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校园暴力的本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11:35: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校园暴力的本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校园暴力的本质

篇1

作为一名高职高专院校老师,笔者长期在关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情况,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既无名牌大学耀眼的光环,也没有令人羡慕的文凭,其就业状况到底如何呢?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毕业后根据所学专业,在相关行业工作的情况不多,有些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到其他行业发展,有些学生工作,重新回到待业状态,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找到工作,也有些学生抱怨学校中所学知识没有作用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职业能力的缺失应该是最为直接的原因。目前社会就业机会还是充足的,不少企业甚至是求贤若渴,但很多刚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达到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形成了一方面大量刚毕业的学生生在招聘会中无功而返,另一方面企业有很多岗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为了缓解这个矛盾,需要加强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教育[1]。

一、基本职业能力的内涵

基本职业能力也称为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特点和内涵看,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两类。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理解和感受他人奉献与冲突,负责任的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社会能力包括:与人交流(包括外语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能力。方法能力是指主要基于个人,一般有具体和明确的方式、手段、方法的能力。它主要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方法能力是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职业方法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2]。

二、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毕业生基本职业能力

面对社会中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毕业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须先知道用人单位目前的选才标准。研究人员利用高职毕业生回访机会,对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根据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基本职业能力需求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119份问卷,收回10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98份。以下是调查结果和对

篇2

新疆苏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经营部李晔

工程总承包是一种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的前后衔接的承包体系。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施工承包单位也应做好成本计划及动态监控等工作,综合考虑建造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全要素,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结合本人实际工作参与的主要是全过程中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以公园尚景商住小区项目1#楼为例,阐述一些自己的意见及从中学到的知识。

一、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公园尚景项目-1#楼,建设用地面积:40988m2,本工程为32层住宅,地上32层,地下一层,均为单层车库;本工程:一层二层为商业:三至三十二层为住宅,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及地下车库。顶层为楼梯间、设备机房及电梯机房。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二、工作背景

项目施工工艺设计多变,施工难度大;工期紧;资金运转周期长;概算漏项多,包干费用严重不足。对于大量的高层住宅,楼高33层左右,使用铝模的成本比传统木模更低;如可做到楼栋间的复制,铝模的综合经济效益会更加明显。

三、主要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项目部对合同条款、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及施工现场实际进行了反复审核分析,通过在技术经济相结合,采用铝膜优化变更施工方案实现减亏增效目标。

首先,在工程造价上的对比分析

模板类型

铝模板(自购)

木模板(租赁)

结论

材料费

1100元

80元

木模

模板系统通用件使用次数

200-300次

3~5次

铝模

安装人工(平均)

20元/m2

22元/m2

铝模

安装机械费用

1元/m2

1元/m2

相同

回收价值

原价格30%左右

5元/m2

铝模

1#楼比较(使用29层)

71元/m2

53元/m2

木模

使用分摊后价格

按原300次计算分摊2.3元/m2

按原5次计算分摊15元/m2

铝模

墙面找平抹灰人工及材料费

2.4+1.6元/m2

12+16元/m2

铝模

砼成形面是否批荡

铝模

其他

取消卸料平台。减少垂直运输量等均可降低成本

备注:以上分析表是以1#楼栋为例,对铝模板、木模板的经济性价比对比分析:(建筑面积40988㎡,模板展开面积6326.04㎡,3-32层使用铝模。)

其次,工程进度(工期)

按每月6层施工则每5天一层,底模拆除时间成为影响铝模施工周期的关键因素,常规施工季节在混凝土浇筑后48小时左右强度可达50%,冬季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后72小时左右强度可达50%,因此按5天一层施工来计算工期如下:

第一天:墙体钢筋绑扎及下层墙模板传递至上层;

第二天:墙体模板安装及下层顶板模板拆除;

第三天:顶板模版支设;

第四天:顶板钢筋安装及混凝土浇筑;

第五天:混凝土养护、墙体模板拆除及测量放线。

例:

模具类型

单层建筑面积(m2)

人数 (人)

工期 (天)

模板工期(天)

工人工效(m2/人/天)

备注

铝模

708.96

3-5人

4-5天

6-7天

20m2/人/天

同建筑面积对比

木模

708.96

3-5人

7天

7-8.5天

15m2/人/天

再次,工程质量

全砼外墙可以利用铝模施工优势,实现外墙一次浇筑成型,以达到节约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剪力墙与砌体墙交接部位,对于200mm以内的构造柱可与结构一次性支设浇筑,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保证了浇筑质量;对于梁底下挂过梁可一次性浇筑,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保证了浇筑质量;飘窗、楼梯等构件加设顶模盖板,保证了构件截面同时避免了钢筋踩踏;使用铝合金模板技术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非常平整、观感好,不会出现因为接缝过大而使混凝土漏浆,造成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外墙免抹灰,可直接在基层上施工外墙腻子及涂料,从而解决空鼓、开裂及外墙瓷砖脱落的风险。

最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现场不产生建筑垃圾、同时避免了施工扬尘,施工更安全;一套铝合金模板可重复使用200—300次,报废后的模板也能进行回收,重新熔炼,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符合国家绿色施工规定。

四、案例点评

铝合金模板系统不仅是模板使用次数的增加;不仅是施工工时成本的降低;也不仅是模板材料的更新和减少建筑业对森林资源的浪费与消耗。铝合金建筑模板回收价值高,均摊费用更低。在先进国家和地区已有十多年历史,现在使用日趋普及化;因其优势明显,也属可再生能源,响应了“四节一环保”的号召,是今后发展的方向,铝合金模板市场前景广阔。

本案例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我单位铝膜施工工艺趋于成熟,无论在摊销成本、技术及质量成本还是工期成本上,都明显优于传统模板施工技术,对本项目工期紧、资金运转周期长、包干费不足的情况有所缓解。

篇3

[关键词]校园暴力 生命教育 生命意识 缺失

近年来,中小学的校园暴力愈来愈严重。笔者认为,在校园暴力的背后,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使其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让生命悲剧不再重演,已迫在眉睫。

一、校园暴力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一)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含义

在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理解上,刘济良教授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也有学者从人本位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认为“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台湾教育界人士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实施,他们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反省思考,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探讨,范围颇广。上海也在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与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能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能主动地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进一步将自己所学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即:立足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实现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来,以学生为施暴主体的校园暴力案件一直居高不下,低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导致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04年4月《海峡都市报》等部门曾就“校园暴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认为,“促使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因素”有:家庭背景(23%)、传媒渲染(22%)、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22%)、学生自身(17%)、校风(13%)、个别教师辅导不当(3%)。由此可见,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最主要的因素。

孩子世界中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孩子缺乏应有的生命意识,归根结底是孩子所处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生命意识,不仅包括生命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体验、生命态度(对生命的珍爱与敬畏)、生命的尊严感和价值感。虽然素质教育、新课改都提出要把人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生命体看待,但由于长期以来对科学理性及科学实证主义盲目崇拜的惯性,当前的学校教育依然是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工具性,而恰恰忽视了教育的生命性。在一切以升学率、成绩为重的功利倾向驱使下,学校教育依然是“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目中无人”的教育,教育、管理工作缺失人性、人情和个性。为应付升学考试的压力,个别老师甚至会对“问题孩子”采取不理睬、疏远或讽刺体罚等伤害的行为。这种反人性、反生命的教育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自我放弃,重则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父母离异、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或家庭暴力、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等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尊重、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格”。在家庭暴力发生较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现在家庭教育更多的问题则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放任,这表面上看是对孩子生命的珍视,而实质上却是对孩子生命的一种不负责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以及价值的基本判断,以致唯我独尊、任性妄为。从而形成骄纵或暴力人格,或者社会适应性差,抗挫折能力低,遇到困难和挫折易走极端。

社会风气和媒体文化对学生暴力行为带来的影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不良风气侵蚀青少年尤其是大众传媒过度宣扬暴力、凶杀,助长了校园暴力的滋生。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录像和黄色书刊。在暴力文化熏陶下的孩子,往往冷酷残忍,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血腥暴力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漠视和掠杀。

此外,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差、人格缺陷、心理压力过重、应对方式不良等,也可能导致他们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舒解压力。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本身缺乏对生命的真正的尊重、珍视和关怀。因此,解决校园暴力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从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的生命教育措施

如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内容上更多的是从道德、心理健康、法制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忽略了生命教育;二是防范策略上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分析。要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就必须从多个层面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

(一)提高对校园暴力和生命教育的重视和理解

首先应该提高整个社会对此问题的重视和理解。生命教育至少可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生命本质的教育,即让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升华生命;二是教育过程的生命化,即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人性化、人性化、个性化。为此,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转变教育价值观,改变“重智轻德”、反生命的社会现象,使教育能够真正以生命的发展为本真,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等都要关注生命,通过教育引导人认识生命的意义、发现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多彩。

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整个社会对校园暴力与生命教育的认识,包括相关法规、政策、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各种媒介的宣传等,其中,学校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教师在生命教育的实施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生生命意识的强弱以及价值取向,更多的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的。教师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生命意识表现出来的示范效应和对生命意识相关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授和引导。教师自身对生命理解,对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教育方法等直接影响到生命教育的效果。因而,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配套激励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措施,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

(二)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国内一些省市已陆续开展生命教育,但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指出,13、14岁到17、18岁是校园暴力的重点年龄层。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他们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这就要求生命教育无论从对象还是内容、方法上都要有针对性。

1,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在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遍教育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那些易冲动、易产生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少数“问题孩子”及受欺侮者。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绪表现,注意发现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受拒斥现象,要积极寻找原因,而不应让受欺侮者忽略、忍耐或者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2,内容的针对性。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是生命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缺乏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人,容易造成与同龄群体的隔离而产生社会交往能力障碍,严重时可能导致情绪失控而引发暴力与攻击。因此,应该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驾驭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

3,具体方法的针对性。针对校园暴力的生命教育方法有不少,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这些方法行之有效:一是学校可以将一些符合生命关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概括成规章,要以规章的形式表明,教师在解决暴力问题时应该采取何种恰当的反应。二是针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应掌握一些辅导策略,如:了解学生在何种情境下最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何避免此种情境出现;尽可能强化他们的非攻击性行为,以培养积极的行为,抵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避免惩罚性行为,以爱的情感冲淡他们对他人的紧张、敌对情绪等等。三是通过建立同伴关系调节团体,帮助受害者。四是强化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教育学生识别暴力的危险信号。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校园暴力的成功案例,使学生明白在受到暴力侵害时,哪些反应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

(三)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

鉴于目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实情况和生命教育的特点,笔者不赞成将生命教育列为专门的课程,而主张通过教学渗透和适时的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三大载体的作用,进行生命教育。这种渗透与融入不仅包括融入课程之中,也包括融入教育教学生活之中;不仅以内容的方式融入,也包括在方式方法上体现生命关怀。通过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的功能来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并有机渗透在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突出重点,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

(四)启动立体化生命教育

篇4

【关键字】 校园暴力 法律意识法制建设法律信仰

一、校园暴力事件的影响

福建南坪、广西雷州、江苏泰州……接连发生校园血案,类似频发的事件已经成为一种令人恐怖的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舆论的非议,学生的恐惧、家长的担心、老师的无奈……这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校园命案的阴影让我们怀疑是这个社会缺失了应有的营养,就像三鹿奶粉一样成为一种毒源,从而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发生的危险化。法律信仰的缺失已成为精神沙漠的危险,作为社会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信仰,就仿佛营养不足的民族一样,发展下去将是整个社会没有安全感甚至是没有凝聚力。这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会困扰着整个中华民族,信仰的缺失与道德的赤字正在转化为一桩桩人为的灾难,社会开始为多年累积的信仰危机与道德沦丧承受沉重的代价。我们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滋生了这种毒瘤的泛滥?校园血案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

二、引发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有人说校园暴力的接连发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玷污,玷污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与人为善的精神;有人说这是对我国博大精深的的玷污,玷污了儒教“和”与道教“礼”的精神;作为一个法律人,我想说这是一种法文化的缺失,是一种源于对法律的信仰危机从而引发的一种归宿感的恐慌与灵魂寄托的缺位。

每当谈起法律信仰,都会想起法学家伯尔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当今时代当我们呼吁大力推进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时,是否遗忘了更重要的东西――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呢?当我们倡导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是否也能让心灵跟上时代的步伐,去寻找一方沃土来培育法律信仰这棵绿苗呢?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的观点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这一事实,我想说作为法律信仰的主体我们没有从根本上去把法律规则作为一种行为的准则,没有发自内心的去尊重法律!而从外在的因素来分析的话,不可忽视的是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缺位以及各中小学从起步教育在这方面的忽视逐渐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

三、预防对策的几点建议

我们的社会要继续发展,我们的民族要继续生存,如何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真正给人们一种安全的归属感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我的个人观点: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说,我们自身要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学法也就是基础阶段对法律的一种接触和认知,通过对基层的法律宣传,社会的普法教育增强自身的法律知识素养,从而形成一种潜在的法律意识。有了法律意识我们要自觉的去守法,用法律的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意识从消极服从到自觉信仰的提升才是法治化的动力源泉。同时,青少年应当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注重道德素质的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以及对学生荣辱观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从客观方面来说,我们的社会也要为培育具有法律信仰的公民提供相应的客体条件。

第一,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人们崇尚法律是因为法律本身的公平、正义理念深入人心,人们把法律作为约束行为的准则是因为对“良法”的信仰,当我们号召法制的现代化建设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我们应积极的探索法律的本质要求、贯彻法律的精神 、科学民主的去立法。要使法律真正的贴近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诉求,真正反映人民广大利益同时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也是培育法律信仰的先决条件。

第二,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学生生活的载体,校园的软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进步有直接的影响,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能仅仅强调高的升学率,德智体美劳的倡导不能只是一句口头语,怎样真正将其贯彻落实到实处是对学校新的要求,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圣地应当为学生构建健康的校园风貌,在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增加发展法治方面的宣传,特别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引。

第三,家庭教育不容忽视。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以及亲友的家庭教育,这点是至关重要的,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价值观歪曲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很多孩子在家中都是独生子,过分的溺爱和放任使得孩子在成长中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家长也疏于对孩子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得他们唯我独尊,任性妄为,逐渐的就会误入歧途,所以说家庭教育对校园暴力的改善是责无旁贷的,对孩子法律信仰的形成也是举足轻重的。

人类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每个人一生之中都要有信仰,作为一名法律人,我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心存对法律的信仰,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不能没有法律,它是社会安全有序发展所维系的根基。特别的是,我们加强对新时期这一代人的熏陶和感染,为他们法律信仰的培养提供适合的社会环境氛围。我们不难设想:倘若人们法律意识淡薄,丧失对法律形而上的信仰,中华民族缺少对法律的信念以及对法的追求,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仅仅是一句口号!

参考文献:

[1] 黄富源.校园暴力之研究与防治.现代教育及防治.第12期

[2] 陈娟.建立法律信仰的必由之路.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3

[3] 陈国华. 从法律思想的转型论社会主义法律信仰重建[J].

[4] 莫然.青少年校园暴力及其对策.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

[5] 李云虹. 校园暴力,心中永远的痛[J]. 法律与生活, 2006,(12)

篇5

根据《通知》,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

校园欺凌究竟怎么治?专项治理之外,还能给这一频繁上演的“校园病”开出怎样的药方?

引入有“株连”色彩的强制亲职教育制度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

我国都在反思刑事责任年龄定得太低,质疑“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而国际社会大都在高度评价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这种反差值得反思。

防治校园欺凌需要家校合力,首要责任主体是家长,也只有家长才能真正约束好孩子的行为,我国应当完善有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责任制度,引入强制亲职教育制度。

因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九条已经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

按照举轻以明重的法律逻辑,对于放任未成年人有犯罪行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公安机关同样可以对其予以训诫。强制亲职教育完全可以根据这一法条,以训诫的方式实施。不过遗憾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这一条款似乎从来没有适用过。

在李某某因犯重罪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而对其斑斑劣迹早已知情的母亲仍然声称自己的儿子内心纯洁的时候,估计大多数人都已经对李某某犯罪的主要原因一目了然。

如果这起案件发生在爱尔兰,法官可能会同时作出这样的判决:由李某某决定选择父母中的一个进监狱,另一个缓刑。

类似法律在许多国家都很常见,所表达的共同观念是:父母应当履行监护教养职责,如果未成年人子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与父母疏于或不当履行监护教养责任有关,那么法律将会以“严肃”的方式教他们怎么样做父母。这样一种看上去似乎具有“株连”色彩的规定,是未成年人法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做法,也被认为是未成年人法的特色和“罪责自负原则”的例外。

改良教育土壤,回归育人本质

熊丙奇(教育学者)

我国校园欺凌事件高发,与三方面教育缺乏有关。

一是法制和规则教育缺失。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面对此类事件,往往“内部处理”,有的甚至在涉事学生家长出面摆平的情况下不了了之,这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法制和规则教育。

其次是生命教育缺失。说到底,未成年学生间的相互伤害案,反映出学生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关爱心,动辄恃强凌弱,采取暴力手段解决同学间的小小冲突和矛盾。在目前强调知识教育的整体教育环境中,生命教育被边缘化,学校并不重视,就是开展生命教育,也只是给学生一些知识化、概念化的生命教育内容,并没有进入学生的内心。

类似的,还有学校心理教育的薄弱。囿于投入不足的现状,学校根本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咨询,甚至把心理问题当成道德问题和思想问题,对学生进行说教,尤其是对成绩差的学生,学校老师除了批评之外,就是把家长找来训话,这让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也与学校老师和同学变得更加疏远,很容易被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混迹网吧,变为问题少年,通过欺凌其他同学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概言之,我国校园欺凌问题,是只关注知识教育,忽视学生除知识之外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法制和规则教育所产生的恶果,要消除这一校园毒瘤,应该改变功利教育的土壤,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目前的专项治理,体现了国家对校园欺凌问题的重视,而要根治这一老大难问题,应该把专项治理和建立长效机制,回归学校育人本质结合起来,才能让校园回归其应有的美好。

根除校园暴力不能靠学校单打独斗

唐伟(基层机关事务局干部)

依据现行的法律,校园霸凌事件多以严肃批评教育、责成家长严加管教作结,这也是很多未成年人对施以暴力不以为然的主要原因。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定性上不过是“小事一桩”。

把殴打和伤害视为“恶作剧之类的小事”,这被认为是国内校园暴力产生的重要根源,也是其始终未能得到遏制的主要原因。当下最大的问题在于,受制于立法缺失、惩戒机制缺失和教育机制的缺失等因素,校园暴力并没有真正上升为一个法律议题,而仅仅停留在道德层次。

自然,围绕“校园暴力”干预的一系列机制,也就处于相当滞后的地步。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都未有效履行自身的责任,校园暴力甚至校园犯罪行为日益严重。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催动了畸形心理的自由萌发,使得丑陋和猥亵都变得无所畏惧。因而除了要求学校必须承担应有的教化功能之外,赋予其必要的惩戒功能依然十分重要。教育的权威无以树立,则学生就不会心中存畏。

同时,虽然目前的法律并没有提供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功途径,但通过完善的立法和增加其惩戒力,对孩子起到提醒作用,同样属于法治建设的题中之义。此外,通过立法对家长、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进行明确,让他们真正发挥教育、提醒和干预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校园欺凌在我国有着特殊的表现。目前,只有将校园欺凌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在提高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入手解决导向问题,由单纯的道德议题上升到德法并举的层次,辅以综合性手段,才能达到社会共治。

司法可以既有硬度又有温度

邓洪(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律师)

美国的少年司法独立于刑法之外,自成体系。

首先,美国社会对校园暴力零容忍。如带刀上学、威胁老师或同学等霸凌行为出现,不管有没有人受伤,学校也须对施暴学生采取措施,一般是开除并报警,不会校内调解。

美国民众认为,如果包庇孩子从小的暴力行为,将来会发生更严重罪行。如果类似暴力行为发生三次,施暴者会被“三振出局”,将直接面临25年监禁直至无期徒刑。

另外,根据犯罪心理学“同伙壮胆”理论,联邦法律引入“共谋杀人罪”:同伙即便没有直接参与杀人,也要与杀人者共同承担谋杀罪。这一“共犯连带”原则同样适用于霸凌案件,即便只是帮凶,也与直接欺凌他人者同罪。

美国未成年的“过失人”与司法制度产生关系的第一道关是警察局。收到控告或申诉后该怎样处置,承办警察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可以自行处理后释放,也可向少年法庭或交给普通刑事法庭审理。

在美国,考虑到按照刑事责任年龄处理青少年犯罪案件易流于僵化,“恶意补足年龄”原则会被采用。即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青少年,如果有证据表明其危害行为是出于恶意,或者犯罪情节严重且有前科,就可将其看作年龄达标,追究刑事责任。检察官有权将其移交给成人法庭审理。

篇6

一、引导学生文追求文明得体的仪态服饰

一个人的穿着仪态并非小事,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修养,个性风采。中学生具有浓厚的好奇、求新、求异心理,但全面正确的审美观尚未树立起来。有些同学对社会上的一些服饰打扮盲目模仿,穿奇装异服,造怪异发型,化妆纹身,佩带饰物。课文《恰到好处》写东方之子的美貌:“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这个女子真是太美了!但仔细一琢磨,这个美女的美皆是来自天然。我让学生联系世界上许多美的事物,悟出美的最高境界乃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明白少男少女就像初绽的花朵,他们身上所透出的自然纯洁之美是任何化妆师都无法创造的。教材中许多人物的外貌与其品格相得益彰,如鲁迅笔下的康大叔:“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地捆在腰间”。在这些描写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十分明显,只要略加点拨就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趋向。

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物质享受

曾在社会上盛行的享乐主义、奢糜之风在学生中也产生了消积影响。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一味溺爱,不但使许多孩子形成了自私、懒惰、不懂事的个性,而且养成了贪婪挥霍的恶习。他们缺乏对亲情的深刻体验,不懂得劳动财富的来之不易,只知道伸手向家中要钱。而要来的钱,又不会合理开销。他们有的不顾学校禁令进游艺娱乐场所,聚会时大吃海喝,攀比生日礼物的价值,攀比智能手机的档次,有的抽烟、喝酒,甚至赌博等等。通过《项链》、《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教学,教师适时揭开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虚荣面纱,让学生明白攀比虚荣就像掉进蜜里的苍蝇一样难以自拔,精神陷于痛苦不安的境地,甚至会不择手段地去谋取钱财。他们需要明白消费必须与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相适应,合理的物质享受是应该的,但勤俭永远是人类的崇高美德。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要有理想、信念和高尚的追求,不能忘记奋斗、进取和奉献,只有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才能创造充实丰富的美好人生。

三、教育学生务必拒绝校园暴力

当前,校园暴力的报道频繁见诸媒体,有的后果严重,影响恶劣。恶性的打群架在男同学当中比较常见,近年女生施暴的事件也时有曝光。如某初中几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扒掉受害人的衣服进行羞辱,施暴者还摆剪刀相威胁。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进行王蒙的《善良》,林清玄折《好雪片片》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要让学生明白心存善意,尊重他人,善待生命的道理。在进行《水浒》节选的相关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肯定作品惩恶扬善主题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冲怒杀陆虞侯”,描写确实非常生动,但在客观上宣扬了暴力的倾向也是显而易见的。所谓少不看《水浒》,就是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作品中的“反叛、义气”等,则容易心生叛逆,不服管束。

四、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没有正常情感的人,他的人格是不健全的。许多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对他人、对社会、对生命的冷漠,根源在于情感教育的缺失。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盈溢着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爱国之情的的作品,老师要因势利导,拨动其感情心弦,点燃其感情火花,在同感共鸣中,使他们的情感世界逐步变得细腻、健康而丰富。

篇7

社会工作 校园霸凌 成因 辅导

一、何谓“校园霸凌”

霸凌(bullying)一词,最早是由霸凌行为研究领域先驱、挪威学者Dan Olwen于1978年提出,即“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台湾学者张信务则提出“霸凌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校园霸凌(school bully)则是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地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有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成为受欺凌的学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吴清山、林天佑,2005)。暴力霸凌通常是以团体的方式进行的,通常团体中会有一个领导者及其跟随者一起进行暴力行为。

二、校园霸凌的影响及成因简析

校园霸凌行为由三方面主体组成,即霸凌实施者(bully)、承受者(targeted children)和旁观者(bystanders)。而校园霸凌对三个主体的影响如下:

1.对霸凌实施者来说,校园霸凌会滋生他们的暴力倾向和犯罪行为,通常来说他们的倾向比较高,而且相应的社交人际能力不佳。

2.对承受者来讲,遭受到欺负和嘲讽会使得他们的自信心下降,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容易有忧虑症倾向和自杀倾向。

3.而作为霸凌旁观者,他们内心会产生很强的焦虑,他们会忧心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他们或许会认可暴力行为,尝试用暴力攻击的方式解决问题。

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校园霸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因素考虑:

1.个人因素。霸凌者的个性特质一般表现为激动易怒,没有耐心,对待他人缺乏同理心,施暴男生一般在生理发展上较其他男生要壮硕。

2.家庭因素。多数霸凌者的家庭都存在着各式的问题,如缺乏关注、过度溺爱、权威式管教、家庭暴力等。孩子在这种情境下耳濡目染,崇尚暴力,习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推崇“成王败寇”的理念。

3.学校因素。霸凌现象突出的学校都存在着校风不正的问题。学校未能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思想道德教育未能得到落实。此外,教师负面的示范引导以及学校对霸凌事件的姑息态度都产生了一定的恶化作用。

4.社会因素。当今,我国文化市场良莠不齐,缺乏科学的管理,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暴戾之气的文化产品,错误的认知及人生观。

三、不同主体的辅导策略

校园霸凌事件对校园安全及学生身心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霸凌事件的相互关系人其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若不能给予有效辅导,无论是霸凌者与被霸凌者都将在身心上留下「霸痕,甚至将问题从校园延伸至社区或是日后的家庭,形成暴力的恶性循环。所以,除了在事发时立即介入处理之外,成人更应于事后针对不同的霸凌角色进行适当的辅导措施,以减轻霸凌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1.针对霸凌实施者的辅导策略

台湾儿童福利联盟(2007)的调查报告中提及,国外研究证实,曾是校园霸凌者的学童,到24岁为止,有60%的人至少有一次犯罪记录,有40%的人有高达3次或至3次以上的犯罪记录;而没有霸凌行为的学童,他们只有10%有犯罪记录。由此可见,对霸凌者的及时、有效辅导对其人生道路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纠正、引导作用。针对霸凌者的性格、行为特征,辅导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了解成因

霸凌事件的产生原因在前文中已有所提及,针对四个不同的要素,成人应首先确定在霸凌事件中霸凌实施者在哪个或哪几个因素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成因开展以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等方式各异的辅导手段。

(2)教授正向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

向霸凌实施者教导并示范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如接纳、不批判、平等,相关关怀与尊重,学习适宜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并且对霸凌者进行紧密实时观察,当霸凌者出现积极良好的行为举止时,要予以正面的肯定与鼓励。

(3)建立规范行为,树立正确价值观

让霸凌者意识到霸凌行为的危害和可能触犯到的法律法规以及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并于霸凌者制定合理明确的行为规范,鼓励、要求其遵守。并且帮助霸凌者树立“恃强凌弱是错误且可耻的”价值观。

(4)整合资源,建立多级辅导体系

对于霸凌者的辅导,其核心便是建立一个由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组成的多级辅导体系(详细介绍见文章第四部分)。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强化对霸凌者的辅导,四者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密切合作与联系,进行资源共享与整合,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辅导专家的协助。

2.针对霸凌承受者的辅导策略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专家E.Eron进行的35年纵贯性研究发现:被霸凌者被欺负之后会有更多的行为问题产生,而且随着时间而愈加严重。而且相关调查研究也表明,受霸凌的孩子只有三成会主动告诉老师或者家长,这就使得对霸凌承受者的辅导变得更加困难和迫切。笔者认为,针对这一主体的辅导策略可以分为如下三方面:

(1)积极观察、主动关心少年的日常表现

由于很少会有受霸凌的少年主动与师长联系,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在平时要多加留意少年的行为举止,如果其出现了异常行为或态度,如厌学、自残等时,要立刻进行介入处理,确认少年是否遇到霸凌者的欺负。

(2)给予即刻的帮助和辅导

一旦确定少年成为霸凌承受者,应予以高度支持和帮助,使少年感到温暖和安心,鼓励其勇敢面对,能够主动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并且加强对少年的保护力度,使少年重新感受到安全感,并协助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寻求师长的帮助。

(3)理性分析,完善自我

理性分析霸凌承受者自身是否存在被害诱因,如个性退缩、交友不良、生活习性不佳等,并引导其改善以预防再度被欺凌。

3.针对霸凌旁观者的辅导策略

霸凌旁观者作为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群体,针对他们的辅导亦是十分重要。目睹霸凌事件的少年内心会产生害怕、焦虑和担忧的不稳定情绪,而他们对霸凌事件的默不作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霸凌者的气焰。针对霸凌旁观者的辅导可以参考如下:

(1)适时的心理辅导和关怀

对于霸凌旁观者,老师和家长也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注意观察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主动进行开导和帮助,避免其成为霸凌者的帮凶和保护者。

(2)要通报,不要围观

通过教育宣传让少年了解霸凌行为的危害,让他们了解围观和视而不见会助长霸凌行为的进行,惟有主动通报家长和老师,需求协助处理,才可以预防事件的再次发生。与此同时,要注意对旁观者同理心以及正义感的培养。

四、多级辅导体系

上述的辅导策略是从霸凌事件中不同的三个主体角度出发设计的,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还会从诱发霸凌事件的不同因素入手,寻求相应的辅导策略。笔者认为,上文所提到的多级辅导体系便是从不同诱因层面进行考量的结果,基于这个由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四方面组成的多级辅导体系,形成长期、稳定的追踪辅导模式,因多级辅导体系中的很多辅导策略与上文中的有许多相同之处,笔者仅以概括性的文字简述各层面相应的辅导策略:

1.学生层面

(1)有效的自我情绪管理,以正面的方式发泄情绪和精力。

(2)认清霸凌行为的本质,积极、勇敢面对霸凌事件,学会寻求师长的帮助。

(3)学习积极正向的人际交往手段和模式,建立良好的交际圈,改善人家关系。

(4)面对霸凌事件,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绝不姑息。

2.家长层面

(1)改善亲子关系,增加亲子互动,留意观察少年的日常行为举止。

(2)杜绝权威式管教,建立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3)加强对少年的保护,履行好父母的职责。

3.学校层面

(1)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制定校园“反霸凌”制度规范。

(2)提供完善的心理辅导咨询服务,必要时可以寻求专家的协助。

(3)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正义感。

4.社会层面

(1)加大立法规范,整治文化市场上的不良文化产品和缺乏社会责任感传媒。

(2)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校园反霸凌行为的宣传力度,帮助社会大众了解校园霸凌行为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3)建立相对应的反霸凌辅导中心,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

校园霸凌行为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但是因其形式多样、隐蔽性较强以及受害者、旁观者的不配合,使得防治校园霸凌行为变得困难重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面对这种行为我们会无计可施,正如台湾学者吴若女所说:“霸凌行为是可以被改变的,但需要家长细心、敏锐觉察出孩子的变化,而学校及老师在霸凌事件中应担任平衡仲裁的角色。所以,唯有师长主动觉察、积极处理霸凌行为,才能真正阻碍霸凌行为的发生,营造快乐学习的友善校园。”惟有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校园重新成为一片知识的净土。

参考文献:

[1]陆士帧,王.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费梅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冯艳琴.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初探[J].商情,2010,(23):115-115.

[4]董广明.浅探中小学校园暴力侵害案件的成因及对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32(6):62-64.

[5]吕,马林,王坚.校园暴力冲突事件成因的理论分析[J].高教论坛,2010,(5):91-93.

[6]吴若女.你不可忽视的校园霸凌[J].台湾康健,2005,(84):164-178.

[7]雷新俊.校园霸凌事件防治与辅导[J].台湾国教之友,2010,60(4):33-41.

篇8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被誉为祖国花朵的儿童,承载着家庭希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少年儿童权益保护凝聚着公众的目光,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让孩子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无疑是全社会的责任。

一则“湖南岳阳15岁少年溺亡、同伴拍照嬉戏”的新闻震惊网络。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引致悲剧多发,再度为少年儿童保护敲响警钟。随着时代变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社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少年儿童面临的成长环境较之以往更加危机起伏。正因为这样,儿童保护工作也应顺应形势变化与时俱进。相比成年人,儿童本就是一个脆弱的群体,如何全方位无死角地呵护儿童成长,为每一个孩子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尽管儿童保护理念早就扎根大多数人心中,却仍有不和谐的音符搅扰着儿童成长,侵害儿童权益的现象屡见报端。从屡见不鲜的家庭暴力和校园暴力,到虐童、等社会恶性事件偶有发生,从劣质零食、暴力网站等外部环境威胁,到因为留守困局、教育资源不均衡给儿童带来隐性心理创伤,无不表明,保护儿童健康成长,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儿童权益失护,既暴露了家庭监护责任的缺失,又凸显出学校、社会保护责任的短板,也愈发需要建构起全方位、全覆盖的儿童保护深层次机制。作为儿童避风港的家庭,能否做到“守土有责”,从而将父母之爱转化为儿童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学校方面,能否在强化教职人员素质之外,从教育的本质人手,将德行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融人到智识教育之中?放到全社会的语境下,各方的衔接是否到位,法律的刚性威力是否得以彰显?

诚如总书记所言,“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今天,儿童保护的内涵已不仅仅局限于在侵害事件面前充当“创可贴”,相关机构也绝不止步于事后“救火队长”的应急角色。将保护工作前置,防患于未然,已是政府与全社会的共识。拿出责任与担当筑牢儿童权益保护的链条,祖国的花朵才能灿烂绽放。

儿童保护,从来都是一个大棋局,需要通盘考量,全局运筹。尽快建立健全遏制虐待儿童的工作机制,以立法规范学前教育,发挥民间慈善机构、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民间团体的作用,等等,持续激发家庭、社会、政府的同频共振,培植护佑儿童成长的良好风尚。

篇9

以往的网络犯罪,大多数是以盗窃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等非暴力形式为主。而如今,杀人、等暴力犯罪纷纷触网,贴上“互联网+”的标签,使犯罪的危害性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

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互联网+”暴力犯罪的崛起?

首先,网络暴力犯罪满足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需求。英国杜伦大学心理学家坎贝尔认为:“人类进化的作用只限于颈部以下的部位”。意思是说,人在原始本能方面仍受动物性的思维方式支配。在分析暴力犯罪的心理动机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支配,二是炫耀。在达尔文主义者看来,“支配欲”也就是“权力欲”,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炫耀欲”来自动物的繁殖本能,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

从本质上说,杀人是一种支配,性犯罪也是一种支配,而把杀人、等暴力犯罪的视频到网络上,则是一种炫耀行为。真实世界中的暴力犯罪满足了罪犯的“支配欲”,而虚拟世界中广为传播的暴力视频和粉丝云集的状态则满足了罪犯的“炫耀欲”。美军击毙的极端组织头目“刽子手约翰”就热衷于把“斩首”人质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这也成为“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招募那些由于自己的“特殊”身份而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校园暴力的年轻人的手段。从这点来看,“伊斯兰国”的崛起和阿拉伯之春的“脸书革命”一样,移动互联网都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此同时,网络生态的变化也为网络暴力犯罪提供了土壤。荷兰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在《黑猩猩的政治:猿类社会中的权力与性》一书中对动物园中的黑猩猩社会进行了有趣的描述。黑猩猩衣食无忧,所以它们的活动可以完全围绕“精神层面”展开。这与互联网的生态颇有些相似。德瓦尔注意到,体力并非是黑猩猩获得权力的最重要方式,要想赢得优势地位,必须适当地“装扮”,也就是“炫耀”,例如使自己的毛耸立起来,看起来很强大的样子。

2012年哈佛商学院教授库迪对一批志愿者的研究也表明,一般来说,社会性动物中地位越高者睾酮水平会越高,例如一名成功的股票经纪人体内的睾酮值就比正常人要高。如果人外表上伪装成比较强大的样子,那么就会真的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相应的效应。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师 学生 思想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课堂教学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正文:

2014年2月10日,丁某在兰州市某中学操场踢球时,与受害人张某发生口角争执后继而相互殴打,丁某用脚踢打张某腹部。后经司法鉴定,张某所受损失属重伤二级。法院以被告人丁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类似的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而且逐步演化为群体性的校园暴力事件,类似的案子值得我们深思,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沉痛的。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同时语文课教学中又应渗透着不可低估的思想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也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彻落实到语文教学工作之中,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和机制。

一、语文教材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教师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首先应该是情感的交流,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和体验,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课文的作者或文中其他人物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自己健康的真挚情感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然后辅之以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就会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2、教师要善于寻找突破口,做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都与的思想教育相联系,都有一定的思想性。但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抓重点,找突破点,使思想教育融入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把最重要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

3、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形式,多管齐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当然还可以以其他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进行教育,如口头作文、专题讲座、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等,使思想道德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

二、有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法,那么就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落实,这需要因“文”而异,巧妙设计教育思路,以便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下面就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作几点分析:

1、不失时机的渗透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表达爱国、爱家乡主题的作品很多,典型的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字里行间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小弗朗士”,一个平日里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的孩子尚且如此爱国,更何况其他的孩子呢!尤其要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有主席的词――《沁园春・雪》,既歌颂了伟大祖国河山的壮美,又抒发了作者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以爱国爱家乡为主题的篇目还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诸如这些文章的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把爱国爱家乡的美好愿望转化为自己好好学习,立志报国,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中来。

2、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模仿某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将是一生的。古人说的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要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注重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表率作用,才能给学生带好头、起好步,这样的教育效果将是无法估量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正确的是非标准和良好的分辨能力,才能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通过阅读大量有益的作品,对学生的心灵不断进行美的塑造。其实,好多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善美的追求。譬如,评价一个人,就要看人物的内心品质,而不能只看外表。如《藤野先生》一文中的主人公藤野老师,虽然不刻意注重仪表,穿着朴素,可他有着一颗高尚的心灵,以至于让鲁迅先生终生怀念他,教师就可以适时的向学生讲明白:人美在内心,我们看人、看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小说叙述“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就是想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教师可恰当的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庭伦理道德观,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再如,通过阅读名著《爱的教育》,告诉学生要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的心,善良、真\的心。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一切善良美好的人和物。

篇11

[关键词]大学校园 危机管理 理念 价值

[作者简介]李晓明(1971-),男,江苏睢宁人,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校园安全。(江苏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基金“和谐视阈中的校园危机管理及平安校园创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SJB88000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25-02

一、大学校园危机的新型特征与归因剖析

1.危机与大学校园危机,危机管理学者罗森塔尔(Rosell-thai)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大学校园危机则是大学“在常态运行下,因受外界重大事件影响或大学自身原因,突然爆发的严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秩序,造成学校公共财产或师生人身财产损失,以校园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紧急事件”。这些正在威胁学校正常运作或潜伏着风险而尚未爆发的事件,通常包括意外伤害、校园暴力、、管教冲突以及波及校园的流行疫情、社会危机等。大学校园危机的来源主要有人的破坏、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以及可控制的安全隐患,危机的侵害对象主要包括人的身心、财物以及校园公私财产物品和校园秩序。与一般公共危机相比,大学校园危机更具有区域特定性、群体特殊性和高度敏感性等特征,也更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大学校园危机的新型特征。首先,危机的生成机理日益社会化。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急剧的社会变革使大学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大学自身的内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给大学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因大学内部建设不足而生成的校园危机、正与日俱增。其次,危机的性质与种类日益复杂化。由于大学内部关系的复杂性,各种问题、矛盾、纠纷出现的概率大大提高,同时各个突发危机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诱发原因的不同致使校园危机的种类也增多。目前大学校园危机大致分为五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学生罢课、示威或游行等事件;影响校园稳定的治安事件;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事件;学校公共设施损毁。再次,校园突发性危机事件日益上升。随着办学的开放化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大学校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众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公共安全事件、冲突暴力事件或校外人员闯入犯罪等情况。最后,异常心理与精神疾病引起的破坏日益见长。我国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的人数逐年攀升,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精神疾病已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

3.大学校园危机引发的归因剖析。首先是社会环境因素。一方面,社会贫富差异的不断加剧,使社会底层成员的行为有所增加,甚至出现社会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一些犯罪分子把注意力放到了容易得手的大学校园。而我国校园安全立法滞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缺少制度的刚性、执行的规范性和责任的法定性,公安部门对侵犯校园安全的犯罪分子打击不力。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和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以及社会价值认同的改变和传统道德与文化影响力的削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其次是行政管理因素。比如,学校对校园危机管理不够重视,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未跟上,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措施不落实,学校内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安全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安全教育和训练存在漏洞。最后是学生综合素质因素。大学生自身问题往往是引发校园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比如,大学生从思想品质、知识技能到行为能力都尚未成熟,这导致他们在性格上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大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又较弱,容易遭受各种外来侵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未得到及时治疗而导致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断上升。

二、校园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流程,关键在于预防和控制

1.校园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流程。校园危机管理是通过组建危机管理机构,制定危机管理预案,实施危机预警识别、应对处理、事后恢复等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动态管理过程。“危机来临之前,学校需要建立危机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各类危机预案,密切关注校园内各种异常现象,以便危机来临或爆发之际快速地识别危机。危机发生时,危机管理组织能及时启动预案,有效应对,既要尽可能地收集各方信息,把握时机进行决策,又要调动学校部门协同应对和处置危机,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危机过后,要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并对校园危机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发现各阶段的不足与缺陷,不断修复和完善危机管理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在校园危机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运作过程中,信息沟通与传播始终贯穿其中,它与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一起进行着信息的双向流动,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互动控制系统。”

2.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危机是事物内外部矛盾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危机管理的过程就是解决危机相关矛盾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预防就是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约束、抑制和消除可能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一切消极因素,它是一种主动、积极遏制危机事件发生的对策。在危机事件发生前,管理者应进行问题管理,实施有效的预警和监测,及时识别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前兆信息,既要在主体上对“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演练,又要在预防载体“物”上加强技术防范,构筑安全防控体系。预防的关键步骤是采取科学管理方式,制定灵活的校园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应校情的、不同类型的安全应急预案,突出师生应对各种危机的系统方法,即指导师生如何识别和评估可能发生的安全紧急情况,如何应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如何迅速、及时、积极地开展各项处置工作等。应急预案尤其要突出可操作性,不但要用于平时的训练演习,还要通过应急演练,适时对预案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进一步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要建立高效的危机反应机制。尽管危机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但事实上,大学校园许多危机事件中的风险源是无法回避也无法转移的,如学生自杀和伤害事故等。校园危机具有不确定性,真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往往很难确定,而且越是偏

离正常秩序或人们的心理惯性,危险性越大。再者,危机大多数在短时间内爆发,在发生的关键时刻,就要求管理者和师生必须快速冷静地做出反应,果断进行决策,紧急动员一切可利用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处理危机。所以,学校必须建立高效的校园危机反应处理机制,进行主动管理。要根据危机的生命周期构建危机预警、应对和恢复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危机管理机构,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制定出相应的危机预案和策略,采取正确的危机管理流程。这样,校园危机一旦发生,就启动紧急应对系统,在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信息下迅速作出决策,在短时间内将事态控制住,将伤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三、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创建没有危机的平安校园

1.校园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维护正常稳定的校园秩序。和谐校园首先应是平安校园,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保障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人数众多,环境相对自由,不安全因素较多,无论是重大疫情、地震、火灾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危机事件,还是食物中毒、校园暴力、自杀等人为引起的危机事件,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传播性等特点,往往会严重干扰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秩序,而且会引来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所以,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和保持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和科研活动,从而确保大学自身的健康发展。

2.消除危机隐患是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学校园内危机事件频频发生,甚至校园外的事件也对学校教学秩序、生活稳定以及师生财产与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并严重威胁了大学的稳定和发展。校园危机管理的基本功能是促进校园的安全、和谐,终极目标是创建没有危机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本质内涵是校园中各类因素、各个环节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大学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解决矛盾、消除隐患的过程,矛盾解决得好就可以化解危机隐患,解决得不好,就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校园危机隐患主要有来自人的隐患、来自物的隐患和来自环境的隐患,消除隐患包括消除危机风险源,改善危机风险源所处的环境,抑制危机风险源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等。从方式方法上讲,既要通过教育、引导等各种方式消除“人”的隐患,又要通过排查、技防等各种途径清除安全防控上的盲点,特别是对于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物品,要实行重点保护、重点监控和重点治理。

3.校园危机管理的核心功能是最大限度降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大学校园危机主要包括对大学成员造成恐慌与伤害、对教学设施造成破坏以及给形象声誉带来损害等的突发事件。从结果上看,校园危机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大学人员高度密集、人才大量聚集,一旦发生校园危机,易造成不良后果,包括对大学的形象声誉破坏,对个人的身体、心理伤害,甚至危及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校园危机管理是学校为避免校园危机产生或减少产生后的危害而进行预防、处理、恢复、评价等的系统过程,其核心功能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校园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校园危机管理承担着预防、处理、恢复和评价等基本任务,其中“处理”是校园危机管理的核心任务,简言之,就是通过有效的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危机事件中的各种伤害和损失。

四、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提升人的应急能力,促进人的良好发展

1.校园危机管理的永恒命题:坚持生命第一原则。校园危机管理较有影响的美国,其大学危机管理的核心就是全体师生的健康、安全和幸福,“生命优先”是美国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第一原则,也是中心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当危机发生时,不提倡师生“忘我”投入危险场地的做法,而应迅速撤离危险地区,尽量确保师生在危机中处于安全境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的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由此,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核心价值也在于促进人的良好发展,而人的良好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个体生命的存在。校园危机的最大危害是对师生生命和安全的威胁,校园危机管理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应是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坚持生命高于一切的危机管理原则。从这一点出发,高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首先应强化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和挫折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重要意义,从而珍爱生命、保护生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与自己、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其次,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和应对处理的过程中,当人的生命与财物的安全同时受到威胁或只能选其一时,要始终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坚持先救人再救物,绝不能以牺牲师生的生命为代价。

2.校园危机管理的教育诉求:消除人为诱因并提升人的应急能力。从危机的来源分,大学校园危机主要有内源型危机和外源型危机,而内源型危机的大多数诱发因子正是校园中的“人”,“人”往往是校园危机产生的第一道防线。其实,危机虽然是不确定的危险隐患或突景,但常常也是可以加以预防并实施干预的一种介于安全和损失的中间状态。学校若能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通过教育和管理消除人为诱因,就可以有效防止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若危机突破第一道防线不幸爆发,也可以通过第二道控制处理及第三道恢复处理,避免危机的继续扩大或恶化。危机管理是包含预警、应对、恢复、评价的系统过程,某种程度上讲,这个系统过程同时又是持续提高师生应急能力的过程。师生通过应对危机的模拟演习和训练,成为一个有能力处理危机事件的主动者,即使危机发生了,他们也知道在危机情境下如何快速运用处理技巧和求生技能,迅速脱离危险。所以,大学应丰富危机教育和训练的内容,包括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生活教育、两性教育、冲突处理、抗拒诱惑、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这不仅是校园危机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的良好发展的内在要求。

3.校园危机管理的人本视角:坚持人性化管理。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良好发展,它与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以人为本应贯穿于大学危机管理的全过程。首先,学校管理要体现人本和法治精神,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管理文化都要坚持人文关怀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既重视并做好人的管理工作,也突出对学校既定目标的价值认同。其次,以人为本倡导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大学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工作、学习和思想,又要关心和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处处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是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基本职能。再次,坚持人性化管理,既要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更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中,成为校园危机干预的主体,积极参与危机管理过程,以成功预防和化解校园危机。最后,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师生身体和心理上可能会遭受较大的冲击,学校要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不同的心理辅导和调适,帮助他们恢复到平常的心态和情绪。对伤害严重的要建立追踪辅导机制,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行为发展动态,以及时发现新的危机苗头。及时处置。

[注释]

①艾枫月.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研究[DB/OL].省略/knsSO/detail.aspx?QueryID=17&CurRec=1,2008-07-09.

②耿依娜.校园危机管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当代青年研究,2008(3):18-19.

③谢志强.论社会转型期的公共危机管理[J].科学社会主义,2010(3):102.

篇12

校园的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人文教育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人文教育的内涵及高校人文教育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指明高校人文教育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和谐校园 高校 人文教育

十之后,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借此发展契机,我校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献计献策,并首次提出“两型校园”建设口号。随着2009年首届博士论坛的成功举办,“两型校园的建设与实践”已经获得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探讨。两型校园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的科学跨越发展”。如何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就是要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只有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的现代化才会实现,人类社会的未来才有希望。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与反映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而言的。人文教育主张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等手段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和品格意志。人文教育不同于文科教育,它强调的是通过对人文知识的把握来提高人自身精神深处的品质,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注重的是观念培养。因此,高校人文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求知、生活、做人及做事,旨在引导他们掌握人文知识,形素质,树立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境界。当然,在科学技术极速发展的现今社会,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文明的生活追求使我们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科学领域,然而实践证明单靠科学教育和科学发展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人文教育能够在科学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高校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世界上许多著名教育家很早就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他们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事业,自然科学不引进人文科学就不能突破科学发展的局限。历史的发展表明,科学是能够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利益的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如果毫无节制地被人用作向自然索取的一种工具,它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福利,反而会造成灾难。因此,高等教育在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科学技术,如何利用它造福人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成联盟,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加强高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的人文教育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从高等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文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知识、才能的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在于帮助人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进人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地发展,强调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获得一种新的观念,一种主体能动性的感召力、创造力和想象力[1]。同时,加强高校人文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高校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层面的教育,而人文科学是文明的成果,是文明教养的学问。它包含世界的优秀成果,也包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括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热情、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以及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因此,提倡高校人文教育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人文教育的实践途径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教育不断改革发展,教育思想也逐步调整,从政治本位转变为经济、科技本位,从知识性教育转变为能力性教育。现如今,加强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任何教育就最终目的来说,都是促进个人某种能力的提高。换言之,任何教育在本质上不存在优劣之分,均有其特定的价值。正如单一的人文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需求一样,单一的科学教育也不能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赫胥黎所说:“单纯的科学教育确实和单纯的文学教育一样,将会造成理智的扭曲。”[2]因此,应该树立全面的教育观,指导能够满足社会物质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教育方式,使个人的价值观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与此同时,它还应该让学生在改造世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所奴役,在自己和社会之间构筑一个开放的隔离带,从而在社会功利和人文精神之间保持一种张力[3]。

其次,完善教学体系。众多学者指出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体教学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应不低于1/3,然而目前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多数高校人文课程比例不足1/5,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4]。人文学科的教学是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因此,要确定人文学科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并发挥课堂教育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其实施。此外,要加大对人文教学的研究力度,合理设置人文教育在教学课程结构中的比重。另外,要进行学科建设中跨学科的探索。我们的学科建设应该是科学与人性、机械时空与历史时空、推理求证与艺术想象的统一,应整合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心理和物理、技术和社会的演变进步因素,体现大科技文化潮流[5]。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融,“隐蔽课程”不隐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隐蔽渗透,自然融合的原则。大学生群体人格趋于成熟,文化观念逐步确立,已具备一定判断选择的能力。因此应该采取先顺应,后同化的方式,合理疏通引导。将理想信念教育、人格和价值观教育和德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潜移默化。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成果才能更加深入持久。

参考文献

[1]教育,创造未来 [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6.孙敏

[2]科学与教育 [专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赫胥黎.

[3]大学人文教育刍议 [期刊论文]《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高翔

篇13

一、技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所谓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的总和,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技校学生由于知识结构、思想意识等原因,致使所形成的法律意识有别于其他人群。

1.法律知识贫乏

对于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的技工学校来说,学生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仅限于课堂所得。他们始终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学习法律便一无所用”,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甚至连课堂上所学到的那一点知识,也随着时间推移而忘得一干二净。

2.法律信仰缺失

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是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是公众自觉守法的升华。人们通过媒体了解的法律现象,往往过分强调法律的镇压、强制、执行的效力,而忽视了法律的指引、评价和激励作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以权压法、以钱买法、关系能通法等现象,导致学生对法制缺乏信心。

3.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知识的贫乏和自身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导致很多技校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不愿意受约束,漠视校规校纪,与同学相处动辄恶语相向,甚至恶意攻击他人。近两年,网上公布的校园暴力视频、图片层出不穷,受侵害者往往不知如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只能忍气吞声。

4.对法律权利、义务认识存在误区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和义务都是对应的,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部分学生将自己的权利无限扩大化,以自我为中心,更有甚者认为学校的校规校纪已经束缚了自己的思想,故而出现违纪、逃课,甚至出现校园暴力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则漠视或淡化自己的义务,甚至逃避自己的义务。

二、技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1.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的技工学校,生源质量存在明显不足。据调查,山东地区初中毕业生,除无继续升学愿望的学生之外,60%的学生选择上普通高中,只有40%的学生才选择上职业学校,且有很大一部分是经过家长的反复动员后才选择继续读书的。这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厌学情绪严重,往往存在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良嗜好,且纠正困难。心智发展的不成熟,也使得技校学生易感情冲动,自制力较差,容易诱发冲突甚至违法犯罪。

2.受现在社会负面文化的影响

现今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技校学生已大量涉足网络,甚至有很多学生痴迷于此。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知识、开阔视野,但阅历的浅显使他们对各种信息的优劣难以辨清,反而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3.法律教育薄弱

技工学校学生所接受的法律知识教育太少,初中时仅有简单的法律知识读本,且课时偏少,部分学校甚至将该类课时转给其他课程。升入技校后,学校没有法律教育课本,仅在德育课程中安排部分法律知识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理解和背诵法律条文,而忽视法律观点、法律精神的宣传和培养,致使学生的法律意识缺乏,行为上被动、屈从地遵纪守法。厌学思想严重的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更是缺乏兴趣;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老化、无新意,导致学生厌倦和反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三、技校学生法律意识形成与培养的方法

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人们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不会自发形成,必须在学习、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1.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一方面,要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只有做到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以及法律监督的制度化,才能实现依法治国,从而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创建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2.优化校园教育环境,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

学校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地方,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本身要依法办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按照规章条例办事,不因人而异,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另一方面,丰富校园文化中的法制内容,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学法守法演讲比赛或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模拟法庭、参观监狱、开展法律心理咨询和法律社会调查等,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同时,重视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宣传,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潜移默化地受到现代法制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3.提高法制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学活法律知识

第一,提高教师的法律修养,要求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第二,教学内容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重点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法律法规,如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第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育效果。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理解必要法律常识的基础上,用法律知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用法律去分析身边的事,形成健康的法律观念,懂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

卢梭曾说过,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广大普通人民的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家长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影响,非常深刻。一些违纪学生的家长,不配合学校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而是胡搅蛮缠,甚至纠集社会人员攻击学校,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走出的孩子,很难想象他能够奉公守法。学校应该采取设立家长学校、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法制教育。

5.教会学生观察、体验法律现象,培养法律价值的认同感

篇14

一、聚焦生活热点,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提高思想提炼能力

在高中生作文写作中,许多学生表达主题不够深刻,目光不够敏锐,使文章难以呈现鲜明的主题思想,影响了写作质量。对其原因分析,主要与学生深入思考不足有关。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聚焦生活热点,以这些热点事件为载体,带领学生深入分析研究,提高学生思想提炼能力。

(1)选取与青少年成长联系紧密的热点事件。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种社会热点事件能够在最短时间报道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与青少年成长联系紧密的一些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分析事物表象,透过表象看本质,从个性问题延伸到群体存在的弊端,从而跃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针对部分青少年追求物质,精神空虚的状况,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了当前社会较为关注的李某违法犯罪事件,引导学生对当前部分不良青少年成长环境、自我约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各个方面因素,提炼出事件的本质与其中蕴含的规律,加深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有助于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提炼出较为鲜明的主题。

(2)选取与学生家庭生活联系紧密的热点事件。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学生家庭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热点事件为载体,能够提高学生分析的直观性。如针对生活中伪劣商品层出不穷的状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伪劣商品说起,分析伪劣商品产生的根源,对伪劣商品能够在市场上横行其道、屡禁不止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对解决伪劣商品现象提出建议和措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逐层深入地对这一现象进行全面地分析,透过现象看到监管力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加深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选取与校园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热点事件。以学生的校园生活作为基础,选取与校园生活联系紧密的热点事件,更能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思维提炼能力。如针对本地区近两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青少年盲目讲义气、易冲动的不成熟心理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这种思想存在的根源,具有哪些弊端和危害性,以及强化遵章守法意识、保护自己这样的观点。以学生身边的事作为基础开展思想引导,能够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二、感知生活人物,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高人物刻画水平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各类典型人物进行观察与分析,抓住他们的特征,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丰富的写作素材、扎实的写作技巧共同刻画出形象的人物,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

(1)感知生活中最亲密的人。家庭成员、好朋友、亲戚等都是生活中最为亲密的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着手,因为他们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最为深刻,典型的场景历历在目,从他们入手回忆出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帮助,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印象中的人物鲜活程度,运用相关写作技巧进行创作,描写得更为鲜明。

(2)感知社会典型楷模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各行业的楷模人物,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整合本地区的先进楷模人物。带领学生拜访或者将他们请进课堂,讲解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与这些楷模人物面对面,获取最为直接的感知,加以恰当的技巧辅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人物刻画水平。

(3)感知校园内的先进人物。在学生生活的校园内,勤奋学习、勤俭节约、热爱集体、尊敬师长等各种类型的学生典型都真实存在着。教师要善于从这些先进人物的身上发掘出闪光点,让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不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同时也能够获得最为直观的感知印象,刻画出的人物栩栩如生,更具震撼力。

三、深入生活感悟,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提高文章真情实感

高中生作文创作中缺乏真情实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应的生活实践作为感知,这样的作文如同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必须要夯实学生的生活基础,让生活成为创作灵感的源泉,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每年都会结合五四、国庆、元旦以及其他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举行各类主题活动,有走出校门开展宣传的,也有举办庆祝活动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做有心人,仔细观察活动的流程、每一位人物的表现,并进行深入地思考,将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结合起来,同时增加了生动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更具真情实感。

(2)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中生在生理上已经接近于成人,但是其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缺乏全面性。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整体教育安排以及语文教学实际,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社区帮助清理小广告,帮扶社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等。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能够为写作活动积累生动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