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2 11:24: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文地理因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是什么因素导致语言的传播、发展、演变和新词的出现呢?芽日本桥本万太郎先生说,我们不但要听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的意见,还要倾听地理学家的意见。由于语言存在于人类和社会中,与语言以外的许多因素相关。语言学不再只是语言学家的研究领域,它也成为其他许多学科专家关注的对象,地理学就在其中。于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门专门研究地表语言现象的新学科,即“语言地理学”。它研究地方的语言状况,语言与所在地的人文、生态、社会、科技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关系。它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媒体热用新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探究它们的形成原因意义重大。本文仅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把影响因素分成以下三类:
因素一:区域经济
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导致新词出现。
区域经济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内容。区域经济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当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发生变化后,就会出现相应的新词。
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导致新词出现。正被媒体热用的新词“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有希望在几十年内取代七大工业国组织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这个简称来自四个国家英文国名首字母BRIC的谐音?穴砖头?雪。一般认为,这个概念最先是由一份高盛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提出的。这份2003年的报告主要观点是“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到2050年将超过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最富有的国家,早在冷战结束时或更早时期,组成“金砖四国”的各国政府就开始了经济和政治改革。这些国家曾同时强调引进外资、国内消费和国内产业的发展。高盛预测,中国和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制成品和服务提供者,而巴西和俄罗斯可以为中国和印度提供所需的原料。该新词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印度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口大量巴西和俄罗斯的原料所造成的。诸如此类的新词很多,如“打工仔、家政服务、第四产业、第五产业……”
经济及产业布局的发展变化导致新词出现。媒体热用新词“道口经济”是指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处兴起的经济区域,是高速公路出入口较近处的经济市场。它既能为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便捷服务,又能吸引广大人员前来交易消费和投资兴业。因为地处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比沿线的地理优势更大,也因此更具发展潜力。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快速、高效、安全、大容量的交通运输系统加以支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道口经济”应运而生。因此,随着交通的快速崛起和迅猛发展,地球变成了没有边界的地球村,产业由过分依赖资源、能源、市场分布,转变为就几条高速公路相互交叉的节点处,尤其是能与铁路场站、水运码头或航空港相交会处分布。可见“道口经济”是经济及产业布局发展变化的结果。此类新词不少,如“点轴开发”、“工业园区”……
经济的兴衰导致新词出现。媒体热用新词“二十国集团”指成立于1999年9月25日,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十一个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共同组成的组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除西方发达国家外,还需要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1999年9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华盛顿发表声明表示,同意建立由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就改革国际金融问题进行磋商。“二十国集团”是由“八国集团”发展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的倡议下,法、美、德、日、英、意、加拿大、俄罗斯形成了“八国集团”。“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分别是因全球经济危机和亚洲经济危机而产生的。可见,区域经济的衰退会导致新词的出现。同样,经济的兴起也会产生新词,如“新型工业国家”、“新型经济体”等。
第二,区域经济条件是新词形成的重要因素。
首先,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频繁,其语言对外的影响也越大;其次,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也是人们学习和向往的地区。人们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为促进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新词也随之而来。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约有700个新词语来自香港,如“按揭”、“楼盘”、“楼市”;再次,经济发达地区一般科技也发达。其所发明创造的工具、仪器、军事武器及科学技术等比较多,由此产生的相关新词一旦出现,常常被其他国家所吸收利用,如“原子弹”、”机器人”、“人造卫星”、“太空站”、“信息产业”、“纳米”、“克隆”等。
第三,区域经济合作导致新词出现。
比如,“南南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都是因区域合作而形成的新词。
因素二:环境意识
人与地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在感受地的作用时,会产生新词。如今年“两会”期间,媒体热用的一个新词“雷人”,是指“两会”个别代表提出的意见乍一听如雷贯耳,不好接受。以前也有类似的酷语,如“鲤鱼跳龙门”、“树大招风”等都是地对人作用的结果。又因为人对地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人对地的认识更加深入,新词又随之产生,如“酸雨”、“温室效应”、“阳伞效应”、“臭氧空洞”等。当前人与地的关系中最直接的问题是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工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人类只有正确利用和保护环境,人类社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又重视环境保护。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论是这一代还是下一代,都享有平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因此,相关新词大量涌现,如“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为了人地关系的和谐,强调发展又重视环境保护是达到目的的唯一对策,因此新词又出现了,如“生态旅游”、“生态住宅”、“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生态关怀”等。
因素三: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人口迁移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世界12大语系、40多种语族、5000多语种及我国7大方言的重要因素。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自古以来就有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并由此产生大量的词汇。中国历史上因人口迁移产生了“走西口”、“闯关东”、“客家”、“偷渡”、“华侨”、“×籍华人”等新词;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人涌向沿海,形成了“民工潮”、“春运”等词汇;如今世界人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北美、澳洲、日本等地因人口零增长、负增长或地广人稀等原因,为了促进人口和经济增长,需大量引进人口,导致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和智力外流严重。去年爆发了以美国为发源地的特大金融危机,海外市场不够景气,专家学者纷纷归国,“海归系”新词便被媒体热用,包括“海归”?穴海外归来学者,与之相对应的新词是“土鳖”?雪、“海鸥”?穴海外旅欧学者?雪、“海带”?穴海归中的待业者?雪、“海葵”?穴海归中的心中有愧者?雪、“海鲜”?穴海归中事业有成者?雪、“海公公”?穴海归中的头发白了都没有工作者?雪、“海根”?穴旅居海外愿意叶落归根的老学者)、“海泡”?穴长期“泡”在海外的留学生?雪、“海派”?穴由海外派遣回国的管理人员?雪。
区域经济、人口迁移、环境意识是人地关系作用的结果,是人文地理研究的范畴。桥本万太郎说:“面对如此强的语言地理分布现象和规律,恐怕谁也不能否认其中的地理因素。语言学家之所以犹豫,至今不敢把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位,也许是因为把地理分布仅仅看作直接来自周围语言的影响,而没有去注意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实际发生了什么样的事。”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终于知道了区域经济状况及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发展变化、人口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动、人们对环境的新认识是语言演变、新词出现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l.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邹德萍:《经济新词汇》,《今日海南》,2003?穴2?雪。
3.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12/18/content_7272507.htm,新华财经,2007.12.18。
4.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芽titleid=340519,价值中国百科,2009.4.20。
5.朱志国:《“海归系”词群新词生成的认知特点》,《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穴1?雪。
第一阶段的成因教学以教材为本,在因素即原因的教材逻辑下,教师主要从例证的角度对现有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进行淦释与说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真正的师生对话,主要以灌输为主,缺乏知识的生成,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学生认为教师在人文地理的学习中可有可无,对于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远远低于自然地理。第二阶段的成因分析教学开始尝试案例教学,采用教材所提供的北京城市功能区的案例,在功能分区成因分析时主要采用“因素分析法”,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出发找原因。这种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对地理诸因素具体作用于人文地理事象的过程分析不清,不能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诸因素在人文事象的区位与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理诸因素在人文地理事象区位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只能僵化地从自然、社会诸因素出发生搬硬套地“找”地理成因,而不是“分析”原因。这样零碎的、不深刻的成因分析导致人文地理成因教学过于简单化、机械化,整个教学过程难以形成真正的师生对话,降低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样的成因教学也缺乏真正的思维活动过程,很难全面认识地理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反而使学生的思维简单化、僵化。这样的课堂将很难让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之“理”,难以进行有理有据的理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二、批判基础上的创新即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的提出
为了消除人文地理成因教学中静态的、机械的“因素分析”所带来的弊端,必须将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真正过程化。过程化的成因分析必然建立在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比较完整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教学时,应该运用时空一体化的案例,运用“历史分析法”〔’〕,引导学生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影响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形成、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以及分析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明确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最后概括出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即一般性的发展机制。其关键不是找出有哪些影响因素,而是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因此,笔者将这一人文地理成因分析教学法命名为“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的内在机制,才能真正理解并学会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原因。
三、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关键词:人文地理 发展
一、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
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入微观。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了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林珍铭二十一世纪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创新[J].内江科技,2006,(8)。
[2]杨志英服务业地理学的理论与人文地理学方法论革新探讨[J].人文地理,2006,(6)。
一、人文地理复习策略
1.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且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同学们应抓住人文地理“形散神聚”的特点,理清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把书本由厚变薄,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人文地理考查的核心主题包括人口(增长、迁移、分布、容量)、城市(城市化、城市区位、空间结构)、工业、农业(区位选择、地域类型)、商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主要方式、区位选择)等(形散),而其中区位分析与评价是贯穿人文地理始终的灵魂(神聚)。复习中我们可以以“区位分析与评价”为主题构建知识网络:
此外,复习中还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位,抓住一条线索将单个知识串连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链。以“人口数量的变化”为例:
2.,建立思维模型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立意所在,亦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尽管试题情境、问题设计千变万化、推陈出新,但答题所用的知识、原理还是教材中的。对于“切入容易深入难”的人文地理而言,建立思维模型是提高思维能力、防止思维偏差的有效策略。以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区位分析与评价”为例:
(1)求同――构建区位因素结构
各种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多受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等)和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区位因素。
(2)存异――形成区位分析方法
根据区位分析与评价的不同要求,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构建区位分析微观模型。如主导因素分析(理清各区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动态分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类或某地区区位因素的变化)、综合分析(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辩证分析(从有利、不利或优势条件、制约因素两方面分析)、比较分析(找出两者或两地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3)发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理模型是经典的、抽象的、简化的形式。因地制宜是区位选择的“魂”,因此区位分析与评价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区域为背景对区位因素进行描述与阐释,使区位分析与评价“区域化”。
3.抓住联系,学会综合分析
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不是孤立的,多是从区域的角度研究人类活动现象,注重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区域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归宿,我们在进行人文地理复习时一定要形成这样的意识:与自然地理恋爱,与区域地理联姻。
以农业变迁为例: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其水稻种植面积却逐渐减少。长江三角洲作为“鱼米之乡”的区位因素,既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也要考虑劳动力、种植历史等人文条件,而这些自然、人文条件恰恰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组成部分,且相应的自然条件往往都是图中“应有之义”。要从发展变化的视角找出“水稻种植减少”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水稻播种面积减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以上两例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对人文地理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将解答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巧妙地隐藏在图表中,对图中自然要素、区域特征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往往是组织答案的落脚点。
4.以图为本,强化图表技能
图表是地理的特色,尤其是在表达人文地理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时间变化规律方面更具优势,因此高考试题多以新颖的地理图表为载体考查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所选用的214幅图表中,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图表接近2/3。
在复习中要加强图表技能的训练,面对纷繁复杂的图表,要从“读会图”向“会读图”转变。首先,要根据图名确定图表所反映的主题,利用图例从图表中的线条、符号、数据中找出“有什么”;其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认清图中各要素的特征,明确“怎么样”;最后,分析揭示图中各要素反映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为什么”。要注重地图信息的叠加和图文转换,提高图表阅读的深度。
以地理统计图为例,解读地理统计图表要正确理解图表所表述的地理信息,判读其表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并以这些显性信息为基础找出隐性规律与变化趋势,解释或说明相关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规律。其解读方法、技巧为:抓双重联系(图内信息;图外知识)、重数据分析(定量分析数量特征;定性分析趋势;对比分析找差异)、归纳总结(综合评价得结论)。
5.关注现实,用地理视角看世界
书本是经典的、抽象的,现实是复杂的、具体的。复习中我们要拓展知识来源、活化地理知识,要特别关注与地理相关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及贴近生活的素材,让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学会从地理的视角认识世界,在具体材料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还要将书本中的地理知识、原理还原到实际领域来解决具体问题。
二、人文地理解题指导
人文地理试题的综合性、开放性强,切入容易深入难,答题往往词不达意,甚至离题甚远。不少同学感觉人文地理答准、答全很难。现以两道经典试题为例窥斑见豹,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例1】(2011年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请读图回答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解题思路】 第1题,该题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化进程,重在考查图表信息的判断与推理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0年,甲城市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下降,乙城市市中心人口密度不断上升,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都逐渐上升。甲城市各地段人口密度与楼高都比乙城市高,且城市边缘距市中心远,因此甲城市人口规模、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第2题,该题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和楼高统计判断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从楼高和人口密度判断,甲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M处的,N处人口密度与楼高比周边地区高,为甲城市的卫星城;乙城市P处人口密度与楼高最大,为中心商务区;由1982~2000年人口密度变化可以推断,乙城市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卫星城。
【参考答案】 1. D2. B
【规律总结】 统计图的判读,首先要读图名,接着要根据图例弄清图中线、条的含义,把握统计图表达的内容,然后是找出线、条发展变化的趋势,再结合所学知识、原理对变化趋势做出合理的分析与阐释。
【例2】(2011年江苏单科卷)下图为北非简图,右下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该题以北非区域图、气温和降水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发展、城镇分布和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对信息获取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切忌泛泛而谈,要结合具体区域回答,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等高线河谷平原;临河灌溉水源;气候图热带沙漠气候光热资源、昼夜温差。图文中没有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可不涉及;(2)对“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要特别注意“沿海”的限定条件。思路:等高线沿海多平原;气候图地中海气候(容易漏掉);石油等资源资源开发;临海海运便利。(3)交通布局受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因素影响,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中铁路、公路主要连接城镇和矿产地,因此城镇分布和资源开发是影响交通布局的主导因素;在山区铁路多沿等高线延伸,因此地形影响选线。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人文地理学是三个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中国科协从2009年开始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学观念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因此,高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面对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地理学类专业人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与中学地理课程体系脱节
目前高校特别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自然轻人文―经济,与中学课程内容脱节严重。(1)自然地理课程,所占课时偏多,人文地理课程比重偏低;(2)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课程截然分开,忽视了地理学的统一性、区域性特征,如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等;(3)部分自然地理过于专业化,如地质、水文、土壤、植物以及气象等教材的内容过多过深,许多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关联度很低;(4)在中学地理新课程内容体系中,人文地理所占比重已超过60%,除传统的农业、工业、交通、贸易等内容外,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城乡规划、文化地理、休闲地理等内容增加,而目前高校人文地理课程开设过少,明显薄弱,如重庆两所有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西南大学专业必修课程801课时中人文地理类占22%,专业选修课程设计692课时,人文地理类占13%;重庆师范大学专业课程中自然地理类课程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的70%以上。
2.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及内容体系不适应基础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前,高师人文地理类课程内容在时代性、实践应用性与基础地理教学内容的契合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缺陷,教学内容的“陈旧、混杂、空洞、盲从”比较突出,导致与中学教学内容脱节,不能很好满足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1)内容、资料相对陈旧,反映当今科学发展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不足,缺乏时代感,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极不适应;(2)大学教材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分裂,如经济地理学内容与区域经济学无异,而中学新课程改革涉及的必修内容主要是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3)教材内容盲目追逐国际热点,机械照搬国外课程内容,抽象深奥理论的翻译与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太多,而轻视我国数十年人文―经济地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这必然削弱其实践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应贯彻始终,但一些大学教材内容多是诸多内容的混合杂糅而不是有机综合,或“分支拼盘”,或人地关系中心论题不显,以致于学科特色尽失,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出现“人文地理学到底是不是地理学”的疑问也就很自然了,同时还导致人文地理学与其后续区域地理内容体系脱节,其理论基础课程的作用也被削弱。
3.人文―经济地理实践课偏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人文―经济地理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特点,实践性课程理应成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师院校的现行课程体系,基本上仍然属于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表现为理论课程偏多而实践课程薄弱,缺乏能力训练。部分学校由于多种原因,不开设野外实习课,大部分高师院校更没有设置独立的人文地理实习课程,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仅是一些死教条、死知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学深、学透,很难适应中学常规教学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需要。如西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新培养方案中仅有自然地理类课程和综合实习而没有人文地理实习。
4.人文地理课程实施观念和教学方法改革滞后
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系列课程设置中,培养实际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训练的课程太少,甚至某些培养中学教师必备能力的课程根本没有。有些课程设置,如选修课不是从学生需要或培养目标考虑,而是从教师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来设置课程,整个课程缺乏务实的内容,学生缺乏足够的能力训练。人文地理学教学中,重接受学习轻发现学习,即重视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重视学生存储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则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多元启发式教学应用缺乏,因而,导致学生探究与发现能力以及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
二、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
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确立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首先,将人文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作为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其次,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围绕中学新课程标准对应开设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同时,应将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可以联合进行实习,并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实习”课程设置。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人文地理学通论内容体系
针对目前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坚持经典与现代结合、基础与前沿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教学效果与学习收益兼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等原则进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人文地理学研究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已成共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改革应该围绕以下主题:人地关系概述(理论、内涵、地理学研究重心)、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从四个方面展开:①地理环境对各种人类活动的作用规律分析,突出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②地理环境作用下的各种人类活动空间分异规律,③各类具体人类活动区位规律,④各种人类活动空间变化趋势等,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冲突与协调。
其中,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可架构为:(1)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其研究对象;(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技术、社会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3)企业区位规律;(4)经济部门区位规律:经济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分析,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服务业区位;(5)经济活动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动态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包括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6)经济区域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活动区域的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包括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分工,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7)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全球化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及其区域影响是地理学的关注点;(8)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3.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人文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人文地理学的实践应用性非常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人文地理实践教学薄弱与经费紧缺的客观现实,从专业培养目标需求出发进行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体系重建,遵循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需要与可能结合等思路设计形成验证性与综合性、研究性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其内涵是:(1)课堂内实践性问题-探究等;(2)实践性作业,包括人类生活活动区位评价、论文写作、数据分析处理等;(3)短程野外实习,包含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或人文地理综合短程野外实习;(4)综合野外实习,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等课程联合组织综合实习(沿线开展经济、旅游、聚落、人口、文化、民族、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实习);(5)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6)围绕人文地理内容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注重课程教材选择与建设,提高人文地理学教学效率
目前人文地理学通论教材主要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和高等学校教材《人文地理学》(陆琳主编)。主要教材各有特点,地理科学专业可以选择一种主教材,但同时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经典与现代结合、国际与国内人文地理研究实践结合,与基础教育衔接的要求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分支学科教材发展参差不齐,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工业地理等教材建设较好,其他分支学科的教材急需建设,同时已有的经济地理、人口地理等教材也应不断完善优化内容体系,如经济地理学目前没有针对师范专业的教材,高教社《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师范专业教学需要,《人口地理学》内容和资料也需更新,因此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类教材建设尚显急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教师力求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国际与国内相结合,从而发挥教材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科学高效的引领作用。
三、高师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融合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重点、难点内容上,采取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如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但同时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探究式、角色参与、实践性作业、课程论文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些方法有利于“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如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区位的现实或热点,将课程内容与经济区位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现实问题、寻求理论解释,从而使其掌握原理知识,再应用于实践。这么做能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与加强实践教学相结合
丰富的现代信息网络资源为丰富人文地理教学提供了平台。受课时限制,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应精细化,但其综合性、交叉性要求学生吸收广博知识和多种人文社科研究方法。教师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及精品课程网等,可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网络化,方便学生学习研究。人文地理的实践应用性决定了教学中重视知识原理与经济发展实践结合的必然性,一方面,教师精选国家、地方以及教师科研实践中有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或者围绕某人文地理问题让学生收集多种地理信息资源并提供案例,师生共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完善人文地理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堂内),设计形成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3.完善学习管理制度与课程考核多元化相结合
加强课堂管理,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行结构成绩制:(1)课程考核成绩结构化。如,作业、问题-探究问答、课程论文写作与交流、网络学习、期末考试等。(2)考核方法多样化。平时考评考核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堂问答等,课程论文评价包括选题价值、写作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工作开展情况等,期末考试包括题型、内容、难易、综合程度全面考虑。(3)考核内容的多元化。既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综合运用能力,也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主动性、创新性考核,一般通过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通过作业、讨论交流、课程论文写作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及交流、课堂问答、出勤、科研成果等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4.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容量大(特别是地图)、清晰性强、交互方便、信息获取快捷等优势,人文地理教学应在继承与创新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其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并使用内容和案例丰富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课件内容精炼准确、重点突出。交互性好,黑板效果和挂图效果优秀的课件,更利于人文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通过网络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其三,课程建设的基本过程、内容、所有教学文档上网,给学习者提供较好的平台。
教学方法多元化,一方面,推动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师“主导”能力。多元化教学法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教师“主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多元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实际观察分析能力,必须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理论与实际等诸多问题,因此,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多元化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多元化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己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育填.提升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地位,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J].经济地理,2010,(3):357-361.
[2] 陆大道,陈汉欣.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J].经济地理,2006,(1):1-2.
[3] 范牡丹,肖自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改革与战略,2007,(2):139-141.
[4] 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9-42.
[5] 李俊峰,刘学梅.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中国地质教育,2008,(2):102-105.
[6]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23-124.
[7] 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5):65-69.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而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人文地理;认识
人文地理包括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遗产、建筑特点等多个方面,是构成一个区域的重要区域特征。学生通过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掌握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学习任务之一,认识人文地理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特点
人文地理包含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包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建筑特点等,整体上是依附于初中地理教学来向学生们呈现的。在每个章节中,关于人口、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种族等都是被频繁提及和叙述的,这样一来,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加更多的有趣的东西,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激发了他们去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对人文地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体系中,自然地理相较于其他地理学知识而言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在自然地理中穿插人文地理教学,对学生们而言是既在枯燥的学习中加入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然地理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对日后更进一步地接触地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特点
1.运用故事法教学提高趣味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更为丰富,因此,对于故事性的叙述还是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的。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可以将关于该地域的故事穿插在地理教学中,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国际日界线时,教师可以先在正式讲课之前向学生讲解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回国够,发现船上的航海士在航海记录中少记录了一天,这对于当时航海技术还不发达的他们来说是相当困惑的。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很自然地引出是国际日界线的存在使得东西两边的日期出现了差异:每过一次国际日界线,日期就要变更一天。教材中也提到了双胞胎姐妹,妹妹比姐姐早出生了一天,也是因为国际日界线的存在。学生通过对这个趣味性问题进行探究的同时,更能将国际日界线的重要意义、变更方法等牢牢地记在心中,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国际日界线进行引申,例如,为什么国际日界线是弯的,而不是直的等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国际日界线的真正含义。
2.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关系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同时是初中地理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同样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人文地理是自然地理的向前推动的因素。因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学好初中地理的必然条件。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同时也是自然资源较为紧缺的一个国家。因此,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依附于自然资源的,也就是说,自然资源越短缺的地方,人口就越稀少;自然资源越丰富的地区,人口就越多。在我国典型的地区就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其可探明储存量可占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开采地区,此地区也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3.人文地理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形成的规律性特点
古代时我们的祖先没有先进的气象仪器,都是通过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来判断气候和播种的。直到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谚语。例如,“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就是说腊月七号、腊月八号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两天,因此我们要喝腊八粥取暖,才不会冻掉下巴。像这样的民俗谚语还有很多,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根据大自然的变化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人文地理附属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研究人文地理时,自然地理能够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用,同时,研究人文地理也是对大自然的探索和规律的总结。初中地理知识面广,学习难度大,因此,学生在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时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区域地理这一块尤为复杂,学生对于其他陌生的区域本就了解不够,再加上要记住许多零散的地理知识点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时,要让学生将人文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综合记忆,这样能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对全面认识区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和对地域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魅力的了解,如同学生在世界各地畅游,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初中人文地理知识内容广、学习难度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进度。但是如果从自然地理教学的角度引申出学习和认识人文地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不失为是培养学生兴趣、巩固学生记忆的一种良策。
作者:曾志彬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地学思维 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长期以来,地理学已逐步从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有力工具发展成为改造世界的科学,它已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为一系列勘测、设计和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解决重大的国民经济问题。①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12年对地理科学专业进行了调整,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地理学下属学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被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这一专业的拆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学科的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地理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经典地理学思维和素质的培养。
1 地学思维
传统地理学提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和类比方法等,是地理学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科学方法。②现代以来,地理学有了更强的整体性观念,更多地从地域系统的整体出发,注意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能够相互补充、辩证统一,并积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了一种复杂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③
从具体研究方法来讲,现代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两大方法为区域法和因素法,④即以区域为基础的综合研究和以要素基础的集成研究。但无论是区域法还是因素法,都要借助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和辩证思维,以探究地理综合性问题的求解途径,这类研究方法和地学思维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现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理学地理科学大类下面的二级学科,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依托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侧重于应用领域,着重培养我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与管理的专业性人才。⑤城市规划一般依托建筑学平台建设,侧重于技术领域,重视物质规划和形态设计,如建筑设计、住区规划与设计、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市政工程规划等,其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大城市的设计院、政府部门、城市建设咨询和研究机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立的目的是希望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且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专业设置学科背景看,全国大部分高校资环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身)是在地理学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京大学黄贤金⑥等人于2011年对98所开设有该专业的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98所高校中67所是以地理学为学科背景,占68%;11所高校以地质学为科学背景,占11%;以农学和测量学为学科背景的各为4所,分别占5%;其他以建筑、环境、林学、经济学等为学科背景的高校11所,共占11%。然而,在一些开设该专业的普通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专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学科定位不明确、⑦⑧尤其是轻视对学生地学思维的训练,过分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向建筑类倾斜,无法凸显地学特点、展示专业特色,导致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情况不乐观。
3 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地学思维的重要性
3.1 有助于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跟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也最具活力,该专业面向全球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等,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⑨学生只有具备了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方法等地学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理解并接受相关理论,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关于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有具体认知和理解,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才能得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2 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也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等地学思维方式,而学生仅通过城乡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的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得到有效训练的,因此,需要重视地理学经典的理论教育。
3.3 有助于学生完成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的设定
有效的职业规划对于促进学生实现其人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学思维的特色之一在于训练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点在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时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综合地思考问题,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客观全面地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并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 复兴人文地理学的旗手 基于CDIO模式的人文地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大数据”热潮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地理教学中如何吸收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新思想 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比较分析: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 论高校人文地理学的野外课程预设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现状与问题 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于人文地理学习方法的几点探索 GIS 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教学与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势及研究展望初探 《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汉魏佛教的区域性特色及其人文地理学分析 运用主题讨论法创新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 “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与体系结构 刍议以人文地理学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3-02-15.[国家旅游局政法司.201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 , 2013-02-15.]
[2]People’s Daily(Overseas Edition). China will become the world’s first tourist destinations[EB/OL].http://.cn/rmrbhwb/html/2007-09/29/content_21653729.htm, 2013-02-15.[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将成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EB/OL]. http://.cn/rmrbhwb/html/2007-09/29/content_21653729.htm, 2013-02-15.]
[3]Mayo E J.Regional images and regional travel behavior [A].//:The Fourth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 Research for Changing Travel Patterns:Interpretation and Utilization [C].Sun Valley, Idaho: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 1973-211-218.
[4]Hunt J D.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75, 13(3):1-7.
[5]Crompton J L. Motivations for pleasure vac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 6(4): 408-424.
[6]Keown C, Jacobs L, Worthley R. American tourists’ perceptions of retail stores in 12 selected countrie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4, 22(3): 26-30.
[7]Jackson E L, Searle M S. Recreation non 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Concepts and models [J]. Society and Leisure, 1985, 8(2): 693 -707.
[8]Fakeye P, Crompton J. Image difference between prospective, 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1, 30(2):10-16.
[9]Howard J A, Sheth J N.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69- 467-487.
[10]Woodside A G, Sherrell D. Traveler evoked, inept, and sets of vacation destination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77,16(1):14-18
[11]Woodside A G, Lysonski S. A general model of traveler destination choice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9, 27(4):8-14.
[12]Crompton J, Ankomah P.Choice set propositions in destination decision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3):461-476.
[13]Crompton J.Structure of vacation destination choice se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3):420-434.
[14]Ankomah P,Crompton J,Baker D.Influence of cognitive distance in vacation choi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 23(1):138-150
[15]Um S, Crompton J L.Development of pleasure travel attitude dimension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3):374-378.
[16]Moutinho L.Consumer behavior in tourism[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87,21(10):1-44.
[17]Lancaster K J. A new approach to consumer theor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6,74(2):132-157.
[18]Lawler K, Seddighi H R. Economic Theory and Model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he 2nd Edition) [M]. Droitwich: Peter Andrew Publishing, 1987-105.
[19]Shearing D F. Demand for Tourism in North East Englan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orthumbria: An Empirical Analysis [D]. Sunderland: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Business School, 1997.
[20]Papatheodorou A. Why people travel to different plac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28(1): 164-179.
[21]Morley C. A microeconom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mand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 19(2): 250-267.
[22]Seddighi H R, Theocharous A L. A model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23(5):475-487
[23]Miller J R, Michael J H. Determinants of hunter participation: Duck hunting in the Mississippi flyway [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1, 63(4):677-684.
[24]Walsh R G, John K H, McKean J R, et al. Effect of price on forecasts of participation in fish and wildlife recreation: An aggregate demand model [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2, 24( 2):140-156.
[25]Eymann A. Consumers’ Spatial Choice Behavior [M]. Heidelberg: PhysicaVerlag, 1995-2.
[26]Eymann A, Ronning G. Discrete choice analysis of foreign travel demand[A]. //: Vosgerau H J. European Integra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s [M]. Berlin: Springer, 1992-641.
[27]Morley C. A microeconom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mand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 19(2): 250-267
[28]Morley C. Tourism demand: Characteristics, segmentation and aggregation [J]. Tourism Economics, 1995, 1(4):315-328.
[29]Seddighi H R, Theocharous A L. A model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23(5):475-487.
[30]Bian Xianhong. Affecting factors on choice of tourist destination[J].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03,19(6):83-88.[卞显红.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6):83-88.]
[31]Mao Duanqian, Zhang Jie, Bao Haosheng. A tourist destination choice model based on Lancasterian characteristics theory and destination image theor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se study[J].Geography Research, 2005,24(6):992-999.[毛端谦,张捷,包浩生.基于Lancaster特性理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式——理论分析与江西省旅游客流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05,24(6):992-999.]
[32]Zhang Honglei, Zhang Jie, Cao Jing, et al. A study on random coefficient logit model about tourists’ destination choice based on their travel motivation [J]. Tourism Tribune,2008,23(6):43-47.[张宏磊,张捷,曹靖,等.基于出游动机的游客目的地选择的离散选择模型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6):43-47.]
[33]Hou Guolin, Zhang Xiaolin, Bian Xianhong. Vocational tourism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of city residents in Yangtze River Delta[J].Commercial Research,2006,(5):4-8. [侯国林,张小林,卞显红.长三角都市圈城市居民度假旅游行为决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06,(5):4-8.]
[34]Wu Bihu, Tang Junya, Huang Anmin, et al. A study on destination choice behavior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7,52(2):97-103. [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2):97-103.]
[35]Bao Jigang, Chu Yifang. Tourism Geography [M].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1999-5. [保继刚,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5.]
[36]Wu Yiping. Formation Mechanism Analysis of Shanghai Destination Circle on Agentbased Simulation[D].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9. [吴一平.上海旅游圈形成机制的ABS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7]Qiu Rongxu.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ircle in China: An ABS Analysis[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0. [邱荣旭.中国旅游圈空间格局的ABS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8]Zhong Zhangqi. The Three Times Geographical Effect 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An ABS Analysis[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2.[钟章奇.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的三次地理作用:基于Agent模拟的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9]Dong Zhiyong. Experimental Economics[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8-4.[董志勇.实验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40]Tang Fangfang, Zong Jichuan. Research methods discussion on economics laboratory[J].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2009,(10):3-9. [唐方方,宗计川.经济学实验室研究方法论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9,(10):3-9.]
[41]Wang Zheng, Wu Jing. Computation Geography[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10.[王铮,吴静.计算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0.]
[42]Yang Xinjun, Niu Dong, Wu Bihu. Spatial models and their assessment on regional tourist behavior [J]. Economic Geography,2000,20(4):104-108. [杨新军,牛栋,吴必虎.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J].经济地理,2000,20(4):104-108.]
[43]Wang Ying, Wang Zheng. An analysis of tourism location[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0,52(3):315-321. [王瑛,王铮.旅游业区位分析——以云南为例[J].地理学报,2000,52(3):315-321.]
一、教师要熟悉所在地区的人文地理状况,让本地区的人文地理素材进入课堂
高中人文地理所涉及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人文地理要素,在任何一个区域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学生最熟悉的是本地的一些人文现象,学生对本地的人文现象最有感性经验,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过从学生熟知的感性经验入手,通过恰当的呈现方式,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揭示人文地理的理论,无疑比用学生不熟悉的教材上的素材更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也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建构。我在人文地理教学时经常翻阅《石嘴山市志》,从中摘取了大量的资料;经常阅读《石嘴山报》《宁夏日报》从中搜集整理石嘴山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的最新动态;定期从《石嘴山统计信息网》 《宁夏统计信息网》上查阅国民经济的各项统计数据。可以这样说教师掌握的本地素材越丰富,教学就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自由度越大。
二、教师要将自己的学识、将自己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将自己平时对生活的感悟、积累有机地融入课堂丰富教学内涵
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专业进修,通过阅读专业书籍,通过旅游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广泛的接触社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间就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要经常把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观察、思考对生活的感悟及时地记录和整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有些自己亲身的经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比教材提供的素材更鲜活,更有说服力。在讲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时,经济因素是难点,尤其是商业活动对距离最敏感,学生很不理解,我就以学校马路对面的商业铺面经营效益差异为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是什么导致了经济效益的差异?学生讨论的结果是:靠南面的铺面人流量大,每天上下班的人流,学生放学上学的人流多数都从南面经过。从这个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源于教师的在生活中的观察,成功地化解了一个教学难点。
三、教师要善于唤醒、激发学生沉睡的经验,让学生的感性经验进入课堂,成为教学资源的一个部分。
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许多观察是无意注意,教师通过恰当的诱导唤醒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与“新知”进行相互作用,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习动机的强化。在讲旅游景观的欣赏时,估计到学生都有出行旅游的经历,我就在课前布置作业,让他们整理自己的旅游照片,选择自己比较满意的照片带到学校,新课一开始,让学生先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旅游照片,然后请几个同学把自己的旅游照片在电子展示台上展示,并作适当讲解说明。有了这样一层铺垫,学生对对新知识的学习就兴趣盎然,有些问题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拓展课程知识、挖掘潜藏在课程的内在信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作为重要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如何发挥教材最大的效益,既取决于教师对新课标的领会程度,也取决于教师能否对教材作必要的扩充、取舍、调整。在学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一节中,教材在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各种因素的情况下设计了一个活动内容,让学生分别分析亚洲季风水田的区位因素,教材设计这样的活动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一个区域会做出某种农业区位选择。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能够根据水稻好温喜湿的生活习性,再结合对下面的三幅气候类型图的分析,能作出正确回答。在完成这个问题之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水稻的生长习性是好温喜湿,我们石嘴山市的年降水量只有150mm左右,属于半干旱地区,可是石嘴山市的有些地区也能种水稻,那么石嘴山市种植水稻的区位因素是什么呢?半干旱地区能种植水稻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经过讨论自然能够得到石嘴山能够种植水稻的区位因素是有黄河水灌溉,干旱地区能够种植水稻说明人类可以对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进行改造,使之能够发展农业生产。
五、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让网络资源成为教学资源的必要补充。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地理学研究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人文地理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自始至终是人文地理学,深入研究人文地理学理论作用机理及其演化的规律性,从多学科视角分析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理论,通过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将人地关系系统地整合起来,形成新时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框架,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顺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也对推动我国城市区域社会经济持续良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人文地理学在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深入经济全球化与人地系统调控、人地关系机理响应、格局与规律以及模拟人地“最佳距离”的研究;第二要深入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良性发展交互关系的研究;第三要深入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变化问题以及其区域相应问题的多维多角度系列研究;第四要应用GPS等科技手段深入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与决策支持系统动态模拟研究;第五要深入人地系统中生态环境与环境伦理的研究。
二、深入实践性研究,不断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行为地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已逐渐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我国行为地理学科今后深入研究的重点、难点应着眼于行为决策机理、认知空间和行为规划多门类的研究。首先要使用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技术,对城市区域周边环境改变与人文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的理论空间与应用价值。其次不仅要深入对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的实践性研究,还要积极拓展新的数据生产与管理方法,以促进理论的提升。再次要深入认识地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化地图认知空间分析、拓展研究领域,以解读其背后深层次的城市空间人地关系的形成机制。最后要以提高每一个城镇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构建低碳区域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为目标,深入开展转型期中国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研究和社会各个类型群体的行为空间与空间行为研究。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科学体系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已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时文化产业自身也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之一。人文地理学研究要在面向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提升文化地理学的学科地位,还要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系统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在学科间交流基础上开展理论创新的同时,还要多角度地吸收其他学科的科学营养,做好学科中的边界跨越者。
四、关注中国政治地理学的研究,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人文地理;枯燥;教学方法;改变
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进行自然地理部分教学时能做到教得得心应手、教得用心,当把某一自然现象或规律给学生讲解清楚后很有成就感,而到进行人文地理部分的教学时很多老师会觉得课本上的内容学生自己都可以看懂,没什么可教的,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课堂上很安静,教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更没劲,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怎样,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两个:(1)人文地理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课本上的内容看懂比较容易,但是要真正理解却比较难。人文地理知识综合性强,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大。如果说自然地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那么人文地理更多的是研究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现象,其所涵盖的内容一点也不亚于自然地理。而这么多的内容基本上都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要把这些内容完全理解清楚需要联系很多的实际生活。(2)我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是造成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时提不起兴趣觉得比较枯燥的根本原因。大部分教师在进行人文地理部分的教学时都会觉得该部分内容很简单,没什么可讲的,学生自己看书都可以看懂,把重点在书上划一下就可以,导致教师在备课时思想认识不到位,准备得不充分,最后的结果就是课堂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只是坐在下面听、划书。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很没趣,甚至有些学生早已在老师的讲课声中进入了梦乡。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该如何去做,才能让我们的课堂重新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觉得枯燥,也让教师在教学时不会觉得枯燥?我认为要改变这种“教”和“学”都枯燥的现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重视案例教学,将“本土化”的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
所谓案例,就是指教材内容中关键性问题的实例,即那些在日常生活素材中“隐含着本质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案例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案例理解普遍规律性的东西,掌握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的关键是精选案例,使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导向性,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知识迁移,通过个别推知并理解整体。实际上教材里已经有了一些案例,但这些案例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比较远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对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仔细的分析准备外,还要再精选一些案例,而这些精选的案例就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让学生能够有一些直观的体会。所谓“本土化”的素材,实际上就是乡土素材,这是学生能够亲眼看到、体验到的东西,把这些素材当做案例用在教学中的时候很多比较抽象模糊的概念就能迎刃而解。
二、真正做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或者说是填鸭式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大障碍。如果在教学人文地理内容的时候依然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走进教师越教越枯燥,学生越学越没兴趣的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进行大的改变,把以往教给学生“这是什么”,变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在其中就起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
比如,必修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这节内容,我的做法是:首先,展示两张和鲁尔区相关的图片,图片上没有任何文字,用图片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工具,让学生去思考通过这两张图片老师想讲什么内容,然后慢慢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鲁尔区的钢铁工业,进而又引出鲁尔区发展的条件,接着再引导学生分析鲁尔区的这种工业可能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通过老师不断的引导,最后学生自己能总结出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以及导致衰落的原因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了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学会怎么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三、让多媒体变成提升课堂效率的能量倍增器
相比较单凭老师自己费尽口舌的讲,也许呈现一段视频或者是一张图片会更加直观,效果往往也要好很多。由于人文地理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于现实生活,而高中生又大多缺乏生活基础,很多课本上的现象联系不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得原本容易理解的内容变得抽象复杂。而到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来弥补学生生活基础不足这个问题。或者展示视频,或者展示图片,或者利用Googleearth这样的软件等等方式来把一些看似抽象的概念、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视觉和听觉上去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炼,不断提升个人魅力
学生往往都喜欢语言风趣幽默、思维敏捷睿智、行动果断又平易近人容易相处的老师,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那么课还没上效果就已经大打折扣了。教师的个人魅力虽然和教学内容无关,但是它能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所以个人魅力就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X”因素。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做到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这样才能让这个“X”因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影响学生、去改变课堂。我们掌控不了学生对我们的看法,但是我们能够掌控我们的教学方法、掌控我们的用心程度,通过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我们总可以找到让每一节课堂激情四射的那个点,总可以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人文地理的知识,总可以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枯燥。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创新.地理教学,2003.
[2]杨爱玲.地理教学中地理案例的分类与编写.地理教学,2004.
关键词: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学科属性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5-0194-05
近十几年来,随着民族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勃然而兴,其中不乏有关学科理论的探讨。然而在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学科属性问题上,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界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史念海、郭声波、安介生等先生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称为历史民族地理学,并视之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黄盛璋、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则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称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并主张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勿容置疑,研究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问题,探讨其学科属性以进行学科理论建设,对促进历史地理学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研究范围、研究对象,还是研究内容,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民族地理学都没有区别,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另行称为民族历史地理学没有必要,将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则是不妥当的。
一、历史民族地理学的提法及其学科属性的界定是合理的
尽管前人在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中国民族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和中国民族学的研究成果中往往涉及民族起源地的考证和民族的分布及其变迁问题,但历史民族地理这一概念的出现很晚。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阐述历史民族地理概念的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他在历史民族地理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发表诸多有关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文章的同时,史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一书中,专辟有“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将历史民族地理视为与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军事地理等并列的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其后,不少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周伟洲先生将历史民族地理学视为“以各区域民族分布为纲,论述各族的来源、发展状况、经济特点,以及他们与邻近各族的关系,包括各族分合、演变、融合的历史,并与今天我国现有民族联系起来”,“以地理因素为纲,综合阐述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的学科。
郭声波先生给历史民族地理学以较为严谨的定义,他指出: “历史民族地理,是历史地理学中以研究历史时期民族实体的空间分布、时空演变以及有关要素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分支学科,也是历史学、民族学的辅助学科。”
安介生先生对历史民族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以及研究任务作了较为完善的阐述,他认为:“就学科性质而言,历史民族地理学应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历史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历史时期出现的各个民族以及民族共同体的起源与分布、各主要民族迁徙与促使这种迁徙的原因及演变趋势等。历史民族地理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①确定各个时期的民族分布图,即确定当时主要的民族区域范围;②分析各个时期民族区域形成与演变的自然与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势、气候、水文、灾变等,社会因素有该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特征、与周围民族的关系等;③由民族分布及变迁引发的历史地理、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综合上面几位学者所述,历史民族地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历史时期民族实体(民族及人们共同体)的形成、分布、发展、演变及其与诸多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它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笔者以为,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称为历史民族地理学,并视之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合理的。一方面,某一学科的属性,应根据其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来决定,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是把某一学科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某一学科的独立存在总是建立在与其它学科相区别的前提下,因此其学科性质的阐明往往出于判明其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之中”。与历史民族地理学最为相关的学科自然是民族地理学。关于民族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分册)作了较为精到的解释,将民族地理学定义为:“研究民族和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与演变的地理背景的一门科学,它介于民族学和地理学之间,是一门边缘学科。”由此,我们可以明确:民族地理学,其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研究内容为民族实体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与演变的地理背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民族地理学涉及到民族学和地理学,它当然是介于民族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但这样定性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一方面,虽然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实体,但它并不研究所有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内容,而是研究一个或多个民族实体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与演变的地理背景,也就是说它研究的是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地理问题;另一方面,民族学本身属于人文学科,民族的形成、分布、演变等属于人文地理现象。所以说,民族地理学应当属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且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从时间角度来分,正如地理学包括现代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一样,民族地理学包括现代民族地理研究和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两大部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民族实体,但从时限上看,它研究历史时期的民族实体,不研究现代的民族实体;从内容上看它所研究的主要是民族的形成、分布、演变及其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等一些地理现象或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称为历史民族地理学,视为历史地理学的组成部分,是合理的。进一步分析,“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集团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其核心是人地关系,而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首先也要研究人,因为正是众多的人,构成了一个个民族实体。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在受自然地理要素的制约的同时也会对,自然地理要素施加影响,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但研究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目的是分析民族实体形成与演变的原因,总结规律,也就是说在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中,研究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要素是为研究历史时期民族实体的形成、分布、演变等人文现象服务的。因此,将历史民族地理学界定为历史地理学中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与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城市地理等并列,是符合逻辑的(目前学界看法较为一致的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参见下图)。
二、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独立的新兴学科是不妥当的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对上述说法持有异义,黄盛璋、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 研究称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并主张将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
某一学科的独立存在总是建立在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前提之下,那么黄盛璋、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所谓的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前面提及的历史民族地理学有没有区别呢?我们先来看看几位先生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性质的阐述。黄盛璋先生在《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书中指出:“本文第一次提出民族历史地理学,是把它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予以讨论的。……民族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民的民族类别、地域差异、源流变迁及期规律的科学”。李并成先生赞同黄盛璋先生的观点,并指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上的民族及其民族群体的起源、发展、迁徙、演变的历史过程及这一过程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探讨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何以产生不同的民族和民族群体?各个不同的民族和民族群体是如何适应并利用、改造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对于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如何?民族和民族群体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等方面的交流、交往的地理基础如何?民族和民族群体本身的发展、壮大或融合、消亡的地理基础又是如何?这些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如何,对于今天有何借鉴意义,从中可以汲取什么样的教训?”朱圣钟先生认为:“民族历史地理的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这个地理现象既包括与民族实体相关的人文现象,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现象。……正因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其它学科存在一定区别,所以民族历史地理学应该被视为一门新兴学科。”
综合黄盛璋、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对民族历史地理学概念的定义,尽管表述有所不同,详略有所差异,但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即民族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历史时期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地理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我们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前面提到的历史民族地理学对比,不难发现二者的研究范围都限于历史时期,研究对象都是民族实体,研究内容都是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地理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者是基本一致的,没有明显区别。既然二者没有明显区别,那么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另称之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就没有必要了。
其实在笔者看来,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称之为历史民族地理学,与称之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完全是一回事,举例来说,“元代回族的形成与分布”与“回族在元代的形成与分布”有什么两样?这两种名称都是合适的,但历史民族地理概念的提出要早于民族历史地理概念的提出,而且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等等这样的称谓符合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一贯的传统,因此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称之为历史民族地理学更合适一些。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称为历史民族地理学还是民族历史地理学,倒还无关紧要,但学科属性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在第一部分,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已论证了将历史民族地理学界定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的合理性,而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民族地理学又没有区别,因此不能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将其上升为独立的新兴学科是不妥当的。
三、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独立的新兴学科的依据不成立
李并成先生虽然赞成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但他没有给出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的依据。黄盛璋先生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予以讨论,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他指出: “一是当前各方的需要,日益要求提到讨论日程上来;二是重视民族历史地理记载与研究,是中国学术传统;三是中国具有一定的研究条件和基础。”在此,黄盛璋先生也没有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民族地理学进行对比,进而指出二者的差异。显然,仅凭这三点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朱圣钟先生在阐述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时,将它与历史民族地理学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二者的不同:
应该说,民族历史地理学的提法,也多少受到历史民族地理学概念的影响,以至于目前还有许多人将历史民族地理学和民族历史地理学混淆为同一概念,而其实民族历史地理学源于历史民族地理学却有着与历史民族地理学不同的内涵,在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虽也论及民族的地域分布、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但同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它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是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即是说,既把民族作为人文地理现象进行研究,同时也把它作为自然地理现象加以考察,研究民族在历史时期的发展与环境变化之间的作用机制,总结规律,为当今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信息。
在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历史民族地理学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但实际上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既包括人文研究, 同时也包括自然的研究,还包括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显然把民族历史地理学划归为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同时也会限制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在上两段朱圣钟先生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的依据是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它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历史民族地理学则不研究这一部分内容,也就是说民族历史地理学既研究人文地理现象,又研究自然地理现象,而历史民族地理学只研究人文地理现象,不研究自然地理现象。 那么,朱圣钟先生的依据是否成立呢?历史民族地理学是不是只研究人文地理而不研究自然地理?笔者以为,将历史民族地理学视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并不意味着历史民族地理学只研究历史上与民族实体有关的人文地理现象,而不研究自然地理现象。众所周知,历史上各个民族实体的形成、分布与变迁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当中既有政治、经济因素,也有意识形态因素;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也有人文地理因素。如本人第一部分所述,历史民族地理学研究民族实体的形成、分布、发展与演变及其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我们以历史时期的彝族地理研究――彝族先民迁移路线为例,“根据云南、贵州地区的彝族史传,彝族先民本居邛地之泸水一带,因洪水泛滥,乃迁居洛尼山,此后即为六祖分支;四川彝族史诗则说,彝族先民在六祖分支之前,更来自西北的雪山,故自称‘雪族’。因此我们研究彝族渊源,不能不考虑到先秦牦牛羌沿川藏彝走廊南迁的历史,也就是说,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可能有一个从高原、高山牦牛、绵羊畜牧到河谷、中山黄牛、山羊畜牧的转变过程,促使这种转变并导致南迁的原因,不能不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历史民族地理学完全可以、而且必须研究历史时期与民族活动相关的自然地理因素。那么,朱先生所谓的民族历史地理学既研究人文地理现象也研究自然地理现象,而历史民族地理学只研究人文地理现象这一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他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的依据显然是不成立的。依据不成立,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当然就不妥当了。
在中华文明史上,人文地理本十分发达,既有一整套“体国经野”载之典籍的成熟思路,也有社会纵横表里的实践操作,而历史实际中不由人意的客观呈现,更具琢磨价值。从理论上说,经过三皇五帝、夏商周以及秦汉的长期历史酝酿,在《禹贡》和《汉书·地理志》中,已然形成了垂范百代的一系列重要人文地理概念。可以说,为在偌大一块地域中安排好庞大多民族聚居地——国家的空间秩序,我们那个时代的祖先既树立了社会地理的“主义”,也解决了社会地理的“问题”。“主义”就是“九州”、“五服”、“移风”、“易俗”,这是“普天之下”;“问题”则是州、郡、县、乡、亭、里,这是“莫非王土”,这里的“王”就是地域或空间序列及其总体关系的人格化表达。在古代地理学思想中,“地理”与“地里”不同。“主义”与“问题”构成“地理”,而“地里”仅指道里远近。需要我们虚怀而勤恳考察的,当然是古代文明的人文“地理”,即古人如何建州域、封土疆、辨方经野、因人纬俗等等,它们代表文明的秩序。
中华文明史上的人文地理是社会秩序的地理,这在中国古代尤其发达。中国古代社会每一回在地域上的大幅度变化(或者“开边三面”,或者“衣冠南渡”),都要求当朝的人士拿出一套办法或说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或心理问题。所谓内府“版图”、朝廷“大簿”(均为人文地理档案),都是王朝管理不可或缺的凭“籍”。侯仁之先生早已指出,古代的许多地理“志书”都有社会管理的意义。
还有许多非制度性的社会地理现象,比如教帮、商帮、匪帮、庙会、山香、市集之类的活动范围与方式,也涉及文明的时空秩序问题。
我们很感谢祖宗留下了地上、地下都布满了“文化”的大地,让我们坐享丰厚的旅游收入。不过,从文明传播的视角研究文化地理,主要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加深对我们人类文明传播、传承与发展的认识。比如人类创造文学艺术,离不开大地,认识这些文学艺术也离不开大地,俗话说,“不开万卷,不行万里,不能读杜诗”。欣赏中国的文学,离不开中国的土地,读“大雪满弓刀”不能在魁北克,读“遥看瀑布挂前川”也不能在尼亚加拉。我国古时候的所谓“人地关系”,不少都是人地的文化关系,古代士大夫即使面对的是鸟兽树木、高山流水,“关系”出来的也还是文明与文化,而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
在传统地理学中,对山水的宏观格局有系统认识,其最高意义是为人文大局规定永恒分野,《禹贡》“九州”便是一例,僧一行的天下河山“两戒”也是一例,它们叙述的是河山布列,表达出来的却是人文大局。“国破山河在”,山河的永固,意味着民族之肌体的颠扑不破。历朝人士对中华大地的认知,“一以禹贡九州为准的”。其文明的可持续性也表现于此,也是中华文明的空间基础。
中国古代重水利,记叙河渠的书颇多,但书中天然河流与人工渠道并述,已经说明其本意重在社会水利而不是自然水文。司马迁“观”“望”过不少河渠湖水,他的感慨是“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史记·河渠书》)《水经注》无疑是一部杰出的古代地理著作,但绝不能忽视它的篇幅甚宏的人文内容,民生大问题寓于其中。研究古代科学史,对古人没有系统化的知识,我们可以把它们爬梳出来,系统整理,但最好不要轻率地称“学”。我们说历史科学要现代化,但千万不要以为把古人现代化一番就是历史研究的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是我们,不是古人。
王士性(1547―1598),临海人,自幼贫而好学, “读书过目成诵,性磊落不群”,中万历五年(1577)进士。
好游,是王士性的最大特点。王士性自己就说过。他“少怀向子平之志,足迹欲遍五岳”。康熙《临海县志・王士性传》称其一生“无时不游,无地不游,无官不游”。他的游踪遍及华夏大地,一生的著述极为丰富,其中《五岳游草》、《广游志》、《广志绎》三种为地理方面的著作。《五岳游草》成书于万历十九年(1591)以前,是王士性宦游天下的原始素材,文体上还带有明显的游记性质。《广游志》从人文地理学角度进行多方位的审视,在地脉、形胜、风土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民族、宗教、语言、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加以考察和总结。晚年息游以后,他以更深刻的理念,更科学的方法,更多边的思维,全身心地投入了《广志绎》的撰写工作。《广志绎》共分六卷,一方舆崖略,二两都,三江北诸省,四江南,五西南,夷辑,是一部杰出的人文地理学专著。
徐霞客(1587―1641),明末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历经30年考察撰成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年,徐霞客听闻临海山水之美,数次来到临海并居于中山之上,与临海好友胜游临海。
徐霞客与王土性是从两种不同角度进行地理研究,王士性的最大贡献是人文地理,徐霞客的最大贡献是自然地理,他们都对临海这片土地充满感情。遗憾的是,王士性在人文地理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几乎被世间忽视了近四百年。当代研究历史地理学的权威谭其骧先生提出,妻建立中国的人文地理学,就必须重视和研究王士性的著作,并把王士性与徐霞客相提并论,指出 “从自然地理角度看,徐胜于王。从人文地理(包括经济)角度看,王胜于徐。”这两颗双子星座,一颗被遮蔽了三百多年,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破云而出;一颗被掩盖了近四百年,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重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