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加强全民健身的建议范文

关于加强全民健身的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11:35: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关于加强全民健身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于加强全民健身的建议

篇1

关 键 词:体育管理;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2-0039-06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value of uplifting national fitness to a national strategy

ZHOU Xue-rong1,WU Mi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ng 210046,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value of uplifting national fitness to a national strategy, and concluded that uplifting national fitness to a national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ecision made based on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on the basis of profoundly seeing though the trend, correctly judging the reality, and scientifically predicting the future. The New Strategies for Global Health put forward that the 21st century is a century for mankind to pursue health; the putting forward of the concepts of “Chinese dream” and powerful country of sport, and national fitness, are policies making nationals strong and China powerful; uplifting national fitness to a national strategy 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active response to the coming of the human health era, also the realistic need to realize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National fitn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policy, society,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national fitness can promote political stability, consolidate the governing party’s status, boost social development,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boost economic development, reduce national burdens and increase national benefits, boo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national soft power, having important strategic value.

Key words: sports management;national fitness;national strategy

“国家战略是综合一国之力而行之方略,是建设和运用国家各方面的实力和人力,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性战略”[1]。2014年10月,国务院在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这是建国以来在国家文件中首次明确将全民健身定性为国家战略,将全民健身战略从体育系统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全民健身战略层次的一次跃升,其蕴含之意一定是重大且值得研究的。为此,刘永国[3]在2014年全民健身报告会上提出:“要重视全民健身基础理论研究,要把全民健身这一国家战略分析清楚、研究透彻。”刘鹏[1]在2015年全国群体育工作会议上也特别强调:“全面理解和具体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是全国体育工作者特别是群众体育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深入思考和全力推进的重大任务。”显然,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要重视全民健身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把全民健身何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问题分析清、研究透。

1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

1.1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

20世纪末,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纽约,他们一致认为21世纪人类最需要健康[4]。如今,这一认识已成为人类社会共识。1995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一项《全球健康发展政策――21世纪人人健康全球战略》。该战略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它全面阐述21世纪健康战略的奋斗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政策措施,成为指导国际、区域、国家健康行动的战略性文件,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使健康成为人类发展的核心”这一指导人类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5]。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一项《全球健康新战略――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6]。这项《全球健康新战略》提出的背景源于《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该报告指出威胁当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非传染病以及非传染病引起的死亡、发病和残疾,目前约占所有死亡的60%和全球疾病负担的47%,预计到2020年这些数字将分别上升至73%和60%,可见数字之大令人触目惊心,而缺乏运动则是引起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对此,《全球健康新战略》强调:“身体活动是改善个人身体和精神健康的一个基本手段,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相结合,将成为遏制非传染病增长威胁的有效战略。”因此,它“鼓励各国制定国家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以改善饮食和鼓励身体活动以保护健康”,并建议“国家战略应包括与全球战略所包含的那些相类似的特定目的、目标和行动。最为重要的是实施行动计划所必需的要素,即国家身体活动准则”[6]。显然,21世纪健康是人类最普遍、最迫切、最重要的需求。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将全民健身确立为国家战略,着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升人民健康水平,这本身也是对世界发展、人类发展的贡献。因此,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时展的需要,是中国政府对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发展趋势准确判断所做出的积极应答,也是为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望、增强国家影响力而做出的正确决策。

1.2 全民健身是强民之策和强国之基

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既需要国家强有力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战略谋划,也需要提高国民素质。体育是强民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强健体魄、振奋精神,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体育所产生的效益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首先,强健体魄可有效开发人的智力与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与耐久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体力、智力支持;其二,体育培育的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公平公正、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志愿服务等精神与品质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基础与精神动力。可见体育与中国梦实现高度相关,中国政府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恰如总书记所阐述:中国政府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7]有高度才有远度,中国政府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审视体育,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

回顾历史,古今中外世界强国崛起,其兴盛都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古希腊因有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地而闻名于世;大英帝国则以获得“现代体育和体育产业出生地”美誉而载入史册;超级大国美国则是后来居上,跃居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相反,国力衰败与体育衰败却是孪生兄弟,旧中国“东亚病夫”的耻辱给国人留下痛苦的记忆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历史启示:“没有体育甚至轻视体育,其民族不是衰老,就是丧失生命力。中国欲强,中华民族必须在体质上屹立于世”[8]。体育强是一个国家富强兴盛的标志,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体育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国兴体育兴,国败体育败。因此,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更是强民之策、强国之基。

1.3 全民健身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中国体育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迅即做出新的战略部署,提出新时期“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体育事业的方方面面,但全民健身无疑是体育强国建设中最核心、最关键部分。2015年《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群众体育工作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群众体育工作提档升级的迫切需要。”[9]刘鹏[10]针对新周期体育强国的命题,特别做了阐释,指出“重中之重仍是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群众体育是体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走向强国以群体为本”的重要思想。无疑,将全民健身定位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及抓手的意义重大。首先,这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在需要。任何国家要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都需要以发展全民体育为基石,一个全民体育薄弱国家是没有资格称之为体育强国的,体育强国须全民体育强,这是体育强国建设与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条件。其二,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方针的最重要体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既定的体育发展方针,为人民健康服务、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水平是我国发展体育的宗旨和任务,也是体育的本质追求。因此,体育发展坚持以群体为本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是贯彻落实我国体育方针的必然需要。

全民健身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也是我国当前“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的基础性薄弱环节”[11]。如供需矛盾突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投入总量不足,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府能够提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有较大差距;体育部门对群体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均衡,重竞体轻群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体制机制不新、措施不实、人员不足、经费不够等方面;群众体育工作缺乏有效的跨部门工作机制,使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政府主导缺位或不到位,大群体的格局还没有真正落地。社会力量参与群众体育和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环境尚未在大范围内形成,新机制有待建立[12]。全民健身发展的滞后直接影响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国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重要目的就是要着力加强体育强国的薄弱环节,改变全民健身落后的现状,给全民健身提档升级,加快全民健身突破性、跨越式发展,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因此,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必然需要。

近10年我国体育产业获得较快的发展,年增速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远远超过同期国民经济增长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明显落后、差距很大。我国体育产业对GDP贡献率仅为0.56%,国家财政支出远远大于体育税收。2012年我国体育产业的税收贡献为90亿元左右,但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体育支出为272.49亿元,体育税收不足财政支出的1/3。2008年至2013年,国家财政对体育财政支出逐年增长,2013年国家对体育财政的支出较2008年增加了50%,国家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15]。究其原因,主要与全民健身直接相关,全民健身发展滞后导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不牢、动力不足。体育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凡是全民健身发展得好的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一定比较高,而全民健身发展落后,体育产业一定是落后的。当今体育产业发展名列世界前茅的国家是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德国,体育产业分别占本国GDP的3%、2.85%、2.54%、2.00%、1.99%,与此相对应体育人口比例也大大高于一般国家,分别达到49%、43%、46%、48%[15]。而我国体育产业为GDP的0.56%,经常参与体育的人口比例仅为28%(全国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数据)。显然,体育产业发展必须依托全民健身发展,没有全民健身就没有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发展的根基与动力在于全民健身的发展,全民健身发展水平决定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只有人们积极参与体育,愿意花钱买健康、愿意参与体育消费,体育产业发展才能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与活力。

全民健身间接、隐性的效益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降低医疗费用,二是提高生产力水平。首先,体育运动增进了健康,就可减少疾病,降低疾病费用,减轻国家负担。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医疗费用普遍上涨的状况,医疗费用的增长超出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增长,给各国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我国也面临同样问题,每年卫生资源消耗高达6 100亿元,因疾病、伤病造成的损失约7 800亿元,合计14 000亿。而体育是疾病防治与干预的重要方式,在《全球健康新战略》中体育被认为是非传染病(慢性病)的克星,在《加拿大体育》报告中,体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成本最低的增进健康,降低医疗费用的手段”。报告还指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每年将减少心血管疾病治疗费用10.3亿美元,减少结肠癌治疗M用40.7万美元,体育产生的隐性经济效益是巨大的[16]。其二,运动强健了体魄,就可提高劳动力水平、增强社会生产力。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健康可使人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使人的智力与体力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证明:“体育参与者明显提高了人们的精力、耐力与决策能力。体育参与者的生产力高于非参与者平均水平的12.5%”[16]。显然,健康就是生产力,健康就是GDP,但健康不是与生俱来,它需要呵护培植,而体育是获取健康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手段。

从未来人类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全民健身与经济发展关系也会日趋紧密。有未来学家预测,未来财富的五大趋势是――生命经济、永生经济、娱乐经济、人本经济、宇宙经济[17]。前4种经济都与人的生命健康、与全民健身高度关联。显然,无论是立足当下,还是着眼未来,要发展经济就需要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这既是发展体育产业根本之策,也是减低医疗费用,提高劳动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为国减负增利目标的需要,同时全民健身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值得开发与利用。因此,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2.4 促进文化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

“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18]。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发展摆在国家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要兴起文化建设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习见平也强调其重要性,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9]中国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就必定要繁荣、兴盛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全民健身是一项惠及全民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也是一项惠及全民精神世界的文化活动。首先,全民健身高扬的是人文精神。“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幸福”;“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全民健身的经典口号,也是全民健身以人为本、健康为本,彰显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生命至上的人文精神,是全民健身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终极关怀的重要体现。其二,全民健身倡导的是科学精神。全民健身引导人们崇尚科学,摒弃落后与愚昧,帮助人们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与生活品质,延长人的生命。其三,全民健身弘扬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内涵丰富,包括公平正义、遵纪守法、诚信友爱、团结协作、志愿奉献、顽强拼搏、乐观进取、人与自然和谐等。因此,体育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增强国民身体素质、锤炼国民精神品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投入少、见效快、综合效益高的重要手段”[20]。体育精神更是获得了我国著名学者的赞赏与高度评价,称其“是人类社会赖以健全与发展的基本精神”[8]。显然,全民健身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过去由于受传统体育观影响,人们对全民健身价值认识肤浅,仅滞留在“健身”工具的层面,而缺乏从文化视角对其价值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但随着社会进步和体育发展,人类社会对体育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体育丰富的精神文化得到了深度挖掘与充分肯定,成为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重要价值追求。如2007年欧盟首次发表《体育白皮书》,就全面阐述欧洲政府的体育观点,认定体育具有“培养积极向上的公民”“促进社会包容、整合与平等”“分享欧洲的价值观”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等价值功能。英国认为“体育是突破社会壁垒的一个最佳方式,须充分发挥其潜力”;澳大利亚强调“体育有助于传播重要的澳大利亚价值:志愿服务、合作、领导力、团队合作、迎接挑战、战胜逆境、追求卓越。体育在构建健康社区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日本在2010年提出《体育立国战略》,其总体目标就是“确立新的体育文化”。将体育文化软实力阐释的最为到位的,是已故南非总统曼德拉,他说“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21]我国2011 年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也给予全民健身价值定位,“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更是对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进行专题阐述,“深入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夯实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根基,提升中国体育软实力。通过体育促进并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和大众人生观,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和功能,让体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成为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和先行者”[22]。全民健身文化倡导的人文价值、科学精神、体育精神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普适性、永恒性,是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可充分发挥全民健身文化价值功能,繁荣中华文化,优化国民精神品质,这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伟大世纪。全民健身事业关乎到人类发展、国家发展、体育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及体育强国目标的必然需要。国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举全国之力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有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提档升级,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繁荣发展,使全民健身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功能得以充分释放,在国家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发挥更积极、更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及体育强国目标的达成做出更大献。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国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 刘鹏. 2015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15-12-20]. http:///n16/n.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EB/OL]. [2015-12-20]. http:///zhengce/ con.

[3] 鲍婷. 促进全民健身 建设体育强国――2014 年中国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发论坛暨全民健身优秀论文报告会综述[J]. 体育文化导刊,2015(3):3.

[4] 万承奎. 21世纪健康新概念[EB/OL]. [2015-12-20]. http:// /p-398101.

[5] 21世纪人人健康全球战略[EB/OL]. [2015-12-20]. http:///p-554301.

[6] 全球健康新战略――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EB/OL]. [2015-12-20]. http:// /chinese/esa.

[7] 薛原. 建构体育发展大局观[N]. 人民日报,2014-01-10.

[8] 李力研. 野蛮与文明[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371-269.

[9] 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群众体育工作意见[EB/OL]. [2015-12-20]. http://.

[10] 刘鹏. 新周期体育强国的命题[EB/OL]. [2015-12-20]. http:///ty/2.

[11] 体育局长会刘鹏讲话解读:科学规划 改革创新 [EB/OL]. [2015-12-20]. http:// /n16/n.

[12] 刘鹏. 2014总局系统全民健身工作会上的讲话[EB/OL]. [2015-12-20]. http:///n16/n.

[13] 林祖华. 论民生的内涵和特点[J]. 理论与改革,2012(3):15.

[14] 刘鹏. 政策解读: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N]. 人民日报,2014-10-22.

[15] 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EB/OL]. [2015-12-20]. http:///news/cha.

[16] 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C]. 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1998:34-37.

[17] 王小平. 第二次宣言[M]. 北京:现代出版社,2005:576.

[18] 汪宗田.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辩证特征[J]. 江汉大学学报,2014(1):6.

[19] 慎海雄. 让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硬起来[N]. 文汇报,2014-01-01.

[20] 刘鹏. 一项面向民生的体育健身工程[J]. 求实,2011(10):51.

篇2

摘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等方法,从赣州市章贡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现状调查入手,找出其中的不足,从而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社区 社区体育 体育健身俱乐部 建设状况

一、前言

近十几年来,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远远满足不了强劲的需求,因此,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1997年4月2日,国家体委联合国家教委、民政部、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对社区体育的主要任务与职责、组织管理与体制、骨干队伍建设、经费来源等都做了具体的阐述。但是具体到社区,这些措施实施起来还有相当难度,居民旺盛的体育需求与现实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因此,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在全国选择25个社区,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进行试点,从体育彩票收入中予以扶持,扶持期为两年。希望“试点结束后,社区能基本建立不同类型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模式,解决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本文旨在通过对赣州市解放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状况分析,使试点中的赣州市解放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能够清楚自身定位,明确组织发展目标,并提出建议,从而为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赣州市章贡区解放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试点期间的建设状况及管理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一)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依托的社区概况及辖区人口规模

国家体育总局2004年创建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一共25家,分布于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俱乐部依托于基层社区、街道社区这两种不同层次的社区。调查结果表明,解放街道的俱乐部属于后者。赣州市章贡区解放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地处赣州市老城区的西津路社区居委会,社区成立于2001年7月1日,占地面积为0.13平方公里,辖一街七巷、23个居民小组,1446户,4552人。

(二)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状况

社区体育组织是落实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根据地,是体育生活化、社会化的重要方面[1]。调查结果表明:第一,解放街道的俱乐部采用主任负责制和经理负责制的俱乐部。一切事物主要由主任或者经理设计、分派,其管理具有集权性,个人意志的体现更为突出;第二,指导人员状况方面,共有7人,拥有体育骨干(志愿者)15人,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但是,要达到平均每100名锻炼者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还必须加强培训力度;第三,制度建设方面,体育领导小组成立后,先后出台了工作职责、会议制度、体育组织和活动点章程及管理规定等制度,并在工作实践中对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会议、活动记录簿、照片记录册和健身人员健康档案。

(三)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场地设施状况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娱乐、健身等活动的前提条件,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调查结果表明:第一,自有场地设施状况方面,社区拥有面积为56平方米室内体育健身室和面积为200平方米的室外体育运动场地,拥有3套室内体育健身设备和13套全民健身工程设施;第二,借用、租用场地设施状况方面,赣州市章贡区解放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场地设施建设和活动组织方面,结合辖区实际,成立了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体育健身队、设立了赣州公园、滨江公园体育活动点。

(四)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活动的开展状况

开展体育活动,增强俱乐部发展活力,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参加到俱乐部的活动中来是创建俱乐部的最终目的。调查结果表明:第一,活动开展的形式方面,赣州市章贡区解放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活动组织小型多样、内容丰富。2004年成功举办了“西津路社区首届社区体育运动会”,运动会共设5个项目,有百名运动员参加。在平时,社区还利用节假期间开展老少同乐的象棋赛,自娱自乐的太极拳、太极剑、花棍、健身操等比赛。社区还邀请专业老师为居民进行体育知识、科学健身和体育技能的专业培训。新颖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体育健身对积极性,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人数占总人口的85%以上,其中有200人常年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第二,开展的活动项目分布方面,成立了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体育健身队,在平时,社区还利用节假期间开展老少同乐的象棋赛,自娱自乐的太极拳、太极剑、花棍、健身操等比赛。项目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层次社区居民的喜好。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赣州市章贡区解放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组织管理采用了主任负责制,形成了区政府牵头,街道为主体,居委会为依托,活动站点为基地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体系。俱乐部健身场馆体育设施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俱乐部下设体育单项、体育兴趣小组、体育运动队等体育团体单调。

2.该社区拥有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有3名和15名体育骨干,远远满足不了拥有4552名居民的西津路社区居委会。

3.赣州市章贡区解放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政府在管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方面出现政府扶持乏力、法规监督缺位。

(二)建议

为促进赣州市章贡区解放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运作提供支持:政府转变管理职能、相关政策支持,加快制定系统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保障必备的体育设施与经费,培养和管理体育人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政策呼吁作用。通过新闻媒体来监督政府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行为;同时,利用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呼吁有关部门及时地制定和完善各项社会政策和法规;赣州市章贡区解放街道社区体育俱乐部自身的组织管理仍需不断完善。展现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自身优势、提高完善俱乐部自身的运作管理、尽量满足各类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在政府资助的基础上努力扩大财源、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资源; 社区体育;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63-002

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体质却下降了。随着中国代表团在一个个国际体育赛事上取得辉煌的战绩,国民的体质状况,尤其是青少年体质状况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把我们带进了后奥运时代,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情。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社区体育资源的严重不足。社区体育资源增长速度落后于社区居民体育需求的增长速度。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增加了,社区体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暴露了。因此,怎样满足社区居民健身需求,合理配置社会体育健身资源,是十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讨论的问题。

高校体育系统汇集了科学的健身指导方法、雄厚的师资力量、宽裕的场地设施以及良好的信息传递等资源,客观上讲,这些都是影响制约我国全民健身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高校体育资源对全民健身的贡献力严重不足。以石家庄市为例,石家庄市社区体育由于专业指导人员缺乏,健身设施、场地严重不足,仅少数居民对现有健身局面满意或比较满意。全民健身资源相对稀缺,其中缺乏活动场地和技术指导成为制约社区体育活动点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必须始终从时代特点与中国国情结合上,坚持对高校体育资源合理性与优化规律的探索与应用。

1.高校体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资源是指与高校体育活动密切关联的各种体育场地、仪器、设备、建筑物、图书资料,人力资源数量、专业、业务能力,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等所有人、财、物的总和。按照其存在形态,高校体育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两种。有形资源泛指硬资源,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包括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并以体育场地为主。无形资源,俗称软资源,如体育教师及其专业知识、体育教育管理能力和思想素质等。

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报告,在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1]。 高校除了充足适宜的专业体育锻炼场地之外,还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舒适的文化气息,都为大众体育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此外,高校专业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如能得到合理利用,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大众的锻炼效果,达到健康锻炼的目的。“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提高体育场地的开放率,但占我国体育场地绝大多数的教育系统的体育场地开放率普遍不高,开放率仅为29.2%,全天开放的体育场地仅为14.9%,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率不高,是制约我国体育场地开放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2]

这些丰富的高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除平时教学训练使用外,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大多场馆、设施在周末处于闲置状态。高校体育软资源的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体育组织、管理能力也多处于闲散状态。

2.社区体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997年4月2日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民政部、建设部、文化部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文件首次对城市社区体育有了明确的的阐述,当然也对社区体育的定义有了具体的表述: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关于社区体育资源的相关研究很多,总体来讲,我们可以把它视为能够满足某一特定居住区域的居民日常体育锻炼所需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就是社区体育资源。

据统计,目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已接近总人口的2/5。这些变化都对体育设施数量、质量及功能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3]。尽管全国用于体育基本建设的投资以每年56.7%的速度增长,并且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公益金”、全民健身工程和各地基层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几千条健身路径已经分布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有73.2%的人在非体育场所内参加体育锻炼。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又提出了“五个亿万人群”的健身活动,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计划当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全面提高国民体质。经过前面数字的对比不难看出结果如何。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社区体育资源严重匮乏制约了全民健身的脚步。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只有0.65平方米,每万人才拥有5个体育场地,这种状况直接限制了社区体育的活动时间和内容,进而影响了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人数,不利于社区体育的发展。

3.合理结合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建议

依据资源配置理论,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是指在社会体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社会机构和个人以体育健身锻炼、体育学习为目的,对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教师的指导等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就是说在保证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前提下,将高校的体育硬资源和软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3.1合理开放高校场地设施

高校的教育教学职能要排在第一位,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高校场地设施要把保障日常教学放在首位也是无可厚非的。开放高校场地设施首先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和保障在校师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而非一盘散沙的无序、无限制开放。例如,高校可采取定点向所在社区或单项体育协会开放的办法,由学校与社区或单项体育协会签订安全和管理责任书,将安全管理责任分解到社区或单项体育协会。

3.2充分利用高校无形体育资源

高校体育资源的开放不仅仅惠民,还能“惠学、惠教”。社区居民找到了合适的锻炼场地,学生在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指导中积累了相当的社会实践经验。专业教师指导、管理,专业学生实践锻炼等等还可以通过有限有偿服务的形式,既实惠了社区大众,弥补了社区体育专业指导员队伍的严重不足,又增加了教师、学生的锻炼机会,提高了双方的参与积极性。

3.3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全民体育消费习惯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曾公布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居民中,72.7%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593元。但若从消费结构上看,多达91%的人将钱花在购买运动服装上,其他依次为购买体育器材、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等实物消费。据民间组织的估计,若按纯粹用于锻炼上体育消费,中国人均体育消费可能只在3美元上下。比亚洲(12美元)和世界年人均体育消费(36美元)都要低。通过各种宣传等手段,改变大众的体育消费习惯也是迫在眉睫。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有偿部分的消费逐渐养成大众的合理体育消费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

3.4利用高校体育资源开放的平台,增强高校办学的民主监督,提高社会声誉

高校资源的开放也意味着“迎进来,送出去”,高校大门的敞开也让更多对高校感兴趣的人有了更多了解高校的机会和途径。迎进来的是大众的监督。这也成为高校办学成效的另一把“量尺”,也是对各个高校的敦促,进而扩大各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宣传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这些就成为高校的最好宣传手段。

结论:

从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实际出发,高校体育资源的开放是“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的必然要求。但是在高校体育资源开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各场馆的利用率,同时要根据各个高校体育资源现状,因地制宜的有序的逐渐开放,而开放的组织管理模式也应该依据各高校特点灵活机动,最终达到高校及社区大众共赢的目的。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3060184);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2TY011)

参考文献:

[1]贾海红.中国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体建办访谈[N]中国体育报,2003一06―26

篇4

摘 要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古老而鲜活的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大量蕴涵着独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 体育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所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力和劳动力的复合与统一的完美体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1]。

深挖本地域特色文化内涵,阐释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新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创新工程,符合河南省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要求,是推动中原文化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鲜明地域特色、展现中原风貌、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的中原历史留下的文化印迹,体现着中原的竞争力,同时河南省的非遗文化的开展仍存在着发展缓慢的态势,为促进体育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欲着重分析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以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选定体育非遗文化的角色定位(奥运机制还是群体机制?),分析制衡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发展的因素,试图通过对现代瑜伽项目的研究为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提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谁来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的问题。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对中原生态体育文化信息进行抢救、集聚和整理,研究以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综合涉及传统的人类学,快速发展的传播学和亟待完善的体育学。通过这些学科理论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一次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尝试,而且还有可能为丰富这些学科的理论成果添砖加瓦,为满足该领域的教育和研究需求起到积极的意义。

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研究,可以扩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影响,对于其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还可以详尽的了解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与问题;同时,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深层次的文化发掘,符合河南省现阶段积极推进的把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建设为文化产业强省的战略决策和大力实施“中原文化崛起”的既定方针,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2)实践意义

研究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武术文化遗产,对深入认识和了解河南地域武术文化,全面地认知中国武术文化版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一方面对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体系进行整理与挖掘,探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从而调动民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引起人们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关注,不断加大对其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借鉴瑜伽的发展理论和经验,探索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发展之间找到对其进行保护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其生命力,为河南省更好地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建议,以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研究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政策实践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005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根据国务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在河南境内,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且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文化,是河南人们创造的体育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综合。

(二)传承和发展的概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中明确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发展并重的工作要求。在现代科学体系中,“传承”一词首见于民俗学中,以20世纪30年代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为标志,他提出要对普通人的日常民俗事象进行研究,从而阐释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及发展特征。国际学术界形成了其他与传承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传播论学说的维也纳学派、曼彻斯持学派与傅厄斯学派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湖南传统武术传承研究》中提出传统武术的传承就是由传人实施的,在代际之间进行的技艺、理论、习俗等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传递和传播。

研究认为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即承袭、创新并广为传播。承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价值、文化渊源、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和生态环境。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在传承谱系比较明晰的武术基础上,创造理论和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武术技艺和健身、养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发展的特定空间和时间维度,植根于民间的活态的传统行为方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核心就体现在它的传承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同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会随着社会特征、竞技生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发生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因此,完善的传播方式对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涉及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保护研究、立法研究、制度研究、现状调查等,但都侧重于本区域的研究,地域性研究体现了一定的区域特点,但从总体是显示出各地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并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当地文化、政治、经济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2.国内关于体育类或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观点

国内学者多以本地区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本土文化的历史追溯,相应的提出传承和发展建议。

牛爱军从全民健身和民俗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融于当地生活风俗中传承,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体育的健身功效,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开发,提出商业开发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白晋湘从法律角度出发,指出健全法律保护机制,建立管理和保护体系,建立体育博物馆,开展文化普查工作,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

社会活动和社团的开展体育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姚应祥对湖州船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加强立法、加大宣传、依托学校,建立体育社团,开发旅游的传承建议。董亮在对四川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中指出要将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体育文化遗产发展成为大众健身娱乐项目,延长其生命周期。

张巧凤对非遗文化的软文化实力进行研究,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我省文化软实力》中指出调动传承主体的积极性是对非遗文化的可持续性延伸,提升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文化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应打造河北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

李荣芝、虞重干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指出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传承途径、竞技化途径、社会教育途径、生活化途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也针对民众缺乏民族传统知识认知现状,提出加强政府管理、加大媒体宣传、维持文化“原生”的生存环境和发挥院校优势及赛事促进等建议。王林在《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中指出应营造适宜传承的文化生态,加强传承人的名人效应,加强传承梯队的建设。徐旭对岭南醒狮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要推动武术与醒狮相结合的影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安剑群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人龙舞”的文化传承研究》提出要进行广泛地区的横向传承,和不断创新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加强群体性传承和学校传承、社会传承的方式相结合;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陈关于发展的研究,从政治、经济、立法、教育学、传播学、民俗、社团、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一定基础。

3.关于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传承管理机构的研究中,王志高的硕士论文《嵩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强调法治机制的建立,建立有制度的组织运行方式,提出以发展武术文化产业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在传承主体的研究中,王玉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及挖掘保护对策》提出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将非遗保护工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本人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提出通过对健身团队的管理和扶持,推广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技艺推广。

在传承内容的研究中,李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以河南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为例》指出要加速多种方式的宣传,挖掘民俗文化的体育娱乐审美价值;王伟红《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提出开发非遗文化的器物层产品,做大做强非遗文化品牌活动,建立省及地市“非遗展示中心”。

在传承方式的研究中,任丽萍《传承・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体育研究》中提出将其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倪同《基于JSP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硕士论文中提出建立数据库,有效提高非遗文化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可视化信息,用网络模式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赖学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思考》提出政府政策导向与舆论宣传是推动其传播和发展的保证,形成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之路,利用商业开发实现体育文化传承和弘扬,建设体育加旅游的产业机制,构建教育为中心的传承机制;王静的硕士论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资源开发研究》中提出通过培养专业的出版人才,开发高质量的传统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郭鹏飞《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强调要加大普及力度,调动民众文化自觉性,在政府主导下,依托学校教育资源,提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加强非遗文化的长远规划和管理。

综上所述,对于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管理有了专题的研究,但为数不多,对传承主体还仅限与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对传承团队建设的研究基本没有,传承内容上提出了对体育健身价值的延伸和器物层面的开发,传承方式聚集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晶,大多数认为多种形式及层次的广泛传播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社区体育 现状 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科研项目(编号:ZK11185)。

前 言

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我国社会已经从高度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种社会转型实质是从传统的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在整个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体育的发展必将受到影响,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生活习惯、余暇目标方面都存在差异[1]。这种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必然对人们的体育习惯、体育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的社区体育从上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人们的体育意识、健康意识在逐步提高,健身的人群也在逐年增多。在现阶段社会转型期社区体育也会产生一些变革。本文主要研究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社区体育的长远发展提出建议,为我国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1.社区体育活动参与人群有所增长,但仍呈“两头多,中间少”特点

随着健身意识的逐渐普及,很多居民投入到健身的热潮中来,社区体育活动参与人群有所增长,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但总体来说,社区体育参与人群中仍以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群为主,中、青年人群较少,呈现出“两头多,中间少”特点。这可能与老年人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目的明确,加之闲暇时间多;儿童少年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有关,而中青年人闲暇时间较少,健身需求不是很强烈,休闲方式多以网络、电视、阅读等静态方式为主,使得走出家门,投身社区,进行运动的中、青年人数不是很多。

2.社区体育活动项目较为多样化,但新兴项目较少

社区的运动项目有门球、慢走、太极拳、健身操、乒乓球、篮球等项目。活动项目呈现出多样化、公益性特点,但新兴运动项目偏少。空竹、活力球、健身秧歌、健身气功在很多社区中并未得到普及,一些爱好者甚至要到较远的其他社区去活动。

3.社区体育活动设施较少,体育场馆较少

社区内的活动设施多为简易健身设施,且不少社区内体育活动设施老旧,损坏情况较为严重,无法正常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社区体育专业指导人员较少

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多为自发进行,缺少专门的指导。据统计,我国目前社区体育指导员,平均每2万多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专业指导人员较少,成为限制社区体育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我国社会转型期社区体育的长远发展对策

1.加快法制化发展进程,加强社区立法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体育法规及社区体育法规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都促进了社区体育的法制化发展,但我国的社区体育发展仍不完善,其法制化仍应进行下去。加强社区体育法制化进程的发展,既是法制化社会的需求,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

2.规范社区体育管理,促进社区体育良性发展

社区体育的管理要规范,应有专门的社区体育管理人员,制订规章、制度,并将社区体育的监督、管理作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作为其年终工作考评指标之一。社区的规划中应有居民活动场所,把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制度化、经常化,建立社区体育综合考评制度,以全面评价社区体育的开展。

3.提供人性化服务,吸引更多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2]

现代信息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大,闲暇时间较多,需要引导人们科学合理的生活,平衡饮食,合理运动,远离疾病,享受生活。社区人口年龄跨度大,体育需求不同,社区体育的发展应是多样性的、层次性的、人性化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促进人们健康意识的形成,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4.利用信息化途径,带动社区体育发展[3]

现代社会,信息化服务是关键,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多种信息化服务手段,可以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宣传健身知识、活动信息、政策法规、先进案例等。在各城市社区中可通过建立社区体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使居民既可学习、查询健身科普知识,又可与本社区或其他社区体育爱好者进行活动经验交流,也可远程进行健身指导,运动处方的制订。

5.利用学校资源,引导社区体育健康发展

学校体育资源雄厚,为了更好地发展社区体育以及资源的共享,可建立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一体化模式。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及教师可深入社区,为社区居民合理健身提供指导和制订运动处方,使居民的健身活动更加科学化。社区体育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学生实践了知识,锻炼了技能,认识了自己的价值。

小 结

社会转型期,我国是要构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社区体育的发展是直接关系民生的大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社区体育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社区、学校、居民的共同努力,各方齐抓共管,才能促进社区体育的健康、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新利.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3):17-18.

[2]张智,田玲.城市社区体育特征分析[J].职业圈,2007,(19):49-50.

篇6

【关键词】苏北地区;农村体育;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Northern Jiangsu Rural Sport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Liu Song

(Nanjing Institute of Sports Ministry; Nan Jing 210000)

【Abstract】 Article application of literature, interviews, logic analysis method, starting from the Survey of rural northern Jiangsu area sports, and explore new ideas for sports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northern Jiangsu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main problem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Northern Sports: villager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ort there is a deviation, no strong awareness of exercise; economic level and pressure of life; rural stadiums invested in short-farmers fitness areas. less than normal; no sports talent of its guidance,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there are still obvious shortcomings. Put forward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the Northern Area; build sports facilities for rural sports; strengthen the culture of rural sports talent resources and mining; emphasis on rural primary school sports in rural status and role in spor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Subei region; rural sport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1 前言

当前,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发展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80%以上的农业国,“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其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新农村体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而且对新农村的整体建设无可代替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苏北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2005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农业税费改革的施行,为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极大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社会环境,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政府部门也提出了《关于加强体育工作、建设体育强市的意见》、《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也为苏北农村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本文在调查了解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不仅可以丰富农村体育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对目前苏北地区、乃至江苏省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体育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5.23万平方公里,2010年约人口2975万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论文的研究需要,围绕相关内容,查阅我国关于农村体育的相关领域的报刊、书籍,网上查阅有关资料等,通过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阅关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的优秀学术论文。

2.2.2访谈法

对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苏北地区当地的体育开展情况,听取他们的对发展农村体育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归纳与总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3.1.1苏北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各方面的硬件设施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体育教师队伍整体趋于年轻化,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学校的体育教育和体育的指导思想都进一步完善,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例如一些学校在课外活动中,会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大部分的学校都设有供学生体育运动的场地,一些条件好的学校甚至已经配备了比较完善和先进的体育设施。这都得益于目前各级政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和体育经费投入的加大。

3.1.2苏北地区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随着苏北地区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的一些“文明病”开始在农村里出现,促使农民认识到身体保健的重要性,开始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来增强体质和身体健康,另外相当一部分的村民已经超越体育对于人体生理价值层面的局限,他们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还认识到了体育在身心娱乐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作用,这说明苏北地区农村村民体育价值观念己经有了一定的进步。

3.1.3苏北地区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苏北地区农村村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还是以个人或者与亲朋好友一起的自发性的体育活动为主,而参加乡镇或村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比较少。农民们之所以大多选择自发性体育锻炼而较少参与乡镇或村里组织的体育活动,他们除了时间不允许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的乡镇和村里很少甚至从不组织体育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农村组织的一些体育活动不是很受当地村民的欢迎,因此,农村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尽量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村民的体育需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村民的体育运动积极性。

3.1.4苏北地区村民的体育消费现状

苏北地区的村民的体育消费主要是以实物消费为主,其中最多的是购买运动服装,至于那些观看体育表演或体育竞赛等,由于农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不高,所以在大多数的村民心中还属于可望而不可求的“奢侈品”,这和苏北地区的经济水平较落后和村民的体育消费观念落后有关。

总体来说,虽然目前苏北地区的村民体育消费能力和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短期内很难形成较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但是苏北地区人口众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的提高,所以体育消费在苏北地区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3.1.5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由于很多乡镇的健身设施大多都是由体育彩票的公益金建设的,地方出资较少。所以苏北地区农民参加体育运动的场所选择上,大多会选择在“自家庭院”和“公路街道边的空地”以及“天然场地”,这说明农村体育场馆缺乏的问题所在,因此,要加大体育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在数量和质量上要能够基本满足苏北地区农民健身的需求。目前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就是体育锻炼场地、器械的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和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现在的场地、器械等硬件还不能满足广大村民锻炼的需求,更无法满足苏北地区村民健身的需要。

3.2影响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2.1村民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苏北地区农村人民体育观念的落后直接影响着农村体育的开展,在农民的生活中始终有一个传统的看法,认为成年人只要有足够的体力劳动就不需要体育锻炼,劳动代替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另外,农民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理解也是不够的。这些对体育活动错误的理解严重影响苏北地区农村农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2.2经济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村民参与体育锻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比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水平还较低。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苏北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远远落后于城市,由于苏北地区人口众多,很多农村家庭面临着医疗、子女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巨大经济压力,对于这样的经济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只能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经济收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些基本的需要上面,而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去满足体育健身、体育消费等更高层次的需要。

3.2.3农村体育设施匮乏

体育场地设施是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场地和器材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离不开体育场地设施的支持,它不仅影响着农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它更代表着一个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现在大部分农村可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设施数量极少,有一些农村甚至没有任何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村民们对自己的体育场地设施状况的满意程度很低。由于农村缺乏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一些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没有办法进行体育锻炼,严重挫伤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苏北地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与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不协调因素,是影响和制约新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2.4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加快发展农村体育,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就要求有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然而,由于我国苏北地区农村的相关领导没有形成对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足够认识,因此不重视体育管理人才和管理体制的科学建立,导致农村体育难于管理和开展,使农村体育健身活动难以得到很好开展,非常有限的农村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成为影响我国农村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3.3新农村建设中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3.3.1政府财政的投入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

农村体育的开展也离不开稳定的经费来源,乡镇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多方筹集资金,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为乡镇全民健身活动创造必要物质条件。政府拨款是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传播的价值认识,社会办体育、社会参与体育的潜力将逐渐增大,各种社会团体对体育的资金支持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有条件和能力去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从而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3.3.2政府应加强对农村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借鉴其它地区农村体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涵盖县、乡、村的多层次农民体育协会,形成以乡镇为龙头、以村民委员会为基础、以农民体协为纽带的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加大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除了对农村体育的宣传,政府应该经常组织农民开展运动竞赛、农村运动会等活动来调动农民的健身积极性。

3.3.3大力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实现全社会体育资源共享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建设,培养和发展农村体育骨干力量,对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农村学校的体育可以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农村学校可以为农民体育锻炼提供锻炼场所。这样会给广大农民参加体育活动带来方便;二是农村学校体育具有辐射作用。加强对农村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教育,可以积淀体育传承,可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社会体育。因此,应努力将农村学校体育培养成农村体育的中坚力量,并注重挖掘和发挥其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3.3.4积极培养农村体育指导人员,引导农民科学锻炼身体

农民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健康开展。在新农村体育发展建设中要加强农村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培训一批能够深入到基层去指导农民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指导员。在指导员的培训中,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体育文化等因素。体育指导员不仅能对农民进行科学的体育健身指导,同时还可以开展体育宣传,使人们真正明白农村体育活动的意义,培养农民形成良好的健身意识。另外,还要通过政策的积极引导,使更多有体育才华的年轻人到基层去工作,去利用业余时间对农村体育活动进行指导,真正使苏北地区的每个村都能有科学的健身指导员,每个村都能有固定的健身指导站。

4 结语

我国大多数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村人口的身体和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国民平均素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农村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体育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新农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新农村的建设也会带来农村体育的发展,“生产先进、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身体健康”将是苏北地区农村乃至全国农村的新貌。随着我国整体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价值理念的进步,国家全方位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要想彻底改变我国农村体育长期落后的面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与新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切忌出现急功近利和胶柱鼓瑟的做法,只有这样,“新农村体育”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我国的体育事业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军,王斌,马红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6-20.

[2]于向.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745-747.

[3]张玉娟,余万予.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6):5-6.

[4]郭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综述及其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34-38.

[5]李海乐等.苏南农村体育文化作为江苏新农村体育建设重点的必要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8):115-116.

[6]增理,许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7-28.

[7]裴东景.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12):40-41.

[8]胡建忠,江亮等.从农民新价值观塑造透视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5-8.

篇7

Abstract: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middle school gym instructor's pressure,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 helps the gym instructor to deal with the pressure effectively and to develop the sports teaching positively, promotes the school sports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to display the good school sports the foundation function to lay the foundation fully.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 工作压力

key word: Middle school gym instructor Working pressure

作者简介: 魏帅,男,1985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一、前言

压力本质上不是坏大东西,但压力过大或者说是不能很好的处理压力就会给生活、学习与工作带来不便。本文研究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工作压力状况,分析其压力源并为之提出针对性对策。为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帮组体育教师能够积极应对压力提供一些支持。

二、中学体育教师压力来源

2.1场地器材因素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物质条件。在很多的中学其体育场地设施极不完善,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过于陈旧,维修与更新力度不够。与中央七号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指导精神不相符合。在很多的学校在现状是体育场地与器材设施的缺口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锻炼的需求。

2.2工资薪酬因素

待遇能够反映出职业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认同,同时物质奖励也是对教师工作成绩最为直接的激励,如果待遇过低就会导致一些老师无法理性对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工作起来就毫无成就感,最终导致职业压力。与此同时,人们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的偏见还没完全改变,使得体育课的地位不如其他文化课,体育教师的地位不如其他文化课程老师,从而导致了体育教师与文化教师之间的“不平等”对待。几乎所有学校的体育教师与其它科目的教师都存在着一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而且,其它科目教师经常会有早晚自习,可是在很多学校体育教师是没有的,我们知道在很多学校教师负责早晚自习是有补贴的,这就更加加剧了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差距。

2.3学校重视程度及晋升因素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只注重高考,对于学生参与与文化学习的活动是不支持甚至是反对的。体育作为非考试内容,自然在一些学校和老师的眼里是无关紧要的,一些学校甚至更改教学计划,缩减体育教学课时,使得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用于上主科,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学生每天的活动得不到保证,这样也就影响了体育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和教学地位以及在学校的晋升机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质的原因,也有学校自身的原因。

三、工作压力产生的危害

3.1 影响教师自身及家庭

体育教师工作压力首先对教师本身产生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无形中构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体育教师身体不适、生理疾病增多 、损害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典型症状有易怒,其行为表现为:“常常为一点小事对家人发火”在精神状态上容易出现:失眠、睡眠障碍、疲劳、没有归属感。

3.2影响教学

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工作。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对教学的不利影响包括缺勤率上升,行为下降。另外还会出现教学效率降低、师生关系淡漠、工作投入和参与少、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没有耐心、课堂教学情绪易失控等消极行为。

3.3影响社会

教师工作压力的消极影响还会阻碍学校各项组织的运转效率与效果,进而导致学生品质下降,最终可能会触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道德水平的下降,危害社会行为的增加等等。

四、小结与建议

4.1小结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普遍存在。体育教师应当得到社会的认可,体育教师应再接再厉,更好的推动体育教学与发展,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进行、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4.2建议

4.2.1体育教师进行自身调节

体育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减压,作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从而缓解工作压力;不仅要有深厚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素养,以充实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应积极培养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情感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还要兼顾家庭与事业。

4.2.2学校调节

学校对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也要多给予帮助、疏导;加强落实各项教学法规,学校有关领导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体育教师薪酬福利政策,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学校应考虑到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同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与心理环境。

4.2.3社会调节

教育部门不断提高体育工作的社会认可程度,加大人们对体育价值的认识程度,加大社会对体育教师工作的信任,使体育教师具有高度的自尊感,职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引导人们对体育课及其教师形成合理的期望,从而积极的投入体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篇8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现提出20*年市体育局作风建设工作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20*年市体育局作风建设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以开展“优质服务推进年”活动为抓手,以服务基层、服务民生为重点,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强化实效,全面实现效能提速、服务优质,为建设“体育强市”,建设南京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围绕为民办实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民生是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体育要以落实民生指标、提升幸福指数为出发点,把富民优先、普惠百姓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立足点,使全体市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

第一,要大力弘扬务实为民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始终保持正派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倾听民声、关注民生和解决民忧上来。要坚决反对各种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时刻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挂在心上,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第二,要加快落实体育惠民的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围绕落实“五有”要求,制定针对性、时效性、普惠性更强的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关责任部门要明确责任,严格按标准和时间节点完成办实事任务。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与群众利益有关的各项体育工作,特别要做好全民健身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第三,要努力减轻基层负担。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解决困难,变领导为指导,变管理为服务,努力当好基层工作的指导者和服务者。针对基层反映的会议多、台帐多、指标多、检查评比考核多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各种考核评估方案,制定更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标准,激发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基层的工作量,让基层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之中。

二、围绕提升效能,突出重点环节,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国家意志的代言人,是行政权力的执行者。机关行政效能如何,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第一,要强化行政执行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权威,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上级决定的事项,下级要坚决执行,绝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从自身利益出发,有利的加以执行,不利的加以抵触,也不能遇到难题就停滞不前。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主动加以解决,解决不了的也要在坚决执行的基础上向上级反映情况,而不能借机不予执行,更不允许自行其事,不负责任的乱执行。

第二,要切实整改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去年机关作风和处室作风评议过程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机关、直属单位、区县体育局3个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和思考,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促进机关作风有明显改进。有关处室和单位要逐项逐条列出整改计划,特别要把几年来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和重复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措施,下决心加以解决。局“一抓三负责”领导小组将根据情况,对机关处室和有关单位作风建设整改情况进行督察和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继续深化机关处室作风建设。机关处室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在去年处室作风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将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深化重点处室和重点环节的作风建设,继续推行机关处室工作目标责任制。要强化工作落实的力度,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切实解决中间梗阻、政令不畅等问题,提高机关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整体水平。

第四,切实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今年是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的“巩固提高年”,要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为契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行政执行力,重点围绕提高应用能力,深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机关处室间要加强沟通协调,有效整合机关服务资源,减少内耗,努力提高机关整体行政效能。探讨和建立符合体育系统的能级管理、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全系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程度。

三、围绕完善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进一步打牢机关作风建设基础

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常抓不懈,并在完善长效机制和构建制度体系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打牢机关作风建设的扎实基础。

第一,要坚持落实机关作风建设人人有责的责任体系。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重点在责任落实。市体育系统作风建设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的领导下进行,分管局长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部门的作风建设,基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机关处室负责人“一岗双责”,建立完善一级抓一级、人人有目标、层层有责任的责任体系。各区县体育局也要高度重视本部门的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切实改变机关作风,重点要抓好市运会赛风赛纪。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下级机关做到的,上级机关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

篇9

一、影响津门程派高式八卦掌传承的制约因素

1、人们健身方法的多样化如今人们的运动形式内容丰富,健身方法多种多样,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锻炼方法,如跑步、登山、游泳、踢球、轮滑、跳健美操、练瑜伽等。在这个注重生活品质的年代,人们更多的是选择一些简单易行、轻松休闲、充满时尚、娱乐性强的健身项目。

2、国外技击术的冲击

近些年来,由于媒体的宣传及良好的营销手段诸如跆拳道,泰拳,空手道,自由搏击等域外技击术充斥着国内的培训市场,大大地挤压了武术的生存空间。传统武术的习练人群大量减少,技术传承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

3、传承方式的限制

自古以来,程派高式八卦掌与其他传统武术门派一样,其传承主要通过家族式或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来进行。虽然这种民间自然传承的方式,可以保证拳种的纯正性、权威性,但也限制了拳种的发展。因为这种传承模式主要通过师父“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对传授者的依赖性很大,一旦传授者离世或无徒传授时,极易导致技艺的失传。而且这种传承模式所涉范围狭窄,封闭性强,不利于本门技艺的推广。

4、主要传承人老龄化

津门程派高式八卦掌的代表性传人,刘树行、戈国良老师现年都已64岁,高金华老师66岁,李学义老师63岁。这些能较全面、系统掌握程派高式八卦掌功夫的只有寥寥几人,且都年事已高,很多程派高式八卦掌资料急需挖掘整理,技艺亟待传承。

5、缺少传承主体

一门技艺的延续,主要依靠人去完成。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健身方式的多样化,大众媒体的宣传引导等因素,习练程派高式八卦掌的民众较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他们本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承传者,但由于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缺失,思想上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到西方文化,过圣诞节、听摇滚乐、吃麦当劳和肯德基、穿牛仔裤等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胜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随着大众传媒推动的娱乐化时代的到来,西方体育如攀岩、马术、蹦极、街舞、保龄球、轮滑、高尔夫等以时尚、简单、有趣的特点迎合了青少年的猎奇心理需求,而令大多数青少年趋之如骛。另外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快餐文化的盛行,贴上流行时尚标签的西方体育文化更贴近现代生活节奏,这些都更易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共鸣而被接受,其结果必然导致程派高式八卦掌的重要传承对象――青少年群体的与日缩减。老一辈传承人即使想传授技艺,却往往面临苦于“无人想学”的尴尬。

6、训练周期长,练习内容庞杂

要想学好程派高式八卦掌,必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方能掌握其精髓。训练一般先从桩功入手,当练习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单式或基本套路练习,当套路练习纯熟后再进行拆招讲解,最后过渡到散手练习。这样的训练程序往往需要耗费习练者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一旦习练者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很可能因进步迟缓而产生厌学的心理。程派高式八卦掌的练习内容包括各种桩功,先天掌、后天六十四掌、各种器械套路练习、对练拆招等内容丰富而庞杂,要想将这些技术全部继承下来,实属不易。

7、缺乏固定的训练场地

习练程派高式八卦掌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一般是在小区的空地或学校的空地。这些地方人员往来,常常会使习练者在练拳时分心:有时还会因为天气原因,中断练习。

二、程派高式八卦掌发展的境遇

1、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基本生存状态,而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关注身体健康。体育锻炼成为当今引领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各种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以及社区体育活动站等成为人们节假日和下班之余的首选去处。“请客吃饭,不如请您流汗”这一流行语充分反映了现在人们在生活方式上的转变。程派高式八卦掌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其内容丰富,不失为人们选择的一种锻炼方式。

2、处于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下

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4月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随即全国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术中的部分拳种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派高式八卦学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拳种,也理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以保护,从而获得政府的关注和资金的支持。

3、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关注

近些年,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对传统武术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支持。如将传统武术的部分拳种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和中国武术研究院负责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性文件,为开展传承传统武术的工作提供了切实的组织和法律上的保证。2007年春,中国武协再次组织对我国上世纪80年代普查存有的129个传统武术拳种,以及新近发现的

符合“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标准的传统武术拳种进行影视录藏,有系统地保护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国家主流媒体如CCTV-4、CCTV-5、CCTV-10等多套栏目都曾对武术进行了系列报道。中央电视台对传统武术的关注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武术的重视。

三、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

1、进行开放式传承

程派高式八卦掌的传人应打破闭关自守的做法,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推广本门功法。采取方式(1)将本门的技术和理论进行整理,编辑成书通过出版社向社会公开发行。(2)拍摄技术录像,刻成光盘,公开发行。(3)创编易于推广学习,适应大众需要的简化精短套路。(4)打破拳种门派内部、门派之间的封闭保守状态,不定期地与其他门派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5)参加各级武术交流、比赛,带出一支具有本门派特色的代表队。或参与类似“武林大会”、“武林风”等有大众影响力的节目,借助电视媒体扩大知名度。(6)利用网络开设程派高式八卦掌专门网站,建立专项资料信息库,留存动态资料及图片文字资料。

2、通过学校教育传承

长期以来,程派高式八卦掌主要依靠自然传承存续于民间,可是“自古传法,薄如悬丝”,自然传承是建立在血缘、地缘、社缘的宗亲基础之上的,它主要通过师傅的口传身授,这样的传承方式路径单一,随意性大,封闭性强,传承链条非常脆弱,极易发生断代失传。而学校作为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领地,以在校学生为重点来推动程派高式八卦掌传承,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传承渠道。因此,将程派高式八卦掌纳入学校教育传承的轨道,开辟新的传承渠道,才能进一步扩大程派高式八卦掌传播面并增加影响力。建议(1)程派高式八卦掌传人与学校尤其是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利用高校武术协会或社团这一平台,向广大师生演示八卦绝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其感性认识,向学生武术爱好者传授技艺。(2)程派高式八卦掌传人与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专家学者建立联系,形成良好互动。高校武术专业专家学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科研水平,通过他们可将本门的理论体系进行科学、详实的梳理;同时还可提高本门在学术界的地位,受到相关同仁们的关注,为本门的武学文化提供交流的平台。(3)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习练对象,编写相应的教材,以便在各级学校中推广。(4)广泛吸纳高学历的学员,尤其是武术研究生这一层次的学员,重点培养他们成为程派高式八卦掌传人。现今,对某个拳种的传承不单是对其技术的掌握,还要继承其所蕴含的深刻文化精髓,而具有高学历的传人对推动程派高式八卦掌文化的传播则更为有力。

3、借助社区体育推广

社区体育可以说源于在公园、绿地及一些公共休闲场所的中老年人的休闲活动,发展至今已成为以家庭、楼组(城市的生活小区、城镇的单位宿舍群、农村的大队集群)和其它特殊区域的居民为主要对象,旨在丰富人们文体生活,保持和增进全民族身体素质的公益性体育活动。社区体育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壮大,逐渐成为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篇10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对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机制进行分析,指出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推动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正规化和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职业资格鉴定

中图分类号:G807. 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82-03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D890001)。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教育定位非常清晰,就是把就业当成第一导向,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适应市场和满足人民对健身需求,保护群众的基本健身权益。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大力推行和我国就业准入制度的逐步推进,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也开始实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主要在“体育经纪人”、“体育场地工”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三个体育行业特有的体育职业中展开。1999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列为正式职业之一,也标志着体育行业的职业工种逐渐的标准化和职业化。2001年8月.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使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向职业化迈进。随后,开展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所需要的培训内容、鉴定的方法等工作逐步展开。

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批准下,江苏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于2008年3月在江苏省体育局成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在学校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能提高学生素质和职业技能,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保障就业畅通。

大部分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成为了省第一批培训基地,这标志着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正式启动。近5年来,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下,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培训和鉴定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对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能够为创建合理有效的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促进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参考。

1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现状

1.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现状

目前,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均由省职业技能鉴定站进行鉴定,截止2013年9月底,共组织开展健身教练、救生员、游泳、健美操、跆拳道、网球、武术、体育场地工9个项目337批次的培训鉴定,13 589人次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建立了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体育产业人才培训为切人点,以培训基地建设为抓手,以体育场馆从业人员、体育专业学生、退役运动员为主要对象,以考评员、培训师、管理人员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行政推动、市场推动、院校推动为手段,以培训、鉴定、市场监管为管理体系的江苏体育职鉴工作整体格局。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和《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探索体育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模式,实行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能促进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能够提升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水平,有效增强体育院校学生的专业就业和创业能力,并且为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南京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等成为首批省级培训基地(江苏省体育局文件好苏体人(2009)34号》)。

1.2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机制中的问题

虽然我省部分体育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体育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制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有许多问题存在,这来源于高校内部在很长时间所形成的传统模式和课程体系的不完善。根据实施的外部环境来说,特别是在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

1. 2.1 国家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完善

目前,国家体育行业的资格认证是教育部、体育局、劳动部、人事部、商业机构和协会等多种组织机构认证的。每个行业之间都有属于自己的认证体系,在一些环节,各行各业欠缺沟通和交流,相互之间工作有脱节现象。这种职业技能混乱现象让部分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很多的职业资格证书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大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很多,导致体育行业职业技能证书的可信度降低。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来源于职业资格管理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合理的职业资格体系,缺乏足够的市场认可度。

1.2.2 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教育相脱节

从目前来看,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的培训工作还适应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要求,很多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不相吻合,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职业标准两者之间缺少对应关系,职业资格的标准还没有融入到教学体系中,所教的方法和技能适应不了职业标准,所学的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考试不一致,增加了体育院校人才的培养成本,导致“双证书”的资源浪费,间接地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效力。

1.2.3社会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证书管理混乱

当前,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部门和一些行业部门垄断发证权和考核权。高校体育院系的毕业生只有参加本校或者本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班、购买本校或者本部门编写的教材才有资格参加报名,所以出现了很多乱办班和乱收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给学生带来经济上的负担,还让高校体育院系的资源在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发挥不了作用。

2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机制分析

2.1组织实施机制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江苏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在管理上依然坚持政府强制管理模式,在具体的执行方式上主要由政府部门与体育行业主管部门综合管理与组织实施,根据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组织原则,在组织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程中,成立了江苏省高校体育工作职业技能鉴定站。体育工作鉴定站的具体工作是负责组织实施体育行业特有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进行日常的管理,目的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新的职业技能项目和规范技能标准。

2.2行政管理机制

在国家劳动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下,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下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具体负责实施,并成立了由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领导的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导小组。经过领导小组统筹研究,进一步规划开展体育职业技能工作,使职业技能解决实施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3技术管理机制

江苏省高校体育资格鉴定部门专门组建鉴定考评机构,负责有关技术人员对体育行业职业资格的考评,把职业技能考试当成重点,江苏省体育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职业技能鉴定。体育行业鉴定站各相关负责部门配合专业鉴定考评,承担对有关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

2.4政策法规机制

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是实施体育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除了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外,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意见》、《江苏省关于加强体育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的问题》,这些法规性文件使得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得以顺利进行。

2.5 质量保证和监督检查机制

职业技能的考评核心是保证考核质量,规定了要鉴定和考核的两个基本环节。体育专业技能考评机构要实行“许可证”制度,与体育职业技能相关的考评员都要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各类职业考核题库、考务管理规程、计算机管理、统一证书发放等。江苏省体育行业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质量,2008年至今高校充分落实各类体育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要求。与此同时,江苏省体育局开始对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使用证书进行调查,设立监督电话,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和建立举报制度等。目前江苏省已经有了一个健全的市场执法队伍,目的是为了促进体育市场的规范和良好的发展。

3结束语

篇11

天心区总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46.22万,下辖12个街道69个社区,现有各类残疾人2.13万人,占全区总人数的4.63%。其不仅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长沙市残疾人文化建设的示范区之一。近年来,天心区残疾人工作以深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来推动全区残疾人工作的深入开展。从2010年开始,该区新天社区、文庙坪社区、井湾子社区、桂庄社区等先后成为中残联“文化进社区”实施单位,并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之家”、湖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被评为长沙市残疾人工作目标考核第一名。课题组于2014年6月对该区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归纳出其在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发展中具有如下优势:

1.文化底蕴厚重。天心区是楚汉名城长沙及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有3000多年的历史,聚集了长沙60%的历史文化景点,拥有天心古阁、白沙古井、第一师范等历史文化遗产和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大剧院、杜甫江阁等标志性现代文体设施以及文化产业示范园、长沙广告产业园、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三大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为该区文化建设及残疾人文化工作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文基础优势。

2.生态环境优美。辖区内滨江、临洲、望岳是长沙“山水洲城”魅力的最佳展示区域,湘江天心段26.5公里的区域被世界银行评为最有价值地段,57平方公里的天心生态新城以及南郊公园、杜鹃花生态公园,展现了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优势,为辖区残疾人文化建设融入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叠加的生态特质。

3.引领示范凸显。辖区在全市开展“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中,围绕打造“湘江东岸的璀璨明珠”的总目标,率先提出并实施“小康先行区、文化引领区”,故被誉为“长沙城市发展的缩影”,为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残疾人文化社区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天心区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模式分析

课题组通过座谈、走访、问卷等方式,归纳出以下四方面特色:

1.“软”与“硬”共建首先,以完善基础设施为举措,加强社区残疾人文化活动的阵地建设。辖区在环境设施加大资金投入,为各文化活动站配备电脑、多媒体、康复健身器材等设备,建设高标准的一站式服务大厅、电子显示屏、电子翻书系统、无障碍通道等。辖区所有社区、乡村均建立了残健共享、融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的残疾人图书阅览、网吧、心理咨询室、手工作坊室、培训室、活动室、康复室等具有复合型功能的“残疾人之家”和社区足球场,在硬件设施上为辖区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以“明星社区”建设为契机,以“特色发展”为切入点,抓社区文化服务队伍的人才建设。一是通过理论研讨、经验交流、技能培训,公益讲座等,提高服务队伍的综合素养和服务能力,并在不断延伸服务功能如整合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业公司、生活超市等服务资源、为残疾朋友提供教育培训、职业介绍、医疗健康等从摇篮到轮椅的各项服务信息,送书上门等活动中锻炼能力,让障碍人群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各项优质的社区服务和市场服务。二是在实施一街一特色、一街一品牌和打造“8分钟服务圈“的目标管理过程中提升服务队伍的实干精神和服务技能,在“我有我力量”、“春之翼”等助残项目及“折翼天使”、“快乐常相伴、康复零距离”等特色项目及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建立的艺术调理工作坊等活动中丰富辖区残疾人文化工作的特色。这些活动的渐进式渗透与持续开展,为社区残疾人文化向纵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纵”“横”共管首先,沥青横向管理思路,注重与辖区工、青、妇、团以及文体等多家部门的相互配合和联动,努力打造和产出“书香文化节”、“我阅读我快乐”、“残疾人运动会”等既有影响又具有品牌特色的活动项目及产物,形成合力并拓宽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的路径。其次,注重纵向队伍管理,在每个社区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依托文化站设立文化专干,建立以社区主任为组长、社区专委、文化专干为成员的社区残疾人文化委员会。除此之外,积极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培养文化人才,发掘一批自强不息、热心社区的文化先进典型,努力建成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残疾人文化管理体系和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培训机制。

3.“内”“外”共享首先,创新载体,广搭平台,使残疾人群体有更多机会与健全人同台展示才能,彰显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辖区积极组建和成立残疾人艺术团,举办如“阳光伴你行志愿助残”、“喜迎中秋-残疾朋友牛起来”、“奏响乐章,舞动人生”、“同在蓝天,共享阳光,关爱健康,扶贫助残”、“社区文化节”等各项文化活动,体现平等、参与、共享、共融的文化建设理念。其次,充分利用辖区优势资源,极大地推动辖区残疾人文化建设事业向社会化转型,以辖区内大中小学、影剧院、机关等单位合作以及省级单位为依托,成立残健共建的“丽爱天使艺术团”、“青山小区艺术团”等等,开展“好戏天天演”、“欢乐星城”、“映山红”民间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使更多的残疾居民享受到丰富的文化产品,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喜悦。这种充分调动辖区残疾人活动的积极性、营造社会化“大残联”的工作格局,形成了良好的助残氛围及全社会帮扶残疾人的大格局。

4.“残”“健”共融首先,凸显融合发展的理念,鼓励特殊人群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去。辖区不仅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了“好戏天天演、欢乐满星城”湖湘戏剧文化公益演出等活动,实现了非遗项目活动传承,更重要的是还在定期开展的“阳光娱乐、创业兴文”、“国际酒吧艺术节”、“书香天心———全民读书节”等系列活动中,热情邀请残疾人一道共赏高雅文化产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在参与和共享优秀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能获得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与满足。其次,利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使社区残疾人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该辖区结合爱耳日、助残日、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因地制宜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如各星级社区举办的残疾人读书心得比赛、“文化助残项目”、“全民健身助残”、“共享文化、放飞梦想”等活动,引导残疾人走出家庭“私密”空间,融入社区文化生活;走出家庭“私人”空间,参加社区公共文化行列;走出特殊群体“小众”空间,增强与外界交流沟通的能力。逐步实现残疾人在社区与残疾人组织在社会更加活跃的理想与目标,形成残疾人社区文化覆盖面越来越广、参与面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深的良好局面。

三、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对策

天心区残联依托其区位优势,以极具开创性的态势使其在残疾人文化建设方面走在了湖南乃至全国前列。但在调研中课题组也了解到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残疾人文化的宣传力度、宣传的系统性、针对性不够;社区文化服务队伍和艺术人才匮乏;更多残疾人的文化自觉和自我创造还有待唤醒等等。面对这样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组经过深入分析提出了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残疾人文化建设工作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残健融合”的建设理念。因此,一是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力量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增强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文化需求和残疾人特殊文化艺术才能的了解。二是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残疾人文化事业和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消除社会上仍然存在的对残疾人认识的障碍和歧视,挖掘他们的艺术特长,引导他们融入社区公共文化的行列,增强与外界交流沟通的能力。三是不断扩大“文化助残公益行动”和主题日活动范围,发挥多媒体、自媒体等优势,为残疾人提供文化宣传服务,在全社会弘扬残疾人群体自强不息、自我拼搏的精神。四是培育残疾人文化产业品牌基地,为残疾人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提供帮助,建立志愿文化助残的协调、激励机制,使残疾人文化真正融入大众,融入市场、融入社会。

2.专业化素质队伍的打造是社区残疾人文化建设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应按照《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实施意见》中“建立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残疾人文化体育管理人员和残疾人文化艺术、体育人才、教练员培养培训机制”的要求,既要加强残疾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注重管理队伍、残疾人专职委员、文化专干、社区专委的培养培训,也应广泛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文化人才加入到残疾人文化建设和发展事业中来,并在此基础上,发掘一批自强不息、热心社区的先进文化典型,拓宽服务路径,形成工作合力,逐步完善和建立一支专业水准高、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篇12

学年上学期教体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教育强市为目标,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促进全民健身为根本,加强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育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一、加强学校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努力实现“初中城区化”、“小学镇区化”,加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创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

2、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对9个项目学校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扩建和新建;根据校园维修改造计划推动全市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作,完成维修、改造任务。

3、加强学校网络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为全市中小学配置优质图书,加强图书室效益;完善中小学、幼儿园监控、防盗等安全防范设施,切实保障师生在校安全。

4、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有效的倾斜政策,更新完善实验设施、仪器,提高实验装备水平。

5、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推进荥阳新区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和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促进“大班额”问题的解决。

二、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大力弘扬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立足本职、乐为人师的奉献精神。

2、继续开展“名校长带徒”活动、“校长进课堂”活动,提高学校领导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模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

3、进一步深化以新课程、新理念为主体的教师全员培训,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培养”工程;继续实施“三名”工程,推进“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全力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4、完善教师成长档案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和完善教师成长档案制度,记录教师成长轨迹,营造教师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三、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1、进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晋级达标活动为平台,以学科组建设和学科特色建设为支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深入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继续推行单元主题集体备课制度和学校领导观课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室、教科室等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协助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

3、加强课程和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改革教学评价制度;推出一批课堂改革示范校和教改新秀,推广校本教研典型范例,以点带面,全面深入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四、加强城乡交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完善落实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加大非教学单位支教教师人数比例,强化支教管理,加强支援单位和受援学校的交流,促进农村学校教师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充分发挥城乡教育协作区作用,通过“名校下乡”、“区域结对”等多种途径,采取“支持引领”、“指导合作”、“对口帮扶”等多种方式,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3、深入开展“名师”送课下乡活动,组织城区学校的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学校上示范课、指导课或开办讲座,加强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4、认真实施城区学校校级领导兼任农村学校“名誉校长”制度,深入开展“学校诊治”活动,实施“捆绑”考核,加快农村学校发展。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1、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规划,适时启动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项目遴选、立项和建设,努力争取国家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

2、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坚持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勤劳吃苦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加强职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参与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

4、继续抓好招生及就业工作。进一步强化措施,扩大招生规模,完成中职招生任务。认真落实中职学校学生免费及助学政策,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多渠道、多形式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大力加强教育管理

1、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注重细节管理,加强过程管理,狠抓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高效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财务制度,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乱征订、乱收费等有损教育形象的行为,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3、深入开展“学校诊治”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加强行风建设。

4、按照相关要求制订各校绩效工资实施细则,加强平时的各项考评,认真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实现“管理上水平、教学上质量、工作出效率”的目标。

5、进一步改革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办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广大教职工监督,真正利用好职评和评先评优的杠杆作用。

6、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做好学校稳定工作,确保教体系统稳定。

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遵纪守法、文明诚信及慈善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

2、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结合本地文化和学校实际,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改进评价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三维评价体系,变单一的、静止的终结性评价为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充分发挥正确评价的导向作用。

5、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工程。加强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八、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1、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改善群众体育活动条件;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裁判员培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群众体质。

2、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课程建设,对全市中小学体育课及活动进行专项督查,促进学校开足开全体育课,坚持“两操一课”,抓好预防近视和科学营养工作。

3、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推进地方课程,加快苌家拳、中国象棋在全市中小学普及推广。加强体校管理,抓好队员训练,提高竞技水平,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

(二则)

本学期,我室根据教育局年度工作意见和暑期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明确全区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目标和任务,以《丹徒区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的贯彻为重点,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抓实教学常规工作,推行有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全面实施《行动计划》

以《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为全室的中心工作,遵循“规划设计、打好基础、全面动员、面上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认真抓好落实。

⒈认真规划。学校要围绕质量提升这一目标,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认真制定好行动规划和实施方案。在《行动计划》的三个目标中,有效课堂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是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学校要立足校情,全面分析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际、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找准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确立目标,很好的修订本校实施方案。改进行动可以是以课堂为突破、学案为抓手、备课为载体,也可以是作业设计与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同时,要强化成果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成果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成果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好每学期的重点实施项目,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

⒉抓好基础。以调研为手段,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不断规范,探索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行动计划》的推进打好基础。校级调研工作要正常有序开展,工作计划要及时报教研室备案。开展培训活动,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教学工作上,统一到质量提升上来。

⒊面上推进。一方面以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突破口,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严格管理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要抓实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重点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即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搞活研讨活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形成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的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在深化学科主体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学科间沟通与交流,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共同研讨,形成新型的教学共同体。

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三级调研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建立健全调研工作跟踪管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研,督促改进。尝试开展培训式调研,重点指向学科课堂教学,将调研工作由诊断、评价功能逐步转向培训与指导,全面推行学科调研工作。

⒉片级调研与互动。采取教学管理工作互查和校级联动课堂教学研讨的方式加强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要发挥片级调研工作在互相交流、学习、借鉴中的作用,使各片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形成区域内新的教研合作机制。

⒊校级调研。充分认识校级调研工作在提高校本管理和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校级调研工作,按照调研工作开展的要求,围绕教学常规的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落实、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调研,做到规范教学行为与改进指导教学并重。每学期初,各校要制定好详细的校级调研方案,并报教研室备案,防止校级调研工作流于形式。

三、不断强化常规管理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⒈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维护课程实施的严肃性,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做为调研评价的重要依据。

⒉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召开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修订《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发挥《管理制度》正确的导向作用。加强校本化教学管理制度的研制,努力形成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特色。

⒊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开展一到两期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人员评课活动。按照教育局的工作意见,教学管理人员要积极开展“课堂改革我先行”活动,每学期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带头上好一节公开课,做好一次专题讲座。

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先进校。启动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工作,研究制定《丹徒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表》,在本学期开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校。

四、切实加强研究工作

⒈课堂教学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加强常态课管理,分学科研究制定常态课改进计划。要正确理解把握课堂教学结构“三个必须”提出的根本目的,全面推行 “三个必须”的要求,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而有效的转变,同时,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形成校本化、学科化的教学特色。加强理科实验教学,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密切关注常态下的教师课堂行为:一是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清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节课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二是教师的科学指导。课堂教学中有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指导;三是学生自主学习状态怎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四是检测与反馈是否及时适当,有没有开展当堂检测;五是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剔除与矫正。每个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有效课堂专题研讨与展示活动。本学期将举行全区“有效课堂”专题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

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急需,也是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自主学习既是学习方式,更是课程的目标;实施自主学习要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段特点和个性差异;要特别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适性而教 ”,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围绕《丹徒区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区域课题开展研究,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准切入点,制定规划方案,开展案例研究,组织各种活动,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教学策略。教研室将组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讨活动以及论文、案例评比工作。

⒊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加强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实践和研究,搞活校际之间的联动研究。强化成果意识,重视资料积累,多出优秀案例和教学反思。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研究,提高教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⒋加强学科建设。成立全区“中小学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形成区、片、校相互配合的教学研究体系。发挥学科中心组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区级学科基地的作用,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重点问题,制定好学科基地活动方案,定期开展好学科基地活动,使学科基地成为学科建设与学科质量提升的重要阵地,成为全区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

⒌课程建设。参与并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必须安排固定时间和教师认真组织实施,不断加以完善。加强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我室将在教学调研中关注学校课程计划执行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月份,将组织开展中学校本课程方案评比活动。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⒈教研员队伍。要进一步明确学科教研工作目标就是建设区域学科优秀教师群体、打造区域学科教研工作与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全面提高区域学科教学质量。教研员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要有扎实的教研功力。开展争做优秀 “研究员、教练员、指挥员”的主题教育活动,带头研究学科教学、研究教师和学生、研究教学管理,提高研究能力;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指导学科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提升指导能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科学谋划学科发展,增强引领能力,为基层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教研员要坚持做到“八个一”,即每学期读好一本书,研究好一个围绕学科有效课堂教学、常态课改进计划或者学科领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题,培养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开设一次专题培训讲座,开展一次高质量的学科调研,提炼一个学科课堂教学经验,蹲点一个学科教研组,建设好一个学科基地。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教学研究的学术中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心、咨询和指导的服务中心。

⒉学科中心组成员队伍。完善学科中心组成员管理与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和专题培训活动,发挥他们在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⒊骨干教师跟踪管理。组织开展好骨干教师“有效教学”评课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在推行《行动计划》中的示范作用、表率作用。

⒋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研训结合,边研究边培训,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训等方面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指导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引导教师关注日常教学,以发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大力推进网络教研,扩大教师合作交流范围,构建新型教师发展平台,形成重实践、重研讨、重反思、重合作的研究氛围。组织开展教学论坛、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和比赛等专项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六、不断完善质量监控

加大质量监控的力度,组织开展好学生学习质量监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控与分析工作,使围绕质量提升的监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细致、准确。

⒈加大随机监控。立足常态,在各种形式的调研中加大随机监控力度,选择部分学科,根据教学进度和计划,围绕常态课教学目标,设计监控试题,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⒉组织好专题监控。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监控,在全区营造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完善工作措施,形成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

⒊做好阶段性监控。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学业质量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准确了解学科教学现状,发挥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

加强测试质量监控结果的分析研究,在做好认真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教学管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评价和教学指导的科学化水平。淡化监控的评价功能,强化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发挥网上阅卷在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提高监控的科学性、准确性。

七、抓好高中教学工作

⒈认真规划。树立“高中三年一盘棋”的观念,在认真分析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好高中各个年级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抓好落实。

⒉开展调研。围绕集体备课、作业管理、讲评课效益等组织开展对高中的调研工作,了解高中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

⒊分学科开展高三复习观摩研讨活动,着重研究各学科指向高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市高三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

⒋认真组织开展好高三年级测试。加强考试过程管理,对考试进行客观统计分析,为各项工作提供指导的依据。

⒌加强高三命题研究。以暑期举办的高中语数外命题高级研修班为契机,加强命题工作指导,提高教师命题研究能力。

八、加强教科研管理指导

切实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和实效。

⒈成立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等提出具体要求。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出台《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学科课题过程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就学校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申报评审、管理指导等提出明确的运作规范。

⒉强化学科课题研究的有效指导。建立学科课题过程资料跟踪管理制度,发挥教科研工作对学校的指导与服务功能。以区域自主学习、质量改进等课题为抓手,促进学科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选好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点上的学校,加强研究工作过程指导与管理。同时,各个学科要以学科基地为依托,确定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并开展研究,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⒊完成各项教科研常规工作。按照计划做好课题的立项、申报、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各级论文评比工作。

九、统筹协调各类教育

⒈职业教育。围绕课程改革,引导开展校本“主题式”研修活动,努力实现课程模式“企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课改促办学特色的突显,以课改促教学效益的提升。丰富活动载体,拓宽师生的视野,推进“名师工程”,扩大“双师型”和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改进技能教学方法和措施,推动学校技能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落实阶段性目标,确保学生考工合格率。全面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省厅颁布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区教育局制定的《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镇江市综合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进度建议》。本学期将对其执行情况作专项调研,促使学校在教学过程管理、环节管理上做到精细化、长效化。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⒉幼儿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着重围绕队伍建设、保教管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教研工作。要倡导学习,积极培育学习型组织,引导保教人员学习教育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强化课程管理,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加大区级教研和园本教研的力度,帮助教师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开展课堂教学专项调研,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为教师搭建活动平台,锤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规范保教管理,优化一日活动,提高常态下幼儿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各幼儿园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制订方案,预设研究成果,夯实研究过程,期末进行展示。

十、其他工作

在着重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珠心算实验研究、读书活动、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工作。

⒈开展好珠心算实验研究。把珠心算实验研究作为区域特色着力打造,按照《珠心算实验研究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好相关活动,做好典型的培植与经验的推广工作,使全区珠心算实验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⒉继续推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各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创建“书香班级”和“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习惯。本学期将在各校“校园读书节”评比的基础上举行“丹徒区小学书香校园”表彰活动,月份组织开展“丹徒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⒊做好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工作。按照大市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要求,做好区内相关学科基本功竞赛评比、选拔和指导工作。

⒋组织好专题教学研讨与评课活动。开展命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专项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技能和素养。

篇13

关键词:工会工作贴心工程劳动关系创建和谐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于人。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之争,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竞争,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

一、在深化民主管理工作中建设职工贴心工程

一要大力推行职代会制度。职代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要扎实地落实职代会的“五权”,认真组织职工代表参政议政,不断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不仅体现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而且使职工在民主管理的实践中学习管理,提高管理能力,有利于正确处理好企业、职工之间利益关系、协调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改进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从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奠定企业和谐的稳定基础。二要大力坚持实施厂务公开制度。厂务公开作为民主管理的新形势和新途径,是职代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要大力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坚持“以职工权益为本,依法科学维权”,发挥工会第一知情人的作用。通过设立总经理信箱、厂务公开栏等,畅通信息渠道、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对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建议,主动向党政反映,迅速化解矛盾。三要坚持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构建劳动者与企业双方和谐统一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集体合同主要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约束企业规范行为,工会在此项工作中应积极推动、参与,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作为签订集体合同中的代表者身份,通过平等协商,要进一步完善集体合同,把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女职工专项合同的签订率要达到100%。

二、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中融入职工贴心工程

企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现代企业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做到贡献与收入相结合,公平与竞争相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用职工贴心工程营造“人企合一”的企业人文环境,全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要深入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强化职工岗位技能。通过岗位技术练兵活动,全面提升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技能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在实施专业培训基础上,通过专业竞技提高职工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用型职工,形成“以赛促培、以培带考、以考促学、以学成才”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一支技能型员工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和智力保障。二是要深入开展“小事件分析”活动,有效推动企业管理。要结合构建“七感”,开展以“可行、灵活、进步、创效”为原则,以“自查、分析、整改”为流程,以“统一文档格式、量化分析数量、季度审核奖惩”为主要手段的“小事件”分析活动。三是要加强班组建设,创建和谐之家,强化团队作风。要根据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的“五化”基本要求,全面加强班组基础工作、6S管理、两会一活动,两票三制执行。将安全意识、安全行为与安全监督融入日常各项工作,形成常态机制,真正促进企业本质安全。要把班组建设和“职工之家”建设有机结合,把关心关爱职工、教育培训职工、服务职工生活、开展文体活动、建设友好班组作为“建家”的主要内容,创新工作思路,精心设计载体,建设成为机构健全、参与广泛、维权到位、员工信赖、作用突出的和谐之家,从而强化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在活动载体的构建中丰富职工贴心工程

一是要以实际行动构建“七感”。在职工中以深刻感悟“七感”为主线,着力塑造“正直做人、一心为公、尽职尽责、企兴我荣”的人本精神,打造职工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家园。要引导职工充分理解“七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人为本,安全感是基础,至关重要。有了安全的保证,员工组成集体,在生产经营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配合,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就有了尊重感。通过共同努力达到生产经营的目标,职工就有了使命感。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担负了一种责任,产生了责任感。而通过职工自身的努力达到了奋斗目标,职工看到自己的付出变成了现实的成果,就有了成就感。如果实现的目标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并占有很大优势,职工的自豪感、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以实际行动构建“七感”,就是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体作用,不是消极被动等待,而是工作中的主角。构建“七感”要与实际工作、本职岗位相融合。创先争优、设备长周期、抢发电量、双增双节、劳动竞赛、文体活动都是促进员工产生“七感”的有效载体,同时“七感”活动又会推动企业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二是要以建设“职工之家”为契机助推企业文化建设。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讲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以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为目的。通过建设“职工之家”,营造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让每个职工在“家”里有种舒心、舒畅、温暖、温馨的感觉,让每个职工在“家”里都能够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提高,在“家”里找到心灵的归宿。要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实施纲要》,组织活动内容要集文化、竞技和趣味于一体,大力扶植文体协会,培养骨干,广纳会员,发挥作用。基层单位也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职工喜爱的文化活动,减轻职工精神与工作压力,全方位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四、在和谐精神家园的构建中提升职工贴心工程

加强四个安全,营造和谐的安全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形象越来越重要。没有一个好的形象,企业难以在市场中立足。生产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最终体现为企业的形象安全。良好的企业形象就会得到社会对企业的广泛认可度和满意度,这些有利因素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营造和谐的自然环境。通过加强管理与技术创新,努力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以实现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进、和谐统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凝心聚力,回报企业,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以人为本,协调发展,让职工满意,这是提升职工贴心工程的需要;履行责任,让企业满意,这是提升职工贴心工程的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护法》,为职工办理住院补充医疗保险,为女职工办理特殊疾病保险,及时做好保险理赔工作等。

总之,职工贴心工程是工会工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总结建设、融入、丰富、提升职工贴心工程经验,探讨方法,摸索思路,完善措施,才能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本文系作者多年实际工作总结积累形成的文章论述,未参阅其它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人员配置;收入支出;泉州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2-0046-06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6th General Survey of School Sports Fields in China, the thesis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unifies the comparison with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statistics on the operating model of the gymnasia in Quanzhou city as well as the employe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firstly, the self-organizing dominant operating model of gymnasia in Quanzhou city is single; secondly, indoor gymnasium, commercial gymnasium, high risk sporting events gymnasium and large scale gymnasium are the main parts of personnel allocation; thirdly, the operation of gymnasia in Quanzhou city is in the black while the profit margin is limited. As a consequence,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ar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enact matched policy measures,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big operation and advance the nationally-built but privately-operated model.

Key words: gymnasium; operating model; personnel allocation; income and expenditure;Quanzhou

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托。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在其主要任务提出:“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鼓励场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运营”由英文“operation”翻译而来,为区别于有形产品的提供,而将无形产品的提供用运营来表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把组织向市鎏峁┑牟品和服务的各项管理工作,总称为运营[1]。体育场馆的运营是把场馆的人、财、物等资源通过调整、配合、组织等管理行为转化为使消费者满意的服务的过程,是创造服务的过程。为此,本研究以2013年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资料为依托,对泉州市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从业人员、收支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并以此提出泉州市体育场馆运营方略,为提升泉州市体育场馆运营效能水平,促进体育消费、发展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泉州市体育场馆运营模式

1.1 泉州市体育场馆运营模式总体概况

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即在长期的实践中,在经营与管理权限分配、盈利及利润分配方式、资产的结构等方面出现不同运营方式。体育场馆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自主运营、合作运营、委托运营三种模式。不同运营模式的体育场馆因其所获取的资源不同,场馆的运作受到的约束和自由度也不同,因而各有其特点与局限,但其最终目的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之下提高场馆管理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2]。

调查显示(表1):泉州市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以自主运营为主。自主运营场地达12 196个,占99.38%;委托运营场地54个,占0.44%;合作运营场地仅22个,占0.18%。可见,泉州市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相当单一,自主运营在泉州体育场运营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主经营能够较充分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较好达到责任到人,保障体育场馆的充分利用和维护,保障体育场馆的公益性性质,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但也存在着经营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经营管理水平低等缺点[3]。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体育场馆构成了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体育场馆市场,以其独立或相对的经营实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它具有消费群体多,市场需求大,辐射面广的特点。为此,不断丰富体育场馆的运营模式,将给泉州市体育场馆带来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1.2 泉州市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与福建省及三大中心城市比较

体育场馆作为体育市场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引擎,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泉州市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与福建省相比较而言,泉州市体育场馆自主运营模式比福建省的平均水平高出0.71个百分点,但委托运营和合作运营模式却比福建省平均水平低了0.70和0.11个百分点。可以说,自主运营模式是福建省体育场馆运营的共同特点。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主要是政府利用税金、公益金或者是拨款修建的,大部分体育场馆都属于政府及单位统一管理,极少部分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由私人、企业或社会团体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单调、不灵活等,而且限制了其他社会团体和部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使参与主体的责任感也相应的削弱,致使我国的体育场馆设施不能物尽其用,造成物质资源和管理人员的巨大浪费。“政府根据需要委托民间组织从事某项公共事业服务,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或补偿,或者政府通过购买的形式把某个公共事业服务项目交由民间组织委托办理”。这种方式在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资助和支持,主要就是通过服务委托和服务购买方式进行的。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在建造方面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造成整体投资偏低,社会融资方面缺乏政策,而且没有规定场馆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开发,并缺少从政策上鼓励场馆开展多种经营,以达到“以商养体”良性循环的目的,体育场馆的运营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整体运营业绩不佳[4]。

泉州市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相比较而言,泉州市体育场馆自主运营模式分别高出福州市、厦门市1.92个、2.13个百分点,而委托模式则分别低于福州市、厦门市的1.77、1.62个百分点,合作运营模式也分别低于福州市、厦门市的0.15个、0.51个百分点。相较于福州和厦门两个中心城市,泉州市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和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其体育场馆运营模式显得单一和缺少活力。显而易见,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和实验区,以及经济领军城市,这种单一的运营模式与泉州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及城市名片极不相称。发达国家的城市决策部门都能够把体育场馆融入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之中,取得良好效果。由此,泉州市相关决策部门应重视体育场馆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从政策源头上鼓励体育场馆开展多元运营与开发,推动泉州体育场馆运营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实现最佳运营效益。

2 泉州市体育场馆从业人员配置

体育场馆从业人员是指在本场地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年末实有人员数。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在本企业工作的外方人员、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以及为各场地提供外包服务的人员[5]。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根据体育场馆业务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组织架构,确定各部分最适宜的人数配置及人员和岗位结构也是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1]。

2.1 泉州市体育场馆从业人员配置

按照经济学原理,体育场馆自身条件的好坏与功能完善程度是影响经营开发的重要因素。如果场馆在设计之初就留下缺陷,日后必然造成场馆功能单一,既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经营项目的丰富性也受到限制。普查显示(表2):泉州市单个体育场馆平均从业人员排列前15位依次为:高尔夫球场、室外马术场、游泳馆、水上运动场、体育馆、天然游泳池、室外游泳池、保龄球馆、室外轮滑场、网球房(馆)、武术房(馆)、综合房(馆)、室内五人制足球场、台球房(馆)、体育场。由此可见,室内体育场馆、营业性体育场馆、高危体育项目场地(馆)、规模较大体育场馆是泉州体育场馆从业人员配置的大户。这主要是这些场地(馆)不仅需要场地运营管理、设施运营管理、活动运营管理,而且对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要求较高,同时还需对消费者进行服务管理、营销管理和权益保障,这些管理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力资源配置。而从这些单个体育场馆平均人员的数量来看,除了高尔夫球场、室外马术场这两个高消费体育场馆外,其余体育场馆的平均从业人员都在10人以下。当然,从资源的有效配置角度来看,其人力资源得到较为有效利用,但从体育场馆建造设计与规划布局及运营的角度来看,也显现了这些体育场馆功能单一、设施简陋情况,经营项目也可见一斑。

2.2 泉州市体育场馆从业人员与福建省及三大中心城市比较

就泉州市体育场馆从业人员配置与福建省及三大中心城市比较来看(表3),泉州市单个体育场馆平均从业人员为0.57个百分点,比福建省平均水平高出0.04个百分点,比福州市和厦门市分别低了0.99百分点个和0.37个百分点。这一方面与福州和厦门室内体育场馆比例分别高出泉州6.31个、12.01个百分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福州和厦门两个城市委托运营模式分别高于泉州1.77、1.62个百分点,合作运营模式也分别高于泉州0.15个、0.51个百分点等因素息息相关。此外,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不仅高等学校云集,而且是福建省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主要集聚地;而厦门市则因其经济发展、城镇化程度高于泉州市发展水平,以及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与购买力、体育健身娱乐业市场远远好于泉州。以上这些因素使得泉州市体育场馆从业人员配置远不及福州和厦门两个城市。

3 泉州市体育场馆收入支出情况

所谓的“收入合计”是指本年度本场地(含附属用房)取得的全部收入之和;“支出合计”是指本年度本场地(含附属用房)付出的全部支出之和[1]。目前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事业经营收入、经营收入及其他五种渠道。发达国家在体育场馆运营中非常重视公益,他们更愿意把体育事业看做公益性事业,把体育场馆看成非经营性实体,因此,多数情况下由政府投资兴建体育场馆并承担场馆日常维护等运营支出。他们认为,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投资场馆都是为了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不仅仅是盈利。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社会公益性,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4]。

3.1 泉州市体育场馆收入支出情况

普查显示(表4):泉州市体育场馆收入24 598.40万元,支出21 823.00万元;单个体育场馆平均收入2.00万元、平均支出1.78万元。总体看来,泉州体育场馆在经营上处于盈利状态,但盈利幅度和空间较为有限。就各体育场馆类型收入支出情况来看,游泳馆、健身房(馆)、武术房(馆)、羽毛球房(馆)、保龄球房(馆)、室外游泳池、高尔夫球场、户外营地等单个体育场馆盈利空间较大,这也预示着游泳、健身健美、小球运动、户外休闲健身是我国体育场馆产业发展的趋向,这些场馆在经营上都不同程度建立其较为完善的管理机构,拥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发挥出场馆较好经济效应,获得一定经济利润。而小运动场地、其他体育场馆、全民健身路径、田径场、乒乓球场、登山步道等虽在单个体育场馆投入支出上也占据一定比例,且其收入资金主要来自事业单位的全额拨款或差额拨款,故其在收支上基本平衡。特别要强调的是篮球场、排球场、体育场馆这些老百姓身边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主要类型,其收入支出处于亏损状态。这是因为这些场地多数情况下由政府投资兴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具有鲜明公共产品特性,追求的最大限度开放各种设施供大众使用,体现的是公益服务和社会效益,故其在体育场馆运营收支上会产生经费缺口。为此,把握体育场馆运营的基本规律,理清体育场馆效益的影响因素,抓住体育场馆核心问题,选择适宜的运营模式,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局面的重要途径。

3.2 泉州市体育场馆收入支出与福建省及三大中心城市比较

调查显示(表5):泉州市体育场馆数占福建省的19.56%,体育场馆收入占16.71%、支出占15.51%,运营效益占福建省的42.67%,平均单个体育场馆收入小于福建省总体平均水平0.3万元,但支出也小于福建省总体平均水平的0.4万元。反观泉州市体育场馆数量与收入支出及运营效益在福建省的占比,泉州市体育场馆无论在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上投入或支出的资金额度都小于福建省平均水平,但在运营经济效益却获得较好的绩效。就泉州市体育场馆收入支出与福州市和厦门市相比较而言,泉州市体育场馆数量与收入支出及运营效益与福州市占比基本相同,但与厦门市占比相比较,其占比却呈现较大反差。也即厦门体育场馆数占福建省场地数比例仅为8.74%,但收入支出却占比18.60%、20.21%,高出泉州1.89和4.7个百分点;平均单个体育场馆收入支出高出泉州3.0和3.4万元。这些特征说明了泉州市体育场馆运营开发市场化程度、运营投入产出水平远远不如厦门。

4 泉州体育场馆运营发展对策

4.1 深化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提升体育场馆运营效能水平

目前产权关系和赛事资源的计划性制约了我国体育场馆的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提出:“要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6]”。为此,泉州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尽快出台泉州市体育场馆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体育场馆的所有权、行业管理和监督权,以及体育场馆运营权分离的新模式和新路子。积极吸纳民营资本进入场馆服务领域,探索体育场馆集团化运营模式,尽快完成由行政型向企业型转变,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分离,让经营者成为独立的法人,按照市场规律参与竞争。同时,制定泉州市体育场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和运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并将评估指标与财政贴补、购买服务等政策挂钩, 不断提升各级各类公共场馆运营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体育场馆运营效能的整体水平。

4.2 制定体育场馆运营的配套政策措施,搭建体育产业发展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5),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颁布《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2013)都相应提出要完善财政政策,制定对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配置的扶持政策。由此,建议泉州市体育场馆制定其以下扶持政策:第一,对体育场馆实施免税或税收优惠政策,并降低能源使用费用等。第二,在投融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与优惠,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机制。第三,设立“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基金(专项资金)”,列入市级、区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以确保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维修实现良性发展。第四,将大型体育场馆纳入地方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和其他政策性引导资金的补助范围,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后期奖励等方式,加大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扶持力度。第五,倡导“健康储蓄”理念,不断创新体育惠民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作用,推行“医保-健身”一卡通制度。即可借鉴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由市体育局和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市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购买健身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医保卡个人账户购买健身服务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和细化。拓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范围,鼓励广大参保人员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推进城市居民体育生活化,并以此加大对商业性体育场馆扶持力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4.3 引入体育场馆“大运营”概念,推进“公建民营”运营模式

运营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协调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动态平衡,以促成市场交易行为的完成[1]。欧美发达国家一百多年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与城市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全面健身体系建设相适应,科学统筹体育场馆布局,合理规划体育场馆规模。为此,对一些新建体育场馆要引入体育场馆“大运营”概念,即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各方面要从场馆的规划及城市规划时期开始介入,参与场馆的建筑设计,在建设同时开始运营前期工作,以便达到真正的赛后或建成后的无缝运营。第二,积极推进“公建民营”运营模式,即对于一些已经建成的体育场馆也可试行政府向民间体育设施“购买服务”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公建民营”试点工作,逐步与政府建立起符合企业运营规律和要求的市场关系,将原有的政府补贴转变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通过委托经营等形式,吸引运营能力强的企业对基本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进行运营,提高公共体育设施使用率和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青,主编.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38.

[2]W鹏飞,陆亨伯.宁波市公共体育场馆不同运营模式效益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5):77-80.

[3]阮伟,钟秉枢,主编.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2-113.

[4]江和平,张海潮,主编.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