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效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高效工作的重要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23 09:53: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效工作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效工作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招生工作 高校发展 重要性研究

0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动态变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学校对于招生工作的开展,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招生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正常发展,是有很重要的作用。关于如何做好高校的招生工作,是很值得研究的。现在的高校琳琅满目,使得很多孩子或者是在帮助孩子选择学校的家长产生了很大的困惑,大家可能最关注的是学校的知名度和学习的专业设置,而这些都只能依靠对于周边的人员的打听和听说,并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见地。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学校,招生工作就体现出了其巨大的作用。在招生的时候,能够客观公正并且吸引人的介绍自己的学校,就变的很重要。如何理解招生工作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我国高校发展概况

高校的发展速度可谓是惊人的。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高校的数目可以用发展迅猛来形容。高校的发展,代表着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难以得到满足,这也大大推动了国内高校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形式良好,许多不同类别的高校相继,教育体系也开始逐渐完善。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层次不齐的问题。在许多高校扩招和普通高校升级的背景下,如何掌控好教育的质量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优势师资力量较差,在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上难以达到较高的要求,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民办高校也就难以发展。目前,我国的高校发展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对于高校的管理和资格审核也越来严格。

针对国内复杂的高校发展现状,许多高校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加强对高校教育硬件和师资力量的投资是大部分高校所能够采取的最基本策略。有了权威性较强的授课老师和相关硬件设备,才能够保证授课的质量,才能够吸引更多的生源。其次是在高校管理上进行深入改革,加强对高校管理的监管力度,从根源上解决资源浪费和管理缺陷问题。另外,创办符合高校自身情况的特色教育,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提高特色教学质量,还能够明确高校的正确发展方向,逐渐增强高校实力。当然,随着高校竞争的日益激烈,能否在高校林立的大环境下得到发展,如何增加新的血液,是每一所高校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2 招生工作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研究

生源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是否有足够的生源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近几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毕业生数量开始逐渐减少,高校招生工作开始逐渐显示出其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应对激烈的生源竞争是高校发展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还有一些依靠学费支持发展的高校中,生源的数量能够影响高校的根本。随着国内高校数量的增多以及各大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各高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没有发展潜力的高校必将会被淘汰。而且面对目前国内近几年生源逐渐减少和国外一些大学的招生竞争压力,各高校的招生工作也颇具压力。如何做好招生工作,是高校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招生工作在高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当然,生源的竞争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竞争,优质的生源能够在高校的培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增加了高校的声誉。

高校招生工作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高校的招生计划,更是为高校提高有利于发展的高质量生源赢得良好口碑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招生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多个方面的问题,只有综合把握,大力宣传,再配合以良好的教学质量,对辅助实现招生工作才会有更大的意义。一所高校,具备高质量的招生标准,吸引到高质量的人才,对于高校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在招生工作的同时,更好的实现对于高校的质量名气宣传,是很有意义的。招生工作,是配合高校健康速度发展的有力的保障。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招生工作是在高校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当然,更好的实现高校的招生工作,也是对社会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校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国内对于高校的教育改革也更加深入,招生工作在各高校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近些年考生数量的逐渐减少,各大高校的招生情况也不容乐观,生源竞争十分激烈。坚持科学合理的招生原则,使用新模式开展招生工作,为高校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够在高校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够推动高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庆宝,王永义.大学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N].中国教育报, 2009-02-16.

[2]金忠明李若驰王冠.中国民办教育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徐放鸣,赵明奇.江苏汉文化的来龙去脉[J].江苏地方志, 2008(5).

篇2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师范生 德育工作 重要性

高校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教育学家和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尤其是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更是学者们关注和探究的重点。国内外研究成果一致认为,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品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民精神文明素养的高低。国内学者特别指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万,其中师范生约140万。这些未来人民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不同的时代对于各个职业有着不同的要求,师范生是教师的前身,在社会主义社会,时代赋予了他新的含义,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也应有不同要求和重点。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并未对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给予应有的认识和深入的探讨。

有的学者认为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内在矛盾,已经成为其德育实践的瓶颈,成为影响和制约德育实践发展的根本性难题;有的认为高校师范类院校德育教育方式的误区是造成高校师范生德育实践困境的原因;还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过于放纵及部分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以及对“师德”的不重视是重要原因;也有人认为师范生自身对德育实践的不重视才是问题的根源。

有学者呼吁通过加强职前师德教育和重视职后师德教育来促进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有学者认为改善高师的德育实践环境是完善改善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的认为帮助高校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方为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有人认为构建良好的师德教育环境,对高校师范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和思考,笔者对新时期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以下认识:

一、高校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重要建设者和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命运。因此,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换句话说,切实加强改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紧迫,意义重大。

然而,国内外德育工作的现状表明,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阻碍学校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滞后,道德素质滑坡,引起了社会道德危机,在人民大众中产生了“道德恐慌”,如2004年我国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5.12”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为此有学者甚至提出了“让道德教育解决问题”的口号。尽管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已成为共识。

二、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更有着其特殊的重要性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关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评价与界定。教师用自己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道。那么,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也就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品德,因此,加强师范生的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任务。高师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且还要由他们再去不断培养和塑造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认识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对在新时期的目标与重点有着重大的意义

正如上文所述,不同的时代对于各个职业有着不同的要求,与之相应,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也应有不同要求和重点。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成分、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人们的活动、交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其他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日益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等不断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被唤醒。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还在社会上一部分人中有所发展、封建主义残余也在一定范围内沉渣泛起,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出现了不少“道德失范”现象。因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既是大力加强社会新型道德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需要。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建设的浪潮中,更加需要愿意默默付出、肯于牺牲的教育工作者。

同时,互联网的推广和迅速普及为高校德育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创造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篇3

【关键词】高校;公寓;育人工作;重要性

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和改进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强化育人目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后勤服务,建设育人重地,值得思考。

一、高校公寓管理工作的特点

学生公寓管理的性质属于服务,是以公寓管理和学生住宿服务为内容的服务行为。公寓管理服务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这种专业化的服务表现在为住宿学生提供高标准的公寓使用服务。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特征,是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使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与物业管理服务中的公寓物业管理区别开来。有人说,学生宿舍是衡量一所学校的风貌、管理水平、卫生状况、道德修养程度的测评表。这句话概括了公寓管理的实施内容,更加体现出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的育人重地。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这不仅要求规范各类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更是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服务宗旨提到了突出位置。学生公寓的管理应本着这个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用优质的服务体现育人的功能。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聚集场所,交汇着各自思想和观念,这其中不乏特立独行者,但正因为这样的交织和标新立异,使其在公寓聚集后迸发出新的能量和火花。

二、存在的问题

1.目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利益主体多元化,使高校学生公寓育人作用难于形成合力;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影响公寓育人作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盲点,公寓育人功能缺乏制度保障,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切实做好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增强其育人功效,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作为群体中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

随着学生个体自主性增强,自由度增大,给公寓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同一栋学生公寓,可能会有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生住在一起会造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减少,距离拉大。甚至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出现很多不和谐。对大学生群体来讲,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文化、观念的干扰和影响。学生对各种问题的承受能力较低,一旦发生矛盾,情绪容易激动,引发事端。这些都给宿舍管理员和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都在父母的羽翼庇护下成长,步入大学校园后,个人骄纵情绪和期待值过高都会造成心理失衡,从而导致心理问题。

3.在教育管理学生过程中, 有的辅导员或管理人员常常以教育者自居,没有站在学生的平等面去沟通、交往

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学校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制定了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优秀的道德品质,清洁卫生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规律,从平凡小事中铸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同时在管理中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教育对象则可能认为制度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其个性的发展,行为的自由,生活上不能随意化,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不服从教育者的管理,使管理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建议和措施

1.优化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方法

要始终坚持将管理育人作为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心。创新规范、制度化、人性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提高学生满意度。高校还应创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创新管理机制,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建立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公寓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高学生的信任度。实行楼长、层长制,每栋公寓选拔出一位楼长,负责本楼的管理工作,每层楼再选出一位层长,负责每层楼的管理工作,层层落实责任。组织学生干部和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宿舍内务和安全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并由此评选出优秀文明寝室,和学生的评优、评助挂钩。通过这样的管理,不仅可以在学生和宿管老师处建立起一座沟通桥梁,更能深入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公寓硬件和软件投入和管理

高校,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段,在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大学生个性张扬,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对学生公寓硬件学生公寓的硬件投入则显得水到渠成。众多高校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学生的居住条件,以此满足现代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如,四川某独立学院,不仅在学生公寓内安装了热泵系统,满足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热水洗浴的要求,还在每间教室和宿舍安装了直饮水机,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高校的公寓管理除了硬件上满足学生的需求外,还需要在精神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指导,公寓管理员需要在服务中体现育人的功能。[4]

高校的后勤员工都是不上讲台的“老师”,他们言行举止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员工自身形象对学生的教育与感染作用, 工作要勤勤恳恳,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创建“安全、稳定、舒适、温馨”的学生公寓。对待学生要热情,主动与学生交朋友,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学生公寓的育人环境在学校整体学生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3.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宿舍公寓管理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利用多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感召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公寓是学生居住、沟通交流的场所,除了上课、自习,大多数同学都长期在宿舍,这要求我们的宿舍管理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多关心学生,走进学生。注重情感交流,加大情感投入,促进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如媒体报道河南平顶山某职业院校的“雷锋”阿姨—魏秀芝,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怀着一颗“妈妈心”真心地为学生服务。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可以使学生感到被关怀、被尊重、被爱护。

四、总结

公寓与物业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后勤服务的重要领地,在后勤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高校学生公寓育人功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和品格的形成,学生通过思想交流和相互对比,可以取长补短,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导向、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我们应迎合新的形式,转变观念,把单纯的服务转化为主动关怀,用心营造和谐公寓,为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姚建廷.最新高等学校后勤服务项目管理标准实用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2]林碧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育人功效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2(04)

篇4

关键词: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协同合作;功能互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83-03

一、前言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处于平行状态,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等环节又存在着交叉、重叠,甚至脱节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1]。教学工作片面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生工作则注重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合作,一旦出现问题追究责任时相互推诿,这种现象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影响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何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关系,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充分有效合作,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找到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改变认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创新管理制度,这对培养人才这个系统工程既有其理论意义,又有其现实意义。

二、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合作的必要性

1.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一致的。当今世界教育呈现出的三大发展趋势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观点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同,也得到我国高校的认同。根据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明确的,也是一致的,两者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服务于学生,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应该充分合作,互相补充。

2.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靠各部门各系统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无疑接触学生的机会更多,与人才培养质量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在社会上具有竞争能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双方在主观上都有相互配合、积极互动的愿望和需要,双方都希望对方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并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进而为自己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如果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这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工作系统能够自觉主动地协调配合,在工作上相互促进,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对高校的培养目标的完成必将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合作中的不协调现象

1.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者对合作的认识不够,不能从教书育人的高度出发,不能从学校管理的大局出发,只是按照各自责任书上规定的职责刻板、机械地完成自己认为的分内的工作,完成工作量。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不管不问,认为只要这些学生不影响别的学生、不影响老师讲课就行,下课铃一响双方解脱;有些教师一味地抱怨学生的学习态度差,不配合老师教学,而不能从自身找原因,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去吸引学生,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些教师的做法给学生工作造成很多困难。而一些学生工作者不懂学生所学专业,不了解学生的培养计划,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漠不关心,导致工作空洞乏味,缺乏针对性,与学生在沟通上无共同语言,一些学生不能够得到关心就成了问题学生,影响教学质量。学生活动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载体,但近年来重形式轻内容,重宣传轻实效,脱离学生专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活动主办者主要为自己的工作业绩追求宣传效应,频频与媒体接触,而对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不作深入总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可是因为教学与学生管理部门各唱各的调,不能充分为学生考虑,不能很好地合作,导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专业知识和能力都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教学管理制度与学生管理制度跟不上时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着变化,那么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应该随着这些变化及时更新,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教学管理制度与学生管理制度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尤其是陈旧的教师评价制度和学生评价模式,直接制约了教师创造力的发挥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还是停留在课堂,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指标落后。比如有的学校评优秀教学质量奖,先由教师本人申报,学院安排督导组听课,学期末统计听课结果,然后督导组成员投票,确定人选,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学生管理部门参与,也没有学生的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不公平,甚至有时候为了教师评职称的需要而轮流坐庄;对学生学习评价还是以考试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对现代人才最需要的创新能力则没有具体的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管理制度稳定有余,创新不足;学生管理制度创新力度很大,但往往局限于形式创新,实质性创新少,对工作本身创新不足。这种状况造成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自己不创新,也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没有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只要课程结束能考高分就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下降。

3.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各种形式的活动不能够以学生为中心。一些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不能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只是为完成岗位职责中规定的内容,不为学生着想。专业教师往往强调教学,忽视学生,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授业,不重传道,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只要抓住这个中心,其他问题无足轻重。而学生管理部门一味强调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但是多数活动没有专业教师的参与,与学生所学专业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不同的部门为实现各自的政绩,对组织学生活动表现出高度的热情,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搞以德修身,我搞党员进公寓,过多的学生活动分散了学生学习的精力和注意力,势必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的班干部为了组织活动经常不去上课,他们工作能力很强,只要帮助班主任辅导员完成工作,即使学习成绩不佳,也能被评上优秀学生干部,哪一个班级参加这些活动的表现好,即使上课情况得不到任课教师的肯定也能被评上优秀班集体。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不到任何知识,得不到任何锻炼,参加的越多,反而越影响学习。还有的高校把学生的各类考证作为衡量学习是否努力的重要依据,把班级各种考证过关率作为评价班主任的一项指标,盲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占用了学生正常的专业学习时间。据东华大学团委关于“大学生就业成才状况”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对企业调查中,有75%的企业主管反映:“目前的应届毕业生在应聘时,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而真正能表现他们职业技能的证书几乎一张也没有,他们的专业知识相对来说也是比较薄弱的[2]。

四、措施

1.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根据高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明确的,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那么不论教学工作,还是学生工作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能否从自己所做的工作中得到知识、得到锻炼;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有没有实惠,能否显示自己的政绩。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如果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处处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合作的过程中就会愉快得多,就不会再出现不负责任的推诿,也才能让学生从每一项工作中最大程度地受益。

2.创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学制度。”“创新是构建新经济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重视创新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特点。”制度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关键,[3]为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协作,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和育人这一目标对旧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进行创新。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对教师的评价要从师德、教学、科研全方位进行,不能局限于讲解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板书规范等基本标准,要把评价的重点转移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是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评价要以综合素质为重点,引导和促进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协调发展,从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引导学生以学为主,积极创新;学生评价制度的制定,要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参与。通过制度创新,使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形成互补、互动、和谐的关系。

3.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协同合作、功能互补。高校学风是指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4]。学校的学风建设不能仅靠学生管理部门的监督、说服教育、约束等手段,更要重视教师教风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教风对学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仅要用知识的力量,还要用人格的力量感召学生。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增加知识量,改进教学方法,形成勤于施教、乐于施教、善于施教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提高在学生中的威信。通过抓教风促学风,使学风建设成为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协同发展的一个平台。第二课堂也是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选拔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第二课堂的老师,学生工作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在第二课堂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当然第二课堂不能仅仅搞形式,要有实际内容,要起到锻炼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用。导师制也是教师参与学生管理,使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很好地结合的一个平台。既然是导师制,就要有一定的制度,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将教师纳入学生工作的系统中,不能仅仅是形式,既然分配了导师,导师拿着工作量又不管不问,那么这项工作就毫无意义。导师制可以使教师走近学生,通过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改善教学工作,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总之,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有很多协作的机会,但不能为了应付而走过场,使合作流于形式。

五、结语

我国的高校管理体制有自身的传统模式,推行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势必会对原有理念与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但是要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改变管理思路是必然,也是必须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协作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处处为学生考虑,积极参与,大胆探索。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的、良好的合作定能为高校的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创造新的境界,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海红.浅谈“教学-学工”融合式高校育人工作[J].学术研究,2012,(05).

[2]何雅等.青年大学生就业成才状况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3,(4).

[3]朱国仁.挑战与创新:构建新经济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一、高校治安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复杂,人数众多管理难度大

随着我国教育的扩招,以及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计划招生和实际的招生人数都逐年增加,学生的组成的多元化确实为我国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有用的人才,但是也因为学校招生人数过多,学生背景来源的复杂化,使校园的治安工作出现了问题。一是因为学生的人数的剧增使学校的后勤等基础设施不能达到标准,水电供应等超出了标准。二是由于学生的层次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差异,使不同学生的价值观之间有了较大的差别,学生之间摩擦不断。三是因为由于学校的扩招行为,使少数品行不好的学生也进到了大学的校园中来。

2、校园环境社会化使治安问题复杂

因为我国现在高校的后勤服务社会化,使许多的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商业网点等进入到我国的大学校园之中。由于经济活动的频繁出现,现金的周转量也变大了,这也就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而学校对这些商家的管理措施尚不完善,这也就产生了许多校园治安的问题。

3、少数学生素质比较差,法制观念比较弱易引发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大多是家里面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容易产生自私自负,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爱护下这也就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计后果,并且缺乏自我的调节能力,负面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宣泄的话,就会产生极端的情况,出现一系列的负面的问题。这也严重的威胁了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完善高校治安档案的优点

1、有利于高校治安管理者了解学习治安状况

档案是学校所发生的事情的最原始的记录。他远远比其他的经过修饰的资料可靠地多。所以一个学校的档案才是最能真实的详细的反映和记录一所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高校治安档案也能更好的记录学校所发生的治安问题,我们从中可以找到历史上学校在那些治安方面存在不足,在那些方面要加以防范,高校治安档案可以生动真实并且客观的反应出一个学校的真实的治安的水平,我们也可以通过对高校治安档案的查阅,清除的了解学校治安工作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总结以往的教训和经验,更好的开展高校的治安工作。

2、有助于治安管理者总结以往的经验和不足

高校治安档案包括记录以往学校中发生的治安事件,后勤中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以及一些突发性事件和解决的方案。我们可以通过对高校治安档案的翻阅,来了解在各个时期中发生的不良的治安事件,并且研究当时的管理任?h的解决的方法和预防管理的措施,充分的借鉴经验和改善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的完善高校治安体系的建设,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高校治安档案有助于我们建立规范化、提喜欢、科学化、合理化的完善的治安管理体系。高校治安档案是高校的治安管理者可以查阅的最直观的最真实的有关学校治安工作的第一手的资料,高校治安档案可以最真实的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使管理者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治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和发展学校的治安问题。

3、档案还具有宣传教育性,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生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