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与法治理解范文

道德与法治理解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1 11:23: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道德与法治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道德与法治理解

篇1

一、道德作为行为规范的特点

道德作为一种人类发展的高级产品,在规范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才有指导人类活动的意义。道德规范与人类其他的行为规范(如法律、制度)不一样,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道德规范具有非制度性的特点。道德仅仅是在一定范文内居住的人们在长期的生存中积累下来的共识性要求和愿望,属于约定俗成的东西。也就是说,道德规范是无形的,没有“白纸黑字”的显现性,因而也不会形成制度化的硬性要求。道德规范通过人们之间的舆论和良心等手段发生作用,促进人们扬善避,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道德规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非强制性。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道德是非制度性的产物,因而在规范人类行为的时候不可能与法律和制度一样,强制人们从事一种行为。道德规范发生作用主要靠人的道德自觉性。总得来说,道德规范只有经过人的内化才能发挥作用,这是由于其非制度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决定。而另一个问题接着产生了,经过人的内化之后,道德规范就变成了道德选择和道德冲突的问题了。

二、道德选择的产生与化解

道德选择意味着意志自由,并且将意志自由作为道德选择的前提。而道德责任则是道德选择的结果。因为道德主体在拥有道德意志自由的同时,也相应地承担了选择了道德选择的后果(即道德责任)。因此,道德责任就成为了道德选择的属性之一,也是进行道德选择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那些赞成道德选择自由的思想家也就会赞同道德主体应当为他们的道德选择负责。因为,人既然面对着一种以上的道德可能性,人就应该在这些种可能性中进行思考、抉择、筛选、取舍,权衡利弊的同时做出的选择就是自己的,就证明一个人已经同意所选择的可能性,但是必然会对这种选择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只有自由才能使选择负有责任。由此可见,道德责任意味着与意志自由同样重要。无论是无限夸大意志自由,把自由理解为这种天马行空,还是绝对地否定人的自由,把人的选择看成是一种必然的结果,都是一种否定人现实生活中的选择,同时也否定了人应该为选择付出责任[1]。

道德选择与道德责任是不可分割的,道德责任作为道德选择的基本属性,不然否认道德责任也就等于否定了道德选择。道德选择之所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包含着人的责任性问题。选择的问题会不可避免地把人带进价值冲突中去,这样也就会导致许多人在众多的价值和可能性中难以取舍。而人的价值就在于这些价值选择的不同。因此,黑格尔有一句名言:人的决心是他自己的活动,是本于他的自由做出的,并且是他的责任。由此可见,当一个人面临着善恶取舍的时候,可以抉择两者之间,一定要下定决心对他负责。当然,如果选择的处境不一样,那么选择的自由也就不一样了,多大的选择自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责任的量与自由的度是紧密联系的。对于那些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受到严格限制,个人的努力没有作用为承担责任付出努力的时候,但仍然努力去负责任的人,和那些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的情况相比,个人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事态发展过程,而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随意的,或者不管不顾的态度去负责任的态度相比,前者一定是好于后者。结论就是,选择的自由来衡量责任,也是伦理学中关于选择和责任的一个原则。

当然,自由与责任的对等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自由不单单作为一种客观的状态,还与人的主观努力程度有着重要关系,它会根据当事人的道德品质和境界的大小而发生变化。如果人们是处于相同的环境,那么就会有些人就可以毫无阻碍德去进行选择以及自由地去承担责任,但是也会有许多人作为客观条件的牺牲品。当人们面临实际生活的时候,有些人就可以舍生取义,而有些人就可能苟且偷生,有些人就可以舍生取义,有些人就会背信弃义,卖友求荣。这也就是道德高尚的人为什么会表现出来的是高度的选择自由,而有些人就只能丧失了所谓的人格和责任,成为被世人唾弃的人。

三、道德冲突的解决思路

道德选择不仅要在多种可能性之间进行,而且要在道德价值冲突中进行,价值冲突扩大了道德选择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增加了道德选择时候的困难[2]。它把应该简单做出选择的人推向了这种两难的境地,强迫人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首先,当这种冲突表现在个人身上的时候,个人在社会中当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不管高低,而且也一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种地位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角色。当然,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充当不同的角色,所以根据不同的角色,引起冲突的原因不同,社会角色的价值冲突也会表现为很多同形式。例如,两个朋友之间就应该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履行对于对方的诺言,这是对于朋友的角色规定的一种义务,但当人们面临冲突必须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是否会做一个诚实的人,如果其中的一个人做出了损害他人或者是社会利益甚至是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是否会告发的抉择就放在人们面前,第一,会因为他是自己的朋友而不去告发,第二,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对这个社会以及国家采取负责任的态度,这就是一种尖锐的对立。再例如,如果一个人有多个社会角色的时候,比如在工作上是医生要履行医生的义务,在家里是儿媳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还是妈妈要履行教育儿女的义务,还是妻子要履行相夫教子的义务,在特定的时间里如果非要把每项义务都尽完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这属于一种道德选择上的冲突。

另外,在一个价值体系的内部,也会经常存在着对于冲突的道德选择上的高低,不可能所有选择都是同一的,一定是有先后的,在特定环境特定时间里出现矛盾的时候,一定是先以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基础,比如以家庭、亲戚、朋友的顺序来进行道德选择应该是大多数人选择,而且社会对于个人的道德要求也同样是不同的,履行对于家庭的义务就必然有可能放弃对于社会的责任。这种价值选择也需要每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做出何种选择都反映出主体的道德价值。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由于社会道德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完善,由于我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决定着一时半会不会消除腐朽道德的影响,所以在道德选择上有冲突、有对立还应该是长期的。当面临冲突的时候,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抉择也就成为了道德选择的一个重要话题。

篇2

关键词:理解 词语 方法

词语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抽象符号,指导学生理解词义,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词语和它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宜给词下抽象的定义。因此,我们要因词而异,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除查字词典理解词语外,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八种:

一、直观法

词义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强,用直观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有具体形象作为凭借。常用的做法是:

1. 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是学生不熟悉的词语,可以用实物、标本、图片、幻灯等,使学生观察事物的具体形象,得到清晰的认识。例如:《小儿垂钓》中“蓬头”、“垂纶”、“稚子”,可以观察插图或出示简笔画来理解。“翠鸟”、“珊瑚”、“宇宙飞船”等都是学生不容易见到的,就可运用标本、模型来理解。

2. 表示动作的词,可以用动作、手势、表情,帮助学生理解。例如,“眺望”、“俯视”、“盯着”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田忌赛马》中“目瞪口呆”,教师当众演示一下,学生就知道这个词是“受惊而发愣”的意思,然后再叫几个学生演示,以加深理解。《小壁虎借尾巴》中小鱼“摇着尾巴”,老黄牛“甩着尾巴”。让学生做“摇着”、“甩着”的动作来理解这个词。

3. 有些比较抽象的词,可以用图画、实验、动作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曼谷的小象》中“点缀”一词,教师根据课文描绘的景色画了一张一望无际的草地风景画,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再在美丽的草地上加上一些野花,草地变得更加美丽,告诉学生这就是“点缀”之意。教《翠鸟》中“疾飞”、“贴”,教师可拿“翠鸟”标本或图样,紧贴桌面,从右向左上方迅速掠过来帮助理解。《富饶的西沙群鸟》“绽开”一词,教师先握拳,然后将稍微松开的五指张开,传“绽开”之神,使学生感受珊瑚形状之美。

二、联系上下文法

课文的许多词语,只有联系上下文或整篇课文内容,才能准确理解。因此,联系上下文是最经常、最重要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一般说来,下面几类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理解:

1. 课文中的多义词,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例如,“深”、“打”、“发”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不同,所以要联系词语的上下文来理解。

2. 含义特殊、感彩浓厚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才能深入理解。例如,《古井》里有句话:“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其中“乳汁”本义指奶,但联系课文,在这指井水。又如,《大海的歌》中“一曲新歌”就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过去我国没有能力制造,现在能制造,表明了我国海洋石油事业的新发展,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达到的新水平。作者心中无比喜悦,无比自豪,所以觉得大海像在高唱一曲新歌。

3. 意思可以从上下文中揣摩出来的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课文中许多词语都能从上下文中揣摩出意思来。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写道:“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其中“五光十色”就可联系具体描写的各种颜色来理解。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句子“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其中“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就可以引导学生找书上说明“我”读书“囫囵吞枣”和“我”“张冠李戴”的句子来理解。

4. 意思比较抽象的虚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意思,体会用法。例如,《小猫钓鱼》中”回到河边一看,妈妈又钓着了一条大鱼。”其中“又”是虚词,可让学生读读句子,思考一下:妈妈几次钓着了大鱼,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还可以让学生找出课文里用上“又”的其他句子:“蜻蜓又飞来了”、“蝴蝶又飞来了”,要求说说:蜻蜓和蝴蝶飞来几次?从哪个词看出来?又如,《温暖》的结尾:“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其中“却”是虚词,意思较难理解,就可以先让学生反复朗读全句,然后把句子分成前后两部分,并说说每部分的意思,再问学生:句子前后两部分意思上有什么联系,怎么看出来的,中间用了什么词连接。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也就自然理解了“却”的意思。

5. 体现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更要联系课文来理解。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小段说:“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最后一小段说:“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这里的“物产丰富”、“富饶”就要联系课文介绍的海里有珊瑚、有海参、有龙虾、有鱼;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和有趣的海龟;海岛上有鸟、鸟蛋、鸟粪等内容来理解。又如《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就要联系课文中诸葛亮的种种表现来理解意思、体会思想。

三、联系生活实际法,也称举例说明法

课文中的词语所反映的事物有的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只要联系生活实际,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例如,“筹备”,可引导学生回忆过春节和“六一”儿童节之前大人们与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这些准备工作就是“筹备”。“喝彩”可让学生说说人们在看球赛、文艺节目表演时,看到精彩处会做什么动作,说些什么,样子怎么样等,学生回答后,告诉他们这就是“喝彩”。课文中还有大量学生陌生的词语,特别是一些抽象的词语,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能在教师引导下,恰当地把它们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就能通过自己思考懂得其中的意思。例如,“悠扬”,可引导学生回想每天晚上七点半电视上播天气预报时放的音乐《渔舟唱晚》,告诉学生这样的曲子就是“悠扬”的,然后,让学生再举出一些歌曲来进一步理解。《小壁虎借尾巴》中小燕子说:“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其中“掌握”一词较抽象,就可引导学生联系平时玩碰碰车或骑自行车是怎样避免与其他车辆和物体碰撞的来理解。

四、比较辨析法

比较辨析不仅能理解词语,而且能体会运用词语的精当和美妙,从而使学生学会准确地遣词造句。在教学中比较辨析词语一般有两种方式:

1. 换词法。就是把原词换成其他词来比较理解。例如,《狐假虎威》中“窜”换成“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堆”换成“摆”、“放”,《麻雀》中“呆立”换成“挺立”、“直立”等,让学生比较,用哪个比较好,好在哪里,学生说出了理由,也就理解了这些词的意思。

2. 比较法。就是将原词与其它相近的词相比较来理解。例如,《落花生》中“居然”是虚词,不好理解,教师可出示“果然”一词与之比较,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学生就容易懂得“居然”表示意料之外,“果然”表示意料之中,然后再指导学生分别用这两个词语造句。又如,《再见了,亲人》中的“战役”,就可出示“战争”、“战斗”,分析比较三个词的异同来理解:三个词语都是讲打仗的,它们的使用范围不同,“战争”使用范围最大,包括着若干次“战役”,课文中的五次战役各是朝鲜战争的一部分;“战役”的使用范围又比“战斗”大,一次战役包括着若干次战斗。

五、对解法

就是用找同义词、反义词来理解词语。例如,找词语的同义词:宛然――好像,抖擞――振作,窥视――偷看。找词的反义词,然后在前面加上否定词“不”,例如:粗鲁――不文雅,肮脏――不干净、忸怩――不好意思,不大方。有时也可以同义、反义并用,例如,抱怨――责备,不满意,忽略――疏忽,不注意。

六、朗读造句理解法

许多虚词,尤其关联词,意义抽象,难以解释清楚,就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然后通过给这些词创造语言环境来理解。例如,“一……就……”、“常常”、“已经”等都可用此法理解。

七、描述法

就是对词进行形象描绘或讲解。一般可描述状态、说明性质、指示方向、限制范围等。例如,拂晓――天亮的时候(说明时间)。虎彪彪――高大威武的样子(描述形态)。汗颜――因心里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的意思。

篇3

关键词: 价值澄清理论高职德育现实背景基本观点

1.我国高职德育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现实背景

1.1多元文化背景下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必要性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生活呈多元化性、流动性、交叉性等特点,人们的价值观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各种社会思潮涌入大学校园,尤其是西方国家民主自由、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传播,大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时要么迷茫不知所措,要么随波逐流失去道德信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原则倡导经济独立,鼓励张扬个性、追求个人利益,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使得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广泛调动起来。但是也应当看到,缺乏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大学生强烈的自我选择和评价意识会导致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产生怀疑和批判,出现以个体目标为重,忽视整体和全局利益的个人本位主义倾向。因此,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借鉴价值澄清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大学生纠正其对世界和人生的错误或极端认识,有利于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找对方向。[1]

1.2我国高职德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性与实践性是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德育应从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第一线岗位的需要,将德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方面,德育的对象、内容和要求都要紧贴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塑造学生的职业品德。然而我国高职德育的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模式,移植普通高校的德育方法。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的根本弊端在于只注重现成的道德理论的传输,忽视了道德能力和道德行为的培养。(1)在内容上,脱离了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实际,将德育内容教条化,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权威化;(2)在方式上,只注重理论和规范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德育实践,学生不能在生活实践中理解这些道德规范要求,更不能在实际行动上认同和践行这些道德规范要求;(3)在方法上,只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始终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出现在德育过程中,将国家、社会的主流意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种德育模式大大削弱了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因此,针对当下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多元化趋向和我国高职德育的乏力问题,我们在对传统德育工作总结和反思的同时,必须学习和借鉴对现代道德教育进行先行实践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德育理论,积极探索我国高职德育改革的新思路。作为美国具有影响力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的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的改革、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2.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观点

价值澄清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指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价值观的形成。其代表人物拉思斯等人认为道德是一种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人们会通过经验获得指导行为的一般准则,这种行为准则即价值观[2]。他们强调价值澄清的过程,认为通过这种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价值澄清理论极为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反对道德灌输。主张通过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教给学生一些澄清自己价值的技巧和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提高感知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上的成熟。这种民主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当今呼唤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3.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改进我国高职德育教育

价值澄清理论及其教学方法在西方学校道德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认为这一理论对我国高职德育改革与实践同样有着广泛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3.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价值澄清理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不能单纯地对学生灌输现成的价值观,而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的价值观内容进行重新思考、判断。教师通过学生个人对客观事物进行选择、评价并采取行动,允许并主动让学生在怀疑、提问思考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真正成为品德意识与践行的行为主体。[3]因此,将价值澄清理论引入高职德育中,首先要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的本质是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德行,培养和造就学生的理想人格,这种转化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化过程才能实现。所以,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觉性,最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德育的根本目的。其次,高职学生具有相当高的道德认知心理,文化水平较高,接受和创造能力也都较强,教师不顾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期待,以居高临的“权威”身份要求学生接受既定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规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疏离感。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坚持民主的原则和方法,营造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民主氛围,从而使学生敞开心扉,表露自己的价值观点,与此同时,教育者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

认为,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获得的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行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道德知识获得检验和完善。因此,高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等。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确定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材料、分析问题、确立观点,等等。

3.3关注现实生活

强调关注现实生活,就是要注意德育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实际的问题,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提高学生感知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高职德育要走出困境,提高实效性,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真正开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脱离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道德品质。因此,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近生活、关注生活,学生道德人格确立的现实基础只能是他们的生活世界。

任何拿来理论都有其优缺点,价值澄清理论也不例外,价值澄清理论的缺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价值相对主义倾向、过于强调个人经验、忽视道德内容、忽视社会公认道德准则等。因此在借鉴过程中我们必须加以改造,认真分辨,进行扬弃,使之更适合于中国国情。

参考文献:

[1][5]张彦.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9,(2).

篇4

关键词: 认知发展; 阶段理论; 德育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99-02

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怎样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更是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核心理论问题和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传统。本文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出发,对当前学校德育改革以作初步思考。

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简介

道德形成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最初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后由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与发展。他们俩的共同之处是都采取心理发展的观点来解释人类道德的形成,他们分别设计对偶故事和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作出道德判断,根据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基础的思维结构,来划分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阶段,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他们的年龄及相应的认知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游戏及验证的结果,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10岁以上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柯尔伯格经过12年的研究,以社会习俗为标准,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级水平为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习俗水平(10~20岁)和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每一级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服从与惩罚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社会契约定向、普通的伦理原则定向。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第二,每一阶段代表一个新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第三,它们出现的顺序不变;第四,阶段的出现与年龄有关。柯尔伯格通过跨文化研究表明,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社会环境和种族等因素各不相同,但文化和环境只能影响发展速度,或改变其内容,不能改变发展的顺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不变,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以同样的进度发展着,个体与个体之间有差异存在。研究表明,多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习俗水平,少数青少年尚未达到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根据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虽然不能完全决定道德行为的选择,但对道德行为选择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即一般说来道德判断水平愈低,选择非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愈大;道德判断水平愈高,选择非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愈小。同时,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是儿童通过与其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而实现的[1]。

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一)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同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是平行的

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是通过主体同环境相互作用,认知结构不断同化与自身的结构相适应的信息并不断改组而实现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就是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其发展遵循与思维发展相同的规律。因此学校教育中一切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样都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教育实践中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尝试,或者另辟蹊径,脱离学生思维水平培养而寻找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捷径,都是有悖于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

(二)学校德育应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的原则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它经历了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实证,人类的道德认知发展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的原则。在学校的德育中,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如想使学生形成某一品德,必须先教他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教他在适当的场所表现适当的行为。从这一角度上说,学生的道德认知是“告知”的,而非“自知”的;是外化或外铄的,而非内化或内发的。因此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制定明确可行的道德规范,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必要的。等到儿童认知发展接近成熟程度(到达具体或形式运算时期)之后,他将会因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形成其是非判断的自律性道德认知。根据这一原则,家庭和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告知”学生道德行为规范,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把这些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观念,继而表现出道德行为。如果没有教师和家长最初的“告知”,如果学生没有形成道德观念,即使学生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称之为非道德行为。这不是学生本身的错,即所谓“不知者不为过”。同样,如果学生没有形成道德观念,即使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称之为道德行为。

(三)学校德育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柯尔伯格研究认为,一般人的道德认知发展都是处于前两级水平(1~4阶段),少部分人达到后习俗水平(5~6阶段),且阶段与阶段之间只能渐进,而不能跳跃,只能顺进,却不能逆转。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学校德育工作给学生“晓之以理”时,此时的“理”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即不能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第二阶段,教育者不顾其发展现状提前给他讲解第四阶段或第五阶段的大道理,学生可以将这些大道理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不能被他们的认知结构同化,自然也不能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价值而付诸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行不合一”。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柯尔伯格曾建议采用“加一”原则,即在提出两难或道德情境时,在六阶段中提升一段让学生去思考判断,但如提升一段以上,问题的难度往往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其道德学习不利。例如,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第三阶段,我们则向他们讲属于第四阶段的道理,这样以促进其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2]。

(四)学校德育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顺序是不变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以同样的速度发展。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可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处在同一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可能会有不同年龄的学生。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和确定学生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在现有班组教学的条件下,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水平,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谈心交流、咨询等方式,对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五)学校德育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倡生活德育,反对知识德育,反对以简单的道德说教来达到品德教育的目标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在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时,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强调要让儿童主动参与。他们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是通过与其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如皮亚杰就是通过观察儿童的弹珠和雪球游戏及讨论对偶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柯尔伯格则是通过与儿童讨论两难情境的故事(如海因茨偷药救妻的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通过对我们的学校德育实践的反思,就会发现我们的德育太重形式而欠缺实际;重视道德的教条,而忽视在实际生活中实施品德教育;注重道德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要想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有效,我们必须:

第一,提倡生活德育。生活德育可以扼要表述为:通过具体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也就是说,生活德育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人的德性发展与智性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去学习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生活的隔离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和渠道,理论说教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二,反对知识德育。所谓知识德育就是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人类的学习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道德的学习三种类型。相应地学校教育中也存在三种不同方式的教育,即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道德教育。道德的学习分为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价值、信念的学习三个层次。相应地,道德教育也有道德知识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价值和信念教育三个层次。不幸的是,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教育大潮冲击下,由于道德知识教育与知识和技能教育都具有“知识性”这一“近亲性格”而获得了广泛认可,代替了道德教育另外两个更为重要的层次,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知识教育。专门化、知识化的德育在学校德育中的表现为德育课程化、课程知识化、教学灌输化等方面。德育课程化有两个方面,一是开设专门的课程,如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作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二是将所有重要的教育主题都课程化知识化、体系化,如心理教育重要就开设心理教育课等。德育课程与灌输式教育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将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科目,也就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生活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教师也只能将这些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教师的权力来进行强制性学习。

灌输式的教学是知识化德育课程实施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对人类认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对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也可从本文中略见一斑。但我们知道,道德不仅包括道德认知,还包括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可从知、情、意、行任何一个切入点入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从道德认知入手,仅仅只是其中一个切入点而已。本文讨论的正是如此。因此,我们绝不能只采用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作为学校实施德育的唯一根据,否则,就会窄化甚至误解学校的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关键词:“词句理解”的答题方法指导

 

中考现代文阅读“词句理解考点”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颇受出题者青睐的考查方式。

我们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要答出下面两个核心层次的意思:

一、还原表意晦涩的词句的本来意思

有些词句由于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而表意晦涩、模糊,这时,我们就要用直白的语言来还原词句的本来意思。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这一句因为运用了比喻,所以想表达出的道理并不明确,但只要我们想到了“引擎”这个喻体是指能够为车辆、飞机提供动力的重要机械部件,它能推动车辆、飞机运行,我们就能还原出这个句子的本来意思: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答出词句的言外之意

有些词句如果只读本身,往往读不出什么内涵,但我们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读,就会发现词句背后隐含着言外之意。我们在理解这种类型的词句时,一定要答出它的言外之意。例如,《父亲的自行车》一文叙述了父亲用他的破旧自行车载着“我”和弟弟上、下学,直到“我”和弟弟读完了小学、中学,随后,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读大学时,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生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出题者要求考生回答出文段最后一句中“淡淡地”一词的内涵。结合语境,我们可以揣摩出它的言外之意:“淡淡地”一词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反映了父亲对孩子深沉而朴素的爱。

我们在推敲词句的言外之意时,要结合句子的表达方式。比如,议论性的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阐明了道理;说明性的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说明了事理或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较为复杂的是叙述性的句子和描写性的句子,或者两者兼有的句子,它们背后有时既表现出了一个人的个性、感情,同时也阐明了道理,甚至是表现了景物或人的状态等等,比如上文中的“淡淡地”一词的理解就涉及到了人物的个性和情感。面对这类较复杂的句子,考生切不可点到即止,应深入思考,全面作答,才能踩准得分点。

另外,词句理解的答题除了要涉及“晦涩语言背后的本来意思”和“言外之意”两个层次的内容外,在答案中还要指明这个词句所使用的手法及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手法”在这里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包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包括说明文中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同时也包括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议论方式,还包括外貌、动作描写等描写方式,甚至包括长短句结合、正衬、反衬等语文知识点等等,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作者之所以运用此手法而不用彼手法,往往是因为运用的这种手法在表达意思的时候能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风筝中的科学》一文在介绍俄罗斯物理学家制作的用来发电的风筝的大小时这样说“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风筝伸展后的大小论文下载。打比方说明的手法起到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效果,风筝的大小借助有着一定表达效果的手法展现在我们读者眼前。文章为了说明牵扯这种风筝的绳索的长度,这样写道:“而牵扯这些风筝的绳索约有6000米长”,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牵扯风筝绳索的长度,列数字说明的手法起到了具体、准确的说明的表达效果。

总之,词句的内涵往往是借助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某种手法来表现的,所以我们在理解词句时一定要涉及词句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在作答“词句理解”时,我们的答案应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按答题的先后顺序排列):

1、手法;2、手法的表达效果;3、晦涩语言后的本来意思;4、言外之意。

列成公式:

词句理解的答案=手法+手法的效果+本来意思+言外之意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我们在理解词句时,有时词句没用手法或词句本身表意比较直白,那么我们的答案中就可以不答手法或词句的本来意思。但是,对于以上四个要素,我们答题时,能答出来的都要尽力答出来,否则就会失去得分点。

我们还是以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一句为例,结合以上公式,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生动形象地(效果)说明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本来意思),表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言外之意)。这样的回答不是又准确又简洁吗?

相关链接:

词句理解这一考点的题型在试卷中是以不同的“面孔”出现的,它不可能只是以“请理解下列词句的含义”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下列题型是词句理解考点的常见出题形式:

1、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这句话包含了人物怎样的想法。

3、请谈一谈下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它是怎样表达出某种感情(或传达出某种效果)的。

7、说说下面句子是如何运用想象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外婆做针线活的高超技艺的?

8、请对下面句子从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品评。

9、请分析下面句子所使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0、请分析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1、请谈一谈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

当然,词句理解考点的出题形式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还将会有更多的新的“面孔”出现。但是,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只要我们能识别出它们的本来面目——词句理解考点,我们就能运用词句理解这一考点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来回答问题。

篇6

【关键词】最接近发展区;初中英语教学;指导意义

一、“最接近发展区”理论概述

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最接近发展区”理论—“在社会文化理论中,学习者能够独自完成的事情和教师或者其他能力更强的同学指导下能够完成的事情之间的距离。这一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会使用他们在合作工作中用到的技巧”(理查兹等,2005:762)。

换言之,学习者具有两种水平:其现在的实际水平和在别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潜在水平。而“最接近发展区”就是指学习者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该理论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观察,与他人进行互动合作,将社会环境中的外在知识,进行学习,加以消化,进而吸收为自己的内在知识。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和老师或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交流时,其并不成熟的心理作用可以被激发出来,使其处于“最接近发展区”内。而老师应该做的就是起到“scaffold(脚手架)”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教学时教授学生一些稍有难度的课程内容,使其具有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最接近发展区”,激发出他的潜能,指导学生顺利超越其现有的实际水平达到潜在学习水平。而学生学习的进步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跨越旧的“最接近发展区”和在此基础上挑战新的“最接近发展区”的过程。(史媛,2010:67;杜迎庆,赵娜娜,2011:223)

理论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最接近发展区”是通过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指导理论,经受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同时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支撑。众所周知,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发展的,教育本身也不例外,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也应该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只有正确运用“最接近发展区”理论来指导动态的教学实践,才能使我国的英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二、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初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对高中及大学的英语学习都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的新课标已经提出一段时间,但是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目前学校老师基本以英语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标准过于单一,既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课堂教学大多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仍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许多教师只是“一刀切”地讲授课本内容,不太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不了解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并未做到“因材施教”。

三、“最接近发展区”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成绩观,把握“最接近发展区”

老师不应该只把学生的英语成绩作为好坏的标准,不能因为有些学生成绩差就在教学中忽视了他们。老师可以通过考试、针对性训练等方法,从多角度看待学生,全方位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现有实际英语水平,找出不同学生的不同“最接近发展区”。之后老师还应该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均有提高,不会造成成绩好的越好,而成绩差的更差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使成绩差的学生不会感到被遗忘,这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增强自信心。

(二)以学生为中心,导入“最接近发展区”

做到因材施教,制定出不同学生的不同“最接近发展区”无疑是件庞大而繁复的工作,然而将其付诸实践,引导学生进入各自的“最接近发展区”又是另一巨大挑战,单凭老师一人之力恐难实现,也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所以让学生们开展合作学习很有必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设立小组长,都有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成绩好的学生不仅可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提高成绩,还可以通过帮助别人来快乐自己,巩固自己已学知识。学习差的学生在老师和成绩好的学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和班级存在感,使班级氛围更加融洽。全班齐动员,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巧妙地导入“最接近发展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超越“最接近发展区”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才是超越“最接近发展区”的关键所在。任何学习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学生只有学会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游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互助合作为主,以老师指导为辅,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总结,练习,老师选用具有不同难度等级的试题对学生进行及时测试,了解其学习进度。从各个方面入手,使学生感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超越各自的“最接近发展区”。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维果茨基的“最接近发展区”理论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对我国的中学英语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老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找准学生各自的“最接近发展区”,以学生为中心,导入“最接近发展区”,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超越自己的“最接近发展区”,实现语言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5.

[2]杜迎庆,赵娜娜.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解读[J].青春岁月,2011(6):223.

[3]理查兹,施密特等.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第3版)[M].管艳红,唐玉柱,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史媛.“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

(1):67-68.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错层;薄弱环节;机理处理;有效方法

高层建筑的错层设置有一定的现实需要,往往是为了更大限度地节约空间占地面积,合理科学地使用高层建筑的每一寸空间,不至于出现空间闲置或者空间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但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建筑功能的需要,通常情况下错层布置的高层建筑的承载性能比较低,稳定性比较差,所以在有些区域的高层建筑的设计中不允许进行错层的设计,但是如果建筑物本身的承载性能比较强,则建筑中使用错层结构就对空间的有效利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高层建筑结构错层导致薄弱环节的基本状况

高层建筑中的错层布置有着一定的使用好处,也有着其建造的弊端。一方面,使用错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层建筑的空间利用效果,错层的布置是楼房中常见的一种结构,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证明,该结构总体的承受性能比较低,空间资源的节约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经之路,也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况且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出不能使用这种结构,所以大可不用进行强制的限制,这样也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从根本上说,高层建筑的结构错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阶段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所以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以控制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既然是结构上的问题就要从技术结构上加以控制。

例如某一高层建筑中的一个结构单元是大底盘式的双塔高层结构,主要的结构体系是框架支撑剪力墙结构,在地面上的总共有十五层,大底盘部分占了三层,四层以上的塔楼总共有12层,抗震级数为7级。同时在第三层的地方有一个夹层,总体的面积不是很大,这是为了减少第二层楼面和第一层楼面的总体面积而设置的一处错层结构,因为这里并不需要太大的层高,所以进行局部夹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该夹层的结构体系产生了一个相互矛盾的现象,那就是如果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的具体要求来看,此结构属于复杂类型的建筑错层结构,此类的错层还包括带转换层的结构或者是带连体结构的错层等,这些错层要符合抗震的标准,最好不要使用超过两种以上的错层结构,以免承载力已经超过了预期的合理值。在该项工程中要从结构和技术上来解决此类的问题,保证建筑物可以在安全的期限内使用。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与判断,加深技术应用的力度。

二、高层建筑中结构错层导致薄弱环节的处理方法

正如上述的例子,在高层建筑物中有相当多的建筑物存在着很多的重复结构错层,在实际的应用中错层也有其好处,为了达到不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相冲突的目的,在高层建筑的错层设计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楼房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好夹层的承受力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首先要对高层建筑物的结构错层造成的薄弱环节的机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然后再根据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就可以达到错层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如果两段楼盖处于错开的状态下,那么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却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力的协调能力比较差,进而在传力的路径上必然会出现一些薄弱的环节,总体的承载能力也就很难达到相关的标准。高层建筑受到的水平力往往与风荷载和水平地震力有关,后者的相关性比前者较强,所以在房屋承受水平力的时候,这个力是通过楼盖和纵向的柱子以及墙面来进行传递的,遇到水平位移不一致的时候,相邻的柱子和墙面内就会产生比较强大的内力,这就是建筑的薄弱环节。错层就会加剧高层建筑中的内应力的增多,相邻的柱子和墙面之间就会有一层间隔,结构上的错层导致了受力的不均匀,所以在很多的高层建筑中,通过加强两段楼盖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可以让其水平位移回复到同一水平位置上,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高层建筑的总体承载力度。

如果是从建筑的设计理念上来分析,则判断是否错层的基本依据就可以是标高的一致与否,但是这仅仅是建筑设计方面的错层,而不是在建筑应用中的错层,从结构上说,两个建筑结构的连接效果不佳,或者是水平位移不在同一位置上就死结构错层,但是如果连接的稳固性比较高,即便是标高不一致,也不算是错层,最多被称为是无错层的整体结构楼层。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为了处理结构错层带来的弊端,可以通过楼面梁加腋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两部分楼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这样就可以充分提高传输力的路径的有效性,连接越稳定则可以承受的力就越大,这样高层建筑中如果有错层的地方则会逐渐被消除,各部分的受力情况也会比较合理。但是仅仅进行简单的连接还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一系列的加固措施充分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的构造做法还要参考高层建筑的具体功能和整体结构特点。常用的方法包括加腋尺寸、加腋处配筋、加腋处理等,并且,每一种方法的具体应用都要依据两段错开的楼盖之间的实际作用力的大小来确定的,需要清楚的一点是该作用力的具体大小在现实中是很难非常准确的计算出来的,所以就采用定性的概念化的处理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首先为了确保两段楼之前连接的可靠度,加腋处的梁结构不能设置得太少,这样就不利于作用力的均匀承受,通常情况下是沿着一条错层缝来设置,每根的间隔在2米到3米之间。其次加腋的位置留得太大就会占用过多的空间,但是留得太小也不利于作用力传递途径的正常发挥,一般加腋部分的底面和低位楼板的底面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当然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加腋部位有可能会受到拉力,有可能会受到压力,为了达到加固的效果,应该在此处多配置一些钢筋,纵筋和箍筋都应该多配置一些,最大限度地增强牢固性。另外还可以在加腋的地方将纵筋同时锚固在板内和梁内,增强建筑的承受力度。

在对高层建筑中结构错层导致薄弱环节的处理中,也要采用相关的软件进行结构的设计,以提升它的精确性。常用的软件是CAD软件,在构造计算模型的时候,争取保证其精确度,同时要注意事先绘制的设计图的准确性,倘若在实际操作时,绘图出现不统一的情况,就要采取及时的修改措施,利用CAD软件进行。当建筑结构的CAD软件所要处理的结构计算模型与绘图有出入时,要将其进行必要的变通,最终达到一致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中的结构错层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薄弱环节,从薄弱环节机理产生的原因出发去对建筑错层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牢固性的连接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处理方式的得当,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的承受力,同时提高抗震的级数。

参考文献:

[1]赵玉星,张晓杰.高层或多层建筑中错层的一种结构处理[J].工业建筑,2005(6)

[2]赵德春,李章政.钢筋混凝土框架错层节点设计原理浅议[J].四川建筑,2007(2)

[3]张川.水平侧力下D值法在底层不等高框架内力计算中的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2(4)

篇8

关键词:中学课堂教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28-01

引言: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出现教学循环中断现象,学生处于自流或半自流状态,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听课,学习态度不端正,而教师也没有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迟迟无法提升。因此本文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低下进行了探讨。

1.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1.1教学目标不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道德法制观,提升学生的修养,让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1]。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单元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细化的教学目标应与课程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出课程教学目标,将其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然而很多学校和教师并没有正确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导致教学目标迷失,教学效果低下。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将教学内容教条化,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日渐消弭。大多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地讲述课程内容,这样不仅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会影响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导致课堂吸引力渐渐衰退。

1.2漠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我国课堂大多是采用讲述模式,教师占用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向学生讲述知识,主要是说明某个概念是什么或者应该怎么操作,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规则。要想充分发挥这种讲课形式的功效,教师就必须致力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影响课堂的有效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抱怨教师讲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知识基础发生冲突,教师对于学生的能力做出想当然的假设,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接受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因为教师在讲述时没有顾及学生的主观感受,即使设计的内容逻辑合理,也无法因袭学生认真听讲,只会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产生畏惧,觉得它晦涩难懂、枯燥单调。

1.3学生考核过于简单化。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搜集教学信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被评价者可以以此完善自我。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但学校过于重视考核的鉴定作用,忽视了它的诊断功能。笔者所在地区从2016年秋季开始实行闭卷考,所以也出现课堂"简单讲,多背诵"的情况,而学生也功利地对待考核结果,教师过于轻视考核过程,学校也没有严格要求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考核。因为考核标准较低,考核内容和形式过于简单化,学生对此丧失学习积极性,这也进一步削减了课堂有效性。

2.提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具有指Ш椭圃嫉淖饔茫教学活动的结果会受到教学目标的影响,教师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参考依据[2]。如果制定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那么就可以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反之则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提升课堂有效性至关重要,要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首先我们要厘清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区别:教学任务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教学任务的存在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升思维能力。而每单元的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制定,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打造高效课堂。

2.2关注学生的起点。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导学生取得进步,课堂不是属于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通过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成长。学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活动,不是单向灌输知识,是学生主动汲取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内部知识架构和外界环境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3]。因此,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不能不顾及学生的知识基础,要尽量选择与学生知识结构相符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新知识。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多多斟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展开教学活动提供思路,凸显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实效性[4]。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填补教学空间的过程,而对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研究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有效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大致的了解,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倾向的课程活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2.3严格规范教学考核。学业评价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渠道,还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回顾和对比看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发挥出激励和促进学生继续努力的作用。而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现状却存在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改良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来完善考核方法,采用档案袋评定来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变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例如在学习《认知自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词汇描述自己,并让他们写出自己对于道德和法律的看法,然后集中收集装入袋中,等到下个学期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写一次,然后将学生之前提交的自我评价发放下去,让他们自行比对发现其中的不同,这样也能窥见学生思想上的成长和进步。

3.结语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性的提升问题,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教育规律,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起点,加强教学内容的设计,严格规范考核形式,如此才能使提升课堂有效性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曾狄.黄齐.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性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1(10):43-44.

[2]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增),17(05):80-85.

篇9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1.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就会提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的,这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思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也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总体上难度系数要大一些,但是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参与到其中就能够对知识进行总结,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针对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让学生能够跳出以前的漩涡。[1]

2.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断地产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的留白在最近几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使用,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提升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此种教学设计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突出特定的思维和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3]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增加交流和互动,适当进行角色的互换。其次,适合进度和方向,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若是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教师就需要究其原因,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应,明确地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4]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对整个教学的环境和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进步。在此形式之下,面对教学的内容,面对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综合研究各类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学习要素,做好教学的准备和设计,由此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吴宁.校企合作背景下思政课道德与法治一体化教学的方向与建构[J].当代职业教育,2015(8).

[2]王烨,阳叶青.从道德与法律关系看社会治理[J].人民论坛,2014(35).

[3]王秋波.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故事),2016(12).

[4]张翠梅.公民德性的三维建构与法治秩序生成[J].学术交流,2014(11).

篇10

【关键词】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景观设计

1、引 言

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就是要有水、有景、有绿色,体现一种自然美、生态美,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就是促进人水和谐,繁荣文化和社会功能。河道的生态治理需秉着尊重自然、维持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植被、协调统一和发挥河流的社会功能等原则。本文提出了关于河道生态治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几点想法。

2、河道生态治理的原则

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尽量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 维护好现有行洪通道,保持河道的自然化。河道尽量不护砌、不白化、不硬化、不渠化。河道护砌高程尽量控制在常年蓄水位以下,蓄水位以上多采用生态护坡和自然护坡。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河流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合理配置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建立起多样性的生物群落,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

3、城镇河道生态治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重要性

发挥城镇河流生态系统在景观中的作用, 兼顾两岸城乡规划、生产力布局和群众利益,使治理后的城镇河流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形成城镇景观中的一道亮点。

城镇河道的生态治理在满足河流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的同时,也要发挥河流的休闲娱乐、景观等社会功能,统筹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要求,切实提高河道综合整治水平。

4、城镇景观河道生态治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1)在北方城镇,中小型河道往往是季节性河道,在枯水期流量很小,大部分河底,冬天更是满布枯草,没有景观可言。

对此可结合规划,在河道坡降相对较缓的河段,修筑小型水闸或橡胶坝,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蓄水以提升河道的景观性。

2)新修堤防过高影响景观视线

尽量减小堤防高度,使河道与两岸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维持原有堤距,不占用现有的河滩地和湿地。同时修建亲水平台,给人们活动留下一定空间。二是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施生态防护。河道边坡的修筑宜保持平缓,不能过陡。

3) 城镇河道治污防污问题,许多地区缺乏有效的管护措施,将河流看做下水道、垃圾场,普遍存在向河道随意倾倒建筑和生活垃圾,偷排污水的问题。

河道治理与城镇治污防污规划相结合,与污水管网设计对接,设计小型湿地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在河道居民点设垃圾箱或集中处理点。

4)中小河道投资额度有限,城镇周边占迁补偿投资较大,给河道治理的工作开展带来难度。

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治理方案,力求工程简单实用,节省投资。能草皮护坡的不衬砌,能生态的不硬化、不光化。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人口密集、征迁难度大的地段,能不迁则不迁,能采取临时防护措施的就不要大规模迁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5)大部分中小河流尚未得到有效管理保护,河道管理薄弱,遭受侵害,得不到尊重。

改善用水条件和生态环境,使河道真正成为一条安全线、生态线和经济带,让治理区域的人们形成爱河、护河的风气。同时尽快落实河道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高永敏,许士国.大连市生态型河道建设[J].城镇水利,2004(14):53~55.

[2] 徐国宾,论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04):04.

[3] 吴秋华,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景观设计初探[J].水利科技,2012,(01):55-56.

篇11

【关键词】脑瘫儿童 非智力因素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活动是促进脑瘫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儿童良好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渠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本人等几方面的途径。现在,我们主要探讨,结合引导式教育培养脑瘫儿童非智力的几个途径:

一、以环境促个性

1.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的环境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和艺术布置。如,学校大门左右可以安排主题鲜明的装饰画,选择“动物”、“鲜花”、“祖国风景”等。以怡静、文明、奉献、进取等图案,使每个儿童得以接触大自然,观察大自然。

2.创造开放的教育环境。校园要促进儿童身体发展,又要使儿童心理素质健康地形成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为儿童创设一宽松自由的环境,不断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和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如环保意识的培养可以引导儿童认识“地球”是什么?让他们在感受环境之美的同时,认识植物,认识动物。

3.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让环境激励儿童参加实践,获得经验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活动。校园的活动环境可以从多方面设计,如“交通警察”、“自选商场”的活动要求儿童充当角色,能培养儿童意志力和友好的态度。利用场地创设坐、躺、爬、滚、走等活动。创设人际交往,组织活动小组,开展互帮、互教、互学、互评等活动。开展活动的多样化,使脑瘫儿童在活动环境中获得体能的锻炼,同时也提高了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二、以整日流程训练发展整体能力

1.培养有礼貌的行为。在全流程中贯彻讲礼貌教育,从小教育儿童讲礼貌,学会正确地与人交往,能为他们今后社会行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坚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在一日生活中孩子要克服自己的困难去完成各项活动,如吃饭、走路、坐立等,这促使儿童能够习惯于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形成不畏困难,勇于创造的独立自立的人格。在实际工作上应注意从儿童日常生活的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并使其经常化、制度化,以养成坚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

3.培养脑瘫儿童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它标志着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根据儿童的能力,我们应该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让儿童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饭、穿脱鞋袜等,建立起自我负责的态度,逐渐培养儿童责任感的萌芽,养成一定的责任感。

4.培养脑瘫儿童遵守集体规则。遵守整日流程的顺序就是为了培养儿童遵守集体规则,遵守集体规则能有利于提高儿童控制、调节行为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儿童将来入小学以及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三、以游戏活动来健全人格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儿童一天的生活几乎大部分都在游戏之中度过。对于儿童来说,没有游戏就是没有真正的生活。因为游戏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儿童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做着力所能及的各种活动,表达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愿望、和需要;抒发着喜、怒、哀、乐的情感。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智力的开发,还可以萌发爱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中儿童学着遵守规则;友好地与同伴合作;学着讲礼貌,友善、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学着做完一件事再做一件事,锻炼意志能力;学着动脑筋提高创造能力;学着参与各种活动,使性格开朗活泼。对于脑瘫儿童来说,游戏显得更为重要,要培养脑瘫儿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我们就必须做到寓教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内容主要包括:1.培养儿童意志。2.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3.塑造开朗性格。4.矫正儿童的自卑心理。5.养成儿童动脑的习惯。6.克服不良的行为。

四、以教师的言行来引导其就正纠偏

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孩子性格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对工作认真,谦虚、自信、乐观、朴素、会影响脑瘫儿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果教师对工作粗枝大叶,骄傲自大,儿童讨厌,也容易形成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在培养脑瘫儿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时,不仅要注意言传还要特别注意身教,努力使自己成为脑瘫儿童的榜样。1.凡是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2.凡要激发儿童情感的,自己先动情;3.凡是要求儿童做的自己先做出榜样。

篇12

关键词:德—法整合;自由意志;和谐社会

在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自由意志是法的出发点,法的概念逻辑地涵涉着道德、法律与伦理。法是理念的自由,是意志的现实的形式或具体化,是自由意志的定在。黑格尔以自由意志的辩证发展过程为主线,在对法的理念及其现实化的研究过程中,展现出其法哲学体系的丰富内容。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为我们研究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实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协调,提供了形上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文明的进程中,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一、自由意志:德-法整合的形上基础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将自由意志作为法哲学体系的理论起点和精神实质。

(一)意志是客观精神领域内运动的主体

在客观精神领域内,运动的主体是意志。意志作为主体不是空洞的、毫无内容的抽象形式,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实体。意志是法的出发点,是自由的现实形式和具体概念,意志就是指自由的意志,自由也指意志的自由;自由是意志的基本性质和实体,也是法的基本性质和实体;法是意志的具体形式,也是理念的自由,是“自我意识着的自由的定在”[1]37,法的不同形式就是意志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体现了自由在其发展中的不同规定。

(二)自由意志通过三个辩证发展阶段来展现法的本质

(1)主观性阶段。“意志包含纯无规定性(pure indeterminacy)或自我在自身中纯反思的要素。”[1]13这时的意志只具有任性和任意目的的偶然内容,是形式的特殊性而不是自在自为的普遍性。这种有限的、特殊的、片面的意志不是真实的、自由的意志。(2)客观性阶段。在这一阶段,意志“从无差别的无规定性过渡到区分、规定、和设定一个规定性作为一种内容和对象。”[1]16这样,意志通过设定一个对象而对内在的冲动加以规定,进入到一般的定在。但是这种客观性并不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客观性,它并未完成向自身无限返回的过程,仍然是一种有限性。(3)主客观统一性阶段。这是意志发展的最高阶段,即意志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达到了辩证的统一。这一阶段的意志是一种单一性,即经过在自身中反思而返回到普遍性的特殊性。这时,意志扬弃了纯主观目的和它的实现之间的对立,使自己的目的由主观性转变为客观性,达到主观意志和客观意志的统一。

(三)自由意志并非任性

通常的观点认为,既然自由意味着任意选择,意味着可以这样或那样地规定自己,那么自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自由意志就是任性。但是黑格尔指出,自由意志与任性是不可同一的两个概念。任性指的是“内容不是通过我的意志的本性而是通过偶然性被规定成为我的”

[1]27 ,而我却依赖于这个内容,因此,任性不是合乎真理的意志,而是由自然冲动达到理念自由的中间物,是“矛盾的意志”,其矛盾在于:我希求理性的东西,我不是作为特异的个人而是依据一般的伦理概念而行动的,而在任性的行动中,我实现的不是普遍性的事物,而是我个人的特异性。因此,“如果人们在考察时只停留在任性上面,即人可以希求这个或那个,当然他的自由就在于他可以这样做。但是,如果人们坚持下述见解,即内容是外方所给予,那末人也就因而受到了规定,正是在这一方面他就不再是自由的了”[1]27。可见,任性只是自由意志表现出来的偶然性和特异性,而不自由恰好就在这种任性中。真正的自由不是诱发的任意性,也不是冲动的随意性,而是在理性的支配下的有意志的行为,人们可以自觉地对之进行规导和驾驭。所以,自由意志不是任性,必须在理性而不是个人的偶然任性意义上去理解。

二、法:自由意志的定在

黑格尔认为,法是作为理念的自由,整个法的体系都是从精神中产生出来,是实现了的自由的王国,它作为精神的第二天性构成客观精神的世界。法的基地是精神性的东西,它的展现遵循着理念运动的基本原则,“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1]36。

自由意志在客观精神领域内通过表现为法的三个环节而实现自身,即抽象法、道德和伦理。每一个环节都是自由意志在一种特殊形式下的体现,较高的阶段比前一阶段更具体、更真实、更丰富。

(1)抽象法。自由意志借助外物得以实现其自身,即自由意志达到外在化和客观化,这就是抽象法或形式法的领域,其特点是直接性、实在性和排他的单一性。在抽象法中,自由意志只是作为占有所有物或财产的人格而存在,容易受到外来的侵犯和外物的强制,其所体现的自由只是抽象的或形式的自由。

(2)道德。抽象法对直接性的扬弃形成了道德意志的体系。道德是自由意志向主体内心的深入,这时,自由意志超越借助外物实现自身的状态而在内心中获得实现,也就是说,意志不再是体现于物而是体现于主体之中。虽然道德扬弃了抽象法的单纯客观性,但是,这一阶段的行为主体不是普遍的客观性的意志,只是个别的内部主观意志,因而往往陷入主观性和片面性,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缺乏现实性的主观的自由。

(3)伦理。伦理是自由意志通过外物和内心两个方面达到充分的现实性,展现了个人特殊意志与普遍客观意志相结合的主体性。伦理的发展运动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完成了它的现实化运动,成为自在自为地自由的意志。由于伦理既扬弃了抽象法的单纯客观性,又扬弃了道德的单纯主观性,使主观和客观、内部与外部达到了真正统一,因而成为自由的理念。在伦理的领域中,普遍的、真正的自由得以实现。

三、法律、道德与法的精神

人们通常将“法”与“法律”相等同,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它忽略了二者统一的基础,往往导致道德与法律的分离,阻碍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的发挥。在黑格尔看来,抽象法、道德、伦理都是法,只不过是法的不同发展阶段,显然,这里的法就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法律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哲学意义上的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或理念的自由,是法的概念和法的定在的统一。道德、伦理以及国家等都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本质上都是精神的显现,具有普遍性,因而都是特种的法,都是法的不同形式;而法律则是法的定在形态之一,它必须采取在某个国家有效的形式而存在,是经思想明确规定并作为有效的东西予以公布的法的形式,因而是国家的一种规范体系,其实定要素来源于特殊的民族性,适用上的必然性和判决的权威性。[1]4可见,法是根本性的东西,而法律只是法的外在形式,是暂时性的东西,其内容和性质是可变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法是法律的本质,法律应该以法为其真理性的依据,从而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但是,由于法律只是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便存在法律的制定偏离法的理念的可能性,因为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当观察者不是观察事物的本质,不是把法当作独立的对象而是离开法,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理性中去时,就会产生违背法的本性的不合理的后果”[2]。

可见,黑格尔从自由意志来谈法,认为在抽象法的阶段,只是客观的、形式的法,只有抽象的形式的自由;在道德阶段就有了主观的自由,即自由意志在内心中获得实现;伦理阶段是前两个环节的真理和统一,自由意志既通过外物又通过内心得到充分的现实性。道德、法律、伦理都是自由意志定在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阶段,它们的辩证运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辩证过程。据此,道德和法律都是“法”,都是法的定在表现,二者在法的精神的层面相统一。

四、德-法整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在黑格尔法哲学的视野下,法的精神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展现了德与法互动整合的辩证过程,揭示出法的概念自身的辩证法,将道德和法律整合、统摄为一个有机体。当然,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无疑是思辨的和头足倒置的,但是如果抛开其唯心主义的基地,着眼于法的理念的辩证演绎,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对于促进文明进程至关重要。法哲学理论中德、法的辩证统一思想,对于实现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道德与法律并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法哲学以自由意志为逻辑起点,深刻揭示了法的精神与形上本质。法哲学逻辑地与法律和道德这两大领域紧密相关。法律可以视为法的定在形式,法与法律的相似之处在于:道德是二者获得合理性诠释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法的理念还是作为其定在形态的法律,都与道德密切关联。没有道德,法和法律都难以实现其合理性。在文明体系中,法的精神的根本指向,是追求人的意志行为的正当性,由此追求整个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人的行为具有“应当”与“必须”的逻辑与要求。在总体上道德体现“应当”,法律体现“必须”,但从根本上说,道德和法律都同样内在“应当”与“必须”的双重价值逻辑。在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不能将道德与法律相分离,不应该走泛法制主义的道路,因为“从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很自然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法治是必需的,但法治主义、泛法制主义是不合理的。法治可以直接与效力相联系,但却难以直接与正义相关联”[3] 。据此,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将道德与法律有机结合,坚持德、法并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德治的人文价值在于,它是基于对人的自由意志中的信念、信仰的启示而调节人的意志行为,体现人文精神的要求。法治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人的自由意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进行现实的约束,体现政治精神的内在逻辑。一般而言,善与恶都是内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中的现实可能性,无论以性善还是性恶为原点,都不能把握人性的真理,因而无论德治还是法治,都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和合理性。只有德与法的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和健康发展。

(二)在道德与法律中,道德先于法律

“道德在逻辑上先于法律,没有法律可能有道德,但没有道德就不会有法律。这是因为,法律可以创设特定的义务,但却无法创设服从法律的一般义务。”[4]35道德既然对于法律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法律制度必须展示出与道德或正义的某些一致性。可以说,在抽象的意义上,法律对道德价值具有天然的需求性,法律的意义来自道德的赋予,道德是法律价值的重要基础。法律制度效力的真正发挥,依靠我们对服从法律制度的道德义务的认同和坚持。“一个按照原则行事的人,必须能够在任何特定的场合下决定什么是那种场合下适当的原则。”[4]28这种正确抉择的品质和能力就是美德。美德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遵循规则的品质,它使人的意志行为不断获得价值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美德不仅是道德的特征,而且也是法治的前提。“当代西方许多国家的实在法,摄取大量的道德内容,以整肃社会风纪,不止是西方国家道德建设治理路径的一种选择方式,更是道德理念融入法律体系的一种必然。总之,无论是法律条文直接显现道德还是以间接的形式反映道德的要求,法律都绝不仅是一种技术性和抽象性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定道德观的外化,是显落的道德。”[5]因此,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在德法并重的前提下,强调道德精神、伦理精神的文化价值,将道德融入法律的内涵,并构成法律运行的宗旨与目的。道德精神和伦理精神的失落,最终会导致信念、信仰和信任的缺失,以及法律现实效力的丧失。

五、结语

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长期以来德、法分离的根源在于未找到二者内在同一性和相互结合的基础。从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可知,法的精神基地和出发点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向自身辩证复归的过程,就是法的理念由抽象法——道德——伦理的发展而达现实化的过程,因而伦理道德与法律内在统一于法的精神之中。据此,社会治理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德治或抽象的法治的合理性,而是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只有将自由意志的善与恶、道德与法律辩证整合,才能在文化精神的意义上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林喆.黑格尔的法权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367.

[3]樊浩.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1.

篇13

【关键词】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occupation morals and law” of the occupation school lesson teaching Chu argument

Zhu Xiao-yun

【Abstract】“Occupation morals and law” lesson is medium etc. occupation school new one after being virtuous teach a lesson course reform set up of a new lesson.Accurate confidence new course content of course design of way of thinking and inside logic relation, fitting processing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s, aim at current medium the job living a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dopt valid of teaching measure, reform evaluate student a way, ability make this course of teaching can smoothly progress.

【Key words】Medium occupation school;Occupation morals and law;Content of course;Teaching method

从2009年秋期开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的要求,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该门课程是由原来的的中职德育课程《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合二为一的一门新课程,是中职学校德育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德育课。如何把这门课程教好,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任务,是承担该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亟待探索的课题。笔者于2010年春期参加了该课程的教学,现将从事教学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收获总结出来,与各位同行交流。

1. 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内容及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领会大纲精神,把握教学内容体系。

1.1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五个专题――习礼仪,讲文明;知荣辱,有道德;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1.2 以上五个专题分立,前2个专题主要讲道德,后3个专题主要讲法律。但它们有内在的逻辑:由礼仪入手讲道德――由一般道德讲到职业道德――由道德规范讲到法律规范――由法治理念讲到依法律己――再讲到与学生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民法、经济法等相关内容。

2. 正确处理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教学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超越。教学内容既要充分体现教材的逻辑结构和主旨内容,又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可理解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将教材内容主体化、情景化、信息化,进而转变为能动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因此在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探索后,还必须正确处理教材内容,科学地组织教学。

2.1 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德与法的和谐统一。新课程的创新之一,就是贯彻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把“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实现了道德内容与法律内容的有机融合。因此教学中要把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整合,如将家庭美德教育和婚姻法、继承法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社会公德和治安处罚法相关规定结合一起;职业道德中的办事公道与职务犯罪的规定结合中在一起;诚实守信与合同法、民法的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等。通过这种结合,既体现课程的鲜明特点、讲清了道德的要求和法律的规范,又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并在思想道德层面受到更深的教育。

2.2 结合学生实际,突出重点内容。按照大纲“淡化传统的学科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教授必要的知识”的要求,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此,道德部分中的职业道德、法律部分中的民法、合同法、治安处罚法、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危害与预防、劳动合同法等“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内容应是教学重点内容。

2.3 按照“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教学原则,筛选、补充教学内容。由于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两门课合二为一,因而面广量大,内容繁杂且较为抽象,而中职生又大部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因此教学中必须 针对学生的这一学情和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补充。如“习礼仪、讲文明”部分,中职学校一般都开设了“礼仪课”,这部分内容可不讲;“宪法”部分因初中已学习过相关内容,只需讲解“公民意识、人民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即可;第八课的诉讼程序内容,因涉及的法律专业性太强,只需给学生讲解“程序的作用、意义和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即可;刑法中的“职务犯罪”可省略。但是对于大纲规定的而教材没有的,要根据学生专业适当补充。如道德部分中的“遵守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这是更有针对性、更有意义、更贴近学生的内容,应补讲。又如法律部分中的“遵守行业法律法规”,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所属的行业,进行相关行业主要法律法规的教育,以提高学生依法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性

3.1 尽量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教育学家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兴趣,否则活动的效率则难以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的案例,应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来源于现实生活,切忌“假、长、空”。案例教学的方式,可由教师在案例演示后,说明基本原理,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或由教师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要求和讨论题,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再由教师总结评析,或由学生参与“现场”,再现案例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共同研讨交流。总之,教师要“以案创境,因案成趣,以案激情”,使学生“以案引思,据案论理,依理导行”。

3.2 结合运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一般可采用下列步骤:首先,教师提出研究的课题,并作必要的启示或指引,让学生思考以寻求答案;其次,让学生回答思考结果,师生共同讨论答案的正误;最后,教师作出确切的结论,并总结建立概念过程中的经验。

(2)讨论式教学:主要是以专题讨论形式进行。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组织一些专题讨论或专题发言,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表达能力。如在第二单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不要勤俭?”讲“职业道德形为养成”时,组织讨论“如何看待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半/准军事化管理?”等等。

(3)合作探究式教学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会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化、多元化和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亲密合作的教学观和师生观。因此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中,要将这一理念贯穿其中。

3.3 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教学。“枯燥”、“单调”、“呆板”等是学生不喜欢上德育课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手段由“传统单一化”向“现代多样化”的转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电视视频教学、观看影视音像资料等,使学生耳闻其声,眼观其形,身临其境。

3.4 加强实践性教学。本课程仅仅停留在帮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律的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是职业道德修养还是法律素养,最终都要体现和落实到行动上,为此,教学中应当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性教学。组织课堂讨论是最简单易行的实践性活动,教师可选取一个典型事件,让学生对此事从道德或法律方面进行充分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体验到道德、法律是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开展更多的实践性教学,如在道德部分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福利院、公共场所做些公益事;在法律部分教学中,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参观看守所、少管所,组织学生看道德与法律的电影、录像、电视、展览等。

4. 改革评价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应按大纲要求,从日常表现、学习成果、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进行,即改变现行片面依赖笔试成绩的评估模式,将学生的平时操行考察、作业评价、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根据中职生认知能力实际情况,可考虑按20%、20%、60%的比例,从平时表现、作业完成、笔试成绩三个方面对学生成绩进行鉴定。

总之,笔者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中深深感到,把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从学生实际出发,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就能使该门课程教学取得实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2009年09月11日;

[2] 扈文华 《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的体会

[EB/OL]http://省略/p-54851870.htm

篇14

一、对比教材,明确创新点,转变教学思维

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重视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法治教育的要求,规则意识教育更加凸显,注重以一定逻辑顺序安排内容,促进儿童法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旧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包含四个单元:《我上学了》《祖国妈妈,我爱您》《我的一天》《过新年》。其单元逻辑是时间顺序:9月入学,10月国庆节,11月学自理,12月过新年,课文之间相对独立。新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也是四个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按照“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将规则意识教育分布在各个单元中,“这样做对吗”内容涉及校园规则、交通规则、游戏规则、课堂规则等,贴近儿童生活

实际。

整个教学内容应该围绕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前的说教、灌输方式,从学生的成长出发,让他们有道德责任感和法律责任感。

二、贴近生活,创设情境点,重体验与感受

新教材力图进一步改变以往教材偏于知识传递的弊端,更多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表达、善于思考、努力践行。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贴近经验、越具体、越鲜明的感知材料,孩子的体验就越快捷、越深刻。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创设符合主题的真实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首先我们要设计预习单,要求孩子观察父母一天的工作,哪些事是自己能做的,并向父母学习方法,如摆碗筷、系鞋带、叠被子、扫地等。孩子观察了、交流了、学做了,回到课堂,他们就能分享做家务的方法和交流自己的感受,而教师除了适当适时的点评,俨然成了一个幸福的“旁观者”。课前的生活体验,让孩子体会到做家务的辛苦,身为家庭成员的一名,也应自觉主动地承担力所能及的部分家务活,至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关爱家人。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显而易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以儿童视角和思维观察世界、感受世界、探索世界、认识世界。我们呈现浓厚的丰富多彩的儿童文化,传递童心激发童趣,细化教学目标,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能让孩子们有效地理解与接受,这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之一。

三、运用绘本,激发兴趣,培养主流价值观

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绘本,旨在让教材更贴近学生,激发低年级学生上《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孩子们对绘本有种说不出来的期待和喜欢。因此,我们利用绘本展示的情景来引导孩子,激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把绘本和生活链接在一起,敢于思辨生活;让孩子探索绘本中的故事世界,鼓励孩子创造故事世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主流价值观,这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执教《健康过冬天》这课时,我们引导孩子自己结合绘本图画,讲讲关于健康过冬的注意事项,要求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自己该怎样过一个健康的冬天。因此,我认为我们要将绘本的内涵转化成孩子的亲身体验,在课堂上给孩子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绘本中有很多内容包含科学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孩子习得。如《小猴感冒了》让孩子们懂得感冒具有一定传染性,要学会自我保护,防止被感染。

四、巧用多媒体,融入小组教学,提高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