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

死亡教育的形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2 11:24: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死亡教育的形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死亡教育的形式

篇1

前言

死亡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其主旨在于使人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人都不可回避的死亡问题,首先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死亡,同时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他人的死亡。死亡教育不仅让人们懂得如何活得健康、活得有价值、活得无痛苦,而且还要死得有尊严[1]。

随着文明的推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重视优生、优活,也追求优死。临终关怀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由于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死亡文化的桎梏,人们对死亡观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医护人员长期以来习惯的道德价值观、医学、护理伦理观与临终关怀也有着一定的冲突。普及死亡教育无疑应是实施优死制度和普及优死的前提。死亡教育是开展整体护理的要求,其实施直接影响临终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及时的展开死亡教育便显得十分迫切和有意义了。我国临床进行死亡教育研究进展的综述如下:

1国内研究现状

1.1港台地区死亡教育现状

1.1.1台湾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台湾教育界将死亡教育引入,称为“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在学校广泛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并将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2]。黄天中[3]出版了死亡教育系列丛书;台湾的医学院均开设了死亡心理学等课程。台湾很重视对护理系学生的生死教育,很多学校将其列为必修课。

1.1.2香港研究现状

香港最初的死亡教育采用综合的方法,将死亡和濒死的知识整合到其他课程中,主要采用讲授形式,重知识传授,而不是态度和技能的培育,护理学生(护生)也没有机会检测自己对个人经历和临终患者的反应。近年来对护生或注册护士的死亡教育中均尝试PBI。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护理人员对死亡和濒死持有积极态度,并能获得相关的知识和心理社会技能[4]。

1.2大陆地区死亡教育现状

与港台地区相比,大陆的死亡教育起步晚,发展严重滞后。回顾其发展历史,死亡教育首先在医学教育领域、围绕伦理问题而展开[5]。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始于80年代[6],1988年7月,中国内地第一次全国性的安乐死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努力开展死亡学教育、更新死亡观念的问题。国内护理界死亡教育总体还处于理论水平,大多数护理院校未单独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护生在校期间不能获得系统的死亡教育,在职继续教育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内容,护理人员对死亡教育知之甚少[7]。

2提高死亡教育实行方法

2.1 提高护士对死亡教育的认知水平

死亡教育使人们懂得如何保证健康,有价值、无痛苦,而且还要死得有尊严,既强化了人们的权利意识,也利于促进医学发展。护理人员对死亡教育的态度同时直接影响到临终护理的质量,管理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死亡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2.2 提高公众对死亡教育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死亡观

应该呼吁社会利用媒体宣传、印刷广告等方式开展死亡教育知识的普及,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为护士开展死亡教育提供适宜的伦理环境。

2.3 重视护士对死亡教育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深入,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对病人的身心护理,但是,在护理临终病人时所缺乏死亡教育的知识以及技巧,对死亡话题探讨也较少。

2.3.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不同文化背景,死亡观不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接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多数人对死亡是采取否定、回避的态度的。要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首先应该对护理人员自身开展死亡教育,提高其素养,摆脱其对死亡的恐惧,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本着真诚善良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

2.3.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死亡教育知识、技能培训

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是现代护理学需要研究的新学科、新课题,鉴于目前死亡教育的现状,应对护理人员强化有关死亡教育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自学、短期学习班、院内讲课、脱产学习班、脱产进修等,使他们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掌握病情告知的原则和技巧,处理好“告知事实”和“避免伤害”的冲突,掌握症状控制、生死问题谈话与教育等相关知识,使死亡教育成为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2.3.3死亡教育应作为护生的必修课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在人们还未经过良好的死亡教育,不具备科学死亡观的国情下,作为培养护士的医学院校,应将临终关怀学作为护士的必修课,继续探讨“临终关怀”、“死亡教育”的适宜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借鉴国外教育形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有特色、前瞻性的系列教材,使我国的死亡教育具有高起点和适用性”[8]。

参考文献:

[1] 诸葛毅,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死亡教育的社会价值[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2006(03)

[2] 传宏,杨海燕.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3):11―12.(3)(4)医学教育必须重视死亡教育,岳亮,《卫生职业教育》

[3] 黄天中.死亡教育概论I: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研究.台北:明田出版社,1992:1-532.

[4] Wong F K,Lee W M,Mok E.Educating nurses to care for the dying in Hong Kong: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Cancer Nurs,2001,24(2):112―121

[5] 刘辉,张希晨,李燕.灾难托起的生命伦理命题:死亡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97―99.

[6] 传宏,杨海燕.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3):11―12.

篇2

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直是中国学者研究的重要人物,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不仅是批判,更表现为重建理性化、现代化的社会“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在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重塑“公共领域”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条理论脉络:普遍语用学――交往行为理论――协商伦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当前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成为高校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集聚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热情和正能量。哈贝马斯以语言转向研究为切入点,构建交往理论,并从人的行为理论过渡到社会理论,形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诊断。哈贝马斯的理论是否能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真谛、解决社会危机值得怀疑,但是其理论脉络对我们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哈贝马斯建立在普遍语用学基础上的交往理性理论

哈贝马斯批判工具理性,主张以交往理性取代,以语言为桥梁构建主体间平衡、稳定的关系,呼吁回归生活世界,达到主体之间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一)在对工具理性批判中提出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因工具理性而异变、压抑。工具理性强调主体的理性能力,它“把自身以外的一切关系都用主体―客体对立关系模式加以抽象概括和实践操作,人为地设定一个与客观世界相对立的第一性的理性主体,迫使理性退化为对自然界等第二性他者进行无休止利用和支配的一种被片面化和阉割了的工具理性”[1],世界被分裂为对立的主客体关系,现代社会陷入价值与道德的冲突:道德滑坡、自由丧失、人性压抑。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改造是建立在现代西方哲学从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基础上。对哲学语言转向的研究和对工具理性的批判,让哈贝马斯认识到工具理性的缺点,即“把人的精神活动同人的行为、生活环境、‘生活世界’以及把人联接在一起的最普遍的语言中介物分裂开来”[2]。所以,哈贝马斯以语用学为切入点提出交往理性克服工具理性对现代社会的统治,跳出主客体的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绝对控制,关注作为主体的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人的社会行为是主体之间相互理解与共识;并且认为导致人与人之间冲突的差异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想沟通、行为调整可以解决问题。

(二)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行为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物质交往不是最基本的交往方式,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以符号即语言为媒介的交往才是最基本的,也是必要的。哈贝马斯建立的交往理性是指“论证性话语在不受强制的前提下达成共识这样一种核心经验。其中,不同的参与者克服掉了他们最初的那些纯粹主观的观念,同时,为了共同的合理信念而确立了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和生活世界的主体间性”[3],是人们之间以符号为中介的互动。由此分析得出交往行为、言语是构成交往理性的主要因素。交往行为以语言为媒介,体现了人们通过对话达成一致和协同的目的,以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为原则。因此从有效性看交往行为要具有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人们行为的协调基于同意。因此语言在交往行为中十分重要,发挥着多向度作用:搭建主体间理解桥梁;表达作为规范的共识;单纯的表达手段。语言作为交往行为的媒介相应也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正确的,具有可理解性。交往行为要达成人们之间的一致和理解,必须蕴含着合理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交往行为强调主体间性,意味着多元价值的存在。第二,交往理性是原则、程序,是人们遵守的共同规范,更是人们之间相互的期望,需要主体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协商、沟通、理解达成共识。第三,交往行为是开放性的,其合理性就是人们之间互相征求意见达成的共识,是暂时的一致,其本身并非绝对的,是可协商讨论和批判的。由此,人们之间形成的交往关系不需要“任何外在语言行为的力量,而完全靠自由、平等、开放的讨论来形成而非强迫性共识”[4]。

(三)建立在交往行为基础上的生活世界

交往理性的建立和交往合理性是为了让理性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者置身其中的境域。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个性三大结构。文化结构意指知识的储备、前人特定的文化积淀,是交往行为者对世界理解的依据;社会结构则是在文化沉淀基础上构成的理解和交流关系,即合法的社会秩序;个性层面指个体依据文化积淀和合法的社会秩序教化自身,构建自我存在。生活世界是促进社会进化的动力:促进文化的积淀、传递和更新;促进社会的整合与团结;促进个体的社会教化。社会的进化过程不仅是指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更包括生活世界理性化。人们用不同的沟通形式理解社会规范、构建合法的社会秩序、促进个体发展,人们凭借言语行为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越来越美好。

二、交往理性理论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与启示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现阶段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构建,更关系到意识形态激烈抗衡环境下的大学生教育。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有效性是教育的首要目的。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及其生活世界,造成传播语言有效性的缺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内化的认同感和外化的行动力。在如何提高有效性问题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遵循主体间性,搭建师生协商机制,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自我教化能力

哈贝马斯以交往理性为基础,批判传统的“主体―客体”思维模式向“主体间性”转换,“主体间性”是民主协商的理论依据。“主体―客体”模式侧重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控制,目的在于探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能力基础上确定的主体对客体世界的最高权威,所以导致主体在选择最有效的工具达到预定目的的时候,而忽视了客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偏向于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教育者是主体,学生变成被动接受的客体,但是教育者不是学生,关注的是教育的目的,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价值如何往往被忽略。“主体间性”则强调了主体多元化,自我与他者的平等、自由是一致的。主体间性原则下的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学生的平等主体关系,教育者主体起着价值引导作用,学生主体则自主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社会层面来讲意义重大,是中国梦共同理想实现的精神支撑、意识形态领域抗衡的力量凝聚的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关系到国家、社会的进步,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维度,是大学生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保证。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仅是单向度的受教育者,更是教育的价值所在。所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主体间性原则,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对话、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以平等对话而非说教开始,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国家、社会、个体共同利益为目的,以此共识目标为基础,通过自由、平等的民主协商,促成彼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解,然后确定达成共识目标的教育秩序,即怎么做。只有达到教育实践参与者赞同的秩序、规范才能有效。教育中采取通过协商确定的不同形式的对话,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即自我教化功能,更在此过程中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探究、自主生成。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是培养学生商谈资质、能力,引导学生熟悉协商理论并做相应的模式培训。二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引导协商的发起,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与学在价值观认同、目的、方法上可能存在的冲突和矛盾。

(二)构建有效语言,拓宽对话语境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就是以语言为媒介达成相互理解和目标的活动,语言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形式。当然话语蕴含着有效性要求:可理解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语言的表达能让听者理解、分享、相信、认同。哈贝马斯认为,“在理想的言谈情境下,通过合理、规范地使用语言,人们之间就可以达到相互理解,并在非强迫的情况下达成共识”[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体之间教与学的交往行为,这一交往行为主要通过语言进行,语言的合理化是交往行为遵循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国家、社会、个人三层面是并重的,教育者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的表述,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其内涵,不能简单重复概括性表述或者说教式语言。教育者要拓宽与学生的对话语境,话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教育载体而制宜,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机融合。双方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要遵循基本规则:真诚、发自内心、可达成共识,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对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境界。特别当下以社交网络为主体的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体和受众界限日益模糊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运用网络,合理运用网络语言,打破交流的隔阂,缩短沟通的距离,形成互动,引导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

(三)回归生活世界,融入现实社会的对话情境

篇3

今年10月8日,江西赣州15岁初三男生悲情自杀。仅过两日,同为15岁的广东河源高一男生在宿舍楼坠亡。两人的遗书中,无一例外均提到了学习压力。类似的悲剧时常见诸报端。有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中小学生偶尔有自杀念头,其中经常有自杀想法的占到了4%。

每当有学生因学习压力等原因而自杀的事件出现时,人们在悲叹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往往将矛头指向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以笔者之见,应试教育制度确实存在较大弊端,理应遭到质疑,但儿童自杀的原因很复杂,只归因于应试教育制度有简单化之嫌。生命教育特别是死亡教育的缺失也难辞其咎。

新世纪以恚针对诸多学生不尊重生命的现象,我国教育开始关注生命,生命教育应运而生,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然而受城乡及地区差异的限制,加之应试教育对品德等非主干学科的轻视,使得生命教育在很多地方还处于基本空白的状态。此外,由于存在严重的死亡避讳,我国的生命教育往往只告诉儿童要珍惜和热爱生命,却基本不提及死亡。试想,不让学生认识和接触死亡,又怎能让学生认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真正做到珍爱生命呢?

死亡教育作为一种在欧美发展相当成熟的教育在我国却争议颇大、步履维艰。相对于生命教育的繁荣,死亡教育还鲜为人知。对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不足,也使得人们对死亡教育的效果有所怀疑,担心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会产生负面效应。尽管有人针对诸多儿童自杀等死亡事件发出了“死亡教育,等待到何时?”的呼喊,每当发生地震等灾难或安全责任事故时也会有人呼吁“该给孩子补上这一课了”。但时至今日,我国死亡教育的普及度和认可度仍然极低。死亡教育相关的活动往往会引发激烈争论,反对声居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也多持一种谨慎和保留态度。然而,不通过死亡教育帮助儿童从小认识死亡,形成科学合理的死亡观,儿童就无法理解生命的本质,无法真正成熟,更会被死亡恐惧等各种死亡问题所困扰,在错误死亡观念的指引下,将死亡当作儿戏,恐惧、轻视或向往死亡。

窃以为,死亡教育应当得到大力提倡,通过加大对死亡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合理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的经验,研究其在预防儿童自杀、认识生命意义等方面的实际效果,以期死亡教育能够成为拯救学生自杀等不尊重生命行为的一剂良药。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谈生,是教育人通过认识死亡的本质来最终获得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体认,实现向死而生。

篇4

1.交往的本质。对交往本质的理解必须结合人的本质进行分析,否则只能停留于对人的交往的事实的现象描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交往就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人交往故人存在。

2.交往的类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把人的交往类型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种类型。物质交往指在社会物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物质、能量上的交换,这种交换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指人以交换和传播精神产品为目的而进行的思想、文化、情感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由此可见,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

3.交往的发展形式。马克思把不同时期的交往从历史形态角度划分为三种交往发展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此时的交往具有自然性、原始性、依附性的特点。第二个阶段是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克服了个人与社会间的矛盾,实现了对社会关系的自由驾驭,成为真正的交往主体,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性缺憾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交往出现了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和精神交往三方面的缺失,表现为交往形式、交往内容、交往理念三种缺憾。

(一)交往形式被动与单向。人是双重关系的存在物,从这一视阈审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则出现了主体间性弱化的瓶颈。

1.教学被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平等的主体间地位的交往异化为不平等的主客体地位的交往,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常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变成教育者垄断的交往;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常成为被动接受教育者教育的物化对象,丧失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无法完成自我建构。

2.交往单向。一方面,教育者受传统“主体一客体”教学模式影响,通过制度化的权威将思想与规范单向灌输给受教育者,异化了教学交往。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接受、服从,无视自身的能动性与话语权,不会对教育者提出质疑,很难实现对意义世界的觉解与对思想境界的提升。

(二)交往内容抽象与疏离。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指向的是现实生活的交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却模糊了这一立足点,总着眼于抽象疏离的理论,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

首先,交往内容抽象。本应体现现实生活的教育交往内容却被过度意识形态化,脱离受教者的生活世界,丧失其应有的真实性与可信性、现实性与实践性,成为空洞说教。其次,交往方式疏离。师生平等的生活化交往方式被异化为单调的“程式化”交往、“课堂式”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渐渐异化为“填鸭型”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交往理念重理轻情。交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重要,在于既延展到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领域,又根源于受教育者的深层心理。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对于精神交往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尤其是情感和心理。

1.情感交流缺失。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中往往缺少这一媒介,也就是说,虽然受教育者对情感交流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情感交流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未达到客观要求。

2.心理沟通不畅。心理是大脑的机能,而思想是心理的产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将心理咨询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但其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一方面,心理沟通以门诊式咨询为主要方式,违背了“交心”的疏导原则,另一方面交往内容未建立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之上,对其学习、生活等解疑答惑的心理沟通更是无从谈起。

三、提升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而提高实效性意味着这一教育目的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针对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提升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路:

(一)实施理念:互相理解。理解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是“单向度”的“理解”,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主体之间的理解为核心,注重双方的平等参与,实现主体之间的精神沟通,寻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视界交叉点和融合点。

教育者应敞开心扉,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和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形成“双向互动”,最终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注意言语表达,以理解为目的进行的沟通交流,往往注重发挥语言的媒介作用,而且言语必须具备“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2]。只有这样主体才会寻求改变自我、接纳对方,达成真正的理解。

(二)内容选择:回归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世界指的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的一切社会生活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现实生活视阈下关注受教育者的存在状态与发展程度,就不能游离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之外。一方面,尊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内容要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做到人性化与知识化兼顾、生活化与政治化统一。另一方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与多样性。既要包括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内容,也要包括人格塑造、社会交往能力等普世内容。丰富的教育内容,可避免单一枯燥的理论内容所引发的厌恶和逆反,满足受教育者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拓宽两者的对话语境。

篇5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ased on Internet

ZHOU Lingyan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Abstract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as a modern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life, vision has brought great improvements,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college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also ushered in the era of challenges. From the impa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egan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ource from the elements, processes, results analysi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ree aspects, the following basic conclusions: First, the most fundamental tas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actual effect; second play the positive factors in the spread of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rd, the basic tas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this stage is to cultivate literacy, the ability of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four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and corresponding demand for college as the ultimate goal; fifth, a sound legal system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fundamental ways.

Key words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1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大学生这个网络主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表明,每10个大学生就有7.2个网民的比例计算,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在校大学生网民高达1826.32万,是中国上网群里的最大比例人群。对于大学生而言,上网的用途主要为:购物、查找资料、学习、游戏、娱乐、聊天、下载、阅读、新闻、邮件等基本用途。当然,在这其中,上网聊天和娱乐的比例占总人数的50%以上。网络科技的发达为大学生们带来了新时代的视听盛宴,这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相较于传统的信息系统,为人们提供了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内容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体育、科技、金融等各个方面。丰富的资源库让当代大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方式也趋向于多样化,形成新时代双向性教育模式,使得教育更加趋向于民主与平等,从而更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塑造自我性格。

网络因其开放性、隐蔽性、及时性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同时也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困恼:过多信息的无效筛选、不良信息的传播性等让大学生这个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动摇,从而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网络世界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同时,在目前的国际互联网的各类信息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以及95%的服务信息均是由美国提供,我国在信息传递中所占份额仅占0.1%,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的思想、民族认同感对大学生网民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网络低俗的消极文化让学生真假难辨。由此可见,网络这把“双刃剑”为大学生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威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迫不及待。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概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广义上来看,是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实施的教育行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就是当代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这其中,包括了教育客体及与其有关的他人和社会之间发生的一切作用。从狭义上来看,是指教育主体使用教育手段对教育客体所产生的有效用的结果,从某一方面来说,它反映的是教育主体希冀能够通过教育手段希望能够达到的目标以及目标实现的程度,它能够通过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表现教育手段的有效性,是一种检验教育成败的根本标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区别的,因为网络的发展、网络的特性带来的(下转第135页)(上接第61页)就是和传统教育不同的特征:在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主动性不再取决于教育主体,而更多的是取决于教育客体与教育主体的互动,是一种平等的、开放式的学习,因此,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具有互动性的;网络的特性绝对影响网络思政教育的特性,网络的开放性、隐私性、便捷性、新颖性在为教育客体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选择”的伤害,网络的无序传播、舆论的多元化传播、信息中复杂的内容,在产生积极效用的时候很可能出现一些非预期的效用或者是错位的消极效果,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双面性;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效用的存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在一个效用产生负面效用后,可以采取其他的教育手段进行互补,或者利用另外一种传媒方式进行弥补,从而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能够达到最大效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互补性。

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3.1 建立对话模式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首先是要建立在网络中的,而网络具有开放性,给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建立的是平等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双方不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的过程。平等的交流平台打破的不仅仅是教育主体的权威性,打破的也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隔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强迫性地将教育内容传递给教育客体,教育客体只能被迫性接受教育主体灌输的内容,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占据主动地位,无法直接阐述出教育客体自我的认知过程。缺乏交流的教育课程使得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产生思想上的隔阂。而在网络平台中的交流,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存在于同一个平等的平台中,双方是同等地位的个体,双方能够自由表达心中所想,从而消除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间的隔阂,让双方在不断的自我认识、精神沟通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平等的交流平台能够促进教育客体主动进行思考。双方的一种交流,一种合作,而不是传统式的单方面灌输。对话模式能够让受教育者主动追求道德上的提高,不断地修炼自我,提高自我。当然,对话模式对于教育者的要求相对而言有所提高,这要求教育者能够及时发现教育客体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将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引导,将大小道理陈述清楚。

3.2 提高教育主体素质

教育主体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者,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导因素。教育者本身的世界观、价值取向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育客体的思想,所以要提高教育传播主体的综合素质,创造最佳的传播者条件。教育主体自我的声誉以及形象受到自身知识、素养的限制,所以作为教育主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教育主体应该对自我需要进行教育的内容在理论知识上有所专门研究,成为该方面教育的专家,能够获得一定的权威性,才能够使得自我在教育客体的教育过程中满足需求;第二,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在网络上应该表达客观、公正的信息,使得教育客体能够接收到足以信赖的信息;第三,教育主体需要在网络上下均能成为道德模范,能够以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够以足够的表率作用、个人魅力影响教育主体,增强教育内容的可信性。

3.3 健全网络法制体系

篇6

“十三五”时期,是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发展,贯彻落实“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攻坚时期。水利发展迫切要求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水利人才队伍。水利建设的重点在基层水利,这是水利行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不少地方基层水管单位和县乡水利部门承担着大量公益性职能,工作条件极为简陋,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特别是面对大规模水利建设的繁重任务,基层水利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尤显薄弱。基层水利队伍素质不高,已成为水利队伍能力建设的“短板”。因此,目前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广大基层水利单位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但基层水利单位职工的岗位多在野外和山区,很分散,集中学习成本较高,各单位经费紧张,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机会。另外,基层单位人手紧、任务重,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加上每年从4月到10月汛期内,都要求坚守岗位,在职职工尤其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很难抽出时间脱产参加集中学习。因此在新的时期,积极探索开展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新途径尤为重要。

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互联网+”的发展思路,无疑为破解水利行业继续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机遇。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实现网上授课、在线学习、自主考核、跟踪管理,具有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针对性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将极大缓解水利职工的工学矛盾,开辟水利人才教育培训的新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培训教育相结合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新模式。

一、“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思考

1.加强规划,做好“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顶层设计

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理解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须加强整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加强信息资源整合,落实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估、安全、支持、保护等方面的相关制度,构建以实用为导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网络应用环境,推行能够解决继续教育资源不足、满足学习者多样需求的应用方案。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质量,缓解基层水利人员的工学矛盾,切实提高水利继续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效益,促进水利现代化。建立督导、评价与奖励机制,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制度。应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上级水利部门、继续教育机构、水利基层单位和企业等多方合作,发挥各相关利益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资源优势,形成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满足各自的利益诉求,实现多赢。

2.构建线上继续教育云平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多时空的学习需求

以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APP作为支撑“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打造水利继续教育云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具有大规模、开放性、低成本、个性化、交互性的优势和特点,将使优质教育资源趋向扁平化,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推动自主学习,从模式、内容、质量等多方面为传统水利继续教育带来全面的变革。

水利行业继续教育平台的实现方式,可以组建全国水利高校课程联盟,整合已有的远程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创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型在线教育体系,将分散的继续教育资源聚集、加工、升级、再造,挖掘潜力,凝练特色,形成标准化的课程资源,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教育平台的制作与运营,保障继续教育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重视移动终端的主要载体作用,加大移动平台的开发力度,与在线课程资源相匹配,在平台解决“有所学”的基础上,实现“方便学”。

3.建立?W习支持和公共服务机制,促进继续教育资源开放

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需要有完善的硬件及软件环境提供支撑。要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的基础设施、应用设备建设;要加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开展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强网络后台的管理服务,建立与在线学习前端相呼应的相关制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疑问等提供支持与帮助;对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取得的学习成果,提出认证、转换、积累的相关方案,确保学习成果的有效实现。

要加强对于参加网络学习的管理,成立由水利主管部门为主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力量捐助和受益者适当出资相结合的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作用,组成服务队伍,为开展基于“互联网+”

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4.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继续教育改革

“互联网+”平台的打造并非另起炉灶,线上教育也并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模式。基于“互联网+”的继续教育发展,应结合现有的继续教育资源,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协调相关部门、高校、水利行业企业等,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实行把实体性面授培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师徒传承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等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区域内构建多种层次、条块结合、开放共享、相互协调、虚实结合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网络。通过制度机制引领,引导开发建设和汇聚各类优质水利行业培训学习资源,为学习者全面接受终身业务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构建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实践

1.谋划水利行业人才继续教育顶层设计,做好“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水利发展人才保障,政府水利主管部门编制了《浙江省水利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水利人才队伍继续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实施水利人才教育培?工程。在人才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构建以“省水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统筹建设“浙江省水利行业人才培养及绩效考核信息化平台”“浙江省水利人事人才信息管理APP”等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全省水利人事人才大数据运行,进一步推动水利人事人才工作规范化、流程化。

2.建立并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继续教育过程质量管理

目前,已开发建成网上报名注册系统、在线学习系统、职称考评系统等继续教育平台,基本建设了继续教育线上教学环境,实现了各系统的对接集成和数据共享,业务涵盖学员注册报名、自主选学、考试、学分认定、考核利用等各教学环节。网上报名注册系统包括报名注册、信息审核、信息查询与统计等功能。系统建成以来,已完成1841人次的报名注册,人员涉及全省11个地市、厅属机关和直属单位。水利职工在线学习系统是实施水利行业继续教育重要的线上教学平台,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等多种功能。学员根据自己从事工作类别,按专业分类确定必修课和自选课,系统记录学员课时学习情况。系统也可选定某一专业、某一区域人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考核。

3.构建平台课程体系,丰富线上继续教育资源

水利行业在线继续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包括水利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两大类。其中,水利专业课程包括水利案例、防汛抗旱、水文等18方面课程;公共课程包括领导讲话、政治经济、政策法规、社会管理、水文化等13个方面课程。至今为止,平台注册学习人数已达43000多人,建成水利各类专业课程和公共类课程共计368门,可满足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自主选学、网上学分认定。学员学分成绩通过系统同步给水利职称评审系统,作为学员职称评审中重要的数据。

4.推进继续教育制度创新,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

将水利干部教育纳入行业继续教育体系,提升水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实施水利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全面推行水利队伍能力建设的意见》《全省水库海塘工程管理单位人员岗位培训和岗位任职资格学历教育工作方案》《浙江省农村水电站从业人员轮训试点实施方案》《浙江省水利人员在线学习系统运行和使用管理办法》等多项培训制度。以水利队伍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采用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注册资格考试等形式,强化在职人员教育培训,积极推进持证上岗工作,推行网络在线学习学分制,大大提高了继续教育学生网上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全省水利人才队伍的思想素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使水利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水利单位形成学习型组织氛围。近年来,厅属培训机构举办培训班464期,共培训59772人次。

5.创新线下教育途径,有效提升水利从业人员素养

在做好线上平台建设和线上继续培训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下人才培养学习新途径。结合“五水共治”“千人万项”“百项千亿”专家蹲点指导服务,选派技术专家、院校老师等服务指导员到艰苦环境、施工工地上去锻炼,到重点水利工程上去“实地培训”,开展工程一线蹲点服务。水利院校及有关培训机构开展送教下乡、送教到工地等活动,帮助地方水利排忧解难。引导高层次专业人才利用技术咨询、科研技术合作、现场培训和项目聘用等方式,推广水利实用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普及科学知识。举办“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以技能大师等为项目带头人的带徒传艺、技能攻关训练。开展首席水利员的评选工作,组织首席水利员分批次到台湾交流学习,举办基于水利站长和新任水利员等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多层次多途径的水利行业线下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地方水利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赞赏。

篇7

关键词:网络教学 英语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应用于常规的教学已经成为现实,在网络教室环境下进行网络教学是现在中学教师教学的先进手段。网络教室是具有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轮流电子监控、电子遥控、电子白板、电子阅览的新型教学空间,师生能够在网络教室里随意检索文本资料、视频资料,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在网络教室里在线浏览互联网内容。在网络教室环境下的网络教学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爱好和所需,在网络上进行不同角度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下面是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形成的一些看法。

一、在网络教室环境下实施英语教学优于传统教学

在网络教室环境下实施英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的出发点不同。传统的教学是把学习者看作为被动的知识灌输对象,而网络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出发点,在网络教室这特定的环境下,借助计算机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的协助,利用校园网、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获取知识。

在网络教室环境下实施英语教学和传统教学的过程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启发,学生听、思考,总是线性的教学顺序,不能有教学程序的交叉和反复,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在一个层次上的教学引导,不能突出学生的地位,不能因人而异有不同的教学层次。而在网络教室环境下实施的英语教学,学生有充分的自,学习过程由自己控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络课件或网上学习资料可以随时颠倒学习顺序、学习内容,学习上难点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多次重现,学生可以在网上随时和教师、同学交流而不必打断别人的学习进程,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

在网络教室环境下实施英语教学,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教师思维的限制,所以在大量的学习资料面前,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不再受到束缚和限制,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网络教室环境下实施英语教学也不能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英语是一门以交际为基础的学科,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交际的教学和学生交际素养的培养。利用网络环境可以很方便演示一个情景交际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情景,演示对话过程,可以让情景对话暂停、多次重放。利用计算机演示英语情景交际只是在虚拟的环境下实现的,情景交际理想化,得到的对话交流效果也理想化,没有误差的出现,容易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得到口语交流,进而掌握短语和句型。而且在网络环境下也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知识. 习题的分析、看法,再和教师、同学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这些优点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直接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会有很大的难度。在此情况下不如直接让学生利用纸和笔进行推导。或直接由教师准备好网络课件展示英语规律的推导过程。在网络教学中我们不能因为有了网络环境而放弃传统教学上的优点。

三、在网络教室环境下实施英语教学要有充分的准备过程

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好教学资料。因为在网络环境下让学生自主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既费时又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资料质量的优劣。而由教师在网上先搜集优选出相应学习资料的网址,利用网页制作软件按照知识难度的高低顺序排好做成超级链接结构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这样能保证学生知识掌握的方向性和统一性,也给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四、在网络教室环境下实施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网络课件制作员: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网络课件的结构,结构可采用模块化结构或超级链接结构,注意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需要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注意网络课件的知识层次。

篇8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理论性的说教,但是这种教育形式已经相对落后,所以发挥网络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教育手段不断涌现,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教学形式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不断下降,而很多高校和教师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所以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增强实效性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往主要是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传统载体,具有内容固定、语境晦涩、话语严肃、趣味性差等特点,而网络则是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参与性等新时代特征,虽然网络教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但是与现实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也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1.思政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依赖思想政治教材,所以理论性比较强、实践性不足,致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理论性、政治性特征,这样的教育内容显然很难在网络环境下得到有效开展,也很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接触新事物、新思想的途径非常便捷,所以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个性化素质更容易受到网络多元思潮的影响。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味坚持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只会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封闭,逐步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感。

2.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没有实现有效互动

无论在何种教育环境下,高效的教育活动都需要进行多方互动,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人际关系。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教师进行单向性的知识灌输,教师占据教育主体性地位,学生通常只会被动地听讲和学习,学生的话语权利容易被剥夺,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多方互动。而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获取更多的话语主动权,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方式和互动形式也更加丰富。但是,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也容易让学生偏离正确的学习轨迹,很多学生习惯于在网络环境下玩游戏,涉猎新奇事物和思想,反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学习兴趣和互动热情。

3.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创新

基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很多高校积极运用了网络教育方式,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创新,一些学校的网络教育方案缺乏足够的适应性,很多学生反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仍旧枯燥、乏味,缺乏时代气息和吸引力,所以迫切需要进行教育创新,融入更多的时代精神和流行元素,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限制,否则即便是借助网络手段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也很难实现有效的突破和发展。

二、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政治实效性教育的有效对策

1.融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网络教学内容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德育和价值观念引导为目标的,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面向学生,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生活化教育,积极融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网络教学内容。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加便捷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意识形态,所以教师在制订网络教育方案时,要善于调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差异,积极制订差异化的网络教育内容,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善于结合网络的优势功能和特征,搜集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将其与教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教育内容的优化、提炼和整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重视传统教育内容与网络教育内容的融合、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当中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2.构建适合多方互动的网络对话机制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所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对话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尤其是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单向灌输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枯燥,学生在思想课堂学习中常常处于尴尬境地。而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对话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话语权在不断增多,多方互动更具便利性,这为多方教学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对话优势,积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话语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话语表达权利,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3.加强网络教学与育人手段的创新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要求、新挑穑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积极引入最新的网络教学手段,加强新媒体教学载体的运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积极运用最新的网络沟通工具,在教学与沟通实践中多应用微博、微信、QQ群等新型对话手段,借助互联网思维来提升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加强热点教育思维的运用,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时事热点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构建新的教育内容,并通过网络手段进行共享,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鉴别力,丰富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体验和对话体验。

4.提高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与交流,需要双方能够更好地驾驭和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增强教学与学习自觉意识、主动意识,提高师生对话效率,所以高校首先要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良好的信息化素质教育氛围,让他们懂得如何在网络环境中趋利避害。其次,由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差异比较大,所以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统一、单向的对话机制,要充分借助网络技术手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状况等个性差异,然后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体现对教育对象的充分尊重。最后,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对自身的信息化素质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及时弥补自身的信息化素质缺陷,这样才能紧跟网络教育的时代步伐,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会面临很多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载体需要加强创新和转变,积极搭建基于网络的新的教育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网络教育载体、手段之间的整合,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来,凸显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 炯.论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3).

篇9

围绕“谁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这一问题,我国学界曾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对问题的看法不同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哲学作为社会思潮的先导,随着西方哲学界由笛卡尔式主客体二分发展到主体间性哲学,我国教育界对教育主体的研究也由主体性教育走向主体间性教育。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课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将新式教育理念与新型教学课堂相结合已成为高校课改的又一重点。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将网络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1]狭义的定义则倾向于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限定在网络课堂的范围内,为了更好地将主体间性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域,故而本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持狭义说,特指高校以网络课堂为平台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主体间性理论概述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来源――作为哲学范畴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又译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本位”,是现象学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最早是胡塞尔为了消解所谓“人的主体性悖论”,即作为主体的自我所感知的世界与他我感知的世界有什么联系(单子式的主体如何相互认识)和主体间如何达成共识(知识的普遍性),避免陷入主客二分所导致的“唯我论”困境所提出的,胡塞尔认为“无论如何,在我之内,在我的先验地还原了的纯意识生命的限度内,我经历着的这个世界(包括他人)――按其经验意义,不是作为(例如)我私人的综合组成的,而是作为不只是我自己的,作为实际上对每一个人都存在的、其对象对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的,一个主体间的世界加以经验。”[2]主体间性先验地存在于每一个感知主体之中,自我所感知的世界与他我所感知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因而一个主体内构造的知识也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先验主体作用的结果。并且,“自我”与“他我”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即当多个主体发生联系时,他们都能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他主体施加作用和影响,同时对其他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做出自己的反应。这种主体间的关系也会在实践中影响着主体的行动,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使主体形成了“类主体”的共识,即便单个主体对客体单独发生作用,单个主体自身历史上所受的“类主体”的影响也会在无形中影响着主体。所以,主体间性理论既强调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又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随着哲学理论由“主体性”视域转向“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也由“主体性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迈进。

(二)教育理论上的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

1.主体性理论的局限性

在主体性教育理论中,师生之间是单一的原子式关系,即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则学生就是客体,反之亦然。这种“主客体二分”思维直接导致了学术界长期关于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客体地位问题的争论,在“以教师为中心”,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育观念受到批判后,“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又引发了关于教师的作用等主体性的危机,为了避免双主体与主体性理论的矛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应运而出,但教与学逻辑上可分而在物理式的课堂中却不可分的矛盾又使此教育理念面临实践上的困难。因而,传统主客体二分的理论具有局限性,将主体活动的所有对象都视为相对于主体的客体混淆了对象与客体的区别,忽视了主体活动中主体所指向的对象除了客体外还可是其他的主体。

2.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飞跃

不同于主体性理论将主体活动视为主―客之间的关系,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在主―客关系外还存在着主―主关系,主―客关系对应的是作为能动的主体与没有自主能动性的客体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虽然客体也能对主体的作用予以反应,但客体自身不具有能动性,只是类似“刺激―反应”的被动表达,而主―主关系则是多个能动主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根据主体间性理论,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非主即客的关系,而是同为主体的关系,他们共同作用于作为客体的教学资源。可见,主体间理论是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它在内含主―客体关系的同时看到了多个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三、网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参与者的平等性与主体间性理论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是人的思想与灵魂,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平等的交互是教育开展的前提。以网络课堂为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进行教育活动,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网络以其‘非中心化’的特点和匿名性的技术特征,消除了传统人际的‘社会的藩篱’(如年龄、性别、身份等)的限制,人人都是网络交互的主体,没有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客体。每个人既可以成为网络德育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成为网络德育信息的接受者。”[3]符号化的存在使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表达思想。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交互活动中多主体共存,各主体间是平等的关系,作为主体的双方都将对方视为能动的与“我”交互的个体。因而,将主体间性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为彼此之间的坦诚交流,互相理解提供一个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打造良好的平台。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互关系与主体间性理论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还在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在网络课堂中,教师可通过网络更好地了解学生,利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言论,结合网络的特点,将教材的学习深入到实际的活动中。学生则可利用网络特有的人机交互模式根据个人的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在交互活动中同时存在着多个主体,并且在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因而,将主体间性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主体在面对共同的客体(教学资源)时,更好地沟通、学习,作为个体的主体在面对客体时要学会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即强调在网络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要学会自我完善与发展。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主体间性理论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既强调知也在乎行。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交流,网络传播是个体间借助网络所进行的非面对面传递信息的传播活动。与传统人际传播所重视的“关系”不同,网络人际传播更侧重于“认同”。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行动上协调一致,教师不仅要传播正能量,还要了解学生,影响学生。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时,主体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类主体”共识会影响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影响着主体的行动,即学生的言行会受其所接受的教育的影响。因而,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际的效果。

四、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融合式的主体活动

与主客体对立状态下的单子式对象化活动不同,主体间性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融合式的主体活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教育主体,教学资源作为对象,从而构成了不同于主体性视域下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模式的一种新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客体(教育资料)模式。“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还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最根本性的力量。”[4]多主体共在说明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都具有独立的思考、认知、行动能力。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的能动意识,在平等的交互、坦诚的讨论和共同的参与中使受学生明白提高思想品质是自己的事,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自觉进行自我完善教育。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怀式的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的互动,不同于主客体对立下的“为我性”灌输活动,主体间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人文关怀气息。“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主体性视域下主客体关系中教育者传播知识的单向辐射状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灵魂交流。”[5]受教育者不再是被教育者单方面改造的对象,而是作为独立的主体而存在。因而,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由关注知识点转向关注人本身,利用网络接触、交流、理解受教育者,并在教育的过程中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由知识层面上升到思想层面,将人文关怀嵌入到教育之中。

篇10

论文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素质教育

自1988年上海市最先提出素质教育起,至今已有二十余载,然而在与根基深固的传统教育长期交锋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仍然困难颇多。那么在这困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阻力呢?笔者尝试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人手,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帮助。

一、“素质教育”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目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不下十余种,诸如先天遗传说、三层涵义说、身心倾向说、稳固性质说、基本品质说、基础学力说、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合金说、主体品性说、综合表现说、心理教养说、历史积淀说、内化说和本质属性说等。这些学说对人的素质作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虽然有利于我们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但同时也造成了对“素质”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在倡导素质教育方针下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比较极端的做法,就笔者所见所闻,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音乐、美术辅导班。WWW.133229.cOM

其二: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抓德育。认为只要抓好了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了校园风气,学生素质就会迅速提高。

其三: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学校主张减少考试科目,降低考试难度。

可见,概念的模糊不清使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四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四种。”它们有不同的取向,关联于不同领域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有效性要求。

第一,目的行为。它以成功为目标,以合理谋划为特征,津津乐道于对自然的统治,而缺乏主体间向度,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社会群体成员以遵循共同的价值规范为取向的行为。“规范表达了在一种社会集团中所存在的相互意见一致的状况”,要求人人遵守。它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戏剧行为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构成观众,并使自身呈现在诸观众面前,以便在公众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印象。它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至少是两个或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交往行为不仅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而且还是在行为主体共识基础之上,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它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三、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关涉到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关涉到人的本质性存在状态,关涉到主体间性的造就。交往是人们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在很久以前就被教育家们所论述。孔子十分重视学生间交往的作用,他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看重的正是师生间的交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曾对教育中的交往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四、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世界,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世界与三个层面密切相关。这三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三个交往层面是:(1)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2)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3)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三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种交往活动中,主体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符合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自然规律,还要具备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也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走向文明时代以来,在任何时候都是依靠知识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实践。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等。

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教人有一种专业还是余事。”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学校的德育工作逐渐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

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问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保障。受以往的认识论的限制,人们很难摆脱笛卡儿式的主客二分、单向理解的认知模式,往往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主一客”关系(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主一客一主”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都是教育的客体)。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关系,显然是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自由意识的物,体现为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奉为权威的思想;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一主”关系,尽管把学生也看成是主体,但仍没有摆脱“主一客”反映论的思维模式。哈氏理论告诉我们,交往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的交往关系。教师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学生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彼此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彼此进行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平等地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对任何学生抱有偏见,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篇11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高校德育

哈贝马斯是当代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自80年代以来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影响深远。哈贝马斯的这一理论以语言为媒介,以主体间的诚实对话为主要形式,旨在通过无任何强制性的诚实对话达成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协调,以实现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他的“交往行动理论”对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试图以其“交往行动”概念来说明人类社会进化问题,这是他创立该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他说:“交往行动的概念所涉及的,是个人之间具有(口头上或外部行动方面)的关系,至少是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主体的内部活动。行动者试图理解行动状况,以便自己的行动计划和行动得到意见一致的安排。解释这个中心概念,首先涉及取得能够意见一致的状况规定。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这种行动模式中,语言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地位。”

(一)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相互关系”

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动就是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其目的是达到主体之间的“理解”和“一致”。交往行动所涉及的至少是两个具有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之间互动的“相互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为达到相互理解而进行的交往,交往纯粹出于交往主体的自愿而非出于主体各自因某种利益需要的考虑而发生。在交往行动中,交往参与者自始至终都应视对方为主体并爱惜主体之间良好的“相互关系”。很明显在交往关系中,交往双方强调对各方主体地位的尊重是交往行动得以发生和深入进行的前提。

(二)交往主体是“未受干扰的主体”

哈贝马斯认为,由于人们一味追求“劳动”,即“工具行为”的合理化,只注重对“外在世界”的改造,因而忽视了对人们“内在世界”的改造,忽视了人的本真需要,以至交往者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遭到破坏,致使主体之间进行的对话成了争辩,交往双方各自为自己的主张或行为进行辩解,随意对待作为行动基础的规范,规范仿佛是产生于进行辩解的需要。哈贝马斯认为,要使交往行动合理化,当务之急就是要重新拯救和建立理想的“生活世界”,也就是要寻求一种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既享有自由和自主权,又有一种归属感,并且在自由和归属之间形成一种真正的非对抗的关系。这种非对抗的关系只能是“相互关系”,只有在“相互关系”中交往的主体才是真正在进行交往行动的主体,才是以“生活世界”为背景的“未受干扰的主体”。

(三)交往行动的媒介:语言

哈贝马斯指出:“交往行动概念,首先把语言作为参与者与世界发生关系,相互提出可以接受和驳斥的运用要求的理解过程中的一种媒体。”他认为语言是一种交往媒体,是为“理解”服务的,而行动者通过相互理解使自己的行动得到合作,以实现一定的目的。他把凭借语言来进行的交往形式当作一种理想的交往模式。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就是一种对语言的使用行动,即“言谈行动”。他认为人在本质上首先是语言符号交往活动的主体,作为交往背景知识的“生活世界”就是通过语言组织起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能在由语言表达的文化同一性意义上实现自我认同。“生活世界”就是用交谈组织起来的世界,“生活世界”的知识包含在语言之中。

(四)交往行动的核心要素:“理解”

“理解”的实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交往行动的关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实际上就是一种“言谈活动”,这种行动是以达到“理解”为目的的。他甚至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行为,其他形式的社会行为“统统是以达到理解为目标的行为的衍生物”。他认为“理解”这个术语的最低限度的意义是至少两个具有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一致地理解一种语言表达。他不仅认为“理解”是言语行为的目的,而且认为言语行为本身就是一个理解过程。哈贝马斯所说的“理解”主要不是一种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理解”就是交往者为达到“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达成共识、取得一致”的相互作用过程。

综上所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中的交往主体是在进行语言对话或交谈的主体,交往主体凭借共同的背景知识和语言媒介,遵循共同的语言交往规则,在理想的言谈情境中达到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相互依存进行交往行动,以此增进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了解,从而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交往行动实际上就是交往主体之间为取得一致、达成共识、彼此默契的相互理解过程。

二、哈贝马斯上述观点给当代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有益启示

(一)高校德育工作要在交往中展开

交往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交往存在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展开的,教育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共同的课题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高校德育过程就是通过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下转第95页)(上接第82页)生多极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的交往活动,以实现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二)高校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实施双向平等交往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特别注重“主体间”对话与话语的分析,它倡导的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用相互主体性统摄德育过程,首先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其次,强调双方同时作为道德教育和发展的主题,是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教育者只能是对话者、指导者、协助者、领航者、而不是权威者、统治者在德育过程中,只有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通过双向平等的交往和对话,才可以实现与社会的需要合拍,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合拍。

(三)高校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重视直接交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直接交往的情况下实现知识的传授过程。但是,德育过程中,我们除了不断利用现代化的间接交往手段以开阔受教育者的视野,扩大其交往面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主体间的直接交往。如果没有直接交往,没有言传身教,难以使人们得到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主体间直接的平等自然的交流在德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德育的效果最终必须由主体间在现实交往中才能真正实现。应该说,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提出,已为我们的当代德育工作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交往德育模式。

总之,哈贝马斯所理解和推崇的交往行动对当今世界是具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对于我们提出的共建和谐校园也不乏现实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德华.交往理论视阔中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变革[J].大理学院学报,2002,(1).

[2]奂平清.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2002,(3).

篇12

【关键词】网络语境;反思型教学;教学手段

0 引言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探索来解决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作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手段作为一种新型辅助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反思相比,网络给反思性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恰当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教师教育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效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项研究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10名教师和32名学生的问卷,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分析了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前后的教学手段的变化及提升。并希望通过以此对英语教师教育发展起到一定地促进作用。

1 网络语境下反思性教学对高师英语教师教学手段的影响的行动研究

1.1 确定研究对象

从2012年9月起,笔者对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2)班和10名该班的代课教师实施了该项目的行动研究。该班每周英语学时为28学时,学校的网络条件也保证教师和学生的随时沟通交流。

1.2 实验研究过程

本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首先在确定受试对象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包括:运用网络的能力,课堂教学中一般使用那些教学手段,平时使用哪些教学反思。同时对学生就教师在课堂使用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反映的问题,我们对10名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网络培训。包括:了解网络教学的优势、PPT的使用、熟悉各种引擎的搜索方法及特点、使用软件下载或上传材料、熟悉各种网络通讯的手段、熟悉网络环境下各种教学与学习模式的特点、掌握不同条件选择合适的教与学的模式和对教学产生影响的自我反思。并进行了一学期的跟踪调查:包括教师每节课后做教学日志(使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学生每周至少写3次学习日志(对课堂中使用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的感受、尤其对教师使用网络教学手段的评价,例如教师是否熟悉其使用的网络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是否匹配、对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是否感兴趣或有所收获)。和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利用QQ、邮箱等方式随时了解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以及教学能力的自我反思。

1.3 实验结果分析

对前测结果分析并反馈与教师,经过两个月的培训、一学期的跟踪调查后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汇聚资料分析结果并进行了前后侧的比较发现,一线教师主要缺乏反思能力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意识,不知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我们认为应该创设有利于教师学习和掌握教学反思的环境,使教师在教学反思活动中学会反思,同时也将网络环境作为教学反思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新型的辅助手段,使教师更注重组合各种教学资源,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师生交流,有助于教师进一步认清并克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文学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的访谈中提到:“在准备讲授浪漫主义文学前,我下载了相关文学影视片段和图片,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这些材料后一下子变得非常的兴奋,讨论也非常的热烈,整堂课气氛非常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QQ群里学生告诉我,课堂上展示内容深深的印在他们脑海里,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此同时,作为教师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在改善教学手段的同时更提升了教学能力。”还有一名听力教师,在访谈中说道:“学生觉得听力课堂比较沉闷,除了听材料就是对答案,我也感到非常着急,在博客上与其他老师一起讨论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我经常会在网上下载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还通过QQ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巩固。现在的课堂气氛比之前活跃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成绩也稳步提升。”

2 网络环境下利用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学手段的注意事项

2.1 做好教师的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与传统教学手段协调发展

与传统网络教学相比,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将计算机、投影仪等带入课堂,利用光、电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培训让他们学习网络教学的优势、PPT的使用、微格教学和在线教学视频播放的操作使用,掌握网络技术手段的使用技术。

2.2 增强教师灵活利用网络语境进行反思的意识

与教师利用反思日志等传统反思方法相比,网络语境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通过培训让教师学习以博客、QQ群等现代通讯方式,随时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动态,与学生的交流也变得更为密切。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提供课程讲义、学习资源、答案,让学生借鉴与学习。同时教师自身通过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反思,随时调整教学手段,进一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更增强了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还能和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为教师教育发展奠定扎实的实践基础。

3 结语

教师的教育能力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而教学实践与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密切相关。通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培训和调查研究,网络语境为教师教学手段的变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教学手段的增强,利用网络语境进行反思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从长期的辩证思维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语境下的现代教学手段各有利弊,二者不可偏袒,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效的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晁玉方.中国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问题及建议[C]//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2010 .

篇13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评价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个小时[1]。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必争之地。高校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正确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果懈怠或不重视,则必将失去对广大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把握,甚至会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背离社会和人民的要求,出现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涵义

目前,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网络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狭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网络作为载体和传播手段,对教育对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本文主要是基于狭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讨论,兼顾广义概念的合理性。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确立视域,就能更好地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定义和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高校教育主体按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要求,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包括两层基本内涵:一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结果有效性。社会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和评判,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依据便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是否有效,或者效果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这一层面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定,也有助于我们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性利用。二是我们关注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是以判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能否满足社会和大学生的相应需要为驱动,同时也是为了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社会和大学生需要程度为目的的。因此,我们在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判断时不但要结合教育结果,而且要结合教育过程,教育条件,教育对象的接受、内化和外化结果等综合的进行评判。只有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准确评价,才更利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发展。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一)整体性

构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其中每个要素都是实效性评价的一个节点,但又不能单独作为评价实效性的唯一指标,也不能简单地对各要素的实效性情况进行平均得出整个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状况。各要素间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如果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可能使其他各要素的实效性发生相应变化。而且各要素彼此间很难确定准确的定量关系,也就很难对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要素的变化进行准确预判。因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考量一定是在综合所有要素的有效性评价基础上才能得出的具有整体性的一个评价结果。

(二)相对性

首先,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而言,教育的实效性是相对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往往是处于一个层次或某个水平上,暂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所确定的具体要求,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呈现的是相对性特征。其次,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也是相对的。“人们作为感知着、思考着的主体,在接受某种教育的影响之前己经印刻着各种各样的心理背景,有的是过去教育环境、教育作用后留下的印记,有的是个体区别于其他人的心理品格特征,还有是他们对待某项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所持的心理准备状态。也就是说,当主体以外的教育内容作用于人的大脑时,总是把信息落在每个个体特定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基础上,这将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相对性特征”[2]。最后,对大学生个体而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是相对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大学生后会对其思想道德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教育的实效性是相对于其受教育之前的状态而言的,具有相对性。

(三)多样性

教育结果从性质看可以分为积极效果和消极效果,积极效果即是与教育的预期目标相一致或完全符合,消极效果是指教育的结果与预期不相符甚至背道而驰。从显现时间看可以分为隐性效果和显现效果,隐性效果是指大学生已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但未外化表现出来,显现效果是指不但被大学生内化,而且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能被外界明显感知和察觉。从持续时间看可以分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短期效果是指教育效果的持续时间较短,长期效果是指教育效果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从作用对象看可以分为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直接效果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表现出的积极变化,间接效果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周围的客观世界产生影响所形成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评价时,不但要考虑显性、直接和长期的积极效果,而且要考虑隐性效果的潜在性、短期效果的量变引起质变和间接效果的积极作用。否则,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评价都会走向片面和误区。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指标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影响因子较多,理清评价指标,明确评价内容,将有助于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虽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但在对实效性的评价方面可以参照要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式。据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指标可确定为表1。

表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

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方法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一般采取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或相应的监督检查机构,甚至可以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实效性、过程实效性和结果实效性进行深入调研后,经过系统分析,得出全面、准确的结果。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实践法,即评估方根据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亲自实践、实际调研和比较鉴定后作出的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二是模糊综合评估法,即评估小组把各评估人员根据评估指标要求所给出的评估数据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评估对象的各个方面组成集合、建立数学模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5]。

参考文献:

[1]施尔畏.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01.

[2]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62.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

[4]姜晓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6:59.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网络相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实践形态和教育模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发生了相应改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为大学生服务的,其实际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网络自身发展的特点,必然要求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其有效性。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网络技术以及现代传播手段对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具有一致性,二者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的内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网络意识或内容是现实社会存在的映射,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具有内在的重合性。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至少包括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以及网络心理教育等方面。具体说来,网络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政治教育是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基本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原则和方向。网络道德教育就是引导和规范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评价。网络法制教育不仅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规教育,促使大学生保持网上网下行为的一致性和合法性,而且要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网络心理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在网络社会里出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辅导、网络心理训练以及网络心理咨询。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本要素,又是蕴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载体,其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要素的影响,因而内容的有效性本身也存在着无效性的可能。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梳理,有利于我们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准确把握。

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尚未完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其基本内容必然包含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方面。但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并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内容体系更多的是借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架构的,因此相应的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缺乏独立性。由于网络的发展,网络与现实的连接不仅使现实社会存在在虚拟空间的数字转化成为可能,而且扩展了大学生主体的思想和行为边界。内容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上的作用,而且在面对大学生在网络世界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因此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

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一定偏差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并未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内容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现象。一是内容在设计上过于理想化,缺乏生活化的内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植根于现实基础之上,其内容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复性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生活根基和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容易使教育流于表面和形式。二是内容缺乏稳定性和时代感。内容体系的不完善必然导致教育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流变的可能,一些基本的理论难以贯穿教育内容的始终,因而也会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于此同时,在网络虚拟领域形成的一些较有时代性的网络道德观念难以适时得以认可和宣扬,大学生缺乏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动接受和自我知行的转化。

3、 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单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异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展示应充分考虑网络技术背景和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心理接受特点。网络虚拟领域超越现实时空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在面对网络多元文化和多样化信息时难以有效辨别和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大学生对内容选择的自主性,网络环境下教育内容的传播和引导不再是建立在大学生的被动或者无知的基础之上。承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站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力的缺乏自然点击率就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从不去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此同时,内容的不优质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工具性”而没能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休闲娱乐和心理咨询等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容枯燥、更新缓慢,缺乏思想深度,再加上在形式上多重理论宣传甚至只是教科书内容的“电子文字搬家”,网络技术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的单一,弱化了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可与接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保证。

4、 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对来说,大学生这个群体有较深的知识背景并且大多已成年。于此同时,面对网络虚拟社会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容易有更深刻的困惑和不解。大学生的思想相对独立却又未能摆脱社会意识的多重影响,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价值选择容易出现不确定性。网络社会出现的不良现象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有效的应对,更没能确立相应的规范与制约。另外,大学生在其社会化进程中,既生活在校园这片相对单纯的环境里,又即将踏入社会。网络世界信息多变,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多元传播和影响,大学生往往容易站在道路和方向选择的十字路口。大学生走出校园面临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和全球网络化对自身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没有及时把握网络世界的负面信息和影响,使得大学生在其社会进程中对自我和社会可能出现的疑惑和迷茫不知所措。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

相对于既定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有利于在大学生身上引起预期的变化,形成预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

1、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因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特点,其内容不应只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网络虚拟社会存在的简单移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不仅仅只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基础上加上“大学生”这一主体前提就完成内容构建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应只是自发式的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而应根据自身特点自觉框定内容的范围并不断完善内容体系。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应有一定社会和阶级所要求、所确定的相关内容,因其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相应的意识形态性,也应根据大学生这一同类群体的特质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针对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群体存在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局限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演绎和架构。

2、 教育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生活,突出重点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不是超出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无法触及的规范和制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游离于网络社会存在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之外,而应将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各环节,既不能过于理想化而使大学生无所适从,也不应降低内容应有的要求而失去教育本身具有的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承载着教育目的,因而其在设定上要考虑大学生群体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既要有远大的理想也要有眼前可触及的目标。同时,根据网络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泛泛而谈,在内容广而告之的同时应突出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点内容。

3、 丰富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传统社会环境相对单一,社会结构相对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主导与大学生多样化需求引导的同时,其内容更易把握和为大学生主体所接收。在信息社会,开放的环境以及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再局限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灌输,更多的是有其自己的认知及其认同,与之相应的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的复杂性。为了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更有效性地为大学生主体所吸收和接受,高校网站应充分发挥网络自身的优势,不断更新教育内容而不是进行网络说教式的宣传。同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教育内容不仅要重视知识性,而且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只有大学生去接触和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有效性才有现实的主体前提。同时,内容的表现形式不能局限于网络文字式的静态展示,而应变静态为动态,从平面式的教育模式转为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充分运用网络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能,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4、加强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认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为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又将走向何处。网络社会中有序与无序共生,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面对网络不良现象可能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及时有效作出应对。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观教育,使之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并自觉规避网络的不良影响。针对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产生的疑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及时调整并作出解答。在网络中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对于大学生在社会化进程出现的认知障碍和选择压力,尤其是即将真正踏入全球化网络社会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既要教会大学生认清现实经济社会与网络虚拟存在的区别,也要教会大学生在更宽广的网络社会环境里甄别真、善、美,更好地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 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