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生态经济效益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经济效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经济效益

篇1

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不可能随意狂为,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行之有效的切实措施。应对草地、林园稍做改良,对资源的利用做出合理的安排,改变以往就养论养,就种论种,单一留养的传统种养模式,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合理的安排。在资源利用地域划分上,对于草山、疏林地类,可经改良后发展牛、羊养殖;而对果、茶园,竹林、药材基地,为避免牛类大牲畜的踩踏或取食,应以发展山羊、禽类养殖为宜。在宜牧资源所处的陡坡、山体的中上部、管理较为不便的地段,应以发展活动力、爬坡力强,管理稍可粗放的山羊、黄牛为好;而在山体中下部缓坡地段,管理较为方便的地处,以养殖鸡等禽类为宜;在稻田中只适合于稻鸭混合种养与稻鸡轮作。在品种选择上,以选用适生性、活动力、寻食力强,肉质风味、市场行情好的绍兴麻鸭、缙云麻鸭,绿壳蛋鸡、当地芦花鸡,凉山黄牛、宣汉黄牛、当地本地种牛,波尔山羊等为佳。在生态养殖实践中,应密切注意与种植业产业基地建设、林地抚养、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紧密联系,以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契机,致力于发展种、养、沼循环农业现代生产模式,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增值,并以提高产出效益[1,3]。

2效益估测

2.1规模预测

根据资源禀赋和相关资料分析,借力于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和省里扶持景宁县发展生态养殖项目实施之良机,通过人为措施的改良,适当降低栽种、留养密度,留置、套播优化牧草资源,辅之以诸如交通、饮水、栏舍等必要的设施建设,拟可以实现如下表1的养殖规模。以各类资源的80%面积可供畜禽养殖;养鸡以每年养2批,养羊、养鸭以每年养1批计算。由表1可以推测,如果能将景宁县可以用于发展生态养殖的各类资源的80%加以利用,则每年可实现930多万头、只的畜禽养殖规模,相当于2010年77多万头、只畜禽养殖的11.7倍的饲养量,这说明在景宁县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2饲养产出效益

根据表1所列的养殖量,依据各类畜禽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产品的市场价格行情,拟可获得如下表2的饲养产出效益。牛以每年单体重225kg,纯收入以产值的25%计。由表2可见,如能将景宁县可用于生态养殖的各类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根据当地当前畜禽产品的市场价格行情,每年可增加农业产值7.8亿多元,增加纯收入近2亿元,仅此一项,农业产值可比2012年的9亿元增加近1倍。可见,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不失为景宁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3节省成本投入效益

实行生态种养,可起到产业互利共促的作用,种植业可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而养殖业则为种植业起到以养代抚,取食园内杂草,寻食植物害虫,控制病虫杂草发生为害,畜禽排泄肥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促进低碳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用[4-6]。根据景宁县的资源禀赋,如能优化配置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积极发展生态种养业,不仅可以促进景宁县生态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资料与生产实践调查统计,可为种植业增加如下表3的养分投入[7],并拟可获得如下表4的节本效益。

2.3.1肥料投入以各类粪便有机质含量换算为栏粪便,栏粪肥以30.0元/100kg计;化肥价格以尿素1.82元/kg(含N46%),过磷酸钙0.52元/kg(含P12%),氯化钾3.50元/kg(含K60%)计。

2.3.2养鸡鸭饲料1.88元/kg,放养节省投食150g/只•天,年放养320d计。由表3、表4可以看出,根据资源禀赋,实行资源化配置,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可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质120648.86t,植物主要营养成分纯N6996.94吨、P2O56504.35t、K2O3576.65t。这就为培肥土壤基础肥力提供了条件[8];并此可以增加农业纯收入19618.76万元,节省生产投入成本92854.3万元,节本增效可为景宁县14万多农业人口年均增收6632.45元,可见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结语

篇2

【关键词】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探析

1引言

稻田养鱼作为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丰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得到了农业生产领域以及农户的广泛关注。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不仅能增加农田的经济收入,又可以防病治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兼顾社会以及生态效益。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稻田养鱼技术,提高稻田养鱼的效益,许多水产、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是能够综合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是实现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重要途径。

2稻田养鱼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稻田养鱼使得养鱼不再另占耕田,并且可以一田多用,大大的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稻田养鱼通过人力建立起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鱼类可以起到除草除虫、防治病害、增肥以及加速肥料分解的作用。稻田养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对于高产的田块,其化肥和农业的使用量会更少,甚至完全实现了不施肥、不打农药的目标,这样可以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效的促进生态平衡和生态的良性循环。此外,鱼类可以吃掉稻田中钉螺等虫害,减少了丝虫病和血吸虫病对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的危害。稻田养鱼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

2.1生态效益

稻田养鱼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在稻田这个共生系统中,水稻与鱼类共同生活在其中,其中水稻这个系统的主体,而鱼则是依附在稻田中生活。水稻和鱼类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鱼类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翻动稻田中的土壤,吃掉许多有害的虫子,而且还可以改善田间透风、通光的条件,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水稻的产量。与此同时,鱼类的大量残余饲料和粪便可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进而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与鱼类之间逐渐形成了互相依存、互利互惠的关系,是维持整个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杀虫的效果非常明显。大量的水田害虫被鱼类吃掉,大大的降低了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同时,稻田养鱼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菌的产生。在稻田养鱼系统中,鱼类可以捕食水田中的纹枯病菌核的病菌,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病菌对稻田的侵染。从上述稻田养殖能量投入产出分析表格中可以看出,稻田养鱼与纯稻田种植相比,稻田养鱼所投入的能量少,而产出的能量多,光能利用效率高,由此可以证明,稻田养殖与纯稻田种植相比其生态效益更高。

2.2经济效益

稻田养鱼的历史悠久,在农户的不断发展那和改进下,其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效更加明显。作为一种传统的稻田农作技术,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防止虫害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其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可以节约耕地的扩大再生产,可以通过综合利用稻田空间进行立体开发,将稻田与养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减少占田挖鱼塘的面。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单一种种粮效益不高而导致撂荒等现象的发生,提高稻田种植的经济效益。在种植稻田的过程中,稻田里会不可避免的长出杂草,这些杂草会争夺稻田的养分,影响水稻的生长。然而在稻田中养鱼,这些杂草就可以作为草食鱼类的天然食物,不但可以减少鱼类饵料,还可以有效的铲除杂草。并且鱼类在自由活动中会产生大量残余的杂食以及一些粪便,可以起到保田造肥的作用,进而可以保证稻田粮食产量的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的产量。下边就对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更为直观的解读和分析。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分析表格如表2。通过上述表2中的数据,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稻田养鱼与直接种植水稻相比,其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只种植水稻,因此,可以说明,稻田养鱼是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应在农田种植中广泛的推广和实践。稻田养鱼建设还可以起到加固进、排水渠以及田埂的作用,因为稻田养鱼建设过程中会进行围护施工,这样可以避免农户每年维护田埂的工作,降低了因维护田埂而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更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而且鱼在稻田觅食的过程中可以疏松稻田土壤,改善稻田土壤物理结构,从而可以避免浪费人力去耕地。且由于草食性鱼类是以稻田杂草为食的,可以避免人工薅秧除草的工作,为农户减少一定的人力以及成本的投入。现在稻田养鱼得到了政府以及当地的支持,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的越来越成熟,而且很多地区因为稻田养鱼的特色,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知名度,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因此,一系列的休闲山庄、农家乐等迅速发展起来,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的农户也因为稻田养鱼发家致富,大大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稻田养鱼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发展稻田养鱼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节约农业投资成本,而且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结语

篇3

一、树立科学的理念

要实现两个效益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树立一个科学的理念:既不能过分强调绝对的经济效益,也不能强调绝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应该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森林只有实现了生态效益,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同样也只有经济效益发挥的好了,才有条件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应该在林业经济的开发中必须做到合理的开发,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

二、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发展要多元化。我们必须根据林区或者林区周边环境特点,在坚持发挥林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实行多种经营。另外,由于林区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期性与林区居民要求增加经济收入的短期性存在着矛盾,在发展林区经济时,必须把林业作为林区生态经济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来看待,始终把林区的生态效益放在重要地位,并根据林区的特色来规划森林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形成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把“以林业为基础”和“综合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三、发展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要求把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研究,尊重森林生态系统自身发展的规律来发展林业经济,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林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森林功能的多样性基础之上的,且森林的大部分功能与生态有关,因此,林业的发展应该服从于森林的生态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的同时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生态林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生态林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并为保护动植物物种以及遗传的多样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空间。同时,生态林业实现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营林人和全社会的利益的共赢,也实现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它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加强科技创新

(一)科技创新是维护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科技创新是维护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它要求林业资源的开发与林业生态的承载力相协调。林业经济的发展与林业环境的保护应该是一致的,相统一的。森林资源短缺问题出现时,应该正确面对,进行原木林产品技术和节约技术的开发。我们要解决林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维护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是森林资源培育、恢复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森林资源的培育、恢复和发展工作,必须切实依靠科技创新。这是由森林资源培育、恢复和发展的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由于人工培育林的生长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因而,国家必须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由于森林具有被破坏后恢复原先的功能的时间相当长的特点,而依靠科学技术却可以促进其恢复的进程。基于以上原因,人们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做到开发利用与及时更新并重,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管理,注意开发利用、更新和抚育三者的平衡,以保证林业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五、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传统的林业经济结构是以木材的采伐和利用为主,既制约了林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又损害了生态效益。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合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发挥林业景观优势,建立优质的生态旅游区。其次,以市场导向,大力推进工业原料林等短周期林木资源和其它相关林木资源的建设。根据地方林木资源特色,发展本区域优势林业产品,从而解决林业产品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再次,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把过去由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技术性的加工和开发转变,提高林木产品的附加值,增强竞争力。总之,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六、坚持抚育间伐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与长期以来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而不注重维护和培育有着很大的关系。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进行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使其更好地发挥防护效能;必须正确处理好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间的关系,在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抛弃那种不分林种,覆盖式采伐,不及时更新林木等错误的做法,做到用科学的采伐与更新相结合。从而才能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七、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开源节流,促进森林资源增长

首先,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行森林资源层级负责制。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保护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把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发展林业经济作为其任期成绩指标,建立森林资源首长目标责任制。把扩大森林资源,提高生长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杜绝火灾、病虫害和乱砍滥伐纳入任期目标,列为考核林业企事业单位经营水平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合理的限制森林资源的采伐。针对我国森林资源少且综合利用率低的情况,应该调整采伐结构,挖掘木材潜力,增强木材的利用率,减轻木材的开采压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充分利用采伐和加工剩余物,发展相关的产品和替代产品,减少原木消耗,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

篇4

关键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途径分析

建设高效的人工符合复合群落,不但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有助于发展商品经济效益,并能让群众脱贫致富,树立以林为主,多种的经营管理理念,可以在因地制宜的建设中做好商品基地的林业分区,用以吸引更多的农民逐步走上兴林致富的道路,进而大幅度的提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

1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概述

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林业生态效益,另外一方面是林业经济效益。在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进程中,林业生态效益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状况,净化当前空气环境,并能在防风固沙上面起到良好作用。林业经济效益则体现在林木成才和建筑使用上面,特别是现在比较盛行的家具制造业或者水利工程行业生产进程中提供的木材使用,都隶属于林业经济效益范畴内,林业经济效益让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在满足均衡的前提下有新的发展规律,但在发展进程中需注意经济效益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处于不可分割的状态。故此,从博弈角度探寻,林业生态效益和林业经济效益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之间有抵消关系。若生态平衡在离开生态效益后,必将遭遇到破坏,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生态平衡若离开了经济效益,那么生态效益的存在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而,要将领域生态效益与林业经济效益结合开来,看成一个整个。既通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总体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让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能有质的飞跃。

2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2.1加大科学投入管理

结合当前林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状况可以获悉,管理进程中若忽视林木管理,将管理重点集中在造林方面,会忽视林木的质量,虽然林木的种植数量大大提升,但是整体的造林管理还存在诸多弊端,导致造林结束后不能重视管理和维护林木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可以说屡见不鲜。结合相关调查我们能够获悉,人工造林中,林木比较矮小,所以生长速度缓慢,出现这些状况后多都归结为自然生长条件不利,其实究其根源是管理不善。管理问题的出现不但影响林业的经济收益,也会使林业的生态效益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整个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严重不达标。资金、劳动力、管理的不善和不合理,让林业抚育技术存在较大漏洞,为此,提升林业生态效益水平的前提是要加大相关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并需完善林业管理措施。

2.2提高重视创新手段

结合相关调查我们能获悉,林业发展进程中更多追求单一的效益,但是却没有在总体效益方面有所忽视,这就导致我国的林业生产模式过于简单和片面。这不仅制约我国林业的综合性效益,也不利于我国林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为大幅度的提升我国林业的总体发展态势,就要先正确的认知我国林业的双重特性,特别是在思想上有较高的关注度,并需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上进行创新。林业木材生产主要是基于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存在的生产基础。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因而现阶段对于两方需有正确的认知,在定位二者关系的时候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特性。

2.3结合发展实际选择合适苗木种植

林木种植时,为让林木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确保林木的成活效率,就要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让自然环境与实际状况紧密结合在一起。另外,需要注意一点即选择的林木品种多样,不要过于单一,这样可以满足苗木类型的多样化需求,不但能利于林木生产,与此同时也能让林木在适宜的环境里面茁壮发育。如,在黄土高原环境内,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导致这一地区地表较多,植被也很稀疏,形成支离破碎的地表环境,并且处于半湿润温带季风性气候,水分补给不是很充足。加之地域内的自然环境情况不同,因而种植的树苗类型更具多样性,如果想要在该区域造林,就要选择坡度较为陡峭的沟谷地段,选择的种植植物多为侧柏和油松等材质的树种,但是在坡度比较缓的区域,最好选择山楂、葡萄这类经济林木。由于黄土高原多年的植树造林能力,为实现植树的价值或者意义,就要在加大树木成活效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

2.4合理配置植被

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构建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充分和正确的认识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由于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尤其是系统化建造进程中,若单纯的考虑苗木选择状况显然不是很全面,具有片面性,故此选择进程中需做好苗木的搭配和植被灌木的类型筛选。目的是形成一个高低错落有致的复合型人工生态群落。建立小生态循环系统的前提是先要构成大生态群落,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林地使用效率,而且也能提升林木的产量,更能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根据实践经验获悉,复合式人工生态群落建立进程中,为让群落更为多样化,将署类植物、黄花菜等都引种到林木下方或者林木周边进行种植,能够让局部的群落更错落有致,并且利用各类植物的不同特性,使植物生存环境更优化,保护周边环境,满足生态平衡。如黄花菜的肉质根部能够均匀的散布到整个土壤中,并且网状的根须要渗入到土壤的每一个角落内,这能防止雨水冲刷和侵害土壤,改良土壤状态后,让树木生长更具有优势。

3结语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能离开林业生态效益而单独存在的,在效益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进程中,为达到思想共识,就需创新生产和经营理念,不断的带动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无限动力和活力。

作者:杨长明 单位:辽宁省康平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赖莹莹.刍议如何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6):11-12.

篇5

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包括林业生态效益和林业经济效益两方面。在林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林业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水土保持、空气的改良净化、防风固沙等作用上;而林业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林木成才可为建筑行业、造纸行业、家具制造行业及水利工程等提供生产生活所用的木材上。在林业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生态效益是建立在生态平衡规律基础上的,而经济效益是受经济规律制约的,两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关系。从博弈的角度来说,林业生态效益与林业经济效益又是互为补充、互为抵消的关系。生态平衡离开了生态效益,生态必将遭到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平衡离开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应把林业生态效益和林业经济效益看做一个完整的整体来提升。也就是说,可通过对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提升,来实现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

2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构建了综合性的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如果想要对林业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和探讨,就要依据目前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林业生态系统入手,对其功能和结构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索,找出林业生态效益系统发展所遇到的瓶颈,从而找出方法突破这一瓶颈。因此,通过对林业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得出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需从以下途径来展开。

2.1提高重视,创新手段依据相关调查发现,在以往,我国的林业发展只注重对单一效益的追求,而忽视了对整体效益的追求,致使我国的林业模式过于简单、片面。这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林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及我国林业的发展。笔者认为,要想使我国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就要正确认识我国林业的双特性,同时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生产、经营、管理机制上进行必要的创新。林业木材生产是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实现的基础,林业生态与经济效益互为依存、互为提高。因此,现阶段一定要正确认识、定位二者的关系,充分发挥林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特性。

2.2加大投入,科学管理从目前我国林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来看,只注重造林而忽视对林木的管理,只注重林木种植的数量而忽视林木的质量,造林时注重了对林木的管理,造完林后忽视对林木的维护和管理等现象仍很普遍。依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很多的人造林中,林木非常矮小,生长速度缓慢,这都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的。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效益,而且对林业生态效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致使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严重失衡。究其原因是由于资金、劳动力投入不足,管理不科学、不合理,林业抚育技术存在问题等造成的。所以,要想提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就要加大对资金、人力的投入,并且要加强对林业的管理。

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苗木

在林木种植中,为了使苗木适应当地的环境,保证成活率,就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选择苗木。同时,要注意选择苗木不能过于单一,应实现苗木类型的多样化,这样有利于苗木的生长。例如,在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这一地区地表,植被稀少;地表形态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属于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水资源短缺等。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各不相同,因此种植苗木的类型也要多种多样。如果在这一地区进行造林,笔者以为:在坡度比较陡峭的沟谷地段,应选种如侧柏、油松、香椿及毛白杨这样的用材树种;而在坡度相对较缓的地段,要选种山楂、葡萄、大枣、酸枣、沙棘及花椒这样的经济林。黄土高原多年的植树造林实践也早已证明,要想实现植树的价值和意义,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就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

4优化配置,复合人工植被

在构建复合人工林业生态系统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充分、正确地认知各种植物相互间的生态关系,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实际的林业生态系统建造中,只考虑苗木选择是不全面的,还应选择好能够与苗木相互搭配的植被类型和灌木类型,以便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高矮适宜的复合人工生态群落。先形成一个个小的生态循环系统,然后在构成大的生态群落。这样既能提升林地的利用率,又能提升林木的产量,真正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依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建设复合人工生态群落时,可以将一些薯类植物、黄花菜等引种到林下或树木周围。如黄花菜的肉质根能够均匀地散布在土壤中,网状须根密布土壤表面,其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等对土壤的冲刷与侵害,利于改良土壤,利于树木的生长。

5结语

篇6

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分析可以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一所4万名学生的高校校园生活区实行废弃物生态化管理,三年的费用和收益核算可知校在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不但将成本收回,还获得4.8万元的经济净现值,本项目从费用-效益分析上来说是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的。

关键词:

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

一、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基本情况

从生活垃圾的来源和特点来说,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主要包括: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打印机墨盒等。另外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污染——白色污染。并且该种垃圾不易腐烂,田野、河流湖泊、街巷等处随处可见。它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尤为令人头痛。

二、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传统的投资项目评价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进行财务评价,根据国家现行的价格和相关财税制度的规定,分析测算拟建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费用和效益,来分析其可行性。一个项目按照投资使用方向和投资主体的活动范围,可以分为基础性项目、竞争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其中公益性项目都是具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这类项目的投资基本上形成不了经济效益,因此这类项目一般由政府运用财政性资金采取无偿和追加拨款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传统的项目评价方法去评价公益类项目是不合理的,故本文将对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项目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来判断该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费用-效益分析法就是分别将经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效果折算为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费用和效益,通过对比项目所产生的费用和效益,按净效益对项目的经济性做出评价,通常用经济净现值ENPV作为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评价依据,其中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及流动资金,并对项目投产后各年的生产经营成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数据进行预测估算。该项目的前期投入主要是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生态处理设备等费用,后期运营成本包括环卫人员工资、运行水电费、汽车燃油费、垃圾填埋费、设备维修费,由于该项目前期投入并不算太大,加之学校已有基础设施,故不需要向银行贷款,可以不考虑建设期利息。

三、大学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费用效益评价

在相同地区,规模相似的高校垃圾生态分类项目运作模式及运营费用不会有太大差异,一所4万名学生的高校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投入有以下几项:(1)垃圾清运车,根据类比高校环卫处提供的资料,负责该高校垃圾清运车共5辆,其中清运量为1t的小勾皮3辆,每辆价格为11万元,使用年限7年;清运量为10t的大压缩车2辆,每辆价格40万元,使用年限6年,垃圾清运车的总投资为113万。(2)生态分类垃圾桶,由于高校已配备公共生态分类垃圾桶,故此部分费用不考虑。图书馆、教学楼及生活区都应按照原有垃圾桶个数再配备一个,方便学生按照生态分类要求投放,按照学校人数,学校应再购置600个垃圾桶,每个50元,且垃圾桶的使用年限为3年,垃圾桶总投入3万元。(3)湿垃圾脱水压榨机,根据市面上某品牌垃圾粉碎压缩机,除金属外的生活垃圾经粉碎压榨后,含水率低于10%,日处理量为30t,功率为5kw/h,使用年限2年,价格10万/台,需购置2台,一用一备,湿垃圾脱水压榨机总投资为20万元。(4)某4万人高校设备维修,水电油费三年分别花费621.9万,614.5万,627.4万。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益,而且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可观。从填埋垃圾中抽取气体回收能源最具经济价值。英国每年从垃圾回收和垃圾制品获得几十亿元的价值,日本每年从垃圾中回收的物质所获经济回报也十分丰厚。当前,对于我国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而言,其收益主要来源于出售分拣出来的可回收物品。根据以往经验将回收品出售给废品回收站,回收站又将物品出售给原料商,所以回收站作为中转处,回收价格会偏低,由于学校产生的可回收物品量比较大,可以选择直接出售给原材料商,故将通过市场上最新的回收价格来估算本项目收入,某4万人高校该项收益三年分别为599.1万,658.9万,724.7万。

综上所述,大学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较好,项目评价高校在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三年中,不但将成本收回,还获得4.8万元的经济净现值,本项目从费用-效益分析上来说是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的。

参考文献

[1]孙华强.校园生活垃圾回收与利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8:117-119.

[2]崔炜.循环经济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J].污染防治技术,2006,04:82-84.

[3]张宏艳.高校生活垃圾资源化管理的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01:338-340.

[4]赵锐.校园生活垃圾的生态足迹估算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4618-4620.

[5]赵雪,孙婷婷.大学校园垃圾回收与循环利用现状初探[J].能源环境保护,2014,02:51-53.

[6]刘国,周洪.西华师范大学校园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及建议[J].科技视界,2014,20:271-272.

篇7

(1)林业政策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林业产业发展。福建省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天然林的木材采伐量下降,这对林业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就目前实施的林业政策来看,除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以产业发展为主外,其余五大工程都是生态建设,这些工程的实施都有一定的时间期限,无偿的财政资金也有一定额度,工程期满后,财政是否还能保证项目和人员所需经费难以确定。所以,从现在起,就必须考虑林区工人和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计问题,必须注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注重生态的林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林业;而不注重产业的林业,是缺乏活力、没有后劲、没有希望,也没有地位的林业。没有林业产业的发展,生态建设难以为继,没有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的成果也难以巩固。限于资金、资源、技术、市场、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最可能的选择是依托林区和林木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包括林下种养殖业、林产工业、生态旅游业等。林业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缓解人口、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消耗的压力,支持生态建设。

(2)林农思想观念更新不到位。随着国家改革不断深入,林业发展方式不断更新,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是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但广大山区林农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种树砍树的传统林业上,观念没有紧跟时代潮流,没有很好找到跳出林业搞林业的发展路子。生态补偿和碳汇补偿将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旅游以及旅游地产将是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林业股上市发行前景广阔,林业经济收入将由传统的单一型向现代的复合型转变。因此,要加快发展农村林业经济,必须切实转变林农思想观念,使他们意识到必须从传统型、单一型、粗放型林业经营模式向现代型、复合型、集约型转变,从单纯向木材索取经济效益转为向木材、生态、社会等多种渠道得到效益。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信心才充足,才能提高林农的务林积极性。

(3)林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产业变革,促使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就目前我县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不管是在林业经济方面的技术性人才储备方面,还是在生产设备、先进生产技术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同国外发达国家的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在加之华安县对林业经济基础性研究投入力度不够,很难取得技术上的飞跃。林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研发能力差将成为制约林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2构建华安林业产业体系

(1)在发展林上经济的同时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开展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再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2)发展野生食品产业。一是建设森林食品、林下药材等林副产品加工业。要适应人们崇尚“自然”“、绿色”的消费需求趋势,高度重视发展森林蔬菜、林下药材、食用菌等林副产品加工业。运用现代新技术大力开发以绿色食品、保健食品、长寿食品为主体的森林食品,满足人们对林副产品的消费需求。二是野生动物养殖利用产业。把野生动物养殖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要将目前零星分散的小规模驯养进一步发展壮大,提升科技含量,提升开发能力,使之成为野生动物繁育、驯养、利用的示范和技术培训基地,培养一批繁育、养殖能手,扩大养殖规模,逐步形成基地和产业。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3)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要充分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漳州花卉的品牌,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三大产业。一是苗木花卉基地产业化建设。提升基地生产档次,壮大生产规模,快速发展苗木产业集群。

(4)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我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加强森林旅游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加快旅游品牌及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林业部门与旅游等其他部门的联系和协作,把森林生态旅游同田园山水风光游、休闲游等各种旅游活动结合起来,逐步建成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发展环各省区周边生态旅游,把森林公园和各类森林生态园建设成生态旅游基地、休闲度假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体育健身基地。

3实施科技兴林和可持续发展

(1)依靠科技来发展林业经济。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为依靠科技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县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林业的资金投人,提高林业的科技水平。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采取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形式,让农民接受林业科技知识,只有有了林业科技知识,才能从思想上重视它。建立一批林业科技示范点和示范户,推广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适宜农村发展的新成果和新技术,通过示范户带动广大林农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积极性。政府在政策上应该支持和鼓励林业产业的科技推广,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倡导乡镇地区使用现代化技术和科技成果。要划出专项经费用于林业科技引进、开发和推广。对于优秀的科研个人和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实施林区绿色品牌战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消费,特别是食品类。因此,多种经营产业要利用林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行无公害种植、养殖,产品要突出绿色品牌,加强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如黑龙江海林“北味”集团生产的“北味”木耳、蘑菇、松籽等各种绿色食品,现已销往全国各地,创造了很好地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集中资金扶持,加强宣传,依靠科拔,创建更多的名牌产品,努力提高多种经营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提高多种经营产品中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篇8

(1)试验地点。在平利县孚林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试验。(2)试验时间。2016年6月30日至12月29日共182天时间。(3)试验动物。试验组采用2月龄左右的关中黑猪、杜长大三元仔猪各10头,饲喂自配饲料;对照组采用2月龄左右的关中黑猪、杜长大三元仔猪各10头,饲喂陕西某公司生产的颗粒饲料。(4)试验方法。试验采用半舍饲半放牧的养殖方式,试验组、对照组猪群隔日轮流放牧,夏季每日放牧2次,每次3小时,日喂料3次,自由采食;冬季每日放牧1次,放牧时间4~5小时,日喂料2次,自由采食。圈舍为地面通舍,用钢管隔离成20米2小区,每区为1组,平均每头猪占地面积2米2。放牧地在一小溪两边,为退耕地,坡度30~60度,面积6670米2,有零星板栗树、漆树、山杨、冷杉、野核桃等其它小杂木,放牧地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主生品种有止血马唐、鸡眼草、灯心草、艾蒿、铁杆蒿、马儿草、野莴苣、白茅等品种,并有大石林立。2016年6月30日至7月30日,试验组饲喂自配饲料,饲粮组成为60%玉米、30%麸皮、10%豆粕;对照组饲喂陕西某公司生产的乳猪551颗粒料。2016年7月31日至12月29日,试验组饲粮组成为70%玉米、30%麸皮;对照组饲喂陕西某公司生产的中猪552颗粒料。每天记录当天各组的饲粮消耗量,每隔30天称重1次,12月29日测定末重。

2试验结果

2.1肥育性能结果各组平均每头猪肥育性能结果见表1.2.2经济效益分析依据市场价格,出售关中黑活猪28元/千克,杜长大三元猪20元/千克;玉米2.2元/千克,豆粕3.4元/千克,麸皮1.6元/千克;551颗粒料4.35元/千克,552颗粒料3.05元/千克,分析经济效益,每组平均每头猪效益见表2。

3结果分析

(1)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比例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对照杜长大猪组48.94%、对照关中黑猪组46.27%、试验杜长大猪组40.11%、试验关中黑猪组35.11%。(2)购仔猪成本占养殖成本比例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44.75%、试验杜长大猪组41.3%、对照关中黑猪组37.05%、对照杜长大猪组35.28%。(3)养殖成本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1787.73元/头、试验杜长大猪组1937.03元/头、对照关中黑猪组2159.06元/头、对照杜长大猪组2269.74元/头。(4)养殖纯利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1176.35元/头、试验杜长大猪组809.37元/头、对照关中黑猪组719.34元/头、对照杜长大猪组438.26元/头。据农业部分析,2016年1—11月全国平均出栏1头商品肥猪纯利润为410元左右,说明生态养猪效益高。(5)养殖利润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65.8%、试验杜长大猪组41.78%、对照关中黑猪组33.32%、对照杜长大猪组19.3%。

4结论

篇9

我国水污染治理问题由来已久,在今后30年内,要使水污染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除了需要全面调整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模式外,发展一种低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土壤循环圈,利用污水灌溉,是加快改善水污染,特别是解决北方缺水地区的水污染和水文生态恶化的根本出路。

我国水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

我国20年来水污染的趋势是: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上仍在持续恶化。特别是近10年来,水污染持续恶化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2002年与1993年相比,七大流域的水质断面检测表明,失去任何利用价值的劣5类水质增加2倍多。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600亿元,2004年劣5类水质断面达60%,比2002年高出36%。20世纪90年代中东部地区的湖泊全部遭受富营养化污染,80年代的10年中,近海海域赤潮发生频率28次,而2002年一年中赤潮发生79次。因此可以认为,我国水污染是大规模的、普遍的和严重的。

由于我国在人口、工农业主要产品和化肥施用量等方面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所以对一些湖泊的氮和磷污染物的检测表明,仅来自农业氮、磷贡献量均占50%以上,即使全部污水进行了二级处理,由于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量,湖泊与海域的富营养化污染将持续恶化的危险依然存在。因此,我国水污染治理将陷入极大的困境,是一个难以应付的严峻挑战。

假如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达10亿以上,按污水处理率达到美国1996年的处理水平(72%),发生的运营总费用占GDP的2%时,届时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总费用(含工业)将占GDP的10%左右;按日本城市污水处理发生的费用,则我国仅城市污水处理的年费用将占GDP的5%左右。显然水污染治理费用将成为我国经济上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污水――土壤循环新概念

《墒》一书指出,土壤有强大的净化能力,每盎司肥土里含有几百万个细菌、真菌、水藻、原生动物以及微小的无脊椎动物,如蚯蚓和节肢动物等,所有这些生物体对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起着重要作用。杀虫剂正在摧毁这些生物的栖息地,大大加速了土壤的熵过程。其结果是土地严重衰竭,并受到侵蚀,加重了水土流失。很多浪费掉的能量四处散逸,污染了河流、湖水和土壤。一半以上的水源污染归咎于化肥流失所引起的硝酸盐污染。

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的专家们就提出,取自土壤的营养物质应还给土壤的生态学观点。近几年来,一些专家分析了水污染和石油农业中出现的困惑,又强调这一生态学观念。1999年UNDP淡水高级顾问安德逊提出“利用污水灌溉农田比使用化肥更安全”的观点。《水危机》一书强调指出:“污水进入土壤,雨水进入河道”的主张。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从物质流的原则,对城市污水三级处理工艺的评价结果:污水处理过程中投入的资源量大于原从污水中去除的污染物量,结果是净化了水体污染了土壤和空气,使环境陷入恶性循环,进一步论证《墒》一书中“技术不是一种力量,只能是能量的转化器”的观点。

目前我国的水污染治理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圈,在今后的30年内,要使水污染有根本性的改善,除了需要全面调整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模式外,发展一种低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土壤循环圈,将是加快改善水污染,特别是解决北方缺水地区的水污染和水文生态恶化的根本出路。

污水-土壤循环经济的最大效益是:把取自土壤的营养物质返回土壤,从而减少入河污水量及其处理费用,减少城市污泥的处置,同时可以达到改善土壤有机质、节约新鲜水资源、减少化肥施用量及其对水体的污染等多种效益的目标。因此,利用土壤净化污水,利用污水滋养土壤,是一项生态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循环经济工程。

石油农业――化肥面临的生态问题

矿物化肥增加了粮食产量,但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墒》一书中,从能流的观点指出:“仅是为生产一个270卡的玉米罐头,就得耗费掉2790卡的能量,即在整个过程中,用掉10卡能量,方可生产出1卡能量的食品(表1),其中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农机使用上以及满足庄稼的化肥和杀虫剂的需要上。”

杀虫剂和化肥的施用大大加速了土壤的熵过程,使土地有机质衰竭并受到侵蚀,加重了水土流失和水污染。我国一些地区调查表明,由于绿肥施用量由1975年的990万公顷降至1990年的420万公顷,减少1/2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由数十年前的约9%降至目前的约3%。199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3592万吨,占世界总施用量的28%、亚洲的53%和美国的1.8倍,单位面积施用量是世界平均的2.1倍,亚洲的1.72倍,美国的1.26倍(表2)。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利用效率将逐年降低,而化肥流失量将不断增加。近20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增加了2倍多,而单位化肥的产粮只增加44%,即化肥效率减少56%(表3)。

2000年全国化肥施用量4145万吨,而且约76%施用于占国土面积不到30%的中东部地区,这个地区的农田平均每公顷施用488公斤,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污染而设置的界限的2~3倍。据有关资料,我国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10~20个百分点,有的地区氮肥利用效率仅30%。据统计,1984~1994年氮素化肥的损失率达45%。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河北省由于水土流失,每年流失氮、磷、钾肥约155万吨以上,相当于全省全年化肥产量的42%。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湖泊全部遭受富营养化污染。据统计,来自农田的污染占湖泊总污染量的比为:太湖氮污染占60%,巢湖主要污染中约70%的总氮和50%的总磷来自农业生产。此间,全国污水排放量只增加45%,而化肥施用量增加2.3倍。农田的污染可能是我国近海赤潮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我国京津塘69个乡镇的地下水饮用水中,有一半以上硝酸盐含量超标,主要是氮肥所引起,这说明氮肥对地下水的污染远超过污水灌溉的污染,农田化肥流失已成为地下水主要污染源。

污水灌溉的生态效益

污水农业利用可以达到低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处理费用,同时改善土壤生态和水污染的多重生态经济效益。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利用污水灌溉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污水灌溉6年后土壤20厘米深处的有机物含量是灌溉前的7倍。污水灌溉可提高土壤中的肥力,资料证明,污水灌溉26年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可分别提高3、4和6倍多。

我国20世纪80年代,统计的每吨城市污水的氮、磷、钾含量为0.088公斤,目前全国污水总量约500亿吨,相当于440万吨化肥。1980年我国污水灌溉面积约120万公顷,灌溉污水量33亿吨左右,相当于提供硫铵和磷酸钙化肥约46万吨,增产粮食126万吨,90年代污水灌溉面积比80年代初增加1.7倍。目前我国污水灌溉农田面积330余万公顷,污水灌溉面积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主要分布在海、辽、黄、淮资源短缺的四大流域,而且占总污水灌溉面积的85%。

土壤有强大的净化能力

发达国家实践证明,传统的二级处理不能根本解决水污染,只能延缓水污染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初,几个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水三级处理率占总处理率(服务人口与总人口比)为:瑞典93%、瑞士70%、德国56%、芬兰87%、挪威75%,美国和加拿大分别为39%和44%。

综合世界各国的城市污水灌溉与传统二级生物处理效果相比,前者对氮、磷、钾的去除率分别是后者的2.2倍、3.3倍和4.3倍。因此,污水农业灌溉完全可以代替污水三级处理。

污水――土壤循环系统的优势

传统的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营养氮和磷营物,需要昂贵的设备、化学品、能耗和费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可以达到同样的处理水平――三级处理,土地处理的能耗只有传统处理的约1/10,基建投资为1/2~1/3,运行费用为1/3~1/5。

污水农业灌溉工程基建投资(包括污水预处理、污水储存库和污水灌溉系统)可能低于缺水地区的远距离引水、水库建设或农业节水设施的水源工程投资。它与新水源工程比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北京市用水的吨水成本将达6~8元,而目前城市污水三级处理的成本不超过1.5元;我国某省一个农业节水改造项目,包括管道、防渗渠、配套渠系构筑物、各类抽水站和喷滴灌等工程设施的项目预算,平均每亩需要投资1452元,而亩均净增加灌溉供水仅10m3,即吨水的基建投资高达145元多,约是城市污水二级处理投资的近30倍。因此在许多地区应首先把城市污水作为农业水源更符合生态经济原则。

发展污水灌溉系统存在的问题

污水农业利用已几百年的历史,其生态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但为什么生态经济工程没有全面推广?调查分析认为,存在的主要障碍是:

1.农民不愿意改变已经形成的农田种植管理方式;

2.顾问公司缺乏农业灌溉的设计经验;

3.关于对污水灌溉存在的环境和公共卫生的争论。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曾开始有组织地发展过较大规模的污水灌溉工程,由于利用未经任何处理的钢铁、石油化工废水直接灌溉,以及灌溉工程不够完善,导致了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1980年调查表明,全国污水灌溉面积1900万亩,有65%的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8.4%因污染而失去利用价值,有的地区灌溉水稻引起镉米问题,但所有灌溉地区并未引起流行病问题。所以污水灌溉导致的污染是由于水质和灌溉系统混乱所引起的。

我国除存在认识上的因素外,还存在着管理体制的障碍。农业水源工程、农业灌溉系统和污水处理利用设施,分别属水利、农业、城建和环保等部门。有人形容我国的污水系统存在着“井水不犯河水”或形成了各谋其政的独立王国。

在发展中国家的水规划中往往不包括污水用于农业的计划,使城乡居民面临风险,世界银行的专家指出:“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即使没有回用计划和回用主管部门,出于经济需要肯定也会回用废水,但却不会有足够的卫生控制。当地农民私自接入城市污水截流管道,偷水灌溉作物的实例不胜枚举。另外,间接回用无处不在,高度污染的河水常常作为大型灌溉项目的主要水源。”在我国农民偷污水灌溉的例子同样比比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污水灌溉的面积持续扩大,90年代的污水灌溉面积已达330万公顷,比80年代增加了1.7倍,主要分布在海、辽、黄、淮资源短缺的北方四大流域,占污水灌溉总面积的85%。有的地区农民利用污染严重的工业污水灌溉几十万亩水稻田,明知道存在着污染,但在没有污水就没有粮食的自然条件下,污水成为农民生产粮食的根本生计,成为社会的稳定因素。因此,污水农业利用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污水灌溉任重道远

美国著名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副所长、全球水政策项目负责人珀斯特尔,走遍中东和考察世界许多国家后指出:“污水回用主要障碍是心理上的,不是技术上的。城市污水大规模地回用于农业有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水污染、水短缺、水传播疾病三位一体,给现今的世界带来无穷烦恼。各级政府、开发部门、工程建设人员长期努力,大力推动污水低成本处理与灌溉相结合,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篇10

关键词:营林;管理措施;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营林是林业的基础,林业生产必须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营林上不去,山上增资源就是一句空话,必然制约山下增效益。实践还将表明,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营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营林,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营林,营林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消弱。为加强营林基础工作,使之落到实处,必须赋予“以营林为基础”更为实际的时代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工程”的有力推进,造林更新已成为维持林业简单再生产的主要条件,提高造林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是林业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林地是营林基础的基础,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林地被随意挪作他用,每年“蚕食”不少,因此加强林地的保护和管理,保证营林规划的实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1、加大营林生产的投入

1.1 营林投资的风险

一般来说,林业可以承包给企业进行种植,但相关企业必须遵照当地政府部门和林业部门的管理规定。当然,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营林也可由政府投资进行。林业需要经营,无论是哪一方来抚育和经营林业,都期望获得高额的收益,显然,营林是存在风险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难以预测市场的波动。虽然近年来的实践表明,营林(天然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等)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是其周期较长(一般为几年之久),不排除在培育周期下出现市场波动造成风险的可能性。营林通常有政府、企业、林农和购买方四方参与,一旦由于市场波动使得供需产生矛盾或是板材价格发生剧烈下滑,就会导致四方之间的利益链断裂,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亏本。(2)政策风险。森林资源是国有重要的土地和环境资源,政府对于树木的采伐有着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过于严格时就会降低投资方和林农的积极性。所以在提高生态环境和保持经济效益之间存在风险因素。(3)抚育和管理风险。不同的树木在种植时需要适合的管理方式,并且由于营林是一种长周期性的项目。一旦在抚育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火灾、盗伐、病虫害等,就会使营林利润大幅下降。

1.2 我县营林的现状

我县营林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弊端有:1、集约经营水平低、林分质量低、经营形式粗放;2、营林机构不健全、营林团队素质欠缺、技术薄弱;3、在传统大木头经济影响下,现今营林的基础地位不稳定;4、树木种植的科技含量较低;5、林区大多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山区。

1.3 营林生产的抚育和管理措施

1.3.1 建设优质的种苗基地

现代营林是人工造林的一种。良种树苗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是高产、高收入。相对于发达地方来说,我县良种树苗的培育尚欠规模,从长远的经济效益来看,科学育苗、建设种苗基地的建设是必要的。另外,还要加强对母树林的抚育管理,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母树林的结构组成,这便于达到林木的良种化。

1.3.2 做好成苗的管理工作

一般树苗最重要的生长周期是第一个周期,分为出苗、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和生长后期。通过了解当地气候,选用适合品种,深入研究苗木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出生长期相应的抚育措施。

1.3.3 做好营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病虫害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为得到优质的木材,就要保证树木生长的健康。因此,病虫害的防治任务艰巨,林农必须做到时刻观察监测,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可以利用益虫、益鸟或是常见病虫的天敌来抵御,效果不明显或是病虫害严重时,就要施放一定的农药来治理。

1.3.4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造林

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使用解决了育林造林技术薄弱的弊端。育林、造林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学思想、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模拟技术,将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树种有效地遗传给后代,也可将提升树木的抗寒性、抗病虫害性、高保存率、高木材比重等性质。

2 营林投资的经济效益

获得高的经济效益是营林投资的重要目标。首先,在选用树种时,要选用相对易于种植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利于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空间。

2.1 营林经济效益评价准则

由于营林周期较长的特殊性以及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发生改变的性质,营林的经济效益的预测和评价要采用“动态经济分析法”,即是指把不同时间价值下的货币换算成相同时期的价值,加以计算和比较,这里的比较计算指的是用营林过程最终产出的木材价值减去营林过程中的木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之和(标准费用),得到的费用差。由于各地林地等级、蓄积量以及不同树种的培育周期都有差别,故在评定经济效益时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2.2 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营林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且这些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都是有波动的在变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等级林地培育的木材等级存在差异(2)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的售价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3)营林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如自然灾害、病虫害等);(4)营林投资方还受贷款利率的影响;(5)管理费、营林设施费、维简费、育林费等都应算作营林成本。

2.3 对林区实行综合开发

这是今年来兴起的方式,为林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所谓营林过程中林区的综合开发,指的是依靠林区天然条件优势,开发森林旅游、花卉园艺以及特色加工业。这样能充分开发出林区的潜力,创造出额外的经济效益。

3 营林的生态效应

政府重视和支持营林的发展和扩张,主要看中的是营林所带来的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效益。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空气质量、水质等要求的严格,营林的环境效益越发受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关注。

3.1 植树造林的生态意义

首先,植树造林有良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风沙席卷的地方,轻则空气质量大幅下降,重则会对水源造成污染、甚至淹没田地和城市。树林能够大大减小风沙的速度,一般来说,风沙遇到树林,其移动速度可降低8成,风沙中的沙尘和沙砾就会沉积在树林底部的草丛中,不易再被刮起。树木的根系较大,埋藏在泥土里的深度也较深,故能聚合泥土,且能牢牢抓住地面,树木植被可防止水土流失。当降水量相应减少时,树木的根系还能吸收土中的水分并且蓄积起来。

树林能起到消除污染的作用,一亩树林中的树木在一年中可以大约吸收70kg的二氧化碳、48kg二氧化硫(有毒物质)、约4万kg的尘土,并能释放出约50kg的氧气。有的树木还可分泌出杀死病虫害的杀毒素。另外,树林还可以减低噪音强度。总之,植树造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灾害的发生,并能美化环境,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3.2 采用可持续的经营方式提高生态效益

森林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益处多多,它是一种可维护、可创造且可更新的资源,从长远发展来看,采用可持续的营林模式是一种必然,它有利于不断创造出经济和生态效益,而且能持续给我们的子子孙孙带来益处。森林能够提供巨大的环境价值,现代林业应该是综合性、多方面发展、满足人类多种需求、

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有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加大营林的投入,扩大国土森林的覆盖率,发展可持续生态林业已经成为现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政府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仅投入大量资金用作营林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而且修改了《森林法》,并制定出相关政策。如何做到营林的可持续发展,以下给出几点意见:(1)建立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即是向生态资源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向对生态资源保护付出代价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

补偿;(2)完善林业保护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各地区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机构应各尽职责,对违法征用领地、毁坏林地、开垦林地的现象予以监督和制止。将林地的监察落到实处;(3)完善有关林权的法律法规。林业可持续发展应当从整体上监督和完善各项保护和管理制度,以免它们出现冲突制约林业的可持续利用。

4 总结

现正处于营林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林业,是改变国民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冯宏武,关世印.论如何做好营林建设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篇11

关键词:山西省地级以上城市主成分分析生态经济效益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在内的复合人工系统。产生城市问题的根源在于三个系统的不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提供低廉的自然资源,而经过社会经济系统最终大多以废物的形式滞留下来,耗竭自然资源的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1]。研究山西省地级以上城市的生态经济效益为认识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改变过去仅仅以GDP论英雄的错误观念。

一、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主要从城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建立城市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反映山西省各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很好地反应环境的保护程度,即能综合反映山西省各个地级市和太原市的生态经济效益。

城市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除包括上面三种效益的指标外,还应包括反应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例如:绿化增长率、单位投资增加绿化覆盖率、单位投资增加城市维护建设费的增长率、生态经济效率的相对增长率等,但因为综合指标较难定量,原始数据较难获得,本文不予考虑。具体指标体系的建立如表1。

二、山西省生态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的选取和处理方法

选取山西省11个地级市和太原市2015年的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6年《山西统计年鉴》。

在表1所讨论的指标体系中,存在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值越大,所表示的实际成果越大,逆向指标则相反。同时,各项指标量纲不是统一的。为了使所处理的指标都具有正向指标的性质,并消除量纲带来的不合理影响,对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二)山西省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利用SPSS16.0软件的因子分析功能进行分析,计算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主成分负载(见表2)。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不同城市每个主成分的排名和综合排名并不一致,甚至还有很大差距,但综合排名可以反映山西省地级以上城市的生态经济效益。太原市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排名第一,究其原因: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尤其是三产业发展迅速,能够吸纳较多的人口就业,在山西省经济效益最好。太原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效益也远远高于地级市,但生态效益排名第三,仅次于大同市和长治市。

忻州市生态经济效益排名倒数第一,且经济、社会、生态经济效益都最差,忻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最低,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也最低,因此经济效益最低。且社会效益方面,一产从业人员比重大,在岗平均人数仅高于朔州市,职工平均工资仅高于临汾市等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因此社会效益最低。

三、提高山西省生态经济效益的若干建议

首先,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很大程度影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经济过程中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是提高三产比重,拉动劳动力的就业,且经济发展的同时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和零售商品价格总额,从而提高山西省的经济效益。

其次,控制城市规模,控制人口密度。不同规模城市都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超过城市承载能力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问题,城市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城市密度过大,会对城市资源、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必须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控制人口密度。

第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公交、煤、电、水的合理配置都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社会效益的提高。

第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受思想惰性、体制刚性、财力不足、政策缺位和区域壁垒等多因素的影响,山西省的地级以上城市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状况仍然存在,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煤炭产品供过于求,挤压现象仍然存在,对环境的破坏现象也屡见不鲜(大同、临汾和吕梁等)。因此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环境的改善,不断减少二氧化硫、废水、垃圾的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山西省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徐仲敏.城市生态经济效益及其评价计量初探[J].上海社会学院学术季刊,1988(2).

[2]刘宾.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计量研究[J].生态经济,1988(10).

篇12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一、引言

由于人口较多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缺失,并伴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使得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中,区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个地区开始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各个地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全国生态农业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使得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

其中,对于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衡量是我国学者当前对于区域生态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多用指标体系来描述和分析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但是缺少能够整体反映人文要素、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协调、合理布局与分布的空间统计分析指标,致使现有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不能够真正评价生态效果,导致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割裂。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建立更为全面的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够真正的将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出来,达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好地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要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使之能充分反应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内涵和经济实质,目标明确,测算方法准确规范。[1]与此同时,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估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系统,在确定指标体系时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分级分层次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得指标体系的构建合理。

(二)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其数据采集较为方便合理,选取的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可通过数据对经济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便于检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定性指标则很难获取相应数据,使得评价指标体系不能较好的反映以及比较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别。且采用的指标一定要具有实用价值,如果构建的体系较为完整和规范,但不适用于大部分区域,体系的推广不可能完成,使得其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没有较大意义,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意义。另外不要过分追求指标的覆盖范围,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三)全面性和综合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应在考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全面的、综合的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可以体现其大致的发展现状并将相对重要的指标归于其中,使得指标体系覆盖全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关键,可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和共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生态环境基础的发展状况(地质地貌、大气、土壤等)、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状况、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按照其指标的构建原则,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其生态经济效益的各类因素,从而实现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将衡量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划分为综合经济发展、人均影响、社会影响、公众影响、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综合生态指标几个方面,建立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因素

其中,综合经济发展中的绿色GDP是指区域GDP减去社会生产生活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损失,它能够客观的评价区域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可由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计算得出,环境破坏损失由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出量得出。绿色GDP/区域GDP越大,证明该区域经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而符合生态条件的产业占区域总产业的百分比、生态产业产值占区域产业总产值的百分比这两个指标则反映生态对其区域是否存在重要影响,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是否较好,比值越大,说明生态经济在此区域占有重要位置。另外,区域财政收入和国家对地方的财政补贴则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社会因素

社会影响方面的指标,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可以体现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可以直接获取数据。城市用地面积由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来计算。公众影响方面的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可以由有节能消费习惯居民比率来反映,而公众对于其环境的满意度这一定性指标,虽然无法用定量指标来表达,但可以对其进行赋值,公众对其非常满意为2分,对其不满意为-2分,认为环境对自己无影响的为0分,用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生态因素

其他生态指标中的资金利用率=生态回收/生态投入,这一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区域生态保护是否到位。生态投入则可根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投资进行计算,生态回收根据资源回收利用产值的金额,此比值越小,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较好。区域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影响价值的比值[3],经济发展水平可用该区域工业总产值计算,环境影响价值可以生态投入来计算。突发灾害损失则可根据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而资源利用这一因素中的单位GDP能耗、水耗和单位土地面积较好的反映了该区域的大体能源消耗,人均用水量、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能源利用则反映出该区域的自然能源是否丰富,能否在生态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该指标体系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基本选取了适合各个区域大致特点的指标,可以适用于各类区域。评价一个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下一步则应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进行结合,同步提高,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以及指标权重的研究,学者们大都采用专家调查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评价方法。对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首先应对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赋予其权重,对其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本文认为现阶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影响较大,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对其指标体系中的社会因素赋予权重0.15、经济因素0.35、生态因素0.5。其中,经济因素中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影响这两方面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都较为重要,都能表现出生态经济对于其区域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两个方面各占整体经济的0.175。社会因素中的城市建设可以明显的反映出区域城市建设对整个区域经济所做的贡献,占整体经济的0.09,而公众影响对初期生态经济建设的影响相对较少一些,因为它所带来的效益是长期的,在初级阶段影响较为浅面,所以它占整体经济的0.06。生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利用、节约、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较为明显,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资源都对经济效益产生较大作用,环境保护则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较大,使得区域的生态效益得到提高。所以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整体经济的0.1、0.15、0.15。具体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将具体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整体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保护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使得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限于论文篇幅,将在下文述及。

五、结语

构建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下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实施,加快实现我国“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

[2]李崇勇,陈森林,范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4)

[3]郭莉,郭亚军.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6(8)

篇13

关键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种植结构;评价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2

一、前言

近几年来,在总局战略的引导下,特别在垦区加快推进垦区现代化建设步伐中,前哨农场整体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但从近几年增长幅度来看,前哨农场水稻单产水平近两年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水稻单产水平为8850公斤/公顷,水稻总产为312699吨。2012年水稻单产为8625公斤/公顷,总产为304750吨,水稻种植综合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另外,从生态效益来看,近年来,前哨农场不断加大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水稻种植所需要的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近几年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有用于灌溉稻田,造成前哨农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而地下水位过度下降常常诱发地面塌陷,地裂,造成水质恶化,水资源枯竭,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与农业生产带来致命的影响,使前哨农场区域生态环境不可持续。为长远区域可持发展能力看,前哨农场亟需种植结构调整,将目前以水稻生产的粮食生产转向经济作物生产,将目前的“二元结构模型”转向“三元”或“多元”。从而促进区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二、基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关于基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乌玮琪(2012) [1]基于喀喇旗情形,对农业种杆结构变化及其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此区域对种植结构变化引起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进行评价,同时提出了相关关于种植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王玉宝(2010) [2]以黑河流域为例,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如下:构建了节不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机制,探索了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分区的方法,构建了基于粒子算法的优化模型,利用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对种植结构进行传承优化,提出了种植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根据前哨农场种植业实际状况,结合已有学者对有关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研究,将评价指标设置为四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及十三个二级指标。如下表所示: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1.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由美国经济学及运筹学家托马斯提出的,提出该方法的背景主要是基于当时美国国防部在评估研究电力供给如何进行分配,依据各个工业部门的对国家的贡献进行分配通常由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构成。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非常有效的处理复杂型决策问题,最大的特点在于简单明了,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2.计算各评价指标对总目标权重

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有效回收为175份,回收率为87.5%,符合预先设定的80%要求,发放对象为前哨农场的机关,农场种植户,东北农业大学与八一农大农学院教师等相关工作人员。按层次分析法的要求,规定RI如下:

由次总排序可知,层次总排序即为各方案层对总目标的权重。

=(0.07 0.18 0.02 0.04 0.10 0.39 0.02 0.01 0.39 0.02 0.01 0.04 0.07 0.02 0.01 0.04)

四、种植结构优化效果评价

以前哨农场2011年2012年生产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2012年与2011年相比,前哨农场在种植业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农场2012年与2011年相比,取消了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子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油料种植。如下表所示:

分别计算2011年与2012年种植业结构的优化效果,计算程如下:

R=/Y

可得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R=(0.087 0.0894)

由计算结果可看出,2012年种植业结构优化后的效果为0.0894 而2011年种植业结构优化效果0.087,可见基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优化2012年与2011年相比,优化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五、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前哨农场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了双提升,前哨农场应更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特别是要增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快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步伐,利用“互联网+”思维发展旅游业,借助“双创”发展态势大力发展垦区现代服务业。

参考文献:

篇14

摘要:生物量是衡量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主要征对27块样地乔木层群落、灌木层群落、草本层群落的植被数量、胸径(地径)、树高进行测量得到一系列原始数据并根据生物量估测方程式计算出乔木层物种树干,树枝、树叶、地上的相对生长关系。通过入户调查和管理机关提供了相关数据,分析出桃树林在有人管理和无人管理及养羊的桃树林和没有养羊的桃树林的生物量状况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纯楸树种植以及楸树和玉米相间分布在保证玉米不减产的前提条件下,楸树的生物量状况,并以此提出增加该地区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量 经济效益 乔木林 灌木林

植物生物量测定是植被生态系统能流、物流、生产力的研究基础[1]。植被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的报道很多,如:朱守谦茂兰喀斯特森林生物量构成,方精云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但是通过生物量研究晴隆农村经济效益的案例却不是很多,本研究旨在说明有管理和没有管理不同样地物种生物量的比较,得到有管理与没有管理植被的经济效益,为日后贵州西南地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依据和方法。

1、研究区概况

参考文献:

[1]朱守谦,魏鲁明,陈正仁,张从贵,茂兰喀斯特森林生物量构成初步研究,植物生态学报,1995,19(4),358-368 .

[2]王丽,彭重华,云龙示范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广东农业科学 2012(5):143-145.

[3]方精云,刘国华,徐嵩岭,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生态学报,1996,497-508.

[4]邓志平,卢毅军,谢佳彦,江燕,杭州西湖山区不同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1),25-29.

[5]王增如,杨国靖,何晓波等,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分布规律对冻土活动层埋深变化的响应,草业学报,2012,21(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