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2 11:24: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体能训练的难点重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体能训练
“寓教于乐”的提出者是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表达出来的,起初只针对诗的作用而言,后来成为现代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即“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寄予,将教育、学习寄予在乐趣里,就是以艺术及美的形式来进行教育的形式。而游戏教学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可应用到对小学生的体能训练中,颠覆传统训练中的呆板、反复、蛮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体能训练的任务,将学生寄予到愉快的玩耍中。当然,游戏教学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容易,教师要确定一个最佳的游戏教学方案。首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挖掘体能训练中可冠以游戏形式的趣味部分;其次,要有细致的构思,令所有小学生都热情澎湃,参与到冠以游戏方式的体能训练中:最后,要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及时将玩性大发的学生唤回到体能训练的主体内容上。
一、挖掘体能训练中可冠以游戏形式的趣味部分
每一门学科都是一面镜子,我们想在镜子中看到什么,就将镜子对准什么。我们想从体能训练中挖掘到可以冠以游戏形式的趣味部分,就必然要用趣味的眼光审视它,以敏锐的洞察力挖掘被遮掩的趣味元素。可以说,在体育学科中,这种趣味元素俯仰皆是,教师要懂得加以利用,将其以游戏的方式编排出来。使体能训练充满乐趣和魅力,让小学生在玩的体验中获得体能的进步。
以体能训练为目的的活动大多具有竞技性质,教师便可以利用天然具备趣味性的“竞技”方式进行游戏教学的编排。例如“运球”和“仰卧起坐”这两项活动,教师便可以将学生分成几小组,每组成员为一个小分队,小分队之间互相进行计时、计数,并将结果上报教师,由教师合计出每组的平均值,进行名次排列。最差的一组可为其他组成员表演节目。每组成员在比赛中获得乐趣和刺激,又能自我督促进行体能训练。即便最差的一组,也能充分的展现自己,获得鼓励。教师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能向“因材施教”的教学趋势努力,小学生自然会愉悦、欣然向往。
二、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热情,实现“没有一人落队”
每一门学科都存在不感兴趣的学生,体育更是如此。但教师不能因为某个学生不感兴趣,而ζ浼右匝党饣蚨云涫焓游薅谩R从这些学生不感兴趣的源头找起,即教学方式。单纯的体能训练,枯燥乏味,甚至损耗体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师要以一种可以激发学生热情,使其愉悦、自主参与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而实现“没有一人掉队”的体能训练教学前景。其中“体育游戏”便是一种。当然,体育游戏并不是几个人的游戏,教师要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其亲近体育,敢于动起来,完成体能训练任务。
尤其是一些文静的女同学,很抗拒各种体能训练,这很让体育教师头疼。为了使其参与到体能训练中,加强对体能的训练,教师可以循序渐进,以游戏点缀枯燥的体育训练课堂,使学生觉得体育并非那么可怕。然后逐一的引导其接近体育,做一些简单的计时、计数、报数、集合、整饬队形的任务。待到时机成熟,教师觉得这些同学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再引导他们投入到体能训练活动中,由于是游戏方式的,这些学生仍会持续对体育课堂的好感。
三、做好体育游戏教学的收尾工作,回到体能训练的主体内容上
游戏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体能训练教学中,教师不可本末倒置,将游戏作为主内容,丧失体育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而是要做好体育游戏教学的收尾工作,将学生唤回到体能训练的主体内容上。这需要教师具备运筹帷幄的能力,力挽狂澜,将玩性大发的学生引导对体能训练项目的思考上来,将肢体上的交流、合作上升到思维、语言、智力的碰撞环节中。当然,小学生的思考方式是幼稚的,教师要加以明确的总结,使实践进行理论性回归,为学生准确投身于体育实践中打好基础。
例如“运球”,小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这一体能训练,不亦乐乎,几乎不在乎运球的方法、速度等等。但掌握运球的基本要领恰恰是体能训练教学中的基本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因此,教师不能任由学生游戏玩耍,在适当的时候,还要进行好的收尾,不能太突兀,要顺接而下,进行方法点拨。例如,各小组运球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介入,也进行运球。可花样、可原地、可跑步进行。学生纷纷拍手叫好,然后,教师再引出该体能训练的要领,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手脚的配合,球的落点。
摘 要 体能训练计划是实现大学生训练目标和训练过程的规划,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的作用、类型分析,探讨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能 训练计划
一、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的作用
大学生体能训练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其基本运动能力,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的发展及预防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大学生中仍有不少人不能积极参加体能训练,而在参与体能训练的人群中也存在着体能训练不合理、不科学,甚至违反训练规律、原则的问题,也因此而导致了健身效果差、体能素质提高不明显,运动损伤渐增、放弃训练等问题的发生。体能训练计划是实现大学生训练目标和训练过程的规划,是体能训练过程的前提设想和预先安排,对体能训练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的类型
大学生通常在校3年以上,可把其在校期间的整个训练期看作一个系统,结合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综合分析,可把体能训练分为总计划、学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一)体能训练总计划
体能训练总计划也称体能训练全程计划,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能训练的总规划、总设计,是体能训练目标实现的预定方案,是学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制定的依据和总体部署,通常包含大学生体能训练总培养目标、大学阶段体能训练的内容、方式等等。
(二)体能训练学年计划
高校体能训练与其它学科教学安排相同,通常以年度作为院校教育过程的基本时间单位。学年训练计划,是对一年体能训练的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是学年体能训练的纲领性规划,对完成体能训练的总计划及实现年度训练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体能训练月计划
体能训练月计划是根据学生本月训练的目标、内容、任务而进行设计的训练方案和规划,在训练目标、内容等要明确,如柔韧、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提高到多大程度或水平,减肥要达到什么效果等等。
(四)体能训练周计划
体能训练周计划是学生每周训练安排的方案。周训练计划在制定上,应以训练内容为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合理安排,确保各项素质得到有效锻炼。
(五)体能训练日计划
体能训练日计划是上述所有训练计划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日计划分主要包括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负荷、训练间歇等方面,日计划尽量考虑年龄、性别及身体机能状态,使得训练计划更具有普适性。
三、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设计策略
训练计划的设计主要包括训练目标、训练方式、负荷安排、注意题四个方面。
(一)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是通过系统的体能训练使身体形态、机能、运动成绩及心理素质达到某一预定水平。体能训练总计划的目标要体现远期目标,通常可设定4-6个目标,以体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学年训练计划通常设定3-5个目标,要注意不同目标间的联系和顺序安排,保证相当比例的学员能够达标;月训练计划要体现近期目标,应考虑训练的可行性及对远期目标实现的可能;周训练计划的目标与当月的体能训练计划目标一致,可根据一周内不同类型的训练设计分目标,如力量训练,第一次训练可安排股四头肌,第二次可安排胸大肌、第三次可安排腰腹肌。日训练计划要体现具体目标,例如当日力量训练的目标肌肉为股四头肌等等。
(二)训练方式
训练方式指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体能素质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体能训练总计划在训练方式上重点对本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运动方法体系、手段体系、途径等进行整体性设计。学年计划在训练方式上通常根据对应的训练目标大致选择训练方法、手段和途径,但之前应根据学生的FMS测试水平为依据;月计划在健身方式的选取上要根据月训练目标及大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训练条件、环境等确定并及时进行调整;周计划在训练形式选择上应多种多样,避免单一,通过变换具体的训练方法,一方面能更好地达到健身训练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日训练计划中要对整个训练所涉及的所有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训练途径进行详细的构思,与当日训练负荷要协调一致。
(三)负荷安排
体能训练总计划在负荷安排方面,要呈现出递增的发展趋势,并进行宏观的设计,以确保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学年计划中,训练负荷不必过于细致、精确,能够基本确定训练频率尚可,训练频率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来决定,通常每周锻炼3次以上效果较理想;月训练计划中要体现运动强度的递增态势,运动强度的设计是难点,选择适宜的训练计划是学生体能素质提升的保障及训练安全的重要前提。因此,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运动强度;周训练计划中对除了有明确的负荷强度、负荷量外,还应当包括训练的总时间,通常每周累计训练时间应在9-10小时左右,时间过短效果差,时间过长容易疲劳累积,甚至造成训练伤;日训练计划的训练负荷制定要针对该日的训练目标进行训练量、强度等方面的精细化设计,确保训练负荷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生理变化相适应。
摘 要 体能训练的研究一直是竞技体育界的热点和难点,现代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不断在此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体能训练应注重身体运动链的作用,避免单一的训练某一环节的力量,将人的身体运动看作是一个运动链。TRX体能训练器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核心体能力量、提高神经肌肉系统控制能力、预防运动员损伤的有效方法。将TRX体能训练器合理的运用于短跑运动的体能训练中去,将会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带来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TRX体能训练器 高校 短跑 体能教学训练 应用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竞技运动训练领域,人们一直将短跑力量训练的重点放在四肢上,忽视核心肌群力量的训练。实践证明:随着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大多数项目的运动员,要想在赛场上表现出应有的技术水平,取得出色的运动成绩,神经肌肉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一)强有力的运动核心一一髋部和躯干力量;(二)运动神经对肌肉运动的精确控制能力;(三)在特殊情况下的协调用力;(四)在不稳定状态下保持身体动态平衡的能力。鉴于此,在实践的力量训练中也随之出现相对应的三大特点:一是从核心向四肢进行放射性的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是进行整体力量训练的第一步,核心强大才能保证运动链上的力量传导,才能使已获取的整体力量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二是以提高整体运动能力为目的的力量训练必须包括髓部的屈伸和躯干的旋转;三是竞技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必须是在神经肌肉系统的支配和控制下完成的[1]。因此,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对运动员核心肌群的力量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短跑运动是一项既要拥有短跑速度,同时又要求拥有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具有强大的髋部力量和腿部支撑能力,需要强壮的胸背、肩部、手臂和腰背肌肉力量,并且对于运动员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协调控制能力要求非常的高,并能快速的完成符合短跑运动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复杂的动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2]。
二、TRX体能训练器
TRX体能训练器是美军体能训练体系中曾经产生的经典训练道具之一。在上世纪30年代,有一种用高密度纤维制成的毛巾进入了单兵补给袋中,其韧性强,能够承受几百磅的重量,很多的士兵都将其绕在坦克的炮管上,双手抓住两端做引体向上或者是绑在弹药箱上自制进行弯举等动作。进入新世纪以后,美军研发了一种悬挂训练体系,依靠几个带子就能保证战时的训练强度,而且极少造成伤病,避免了非作战减员。后来,一个叫Randy Hetrick的海豹突击队员的指挥官,在退役后重新设计了现在的TRX体能训练器和与之匹配的体能训练计划,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1000家健身房在使用TRX,在一些公众场合也安装了类似的装置,方便市民自行锻炼。
三、TRX体能训练器核心部位动作名称及动作描述
从专项角度理解,我们可以将短跑专项体能定义为:指适应短跑比赛的要求,运动员在专项极限强度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体的持续运动能力,它是维持运动员竞技状态和高质量完成整个比赛过程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3]。在对孙海平教练访谈的基础上,我们得出短跑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结构由:专项力量、专项速度、专项节奏、专项柔韧和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5部分组成[4]。据此,根据实际训练经验,特设计出以下训练动作以供参考:
站姿背部伸展:双手向上伸直呈“Y”型,双腿分开跟肩膀一样宽,以臀部向后倾,向后再慢慢还原。
髋关节下弯:人侧站,重心外移,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抓住单绳放头上,以侧腹力量弯曲躯干,再慢慢还原(难度增加:加大斜度)。
跪姿推出:手臂向前伸,握住绳子,双手伸直,肘保持一点弯曲,拳眼相对并住,膝盖跪在垫子上,身体顺着绳子向前倾斜滑出,大腿与小腿之间角度不变,手臂与身体之间角度不变,到身体与地面成45度时慢慢恢复。
推胸-单腿伸展:人背向绳子,手臂握住绳子,双手伸直,肘保持一点弯曲,膝盖一点点弯曲,一脚撑地,一脚向前抬起,身体重心微微向前,用胸肌发力慢慢打开双手并让它弯曲到90度停下,再慢慢还原。
抬腿:人躺在垫子上,双手在两侧扶住绳子,双脚合并,抬起至90度再慢慢下放,不要放到底。
悬浮仰卧屈腿:人躺在垫子上,脚后跟勾住绳子,臀部向上挺起,大腿收回弯曲到90度,再还原,两替。
V型坐姿起身:人平躺在垫子上,双腿脚后跟勾住绳子,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以腹部力量弯起,双手沿身体两侧向上伸直,然后慢慢往回放。
总之,TRX体能训练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能训练手段,在国外体能训练领域已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众多研究结果都证实,它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不同运动员的力量能力和神经肌肉系统的协调控制能力,为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打下基础。但在我国的普及率却不高,仅在几个体科所和体育院校有应用。此外,在运动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体操、跳水等项目中,涉及的项目不多,训练的对象多为是高水平专业运动员。因此,广大体育工作者需认真研究,广泛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教练员科学训练系列讲座――功能性力量训练[M].国家体育总局.2009.8:4-18.
[2] Closed-kinetic chain upper-body training in Redcord improves throwing performance of NCAA Division 1 Softball players[J].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2008.22(6):1790-1798.
本文谈谈初中学生体能训练的科学化,供大家参考,共同提高。
一、明确的体能的含义,认识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体能?体能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它是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们的身体综合素质,表现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的最大限度,包括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训练的水平,体现了运动员新陈代谢的能力。体能包括健康体能和运动体能。健康体能就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为目标能力,运动体能就是提高人们的竞技水平的体能。体能包括以下因素:心血管耐力、平衡性、力量、肌肉力量与耐力、敏捷性、柔韧性。这里主要谈谈运动体能的训练,因为运动体能的提高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体能(健康指标),学生通过跑、跳等活动,可以提高心脏的供血功能、肝的造血功能、脾胃的吸收消化排泄功能、肺的呼吸功能,提升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体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特别是篮球、足球、武术等比赛中,需要有很强的体力和能力才能完成。在有些体育项目中看似不需要多大的体力,但是体力常常决定了竞技技能能否发挥到极致。比如我国国球手张继科的反手进攻被誉为最有杀伤力的选手,与他的力量有很大的关系;郝帅乒乓球技术能力很全面,但是由于他的绝对力量不大,导致他的技术水平的纵深发挥不佳。所以体能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导致能否在竞技中取得好成绩的最终决定因素。
二、提高学生体能训练的兴趣和信心
信心和兴趣是体能训练的两大法宝。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伏尔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教学最宝贵的资源,它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轻松地完成训练任务。即使在训练比较疲劳时候,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训练的要领上,不会分散注意力,把心思集中在训练的最终目标上,面对训练的困难可以咬牙挺住,以完成自己的训练科目为荣耀,产生一种轻松的心理,感悟训练的乐趣,以苦为乐。信心一经产生,就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中,犹如雪崩一样锐不可当。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国内国际大赛的训练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特别是李小龙的自我训练,每天早上要跳三十分钟的绳,还要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学生看到李小龙打败霍夫曼时,非常激动,李小龙健步如飞,空中飞旋的双腿,拳头如雨点般砸向霍夫曼,展示了一代武术宗师的巨大魅力。当李小龙双握拳头高声呐喊“我是中国人”,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李小龙的巨大体能感到十分惊讶,学生纷纷扬言“我也要创造奇迹”。这是学生由衷的心声,深深认识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体能的重要性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三、科学训练,提高学生体能
学生心肺功能的发展落后于运动器官的发展,软骨组织比较多,身体还处于发育不全的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决定了我们的训练方式,因此我们在训练时,训练的方法、训练量都要科学地选择。我们在训练时要注意学生身体的平衡性,对于薄弱的环节要进行保护,更不能采取大负荷的器械训练,以免对肌肉、骨骼造成损伤,或者导致脊柱的变形。我们要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在训练时要避免过早专业化,让学生在体育领域里有更大的选择性。过早专业化,学生身体某些部位定型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训练时应以训练技术为中心,让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训练,全面训练力量、耐力、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使各个器官得到均衡的发展。
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训练方式:
1.跳绳。初中学生身体正处于成长阶段,身体各方面都需要进行锻炼。跳绳可以锻炼学生的体力、耐力、速度、协调性、肺部呼吸、心脑的供血功能,是一种全面锻炼身体的活动,是一种高效锻炼身体的项目。可以肯定地说,跳绳是进行其他体育运动的基础,没有跳绳的基本功,很难把其它体育运动高效顺利地进行下去。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没有哪样体育活动离得开跳绳基本功,因为跳绳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体力、耐力、速度等身体素质。我们为了减少学生训练的疲劳,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跳法,如徒手跳、交叉跳、反手跳,把跳绳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边跳边背古诗、数数字,谁输了,唱一首歌。这样大大地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带之而起是活跃的比赛气氛。
[关键词]短道速滑 身体素质 耐力训练 田径
中图分类号:S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309-01
短道速滑是我国田径运动中重要的项目,我国在这一项目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很多运动员的个人成绩中都取得过金牌,但是在奥运会这种国际比赛中,取得的金牌次数并不多,分析原因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运动员身体素质不如外国选手,很多运动员的耐力都比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没有意识到耐力训练的重要性,使得很多运动员在比赛中体力不支,从而与金牌失之交臂。为了提高我国短道速滑的成绩,教练必须对训练体制以及内容进行修改,要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其耐力,这样才能提高其比赛成绩。
一、短道速滑身体训练的特点
1、周期性的动作特点
短道速滑是一项特殊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具有周期性的动作特点,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熟悉每一个技术细节,还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这项运动具有一定难度,只有掌握技术要点,才能提高成绩。运动员在出现错误的动作后,教练一定要及时纠正,如果错误的动力定型,在周期性的动作训练后,运动员则很难纠正错误的动作。只有熟练掌握正确的滑冰动作,并做好休息交替配合工作,则可以实现做功与休息的均衡性,可以使运动员的动作更加协调,耐力也会大大增加。
2、平衡掌握难度大
短道速滑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运动员需要掌握好平衡,教练一定要锻炼运动员的冰感,使其掌握这种专业性技能。冰感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其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的皮肤、肌腱韧带都会体会身体最佳位置,肌肉也会感应到神经敏感部位,运动员在用力的过程中,神经会感受到用力的大小,并形成肌肉记忆,这可以在运动员的大脑中形成表象,可以激活运动员的脑部神经,使身体的动作更加协调。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应变能力也会大大增加,其动作会越来越熟练,滑冰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3、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加强力量、耐力以及速度等身体素质
力量是指蹬冰动作产生的作用力,在滑行的过程中,运动员会产生向前的动力,支撑的另一条腿需要承受重力以及离心力,运动员在滑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克服空气阻力以及冰刀与冰面的摩擦力。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增强力量这一身体素质能力。短道速滑还需要训练运动员的耐力,这也是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胜的重要因素,耐力是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一般采用的是500m无氧耐力训练,以及3000m有氧耐力训练。短道速滑需要依靠有氧耐力,这一耐力包括非乳酸能无氧耐力以及乳酸能无氧耐力。速度是指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运动员依靠速度才能取胜。短道速度滑冰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反应速度对起跑,躲闪十分重要,动作迅速是反应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位移速度实际决定运动员滑跑成绩的主要因素,也是完成超越的基本条件。
二、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速度滑冰是周期也孟动项目,与田径一样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奥运会项目刀庚发达国家普及与竞技水平高于亚洲国家这一项目具有悠久历史,也是中国参加奥运会最早项目,项目发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我国周期性项目世界冠军产生于速滑.首枚冬季奥运会奖牌产生于速滑,但时至如今其它周期性项目如田径奥运会冠军相继产生唯有速滑尚未突破按现有冰上实力应该突破这块金牌,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与金牌失之交嘴这一问题症结较多。难点复杂,但最主要的还得从训练安排上进行攻关破解。其中体能问题是热点与中心点问题为此仅就都灵冬奥会冬奥会所表现的体能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我国短距离女子运动员在世界刹隋中前八位有三人。其中有一个刹略第一并且年度成绩与世界记录上差0.02秋但奥运会上这一优势未展现出来。主要差距在最后100米冲刺后程降速致使失去夺金机会。后程降速是体能不支或下降具体表现耐力水平下降,耐力水平的维持与提高是大赛中难点与中心课题,竞技状态能力的培养受多方面制约,细节问题均会影响竞技能力细节问题如冰刀器材等均可能出现,但运动的体能如果可以处于高峰状态,则最佳竞技状态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纵观发达国家欧美速滑选手比赛场上的出色表现,体能是制胜的关键因素与基点,美国选手dives与chad降速反而不大。而我国选手降速差达1-5秒,其他几名奥运选手降速差很少有超过单圈速度2秒者,体能状态意识斗志均其有奥运风格,相形之下,这国参赛选手,参赛者状态欠佳,体能透支,明显技不如人,充分暴露了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体适能未达到奥运大赛要求,致使大赛成绩并不理想。
为进一步探讨大赛夺取金牌选手参赛最佳状态,体能训练问题,本研究重点从体能训练中常 用田径不同强度场地跑,仅从生理生化学方面进行理论方面研究,从中破解优秀选手在大赛前,如何 调控最佳竞技状态。滑出个人的最好成绩避 免因大赛中出现体能下降而影响到整个奥运大局。本研究的资料取材于夏训练阶段应用田径跑进行体能训练的血乳酸等生化指标,测试结果:我国选手在冰期对于田径跑这种简便易行的手段进行系统运用较少,或者说基本上未采用,但体能训练十分重视力量训练,自行车等,能较系统运用研究,但自行车训练只解决腿部骨骼肌代谢能力。相形之下对心肺耐力水平的发展不能得到近―步提高。
体能训练是任何运动项目,尤其是周期性耐力性项目训练中重头戏,只有充沛的精力。旺盛 的体能状态,在比赛中发挥出最好水平,创造出最佳成绩,比赛中的体能显现主观上所显示的成绩外,生理生化指标也是随着竞技水平降水的展现而显现出其生物学效应,这一生物学效应,大赛后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均有改变三高―低,如高乳酸、高尿素高 、尿蛋白、低血红蛋白等反应。本研究中还发现,高强度训练比赛对脏器如心、肝、肾产生应激作用。空腔脏器也不程度受淡 常见的尿酮体潜血等资料报道较多,运动后应与肾的球,管改变有关,而本研究中尿样检测发现大量的鳞状上皮,这一医学生理学反应未见报道。或者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本研究发现其大量出现系磷状上皮,空腔脏器受激惹反致这一发现提示运动应激除对实质性器官有刺激外,空腔脏器同时受累。
三、结语
耐力是运动员取胜的关键,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掌握致胜的关键因素,教练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短道速滑具有周期性等特点,在滑冰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依靠速度、耐力以及力量等多种因素,在滑行的过程中,需要培养肌肉记忆,在训练时,也要合理掌握休息的时间,这样可以帮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强度过大的训练,容易使运动员感到疲乏,一定要劳逸结合,才能增强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苗敏.浅谈速滑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及负荷量度与负荷强度关系[J].冰雪运动.2005(01)
[2] 张明伟,吕东旭.对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常规训练手段的生理学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4(02)
授课时间: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2月14日
授课方式:视频直播加视频推送
授课范围:渠东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
授课内容:一、第9套广播体操
二、亲子协作体能游戏,
三、个人锻炼方法介绍:居家锻炼
授课重难点:
重点:授课,确保听课效果,师生在线互动
难点:培优补困
授课安排:
一、授课准备
(一)提前通知确定时间
(二)提醒学生穿运动装,寻找合适活动地点,并尽量有家长陪同
(三)登录平台,调整视频角度,合理安排直播空间
二:授课开始
第一:热身部分
(一)原地跑动两分钟,中间老师要用语言引导学生做一些其他动作,例如:
同学们注意了,要过弯道了,大家注意左转,同学们注意前方有障碍物,需要大家跨过去,听我口令,123跨,等等
(二)徒手操
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头颈肩躯干,髋关节,大腿,小腿,身体各个关节
第二:基本部分,
(一)新授内容,第9套广播体操,
1.视频推送,
2.分节授课,(分解动作教学,)
2月10号,预备结,第1节,第2节,
2月11号,第3节,第4节,第5节,
2月12号,第6节,第7节,第8节,
2月13号,复习1~8节动作,
2月15号,复习1~8节动作,
(二)亲子协作体能游戏,
1.推送视频,(体能小教学视频合集)
2.让家长拍视频发班级圈
(三)个人居家锻炼方法介绍
1.推送个人体能训练小视频
2.直播讲授,简单的练习,
手臂力量锻炼:A.扶墙俯卧撑——扶桌子俯卧撑——跪姿俯卧撑——正规俯卧撑,
核心力量锻炼:B.平躺举腿——仰卧起坐——两头起,
腿部力量锻炼:C.蹲起——靠墙蹲,
协调能力锻炼:D.十字象限跳——拍脚跳,
情绪宣泄途径:E.马步冲拳——弓步冲拳(配合发声)
柔韧能力锻炼:F.对脚坐压腿——单边压腿——坐体前屈
三:结束部分,
(一)提醒学生坚持锻炼
[关键词]兴趣;体能;要领;攻防
广大一线教师坚持“健康第一”为教学航标,以学生进展为中心,抓住篮球训练的内在特点、规律、要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有效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篮球课堂教学效率作了如下尝试:
一、循循善诱,注重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培养初中生的体育兴趣对其未来参与终身体育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刚接触篮球运动时普遍感到好奇,如教师单纯把教科书的篮球技术动作要领和难点生搬硬套地教授给学生,往往导致部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不持久,甚至讨厌,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多方面循循善诱地培养和诱导学生热爱篮球运动,建立稳定的运动兴趣。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的特点、概况和趣闻趣事,带领低年级的学生观看高年级同学练球,现身说法地进行点拨,使每一个学生都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兴趣。实践证明,采用暗示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暗示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手势、表情和行动,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明白相应道理的活动。采用暗示的方法进行篮球教学饱含着丰富的感彩,不仅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且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满足。教师的一个微笑和一声夸奖,往往能使课堂生机勃勃。
二、循序渐进,强化学生的体能训练
篮球教学中,往往以比赛的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而此运动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强、运动强度极大的项目,它需要学生在比赛中有充足的体力来完成教师在赛前布置的战术任务。目前,篮球的发展方向是“高、快、准、女篮男性化”,初中生也不例外,只有体力跟上比赛的要求,才有可能使比赛取得主动。因此,我们在训练中应严格要求学生克服体力上的极限,每次训练课后,还要进行适度的长跑练习,以增强学生的体能储备,提高速度、耐力和灵敏等素质,锻炼他们顽强的比赛作风。从学生的篮球体能适应性训练角度来看,每次篮球课的流程为热身、伸展、力量练习、心肺功能练习、整理与放松。当然,除了完成课内体能适应性训练外,还要求学生控制练习的时间和负荷强度,尤其强调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练习,从而确保体能训练效果。
三、言传身教,切实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在篮球课堂教学中,动作要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把握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在进行三步上篮教学时,一般都会反复地提示学生“一大、二小、三高跳”,但学生不容易掌握完整动作,出现手脚配合不协调和前冲速度过大等被动局面。笔者在实践中可对症下药,大胆尝试脚步动作由慢到快与教师口令统一结合的“三步—五步—七步”循序渐进教学法:以右脚上篮为例,学生持球听教师口令:“1” —上右脚,“2” —上左脚,同时往前运球,“3 收”—上右脚同时收球于腰间,“4 跳”—上左脚起跳同时把球投出。如此循环训练后,学生往前运球的脚步分别往上增加为五步然后再增加到七步。学生在训练时,脚步动作由慢逐渐加快,运球速度也跟随由慢逐渐加快。如此的训练途径,促使学生身体及心理上较放松,不会出现肌肉紧张和动作僵硬等情况,大大增加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切实引导他们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
四、因材施教,在战术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攻防素质
鉴于篮球比赛中攻守战术一般有其共同的结构特点、形式和配合规律,教师应务必在战术训练中让队员(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明确自己的战术套路,熟悉方法和规律,懂得赛场就是战场的道理。这是由于球场上各种信息进入运动员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经过思维立即作出判断,只有判断准确才能采取适当的战术行动,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非常重要。在实践中可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 在实战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快攻意识。
我们只有在多次的对抗比赛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才能有效提高队员的攻击能力。由于学生都不是专业的运动员,快攻意识差是很普遍的,这与参加比赛少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平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让运动员参加比赛,以丰富临场经验,培养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这是提高篮球意识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多观摩多媒体中精彩的篮球比赛,也有利于队员不断提高快攻战术意识。篮球运动员只有多参与、多观摩比赛,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快攻战术意识。
第二,在实战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防守技能。
1.1从体育课堂的组成部分看运动损伤的发生完整的体育课堂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部分组成。每个阶段都有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经调查研究,将各个阶段运动损伤的发生分析如下:
1.1.1在准备部分发生运动损伤调查研究显示,体育课堂中在准备阶段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排在三个组成部分的第二位。造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是因为学生对准备活动认识不够,喜欢敷衍了事,学生自认为做不做准备活动是无所谓的事情,首先从自身意识上就为运动损伤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另外,很多学生在做准备活动的过程中,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特别是在柔初性热身时,由于用力过大从而导致韧带拉伤。
1.1.2在基础部分发生运动损伤体育课的学习主要是在基本部分中完成的,这也是基本部分出现运动损伤率最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课的基本部分由为前中后三个阶段组成,造成运动损伤的概率也因此存在不同差异。特别是学习处于初级或者是处于泛化阶段时,这两个阶段的技能掌握情况还不熟练,技术动作的掌握离自动化阶段还有差距,有些学生自以为己经掌握了此项技术,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发力上,而忽略了技术动作的要领,以致动作变形而造成运动损伤。基本部分的前、后两个阶段是运动损伤出现的高发时间段,特别是在基本部分的后时间段,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不集中、同时体力下降从而导致了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课堂的基本部分的运动损伤,在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动作时,更要注意运动损伤的预防。
1.1.3在结束部分发生运动损伤在结束部分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不高,但是往往也有学生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意外受伤。很多学生由于课堂中过于兴奋,导致体力下降,在将要下课时,又想去完成一个技术动作,结果导致受伤。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体力透支,老师在结束部分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时,造成拉伤。
1.2从体育课堂的上课时间看运动损伤的发生
将体育课安排在上午较早的时间段是发生运动损伤几率较大的时间段。据调查显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每天起床后根本没时间去吃早饭,导致空腹去上课,从而导致营养不良、血糖过低造成体力下降而造成运动损伤。二、随着网络游戏的泛滥以及电脑在家庭中的普及,很多学生会通宵玩游戏或者看电影、上网冲浪,从而导致上午较早上体育课时精神萎靡不振进而在体育课堂上造成运动损伤。三、由于早上的气温相对偏低,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充分的做好准备活动以至造成运动损伤。
2.中学体育课中预防运动损伤的研究
2.1加强运动损伤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发现很多老师认为加强思想和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教师应加强学生对运动损伤思想重视的教育。由于运动损伤方面的理论知识课程安排较少,学校缺乏对学生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教育。另外,据调查得知,很多体育教师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处理运动损伤,以致错过治疗时机造成运动损伤。
2.2准备活动预防运动损伤的前提对体育教师预防措施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充分的准备活动对预防体育课运动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刺激体内各个内脏器官的惰性,提高人体机体的神经兴奋程度,从而为更好地进行体育课教学做好准备。
2.3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是关键体能的训练由一般性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组成,两者要要兼顾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良好的体能可以减少运动损伤发生,反之,不佳的体能就容易在学习与训练时出现运动损伤。体能是所有身体练习的基本运动力,其发展水平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采用各种合理的手段,加强学生身体的全面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应激能力。
2.4合理安排体育课教学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教学与训练的原则。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内容,在教学内容以及顺序安排上应注意把体能要求强、技术难度大的项目放在课的前半段进行教学。在安排课的教学内容时,为了防止局部负荷过重而导致运动损伤,应尽量避免将项目相同或主要用力部位相同的项目安排在同一节体育课堂中。其次,从教学组织上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建立起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减少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的运动损伤。最后,体育教师应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提示,告诉学生该项技术易损伤部位和其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如应对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减少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
2.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注意膳食营养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则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注意膳食营养对预防运动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使人感到疲乏,学生带着这种精神状态去上课时则容易由于体力不支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为防止运动损伤,作为学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到早睡早起,另外,在膳食方面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在进行了大强度身体练习时,适当增加营养的吸收以延缓疲劳出现的时间。
2.6规范运动场地、器材的使用中学的场地以及器材已存在失修或是缺乏的问题。由于使用频率过高,场地、器材的使用时间缩短,就会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这些都是引发运动损伤的要素之一。因此,应减少由于场地器材的不规范或是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运动损伤,进一步规范场地器材的使用,建议学校加大体育设施投入,经常性地整修场地更换器材。
3.结论
3.1体育教师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必须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和生活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因人而异,让学生能发展其个性,推动中学体育事业健康和谐的发展。
3.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时刻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运动损伤方面的宣传教育,不仅要加强自身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也更加强课堂中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学习,提高学生自我预防运动损伤的能力和意识,提高自身预防运动损伤的能力。
3.3加强体能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时刻监督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合理安排体育课教学,体育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的原则。
3.4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生活习惯的监督和管理。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膳食营养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化工专业 职业体能 设想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51-02
1 前言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16号文件的精神,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应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
职业体能是指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分为两类:与职业有关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我院是以化工工艺为龙头,以化工机械、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自动控制专业为支撑的化工类高职。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大多是化工企业,化工企业的污染严重,工作环境危险,对人体的危害较大,这导致学生职业体能的要求相应更高。
因此,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构建化工专业职业体能教学,使学生在身体、心理上胜任化工行业的需要,是目前化工类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希望通过对化工专业职业体能教学改革的设想,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化工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内容和化工系与应用化学系化工专业的老师、学生和已就业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了高职体育教学研究的文章近百篇,了解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近期方向。
访谈法:就化工专业的行业特点访谈我院化工专业的教师;并到生产一线体验工作环境,访谈不同岗位的工人和我院的毕业生,探讨化工生产各岗位对学生的体质要求、需要用到哪些体育技能、目前的岗位容易得哪些职业病。
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函调及当面发放当面回收两种形式。发放教师问卷85份,回收79份,回收率为92.98%,其中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为88.24%;学生问卷1138份,回收1096份,回收率为96.31%,有效问卷1007份,有效率为88.49%。
数据统计法:通过调查、访谈收集的第一手数据,运用 EXCEL和SPSS1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现状
我院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确立了“健康第一,重在参与”的指导思想。学院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28学时)。
对一年级学生开设了特色体育项目教学,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是24式太极拳、身体素质练习;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舞蹈和身体素质练习。对二年级学生创设了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轮滑、武术、定向越野、瑜珈、体育舞蹈、太极柔力球、跆拳道、形体训练、康乐保健等近15个运动项目。
3.2化工专业生产特点分析
3.2.1化工行业特点分析
化工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无论从生产环境、原材料、生产过程都存在危险。因而化工生产较其他工业部门有更大的危险性。
生产环境: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难闻刺鼻的化工废气、这些气体有毒、腐蚀性,有对人体的器官及皮肤有一定的伤害。
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种多,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
化工生产要求工艺条件苛刻。有的化学反应需要高温、高压,有的要求低温、高真空度。
化工生产方式逐渐变为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生产设备由敞开式变为密闭式;控制方式由分散控制变为集中控制;生产操作由人工手动操作变为仪表自动操作。
3.2.2化工行业所需要的职业体能
高职类化工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是一线的操作工,分为主操和副操两个工种。主操在室内,通过计算机等设备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副操确认设备的正常运转。另外还有质检、技术开发研究等一些工作岗位。根据工作环境的具体情况与工作岗位的需要,化工专业的“准职业”人需要这样的业体能。见表1、表2
3.3化工专业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的设想
如何构建化工专业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呢?首先要以化工职业体能为导向,以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和工作环境为基础,设置相应的实践课教学内容,强化职业体能教育;其次要确立以常规体育教学为基础,发展学生的一般素质;再次改革理论教学内容,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明确职业体能的重要性。
3.3.1体育课程目标
高职体育兼有高等体育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既要体现“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参照《指导纲要》对目标领域的划分,化工专业职业体能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运动参与目标:理解体育文化与化工职业素质提升的关系,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炼方案,积极参与有利于化工职业技能发展和职业体能提高的相关运动技能的学习和锻炼;。
运动技能目标:掌握化工专业岗位群所需的体育体能与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能正确理解化工岗位群身体机能要求,明确利于身体形态与机能发展的科学的体育手段;了解本专业岗位群职业病类型和特征,学会利用体育锻炼来预防与矫正职业性疾病的方法。
心理健康目标:明确化工专业岗位群的心理素质要求,积极地通过体育手段改变自身的心理状态和发展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岗位工作的需要。
社会适应目标:积极通过体育手段提升职业素养,胜任本职岗位工作,提高个人生活品质。
3.3.2体育课程模式
我院目前体育课程模式是“2+2”模式,即第一学年特色项目教学,第二学年“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这种“2+2”模式的缺憾是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而身体素质恰恰是掌握其他运动技能的基础。
正是源于“2+2”体育课程模式的缺憾,所以根据体育课程的功能特点、化工行业的职业特点,提出了与职业体能相结合的体育课程模式,即构建“1+2+1”模式,即第一学期体育基础课+第二、三学期职业体能课+第四学期体育选项课的的体育课程模式。
这种“1+2+1”的体育课程模式,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是独立的,但在教学内容上,基础课、选项课、职业体能课所要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身体素质是提高职业体能的基础,身体素质的练习可以迁移到职业体能训练上,如运动中的快速反应能力、耐力、力量、协调性、注意力等等,都是许多专业技术和职业劳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通过体育选修课,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职业体能教学和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3.3.3体育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与化工职业体能相结合的体育课程的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兼顾正常教学、未来的职业要求、生活、发展等因素,因此化工类专业的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围绕基本体能、化工专业核心素质和终身体育行为而设置的。
3.3.3.1理论课的内容
(1)大学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内容;运动处方和运动卫生保健知识;简单实用的健身养生方法。(2)职业体能概念内涵;工厂操作姿态类职业体能的锻炼方法;工厂操作姿态类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运动疗法;职业工作中常用的身体保健与按摩技术等。(3)灭火的方法及灭火器的选择与使用;面对化学爆炸性与火灾的逃生技巧。
3.3.3.2丰富与化工专业有关的实践课锻炼
职业体能训练的手段,主要采用一般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中的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动作,以及根据化工行业的职业特点进行改造和专门设计的练习。具体内容:
(1)消防训练:正确掌握使用各种灭火器、水枪。(2)逃生训练:火灾逃生的技巧(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遮盖护身法;封隔法;多层楼着火逃生法等等)。(3)篮 球:发展力量、弹跳力,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4)乒乓球:锻炼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锻炼人的眼睛。(5)足 球:发展下肢力量和奔跑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统机能。(6)羽毛球:重点发展腰、背肌肉力量和一般耐力素质。(7)身体素质练习:发展耐久力,锻炼心肺功能、发展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及快速反应能力。(8)太极拳:发展呼吸肌,增强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神经疲劳,锻炼全身关节、韧带,增强身体控制力。(9)拓展训练: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培养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3.4课程评价
根据13号文件的精神和我院提出“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教学理念建立化工专业职业体能体育教学评价。课程评价采取“过程+结果”的评价方法,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同时运动技能考核评价方式由原来教师评价改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4 建议
我院今后体育教学改革应与化工生产职业特点相结合,为将来的“准职业人”提供职业体能储备。
建议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引进专业人才,壮大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产学研相结合,体育教师也应到工厂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针对职业特点,把职业体能与体育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胡振浩等.高职体能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苟波等.“体能”概念辨析[J].体育科研,2008. 2 :51-52
[3]李丽等.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问题研究[J]. 成人教育,2011,(5).
[4]岳书蕊. 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理论及实践探析[J]. 成人教育,2010,(11).
本文作者:丁中庆 单位:昆山市淀山湖中学
将游戏运用于理论知识教学时,一定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思维和学习重点,采取有意义的游戏形式加强理解记忆。在运用过程中,应该紧扣知识难点,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游戏,让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便于记忆运用。以这样的形式优化知识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避免枯燥乏味。同时,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便于理解记忆。将这种游戏形式运用于理论教学,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长期的理解记忆。例如,在武术第一、二路弹腿教学中,可运用“托盘绕圈”的游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武术中保持身体重心平衡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双手向上托起一个球体,以走“S”路循环的方式进行绕圈。通过比赛的形式看谁绕的圈次数多,且双手托盘中的圆球掉下来就是赢者。通过该项有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重心的发力点,保持平衡。
在体能训练教学中,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克服紧张畏难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使得运用过程变得更为轻松活泼。通过运用游戏的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使得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况达到最佳,能够有意识减少一些繁琐环节和步骤。该种形式的运用能够有效突出学生运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与体能训练的实践性,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练习,承受相应运动负荷。同时,通过游戏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游戏运动的过程中更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运用游戏能够使得学生的运动技能更为娴熟。笔者在篮球“运球与防守”动作教学中,选用学生熟悉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培养学生的运球灵活性和持久性。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运球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手中的球来进行灵活运动,以此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后期的结束整理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学生需要通过后期的整理运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紧张心理状态,同时,还能够对自身运动的紧张肌肉进行放松。这样能够使得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便于学生下一堂课的学习。游戏运用于结束的后期整理,就要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运动形式中转移自己的大脑皮层运用兴奋状态,让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地结束课程教学。在运用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就一些知识的掌握和动作要领的概括等方面有意识地做游戏。在体育课程教学结束阶段,笔者会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以轻松自由的形式总结课程教学,帮助学生运用适当的运动形式放松身体,减轻紧张的压力。在每堂课结束阶段,笔者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观,仿造太极的形式表演五禽戏,以此缓解学生高度紧张的神经系统,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互动形式的游戏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认知体验,在活动中加深学习理解。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体育运动过程中能够更加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运动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求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针对课程知识要求,围绕教学要点进行全方位拓展延伸。综上所述,运用游戏进行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的课程学习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主动运动的激情。在运用游戏教学模式过程中,更能够拉近师生距离,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满足学生的课程学习发展需要。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学质量 课后反思
体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有着深远影响。
一、备好课
体育课是传授体育运动知识和组织体能训练的。怎样才算备好课呢?
首先,要熟悉教材的内容,明确要求,教师必须要熟知其动作技术要领,这样才能完全掌握所教的动作技术;并能估测到学生在上课时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将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方法。同时也要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相互联系。
其次,结合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的任务、重点以及难点,并且要为解决这些重点、难点设计好良好辅助教育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顺利的掌握重点,轻松攻克难点。
最后,要结合教材、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完美的组织教学方法。一个教师教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的组织教法也不完全相同,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充分写“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而非一个模式。写出个性化教案。
二、上好课
努力做到变教师为导师,深入吃透教材。教师必须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才会乐意学习,教师的讲解才会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教师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巧妙地提问,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要从内心对自己的职业喜爱。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课中充满激情,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绪,调控课堂气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绝不吝啬对每一位学生的赞美,必须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努力让学生有一个好心情,多赞扬,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注意方法,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教师要有博大的爱心,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体育学科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有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练习必须紧密结合,因为体育课中,师生的感情是否融洽至关重要,然而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并且完全要默契配合。所以,要做到师生感情融洽,就要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并把这种感情体现在行动上。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熟悉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态、兴趣爱好。尤其是思想上遇到困难时,要让学生从心底觉得你是一个确实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以便在教学中既能面向全体,又能照顾到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身作则守信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一定得做到。例如,上课不迟到、早退,更不许无故旷课;特殊情况一定得请假;爱护场地器材;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及整理活动。没有严密的课堂纪律就谈不上好的课堂质量。
体育教师必须通过理论课传授体育理论及卫生知识,让学生了解运动前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告别不良饮食习惯。
增强体育课的实效性。所选内容尽可能体现地方特色,要能让学生在课间自发组织比赛或活动。以达到课堂内外相结合。这样,学生在今后的体育课中就会表现得更出色。
关键词:跳水运动员 心理训练 原则 方法
为适应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跳水比赛,跳水运动员初选的年龄也在逐渐减小,特别是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是独生子女,心理上没有成熟独立,思想上的依赖、情感上的依托、自理能力的缺失、挫折体验的匮乏等因素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进而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所以,对跳水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显得尤为必要。心理训练可分为长期的一般心理训练和短期的比赛心理训练。
一、一般心理训练需长期系统地进行
一般心理训练又称长期心理训练,是针对所有运动员均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所采取的训练。心理能力与身体能力、技战术能力一样受后天环境和练习影响,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和提高。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一样都是用进废退,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才能保持高水准。
1.循序渐进原则
教练员对运动员实施的心理训练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应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使之有步骤地进行。不过,心理训练在极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冲击训练,一下子把运动员的心理负荷顶到极限,例如运动员第一次十米台冰棍入水的练习,克服其恐高畏难的心理障碍。但大部分心理训练都要保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2.全面性原则
心理训练必须与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以及管理教育工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心理训练的内容巧妙的贯穿到专项训练中去,使专项训练中始终全面地渗透着心理训练的内容,完成心理训练的各项要求。心理训练的内容必须包括运动员所有的心理因素,诸如运动员的各种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等都应得到教育和训练。
3.个性化原则
每个运动员的心理情况都不一样,不存在完全统一的训练手段。心理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先了解运动员心理状态的个性特点,再编制出特定的训练程序和内容。
研究表明青少年运动员知觉到的教练员权威行为和放任行为越多,其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相反,青少年运动员知觉到教练员的民主行为越多,其心理压力就越小。所以教练员在训练中,既要成为运动员的严师,又要成为运动员的益友,才能即时掌握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例如,不同性别的运动员心理压力和心理适应方面存在差异。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压力,女运动员心理适应的总体状况要比男运动员好。
二、比赛心理训练以预防为主,调控在先
比赛心理训练主要是针对具体比赛而进行的心理准备,一般在比赛前两三月开始练习,并一直持续到比赛期间。调查表明,55%的运动员都会受到比赛压力的影响,并产生不利于夺取好成绩的心理活动。教练员必须防范于未然,不要等运动员出现问题再去解决,而应该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调控在先。采取一系列方法在赛前、赛中以及赛后对运动员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整,以确保技术、战术和身体潜力的充分发挥,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1.呼吸放松训练法
比赛临近,因为竞争激烈、场地不适应、训练准备不充分、竞技状态不稳定、伤病、心理压力过大等原因很容易造成跳水运动员的紧张和不安。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即倒U假说可以得出,在体育运动中应注重保持运动员的适宜焦虑水平,有利于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但是当焦虑程度过高的时候,可以采取呼吸调节等方法进行放松训练,采用缓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克服赛前的紧张和焦虑,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
此外,还可利用专业的运动员心理放松训练音频和功能性心理音乐为运动员减压放松,提高睡眠质量,让运动员在赛时集中注意力,激活唤醒水平。利用瑜伽帮助队员调节呼吸、排除杂念、放松心理、强化平衡。
2.表象演练训练法
通过对运动员存在问题的难点或重点动作环节进行技术分析,制定正确动作的表象脚本,进行表象演练,帮助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等。通过表象演练,可以降低运动员赛前的焦虑水平,培养运动员的情趣稳定心性,有助于树立必胜的信心,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在进行表象演练之前先做好放松训练,以便形成良好的注意状态。首先在安静的环境和状态进行,然后逐渐过渡到正常状态下,与比赛实际情况结合得越紧密、越细致,训练效果越好,确保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定要表象自己最满意的一次动作,包括当时的情绪、表情、场景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以保证积极的强化作用。自我暗示结合表象演练,用积极正向的语言暗示自己,而不用消极的语言提示紧张情绪。
3.全真模拟训练法
全真模拟训练法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使运动员平时就有比赛的感觉,而到了比赛时则和平时训练的心态一致,淡化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目的是为运动员参赛做好适应性准备。
模拟训练法可分为实景模拟和语言图像模拟两类:实景模拟是设置比赛的情况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包括模拟对手可能采用的战术安排、技术难度、赛场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语言图像的模拟是利用语言或图像描述比赛的情境,常用设置比赛场地、气候条件、模拟压分的裁判、有倾向性的观众以及场内的鼓掌声、喝倒彩声等噪音的方法全真模拟比赛,锻炼运动员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性,有助于运动员比赛时调整心态,减少应激反应,发挥出平时水平。
三、用量化指标评价心理训练的效果
心理训练需要长期系统的进行,并且做好相关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建立训练效果的评价体系。用量化指标评定心理训练的效果可使运动员得到及时的和明确的反馈,这是维持和提高心理训练动机的一个关键。没有这种反馈,很难长期坚持心理训练。
量化的评定指标主要有主观体验性的、生理的、生化的、行为的和比赛成绩的指标。用比赛成绩作为评定指标应十分谨慎,因为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不但很多,而且可能有交互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跳水赛场上,最终摘得胜利桂冠的人,有时候不一定是技术水平最强的选手,但一定是临场竞技状态最佳的选手。运动员之间技术、体能的差距已经日益缩小,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所以,心理训练和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恢复训练一同成为竞技跳水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冯妙苑等.游泳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教学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笔者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有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也要掌握所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2.重视课堂练习。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3.选好教法。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及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二、平时教学始终贯彻“实”“活”“精”的原则
实:踏实。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告诉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活: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按步就班,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要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师生间形成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才能顺利进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体育课中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一场激烈的比赛,一段优美的形体音乐,能使课堂充满生气。所以说,多媒体技术教学能提供生动、活泼、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乐,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多重刺激,创设一种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学习,主动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精: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导”在关键点上。备课时教师就应想到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或学生在自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时进行指导。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动作让学生自学,哪些动作由教师精讲,哪些动作用讲练结合的形式进行,使讲解富于启发性。
三、强化“内外”结合,拓展体育教学“时空”
一堂较为成功的体育课,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技术动作,并能组织和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并提高动作技术,当然还会使学生得到体质的锻炼和情操的陶冶。但要使学生的技能、体质和健康水平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的。体育精神贵在“恒”,只有通过长期努力,不懈追求,才能真正享受体育带来的益处和乐趣。课内外结合、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延伸的必要途径。
我们认为,“下课”不应是课堂的结束,而应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只有这样,有限的体育课才得以拓展。唯有走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与家庭相结合的道路,体育课的内容才能延伸到课外,延续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教师必须结合社会、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迎合学生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需要,这是使体育跟随学生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动力之源。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认真研究教材、改进教材,增强体育教学的活力。
【摘要】目的研究机动卫勤分队如何适应当前实战化训练需求,不断提升军事基础能力。方法总结和分析目前机动卫勤分队开展军事综合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军医大学综合演练和机动卫勤分队基地化训练中开展军事综合训练的实践和体会,提出组织实施军事综合训练的基本方法。结果扎实搞好军事基础单课目训练、精心设计军事综合训练内容和严密组织军事综合训练实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结论客观认识机动卫勤分队开展军事综合训练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方法,可提高机动卫勤分队军事基础能力。
【关键词】机动卫勤分队;军事基础训练;军事综合训练;实战化训练;训练方法;训练实施
未来信息化战争在作战环境、作战样式、作战方法等方面都将发生彻底改变,势必给卫勤保障人员战场生存和行动增加困难。目前,加强机动卫勤分队建设既是世界各国军队的共识,也是我军卫勤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动卫勤分队的任务是战时执行战役或战略机动卫勤支援保障任务,其执行任务的空间环境在战场。未来战场多维复杂、紧张残酷,机动卫勤分队除了具备精湛的专业保障能力,还必须具备军事基础能力。军事基础能力的核心是军事训练,只有把军事基础训练搞扎实,才能经得起实战的检验。单独开展的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和军事体育等基础课目训练,必须要通过军事综合训练实践才能真正提高机动卫勤分队的军事基础能力。
1机动卫勤分队开展军事综合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单课目训练不扎实
1.1.1训练课目不全
机动卫勤分队在训练中,重视作业流程和人装结合训练等,对军事基础课目训练的内容涉及很少。共同训练课目漏训、偏训现象突出[1]。实弹、实投、实爆“三实”训练内容由于对装备器材、场地安全有要求,基本得不到落实。缺少素质过硬的教练员,指挥技能训练走过场的问题普遍存在[2]。
1.1.2训练人员不齐
机动卫勤分队成员平时保障任务重,整建制集中组织军事训练得不到落实[3]。部分人员因工作频繁离开训练场,训练计划难以落实[4],补训工作也没有及时跟上。训练中重战士轻军官、重专业技术军官轻指挥军官的现象突出,导致训练参训率达不到要求。
1.1.3训练标准不高
机动卫勤分队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训练、勤务训练和军事训练,但军事训练往往成为训练中较为薄弱的一环[5]。有的单位人为降低训练难度和要求,或者是倾向于训练难度小、要求低、保障易的内容,甚至只组织能体现“时间”“米数”“次数”的课目,还有的直接以体能训练代替共同训练内容,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训练标准。
1.2训练内容设置不科学
1.2.1内容选取倾向基础
在涉及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军事体育等内容时,存在重基础轻技能的现象[6]。对经常反复训练的机动展开等基础内容较为重视,对训练复杂的武器装备操作等技能训练轻描淡写。还有的重基础轻指挥,对分析判断情况和组织指挥与行动的内容很少涉及,即使是涉及了,也是立足平时多,考虑战时少,训练多满足于演示和观摩。
1.2.2内容设置过于简单
在开展演练和野外训练时,往往局限于分队机动、展开和撤收等内容[7],并且把困难设置在能够克服的范畴,把情况限定在可以解决的程度。基本没有机动中的重装行军、野战生存、通信联络、临机情况处置和展开撤收中的组织指挥、现地勘察、警戒防卫、构工伪装等内容的训练[8-9]。夜间训练和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训练尤其少。
1.3综合训练脱离实战
1.3.1实战化理念不强
受“和平积习”的影响,人员打仗思想弱化,训练脱离实战。训练组织实施要求不严格、标准较低,情况设置针对性不强。综合训练不是把提高战斗力和保障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0],而是视综合训练为一项任务或者是对外宣传的亮点。严重制约了训练质量水平的提升。
1.3.2实战化内容不多
对完成应急保障任务时,指挥人员临机情况的决策指挥,卫勤专业分队和技术人员战时快速反应和生存防护能力等实战化内容和课目组织较少[11]。片面的将风险高、难度大的实装、实操、实弹等训练和野外训练理解为实战化内容。
1.3.3实战化氛围不浓
各单位在训练中单纯强调训练要求或训练方式[12],增加烟幕、设立“蓝军”、将营区训练内容移至野外等。实战化训练环境得到了加强,但实战化思想、观念、作风没有跟上。表现为日常战备教育流于形式[13],个人训练态度不正、积极性不高,训练操场化、程式化现象较为严重。
2机动卫勤分队开展军事综合训练的基本方法
2.1扎实搞好军事基础单课目训练
2.1.1训练内容要全面
要按照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确保训练内容全面的同时突出重点。军事基础理论学习要结合专业特点,强调与国家安全形势相关的内容,突出与信息化局部战争相关的内容;体能训练是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综合训练的基础,要突出3000m跑、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基础项目;指挥人员还要增加指挥谋略、组织筹划以及部队管控能力的训练[14]。
2.1.2参训人员要齐全
①科学确定组训模式。战士(非现役)基础较弱,共同基础内容要专人负责,集中组织;干部工训矛盾大,要搞好训练前摸底调查,制定区分到单个人员、细划到具体内容的训练方案。②做好说服教育。全方面讲清机动卫勤分队承担的历史使命以及牵涉的利害关系,树立责任和担当意识[15]。③强化激励机制。从职称晋升、立功受奖等各方面向骨干成员进行适当倾斜。根据训练成绩对个人和科室给予表彰奖励和批评惩罚,以充分调动训练积极性[16]。
2.1.3训练标准要实战
在训练标准上,要杜绝“险不练兵、难不练兵”“练为考、演为看”等背离实战化要求和消极保安全的训练。轻武器射击和手榴弹投掷等训练不能只停留在动作操作层面,还必须组织实弹训练与考核。体能训练不能只停留在操场层面,还要组织战斗体能训练,敢于在环境极端恶劣、身心极度疲惫的条件下开展。识图用图训练不能只停留在室内量算层面,必须要开展野外教学[17],让队员在实践中提高能力。战备基础训练不能只停留在战备教育层面,还要与机动卫勤分队应急应战任务结合起来,定期组织全员全装的战备拉动,强化快速反应和长途机动能力[18]。
2.2精心设计军事综合训练内容
2.2.1紧急出动
主要训练机动卫勤分队应急响应,依据战备方案携带物资器材,按预案完成行军、输送编组和序列,建立指挥通信联络。指挥人员熟悉指挥流程,是机动卫勤分队从常态向应急应战状态快速转换和应急响应的行动[19]。
2.2.2行军与输送
主要训练指挥人员组织徒步、摩托化行军的能力。分队能够实施长距离机动及机动中的警戒防卫,能灵活处理临机情况,是确保机动卫勤分队能够完成战时频繁机动的卫勤保障任务[20]。
2.2.3专项组合训练
卫勤指挥干部训练配置地域防卫的组织,包括侦查防卫组织、识图用图标图等;卫生技术干部训练搜救和前接伤员,包括地形图使用、战现场急救防护等;战士(非现役)训练战术投弹,包括战术基础动作、手榴弹投准等,是区分人员类别,提高难度和强度,易于实现的实战训练内容。
2.2.4野战生存训练
主要训练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所属人员的野战生存技能。指挥员掌握露营的基本方法,分队人员能够利用现有条件开展野炊和露营,同时要能够有办法寻找水源、获取野生动(植)物,是战场条件下的自我保障训练,是对作战部队实施有力保障的前提[21]。
2.2.5轻武器操作训练
包括武器分解结合、一般故障的排除和实弹射击。干部主要训练手枪操作和对隐显目标实弹射击,战士(非现役)训练步枪操作和对固定目标实弹射击,是机动卫勤分队利用手中武器,实施自卫和集体防卫的技能。
2.3严密组织军事综合训练实施
2.3.1成立机构,明确分工
综合训练组织机构通常以机动卫勤分队训练管理人员为主,加强必要的保障人员构成。不改变人员平时职责和业务范围,由训练部门一名领导具体负责,下设指挥组、训练组和保障组。指挥组,主要负责训练的整体筹划和具体训练内容的实施,协调训练场地、教练员、器材、武器弹药,军地关系等;训练组,主要负责现地勘察、制定方案以及组织训练;保障组,主要负责训练中本级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器材、装备和场地等保障。
2.3.2现地勘察,制定方案
要做到训练课目不少内容、不降标准、不减难度,必须进行现地勘察。主要是依据选定的训练内容和现有训练条件,确定每个训练内容实施场地和保障要求,以及周边有哪些兄弟单位训练场地可以利用、还需要协调哪些器材装备等。在场地保障上,必须要有轻武器射击场、按图行进野外训练场地、组织野炊的场地等。同时,还必须根据各场地之间的距离和道路等条件,确定转场方式,确保整个训练内容完整。根据现地勘察的实际情况,训练组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案。
2.3.3从难从严,严格施训
按照设想,军事综合训练通常依次进行紧急出动、行军与输送、专项组合训练、野战生存训练和轻武器操作训练。整个训练必须着眼实战,从难从严,严格执行训练方案。训练时间上,要把握好高效性,必须在24h之内完成所有课目训练,使训练符合快节奏、高强度等实战特点。训练场地上,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将营区、野外、靶场和露营等各个场地有效衔接起来,使训练符合连贯性、野战性等实战特点。训练内容上,按照训练流程逐个实施,各个内容的衔接要环环相扣,使训练符合系统性、激烈性等实战特点。
参考文献
[1]冯飞,王超,杨黎.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实战化训练浅谈[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9):1024-1025
[2]傅红亮,李杰鹏,纪伟平,等.基层卫勤分队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5(4):366
[3]阳林俊,王凯.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快速反应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08,15(7):641-642
[4]杨波,叶平,李运明.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开展野外驻训的做法与体会[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2):1169-1170
[5]叶廖沙,张波,梁韫洁.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力量实战化训练问题与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15,22(4):359-360
[6]李泽,张岳,胡月静,等.联勤分部机动卫勤分队的建设[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3):285-286
[7]沈平,王兴华.军队医院卫勤训练按纲施训的难点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2):77
[8]陈礼潮,林晓城.军队医院卫勤实战化训练中主要问题及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6,30(7):452-453
[9]刘双喜,范晓强,段光锋,等.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1):1084-1086
[10]董自西,赵晋,张磊磊,等.强化军队卫勤训练基地建设的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15,22(9):881-882
[11]王汉祥.加强机动部队医院卫勤实战化训练的几点思考[J].武警医学,2014,25(8):851-852
[12]吴亚男.实战化训练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1
[13]易凡,支凯林.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现状及对策[J].东南国防医药,2005,7(6):465-466
[14]徐雪,黄勇,王国威,等.卫勤分队1小时快速反应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8):916-917
[15]罗晓明,何坤,肖军,等.某军队医院按照新大纲组织战备训练的做法[J].人民军医,2016,59(6):640-642
[16]李卫东,陈礼潮,卢敬飞.运用训练等级考评模式组织医院参谋技能考核比武[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51-52
[17]赵晓明,王佳,李向兴,等.野战医疗所训练的组织与实施[J].人民军医,2010,53(3):159-160
[18]徐克钧,刘非非,王艳林.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的做法[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2):1408-1409
[19]李卫东,黄纯,吴冰,等.论应急卫勤专业力量快速反应能力建设[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1):48-49
[20]方建,陶勇,刘涛,等.野战医疗所(队)卫勤保障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