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影像技术的出路范文

医学影像技术的出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学影像技术的出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影像技术的出路

篇1

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领域医学影像技术也在计算机技术的带动下,进入了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精细化的时代。这种趋势的发展给我国医学影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这方面的高端人才培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方式进行调整,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当前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现状分析

医学影像技术的提升主要有两个要素:一是设备,二是人员,下面着重对这两点进行分析。

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精细化转变。在医院的应用中,CT、DSA以及PET等设备有了大范围的应用。这对于提升我国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设备的应用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人才的缺乏,使得各个大型医院的医疗影像设备不能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也很难得到控制;其次,现在我国各个大型医院的医疗影像设备主要靠进口,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而我国自己开发研制的设备与国外技术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2.任何科技含量高的医疗设备的应用,都需要相应的人才。人才是根本,没有人才的支撑,技术水平就无法得到提升。然而,当前我国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还比较严重。首先,自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期,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培养主要是以中等教育为主,这就使得目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中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提升。其次,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问题,国外的医学影像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主,而我国却将重点放在了诊断人才的培养上,这使得我国培养的高学历医学影像诊断博士以及博士后比较多,而影像诊断技术人才却相当的贫乏。

二、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鉴于我国在医学影像技术培养中存在的不足,需要从理论以及实践上对其进行反思,从而构建起符合时展与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笔者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病查阅了相关资料,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十分的迅速,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技术时代,医学影像技术早已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精细化的发展阶段,这就给课程教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理念以及新的技术不断出现,传统的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以及今后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教学中,不但需要使用主教材,还必须配备相应的辅助教材。教学内容应该从单纯的X线教学向多种医学影像教学发展。与此同时,要在教学课件中及时的补充新的内容,以便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符合时代的发展。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将课堂充分的让给学生,并安排影像事例分析,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2.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当前,多媒体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在进行医学影像技术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理论课程的教授可以使用幻灯片或者问题式解答的方式进行,同时对于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转变原来的单向教学方式,向师生互动方向发展。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3.重视学生影像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进行医学影像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提高学生影像分析思维能力。对于教学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先设置疑问,之后再进行解答。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鼓励学生、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还要不断提升学生影像诊断思维水平,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临床基础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进行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法,重点关注如何从思维上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我国在这方面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本文的分析中,笔者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期待这些建议有助于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晓艳,王鹏程,宋莉,邱建峰,谢晋东. 培养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思考[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03):4212-4214.

篇2

影像医学应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 在采访您之前,我们向一些医疗影像从业者征集了一些问题,“影像医学的出路在哪里”是很多人提到的一个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晓源:影像医学必然要以影像为根本,但这个影像不是CT、核磁等单种技术的图像,而是多种影像的融合。

每个像素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生物学信息,如果能挖掘到这个程度,就会非常有意义了,当然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在目前以形态(解剖)为基础的诊断向功能诊断、分子水平诊断的发展过程中,影像融合是必经的阶段。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相信“眼见为实”,很多疾病的确诊都需要由影像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影像科医生工作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影像应该介入到整个医疗过程中,从预防预测、早期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康复,到术后效果、放疗效果的评价,都应有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和贡献。

以肝癌为例,影像科医生将来可以通过肝癌病灶在肝脏里的部位、血供和功能等信息的分析,对患者手术的情况进行评估。也就是说,把所有跟手术有关的信息都提供给手术医生,以作为后者制订手术方案时的重要考量。在治疗效果的评估上也是如此,肝脏被切掉一部分之后,身体状况肯定会跟着改变,这个改变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影像也可以对其进行评估。这就是我所讲的“involve”――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影像医学一定要介入整个治疗过程,这样一来,影像医学的出路就会非常宽广。

鼓励做三维技术应用开发

| 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

冯晓源:作为一个技术手段,三维后处理能讨论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三维的地位、实现方式和三维应用在日常工作中的推进等。

只从一面去看事情和从多面去看,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小的骨折,如果不用三维成像就很难做出诊断。对于复杂的病变,三维成像可以辅助判断病变的起源、侵犯的范围等。也就是说,3D对于影像诊断非常有用。

从临床尤其是手术来讲,三维重建对于手术医生制定手术入路会有很大帮助。它可以帮助确定手术切除的方式、切除的范围,是在手术前帮医生模拟了一次手术实施过程。或许有一天,如果没有三维技术,手术医生甚至都无法进行手术操作了。

三维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目的。除了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它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多有应用。比如上解剖课,用三维技术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角度去看,熟悉之后再进行实操,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 目前三维应用普遍吗?是只会在某些身体部位、某些疾病上用到吗?应用范围是只限于大型医院吗?

冯晓源:跟身体部位没有关系,从头到脚都会用到。即使是小脚指头,也会用到三维重建看骨折的情况。三维的应用取决于设备,一般情况下,16层以上CT都可以做三维重建,64层CT做三维重建是比较常规的。现在很多县医院已经配备了64层CT,完全可以做三维重建。

| 对于三维重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您有什么建议?

冯晓源:我鼓励多做三维技术应用的开发,成像速度更快、更清晰、更准确、更灵活,是3D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有了好的技术以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各个科室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依照自己的想法,利用三维技术实现各自的目的。

放射学会负责继续教育工作

| 您是复旦大学的副校长,对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一定有相当的了解,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放射人才的培养状况,中华放射学会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冯晓源:影像科医生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五年制、八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一部分是影像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做诊断的医生只占影像医学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技术人员。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学校主要承担的是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虽然很多学校开设有影像医学专业,但内容仍然是比较基础的东西。医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医院,科室会对其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称为毕业后教育,三年后主要是继续教育。在这条教育链上,放射学会主要是对毕业以后的取得了医师执照的医生进行继续教育,而不会参与医学生的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但是会在业内出出主意、提提建议。

技术人员的来源之前主要是中专生和大专生,现在影像专业的本科生也加入进来了,这对提升影像技术队伍的水平是非常有益的。目前的问题是,国家把医学影像学定位为理科,这个专业的学生拿的是理学学士的学位,他们将来是不能做医生的,这是个问题。当然,这是题外话。7月19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首届医学影像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晓源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间隙,他如约接受了《e医疗》的采访,对影像医学的地位和出路、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以及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等问题一一作答。

影像医学应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 在采访您之前,我们向一些医疗影像从业者征集了一些问题,“影像医学的出路在哪里”是很多人提到的一个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晓源:影像医学必然要以影像为根本,但这个影像不是CT、核磁等单种技术的图像,而是多种影像的融合。

每个像素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生物学信息,如果能挖掘到这个程度,就会非常有意义了,当然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在目前以形态(解剖)为基础的诊断向功能诊断、分子水平诊断的发展过程中,影像融合是必经的阶段。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相信“眼见为实”,很多疾病的确诊都需要由影像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影像科医生工作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影像应该介入到整个医疗过程中,从预防预测、早期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康复,到术后效果、放疗效果的评价,都应有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和贡献。

以肝癌为例,影像科医生将来可以通过肝癌病灶在肝脏里的部位、血供和功能等信息的分析,对患者手术的情况进行评估。也就是说,把所有跟手术有关的信息都提供给手术医生,以作为后者制订手术方案时的重要考量。在治疗效果的评估上也是如此,肝脏被切掉一部分之后,身体状况肯定会跟着改变,这个改变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影像也可以对其进行评估。这就是我所讲的“involve”――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影像医学一定要介入整个治疗过程,这样一来,影像医学的出路就会非常宽广。

鼓励做三维技术应用开发

| 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

冯晓源:作为一个技术手段,三维后处理能讨论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三维的地位、实现方式和三维应用在日常工作中的推进等。

只从一面去看事情和从多面去看,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小的骨折,如果不用三维成像就很难做出诊断。对于复杂的病变,三维成像可以辅助判断病变的起源、侵犯的范围等。也就是说,3D对于影像诊断非常有用。

从临床尤其是手术来讲,三维重建对于手术医生制定手术入路会有很大帮助。它可以帮助确定手术切除的方式、切除的范围,是在手术前帮医生模拟了一次手术实施过程。或许有一天,如果没有三维技术,手术医生甚至都无法进行手术操作了。

三维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目的。除了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它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多有应用。比如上解剖课,用三维技术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角度去看,熟悉之后再进行实操,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 目前三维应用普遍吗?是只会在某些身体部位、某些疾病上用到吗?应用范围是只限于大型医院吗?

冯晓源:跟身体部位没有关系,从头到脚都会用到。即使是小脚指头,也会用到三维重建看骨折的情况。三维的应用取决于设备,一般情况下,16层以上CT都可以做三维重建,64层CT做三维重建是比较常规的。现在很多县医院已经配备了64层CT,完全可以做三维重建。

| 对于三维重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您有什么建议?

冯晓源:我鼓励多做三维技术应用的开发,成像速度更快、更清晰、更准确、更灵活,是3D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有了好的技术以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各个科室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依照自己的想法,利用三维技术实现各自的目的。

放射学会负责继续教育工作

| 您是复旦大学的副校长,对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一定有相当的了解,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放射人才的培养状况,中华放射学会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冯晓源:影像科医生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五年制、八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一部分是影像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做诊断的医生只占影像医学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技术人员。

篇3

【关键词】医院 信息化 审计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中国审计的出路关键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审计信息化是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审计履行法定职能的必备手段,积极推动审计信息化可以有效促进审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

一、医院计算机审计实施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化环境的不断发展给传统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技术方法等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医院普遍采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收费业务,相关经济活动信息全部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和反映。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已经不再是以往熟悉的纸质资料,取而代之的是少则数十万条,多则数百万条、上千万条电子数据,传统审计方法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往往手段有限,甚至显得无从下手。而利用计算机对医院的收费价格进行检索、查询、统计、对比、取证,把审计人员的审计思路转换为电子数据特征,通过数据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审计重点,查找可疑线索,不但可以大大的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很好的延伸审计方向,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审计成果。

二、医院计算机审计开展情况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逐年加快,医院由原来单一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发展为以HIS为核心,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IS)、医学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EMR)、麻醉系统、合理用药系统等组成的综合性信息系统。目前,医院普遍采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收费业务,相关经济活动信息全部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和反映。综合性医院一年的数据量可达几十个G,手工审计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往往手段有限。而利用计算机对医院的收费价格进行检索、查询、统计、对比、取证,把审计人员的审计思路转换为电子数据特征,通过数据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审计重点,查找可疑线索,不但可以大大的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很好的延伸审计方向,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审计成果。以下介绍我们开展医院计算机审计的主要做法:

(一)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在充分做好审前调查,全面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完成采集数据和整理工作。

调查了解信息系统情况。在采集数据之前,必须做好详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是深入调查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情况,了解该医院信息化组织情况及实现程度,HIS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信息孤岛。收集系统设计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二是从内控制度、数据流程和财务报表入手,了解财务系统软件和业务系统软件主要功能和特点、数据流向关系,确定提取数据范围。三是掌握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现行的医疗收费标准、药品及医用耗材加价标准,了解与信息系统相互配套的医院管理流程与各项制度。

认真研究审计方案,熟读法律法规,确定每个问题的审计思路,逐一落实,并形成工作底稿。向医院、系统软件供应商了解系统数据结构,索取数据字典,将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与医院运营业务结合起来。

(二)完成业务数据的采集转换工作

目前,可以采用常用的国内审计软件完成数据采集之外,一些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数据采集方式也较为流行。常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如利用备份/恢复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在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系统和审计人员使用的数据库系统一致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数据库工具的备份/恢复功能来完成审计数据的采集。采用数据库工具完成数据采集。常用的数据库工具都有较强的数据导入/导出、转换功能,审计人员可以使用这些软件来完成数据采集。通过ODBC接口。对于异构数据库,审计人员可以通过ODBC数据库访问接口直接访问被审计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并把数据转换成审计所需的格式。

(三)对采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审计数据整理分析是信息化审计的重要一环。在完成数据采集后,审计人员须对原始电子数据进行整理,从而使其满足后面数据分析的需求。定期由审计人员、数据分析人员参加的数据分析会,讨论审计思路的合理性、数据选择的正确性、查询条件设置、SQL语句编写的正确性和法律法规运用是否恰当等事项。一般来说,审计数据整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转换、数据类型转换、代码转换、空值处理,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字段分割等。

数据分析的主要方式:一是审计人员与数据分析人员共同对医院运营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选择重点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二是由数据分析人员运用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提供线索。各相关审计人员对问题线索进行初步确认,形成数据分析思路。三是数据分析人员将进一步分析的结果交给相关审计人员作为审计线索进行核实。

(四)对审计结果进行验证,确保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得出初步审计结果后要及时与医院的财务账册、业务台账或是系统前台业务数据进行核对,剔除因医院人员失误录入的错误结果。也可就审计结果中违规问题询问医院相关科室人员,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证明审计结果的正确性。

通过对典型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这些问题的特征以及在数据上的体现,从而构建起相应的信息化审计模型,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及以往审计项目取得的数据拟合来查找有价值的审计线索,最终通过延伸核实形成审计成果。

三、医院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方向

信息化审计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医院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复杂,虽然医院计算机审计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相对被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信息化拓展了审计工作的内容。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医院的各类信息系统代替了手工账册、和人工管理,各种决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来进行执行,各类风险控制也依赖信息系统自身的约束条件。在信息系统自动化处理代替人工操作后,虽然信息系统本身能够避免人工操作的低级错误,但是信息系统开发商在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发过程中程序设计漏洞或风控程序不完善的情况无法避免。对于一些隐藏的错误, 由于信息系统只能按照错误的程序或数据进行处理, 最终将导致错误的结果。这种错误结果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程度更大、涉及范围更广。

因此, 医院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内容应当涵盖对医疗业务处理过程的合法性、正确性和适用性进行审查, 对系统专用网络的安全性、管理的可靠性进行检查。

(2)信息化使医院审计线索发生改变。传统审计线索来源于书面账册、会议纪要、原始凭证等等。在现在的医院审计项目中,问题的线索往往隐藏在海量的数据和信息系统多个控制程序中,线索往往来源于对信息系统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的处理更能发现隐藏很深的问题,同时对医院信息系统本身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审计,能发现更加隐蔽的利用收费或管理等医院信息系统漏洞犯罪的案件线索。

(3)信息化环境下医院审计方式方法发生变化。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依赖于人的经验和劳动, 虽然经验的复用可以通过培训实现,但的劳动效率的提高毕竟是有限的。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可以实现人的业务经验横向(地点)和纵向(时间)的复用, 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尽管对医院信息系统审计需要复合性知识结构的智力投入和计算机系统建设所必须的财力投入, 但加强信息系统审计是医院审计必然的出路。

(4)对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可靠方面的审计将进一步加大。医院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半开放性的系统(除内部系统外,还需和医保、财政、卫生等相关外部系统对接),不管是规模还是复杂程度都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除了面临传统意义上的经营、控制等风险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操作、环境和管理风险也日益增长,如果信息系统存在漏洞或者安全性、可靠性出现问题,将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 了解和评价医院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对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开展审计,首要是查找系统本身设计缺陷而存在的风险。医院信息系统固有风险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的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硬件设备存在的风险,常见的医院软件系统设计缺陷如药房系统账目核对不符、药品处方统计金额与财务药品收费金额核对不符、药房药品月报表设计不健全等均可导审计数据的不确定,从而给审计管理带来风险。硬件设备风险如HIS系统没有双机备份,一旦数据出错无法还原,会对医院的业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上都是审计人员在开展医院信息系统审计中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在医院计算机审计中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与被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发展相比,仍然任重而道远。审计工作必须运用信息化推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的能力,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之后,各地随之推出优化“互联网+”审批流程的举措,意在打通“互联网+”审批环节的障碍。但由于“互联网+”涉及行业相当广泛,在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背景下,政出多门,造成政策不衔接、碎片化,有些政策早已过时等问题,以至于“互联网+”实际运作中有热度、没力度,落地运营步履维艰。

 

其中,如何发挥互联网在远程医疗领域的优势,缓解优质医疗资源紧缺、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是一个亟待厘清和解决、关乎民生的系统性问题。但这涉及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远程医疗准入、医保统筹、价格制定、HIS系统接入、评估监管等诸多政策,牵一发动全身,以肿瘤精准放疗云平台建设为例,其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可以说是“互联网+远程医疗”推进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互联网+远程医疗”的现实障碍

 

我国肿瘤确诊率逐年提升,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一死因。据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等共同完成的、近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上刊发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新发肿瘤病例337万,比上年增加28万例;平均每天新发病例约9233人,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估算我国2015年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肿瘤三大治疗手段,手术、化疗与放疗的国际适应症比例均为70%,而我国放疗开展不足30%,恶性肿瘤死亡率148.81/10万。

 

我国城市肿瘤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死亡率高,西部肿瘤死亡率高于中东部,这些都与农村和西部地区医疗资源不足、诊治水平不高有关。为缓解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紧缺现状,提高恶性肿瘤生存率,提升基层医院诊治水平,减轻医保和个人经济负担,利用互联网对优质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实施远程诊治,无疑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自主研发的“互联网+远程医疗”思维模式下的精准云放疗平台建设应运而生。

 

该平台旨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整合国际国内优质医疗资源,研发精准云质控、精准云计划等一系列网络信息系统,为基层医院和患者提供精准放疗方案,并通过对放疗实施全程指导、实施、评估和监控,使肿瘤诊断治疗不出县,提高生存率,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放疗质控管理系统。同时,通过该平台,也可对物理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基层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放疗水平。但在建设中却遇到各种障碍。

 

缺乏放疗规范化诊治指南和质控国家标准,诊疗效果难以评估,成为“互联网+”发挥优质资源规范化整合及标准化输出作用难以绕开的基础性障碍。

 

“互联网+”平台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作用,如何使这一特性发挥得更好,缓解优质资源紧缺现状,首先遇到的就是标准问题。我国尚没有统一的精准放疗国家标准,各地规范化诊治和质控标准差距较大,精准云放疗平台跨地区执行很困难。在难以对各地诊疗效果进行保障和评估的同时,其本身的权威性和诊治质量将可能受到质疑。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肿瘤精准放疗国家标准,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美国放射治疗技师学会(ASRT)等就是代表国家负责制定这类质控标准的组织。我国国家癌症中心下属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准备制定相应标准,由于人员、经费、审批等多头管理,各相关机构职责划分不清等因素限制,困难重重。即使是出台了相关标准,鉴于目前国家质控中心行政主体和权力不明确,各省市自治区质控中心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执行仍是个难题。

 

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制度,限制了肿瘤放疗相关设备的合理配置,基层医院设备严重不足和老旧程度较高。

 

2011~2012年,我国接受放疗治疗的肿瘤患者约为56.9万人,不到需要接受放疗人数的30%,放疗设备不足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我国大型医疗设备长期实行配置许可证制度,其中甲类如质子治疗系统、PET-CT等,乙类直线加速器等均与肿瘤放疗直接相关。我国目前医用直线加速器保有量约为1900台,能够开展精确放疗的仅500台左右,且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由于配额稀缺,造成无效需求被激发,真正的需求被压制。随着我国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制度改革,医用直线加速器在2020年前有望达到4000台,但现有设备不断老化淘汰,仍然有较大缺口,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拥有量和合理配置仍存在问题。通过精准云放疗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已有设备利用率,是重要出路。

 

我国现行远程医疗政策、法律责任和放疗定价体系不健全,公办医疗机构参与动力不足,社会资本进入难,持续发展难。

 

依托信息化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基层和边远地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10—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8428万元,支持22个中西部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基层远程医疗系统。针对1999年原卫生部的《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中存在的问题,2014年8月国家卫计委又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进行补充完善,但仍然规定只能在医疗机构之间开展远程会诊。由于大型优质医院少、专家时间成本高、远程诊疗法律和责任认定不健全、责权利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公办医疗机构参与动力不足。同时,远程放疗收费定价不符合市场规律,按照现行的专家会诊模式进行,社会资本难以进入等问题,不利于建立多样化的远程医疗商业模式。这些问题导致我国远程医疗的开展初期热情较高,持续性不强,发展较慢。

 

我国各地医保与合作医疗标准不统一,报销项目与比例的审批和执行严重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医保标准不同,定价范围和标准也不同,对肿瘤放疗诊治项目的报销范围和定价,各地差异较大,部分地区仅有适形放疗定价标准,三维适形与调强治疗等新技术的定价和报销制度缺失,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城乡低收入家庭患者没有能力得到较好诊治,难以享受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优质资源提供的好处。同时,客观上起到了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发展较低水平治疗手段的作用。另一方面,各地医保报销项目和费用比例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但审批过程缓慢,严重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形成新技术推广和应用难,是“互联网+远程医疗”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缺乏远程医疗信息共享政策和规则,一些地方医院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重医院利益轻患者利益,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接入和信息共享困难。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是利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进行联机操作,为医院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管理信息并满足授权用户需求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大医院相继在100M快速以太网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目前绝大多数大中型医院都建立了HIS系统。最近几年,大型医院建立起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简称PACS)。HIS、PACS等是远程医疗必须依托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一些地方医院基于防止本地患者资源外流等方面的考虑,通常以信息安全为由,拒绝打开HIS接口;一些处于优势地位的医院又缺乏利用该系统为患者服务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我国目前尚没有以远程医疗为前提的HIS接入和信息共享制度与政策保证,业内也没有能够达成共识和共同遵守的实施规则,各地各医院花费大量资金建立的HIS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作用,制约了远程医疗的发展。

 

远程精准放疗人才极为匮乏,技术评价、考核和等级认定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放疗效果评估、监督体系缺位。

 

目前,我国约有70%的确诊患者接受放疗,平均每人花费至少5万元,仍有1/5的患者死于癌症,这与放疗物理师人数匮乏、技术能力良莠不齐有直接关系。按国际标准,提供放疗服务必须配备的人员包括医生、物理师和剂量师,我国物理师则兼任剂量师工作。2011年,我国有大约1161个肿瘤治疗中心,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大约56万,却只有1887名物理师。2014年,国内放疗单位增至1579家,每年增长约12%,物理师约2400人,增长约10%,物理师匮乏形势更加严峻。放疗技术对物理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医院放疗医护人员、物理师专业培训需求强烈,但规范化的培训周期至少半年到1年,大型医院的培训提供能力非常有限,加上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培训方积极性不高,很难满足培训需求。通过精准云放疗平台培训和培养人才,显然是“互联网+远程医疗”的优势之一。

 

如何推动“互联网+远程医疗”

 

针对现实困局,需要对推动“互联网+远程医疗”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整合。

 

制定国家标准,建立“互联网+远程医疗”分级质控体系。一是利用专业资源,依据国外先进的放疗标准,参照RTOG\TG142\TG100等成熟标准,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委托专业学会研究制定详细的行业标准;二是选取试点单位,试行修订后确定为国家标准,予以实行;三是根据医疗机构的技术能力和设备配置状况,建立与“互联网+远程医疗”相应的评级与质控体系,确定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远程医疗”的范围和项目级别,按级别提供诊治服务。

 

进一步简政放权,将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审批制改为准入制。同时,严格“互联网+远程医疗”初期准入标准,进行规范化试点。一是参照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院的相关政策,允许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采购配置放疗设备。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可实行先购置后准入;二是严格肿瘤远程诊治的监管和准入体系,由国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对达到相应技术和设备标准,有条件进入“互联网+远程医疗”系统的,核发相应的医疗服务范围许可;三是由国家卫计委等相关部门牵头,选择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和互联网企业进行试点,可以“肿瘤精准放疗云平台”建设为试点项目,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配套出台“互联网+远程医疗”项目的定价范围和标准,缩短医保目录更新时间,发挥市场定价机制作用。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和整合“互联网+远程医疗”政策体系的节奏,尽快制定出台推动政策,修订障碍性政策;二是缩短医保目录更新时限,在总体费用控制的前提下,结合相关的医保政策,按优化、便捷的方式调整医疗定价体系;三是把该放给市场的放给市场,可以按市场需求调整定价的,尊重市场规律,由市场机制定价。

 

打破医疗数据封锁、割据局面,加快建立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县级以上医院医疗数据联通共享。一是出台互联网企业与各级医疗机构合作共享医疗数据的鼓励政策,拆除实现远程医疗的地域、层级间数据封锁的政策“藩篱”;二是出台医护人员主动运用互联网开展诊疗的鼓励政策,将“互联网+远程医疗”模式渗透到诊疗一线;三是通过专业的医联体等组织,建立专业性的分科医疗数据共享平台,首先实现专科诊疗数据共享,降低诊治成本,提高治愈率;四是逐步实现医疗服务消费者端的数据标准化和共享,通过满意度调查、患者跟踪回访等,为医疗机构的诊疗效果和医护人员水平评估提供依据,实现有效监督。

 

加强“互联网+远程医疗”操作规范培训,严格医护人员上岗体系,推动专业行会成为技术规范化培训及考核评价的重要主体。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与考核评价需要从4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一问题,列入国家人才培养的相关规划,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同时,委托相关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根据规划组织规范化的专业培训;二是作为医疗机构考核评价指标之一,定期对医护人员“互联网+远程医疗”的操作能力和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三是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指标体系中增加相关指标,提高医护人员学习“互联网+远程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充分发挥行会作用,鼓励相关行会成为“互联网+远程医疗”培训及考核评价的重要主体,既有利于推动行会自身发展,又有利于规范化标准的普及、落实和评价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