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

粮食生产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11:35: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粮食生产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粮食生产现状

篇1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对策;安徽郎溪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11-01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项目”、“超级稻示范项目”等以来,郎溪县的粮食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实现增产,无论是粮食种植面积,还是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创下新高。2011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57万hm2,单产7 005 kg/hm2,总产18.5万t,比2000年分别增长0.3%、1.0%和2.7%。

1 郎溪县粮食生产现状

1.1 粮食生产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长期以来,由于受科学技术及人们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上水稻品种多、乱、杂。仅中籼稻品种组合就有64个,且多数水稻品种产量低,米质也不好。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带动下,全县水稻的品种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主要表现在水稻品种结构日趋合理,优质水稻品种比例大幅提高。2011年全县中籼稻品种组合下降到20个,全县优质高产良种应用面积达2.47万hm2,高产优质率达97%以上,高产创建示范区优质高产良种覆盖率达100%。

1.2 现代粮食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全县的农业推广体系日益完善,形成了覆盖县、镇、村、组四级农技服务网络,水稻苗情监测、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全县共有农业技术人员80名,建有水稻苗情监测点6个,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4.67万hm2。

1.3 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由于受传统种植观念和农业科技影响,整个粮食生产社会服务水平低,除有少量的技术指导外,基本上都是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近年来,随着农民种植观念的变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服务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粮食生产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各类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的专业队伍逐步建设和发展起来。截至2011年底,全县共有农资销售网点213个,专业防治队伍96支,大型农机收割队5个,农机维修网点21个。

1.4 无公害和有机粮食生产发展显著加快

针对近年来农民增加农药、化肥施用量,给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的问题,特开展粮食生产节能降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通过稻鸭共育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创建一项无农残、无污染、可持续、综合性可操作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新技术,改善和维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目前全县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面积达2万hm2,引导农户达5万户以上。同时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生物转化利用技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农业基质、生物有机肥,在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了秸秆生物转化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目前全县的秸秆生物转化利用率达到85%,年均降低生产成本750元/hm2,全县年节约资金350万元[1-2]。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生产模式亟待发展

原有一家一户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化生产和服务亟待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是选择外出打工,就是就地进厂务工,农村主要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主要以中老龄为主,整体素质偏低。导致粮食生产方式陈旧,粮食生产的单位投入成本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比降低。

2.2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近年来,虽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资金理念等因素限制,社会服务水平整体表现为多元化、低端化、个体化,且分布不平衡。农业社会化服务还处于初始和起步阶段,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完善的、系统的粮食生产服务链。主要表现为服务组织点多面广、一家一户的服务模式和从事服务的种类单一,社会服务很难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对社会服务的监管不足,由于农资服务网点多,无法保障种子优质,无法控制违禁投入品,导致化肥的有效含量利用率较低等。

2.3 农业生产技术有待实破,推广深度有待提高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动下,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不断发展,粮食生产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社等社会化组织应运而生,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方式受到挑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虽日益完善,但深度仍不够,主要表现为农技服务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服务人员少、对象点多面广、经费不足、技术落后等,很难建立起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农技推广网络,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尽快转换为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下转第315页)

(上接第311页)

3 对策

历史和实践都证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只有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近年来,粮食生产无论是生产条件、技术条件还是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极大改变,只有不断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粮食生产才能稳定发展,更好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开创郎溪县粮食生产发展新局面。

3.1 适应现代农业需要,培育一批职业农民

在所有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主要的要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脱离第一产业进入二、三产业,粮食生产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大户、能手和合作社逐渐开始成为粮食生产的主角,农业开始向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培育职业农民也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之势。要逐步发挥县、镇、村三级农业培训平台作用,加强对粮食大户、种粮能手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和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同时以农村土地整治和整村推进等为契机,以农村土地流转为抓手,通过租赁、出租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农民逐步把土地向粮食大户、种粮能手和粮食专业合作社转移,帮助职业农民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此外,积极鼓励职业农民转变种植观念,走高产、优质、高效粮食发展之路,实现粮食产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单打独奏”向“集团作战”转变,培育一批拥有自己公司和品牌的“大职业农民”[3-4]。

3.2 加快物联网建设,推动粮食生产服务转型

一是建立 “四代一管”全程服务组织。以行政推动、技术支撑、市场化运作为基本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各类项目资源有针对性地加以倾斜,发展壮大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及服务能力的合作组织,不断加以引导规范,鼓励他们开展各类为农服务工作,逐步形成以合作社为基本运行单位,将种子资源、农机资源、技术资源整合到种苗产业链上,为农户开展代育秧、代耕作、代机插、代机收和田间管理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即“四代一管”的基本服务模式。解决服务分散、点多面广的问题。二是突出抓好育秧工厂建设,做好水稻种植产前服务。以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为平台,建设标准化水稻育秧工厂,实现规模化集中育秧。现已在全县扶持新建4座标准水稻育秧工厂,其中高标准育秧工厂1座,覆盖大田机插面积1 333.33 hm2以上,其余3座每座覆盖大田机插面积333.33 hm2以上,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全县高标准育秧全覆盖。三是组建郎溪县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全县育秧工厂和“四代一管”服务组织由服务中心统一调度,将农资服务整合到种苗产业链上。使种子的选育、农药的选购、化肥的使用都由郎溪县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统一调控,减少中间环节,有效控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四是建立物联网服务平台,开展网上农业生产合同服务,只要通过互联网进入“郎溪县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服务平台,填制相关住址和生产信息,再通过网上支付种植费用,即完成网上的全程服务种植合同,逐步形成一个覆盖县、镇、村,涵盖粮食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3.3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优化农技服务网络

一是注重加强现代农技人员的培养,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业生产一线工作,以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农技服务水平。二是延伸农技术服务链条,配齐配强镇村农技术人员队伍。三是创新农技人员帮扶形式,在巩固和夯实农技人员联系村、联系组的基础上,延长农技人员联系链条,农技人员联系大户、育秧工厂,联系“四代一管”服务组织,真正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竭润生,徐富贤.我国粮食生产近况及其发展策略[J].中国稻米,2012,18(3):28-31.

[2] 金美林,刘中柱,胡剑锋.岳西县粮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64-67.

篇2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头等大事。本文对近十年来广西粮食生产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粮食生产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稳定粮食生产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 生产 收益 对策建议

一、广西粮食生产现状

近年来,广西各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作物生产,积极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樱实施“千万亩超级稻示范推广行动计划”等示范工程,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全区粮食产量稳步上升。

2006年广西粮食播种面积3133.2千公顷,为十年来最高水平,虽2011年、2013年广西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增长,但仍然没有恢复到2006年水平,2016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023.6千公顷,比2006年减少109.6千公顷。粮食总产量2006年-2009年间波动较大,2010年-2014年实现粮食总产量“四连增”后逐年下降,但总体呈上涨趋势,2016年粮食总产量1521.30万吨,比2006年增加93.70万吨。从总体上看,十年间广西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但单产得到较大提高,粮食总产量实现低速增长。

二、广西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1)农资价格上涨,挤压收益空间。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农资和农业生产用工成本上涨快,种粮成本节节攀升等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销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压缩了种粮收益空间,对粮食生产形成较大压力。

(2)劳动力缺少,新技术推广困难。粮食生产收益偏低,外出务工收入远大于种粮收益,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粮食生产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劳动力紧缺。再加上农村土地分散经营,粗放型粮食生产模式仍占较大比重,农业新技术推广存在一定难度,制约种粮收益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弃粮而改种其他作物的田块增加,撩荒和改种造成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导致粮食产量下降趋势难以逆转,稳产、增产难度加大。

(3)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灾保丰收压力大。虽然广西农业基础设施逐年改善,但仍旧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要求,表现在水利设施不健全、田间道路失修、电网改造滞后等诸多方面。受此影响,粮食生产抗灾害能力较差,受干旱、强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明显,特别是近年来异常气候增多,抗灾保丰收压力大。

三、稳定粮食生产对策建议

(1)稳定农资价格,确保农民收益。目前,广西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不够健全,农资利用率比较低等问题严重。因此,首先要加强农资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农资经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一是要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把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挡在市场门外;二是建立以现代物流技术为支撑的连锁经营体系与销售模式,以减少销售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第二,要加强对农资市场的调控力度。一是通过价格监测,了解农资市场的行情并对其进行监管和调控;二是通过监测和即时公布农资市场的价格信息,有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来鼓励和推动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的发展。第三,要维护农村市场价格秩序,稳定农资市场价格,严格价格检查制度,大力打击各种扰乱农资市场价格秩序的违反行为。第四,要建立农业生产资料储备制度。为平抑农资价格的波动,需要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农资储备制度以及以平抑农资价格为目标的价格调控机制。第五,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资流通中的作用,提高农民的购买水平,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2)加强种粮农民培训教育,用科技武装头脑。农民的文化程度低,制约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只有提高种粮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成为生产力。一是要围绕粮食主要品种,以绿色证书工程、示范基地等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适时开展各种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技能,并逐步渗透绿色、标准的理念,使农民实现“绿色粮食”生产,并从中获益。二是加强新型种粮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有文化的中青年和返乡农民工从事粮食规模化经营,鼓励他们牵头领办粮食生产合作社,支持他们进行粮食生产技术培训和进修、与科研单位专家建立紧密联系,使他们成为未来粮食生产经营的创业人才。

(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力度至关重要,一是加大对农作物育种育苗研究,特别是优质早、晚稻品种的研发力度,大力培育和推广以超级稻品种为代表的高产、优质和多抗品种,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薯类、玉米、豆类等鲜食作物和小杂粮作物品种的培育,运用科技手段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二是应尽快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中心,加强对粮食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使种质资源能为广西作物育种和生产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以超高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突破口,以改善品质、提高产出、省工节本、降低能耗为目标,针对广西不同地域的生态特点,建立和推广互补性强、兼容性好、操作简单的生产技术和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模式,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 广西统计局.2016年广西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 广西农村统计资料.内部资料,2009.

篇3

    1.1粮食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长寿区目前粮食生产基础条件普遍较差。(1)水利灌溉条件差,防洪抗洪能力弱,多数农田处于“望天收”或“靠天吃饭”的生产条件;(2)地力条件差,中低产田和坡瘠地面积大;(3)交通运输条件差,多数地方主要依靠人力耕种,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1.2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据统计:长寿区现有总耕地3.47万hm2,较20世纪90年代初粮食生产用地面积4.80万hm2减少了27.7%。主要是两大工业园区建设、新重纲建设、北部新城建设等占地和柑橘、蔬菜及水产养殖等农业结构调整占地增加,导致粮食作物可用耕地大幅度减少。

    1.3粮食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

    长寿区现有粮食生产形式的主体还是农户分散经营形式。全区(50×667)m2以上种粮大户仅有9户,代耕种植方式最大种植面积(200×667)m2;登记注册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8个。土地承包和分散经营,极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其种植效益不高;专业合作社,多数靠国家政策补助,服务水平低。

    1.4从业劳动力数量少、素质差,粮食生产水平参差不齐

    据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绝大多数青壮年进城务工,在农村多为50~60岁以上劳动者从事种植业,技能差,对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各地区种植水平和产量差异较大,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高产田块与低产田块平均667m2产量相差100kg左右。

    1.5粮食比较效益下降,降低了种粮积极性

    近两年,尽管国家加大了种粮直补、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持,但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粗放生产和撂荒现象仍较严重。据调查,在全靠人工作业的情况下,种植667m2水稻,产值约1200元,扣除种子、肥料、农药和人工费用后,纯收入250元左右,仅为进城务工人员1~2d的工资。其他如小麦、玉米、红苕的种植效益更低。

    2目标

    2.1粮食生产总体目标

    长寿区粮食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科技创新为支撑,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夯实粮油生产基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和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优化政策体系,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主要品种结构平衡,力争将长寿区建设成为重庆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2.2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指标

    根据《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2009—2030)》的要求,至2020年长寿区常住人口将达100万人。按照长寿区粮食生产潜力和各项经济社会指标要求,只有加快粮食产业发展,实现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0万~7.33万hm2,总产量达40万t以上的目标,才能满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00kg以上的小康型粮食消费需求。

    3促进粮食增产的对策

    长寿区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一是提高单产,二是增加复种。

    3.1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3.1.1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和改造农田排灌设施,开展大规模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以抗旱、防洪、排涝为中心的农业水利设施和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的配套改造和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粮食生产发展后劲。

    3.1.2大力实施耕地质量建设工程

    大力实施有机质提升项目,加强土壤改良培肥建设。从长寿区的土壤条件看,中低产田土面积约2.20万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60%以上,旱地土壤中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50%以上,具有较大的改造提升潜力优势。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和绿肥种植技术、增施有机肥;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建设高标准的农田和排灌设施。建立网络健全、手段先进、管理规范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耕地质量监管体系,实现对农田耕地质量的实时有效监测,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3.2着力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面积

    大力实施耕作制度改革,优化种植模式,是增加复种、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稻田耕制改革以水旱轮作两熟制为主,在有水源保证的地区加大冬闲田开发力度,大力推广“中稻-小麦”、胡豌豆、绿肥等两熟种植模式;在海拔350m以下水源较好的冬水田集中区积极推广杂交中稻+再生稻。旱地耕作制度改革以中厢带状种植为主,实行“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蚕豆)/玉米/甘薯”种植方式,扩大一年三熟或四熟的种植面积。

    3.3以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为契机,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3.3.1加强粮油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积极推广主导品种

    积极引进水稻、玉米、甘薯等新品种,建立新品种筛选、示范区,确立和推广适宜长寿区种植的不同粮食作物的优质、丰产、高效主导品种。

    3.3.2集成推广丰产栽培适用技术

    加强耕制改革和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与配套,实现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创新高产栽培模式,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应用水稻“一增五改”综合技术、旱地“一推三改”关键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积极推广专业化防控;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组建植保专业服务队,开展统防统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

    3.4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紧紧围绕长寿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节本增效的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及节水灌溉等农机化技术,重点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注重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农机跨区作业、农机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模式,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3.5强化农业信息服务,规避市场风险

    加强粮食生产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区镇村户”四级联动、信息共享的互联互通粮食生产信息网络体系;开展粮食产、供、销等环节信息服务工作;加强农业信息的动态监测和。让主要农产品的产销信息村村通,不断拓宽农业信息渠道,增强信息的传播能力。

篇4

关键词:土地流转;粮食安全;适度规模经营

近年来遂宁市粮食生产由于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狠抓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以粮食高产创建为平台,促进集成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5年该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56.4万吨,实现了自2006年特大干旱后九年持续增长的目标.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对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市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农村劳动力缺乏、小规模种粮“高成本、低效益”导致粗放经营、耕地撂荒面积较大等越来越突出的系列问题,农村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推进社会化服务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因此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这是该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

1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及分析

1.1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迅速扩大

至2015年,该市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规模在30亩以上的种植户达694户,粮食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规模化种植户比2011年的389户增加了305户,种植面积比2011年的2.2万亩扩大了327%.其中种粮面积在30—50亩的种植户占66%,50—100亩的占14%,100—500亩的占18%,500亩以上的占2%.30—100亩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及经营面积占主导地位.

1.2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趋于丰富

该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已经从最初的以种粮农户为主的单一主体发展成了近年来的种粮大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全程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多样的经营与服务主体.2015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中种粮大户占34%,各类专合社等其它主体占66%.

1.3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近年来,该市各地不断探索创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丰富了模式内容和运作机制.一些种粮大户、农业企业单一经营模式加入了农机专合社、植保专合社、农事服务超市等社会化服务要素,同时粮食规模种植产、加、销的综合功能也日趋完善.

2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优势

遂宁市位处四川盆地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7.50C,降雨量1000mm左右,适合各种粮食作物生长,地形地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目前农村土地无人耕种、无力耕种、粗放经营种植效益差、耕地撂荒等现象突出,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目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在粮食生产发展中已体现出了其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促进粮食生产面积稳定,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耕地转包出租、入股、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土地集中流转,可有效地解决土地无人耕种导致撂荒等突出问题,对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起到了明显作用,近年来该市粮食播种面积均稳定在450万亩且种粮大户粮食商品率高,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5年该市种粮大户全年生产粮食3.2万吨,80%粮食产品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1.2促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种粮大户对科技的需求意识强,对粮食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肥料、农药)易于接受,集成配套技术落实到位率高、综合应用率均在90%以上.同时一些种粮大户依托自身的农用机械装备还能为周边农民提供技术、物资、机械等帮助,获取相应的服务收益,种粮大户具有开展科技示范的能力,也为实施相关科技项目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2.1.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仍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一方面对于解决劳动力本地就业、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可有效促进农村剩余特别是青壮劳动力转移至二、三产业,使他们得到更多的收入.2.1.4促进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加快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粮食规模种植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性,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据调查统计,该市企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农业机械化率均在60%以上,高的达90%,普遍比大面积高40个百分点以上.粮食生产亩成本降低300元左右.

2.2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影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扩大首先部分地方农民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会失去生产就业和生活生存保障,宁可自己粗放种植,甚至因无力耕种撂荒也不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造成部分耕地不能有效集中用于粮食规模化生产而形成“插花”现象.其次一些已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也还存在口头约定、书面合同不规范等问题,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纠纷,影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扩大.还有部分地方用于粮食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费用偏高.据调查,该些地方用于粮食规模经营的土地租金多为每亩600—800斤稻谷,相当于每亩耕地全年粮食总产的50%左右,部分经营主体因租金较高而不愿意参与适度规模经营或适度扩大经营面积.2.2.2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粮食规模化集中连片耕种部分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脆弱、已有设施老化严重.目前该市大中型水利工程,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工程配套设施不全,且灌溉设施老化,关键时节用水调度难度大.据统计,该市运行20-50年电灌站达2222台89047千瓦,约占电灌站总装机容量的84%,大大超过了正常服役20年的国家技术标准.同时,许多泵站的渠道“淤、堵、垮、断、漏”现象突出,提灌能力大大降低,甚至部分不能正常使用.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差,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该市仍有40%的耕地靠天吃饭,旱涝保收面积小,加之气候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暴雨频繁、“十年九旱”,严重制约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丘陵区的地理特点导致田块细碎不平.目前流转的农田大多未经过统一整理,田面高低不平,田埂密布、大小不均,不利于集中连片机械化耕种,影响了粮食规模化生产的效率.多数农田缺少农机下田、运输等作业通道,农业机械使用程度不高.2.2.3从事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成本高、效益低粮食价格相对较低,据调查,目前小麦、水稻市场销售平均价格分别为2.0元/公斤、2.5元/公斤,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保护价2.36元/公斤、2.76元/公斤的水平,且种子、肥料、农药价格仍高位运行,土地流转费用和农业生产雇工价格较高,种粮亩收益在一般情况下多数地方在300—400元之间,不如外出打两三天工的收入.据2015年测算,大面积水稻亩产值1200元左右,扣除亩成本850元,亩效益仅350元;玉米亩产值1000元左右,扣除亩成本750元,亩效益仅250元;规模化种植效益低,个别种植户甚至因自然灾害导致减产出现亏本现象.2.2.4配套设施设备缺乏,增大了规模种植经营风险一些种植户缺乏农机停收、维修场地设施.部分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反映缺乏农机停收、维修场地,主要原因是场地的土地较难获得.规模经营的配套设施建设用地难以落实.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房、晒场、储存场地和道路设施.部分经营主体缺乏甚至完全没有合适的晒场、烘干、仓库设施,限制了粮食经营规模的扩大,同时也加大了因收获季节天气异常时,特别是水稻收获期的8—9月,遇秋瀮时种植大户的经营风险.2.2.5种植户技术水平低,种粮大户种植管理粗放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从事种植业的主要为老、弱、病、残,多数种粮大户他们年老体衰,掌握新技术能力弱,缺乏科学种田知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技术水平上,难以发挥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种植管理粗放.个别新成立的粮食规模种植农业企业,缺乏管理经验等,望国家投入的现象突出,疏于管理或管理经营不善,效益差.

3规模经营解决的对策

3.1落实相关政策,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土地规范流转奠定基础.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鼓励、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有序”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让土地经营权逐步向懂技术、有经验的粮食规模化种植户流转,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解除粮食规模化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引导工商资本进入粮食生产领域,在适宜区域引导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土地收益实行按股保底分红,同时,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大力推广不流转耕地的农事全程(季节)托管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这方面射洪大桥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取得较为成功的经验,一定程度缓解了种植大户的经营风险.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复耕、农田水利工程、沃土工程等相关项目,将项目优先安排在粮食规模化经营区域中实施,做到“田网、路网、水网”配套,已建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要积极引入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鼓励扶持粮食规模化种植户投资投劳兴修山塘、水坝、机耕路和建设排灌设施.

3.3加强对规模化种植户科技培训

针对规模化种粮户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种田技术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依托相关培训项目,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种粮大户的农业科技,鼓励和引导有知识、能吃苦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承包农田.同时高产创建、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万亩示范片、核心示范区要重点安排在种粮大户集中或种粮专业合作社的区域,推进集约化经营,积极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

3.4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机械

积极探索推广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推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目前水稻、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已趋成熟,在粮食规模种植户中应大力推广.各级财政应在中央、省规定的农机购置补贴标准基础上,依托相关项目对规模化种植户进行一定的累加补贴,提高规模化种植户购置使用农业生产机械的积极性,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给予适当的农机作业补贴.扶持在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粮食晾晒场地、烘干中心,降低收获季节因天气异常时的经营风险.建立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生产机械开展大面积农机作业服务.3.5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以打造粮食产品的“三品一标”为载体,支持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扶持培育一批粮食名牌产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共建基地等方式,收购加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合社等规模化生产的粮食产品,分担风险、保障收益,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钱耀才.我国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3(2):62-63.

[2]胡潮水袁陈慧芳.农业机械化与土地流转关系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8):23-24.

[3]蒋建兴.盐城尧南通粮棉油适度规模经营新观察[J].江苏农村经济,2011(7):41-43.

[4]封建强.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松江区探索家庭农场发展模式[J].上海农村经济,2009(9):13-15.

[5]江耀斌.无为县粮食规模化种植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1):111-114.

篇5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做法;对策;嘉祥县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6)02-44-02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全县总人口87万,辖12镇1乡2个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714个行政村,总面积960km2,耕地面积6.7万hm2。嘉祥是一个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等,曾3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b嘉祥县种植粮食作物常年稳定在11万hm2,其中,小麦5.3万hm2、玉米4.1万hm2、大豆0.8万hm2、水稻0.4万hm2。小麦平均单产7224.0kg/hm2,总产38.3万t;玉米平均单产8259.0kg/hm2,总产33.9万t;大豆平均单产2857.5kg/hm2、总产2.3万t;水稻平均单产9475.5kg/hm2,总产3.8万t。截至2015年底,全县累计实施农业部小麦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6个,面积2.6万hm2;实施山东省粮食(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建设面积2.0万hm2。2015年高产创建示范田内小麦、玉米每hm2分别达8353.5kg、8809.5kg,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建设辐射带动下,全县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7618.5kg、8289.0kg,粮食总产突破80.0万t,实现粮食产量连续14a增产,进一步奠定了嘉祥县产粮大县的地位。

2主要经验做法

2.1加强行政指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

嘉祥县历来重视粮食生产,始终坚持政府强力推动不动摇。牢牢把握“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总产”的工作思路,把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体内容。近年来,嘉祥县委、县政府围绕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供给,每年都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农业生产特别是加强粮食生产的工作意见。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嘉祥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实施方案》,把粮食生产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暨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2.2实施政策扶持,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

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把发挥政策、项目、资金在粮食生产中的扶持作用,作为拉动粮食发展的重要措施。全面落实农业耕地地力保护、小麦统一供种、农机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等强农惠农项目,2015年全县落实各类政策性补贴资金1.4亿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做好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山东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大方”建设,利用高产创建平台,整合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2.8亿元,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同时制定了《嘉祥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双百”行动实施方案》,加大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嘉祥粮食生产的发展。

2.3强化科技支撑,推广配套关键技术

嘉祥县始终把提高科技贡献率作为带动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积极转变粮食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按照“健全县级、强化乡级、突破村级”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帮扶网络。在县电视台开辟了跟我学种田、农业直通车等专题栏目。同时,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等项目,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生产现场会、巡回技术报告、印发技术明白纸等进行多层次、全覆盖技术培训。组织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包村联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重点推广小麦宽幅精播、“一喷三防”、氮肥后移、玉米精量播种、“一防双减”、“一增四改”、适期晚收、秸秆还田等关键高产栽培技术。截至2015年底,全县关键生产环节技术推广率达95%以上。2.4借助“种子企业+”,实现粮食生产共赢在粮食生产中,实施“种子企业+”合作模式。嘉祥县是种业大县,全县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作物种子企业11家,其中,山东圣丰种业注册资金1亿元、山东祥丰种业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县内小麦、大豆、玉米种子繁育田面积达到1.3万hm2,种子生产量8.1万t。通过“种子企业+合作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户”联合发展模式,实现各方共赢。种子企业在种子基地推广繁育自己的优良品种,专业合作组织负责“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机械收获”,农户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剩余劳动力给种子企业、服务组织打工挣取劳务费。为保证“种子企业+”模式的有效运行,建立长效机制,种子企业和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分别签订种植服务、良种回收合同,实施“订单农业”,保障各方利益。比如,繁育的小麦种子,种子企业的收购价格一般比当年同期市场价格高出0.32元/kg,按照2015年小麦单产7618.5kg/hm2计算,能多收入2437.9元/hm2。借助“种子企业+”模式的推广,逐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接机制,有效解决了销售难、缺服务、种粮效益低的问题,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

3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3.1农民种粮热情降低

连续多年粮食增产增收之后,粮食单产增长困难加大,粮食产量出现滑坡拐点的几率在累积,风险在上升,农业丰产丰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受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影响,引起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抵消了一部分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减免税和其他政策效力,再加上粮食价格偏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造成种粮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没能真正改变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的局面,影响了粮食稳产高产。

3.3技术装备陈旧落后

传统种植模式没有根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仍较粗放,高产栽培先进技术还没有真正得到推广普及,农业装备落后,机械化作业水平偏低,专业化服务组织力量薄弱,大型植保机械作业面积偏小,农业科技力量不足,满足不了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文化方面的需要。

4对策建议

篇6

关键词 粮食;生产;发展;思考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信阳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一系列“惠农、兴粮、富民”政策,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广大农民种粮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并屡创新高,出现了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生产增长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好形势。

一、五年来信阳粮食生产取得的成就

2007年信阳市粮食再获丰收,总产达到550.69万吨,较上年增加40.55万吨,增长7.9%;从2003年到2007年的五年,粮食总产跨越300、400、500、550万吨四个台阶。与2003年相比总产量净增264.68万吨,增长了92.5%,年均增速达到17.8%。与同期GDP的年均13.6%增速相比,高出4.2个百分点,也大大高于同期全国、全省四个粮食丰收年的年均3.9%、10.1%增长水平。2007年粮食总产量分别占全国1.1%和全省10.5%;全市人均粮食拥有量为689.6公斤,较全国、全省人均水平分别高于81.7%、29.7%。

信阳是个人口大市,稳定的粮食生产为信阳经济社会又好快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信阳人口粮消费量为190 万吨左右,饲料用粮为180万吨左右,可供出售的粮食约为 180万吨。信阳粮食生产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并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五年来信阳粮食生产的特点

1.粮食生产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形势。五年来,粮食总产年均保持了17.8%的增幅,是信阳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的最好时期。五年来农业生产经受住了干旱洪涝灾害的考验,粮食生产年年丰产丰收,改变了多年来的粮食生产“丰收-减产”的格局。

2.粮食生产均衡发展。秋粮生产占全市粮食总量70%以上,近几年,夏粮生产得到重视,夏秋粮连年丰收。2007年,夏粮总产达136.04万吨,较2003年翻番,年均增幅达20.2%,比同期的秋粮年均增幅高3.1个百分点。

3.夏粮比重上升。2007年夏粮、秋粮产量的比例为24.7:75.3,夏粮比重比2003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

4.年度间粮食生产不均衡。从2003年到2007年,粮食产量较上年增长分别为-25%、38.8%、6.9%、20.2%和7.9%。增幅最高的是04年,主要原因是上年农业生产遭受大灾,粮食生产大幅减产,有其不可比性。,06年粮食增长20.2%,主要原因是在全市范围推广优质超级稻,粮食产量增幅较高。由于粮食生产受自然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粮食生产年度间有波动是正常的,保持粮食生产稳中有升任务是艰巨的。

三、五年来信阳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因素分析

五年间,信阳市粮食生产以年均17、8%的高速持续增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

1.市三次党代会提出推进信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多年来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和深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投入。信阳是农业大市,各级政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用于农业。近3年来,信阳市涉农支出累计达到521621万元。2007年涉农支出300159万元,增加对农民的惠农补贴达到11项,各级财政实际落实惠农补贴53301万元,比上年增加15649万元,较上年增长41.6,远高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

3.加强粮食优质品种推广。粮食品质结构不断优化,水稻和小麦的优良品种全面推广。2007年,信阳种植的优质超级稻300多万亩,占水稻总播种面积50%左右,杂交水稻率达到100%;信阳“弱筋”软质专用小麦推广面积达到250多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近60%。在大力优化粮食品质结构的基础上,粮食生产基本上实现了优势区域种植,规模发展。

4.粮食价格稳中有升,效益提高。近几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食积极性,大宗粮食实施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使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粮食价格在高位运行,粮食的比较效益逐步提高,广大农民从粮食生产中得到的收入增加。

四、信阳粮食生产再增加30亿斤的可行性

1.有多年来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和深化,尤其是今年国家实行对信阳水稻种粮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2007年全市水稻平均单产594公斤,其中,优质超级稻300多万亩,平均亩产达700公斤左右,若全部推广优质超级稻种植,秋粮则可增产7亿多斤。小麦主产区在黄淮海平原,小麦单产与全省相比有较大差距,增产潜力较大。2007年,信阳小麦生产面积达到436多万亩,小麦平均单产295公斤,若加大投入、使用高产品种,小麦平均单产有望提高100公斤,夏粮则可增产8.6亿斤,仅通过提高单产一年就可增产15亿多斤。

3.在1187万亩可耕地资源中,开发增加100万亩优质超级水稻,水稻则可增加14亿多斤,如果再种上一部分夏粮,再加上通过提高单产增加的15多亿斤粮食,一年就可增产粮食近30亿斤。

五、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的思考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目前,国际市场粮价飞涨,国内粮价居高不下,国际上已有人断言粮价告别低价时代。信阳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粮食生产既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着广大农民收入增加。因此,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

1.继续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大和深化政策支农力度,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年粮食产量达到60亿公斤目标,把粮食生产作为建设农业强市的第一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一系列“惠农、兴粮、富民”政策和措施,提高惠农补贴资金的使用效果,做到谁种田谁受益,使种田者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扶持力度,在财政转移支付上继续实行倾斜政策,在干部提拔任用上要全面考察其政绩,让县、乡镇的基层领导干部有精力、无后顾之忧的大抓粮食生产。

2.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把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建设农业强市的第一工程,坚决贯彻今年3月27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将各种补助资金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及时尽快落实到位,切实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鼓励农户以多种方式建设水利设施,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真正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排涝能力,防止农村水利和技术服务的完全市场化。因为水利和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将使得农民无力承担。政府应该将其控制在自己手中,以低价甚至免费的方式向农民提供服务。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3.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各级政府应对农技部门开展的新品种、新技术等示范和推广给予重点扶持,大力推广粮食优良品种。大力支持农业科研部门研究开发适应自然气候条件的各种粮食新品种,加大对夏粮优良品种研究开发,积极发展小杂粮种植,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改善粮食产品品质。要在政策上探索和总结推广一些对农业科技人员为性基层服务的激励机制和有偿服务机制,调动他们推广良种良法的积极性。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只能依靠科技进步。五年来,大力推广超级稻和优质小麦品种,粮食产量年年上新台阶。

4.坚决落实保护耕地政策,保障粮食种植面积。土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之本,耕地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信阳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资源有限,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珍惜有限的耕地资源,切实保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防止土壤污染,避免和减少耕地退化。

篇7

科技进步提升了支撑能力。改革开放以来,该粮食单产从1990年每亩319.7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450.9公斤,总产由28.58万吨增至48.03万吨,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培育和更新速度加快,轻减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广泛应用,提升了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提高带动了粮食增产。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本替代劳力趋势明显,化肥、农膜、除草剂使用量增加,耕种、病虫草防治和收获等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比1998年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收达100%,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5、水利设施配套保障了粮食增产。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水利条件不断改善,设施进一步完善,排灌条件更加完备,有效满足了粮食生产要求,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制约粮食进一步增产因素

1、土地资源约束加大,依靠扩面增产已不可能。全县耕地面积74.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8亩,从长远看,人增地减的矛盾仍十分突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2、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短期难以改变。随着农资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今后粮食生产成本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粮食价格涨幅低升的趋势,而粮食价格涨幅低于成本增幅,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不利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些镇已出现粮食生产口粮化、兼业化势头,影响未来粮食增产潜力发挥。3、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从业人员接收新事物能力不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劳动力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偏弱,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大,影响粮食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制约粮食科技水平的提升。4、气候不确定性难以预料,防灾减灾压力大。近年来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性天气增加。由极端性天气引发气候事件增多,粮食生产将面临大旱、大涝、大冷、大暖的气候影响,旱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增加,由此带来的农业病虫害影响将加大。5、生态条件约束,保持良好农业环境的难度大。当前,农田掠夺性经营以及化肥、农膜等长期大量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土质退化,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加重,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粮食质量和效益。6、粮食市场波动,种粮比较效益不可能长期稳定增长。全球市场一体化格局将进一步明显,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在所难免,同时,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用粮量的增加,粮食市场的需求量波幅增强,对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影响。

篇8

关键词 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现状;问题;对策;浙江嘉兴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15-02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是确保社会稳定的基础。嘉兴市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通过政策扶持、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完善考核等措施,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高产示范区的建设,积极建设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引进粮食生产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拓新模式,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有力保障了全市粮食生产健康、稳定发展,大大增加了粮农收入。从调研情况看,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已成为粮食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点。该文对嘉兴市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服务经营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就促进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1 嘉兴市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现状

1.1 组织建设

近年来,嘉兴市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和服务公司2种类型。截至2012年底,全市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共有164家,其中粮食综合类60家、农机专业类43家、植保专业类46家、施肥专业类1家、其他14家。

1.2 资产状况

嘉兴市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共注册资金2 996.07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0 850.7万元、流动资产3 772.7万元。其中,拖拉机3 143台、插秧机338台、收割机469台、烘干机65台、担架式机动喷雾器1 502台、营业用房41 748 m2,主要集中在粮食类和农机类专业合作社。

1.3 经营情况

164家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8 884人,服务农户82 000户,服务经营面积5.79万hm2,2010年营业额17 216.62万元,毛利总额1 570.04万元。

2 取得的成效

2.1 服务组织进一步健全

经过多年来的扶持与完善,嘉兴市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服务组织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扩大,包含了粮食生产、农机服务、植保防治、配方施肥等专业合作社及机械维修、稻米加工等专业服务公司,涉及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

2.2 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嘉兴市粮食生产服务内容已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服务覆盖,产前服务主要包括市场信息的提供,良种、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的统一供应等,产中服务主要包括翻耕、育插秧、病虫害防治、收割、烘干等粮食生产环节全程服务,产后服务主要包括帮助农户进行粮食的加工、销售、运输等。通过初级产品深加工,打造自有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生产过程中统一进行科学管理,实行良种良法、农机农艺配套,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逐渐得到农民的接受和欢迎。2010年,全市机耕面积3.34万hm2,机插面积9 233.33 hm2,机收面积4.642万hm2,统防统治面积达1.262万hm2。

2.3 服务机制进一步创新

嘉兴市粮食生产服务组织管理制度规范,队伍基本稳定,服务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机制不断创新。嘉兴市植保合作社把公益型的病虫测报预警、农资供应连锁经营服务、统防统治服务、植物有害生物清除、病虫灾害保险补偿机制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新型植保服务体系。农机合作社除开展机耕机收、土地平整、河道疏浚等社会化服务外,还积极向外拓展,进行跨区机收作业,而且各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服务创造了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亮点。由合作社联合开展全程农民作业服务,做到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栽培管理、统一植保防治、统一机械施肥、统一机耕机收,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集成先进农业技术(包括高产栽培、综合防治、平衡施肥、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等),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组织生产,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存在的问题

嘉兴市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规模随着合作社、服务公司等的发展壮大不断扩大,但在服务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偏小、辐射功能弱

专业合作社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经营规模较小,入社社员数量少,带动农户和辐射产业范围相对有限。通过调研,散户生产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和报刊以及乡镇政府、村集体,各占36.5%和55.7%,种植大户生产信息来源于农技部门的仅占51.5%。散户和大户耕地主要是雇人机耕,分别占75.8%和61.9%。水稻收割83.4%的散户和81.8%的大户都是雇人机割;农作物灌溉也多数由村集体统一进行,散户占77.7%,大户占68.1%;而水稻播种、育秧、插秧基本上是由自己解决,其中散户占90%,大户占83.5%。

3.2 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机制欠缺,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社会化服务组织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组织机构与服务功能还不健全,经营行为不够规范,缺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与动力[1-2]。

3.3 社会化服务组织运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农户单家独户分散经营方式使农业服务区域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服务优势,服务成本居高不下,服务组织人员积极性不高,导致服务效率下降。近年来,受化肥、农用机械、农药、柴油、电力价格不稳且涨幅过猛,农产品经济利益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服务实体实际收益率较低,自身积累能力不足,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条件和服务手段仍有待改进。

3.4 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人才缺乏,政策扶持不够

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农技专才的缺乏成为自身的发展和壮大的瓶颈。尽管中央和省市对农业生产方面有明确的扶持政策,但是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如对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作业服务补贴等具体细节支持力度不够大。另外对服务组织贷款、用地、保险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4 对策

推进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业发展,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需要[3]。

4.1 加强规划引导,提升服务功能

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根据建设规模合理规划布局,配备多类型、多元化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基本做到服务面的全覆盖。结合产业特点,突出建设重点,针对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农资供应服务、生产过程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加工储存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促进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规范健康发展。

4.2 加强政策扶持,建设人才队伍

采取“市场主体投入,政府政策扶持”的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扶持重点,细化扶持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补助的作用。通过税收优惠、放宽审贷条件、项目融资、配套用地等方式,积极帮助服务组织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整合,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社会化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加强农业和农村的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4]。

4.3 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服务组织的发展,注重“量质并举”,积极引入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做大规模、做强服务,不断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强适用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强信息网络化管理,积极开展产学研对接,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4.4 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发展空间

推进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业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财政、工商、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应加强联系沟通,加强对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形成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业发展的合力推进机制。在项目、资金、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提供更优惠条件,为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业创造更宽松的发展空间,共同促进粮食生产社会化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廖西元,方福平,王志刚.粮食生产发展核心长效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7(4):14-18.

[2] 沈尤佳.粮食危机与农业生产方式——粮食生产中的集体化,资本化与合作化[J].中国农村观察,2011(4):27-34.

篇9

农村经济发展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但同时新沂市粮食加工企业小而散、生产效率低下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新沂市的粮食加工企业多为家庭小作坊的模式,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加工设备陈旧,粮食订单农业发展被动[6]。

2农民种粮效益提高的长效机制尚未成熟

一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抗灾减灾应变措施不够得力,农业保险政策和农民参保意识等均有待加强[7];二是多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人员中老年人比例太大,导致劳动力年龄偏大、接受能力和实际生产水平相对较低[8],从而制约了新沂市粮食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新沂市粮食生产发展思路

3.1加强组织培训,促进粮食生产提档升级

3.1.1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培训。粮食要增产,科技要先行,根本方法就是加强农民技术培训,让科技带动农业增产。特别要加强对于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带头人的培训。

3.1.2推广粮食无公害生产技术。只有严格按照无公害要求进行粮食生产,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才能保证粮食产品的档次,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尤其政府应当加大对于粮食的质量检测,真正实现优质、优价,从根本上实现粮食的无公害化生产。

3.1.3集中打造优质稻麦生产核心区。根据新沂市水源、土质、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因地制宜,突出亮点,重点抓好骆马湖沿岸0.67万hm2优质绿色稻麦产业园区建设。并以此为抓手,辐射带动全市稻麦等粮食作物生产水平和档次的全面升级。

3.1.4提高粮食加工档次。重点扶持大型稻麦加工企业,更新加工设备,提高粮食加工的规模和档次,打出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粮食附加值,进而促进优质优价的真正实现,全面提高新沂市粮食附加值。以粮食规模化优质化生产促粮食的流通和加工,以流通和加工的提档升级促进种粮效益,进而带动粮食生产水平提高,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10]。

3.2立足实际,明确粮食产业发展目标

3.2.1水稻发展目标。以万亩高产增效创建、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及高产栽培等项目建设为契机,提升项目区栽培管理技术档次。在做好水稻项目区建设和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沿骆马湖0.67万hm2优质绿色稻米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项目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水稻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

3.2.2小麦发展目标。加快发展优质强筋专用小麦生产,全面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在做好小麦项目区建设和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沿骆马湖0.67万hm2优质绿色小麦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巩固加强沿东陇海线3.33万hm2优质强筋专用小麦基地建设工作。

3.2.3玉米发展目标。在抓好港头镇和棋盘镇2个部省级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项目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在全市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晚播晚收,机播增密”这一核心技术,促进玉米生产实现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新跨越。

4新沂市粮食生产发展对策

4.1明确职责,层层落实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关乎国计民生。作为农业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干好本职工作,为新沂市粮食生产多做贡献。为此,要明确职责,层层抓落实,特别突出抓好镇、村两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确保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工作扎实推进,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粮食生产力[11]。

4.2稳定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新沂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国(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粮食生产中要加深对粮食基础地位的认识。目前该市粮食生产面积相对稳定,今后将坚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坚决杜绝因产业结构调整而挤压粮食生产面积的现象发生。此外,还需具体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因为扩大水稻种植能够更高产、稳产,生态和经济效益也更高。为此,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二是切实做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建设工作[12]。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除了粮食直补、增补、粮补和农机补贴外,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部省级高产增效创建项目不断增加,为打造高标准示范方提供了资金支持。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切实建设针对全市不同生产区域的万亩示范片建设,特别抓好千亩核心示范片建设工作。通过高产创建,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片,再以点带片,以片带面,辐射带动全市粮食生产水平的全面大幅度提高,切实提高新沂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3大力推进粮食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目前,全市6.67hm2以上种田大户数量不断增加,并初步建成5个家庭农场。今后应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原则,下大力气鼓励土地流转,培植更多的种粮大户,建设更多的优良家庭农场,逐步实现粮食生产的集约化和产业化,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从根本上扭转新沂市粮食生产的不利局面。

4.4依托科技挖掘增产潜力

近几年,新沂市依托江苏省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建设项目,加大了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力度。水稻和小麦均利用33.33hm2的粮食“三新”展示基地,召开现场观摩会,推介优良新品种、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条播和机摆播等栽培新技术和新模式。

4.5落实粮食生产各项扶持政策

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业和粮食生产任务的完成,加大对粮食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13-14]。

4.6主动做好农情信息工作

篇10

(一)粮食总产量变化

1949年以来,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呈现出在波动中增长的态势,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1949年的469.5万1吨先后登上了500万吨、1000万吨、1500万吨和2000万吨4个台阶,1994年总产量又超过了2500万吨,达到了2523.5万吨。期间,河北省粮食产量经历了三个稳步增长时期,两个下降时期,一个徘徊时期和一个波动增长时期。三个稳步增长时期:第一个稳步增长时期是1949~1952年,粮食产量从469.5万吨增加到了772.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8%;第二个稳步增长时期是1980―1999年,粮食产量从1522.5万吨增加到了2746.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77%;第三个稳步增长时期是2003―2008年,粮食产量从2387.8万吨增加到了2903.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2%。两个下降时期:一个是1958―1963年,粮食产量从837.6万吨减少到了551.8万吨,年均下降率为8.01%;一个是1999―2003年,粮食产量从2746.3万吨减少到了2387.8万吨,年均下降率为3.44%;一个徘徊时期是1952―1958年,粮食产量在650万吨到850万吨之间徘徊。一个波动增长时期是1963―1979年,期问波动非常明显,粮食产量从551.8万吨增加到了1779.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7.59%。

(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

1949―2008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49年的724.3万公顷下降到2008年的615.8万公顷,下降幅度为14.41%,年均下降0.27%。从整体上看,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出现了三次增加和三次减少的阶段。第一个增加阶段是1949~1957年,粮食播种面积从724.3万公顷增加到798.3万公顷,增加了10.22%;第二个增加阶段是1960―1976年,粮食播种面积从678.6万千公顷增加到807.5万千公顷,增加了18.99%;第三个增加阶段是1985―1998年,粮食播种面积从649.3万千公顷增加到730.6万公顷,增加了12.52%。三个下降阶段分别为1957―1960年、1976―1985年和1998―2008年,下降幅度分别为17.64%、24.38%和22.91%。

(三)粮食单产变化

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和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1949―2008年统计情况看,粮食单产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从1949年的648.2公斤/公顷上升到2008年的4359.8公斤/公顷,上升了3711.6公斤,增幅达到5倍多,年均递增3.46%。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粮食单产增幅不明显,始终在1000公斤左右波动,6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振荡上升,波动幅度较大。粮食单产增长最为明显的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年的2033.5公斤/公顷迅速增加到1995年的4010.5公斤,公顷,增长了97.23%,年均增速高达4.63%。90年代中期以后,增速开始放缓。

二、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资源匮乏,耕地质量下降

1949年全省有耕地726.58万公顷,到2008年减少到600.06万公顷。55年间净减少耕地126.52万公顷,年均减少2.3万公顷。这主要是因为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以及经济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另一方面,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也成为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以及农用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

(二)水资源严重短缺

河北省亩均水资源量只有243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8,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和相邻省、市、区,且部分山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已专供北京、天津两市使用。而农业是用水大户,粮食生产离不开灌溉用水,水量短缺和水污染对粮食生产构成了双重威胁。一方面,工业城市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水资源的“农转非”趋势愈加明显,农用水比例呈下降趋势,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另一方面,由于水污染造成土壤板结、碱化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导致粮食的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可见,水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主要保障因素,水资源安全问胚的解决程度制约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三)自然灾害频繁

从1995―2008年14年间,河北省受灾面积除2004年外,均在250万公顷以上,成灾面积均在100公顷以上,成灾率在50%--72%之间波动。其中,1996年以后,旱灾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最大。其次是风雹灾和病虫灾,对粮食生产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粮食作物的直接减产上,而且通过对耕地数量、质量的毁损,动摇了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削弱了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了粮食生产风险。

(四)粮食生产科技投入不足

从纵向比较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北省农业科研经费徘徊不前,甚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外实际上呈负增长。从横向比较看,全省农业科研投资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18%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研投入不足制约着河北省农业科研水平和科技储备,导致近年来全省缺乏重大科技突破。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弱、农业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依然是制约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障碍。

三、保护和提高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一)保障耕地资源安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粮食生产的唯一来源是耕地,粮食的生产状况取决于耕地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建立河北省耕地资源安全预警体系,包括数量安全预警、质量安全预警和生态安全预警体系等。保证耕地数量安全,严格控制耕地的占用审批制度;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安全,做到用地与养地的有机结合;保证耕地不被污染,而且能够被绿色的农作物覆盖,即改善和提高耕地生态安全。

(二)做好水利发展规划,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省水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部门进行农业一水利发展的综合规划,划定旱作农业区和节水农业区,并制定旱作区农业发展规划和节水灌溉区农业发展规划。旱作区农业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旱作区种植结构规划、旱作技术推广规划、旱作设备的推广规划等;节水灌溉区农业发展规划包括:节水灌溉率规划、各种节水技术的推广规划、水资源的供求规划等。按照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相协调,优先使用地表水和再生水、合理开发浅层水、限制开采深层水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配置,优化调度城乡水资源、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实行开源节流并举、调水节水并行、开发保护统筹、兴利除害结合的方针,采取工程、技术、行政、经济和法制等措施,合理开发利用现有地下水资源,控制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

(三)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抵御自然灾害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抵御自然灾害,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发展目标,突出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集中力量优先建设中、南部地区的粮食增产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及优质高效粮食生产基地。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在做好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的同时,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多立项,加大对大中型灌区、旱田节水灌溉,小型水库除险、农村饮水工程、民办公助项目资金的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投入增长机制。

(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一方面,要树立统筹协调和循环经济理念,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攻关力度,着力解决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问题,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篇11

关键词小杂粮生产;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对策;山西忻州

忻州是山西小杂粮生产种植大市,小杂粮在忻州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稀有精品越来越青睐[1-4],这为忻州小杂粮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也将为忻州小杂粮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实施小杂粮发展战略,对于实现忻州由小杂粮大市向小杂粮强市转变,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1小杂粮生产在忻州市的地位和现状

在忻州市粮食种植结构中,除玉米外,小杂粮占有绝对的比重。中国号称“世界小杂粮王国”,山西小杂粮产量占全国10%以上,而忻州又是山西小杂粮的主产区。在山西三大小杂粮主产区晋北、晋西北和晋东南中,忻州所占比例超过1/3。忻州的小米、燕麦、苦荠左、绿豆、马铃薯等品种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红芸豆、红小豆等品种更是该市出口创汇的主要粮食品种;黑小米等传统小杂粮优质品种多次参加国内各博览会,获得较高声誉。忻州在20世纪80—90年代实施了以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高寒山区高产高效农业发展战略。1980年忻州市小杂粮播种面积32.07万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8%。近年来,忻州小杂粮面积和产量有所回落,2009年忻州小杂粮播种面积约19.23万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5%。

2忻州小杂粮生产的特点

2.1分布广泛,品种齐全

全省14个县市区都有种植杂粮的习惯。忻州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土地以旱地为主,气候特点是高寒、干旱少雨,但是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小杂粮的生长。小杂粮品种多达几十种,以莜麦、谷子、绿豆、大豆、马铃薯等品种为主,占到杂粮产量的80%以上。

2.2广种薄收,分散经营

由于小杂粮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山区,十年九旱,小杂粮的产量较低,农民只能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产量低而不稳,谷子和薯类产量可达2 250 kg/hm2以上,而莜麦等品种产量只有750~1 500 kg/hm2。小杂粮产品除个别品种商品化率较高外,绝大部分是用于自己消费。

2.3流通社会化,多渠道经营

1998年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小杂粮流通市场全面放开,形成了农民经纪人、国有企业、有限公司等多种主体的流通体制,在销售上各自为阵,分别开拓市场。

2.4产业化不断推进,科技含量有所提高

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忻州市小杂粮生产逐步出现产业化、规模化、优质化的发展势头。规模化生产的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各地在推广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加快优质品种引进、加工、开发的步伐,扩大地膜覆盖等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小杂粮的结构布局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变化的方向发展。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忻州市小杂粮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传统习惯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差,小杂粮生产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点多面广、产量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十分普遍。加之小杂粮的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区域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小杂粮中优质品种、高科技含量品种、名牌产品比较匮乏,传统名牌产品也存在加工能力、开发力度、宣传手段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小杂粮的发展后劲。三是龙头企业在数量上、规模上都十分有限,不能形成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开发格局,因此形成原粮销售比例较大,深加工、精加工不足、附加值较低。四是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有一定规模的销售场地。尽管企业和农民经纪人都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搞销售及面对全国的市场,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销售场地,其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都是有限的。

4对策

4.1更新观念,树立发展小杂粮的战略思想

忻州小杂粮在生产上有相当潜力,有广阔的销售市场。现在需要着力解决的是转变观念,树立小杂粮发展的战略思想,关键是政府引导。首先各地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重视小杂粮的地位,制定有利于小杂粮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尽快实现适度发展,规模生产。其次,引导农民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逐步改变“种什么吃什么,有什么种什么”的传统观念,要把小杂粮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小杂粮品种的种植。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种植结构,生产优质、高品位杂粮。同时,要通过市场调控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使小杂粮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2加快小杂粮高产优质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工作

在维持现阶段小杂粮总面积的情况下,尽快提高小杂粮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增加小杂粮生产的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生产小杂粮的经济效益,完善政府对小杂粮生产的补贴政策,促进小杂粮生产的良性循环。要实施小杂粮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小杂粮生产在忻州地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4.3加快制定小杂粮发展的有关配套措施

主要是政府对小杂粮流通阶段的扶助政策。忻州小杂粮市场目前正处在发展和培育阶段,发展小杂粮战略急需组建和发展一批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管理科学、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首先,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使其发展壮大,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市场,为实施特色农业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其次,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经济。

4.4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农民还很难对市场变化作出超前判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务必扎扎实实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民进入市场架起“金桥”;通过实行订单农业、基地农业的有效形式,尽快推进小杂粮种植结构的调整,逐步引导小杂粮生产向优质、高效、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

4.5建立小杂粮专业交易市场,促进忻州小杂粮有序、规模流通

把庞杂无序、低效的小杂粮流通渠道,统一纳入专业的小杂粮市场。把各自为阵的交易变成统一对外的场地。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小杂粮流通的规模和效益,为忻州小杂粮生产实现彻底转变、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5参考文献

[1] 李引平.山西省小杂粮生产优势及发展思路[J].山西农业科学,2010(2):3-5,9.

[2] 丁进牛,景治忠,丁国荣,等.泾源县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0-81,123.

篇12

关键词:会宁县小杂粮;对策分析;技术创新

会宁县种植小杂粮已有近两千多年了,它历史悠久,并以绿色和无污染著称,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的小杂粮产品有20多种。小杂粮生产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会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会宁小杂粮生产现状

目前会宁县盛产的小杂粮有荞麦、扁豆、豌豆、黄豆、燕麦、莜麦、糜子和良谷等20个新品种,截至2015年6月,小杂粮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年产小杂粮达8万吨,是甘肃省的主要杂粮产区。会宁县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实行定单农业,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龙头企业+定单+农户”等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小杂粮的商品价值。

会宁县小杂粮常年播种面积2.33万公顷以上。主要包括谷子、糜子、荞麦、莜麦、豌豆、扁豆等,其中豆类1.49万公顷,平均产量1500公斤/公顷;谷子0.28万公顷,平均产量1950公斤/公顷;糜子0.22万公顷,平均产量2250公斤/公顷;荞麦0.23万公顷,平均产量1125公斤/公顷。

二、会宁小杂粮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薄弱

在会宁当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以及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如今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求。

(二)抗灾能力差

会宁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2025米,年平均降水量为340毫米,年蒸发量达1800毫米,缺乏农田的蓄水能力,旱灾、泥石流等灾害频发。该区山多川少、坡度大、沟深,植被覆盖少,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造成天然降雨的有效利用率低、土壤肥力减退,小杂粮产区的效益差,自然灾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不强,抗灾能力差。

(三)新品种引进、选育滞后,经济效益差

由于当地政府和农民缺乏对优良品种的认识,导致新品种引进及选育的滞后。会宁县属全国贫困县之一,在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做的有所欠缺,即耕作粗放,管理水平低,导致科技含量低,单位面积产量低,未能将小杂粮推向市场,未被市场所认知,导致小杂粮经济效益差。

(四)生产、种植规模小

1.企业的生产生产规模小

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起步晚、设备简陋、技术滞后、档次不高、规模不大、基础差、底子薄,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龙头”和产业链条,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表现在深、精加工能力不足,对深、精加工的开发正在起步和建设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包装和广告的不到位,导致流通销售不畅。

2.种植规模小

在会宁县6439平方公里的土地总面积中,水土流失面积达65%。228万亩耕地中,旱山地占90%;而小杂粮的种植面积且仅有不到50万亩,杂粮的种植太过多样化,样样都种,不专一、不精细、结构太过分散。产量难以上规模,影响产业化进程。

三、发展措施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

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建立具有区域特点和各具特色的生产结构,并进行品种提纯复壮、选优汰劣,或选用已经培育好的优良品种。

(二)培育行业协会

会宁县应以中心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组建由龙头企业、农业技术骨干、产销大户结合的小杂粮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结合,理顺产销关系,发展订单农业,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种植,形成规模,从而使得农民增产和增收。

(三)提高小杂粮竞争力

1.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

真正实现农业标准化,而标准的应用和实施是促进产业化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关键的问题是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2.技术创新

小杂粮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品种选育和产品的精、深加工等研制开发工作。应尽快培育和造就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科技人才,使技术上水平、产品高质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采用“院企”、“院地”合作模式,加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实行农科教和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成果转化率,开发出优质价廉的名、优、特、新产品,从而占领市场,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3.实施品牌战略

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从企业的经营思想、产品结构、产业布局、管理水平、科技水平等具体情况出发,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规模扩大,对简陋的设备进行革新,对低水平的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对质量档次较低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四)优化营销方式

大力搞好市场营销,开展市场调研,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根据市场反馈,快速开发新产品,并以最快的速度投放市场。注重商品包装和注重广告宣传。

(五)争取政策支持及财政补贴

为充分发挥农业补贴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在原基础上增加直补资金量、扩大补贴政策范围及实施农民科技培训补助,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农业补贴政策制度化、法制化,通过法律法规对农业补贴预算予以硬性约束,保证农业补贴政策的稳定和加强。

(六)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政府应加大支农资金的整合,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应利用各方面资金建立担保机构等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引导银行业机构为农业企业提供更大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鲍国军.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甘肃农业科技, 2006(4):37-39.

[2]吴国忠.甘肃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 2003(3):15-19.

[3]任瑞玉.甘肃省小杂粮生产优势与发展对策[J].甘肃科技,2007 (1):19-21 21.

[4]柴岩.小杂粮出口状况及其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2008 (3):67-69.

[5]陈宏旭.浅谈中国小杂粮的发展[J].陕西农业科学,2004(2):45-48.

[6]程英,徐敏.发展杂粮产业促进农民增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45-49.

篇13

关键词: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食品生产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企业也不断根据顾客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步引入先进的质量标准管理。一方面,好的质量标准管理可以转变企业的文化理念和自身形象,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企业的管理绩效水平,与市场的要求保持同步。但我国的食品生产企业在思维观念上还与质量管理有一定的差距,缺乏发展与创新的能力,很大程度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在现阶段在食品生产企业大力推进质量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一、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食品生产企业由于准入制度的放宽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数量逐年上升。但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食品质量要求接轨等挑战的出现,繁荣的食品生产行业背后暴露出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企业的自身形象。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食品生产企业大多数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质量管理还没有搭建完成,很多企业只是有质量管理的模式,照搬照用,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加工和在创新,这样在质量管理的建立和运行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运行效果不明显,更严重的是出现问题没有很好的挽救措施,质量管理只是叫法,形同虚设、无人过问。

2.现有的食品生产企业的规模还很小,有些企业没有树立良好的质量管理的思维理念,更是缺乏企业文化理念的组建与宣传和发动,企业都是贴着名牌的加工厂,不重视质量管理的运用和实施。

3.食品生产企业大多数在机构职能设置上还不是很健全,技术人员素质不高,没有必要的食品加工的专业知识,在生产和加工方面,制度不落实,生产过程没有有效的机制加以把控和限制,只是一味的追求效率和效益,偷工减料,有许多企业在通过相关政府部门许可之后,就放松了质量管理,造成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问题频繁发生。

二、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

1.食品生产企业没有建立与企业相配套的质量管理保障机制。大多数食品企业,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小微食品企业,他们基本上占据了食品企业的80%以上,典型特征是家庭式作坊。这些企业基本上缺乏高水平的质量管理经验,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和负责人没有必要的理论管理知识,只是把相关的质量管理文件和顾客的需求简单的衔接起来,目的是应对国内外政府机构的认证检查。而实际上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有机的与现有企业结合,脱离实际。大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文件都是由相关机构或者在网上下载得来,有些都是抄袭与借用,文件的内容与企业食品生产相关度极低。为了企业质量管理的提高根本没有借鉴意义,不能有效的指导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实施控制的整个进程。另外,有些管理者对于考核的要求和相关的文件没有必要的了解和学习,在执行过程中,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填写记录,而不能在现场核查问题,比较孤立、缺乏持续有效性,不能真正意义上,让质量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

2.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水平低下,缺乏必要的培训,难以适应高质量的质量管理的要求。食品生产企业现有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都不高,有许多都是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和接受与执行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在管理上完全是依靠原有的技术经验,吃老本,延续以往的管理方式,墨守成规,总认为新的质量管理比较繁琐,程序化严重,不愿意,甚至嫌麻烦。另外,生产技术人员的素质过低,一般员工只是熟悉自己日常工作的相关流程和工艺,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能力解决,这些主要是食品企业在应急培训方面还有所欠缺。企业由于受到成本支出的压力和限制,管理者安排外部培训少只有少,加之内部人员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理解还有所不足,无法承担企业内部培训,致使企业员工工作流于形式,更对质量管理的执行无从谈起。

3.企业的组织机构不健全,产品质量控制得不到保证。食品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范畴和经营规模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质量管理机制作为保障,这无形的使规章制度的作用架空,更多的食品企业依然延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职能机构单一,由厂长或者经理一人负责制,设置部门也不能有互相制约和相互弥补的作用,各自为战,有问题了大家推诿,有功劳了大家争抢,没有任何人想承担责任。没有监管部门的协调,很容易让一些制度在执行的工程中形同虚设。由于职权部门分责不清,质量管理的落实与执行十分困难。另外,职权部门的不健全也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控制。虽然企业在执行中设置了既定的目标“为消费者生产满意的产品”,但目标明显不具体,也没有可操控性,员工对待这样的质量管理目标变得很麻木。管理部门即是业务部门,密切联系客户当成头等大事,而把质量问题不重视。监管部门不能从源头采购上有效的控制,不执行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这样很大程度制约了产品的质量,工艺水平不能严格控制,究其原因于企业的指导实施检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多的检验人员素质不高,有些监管部门不作为,都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执行效果。

三、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改善的对策

任何一个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改善都是一个良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与企业的管理现状紧密联系,同时也要在执行和实施的过程中,消除企业自身带来的各种负面的质量问题,运用质量分析资料收集建立预防机制监督反馈问题处理,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闭环管理模式。为了保证质量管理的落实和实施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项改善措施。

1.统一认识,全员参与,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质量管理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需要企业自身统一观念,提高认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落实和贯彻的根本在与全员参与,让每一位职工都明白体系是企业生存之根,立足之本,要把质量管理的精髓之处进行统一的培训和讲解,深入人心。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层管理人员的英明指挥,更需要每个层次,每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在环节与环节之间都应主要体系的执行和落实,要知道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食品的生产质量,每一个都是企业发展的基层,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人人做好本职工作,才是企业生产过硬产品的根,全员参与质量管理(TQC)要求每一个人都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把问题解决于发源地。结合企业优势,融入企业文化理念,全面建立符合企业要求的质量管理。

2.加强员工培训,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企业各部门要按照质量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落实员工培训计划,对生产中常见的问题,组建公关组进行难题公关,形成一手资料,在内部培训上,进行讲授和辅导,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特别对产品之间部门和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要定期组织专家到厂家培训或者送到相关高等院校进行委培学习,提高员工技能的同时,有效的把控产品质量,另外,加强对各种文件和制度的和学习,按照企业的既定方针生产和管理,各种质量制度不要以“通知“的形式下发,应作为质量体系的一部分下发。

3.改善与控制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监管力度

食品与其他行业不同,要严格控制食品安全,把控生产工艺,加大食品行业生产工艺及新技术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研制出更多适合当前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在生产环节为确保食品安全奠定基础。管理部门要从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对各生产厂质量体系运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定期检查,又是对日常检查的落实进行监督。研究与制定完善的食品生产执行标准,要求食品生产商家严格执行。同时,加大处罚力度,一旦发现违规规章生产情况,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基于严格的处罚。

总之,食品生产企业要加大质量管理的建立,这样能使企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同时,推动企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现状;对策;福建武平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268-02

武平县是全国产粮大县、省级商品基地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也是全国508个(全省14个)蔬菜生产大县之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武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1 武平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工作现状

1.1 取得的成效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取得可喜成效。2011年武平县成立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并在17个乡(镇)站分别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心。自成立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y站及乡镇监管中心以来,实现农产品例行检测常态化。2014年武平县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考评获第二名,2015年获全市一等奖。2015年全县共检测3 424批次果蔬样品,合格率为99.36%。

1.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可喜成效。一是完善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形成了“县乡一体,上下联动,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的组织体系。尽早安排部署监管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武平县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至今全县共实施7家,266.5 hm2果茶园,4个标准化蔬菜示范园,43个规模生猪养殖场,11个家禽养殖场和2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三是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要求,推进农产品可追溯体系试点工作[1]。

1.2 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点多面广,规模小,监管难以到位。二是县、乡两级监管检测人员不足,加上检测任务繁重,制约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农产品质检工作处于初始阶段,缺乏仪器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等,只能开展蔬菜农药残留定性检测,无法作定量分析。

2 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1 指导思想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有关部门单位协同推进,突出落实乡镇人民政府属地责任,以健全监管体制机制为核心,突出全程监管和监管能力提升,实现农产品源头可控制、生产可监管、基地可查询、产品可追溯,健全完善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努力打造高标准、整建制、综合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

2.2 总体目标

确保不合格农产品追溯率达到100%,各类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本县生产的蔬菜、水果、茶叶中禁用农药的监测合格率达到100%,“三品一标”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制定县内主要优势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开展水稻、武平绿茶、西郊盘菜、食用菌、芙蓉李、脐橙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标准转化率达到100%,标准入户率达到60%以上。

建立完善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逐步将县内省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三品一标”单位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全程监管和质量可追溯。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标准化、可追溯“四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信息、“黑名单”、产地准出“四项制度”[3]。

3 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工作对策

3.1 加强宣传培训,营造社会氛围

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印制宣传手册、LED屏滚动播放,开展科技下乡、培训讲座、现场咨询等活动,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质量安全知识;对农产品生产者开展标准化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指导督促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自觉建立生产记录,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4]。

3.2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武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各乡(镇)政府、县直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并确定专人负责创建联系工作[5]。

3.3 加强日常监管,建立有效机制

一是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管理。为促进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自觉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防农业投入品乱用和滥用,应实行农产品生产主体备案和“黑名单”制度,推进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和加强诚信体系建设[6]。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逐步实现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覆盖,并且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主要生产基地配备农药残留速测仪器,开展农产品自检[7-8]。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提高生产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应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进生产企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等工作。四是强化农业投入品安全监管。通过加强源头监管,建立农业投入品检测制度[9]。同时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和薄弱环节,加大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的力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10-14]。

3.4 加强经费保障,促进协作配合

县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将监督管理、农业执法、检验检测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县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15-20]。

4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J].吉林农业,2016(7):36-37.

[2] 吉林省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J].吉林农业,2016(11):32-33.

[3] 成立红,黄麦玲,单俊杰.大荔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298.

[4] 楼奎龙,张祖林,封立忠,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的成效与设想[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6(3):4-7.

[5] r业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试点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3(3):4-7.

[6] 农业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试点工作的意见[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3):24-26.

[7] 农业部开展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试点工作[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2):33.

[8] 姚杰,翟福勤,王群,等.嘉善县创建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的做法与成效[J].浙江农业科学,2015(11):1779-1781.

[9] 柞水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N].陕西日报,2014-12-22(005).

[10] 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J].江苏农村经济,2014(4):26.

[11] 钟真,孔祥智.产业组织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来自奶业的例证[J].管理世界,2012(1):79-92.

[12] 李哲敏,刘磊,刘宏.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32-137.

[13] 冯忠泽,李庆江.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7省9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3-29.

[14] 陈彦彦.论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职能定位[J].中国行政管理,2008(6):79-81.

[15] 李培武,张奇,丁小霞,白艺珍.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4(18):3618-3632.

[16] 钟真,陈淑芬.生产成本、规模经济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基于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规模经济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1):49-61.

[17] 宋英杰,李中东.政府管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扩散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7):61-70.

[18] 费威.供应链生产、流通和消费利益博弈及其农产品质量安全[J].改革,2013(10):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