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2 10:12: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疗耗材使用管理制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县级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制度
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是相对低值耗材而言,是指被应用到专科治疗的材料,如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关节、其他脏器介入替代等医用材料[1]。医用的高值耗材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医用效果相对明显,高值耗材在应用时,若不做好管理工作,会大大影响其应用效果,甚至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保证其应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真正做到为病人解决病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以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协效应,强化对高值耗材的高效管理,制定高值耗材管理制度,以实现对高值耗材的严格规范是必然的。
一、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的主要依据
制定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的主要依据:1.由于高值医用耗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使得相关部门对此方面也予以高度关注,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管司、药品评价中心联合颁布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试行)》。2.《“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号)明确要求“积极推进高值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据此要求,2012年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关于印发《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规范明确指出县级以上政府、国有企业等举办的有资质的非营利性医院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必须全部参加集中采购[2]。
二、高值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
高值医用耗材是在外科手术的条件下,把相关的医疗设备与器械全部或局部的放入到人体内,并在手术完成后在人体内存留一定的时间,通常是一个月以上,部分植入插入人体内的医用耗材甚至相伴病人终身。高值耗材的使用是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进步的重要体现,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在逐渐提升,应用效果更为理想,医学设施与临床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现代的医学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是对临床手术操作技术的挑战,其为临床技术操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与风险,若想提高高值耗材使用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必须加强对高值耗材的质量规范,保证其应用的安全性,加强对其应用的安全、高效、及时、合理的管理,借助高值耗材管理制度进行规范与约束,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此外,由于县级医院相关人员的医疗水平不高,其在高值耗材使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操作不规范、不专业的状况,其风险系数更高[3],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高,强化对高值耗材的管理迫在眉睫。
三、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的必要内容
1.采购环节采购部分是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采购的医疗耗材的质量、规格等决定着其使用价值与效果,进而影响着使用的安全性。为了保证采购的质量与成本,县级医院在进行采购时,应以政府集中采购、集中招标的方式,既可保证耗材采购的质量,还能实现对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是现阶段医院选择率最高的一种采购方面。医院高值耗材采购工作的开展,应根据县级医院的临床需求来进行采购,要求相关的科室填写《新品种高值耗材购置申请单》[4],并及时表明该产品的临床作用、用途、价值,同时要列出购买该产品的优势所在。申请书填写完毕后,必须要经过专科的主任同意并签字后再提交到医务科与医疗设备科室,对采购的相关申请进行评估与审核。采购获得批准后,应开展后期的一系列采购活动,采购前必须对供应商的三证进行检查,对设备生产厂家的授权书、医疗设备注册证书等资料进行审核后才可确定供应方,禁止出现一丝差错。然后,采购人员需要与供应商开展采购谈判工作,就设备的价格、质量、订单量、优惠、配送等进行逐一的落实,是提高高值耗材采购质量的重要前提[5]。2.验收入库环节为了保证高值耗材的质量,必须建立严格的验收与入库管理制度,其是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医院实行零库存制度,再加之高值耗材使用的独特性,医院在高值耗材验收管理方面必须实行完善的验收制度,相关企业必须对高值耗材的相关资质、质量等出示相关的文件和资料,根据医疗器械供应科室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合服务。在入库登记与验收中,物资供应商必须填写《县级医院高值耗材进购验收登记册》[6],登记者必须写明高值耗材的名称、型号、数量、登记时间和供应商的公司名、联系电话等,保证字迹工整,清晰。对于高值耗材的采购结束后,就要验收入库,入库要按照登记册进行登记,入库完毕后,第一,必须做好高值耗材的库管工作,根据耗材的相关要求给予相应规范性的管理,保证高值耗材的整齐存放。第二,应对高值耗材的质量进行反复的巡视与检查,及时对过期、失效、发霉的耗材进行处理,并与其它耗材分开,及时做好耗材报废情况的及时登记。第三,在高值耗材中,有不少耗材都需要特殊养护,对此类物品用及时做好分类归放,做好相关保养,库管人员在下班前必须对高值耗材的数量进行清点、做好安全自查。3.临床领料、使用环节高值耗材的购入,主要是满足各个科室的需求,应其要求采集相应的耗材设备,为保证高值耗材管理的规范性,应严格规范耗材领用与使用制度,提高高值耗材使用的高效性。其一,做好科室领用登记与记录工作。若相关的科室领取高值耗材设备,必须将临床科室的名称、领用时间、领用人、用途等进行及时的登记。同时,相关的科室人员必须对高值耗材的设备使用记录进行登记,将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床号、手术时间、手术医师、植入的高值耗材类型、名称、数量、规格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其二,若出现急诊情况,可先用于急诊工作,急诊完成后必须对相关的登记资料进行填写,包含植入耗材类型、病人姓名、手术详情等。其三,由于高值耗材技术相对高端,且耗材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质量问题,而导致植入工作陷入风险,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事件,应就耗材所产生的不良情况上报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点。4.收费与核销环节通常条件下,县级医院所服务的对象都是县级地区、乡镇区域,县级区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由于高值耗材一般都是自费项目且使用价格都相对较高,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都不得报销,这些费用会为当地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面对收费问题,县级医院既要保证高值耗材费用不少收漏收,同时也要最大限度的维护医院和患者的利益。这就必须借助现代科学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医院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对高值耗材从采购入库、到科室领出、再到病人使用、最后结算收费等各个流通环节进行跟踪。信息系统提供高值耗材收费后即刻核销功能,确保高值耗材用到病人身上,做到结算收费与领料信息的核销,有助于解决医院高值耗材使用跟踪困难问题,也助于财务的监督审核,以保证高值耗材应用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四、高值医用耗材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值耗材的使用是现代医学领域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见证,其象征着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在不断提升。随着县级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高值耗材上的支出在不断增大,使得耗材数量在不断增多,能为县级医院医疗技术的发挥提供重要的工具与纽带,克服了诸多的疑难杂症,医疗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也为县级医院提供了足够的经济效益。高值耗材的使用,满足了县级区域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帮助患者摆脱病魔的缠绕,提高患者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收获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也极大的提升了县级医院的知名度。高值医用耗材是现代医学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可为临床医疗提供最为先进的技术支撑,实现医疗技术的先进性。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层面的了解,意识到高值医用耗材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为了实现其更大的医疗价值,必须加强高值耗材管理制度的构建,以保证耗材应用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值耗材已经成为现代医院发展与建设的必要元素,其可为医疗事业的开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为了保证高值医用耗材应用的规范性,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予以约束,分别从采购、验收入库管理、领料与使用、收费与核销等方面予以规范,以提高高值耗材管理的规范性与植入的安全性,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胡彩红,邹华,赖萍.条码管理系统在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21:83-84.
[2]陈蓓,尹远芳,俞海燕,等.基于风险管理平台高值医用耗材内部管理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院,2014,10:4-5.
[3]张淼,王学军.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的系统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3,06:72-75.
[4]梁燕妮,曹铁军.基于军卫医院信息物资管理系统的高值耗材管理方法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4,4(4):144-145.
[5]茹国英.医疗制度改革中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管理的探索[J].财经界(学术版),2014,19(19):72.
本文针对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全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分析医疗机构高值耗材临床应用全过程管理的存在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医院 高值医用耗材管理 现状 对策
一、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现状
(一)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医院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是高值耗材采申购、入库、使用及监管等环节,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按照自己的需求,不考虑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权限与手术分级管理;在术前与患者之间不沟通,不履行使用前告知义务;供货单位直接向临床科室配送高值耗材,医院对医生的诊疗行为没有规范的制度规定,使医生诊疗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约束。
(二)管理范围不明确
医院对于高值医用耗材范围,没有明确的介定。医院较粗放地把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材料,作为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范围,没有考虑其分类管理的要求,如同一般耗材管理。
(三)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
医院管理层对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没有足够地重视。对于临床科室从申购的高值医用耗材的入库到使用的全过程,医院内部没有统一标识码,入、出库仍然采用手工录入,入库不及时现象严重,经常出现借条领用,造成库存数量信息不能实时查询,对于高值耗材从入库、领用登记管理工作,只是按照一般卫生材料的管理方法,领用后就作消耗处理,没有建立临床科室二级库管理工作流程,给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的可追溯性管理,带来了信息无处可查的后果。对高值医用耗材使用金额、使用率等的统计分析,更是无法取得数据支撑。
(四)没有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
医院虽然将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内容纳入工作安排,但没有明确的管理组织,对临床科室使用高值医用耗材全过程管理,没有从较高的高度进行监管,监督工作力度不够。
二、针对医院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医院应该成立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办公室,其成员应由具有较高业务水平、良好职业道德的临床主任、耗材采购部门、财务、纪委、审计、医保等相关管理部门人员组成;医院应将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和临床路径管理结合起来,根据各科室不同专业特点,制定高值耗医用材的申购流程,保证申购的计划性;制定入出库制度,对收到的耗材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如发票未及时收到的,应按材料的随货同行单据,先行办理入库手续,确保库存数据的实时查询;禁止生产企业向临床科室直接配送高值医用耗材。
临床科室成立高值医用耗材应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建立临床科室二级库管理制度,对领用的高值医用耗材,进行明细账登记,如实记录高值医用耗材的品名、规格、型号、条形码等相关信息。逐步完善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的申购管理制度、库房入出库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监督管理机制,更好地控制高值医用耗材全过程管理。
(二)加强高值医用耗材范围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高值医用耗材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型医疗器械,主要包括血管介入类、非血管介入类、骨科植入、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电生理类、起搏器类、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眼科材料、口腔科等类别的植入、置入类高值医用耗材等类别。医院应根据各自具体情况,确定纳入高值医用耗材重点管理的品种,如单个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超过2000元或单次手术操作使用同一品种医用耗材累计价格超过2000元的医用耗材等。
按季度统计全院各科室重点管理的高值医用耗材品种的使用率、使用金额。对医院和临床科室高值医用耗材使用趋势进行分析,根据各临床科室专业特点,严格按照手术指征和高值医用耗材应用适应症,确定符合科室实际的高值医用耗材品种、使用数量、使用金额数,并对使用量异常增加、使用率连续位居前列的品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
医院管理层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合理应用管理。首先;建立院内高值医用耗材统一标识码,把高值医用耗材按品种分类初始录入。其次;加强高值医用耗材一、二级库管理。各临床科室指定专人管理高值医用耗材,设立高值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医师按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权限领用,建立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登记,详细记录高值医用耗材的相关信息,保证高值医用耗材从入库、领用、使用全过程信息的可追溯性;确保及时地从信息库中提取高值医用耗材的库存量、使用量等信息,对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数量、使用率等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
(四)建立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
年初,医院在和临床科室主任鉴定的科主任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应对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应有明确的要求。通过对高值医用耗材督查和通报制度,加大对高值医用耗材不合理应用的查处力度。如通过抽取出院病人病案,对术前谈话记录、手术记录等,查看其记录信息的完整性和使用的合理性。医院定期向全院通报不合理使用的科室和医师,对存在明显不合理使用情况的科室主任进行诫勉谈话。对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中异常问题,及时给予处理,防止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格合理医疗服务,必须加强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高值医用耗材。
关键字:医用耗材管理、重要性、医改、措施
一 加强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
1 规范医疗器械行业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重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自2014年6月1日起已经施行。医疗耗材是医疗器械的一个组成部分,医疗耗材的安全、有效、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国家的重视,并且在全国的医疗卫生系统中逐渐落实和完善。
2 完善的医用耗材管理符合国家医改的大环境,是医药卫生管理和监督体制的一部分,有利于医改目标的达成。我国医改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医疗器械管理方面的行政规章,反映医药卫生管理系统对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视。
3 加强医用耗材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一个实践环节,已经得到各大医院的重视,成立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大大的提高了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由于医用耗材种类繁多,使用数量庞大,规格复杂,用途多样性等特征,相对于药品和诊疗项目在医院经营中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许多大型医院制定了详尽的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和流程,从质量评估、采购管理、购进渠道、品种审核、入库验收、保管保养、出库复核、有效期管理、使用说明等方面进行专业的管理,配合医疗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医院医疗服务的效率,减少因为耗材管理混乱无序而造成的浪费。
4加强医用耗材管理,不仅能从质量和供应及时性上保障医疗的安全和服务质量,也能节约患者的费用支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能从采购成本、质量性能、检验和使用等方面把关,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为质量、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等给患者带来的风险。据统计,在医疗服务中耗材费用是仅次于药物费用,而且耗材费用多是由患者自费,特别是高值耗材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完善的医用耗材管理队伍,更加了解市场行情,采购高性价比的产品,减小了患者的自费压力。
二 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部分问题
当前,大部分市级医院的医用耗材管理还达不到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层次,处于松散和粗放的状态,存在一些问题:
1采购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对耗材市场价格和质量情况调研不足。有的医院未实行集中招标的采购形式,甚至部分科室自订、自购医用耗材,导致耗材的成本比较高,有的医院的药占比和耗材占比接近,其结果造成医院的资源浪费和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
2 医用耗材申请制度不规范,随意性比较大,管理混乱。现代化的医院耗材申请要坚持程序化和科学性,分管的院领导、物价管理部门、科室和物资管理部门等要对所需的医用耗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
3 医用耗材管理制度不科学,使用管理等方面有漏洞。现代化的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和使用,需要物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科室统一配合,要有专业人员研究耗材的性能、用途、价格和使用情况等信息。有的医院还未实现专业化和网络化管理,有时会出现耗材方面的无序无章。
三 结合本院实践谈谈医用耗材管理有效措施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 2015年4月-2016年3月,门诊次均费用为220.7元,同比下降比为2.03%;住院次均费用为6219元,同比下降为2.9%,耗材费次均费用分别下降8.8%。医改后药占比、耗占比分别为为29.65%、10.34%,我院提前完成医改规定的药品、耗材占比不超过40%的目标。2015年省农合中心将我院农合病人的门槛费由1100元,下调至890元,减轻了患者负担。医改后我院"三费"控制的成效显著,主要得益于以下措施。
1集中配送措施
经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准许,我院于2013年5月份开始实施医用耗材的集中配送,具体做法为:
(1)配送公司遴选。根据公司的资质、配送能力、年销售额、注册资金、仓储设施、信誉度、让利幅度等综合比较,邀请符合条件的公司参与比选。
(2)公开透明的招标。获邀比选的配送公司将医用耗材所有的品种和价格表明,参与我院自主的集中招标,最终确定耗材的品种、价格和配送公司。
(3)选定集中配送的公司。根据耗材分类采用整体打包的形式进行集中配送,与对应的公司签订合同,明确配送公司的试用期、保证金、供应率和服务等要求,同时也明确了医院的回款时限。
该项举措开展两年来,运行平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首先,通过公开透明招标和集中配送,降低了耗材的进价。另外,医院采取"耗材收入不作为科室有效收入"的方式计算绩效,从源头上控制了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减小患者的费用负担。
其次,管理更加便捷。配送公司从70多家缩减为两家集中配送,这两家公司与我院的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对接,沟通便捷,保证临床所需耗材及时供应,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与现阶段的医改工作要求相契合,使得医院和患者双方受益,提高了医院管理的效率,也对全市医保农合资金的稳定运转起到积极的作用。
2医用耗材内部管控措施
(1)医院成立专门"药品、耗材"使用管理领导组,负责对全院药品和耗材的管控。将药占比和耗材占比不超过40%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并根据目标将药品和耗材指标分解到科室,与科室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确保任务完成。
(2)控制耗材使用的浪费现象。医院采取"耗材收入不作为科室有效收入"的方式计算绩效,源头上控制了耗材的不合理使用。
(3)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用耗材使用管理规定》。对特殊耗材纳入临时申购管理,新引进耗材必须通过耗材评价小组会议,并且需严格控制年使用量。
(4)以"双控"降"三费",制订药品、耗材、检查费"相对值"和"绝对值"的控制值,配套考核同步跟进,达成"三费"控制目标。
(5)开展了"抓医改、强质量、保安全、促提升"为主题的质量专题月活动。提升全员医改意识,让医护人员主动参与药品和耗材的管控。
(6)高值耗材省网网采,规范采购过程。按照"皖医改【2014】1号"及"药采【2014】57号"文件要求,根据省采购平台限价备案目录时间,我院逐步推行第一批、第二批医用耗材的网上采购工作,对照省标目录梳理医院在用品种,结合临床使用、价格等情况进行品种遴选和替换。2015年底省卫计委大督查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情况通报数据,我院药品网采率及骨科高值耗材网采率均处于全省前列。
一、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耗材的管理
自2011年12月15日起,我省在全省范围内为经济贫困的尿毒症患者启动免费血透救治行动。这是继“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救治之后,我省推出的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把这一好事办好,实事实办,各科室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切实加强对我县内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用耗材中标供应商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耗材使用安全有效,确保此项行动的顺利实施。
二、监督检查范围、重点环节
此次对尿毒症患者实施免费血透救治,涉及的主要耗材有一次性使用透析器、可重复使用透析器、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痿穿刺针、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浓缩A液和B液等产品。
对耗材的中标供应商(生产企业)监督检点: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与验收、生产过程控制、灭菌控制、产品出厂检测、产品及记录的可追溯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及其处理等环节。
对耗材的中标供应商(经营企业)监督检点:企业是否在核准的注册地地址经营、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在职在岗、仓储条件是否符合产品贮藏要求、是否留存产品有效的合法性证明文件、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质量管理记录是否满足可追溯性要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情况。
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重点:产品采购、验收记录、仓储条件是否符合产品贮藏要求、是否留存产品有效的合法性证明文件、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三、其他工作要求
1、确保每季度对辖区内耗材的中标供应商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不少于一次,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2、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查处。
3、每个季度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对耗材生产、经营企业和定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情况上报。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160-0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医用耗材在医疗过程中使用的范围逐渐扩大,使用的种类不断增加,如何加强管理,各家医院都非常重视。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另一方面要理顺管理关系,提高管理质量。
1 加强学习
我院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的管理办法,充分认识加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医用耗材是医院为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的基本物质,其管理质量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着诊断,治疗质量及控制医院内感染[1]。
2 理顺管理关系
医用耗材是医院日常工作运作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医用耗材品种多、型号各异、价格不等、商复杂、质量难辨真伪;有时要临床科室使用后,才能反映出质量问题。对这类物质如何加强管理,我院通过多年的医疗管理实践,认为首先应理顺管理关系,统一运作流程,制定《医用耗材管理制度》。要求科室不得自主购进医用耗材,防止医疗秩序混乱,影响医院医疗信誉。
医院明确此项工作在医院药事委员会领导下,由药械科具体负责。药械科严格按《贵州省省地(市)级医疗机构2005年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产品采购手册》(以下简称《采购手册》)进行采购。常规使用品种在《采购手册》中高于我院以往使用的价格时,由药事委员会相关专业成员、药械科、感染科、护理部、检验科、审计、财务、纪检等方面人员组成议标小组,对中标价格进行再次议标。每个品种至少要有3家公司参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公平、公开竞争。 通过再次议标后,价格普遍下降12%左右,个别品种下降的幅度达35%。这样一来医院在医疗过程中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在议标中,医院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对同类型的高值耗材,基本上按高、中挡各选一个品种,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要。对一次性无菌耗材,坚持选用国内知名品牌。议标时要求提供样品,存放在库房,为以后进货时做对比。
3 提高管理质量
3.1 采购管理
对常规医用耗材,严格执行《常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由于常规用耗材品种繁多、型号各异、使用量逐年增加,所以对此类物品保管员要根据每月使用量和库存量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采购计划。既要保证临床科室医疗工作的需要,又要合理运用流动资金,减少库存积压。
部分科室已在使用的特殊品种,如血透室使用的透析管路、透析粉、碘伏冒等品种,每月由科室提交下月所需耗材的品种、数量计划单,由药械科汇总采购。
其次对新品种耗材的采购,由使用科室主任提出书面申请,写明使用的理由,由分管院长审批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交药械科备案,统一交药事委员会审批。药事委员会每季度对申请审批一次,然后按《采购手册》中确定的供应商和价格,进行再次议价采购。
3.2 入库验收的管理
医用耗材购进后,由采购员、保管员同时进行验收。对一次性无菌耗材严格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按照验收记录能追查到每批一次性无菌耗材的进货来源。
在验收中多次发现商家发来的货物与议标时提供的样品质量有差异时,与商家协商作换货或退货处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三次以上按合同条款终止供货合同。
物品入库后,按货位堆放。一次性无菌耗材按《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的要求,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货架上。
3.3 使用管理
科室使用医用耗材前要认真检查小包装内有无合格证、漏气、破损、产品不洁净等。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科、药械科,并退回库房等待处理。药械科和感染科定期下到科室倾听产品使用情况,并检查是否有过期医用耗材,保管过程是否合理,对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
根据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耗材。院内感染科负责监督一次性耗材使用后的毁形、消毒、焚烧等的处理。普通科室使用后的一次性耗材,每天在科室把针头剪下作初次毁形,浸泡在消毒液中,然后由科室送消毒供应室作再次消毒及终末毁形,由当地防疫部门指定单位回收。检验科、传染科使用过的一次性耗材装入黑色垃圾袋中封好,送焚烧炉集中焚烧。财务科根据当月各科领用票据打印单,进行成本核算。
4 总结
通过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使医用耗材的采购、保管、使用更加规范,既保证了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又强化了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防止不正之风。
[参考文献]
我院一贯重视医疗服务收费工作,并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颁发的各种规章制度。成立了医疗服务收费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主管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科室主任和计算机系统管理员,并指定专职物价员负责物价日常监督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管理,完善价格管理制度,实行明码标价,提高收费的透明度,及时准确地解决患者投诉问题,做到管理有制度,服务有规范,收费有依据,结算有复核,准确合理收费,正确执行医药价格政策。
此次自查医院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自查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具体指导落实,部署自查工作和督导安排。在自查过程中精心组织和安排,保证了自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重点检查了辅助检查科室有无分解项目收费、自立项目收费、不按实际服务数量收费等情况;重点自查了放射科收费、护理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吸氧费等价格执行情况,力求做到认真细致,不留死角。
在政府降价药品、招标采购药品价格执行方面,我院制定有专门的药品价格管理制度,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医疗机构阳光采购和国家物价部门规定的药品价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药品零售价格销售给患者,没有任何擅自提高药品零售价格和改换药品名称、规格或包装等形式变相涨价的行为。对政府规定的降价药品我院均及时按照国家和政府规定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并且及时公示、用电子显示屏反复播放供广大患者查询并监督。在临床服务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尽量使用政府降价药品和零差率药品。
在一次性使用用医疗耗材、医疗器械、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与收费执行方面,我院严格按照《XXX医疗服务价格》中一级甲等医院的标准进行医疗服务收费。给患者使用的一次性医疗耗材、医用设备检查治疗的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及相关收费都严格按照XXX规定的价格水平执行,没有违规计价的现象发生。由于管理制度的落实,我院服务收费明细规范,没有出现打包收费、自立项目、自定收费标准收费和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等现象。
在公示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的同时我们设立了物价举报箱、举报电话、举报联系人。我们完善了住院费用一日清制度,健全了医疗监督、约束机制。
在自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种不使用的药品仍在公示内容中,主要是公示系统维护不及时导致,立即进行了更正。为以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我们指定了专人定期维护公示系统并明确了物价信息传递责任。
【关键词】 口腔科;种植材料;管理
【摘要】 种植材料是口腔种植科开展日常种植医疗、护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其品种型号繁多,种植材料的消耗与应用量正在逐年大量增加。如医院对医用耗材的使用管理不严格,并其计划、采购和使用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这将会给医院和科室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该类产品植入人体的特殊性,其安全性质已成为医疗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因而对材料管理者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医疗耗材中的种植材料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口腔科;种植材料;管理
随着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在引进先进医疗设备的同时也在进行对各种新产品的引进和各种新技术的开展,利用种植技术修复牙列缺失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目前全球已有100余个种植体系统上市,由于口腔种植材料种类繁多,产地、规格各异,产品更新较快,且材料的价格较高,种植材料在种植科室的日常开支上占了极大的比重。同时由于该类产品植入人体的特殊性,其安全性质已成为医疗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因而对材料管理者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腔材料管理是调整人、财、物使其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环节[1],为了提高种植科室材料的使用效益和保障临床工作的正常进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利,降低患者的负担,加强口腔科种植耗材的管理,使其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正规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种植材料管理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肯吃苦耐劳,热爱本职工作,有愿为临床第一线服务的意识;能明确认识其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和自己在医院内所处的地位;能自觉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不断用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意识,并有“慎独”精神。
2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是质量的保证。根据医疗耗材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采购制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种植材料库房管理制度、材料的报废制度、植入体使用登记存档制度,只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出高质量的服务。合格产品的购入需要有严格的材料采购标准保证,采购管理是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一环,在采购工作中,工作人员用何种标准、原则来进行采购及采购的监督机制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医用耗材的质量和价格。采购管理应根据医用耗材而进行定人定责的原则,这样既方便临床第一线,又能落实责任。种植材料的采购应本着以“服务临床,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效益”为宗旨,统一招标,这样能够保证种植材料采购的科学性、严肃性,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增加透明度,从源头抓起可保证购入种植材料的质量。种植材料在资质合法的情况下必须先经科室试用,临床对耗材的实用性和质量最有发言权,医用耗材的采购既要尊重科室意见,又要有一定的制度加以约束,确保医疗耗材的质量安全,同一类种植材料尽可能做到多家比较以降低材料物品的价格。
3 种植耗材的零库存
我们知道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的日趋成熟,要求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逐年增加,种植耗材费用也同步增长(见图1),医院如仍按以前的“采购-库存-发放”供应模式必将造成大量库存资金的挤占。医用耗材的供应模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引入“零库存”的观念。零库存是利用最小的资金,库存达到或发挥最大效益的手段[2],既达到最低成本,又能满足临床诊疗需要。在零库存的基础下,随用随结账,实现“零库存”管理的最好的供应方式是进入科室的种植材料先由供应商贴上设备科认可的条形码,未经设备科验收入库的种植材料,种植科不能使用也无法记账收费。种植科根据临床需要制定材料需求计划,录入采购申请单,通过供应商发货,设备科核对经过种植科签名确认的收货清单后以“暂估”方式入库,然后转发至种植科二级库管理系统。种植科使用种植材料后向病人记账收费,每月根据实际使用量打印材料汇总清单交设备科正式记账,并向供应商结算。材料使用的汇总清单内容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使用日期、患者姓名、医生姓名,科室负责人签名确认。通过以上这种先使用后结算的方式,对节省医院的周转资金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图1 某院口腔种植科2000—2009年度医用耗材
4 入库材料的管理
4.1 严格执行库存保管制度
(1)按照种植耗材的功效,分类保管存放,定点、定位,标签醒目放置,其目的是便于发放和盘存;定期整理清点,保持整洁,防止受潮。(2)材料发放应按先进先出,发陈存新的原则,防止积压、过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实行库存盘点、定期盘点对现行库存种植耗材的品种、数量、价值进行汇总、列表,使库存现状一目了然;以最小的库存量,保证正常的医疗工作需要。(4)做好安全防火、防盗工作,禁止非管理人员直接随意拿取材料。
4.2 使用管理
种植材料下发到使用科室后,材料管理人员必须跟踪使用管理和有效期管理,及时了解种植材料的使用效果,听取科室和患者的意见。同时,为防止一次性耗材的重复使用和环境污染,应按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使用过后的一次性耗材,必须及时回收作为医用废弃物做统一的毁型处理或环保处理。
4.3 报废管理
对种植材料应过期不能继续使用或包装损坏及术中因各种原因已拆开包装未使用的产品,应填好报废单一式三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及报废原因等内容,经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销账。
5 建立植入材料使用的登记存档制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各类新的植入材料不断涌现,为此国家也在不断加大管理监督力度,对生产及进口植入器材实行了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注册证登记制度,对医院使用植入材料也提出了长期跟踪监管的要求。我院在开展口腔种植义齿修复牙缺失建立了植入体植入登记存档制度,即为每一位接受种植体植入的患者建立一份档案病史,其中详细地记录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电话、联系方式;种植体植入日期、部位、植入体的生产厂商、尺寸、数量、手术医生,并在手术知情同意书背面和门诊病历中贴上生产厂家提供的与每个产品相对应中英文标签,以及患者到医院检查就诊记录。通过对种植体植入患者材料的建档管理,能对患者有一个动态的观察,这样既维护了病人权利又有利于医院落实对植入耗材质量跟踪监管程序,从而一方面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一旦植入材料出现医疗纠纷,植入材料的使用登记档案也不乏是一个很好的法律依据,对病人和医院的权益维护也是一个很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方法措施
1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建设,保障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牵涉面广,仅依靠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是不够的。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建议医院应建立经济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明确相应职责,即:领导组组长、领导组、经济管理办公室。领导组组长应由院长担任,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对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对经济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领导组成员中应包括院级领导、财务审计部门、采购部门、纪检监察、总务后勤、设备管理、医护管理部门等。其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指导经济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各项经济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认真执行,对医院经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及时优化、改进各项经济管理流程。经济管理办公室一般应设在财务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根据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负责组织实施医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内部控制等各项经济管理具体工作。
2强化医院经济管理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氛围
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医院管理干部及职工熟知程度如何,管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成败。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一般包括: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医院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控制制度、重大经济活动集体决策制度、采购管理流程、绩效分配制度、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管理规定、资金支付流程管理规定、财务报销规定、各项费用控制规定等,涵盖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公立医院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一要梳理优化各项经济管理业务工作流程;二要补充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对重大经济活动要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三要将医院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手册,印发至相关科室及全院管理干部,以供学习执行;四要明确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室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管理权责,进而使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实处。
3公立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管理的方法措施
3.1医院预算管理
医院的财务部门应根据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每年的财务收支预算及物资设备采购预算;对按照程序上报批复的预算及时进行指标分解、具体落实各科室部门的预算管理任务,下达科室二级预算管理指标;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医院各项收支和物资采购,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对超出预算的各项收支,严格管控并按规范程序办理各项预算的追加、调整;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汇报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医院管理层面,应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应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结果的应用,应将各科室预算执行的考核结果与综合目标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约束。
3.2医院财务收支管理
医院应明确各项收支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严禁科室及部门私自截留收入不入账;进一步规范资金支付和大额现金发放管理;通过加强内涵管理,进一步优化医院收入支出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作为具体负责医院收支管理的部门,应各司其责,相互配合,确保医院的各项收支活动真实、合法、完整。其中,医院物价管理部门应根据省市医疗收费制定的公立医院医疗收费项目、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医院医疗收费体系,依法组织各项医疗收入,做到不多收、不漏收,确保医院收入的完整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医院财务部门应设置票据专管员,加强各类财务票据的购买、使用、核销的登记管理工作;会同医保管理部门加强对各项医疗应收款项的催收回笼工作;完善退费管理制度,加强退费审核;建立健全医院各项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理各项支出事项。医院费用结算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办理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费用收取及入出院手续工作;完善病人各项费用结算资料;建立患者费用复核制度,减少收费差错;收费员每天必须出具日报表并及时上交财务审核,严禁截留挪用,强化对收费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医疗欠费病人的管理,减少坏账。医疗质量管理控制部门及医保管理部门应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临床路径应用及单病种付费管理,加强病人次均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医院业务收入结构,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及耗材比例。医院人事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定员定岗管理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案,在保证医院各项经济工作运转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人员数量,提高医务人员薪资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3.3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
医院应成立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成本管理机构和岗位;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定期召开成本专题会议;强化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引进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并将成本控制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评体系;积极推进保安、保洁、洗涤、食堂、停车等后勤服务社会化。医院财务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流程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在以科室、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开展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核算;定期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医院医务护理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科室成本意识;在保证各项医疗活动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控制人员数量;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高质耗材使用,减少卫生材料消耗,控制药品费用。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提供后勤社会化签约服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控制能源消耗,推动节约型医院的建设。基建采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设备、工程、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4医院国有资产管理
医院应按规定要求设置资产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职责,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规范房屋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并按规定报批;加强负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控制医院建设标准和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严格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出库、调拨、处置等环节管理。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和货币资金核查;及时清理应收及预付款项;严格执行负债审批制度。医院采购管理部门在保证临床安全使用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存货库存定额,加快资金周转;加强库存物资盘点、效期的管理,对高值耗材实行条形码追溯。医院基建及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基建项目的管理、议事决策与审核机制,健全建设项目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及超过一定金额以上的零星维修项目应按规定办理决算审计。
3.5医院采购业务及合同管理
医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医院发展和需求编制每年的物资设备采购计划;严格遵循国家省市相关规定,落实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交易制度和备案交易制度,应纳入政府采购的必须按规定执行,未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医院应严格按照院部物资采购流程规定进行采购;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纪检及审计部门对采购过程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对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应组织法律、技术、财务专家参与谈判。医院财务部门在汇总相关部门专项采购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全院物资设备采购专项预算并按规定报上级部门批准;医院采购管理部门采购药品耗材必须在省医药采购平台上运行,禁止平台外交易;应遵循政府采购规定及院部采购物资流程进行各项物资的采购;进一步完善各项物资的采购计划、验收入库领用审批等环节管理;对计划外的采购业务,应严格按程序办理追加预算后方可按程序进行。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医院的所有合同业务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各科室签订的合同均应由院办进行统计、分类、归档,实行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医院审计部门重大经济合同履行情况应进行专项审计。
3.6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建设
医院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实际,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考核与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通过科学制定内部绩效考核方案和设立专项绩效考核资金,建立规范诊疗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医院人事财务部门要结合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分配方案和专项绩效考核奖励方案,要重点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风险程度、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科室月度绩效考核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方案挂钩。
4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的问题
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很容易形成医院的财务管理混乱,现阶段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很多还都是使用的传统管理模式,即按经验管理。依靠医院管理者的指挥和要求来完成财务管理,而这种管理方法已经落后于现代财务管理。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具体管理措施,导致医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化,内部控制大多都只是完成一定的书面文件,且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强,容易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漏洞,给医院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财务预算问题
卫生系统预算的编制是非常严谨的,但现行我国的很多医疗机构都存在着预算超支情况,这主要就是因为设备的引进和职工的待遇造成的财务问题,医院的财务预算主要就是医疗设备的引进和更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设备的价格是随市场而波动的,这就给财务预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医院增加内部控制系统的环节越多,不可避免的就会为医院造成成本增加,而这些情况都会给医院的财务控制带来不稳定的问题,造成成本核算问题。
(三)财务人员的工作意识不健全,内部控制落后
在现行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很多财务人员对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税法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以及费用摊销方式还不明确,给医疗中带来了很多由财务管理产生的各种医疗、控制不及时等问题。内部控制是通过工作人员来完成的,财务人员的能力不足或落后于现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很容易给控制制度的实施造成阻碍,同时,在内部控制的具体制度制定当中,缺乏实时的补充和完善,缺少具体的控制方法,这也会给内部控制的实施带来影响。
(四)缺乏审计监督机制
任何一个制度的执行都需要相应的审计监督部门来督导实施,而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过程总,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和审计机制,或是缺乏相应的标准和体系,这就使管理工作、审计监督等往往会流于形式。同时,审计机制的缺乏,也会使管理层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也没有相应的制衡,给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带来很大的漏洞,容易出现财务问题。
二、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医院管理层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医院管理层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认知和高度重视,可以保证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也是医院高效管理水平的体现。公立医院承担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的艰巨任务,为了医院更好地发展,管理层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对内部控制的学习,提高自身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并把这种重视向中层管理者深化,从而引起全院上下的高度重视。其次,明确医院各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责任人,建立内部控制的机构,保证医院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对不同层次的内部控制责任人的学习培训,普及内部控制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全面提升各级内部控制人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医改推进的形势下,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用明确的制度和规定,指导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使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以规范化、科学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医院内部控制的高效实施。
(三)创新医院内部控制的管理方法。新形势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不能沿用老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内部控制管理方法由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的集约型管理。对于医院开展的项目做到事前精确预算、事中严格控制,事后分析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规避财务风险。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施,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借助医院HIS系统、财务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成本系统等进行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加强医院经济运行的监督,更好地控制医院的投资、筹资、设备购置、大额资金收付业务,使医院的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资金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医院整个运行过程,因此,加强内部控制中的资金预算管理才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实现医院的综合目标。在资金预算内部控制工作中,首先要以医院的管理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做好事前预测,合理配置预算资金。其次,医院管理层从内部控制制度上赋予财务人员更大的管理权限,对科室的预算资金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管,做好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环节中的监督工作。最后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做好分析评价,向医院管理层反馈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为管理层加强管理提供依据。
(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是医院科学有效地开展医疗、科研和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医院提高其服务质量的关键物质保障。搞好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医院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明确、界定医院固定资产的申购、招标、验收等过程中的责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科学化管理。医院会计部门必须严格监督和考核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设立定期盘点制度,杜绝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避免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或者是闲置浪费等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1.1医疗耗材管理系统建立
创建医院医疗耗材管理系统,开设网络管理平台,对各个医疗科室每月进行耗材的采购计划评估,对计划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良好的评价,通过审查部分进行合理配发,降低耗材使用和采购的盲目性,节约耗材的浪费,对科室耗材使用节约和合理重复使用的科室给予适宜的奖励。为医院节约耗材的使用量和避免浪费情况。同时对医疗耗材的申请单应进行详细、明确的填写,对数量和规格进行仔细的核对,避免错误发生,减少浪费和错误采购等发生。
1.2医疗耗材库房管理系统
对库房是还是严格的管理干预,对库房进行数据化网络管理平台,对新进采购的耗材和旧库存耗材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旧库存耗材能够应用的尽量优先使用,不能使用的进行良好的处理,能够改进的尽量改进使用,不能改进的同其他医院进行沟通,如可以进行利用应进行相互调配使用减少浪费。对库存耗材使用时间进行明确管理,防止耗材过期变质不能使用造成浪费。对库房的管理环境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度,避免过度潮湿、高温、脏乱等情况,造成医疗耗材保存不当引起的破损和污染不能正常使用。增加医院收费系统网络和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管理数据库建立的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管理软件,设立相关流程,达到控制和监管的目的,其基本使用功能要求能够及时查询和盘点。
2结果
实施耗材经济管理质量控制前我院医疗耗材库存量1520种类型、2060规格降低至实施耗材经济管理质量控制后160种类型、210规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各科室均正常运行,同时获得了各科室负责人的满意。
3结语
关键词: 医用耗材 采购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医院采购与供应医用耗材的种类和数量及使用范围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社会关注度的不同,政府及医院更加注重对药品采购的管理[1],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其实,医用耗材的采购与管理与药品采购与管理对医院和社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医用耗材采购与管理进行探讨,如何更科学地规范医用耗材采购与供应,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工作的开展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1 成立独立的采购管理部门
1.1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医院采购委员会,分管院长为主任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年度计划的审批,每季度一次例会讨论,审批科主任新进耗材的申请。
1.2 成立专门的询价采购中心, 负责全院的物资采购, 收回药剂、总务、设备、各医疗设备使用部门的采购职能。
1.3成立权限独立的仓储部门,收回医院原属药剂、总务、设备等各部门的仓库保管职能。仓库保管人员由新成立的仓储部门管理,并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轮流,以减少串通舞弊行为。仓储部门成为采购办的一个下属部门,把以前的使用—仓储—采购三角关系变为使用—采购直接关系,减少了许多扯皮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简化和明确采购方式
医用耗材的采购主要采用“跟标”与集体谈判采购两种方式。
2.1 我院是苏州市下属的二级甲等医院,我院所有医用耗材采购原则上要求均在苏州市卫生局组织的招标目录中采购,同样品种的中标耗材按由低价到高价顺序选择,如果没有按此原则进行采购的,由使用单位主任写出书面理由经分管院长和采购办确认后方可采购。这样既节约了采购成本,也减少了各种耗材合格证件的审查难度,采购工作量也大大减低。这是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方法,也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式。
2.2对于医院必须要使用的医用耗材而中标目录中又没有的耗材,由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将临床科室要购买医用耗材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号等材料交医院采购办与厂商谈判;尽管这些医用耗材品种不多,但我们也做出了相关规定,首先在医院网站上公示耗材品种,同一品种由采购部门与使用科室共同选择质量可靠产品三家以上的厂商参与竞标方有效。集体谈判采购方式与招标机构招标方式相同,器材设备管理部门公开向有关厂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内容包括:招标项目名称、编号、标书提交的时间和地址,集体谈判开标的时间和地址、联系人及方式,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医用耗材实行价格优先,相同价格比服务的原则。
3 做好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提高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2020年全国卫生健康财务工作会议部署、省卫生健康委和**市卫健局《关于印发**市“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将2020年7月至次年6月定为我院经济管理年。活动要求通过梳理分析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堵塞漏洞,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夯实管理基础,推进业务财务融合,促进经济管理提质增效,健全经济管理长效机制。
一、活动内容和重点要求
(一)梳理分析问题,及时整改堵塞漏洞。
1.认真梳理2018年以来各类审计、督察、检查等外部监管工作发现的经济管理、经济行为等突出问题,以及内部运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经济管理短板弱项,及时整改落实。
2.科学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建章立制,防患未然。重点关注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聚焦关键环节和流程管控,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和风险监控的制度措施。
(二)强化价格管理,规范业务和价格行为。
3.严格落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价格行为管理等规章制度要求,建立健全自查自纠与内部监督机制。
4.规范收费管理,严禁重复收费、串换项目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自定项目收费等问题。
5.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禁超范围使用药品和耗材、无指征入院或过度诊疗等问题。
6.规范药械管理,严格药品耗材进销存管理,严禁设备使用不规范、医疗记录不规范、为患者提供医疗以外的强制等问题。
7.依据政府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变动,及时调整医院价格管理系统的价格(含公示价格)标准,切实提高价格透明度。规范医院价格行为,在显著位置公示药品、医用材料和医疗服务价格信息。
(三)加强财务管理,夯实经济管理基础。
8.建立健全医院有关预算、成本、采购、资产、内控、运营、绩效等制度体系,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9.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理念,将日常业务管理与严控一般性支出、节约资源成本同部署、同落实、同监管、同评价,实施全流程管控。
10.加强采购管理。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逐步形成依法合规、运转高效、权责统一的管理制度,确保医院采购工作依法依规规范运行。
11.加强捐赠管理。完善捐赠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程序,确保捐赠款物接收手续完备,登记造册,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确保捐赠款物合规使用,专款专用。
12.重点围绕成本管理、运营管理、内部控制、绩效管理等薄弱环节,健全全成本核算体系、运营管理制度措施、内部控制全流程体系、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指标导向等,提高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质量效益。今年下半年我院将实施绩效管理改革,建立以DRGs费率和RBRVS工作量,结合医疗质量、运营管理、科教、满意度和党建等几个维度的KPI考核相结合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明确考核主体,促进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推进业务财务融合,促进经济管理提质增效。
13.把经济管理各项要求融入医教研防产等业务流程控制和质量控制各环节。以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为主线,转变重业务轻管理的现状,提高全员执行制度和重视内控的意识,不断提高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14.医院准备设置运营管理部门,设置专职、兼职运营助理和价格协管员,辅助协同临床业务科室加强科室内部运营和价格管理工作。
15. 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实现单位内部运营管理平台系统与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定期开展数据综合分析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和建议。
二、活动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8月)。
8月初组织全院中层和江海、蓬江分院领导召开“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动员会。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9月-2021年6月)。
组织相关部门完成问题整改;规范经济管理,健全制度机制,夯实管理基础,推进提质增效;财务部门指导推进活动开展,并总结报送有关情况给院领导。
关键词:医用耗材;管理;核算;网络信息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医院医用耗材的网络信息化管理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6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新的高科技技术治疗过程中,医用耗材已经成为医院的重要消耗品。因此,加强耗材管理,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和消耗比例,保证耗材使用的安全完整节约,充分发挥耗材在治疗过程中的效能,实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既是医院管理的需要,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
一、医用耗材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
如今,医院医用耗材的种类多,规格型号繁杂,最多可达1,000多种,物资管理相当麻烦。网络系统首先可按价值划分为普通消耗材料、高价值消耗材料及敷料等类别;其次按使用次数又可分为一次性耗材、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类别,因核算时劳动强度大,且不便管理,为了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管理,医院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纷纷建立信息系统(HIS)。HIS系统已经成为支持现代化医院运营的必要技术设施。医院医用耗材系统是HIS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将实现对耗材的类别、采购、成本核算及招标单位资质等一系列的高效管理,从而解决过去核算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而且能够保证临床治疗的安全性,给患者和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建立医用耗材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提高医用耗材管理水平,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医院应建立医用耗材管理系统。该系统应该以耗材管理科室、供应商、领用科室为横向的三个层次,以材料类别中的一次性材料、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等一级分类为纵向层次,再按照普通耗材和高值耗材分为二级分类,实行横向、纵向交叉管理模式,每层结构之间形成业务流动。
1、科室申请采购录入。各科室根据使用需要制定计划进行申请,报设备管理科进行汇总,汇总数据由设备科负责人、分管副院长、院长进行审批。属于新进材料由医院组成的招标委员会进行公开招标,合理选择适合科室使用的卫生材料。中标材料由招标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录入进货系统,系统自动按照数据库中供货商的信息,将各个科室的申请计划材料生成备货单据,在系统内对备货计划进行确认后,可向供货商下达采购通知单。
2、耗材入库信息录入。供货商按照采购通知单送货入库。采购材料到货后根据招标时订立合同的标准,按照材料信息的品名、数量、单价和规格录入卫生材料管理系统。材料管理员根据计算机统计的科室、供货时间、计划数量、到货情况进行查询核对单据,若发现未到货或与供货合同不符的物资,及时向供货商进行查询,防止因缺货和与申请计划不符的材料影响临床正常使用。同时,检查供货商的卫生材料是否符合卫生材料技术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及医用材料的基本要求,如批次、出厂日期、有效期限等。
3、仓库管理。材料管理员根据入库系统生成数据与采购发票核对,自动生成入库单据,并对比系统统计的科室申请,打印材料清单,配好领用材料由科室领用。系统可进行流水查询、库存数量查询,随时掌握库存数量并能够及时备货。每月生成库存数量表,盘点库存物资,保证各种材料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合理确定库存数量,将库存定量降低到最低。及时掌握库存数量,制定采购计划,避免采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4、核算管理报表。系统按照科室、日期、时间、数量、品种、价格、金额、厂家和有效期分别做横向、纵向统计,为医院详细了解各科室材料使用情况提供准确数据,有利于医院对科室使用材料的监管,为科室管理提供可行性依据。系统能根据单据发生的时间段、供货商名称、发票号、单据号和应付金额区间等信息检索应付款项明细,然后添加生成付款计划单。对生成的计划单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查询,便于查找、维护、核对付款数额等日常工作。系统对付款计划审核完成付款,将审核数据录入已付款款项内。系统还可以提供未付款项、已付款项的数据统计,以便财务部门制定付款计划。
5、同期增长与数据分析。准确分析科室各类卫生材料耗用比例,如高值耗材或低值耗材占整个卫生材料的比重等,分析其变化原因,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类别制定年采购量报表、年耗用量报表、同期增减百分比报表,进行横向、纵向比较,采用百分比法、连环替代法分析每年增减变化原因,进行科室领用材料成本分析,为各科室制定卫生材料计划提供准确可靠的原始依据。分析科室领用成本,将科室领用材料同病房病人量周转率以及收入相结合,评价科室成本耗用合理性,制定合理的卫生材料使用量,不断调整相应耗材数量,为科室材料购进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
三、确保卫生材料系统正常运行
1、强化管理意识。医院网络系统管理是比较大的复杂的网络工程,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医疗机构政策的改变,领导应提高对医院管理网络建设认识,不断增加新的符合医院运行规律的管理思想,强化职工的思想认识,根据医院发展及管理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及时改进不断完善,由此适应新的管理理念的要求。
2、建立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卫生材料网络系统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建立各系统操作者之间的职责不相容制度,实行互相稽核,如采购与验收不相容职责,验收与库房保管不相容职责等,不同职责对程序持有不同操作权限和阅读权限,确保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安全、有效。
3、保证系统维护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系统维护和安全,指定专人进行操作系统维护、维修,实行双机备份及恢复机制,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通过建立医用耗材管理系统,提供符合财务制度规定要求和物资管理环节的管理功能选项,监控科室物资消耗情况,全面替代手工处理,提供医用耗材的动态数据分析,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财务指标,加强了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从而实现医院经济核算的现代化管理,促进医院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种银保,罗鑫.医疗器械成本效益分析在HIS上的研发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9.1.
关键词:医用耗材;管理现状;规范化管理
1.医用耗材管理现状
医用耗材是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按国家相关法规纳入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或取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行政许可并具有医疗特征的消耗性材料,包括一次性及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等。医用耗材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诊疗人数的迅猛增加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新的改革和挑战。据《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0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0亿人次(增长1.3%)。2015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6次。面临如此庞大的就诊人群,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用耗材需求随之增大,品种和规格增多,然而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耗材种类繁多,名称混乱;产品更新换代快;支出比重过大,不合理增长过快;供应商构成复杂;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监管困难等问题[1~2]。随着新医改的提出,国家及各地区卫计委出台了各种药械政策,由此给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用耗材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规范化管理,不仅能节约医院成本,而且能够降低病患的就医成本。针对目前医院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医疗机构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临床服务效率,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医用耗材管理流程。
2.医用耗材的管理规范
2.1准入与采购
严格准入,精细管理。医院应当建立严格的新增医用耗材准入审核制度。临床科室提交医用耗材新申请,医院耗材管理部门需严格审核产品及厂商资质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资质审核包括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销售授权等。同时,医院物价与医保部门对产品的收费和医保信息进行审核,审核完毕后由医院采购专业委员会进行讨论与论证是否予以准入[3]。对于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严格执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2012年12月,原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医疗机构和高值医用耗材供应商必须通过各省(区、市)建立的集中采购平台开展采供[4]。对于集中采购目录外医院确实需要使用的高值耗材,需由医院采购专业委员会准入,并到省市集中采购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医院在进行医疗设备采购时应当同时考虑配套使用的医用耗材在设备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发生的成本等因素。加强专机专用医用耗材的管理,在设备立项前必须结合医用耗材进行综合论证。
2.2验收与存储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用耗材验收、入库及出库制度。设专人验收,验收人员须熟练掌握医用耗材验收标准,在规定的验收区内按验收程序进行操作。高风险耗材应借助条码或射频识别技术进行验收,确保产品可追溯。验收时,实行三查九对:查验包装是否破损,查验标识是否清晰,查验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核对供货单位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生产企业、灭菌(生产)批号、有效期、数量价格以及特殊储运要求。进货查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一般医用耗材记录应保存至医用耗材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2年或者使用终止后2年。植入性医用耗材进货查验记录应当永久保存。冷链管理产品应当严格按冷链要求验收并加强储运过程的监管,储运方式及储运温度应符合说明书和标签标示的要求[5]。设置符合医用耗材储存要求的场所作为库房。相对独立,库房面积与库存量相适宜,按类别分库管理、分区存放,高风险及穿刺器械特殊管理。库房质量管理包括安全管理(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污染)、库房温湿度管理、效期管理(先进先出、按批次发放、出库复核),对在库物品定期养护,避免过期、失效、损坏,对库房的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建立定期检查记录制度。
2.3使用与评价
医疗机构使用医用耗材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采用与患者疾病相适应的医用耗材进行诊疗活动;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疾病诊疗常规,严格掌握应用适应证,患者在使用前应当知情同意。作为管理部门,切实开展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定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监督与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落到实处,成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到临床科室对高值耗材(包括植入类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进行不定期抽查。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与分析,并告知临床科室加以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统一的医用耗材申领管理平台和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医用耗材的申购、领用和管理,科学计划领用。对医用耗材临床使用人员和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前培训及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医用耗材评价是医疗机构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医用耗材供应和使用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促进医用耗材合理使用的过程。包括采购前评价、验收评价、供应商诚信评价、使用评价等。根据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医用耗材管理工作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等综合评价分析。
2.4安全性监测
安全性监测的内容包括由于产品可靠性、可用性、产品内在风险、人为风险等因素引起的不良事件等。医院耗材管理部门应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管。各临床使用科室设专人作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员,专责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和上报。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医疗机构应当逐步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医用耗材安全性监测,构建安全性监测网络系统。
3.医用耗材管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医用耗材管理正经历物流模式、采购模式、风险评价办法、经济管控措施等各项变革与创新。集中采购、第三方物流、SPD一体化供应模式、医院耗材资源管理HRP新模式、实现物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将成为今后医用耗材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抓好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医院耗材管理人员应高瞻远瞩,勇于创新,探索更科学、合理、有效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
作者:邓宝芸 景明 张阳 付延安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供应处
参考文献
[1]李涵,钱明理.医用耗材成本控制方法及效益分析[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3):244-246.
[2]黄昕,吴云涛.改进医疗耗材管理,加强医院成本控制[J].卫生政策与管理,2012,50(26):117-118.
[3]郑敏.医用耗材的规范性管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2,35(14):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