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范文

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篇1

(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始终坚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和谐共生、互促共赢的理念,在支持实体经济中求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下功夫,继续深化银企合作,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创新,加大信贷投入。力争全市全年贷款增幅高于市贷款平均增幅和全市GDP增幅,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增幅和占比高于上年。

(二)保持全市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定向调控和预调微调,确保信贷投放合理有效。市人行要引导各行做好信贷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法人金融机构合意贷款规模,放宽合意贷款容忍度;全年争取支农再贷款限额不低于3亿元,加大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市农商行等法人金融机构要建立保持自我稳健的信贷投放弹性机制,在执行合意贷款规划值的前提下,把握好信贷投放的力度和节奏,力求资产负债总量适度增长和期限合理匹配;全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非法人金融机构要积极争取上级银行的支持,将我市作为金融资源投放的重点区域,确保满足所有符合条件项目和企业的信贷需求;组织开展贷款“清零”行动,有效防止国有商业银行恢复设立县域网点只存不贷的“抽水机”现象。力争全年完成存款总额245亿元,比年初增加17亿元,同比增长9%;本级贷款余额150亿元,比年初增加16亿元,同比增长13%。

(三)进一步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两种方式,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大力拓展理财、信用证、保函、保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贸易融资等表外融资业务。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跟踪做好兴田生物、圣融科技等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上市工作,全力做好丹司发行企业债券的服务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区域集优票据发行;引导外地股份制银行加大对我市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确保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二、优化信贷结构,为市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金融支持

(四)围绕工业经济转型加大信贷投放。大力扶持冶金、化工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品牌创建、技改扩规、链条延伸等环节的资金支持;对水资源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创新抵质押方式,加大信贷份额;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两化”融合,增强市场竞争力;支持东环工业新区、中关村海淀园分园、六里坪工业园(二期)等园区建设;各金融部门要积极配合实施“亿元企业倍增工程”和企业家成长工程,大力开展中小企业信贷客户培植工作。确保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速高于当年全部贷款增速,其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

(五)切实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开展“一对一”金融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进行订单融资、农民联保、乡镇联保、农村两权抵押、农机具抵押等产品创新,缓解三农融资难。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以农业保险撬动农村信贷业务发展。加快“双基双赢”贷款的推广力度。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加大转账电话农村布放以及以卡换折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十二五”任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力争“三农”贷款增幅超过贷款平均增幅。

(六)支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围绕“武当山、源头水”两张世界级旅游名片,满足旅游产业链上的融资需求。支持跟进五龙宫、太极剧场、遇真宫等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建设,武当大明峰景区、武当太极文化旅游区等环武当山旅游圈开发,武当国际旅游港、水库5A级风景区创建、沧浪海水上乐园等重大旅游项目,提前介入,加大项目储备申报力度,争取早跟进、早投放。

(七)积极跟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全市100个在建续建重大项目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环库16个交通项目、土武一级路、武十城际铁路南站等重大项目融资工作。

(八)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开发消费信贷产品,积极拓展汽车、家电、助学、旅游等消费信贷业务。进一步落实大学生村官、妇女创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和扶贫贴息开发贷款政策。留足开发贷款额度,优先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支持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

三、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九)进一步推动信贷产品和融资方式创新。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撬动信贷资金的作用,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设立中小企业还贷调度资金,切实解决企业还贷周转困难问题。实施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解决一批无抵押、抗风险差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继续推进助保贷、善融贷等金融创新产品推广。开展农村两权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解决三农融资难。开展政银企全方位对接,组织开展好银企、银农、银商、银园对接活动。做实“金融服务行长(经理)接待日”品牌。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金融需求的接待活动,搭建金融高管与企业、居民的交流平台,增强金融系统与地方经济的黏合度。

(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和现代支付体系。吸引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基金、贷款公司、金融租赁、资产管理等各类金融机构来我市落户或开展业务。加快随州农商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开业步伐,规范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机构、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等民间金融机构的设立。支持辖内金融机构增设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改善农村支付服务条件,推动发展金融机具下乡、手机银行、银行卡助农取款等新业务,继续完善机到村、卡到户、钱到账的汇划网络和快捷支付渠道。深化“国库服务三农示范县(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惠农资金发放范围。加大金融IC卡应用推广力度,力争2015年在我市成功推行公交IC卡服务,打造城市金融品牌,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的现代化小额支付服务。

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十一)建立激励考核机制。继续做好对金融机构涉农增量奖励、存款准备金达标考核、金融业综合评议、政府信贷目标考核工作,不断完善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奖励办法。不断改进财政资金存放与信贷挂钩的考核办法,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撬动融资的功能。

篇2

Abstract:“35” the plan summary developed to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ic society proposed the new request, the important spot was the policy formulation must favor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rejection only GDP theory, promotion society harmon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happy index because of its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may the policy formulation which develops to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ic society give the instruction from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

关键词:幸福指数 县域经济 社会发展

Key word:The happy index county territory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s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各地编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来看,幸福指数被频繁提及。幸福指数为什么在“十二五”开篇之际被广泛重视,它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指导性意义到底有哪些是本文要着重分析的问题。

一、 幸福指数在我国的应用

幸福指数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幸福指数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在我国的探索及应用也就大约10年的时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有必要从理论上研究幸福指数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国民幸福水平。我国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以GDP指标为中心的,很少有县级领导重视幸福指数,而“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了有关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社会,保障改善民生,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幸福指数因其本质特征必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层面提供指导。

二、 幸福指数简析

幸福指数包含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其中客观指标有人均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主观指标包括个性因素,如人际关系感知、精神健康等;公众对整个社会的满意度就是幸福指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观考察。幸福指数与GDP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能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客观给予双重衡量,以人为本,摒弃了唯GDP论。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不代表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一些县域,尤其是全国百强县的民众,越来越希望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幸福指数顺从民意,给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导向。

三、 幸福指数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指导

(一) 强调幸福指数要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公众对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关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变得越来越强,甚至可以牺牲部分收入来换取更优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么局限于能源依赖,走吃老本之路;要么过分强调项目拉动,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要么坐享“土地财政”带来的收益,不去优化配置资源。城镇化的盲目突进,工业对农业的侵入,第三产业得不到重视等众多问题越来越呼唤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幸福指数强调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更重视经济与社会,尤其是个体的发展质量,这就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争取的项目应是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民意导向型的,同时要扩大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规模中的比重,保持农业最基础产业的地位。县域发展应立足本地,战略取舍,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强调幸福指数会引导政策更多的倾向民生。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幸福指数关注民众对社会的主客观评价一致。幸福指数从个体的主观感受出发,强调就业条件、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和谐。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就要求政府制定政策时敢于挑战利益面,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局面。国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应落脚于民众对生存环境的主客观评价,只有这样的政策才是得民心顺民意的。

(三) 强调幸福指数需关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育。

幸福指数不是概而全的,民众对自己生活工作的区域有特殊感情,表现为依赖、引以为豪等。如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路径和结果都趋同,那么就失去了幸福感的特殊性。而幸福感的特殊性必须以社会发展特殊性为载体,从这个角度出发,如能培育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民众对于外界的幸福感会特别强烈,甚至在执政者意料之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可首先选定主攻方向,立足本地实际。关键是让地方领导干部、民众参与其中,享受核心发展所带来的物质精神成果。可以预见的是,科技发展之路、精神文化发展之路等模式将越来越受执政者的欢迎,这些路径有一个共同的现实特征,那就是都在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力度。

(四) 强调幸福指数必须关注三农问题。

篇3

第一,推进科学民主立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支撑。要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当前立法领域的重要任务是提高立法质量,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而要提高立法质量,必须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探寻并遵循各类社会关系产生、发展、运行的规律并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此为科学立法。克服部门立法的做法,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渠道和途径,征集并倾听民意,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此为民主立法。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必须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推进立法精细化。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重点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完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反对垄断,促进合理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健全对外经济贸易的法律法规,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保障;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主导力量。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一是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法治政府是责任政府,必须推进机构、职能、权限和程序法定化。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及时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贯彻落实“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法治理念。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凡是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投资和民商事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政府都不得加以限制。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二是要提高依法执法和服务水平。法治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必须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这就要求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三是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各级政府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的作用,提供便捷的执法公开服务。

第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类纠纷层出不穷。如何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司法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我们要不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首先,尊重司法规律,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司法规律的最基本和最原初的内涵是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只有独立才能公正。因此,要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在司法活动中做到“去行政化”,保证独立行使司法权。其次,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尺度就是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此,要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改革人民陪审员工作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再次,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因此,要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依法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第四、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氛围。法治宣传和教育是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方式。首先,要坚持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作为法治宣传和教育的重点,实现全覆盖,力争使所有领导干部都能听一场讲座、参加一次案例讨论或者观摩一场现场办公,花大力气提高其法治定力。其次,要切实推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再次,要创新普法机制,普及法治文化,提高全民法治素质,鼓励民众进行法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增强法治意识与法治信仰。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人民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法律知识、法治理论和法治精神的熏陶。最后,教育和司法行政等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员编写法治教材、设立法治讲堂、建设法治课程,尽快规划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方案。

篇4

一、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确保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价格关系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价格总水平的大幅度波动,就会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干扰,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受到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容易滋生并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始终把确实保持物价稳定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千方百计保持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价格权益。目前,虽然价格监测与宏观调控在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仍需密切关注市场物价变动趋势。一是严格控制调价项目出台,同时加强内部调定价管理,不越权出台定价批费项目:二是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测与分析,重点突出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和钢材、水电、煤炭及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走势预测。在此基础上,完善市场价格测报网络,做好价格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和农民形成合理的价格预期;三是强化对市场价格的紧急干预措施,建立健全价格异动预警机制与应急机制,确保价格应急预案的正常运作与落实,提高对突发市场价格上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四是通过召开价格形势分析联席会、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市场供求及价格动态等方式,努力提高价格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应对水平,做好价格总水平的分析报告工作,为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据。2003年上半年,我市和全国一样突发非典疫情,抗非典药品及相关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面临严峻形势,全市物价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严厉打击了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稳定了市场物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去年以来,我市又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价格异常波动及化肥等农资、粮食作物种子、主要粮食销售价格等四个干预预案,加强了价格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保持了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

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价格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成果有目共睹,价格杠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作用凸显。到2004年,我国实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商品的比重只占4%,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制框架。今后价格工作的重点:一是放活价格,打破垄断。坚决破除妨碍市场形成价格的制度障碍,价格该放开的坚决放开、放活,真正把定价权交给企业、交给市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二是积极导价格矛盾,缓解资源约束瓶颈。尤其是要协调煤电油运等能源运输价格,坚决执行国家煤电联动等相关改革配套措施,建立和完善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扩大地方价格管理权限,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粮食购销价格、城市公交运输价格和城市自来水价格、城乡电价、邮政通讯资费、药品价格入医疗服务价格等数十项价格改革。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个目标、三个加快"发展战略后,全市农村电价和城市公用、公益事业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今年我们对大部分县市电网电价进行调整,除了农业、中小化肥生产、居民生活用电外,其他用电价格提高了2-3.9分/千瓦时,从而缓解了价格矛盾,使价格体系更趋合理,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我市的"三化"进程。

三、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价格作为宏观调控重要经济杠杆之一,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范经济秩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价格主管部门要发挥好价格职能作用,大力整顿和规范价格秩序,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价格问题,千方百计体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首先,从源头上对价格政策进行清理和规范。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制约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进行清理,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全面清理涉农收费,取消农民跨地区就业、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其次,加强和改进重要价格和收费的管理。当前医疗服务、教育、电信、房地产和物业管理等价格和收费,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问题。物价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始终保持对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并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价格管理办法。再次,开展好价格执法,强化价格监督职能。加大对重要商品、重点领域、垄断行业的价格检查力度。开展教育、医疗收费和房地产行业的价格检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读书贵"、"看病贵"、"住房贵"的问题,依法查处价格欺诈、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自《价格法》颁布实施七年来,我市三次大规模全面清理收费,取消、降低和规范了一大批收费项目和标准,累计取消637项,降标405项,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2.5亿多元。据统计,仅今年1-8月,全市共查处违价案件451起,查处价格违法金额1279.76万元。通过强化价格执法,有效地打击了价格违法行为,使我市经济领域的价费秩序有了明显好转,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篇5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对策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群众体育工作重要的队伍,是群众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是开展群众体育的骨干力量[1]。在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增进国民身心健康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自发展以来已经有二十多年,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取得较大的增长。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各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到100万人,拥有高级资格的指导员也已经达到10万人以上[3]。新背景下,培养一支专业技术强、思想素质高、综合素质好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仅是推进全民健身的需要,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需要。本文以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研究对象,有助于为汕头市今后的群众体育工作和体育人才培养提供科学参考[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为了调查汕头市所属的六区一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汕头市区(六区一县)的4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6,有效回收率96.5%。

1.2研究方法

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研究结果

2.1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广东省作为我国南方大省,既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体育强省,又是引领社会发展潮流、对外开放的典范。特别是广东省的体育发展,更是最先实现体育强省的省份之一[5]。而汕头市也一直是广东省的体育强市,各类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为国家培养很多的优秀的体育人才,而群众体育发展更是走在全国前列[6]。拥有各级各类体育俱乐部和全民健身活动站达到129家之多,各社区、学校体育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全市体育人口比例达到43%高于全国水平[7]。同时汕头市的六区一县中,各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达到11348人左右。也高于全国水平(1:8500),整体呈发展势头良好,也是源于汕头市经济发展快,为体育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8]。表1所示,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国家级1人,一级7人,二级38人,三级340人。其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占8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82%),因此急需进一步的优化其技术等级结构。社会体育指导员按工作特点与性质分两种类型:即为组织管理型和技术指导型[9]。统计显示其中组织管理型指导员占40.5%,高于全国的36.57%。技术指导型指导员占60.5%低于全国63.43%。这种分类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应该提高技术型指导员的比重。表2所示,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30岁以下的占6%,31-40占27%,41-50岁的占41%;51岁以上的占26%。从总体上看年龄有些偏大,年轻的体育指导员数量明显过低,结构需要调整。表3所示,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占13.1%,大专学历占33.2%,大学本科占48.3%,研究生学历的占5.4%。通过对其学历的分析,认为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历层次较高,相对来说比较合理,且多数人在高校从事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表4所示,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动机排序,依次为强健身体占23.7%,义务奉献占20.9%,防病治病占18.9%,兴趣爱好占9.7%,消遣娱乐占8.3%,社会认可占8.3%,经济收入占5.5%,其它为4.1%。由此看出,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社会体育指导首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其次是义务奉献,防病治病并获得自我满足所占比例也较大,可能是受个人承担医疗费用比重增加的影响,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的观点已成为广大居民的共识,在指导他人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的锻炼,强健身体、防病治病。调查发现汕头市市民对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认同度不高,仅有8.3%。可以说广大市民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持否定,原因是没有看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做了什么工作,还有部分市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职业,这些充分说明汕头市社会指导员在指导市民健身方面的工作没到位,还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以上的是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现状情况,通过相关的分析,认为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指导员技术等级的结构不合理,高等级者偏少;第二、年龄结构过于高龄化,年轻指导员数量低;第三、性别失衡,女指导员比例低;第四、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历层次需要提高;第五、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市民健身指导力度不够,还没有得到市民的认同。

2.2影响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原因

2.2.1体育健身设施等物质条件有限

体育场地设施是广大市民锻炼的基础条件,也是衡量该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水平,同时也为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平台。汕头市作为粤东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可以说市区体育设施建设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占有面积却很低,很多的体育设施场地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包括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体育场馆、训练场。而汕头市参加锻炼的体育人口比例高达43%。所以说汕头市现有的体育健身设施已经满足不了广大市民锻炼的需求。局限的体育场地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制约了市民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限制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开展,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2.2缺乏科学有效组织管理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是一项系统、可持续的工作。调查显示,汕头市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管理方面存在不健全和不合理的地方,如在培训、酬薪、晋升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在队伍建设方面,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梯队建设、成员构成等有待优化;在健身实践指导工作方面,各部门和体育协会也没有形成有效互动,缺乏联系,其工作效率也不高,指导也较为单一,以上这些问题和我国当前的体育体制改革要求是不一致的。汕头市应该努力探索,与时俱进,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系。

2.2.3身份认同度低,人才流失严重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对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全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着重要角色扮演,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人才使用和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了人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角色认同度不是很高,所做出的成绩有限,并没有赋予指导员角色意义。这也导致汕头市一些社会体育指导员觉得没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加上报酬、福利、晋升等原因没有等到落实和保障,因此退出指导员行列,有研究指出:在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均存在着逐年流失的现象[9]。汕头市同样也有部分指导员由于得不到社会的认同,而放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的。

2.2.4体育经费投入有限

体育经费是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它不仅影响着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工作是公益,但是也应该得到一定的报酬。汕头市当前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对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而专项资金投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则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10]。

2.3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对策

2.3.1保持数量增长,优化队伍结构

汕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存在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汕头市首先要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为抓手,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人口,继续保持数量上的增加,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加的健身指导需求[11]。其次,要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学历和再教育,提升其技术等级,培养更多的国家级别的高层次队伍。最后,平衡好男女指导员性别比例,增加女性体育社会指导员数量的增加[12]。

2.3.2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培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效率和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与社会性组织、团体协调配合,向下放权,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等社会组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真正的培训;二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面向体育各个单项运动协会指导员,培训技能骨干;三是要与高校教师、学生培训相结合,逐步改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素质、年龄结构;四是深入到社区、俱乐部等地加强健身实践指导,总之,强化技能、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才能赢得广大市民的认同[13]。

2.3.3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其原因在于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机制落后[14]。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服务型政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前汕头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转变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理念,树立“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二是扩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放公共体育场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提高体育人口比例,以此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需求;三是加强政府主导,联动社区-体育社团-俱乐部等,拓宽公共体育服务渠道;四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总之,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2.3.4扩大社会宣传,加大经费投入

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群众体育的大力支持,当前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下,汕头市群众体育快速发展,而提升群众体育发展的质量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当前相关部门应该热切关注群众体育、积极宣传社会体育指导员,政府应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待遇,广大市民应该认同其身份,只有全社会肯定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才能更加积极、有动力、有成就感。其次,加大群众体育经费投入,完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社区体育公共信息网络,优化社区体育锻炼环境,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效率,推动汕头市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

3结论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才类型,与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场地工作者一样,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民健身背景下,汕头市应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关注度,认同其角色,制定科学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环境,提升人才竞争力,以此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汕头的全民健身事业中发挥积极有效作用。

作者:郑遐 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瑞林,王先亮.高校体育职能的建构与完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6):44-45.

[2]蒋宜宾.广州市天河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4):6.

[3]辜德宏,吴贻刚陈军.我国竞技体育内生式发展方式的概念、分类、内涵与特征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7(5):382-385.

[4]陈霞明.泉州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5(12):24-25.

[5]汪广茂,宋允清,侯远峰,等.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3):59-65.

[6]扶健华,梁恒.基于实体化管理的广东省体育社团运行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120-125.

[7]彭红星.从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看中国体育的发展道路——兼论广东体育的转型和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3):10-13.

[8]王腊姣,林红,陈晓枫.汕头市民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4(03):25-26.

[9]邓建伟.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5(5):286-287.

[10]邱宝勤.体育教师如何保持工作热情[J].体育师友,2013(6):45-46.

[11]刘德新,李少龙,任保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目标下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23-28.

[12]闫永涛,许智东,黎子铭.面向全民健身的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探索——以广州为例[J].规划师,2015(7):11-16.

篇6

县政府就决定召开这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政府新修订的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方法》和全省2011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会议精神,元旦刚刚收假。总结分析我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经验及存在问题,安排安排我县2011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大家做好2011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的责任和信心,以客观公正、质量可靠的监测效果,为明年各级党委、政府落实“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和研究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县域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快速发展。刚才,盛林同志组织学习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的通知》发卿同志通报了2010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结果排名情况,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一会儿,县统计局的专业人员还要就监测考评工作进行业务培训,请大家认真领会。下面,就认真做好2011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去年3月份,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省政府出台了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六个配套政策;省统计局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征求省级有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对考核方法进行了全方位修定和完善,制定了新的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方法》并经省政府2011年3月25日第六次常务会议通过,以陕政发(201123号文件下发全省贯彻执行。新的监测考评方法实现了六大创新”一是实现了监测范围全覆盖;二是县域城区分类测评;三是建立指标新体系;四是增设惩办奖励项目,重奖强县强区;五是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安全生产、环境维护、节能降耗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只要其中一项工作被否决,将取消惩办奖励资格;六是增加民意调查,考评中增加公众平安感满意率指标。

统计局、各监测考评工作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依照监测考评指标体系要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实施六年来。密切配合、协同工作,既向省委、省政府客观反映了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又为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服务于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07年县域经济监测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县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监测的83个县(市)第43名,首次跻身2007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十佳县行列,并荣获“争先进位奖”

更要清醒地看到差异。2004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97个县(区)中位居58名,肯定成果的同时。2005年为64名,2006年在全省83个县(区)中位居58名,2007年为43名,2010年为54名。从排名情况看,工作起伏动摇较大,同时也说明了县域经济发展竞争激烈,稍不注意,就有落后的危险。从近几年的工作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部门和单位至今尚不了解什么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不明确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更谈不上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一定水平上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二是监测考评数据质量不高。个别部门和单位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监测工作中缺乏科学严谨、负责求实的态度,没有站在对县域经济发展负责的高度认真调查、核实和评估数据,不负责任地凭感觉上报数据的现象还不同水平存在导致不能客观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影响了县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形象。三是监测数据分析评估不深入。少数部门和单位把监测考评工作简单归结于上报数据和常规的数据统计,不注重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某种水平上使监测仅限于向上级报数字,未发挥好其在引导、服务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监测考评工作失去了实质上的意义。这些问题,既影响到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又在一定水平上制约了县县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局部。对此大家务必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是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是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2011年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较大,国家出台了一揽子“保增长”政策,使经济止跌回暖,有效防止了继续下滑,2010年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经济回暖的基础不时稳固,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成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各项决策都需要准确的统计数据。二是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是科学指导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县域经济监测考评,有利于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全面客观地了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解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在全省中的位次,对于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是激发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发展热情的需要。县域经济监测考评,不只体现了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更重要的反映出了各部门、各单位抓发展、谋发展的能力。监测考评指标若临时处于落后地位或不断下滑,既无法向省市县党委、政府交待,更无法向广大人民群众交待,还会影响到县委、县政府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竞相发展、争先赶超、追我赶的发展形势下,迫使我必需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利于激发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加快发展的热情。四是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是宣传的迫切需要。县域经济监测考评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水平和投资环境、社会保证、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一个综合反映。对监测考评结果省统计局采取多种形式对外,3月份省委、省政府即将召开全省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会议,对经济社会发展强的县(区)和争先进位县(区)进行惩办奖励,影响十分重大,关系到县在全省83个县(市)中的地位,关系到对外开放的形象。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监测考评工作的责任感,认真总结监测考评工作中存在问题,扎实、细致地做好2011年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确保监测质量和水平。

二、履职履责,明确任务。科学严谨地做好2011年县域经济监测工作

新修订的县域经济监测考评指标体系突出了一个体现,为进一步体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的科学性。三个突出和三个更加”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突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突出效益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的生命平安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修订后的监测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等四大类31项指标,根据新要求,就做好2011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强调四个方面的工作:

结合本单位上报各上级主管部门的年报工作,一要各负其责地做好监测指标的调查和核算。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和监测方案的要求。各负其责地对所承担的监测考评指标进行认真研究,吃透各项指标的内容及测算方法,分析研究各项指标间的联系。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数据的调查、核算和上报工作,确保上报主管部门的数据与报统计部门的数据口径统一。同时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数据的衔接,防止数据出现大起大落、甚至是相互矛盾,确保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全省所处位置的反映,二要严谨求实地做好监测数据的评估和认定。县域经济发展监测考评指标数据份量很重。各级领导的执政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标尺。各部门、各单位在监测考评工作中务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确保数出有理、理出有据。对所有纳入监测考评指标体系的数据,要认真自查自审和评估认定,统计部门要在做好对部门和单位业务指导的同时,加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审核,务必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并提供各部门监测考评指标在全省、全市的排名情况,三要及时快速地做好年度监测考评结果资料的提供。统计部门要及时地将省、市评估认定的数据反馈给承担监测指标的部门和单位。以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全面了解自己的工作在全省同行业中的差别与不足,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以部门和单位工作实绩的提升,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总体提升,以达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县(市)中争先进位的目标。

明确发展的差别和不足,四要科学有效地搞好监测资料开发和利用。监测考评的核心是要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找出根源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一方面始终是弱点。各部门和各单位特别是统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监测考评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县委、政府科学决策和部门推进工作提供依据,以便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措施,更好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夯实责任,加强领导。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

提高认识是前提,任何一项工作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加强领导是保证,落实责任是关键。

切实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要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做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的重要性。注重做好日常统计工作,通过监测指导工作,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之目的分管负责人和业务人员要经常性地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做好汇报,以得到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业务人员要从对单位和领导负责的高度动身,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科学严谨地做好各项统计数据上报工作,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当好领导的顾问和助手。

进一步夯实承担监测考评指标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责任,二要夯实责任。统计部门要依照县政府办《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监测数据质量负总责。同时,要积极与考评办联系沟通,科学地将监测考评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涉及监测考评指标的部门和单位工作处于全省后进,影响到全县位次的要实行通报,并与年度考核、评优树模挂钩。同时要建立工作责任档案,对工作不负责、敷衍了事,给全县造成负面影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今后,年度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报表及给统计部门提供的县域经济监测指标报表必需经单位加盖公章和主要负责人签字,并经政府分管县长审核同意后,方可报送。

篇7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是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就要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城乡分离分治的局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对农业、农村、农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全面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三是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就要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把这上升到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的高度,这是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最根本的是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建立起新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一方面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

要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抓紧在统筹城乡改

篇8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原则 方式 途径

现代教育学认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目标、规模和结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实现高校职能,从而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地方高校通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对其要求和相应的政策,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秉持一定的原则。

(一)准确定位原则

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形式,而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打造符合自己校情的特色。准确定位的原则要求某区域内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础。因此,根据泰州当前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状况,本地区五所高校短期内的定位应是: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要着眼于建设省内一流的教学实践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着眼于培养多层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长远来看,应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补充,建设以一所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主体,多所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补充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

(二)服务面向原则

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及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来规划学科建设,设置相应专业,开发对应课程,这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前提。在对地方高校宏观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谋划具体的实施办法,只有在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微观举措前提下,才可有效避免出现地方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状况。泰州地区的高校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及化工产业这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教育资源,调整专业方向,改革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内容,强化机电、计算机应用技术、药物制剂、应用电子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加强会计、外贸、金融、外语、社会工作和市场营销等文科类专业,专业设置覆盖了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绝大多数行业领域。从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五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一个,四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七个,三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九个。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一)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地方高校教育应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社会需要为人才培养的前提。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特色产业情况,培养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不同层次的高校教育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具体可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种。研究型以培养教学和研究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则以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地方性高校应针对现实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分工合作,科学合理地界定自己的办学定位。泰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生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根据这一目标,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清晰,为进一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切合,泰州市应积极引导高校定位,鼓励各校根据已有的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走个性化发展之路,从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由泰州师范专科高等学校升格成的泰州学院应该着眼于未来泰州大学的建设,走教学研究型之路,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则应当面向长三角地区,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通过对各个高校的正确定位促使其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促进泰州不同层次的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为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人才集中,设备齐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因此,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应借助其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客观理性的分析研究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往往面向当地中小规模企业,这类企业技术结构相对单一,非常需要技术服务,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在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备丰富实践经验时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地方高校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转变拘泥于校园内的观念,坚持实际性和应用性,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这一方面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使高校自身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改善外部环境和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的发展。在实践中,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不仅为乡镇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同时还以项目为载体,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申报科技项目和专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终身教育的平台

泰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泰州高校在为市民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方面大有可为,既可以提供业余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形式,又可以为市民提供继续深造的学历教育,使其成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习平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承担的泰州市社区干部培训计划就是区域高校服务社会的成功案例之一,这一针对全市1000名左右社区工作者的培训项目既有常规培训,又有学历教育,从实际效果来看,参加培训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培训不仅系统掌握了社区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实际工作的业务水平。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一)构建政校行企的有效合作机制

地方高校要发挥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与政府、行业、企业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高校要对政府制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技术需求、用人需求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政府、行业、企业也需要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情况。只有政校行企有效合作,构建定期举办、多方参与的对话合作机制,高校才能培养出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从而做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智囊团。2012年,为了适应泰州市“双轮驱动”的战略,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组建职教联盟,各校之间希望通过抱团发展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打造“高校+行业+企业”的泰州模式,这无疑是政校行企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二)建立健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地方高校在明确了自身定位之后,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政策方面,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在体制方面,对校、院、系及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要清晰明确,在组织管理方面,对区域服务的组织管理应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在对服务区域的监督方面,要加强对各项服务活动尤其是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咨询服务的监督。

(三)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对地方性高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时,要把是否服务和贡献地方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要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以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泰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各高校应积极主动开发科技服务项目,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在质量工程建设、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而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四)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地方高校要能够支持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市民提高生活质量,这就决定了它们必须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和更为便捷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教育及培训服务,它应当成为当地的终身教育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学与社区的高度融合不失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美国较为流行的社区服务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将人与社区要求融合在一起进行的一种经验学习。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其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已有养老护理员培训的项目,但这一项目由校内教师担任主讲,市民参与培训。未来更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师生共同直接面对社区的服务对象,这样的课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更能为社区提供医疗、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泰州市人民政府.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

[2]栾贵勤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振助.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新趋势[J].江苏高教,2001(3).

篇9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思考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教育部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0%。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对应的是,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根据教育部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随着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可以预见的是,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每年都将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同时,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难与职位空缺并存,很多企业面临难以招到满足需求的人才的尴尬。这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造成的。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片面追求数量,人才培养质量偏低,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简言之,就是供需失衡。

二、“供给侧”的概念

“供给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与“需求侧”相对应。经济学通常把投资、消费、出口称作三大需求,其中前两者是内需,后者是外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供给侧”指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有效供给和利用。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新常态,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是破解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难题的战略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和社会两大领域。高等教育属于社会领域,是人才培养的供给侧。高等教育的改革,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自身的进步,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深化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内在、必然要求。

三、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

1.以需求为牵引,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多数侧重于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型人才需求脱节。随着《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若干政策的出台,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为人才结构优化的重大改革。高校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培养理念,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规划科学的发展方略。2.以质量为核心,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高校扩招,教育资源的不足,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提高学生在社会需求中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人才质量是核心,这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落脚点与终极目标。高校要根据培养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规模,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学和实践水平,从粗放型培养向精细型培养转变。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是高校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3.以效率为导向,从普适型向精准型转变社会需求多种多样,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往往侧重于对普适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就业后,仍然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职业培训,培养效率低下。高校应加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加强针对性和指向性,进一步强化自身特色,转变教育模式,打造个性化、定制化教育,从普适型向精准型转变,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不断提高人才的竞争力。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四、结束语

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使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以需求为牵引,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质量为核心,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以效率为导向,从普适型向精准型转变,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

[2]李秋芸.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

[3]苏小燕.供给侧改革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6

[4]程书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等教育改革思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

篇10

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1]档案信息资源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其开发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指标体系,以量化的数据反映我国档案开发利用的现状、发展进程、存在问题,特别是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影响力,对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意义

测度是数学概念,测度理论是实变函数论的基础。目前,测度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如可持续发展测度、信息测度等,主要还停留在测度方法的研究上。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依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成效是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度量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成为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课题,既能丰富档案开发利用的理论,也能更好地指导开发利用的实践,使我国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以更深层次的开发和更为有效的利用,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理论方面,档案开发利用理论以往多侧重于开发利用的策略、方法等研究,对开发利用效益研究不多,而探究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问题,可完善对档案开发利用效益的评价,丰富和深化开发利用的理论。实践方面,这项研究能有效指导档案开发利用实践,促使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首先,测度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力,有助于坚定档案开发利用的正确方向,档案开发利用是对档案所承载的信息资源加工、输出、接收与运用的过程,以实现档案的使用价值,即档案信息对国家、社会组织及个人的有用性,从而实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这项研究可促使档案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努力方向。其次,有助于发现档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促使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更加科学、高效。第三,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档案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开发工作水平,使档案开发利用的目标更明确,成果更实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信息资源。

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实质和原则

2.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实质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实质,就是对档案开发利用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测度作为数学概念,要求测度的指标和结果尽可能量化,但档案开发利用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抽象的概念,不可能完全用量化的手段来准确测度。这个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应该如何进行测度?笔者认为,采用测度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更实事求是,即通过科学评估档案开发利用活动的绩效,达到测度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这一目的。绩效就是对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情况的综合评价,本身就含有成绩和效益等内容,投入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包括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绩效既包括工作结果,也包括工作行为,目前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甚至用在公共部门来衡量政府活动的效果。绩效评估是从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三个主要角度对管理活动进行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测评,因其综合运用了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社会组织或个人的业绩、成就和实际作为做尽可能准确的评估,因而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组织或个人的绩效状况。绩效评估涉及很多方面,仅从基础理论框架上划分,绩效评估体系就包括评估对象及要素、评估主体、评估价值取向、评估的内容及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绩效进行评估,就是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估原则和方法,对一定时期内档案开发利用活动中的种种数据及其成效等指标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2]。因此,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可以借助档案开发利用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2.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原则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是动态的。为能较为准确地衡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测度原则,这对测度工作尤其是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2.2.1目的性原则测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指标体系的制定、建立、执行和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希望通过测度,找出问题和差距,寻求改进的方法,以达到更为优化的效果,为后续工作的科学决策和方案优选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测度指标的选取必须目的明确,指标要客观、本质地反映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测度出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力,从而全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

2.2.2科学性原则一是测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指标的选择与层次划分要符合逻辑思维习惯,且各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含义和目标导向,不能太抽象或似是而非,应为可量化的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不能仅仅是定性的,还要避免选择模糊含义的指标,以免出现互相矛盾、标准不一、越界划分等错误;同时,指标层次之间的界限要明晰,但各层次指标并非孤立、分散使用的,而是要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完整体系。二是测度方法的科学性。不能只选取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来进行测度,而应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进行测度,这样得出的结果更具说服力,更真实有效。三是测度选取的代表性指标的科学性。对于有关的测度指标要进行筛选,所选指标必须典型、有代表性,能科学反映档案开发利用的水平及影响。

2.2.3模糊性原则人们构思一个复杂、系统的测度指标体系时会发现相当一部分指标可能属于定性指标,而且某些定量指标也很难用准确的数值表达,这是被测度对象的属性决定的。同时,测度行为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决定论”的体现,往往是测度者观察角度不一、测度方法多样。因此,借助模糊,将数学抽象思维模式应用于档案开发利用的基本理论领域,在追求准确完善的前提下还得允许一定程度的置信区间存在,以系统综合的指标效应反映总体的质量层次,测度效果将更为理想。

2.2.4动态性原则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应有不同的建设策略和工作内容;同时,用户新的和潜在的信息需求总是不断显现。由于测度对象始终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档案开发利用影响力测度也应适应其规律,不断总结、改进,修正测度标准,在动态中保持相对稳定,以获得有效的测度数据,为完善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3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力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测度指标体系是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如何使指标体系更科学、合理,须遵循科学的方法,本文在分析经济社会环境下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测度指标体系。

3.1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需要考虑的因素档案部门是整个社会环境系统的一个要素,必然与其相互作用,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档案部门的行为,因此,测度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仅要考察档案部门内部影响到档案开发利用的因素,还要考虑这一行为与外部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只有全面考察这些因素,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才能更全面、科学。

3.1.1档案部门因素档案开发利用就是由档案工作人员通过若干工作环节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及时输出档案信息,满足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档案部门内部影响开发利用的因素,主要有档案工作人员、馆藏量、档案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档案信息服务的效果、有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与法规等五个方面。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关键要素,其整体素质和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档案馆藏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丰富的馆藏和优化的馆藏结构有助于提高开发利用的效率,无馆藏就谈不到开发利用。档案用户除了需要原始信息,往往更关注经过分析、预测的综合信息,尤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科技信息,这要求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深加工,下大力气做好层次深、专指性强的二次甚至三次性的信息开发。目前,档案部门的信息服务还不能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需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大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建设力度,提升信息服务能力。我国当前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系统、完善,对档案信息的管理缺少协调和沟通,致使档案信息传播的不同系统职责不清,各行其是,成为制约档案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

3.1.2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反映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良好的政治环境有利于产生开放和开发档案的方针、政策,档案开发利用政策也影响着政治环境,如档案开放、公布制度的实施,配合了政府信息公开,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从而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包括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等在内的经济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规模、速度、水平和效益。档案开发利用是服务性的科学劳动,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档案工作者主体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越发达、投入的经费越多,开发利用工作发展得越快。而档案部门只有做好开发利用,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切实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得到认可,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文化因素指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档案资源有必然的利用需求。档案真实记载了人类科学进步、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情况,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储备形式。这一属性决定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与文化环境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科技因素指科技进步与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互为影响。现代科技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了档案部门深入开发档案资源的能力。同时,档案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信息,运用先进技术对其深层次发掘并服务于科技工作,既充分实现了档案自身价值,也有力推动了科技进步。

3.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指标体系设计据以上测度原则及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测度指标应包括三大类,一是档案开发利用规范,二是档案开发利用方式,三是档案利用效益。这三类指标中,开发利用方式主要反映开发利用活动的过程或行为,利用效益主要反映活动的效果,这两项指标都反映了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的直接影响;而规范是开发利用方式及效果的制度保障,对经济社会间接发挥着影响力。

3.2.1档案开发利用规范该类指标包括制度规范和管理规范,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保障,主要反映有关档案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制度规范主要包括档案的开放制度、公布制度、利用制度和开发制度等,其中开放制度主要规定了档案开放利用程度有多大、如何开放、开放多少档案等,公布制度主要规定公布档案的形式和频次,利用制度主要是档案利用主体、利用程序和内容方面的规定,开发制度主要是开发主体、开发程序和内容方面的规定。管理规范主要是档案工作标准的制定,包括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等。

篇11

关键词:独立学院; 服务地方;启示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也必然成为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借鉴和研究。目前,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研究很少、经验总结的也不多。因此,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高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必将成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拓展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也是独立学院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推动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独立学院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在原来民办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较短,在服务社会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

1. 社会服务意识淡薄。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或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在投资教育之前都是企业家。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是很深刻。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由于投资较大,急于收回成本乃至盈利,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注不够。

2. 组织协调不力。

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短,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所难免。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服务社会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有些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上有口号无行动;有些独立学院虽有自己的专门机构,但组织散乱,单兵作战多,集体攻关少。

3. 专业设置不科学。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都紧随市场,本身无可厚非。但存在“一窝蜂”的现象,专业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不能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4. 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师非老即少,中年教师甚少,老教师基本都是原高校的退休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科研积极性也不高;年轻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缺乏科研能力,更缺乏与社会进行沟通的能力;中年教师有一定科研能力,但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梯队建设。这导致独立学院的教师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相当滞后,除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原因外,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也严重影响独立学院社会服务的发挥。

1. 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因。

独立学院要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要求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教育部在公立院校,特别是在重点院校给予了较大的专业设置的自主权。而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要求与母体学校相一致,否则,学生毕业时的学位授予就成问题。这导致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往往在母体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重复,妨碍独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地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

2.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地方政府对独立学院的认识不清,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兴起当作地方的民办企业看待,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科研水平、专业设置等问题要么无权管理,要么怠于过问。二是地方政府利用独立学院智力支持的能力不足。地方政府对于如何利用独立学院的人才、技术、信息和思想来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考虑不多。三是地方政府缺乏充当“红娘”的意识。地方政府往往怠于“插手”独立学院的发展,缺乏充当独立学院与地方企业沟通与结合的“红娘”的意识。

3. 企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地方的企业。由于地方企业与独立学院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地方企业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多持怀疑态度。在有需求时,往往舍近求远,寻找重点院校、公立院校提供服务。

二、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践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始建于2000年9月,属广州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4月,由广州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为独

立学院。学院校园占地540亩,建筑面积20万多平方米;目前设有8系3部, 21个本科专业。

(一)举办者高度重视。

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历来重视学院服务增城经济社会发展。马云珍是增城民营企业家、民办教育家,2004年,被中国教育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办教育家”,在办学之初提出了“立足珠三角,服务广东省、放眼全中国”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松田学院被批准为独立学院之后聘

请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宁波大学校长张钧澄担任学院执行院长,之后聘请的历任院长都十分重视科研与社会联动工作的发展。

(二)学院领导大力扶持。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的历任院领导均具有多年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深谙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清醒的认识。在服务地方的问题上,精心组织,大力扶持,为学院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遗余力。

1.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全面负责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松田学院在2006年专门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作为学院的处级单位,负责学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全面工作,下辖独立学院研究所,专门立项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制定一系列支持教师和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一是资金支持,凡获得立项各级各类课题,均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二是教师进行科研联动工作均折抵一定工作量;三是积极支持校级、院级科研立项;四是积极打造科研团队。

3.大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不断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院为进修的教师提供资金支持,报销学费,设立专项资金引进高端人才。

4.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如学院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产业情况,成立了广东省独立学院中唯一的社会体育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结合增城打造广州物流基地的现实,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

(三)加强师资建设。

在学院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教师队伍建设渐趋合理、科研积极性高涨、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科研工作团队基本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显著增强。

(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取得成效。

1.培养合格人才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根本。松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凝成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扬长避短,力创特色;远近结合,立足长远;加强内涵,质量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努力实现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松田。每年学院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高达95%,高质量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

2.主动出击,在“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方面成效显著。2007年增城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学院上报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关于服务增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学院向增城市政府推荐专家学者参政议政,与增城市法院、检察院、教育局、体育局、邮政局等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还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送服务上门。

3.成立科研院所,加强科研研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学院先后成立了岭南营销管理研究所、独立学院研究所、松田艺术研究所、汽车与摩托车市场营销研究所和珠江经济研究所,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

  4.全院共同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各系部根据专业特色,设立了特色社会服务项目,增强了师生的服务意识。如法政系师生为社会提供司法援助、法律咨询服务;管理系师生为增城市邮政局提供策划、宣传服务;艺术系师生为豪进摩托车进行衍生产品进行设计服务;外语系师生为“广交会”提供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三、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启示

(一)举办者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键。

独立学院一般都适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往往取决于董事会,甚至是董事长个人。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实施专家治校的思想直接推动了松田学院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苦练“内功”是提升独立学院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的基点。

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教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切实提高办学水平才获得社会认可的。

(三)主动出击是目前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唯一出路。

独立学院相对“年轻”,服务地方的能力有限,“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要有一股闯的劲头。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主动联系政府、企业,以点带面、由弱到强,靠的就是一股闯劲儿。

四、关于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形式的思考

尽管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地方院校、重点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因此,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借鉴著名大学和国外的高校服

务社会的形式就相当必要。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上,独立学院还存在形式单一,内涵有限等方面的问题。而一些著名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经验、模式都值得独立学院学习和借鉴。如有的学校加强了图书馆、物业、后勤、实验室等一系列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功能的开发,这些都是独立学院可以做,应该做,也能做好的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挖掘这些方面的服务功能。

(二)广修栈道,打通“关节”。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障碍是中间环节受阻。这要求独立学院要多渠道地联系社会。学院可充分利用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把学院服务的能力介绍给社会,弥补教师与社会打交道能力不足的缺陷。如可把学生动员起来,特别是一些企业家子女,让这些学生充当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红娘”,必将大大缩小学院与企业的距离,节约学院开展服务的成本。

(三)广结善缘,请佛诵经。

在服务社会方面,独立学院的起步较晚,经验有限。广结善缘,就是要求独立学院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支持。请佛诵经,就是要聘请政府、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政府、企业对学院的了解、认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中间开花,服务“零距离”。

中间开花,就是在企业集中区域建立服务公司,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资讯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

总之,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只要增强意识、苦练内功、坚定方向,独立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一定可以厚积薄发、大有作为。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0y8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吕祖善.高校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 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

[2]李源潮.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j].求是,2008,(4).

[3]徐铜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12

一、第二轮市区财政体制调整的必要性

我市已经实行的以属地征收、分税分成,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市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基本规范了市区财政分配机制,较好地调动了市区两级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财力保障。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第二轮市区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对我市财力增量影响较大,市本级财力占全市比重逐年下滑,宏观调控能力受到削弱;二是财政体制与计划投资、国土基金等体制不完全匹配,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原则受到影响;三是全市产业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城市事务性管理下沉、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对市区财政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市区财政体制,使之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体制是确立政府间分配关系的基本依据和规范。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应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将其他涉及政府间财力分配关系的制度、体制、规范等统筹考虑,切实提高财政体制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约束刚性。

二、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服务于构建“和谐市区、效益市区”的总体目标,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方向相适应,科学界定市区两级政府事权范围,明确体制,合理划分市区财政收入,按照各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分类指导,适度增强市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激发活力,努力形成科学公平、共同增长、激励先进的机制。

(二)基本原则。

1.服务大局的原则。市区财政体制要与市区政府职能、事权范围相适应,确保市政府有效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社会运行,全面推进“和谐市区、效益市区”的建设。

2.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根据我市城市事务性管理下沉、城市化进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明确市区两级政府的事权,进而明确市区两级财政收支范围和保障水平。

3.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城市化后全市协调发展的需要,规范各类政府性资源的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市重大设施项目,均衡区域间公共支出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全市协调发展。

4.产业第一的原则。根据各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特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5.激发活力的原则。继续巩固前两轮体制中属地征收、分税分成的机制,结合各区实际,建立激励机制,体现活力因素,充分调动市区两级政府发展经济、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的积极性。

三、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

(一)市区税种的划分。

基本维持第二轮市区财政体制税种划分格局,取消原体制中关于大型项目(特殊区域)税收单列分成的规定,实行彻底的属地征收、分税分成。调整后的市区税种划分格局如下:

市区共享税: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营业税(金融保险营业税除外)、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个人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

市级专享税:金融保险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地方分成部分);

区级专享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外)、耕地占用税等其他税种。

本轮体制运行期内,若税种设置发生变化并对我市市区收入划分产生影响,则另行研究。

篇13

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给高校共青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外部环境上看,在宏观层面上,面对全球化时代,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党的十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面对的大背景。在微观层次上,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高校扩大招生、后勤社会化、专业调整、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等措施的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科学化,这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工作对象上看,新时期大学生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的考验中展现了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的形象,他们并不沉醉于对理想的憧憬,愿意扎扎实实做实事。他们特别愿意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尽自己所能做一些事情,但不在意服务的过程和形式,而更看重他们的服务是否有实效[3]。许多传统的团的工作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吸引他们,进而也不能从思想、行为上引导他们。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不仅仅要“面向市场”,更要乘“市”而上,建立有效载体,整合资源,拓展渠道,发挥优势引导高校青年学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高校共青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

1.整合资源,借台唱戏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具有组织体系完备的优势,只有走社会化的路子,才能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把青年工作变成一个社会工程。发挥共青团的优势,依靠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这就是共青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佳选择[4]。高校共青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有效地组织调动社会资源。第一是人力资源,做好青年工作,仅仅依靠共青团组织是不够的,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教育。第二是工作阵地,要善于利用社会上的有利条件,延伸高校共青团工作阵地的触角,同时将一些活动阵地推向社会,使其发挥综合效益。第三是社会资金,弥补团的经费不足。比如面向社会开展青年就业见习,不但能够帮助见习基地解决人力短缺问题、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还能够利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和经费的不足,帮助团员青年了解社会,为进一步更好地择业做准备,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获益。

2.校地共建,互利共赢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可以选择和地方团组织进行共建、合作的方式。深入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针对各地情况利用自己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服务工作。我国部分地区已做了有益探索,如北京团市委开展的“首都大学生城市发展服务计划”区校共建项目。同时,应充分利用高校团组织和地方团组织合作的资源优势,形成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形式可以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挂职锻炼、博士服务等,让学生切实、有效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当中。

3.学生主体,社团冲锋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组织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重视以学生社团为重要载体,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的各项自主性活动,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社会、推动社会、改造社会,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团的工作向多层次、多领域方向发展。支持并指导学校的理论研究社团面向社会开展政策宣讲、道德模范宣传,学生科技社团面向社会开展科技宣传、技术推广,公益社团面向社会开展志愿服务、环保普及等活动。

三、高校共青团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育人体系。依托于思想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人才和智力高度密集的高校,高校共青团组织拥有许多显著的优势。应充分利用优势,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1.发挥科技优势,在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做出实效高校共青团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组织青年教师、青年学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服务。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高校团组织与教务、科研、资产管理部门合作,对大学生科技园进行合理利用,为科技成果提供孵化基地,青年科技创业者打造创业平台,有效推进产学研结合。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举办“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研究生学术节、青年科技成果展、青年创新创业博览会、青年创业夜校等,为青年团员的科技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交流的平台和推广的天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促进科技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高校团组织组织和引导青年教师、各类学生社团走进企业、农村、社区,推广实用技术,帮助企业、农民、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2.发挥文化优势,在校园与社会文化互动、先进高雅文化弘扬和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形成特色大学是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中心,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团组织应发挥学校的文化优势,发挥大学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即物质、制度、精神都有高校的鲜明特色,团组织抓住其超前性、丰富性、多变性等特征,以校园文化来之于社会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通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引导青年学生主动融入并改善社会文化,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促进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弘扬。大学是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也是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培育基地。高校团组织引导学生文艺骨干,排演经典文艺作品,将先进文化、高雅文化带到工矿农村社区,促进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弘扬。三是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大学文化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大学在推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高校团组织积极参与孔子学院巡演、巡讲,青年国际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在主动融入世界的同时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文化支持和国际影响。

3.发挥人才优势,在智力支持、人力支持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树立品牌作为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大学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6]。高校团组织应发挥人才优势,在协同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精细环节入手,树立青年人才品牌。一是组织青年人才提供政策参考、决策咨询服务,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高校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高校团组织发挥桥梁作用,当好领域专家、青年教师和学生面向社会,开展决策、管理、咨询服务的服务者。二是组织青年骨干到企业、乡镇挂职锻炼,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团组织主动争取各方面支持,开通青年骨干、团干部与校外各单位的通道,开展“博士服务团”等工作,输出优秀、成熟的青年人才到各级各类机关、单位挂职锻炼,发挥人才优势,协助挂职单位搞好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既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又为青年个人成长提供帮助。三是组织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青年学生在团组织的引导下开展的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科技攻关、理论宣讲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了大学生的学业专长和学科优势,培养他们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精神。

4.发挥阵地优势,在传统阵地和新媒体手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探索近年来随着大学园区、大学城的建立,以及校区、园区和周边社区三者间的有机融合、联动发展,高校共青团的阵地优势逐渐明显。高校团组织发挥阵地优势,为三区发展提供支持进行有效探索。一方面,整合校内外经济、人力、场地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服务。高校团组织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业见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科技支撑基地、志愿服务基地、校园文化建设阵地等向社会青年自组织开放,引进校办企业、校友企业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社会组织与学校机构联手服务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团建创新努力开拓团组织活动新阵地。团建创新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团组织适应现代青年沟通、交流的新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建设各类网络和新媒体阵地,有效服务校区、园区和社区的联动,为国家支柱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招聘、见习的宣传等,实现社会与校园资源的共享,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篇14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013-02

专业建设是指一所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要而建立的集专业开发、专业设置、专业调整、日常教学为一体的培养人才的教学活动。地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通常是在一定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而进行,具有专业性与职业性并重的特点。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地方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才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办学特色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可以说事关地方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我国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下简称《意见》)指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这一意见,既指明了高职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概括。因此,如何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和趋势。为促进这一特色的实现,《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变化、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整并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因此,为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育目标,也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专业建设方面,地方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立若干重点专业、相关辅助专业,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直接服务所辐射区域的行业、企业、农村,实现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同时,再寻求并拓展新的服务区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如何实现地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方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明确“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越来越趋同于普通高校,造成“千校一面”的现状。以何种姿态参与高等教育竞争成为地方高职院校亟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竞争力提升等现实与矛盾,这些矛盾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职院校作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实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其发展和命运正日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专业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不能故步自封,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走向市场看教育,首先要明确“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根据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的需要,以专业建设为纽带,努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职业人才,这样既可以为自身发展拓宽空间,形成办学特色,同时也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整体需要。例如,在专业建设制度方面,地方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建立以学科为依托、专业为载体,产学研合作为途径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在专业设置方面,为突显办学特色,地方高职院校要紧跟区域产业发展需要,逐步实现学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链相匹配,可以大胆尝试淘汰重复率高、就业率低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方面,地方高职院校应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要着眼于培养掌握专业实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方面,地方高职院校应主动与政府和企业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使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做好衔接工作等。

二 采取“多方联动”寻求多角度合作的专业建设策略

在当代社会环境下,要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和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需要大学、政府、市场(企业)的共同努力。因此,在“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地方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要以市场要求为纽带,积极拓展与政府、企业(行业)的合作,采取“多方联动”的策略,使自己真正成为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参与者。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要认真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区域发展规划、政府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的需求,精心设置专业,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主动吸引”政府对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支持,尝试和政府合作开发专业,形成高职院校与政府合作办学之势。另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也要及时跟踪相关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动出击与相关企业、行业共同开发专业。

三 努力“瞄准市场”实现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的专业设置

地方高职院校要逐步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高等教育发展思路,通过“瞄准市场”力求在更大的视域中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和价值,以服务谋求支持,以贡献谋求发展,实现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美国的一些职业教育专家认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就业,因此所设置的专业几乎涵盖了当地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领域。”而德国的高等职业学院专业设置的普遍原则是“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①因此,在专业设置方面,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要遵循并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挖掘当前城市建设需要的紧缺人才、招生的热门专业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走出以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求全求多”的误区,着眼于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相关行业联手,废除、改造重复性大、就业率低的专业,努力将专业设置出特色。另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还应该注重学院的整体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耦合,通过跟踪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需求,设置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的专业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地方高职院校不能生搬硬套。在与政府、企业(行业)合作的实践中,要坚持因地制宜,联合政府、企业(行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多种适合自身专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可以对传统的“订单式培养”“学工交替式培养”“2+1式培养”等模式进行改造和组合,尝试“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式培养”“项目化培养”等,大胆探索适应专业特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助于解决以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人才培养计划不实用、专业设置盲目、专业课程肤浅、教材脱离实际、实训基地缺乏、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也由于培养出了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从而获得企业的信任,使企业对地方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产生依赖。

五 营造“和谐氛围”为专业建设提供软环境

走专业特色发展道路是地方高职院校实现特色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我国的现实状况是“高校的运行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为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营造“和谐氛围”也尤为重要。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推行有利政策,从组织制度上保障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运行顺畅,例如,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教学基本建设、投资筹资、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一方面,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转变职能,从传统的微观管理向宏观服务转变,充分尊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自,可以尝试实施教育奖励机制,激发企业和学校合作共建的热情。当然,这种和谐的氛围也离不开地方相关企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注 释

①钱建平等.德国高职高专教育方针的特点及其启示[J].高教文摘,2001(5):8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