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3 09:53: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发展重点 发展目标 贵州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13-01

一、贵州发展生态农业意义

1.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促进贵州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生态农业吸取我国和贵州省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贵州省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促进贵州农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环境污染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2.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贵州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掠夺式经营和滥用、浪费资源的现象,对农业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利用。这样不仅能减少水土流失,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而且有利于占耕地2/3以上的中低产田土和400万hm2宜林宜牧荒山荒坡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改造,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地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贵州农业发展开辟新的广阔的途径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贵州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从而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环境和能量转化,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4.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增强贵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性农业,它因地制宜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联合经营。这就会大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的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的联合经营,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这就为农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它将对推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1.农田生态工程

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林果生态工程

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3.养殖生态工程

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型”“、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这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工程。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还土还田,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5.环境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搞好观光旅游的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篇2

【摘要】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美食化、健康化方向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也越加明显。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必须致力于对发展生态农业环境、开辟绿色农业产品等课题的研究。本文在对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及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意义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理念的雏形是英国生态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AlbertHoward)于1935所提出的“有机农业”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W.Albreche)在发展有机农业理论时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系统科学、生态学理论、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它即强调吸取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持作为生态一部分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也强调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提升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速率。它要求农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发现生态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手段遵循规律,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保持农业生态的自然活力。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那种完全回归自然、摒弃现入的“生态农业”主张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废弃物质循环利用;规避常规现代农业的弊病(单一连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通过用系统学和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如推行立体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改善其功能;以及推进农户庭院经济等。在从村到县的各级生态农业的试点上,曾普遍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并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能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1、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正面临重大的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期,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对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生态农业的宗旨和理念以保护农业可再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将生态观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能够实现保护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程度、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多重目的,最终实现生态合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社会生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这些事实背后,是农村人口数量的有增无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副作用。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被看做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水资源是有限的,耕地资源一旦被污染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难以恢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弱病残弱,这样的一个农村群体怎能承担农业高质量生产的“大任”?因此,有必要彻底改变现状,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走向国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1、科学技术及成果转化的限制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获得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快速增长,但是,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很快就达到了临界点,传统的依靠增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获得产出的方法,并未能使农业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转变生产方式,使其转到提高全要素的利用效率和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出的道路上来。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应用和创新方面表现的并不尽如人意,发展的步伐相对缓慢,不但在农业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严重短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相对较低,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也呈现出严重流失的状态,这些都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效果不佳。

2、生态农业的观念还未能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实施有赖于个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由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生态农业的观念还尚未成为指导人民行动的主导观念。首先,在农村由于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农民的文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数据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中。35%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而在德国,接受过专门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占了53%,在日本,75%的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虽然文化水平不一定代表着个人素质的高低,但由于生态农业是一门融合多门现代学科的综合理论,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实践产生障碍。其次,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还相对不足。农技推广经费在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也有0.5%左右,而在我国,一方面农业总产值还相对较低,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农技推广的经费只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2%,这表明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的总额和人居额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投入经费的短缺,直接阻碍了生态农业相关理念和技术的传播。

3、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涉及到众多领域的学科,比如生态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他需要这些学科的密切配合和相互融合,因此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系统学科。过去,我们往往只将生态农业作为一门独立和特殊的学科,从而重视了某一方面和某一部分,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这门系统理论的综合提升。此外,我们过去在产、学、研三个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环节上,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和分离现象。

五、改善我国生态农业所存在问题的建议

1、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对生态学规律、自然规律保持充分的认识,认真遵循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则和规律,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促使生态农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结构进行整体性的调控和优化,促进资源和能量的合理循环和流动,并以环境的承载为限,与自然环境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持生态农业的开放性和稳定性,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原理组织和安排农业经济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处于高位。

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3、生态农业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加强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4、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六、总结

在我国当前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深刻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农业经济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提出的真实的要求。为此,除了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投入,最大可能获得预期的产出外,还应该积极的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只有这样,农业经济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贲可平.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发展论丛,2011(2)

篇3

1.1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贫乏

尽管我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但是各种因素影响(如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我国耕地面积仍是逐渐减少。我国耕地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百分之四十,而且耕地质量不高,部分耕地的水土流失较重,土壤沙化较重,耕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存在生态退化现象。我国缺水严重,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25%,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来看,也极为不平衡,地域差异较大,季节差异极为不均衡。

1.2人口增加和农业生态、农业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因为人口众多,使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非常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现在,国家又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随着人口增长,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压力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1.3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发展普及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须要有现代的科技来支持,和传统的粗放农业相比,更需要现代的、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但是我国当前农村的现状是,有头脑、文化高的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都进城务工或者是从事了其他经营,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部分妇女,成了典型的“三八六零农业”,加上在家的农民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对先进农业科技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主动学习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愿望不强,从而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普及和推广。

1.4土地零星分散,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责任制,土地都分田到户独立耕种,当时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时农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了传统农业的稳步发展,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不断前进,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规模化的连片经营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影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2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议

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如何摆脱困境,寻找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顾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解决以上问题就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逐步稳定发展,特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2.1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实行了多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初步建成了保护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细化程度还不够,总体还较为笼统,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与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因此需要抓紧健全和完善能够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服务的法律法规,尽快制订相关的产业标准,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再有,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监管力度,使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稳步健康持续推进。出台相关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扶持、鼓励政策,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机制,从而加快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和普及。

2.2强化宣传,树立生态农业发展的理念

多措并举,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发展优势,提升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树立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热情和自觉性。要注意的是,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地区要区分对待,切忌进行一刀切。更不能强制农民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一刀切、强制发展,反而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一定要因地制宜,稳步发展。

2.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以一家一户为主,农业生产的品种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要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维植入农民的头脑中。发展前,要超前、科学的进行规划,规划要结合现有的财力、物力以及科技水平。发展中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发展一处成功一处,让农民先尝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甜头,从而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动生态农业向科学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提高农民积极性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发展迅速,逐渐被理解、接纳,参与积极性越来越大,这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家庭分散耕作经营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利用这些合作组织的优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良策,也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2.5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目前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意识还不高,各级政府应强化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有利于提高现代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篇4

[关键词] 生态农业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27-01

近年来,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迅速,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保障了农村稳定。实现了农业生产由只要经济效益向注重综合效益的转变。目前生态农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现阶段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贫乏

尽管我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但是各种因素影响(如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我国耕地面积仍是逐渐减少。我国耕地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百分之四十,而且耕地质量不高,部分耕地的水土流失较重,土壤沙化较重,耕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存在生态退化现象。我国缺水严重,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25%,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来看,也极为不平衡,地域差异较大,季节差异极为不均衡。

1.2 人口增加和农业生态、农业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因为人口众多,使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非常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现在,国家又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随着人口增长,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压力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1.3 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发展普及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须要有现代的科技来支持,和传统的粗放农业相比,更需要现代的、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但是我国当前农村的现状是,有头脑、文化高的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都进城务工或者是从事了其他经营,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部分妇女,成了典型的“三八六零农业”,加上在家的农民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对先进农业科技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主动学习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愿望不强,从而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普及和推广。

1.4 土地零星分散,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责任制,土地都分田到户独立耕种,当时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时农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了传统农业的稳步发展,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不断前进,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规模化的连片经营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影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2 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议

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如何摆脱困境,寻找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顾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解决以上问题就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逐步稳定发展,特提出以下l展建议:

2.1 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实行了多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初步建成了保护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细化程度还不够,总体还较为笼统,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与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因此需要抓紧健全和完善能够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服务的法律法规,尽快制订相关的产业标准,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

再有,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监管力度,使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稳步健康持续推进。出台相关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扶持、鼓励政策,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机制,从而加快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和普及。

2.2 强化宣传,树立生态农业发展的理念

多措并举,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发展优势,提升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树立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热情和自觉性。要注意的是,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地区要区分对待,切忌进行一刀切。更不能强制农民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一刀切、强制发展,反而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一定要因地制宜,稳步发展。

2.3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以一家一户为主,农业生产的品种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要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维植入农民的头脑中。发展前,要超前、科学的进行规划,规划要结合现有的财力、物力以及科技水平。发展中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发展一处成功一处,让农民先尝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甜头,从而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动生态农业向科学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提高农民积极性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发展迅速,逐渐被理解、接纳,参与积极性越来越大,这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家庭分散耕作经营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利用这些合作组织的优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良策,也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2.5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篇5

发展生态农牧业是海南州多年来一直积极寻求的既符合当地实际,又能够推动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新时期生态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而建设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区也成为海南州发展生态农牧业的必然之路。

一、海南州建设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区的背景

在海南州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和州“两会”上,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农牧稳州、工业强州、生态立州、旅游富州、科教兴州、开放活州、和谐安州”等七大战略,全面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生事业建设,让优势资源成为经济优势、绿色生态成为第一形象、脱贫致富成为发展成果、团结进步成为民族象征,基本形成优势特色支柱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生态建设保护体系、民生保障政策体系,初步建成国家级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国家级民族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先行区、全省农牧区卫生事业发展综合示范区、改善民生的引领区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努力实现“四个翻一番”、“五个方面走在全省牧区前列”、“八个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2007年9月,海南州政府聘请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省农林科学院、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的专家,组成规划调研组, 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方案》的编制,并通过省级专家论证。2007年12月25日,省科技厅批准建立青海省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向国家科技部申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9年10月经过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等17个部委联席评审,批准建立青海省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也是全国唯一以生态畜牧业为主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二、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1.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现实意义

1.1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实现草场减畜牧民增收双赢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牧民人均占有草地逐年锐减,加之牧民商品意识淡薄,草场有偿流转推进困难,“畜多既富”惜售观念严重。同时,大量富余劳动力只能依附于草地资源从事畜牧业生产,制约了牧区二、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牧民收入渠道狭窄,增收难度加大。要保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生活安全,就必须拓展增收的空间。生态畜牧业建设,通过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合理化整合配置,逐步调整畜种和畜群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不仅使畜牧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牧民经济收入来源得到保障,而且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

1.2发展生态畜牧业是保护草原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加剧了草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牧区实行草场承包制后,单个牧户草场规模过小,无法进行传统的四季大轮牧,草场资源长期重复过度使用,致使草地面积退化,草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降低。生态畜牧业建设通过草场、牲畜、饲草料地等资源重组,科学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推行草地集约化经营,不但促进草畜平衡,遏制掠夺式利用草场的问题,而且更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增强生态屏障地位和作用。

1.3发展生态畜牧业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下,草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草场超载过牧,引发的草地退化、“黑土滩”等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部分草场已失去了支撑牧民生存的基本条件。使海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空间逐步萎缩,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后继乏力,牧民可持续增收面临挑战。要改变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就必须探索新的途径。实施生态畜牧业建设,通过减畜改良,缓解草畜矛盾,逐步恢复草地生产性能,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条件,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1.4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推动畜牧业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海南州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草原基本建设,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环境制约影响,牲畜超载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加之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牧区城镇产业带动力弱、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等,有些举措只取得了局部效果。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走生态畜牧业的道路。只有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建立合作社、股份制、联户经营等多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促进承包草场有序流转,实现草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畜产品的加工转化,延长产业发展链条,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才能有效推动畜牧业现代化高效发展。

2.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2.1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开拓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贵德县地处黄河谷地,气温高,日照长,太阳辐射强,作物生长季积温高,夏季温暖、昼夜温差大等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及旅游业。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荒山荒坡,对节约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水土保持,持续不断地提高收入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科技开发、观光旅游示范园建设,带动调整当地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增收速度,符合国家和我省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加快资源优势转化,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增效的需要。

2.2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推动旅游、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实践证明单纯搞农家院、种植、养殖,或许能在一定时期取得较好效益,但对于自身的发展及产业循环链的建设,没有任何益处,只有将农家院、种植、养殖等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引进经济作物新品种,发展高效种植业,配套养殖业与餐饮业、观光、采摘、休闲、旅游一体化,形成园区配套、循环生态、经济产业链,才能使其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才能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发展高效观光农业,提高贵德知名度与美誉度,推动地区旅游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休闲旅游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一是从生态农业的大环境分析,休闲旅游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现在我国农业已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行业,给予和享受了任何行业都没有的优惠政策,并大力鼓励、扶持投资者发展农业。如减免税收、财政拨款、贴息贷款、无偿或低价使用农业用地、政府协助宣传、推广产品等等,这是其他行业可望不可及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在这大好形势下,投资生态农业观光园,成功指数大。二是从贵德当前旅游行业分析,休闲旅游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成将与其它景点、风光互为呼应的新兴旅游风景区。

篇6

众所周知,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供应,如果水资源匮乏,那么农业发展将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同时也是其得以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1]。尽管现代我国的农业发展小有成就,但是其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我国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受到来自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推动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2生态水利工程简介

顾名思义,生态水利工程将“生态”放在到了重要的位置,以保护或者改善自然生态为主要目标,或者是能够在客观上获得显著生态效益。生态水利工程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避免这一过程中对于环境的严重破坏,在以生态需水规律的基础上展开运行管理过程。作为现代水利的标志,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内涵:第一,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必须遵循科学的生态服务目标。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之初,就应该始终注意对生态系统健康过程的维持,将其当做设计过程的约束条件,确保设计出来的水利工程可以迎合生态水文过程的要求。第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地址的选取、布局规划以及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极力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对环境成本的较大浪费,推动经济与生态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

3生态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

3.1有利于改变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属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而要想发展农业,就离不开灌溉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求偶,灌溉面积仅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但是却在全国粮食产能中占到了四分之三,水资源短缺以及分布不均匀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现象在我国北方更为明显,其占有全国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三,但是水资源仅占到了19%。而且我国未来的粮食生产中心将会逐渐向北方转移,这就使得水资源供应和粮食生产之前的矛盾激化。尽管近年来对于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所加强,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但是现代农田水利建设并不健全,灌溉以及排水等技术都有待提升[2]。同时当前的水利设施也无法帮助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而且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改善我国农业现状的迫切需求。

3.2有利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尽管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于农产品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可谓是关键因素,而且也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也是现代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对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重视,我们必须坚持长时间的努力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通过国内外的实践可以看出,要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谓是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手段。通过科学完善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目前的农田水利条件才有可能得到改善,才能够摆脱以往农村“靠天吃饭”的窘状,增加农田产出率,达到旱涝保收的目标,推动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升。

3.3减少对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破坏

作为一项人工设计的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本身就是对大自然水资源的干扰。与传统的水利工程不同,生态水利工程强调尽可能降低对水资源自然循环的破坏。注意到农田生态系统属于半自然半人工的生态系统。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主要是以流域为尺度空间而展开,水流的总方向应该和流域的自然水向相同。应该综合分析原有地表径流的产汇和地下水径流的补给排泄等过程,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必须尽可能降低对耕地资源的破坏。目前,开展生态水利工程主要以对原有水利工程的改造为主,全面发挥出其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功能。

3.4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我们知道,市场物价的基础便在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要想稳定市场物价,首先就应该注重农产品价格的稳定。而要想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就必须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这就需要对农业生产提高重视,不断改善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此时,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抓住农闲时间,集中人力物力,通过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健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最终促进农业收成的上升,消除由于农产品供应不足而导致的价格频繁变动,提升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3]。

3.5有利于加强新农村建设

在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始终在和自然灾害作斗争,尤其是与水旱灾害的斗争一直存在。历史上由自然灾害所引发的动乱不胜枚举。通过人们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改善人们生活、维持国家稳定,就必须真正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的耕地面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减少,但是灌溉面积却一直处于上升水平。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我国的农田灌溉水平得以有效提升,真正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实践表明,唯有通过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我国农业的持续增收才有了保障,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才有可能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够有强大的保障。

作者:马富强 彭尔瑞 龙晓敏 王晨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丽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198-199.

篇7

我国土壤污染来源比较广泛,但以工业、农药污染为主。数据显示,我国农药的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顷,1990年农药施用总量约为70万吨,2008年上升至173万吨。过多地使用农药不仅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影响食品安全,更加剧了土壤污染,使土地的质量下降。

2绿色农业的含义

“绿色农业”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避免各类农业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

积极发展绿色农业,不仅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更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其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态的修复,更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黑色农业”这种经营方式往往高度依赖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不但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也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污染等恶果。而发展绿色农业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农业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

3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措施

“绿色农业”需要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农产品生产安全、生态安全以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因而,促进绿色农业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强绿色农业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难关

绿色农业是在先进技术指导下进行生产的农业,在保障农产品高质高产的同时,还必须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进行可持续的生产,因而对农业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例如农业新品种的培育、新型肥料、新型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研发以及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利用技术的研究。

3.2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

绿色农业,作为一个引领未来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需要完善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可供实践操作的技术体系与标准体系,否则就难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因此,需要借鉴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先进模式以及世界农业标准化的经验,吸收一切先进成果,将有利于绿色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规范化,建立并完善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包括产地环境标准、原产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后加工与包装标准等,从而提高科技成果对绿色农业的贡献率,提高绿色农业的科技含量,并确保绿色农业体系的产品质量安全。

3.3做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总结并推广绿色农业实践经验

篇8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对策 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1.1研究目的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相对紧缺,因此对于耕地的产出效率,自然资源的利用就应该做到更加的谨慎,保证自然资源、耕地资源的合理使用。粗放式的农业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可以满足社会人口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农业发展模式技术落后,对自然资源是一种浪费,同时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村长期处于一种落后的社会节奏中,城市与农村存在分化的情况,无法实现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

1.2研究对象

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业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结构合理性、良性循环功能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咸阳市以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园区示范、板块联动、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2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宏观层面:政策环境

生态农业基本理念是主张不使用或尽量少施用化肥、农药,用有机肥或长效肥替代化肥,用天敌、轮作或间作替代化学防治,用少耕、免耕替代翻耕。生态农业在美国发展得较好,与其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力的财政支持、雄厚的科技实力分不开的。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的导向并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加上政策,制度上目前并没有一个系统化,长期化的规划,导致生态农业只能停留在浅层的,点状的发展模式中进行,不利于形成规范化的发展路径。

2.2中观层面:自然环境条件,科技发展条件

咸阳地区本身自然环境并不属于非常优良,导致农民本身面临的困难就相对于平原多水地区更加复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某些农业作物的发展没有资源禀赋的优势。

加上目前整体农业科技开发能力弱,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投入力度较低。发展生态农业专项资金,组织科研、教学、设计部门很难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前瞻性研究较弱,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存在一定的瓶颈,如节水技术、生态技术、绿色耕种技术,使得用高新技术改造农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困难。

2.3微观层面:人为因素,思想意识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普遍的思想意识结构的局限性,以及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生产规律,导致生态农业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由于耗时长,投入多,收益回收慢,农民接受度普遍较低。人为的抵制导致很多好的政策,好的项目无法落地生根,反过来影响了生态农业项目的研究与发展,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从目前来看仍然需要政府主导,并且将会是个长期的过程。

3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难点

3.1制度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们优质农产品需求的重要手段。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也须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制度保障体系。

但目前的现状是,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只问产量收入,不问方式方法的原则,导致农业生产完全以收益为导向,唯市场为论调,造成了长期以来没有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壮大的土壤。

3.2技术普及问题

已经产生的污染的解决问题是首先要面临的问题,由于长期的消耗型的生产,导致的土壤结构,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先解决前期的遗留问题。其次,目前建设生态农业的没有形成健全的技术体系,因此目前的生态农业在宏观层面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没有形成产业化。再次,生态农业产业链没有形成,对农民的增收体现得不明显,造成生态农业的市场反应,市场收益不明显。

3.3 市场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必须从研究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关系入手。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供求矛盾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的主要矛盾是供不足需,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总供给量,满足城乡居民解决温饱的需求。现在多数地方的城乡居民,已由温饱消费进入到小康消费。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和多样化发展,这就要求农业生产必须由过去的注重数量增长为主向注重质量和多元化转变。

4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对策

4.1以市场为导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指导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本身在目前大众市场中并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那么在进行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必然会出现前期的投入大于收入的这一阶段,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这是很难承担的经济压力,因此政府就应该对于由于市场的失灵造成的短期的无效,进行政府的干预,也就是对于进行生态农业投入的农民进行一定的补贴,来扭转市场的一些不确定性。同时政府的行为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当地的具体优势来进行发展,而不是毫无道理的补贴。

市场供求关系是一个动态平衡。为了避免供求关系变化而导致农业生产大起大落,就必须对市场的消费需求趋势作出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构建合理的产业组合,形成长、中、短期梯形结构和产业替代的格局。

4.2运用科学技术:降低科技门槛

科学技术只有真正运用于生产实践才会发挥其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态农业的发展必然需要科技的支撑,这也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由于技术本身是高山流水,而技术的使用又必须下里巴人,那么就需要将高校、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通过合理的流程转化到生产第一线。目前国家正在对高校进行改革,是否可以像校企合作这种结合模式一样,实现由政府牵头,相关高校的研究,调研直接进农村,形成一对一的技术进进村,高校的科研团队与农村技术人员合作科研来促进生态农业研究与具体实施的对接。

4.3制度为保障:防止制度的不合理导致阻碍

政府的制度保障可以为生态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咸阳市农业局下属部门中有农业产业化科和科技教育科两部门,这两部门中一个进行咸阳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一个强调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运用,这对于生态农业来讲是一个长期的改革创新过程,因此制定长期的规划首当其冲,同时教育科研部门对咸阳整体调研,以面调研,以多点实验,最终确定一个在咸阳大部分地区都适用的低投入高产出高收益的生态农业模式。

形成产权归属明确、监管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等农业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建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损害追责制度。

4.4解放思想,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基层干部,技术员,农民是弱势群体,需要大力保护支持

推行生态农业,基层干部的指导执行力,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以及广大农民的接受能力都非常重要。

关键是农民必须有生态意识,什么是生态意识?就是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要具有环保意识,尽可能少用化肥,大量的化肥,土地板结,也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大量的农药残留,严重污染地下水,农产品带毒,威胁着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农民只要有了环保意识,就能够在种植上农作物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了这种心态,也就有了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需要长期的引导,以及市场同时进行导向,让农民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

篇9

一、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壮大畜牧业主导产业

传统农牧区通常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比重大,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居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也是加大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传统农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畜牧业产业关联度强,抗御自然灾害的素质强,传统农牧区要以发展草原畜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培育符合地区实际、体现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

(一)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应着眼于整合放大产业优势。传统农牧区种植业多属于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弱质低效。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稳步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订单农业的同时,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格局。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压缩旱作农业的规模,把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还林还草,将劣质的耕地资源转变为发展畜牧业的优质资源,优先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与加工,立草为业,满足畜牧业加快发展对优质饲草饲料的需求。充分利用农区的荒山、荒坡等资源,加以改造植树种草,扶持广大农户发展畜禽饲养业。要建立畜牧业与农业种植业的良性循环,鼓励生产者把畜禽代谢废物转化为发展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有机肥料,做到农牧互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补贴资金,引导、支持广大农牧民和企业等其它经营主体扩大养畜规模,提高畜牧业总量。要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和市场导向,合理调整畜群结构,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饲养,因地制宜发展奶牛养殖、肉牛快速育肥、肉羊短期育肥,建设奶业大市、肉类生产基地。

(二)调整产业布局,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上沿袭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基本保障,初级农畜产品供应季节性明显。这种依赖资源消耗进行数量扩张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按照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施农牧业集中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要以农牧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和切入点,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在传统农牧区,遵循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园区化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广大农村牧区,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建设集约型的奶牛小区、专业化育肥小区,提高畜禽饲养规模,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供应,吸引加工企业入驻,并做大做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投资主导,农牧民和其它经营主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础建设,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改变传统畜禽因陋就简的散养方式,发展建设养畜,扶持饲养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圈舍,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以牲畜“种子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牲畜良种化,提高畜群质量。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宝贵自然资源,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充分发挥和挖掘天然草场生产力,恢复草原生态。要依托农牧业科研单位和院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强大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农牧业科技研发、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支撑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牧业经济真正转入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

(三)调整转换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传统农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畜产品多以初级原料或粗加工形态流入市场,农牧业的比较效益低,农牧民常面临产品卖难的困扰,收入增长缓慢。要跳出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维定式,以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促进农牧业长足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要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反哺农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成长性较好的重点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能力。围绕乳、肉等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加工企业,提高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千方百计启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以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要积极鼓励、支持市内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壮大加工群体。加大对农畜产品加工业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要适应农业国际化的新趋势,发展以牛羊肉、果蔬等出口创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牧业经济的外向度。

二、发展现代农牧业组织形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传统农牧业生产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主,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导致生产上的盲目性,生产与加工相互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牧业现代组织形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一)建设优质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

根据农牧区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种养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旗市,变千家万户松散无序的小生产为有组织的集约化大生产。通过发展种养业的专业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定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农牧区农畜产品“少而全”为“精而优”,实现批量规模化,全面提高种养业的整体水平,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农牧民生产与经营从分散走向联合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农牧区要大力扶持农牧民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化中介组织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衔接企业和农牧户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采取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牧区广大科技人员、种养能手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把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广泛发展生产与经营上的合作,提高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农牧民适应大市场的能力。

(三)发展“公司+农牧户”等组织形式

农牧业是从事自然生产与经营的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农牧民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扶持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分配新机制,降低农牧业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各类中介组织要在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使农牧业生产经营高效顺畅。

三、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打造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

传统农牧区工业“三废”污染较少,农业受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污染相对较轻,生态环境整体优良,在当今绿色消费形成时尚的背景下,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农牧区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优势,打“生态”和“绿色”品牌,生产和开发品质优良的无污染安全、营养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一)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要加快农畜产品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农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品质标准、投入品标准和基础技术标准,不断改进和优化认定和认证水平。在生产环节,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修订力度。以生产示范园和示范户为载体以实现优质优价为前提以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加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实施农畜产品生产全过程控制,保证农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抓好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带、龙头企业、出口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扩散度和辐射面,开发大规模、整建制的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二)推动产品创新

由于加工企业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传统农牧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缺少有较强影响力的名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档次低。要以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精深加工、创优质品牌为目标,重点抓好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要加快农畜产品采收、加工、包装、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要整合加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优势,打造形成地区统一的知名品牌。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努力开发新产品,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农产畜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品种和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科技产量。

(三)完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

要以实现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快市场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吸引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渠道投入建设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专卖店。支持龙头企业在消费地区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店、专区、专柜,不断提高主打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信誉度。工商、交通、农业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建立并开通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跨地区营售运输的“绿色通道”,抓好系列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政府有关部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积极组织加工、流通等企业参加农产品、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重大商贸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订货会,全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增设专栏或辟建专门网站,经营好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网上销售。

篇10

关键词 生态旅游农业;优势;建议;广东梅州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20-01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村自然资源、农村生态环境、农村风情风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为资源条件,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体验、教育、品尝、购物等活动的一种农业、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生态旅游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建立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的互动机制,是集“生产、生态、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农业[1]。生态旅游农业是在城市化高度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较长的历史,如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的台湾等。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集“生产、生态、生活”为一体的多功能新型产业,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发展前景。

梅州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山多地少,建设用地紧缺,发展容量有限,且受交通条件制约,缺乏大江大河,这些现实状况决定着梅州不适合搞大工业化,必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梅州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在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打响世界客都品牌,为推进梅州振兴发展做出贡献。梅州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调整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立起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体系;二是有利于带动交通运输、加工、餐饮、旅馆、商业及相关服务业,引进资金与人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农民收入的增加创造条件;三是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和谐发展[2];四是有利于挖掘、保护、传承农业文化,保护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梅州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势

1.1 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

梅州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的粤东北部,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中国金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生态文化保护区,拥有11个国家级荣誉、61处物质文化遗产、3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2个联合国授予的人居环境范例奖。

1.2 农村民俗风情与农家生活富有显著地区特色

梅州自然环境优美,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水质良好,江河湖泊多,是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宜居城乡示范市,有51个自然保护区、65个森林公园、60万hm2生态公益林,森林覆盖率达72.7%,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有丘逢甲故居、故居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56处;有国家5A级景区雁南飞,4A级景区雁鸣湖、灵光寺等4个,3A级景区17个;有独具特色的客家风情、客家民间艺术,其中客家山歌、广东汉剧等6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众多保持完好的客家古民居、客家古村落、古寺庙,客家围龙屋被称为中国五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蕉岭县与大埔县更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

1.3 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农民的心愿

梅州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强力推进梅州农业,为梅州农业提质增速。着力构建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三大基地,培育水果、蔬菜、优质稻、茶叶、油茶、烤烟、南药、畜牧水产养殖特色产业。一是特色农业。以梅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具有梅州特色的主导农业产业,打造竞争力强、品牌响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中心。二是绿色农业。以梅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等健康农产品,打造无公害农产品供应中心[3]。三是旅游农业。以梅州优美宜居的环境、丰富多样的生态景观、深厚的客家文化,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绿色消费、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农业,打造区域性的生态农业旅游中心。

1.4 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类型多样

梅州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是“中国金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水果、蔬菜、植物种类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是“三高”农业示范区,有“梅州金柚”、“平远脐橙”、“五叶神卷烟”等著名品牌。梅州还是青蒿、金银花、凉粉草、巴戟、鸡血藤、阴香树等10个南药品种的种植基地。梅州生产的盐食品、牛肉干也有较高的知名度,远销国内外。

2 梅州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建议

2.1 因地制宜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季节性,发展生态旅游农业要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季节特点、交通条件等因素因地、因时制宜,立足原有自然条件、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突出区域特色。

2.2 与旅游业充分结合

充分利用原有旅游景区、景点,扩大增加生态农业项目,通过互相带动的作用,发展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2.3 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

建立完善的水电、交通、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旅游产品,供游客品尝、购物、参与、观光、度假等。

2.4 结合当地农村建设规划

结合当地农村规划合理开发土地,搞好道路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适当兴建能体现当地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4-5]。

3 结语

梅州有山区资源、独特的客家人文地理特征、“三高”农业基础等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应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建设为原则进行农业综合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梅州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刘军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2):119-124.

[2] 徐颂军,保继刚.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区域特征[J].经济地理,2001,21(3):371-375.

[3] 赵应婉.浅谈生态旅游农业发展[J].经营管理者,2009(17):378,381.

篇11

关键词:梅州市;生态农业;制约因素;应对措施

1 制约因素

1.1 发展机制不相适应

农业产权制度改革较滞后,改革后的成效不明显,农业土地流转困难,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不具备城乡对接条件,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制约了农业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

1.2 产业体系建设不健全

受保守观念和资金条件制约,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家庭式经营模式比较明显;农业商品加工带头单位的量很大,可是生产方式落后,没法带领大家一起,生产线小,种类不多;普通的简单加工比较多,高水平、高效益的复杂加工不多;普通的商品多,名牌商品较少。

1.3 服务体系不完善

底层农业技术推动机构单一,农业技术的发展不能做到全面,无法建设主动高效的技术农业生产体系。农业带头代为、务农人员职业配合规划推动效果不明显,使得许多务农人员的生产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没有播种、培育以及收割整体的服务,务农人员抵抗市场危机的实力不够。

1.4 物质装备条件差

农业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是整体恶化势头没有明显改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农民因为资金原因拒绝接受农业科学技术产品,没有完善渠系配套等农田设施,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部分农业从源头就出现污染,存在的隐患较多;农业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1.5 自主发展能力弱

务农人员的文化水平一般不高,缺少体制化的经历过现代化的农业职业培训,使得务农人员认识领先科学技术的意识淡薄,许多务农人员没有足够的技术,创业想法缺失,年轻农业劳动力往城市转移,就业压力增加,农业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更愿意往大中城市发展,导致部分地方有田无人耕,农忙季节找不到人的窘境,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2 应对措施建议

2.1 深化农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2.1.1 加强农业地产以及屋舍产权体系的整改,成立责任划分清晰、归属明朗、运转流畅的农业产权体制,改善并推动农业生产力,改善贸易中的安排资源的制度,慢慢减少城市和农业二元体系的矛盾,重点推进农业资本的个体化,加大全新工业体系、农业产业体系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寻找解决“三农”困难的合理办法。

2.1.2 加强农业产权体制的发展,能够给发展优势个性化的产业做出资本以及生产力的保障,可以搞笑的推动当代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的进步。农业产权体制的整改会按照法律明确农业用地的拥有方以及使用方,农业合作模式以及农民个体也会根据法律获取用地的所有权凭证以及土地使用权凭证。农民能够凭借土地权属凭证,一方面能够建设用地轮流模式,为经济组织以及社会整合资源,为改善有针对性的农业的进步做出经济保障;第二能够用用地当做资本加入股份、给予别人营销的方式,进行别的产业的发展;第三能够使用变更用地归属,增强用的轮流速度,推动用地朝着模式化营销发展。想要圆满的推动农业产权体制改善产生的便利因素,建设生态农业旅行事业,建设用农家乐作为核心的周边产业的高速进步。

2.2 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

2.2.1 增强产业模式化进程。努力建设品牌良好,范围特征清晰,利润更大的出色农业商品。首先要促进“一乡一牌”或者“一庄一拍”产业规划,增强个性化的农业商品模式,产生更加强势以及特点突出的行业链条,建设整个省份以至于整个国家的关键的出色粮食、出色茶叶、出色果蔬、高级食用油以及深层次生产的厂地。其次要促进当代农业园林的开发,建设一定得产业规模化、进步整体化、操作贸易化、销售高端化、制度集中化的拥有着领先优势的技术标准性、景色优美的当代农业模范生产区。

2.2.2 促进农业商品深层次处理。招商“汇源”等资本丰厚、技术领先的农业产业生产带头单位,进行推动广东新大地、裕丰食品、长乐烧酒业、嘉丰农业、广东富农、康奇力药业南台药业等加工型龙头企业扩大生产,主动发展全新商品,拉伸产业体系,改善其农业商品种类缺失、生产体系不足的状态,开发一部分引领作用大、产业范围广、生产体系长、工程进度强的农业商品生产单位“航母”。

2.2.3 农业商品流通市场化。搭建“大宗供销+市场专柜+社区直供+电子商务”4大流通平台。在大宗供销上,打开梅-广、梅-汕、梅-珠-澳绿色产品生产销售整体的贸易途径;在贸易柜台中,在卜蜂莲花超市等全国连锁店设梅州特色农业商品专柜;在社区直供上,建立华南农业大学社区直供店等;在电子商务上,设定范围化的农业电子商务生产区,建设“实体经营同网络经营”相结合的农业商品展览经营通道,并能够凭借穗梅针对性的帮助扶持建立“穗梅农业电商联盟”。

2.3 抓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2.3.1 建设全新的农业技术开发结构。努力达成同升级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梅州农业基础开发基地。一方面能够推动农业研究机构不停的进行生产学习研究的成体系的,努力达成在新种子培养、科学繁殖、有效培育、植物灾害的减免、环保工作、农业商品深度开发等角度的研究中的得到全新的进展。另一方面想要推动带头单位同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府合作,开发农业科研基地,自行发展牌子,增强公司的实力,产生全方位的基础开发高效模式。

2.3.2 提升科学效果转化的速度。首先要主动开发以优势农业商品和优势产区为核心,以推广主导品种为重点,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新方式,建立科学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学技术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二是积极鼓励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种养户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三是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2.4 抓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

2.4.1 加强现代标准农田建设。一是加强以小型农田水利排灌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灌排标准,进一步完善渠系配套等农田设施,增强抗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快中低产田地的改造步伐,通过生物科学技术技术和工程建设等多途径提升地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现代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篇12

一、发展情况及主要模式

“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我国早已有之,最早起源于稻田养鸭,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在北方特别是像黑龙江这样的高寒地区,“鱼稻”、“鸭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则很少有人运用。近年来,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提倡和指导下,全省各地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为载体,以生产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在原料主要是水稻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将水稻、玉米的植物生产与鸭、鱼、蟹、蛙、鹅等动物养殖结合起来,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取得比较明显的综合效益。据统计,2016年,全省有38个县(市、区)建设种养殖相结合基地71个,面积20.3万亩。其中水稻基地195个,19.9万亩,分别占种养殖相结合基地的96%和98%,基本覆盖了全省水稻主产区。

模式之一:“鸭稻共作”模式。以五常市杜家镇王家屯合作社为代表。选择野性大、爱吃草、不会飞的鸭种,在出生20天左右放到稻田里,鸭稻共同生长,待到水稻抽穗鸭子离开稻田。利用鸭子在水田里行走,吃掉和踏没田间杂草,同时摩擦水稻叶片,提高防病菌能力;鸭子不仅吃害虫,而且鸭子身上的气味也能趋避害虫,起到除虫作用;此外,鸭子粪便为水稻提供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模式之二:“鱼稻共生”模式。以桦川县五良纯生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水稻与田鱼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由于没有化学农药的投放,对周遭的生态环境有重大的保护作用。水稻与田鱼之间有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田鱼啄食稻杆下多出来的谷以及周边的杂草,使稻米营养更为集中,田鱼日常于田里畅游,更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而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田鱼提供食物。

模式之三:“蟹稻共育”模式。以绥滨县为代表。主要根据稻养蟹、蟹养稻,蟹稻共生的理论,把两种不同的生产场所合并在一起,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稻田养蟹好处很多,蟹能清除田中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互惠互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

模式之四:“蛙稻共成”模式。以桦川县春鹏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以稻养蛙,以蛙护稻,以蛙促稻”,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巧妙利用自然食物链,通过生态农业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二、推动种养殖结合水稻生产确定的成效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田可持续种养、节约种养成本,在保护农田环境的同时,又生产出优质稻米、鸭肉等农畜产品,走出了一条通过保护和改善资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

成效之一:经济效益明显。以鸭稻模式为例:鸭稻亩产340公斤,出成品大米170公斤,每公斤售价60元,亩产值10200元;鸭市场售价50元,每亩18只鸭子,每亩收入900元;亩种植成本为1400元,养鸭成本1800元(18只×100元/只),总成本3200元;每亩效益7900元。其他如蟹稻、鱼稻和蛙稻亩均效益也都在6000元以上。

成效之二:生态效益突出。调查显示,当稻田载鱼量达每公顷1,500公斤以上,B鱼一年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7.7%、78.9%及34.8%,土地的营养大大提升,更有助稻谷增加产量约5至15%。从一些基地看,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各地都更严格地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增施农家肥,减少或停止化肥施用,进一步改善了基地及周边环境。

成效之三:社会效益多样。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还带动各地积极采取互联网等现代营销模式,扩大了农产品影响面,提高了品牌竞争力。望奎县龙蛙米业建设的鸭稻有机基地,以“土地认养”方式的销售,目前客户认养土地500亩。

三、发展思路和建议

作为政府部门,对于“鱼稻”、“鸭稻”和“蟹稻”这些利国利民、有利于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这项工作,应切实纳入日程,强化措施,积极予以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建议之一:抓好典型,做好示范。各地要把推广特色种养殖模式工作纳入日程,安排专人负责,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当地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发展。

建议之二:精心组织,做好培训。要及时总结稻田生态种养殖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操作规程,指导更多的基地按照标准生产。开展特色种养殖生产技术培训,组织基地人员相关知识,为推广特色种养殖做好技术储备。

建议之三:加大宣传,推广产品。要深度挖掘鸭稻、蟹稻、鱼稻等基地的特色,找准产品卖点,吸引公众注意力,推广产品。

篇13

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政策和法律的不健全是最大障碍。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2 我国生态农业现状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有机农业传统的国家。但是,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猛增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我国农业生态资源的破坏和恶化,集中反映在水土资源方面,而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土资源。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特别是生态种植业)的建设应该从改变耕作方法和改良土壤入手,补充土壤有机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提高土壤肥力,并广泛采用节水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重点建设和全面推进结合起来。根据应县现阶段不同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生态农业建设。从思想认识和政策导向上要实现从单一强调农业生产向兼顾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转变、从注重生产经济目标向“经济-食物-生态”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目标转变、从常规农业生产方式向注重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技术体系转变、从注重农产品生产数量向防止农产品污染的质量控制转变、从注重农业生产管理向农业生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等多方位管理转变。

篇14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对策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在充分利用具有地区特色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为目的,把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高效产业,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旅游的现实意义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资源作为基础进而发展的,这样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有效转变,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合理的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地理资源优势。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属于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森林覆盖率超过50%,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而且拥有很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海南的空气、水质都非常优良,这些都是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独特的自然基础。

(二)人文资源优势。海南是38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饮食文化,而且还有很多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这些都是开发生态农业旅游所独具的优势。

(三)客源优势。海南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目前来说是重要的热带海岛型休闲度假胜地,吸引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形成一个强大的客流主体,这都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客流基础。

(四)政策优势。2010年1月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而且“七五”计划已把海南列为全国七个旅游重点城市之一,海南省也制定了《海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建立了相关的指标体系,并启动了“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的文明生态活动,这都能更好的规范生态农业旅游的合理开发。

三.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不利因素

(一)海南的生态农业旅游业起步较晚,与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很不相符,加上没有相配套的扶植措施,导致政策措施力度不够,缺乏整体的规划性和项目的计划性,开发中缺少资金支持,发展动力严重缺乏。

(二)很多干部群众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突破传统旅游模式的观念,意识不到生态农业旅游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缺乏生态农业旅游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大部分从业人员根本没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而且在进行宣传教育的任务上,缺乏自然生态和环保意识的知识培训,使整体的服务质量下降。

(四)生态农业旅游内容单调,缺乏自主创新、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旅游项目,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失去了本身的特色资源优势。

(五)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备,交通环境的不便利仍然严重制约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

四.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对策

(一)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保持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性

省委省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扶植措施,政府主导大局,结合地区的实际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把生态农业旅游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上下级积极沟通和协调,下级主动积极的汇报工作,上级也要定期下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并努力吸引民营和私营企业主进行投资,增强雄厚的资金基础。

(二)建立海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相关监督机制

建立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由专业的专家和学者及部门领导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对旅游开发的组织实施和审查监督,适时组织和开展调研活动,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的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旅游业专业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需要高级的专业人才队伍来进行操作执行,加强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已经成为生态农业旅游业开展的重点,要把生态旅游列入高等院校的专业中,对相关的人员要进行专业和系统的培训,强化培养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整合旅游资源,突破单调的旅游结构

要积极迎合游客的消费心理和需求,请专家进行开发模式的设计和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和品质高端的旅游模式,深入挖掘生态农业的文化内涵,着力加强民俗文化、田园文化、饮食文化的高度整合,合理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提升旅游项目的综合功能,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生态农业旅游胜地。

(五)完善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就目前来看,交通设施是急需解决的一个薄弱环节,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便捷的交通要道,适当的增加观景设施,比如观景平台、登山台阶和登山步行道等,改善“食—宿—行—购—娱”的基本旅游要素,保障各方面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具有很乐观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对于具有自然优势资源的海南来说,这无疑是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回归自然的强烈渴望,为生态农业旅游提供了强大的客流资源,增强了生态建设进程的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 谢雨萍. 略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模式[J]. 商场现代化. 2008.(09) .

[2] 林煌. 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生态旅游的发展[J]. 管理观察. 20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