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伦理学范文

建筑伦理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2 10:13: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筑伦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建筑伦理学

篇1

论文摘要:文章以海德格尔的“此在本体论”为视角,探讨了“诗意栖居”的哲学依据;以对“四位一体”和“四重保护”的分析揭示了“诗意栖居”的筑造理念;以属人空间为关照阐释了“诗意栖居”的场所精神。

    海德格尔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他通过对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的栖居”的引用与阐释集中表达了他的建筑伦理思想。

    一、“此在本体论”:“诗意栖居”的哲学依据

    海德格尔在其《筑·居·思》一文中指出:建筑的本质乃是人之栖居,也即让人“是其所是”地存在,而能够让人“是其所是”的建筑必定体现为对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眷顾和聚集,否则,人即使住在房子里,也同样会陷人无家可归的状态。由此,他提出了“诗意栖居”的伦理学命题。“诗意栖居”是人之为人的“完全展开”状态,是切实的自由生存状态,是人与世界的一种诗性融合状态。这种栖居的境界就是要打破物的硬性规定,使其变为“柔性的”栖居。在这里,人的精神融人并自由穿梭于其中,人的素朴存在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人可以把素朴之心敞开,任随万物契人,按照本来的心性在世界之中生存。

    在哲学的视域里,本体论是价值论的基础。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伦理学命题,是以他的“此在本体论”作为哲学依据的。作为20世纪的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面向思的事情》一书中,提出了“哲学的终结”说。他认为,自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分析型思维方式,这种偏向分析的方法论过分看重对事物性质甚至是刻板范畴的研究,忽略了那些生成和显现着的事物本身。他说:“迄今为止的欧洲越来越清楚地被迫堕人的危险大概就在于,首先是欧洲的思想在逐渐展开的世界‘天命’的本质进程中落后了。”于是,海德格尔提出,哲学本体论要“走向事物本身”、“走向存在”,走向人(“此在”)本身。

    在《存在与时间》中,他称自己的本体论为“此在本体论”。在这种本体论中,“此在”(人)比其他“在者”(如物质、精神等)拥有价值“优先”性,可以说,“此在”(人)本身就是“存在”。“此在”之“此”的展开包括“现身情态”、“领会”和“沉沦”三种状态。存在者之被揭示就是通过这些展开状态而成为可能的。而展开状态又是被“此在”的本质—操心,即“先行于自身的(将来)—已经在(一世界)中的(曾在)—作为寓于(世内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当下)—所决定的。海德格尔继续分析说,在存在论的视域内,“此在”是与其他人的共在。在本真的共在中,“此在”能发展出有解放作用的关心他人的能力,道德的权威不仅仅存在于进行选择的个人手中,也不仅仅存在于历史的确定因素里,更重要的是存在于其他人的自由之中。在这些其他人面前,“此在”既要对自己的各种可能性负责,也要对其他人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负责。也就是说,任何个人都不能把他人视为自己存在的工具,都必须遵守“不把他人视为工具”的道德律令。

    关于世界观念,海德格尔说:“天、地、神、人之纯一性的居有着的映射游戏,我们称之为世界。”而人与世界的关系,他认为“一切都是亲密的”。海德格尔说:人如同是一个被抛入世界的异乡客,对周围一切充满好奇与幻想,强烈的探究欲使人人于周围的在场与显现,人与周围世界圆融为一,未分彼此。人与万物若为主客关系,就会被外物和他人所限,“只能‘沉沦’而达不到‘本真’,达不到自由。只有超出主客,超出科学知识,使自己成为万物之展露口,才能复归于‘本真状态’,才能与万物为一”。在这里,海德格尔实际上否定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方式,他既向哲学唯物主义挑战,也向哲学唯心主义挑战,具有明显的主客合一的思维倾向。

    在这样的宇宙观念支配下,“大地”、“天空”、“终有一死者”、“诸神”等概念频繁出现在海德格尔的著作中,这反映了海德格尔试图走出观念世界和体制化生存,重返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要求。“大地”、“天空”作为一种具象化存在,是海德格尔表达宇宙情怀的主题概念;“诸神”的概念与其说它表明了与欧洲传统基督教的联系,毋宁说它只是一种神性的维度,是神性对人的生存根基的重要的庇护;“终有一死者”是指人类,对此,海德格尔解释说:“人类之所以被叫做终有一死者,是因为他们能够赴死……只有人赴死……作为无之圣殿,死亡庇护存在之本质现身于自身之内。”

    总之,在这里,海德格尔把“此在”(人)视为本体,将“操心”视为“此在”的本质,将“此在”视为是与他人的共在的思想,以及“天、地、神、人”相互映射和彼此统一的世界观念,为其“四位一体”、“四重保护”和“属人空间”为主要内容的“诗意栖居”的建筑伦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本体论基础。

    二、“四位一体”和“四重保护”:“诗意栖居”的筑造理念

    海德格尔认为,栖居的真正困境主要不在于住房匾乏,而是在于人根本就不懂得“栖居”以及“栖居”的本质,因此,人应该根据栖居的本质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筑造活动。他说:“居住之为居住始终发生为、绽出为‘重新寻求居住的本性’或‘重新学会居住’这种由存在本身而来的困境的话,那么对居住着的人来说,真正的事情就不是如何去一劳永逸地‘摆脱’这种困境,而是如何本然地去进人这个困境,也就是纯然地去倾听那把自己唤人居住的‘唯一’的呼唤,并进而平静地将自己遣送人那无家可归的深不可测的生存中。”

    作为人的本真存在方式,“诗意栖居”是由“天空”、“大地”、“诸神”和“终有一死者”所构成,在这里,处于诗意栖居状态的人“把一切闪现者,大地和天空和神圣者,带人那种自为地持立的、保存一切的显露之中,使这一切闪现者在作品形态中达到可靠的持立”。从伦理学的视域解读海德格尔的栖居,其基本内涵是:第一,筑造乃是真正的栖居;第二,栖居乃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宇宙中的存在方式;第三,作为栖居的筑造包括保养生长的筑造和建立建筑物的筑造。在这里,海德格尔把“筑造”视为“真正的栖居”,把栖居视为“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应该说抓住了人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问题,他把栖居作为建筑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海德格尔把“筑造”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保养生长的筑造”,其二是“建立建筑物的筑造”。关于前者,他进一步解释说:在爱护和保养意义上的筑造,是指爱护和保养诸如耕种的田地、养殖葡萄等,或者说,它是“守护着植物从自身中结出果实的生长”,“栖居的基本特征就是这种保护”。他认为,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而是存在的看护者。显然,海德格尔是将“筑造”活动罩于广阔的视野中去理解,置于系统的生态环境之中去认识的。

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心理学;人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本文就以空间、光影、心理中的形象记忆为切入点对大教东4进行分析。

1空间的纠结体验——桌椅设计的不合理部分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而建筑空间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建筑主要要素与形式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在感受大教东4的各种感官上,笔者表现出的是一种纠结的体验。一方面,圆滑木质的课桌在嗅觉和触觉上给人以舒适、适宜从事思考和伏案的笔头工作的感觉;另一方面,窄长的桌面视觉体验,又给笔者一种不利于正常的上课作业活动的感觉。具体而言,就是桌面的宽度不利于课本、笔记本、文具等上课必备工具的正常摆放,且每人间隔的宽度不利于字迹书写。为此,笔者对此桌面进行分析后了解到,其一,由于桌面长度较长,视觉对比显得宽度窄;其二,桌面采用连成一排而非个体的独立方式,给笔者一种私人领地受到侵占的感觉。故会有空间不利于正常上课作业的感觉。领域性是动物在自然环境中为取得繁衍生息等生存条件而圈定一定范围的行为习惯,这里主要指在室内环境中学习不扰或妨碍的心理范围。人类学家赫尔在对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将人际距离进行区分。而根据实地考察了解到,相邻座位的人际距离在450mm之内,这样的人际距离给人领域受到侵占的心理感觉。而工作间正常作业的桌面宽度的尺度标准为400~500mm,大教东4的桌面设计也不符合其基本工作作业尺度。人的空间知觉包括形状、大小、距离、远近、方位、方向、知觉,生理器官的信息接收和大脑的生理机制,又常依靠环境的几种参照取得定性和定量的认识。空间反映的开放性、封闭性、动感、静感、险峻、雅秀、旷奥、幽静,对人即客观主体具有感染激发的作用。人的心理时空存在冗长、偏重、闭塞、压抑、荒芜、轻蔑、灵感等形式心理,可在环境设计中利用视错觉进行心理调整。落实到具体建议而言,笔者想出的解决方案如下:在主体人的眼中,物理空间是有限的,而视觉空间、心理空间是无限的,形有断而意相连。在距离远近上采用在座位安排上两人之间间隔一个空位,留下足够的空间便于上课正常的作业活动,达到扩大空间感、减少压抑感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学上则减少采用大教东4作为大课的上课场所选择。根据人流特点以曲线形式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向人们暗示另一个空间的存在,使人在不经意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走向另一个空间,增强流动感和空间滞留性。在座位安排上,教室的师生座位安排如果是半弧形则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欲望,但现实中,讲台与学生的座位达到半弧形的效果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根据现实条件,一方面,尽量摈弃后排的座位使用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鼓励讲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尽可能多的人为互动。

2光影体验——玻璃顶盖设计的不合理部分

光与影的体验和感受是直接和强烈的。对光影的感知主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但是其他知觉可以感受到视觉看不到的光线。为此,笔者查阅光影方面的资料了解到,人们为了能够清晰地思考,对光影的感知依赖天气的明暗变化和锐利的视觉。思考通常与空白的心智和非集中的视线结合在一起。没有变化的明亮光线,如同均质和没有变化的空间,它削弱了存在的体验,抹去了场所的感觉,使想象变得迟钝。人的眼睛更适合微弱的光线,而非强烈的日光。在如今,光线似乎仅是数量问题,窗户也失去了中介和调节、关闭与开放、内部与外部、私人与公共、阴影与光线这种二元世界的重要作用。首先,除了眼睛可以感受到的光线,皮肤也是感受阳光的重要器官,大教东4的玻璃顶盖设计在晴天直射下方座位,会使皮肤产生灼热的感觉。而福州的夏季又被冠以“四大火炉之首”,玻璃下方的座位成为教室的高温区。就小环境而言,不利于正常的室内作业活动。其次,就利于眼睛的健康和适合思考的光线而言,大教东4教室中偏后方的玻璃顶盖设计,晴天有强烈的阳光照射,一方面光线不适合思考;另一方面,不利于眼睛的健康。最后,教室的窗户设计上,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窗,更是剥夺了建筑的亲切和私密性,在没有窗帘遮挡的情况下,使得教室的环境给人一种“被迫生活在一种公共的环境中,本质上说就是我们被迫地离开了家园”的感觉。此设计忽略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本质,忘记了人们需要暗光的事实,忽略了微光可以给予人安详的气氛。对于光影设计得不合理的部分,建议改造顶盖的玻璃设计,即将玻璃换成不透光材质,解决阳光照射带来的不舒适感。另一方面,光源强烈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视觉的中心,会提升焦点和注意力。

3蓝色的形象记忆——环境颜色的不合理部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世界刺激的信息储存。其分为动作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其中,形象记忆是最普遍、通用的一种记忆形式。蓝色给人忧郁的感觉,而蓝白相间又唤起了笔者对医院的记忆。蓝白相间的病号服,白色的床单,蓝色口罩的医生,治疗室玻璃治疗室内的蓝色窗帘。人们具有记忆和想象场所的内在能力。感知、记忆和想象不断地相互作用。而蓝色窗帘和医院相互联系的想象在笔者的脑海种则不断地交织,产生强烈的抗拒和不安全感,甚至可以回想起医院里牙科的味道。教室中的色彩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教学的活力,使环境更富于人情,避免了白墙黑板的冷漠感。色彩作为一种环境语言,以一种信号的形态出现,对不同教室、不同场所的特征进行了表述。为了减少学生对陌生教室环境的疏离感,色彩能够在复杂的教学空间中独辟蹊径,给学生提出现代教室的明确结构,从混乱的氛围中脱颖而出。对此,笔者调查了大学城的各个高校了解到,教室大部分都是整齐划一的“工厂式灰色系”,而高等教育需要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工厂式灰色系”不免给人整齐划一,统一的心理暗示,不利于思维的拓展延伸。木质的黄色与浅绿色的搭配则可以满足冷静的思考,避免僵化的思维考量。因此,建议窗帘的颜色选择浅黄偏白的色系,而教室的墙壁刷成浅绿色。

4综合的知觉与整体的体验

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存在于建筑设计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调查北区教学楼大教东4这一小环境,笔者感受到的是知觉体验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这种纠结的体验将建筑和空间作为一种动态的知觉,令笔者感受到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心理学细节是微小却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怀敏.人体工程应用与实训[M].东方出版中心,2011.

[2]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陈喆.建筑伦理学[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篇3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建构主义;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自主学习”成为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学者从不同角度(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对自主学习及其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了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建构的途径。在阐释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该理论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定义做出了界定,进而探究了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方式,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其主要观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方面,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取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另一方面,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习者是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并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范琳、张其云,2003)因而,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可见,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师和学习者的地位及作用较之传统教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存在个性化差异,学习结果是不可预测的,因此,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借助社会交往和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实际问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进程,自我建构学习目标。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自主学习能力的界定

holec(1981)首次提出自主性(autonomy)这一概念,进而从学习者角度对自主学习能力加以界定。他认为,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了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国外其他研究者也从不同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e.g.allwright,1990;littlewood,1999)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概念至少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阐释:学习者的学习完全依靠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学到或用到的一整套技能;一种与生俱来的、却被单调而重复的教育方式所抑制的能力;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所行使的责任;学习者确定自己学习目标的权力。(benson & voller,1997)研究者或强调自主是一种能力,或认为自主是某种学习行为,但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研究者都强调学习责任从教师到学习者的转移。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诸多定义,对该理论视角下的自主学习概念进行了界定。笔者认为,建构主义视角下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即要求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依靠自身经验、世界知识等主动进行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的过程。该视角下的自主学习充分反映了学习者的能动性、独立性、责任性以及权利性。

1.能动性

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头脑中的原有经验,认为教育者应根据学习者能够建构的知识范围提供学习目标;其次,建构主义尤为重视建构主义环境的设置,主张为学习者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教师指导下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2.独立性和责任性

独立性是指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及自我监控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责任性则是针对学习者自我反思的责任感而言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教师指导下学习者独立建构的结果,注重学习者独立自主学习中必备的学习策略、元认知、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学习者与他人的沟通互动,对学习者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的责任感也相当重视。

3.权利性

权利性针对的主要是学习者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者只有享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空,具备充足的机会和条件,才能运用自己的自主学习权利,养成一定的自主学习习惯。建构主义将学习者视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促进者。事实上,建构主义也“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整个问题或学习任务的自主权”。(毛新勇、孙长根,1999)教师的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自主学习重复体现了学习者的能动性、独立性、责任性以及权利性。该理论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提供了依据。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

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培养;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的培养;学习者自我评价及监督能力的培养;学习者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

1.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培养

英语教师应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精心设计新颖的教学模式,力图为学习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然而,此过程中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在于学习者的心理接受能力。因此,提高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能力是建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习者进行心理辅导,使学习者接受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帮助学习者把英语学习中的依赖性、被动性转换为独立性和主动性,使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方式。

2.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于发展听、说、读、写的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听、说、读、写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第一,采用视听法,如通过图画、实例、观看影视录像等,也可采用参观、讲座、操作等方式培养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能力。第二,拓展阅读、写作经验,如让学习者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多种多样的听、说、读、写系列活动。第三,通过模块解读提高读写能力,让学习者阅读文本并进行主题讨论,根据主题写作、举办各种活动进行交流,以内化其语言概念。

3.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过程尤为漫长,因而,学习者自身的努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教会学习者在分组讨论、资料搜集与整理及自我学习中不断建构新旧知识间联系的具体方式,使其能在没有教师指导监督的环境下进行高效的自我学习。具体可以采用以下途径:首先,教师与学习者一起制定每个单元模块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其次,培养学习者在词汇、句法及语义学习中建构意义的能力。最后,为更有效地建构意义,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方法,从传统的主导地位向指导地位过渡、由导学式向学导式转变。

4.学习者自我评价及监督能力的培养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信心。因此,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对意义建构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鼓励学习者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媒体资源对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监控及评价,并定期做出汇报;鼓励学习者自己查找并组织材料,设计课堂活动,并对所用的教材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习者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和操控者。同时也需要让教师清楚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进一步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5.学习者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

对于学习者而言,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具体手段如下:学习者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投身于学习;应积极配合教师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策略,以便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应争取机会锻炼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帮助学生获取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篇4

关键词:建构主义;听力教学;意义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033-03

一、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现代建构主义的直接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智力发展理论。皮亚杰在1970年发表了《发生认识论原理》,其中主要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他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这正是建构主义观点的核心所在。

建构主义科学的教育理念体现在:第一,以学生的认知为主体。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往往被传统教学观忽略。第二,强调学习时对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应当明确被看作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传统教学,只是将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听力理解中的建构主义

听力理解的过程首先是语义的建构过程。“听力理解过程不是简单地对字面语言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而是输入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话人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符号进行分析、合成、归纳,从而实现语义的重构”。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听力的理解首先是以语义理解为基础的。语言的技能提高最终目的都是作为交际使用。交际的语言物质载体便是语言的基础知识,即语音、语法、词汇与语义。听力作为输入技能,必须建构其语义基础,才能更好地提高产出技能,即口语与写作。

其次,听力的理解是个体的认知建构。认知阶段与元认知阶段是听力理解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听话者由于个体认知能力、认知发展水平及个体图式背景的差异,对同一信息的处理会产生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动机,兴趣也会导致不同的动机关联与行为结果。同样,元认知阶段的实效也会由于个体的图式差异对自己的学习规划、学习策略的调控及学习过程的监控产生影响。听力的理解尤其如此,由于听力与阅读过程有所差异,听力是瞬间反应的结果,而阅读则可反复建构对同一信息的反复理解。

再次,认知语境对听力理解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建构主义的认知语境包括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与社会语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灌输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里所提到的“一定情景”就是指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可指学校教学环境,也可指家庭及其他学习环境,及在各学习环境下与教师及学习伙伴进行的合作、会话等学习方式。维果茨基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就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在听力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关键,决定着最终听的能力训练的效果。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学习,因此,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发展提高项目的练习与学习者相关联的微观环境及所在的历史、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建构主义对外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1.听力教学现状分析。据了解,目前的课堂英语听力教学的模式一般为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录音,再做一些听力理解训练题。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听力教学还是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教师的听力课就是不断地听取语言材料。基础阶段听力中教师的课堂设计略灵活些,如:①将听力教学与口语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学生用英语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口头运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倾听,或者老师就话题内容用英语讲述,供学生听,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②将听力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连。教师利用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③举行定期的经常性的听力测试等形式。而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单纯的、独立的听有关材料,然后做一些听力理解题已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这些听力教学的方法是与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相违背的。首先,违背了建构主义理论中以学生的认知主体为理念。教师忽视了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的提前建构,也就是先入为主。因此,机械的、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而照搬一些教学模式,只能适得其反。其次,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生的听力能力的提高是基于语义建构的,与认知语境紧密相连。忽略语义作为能力提高的基础,没有语境参与的听力课堂教学是没有出路的。再次,听力教学形式训练的单一,教学测试形式的单一,与课程大纲基本理念也是相违背的,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略了策略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只注重课堂教学环境作为语言习得的认知环境,而忽略了作为认知语境中的另一部分: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才是语言基础知识学习,技能提高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

2.建构主义对听力教学的指导意义。

(1)教师应加强建构主义最新理念的学习,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既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增长语言知识,更要在听力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英语文化意识的发展。从培养人、发展人的高度出发,以现代课程观为指导,注重教学的开放性,以及过程和评价的发展性。教师要明确听力理解能力的形成机制。理解的实现取决于客观的声音和听者的经验、心理状态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英语听力理解的实质是听者对所听到的声音材料的理解。因而我们在听力教学中要把握好语言材料的选取和运用,要以新课标为指导,适应学生的实际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同时又要运用好所选取的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和意志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听力教学目标,它是新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的结合点。新课标分别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对不同级别的要求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以便以其口语表达来增加学生听英语的机会,锻炼并提高其听力水平。语调、重读、弱读、连读、变音、失去爆破、语气、语流、语速等各方面都要准确表达,而且课堂用语力求丰富性。结构、用词和语言难度要注意层次性、变化性,用自己的实际运用让学生感知英语的节奏,否则会影响听力理解能力发展的实现。

(2)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策略进行听力理解。在听力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听力过程的一般规律出发,加强对学生语言三大要素(语言、词汇、语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激活自身长久记忆库中与听力相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其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元认知意识,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日常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把课本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进行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提高其对学习和生活的认识,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始终关注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为学生的听力理解提供知识经验的准备。在听力培养中要激发兴趣,渗透英语文化知识,注重技能和策略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听力中体验运用技能策略,了解信息,欣赏语言的成功快乐,而不是以应试为目的,抛弃了听力体验中更具价值的东西:培养听力过程中的信息筛选、记忆、联想、推测、归纳、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调、语气、背景等非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满足人的发展中的求知需求和情感需求。

(3)构建全方位,多模态听力教学的模式。将听力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口语、阅读、写作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能力的综合提高。信息获取方式包括:视觉、听觉、触摸、嗅觉、味觉等。构建意义时,大脑通过视、听、触等处理与外部互动信息,提高听、说、读、写实践能力。因此,建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全方位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需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扩大课外阅读量,利用网络等手段增长见识。提倡采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利用多种媒介,促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进行知识经验的积累。同时,建立积极的听力评价体系,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有利于发展英语听力能力,又有助于树立信心、健全学生人格的过程性评价,促成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和谐统一。达到提高听力教学能力的目标。

四、结论

21世纪教育的重点已从获取知识转向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正是新课程标准对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导入教学,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教学的意义是指导学生懂得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学习和创新的潜力;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注意反省和更新科学观和教学观。

参考文献:

[1]陈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Volume 2,No.1(Serial No.13)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5.

[2]丰玉芳.听力理解过程三阶段理论及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

[3]葛文山,郭慧,刘桂岩.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5).

[4]刘守兰.中学英语教学基本功[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5]李大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5

(一)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1.管理理念滞后,大学生的被动性较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影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管理理念比较滞后,难以符合时代与教育的发展规律。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管理方面普遍重视管理、轻视服务,忽视了大学生管理的服务职能,导致大学生管理工作过分强硬化,且民主化不足。高校普遍将大学生作为管理中的客体,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动性,直接导致大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

2.管理手段单一,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被忽视管理手段的单一化,是制约大学生管理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管理模式类似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强制性较强,人性化较低,对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规划出条条框框,并强制性地要求其行为符合规范标准,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针对大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进行面面都需要学校予以关注及支持,这就导致大学生的需求难以被满足,使得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较差。

(二)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管理的价值表现

1.能够明晰管理者与大学生双方的地位,实现双方的地位平等主体间性之所以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被运用,根本原因在于它对主体间的共同利益取向的强调,在大学生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于物质条件具有共享的特性,因此,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可以使管理者与大学生建立共同的利益取向,从而将两者置于平等的地位。除此之外,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之间的对等交往,反对工具理性的功利化理念,这就为大学生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增加了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将双方置于平等的地位。

2.能够构建合理的沟通渠道,实现管理者与大学生双方的理解交往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还激发了处于主体地位的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将大学生管理中的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理论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同时提高了管理手段的实施力度。除此之外,主体间性理论要求大学生管理中的管理者与大学生构成对等交往性的关系,强调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如此便可以增加管理者主体与被大学生主体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实现双方的理解交往。

3.能够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就取消了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与管理者置于同等的地位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及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如此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容易具备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主体间性理论要求管理者关心大学生生活及学习中的方方面面,强调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提倡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及创造力,如此更容易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大学生管理新思维———主体间性特征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主体制约性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的交往有赖于他们共有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为他们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对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起着制约的作用。因此,以主体间性理论看待大学生管理,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内涵、特点、性质等都与其所处的客观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协作等均是以高校管理体系为物质基础,在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潮流、文化环境下开展并进行的。这就制约了大学生管理中的主体,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了规范。

(二)地位对等性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与主体间的对等交流,反对工具理性极端功利的理念,只有将交往双方的地位置于同一高度,才能使双方完全融入于交往之中,通过协同配合实现共同利益。在大学生管理中,地位对等性为每一个主体都提供了均等的机会,并要求每一个主体都必须对自己的意愿、情感、打算进行表达,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主体间性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独立人格,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建立在人格完整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大学生管理中,主体间性对管理者与大学生人格的完整提供了保障,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管理活动的内涵。

(三)交往相互性哈马斯曾经说过:“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个人做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做起点。”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是交互的,不仅体现在交往的形式上,同时也体现在交往的内容上,双方的思想、观念、意愿、情感等都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传递着,唯其如此,才能保证交往双方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相互包容,为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提供基础保障。因此,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管理中,促进了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交往的相互性,丰富了双方的交往内容,并加深了双方的交往程度。(四)沟通主动性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是以主动性为前提的,如果主体之间任何一方处于被动或者消极的状态,主体之间的交往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与动力,因此,主体间性理论要求各个主体必须以主动并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可以提高管理者与大学生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管理者充分运用激励、引导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促使大学生主动向管理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意愿与建议,如此不仅拓展了管理者与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大学生管理的新路径———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全新管理模式

(一)管理主体的转变———由单一型转向多元化现阶段,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教育行业的繁荣,对大学生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增多,导致大学生管理所处的内外环境复杂且多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与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内外部的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并在交往中相互认可、达成一致,促进共同利益的实现。而传统大学生管理的主体过于单一,在传统大学生管理模式下,高校的大学生管理仅仅限于内部系统,安排一些管理人员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管理主体过于单一化,不能顺应当前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更不能满足大学生管理的内在需求。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的主体应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在大学生管理中各个管理主体不仅是一种共生的状态,同时还具有共同的利益取向。因此,大学生管理的主体不仅要包括传统的大学生管理职能体系,还必须包括科研、教务、生活保障等职能部门,除此之外,企业、社团、家长等其他相关利益者也必不可少,增加大学生管理中的主体,还需要使他们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作用。这就需要高校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交流,使各利益相关者充分认识到大学身管理与他们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关系着他们的长期发展与未来,从而使他们在大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大学生管理的管理主体由单一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才能符合时代与教育的发展规律,满足现阶段大学生管理的内在需求。

(二)管理内容的转变———由针对学习成绩转向重视日常生活管理现阶段,国家与社会急需全面型与综合型人才,因此,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大学生全面化的培养方案,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思想内涵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及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然而传统的大学生管理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忽视了大学生管理的其他方面,忽视大学生课余时间与日常生活的管理,导致大学生管理的内容单调,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内容需要由针对学习成绩向重视日常生活管理过渡。因此,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构建自己的生活结构,包括认知学习、能力培养、文化娱乐等,并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因素,指导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及体验,并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正常、健康的行为方式,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环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

(三)管理途径的转变———由对象性转向交往性当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加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化,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提高。大学生是社会新思想与新技术的前沿群体,他们对民主、自由、平等有着强烈的要求,因此,大学生管理需要充分强调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地位。唯其如此,大学生管理的管理内容及手段才易于被大学生所认可并接受,大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才能提高。然而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普遍忽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大学生看作大学生管理中的客体,导致大学生管理一直是对象性的管理形式,制约了大学生与管理者的交流与互动,使两者之间信息的传播形成阻碍,甚至造成两者之间的鸿沟。而主体间性理论要求高校为大学生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交往氛围,提高大学生管理的交往性,要求高校与管理者重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公平、民主地对待大学生,赋予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并与之进行真诚的交流与互动,在两者之间构建融洽的关系。其次,管理者需要不断探索先进的大学生管理内容、手段及载体,针对当前的信息化发展形势,运用QQ、微博、微信等大学生常用的交流软件对大学生进行交流与引导,提高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互性。除此之外,高校需要针对大学生管理建立扁平化的结构,将中间管理层级缩减,并拓展管理的涉及面,从而缩短管理者与大学生的距离,实现“面对面”的管理形式,最终将大学生管理由对象性向交往性转变。

篇6

(1)进度计划的制定。建筑的承包商需要依据合同里规定的工期和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来制定具体的进度计划。其中,计划的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开工前准备工作的确定、施工方法的选择、协调好施工中的各个工种、安排好物资的供应以及确定好施工的目标工期等,这些都需要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在进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一些可能影响到进度计划的因素,比如工程量发生变化、材料供应出现问题、设计出现了变更等因素,这些都会使计划进度和实际的进度之间出现差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网络计划技术对进度计划进行补充和调整,以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顺利竣工。

(2)组织实施进度计划。在经过监理和业主双方审批之后,就可以按照具体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此时,工程的承包商需要与业主和监理时刻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定期的将工程的进展报告给他们,对于业主及监理所提出的要求和指令要及时的处理好。对各分包单位要做好监督工作,协调好他们工作,对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要做好合理的调配,确保准确、到位。为了更好的实施进度计划。

(3)对实际施工的结果和计划之间的偏差进行检查分析,找出出现偏差的原因并及时作出改正。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主要包括:①施工的组织不合理。比如没有明确的施工目标、任务分配不清晰、施工场地没有布置好、机器和人力没有协调好等,这些都是组织不到位的表现,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②施工技术出现问题。由于一些工程承包商没有正确的评估好工程的技术难度,贸然使用一些新的工艺和技术,导致施工过程出现了问题,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最终不得不进行返工。③施工条件的问题。由于自然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是合同里不可抗力的约束,使得施工无法正常的进行,从而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④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2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

(1)要制定出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达到相应的施工目的。使在施工之前,以实际的情况为依据,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得到企业的相关主管部门许可后,将其交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对一些新材料的使用或是对一些比较关键的地方进行施工时,要至少提前一周制定出施工方案和技术的相关保证措施,并将具体的证明材料交由监理工程师的主管进行审批。

(2)根据优化的组织设计与组织方案来做好准备工作。将分部分项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依据企业的具体规范和施工作业指导书,让他们制定出各工序工种的具体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图纸的会审、技术的培训等,并将作业指导书和质量技术交底发放给相应的施工班组。如果要推广新的工艺或技术,则需要事先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学习。要明晰各项施工的工序、方法、质量要求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于施工的相关机械设备要合理的调配好,平时注意维修和保养,以确保机械设备能够良好的运转和工作。

(3)要按照施工程序进行规范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隐蔽的工程必须由监理工程师或其他相关单位签字之后才能继续展开下一道工序。对于一些可能影响到施工质量的部位需要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点,派专人进行看管。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除了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相关内容的检查之外,还应该在一些重点工序开展之前,对一些重要的项目展开复核,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防止细小差错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3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管理

(1)转变管理观念,加强危机管理的意识。危机管理意识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管理的观念,加强危机管理方面的意识。危机管理意识的要求对危机要有很强的敏感性,只有对各种危急时刻保持敏感才能在危机出现的时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应对,所以,对于建筑施工的相关管理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危机管理方面的意识。

(2)加强对危机管理意识方面的推广,创造危机管理的良好氛围。危机管理意识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中最直接的就是创造较好的危机管理氛围。建筑施工的相关单位可以在建筑设施和其他各个角落展现危机管理意识方面的一些内容,比如贴出相应的口号和标语、放置一些危机管理的警示牌等。为了强化危机管理的成效。

(3)加强对危机预防的重视,创设预警机制。危机管理意识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中最本质的是创设危机的预警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地展现出在施工管理当中的危机管理。因此,想要更好地预防各种危机,就必须建立灵敏度高、预警准确的危机预警机制,通过这一危机管理体系来使危机管理意识具有更好的可执行性。

篇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过程,是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以转换与发展。它强调人类知识的主观性,认为人类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现实准确的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在此,它指出知识是随文明的进步而进步,随人类思维的发展而发展;指出知识只在特定的社会、一定的情境下才是科学的,才是真理。“真理是暂时的现象”,它需要人类将创造性思维指向人类的未知世界,通过发现、辨证、解决来发展。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犹如真理的发展与发展一样,它不仅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也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与情境性。

1. 建构性: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而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建构过程。他是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机制达到与环境平衡,但这种平衡是暂时的,一旦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环境产生矛盾或认知冲突,就会出现不平衡,再通过认识冲突的解决,又达到新的平衡。这正如儿童指向继承人类已知的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过程。

2. 社会性:人类知识是主观的、社会的,是对世界认识的现有水平,而不是最终答案。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叫可靠的假设是以一定的社会显示为依据的。学生的学习便是在这现实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锻炼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3. 情境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性学习的观点便突出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沟通问题。传统教学对学习基本持“去情境”的观点,以至于学习者常常难以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理论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学习知识在情境中的复杂变化,锻炼知识的运用能力,突出学习的有效性即价值。

篇8

关键词:适用;经济;美观;建筑本质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problems in our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the times connot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basic principles.Key words: apply; economy; beautiful; architectural nature

中图分类号:TU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适用、经济、美观”是我国建国后就提出的建筑设计指导方针,这个指导方针曾对我国的建筑创作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本质的理解进一步深化,面对全国出现的建设和国外各种建筑学说的流入,这个指导方针已经逐渐被人遗忘了,甚至被认为是束缚建筑创作的条条框框。建筑师离开了“适用、经济、美观”的指导方针就像脱缰之马容易迷失方向。近年来在建筑创作中出现的“新、奇、特、怪”及一些片面追求形式的建筑作品,例如一贯以追求形式怪异的荷兰建筑师雷姆 ・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严重违背了结构合理性的原则,盲目向重力挑战,不惜一切代价构筑了一个“怪圈”,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建筑是人类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保障。从建造目的来看,从原始人的遮风避雨到现代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尽管建筑功能内容在不断拓展,但是,为人提供一个合乎使用目的的空间环境,始终是建筑的一个基本目标。因此,适用是建筑基本要求和本质特征。

建筑同时又是一定时期人类技术和财富的结晶。从建筑的成立条件看,作为一个耗费社会大量的资源和物质财富的产品,任何时候的建筑活动,都不能脱离经济环境,不顾经济条件的盲目建造,不仅会带来财富的浪费,也会引起极大的社会问题。因此,经济是建筑得以成立的一个基本条件。

建筑还是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从建筑的艺术属性来看,作为实用性空间艺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达到美观的目的,也是建筑的一个基本内容。

时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经济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适用、经济、美观”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和充实其内涵。从建筑的“适用”角度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适用有更宽阔和复杂的新内容。例如,在原始社会,也许能遮风避雨的洞穴就可以满足原始人的生存要求;在农业社会,简单的民居也能适应村民的生活起居需要;在工业社会,只有功能相对复杂的建筑,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在信息时代,面对高技术的发展,建筑的适用无疑会面对功能转化,空间维度拓展,内容与形式角色的互渗与交错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和城市设计理论,深化适用的内涵,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创造舒适的建筑环境,努力满足高效、安全的建筑要求,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进建筑创作的不断进步。

现在,人类面临着资源缺乏、环境破坏、人炸等问题。因此,强调“经济”原则,就是尽可能的节约资源与优化资源配置,关注整体环境,努力创造生态节能的绿化建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创作方向,反对各种浪费资源的行为,用高效的概念,充实取代单纯节省的概念,以“效益”来代替笼统的“经济”的要求。

篇9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建构主义;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自主学习”成为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学者从不同角度(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对自主学习及其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了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建构的途径。在阐释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该理论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定义做出了界定,进而探究了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方式,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其主要观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方面,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取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另一方面,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习者是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并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范琳、张其云,2003)因而,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可见,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师和学习者的地位及作用较之传统教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存在个性化差异,学习结果是不可预测的,因此,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借助社会交往和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实际问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进程,自我建构学习目标。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自主学习能力的界定

Holec(1981)首次提出自主性(autonomy)这一概念,进而从学习者角度对自主学习能力加以界定。他认为,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了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国外其他研究者也从不同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e.g.Allwright,1990;Littlewood,1999)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概念至少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阐释:学习者的学习完全依靠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学到或用到的一整套技能;一种与生俱来的、却被单调而重复的教育方式所抑制的能力;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所行使的责任;学习者确定自己学习目标的权力。(Benson & Voller,1997)研究者或强调自主是一种能力,或认为自主是某种学习行为,但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研究者都强调学习责任从教师到学习者的转移。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诸多定义,对该理论视角下的自主学习概念进行了界定。笔者认为,建构主义视角下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即要求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依靠自身经验、世界知识等主动进行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的过程。该视角下的自主学习充分反映了学习者的能动性、独立性、责任性以及权利性。

1.能动性

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头脑中的原有经验,认为教育者应根据学习者能够建构的知识范围提供学习目标;其次,建构主义尤为重视建构主义环境的设置,主张为学习者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教师指导下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2.独立性和责任性

独立性是指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及自我监控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责任性则是针对学习者自我反思的责任感而言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教师指导下学习者独立建构的结果,注重学习者独立自主学习中必备的学习策略、元认知、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学习者与他人的沟通互动,对学习者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的责任感也相当重视。

3.权利性

权利性针对的主要是学习者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者只有享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空,具备充足的机会和条件,才能运用自己的自主学习权利,养成一定的自主学习习惯。建构主义将学习者视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促进者。事实上,建构主义也“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整个问题或学习任务的自主权”。(毛新勇、孙长根,1999)教师的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自主学习重复体现了学习者的能动性、独立性、责任性以及权利性。该理论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提供了依据。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

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培养;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的培养;学习者自我评价及监督能力的培养;学习者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

1.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培养

英语教师应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精心设计新颖的教学模式,力图为学习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然而,此过程中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在于学习者的心理接受能力。因此,提高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能力是建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习者进行心理辅导,使学习者接受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帮助学习者把英语学习中的依赖性、被动性转换为独立性和主动性,使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方式。

2.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于发展听、说、读、写的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听、说、读、写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第一,采用视听法,如通过图画、实例、观看影视录像等,也可采用参观、讲座、操作等方式培养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能力。第二,拓展阅读、写作经验,如让学习者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多种多样的听、说、读、写系列活动。第三,通过模块解读提高读写能力,让学习者阅读文本并进行主题讨论,根据主题写作、举办各种活动进行交流,以内化其语言概念。

3.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过程尤为漫长,因而,学习者自身的努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教会学习者在分组讨论、资料搜集与整理及自我学习中不断建构新旧知识间联系的具体方式,使其能在没有教师指导监督的环境下进行高效的自我学习。具体可以采用以下途径:首先,教师与学习者一起制定每个单元模块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其次,培养学习者在词汇、句法及语义学习中建构意义的能力。最后,为更有效地建构意义,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方法,从传统的主导地位向指导地位过渡、由导学式向学导式转变。

4.学习者自我评价及监督能力的培养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信心。因此,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对意义建构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鼓励学习者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媒体资源对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监控及评价,并定期做出汇报;鼓励学习者自己查找并组织材料,设计课堂活动,并对所用的教材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习者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和操控者。同时也需要让教师清楚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进一步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5.学习者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

对于学习者而言,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具体手段如下:学习者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投身于学习;应积极配合教师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策略,以便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应争取机会锻炼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帮助学生获取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篇10

论文关键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混合式学习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来源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切密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要素等。下面我们从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两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1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它对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提出和验证学习假设、评价学习结果乃至最终的意义建构都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问通过会话进行交流,它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最终目标.就是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对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1.2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并非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T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探索法、发现法等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搜集和分析资料,善于提出问题假设并加以验证.在协作交流的基础上,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学习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混合式学习的提出及其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1999年,美国专家JayCross最先提出E—learning这个名词,掀起了人们对E—learning的热情。它采用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课堂相比,它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它会使“没有围墙的大学”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然而,随着对E—learning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单纯的E—learning~并非至善至美,其弊端日益明显,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有效,并非所有的教学对象、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E—learning的学习方式.而且缺少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也并不是特别理想。于是,人们开始理性对待E—learning,并对它进行反思,认为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各具利弊.E—learning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是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国际教育界和培训界也逐渐达成共识:只有将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此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应运而生。

混合式学习在E—learning遭受质疑的时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并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它融合了传统学习和E—learningfl~优势,使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既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又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多将混合式学习界定为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的有机整合。还可以从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为了适应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要求需要多种学习理论指导混合式学习;学习资源来源丰富多样,如印刷材料、光盘、录像带、收音机、电视机、互联网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习者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知识的有效获取和内化,离不开学习环境的支持。在各种环境中,教室是典型抽象化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是真实的情境化学习环境,信息丰富的信息化环境能够有效地充当拟真化的虚拟学习环境.它们构成了全空问的学习环境:为了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或者同一个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可以将多种学习方式混合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最终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集体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式学习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以某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它不是一元的,而是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是多元的。从总体上看,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并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得到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环境下的学习,是利用资源、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提倡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昆合式学习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在教师帮助下,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的能力。这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是致的。

3.2混合式学习帮助教育界重新认识建构主义

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两点值得反思:第一,是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还是强调主导一主体相结合。传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他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和新型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统一起来。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指对内容的讲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还表现在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多种学习资源的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选择、学习评价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体现得越充分,最终形成一种学习的共同体结构;第二,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是主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混合式学习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重视学习者的经验和原有认知结构,又要重视客观事物对学习者所产生的刺激。

篇11

论文摘要: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计井机教学相结合,构建计葬机教学祈模式,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常要。

从80年代开始,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发起全球性的冲击,各国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学习并研究一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将对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理论。它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的社会科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个人主动建构的结果。

2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3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我国几千年来沿袭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不断的更新,改进。但是过多过少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长期过多依赖于教师的说教、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去适应新教学的需要。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交互功能建构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将教学内容进行录像,按知识点细分,不要太大。要保证每个视频就讲一个小知识点,观看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理解的可以重复性学习,对已经知道的可以跳过去,进行选择性地学习,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做不到的。

3.2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构建一种模拟性的实验教学模式。

像一些计算机原代码的学习,一般是又长又枯燥,如果不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很难有耐心将每个代码从头看到尾。而且一个原代码,它就只要讲解某一两个知识点,如果是上课的话,老师肯定就是一个个知识点的往下讲,一个个的做实验让学生看。但是要学生自主学习,就要用计算机技术将每个实验模拟出来,让学生看到代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实验结果。并且让学生知道主要知识点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自己修改变动,比较前后结果。通过这样的动手,他们就会对该知识点加强印象。同时也提高了兴趣。

3.3用网络建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在每次课之前,都让学生去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但不告诉学生怎样做,但要用计算机技术将最终效果显示出来让学生看到,否则将变成无的放失了。同时任务也应该多样化,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来进行设置。但是由于这些知识都没有讲过,这些知识点的使用学生也不会。所以应该对任务所可能用到的知识点要进行提示,给出关键字。这样学生就可以去局域网学习,也可以去因特网上查询,去搞懂这些知识点,并完成任务,同时提交作业,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点评就可以了。

3.4在教学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学习

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的真正目的在于使教师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教的概念,和学生获取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从而肯定学生在某一领域取得的成绩。上课的时候就拿学生自己的作业进行讲评,学生注意力会更高,印象会更深,效果也会更好。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这也正是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一理论。在这一基础上学习,学生兴趣得到尊重与主动学习性就会得到提高。

篇12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探究式”教学 教学模式

如何改变简单的传授、被动接受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真正调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是当前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要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建构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教与学的新的设想,这些设想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其实已经用到建构主义教学的理念,比如探究式教学,然而许多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在接受这种教学理念并将其真正地运用到实际课堂中,仍然存在许多疑问。例如:什么是建构主义?是否有一种具体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就是探究式教学吗?我的教学是否符合建构主义的标准?笔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谈谈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探究式教学。

一、建构主义基本思想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重视认识主体自身的知识背景及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学习不仅是理解和记忆新的知识,而且要分析它的有效性、合理性,从而形成对事物的观点。学习不仅仅是新的知识和经验的获得,还意味着既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要鼓励学生寻找相同或不同的角度系统的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合理的建构,使学生物理的认知结构的头脑将逐渐形成纵横交错的思路、原先的定向思维,逐渐变得灵动起来,逐渐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构建。

2.建构主义教学观

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成为主角,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发展思维。知识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结果,所以教学过程应是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建构的过程,而不是传授和灌输。教师应创设各种情境,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在经验与情境之间顺利过渡。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学习的主体,而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建构知识的辅助人。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组织学生交流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提供资料和回答咨询。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物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广泛、有很强的思想性、会遇到很多多变的实际问题,物理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现有思维水平作为基础,让他们经历一些教学活动,促使他们反思物理知识,与现有的知识发生冲突,从而进一步了解知识。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是基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内容,形成强大的协作环境。(2)提出问题。教师往往要学会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应是支持者和引导者。(3)自主探究。小组间的交流合作,团队成员的互动对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尤为关键。(4)协作学习。围绕不同侧面的特征情况,小组成员间展开讨论,交流看法和思想。(5)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师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建构主义教学目标在于深入理解而不是模仿行为。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我们所寻求的不是学生能够重复什么,而是他们能够创造、证明和展示什么。

三、成为一名建构主义教师

有一些教师抵制建构主义教学法。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对当前教学方法的执著;关注课堂控制;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成为一名建构主义教师并非易事但也不是如很多教师所想象的那么困难重重。那么什么才算是建构主义教师呢?

建构主义教师鼓励和接纳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建构主义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反应区,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内容。在与学生交流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前,先了解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建构主义教师开展探究的手段是提出富有创见、开放的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以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教学主张为主要理论,进行积极的教学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成为一名建构主义教师。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充分体现现代的教育理念,研究并将之付诸教学实践,积极进行教改试点,对于当前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Jacqueline Grennon Brooks[美].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01.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9.25.

篇13

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开始在西方教育界形成,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及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Vygtsky)。在皮亚杰对于儿童认知规律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结构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是自我主客体间动态平衡的双向建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在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起新的认知,从而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而以维果斯基的主要观点的社会结构主义则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者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框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只起到导向作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教学组织好。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展开对话、促进合作学习等方式,给学生提供平台来拓展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教师既要在学生表现优秀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也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真正地发挥主导者、向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学生则必需通过合作学习或者对话交流,激活自身原有的对世界的认知结构,并使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更加丰富和充实,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平衡点,从而实现新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

1.读前创设情境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根据每个单元设定的题目,创设类似的情景,使学生能将原有的信息结构和新的知识点联接起来,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与话题相关的原有知识越多,阅读理解的难度就越小。在具体教学实践当中,可以通过“brainstorming”或者“discussion”环节来实现。由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话题进行积极思考、讨论,并激活学生大脑中原本储藏的相关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对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背景知识不仅指文化背景、作者生平、人物介绍、相关的英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还指人们掌握的各种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本身及已有的各种生活经验、经历,可统称wordknowledge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并适当地穿插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知识系统。学生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掌握背景知识。如可依靠大量中、英文阅读积累,多读有关两方国家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的读物,特别是希腊、罗马文化和圣经故事。或者可以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参考了解有关背景知识。同时,学生应该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文章应体裁多样,可以包括叙述、说明文、议论文等等。阅读中应注重实用性的材料,例如广告、词典、产品说明书、商品目录、火车时刻表、外贸信函等。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掌握阅读所需的各种背景知识。

2.读中自主协作学习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阅读技巧,自主对文本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甄别、提炼、推理、压缩、概括,并通过已掌握的词汇对文本的词汇进行识别、识记、联想、拓展。自主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语篇结构,全面领会整个语篇的层次结构、逻辑关系、主题思想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准确把握其主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阅读完课文之后,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这是构建主义提倡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即合作学习。讨论过程中,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学生在小组中的发言,是他们对新知识同化后的认知结构。由于各自知识建构的不同,发言也各异。在各自的发言中,可让学生了解学习到问题的各个方面,全面认识文章内容,构建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3.读后及时反馈

读后反馈环节中,可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该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充分发挥主导者、向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适当启发和鼓励发言不积极的同学,同时防止代表发言成为某个同学的个人秀。既在学生表现优秀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平衡点,实现新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

三.其他阅读技巧的辅助

在以构建主义为框架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也需要掌握相对应的阅读技巧。首先学生应积极扩大个人的词汇量。因为词汇在语言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语言的主体。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曾经说过,“事实上,没有语法不能传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东西。”因此,词汇在部分程度上决定了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学生可借助下列方法猜测词义,逐步扩大词汇量。例如:借助词缀法、合成法、词义转换法、同义词与反义词的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关联、文章中的定义和举例猜测词义。通常所解释或说明的部分常以从句形式出现,其关联词是who,that,which。因此,在识别和确定这一类词的正确含义时,应首行识别这一类词的使用范畴,再根据其使用范畴确定其含义,必要时也可查阅词典。其次,阅读过程中可使用寻读和扫读的技巧,加快阅读速度。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证实:“不仅加深理解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而且加快速度也能加深理解。”因为读速快的人视幅较宽,意群较长,善于组读或连读,因此能够较快朗读全句.容易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而且有时候阅读的时候看一两句并不能明白其意。当看完整段或者整篇文章时,便恍然大语。而读速快的人正是利用这一窍门,避开语言难点,迅速读完整段,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某些不易看懂的词汇或句子,加深理解。再者读速快.阅读所需的时间就短.从而缩短整篇文章的阅读时间,对文章内容记忆清晰,利于再认。做题不易出错。最后,学生应积极主动扩大知识面,熟悉不同体裁的文章。大学英语阅读常涉及有关经济学,心理学,法律方面的文章,以及东西文化对比方面的文章。阅读文章时应注重看形式和内容。要注意文章的情感方面,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

四.结语

篇14

关键词:哲学;建构主义;国际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开始突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朝多元化、跨学科、交叉性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这种多元竞争的局面更加活跃。这一时期兴起和逐步完善的以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Wendt)为突出代表的国际政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成长为势头强劲的理论学派。它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一起,成为了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且渐有后来居上之势。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探讨的主题,考察问题的角度、方法和思路都与哲学有着紧密的关联,或者说有着鲜明的哲学特征。

一、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原本并不是国际关系学界的概念。它最初被用于教育心理学领域,曾经出现在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论述心理发生发展及认识形成的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当中。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被用来说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发展自身的认识结构。这一心理学基础应用于教育学中,即演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教材(知识)、媒介四要素相互作用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1](P58-60)

对建构主义使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社会学领域,建构主义被人们公认为社会学领域内的概念或方法。这也是国际关系领域内的建构主义被称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原因。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主要是指一种系统的社会学方法论,即从社会化、规范化的宏观整体出发,研究社会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个体及其观念、身份和行为实践。

国际关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可以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会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等找到其深厚的社会学渊源。[2](P1)然而,作为一种足以挑战国际关系主流理性主义学派的全新理论,建构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它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建立与之相联系的深厚哲学基础。

哲学是什么?形而上地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形而下地说,哲学是人们理解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方法,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源于人类好奇的本能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它的永恒主题是人。[3](P4)

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社会理论》是全面提出和阐述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作,著作的第一部分基本上是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4](P3)温特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建构问题,同时建构了他“温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是基础性层面,即第二层面问题,涉及有什么内容以及我们怎样解释和理解建构主义”。[4](P5)建构主义在其理论部分的中心词语是:社会结构,施动者,共有观念,建构。即认为:国际社会的结构是由国际体系的施动者通过其共有观念来建构的社会性结构,而非纯粹的物质性结构;即使是行为体自身的身份和利益也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由共有观念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性结构来建构的。这是国际关系几大要素的基本关系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建构主义承认社会结构和行为者身份是一种存在,观念属于思维范畴,但是这一存在并不是先验的、绝对的存在,而是物质因素和思维共同建构的存在。它们的联系就在于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在,同时建构了存在。而存在既是已有的物质存在,同时也是受思维影响的存在。因为世界毕竟只是人们所认知的世界。(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其实只是感受到了它在几分钟以前放射出的光芒,而不是此刻真正的太阳的状态。)这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理性主义所讨论的世界具有客观性,并且可以认识,但是这种客观性只有在认识的主体间才能得到体现。因为认识客观世界必须在认知实践中才能实现。[5](P30)

建构主义试图以整体主义和观念主义的方法,诠释国际政治的体系和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观念的建构作用、社会结构和行为体的相互作用的阐发带有明显的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哲学的痕迹。它所宣称的“探求国际政治环境从洛克文化到康德文化的过渡”,追寻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友谊的目标取向,则更鲜明地展现了建构主义类似哲学的价值追求。

二、建构主义与人、社会、观念

在国际关系的动力和构成问题上,建构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施动者“国家”实际上是无法看到的,国家行动依赖于个人活动,个人的共有知识再造了国家作为团体人或团体自我的观念,“国家也是人”[4](P272-278)。实际上,相对于理性主义把国家设定为“理性经济人”的那种人格化来说,建构主义更加深刻地分析了个体主义的人和人性,它揭示出,施动者(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意愿的多元化作用建构了国家的共同观念,从而影响国际政治。它甚至把国家比拟为人,但它是一个有观念和主观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符号。从这一点来说,建构主义可以称得上是人本主义。

而人恰恰是哲学的主题。哲学探讨人的肉体与灵魂、生存与毁灭、精神与价值以及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构主义从具有主观观念和主体认识功能的“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考察国际关系,实质上是在阐述关于人、人的观念、人与社会(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的)相互关系的建构主义主张。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存在,而社会的人及其观念共同建构国家,从而建构整个世界。建构主义从它的角度揭示了人存在的意义以及国际关系的实质:即国际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从特征上看是扩大了的人际关系,是人以及人们的共有观念建构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由此,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凭空的,不是先验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动的结果;不是不包含人的观念与价值的“冰冷的机器”,而是能够体现人的主体性、社会实践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政治现象。它跟国内政治一样,是公民的意愿与选择的多元化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发掘人,人的观念和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联系,把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它拉近了个人与国际关系的距离,使国际关系变得人性化,使国际关系不再是实质上只作为概念存在的“国家”之间的事,使人性回归国际政治。[4](P31)这不能不说是建构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

三、建构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所谓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价值观则反映人们的需要、取舍、倾向和意愿。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注重价值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反映哲学的特性。

建构主义的世界观是明确的。它认为,“世界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特定事实,但是它不是先验的、自在的。它是世界体系的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因而也是可变的。这在哲学上就是说,世界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人对世界来说不是无为的。这样,建构主义既肯定了现实主义关于世界无政府状态的实在性,肯定了新现实主义关于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又修正了这两者的观点,把这两种理论避而不谈的“世界无政府状态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并且深入研究,进而提出了自己革命性的理念主义观点:“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4](P1)。与此同时,建构主义用辩证主义哲学的方法,把新现实主义体系理论所忽略的单位层次因素对体系的建构作用,作为建构主义所要解决的另一个中心问题。而它的答案就是:“结构引导角色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重新界定它们的利益和认同甚至角色自身。”[6](P380)简言之,这个国际关系的世界,实质上是体系和施动者(包括共有观念)之间的相互建构。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状态问题。

与此相应的,在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问题上,建构主义坚决摒弃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所谓价值中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价值观问题,提出了理性的“理想主义”。它认为,既然国际体系的施动者国家是个体人共有观念的集合,世界体系是由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体系也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而和平、幸福与友谊是正常的个人的需要,那么也就有理由相信,国际社会可以坚决地抛弃“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霍布斯式无政府文化,从竞争对手式的当代洛克文化状态走向相互友爱的康德文化,从而确保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福祉。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可以变化,变化的方向是向前的、进步的、乐观的,从而国际关系也将向着和解与和平的方向发展。它断然拒绝了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自私本能导致国际关系悲剧循环的理论,在肯定由于国家的选择和实践的消极和失误有导致国际社会“依然陷于洛克文化之中不能自拔”[4](P42)的可能性的同时,展望了国际社会的光明前途,并对有实力的大国以及它们的选择和努力寄予厚望。这一点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理论殊途同归。

四、建构主义的方法论

建构主义成型于旧的国际格局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的国际关系大变革时代,实践的需要呼唤理论的创新,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由此应运而生。但是,理性主义方法统治国际关系理论界已有多年,建构主义如何引导人们摆脱绝对理性主义的束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呢?

建构主义的方法论特征是整体主义,它从国际体系结构的总体出发,强调体系对国家的建构作用,特别是国际体系文化对国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构。首先,它引导人们怀疑理性主义关于行为体身份不变的假定前提,通过两个相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关系和观念,[4](P40)轻而易举地对理性主义理论的这一固有缺陷进行证伪。国家间关系是变化的,国家之间彼此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人人皆知,因而理性主义理论派别对此根本无从反驳。然后,进一步归纳得出:建立在实证主义和因果性解释基础上的理论假定———国际关系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现实,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方法加以证实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社会历史事件是不可逆转、不可还原的,它只能由我们,站在各自不同的位置,带着各自特有的知识、经验、价值和道德观念去认知。进一步说,完全客观的现象即使存在,对于人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理论研究者诠释的所有事件都是人们主观认知的现象,它不能脱离物质因素的作用,但观念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而国际关系的实质,就是结构、施动者和共有观念的互相建构。建构主义用普通的哲学逻辑方法,向人展示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世界。

但是,如果我们追问,建构主义最初是何以发现和断言国际关系的这种建构主义特征的?因为观念建构体系,体系与施动者互构本身也是不能由科学加以证实的,恐怕这只能归功于建构主义的最初创立者们所谓“智的直觉”了。

五、结语

从哲学视角考察和分析建构主义,无疑会让对这种理论更加充满期待。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是辩证的,它重视理念的作用,又不否定物质;它是实践的,它把国际关系中问题的最终解决出路放在国家的实践上;在分析体系结构和国家时,它实际上是真正承认现实的理性主张,却又对国际社会达到互相友爱的康德文化状态充满理想主义的激情;它把国家比拟为人,从人本、人性来考察国际关系的真实属性。温特“温和建构主义”的本意是要在传统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4](P2),却开辟了一方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8)

[2]郭树勇,叶凡美试论建构主义国关理论及其社会学渊源[J]国际观察,2002(1)

[3]胡军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美]温特国际政治社会理论[M]秦亚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