特别完善,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建筑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建筑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而且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不建全让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约束。与此同时,在中国,市场经济还是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核心,所以,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基本上不能正常运行,也发挥不了工程造价管理真正的作用。而且国内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于建筑工程造价中的一部分违法行为不能严厉处置,所以出现了很多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而建筑工程的预结算编审工作人员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建筑设计能力和施工技术方面的能力,同时必须拥有相应的预算能力。但是从当前的观察来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专业知识都没有过关,要不就是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知识过于陈旧,没有一个新的知识系统。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技能水平也没有达到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下降。
(五)项目造价管理混乱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项目造价管理非常混乱,而投资管理过程中多数采用的是间歇性的造价管理模式。在国内,建筑单位和建筑设计单位以及建筑施工单位没有共同的工程造价目标,而且建筑工程中各个单位之间没有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建筑工程造r管理工作中对工程的投资问题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而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与施工期限问题都遭到了监管单位的管理和控制,没有办法根据自身的方案进行施工。此外,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工作人员忽视对工程设计方面的造价管理,因此相关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中比较保守,并且其投资较高。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招标的时候,没有一个较为相应的工程造价指标。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期限,给建筑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造价管理改善措施
(一)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意识
国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一方面问题是管理人员意识不够,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识培训工作。企业应当实施奖惩制度,给做的好的人进行奖励,做的不好的人进行处罚,这样才能让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工作。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对涉及建筑工程管理成本的花费,做得好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得不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工作人员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实地考察,制订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要和设计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制订出合理的造价管理方案。
(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信息系统的研发和运用
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信息系统问题,能够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企业要加强工作人员对于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研发,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培训工作。对于收集到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不要让资源浪费掉,合理利用信息系统资源,及时更新信息系统,跟随时代的发展,共同进步,才有可能充分发挥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首先,加强建筑工作造价管理信息化,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制定出完善的管理系统。其次,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有信息化的意识,这样才能加快信息系统的更新和发展。最后,企业应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让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提升企业造价管理人员对于信息系统掌握的水平。定期培训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
(三)加强造价管理工作体系
在国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比较混乱,导致建筑工程中各个部门均受到乐氐南拗啤K以相关工作人员为了解决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建立一个健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工程造价的作用。首先,要求建筑工程中的相关工作人员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全新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次,我国政府部门应当从当今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放权或者减少干预,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目的,并且能够正常运营。最后,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应当加强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倘若发现违法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严厉的处置,才能对违法人员或者准备违法的人员起到警示的作用,维护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市场秩序。
(四)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工程造价管理团队
建筑工程造价中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很高,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应当针对性吸引建筑工程方面的优秀人才,可以为企业节约培养人才的成本。对已经在公司的员工,要定期进行培训,打造一个专业的造价管理团队。为适应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管理部门应该和专业教育机构相结合,把教育理论和建筑工程行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培养工程造价管理技术人员。而对建筑工程企业中已经具备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考核,避免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遗漏。要把社会上比较优秀的管理人员吸收到企业内部,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
(五)强化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工作人员为强化工程中各个项目造价管理,要和各个项目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工作人员采用了比较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这要求工作人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严格的监控,及时掌控建筑工程中各个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监控,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举个例子,建筑工程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动和建筑工程设计发生变动的时候,建筑工程造价中的管理工作人员要对突发事件出现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采用比较动态的造价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与建筑工程单位之间进行合理的沟通和交流,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于没有遵守规范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置。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齐心协力解决造价管理不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低下、各个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分散等问题。为了即刻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通过加强工作人员造价管理工作意识;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策略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 晁月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33-34.
关键词:复合型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是适应工程建设造价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专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基本建设投资逐步增大和建筑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高素质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工程造价专业知识体系是跨学科和专门化的统一、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因此,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造价理论及相关经济知识, 能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程投资对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构建该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 又称为综合型人才和交叉型人才。其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 知识面广, 知识运用能力强, 素质全面, 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复合型的实质是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严格的界限, 使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及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且强调专业知识的宽泛性和学科知识的多样性, 主要着重于各类知识的交融和综合, 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包括经验技术、理论技术) , 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职业岗位群能力、综合能力、创造性技能。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 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
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将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由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它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根据这个定位,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其工作性质是符合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对原有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满足培养该专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要求。
三、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工程造价专业是新兴的综合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该专业涉及学科门类多,具备复合型和技术应用性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要明确培养目标,突出特色,要满足学生知识结构培养的需求,达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要满足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的需求,达到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人才培养模式结构示意图见下图。
(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使学生能够成为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它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体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和国际惯例,了解国外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工程技术和方法,具有参与国际竞争潜力,具备从事国际、国内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2、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课程设置遵循反映前沿科学技术发展,强调宽口径,充分体现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理念。课程体系建立要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应用性,以“必需、够用、实用、管用”为原则,掌握国际、国内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即掌握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与国际、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法学理论等基础知识。上述知识应相互交叉渗透,融会贯通,使知识结构具备“复合型”特点。
3、满足执业能力要求。建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是深化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我国加入WTO,参与世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需要,是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和促进工程造价专业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需要。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与我国造价执业资格考试(造价员、造价工程师)所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接轨。
4、构建能力素养体系。学生能力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完成的,因此要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要满足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要求,可以概括为:由“一条主线,两个部分,三个平台,四个模块”组成。即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由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包括技术、经济和管理三个能力培养平台,构建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工程计价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等四个能力训练模块。通过认识实习、建筑制图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等课内集中实践环节,突出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建筑工程计价课程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计价课程设计、建筑设备计价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计价课程设计等课内集中实践环节,突出工程计价能力培养;通过工程计价软件应用实训突出专业软件应用能力培养;通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突出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使能力结构达到“应用型”特点。
四、结语
近年,有些专家学者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把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提倡从规模战略向品牌战略转变,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拓展转变,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寻找合理的发展坐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绝非一蹴而就,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资料:
[1]白童. 高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企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企业在工程实施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材料及施工设备费用,这就需要再工程造价阶段进行控制,雷萍娜等结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探讨施工阶段如何开展造价工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工程造价在实际应用换存在很多问题,这个根源其中一大部分来自于工程造价人员本身专业知识基础差,专业性不强,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目前,为了切实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以商丘工学院为例,探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与企业岗位需要的情况,商丘工学院在大量调研工程造价人才在企业的岗位需求,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商丘工学院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在满足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的前提下,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1企业岗位需求分析
1.1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而工程造价行业又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子行业,是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贯穿于项目策划、立项、投资、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签定、工程施工等全生命过程,对于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和建设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企业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对河南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做了调查,调查统计:河南省现有具有资质工程造价师5242人,造价员26210人。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需求趋旺。在建筑行业招聘中居前三甲。占建筑行业招聘需求量的33%,近年来还在逐渐增长。综上所述,在未来五年中,工程造价专业将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人才需求将逐步转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本专业的设置对河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带来直接的推动作用。根据对建筑行业调查和与网上调查得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土建、安装工程造价员岗位、也有部分从事招投标及施工管理岗位。
1.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1.3企业岗位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3.1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造价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项目的相关成本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保持公平公正的良好心态,在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抵制各种投机取巧等不良的作风,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格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办事,积极学习行业新知识,结合工程实际,客观公正的处理好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相关争议,做一个遵纪守法的造价人员。
1.3.2熟练的业务水平
造价人员的工作是一项精细而有十分繁琐的工作,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去满足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在技术方面,造价人员需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同时需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从而能够更好的施工预算进行核算和纠偏。在造价的经济管理方面,需要造价人员熟悉相关的招投标模式和投标报价的方式,同时熟悉报价的编制方法,并掌握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及定额计算规则,最终能够准确的确定工程造价。
1.3.3完备的行业法律法规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过程中,会受到行业的法律法规限制。因此,想要做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了解的国家相关的建筑市场发展动向和造价市场走向,从而能够合理确定与控制造价,保证造价的活动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
2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调查分析,结合国家人才培养大纲,特修订了本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如下: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由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工程造价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土木工程或工程造价职业领域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吃苦奉献精神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
总体上来说,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人文社科类知识、工具性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知识。我校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结合兄弟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经验,根据国家人才培养大纲,得到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
3.1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包括通识类必修课程和通识类选修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技能训练及军事理论、公共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艺术鉴赏、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识类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5大类。
3.2专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专业课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Ⅰ、工程造价概论、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建筑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建筑结构、运筹学、建设工程法规、土木工程CAD、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专业课必修课包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工程经济学、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土建造价软件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BIM概论、图形算量、Revit建模与工程应用、BIM造价应用、安装造价软件应用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原理、校企合作课程、房地产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测量、专业英语、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施工企业会计、、应用统计学、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钢结构工程施工、工程资料管理、房地产估价、PIDIC合同与工程索赔、工程管理软件、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财务管理等。
3.3集中实践实训类
集中实践实训类包括创新创业训练、认知实习、《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与实践等。
4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调查,使新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正常运行,提出了如下的保障措施:
4.1优化教学条件
师资方面,一是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二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养,学习本专业前沿知识,扎实实践基础;教材建设方面,除了自编教材和规划教材的建设外,还要积极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来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图书资料方面,建立工程造价专业资料时;建立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室,为专业实践实训提供场所;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4.2创新组织管理
建立师资管理队伍机制,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校内外双导师实习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选课系统;改变单一试卷考试模式,改革考试方式;制定组织运行规则。
5结论
①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和施工企业岗位需要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目标及保障措施,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②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施工企业的岗位需要进行调整,优化培养模式,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和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就业率。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职业教育内涵准确把握,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萍娜.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2):276-277.
[2]郭项男.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